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24
158 第九章 修證圓通 因為還有一點時間,所以我們把「二十五圓通」的部分順便說明一下。但因 為時間不多,故只能摘錄其中的部分來講。事實上,二十五圓通有些經文也是 蠻簡略的,而不便發揮。故以下只摘錄一般人較熟悉或便於發揮的經文。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 得未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 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沈冥 出於苦海。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 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 不逮修習。 如來藏、妙覺明心:以性不離相故,如來藏乃包含一切性相。甚至相中, 又可包含染相、淨相也。 這裡卻出現了前面都未引用的名相─如來藏。「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乃把如來藏跟妙覺明心黏在一起。但我們已再三說到:妙覺明心,乃偏指性也。 而性,其實是不離相的。至於如來藏,即包括性跟相。云何為藏?蘊存一切功 德相用也。故如來藏的範圍,反而是比較廣泛。尤其相中,既可包括淨相,也 可包括染相。因此,佛、眾生都在如來藏中。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 入。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 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 入佛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從解而行,因行而證。故曰:雖獲大宅,要因門入。門者,修行的方法也。 前面雖聽到這麼多圓滿的理論,但是如不能紮實修行;則聽歸聽,我們身心 還是不能與之相應。所以,理論闡明後,更得介紹紮實有效的修行方法。這也 是《楞嚴經》跟一般大乘經典較不一樣的地方;一般大乘經典理論雖講得高深, 卻無相對的修行法門;最後只落得眼高手低而已!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Nov-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58

第九章 修證圓通

因為還有一點時間,所以我們把「二十五圓通」的部分順便說明一下。但因

為時間不多,故只能摘錄其中的部分來講。事實上,二十五圓通有些經文也是

蠻簡略的,而不便發揮。故以下只摘錄一般人較熟悉或便於發揮的經文。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

得未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

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沈冥

出於苦海。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

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

不逮修習。

如來藏、妙覺明心:以性不離相故,如來藏乃包含一切性相。甚至相中,

又可包含染相、淨相也。

這裡卻出現了前面都未引用的名相─如來藏。「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

乃把如來藏跟妙覺明心黏在一起。但我們已再三說到:妙覺明心,乃偏指性也。

而性,其實是不離相的。至於如來藏,即包括性跟相。云何為藏?蘊存一切功

德相用也。故如來藏的範圍,反而是比較廣泛。尤其相中,既可包括淨相,也

可包括染相。因此,佛、眾生都在如來藏中。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

入。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

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

入佛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從解而行,因行而證。故曰:雖獲大宅,要因門入。門者,修行的方法也。

前面雖聽到這麼多圓滿的理論,但是如不能紮實修行;則聽歸聽,我們身心

還是不能與之相應。所以,理論闡明後,更得介紹紮實有效的修行方法。這也

是《楞嚴經》跟一般大乘經典較不一樣的地方;一般大乘經典理論雖講得高深,

卻無相對的修行法門;最後只落得眼高手低而已!

Page 2: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59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

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普告眾中

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

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

入三摩地?」

於是,佛準備為大眾介紹入門的修行方法,但祂不直接說,反而是問眾中諸

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你們現已證得無學或菩薩地,我請諸位回顧當初,

是從何方便而入三摩地,以至證得圓通的?」

1.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

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

得前遺後,得後遺前。

伽陀:偈頌。

於是,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周利槃特迦就是在師父

書上所謂的「愚路尊者」,他對經教是很笨拙的,所以說「我闕誦持,無多聞性。」

他笨到什麼程度呢?那時說法,大部分是用「偈頌」去說明的,像大家很熟悉

的《金剛經》,就有個著名的偈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

作如是觀。」

偈頌大部分來講都不會太長的,可是這周利槃特迦為了背偈頌。花了一百

天,背了前面就忘了後面,背了後面就忘了前面,總還是背不起來。相信諸位,

至少可背得很多偈頌。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

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

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其心豁然:其實,單觀息相的粗、細,生、住、異、滅等相,是不可能證

得解脫的。其必得於觀相中見性。問:見何種性?答:見無常性、無我

性、寂靜涅槃性。才能其心豁然,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反息循空:反者,迴「著相」向「見性」也。循空,即證空。斷、離、滅

Page 3: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0

也。

佛看這個人經教實在不行,所以就教他較紮實的修行方法─在安居時,看出

入息。這「安居」,非狹指夏安居或冬安居,而是泛指於禪修時─於禪修時,才

方便去觀出入息也。

看這呼吸,越看越細,於剎那、剎那間都不斷地在變化。到最後,竟能「其

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其實,單觀息相的粗細、生滅,是

不可開悟解脫的,因為再怎麼觀,也還是「相」而已!

所以,要在觀相當中見性,才可能開悟解脫。見什麼性呢?第一、見無常性,

因為息相是不斷地在變化的。第二、見無我性,這些變化是誰在主宰呢?不是

我在主宰,而是隨緣示現也。第三、見寂靜涅槃性,既無常、又無我,即能以

不著相而證得寂靜涅槃,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從觀息而證得空性,這是

我所用的修行方法。這個反,從另個角度來說,也可說是「回向」。一般眾生都

是著相而生死的,所以俢行當反其道而行,迴相向性─從觀相中以見性,或見

無常性、無我性,或見空性。故謂之「反息循空」也。

我覺得周利槃特迦,雖很笨拙,所以誦經的話,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但至

少還有一些好處,我們學不到的好處。什麼呢?一、他不會打妄想。這種人你

叫他打妄想,他也不知道應從何打起?二、也不會懷疑,所以佛教他觀息,他

就認真地去觀息,直到證得解脫為止。

像我們這些人,論聰明不及舍利弗,說笨也不如周利槃特迦。所以,高不成、

低不就。求開悟,也不曾開悟;不打妄想,卻還滿腦子都是妄想。所以蹉跎至

今,遙望無期。

然而就數息而言,因為單專注於當下的數字,故對妄念會有更敏銳的覺照

能力,所以更適合於修定。然就修觀、見性而言,效果即不如安那般那

也。

安那般那,即所謂的隨息。然隨息,又有「隨鼻息」與「隨身息」之異。

隨鼻息者,只是意守著鼻端,且看著呼吸的進出─知進知出而不數。而

隨身息者,卻能觀察息在身中的一切變化相。如息的長短、粗細、冷暖、

通塞、順澀、浮沈等。故能於一切變化相中,悟得無常性、無我性、寂

Page 4: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1

靜涅槃性。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就觀呼吸而言,主要有兩種修法,一是數息,一是隨息。相信,數息大家都

比較熟悉,就是順著呼吸去數數字,從一到十、從一到十。就方法而言,數息

法因為最單純,只是專注在當下的數字,所以對於覺察妄念的敏銳度比較高。

只要稍微有一點妄念,就能很快覺察出來。其實修定的方法都像篩子一樣,能

把妄想篩出來。但篩子的孔,有大有小,比如念佛或持咒,則篩子孔比較大,

故能篩出的妄想乃比較粗,至於細的就察覺不到了。而數息法,篩子孔是比較

細的,故能把更細的妄想都篩出來。愈篩愈剝捨,心就能越定。所以,以修定

而言,數息法應更容易得力。

但是,在佛教所教的觀息,卻不是數息,而是隨息。各位如用過隨息法,則

知因為看著呼吸的進出,所以心沒辦法像數息那麼專注。因為數息法只有看一

個數字,而隨息法則有進有出、有粗有細,所以心沒辦法像數息那麼專注。但

就修觀跟見性而言,它反而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所以佛陀教的是「安那般那」

的隨息法,而非數息法!

隨息法,其實還有兩種隨法:一是隨鼻息,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鼻端,然後再

看著呼吸的進出,只是看進出而不數。二是隨身息,氣吸到那裡,注意力就跟

到那裡。這氣,有時候到手,有時候到腳,有時候卻到頭上去。因緣時節不同,

狀況即異也。甚至有的時候冷、有的時候熱,有的時候粗,有的時候細。或者

通順,或者閉塞。或者浮上,或者沈下。

以上的變化相,如將注意力只守在鼻端,反而不會這麼敏感。必觀身息,才

能觀察得如此仔細。當然在看清楚的過程中,會帶一點妄念,故心不能很定。

但是必由此才能悟得無常性、無我性和寂靜涅槃性。因此,於原始佛教中很明

確是教「觀身息」的安那般那。這也就說,如果是偏於修定,建議還是以數息

為主;如果是偏於修觀、證慧,建議還是以隨身息為主。

後來佛教把觀息的過程,詳分成十六個步驟,而稱為「十六特勝」。十六特

勝最後是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無常行,即悟到無常性也。然後斷呢?

斷我見、我愛。離,是離一切貪、瞋、痴、慢。滅則滅受想、滅一切妄識也。

Page 5: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2

2.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

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

不覺路中毒剌傷足,舉身疼痛。

畢陵伽婆蹉說:最初跟著佛出家,聽佛說世間種種苦痛、不可樂事,印象深

刻。故於乞食的路中,一面走路還一面在想這些問題。然後因不夠注意路況,

所以被路上的毒刺給刺到了。因刺到腳,而全身疼痛。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

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

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

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在被毒剌傷足,舉身疼痛的當下,其實

另有個不痛、不動的清淨心。

如是一身,寧有雙覺?其實,不是身有雙覺,而是心有雙覺。一是對相的

覺知。一是對性的覺悟。比如無常相與無常性。若對心性能覺悟,即能

證得真如心。

攝念未久,身心忽空:用禪宗的觀點來看,攝念未久,應是指參話頭。身

心忽空,黑漆桶脫落。如憍陳那所悟。

純覺遺身:純覺,是指對心性的覺悟─普遍性與永恆性。遺身:不再執著

身相也。

當時雖覺得很痛,可是在痛的當下,又發覺還有一個不痛者。這就像兩輛火

車,如果兩輛都在動,則很難確認真在動否?反之,若一輛在動,一輛不動;

則動者即能很快被對照出來。故動者,即是痛覺;不動者呢?乃清淨心。然一

般人就只能覺得痛,而不曾發覺:在痛的當下,其實還有不動的心、不痛的心。

我又想:奇怪啊!不是一心應只有一覺嗎?為什麼我一心,卻可以有雙覺

呢?「攝念未久,身心忽空。」這攝念未久,卻不是入定。而是如中國禪說的

「參疑情」:一心可能有雙覺嗎?參到最後,即以見性,黑漆桶自然脫落,故謂

「身心忽空」。

那麼,在一心中,能不能有雙覺呢?以我個人的看法,雙覺乃:一是對相的

Page 6: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3

覺知;一是對性的覺悟。對相覺知故,覺得痛;不要以為成佛了,就會不痛。

成佛了,還是有覺知的。對性覺悟故,肯定心是不動、不痛者。其實就算是對

相的覺知,也非單相爾。故一心的「一」,是統一而非單一。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云何「純覺遺身」呢?保

任在對心性的覺悟,而把對身體的覺受、對身體的執著通通放下。因為通通放

下,所以很快證得阿羅漢果。

3.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

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

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

成智慧火。

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如前述的安那般那法。

化多婬心成智慧火:淫欲,跟「氣積小腹」有關。小腹,密法曰:育樂輪。

問曰:何以氣積小腹?答云:因為脈障不通,所以氣積小腹也。事實上,

若氣積小腹,不只淫欲會較重,溺尿也會較多也。

於是以觀身息,而調脈障。故若脈障消,氣不再積聚於小腹,淫欲即如春

夢了無痕矣!

這意思是:烏芻瑟摩在未修行前,淫欲比較重。所以佛開示他「多婬之人,

像火一樣,既燃燒自己、也燃燒別人。」所以,就教他一種修行法門:從內觀

身體的軀幹、四肢及全身各處的氣血流通、冷暖覺受。以此而將心氣內攝,最

後終能把婬心化成智慧火。其實,這講法太簡略。故一般人難以想像:為什麼

這就能化淫心成智慧火。

前已講到,隨息又分作觀鼻息與觀身息。而這「遍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

顯然是觀身息而非鼻息。觀不是躺著觀,而是於禪坐中觀。我們打坐時,因為

身體不動、嘴巴不說話、心裡不打妄想,這就能減少「能量」的消耗,而漸將

氣養足。

氣養足後,就有能力去疏通身上的脈障。這疏通,初由滲透而能慢慢暢通。

所以,雖只是單純地打坐、專心的數息,也都蘊有調脈的功能。而不需要刻意

去導引,事實上,我們的身體非常聰明,它自有其調整次第,而不用我們操心。

Page 7: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4

那為什麼以禪坐觀息、調氣脈,就能使淫欲減輕,而化成智慧火呢?記得以

前說過,當一個人氣積在小腹以下,淫欲就會比較重,甚至溺尿也會比較多。

那再問:氣為什麼會積在小腹下呢?當然是因為那邊有很多脈障。為脈障不通

氣過不去,所以才會積在那邊。如果脈通,就不會積在那邊了。因此,如能以

禪坐、養氣、調脈,而把小腹以下的脈障,全部疏通。原則上就可以消除淫欲。

然而以觀身息,而調脈障的過程,其實非常繁複。各位知道,我們的脈,

於中醫謂:除正經十二脈外,還有奇經八脈。密宗又說:有中脈、七輪

等差異。

故必調到奇經八脈,三脈七輪皆通,才能全斷淫欲也。

總之,調脈是全斷淫欲的基本條件。若脈不調,障未消,而用意識克制者,

僅止於壓抑而已!

以上講起來是很簡單,但事實上卻不簡單。因為我們身上的脈,其實是非常

複雜的。在中醫上,除了有十二正經外,還有奇經八脈。如果就密宗而言,還

有所謂三脈:左右中。有全身上下七輪,從最高的梵輪,然後是頭輪、喉輪、

心輪、臍輪、育樂輪,最後是海底輪。有的人打坐已很多年了,連任督二脈都

不曾有覺受,更何況能疏塞、暢通呢?

一般而言,我們上坐,從調呼吸而能將氣漸養足。這養足,大致要花一小時

的時間。所以每次上坐的時間,依我的標準至少得兩個小時。何以故?因為第

一個小時乃都在「溫故」,從慢慢把氣養足,並通過先前走過的路徑。然後才能

再作新的功課,而「知新」也。所以,如只坐一個小時就下坐,即只是溫故而

不能知新。如果坐一個半小時呢?為溫故的時間已占掉一個鐘頭,故知新者,

才三十分鐘爾!因此至少得坐二個小時以上,才合算。反之,如坐了半小時後,

就放腿經行,就等於沒坐。

記得竹科有位居士,他在竹科打七時,氣動得很厲害。回法鼓山打七,就不

再氣動。他錯以為:脈好像都通了。我說:「那是因為根本未坐到可將氣養足的

地歩,就放腿經行的緣故!」因為在竹科打七,可一支香、一支香連坐下去,

故可將氣養得很足。而在法鼓山,坐了半小時後就得下坐經行,氣哪養得足呢?

我們以此省思:原始佛教中所謂以修「不淨觀」而對治淫欲的說法。

我發覺「不淨觀」的修法,與調脈的次第,大體是相同的。所以「不淨觀」

的修法,即寓有調理脈障的功能。調到最後,才能全斷淫欲也。

Page 8: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5

我們若從這個角度,來看原始佛教所謂的「不淨觀」─以修不淨觀來消除淫

欲。各位知道,所謂的不淨觀,是看一個屍體:從膚色變黑,而慢慢腐爛,以

至筋散、骨斷,到最後唯剩「白骨」。以我對氣脈的了解,這整個次第跟調脈的

次第,大致是相同的。

因為調脈是從最表─皮膚的脈開始調起。待皮膚的脈通了,再調肌肉的脈。

肌肉的脈調順了,才是調筋腱的脈。最後才骨骼的脈。從一層層往內攝,至一

層層疏塞、暢通。最後的白骨,或白光,即是打通中脈的徴兆。

所以修不淨觀,最好是觀自己死掉,觀自己從皮膚變黑到筋散、骨斷。一層

層觀,即一層層通也。通到最後,即能全斷淫欲也。不要像南傳有些修行人,

就真去把一個死屍扛回去觀,觀到自己都快吐了。

所以,經典上雖是簡單的一句話「化多婬心成智慧火」。真要去修,還真不

簡單哩!

問:「就算脈通,能消除淫欲。其又如何成智慧火呢?」

答:脈若全通,則情緒必可保持非常穩定。因為氣若積在頭部,瞋心會比較

重;積在小腹,貪欲會比較重;積在胸部,會“鬱卒”得很。所以情緒的促發

必跟脈障有關。故如脈障全消,即能不貪、不瞋、不鬱卒,而使情緒變得非常

穩定。以上就「受蘊」而言。

其次,「想蘊」呢?如果脈通,思考必會比較靈敏、周密。有些人想問題,

常想到一半就卡住了。脈不通,就容易卡住;脈通,就很順暢。有的人雖反應

很快,卻是粗枝大葉,而不夠嚴謹、周密。脈若通者,即能既反應快,又嚴謹、

周密。

還有,「行蘊」呢?脈通的人,才可以作成既善巧又明智的抉擇。最後的「識

蘊」,脈通者,亦較可能悟也。

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

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

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

斯為第一。」

Page 9: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6

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煖觸於密宗謂為拙火。即調脈,調至一切成周

天也。

諸漏既銷,生大寶燄:脈障消,與業障消,有連帶的關係。若業障全消,

即成解脫也。

再看經文,「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

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

無礙流通。」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前面是講「觀諸冷煖氣」,而到這邊卻變成「諦

觀煖觸」,唯煖而無冷矣!

為什麼呢?脈如全通,則身上自成煖相。這煖相,於密宗乃稱為「拙火」也。

當「拙火」顯現時,即所有的脈障都大致消除了,所以才能「無礙流通」。

「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在密宗有一種說法可參考:

脈障跟業障,其實是有連帶關係的。所以脈障既消,即能成智慧火。因此脈障

消,即近於業障消。

但是這還有個前提,要以正知見為前提,而去調心、調脈,業障才能真斷根。

如果只是調脈而不調心,便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不能治本者,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業障斷盡,就能證得解脫。

故這烏芻瑟摩所修的法,即是調火大。這火,不是外在的火,而是身上的火,

是智慧的火。以智慧為火,故成就為「生大寶燄」。

4.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

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

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

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

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

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這表示,持地菩薩最初修的菩薩行,即是幫眾生行路。所以如有道路蹋陷、

不平,他就去把路修好;有些地方需要架設橋樑,他就去架設。甚至有些人走

不動了,就去背他;有東西太重而拿不動,他也去幫忙提。如有牛車、馬車困

Page 10: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7

在泥濘裡、動彈不得,他也去幫忙把車扛起來。這樣經過了一劫又一劫,總是

不辭辛苦。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

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

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

無所觸。

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我即心開:漸修

在累劫,才能頓悟於剎那!功不唐捐也。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西哲有曰“舉足復入,已非

前水”。事實上,何止已非前水,並且已非前足矣!

所以在佛法中有謂「法法不相及」,云何不相及?剎那流轉,已非曩昔。

然而剎那流轉,並非各變各的。而是在緣起相關互動中,隨緣而示現。

故「法法不相及」,非別有自體,故不相及;而是為一體,隨緣示現別相,

故不相及。以整體變現故,不會互相矛盾衝突。

他最初修的法門,是在整身外的地;但就修行而言,更重要的是整心地,因

為心地不平,所以外現的世界也跟著不平。他經過很多劫的修福,才有機會見

到佛。於是佛就直接跟他開示:「要先整心地。因為心地若平,則外現的世界也

就跟著平了。」他於言下就頓悟了:悟到內外所有的微塵,其實都是一體的。

因為心中有界,才會形成內外的界別。若心無分別,這界即當下銷矣!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為什麼不相觸摩呢?記得

於西方哲學,也謂:「舉足復入,已非前水。」就像我們在河邊,第一次把腳放

進水裡,第二次再把腳放進去時,它卻已不是原來的水了─因為原來的水,已

向前流了!事實上,何只不是原來的水,當也不是原來的腳。因為這腳,也在

剎那、剎那的變化。

所以,佛法裡有謂「法法不相及」。譬如這滑鼠,一般人都認為可以用手去

捉住它。但這滑鼠被抓住時,已非原來的滑鼠。且我這隻手,也不是原來的手。

因為萬物都在剎那生滅,所以不只舉足復入,已非前水;甚至已非前足矣!

既一切都是在剎那變動的,所以不可能相觸。尤其這些變化,並不是各變各

Page 11: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8

的,而是透過因緣法才變化的。既透過因緣法,即都是相關互動的。所以變化,

其實是整體的變化。而既是一體的變化,則不會互相衝突也。所以說「乃至刀

兵,亦無所觸」。這「亦無所觸」,我們可用兩種解釋:第一、為法法不相及,

故無所觸。其次,諸法本一體故,無所觸。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

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

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

上道,斯為第一。」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既無自體,即無生滅。

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身相與器世間,皆是如

來藏中隨緣而示現成不同的別相爾!性是平等,相有差別。

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既消除了心物的界限,即能智慧、福德、神通、妙

用,皆臻於無限也。

為什麼能以法性而悟無生忍呢?因為既一切法都是相關互動的,即無「個體」

可得。而一般人對生命,大致都是從個體的模式去看的,謂有一個個體生了,

又有一個個體滅了。而既無個體可得,則不成生滅,只是現象的流轉而已!以

此稱為「無生忍」。

我以真實地觀察、覺悟:身內與外界,等無差別。皆是如來藏隨緣示現而成

為不同的相法。相雖有差別,但性是平等的。

「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所以在二十五圓通的修行法門裡,都可以歸納出一

個共通的原則:就是要消除界限。一般人都是活在很多界限中,故徒為自己製

造很多障礙、煩惱。眼界既不夠寬,心量當不可能大。

而在修行的過程中,不管是用唯識觀、緣起觀,反正都得消除這些界限。界

限既消除,則智慧、福德自然就提升了;甚至神通妙用也以此,而能自然成就

也。

5.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

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

好遊族姓。

Page 12: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69

很多人都謂彌勒菩薩修的是「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法門。則其何以得

授記,而次補佛處呢?

依本經,「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形相,殆屬於「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的階段。

這也就說,彌勒菩薩最初出家,是在「日月燈明佛」時出家的。然身雖已現

出家相,但習性難改,還是喜歡到處遊玩、廣交朋友;所以心很不安定。於《彌

勒菩薩上升兜率天經》中,有人謂彌勒菩薩修的是「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

法門。果真如此,他哪可能被授記為補處佛呢?

因此這「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形象,應是在他最初出家時,還「心重世

名,好遊族姓」的階段而已!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

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

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

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

記,次補佛處。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其實,不當謂“皆是我

心變化所現”。否則,又成有我、大我、梵我矣!故當謂:皆是識心變

化所現。

爾時世尊,實在看不下去。終於勸他修「唯心識定」,一切境界都是我們心

識所變現的。為什麼教他這種法門呢?心隨境轉,把外境當作是真實的。故以

「三界虛妄,唯識所現」去對治它。以此而能攝心使不再隨境轉,以此而能掃

盡「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的習氣。這樣慢慢內銷,以至最後能入三摩地也。

「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那麼這樣的話,就

能夠慢慢把他這個心隨境轉所產生出的貪、瞋、痴這些惡業習氣慢慢消除的話,

到最後才能夠「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其實這樣的說法是有

瑕疵的,不應該是「我心變化所現」,而應該是「識心變化所現」。否則,豈不

變成「有我」了嗎?如一切都是我所變現的,那我就最偉大了,云何能除我見、

Page 13: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0

我慢?所以當說是「皆是識心變化所現」。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彌勒菩薩主要修的是唯識觀,因此學術上公認彌勒菩薩是唯識學的祖師,唯識

學中最根本的經典《瑜伽師地論》,聽說是彌勒菩薩為無著講的,從無著再傳世

親,才把唯識學的架構建立起來。

有人謂:佛法不出空、有二宗。空的話,是指般若;有的話,即指唯識。於

此,我們也可以說:佛法不出性、相兩門。性是指法性或心性,相亦指法相和

心相。以唯識主要是講心相的變化,所以會比見性還深奧些。

因為性,反而比較單純,故可單刀直入;至於相,卻是千變萬化。所以心要

很細膩,頭腦要非常清楚,才能把唯識學好。否則名相太多,很多人都被搞得

暈頭轉向,愈學卻愈被名相轉了。

唯心識定,很多人都把唯識當作學問來研習,其實是蠻可惜的,因為唯識主

要是用來修行的。修什麼行呢?心不隨境轉。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內識

的現行;故內識若清淨,外在的世間便不是問題。這有點像常謂的:「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不會修行的人都把問題往外丟,看到都是別人害我的,天地對我

不仁,命運待我苛薄。卻不會反省到:其實都是自己的觀念、心態錯誤才有問

題的。所以若從「反求諸己」而能「轉識成智」,這就是修行上最重要的功課。

所以我將唯識,判定為修道位。見性是見道位,唯識是修道位;以此來看,

彌勒菩薩的智慧何亞於文殊菩薩呢?故曰「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或問:本經皆謂,一切唯心─真如心所現。這怎麼又說是「唯識所現」呢?

答曰:一切唯心所現,乃謂有「鏡子」,才能顯現一切像。至於「唯識所現」

者,乃謂一切鏡中像,皆是隨識所現也。一是指:能顯像的性。一是指:

所顯像的相。所以不同也。

於是這裡,就似有個問題:於唯識學都謂“一切法都是唯識所現”。而於《楞

嚴經》裡卻是講「唯心所現」。這有沒有衝突呢?

其實唯心,是謂心性,譬如鏡相皆從鏡出。唯識,是謂鏡相,譬如貓來現貓,

狗來現狗。那識從那裡來呢?從眾因緣生法。所以各位如能把性、相二門釐清

楚,再去看唯心或唯識,反而是相輔相成的。

Page 14: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1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識性是相用,故能流出

無量如來。用「流出」,且說有「無量如來」;故知這也都是指相用爾!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

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遍計執:隨所顯像而心隨境轉,並執以為實。故遍計執者,即是無明、煩

惱、生死的根源也。

依他起性:識者,即所顯像。乃眾緣所生法,如謂集九緣成眼識。

圓成實性:若見真心性而不著相,即是圓成實。反之,若不見真心性而著

相,即是遍計執也。

彌勒菩薩,學術界上公認為唯識學的開山祖師。而唯識學,乃修道位,能

轉識成智也。以此次補佛也。

這裡有好幾個名相,就是「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還有「遍計所執性」。

我們首先講依他起性,前面已說到:要具足九緣,才生眼識;具八緣,生耳識。

所以得眾緣和合,才能成識。以此稱為「依他起性」。這他,即是眾緣、依眾緣

才能起識。然後再看「遍計所執性」,識在依他起的當下,本是虛妄不實的;可

是很多眾生卻把識及所變現的境,都當作真實的,此即「遍計所執性」。如果覺

悟到:這都是識依他起而變現的,能見性而不著相,能轉識而成智,即稱為「圓

成實性」。

一般人都覺得唯識名相很多,似很複雜深奧;但其重點,也不過是從見性而

不著相,能去轉識成智爾!而不必於名相間,花了太多功夫去比較其差異。事

實上,所有的名相只有一個本質,乃都是「假名」爾!所謂假名,並不是無中

生有,而是從定義而有。

因為諸法本是沒有界限的,既沒有界限,云何有假名呢?所以要給它圈定一

個範圍,說這叫做花,那稱為樹。而對同一個假名,每人所圈定的範圍、所作

的定義,都會有所差異。或不同的名相而互相重疊,或相同的名相而涵意不同。

故若能從中觀的思想,去看待這些假名,就不會被它所設限、被它所迷惑。

能從無自性的智慧去深入一切相法,內才能銷除業障習氣,外才能廣度眾生。

6.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Page 15: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2

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

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於二十五圓通中,乃對應於「根大」。

云何為「根大」?在十番顯見中,首先有「顯見是心」。一般人皆以根為能

了,塵為所了。如眼根為能見根,色塵為所見塵。但此經不以眼根為能

見。如經言:是故當知,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故根者,非六根的根;而是指「真如心性」也。

或者如我前謂的:一般人謂「根有浮塵根與勝義根」。而勝義根者,即指「真

如心」也。

以《楞嚴經》中,特別重視「真如心性」的根。故於六大:地水火風空識

之外,別加根大,而成為七大。

既大勢至念佛圓通章,於二十五圓通中,乃對應的是「根大」。於是乎,所

念的佛,便很明確是指根大的真如心。而非阿彌陀佛等持名之法。

我想大家都知道大勢至菩薩,所謂西方三聖──阿隬陀佛、觀世音菩薩、還

有大勢至菩薩。這大勢至菩薩主要是修「念佛三昧」。

在講〈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之前,首先要講《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的

結構。為什麼是二十五圓通呢?乃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再加六識,共十八

了;然後再加地、水、火、風、空、識、還有根的「七大」,故共二十五也。

佛法最初謂有四大──地、水、火、風。後來再加「空、識」,而成六大。

只有《楞嚴經》再加上「根大」,而為七大。故在二十五圓通裡,大勢至的念佛

圓通,乃對應於根大也。

為什麼《楞嚴經》得特別再加「根大」呢?一般人都以為:有眼根,即能見。

但《楞嚴經》卻謂:眼根只是增上緣而已,耳、鼻、舌、身、意也都只是增上

緣而不能見聞覺知的。真能見聞覺知者,乃是真如心;故以真如心為根大也。

傳統上謂根有兩種:浮塵根與勝義根。浮塵根是指物質性的器官,而勝義根

有謂是淨色根,其實淨色,就是非色。那非色又是什麼呢?就《楞嚴經》的宗

旨而言,勝義根很明確就是真如心。因為沒有真如心,眼睛就不能看,耳朵就

不能聽。所以別於六根外,再加上真如心的「根大」。

Page 16: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3

既大勢至的念佛圓通,乃對應於真如心的「根大」。故以念「真如心」,而為

「念佛」也。是以這念佛,絕非持名念佛,也非念阿彌陀佛。如將念佛圓通,

解釋為以持名方式來念阿彌佛,則何其魯鈍!這是在細解經文之前,必先聲明

的。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

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

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然而以念真如心的念佛法門,其又有兩種念法。何以故?未悟和已悟者不

同也。

未悟時,云何念?如經言: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

憶何為?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母者,真如心。真如心雖時時示現,處處

顯了。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但眾生日用而不知,徒為妄識所惑爾!則真如心又

可柰何?

這念佛法門,就像兩個人:若一人衷心地期待與對方相見,而時時在憶想、

期盼;但另個人則早把對方忘光光了,什麼也不在意。如此兩人,相逢、見面

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反之,若兩人皆衷心地期待與對方相見,而時時在憶想、

期盼;則這兩人必遲早會見面;且見面後,也必從此形影不離、從此生到來生。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這裡面不管是稱為母、還是曰如來,都

是指「真如心」而言。那真如心云何能如母憶子呢?真如心不只時時刻刻都跟

我們在一起,且時時刻刻顯示祂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見聞覺知,甚至打妄想、

發脾氣的當下,都是真如心的作用。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但是,一般的人卻只看到境界,只察覺到妄想,

而不能去覺悟到更有個清淨不動的真如心。是以母雖常憶子,子卻逃逝不理。

真如心雖再三示現,終不能喚醒眾生而得覺悟。子還是在六塵境界中打轉,而

迷失了回家的路。

所以,這念佛法門就有三種層次:第一就是「若子逃逝,雖憶何為?」乃指

照樣造業、輪迴生死的凡夫眾生。

Page 17: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4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

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眾生如發菩提心而求覺悟,則母

子不久便能相見。覺悟時,即母子相見也。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是發菩提心。念佛,是修

與真如心相應的法門。則於當下或不久的將來,必能證得真如心也。以

上是指未悟者的念法。

第二種是初發道心的人,他在生活中產生了疑情。所以「憶佛」是指初發菩

提心,要往求覺的道路去努力了!憶,只是去想。因為在想的當下,還不知佛

在哪裡。然後「念佛」,就從聞、思,去修跟真如心相應的法門。

從瞭解理論,去調伏身心。故「憶佛、念佛」,還是不離傳統所講的,從聞、

思、修到戒、定、慧。以此,則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管是當生,還是來生,

最後必能見佛。怎麼見呢?證得真如心也。

故見的不是報身佛,而是法身佛。所以形容為「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

開。」其實還是需要方便,才能心開的。這是第二類眾生,從已發菩提心,到

能見性開悟。悟即證得真如心爾!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

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

為第一。」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念佛心,非指持名念佛的心。何以故?光持名,頂

多證得一心不亂,絕不可能入無生法忍。故以證得真如心,才能入無生

法忍。這是已悟者的念法。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云何都攝六根?唯不斷剝捨妄識爾!除之又除,從

粗而細,從細而微。待剝捨至無可剝捨時,即以無心而能證得真心。真

心既現,即能淨念相繼也。

我初在因地修行時,即是用念「佛的心」來入無生忍的。這經文的斷句,有

Page 18: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5

很多人乃斷成:以「念佛」的心,來入無生法忍。且又把念佛,強解釋為「持

名念佛」。然而不管持的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還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單以持名,

頂多能證得一心不亂,而不可能證得無生法忍。

所以,我的斷句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佛心」是個名詞,意即是真

如心。以念真如心,才能入無生法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既能跟真如心相應,那當然就能到淨土。

為什麼呢?心淨則國土淨。這個淨土不一定是指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一個真開

悟的人、真證得解脫的人,他身所在即是淨土。所以以淨的心,自然能夠成就

淨土的果。故「以念佛心,入無生法忍」是第三已開悟人的念法。

我們講到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從來不修學的;第二種是從開始發心一直到證

得真如心性;第三種是已經證得真如心性的話,就能夠安住在這個真如心性之

中,就能夠入三摩地、入無生法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我的看法,不是持名才能歸於淨土。只

要發菩提心而去修學佛法有關的法門,都能往生淨土。為什麼呢?主要是因「信

願」。且信的話,是指信三寶;願的話,是謂願修學。以信三寶、願修學為前提,

而積聚福德跟智慧的資糧,才能往生淨土。且因所修福德跟智慧的資糧有別,

所以淨土才分成上、中、下三品。

所以,有些不瞭解的淨土行者,就會數落:「這些學禪者為什麼不念佛呢?」

其實,學禪者才是真念佛,且念的是法身佛,而非報身佛或化身佛。反之,只

是持名,卻像是鸚鵡學語,哪算是真在念佛呢?尤其,一個已開悟者,即是時

時刻刻都在念佛也。心既與真如相應,怎可能不念佛呢?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很多人以為「一心一意去

持名念佛」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其實持名,還是要用六根去持,哪可

能離開六根之外再去持名呢?

故「都攝六根」的攝,是指收攝,六根不再起作用。那六根云何能不起作用

呢?我說的方法就是「剝捨」。不斷地回顧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其實有很多妄念,

層次有粗、有細,類別有貪、有瞋。時間有前、有後,對立有能、有所。

要把這一層層的妄念逐次剝捨,剝捨到最後,以能所具亡、前後際斷故,能

Page 19: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6

證得真如心。既證真如心,才能淨念相續也。故古德謂為「一念不生全體現」。

以都攝六根,才能一念不生。一法不生反而能現全體,為與真如心相應故。而

既跟真如心相應,當唯淨念相繼爾!

故以「都攝六根」而證「淨念相繼」,也是個很直接的修行方法。非如修定,

要把心定在一個對象上。而是從反觀到剝捨,剝捨到最後,什麼妄念也沒有的

話,就能跟真如心相應。以淨念相繼,而入三摩地也。

所以如能從這個觀點,再去看〈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便能破繭而出、飛龍

在天也!

其次,在臨濟宗裡,多以「單提話頭」和「保持疑情」,而來都攝六根。最

後若參破了,也以顯現真如心故,而能淨念相繼和入三摩地。

所以這〈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不只很多修淨土者,將之解為持名念佛的法

門。甚至參禪者,亦將解釋為持名念佛的法門。

這些人的《楞嚴經》,都是白學的。包括很多楞嚴經的講者,也都這麼說!

太冤枉了吧!

就中國禪宗而言,另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修法─那就是「參話頭」。

因為把所有的六根,全集中在一個話頭上─以單提話頭保持疑情,而來都攝六

根。尤其能從疑情變成疑團時,便不可能再打什麼妄想。因為所有的動心起念

都一定會跟這疑情攪成一體。包括所有的境界,也都會跟這疑情攪成一體。

比如參「我是誰?」,參到最後。於吃飯時,也在參「這吃飯的是誰?」走

路時,腳一動馬上又現起「動腳者是誰?」的疑情。因所有的境界都會跟疑情

連在一起,故山河都變色了,都已非你熟悉的樣子。這是什麼境界呢?見山非

山,見水非水也。這雖非完全淨念,但也已不遠了。

所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依我的體會:一是單純的剝捨;二是單提話頭,

保持疑情。三乃證得真如心也。

故以上,很明確都是禪宗的修法。所以若把大勢至的念佛圓通,解釋為持名

念佛。則其講的《楞嚴經》,還能聽嗎?好!我們最後再看觀世音菩薩。

7.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

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

Page 20: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7

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嚴格講,應該是教我─從觀音法門,入三摩地。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其實是泛指一

切佛法的修行法門,皆如此也。故觀音菩薩主要修的是「依耳根而修觀音法門」,

從觀音法門,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

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方法用上後,即漸漸不覺有「所聽的聲塵相」。為什

麼呢?

以我的經驗,修觀音法門,首先就是不能「去聽聲音」。何以故?聽此掉彼,

掛一漏萬也。於是,怎麼辦?安心不動,讓聲音自進心來。

其次,聲音自進心來後,要敏銳地觀照「不被黏著」。讓聲音自進自出,而

不滯留。

事實上,一般人期「不被黏著」,幾乎是不可能。我們只能努力使被黏著的

時間愈來愈短。

若被黏著的時間愈來愈短,則我們對聲音的大小、長短、有無,就無從分

辨矣!

於是以時間能壓縮至剎那,則空間乃拓展至無限。能同時聽進很多聲音,

又不覺有聲塵的變化。

至此,才稱為「入流亡所,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若將能聞與所聞的分別心除盡後,更能

盡聞而不住,不住才能盡聞。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從一根入門,至六根皆然。待能覺、所覺的界限,

亦泯除待盡,則覺性更周遍矣!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從真空出妙有。故寂滅現前,亦可說是

妙用現前。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入流,是指方法

用得上也。於觀音法門慢慢用上後,就不覺得有被聽到的聲塵。為什麼呢?我

Page 21: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8

曾經練習過觀音法門,觀音法門不只要聽聲音,且要聽一切的聲音。但如果我

們作意去聽,則一定沒辦法聽進很多聲音。因為作意去聽東邊的,就漏掉西邊

的;作意聽南邊的,定會漏掉北邊的。你再怎麼辛苦努力,都不能聽得完整。

那怎麼辦?我的經驗是:既四面八方都可能有聲音,我們就保持心不動,而

讓聲音自己進來。這就不會顧此失彼。

但聲音進來之後,我們還得留意:心不要被聲塵帶走了。但這是很不容易的!

因為我們聽到叫聲時,就會去分辨:這是狗在叫,討厭!其實你的心已被帶走

了。既被帶走,就聽不到其它的聲音!

因為習氣、業障的關係,我們的心都免不了被帶走。但我們要訓練覺照的能

力,要把被帶走時間越縮越短。就像修定一樣,最初雖有妄念,但功夫用得上

者(入流),可以妄念一起即能覺照而被制止矣!由是心被黏走的時間既能越來

越短,則空間相對的能拓展成無限,所以能同時聽進很多聲音。

以一般人對聲音的察覺,一定要聽清楚、作分別,才確認有聲音。如果只是

不斷地來、又不斷地去,則有聲音等於沒聲音。此即稱為「入流亡所」,亡所,

是不確認有對象。而既已亡所,當然就「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不只不去分辨聲

音的大小、遠近。甚至動靜、有無,也不再分別。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聞所聞盡」的話,應該是指「能

聞與所聞都銷盡」。在聽聲音當下,如果還存有「能、所」的界限,則必不能盡

聞也。事實上,有能所的對立,都是「第二念」以後的事。既是「第二念」以

後的事,則必早已住矣,云何能不住呢?故必能聞與所聞都銷盡,才能盡聞而

不住,不住而盡聞。

然後是「覺所覺空,空覺極圓」這也是「能覺跟所覺」俱空也。最初從耳根

練習,而能證得「聞所聞盡、盡聞不住」。練習到最後,從耳根到六根,也都證

得「能覺跟所覺」俱空矣!俱空,才使覺性更廣遍周延。所以,能從耳根圓通,

到六根圓用。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如果已把「能、所」銷除後,其前、

後的時間相也就不存在了!這於禪宗常謂為「能所雙泯,前後俱斷」。也就是把

一切相的有無、前後、動靜,都還滅了。相若還滅,識亦不存。

Page 22: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79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

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

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與法界合為一體故,獲二殊勝。

能把所有妄識全部銷盡,即跟真如心是完全相應的。故能上跟諸佛同妙覺

心,下跟眾生同感悲情。故有人有苦,即得尋聲救苦。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

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事實上,耳根圓通只時默照禪的濃縮版。何以故?默照者,乃從六根同時

啟修也。

所以若至「入流亡所,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時,哪可能確認其清楚或不清

楚呢?

即使不說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境界。就算只是「不被黏著」,都很困

難!

事實上,反而是被黏著了,才誤以為「很清楚」的。

於是以一切都很清楚故,反而不能成就圓通也。

如經言: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自以為一切清清楚楚,這才反是無明之所

在。

所以修默照,可能開悟嗎?當在「默」裡下功夫也!

這是說從耳根啟修,修到最後就能證得圓通。其實,剛才講到「覺所覺空」

時,就已非耳根,而是六根都能圓通。

以我個人的瞭解,耳根圓通其實是默照禪的縮小版,因為默照禪全對六根啟

修;而耳根圓通乃只是從耳根入門爾!所以,如耳根圓通都修不好,則默照可

能修得好嗎?讓所有的聲音自己進來,且不能被黏著,這就要有非常靈敏的覺

照功夫。修定修不好的人,不要說能很快覺察,可能被黏死了都不自知。

所以,只強調「對外境能覺知得清清楚楚,而不動心」其實是不夠。因為於

清清楚楚當下,早就動心了。因為已被黏得半死,才能確認其清清楚楚也。反

之,如已都不黏,而證得「入流亡所」、「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則哪有「清楚」

Page 23: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80

的可能呢?故既非清楚,也非不清楚,才是默照禪也。

眾生是無明的,然無明是因為不見性,而非不見相。故自以為對外境看得清

清楚楚,這反而才是無明的根本─如前云「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所以,有很

多人修默照,我認為根本走錯了方向,因為真正修默照,要在「默」裡下功夫,

而非於「照」間下功夫。云何於「默」裡下功夫呢?

第一、「默」者,即前所謂的「都攝六根」。不斷地返照有更細微的妄念,包

括能、所,前、後等。返照後就剝捨,剝捨到最後,反而能跟真如心相應。

第二、「默」者,即是不動不搖的妙覺明心,以見性不著相故,能與真如心

相應。

所以,修默照能不能開悟呢?問題是你究竟在「照」間下功夫,還是於「默」

裡下功夫?若真在「默」裡下功夫,即能與真如心相應;而與真如心相應,即

是悟境也。總之,於「默」裡,才能見性、開悟也。

以上,《楞嚴經》的講座大致講到這個地方。

最後,很多人都認為於《楞嚴經》中有講到五十陰魔,這很重要。因為現在

這個世界,真是豺狼當道,群魔亂舞。很多人表面上都在學佛,其實都在魔道

裡打混而不自覺。所以這一定要好好講、辨清楚。

關於五十陰魔,我跟你坦白講,就算你按圖索驥,把五十陰魔都背熟了,也

不能擔保你不著魔。為什麼呢?文字有限,魔相無窮。如果你以為五十陰魔之

外的,即不是魔;我敢保證你一定會著魔的。所以只講五十陰魔哪夠,講五百

陰魔也不夠,對不對?

那怎麼辦?其實很簡單,著相才著魔。因為一切的魔,一定是在相上才得以

顯現、迷惑的。所以要訣不是去分辨是相、非相,是魔、非魔,你去分辨時,

早就著相了。既著相,即著魔矣!於是乎,著不著相,你反問自己就行了!哪

用得著按圖索驥呢?因此,中國禪宗倒是單刀直入謂為「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把一切相都封殺出去,你就不會著魔了!而在《楞嚴經》裡,則謂「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意思也差不多。

故這個世界為什麼會群魔亂舞呢?第一、因為眾生著相,第二、更求速效。

著相就已經危險了,現又希望很快見效,那就更引狼入室矣!所以,很多人在

Page 24: 第九章修證圓通 - ddmhc.twmail.org · 故十六特勝中,最後為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斷者,斷我見、我愛。 離者,離貪瞋痴慢。滅者,滅受想定也。

181

外力入侵的當下,不是很害怕,而是正中下懷哩!因為這正是他想要的。所以,

我們不要以為魔很可怕、避之唯恐不及。不,魔很可愛,不可愛你還不會著哩!

當然五十陰魔,我們還是可去參考。但是,再怎麼檢調,總是不夠的。能反

求諸已,從見性而不著相去努力,才有更大的把握。

雖然修行是一條蠻遙遠的路。但是,我們對未來仍有相當的信心。為什麼呢?

因為只要遵照佛法的大原則去培福、修慧,未來絕對會比現在好。以現在都已

過得去,未來又會比現在好,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因為有信心,才能一步一腳印地往前邁進;若無信心,才會因求速效而群魔

亂舞。

好!這次《楞嚴經》的講座就講到這地方為止,祝各位身心安康,福慧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