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痴如狂看电影epaper.pdsxww.com/pdsrb/page/1/2019-04/23/a06/20190423a...一片,那种失望无以言表。“三线”厂里演,银幕...

1
6 落凫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E-mail:[email protected] 编辑 蔡文瑶 校对 刘璞 读者价 55 原价65元/提 【咸 鸭 蛋】 88 读者价 原价98元/提 【尧山土 鸡·2 只】 118 读者价 原价 130 元/提 【怀府闹 汤 驴 肉】 读者价 60 原价65元 【柴鸡蛋 60 枚】 98 读者价 原价 110 元/提 【百果盛 宴 2208】 读者价 85 原价95元/盒 【新疆核桃 1.5kg】 读者价 60 原价68元/提 【山 药 粉】 读者价 68 原价78元/提 【铁 棍 山 药 面】 读者价 86 原价95元/盒 【新 疆 灰 枣 2.5kg】 读者价 120 原价 150 元/件 【西 班 牙 威 格 啤 酒】 读者价 400 原价 500 元/箱 【德 国 劲 得 啤 酒】 【云 南 阿 厚 贡 米】 读者价 78 原价88元 【五 常 大 米 2.5kg】 读者价 50 原价60元 【五 常 大 米 5kg】 读者价 100 原价120元 【浏 阳 河 宾 宴 12】 读者价 1080 元/箱 原价1280元/箱6瓶 【浏阳河宾宴 9】 读者价 600 元/箱 原价680元/箱6瓶 【张 裕 樱 甜 红】 读者价 130 元/箱 原价:150 元/箱 【优 酿 干 红】 读者价 210 元/箱 原价:228 元/箱 【凌 峰 美 乐 干 红】 读者价 368 元/箱 原价:528 元/箱 【西 班 牙 古力城堡干红】 读者价 480 元/箱 原价:948 元/箱 读者价 40 原价48元/袋 【枣 夹 核 桃】 读者价 40 原价48元/瓶 【椴 树 蜜】 【浏 阳 河 宾 宴 6】 读者价 228 元/箱 原价268元/箱4瓶 【澳 大 利 亚 富 乐 顿 干 红】 读者价 516 元/箱 原价:1068 元/箱 门店1地址:平顶山日报社大门东侧50米鹰城淘 (建设路西段鹰城广场对面) 咨 询 电 话 :4940009 门店2地址:平顶山日报社大门西侧50米 读者服务中心 (建设路西段鹰城广场对面) 咨 询 电 话 :8980198 4943059 您只要一个电话,市区我们免费配送到家! 又是一个雨夜,我久久不能入睡。坐在 床头看着远方的夜空,我忆起爷爷,想起那个 陪他走过的盛夏。 那年我十五岁,上初三,正值中考复习, 每天都在为理想的高中奋力拼搏,我把自己 埋在题海里,深深地埋进去。那时的爷爷尽 管已经八十高龄,但每天都亲自下厨为我做 饭。生活总是在习以为常中度过,我的脑袋 里只装着梦想和那梦寐以求的未来,丝毫没 有发现爷爷已经筋疲力尽,用最后的力气在 为我撑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考试一天天逼近,在临 近考试的前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到爷爷家吃 饭 。 那 天 的 雨 很 大,屋 子 里 的 光 线 有 些 昏 暗, 一种沉闷萦绕心头。走过客厅,我看见爷爷 站在窗前,用他那浑浊但深邃的眼睛凝视着 窗外,似乎要把这后院中的一切都印在脑海 里 。 盛 夏 的 雨 还 在 哗 哗 地 下 着,我 没 有 出 声, 我害怕破坏这一刻的宁静。我轻轻地走向 前,站在爷爷旁边,和他一同看着后庭中的景 象。等到邻家的黄狗已不再为一根骨头而闹 得不可开交,直到雨水成股成股地从石榴树 上落下来,直到天空中纷飞的鸟儿都已找到 了避雨的归处。 爷爷笑了,他打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 来,他看着我说:“赶快吃吧,不然饭就凉了。” 饭香充满了整个小屋,褪去了雨季的沉闷。 他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说着那些我早已烂熟 于心的考试技巧,什么要先易后难了,什么遇 到不会的要懂得放弃不钻牛角尖了。但不知 为何,往日里总是心不在焉的我这次听得格 外认真。窗外的雨还在下,石榴树上的叶子 更低了,吃完饭后,我把碗洗刷完毕。爷爷起 身望着我说:“早点回家吧!明天我等你的好 消息。”说完便朝向里屋走去,我自信满满地 说: “一定一定。”便朝大门走去。 我万万没想到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爷爷。 考试结束后,再到爷爷家时,看到的是烛光和 遗像,我跪在那里,视线渐渐模糊,我没有哭, 我恨自己,恨自己有千言万语却一直藏在心 中,从未向他提起,如今哭泣有什么用…… 盛夏结束,转眼就是悲凉的秋季,我如愿 以偿考入了理想的高中,却怎么也兴奋不起 来,如今我要奔走他乡追求自己坚定的理 想。背上行李,一个人踏上了驶往异地的班 车。上车后,人流把我推上前去,走走停停, 笨重的行李换来不少冷眼,我忙赔不是。好 在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坐的地方,紧张的心 终于平静下来。我将行李放下,眼睛看着窗 外,这时我想把故乡的一切都印在脑海里,久 久的,深深的…… 发动机轰鸣起来,把车子推向前方。窗 外的景一直在变,一程一程。我依恋的故乡 在身后渐行渐远。我闭上眼睛,害怕这份乡 愁使自己失去前进的勇气。慢慢地,天空中 飘起了雨。我听到了窗外有追逐嬉戏的声 音,听到了雨水成股成股从树叶上落下来。 心情陡然回到了和爷爷寂静相伴那天,我心 跳加快,身体禁不住颤抖,泪水从眼眶中涌 出,我急忙将目光投向窗外…… 上个世纪,在心灵深处,雪山崩裂般带给我 们无比震撼的莫过于电影了。 农村几千年的娱乐,除了说书即是唱戏,唱 来唱去,一方舞台净是长袍花脸之腔,年轻人多 是不喜看的。电影的深入农村,如云裂帛,为处 于闭塞的山乡开垦出一片瑰丽奇迷、爱恨情仇 的天地。勿说痴迷、成瘾,那个年月,生活贫困, 逢了年节也不一定动一次腥荤,但多少人宁舍 一顿肉,也不舍错过一场电影。附近哪个大队 若演场电影,必是有了什么喜事,才搞了这么天 大的福利,邻村人都会夸人家这大队长有能耐 有本事,当得好。天还未黑,幕布一挂,布前便 摆上了一排排的凳子。这村有那村的亲戚,亲 戚又连着亲戚,不用喇叭喊,三里五村的就都知 道了,人们潮涌般在夜网的普撒中赶来。有时 翻山越岭,十里八里也要去看。外村谁如果是 第一个把这消息传到的,就好像这电影是他演 给村人、施舍给村人看的,以后说话、办事便有 了人前站立的资本,戴顶草帽当礼帽,免不了趾 高气扬,村民也确是“贱民”,真的高度尊重起他 来,觉得此人有益不可轻看。 乡村晚饭吃得晚,路程又远,为不误观看, 多少次村人干脆饿着肚子出发。一次西邻张母 家的云正帮娘包饺子呢,听见村上人呼三吆四 赶着走了。云慌了,说:“娘,我也看电影去哩!” 娘说:“死妮子,锅滚了,不吃,也得帮娘把饺子 下锅里。”闺女端起锅排,把饺子往锅里一揎,撂 挑子跑出了门。待娘捉勺搅锅时,沸水翻卷着 不见饺子影儿,却是揎到了锅旁的水缸里。农 村演次电影不易,一般两三片连演,看完返家, 已是子夜时分,三星在户,深一脚浅一脚,一路闹 闹嚷嚷,边走边议,到家躺在床上仍难入寐,回 忆电影中的镜头,觉得这一夜再冷再饿也值了。 那时,农村没有电,演电影用的是发电机, 噪声大,发电机得搁场地外,一根裸地电缆引过 来。一次演出前,小我两岁的狗儿挤在放映机 前,手碰着了电缆,放映员开玩笑说:“你中电 了。”吓得狗儿一脸刷白,挤出人群,箭也似的奔 回家,打一盆水,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娘问 之,狗儿曰: “洗电。” 我也不比狗儿聪明到哪儿。记得第一次看 战争片,电影演完,露天的场地里走得没了一 人,我们几个伙伴却在银幕后的草丛中仔细寻 觅打仗后遗留的弹壳。放映员以为我们丢了什 么东西,问明情况后,哈哈大笑,笑过,对我们 说,回去吧孩子们!这电影都是假的。之前,我 一直以为电影都是真事儿,迷惑于一面墙大的 白布,人从哪里走出,又向哪里走去?经放映员 这么一说,才知都是演的,但夜半醒来,常常睁 大眼睛回味洪常青在烈火中的身影,回味冬子 妈在烈火中的歌声,心想,即便是演的,拍一场 电影得死多少人呀。 一次演《天仙配》,我们村的李婶儿是第一 次看电影,看过回家,第二天早上醒来,竟舞之 蹈之,说自己是七仙女变的,错嫁了李郎。李婶 出身地主家庭,长像颇俊,嫁给其貌不扬的李 叔,也确实委屈了她。婆婆看她疯疯癫癫,请来 巫婆禳治。巫婆装神弄鬼,说李婶是七仙女附 身,施“镇邪驱仙”之术,李婶也居然恢复如初。 村南四里许有几个“三线”厂,时不时要演 电影,遗憾消息很不易获得 —村上没一人在 厂里当工人。很多时候是村人路过厂区,听到 工人议论回来发布的。道听途说的消息往往不 可靠,有时,待着急慌忙赶到,看寂寂厂地漆黑 一片,那种失望无以言表。“三线”厂里演,银幕 是挂在厂大门旁的参天杨树上,杨林稀稀,绿叶 婆娑,人都在树缝中伸长了脖子看,杨林旁有几 棵歪脖古树,有顽童还攀到古树杈上观看。那 时多演战斗片,激烈的枪炮声把我们的心提到 了嗓子眼儿,吓得树杈上的顽童哎呀一声,不小 心跌落下来,幸无大碍。 水泥厂紧邻铁路,栽杆儿在野地里演。铁 路的路基高过地面五六米,正演时每有火车从 头顶飞驰,隆隆声盖过喇叭,听不清电影里说了 些什么,很多关键对白淹没过去,急得我们没少 诅咒火车司机,报怨他们早不过晚不过,偏偏是 在演电影的时候过。好几次,伙伴们相约,学着 电影中的经典语言,沿铁路进城,逢了长长的火 车开来,拾起路边的石子向车厢投掷,泄愤于无 法挽回的电影情节。 当然,那个时候,城里电影的火爆更是空 前,影院门前常常是拥挤得水泄不通,一天十场 八场的电影场场爆满。小小的售票窗口前,根 本看不见售票员的脸;无数个手指夹着钱伸过 去,生怕买不到票。县委书记的儿子才配娶高 傲的电影院售票女郎。 可是现今,坐在家中守着电影频道,屏幕 上闪烁着曾经认为百看不厌的黑白老电影,还 有无数的彩色新影片,再没了童年的激情;熟 悉的演员面孔,任凭演技多高,也总觉得虚 假。这固然与现在娱乐方式的多样有关。但 是 ,至 今 我 还 迷 惑 ,那 个 年代,电影怎么就灵光 乍现,让我们如痴如狂,开启了梦寐懵懂的世 界,耕耘着寂寥贫苦的岁月。今后,还会不会有 类似电影一样的娱乐发明,为我们辟斩出一块 新的精神绿地? 有人说,有河流的城市有灵气。我们这个城 市就有一条名为湛河的河流。我有幸身傍湛河, 她就像一本厚重的大书,历久耐读。 初读湛河,是在60多年前的夏天。平顶山山 下要修运煤的铁路,爷爷的坟得迁。父亲带着我 到山前祭祖。我们从南边的家中踩着阡陌向北穿 行,来到一片低洼地。杂草丛生中,只见一股流水 若隐若现,浅浅深深,杂乱无章。父亲说,别看它 不起眼,这就是湛河,兵家必争之地。看着四处蹦 跳的癞蛤蟆、磕脚绊腿的瘦茅草,湛河,在我幼小 的心灵上打了个“丑河”的印象。 再读湛河,是在大跃进的战鼓声中。那年冬 天,家乡包括我缠过小脚的母亲、聋哑的舅舅在内 的人们,都卷上了湛河。他们傍河而宿,依河而 餐,拉开了一场治理湛河的战斗。我到工地探亲, 看到寒风凛冽中,红旗猎猎,人头涌动。亲人们以 愚公移山的方式,手挖肩挑,前仆后继,日见河道 清爽,堤坝变宽。一冬 一夏,一条清清澈澈的 湛河便出现在世人面 前。至今我都弄不清 楚,当年啃红薯面馍、喝 玉米糁汤的他们,咋有 那么大的干劲儿。 三读湛河,是上初 中的时候。三年“自然 灾害”刚过,我考上了叶 县九中。那年夏天贼 热,中午我们几个捣蛋 鬼儿赤条条地钻进了离 学校二三里的新挖的湛 河里,又是游,又是跳, 快乐地嬉戏起来。多日 的灰垢留给了清清澈澈 的河水,爽爽快快的精 神留给了自己。更有人捉一把虾,摸一捧蚌,搜来 枯枝干叶,在那河边烧烤了吃,无盐无味,却成了 一生中难忘的美味,惬意难以言表,心中再没有了 那条“丑河”。 四读湛河,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年, 我脱下军装,来到平顶山市区上班。一个槐花盛 开的日子,妻伴女随地在河堤上漫步。一嘟噜一 嘟噜的槐花压枝拽杈,如云似雾。置身其间,却不 闻花香,不见蝶飞蜂舞,时有丝丝怪味灌鼻。一扭 头,但见一河酱黄色的浊水沉重地向东缓缓移动, 不时还有白森森的废弃塑料,泛着臭味的死猫烂 狗浮动其间,令人吃惊。湛河成了这般容颜,使我 非常意外,我企盼河再清、流再澈。 五读湛河,是新世纪了。全市上下齐心协 力,打响了高标准治理湛河的战斗。在劳动现 场,我看到挖走了淤泥,清除了弃物,导流了污 水,硬化了路面,植下了草皮,栽下了树木,种下 了花卉,树起了路灯,架起了桥梁,往日丑陋的湛 河在嬗变,越变越美丽,越变越宜人,最终湛河两 岸成了一个供人们憩息的大花园、大乐园、大公 园,人们在这里娱乐,在这里学习,在这里锻炼, 友情在这里加深,亲情在这里释放,爱情在这里 燃烧。这里有树荫,有鸟鸣,有花香,有欢歌,有 笑语。在劳动者的手里,清清澈澈的湛河又名副 其实了,人见人爱。 (本 版 图 片 除 署 名 为 均 为 资 料 图 片) 一篇小文的开头是这样的:上国画课,教授 说,画柳,要表现顺风的美;画松,要表现逆风的 美;画牛,要顺风而走;画马,要逆风而奔。看完 后心中若有所悟的同时,也忍不住想:不知这个 教授是否画过杨树,若要画是顺风还是逆风呢? 常年在外,想到家,条件反射般现于脑海的 便是夕阳余晖下杨树高大挺拔身影。家乡最常 见的就是杨树和法国梧桐,行道树都被它们担 当了;而从幼儿园起,我待过的校园中就只有这 两种树—从小就熟识了。 准确地说,初中之前我一直都是更喜欢法 国梧桐的,它那粗壮的枝干,那富有美感的树 冠,那像手掌一样的叶子和毛茸茸的小球,都比 杨树瘦高的身躯、像得了皮肤病一样的树皮更 让我舒服。 对杨树转变态度是在初中。学校里仅有的 几棵杨树紧挨着矗立在教室后窗外,每天早自 习下课,我都会趴在窗台上看着太阳一点点升 起,让大地变得明朗,让杨树叶子变得柔亮,感 受时间的温柔和流逝。这是我繁重学业之余唯 有的消遣。 对杨树生出眷恋则是在随后。家里有一扇 朝西开的窗子,在窗旁读书写作业的间歇,抬头 望去,远处那一排杨树便映入眼帘。每个黄昏, 我都会看着夕阳在树后一点点沉降,空中的云 悄悄变着颜色,杨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在 这愈发红的落日的余晖中成了最杰出的剪影, 弥漫着一种忧郁的归属感。 北国之秋的下午,是杨树最美的时候。一 过午后,寥廓的蓝天就开始变白,西斜的阳光照 着大地,一切都是金灿灿的,像镜子一样的天空 中浮着几缕淡淡的云丝。树叶映出明亮的金色 的光,微风吹过,整棵树都在不停地闪耀,波光 粼粼如微风下的水面。就是这样,杨树便和家 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后来上了高中,离家远了,总有一种失落 感,总想和家人在一起。还好,杨树承载着我的 寄托。不管走到哪里, 只要看到那箭一样指向 天空的杨树,我就会想 起往日每天从窗口看到 的画面,想起那温暖的 家…… 如痴如狂看电影 袁占才 雨天情思 刘名 窗外的杨树 胡世光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un-2020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6 落凫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E-mail:[email protected] 编辑 蔡文瑶 校对 刘 璞

读者价

55元

原价65元/提

【咸鸭蛋】

88元读者价

原价98元/提

【尧山土

鸡·2只】

118元读者价

原价130元/提

【怀府闹

汤驴肉】

读者价

60元

原价65元

【柴鸡蛋

60枚】

98元读者价

原价110元/提

【百果盛

宴2208】

读者价

85元

原价95元/盒

【新疆核桃

1.5kg】

读者价

60元

原价68元/提

【山药粉】

读者价 68元

原价78元/提

【铁棍

山药面】

读者价

86元

原价95元/盒

【新疆灰枣

2.5kg】

读者价

120元

原价150元/件

【西班牙威格啤酒】

读者价

400元

原价500元/箱

【德国劲得啤酒】

【云南阿厚贡米】

读者价

78元

原价88元

【五常大米

2.5kg】

读者价

50元

原价60元

【五常大米

5kg】

读者价

100元

原价120元

【浏阳河宾宴12】

读者价

1080元/箱

原价1280元/箱 6瓶

【浏阳河宾宴9】

读者价

600元/箱

原价680元/箱 6瓶

【张裕樱甜红】

读者价

130元/箱

原价:150元/箱

【优酿干红】

读者价

210元/箱

原价:228元/箱

【凌峰美乐干红】

读者价

368元/箱

原价:528元/箱

【西班牙古力城堡干红】

读者价

480元/箱

原价:948元/箱

读者价

40元

原价48元/袋

【枣夹核桃】

读者价

40元

原价48元/瓶

【椴树蜜】 【浏阳河宾宴6】

读者价

228元/箱

原价268元/箱 4瓶

【澳大利亚

富乐顿干红】

读者价

516元/箱

原价:1068元/箱门店1地址:平顶山日报社大门东侧50米鹰城淘

(建设路西段鹰城广场对面)咨 询 电 话 :4940009门店2地址:平顶山日报社大门西侧50米 读者服务中心

(建设路西段鹰城广场对面)咨 询 电 话 :8980198 4943059

您只要一个电话,市区我们免费配送到家!

又是一个雨夜,我久久不能入睡。坐在

床头看着远方的夜空,我忆起爷爷,想起那个

陪他走过的盛夏。

那年我十五岁,上初三,正值中考复习,

每天都在为理想的高中奋力拼搏,我把自己

埋在题海里,深深地埋进去。那时的爷爷尽

管已经八十高龄,但每天都亲自下厨为我做

饭。生活总是在习以为常中度过,我的脑袋

里只装着梦想和那梦寐以求的未来,丝毫没

有发现爷爷已经筋疲力尽,用最后的力气在

为我撑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考试一天天逼近,在临

近考试的前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到爷爷家吃

饭。那天的雨很大,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昏暗,

一种沉闷萦绕心头。走过客厅,我看见爷爷

站在窗前,用他那浑浊但深邃的眼睛凝视着

窗外,似乎要把这后院中的一切都印在脑海

里。盛夏的雨还在哗哗地下着,我没有出声,

我害怕破坏这一刻的宁静。我轻轻地走向

前,站在爷爷旁边,和他一同看着后庭中的景

象。等到邻家的黄狗已不再为一根骨头而闹

得不可开交,直到雨水成股成股地从石榴树

上落下来,直到天空中纷飞的鸟儿都已找到

了避雨的归处。

爷爷笑了,他打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

来,他看着我说:“赶快吃吧,不然饭就凉了。”

饭香充满了整个小屋,褪去了雨季的沉闷。

他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说着那些我早已烂熟

于心的考试技巧,什么要先易后难了,什么遇

到不会的要懂得放弃不钻牛角尖了。但不知

为何,往日里总是心不在焉的我这次听得格

外认真。窗外的雨还在下,石榴树上的叶子

更低了,吃完饭后,我把碗洗刷完毕。爷爷起

身望着我说:“早点回家吧!明天我等你的好

消息。”说完便朝向里屋走去,我自信满满地

说:“一定一定。”便朝大门走去。

我万万没想到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爷爷。

考试结束后,再到爷爷家时,看到的是烛光和

遗像,我跪在那里,视线渐渐模糊,我没有哭,

我恨自己,恨自己有千言万语却一直藏在心

中,从未向他提起,如今哭泣有什么用……

盛夏结束,转眼就是悲凉的秋季,我如愿

以偿考入了理想的高中,却怎么也兴奋不起

来 ,如 今 我 要 奔 走 他 乡 追 求 自 己 坚 定 的 理

想。背上行李,一个人踏上了驶往异地的班

车。上车后,人流把我推上前去,走走停停,

笨重的行李换来不少冷眼,我忙赔不是。好

在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坐的地方,紧张的心

终于平静下来。我将行李放下,眼睛看着窗

外,这时我想把故乡的一切都印在脑海里,久

久的,深深的……

发动机轰鸣起来,把车子推向前方。窗

外的景一直在变,一程一程。我依恋的故乡

在身后渐行渐远。我闭上眼睛,害怕这份乡

愁使自己失去前进的勇气。慢慢地,天空中

飘起了雨。我听到了窗外有追逐嬉戏的声

音,听到了雨水成股成股从树叶上落下来。

心情陡然回到了和爷爷寂静相伴那天,我心

跳加快,身体禁不住颤抖,泪水从眼眶中涌

出,我急忙将目光投向窗外……

上个世纪,在心灵深处,雪山崩裂般带给我

们无比震撼的莫过于电影了。

农村几千年的娱乐,除了说书即是唱戏,唱

来唱去,一方舞台净是长袍花脸之腔,年轻人多

是不喜看的。电影的深入农村,如云裂帛,为处

于闭塞的山乡开垦出一片瑰丽奇迷、爱恨情仇

的天地。勿说痴迷、成瘾,那个年月,生活贫困,

逢了年节也不一定动一次腥荤,但多少人宁舍

一顿肉,也不舍错过一场电影。附近哪个大队

若演场电影,必是有了什么喜事,才搞了这么天

大的福利,邻村人都会夸人家这大队长有能耐

有本事,当得好。天还未黑,幕布一挂,布前便

摆上了一排排的凳子。这村有那村的亲戚,亲

戚又连着亲戚,不用喇叭喊,三里五村的就都知

道了,人们潮涌般在夜网的普撒中赶来。有时

翻山越岭,十里八里也要去看。外村谁如果是

第一个把这消息传到的,就好像这电影是他演

给村人、施舍给村人看的,以后说话、办事便有

了人前站立的资本,戴顶草帽当礼帽,免不了趾

高气扬,村民也确是“贱民”,真的高度尊重起他

来,觉得此人有益不可轻看。

乡村晚饭吃得晚,路程又远,为不误观看,

多少次村人干脆饿着肚子出发。一次西邻张母

家的云正帮娘包饺子呢,听见村上人呼三吆四

赶着走了。云慌了,说:“娘,我也看电影去哩!”

娘说:“死妮子,锅滚了,不吃,也得帮娘把饺子

下锅里。”闺女端起锅排,把饺子往锅里一揎,撂

挑子跑出了门。待娘捉勺搅锅时,沸水翻卷着

不见饺子影儿,却是揎到了锅旁的水缸里。农

村演次电影不易,一般两三片连演,看完返家,

已是子夜时分,三星在户,深一脚浅一脚,一路闹

闹嚷嚷,边走边议,到家躺在床上仍难入寐,回

忆电影中的镜头,觉得这一夜再冷再饿也值了。

那时,农村没有电,演电影用的是发电机,

噪声大,发电机得搁场地外,一根裸地电缆引过

来。一次演出前,小我两岁的狗儿挤在放映机

前,手碰着了电缆,放映员开玩笑说:“你中电

了。”吓得狗儿一脸刷白,挤出人群,箭也似的奔

回家,打一盆水,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娘问

之,狗儿曰:“洗电。”

我也不比狗儿聪明到哪儿。记得第一次看

战争片,电影演完,露天的场地里走得没了一

人,我们几个伙伴却在银幕后的草丛中仔细寻

觅打仗后遗留的弹壳。放映员以为我们丢了什

么东西,问明情况后,哈哈大笑,笑过,对我们

说,回去吧孩子们!这电影都是假的。之前,我

一直以为电影都是真事儿,迷惑于一面墙大的

白布,人从哪里走出,又向哪里走去?经放映员

这么一说,才知都是演的,但夜半醒来,常常睁

大眼睛回味洪常青在烈火中的身影,回味冬子

妈在烈火中的歌声,心想,即便是演的,拍一场

电影得死多少人呀。

一次演《天仙配》,我们村的李婶儿是第一

次看电影,看过回家,第二天早上醒来,竟舞之

蹈之,说自己是七仙女变的,错嫁了李郎。李婶

出身地主家庭,长像颇俊,嫁给其貌不扬的李

叔,也确实委屈了她。婆婆看她疯疯癫癫,请来

巫婆禳治。巫婆装神弄鬼,说李婶是七仙女附

身,施“镇邪驱仙”之术,李婶也居然恢复如初。

村南四里许有几个“三线”厂,时不时要演

电影,遗憾消息很不易获得——村上没一人在

厂里当工人。很多时候是村人路过厂区,听到

工人议论回来发布的。道听途说的消息往往不

可靠,有时,待着急慌忙赶到,看寂寂厂地漆黑

一片,那种失望无以言表。“三线”厂里演,银幕

是挂在厂大门旁的参天杨树上,杨林稀稀,绿叶

婆娑,人都在树缝中伸长了脖子看,杨林旁有几

棵歪脖古树,有顽童还攀到古树杈上观看。那

时多演战斗片,激烈的枪炮声把我们的心提到

了嗓子眼儿,吓得树杈上的顽童哎呀一声,不小

心跌落下来,幸无大碍。

水泥厂紧邻铁路,栽杆儿在野地里演。铁

路的路基高过地面五六米,正演时每有火车从

头顶飞驰,隆隆声盖过喇叭,听不清电影里说了

些什么,很多关键对白淹没过去,急得我们没少

诅咒火车司机,报怨他们早不过晚不过,偏偏是

在演电影的时候过。好几次,伙伴们相约,学着

电影中的经典语言,沿铁路进城,逢了长长的火

车开来,拾起路边的石子向车厢投掷,泄愤于无

法挽回的电影情节。

当然,那个时候,城里电影的火爆更是空

前,影院门前常常是拥挤得水泄不通,一天十场

八场的电影场场爆满。小小的售票窗口前,根

本看不见售票员的脸;无数个手指夹着钱伸过

去,生怕买不到票。县委书记的儿子才配娶高

傲的电影院售票女郎。

可是现今,坐在家中守着电影频道,屏幕

上闪烁着曾经认为百看不厌的黑白老电影,还

有无数的彩色新影片,再没了童年的激情;熟

悉 的 演 员 面 孔 ,任 凭 演 技 多 高 ,也 总 觉 得 虚

假。这固然与现在娱乐方式的多样有关。但

是,至今我还迷惑,那个年代,电影怎么就灵光

乍现,让我们如痴如狂,开启了梦寐懵懂的世

界,耕耘着寂寥贫苦的岁月。今后,还会不会有

类似电影一样的娱乐发明,为我们辟斩出一块

新的精神绿地?

有人说,有河流的城市有灵气。我们这个城

市就有一条名为湛河的河流。我有幸身傍湛河,

她就像一本厚重的大书,历久耐读。

初读湛河,是在 60 多年前的夏天。平顶山山

下要修运煤的铁路,爷爷的坟得迁。父亲带着我

到山前祭祖。我们从南边的家中踩着阡陌向北穿

行,来到一片低洼地。杂草丛生中,只见一股流水

若隐若现,浅浅深深,杂乱无章。父亲说,别看它

不起眼,这就是湛河,兵家必争之地。看着四处蹦

跳的癞蛤蟆、磕脚绊腿的瘦茅草,湛河,在我幼小

的心灵上打了个“丑河”的印象。

再读湛河,是在大跃进的战鼓声中。那年冬

天,家乡包括我缠过小脚的母亲、聋哑的舅舅在内

的人们,都卷上了湛河。他们傍河而宿,依河而

餐,拉开了一场治理湛河的战斗。我到工地探亲,

看到寒风凛冽中,红旗猎猎,人头涌动。亲人们以

愚公移山的方式,手挖肩挑,前仆后继,日见河道

清爽,堤坝变宽。一冬

一夏,一条清清澈澈的

湛 河 便 出 现 在 世 人 面

前 。 至 今 我 都 弄 不 清

楚,当年啃红薯面馍、喝

玉米糁汤的他们,咋有

那么大的干劲儿。

三读湛河,是上初

中的时候。三年“自然

灾害”刚过,我考上了叶

县 九 中 。 那 年 夏 天 贼

热,中午我们几个捣蛋

鬼儿赤条条地钻进了离

学校二三里的新挖的湛

河里,又是游,又是跳,

快乐地嬉戏起来。多日

的灰垢留给了清清澈澈

的河水,爽爽快快的精

神留给了自己。更有人捉一把虾,摸一捧蚌,搜来

枯枝干叶,在那河边烧烤了吃,无盐无味,却成了

一生中难忘的美味,惬意难以言表,心中再没有了

那条“丑河”。

四读湛河,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那年,

我脱下军装,来到平顶山市区上班。一个槐花盛

开的日子,妻伴女随地在河堤上漫步。一嘟噜一

嘟噜的槐花压枝拽杈,如云似雾。置身其间,却不

闻花香,不见蝶飞蜂舞,时有丝丝怪味灌鼻。一扭

头,但见一河酱黄色的浊水沉重地向东缓缓移动,

不时还有白森森的废弃塑料,泛着臭味的死猫烂

狗浮动其间,令人吃惊。湛河成了这般容颜,使我

非常意外,我企盼河再清、流再澈。

五读 湛 河 ,是 新 世 纪 了 。 全 市 上 下 齐 心 协

力,打响了高标准治理湛河的战斗。在劳动现

场,我看到挖走了淤泥,清除了弃 物 ,导 流 了 污

水,硬化了路面,植下了草皮,栽下了树木,种下

了花卉,树起了路灯,架起了桥梁,往日丑陋的湛

河在嬗变,越变越美丽,越变越宜人,最终湛河两

岸成了一个供人们憩息的大花园、大乐园、大公

园,人们在这里娱乐,在这里学习,在这里锻炼,

友情在这里加深,亲情在这里释放,爱情在这里

燃烧。这里有树荫,有鸟鸣,有花香,有欢歌,有

笑语。在劳动者的手里,清清澈澈的湛河又名副

其实了,人见人爱。

(本版图片除署名为均为资料图片)

一篇小文的开头是这样的:上国画课,教授

说,画柳,要表现顺风的美;画松,要表现逆风的

美;画牛,要顺风而走;画马,要逆风而奔。看完

后心中若有所悟的同时,也忍不住想:不知这个

教授是否画过杨树,若要画是顺风还是逆风呢?

常年在外,想到家,条件反射般现于脑海的

便是夕阳余晖下杨树高大挺拔身影。家乡最常

见的就是杨树和法国梧桐,行道树都被它们担

当了;而从幼儿园起,我待过的校园中就只有这

两种树——从小就熟识了。

准确地说,初中之前我一直都是更喜欢法

国梧桐的,它那粗壮的枝干,那富有美感的树

冠,那像手掌一样的叶子和毛茸茸的小球,都比

杨树瘦高的身躯、像得了皮肤病一样的树皮更

让我舒服。

对杨树转变态度是在初中。学校里仅有的

几棵杨树紧挨着矗立在教室后窗外,每天早自

习下课,我都会趴在窗台上看着太阳一点点升

起,让大地变得明朗,让杨树叶子变得柔亮,感

受时间的温柔和流逝。这是我繁重学业之余唯

有的消遣。

对杨树生出眷恋则是在随后。家里有一扇

朝西开的窗子,在窗旁读书写作业的间歇,抬头

望去,远处那一排杨树便映入眼帘。每个黄昏,

我都会看着夕阳在树后一点点沉降,空中的云

悄悄变着颜色,杨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在

这愈发红的落日的余晖中成了最杰出的剪影,

弥漫着一种忧郁的归属感。

北国之秋的下午,是杨树最美的时候。一

过午后,寥廓的蓝天就开始变白,西斜的阳光照

着大地,一切都是金灿灿的,像镜子一样的天空

中浮着几缕淡淡的云丝。树叶映出明亮的金色

的光,微风吹过,整棵树都在不停地闪耀,波光

粼粼如微风下的水面。就是这样,杨树便和家

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后来上了高中,离家远了,总有一种失落

感,总想和家人在一起。还好,杨树承载着我的

寄托。不管走到哪里,

只要看到那箭一样指向

天空的杨树,我就会想

起往日每天从窗口看到

的画面,想起那温暖的

家……

如痴如狂看电影●袁占才

雨 天 情 思●刘名

●李荣欣

窗外的杨树●胡世光

湖北宣恩:雨润茶新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