杨渡《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

1
3 4 杨渡的《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2016 年1月在北京三联出版社首印,颇受大陆读者欢 迎,短短 4 个月已三印。杨渡是诗人、作家,出身 台中乌日,曾担任国民党文传会主委,现任中华文 化总会秘书长。《一百年漂泊》以父亲病危回乡开 篇,此后每章都以父病切入,围绕父亲浪荡又固执 的奋斗生涯,从祖父母、外祖父母、诸位叔公的故 事写到“我”的曾外孙女—上下五代人的百年家 族故事及台湾现代化历史。 《一百年漂泊》以朴素平实的语言讲述社会转 型期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汇碰撞,阅读时感 觉既亲切又辛酸:时代的进步与人民的幸福是等 同的吗?不同于台湾多数家族书写对认同问题的 关注,杨渡在后记中坦言:“我深知自己想写的不 是一本家族史,而是透过父母亲的故事,去呈现台 湾社会从农村转型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的 资本主义化历程。”毋庸置疑,杨渡写的是现代性 视野下的台湾故事。吉登斯认为,现代性“首先意 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 20 世纪日益成为 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 大略等于工业化的世界”。现代性,一般指人们在 现代化过程中的观感、体验与反思。台湾作家素 来关注现代性问题,从日据时期的赖和、吕赫若到 战后黄春明、王祯和都曾不遗余力批判现代性的 负面效应。台湾以40年时间完成欧洲400多年 的社会转型,“十倍速发展”使得人性遭到极度扭 曲挤压,经济奇迹背后是“血汗”乃至“性命的拼 搏”。该书称这一高度浓缩的现代化历程为“五千 年历史未曾有过的变革”,既点出工业化转型的艰 难,也暗示了作者的家国认同与写作关怀—这 不仅仅是台湾故事,也是中国故事。 该书力图超越个人经验概括台湾几十年变迁 的公共性,尽力勾连起彼时彼地的诸多人事物,立 体呈现地方社会与百姓生活。书写历史总结时代 的企图心,导致叙述者声音常常浮现于文本,或点 评或议论或感慨。全书通过纺织厂女工、锅炉厂 男工塑造充满青春活力的工人群像与台中图景。 中和纺织厂、火车站是对家乡影响甚大的空间地 景。一代代妙龄的纺织女工在流水线上贡献着青 春热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换来台湾经济奇迹。 纺织厂不仅仅是工厂,也是当时台中的标志,是青 春与爱情的象征。文本的现代性历史叙事并非生 硬数据,而是具体可感的:女工青春样貌、充满荷尔 蒙气息的“钥匙俱乐部”、青年男女的婚姻及其与纺 织厂的关系。工业化浪潮对乌日青壮年生活介入 极深。妙龄男女出游、恋爱、成家,“让那时候的乌 日,整个是一个青春的小村,轻快走向新的工业时 代”。乌日电影院的漂亮看板、墙面上的明星招贴 画,以及客厅、餐厅、咖啡厅的“三厅电影”给予农 村青年一种都市幸福生活的日常现代性想象。 副标题“台湾的故事”意味着《一百年漂泊》是 以文学方式进入历史:注重感性体验、情感呈现, 通过故事情结、人物对话、场景描写等手段呈现现 代化转型。该书善于把家族经验历史化,私人事 迹被赋予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作者始终把父母 的成败经验与台湾六七十年代经济态势联系起 来,例如,他把父母短短几年从跑路入狱到还清高 利贷归功于 70 年代台湾承接日本等国产业外移, 如雨后春笋般的工厂使锅炉生意奇好。 该书在情节编排、细节描摹间嵌入历史碎片, 公共领域的历史事件隐藏于芜杂斑斓的日常生 活中。以读禁书揭示戒严时期的政治高压、以南 部选举买票写尽台湾民粹式民主。全书有着历史 与传奇交会的色彩,这与历史事件的带入及故事 情节的编排不无关系。开办工厂的过程经历了借 贷、卖地、应酬、跑路、入狱、外遇、讨债、打架等诸 多事项,这与父母从农民向企业主身份转换的艰 难息息相关,也得益于父亲三教九流无所不交往 的个性。文本每部分都以父病为楔子,除却序曲、 终曲,共分 10 章,贯穿晚清、日据、光复、戒严、解 严与当下。“三合院”、“通灵人”、“农村的奋斗”主 要是农村时代的生活;“铁工厂时代”、“青春俱乐 部”、“夜路流亡”、“母亲的家园”、“温泉乡的吉他” 主要处理工业化时代父母的拼搏及家人境遇; “告 别的年代”、“真像一场眠梦”是写后工业化时代, 产业外移,乌日渐渐安静、衰颓。文本采用倒叙与 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以父母为轴心,带出家族 及周边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努力奋斗与身不由己。 值得一提的是,杨渡笔下 的父亲并非谨小慎微的保守 农民,而是不断调整自己紧跟 社会转型。现代化历程中,浪 荡又固执的父亲主动离开土 地,选择“漂泊”生活。这种随 时准备卖地积极拥抱工业文 明的农民形象是台湾乡土文 学少见的,是一种扩展、补 充。父亲“敢去开创别人不敢 想的事”,办工厂的跌跌撞撞, 参与政府投标的先见之明、买 日本专利受挫后的自我研 发……父亲蹒跚摸索着前 进。虽有“有路无厝”的断裂, 凭着插秧也要打造“铁指甲” 的异想天开,他不安分、向往 未知的形象渐渐渲染开来,终 而有“空思梦想杨魅寇”之称。 父亲充满梦想又有“专业精神”,为了扳回一局数 月沉湎“倒骰九”自己琢磨出职业赌徒的技术以致 赌场要拉他入伙,日后他凭着“专业精神”钻研出 专利费极高昂的日本螺旋锅炉。 杨渡曾经犹豫认同父亲的价值观还是母亲的 价值观。祖母、母亲眷恋田园生活,被动承受现代 化带来的种种伤害:卖地、跑路、入狱等。台版书 名为《水田里的妈妈》,据说是为了更接近土地的 感觉。书名源于 70 年代母亲因票据法被通缉暗 夜跑路,为躲避警察搜捕趴在水田里的细节。母 亲希望守着几分薄田过生活,却不得不因父亲的 折腾而“颠倒迷错、流浪死生”,自谓一世人“当做 三世人在活,真像是一场眠梦”。台湾现代化过程 中升斗小民为了“温饱梦”、“发财梦”挣扎扑腾, “养白文鸟”无人收购、借款种 植菌类却导致欠债,抢夺水源 亲戚反目等等,通过黏稠复杂 的日常生活、琐碎平庸的柴米 油盐传达台湾转型期世态人 情。债务出现问题后,原来称 兄道弟的朋友们纷纷逼债,让 父亲“出来解决问题”。母亲在 “弘农堂”三合院躲藏,邻居担 心受牵连出言驱赶,令母亲感 觉“天下之大,竟然无容身之地”。为了言之凿凿 的事先通知,父亲红包送尽,母亲还是被通缉、被 抓捕。当然,文本亦有温情,底层民众的相互取 暖,在工人“义气相挺”下,乘经济起飞之风,父母 还清债务并盖起大厝。 文学关注人的心灵、精神、信仰。该书的“台 湾故事”是科学理性与神秘色彩并存,现代文明与 鬼神信仰同济共生。外祖父被“三界公”收为弟子 的传奇、祖母与过世祖先动辄数小时的聊天,父亲 骑摩托车路遇女鬼、风阳教画符咒的灵异色彩、拜 妈祖后的事件转机—这些活色生香的灵异故 事,与闽台乡村崇巫尚鬼敬拜各路神明的地域文 化不无关系。相信神明、有所敬畏,是台湾庶民生 活与文化认同的基底。父亲对落井下石者虚怀若 谷,母亲对高利贷者的感恩心态,祖母“不可诅咒 人,咒的是自己的心”的宽厚待人理念都是一种敬 畏,一种相信因果报应的世界观。 聚散流离,总有东西是恒久不变的。从农业 到工业、从专制到民主,寻常百姓的心灵依靠仍 是农耕时代渡海同来的神明“妈祖”。浪荡勇敢 的父亲屡败屡战成长为企业主,也渐渐皈依妈 祖。父亲病重,“我”代父参与除夕妈祖宫“开庙 门”仪式,感受到庄严与隆重:时间之流“穿过每 一个等候的信徒的身体”,“新的一年,新的时光, 新的希望,来临了”。父亲病重、往 生 ,祭 告 妈 祖 “他是妈祖的孩子”、“要回到她身边”。生死想 象的礼仪节俗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情怀的现代延 续,在台湾民间文化系统里,死亡只是肉身腐化, 灵魂重归天国。 从农耕到工业化、商业化,时空高度压缩,人 的精神异化日益严重,似乎一切都崩坏了。人作 为主体在时代变迁中位置几何?如何进行精神 世界的救赎?这些问题对转型阵痛中的大陆地 区同样深具意义。台湾现代化进程的悲欢离合正 在大陆轰轰烈烈上演着:无数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土地。经济奇迹的神话话语 显然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无太多兴趣。文学作 为见证,或可打捞几许发展背后寻常百姓的欢喜 与疼痛。这是《一百年漂泊》作为历史记忆与现代 性反思,超越台湾具有普遍性价值之因由。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HUA XIN 责任编辑:王杨 电话: (010)6538919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华文文学 杨渡 杨渡 一百年漂泊 一百年漂泊 —台湾的故事 —台湾的故事》: 》: 5 月上旬,“欧华文学会”在布拉格举办了“首届文学高端论坛”,来自中国、法 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捷克、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 家的学者和欧华作家近40名代表出席会议,给卡夫卡、昆德拉的故乡带来了华人 的文学呼唤。 欧洲华文作家面对高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口递增、民族矛盾加剧、移民现象 等现实,无法割断对既往经历的回顾、眷念和审视。而同时他们受欧洲社会文化熏 陶加之身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地球村”,对社会、现实、科技、人性等会有怎 样的感触、体悟与思考?因此,探索人类生存危机与文化救赎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 开幕式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举行,“欧华文学会”会长林湄、捷中友好协会汉学 家乌金、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列耀与捷克华文作家会主席王永致欢迎 词。林湄倡议: “真正的强国包括强大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作家应对人 类生存危机与文化救赎负有担当精神,关注地球村人类命运、书写现当代人的人 文观景,做‘世界文学’的前行者与寻道人。” 与会者围绕欧华文学作品的跨国界、跨政治、跨文化、跨民族、跨宗教等意象 展开研讨,北京大学教授李杨畅述从“华文文学”到“SinophoneLiterature”到 “多重身份与跨界书写”,指出欧洲华文文学历来是华文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 翼。近年美国学界兴起的对华文文学学科框架带来巨大冲击的范式“sinophone” (华语语系),在改变华文文学研究格局的同时,对理解和阐释欧华文学提供了新 的经验与启示”。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欧华文学的欧洲游记文化的视野与 选择是站在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中,观察中欧不同的文化精神,在中西文化的融 合里有着新的文化选择和诗性表达。南开大学教授乔以钢认为,跨文化学术理念 的自觉促进了国内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并意识到需要从母语文学与世界文学丰 富多样的关联出发,开展欧华文学性别的内涵分析、女性双语写作的比较研究,女 作家在大陆与海外写作的互文性探讨以及跨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学史观念的更新 等。法国记者施文英以自身感受谈及欧华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认为华文文学 创作常与文化身份和离散视角相关。文化的差异、吸引与排斥共存、认同与反对共 生,使得欧华文学中的形象塑造、书写策略、行文特质与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大异 其趣。法国尼斯大学教授黄晓敏说,用法语写作“已经不再是某些语言区的团体现 象,而是跨文字写作者的个人行为”。 谈及文学历史的“时空性”与文学反思时,学者们从全球视域、文化研究、文本细读、人物形象塑 造等角度评述了林湄的两部长篇《天望》与《天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恒达认为,小说写了华裔新 移民在欧洲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作品核心是探讨人类的共同人文追求。厦门大学教授林丹娅说,林 湄的纯文学创作精神与历程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挖掘林湄小说创作的独特意义与价值,进一步发 现、阐释其小说给华文文学提供了何种新思想内容、文学形态及美感经验是必要的。华中师大教授 江少川谈到,小说叙事中两种文化传统交相辉映,带读者进入到世界文化的大观园,书中多层的“文 本互涉”丰富多彩、深化了文化内涵与主题意蕴。首师大教授王红旗认为,两部长篇均在洞察科技与 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产生“精神”的病症,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呼唤在全球性多元文化平等交流 通道中寻找救赎的出路。泉州师范大学教授戴冠青认为,《天外》的主人公郝忻身上体现了作家对人 性困惑的审视和思考,传达出作者积极救世的人文关怀精神。 来自欧洲与美加各国的海外华文作家在“现实与艺术”的展望里,通过自身移民后的创作历程 与经验,希望祖国的文学界多关注他们的创作,加强文学交流与沟通。旅居匈牙利的翻译家兼作家 余泽民认为,写作是个体的事,没有通用的经验。他的小说总是把一个中国人放到一堆外国人中,放 到陌生的文化背景下。他说,若写布达佩斯的华人,我要找一个自己的视角,如跨文化的视角、非国 内作家的视角或双重的视角,这样才具有“欧华文学”的价值。余泽民强调,欧华作家应具有自己的 特点,除了自由写作,还应该保持纯粹的创作态度,少带功利性,为自己的内心需求写作。来自巴黎 的画家、作家林鸣岗在“艺术的天使和魔鬼”的发言中提出,文化、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必须是民众 乐于参与和理解的东西,中国人说“文以载道”,西方人说“心灵洗涤”是一个道理。文化与艺术在为 大众服务的同时,必须给人精神的参与或启迪。旅比作家谢凌洁结合自身经历,就文学与历史的互 文性关系发表观点,认为文学在某些层面比史学更真实,欧陆大地的宗教气氛和沉甸甸的历史感, 对自己的创作有所影响与帮助。 来自美国的作家海云介绍了自己的小说“硅谷三部曲”的创作。旅加诗人青洋希望以《唐诗解 构》一书带动海内外文坛学习古典与创造古典的潮流。湖北大学教授刘川鄂谈到,中国作家擅长写 中国故事,无论身居海内海外,都很重视国内文坛的认同,将国内主流评论家的关注,视为争取受 众、扩大作品影响、彰显创作价值的重要途经。暨南大学教授黄汉平从伦理维度提出,无论是翻译活 动还是翻译主体,都离不开伦理规范的制约。然而关于翻译中伦理维度的研究却长期缺位,直到上 世纪 80 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伦理”这一概念和理论才渐进学术视野并受到 重视,并逐步实现了翻译研究的“伦理学转向”。 (江少川 傲雪)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邮政编码:100125 总编室电话/传真:(010)65003319 新闻部电话/传真:(010)65002492 宣传发行部电话:(010)65935482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0065号 零售每份 0.70 元 印刷: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自台港澳文学延 展出来的“海外华文文学”开始进入大陆学界的 研究视野。而所谓“海外华文文学”,指的是在 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用汉语创作的文学,这 些文学作品的创作者,集中于旅居海外的华人 华侨群体之中。这一朵开放在异域的汉语言文 学之花,实际上是移民现象的文化附着物,精神 副产品。 与老一辈移民相比,新一代移民大多在国 内接受过完整的教育,总体的人文素养比较好, 他们大多主动选择了移民的道路,携带着被中 华文化自幼熏陶的印记,漂洋过海,用自己的天 赋、学识、智慧和毅力开创新生活,打造新家 园。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对异质文化观念不 断认知不断适应,对自身文化传统不断回望不 断反思,同时又从不同角度对二者的优劣异同 不断对比不断探求,因此染上了浓重的东西方 文化相交错、相印证、相融合的底色。新移民 作家选择用母语来表述现实生活场景当中的 所见所闻所感,将移民的生活形态带入华文文 学。这些作者置身于跨文化围城之内的书写, 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艺术加工,挟裹着深入血脉 的“原乡”记忆与纷繁复杂的“异乡”体验,展示 出这个群体的精神气质、价值判断与文化品 格,标注出自身属于个体的同时也属于时代的 特殊记忆,为汉语言文学的本土样态提供了一 个风情迥异的参照。 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圈里,以女性作家占 压倒性多数。她们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 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总体水平。随着国内学界 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投入该 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海外女作家们的创 作实力、表现及潜能,引起了学界的区别观照。 厦门鹭江出版社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 书》在考虑地域分布的前提下,选择定居海外的 女性作家的代表作,力图向国内外学姐集中展 示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所构建的独特的文学 风景,以推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良性互动 的局面。 (江 岚)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出版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故事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故事 陈美霞 陈美霞 近日,“香港三大词人”之一、作家周耀辉新作《纸上 染了蓝》由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纸上染了蓝》是周耀辉回忆母亲的“思念与理解之 书”,他将对母亲的思念埋藏在文字之中。在新书首发 式上,周耀辉就该书的创作心得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与 广大读者进行了深度交流。周耀辉 1989年开始填词, 凭借一首《爱在瘟疫蔓延时》登上华语乐坛。入行近30 年来,他风格独特,创作歌词近千首,大部分作品都是大 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近年来,周耀辉陆续在内地出 版了《突然十年便过去》《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7749: 四十九个我试过/听过/想过的创作练习》等作品。 对周耀辉而言,《纸上染了蓝》是极为重要的一本 书。通过记录和回忆关于母亲、关于家人关系的点点滴 滴,周耀辉希望“透过文字去告诉这个世界:她存在 过”。《纸上染了蓝》的主角是母亲,但它却不是一本传统 意义上的“歌颂”母爱的书,而是关于复杂、美丽且深沉的 关系和点滴回忆。该书没有过多地描述以“照顾者”形象 出现的母亲,而是以细微的笔触讲述了大时代下一位平 凡却不普通的女性的生活故事,也让读者思考:对于最亲 近的人,我们为什么偏偏了解得最少?也许我们每个人 都该自问,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母亲,如何重新去理解、 认识自己的亲人,感受他/她的生活。 (王 杨) 周耀辉新作《纸上染了蓝》出版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 文件要求,现将我单位(文艺报社) 对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 行公示。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 徐可、李云雷 公示期: 2016年7月7日—7月15日 举报电话:(010)65913314 8313895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Dec-2020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杨渡《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故事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4B160708_Print.pdf · 日,整个是一个青春的小村,轻快走向新的工业时

34

杨渡的《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2016

年1月在北京三联出版社首印,颇受大陆读者欢

迎,短短4个月已三印。杨渡是诗人、作家,出身

台中乌日,曾担任国民党文传会主委,现任中华文

化总会秘书长。《一百年漂泊》以父亲病危回乡开

篇,此后每章都以父病切入,围绕父亲浪荡又固执

的奋斗生涯,从祖父母、外祖父母、诸位叔公的故

事写到“我”的曾外孙女——上下五代人的百年家

族故事及台湾现代化历史。

《一百年漂泊》以朴素平实的语言讲述社会转

型期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汇碰撞,阅读时感

觉既亲切又辛酸:时代的进步与人民的幸福是等

同的吗?不同于台湾多数家族书写对认同问题的

关注,杨渡在后记中坦言:“我深知自己想写的不

是一本家族史,而是透过父母亲的故事,去呈现台

湾社会从农村转型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的

资本主义化历程。”毋庸置疑,杨渡写的是现代性

视野下的台湾故事。吉登斯认为,现代性“首先意

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

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

大略等于工业化的世界”。现代性,一般指人们在

现代化过程中的观感、体验与反思。台湾作家素

来关注现代性问题,从日据时期的赖和、吕赫若到

战后黄春明、王祯和都曾不遗余力批判现代性的

负面效应。台湾以40年时间完成欧洲400多年

的社会转型,“十倍速发展”使得人性遭到极度扭

曲挤压,经济奇迹背后是“血汗”乃至“性命的拼

搏”。该书称这一高度浓缩的现代化历程为“五千

年历史未曾有过的变革”,既点出工业化转型的艰

难,也暗示了作者的家国认同与写作关怀——这

不仅仅是台湾故事,也是中国故事。

该书力图超越个人经验概括台湾几十年变迁

的公共性,尽力勾连起彼时彼地的诸多人事物,立

体呈现地方社会与百姓生活。书写历史总结时代

的企图心,导致叙述者声音常常浮现于文本,或点

评或议论或感慨。全书通过纺织厂女工、锅炉厂

男工塑造充满青春活力的工人群像与台中图景。

中和纺织厂、火车站是对家乡影响甚大的空间地

景。一代代妙龄的纺织女工在流水线上贡献着青

春热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换来台湾经济奇迹。

纺织厂不仅仅是工厂,也是当时台中的标志,是青

春与爱情的象征。文本的现代性历史叙事并非生

硬数据,而是具体可感的:女工青春样貌、充满荷尔

蒙气息的“钥匙俱乐部”、青年男女的婚姻及其与纺

织厂的关系。工业化浪潮对乌日青壮年生活介入

极深。妙龄男女出游、恋爱、成家,“让那时候的乌

日,整个是一个青春的小村,轻快走向新的工业时

代”。乌日电影院的漂亮看板、墙面上的明星招贴

画,以及客厅、餐厅、咖啡厅的“三厅电影”给予农

村青年一种都市幸福生活的日常现代性想象。

副标题“台湾的故事”意味着《一百年漂泊》是

以文学方式进入历史:注重感性体验、情感呈现,

通过故事情结、人物对话、场景描写等手段呈现现

代化转型。该书善于把家族经验历史化,私人事

迹被赋予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作者始终把父母

的成败经验与台湾六七十年代经济态势联系起

来,例如,他把父母短短几年从跑路入狱到还清高

利贷归功于70年代台湾承接日本等国产业外移,

如雨后春笋般的工厂使锅炉生意奇好。

该书在情节编排、细节描摹间嵌入历史碎片,

公共领域的历史事件隐藏于芜杂斑斓的日常生

活中。以读禁书揭示戒严时期的政治高压、以南

部选举买票写尽台湾民粹式民主。全书有着历史

与传奇交会的色彩,这与历史事件的带入及故事

情节的编排不无关系。开办工厂的过程经历了借

贷、卖地、应酬、跑路、入狱、外遇、讨债、打架等诸

多事项,这与父母从农民向企业主身份转换的艰

难息息相关,也得益于父亲三教九流无所不交往

的个性。文本每部分都以父病为楔子,除却序曲、

终曲,共分10章,贯穿晚清、日据、光复、戒严、解

严与当下。“三合院”、“通灵人”、“农村的奋斗”主

要是农村时代的生活;“铁工厂时代”、“青春俱乐

部”、“夜路流亡”、“母亲的家园”、“温泉乡的吉他”

主要处理工业化时代父母的拼搏及家人境遇;“告

别的年代”、“真像一场眠梦”是写后工业化时代,

产业外移,乌日渐渐安静、衰颓。文本采用倒叙与

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以父母为轴心,带出家族

及周边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努力奋斗与身不由己。

值得一提的是,杨渡笔下

的父亲并非谨小慎微的保守

农民,而是不断调整自己紧跟

社会转型。现代化历程中,浪

荡又固执的父亲主动离开土

地,选择“漂泊”生活。这种随

时准备卖地积极拥抱工业文

明的农民形象是台湾乡土文

学少见的,是一种扩展、补

充。父亲“敢去开创别人不敢

想的事”,办工厂的跌跌撞撞,

参与政府投标的先见之明、买

日本专利受挫后的自我研

发……父亲蹒跚摸索着前

进。虽有“有路无厝”的断裂,

凭着插秧也要打造“铁指甲”

的异想天开,他不安分、向往

未知的形象渐渐渲染开来,终

而有“空思梦想杨魅寇”之称。

父亲充满梦想又有“专业精神”,为了扳回一局数

月沉湎“倒骰九”自己琢磨出职业赌徒的技术以致

赌场要拉他入伙,日后他凭着“专业精神”钻研出

专利费极高昂的日本螺旋锅炉。

杨渡曾经犹豫认同父亲的价值观还是母亲的

价值观。祖母、母亲眷恋田园生活,被动承受现代

化带来的种种伤害:卖地、跑路、入狱等。台版书

名为《水田里的妈妈》,据说是为了更接近土地的

感觉。书名源于70年代母亲因票据法被通缉暗

夜跑路,为躲避警察搜捕趴在水田里的细节。母

亲希望守着几分薄田过生活,却不得不因父亲的

折腾而“颠倒迷错、流浪死生”,自谓一世人“当做

三世人在活,真像是一场眠梦”。台湾现代化过程

中升斗小民为了“温饱梦”、“发财梦”挣扎扑腾,

“养白文鸟”无人收购、借款种

植菌类却导致欠债,抢夺水源

亲戚反目等等,通过黏稠复杂

的日常生活、琐碎平庸的柴米

油盐传达台湾转型期世态人

情。债务出现问题后,原来称

兄道弟的朋友们纷纷逼债,让

父亲“出来解决问题”。母亲在

“弘农堂”三合院躲藏,邻居担

心受牵连出言驱赶,令母亲感

觉“天下之大,竟然无容身之地”。 为了言之凿凿

的事先通知,父亲红包送尽,母亲还是被通缉、被

抓捕。当然,文本亦有温情,底层民众的相互取

暖,在工人“义气相挺”下,乘经济起飞之风,父母

还清债务并盖起大厝。

文学关注人的心灵、精神、信仰。该书的“台

湾故事”是科学理性与神秘色彩并存,现代文明与

鬼神信仰同济共生。外祖父被“三界公”收为弟子

的传奇、祖母与过世祖先动辄数小时的聊天,父亲

骑摩托车路遇女鬼、风阳教画符咒的灵异色彩、拜

妈祖后的事件转机——这些活色生香的灵异故

事,与闽台乡村崇巫尚鬼敬拜各路神明的地域文

化不无关系。相信神明、有所敬畏,是台湾庶民生

活与文化认同的基底。父亲对落井下石者虚怀若

谷,母亲对高利贷者的感恩心态,祖母“不可诅咒

人,咒的是自己的心”的宽厚待人理念都是一种敬

畏,一种相信因果报应的世界观。

聚散流离,总有东西是恒久不变的。从农业

到工业、从专制到民主,寻常百姓的心灵依靠仍

是农耕时代渡海同来的神明“妈祖”。浪荡勇敢

的父亲屡败屡战成长为企业主,也渐渐皈依妈

祖。父亲病重,“我”代父参与除夕妈祖宫“开庙

门”仪式,感受到庄严与隆重:时间之流“穿过每

一个等候的信徒的身体”,“新的一年,新的时光,

新的希望,来临了”。父亲病重、往生,祭告妈祖

“他是妈祖的孩子”、“要回到她身边”。生死想

象的礼仪节俗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情怀的现代延

续,在台湾民间文化系统里,死亡只是肉身腐化,

灵魂重归天国。

从农耕到工业化、商业化,时空高度压缩,人

的精神异化日益严重,似乎一切都崩坏了。人作

为主体在时代变迁中位置几何?如何进行精神

世界的救赎?这些问题对转型阵痛中的大陆地

区同样深具意义。台湾现代化进程的悲欢离合正

在大陆轰轰烈烈上演着:无数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土地。经济奇迹的神话话语

显然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无太多兴趣。文学作

为见证,或可打捞几许发展背后寻常百姓的欢喜

与疼痛。这是《一百年漂泊》作为历史记忆与现代

性反思,超越台湾具有普遍性价值之因由。

文学的春天

文学的春天,,异乡的呼唤

异乡的呼唤

——

记布拉格﹃欧华文学会﹄首届高端论坛

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HUA XIN

旅法画家林鸣岗作品《新界日落》

责任编辑:王 杨 电话:(010)6538919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动 态

华文文学

■书 讯

杨渡杨渡《《一百年漂泊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台湾的故事》:》:

5月上旬,“欧华文学会”在布拉格举办了“首届文学高端论坛”,来自中国、法

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捷克、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

家的学者和欧华作家近40名代表出席会议,给卡夫卡、昆德拉的故乡带来了华人

的文学呼唤。

欧洲华文作家面对高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口递增、民族矛盾加剧、移民现象

等现实,无法割断对既往经历的回顾、眷念和审视。而同时他们受欧洲社会文化熏

陶加之身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地球村”,对社会、现实、科技、人性等会有怎

样的感触、体悟与思考?因此,探索人类生存危机与文化救赎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

开幕式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举行,“欧华文学会”会长林湄、捷中友好协会汉学

家乌金、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列耀与捷克华文作家会主席王永致欢迎

词。林湄倡议:“真正的强国包括强大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作家应对人

类生存危机与文化救赎负有担当精神,关注地球村人类命运、书写现当代人的人

文观景,做‘世界文学’的前行者与寻道人。”

与会者围绕欧华文学作品的跨国界、跨政治、跨文化、跨民族、跨宗教等意象

展开研讨,北京大学教授李杨畅述从“华文文学”到“Sinophone Literature”到

“多重身份与跨界书写”,指出欧洲华文文学历来是华文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

翼。近年美国学界兴起的对华文文学学科框架带来巨大冲击的范式“sinophone”

(华语语系),在改变华文文学研究格局的同时,对理解和阐释欧华文学提供了新

的经验与启示”。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欧华文学的欧洲游记文化的视野与

选择是站在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中,观察中欧不同的文化精神,在中西文化的融

合里有着新的文化选择和诗性表达。南开大学教授乔以钢认为,跨文化学术理念

的自觉促进了国内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并意识到需要从母语文学与世界文学丰

富多样的关联出发,开展欧华文学性别的内涵分析、女性双语写作的比较研究,女

作家在大陆与海外写作的互文性探讨以及跨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学史观念的更新

等。法国记者施文英以自身感受谈及欧华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认为华文文学

创作常与文化身份和离散视角相关。文化的差异、吸引与排斥共存、认同与反对共

生,使得欧华文学中的形象塑造、书写策略、行文特质与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大异

其趣。法国尼斯大学教授黄晓敏说,用法语写作“已经不再是某些语言区的团体现

象,而是跨文字写作者的个人行为”。

谈及文学历史的“时空性”与文学反思时,学者们从全球视域、文化研究、文本细读、人物形象塑

造等角度评述了林湄的两部长篇《天望》与《天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恒达认为,小说写了华裔新

移民在欧洲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作品核心是探讨人类的共同人文追求。厦门大学教授林丹娅说,林

湄的纯文学创作精神与历程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挖掘林湄小说创作的独特意义与价值,进一步发

现、阐释其小说给华文文学提供了何种新思想内容、文学形态及美感经验是必要的。华中师大教授

江少川谈到,小说叙事中两种文化传统交相辉映,带读者进入到世界文化的大观园,书中多层的“文

本互涉”丰富多彩、深化了文化内涵与主题意蕴。首师大教授王红旗认为,两部长篇均在洞察科技与

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产生“精神”的病症,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呼唤在全球性多元文化平等交流

通道中寻找救赎的出路。泉州师范大学教授戴冠青认为,《天外》的主人公郝忻身上体现了作家对人

性困惑的审视和思考,传达出作者积极救世的人文关怀精神。

来自欧洲与美加各国的海外华文作家在“现实与艺术”的展望里,通过自身移民后的创作历程

与经验,希望祖国的文学界多关注他们的创作,加强文学交流与沟通。旅居匈牙利的翻译家兼作家

余泽民认为,写作是个体的事,没有通用的经验。他的小说总是把一个中国人放到一堆外国人中,放

到陌生的文化背景下。他说,若写布达佩斯的华人,我要找一个自己的视角,如跨文化的视角、非国

内作家的视角或双重的视角,这样才具有“欧华文学”的价值。余泽民强调,欧华作家应具有自己的

特点,除了自由写作,还应该保持纯粹的创作态度,少带功利性,为自己的内心需求写作。来自巴黎

的画家、作家林鸣岗在“艺术的天使和魔鬼”的发言中提出,文化、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必须是民众

乐于参与和理解的东西,中国人说“文以载道”,西方人说“心灵洗涤”是一个道理。文化与艺术在为

大众服务的同时,必须给人精神的参与或启迪。旅比作家谢凌洁结合自身经历,就文学与历史的互

文性关系发表观点,认为文学在某些层面比史学更真实,欧陆大地的宗教气氛和沉甸甸的历史感,

对自己的创作有所影响与帮助。

来自美国的作家海云介绍了自己的小说“硅谷三部曲”的创作。旅加诗人青洋希望以《唐诗解

构》一书带动海内外文坛学习古典与创造古典的潮流。湖北大学教授刘川鄂谈到,中国作家擅长写

中国故事,无论身居海内海外,都很重视国内文坛的认同,将国内主流评论家的关注,视为争取受

众、扩大作品影响、彰显创作价值的重要途经。暨南大学教授黄汉平从伦理维度提出,无论是翻译活

动还是翻译主体,都离不开伦理规范的制约。然而关于翻译中伦理维度的研究却长期缺位,直到上

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伦理”这一概念和理论才渐进学术视野并受到

重视,并逐步实现了翻译研究的“伦理学转向”。 (江少川 傲雪)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邮政编码:100125 总编室电话/传真:(010)65003319 新闻部电话/传真:(010)65002492 宣传发行部电话:(010)65935482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0065号 零售每份0.70元 印刷: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自台港澳文学延

展出来的“海外华文文学”开始进入大陆学界的

研究视野。而所谓“海外华文文学”,指的是在

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用汉语创作的文学,这

些文学作品的创作者,集中于旅居海外的华人

华侨群体之中。这一朵开放在异域的汉语言文

学之花,实际上是移民现象的文化附着物,精神

副产品。

与老一辈移民相比,新一代移民大多在国

内接受过完整的教育,总体的人文素养比较好,

他们大多主动选择了移民的道路,携带着被中

华文化自幼熏陶的印记,漂洋过海,用自己的天

赋、学识、智慧和毅力开创新生活,打造新家

园。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对异质文化观念不

断认知不断适应,对自身文化传统不断回望不

断反思,同时又从不同角度对二者的优劣异同

不断对比不断探求,因此染上了浓重的东西方

文化相交错、相印证、相融合的底色。新移民

作家选择用母语来表述现实生活场景当中的

所见所闻所感,将移民的生活形态带入华文文

学。这些作者置身于跨文化围城之内的书写,

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艺术加工,挟裹着深入血脉

的“原乡”记忆与纷繁复杂的“异乡”体验,展示

出这个群体的精神气质、价值判断与文化品

格,标注出自身属于个体的同时也属于时代的

特殊记忆,为汉语言文学的本土样态提供了一

个风情迥异的参照。

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圈里,以女性作家占

压倒性多数。她们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

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总体水平。随着国内学界

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投入该

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海外女作家们的创

作实力、表现及潜能,引起了学界的区别观照。

厦门鹭江出版社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

书》在考虑地域分布的前提下,选择定居海外的

女性作家的代表作,力图向国内外学姐集中展

示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所构建的独特的文学

风景,以推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良性互动

的局面。 (江 岚)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出版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故事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故事□□陈美霞陈美霞

杨杨 渡渡

近日,“香港三大词人”之一、作家周耀辉新作《纸上

染了蓝》由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纸上染了蓝》是周耀辉回忆母亲的“思念与理解之

书”,他将对母亲的思念埋藏在文字之中。在新书首发

式上,周耀辉就该书的创作心得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与

广大读者进行了深度交流。周耀辉1989年开始填词,

凭借一首《爱在瘟疫蔓延时》登上华语乐坛。入行近30

年来,他风格独特,创作歌词近千首,大部分作品都是大

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近年来,周耀辉陆续在内地出

版了《突然十年便过去》《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7749:

四十九个我试过/听过/想过的创作练习》等作品。

对周耀辉而言,《纸上染了蓝》是极为重要的一本

书。通过记录和回忆关于母亲、关于家人关系的点点滴

滴,周耀辉希望“透过文字去告诉这个世界:她存在

过”。《纸上染了蓝》的主角是母亲,但它却不是一本传统

意义上的“歌颂”母爱的书,而是关于复杂、美丽且深沉的

关系和点滴回忆。该书没有过多地描述以“照顾者”形象

出现的母亲,而是以细微的笔触讲述了大时代下一位平

凡却不普通的女性的生活故事,也让读者思考:对于最亲

近的人,我们为什么偏偏了解得最少?也许我们每个人

都该自问,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母亲,如何重新去理解、

认识自己的亲人,感受他/她的生活。 (王 杨)

周耀辉新作《纸上染了蓝》出版

公 示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

文件要求,现将我单位(文艺报社)

对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

行公示。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

徐可、李云雷

公示期:

2016年7月7日—7月15日

举报电话:(010)65913314

8313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