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人的左上角有作者自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 21日...

1
首席编辑 / 视觉设计 / 竹建英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8 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2 1 本报讯 (记者徐翌晟)我国俄语翻 译界名家、作家、画家高莽,于前晚在北 京去世,享年 !" 岁。消息来自他的家人, “高莽先生在平静中离开了我们。他的一 生精彩而充实,感谢每一个曾经爱他和 陪伴他的人,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同样幸 福”。 "!#$ 年,时年 %" 岁的高莽翻译了根 据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长篇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的剧本《保尔· 柯察金》。 &'"( )" 月,高莽凭借译作阿赫玛 托娃的叙事诗《安魂曲》,荣获“俄罗斯— 新世纪”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最佳中文翻 译奖。年近九旬时又因为翻译 &'"* 年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 娃娃兵》一书而进一步为公众所熟知。高 莽的笔名叫乌兰汗,这只是他十几个笔名 中比较有名的一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的《普希金诗选》中“乌兰汗译”就是高莽。 高莽比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 飞年长了几十岁,两人却可以说是真正 意义上的忘年交。 )!+) 年遇到高莽时,高 莽时任世界文学的副总编,刘文飞当时 比较喜欢俄语诗歌,一进所就在心里把 高莽当作老师来看,经常找高莽先生一 起聊聊诗歌,感觉特别亲切。“他是一个 很随意的人,在所里,他见了前辈不像其 他人,他不会毕恭毕敬的,有时候也和老 人开开玩笑。” 有一次高莽送了刘文飞一本书,盯 着刘文飞看了很长时间,高莽低头在扉页 上写了一行字: “向文飞兄讨教”。刘文飞 被这样的谦辞吓坏了:“我只不过是一个 研究生,而他是那么有名的一位翻译家。” 高莽却说: “你不认为我们是兄弟吗?” 刘文飞在高莽身上感觉到了温情, 善良,即“所有年长者或者年幼者,他们 在高莽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只要高莽 在办公室,他身边常常围绕着一群年轻 人,一定会有笑声。”那时高莽已经是一位 知名画家了,说着话,他就会盯着你看,然 后拿过一张纸,给身边人画起像来,研究 所里几乎所有人都被他画过速写。“我女 儿很小的时候到办公室来,高莽就为她画 了速写,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非常简单的 画面上用红铅笔在脸颊上涂了两块红色, 令人立刻就感觉爷爷对孙女的爱,在那两 块红色上体现出来,人物一下子就活起来 了。”开会时,高莽坐在刘文飞的一侧,会 很短,散会后,他递给刘文飞一幅速写,并 在一侧写: “不像的刘文飞”。 高莽非常勤劳,笔耕不辍的样子,刘 文飞们无法亲眼目睹,但是通过画,他们 可以感觉到,高莽一秒钟都不愿意浪费, 画画是他的另外一种语言(见右图)。如 果说他搞翻译是用的中文与俄语,那么 还有一种语言就是绘画的语言,这种语 言也是高莽的交往方式。刘文飞说,高莽 在自己的作品中配的许多插图其实并非 他的有意之作,他只是在不停地画,坐在 火车上飞机上都会画。高莽在《世界文 学》工作时,每一期会有重点介绍的作 家,他都会在封面上放一幅作家的速写 画,有时,他看着照片画,如果遇到作家 来所里访问,他就给作家现场画,画完, 他找那位作家题一句话,于是这样的画 往往最让高莽纠结,因为他会把画送给 对方,但题字后的画,他又依依不舍了。 “高莽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他用三 种语言翻译,艺术在翻译当中起到的作 用,是许多不会画画的人所难以理解的, 他对于很多俄罗斯作家的理解正是发端 于艺术的角度。”刘文飞说。 俄文学研究会会长忆高莽 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上海博物馆三楼中国历代 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展每隔半年更换展品之举, 近来几乎成为了城中盛事;两馆于明天至 ), &' 日期 间,将暂时闭馆调整。据悉, -' &" 日换展完毕重新开 馆,届时将有数十幅罕见的书画名迹与观众见面,其中包 括首次在上博人民广场馆公开展出的明代唐寅《秋风纨 扇图轴》(见左图)、宋徽宗赵佶代表作之一《柳鸦芦雁图 卷》( 见下图 全图及局部)。上博书画部主任凌利中透露, 因这两幅作品尤为珍贵,展出的时间相对较短,《秋风纨 扇图轴》展期只有两个月,《柳鸦芦雁图卷》只展三个月。 目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唐代虞世南《汝南公主 墓志铭》卷、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册、宋代米友仁《潇 湘图》卷、元代顾园《丹山纪行图》卷等经典书画作品,明 天起就要与观众暂时告别。 难得一见的代表作 《秋风纨扇图》为江南才子唐寅的水墨人物画代表 作,凌利中说,这也是书画鉴定界公认的唐寅人物画真 迹。画中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渐起秋风中的美人, 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衣裙在萧瑟秋风中 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画中立有狰狞如怪兽一般的湖 石。美人的左上角有作者自题诗: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 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画上 美人满目哀怨,也正是唐寅的自身写照。这次为了给上博 东馆建设作准备,需要对藏品做一些梳理,便关注到了这 幅名品。“即使在苏州博物馆做的吴门四家唐寅专题展 上,《秋风纨扇图》轴都未曾借展”,凌利中说。 《柳鸦芦雁图卷》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是赵佶拙朴 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 日起在常设展上的展出,是这幅作 品距 &''& 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 "* 年后首度露面。 《柳鸦芦雁图卷》共分两段,一段画一株柳树和数只白头 鸦;另一段 . 只芦雁在芦草蓼花边栖息,以浅赭设色,增 强了秋天萧疏的气氛。此卷曾经北宋内府收藏,乾隆时归 清内府收藏,《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 笔》著录。但是这幅作品与宋徽宗那些富贵华丽的代表作 相比,风格很是不同,更像是一个文人的清赏之作,所以 这幅作品也被很多人怀疑不是赵佶的亲笔画。新中国建 立初期,鉴定专家张珩与谢稚柳不谋而合地认定此画为 宋徽宗的真迹,谢稚柳经过反复研究,还是决定代表上海 博物馆将此画买下,由此该作品成为上博重器之一。 质量颇高的常设展 故宫英武殿内的赵孟頫大展进行得十分火热,此次 上博换展之后也将有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卷》展出,赵孟 頫此文长达 *(! 厘米,后有董其昌题跋,为展出其全貌, 上博特辟出一个大展柜,凌利中透露,这件藏品是上博所 藏赵孟頫作品中最长的一件,且从未公开展出过。除此之 外,书法馆展出的还有北宋米芾的《多景楼诗册》等等,绘 画馆中会有南宋马麟《楼台夜月图页》、元张渥《九歌图 卷》等等众多多年未曾露面的重要展品展出。 据凌利中介绍,上海博物馆历代书画两馆是目前海 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 设展馆,“往往常设展质量之高,并不逊色于主题展”。对 于上博的上万件藏品而言,即使常设展常展常新,每年能 够与观众见面的也只有四五百件藏品,大部分藏品都藏 于深闺人未识。因此,建成后的上博东馆展出体系将与人 民广场馆相区分,“人民广场馆还是以历史时代作为参照 体系,东馆则以主题展,讲故事为主,使热爱传统艺术的 观众能够各取所需。” 三家身份来翻译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首席编辑/胡 欣 视觉设计/竹建英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8 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上博书画两馆明起闭馆换展,21日换上两幅珍贵名作

    秋秋秋风风风“““执执执”””纨纨纨扇扇扇柳柳柳鸦鸦鸦“““戏戏戏”””芦芦芦雁雁雁

    ! ! ! !本报讯(记者 徐翌晟)我国俄语翻译界名家、作家、画家高莽,于前晚在北京去世,享年 !"岁。消息来自他的家人,“高莽先生在平静中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精彩而充实,感谢每一个曾经爱他和陪伴他的人,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同样幸福”。"!#$年,时年 %"岁的高莽翻译了根据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的剧本《保尔·柯察金》。

    &'"(年 )"月,高莽凭借译作阿赫玛托娃的叙事诗《安魂曲》,荣获“俄罗斯—新世纪”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最佳中文翻译奖。年近九旬时又因为翻译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一书而进一步为公众所熟知。高莽的笔名叫乌兰汗,这只是他十几个笔名中比较有名的一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普希金诗选》中“乌兰汗译”就是高莽。

    高莽比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年长了几十岁,两人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忘年交。)!+)年遇到高莽时,高莽时任世界文学的副总编,刘文飞当时比较喜欢俄语诗歌,一进所就在心里把高莽当作老师来看,经常找高莽先生一起聊聊诗歌,感觉特别亲切。“他是一个很随意的人,在所里,他见了前辈不像其他人,他不会毕恭毕敬的,有时候也和老人开开玩笑。”

    有一次高莽送了刘文飞一本书,盯着刘文飞看了很长时间,高莽低头在扉页上写了一行字:“向文飞兄讨教”。刘文飞被这样的谦辞吓坏了:“我只不过是一个研究生,而他是那么有名的一位翻译家。”高莽却说:“你不认为我们是兄弟吗?”

    刘文飞在高莽身上感觉到了温情,善良,即“所有年长者或者年幼者,他们在高莽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只要高莽在办公室,他身边常常围绕着一群年轻人,一定会有笑声。”那时高莽已经是一位知名画家了,说着话,他就会盯着你看,然后拿过一张纸,给身边人画起像来,研究所里几乎所有人都被他画过速写。“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到办公室来,高莽就为她画了速写,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非常简单的画面上用红铅笔在脸颊上涂了两块红色,令人立刻就感觉爷爷对孙女的爱,在那两块红色上体现出来,人物一下子就活起来了。”开会时,高莽坐在刘文飞的一侧,会很短,散会后,他递给刘文飞一幅速写,并在一侧写:“不像的刘文飞”。

    高莽非常勤劳,笔耕不辍的样子,刘文飞们无法亲眼目睹,但是通过画,他们可以感觉到,高莽一秒钟都不愿意浪费,画画是他的另外一种语言(见右图)。如果说他搞翻译是用的中文与俄语,那么还有一种语言就是绘画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高莽的交往方式。刘文飞说,高莽在自己的作品中配的许多插图其实并非他的有意之作,他只是在不停地画,坐在火车上飞机上都会画。高莽在《世界文学》工作时,每一期会有重点介绍的作家,他都会在封面上放一幅作家的速写画,有时,他看着照片画,如果遇到作家来所里访问,他就给作家现场画,画完,他找那位作家题一句话,于是这样的画往往最让高莽纠结,因为他会把画送给对方,但题字后的画,他又依依不舍了。“高莽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他用三

    种语言翻译,艺术在翻译当中起到的作用,是许多不会画画的人所难以理解的,他对于很多俄罗斯作家的理解正是发端于艺术的角度。”刘文飞说。

    俄文学研究会会长忆高莽

    ! ! ! !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上海博物馆三楼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展每隔半年更换展品之举,近来几乎成为了城中盛事;两馆于明天至 ),月 &'日期间,将暂时闭馆调整。据悉,-'月 &"日换展完毕重新开馆,届时将有数十幅罕见的书画名迹与观众见面,其中包括首次在上博人民广场馆公开展出的明代唐寅《秋风纨扇图轴》(见左图)、宋徽宗赵佶代表作之一《柳鸦芦雁图卷》(见下图 全图及局部)。上博书画部主任凌利中透露,因这两幅作品尤为珍贵,展出的时间相对较短,《秋风纨扇图轴》展期只有两个月,《柳鸦芦雁图卷》只展三个月。目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唐代虞世南《汝南公主

    墓志铭》卷、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册、宋代米友仁《潇湘图》卷、元代顾园《丹山纪行图》卷等经典书画作品,明天起就要与观众暂时告别。

    难得一见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为江南才子唐寅的水墨人物画代表

    作,凌利中说,这也是书画鉴定界公认的唐寅人物画真迹。画中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渐起秋风中的美人,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画中立有狰狞如怪兽一般的湖

    石。美人的左上角有作者自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画上美人满目哀怨,也正是唐寅的自身写照。这次为了给上博东馆建设作准备,需要对藏品做一些梳理,便关注到了这幅名品。“即使在苏州博物馆做的吴门四家唐寅专题展上,《秋风纨扇图》轴都未曾借展”,凌利中说。《柳鸦芦雁图卷》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是赵佶拙朴

    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日起在常设展上的展出,是这幅作品距 &''&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年后首度露面。《柳鸦芦雁图卷》共分两段,一段画一株柳树和数只白头鸦;另一段 .只芦雁在芦草蓼花边栖息,以浅赭设色,增强了秋天萧疏的气氛。此卷曾经北宋内府收藏,乾隆时归清内府收藏,《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但是这幅作品与宋徽宗那些富贵华丽的代表作相比,风格很是不同,更像是一个文人的清赏之作,所以这幅作品也被很多人怀疑不是赵佶的亲笔画。新中国建立初期,鉴定专家张珩与谢稚柳不谋而合地认定此画为宋徽宗的真迹,谢稚柳经过反复研究,还是决定代表上海博物馆将此画买下,由此该作品成为上博重器之一。

    质量颇高的常设展故宫英武殿内的赵孟頫大展进行得十分火热,此次

    上博换展之后也将有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卷》展出,赵孟頫此文长达 *(!厘米,后有董其昌题跋,为展出其全貌,上博特辟出一个大展柜,凌利中透露,这件藏品是上博所藏赵孟頫作品中最长的一件,且从未公开展出过。除此之外,书法馆展出的还有北宋米芾的《多景楼诗册》等等,绘画馆中会有南宋马麟《楼台夜月图页》、元张渥《九歌图卷》等等众多多年未曾露面的重要展品展出。

    据凌利中介绍,上海博物馆历代书画两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馆,“往往常设展质量之高,并不逊色于主题展”。对于上博的上万件藏品而言,即使常设展常展常新,每年能够与观众见面的也只有四五百件藏品,大部分藏品都藏于深闺人未识。因此,建成后的上博东馆展出体系将与人民广场馆相区分,“人民广场馆还是以历史时代作为参照体系,东馆则以主题展,讲故事为主,使热爱传统艺术的观众能够各取所需。”

    用“三家”身份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