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戛纳 9腔18调 调调有门道 -...

1
本报讯 记者李信)吉林艺术学 院教授王建国油画艺术馆,日前在上 海市奉贤区成立。 王建国艺术思路宽广、表现手 法多样,其油画创作根植于写生,将 对生活的领悟升华为充满激情、自 由酣畅的表达,画面大气厚重、色彩 鲜明不羁,执着于学术追求,以极富 当代性和个人风格的艺术语言描绘 着城市风景和心灵风景,承载着时 代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精神。王建国 油画艺术馆展出了其最具代表性的 58幅油画作品及文献资料百余件, 充分展示了王建国油画作品的艺术 魅力及油画艺术创作历程。王建国 油画艺术馆的成立对于弘扬东北地 区文化,通过艺术家们的作品把我 省文化艺术产业推向世界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当东北的豪放硬朗 邂逅南方的温婉细腻,人们有理由 期待南北文化差异碰撞出璀璨的艺 术火花。 本报讯 记者孟凌云 )8月 10 日,2012“岁月留声”群星演 唱会将在长春市五环体育馆 举行,李宗盛、齐秦、赵传、郑 智化等巨星将为观众现场诠 释那些曾承载着几代人青春 岁月的经典歌曲。 本次“吴中之夜”群星演 唱会由吉林省喜都汇文化传 播有限公司主办。演唱会不 仅邀请了李宗盛等足足影响 了两代人的音乐人和歌手,还 邀请了当红歌手黄小琥等实 力巨星,将倾力打造一场充满 怀旧情感的音乐大餐,让观众 在记忆的音乐中,找寻已经离 去的青春岁月。演唱会聘请 了来自北京的专业演唱会导 演团队、视频制作团队,以及 来自韩国的技术团队共同参 与、制作,会给观众奉上一场 全新的听觉和视觉盛宴。 本报讯 记者龚保华)由 应采儿领衔主演的网络剧 《女 人 帮 · 妞儿》7 月 9 日在乐 视网上线首播。在这部“重 口味”的都市时尚情感女人 剧中,应采儿饰演一位机敏 聪明、爱仗义出头但又有点 偏执创意总监 SOSO,联合甘 薇、熊乃瑾、刘芸等生活中的 好姐妹,共同演绎了一出“精 彩大戏”。应采儿表示:“我 们演的是一群在都市中打拼 的80后女孩子,这个剧会呈 现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寻常’ 的东西。我这个角色在大女 人外表的掩藏下,有一颗小 女人的心。” 网络剧《女人帮 · 妞儿》讲 述了四个80后女孩在工作、爱 情、亲情与友情的碰撞中逐渐 成长的故事,有网友称该剧是 “史上尺度最大网络剧”。 · 12 2012 7 10 星期二 编辑 王春苗 郭晓东 文化周刊 Email: jlrbBS3BS@sina.com电话:(0431)88600660 文化在线 吉林市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时期吉林 市区汽船航运档案资料,对研究当时松花 江航运及民生状况,有着重要的历史价 值。 松花江,满语叫“松阿里乌拉”,古称 天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注入黑龙江,全 长1840公里。松花江以其博大的胸怀, 丰富的资源,哺育了两岸各族儿女,塑造 了质朴豪放关东文明。东晋与南北朝时 期,松花江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 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金代称宋瓦江, 元代统称宋瓦江,明、清与民国时期称松 花江。松花江从西南流入吉林市区,成反 “S”形蜿蜒 24 公里,穿绕城区向西北流 去。松花江流经吉林市区平均水位186 米,平均流量每秒300立方米。松花江带 来了山水齐踞、四季分明的自然生态环 境,有益于人类的生息繁衍,使吉林(市) 成为安福祥和之地。特别是近百年来,松 花江流域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家云集, 经济繁荣。 吉林的水上交通是从明朝开始发展 的。明永乐七年(1409 年),朝廷为加强 同辽东都司与奴尔干都司的联系,畅通运 输军需和贡赋之路,选择地处松花江边的 吉林设厂造船,所以曾被称为“船厂”。位 于吉林市城南朱雀山脚下的阿什哈达摩 崖石刻,记述了永乐至宣德年间,明朝曾 3 次派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刘清领军在此 造船的历史。松花江边还曾设立三道码 头,供行人渡江。船厂的民间交通有俗称 “大挂拉”的独木舟,可坐四五人。 清顺治十八年(1661 年),朝廷在松 花江上建立了内河水师营,以抗击沙俄入 侵。从吉林乌拉到大乌拉(今乌拉街镇) 的35公里松花江面上,各种船舰密密层 层,矫健水兵驾船挥弋,造船工匠凿木叮 咚,呈现出一派同仇敌忾壮观景象。1682 年春,康熙皇帝到东北,视察盛京和吉林 乌拉等地的防务,在检阅了吉林水师营以 后,感到无比振奋,满怀深情地写下了热 情赞誉吉林水师营的《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 叠锦绣榖明。采帆画鹢随风轻,箫韶小奏 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 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毕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 问俗非观兵。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 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由于船厂规模不断扩大,水师营兵丁 和闯关东人口逐渐增多,经济贸易活动日 益频繁,带动了航运业的兴盛。大小航运 船只每日在江面上络绎不绝,战船、粮船、 客船从船厂出发顺流而下,可达黑龙江、 乌苏里江。对北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 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陆路交通日渐 发达,清朝末年松花江内河航运有所萧 条,但游船业仍然持续地向前发展。 吉林市档案馆收藏的民国十八年 (1929 年)5 月 1 日由裕通松航事务所制的 吉林市区汽船航线图,长 56 厘米,宽 38 厘 米,详细记录了当时松花江面上各个重要 站点的地理位置及站点间距。航线图由 南向北起点为阿什哈达,终点为乌拉街, 全程为 125 里,共设阿什哈达、温德河子、 水上警察局、自来水公司、木税局、官码 头、草市、三道码头、东局子、龙潭山、九站 和乌拉街等 12 处码头。除此图外另附一 张广告,介绍了航运时间为早8点至晚10 点,并具体规定每个航段的价位。如由龙 潭 山 至 九 站 需 20 吊 ,包 船 每 小 时 1500 吊,团体票按 8 折优惠。此份档案史料,对 研究当时松花江航运状况、航线地理位置 特征及民国时期民生状况,有着重要的历 史意义。 现在的松花江可通航里程 657 公里, 枯水期通航里程298公里,是吉林省主要 的通航河道。丰满大坝以上为库区航 道,分段可通航50至200吨级驳船。丰 满大坝以下至三岔河口为松花江中下 游,受丰满电站放流的影响,共有浅滩数 十处。有的区段可通航300至600吨级 驳船,有的区段仅能通行小型的旅游客 船。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为 松花江航道封冻期,唯独流经吉林市区 的松花江水面隆冬季节不结冰,水汽凝 结在两岸树木上,形成了雾凇这一独特 的景观。 近年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吉 林市正在全力打造新的吉林港,新港口建 成后将成为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 方式交汇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和化工农业 产品集散地。届时,松花江吉林市主城区 段沿江景观会愈发靓丽,松花江航运将再 度走向辉煌。 松花江航线的“前世今生” 李国财 档案 吉林 法国的小城戛纳,居民人口 区区数万,却因每年5月份举行 的国际电影节蜚声世界。 在中国吉林中南部,同样 有一座城市,因琵琶令世界瞩 目,也是世界各地的琵琶演奏 从业人士心中的向往之地。作 为“中国琵琶之乡”,辽源,是我 国目前唯一一所琵琶艺术专业 学校所在地,琵琶人才辈出。 而今年 7 月 26 日,2012—中 · 辽源首届国际琵琶艺术节 的举办,将使这种风采愈加耀 眼。届时,2012 名琵琶乐手齐 奏《金蛇狂舞》挑战世界吉尼斯 纪录,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少 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民族文化 艺术工作委员会和中央音乐学 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 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 团等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和演出 团体加盟合作。 琵琶,让世界了解辽源,让 辽源走向世界。 这一切,还要从我国著名琵 琶教育家、“中国琵琶之乡”杰出 传 承 人、2011 年 感 动 吉 林 文 化 产业带头人周显顺和他的学校 说起。 在多年的潜心研究中,周 显顺总结出了一整套体现弹挑 速度的“演奏方法”、“训练方 法”和“教学方法”,实现了琵琶 教学领域革命性的突破。截止 到 2011 年底,显顺琵琶学校共 教授培养了3000多名琵琶学 生,考入全国各大艺术类院校 的就有580多人。在中央音乐 学院琵琶专业学生中,有一半 以上出自显顺琵琶学校。2007年8月8日,受第29届奥 组委的邀请,周显顺校长率领昔日学子及在校学生共 100多人赴北京居庸关长城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倒 计时一周年大型民族器乐演奏会,使显顺琵琶踏上了 “天下第一雄关”;2009 年 1 月 28 日,学校 11 名师生赴 香港参加了“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暨华夏民族器乐大 赛”,并一举获得齐奏及独奏两项金奖。如今,周显顺琵 琶学校正在向学历教育方向推进,力求培养出本科人 才。对于孔子学院项目、连锁琵琶培训项目、琵琶演艺 项目、普及推广国乐教学项目将起到实质性作用。同时 还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链,如:乐器制造、乐器配件、 教材、光碟等等,为文化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 要的拉动作用。 即将召开的琵琶节,将集聚辽源历史、人文、经济、环 境等各种元素符号,展现吉林辽源作为现代城市,传统与 时尚并存、底蕴与活力共举的时代特点。在辽源市龙山 区谦宁街小学,两个专用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琵琶课, 他们坐姿整齐,怀抱琵琶,认真地听音乐老师讲乐谱。副 校长金媛凤充满信心地说:“这是选拔出的213名学生, 他们积极性特别高。每周一、周五的上午,由显顺琵琶学 校老师来学校上课。这次活动,我们的任务即光荣又艰 巨。艰巨,是这次活动任务重、时间紧,要在短时间内参 加国际艺术节的表演;光荣,是艺术节在家乡举办,是我 们大家的骄傲,也是吉林的骄傲。所以,我们有信心把这 件事做好……” (本报学习宣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文化 发展繁荣报道组”报道) 裕通松航事务所汽船航线图(资料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看一方戏文。若没有白山松水黑土地,就没有火爆热 辣的东北二人转。苍天不负苦心人。如果不是跟二人转“9腔18调”打了一辈子交道, 成就斐然,人们也不会熟悉鼎鼎大名那炳晨。 本报讯 记者龚保华 )第四季《中国达人 秀》近日在上海正式启动,往季年度达人刘 伟、卓君、潘倩倩亮相启动现场。 东方卫视总监杨文红表示,《中国达人 秀》是东方卫视节目的一个代表,东方卫视 倡导“梦想的力量,你我同在”,而梦想的概 念在达人秀中首先提出,对于社会而言有很 大的正向意义,新一季的《中国达人秀》将体 现出从个人梦想到社会梦想的升级。《中国 达人秀》总导演金磊则表示,新一季的《中国 达人秀》将继续引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 希望能够制作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有感 召力的大型梦想节目。 本届达人秀将延续以往达人秀的品牌 风格和特点,仍会针对民生、专业、情感三个 方面各请一位明星做观察员,但会改变以往 节目确定的方式,采取全民推荐的方法。除 此之外,本季达人秀的覆盖面由2011年在 30 多个城市扩展到了 60 个城市。作为一档 国际化栏目,本季达人秀仍会邀请英美达人 来共同参加“达人盛典”,并可能从国外请到 达人秀节目的创始人。 本报讯 记者龚保华)全年中电影票房最高的暑期档 来临,该档上映的影片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将于7月 17日上映的恐怖电影《笔仙》的一款影院阵地立牌十分引 人眼球。该片还联合全国18家院线推出了“百城千店午 夜场”活动,号召暑期喜欢惊悚片的影迷在16日午夜共同 感受大银幕上韩式惊悚的刺激与疯狂。 阵地立牌历来都受到片方重视。这一次《笔仙》前 所未有地使用了一个真实的塑胶模特,穿上恐怖的白衣 戴上假发立在了影院里。逼真的造型让猛然间看见的 观众惊悚万分,立牌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很多网友去试 胆。许多网友都好奇地与这个功能齐全、造型逼真的立 牌合影留念,并发布在微博和博客中。《笔仙》真人 CO- SPLAY活动,也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抢尽了风头,此 次其恐怖立牌更是开创了电影立牌的先河,让观众与宣 传物料有了充分的互动,种种创意营销开创了电影营销 的新局面。 《笔仙》是由亚洲恐怖大师、韩国导演安兵基执导,梅 婷、郭京飞、吴超等主演的恐怖影片,安兵基首次进军中 国即翻拍自己的成名作品。该片投资1500万人民币,打 破了国产恐怖片投资的最高纪录,同时上映中国巨幕版, 是国产恐怖片前所未有的全新尝试。 《笔仙》在面向全国观众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 这是一部用心制作、充满诚意的影片,片方有信心将《笔 仙》打造成为国产恐怖片的分水岭,彻底告别山寨制作时 代。《笔仙》能否以黑马姿态“惊吓”整个暑期档,观众拭目 以待。 《笔仙》在全国启动“百城千店午夜场” 那炳晨写作照 那炳晨(左)与著名二人转演员阎学晶合影 少年那炳晨立志当 一名琴师,却成了二人转 一代宗师 著书立说,对那炳晨来说,早 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从事二 人转音乐设计多年,那炳晨已有 《二人转音乐》、《二人转唱腔》、 《曲艺音乐讲座》、《东北二人转音 乐》等多部著作出版,可这部《二 人转九腔十八调的来龙去脉》(吉 林出版集团 2012 年 5 月第 1 版) 与已往著述不同,这是一本集大 成的书,正如吉林省艺术学院院 长冯伯阳在序言中所述, “《二人转 九腔十八调的来龙去脉》资料翔 实,体系完备,论述明晰,应用灵 便,是一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应 用价值的二人转音乐工具书。”全 书洋洋洒洒150万字,表面上看, 那炳晨编著此书历时3年,实际 上,那炳晨60年的心血尽融其 中。可以说,自投身二人转音乐 整理、传承工作那一天起,那炳晨 就开始为这部大书打草稿了。 电影也好,足球也罢,凡有团 队的地方,都存在一个“黄金阵 容”,那么,吉林省二人转创作演 出“黄金阵容”何在?民间早有定 评,叫“王肯的词儿,那炳晨的曲 儿,马力的腿儿,高茹的嘴儿”。 “四大金刚”,熠熠闪光;“黄金阵 容”,魅力无穷。那炳晨在二人转 音乐界一言九鼎,到基层看演出, 演员会传话相约:“那老师来了, 今晚咱们卖点力气!”以能得那炳 晨一睹为荣。那炳晨自信地说: “一个二人转曲调,我说是‘文咳 咳’,别人不好说是‘武咳咳’”。 有一句东北俗语: “宁舍一顿 饭,不舍二人转”,所以不舍,是因 为除二人转外,还没有哪一种曲 艺形式能像二人转这样与农民 “不隔语、不隔音,更不隔心”。二 人转“土”,土得掉渣;二人转 “红”,红得发紫;二人转走红,自 有那炳晨一份功劳在,若从经验 主义出发,以为从事二人转唱腔 整理、研究的那炳晨也是“土八 路”民间艺人出身,那就大错特错 了。 那炳晨 1930 年 5 月 30 日出 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满族知 识分子家庭,宁安史称“宁古塔”, 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 山川秀丽,镜泊湖驰名中外。那 炳晨受哥哥、姐姐影响,14 岁即 师从日籍乐手岩田学习小提琴, 1948 年 12 月 1 日,17 岁的那炳 晨考入东北大学音乐系,继续学 习小提琴,在学校乐队里担任过 小提琴首席。1951年,那炳晨大 学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市文工团 拉小提琴。1954 年,中国文联、 文化部和中宣部联合发起抢救民 间、民俗文化遗产活动,二人转被 列为首要抢救对象。组织上一看 那炳晨懂音乐,会记谱,干这活儿 挺合适,就派他去了。结果那炳 晨小提琴师没当成,反倒成了二 人转音乐的一代宗师。 一个整日里摆弄小提琴的洋 学生去鼓捣土里土气的二人转, 同事即使嘴上不说,心里难免犯 嘀咕:毕竟二人转前身是乞讨艺 术,不曾登过大雅之堂,后来红遍 大江南北亦无从想象。家人更是 持反对态度。那炳晨的夫人陈静 说: “开始他去搞二人转的时候我 们全家人都不太同意,谁都不喜 欢,尤其是最早的老二人转,里边 有‘粉词’,听起来让人很不舒 服。” 但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一个小 插曲,还是让那炳晨充分领略了 二人转的艺术魅力,也坚定了那 炳晨从事二人转整理研究的信 心。那是 1956 年春天,因跟随 “旦、丑双绝”的二人转艺人程喜 发学习二人转曲调,那炳晨曾多 次在程家吃饭,心里过意不去,一 次特意请程到自己家来,买俩猪 爪,打半斤白酒,答谢老师。那天 照例是程唱那记,待程喜发唱完 出门去,母亲问那炳晨:“你这几 个月起早贪黑就为学这个?”那炳 晨说:“是啊”。母亲说:“这些小 调儿我都会,还用跟他学?”这下 轮到那炳晨惊诧了:母亲没文化, 不识字儿。平时连《东方红》都没 听她哼过,怎么会唱二人转曲调 呢?程喜发那天唱的是二人转小 帽儿《春哥上工》,第一段是:“正 月里呀正月正, /正月里小春去上 工。/上工先挑两担水, /吃完早 饭把车哄。”母亲见那炳晨不信, 就接着程喜发的调子唱了起来: “把车烘,大门东, /挡上粪簾把粪 扔, /莲哥车前来问话,伊儿哟, / 我问春哥冷不冷。//有春哥,脸 通红, /叫声小妹你要听, /人多势 众别问我,伊儿哟/叫人好说不好 听。”64岁的老母亲一口气唱了 8 段,词儿没错,调儿满准。唱 罢,母亲意犹未尽地说:“要不是 你姥爷当年看得紧,我会唱的还 得多。”原来,当时,一些大户人家 是反对女孩子去看二人转的,母 亲所以会唱,是背着大人偷学的,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母亲还将 这些小调烂熟于心,张口就来,足 以见二人转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和 感染力。 20 世纪 50 年代不是一个讲 个人志愿的年代,而是组织上让 干啥就干啥,而且得干好啥。那 炳晨跟随老艺人程喜发记录、整 理二人转,1957 年出版了《东北 民歌》(第 1 集),收录东北民歌 70 首,这些“东北民歌”,其实就 是二人转的小曲儿小帽儿,如今 人们熟悉的《小拜年》亦在其中。 这也是二人转的词曲儿首次有了 书面记载。 从淘金者到开拓者, 那炳晨功不可没 传统二人转自打问世,就一 直是师徒间口耳相传,随意性很 强,同一个调调,从张三口中唱出 一样,从李四口中唱出又一样,不 光调名不统一,旋律也五花八门, 大同小异。那炳晨仔细分析了东 北三省二人转的各种流派的艺术 特点,从各自不同的唱腔特点中 细细体味个中艺术精髓,从老艺 人的口传心授中整理了几百出二 人转曲目,记录了4000余张曲谱 卡片,在那炳晨之前,二人转虽然 号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 但驳杂凌乱,毫无系统可言,那炳 晨经过整理,找到了二人转音乐 中“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来 源和出处,既定名,又统调,给“九 腔十八调”一一“验明正身”,“落 实户口”,二人转腔调从此变得眉 清目秀,枝干分明。吉林省民族 乐团指挥、国家一级作曲家赵黎 东评价说:“建国初期,那老师就 创作了《送鸡还鸡》、《双比武》,白 山新歌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那老 师写的。这一点应该是那老师在 继承传统二人转基础上,进行大 胆的创新,后来有了《小鹰展翅》、 《处处有亲人》、《常青指路》等一 些二人转作品,把二人转事业从 新中国成立前的自然状态真正地 规范系统化,把二人转音乐引向 了一个发展辉煌的道路,那老师 功不可没。” 1959年,那炳晨被调到吉林 省新剧种创编组,与同事合作,在 二人转基础上创立了吉林省的新 地方剧种—吉剧。那炳晨主张 “吉剧应以二人转为母体”进行唱 腔设计,实践证明,这一主张,方 向是明确的,技术上是可行的,演 出效果是喜人的。作为吉剧创始 人之一,那炳晨在创编了第一个 实验剧目《蓝河怨》之后,又完成 了《桃李梅》、《三放参姑娘》、《赔 情》和《雨夜送粮》等 30 几个剧目 的编曲工作。这些作品的音乐奠 定了吉剧独特的风格和神韵,视 为经典,当之无愧。 由于长期从事二人转音乐 整理、研究,那炳晨的生命也变 得与二人转密不可分,甚至对待 二人转的态度,也成为那炳晨情 感取舍的独特标准,那炳晨说, 不管哪一级领导,谁对二人转 亲,我就对谁亲。二人转不光占 据了那炳晨的全部生活,而且成 为那炳晨生命力的一个见证。 1992 年 3 月 12 日,那炳晨突发 脑出血,治疗了小半年才康复, 省文化厅领导前去探望,那炳晨 说,我好了,不信我给你们唱一 段二人转,接着便柔声细语唱起 了《杨八姐游春》:“要你一两星 星二两月, / 三两清风四两云, / 五两火苗六两气, /七两炭烟八 两琴音…… ” 那炳晨的辛勤劳作得到了业 界承认和社会公认,1984年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曾以《乡音悦耳,腔 曲通心》为题向国内外听众介绍 那炳晨,中央电视台也曾多次播 放展示他为二人转呕心沥血作贡 献的电视片《生命的旋律》,1992 年那炳晨被国务院批准为政府特 殊津贴享受者。2006年,那炳晨 被吉林省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 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那炳晨有子女6人,却无一 个子承父业,问及其中缘由,那炳 晨说,孩子世界观形成时期,自己 作为“白专”典型,不断受到批判,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家长内心, 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 路,吃同样的苦,说起二人转的社 会地位的变化,那炳晨夫人陈静 深有体会: “起初孩子们都不说那 老师是搞二人转的,都说是搞音 乐的。但现在随着二人转的发 展,随着那老师名气增长,孩子们 在外边对别人说起时,都说他父 亲是搞二人转作曲的。有多少次 家庭聚会的时候,他们马上就会 唱他爸爸写的曲子。” 那炳晨一生热爱二人转,同 时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到市场买菜,摊主主动打折;打 的被“的哥”“的姐”认出,执意不 收车费,到饭店吃饭,被老板认 出,赠送小菜以示敬意……那炳 晨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总是谦逊地说:“这都是借了二 人转的光!” (那炳晨的硕士研究生齐向 军对本文采写亦有贡献) 9 9 18 18 调调有门道 调调有门道 —那炳晨教授与东北二人转 本报记者 陈长林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Nov-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琵琶戛纳 9腔18调 调调有门道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2-07/10/12/JLRB13B710C.pdf2012/07/10  · 12 2012 年 7 月 10 日 星期二 编辑 王春苗 郭晓东

本报讯(记者李信)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王建国油画艺术馆,日前在上海市奉贤区成立。

王建国艺术思路宽广、表现手法多样,其油画创作根植于写生,将对生活的领悟升华为充满激情、自由酣畅的表达,画面大气厚重、色彩鲜明不羁,执着于学术追求,以极富当代性和个人风格的艺术语言描绘着城市风景和心灵风景,承载着时代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精神。王建国油画艺术馆展出了其最具代表性的58幅油画作品及文献资料百余件,充分展示了王建国油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及油画艺术创作历程。王建国油画艺术馆的成立对于弘扬东北地区文化,通过艺术家们的作品把我省文化艺术产业推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东北的豪放硬朗邂逅南方的温婉细腻,人们有理由期待南北文化差异碰撞出璀璨的艺术火花。

王建国油画艺术馆在上海成立

本报讯(记者孟凌云)8月10日,2012“岁月留声”群星演唱会将在长春市五环体育馆举行,李宗盛、齐秦、赵传、郑智化等巨星将为观众现场诠释那些曾承载着几代人青春岁月的经典歌曲。

本次“吴中之夜”群星演唱会由吉林省喜都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演唱会不仅邀请了李宗盛等足足影响了两代人的音乐人和歌手,还邀请了当红歌手黄小琥等实力巨星,将倾力打造一场充满怀旧情感的音乐大餐,让观众在记忆的音乐中,找寻已经离去的青春岁月。演唱会聘请了来自北京的专业演唱会导演团队、视频制作团队,以及来自韩国的技术团队共同参与、制作,会给观众奉上一场全新的听觉和视觉盛宴。

二○

一二﹃岁月留声﹄群星演唱会将举行

本报讯(记者龚保华)由应采儿领衔主演的网络剧《女人帮·妞儿》7月9日在乐视网上线首播。在这部“重口味”的都市时尚情感女人剧中,应采儿饰演一位机敏聪明、爱仗义出头但又有点偏执创意总监SOSO,联合甘薇、熊乃瑾、刘芸等生活中的好姐妹,共同演绎了一出“精彩大戏”。应采儿表示:“我们演的是一群在都市中打拼的80后女孩子,这个剧会呈现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寻常’的东西。我这个角色在大女人外表的掩藏下,有一颗小女人的心。”

网络剧《女人帮·妞儿》讲述了四个80后女孩在工作、爱情、亲情与友情的碰撞中逐渐成长的故事,有网友称该剧是

“史上尺度最大网络剧”。

应采儿主演网络剧《女人帮·妞儿》首播

12 2012 年 7 月 10 日 星期二 编辑 王春苗 郭晓东 文化周刊 Email:jlrbBS3BS@sina.com 电话:(0431)88600660

文 化 在 线

吉林市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时期吉林市区汽船航运档案资料,对研究当时松花江航运及民生状况,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松花江,满语叫“松阿里乌拉”,古称天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注入黑龙江,全长1840公里。松花江以其博大的胸怀,丰富的资源,哺育了两岸各族儿女,塑造了质朴豪放关东文明。东晋与南北朝时期,松花江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金代称宋瓦江,元代统称宋瓦江,明、清与民国时期称松花江。松花江从西南流入吉林市区,成反

“S”形蜿蜒24公里,穿绕城区向西北流去。松花江流经吉林市区平均水位186米,平均流量每秒300立方米。松花江带来了山水齐踞、四季分明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益于人类的生息繁衍,使吉林(市)成为安福祥和之地。特别是近百年来,松

花江流域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家云集,经济繁荣。

吉林的水上交通是从明朝开始发展的。明永乐七年(1409年),朝廷为加强同辽东都司与奴尔干都司的联系,畅通运输军需和贡赋之路,选择地处松花江边的吉林设厂造船,所以曾被称为“船厂”。位于吉林市城南朱雀山脚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记述了永乐至宣德年间,明朝曾3次派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刘清领军在此造船的历史。松花江边还曾设立三道码头,供行人渡江。船厂的民间交通有俗称

“大挂拉”的独木舟,可坐四五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在松

花江上建立了内河水师营,以抗击沙俄入侵。从吉林乌拉到大乌拉(今乌拉街镇)的35公里松花江面上,各种船舰密密层层,矫健水兵驾船挥弋,造船工匠凿木叮咚,呈现出一派同仇敌忾壮观景象。1682

年春,康熙皇帝到东北,视察盛京和吉林乌拉等地的防务,在检阅了吉林水师营以后,感到无比振奋,满怀深情地写下了热情赞誉吉林水师营的《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榖明。采帆画鹢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貔貅健甲毕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由于船厂规模不断扩大,水师营兵丁和闯关东人口逐渐增多,经济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带动了航运业的兴盛。大小航运船只每日在江面上络绎不绝,战船、粮船、客船从船厂出发顺流而下,可达黑龙江、乌苏里江。对北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陆路交通日渐发达,清朝末年松花江内河航运有所萧

条,但游船业仍然持续地向前发展。吉林市档案馆收藏的民国十八年

(1929年)5月1日由裕通松航事务所制的吉林市区汽船航线图,长56厘米,宽38厘米,详细记录了当时松花江面上各个重要站点的地理位置及站点间距。航线图由南向北起点为阿什哈达,终点为乌拉街,全程为125里,共设阿什哈达、温德河子、水上警察局、自来水公司、木税局、官码头、草市、三道码头、东局子、龙潭山、九站和乌拉街等12处码头。除此图外另附一张广告,介绍了航运时间为早8点至晚10点,并具体规定每个航段的价位。如由龙潭山至九站需 20吊,包船每小时 1500吊,团体票按8折优惠。此份档案史料,对研究当时松花江航运状况、航线地理位置特征及民国时期民生状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在的松花江可通航里程657公里,

枯水期通航里程298公里,是吉林省主要的通航河道。丰满大坝以上为库区航道,分段可通航50至200吨级驳船。丰满大坝以下至三岔河口为松花江中下游,受丰满电站放流的影响,共有浅滩数十处。有的区段可通航300至600吨级驳船,有的区段仅能通行小型的旅游客船。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为松花江航道封冻期,唯独流经吉林市区的松花江水面隆冬季节不结冰,水汽凝结在两岸树木上,形成了雾凇这一独特的景观。

近年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吉林市正在全力打造新的吉林港,新港口建成后将成为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交汇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和化工农业产品集散地。届时,松花江吉林市主城区段沿江景观会愈发靓丽,松花江航运将再度走向辉煌。

松花江航线的“前世今生”李国财

档案吉林

法国的小城戛纳,居民人口区区数万,却因每年5月份举行的国际电影节蜚声世界。

在中国吉林中南部,同样有一座城市,因琵琶令世界瞩目,也是世界各地的琵琶演奏从业人士心中的向往之地。作为“中国琵琶之乡”,辽源,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琵琶艺术专业学校所在地,琵琶人才辈出。而今年 7月 26 日,2012——中国·辽源首届国际琵琶艺术节的举办,将使这种风采愈加耀眼。届时,2012名琵琶乐手齐奏《金蛇狂舞》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和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和演出团体加盟合作。

琵琶,让世界了解辽源,让辽源走向世界。

这一切,还要从我国著名琵琶教育家、“中国琵琶之乡”杰出传承人、2011年感动吉林文化产业带头人周显顺和他的学校说起。

在多年的潜心研究中,周显顺总结出了一整套体现弹挑速度的“演奏方法”、“训练方法”和“教学方法”,实现了琵琶教学领域革命性的突破。截止到2011年底,显顺琵琶学校共教授培养了 3000 多名琵琶学生,考入全国各大艺术类院校的就有580多人。在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出自显顺琵琶学校。2007年8月8日,受第29届奥组委的邀请,周显顺校长率领昔日学子及在校学生共100多人赴北京居庸关长城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大型民族器乐演奏会,使显顺琵琶踏上了

“天下第一雄关”;2009年 1月 28日,学校11名师生赴香港参加了“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暨华夏民族器乐大赛”,并一举获得齐奏及独奏两项金奖。如今,周显顺琵琶学校正在向学历教育方向推进,力求培养出本科人才。对于孔子学院项目、连锁琵琶培训项目、琵琶演艺项目、普及推广国乐教学项目将起到实质性作用。同时还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链,如:乐器制造、乐器配件、教材、光碟等等,为文化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即将召开的琵琶节,将集聚辽源历史、人文、经济、环境等各种元素符号,展现吉林辽源作为现代城市,传统与时尚并存、底蕴与活力共举的时代特点。在辽源市龙山区谦宁街小学,两个专用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琵琶课,他们坐姿整齐,怀抱琵琶,认真地听音乐老师讲乐谱。副校长金媛凤充满信心地说:“这是选拔出的213名学生,他们积极性特别高。每周一、周五的上午,由显顺琵琶学校老师来学校上课。这次活动,我们的任务即光荣又艰巨。艰巨,是这次活动任务重、时间紧,要在短时间内参加国际艺术节的表演;光荣,是艺术节在家乡举办,是我们大家的骄傲,也是吉林的骄傲。所以,我们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

(本报学习宣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发展繁荣报道组”报道)

﹃﹃琵琶戛纳

琵琶戛纳﹄﹄在辽源

在辽源

本报记者

龚保华

高菲

裕通松航事务所汽船航线图(资料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看一方戏文。若没有白山松水黑土地,就没有火爆热

辣的东北二人转。苍天不负苦心人。如果不是跟二人转“9腔18调”打了一辈子交道,

成就斐然,人们也不会熟悉鼎鼎大名那炳晨。

本报讯(记者龚保华)第四季《中国达人秀》近日在上海正式启动,往季年度达人刘伟、卓君、潘倩倩亮相启动现场。

东方卫视总监杨文红表示,《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节目的一个代表,东方卫视倡导“梦想的力量,你我同在”,而梦想的概念在达人秀中首先提出,对于社会而言有很大的正向意义,新一季的《中国达人秀》将体现出从个人梦想到社会梦想的升级。《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则表示,新一季的《中国达人秀》将继续引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希望能够制作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有感召力的大型梦想节目。

本届达人秀将延续以往达人秀的品牌风格和特点,仍会针对民生、专业、情感三个方面各请一位明星做观察员,但会改变以往节目确定的方式,采取全民推荐的方法。除此之外,本季达人秀的覆盖面由2011年在30多个城市扩展到了60个城市。作为一档国际化栏目,本季达人秀仍会邀请英美达人来共同参加“达人盛典”,并可能从国外请到达人秀节目的创始人。

新一季《中国达人秀》启动

本报讯(记者龚保华)全年中电影票房最高的暑期档来临,该档上映的影片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将于7月17日上映的恐怖电影《笔仙》的一款影院阵地立牌十分引人眼球。该片还联合全国18家院线推出了“百城千店午夜场”活动,号召暑期喜欢惊悚片的影迷在16日午夜共同感受大银幕上韩式惊悚的刺激与疯狂。

阵地立牌历来都受到片方重视。这一次《笔仙》前所未有地使用了一个真实的塑胶模特,穿上恐怖的白衣戴上假发立在了影院里。逼真的造型让猛然间看见的观众惊悚万分,立牌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很多网友去试胆。许多网友都好奇地与这个功能齐全、造型逼真的立牌合影留念,并发布在微博和博客中。《笔仙》真人CO-SPLAY活动,也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抢尽了风头,此次其恐怖立牌更是开创了电影立牌的先河,让观众与宣传物料有了充分的互动,种种创意营销开创了电影营销的新局面。

《笔仙》是由亚洲恐怖大师、韩国导演安兵基执导,梅婷、郭京飞、吴超等主演的恐怖影片,安兵基首次进军中国即翻拍自己的成名作品。该片投资1500万人民币,打破了国产恐怖片投资的最高纪录,同时上映中国巨幕版,是国产恐怖片前所未有的全新尝试。

《笔仙》在面向全国观众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这是一部用心制作、充满诚意的影片,片方有信心将《笔仙》打造成为国产恐怖片的分水岭,彻底告别山寨制作时代。《笔仙》能否以黑马姿态“惊吓”整个暑期档,观众拭目以待。

《笔仙》在全国启动“百城千店午夜场”那炳晨写作照

那炳晨(左)与著名二人转演员阎学晶合影

少年那炳晨立志当一名琴师,却成了二人转一代宗师

著书立说,对那炳晨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从事二人转音乐设计多年,那炳晨已有《二人转音乐》、《二人转唱腔》、《曲艺音乐讲座》、《东北二人转音乐》等多部著作出版,可这部《二人转九腔十八调的来龙去脉》(吉林出版集团2012年5月第1版)与已往著述不同,这是一本集大成的书,正如吉林省艺术学院院长冯伯阳在序言中所述,“《二人转九腔十八调的来龙去脉》资料翔实,体系完备,论述明晰,应用灵便,是一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二人转音乐工具书。”全书洋洋洒洒150万字,表面上看,那炳晨编著此书历时3年,实际上,那炳晨60年的心血尽融其中。可以说,自投身二人转音乐整理、传承工作那一天起,那炳晨就开始为这部大书打草稿了。

电影也好,足球也罢,凡有团队的地方,都存在一个“黄金阵容”,那么,吉林省二人转创作演出“黄金阵容”何在?民间早有定评,叫“王肯的词儿,那炳晨的曲儿,马力的腿儿,高茹的嘴儿”。

“四大金刚”,熠熠闪光;“黄金阵容”,魅力无穷。那炳晨在二人转音乐界一言九鼎,到基层看演出,演员会传话相约:“那老师来了,今晚咱们卖点力气!”以能得那炳晨一睹为荣。那炳晨自信地说:

“一个二人转曲调,我说是‘文咳咳’,别人不好说是‘武咳咳’”。

有一句东北俗语:“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所以不舍,是因为除二人转外,还没有哪一种曲

艺形式能像二人转这样与农民“不隔语、不隔音,更不隔心”。二人转“土”,土得掉渣;二人转

“红”,红得发紫;二人转走红,自有那炳晨一份功劳在,若从经验主义出发,以为从事二人转唱腔整理、研究的那炳晨也是“土八路”民间艺人出身,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炳晨1930年5月3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满族知识分子家庭,宁安史称“宁古塔”,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山川秀丽,镜泊湖驰名中外。那炳晨受哥哥、姐姐影响,14岁即师从日籍乐手岩田学习小提琴,1948年 12月1日,17岁的那炳晨考入东北大学音乐系,继续学习小提琴,在学校乐队里担任过小提琴首席。1951年,那炳晨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市文工团拉小提琴。1954年,中国文联、文化部和中宣部联合发起抢救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活动,二人转被列为首要抢救对象。组织上一看那炳晨懂音乐,会记谱,干这活儿挺合适,就派他去了。结果那炳晨小提琴师没当成,反倒成了二人转音乐的一代宗师。

一个整日里摆弄小提琴的洋学生去鼓捣土里土气的二人转,同事即使嘴上不说,心里难免犯嘀咕:毕竟二人转前身是乞讨艺术,不曾登过大雅之堂,后来红遍大江南北亦无从想象。家人更是持反对态度。那炳晨的夫人陈静说:“开始他去搞二人转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不太同意,谁都不喜欢,尤其是最早的老二人转,里边有‘粉词’,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但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一个小插曲,还是让那炳晨充分领略了

二人转的艺术魅力,也坚定了那炳晨从事二人转整理研究的信心。那是1956年春天,因跟随

“旦、丑双绝”的二人转艺人程喜发学习二人转曲调,那炳晨曾多次在程家吃饭,心里过意不去,一次特意请程到自己家来,买俩猪爪,打半斤白酒,答谢老师。那天照例是程唱那记,待程喜发唱完出门去,母亲问那炳晨:“你这几个月起早贪黑就为学这个?”那炳晨说:“是啊”。母亲说:“这些小调儿我都会,还用跟他学?”这下轮到那炳晨惊诧了:母亲没文化,不识字儿。平时连《东方红》都没听她哼过,怎么会唱二人转曲调呢?程喜发那天唱的是二人转小帽儿《春哥上工》,第一段是:“正月里呀正月正,/正月里小春去上工。/上工先挑两担水,/吃完早饭把车哄。”母亲见那炳晨不信,就接着程喜发的调子唱了起来:

“把车烘,大门东,/挡上粪簾把粪扔,/莲哥车前来问话,伊儿哟,/我问春哥冷不冷。//有春哥,脸通红,/叫声小妹你要听,/人多势众别问我,伊儿哟/叫人好说不好听。”64岁的老母亲一口气唱了8段,词儿没错,调儿满准。唱罢,母亲意犹未尽地说:“要不是你姥爷当年看得紧,我会唱的还得多。”原来,当时,一些大户人家是反对女孩子去看二人转的,母亲所以会唱,是背着大人偷学的,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母亲还将这些小调烂熟于心,张口就来,足以见二人转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20世纪50年代不是一个讲个人志愿的年代,而是组织上让干啥就干啥,而且得干好啥。那炳晨跟随老艺人程喜发记录、整理二人转,1957年出版了《东北民歌》(第1集),收录东北民歌

70首,这些“东北民歌”,其实就是二人转的小曲儿小帽儿,如今人们熟悉的《小拜年》亦在其中。这也是二人转的词曲儿首次有了书面记载。

从淘金者到开拓者,那炳晨功不可没

传统二人转自打问世,就一直是师徒间口耳相传,随意性很强,同一个调调,从张三口中唱出一样,从李四口中唱出又一样,不光调名不统一,旋律也五花八门,大同小异。那炳晨仔细分析了东北三省二人转的各种流派的艺术特点,从各自不同的唱腔特点中细细体味个中艺术精髓,从老艺人的口传心授中整理了几百出二人转曲目,记录了4000余张曲谱卡片,在那炳晨之前,二人转虽然号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但驳杂凌乱,毫无系统可言,那炳晨经过整理,找到了二人转音乐中“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来源和出处,既定名,又统调,给“九腔十八调”一一“验明正身”,“落实户口”,二人转腔调从此变得眉清目秀,枝干分明。吉林省民族乐团指挥、国家一级作曲家赵黎东评价说:“建国初期,那老师就创作了《送鸡还鸡》、《双比武》,白山新歌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那老师写的。这一点应该是那老师在继承传统二人转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后来有了《小鹰展翅》、《处处有亲人》、《常青指路》等一些二人转作品,把二人转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自然状态真正地规范系统化,把二人转音乐引向了一个发展辉煌的道路,那老师功不可没。”

1959年,那炳晨被调到吉林省新剧种创编组,与同事合作,在二人转基础上创立了吉林省的新

地方剧种——吉剧。那炳晨主张“吉剧应以二人转为母体”进行唱腔设计,实践证明,这一主张,方向是明确的,技术上是可行的,演出效果是喜人的。作为吉剧创始人之一,那炳晨在创编了第一个实验剧目《蓝河怨》之后,又完成了《桃李梅》、《三放参姑娘》、《赔情》和《雨夜送粮》等30几个剧目的编曲工作。这些作品的音乐奠定了吉剧独特的风格和神韵,视为经典,当之无愧。

由于长期从事二人转音乐整理、研究,那炳晨的生命也变得与二人转密不可分,甚至对待二人转的态度,也成为那炳晨情感取舍的独特标准,那炳晨说,不管哪一级领导,谁对二人转亲,我就对谁亲。二人转不光占据了那炳晨的全部生活,而且成为那炳晨生命力的一个见证。1992年 3月 12日,那炳晨突发脑出血,治疗了小半年才康复,省文化厅领导前去探望,那炳晨说,我好了,不信我给你们唱一段二人转,接着便柔声细语唱起了《杨八姐游春》:“要你一两星星二两月,/ 三两清风四两云,/五两火苗六两气,/七两炭烟八两琴音…… ”

那炳晨的辛勤劳作得到了业界承认和社会公认,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以《乡音悦耳,腔曲通心》为题向国内外听众介绍

那炳晨,中央电视台也曾多次播放展示他为二人转呕心沥血作贡献的电视片《生命的旋律》,1992年那炳晨被国务院批准为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2006年,那炳晨被吉林省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那炳晨有子女6人,却无一个子承父业,问及其中缘由,那炳晨说,孩子世界观形成时期,自己作为“白专”典型,不断受到批判,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家长内心,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路,吃同样的苦,说起二人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那炳晨夫人陈静深有体会:“起初孩子们都不说那老师是搞二人转的,都说是搞音乐的。但现在随着二人转的发展,随着那老师名气增长,孩子们在外边对别人说起时,都说他父亲是搞二人转作曲的。有多少次家庭聚会的时候,他们马上就会唱他爸爸写的曲子。”

那炳晨一生热爱二人转,同时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到市场买菜,摊主主动打折;打的被“的哥”“的姐”认出,执意不收车费,到饭店吃饭,被老板认出,赠送小菜以示敬意……那炳晨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总是谦逊地说:“这都是借了二人转的光!”

(那炳晨的硕士研究生齐向军对本文采写亦有贡献)

99腔腔1818调调 调调有门道调调有门道——那炳晨教授与东北二人转

本报记者 陈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