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湾原住民族的传统名制划分为亲子连名制、氏族名...

6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郑伟斌 ,董建辉 (厦门大学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5要:台湾原住民族属南岛语系,其传统人名制度体现了南岛语族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蕴含着族 群的社会结构、亲属关系、社会分类逻辑、疾病观、宇宙观等丰富的信息。在文中所讨论的 10 个原住民族群中, 其人名制度可分为亲子连名制、氏族名制、家屋名制、亲从长嗣更名制四种类型。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人名制度 在经历了代表不同国家权力的政治主体的改造与形塑后,由于部落社会固有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秩序遭到冲击和破 坏,文化发生涵化,因此演变成为一种多元而又混杂的形态。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族;人名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675.8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606-003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研究”(14ZDB113)阶段研究成果。 本成果同时受厦门大学 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2016GF001)资助。 作者简介:郑伟斌(1982 -),男,福建诏安人,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台湾原 住民族群关系;董建辉(1966 -),男,江西流坑人,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人类学、东南民族史。 一、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名制的研究与分 台湾原住民族是指世居于台湾的少数民族,他 们在台湾居住的历史早于从大陆移垦台湾的闽南 人和客家人群体,因此自认为享有最早的或原本的 “台湾住民”地位,并自称为“原住民”。日据时 期,台湾殖民总督府为开发山地资源,曾委派日本 人类学者对原住民族进行过多次调查。 1935 年,移 川子之藏、宫本延人、马渊东一等人在《台湾高砂 族系统所属之研究》一书中,将原住民族分为泰雅、 赛夏、布农、邹、鲁凯、排湾、卑南、邦查(阿美)、 雅美九族,此九分法后被国民政府沿用,直至 1999 年雅美族改名为“达悟”族, 2000 年邵族正名为第 十族才有所变动。虽然近十几年来由于原住民族群 正名运动的关系,目前台湾当局认定的台湾原住民 族已增加到 16 族,但是鉴于早期日本学者提出的 九族分类法是基于实地调查基础上的学术分类法, 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性与严谨性,因此,本文所要讨 论的台湾原住民族群的人名制度及其变迁问题,仍 然以九分法确立的 9 个族群为主要对象,外加 2000 年最早“正名”成功的邵族,共 10 个族群。 台湾原住民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因此也被 称为“南岛语族”或“南岛族群”。同南太平洋地 区岛屿的土著民族一样,台湾原住民族在几千年的 历史过程中,也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社会文化体 系,其传统人名制度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一方面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反映亲属关 系、社会分工和族群认同的一种重要标识。 [1]14 此,研究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人名制度,是认识其 独特社会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人名制有一套复杂的体 系,与汉人人名制有很大差异。日据时期的日本学 者曾对台湾原住民族的社会文化进行过详细调查, 在《蕃族调查报告书》、《蕃族惯习调查报告书》 等日文文献中都有专门的介绍。 1959 年,台湾学者 丘其谦所编著的《台湾的土著族名制》一书综合整 理了上述日文文献中有关原住民名制的资料,并首 次对原住民的命名方式作了分类。根据丘其谦的研 究生王雅萍所做的整理,丘先生所总结的台湾原住 民族的人名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2]192-206 1.亲子连名制。其下又可再分为父子连名和母 子连名两种形式,其中采用父子连名的有泰雅族和 32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Dec-2019

3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郑伟斌,董建辉 (厦门大学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台湾原住民族属南岛语系,其传统人名制度体现了南岛语族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蕴含着族

群的社会结构、亲属关系、社会分类逻辑、疾病观、宇宙观等丰富的信息。在文中所讨论的 10个原住民族群中,

其人名制度可分为亲子连名制、氏族名制、家屋名制、亲从长嗣更名制四种类型。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人名制度

在经历了代表不同国家权力的政治主体的改造与形塑后,由于部落社会固有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秩序遭到冲击和破

坏,文化发生涵化,因此演变成为一种多元而又混杂的形态。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族;人名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675.8;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6)06-003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研究”(14ZDB113)阶段研究成果。本成果同时受厦门大学

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2016GF001)资助。

作者简介:郑伟斌(1982 -),男,福建诏安人,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台湾原

住民族群关系;董建辉(1966 -),男,江西流坑人,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人类学、东南民族史。

一、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名制的研究与分类

台湾原住民族是指世居于台湾的少数民族,他

们在台湾居住的历史早于从大陆移垦台湾的闽南

人和客家人群体,因此自认为享有最早的或原本的

“台湾住民”地位,并自称为“原住民”。日据时

期,台湾殖民总督府为开发山地资源,曾委派日本

人类学者对原住民族进行过多次调查。1935 年,移

川子之藏、宫本延人、马渊东一等人在《台湾高砂

族系统所属之研究》一书中,将原住民族分为泰雅、

赛夏、布农、邹、鲁凯、排湾、卑南、邦查(阿美)、

雅美九族,此九分法后被国民政府沿用,直至 1999年雅美族改名为“达悟”族,2000 年邵族正名为第

十族才有所变动。虽然近十几年来由于原住民族群

正名运动的关系,目前台湾当局认定的台湾原住民

族已增加到 16 族,但是鉴于早期日本学者提出的

九族分类法是基于实地调查基础上的学术分类法,

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性与严谨性,因此,本文所要讨

论的台湾原住民族群的人名制度及其变迁问题,仍

然以九分法确立的 9个族群为主要对象,外加 2000

年最早“正名”成功的邵族,共 10 个族群。

台湾原住民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因此也被

称为“南岛语族”或“南岛族群”。同南太平洋地

区岛屿的土著民族一样,台湾原住民族在几千年的

历史过程中,也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社会文化体

系,其传统人名制度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一方面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反映亲属关

系、社会分工和族群认同的一种重要标识。[1]14 因

此,研究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人名制度,是认识其

独特社会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人名制有一套复杂的体

系,与汉人人名制有很大差异。日据时期的日本学

者曾对台湾原住民族的社会文化进行过详细调查,

在《蕃族调查报告书》、《蕃族惯习调查报告书》

等日文文献中都有专门的介绍。1959 年,台湾学者

丘其谦所编著的《台湾的土著族名制》一书综合整

理了上述日文文献中有关原住民名制的资料,并首

次对原住民的命名方式作了分类。根据丘其谦的研

究生王雅萍所做的整理,丘先生所总结的台湾原住

民族的人名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2]192-206

1.亲子连名制。其下又可再分为父子连名和母

子连名两种形式,其中采用父子连名的有泰雅族和

32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赛夏族;采用母子连名的有阿美族北部群和南部群。 2.姓名制。其下分为氏族名制和家名制。采

用氏族名制的有邹族、赛夏族和阿美族南部群,其

中邹族和赛夏族的氏族名制从父氏族,阿美族南部

群的氏族名制从母氏族;家名制可细分为从亲家名

制(排湾族)、偏从父的从亲家名制(鲁凯族)和

从母家名制(卑南族)三种。

3.从亲子名制。使用这种命名方式的主要是

雅美族。 此后,王雅萍又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将原住民

族的传统名制区分为亲子连名制、亲从子名制和姓

名制三种。[3]在丘其谦和王雅萍所做的分类中,布

农族、邹族、赛夏族的氏族名制与排湾族、鲁凯族、

卑南族的家名制被合称为姓名制。对此,杨昇展则

持不同观点。杨氏在其硕士论文《台湾原住民族传

统姓名之研究》一文中提出应将氏族名制和家名制

(家屋名制)分别进行论述,由此,他进一步将台

湾原住民族的传统名制划分为亲子连名制、氏族名

制、家屋名制和亲从长嗣更名制四种。[1]16 下文拟

对此四种名制及其在原住民各族中的使用情况做

简要介绍。

二、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名制的使用概况

1.亲子连名制。采用这种名制的有泰雅族、

赛夏族和阿美族。泰雅族是父系社会,实行的是亲

子连名制,族人只有名,没有固定的姓氏。族人的

名字是从祖先传下来的名谱中选择一个适合孩子

的名字来命名。命名时没有特别的仪式,新生儿一

般在出生六、七天脐带脱落后,或是在出生后一两

个月内,由父母或其他长辈为其命名。命名通常只

是在个人的名字后面加上父亲的名字,以示尊重和

区别。[1]17 若幼时父亲死亡或离家由母亲抚养,则

加上母亲的名字。因此,一般若有听到泰雅人的名

字连母名,很可能其父已经过世,当然也有父亲健

在,只是为了方便叫唤而连母名的情形。[4] 泰雅人取名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男女之名

必须有所区分,如祖先传下的名谱中,yumin、buta、iban 等是男性名字,而 yungai、sayung、yulung 等

则为女性名字。名谱中的很多名字,有一些是动植

物、器具、自然现象或抽象名词,也有的现今意义

已不明。其次,有关亲族名称、人体部位、数词以

及涉及男女关系与恶德的词语(如抢夺、盗窃、杀

害、争斗)、污物(粪便等)、疾病及其他嫌恶的

词一般都不得使用。再次,不可取与父母兄姐相同

的名字。若祖父母、高曾祖父母、伯叔父母还健在,

则可以用他们的名字为小孩命名。也有的人取名为

寄托美好期望,以部落中骁勇的前头目名字为男婴

命名,以善于织布的妇女之名为女婴命名。最后,

除本名外,有些德行优秀的人可以获得亲族或他人

为他取的荣誉绰号,如称长寿者为 glhong(一种生命

力顽强的树);称壮年勇悍者为 rknus(樟木)、yumin(茄苳树)或 tgbil(桧木)。另外,若一个人久病不

愈或是衰运连连,还可询问长辈,为其改名。[4] 赛夏族同样实行亲子连名制,命名的原则为

“袭祖名、连父名”,目的是借用身体健康或聪慧

幸福的祖辈人的名字,寄托为新生儿带来好运的希

望。赛夏族的人名与泰雅族类似,都是在个人名字

后面加上父亲的名字。个人命名时一定要避讳与父

兄或母姐同名;同时,男女名字有别,不可混用。

长男、长女直接承袭直系祖父、祖母的名字(意外

死亡祖辈的名字除外,一律避开不用)。例如,名

叫 taro a oemaw的男子,表示他个人的名字叫 taro,他父亲的名字叫做 oemaw,而 taro也是他祖父辈亲

属的名字;平时说话时通常会加上 a 作为连接,称

呼为 taro a oemaw[5]72。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多

病痛,通常会以更改名字作为治病的一种方式。

赛夏人认为,新生儿要在其脐带头掉落后才真

正成为人。因此,新生儿一般是在出生五、六天左

右,待脐带头掉落之后,才由家长为其命名。命名

仪式称为 paS sem’el,意为“生长”。在命名当天

早上,由家中同一姓氏的长者到屋外,摘取一束称

为 kati’azem的草,再用容器取一杯流动而洁净的山

泉水或溪水。为婴儿举行命名仪式的长者抱着婴儿

到屋外,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然后摘下三片草叶,

口中含着山泉水或溪水,将草叶沾一点水,一片贴

在新生儿的额头,一片贴在右颊,一片贴在左颊,

然后将口中含的水,喷在婴儿脸上,嘴里念念有词,

说出祝福的话:“现在命名你叫 xx,很好!很好!

别哭,快点长大”,如此即完成命名仪式。出生后

的新生儿经过命名仪式后,还有一个加入氏族(同

姓氏祭团)的仪式。这个仪式是在新生儿参加第一

次祖灵祭时举行。具体是由长辈抱着孩子向同姓祭

团的主祭敬一杯酒,并在献祭糯米糕等食物给祖先

时,由族长叫孩子的名字,让孩子做出献祭的样子,

称为 am Siba:I’ka baki’,意思是“让祖先吃”。

经过这一过程后,孩子便正式成为父系姓氏祭团内

的一员。[5]72-73 阿美族在台湾原住民各族中人口数量最多,分

布地域也十分广阔,其名制也相对复杂。同样是阿

33

《三峡论坛》2016 年第 6 期,总第 304 期

美族南部群,就有亲子连名制和氏族名制之分。不

过,亲子连名制仍是最普遍被各地阿美族人所采用

的。[1]21 以下以秀姑峦阿美族为例,对其名制做简

要介绍。

阿美族人称人名为 yayan,一个人的名字由前

后两个部分——己名和亲名构成。己名是一个人名

字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命名遵循一些固有的原则。

其一,己名要从父辈中挑选,名字可以来源于祖父

(母)辈,也有以父亲的亲名作为己名的情况,其

用意在于纪念自己的父辈或祖先;其二,以出生的

季节命名。据刘斌雄等学者的调查,凡是名字叫

panai(水稻)、havai(旱稻)的人,都是在这种作

物的收获或播种季节出生的;其三,以出生的时辰

为名。这类人名大多叫 lahok(午饭)、lavei(晚

饭)、lanm(早饭)等,名字即代表个人出生的时

辰;其四,以出生地点或劳动工具为名。这类名字

有 butar(晒谷场)、atsun(秧篮)、valahan(垃

圾堆)等;最后一种命名方式,是命以贱名,寄予

强壮、健康、长寿等愿望,如 mulik(小地瓜),

即希望其像地瓜一样容易成长。完整的名字除了己

名外,还要选择父亲或母亲的己名作为亲名。亲名

的选择也有一些规则,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子连父名

和女连母名,而女连父名、子连母名的情况则相对

少见。另外,还有几种比较特殊的情形,如世代排

名(不同长辈的名字中取一个相同的字)、弟弟使

用哥哥的亲名作为己名,以及亲名不选母名和父名

等。[6]116;118-119 秀姑峦阿美族人也有换名的习惯,如马太安部

落的人认为小儿若出现以下情形,就必须更换名

字:①时常生病,且病势严重者;②夜间啼哭不止,

情形严重者;③母亲乳汁不足以供养小儿,或母乳

突然中断者。上述情形的出现,被视为与小儿名字

有关,因此更改名字是一种补救的办法。在太巴塱

部落,不仅小儿可以更名,成人也同样可以。不过,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更名都必须非常慎重,且要

借助占卜的方法请示神灵。成人的更名还要举行盛

大仪式,请祭司主持,并准备米糕、米粉圆、酒等

祭品。[6]122 阿美族也有命名仪式,这种命名仪式的地域性

差异很大。如秀姑峦阿美族人的命名仪式相当简

单,由待命名小儿的父亲行 miftek 祭,向 doye 神

禀告小儿的名字即算完成命名礼。海岸阿美族宜湾

人的命名仪式则相对复杂一些,除了正常情况下由

授名者和旁观者配合呼喊小儿名字以完成的命名

礼外,还有为第三、四胎的婴儿举行的拾遗法

(misalifokan)命名礼,以及为长期生病的小孩举

行的改名礼。[7] 237-238 阿美族人除了本名(正名)外,通常还有诨名

或绰号。诨名的来源五花八门,阮昌锐将其归为五

类:特征、缺陷、性情、发生过的事故,以及承袭

承名者之外号。[8]106-107 以海岸阿美族宜湾部落为

例,他们称很瘦的人为“排骨”,满头白发者为“白

发”,失明者为“瞎子”,兔唇者为“兔唇”,懒

惰者为“懒惰”等。[7]235

2.氏族名制。采用这种名制的有布农族、邵

族和邹族。布农族是以氏族团体为基础的父系社

会,布农人的名字通常由氏族名、亚氏族名和己名

三部分构成。例如,毕马·拉西乌拉弯·达纳毕马,

毕马为承袭长辈的己名,拉西乌拉弯和达纳毕马分

别是亚氏族名和氏族名。 [9]65 布农人对新生儿的命

名方式异于其他各族,遵循一套固定的规则。具体

为,长孙袭祖名,次祖袭曾祖名,三祖袭叔祖名,

四子袭舅父名,五子袭伯叔或舅父名。长女袭祖母

名,次女之后的女儿均袭姑名。[9]63 子孙依照长幼

顺序承袭长辈和祖先之名,具有传承意义,不仅象

征着先辈对后代的庇护,也是子孙后辈慎终追远、

崇敬祖先的体现。这种取名制度与布农族大家庭制

和氏族制的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同一氏族内部由

于亲属间同名,因而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布农

人的命名仪式虽不复杂,但却十分慎重。通常在命

名前几天,新生儿家中便开始酿酒,随后父亲上山

狩猎,以备届时以猎物招待亲友。命名仪式通常要

请氏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而氏族内的众亲友

则踊跃参加,以表重视。

邹族也是父系社会,邹人的名字同样包含氏族

名,类似于汉族的姓氏。如“吾雍·雅达乌尤卡那”,

“吾雍”是己名,“雅达乌尤卡那”为氏族名。另

据邹人的说法,完整的邹族传统名字中除了氏族名

外,还包含有居住地之名。一个邹族人的全名,应

该是 xx 人 xx 氏族 xx 地方。在平时的生活中,为了

简便称呼,仅以己名加氏族名作为称呼。邹族人采

用袭名制,名字来源于祖先的名谱,个人取名时只

要不与家中父兄、母姐同名即可。在同一个亚氏族

内无须避讳同名,因此祖孙、叔侄、堂兄弟姐妹间

同名的情况很普遍。同时,由于祖先流传下来的名

谱中可选择的名字十分有限,所以部落中同名的人

也是比比皆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的邹人

成年之前有使用乳名的习惯,其正式的名字在未成

年之前均有简化发音的乳名,乳名一般要到成年时

才停止使用。[1]24-27 34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邵族和布农族、邹族一样,都属于父系氏族社

会,同一氏族单位的成员具有共食兽肉、共同出征、

御侮和祭祀的权利与义务。邵族同一氏族内部的男

女不可通婚,类似于汉人的“同姓不婚”。邵族新

生儿的命名与布农族和邹族类似,完整的名字都是

在名字后加上氏族名。邵族的人口稀少,据陈奇禄

等人对日月潭卜吉社邵族的调查,该社中七个氏族

的名称分别为 sinawanan,skatafatu,skapamumu,skahihian,stamarutaw,sapit,stanakujnan,按顺序

汉译为“袁”、“石”、“毛”、“陈”、“高”、

“笔”、“朱”。邵族新生儿的名字同样从祖先流

传下的名谱中选择,由于名谱内容丰富,因此族内

同名的人不多,这与邵族人口稀少有关。[1]28 3.家屋名制。[1]30-31排湾、鲁凯、卑南三族在

日据时代日本学者提出的分类中,一度被归为同一

族,主要是因为这三个族群的文化习俗与社会组织

形态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命名方面,这三族都采用

家屋名制。

排湾族的人名一般是在名字前加上“家屋”之

名。在排湾族社会中,“家屋”不仅是居所,也是

象征权力和阶级的标识。每一个家屋都有属于自己

的专名,其名称会随着家族地位的浮沉、分户迁居

或入赘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排湾族社会有明显的阶

层结构,家屋的名称对应的是其主人的阶层地位,

若家屋中成员的阶级发生变动,则家屋名也须随之

改变。贵族的家屋有特定的名谱,平民不可冒用。

排湾人起名的规则大致如下:①婴儿的名字可从祖

父辈的名字中选择;②不可选用父母的名字;③命

名仪式需要请巫师主持,婴儿的名字通过占卜的方

式决定。

排湾族实施长嗣继承制度,家中的长子或长女

享有继承社会地位和家产的权力,因此长嗣的命名

备受父母亲双方家庭的重视。新生儿可由父母自由

选择袭祖先之名,但通常会优先选用阶级较高的祖

先的名字。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孩的命名过程中,

母亲与父亲拥有同样的决定权,有些部落的排湾族

人甚至使用双系命名制,即父母双方为孩子各取一

个名字,这样小孩子便同时拥有两个名字。

家屋名也同样采取袭名的方式。家屋名的沿袭

主要和世系有关,但也不是完全绝对,同一阶级的

人可以共用相同的名号。因此,通过家屋名无法判

断其中的亲属关系,而更多地是代表阶级意涵。

鲁凯族的命名方式与排湾族基本类似,不同的

是,鲁凯族新生儿的命名主要是由其父亲或父族族

长决定,母亲一方对新生儿的命名少有直接参与

权。在名字的选择上,除了要从祖先传下的名谱中

选择外,还要注意不能逾越自己所属的阶级,因为

在鲁凯族社会中,名字是区分族人阶层的重要标

示。对于鲁凯族人而言,家屋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

家屋 tan,家名 nakanakitan和家庭成员 yatanana 是构成家庭的三个要素,[10]29因此,家屋名的选择必

须非常慎重,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形:①分家时,由

长子继承家屋及家屋名;②分出的家庭成员,无论

是否成家,都需要为其家屋选择名号;③自建或新

购家屋,必须由屋主从家屋名谱中选择一个适合自

己阶级的名号作为家屋名。由此可见,在家屋名制

下,作为居所的家屋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建筑物,而

是被赋予了生命与感情。

卑南族与阿美族一样,都是母系社会,长女有

继承家产的权力。与阿美族不同的是,卑南族和排

湾族、鲁凯族一样实行家屋名制,即名字前带有家

屋名。比较特别的是,卑南人的名字采用父子、母

女双轨连名制,即男子从父亲之名连名,女子从母亲

之名连名。名字的选择也是袭祖先之名,从祖先流传

的名谱中选择。在家屋名方面,卑南族与鲁凯族的差

异在于,卑南人的家屋名不具有特定的阶级意涵,因

此家屋名号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来决定。

4.亲从长嗣更名制。[11]兰屿岛上的雅美(达

悟)族是父系社会,他们实行很独特的“从子名”

制,即随着长子女或长孙子女(不分性别)出生后

的命名,而不断更改自己的名字。这样,一个人一

生中可能要经历 2至 3 次的更名。例如原兰屿乡乡

长廖家班,其长子吉文(Given)出生后,名字就

改为 Siaman Given,意为“吉文之父”。其长孙辛

纳比(Tsinapi)出生后,名字又改为 Siapun Tsinapi,意思是“辛纳比的祖父”,依此类推。由于以前卫

生状况差,儿童死亡率高,若长子(孙)女死,则

改从次子(孙)女名,故有的人一生中甚至可能更

换 5~6 次名字。雅美(达悟)人“从子名”的传统

命名制度不仅是台湾原住民族中最为特别的,甚至

可能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名制的共同特色之一是袭

祖名谱,亦即每个族群或部落内部都有一套祖先流

传下来的男女姓名谱供后代取名使用。然而雅美族

却没有这样一套名谱,雅美人的名字基本上都是新

创的,袭祖名或旧名的情况很少见。雅美人取名时,

随意性比较大,如梦到山崩就叫山崩,身边有很多

钱就叫有钱人,住在村口就叫进村处,等等。具体

地说,其名字的来源主要有 7 大类:①住宅的位置,

如 Somokolam(住宅靠山),Supagan(进村落处);

35

《三峡论坛》2016 年第 6 期,总第 304 期

②亲戚的多寡,如 Dzalilawan(亲戚多),Dzamagau(亲戚少);③财富状况,如 Magolo(有很多金片),

Pagojol(无田、无食物);④父母的德行,如 Manugul(正直、不说谎),Panobisun(口才好);⑤父母

的体能、体况,如 Lomai(工作不出力),Latom(皮肤干净);⑥气象,如 Manonou(雨后好天气),

Kaikalaman(东风温和的天气);⑦仿外人名,如

Linsan(林先生),Kamidasan(神田先生)。

三、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名制的变迁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名制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五

个阶段:明郑王朝之前、清朝、日据时代、光复之

后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郑成功于 1661 年在台南

建立明郑王朝之前,台湾已出现大量汉人移民,荷

兰人和西班牙人也分别在台湾南北部建有政权。当

时居住在平地或沿海的原住民,由于与汉人接触频

繁,被称为“熟番”。而居住在深山的原住民族,

相对缺乏与外界接触,且性情较为凶悍,被称为“生

番”或“野番”。平地或沿海的“熟番”,受异文

化影响较大。在台南周围地区,荷兰人设有学校教

育番童,原住民族孩童在荷兰人的教育下,已开始

有少数人使用荷兰人的名字。但总体而言,这一时

期的原住民族还基本完整地保留了自己传统的人

名制度。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后,原住民族

受汉文化的影响急剧增大,使用汉姓汉名的原住民

大量增加。台湾正式被纳入清朝版图后,清政府对

“生番”采取围堵政策,设置隘寮隘勇,划定汉番

分界线,不但禁止生番下山,也禁止汉人入线垦殖;

对“熟番”则采取汉化政策,大量地赐以汉姓汉名,

以加速其与汉族的同化。据 1998年7月 9日台湾《民

众日报》的一篇文章介绍,清雍正年间,被赐以汉

姓的台湾原住民族有近百万人。这个数字虽未必准

确,但足以说明当时赐姓的普遍情形。除官方赐姓

外,在曹(邹)人、卑南人和赛夏人中,也有一些

原住民是跟随自己的汉人亲戚或朋友的姓氏,而改

用汉姓的。

日本于 1895 年侵占台湾后,推行了 30 年的“理

蕃”政策,无论对“熟番”或“生番”,均施以军

事镇压政策,同时配合“抚育教化”手段,逐步使

原住民族的文化发生涵化。日据后期推行的“皇民

化”政策,更是让许多原住民成为拥有虚拟国民身

份的奴化“日本皇民”。1905年,日本政府开始在

台湾全面办理户籍登记,虽未强制原住民将名字改

为日本姓名,但要求登记名字时必须使用日文(片

假名)。1938 年,台北的乌来和南投的雾社全社改

为日本姓名。1939 年,除兰屿外,其余各地台湾原

住民族均改为日本姓名。及至 1944 年,台湾实行

全民“皇民化运动”,原住民各族民众普遍使用日

本姓名。

1945 年台湾光复后,遵照国民政府当局的“回

复姓名”政策,原住民民众放弃使用日名,改为使

用汉姓汉名。改名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1.由氏族决定姓氏。例如布农人的曼可可氏

族(Mankoko)选用“全”字为姓,他们认为“全”

就是人王的意思。阿美人巴奇拉尔(Patsilal)的意

思是太阳,所以他们选用“阳”或“杨”为自己的

姓氏。

2.由家族决定姓氏。因为氏族的居住范围往

往分布很广,而且山区的交通又很不方便,联系有

困难,所以由各家族自己决定姓氏,从而出现一个

氏族内有多个不同的汉姓。 3.由主管公职人员或个人选择姓氏。这种选

择方式又分几种情况:①政府主办户籍的官员、警

察或村长、干事等随意给一个姓氏;②主办官员随

意写一些汉姓,由原住民族同胞自己抽签来选定;

③主办官员拿本书或《百家姓》让原住民族同胞自

己随意点,点到的字就是他们的姓氏;④以其氏族

名或家族名的第一个音节为姓。例如屏东县雾台乡

乡长柯启川,其家族名为柯查吉兰(Kazagilan),

就选用第一个音节“柯”为姓;⑤将其原有的日本

姓省去一字而成为汉姓,例如将高田改姓为“高”

或“田”等等。

改姓的结果是,原住民大多使用汉人中的大

姓。据统计,其中有 60 个大姓是台湾汉人前 87 个

大姓中的姓氏,这 60 个姓是:林、陈、黄、潘、

李、张、王、高、吴、刘、杨、曾、胡、罗、邱、

孔、阮、郑、蔡、谢、田、许、赖、周、余、徐、

叶、朱、洪、庄、杜、何、吕、宋、古、柯、苏、

钟、郭、简、廖、金、卓、马、温、孙、石、施、

方、戴、彭、卢、游、全、赵、蒲、颜、范、伍、

汪。以兰屿岛的雅美人来说,廖、李、施、林、张、

陈最多。卑南人中以陈、林、李、高、黄、孔、郑

为最多。鲁凯人以巴、杜、麦为最多。也有一些姓

属台湾汉人中稀少的姓氏,包括巴、幸、松、风、

兵、标、宰、哀、日、丰、坠、卯、永、勤、同、

秋、步、枫、汉、博、朝、陵、刚、正、伯、胜、

玉、玲、天、朴、黎、禄,计 32 姓。原住民族独

有的姓氏有豆、根、森、拓、洋、波、芎、爱、鸿、

36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泰、停、莲、濑、甫、家、阇、仁、桐、顺、察、

公孙、电、清、盐、笔、澳、增、蔓,计 28 姓。

由于当局对于此次姓名的更改缺乏周全的设

计,致使改名之后出现了大量同父的兄弟不同姓或

父子不同姓的混乱现象。这种现象在部落社会早期

聚族而居的年代,尚能相互识别出血缘,影响不至

太严重。然而在经历数十年后,一方面由于繁衍的

代数增加,另一方面年轻人出外求学、就业增多,

族人聚少离多,以致于出现因互不相识而近亲结婚

的现象。更遗憾的是,有些情侣直到谈婚论嫁,才

发现虽不同姓却由于是近亲而不能结合,因为根据

原住民族的传统习俗,同一曾祖父的堂兄弟姐妹之

间是不能婚配的,由此导致的一些情侣相偕徇情的

现象也时有发生。强制改姓所引发的种种弊端,深

受广大原住民埋怨和不满。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部分原住民族精英人士

发起了“还我姓氏”运动,抗议执政当局的同化政

策,要求恢复其传统姓名制度,并由当局辅导建立

族谱,以避免原住民族同胞的血缘混乱。经过多年

的周折,台湾“省政府”终于在 1993 年编制完成

原住民族家族系统表,“立法院”也在当年通过“台

湾原住民回复传统姓名及更正姓名作业要点”。根

据“作业要点”规定,原住民族同胞可以根据自己

的意愿,自主地选择使用传统姓名或汉姓汉名,惟

户籍更正时以一次为限。尽管如此,迄今为止,真

正到户政机关申请回复传统姓名的仍属少数,而且

其中多数人都是政治人物与族群意识很强的人。究

其原因,主要在于原住民的传统名制属于地方知识

体系的范畴,在许多方面难以和现代国家行政管理

体系下的标准对接,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局

的民族政策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结 语

人类之所以异于动物,乃在于人类具有语言交

流能力。透过语言的命名和分类作用,一个社群的

文化体系、象征系统、宇宙观才得以确立。“有名

为万物之始”,对于一个社群而言,语言及建立在

其上的命名体系,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一个基本

条件。[7] 224-225人名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专有名词,具

有分类性功能(Maybury-Levis 1984),[12] 1-10是人

类在社会生活中用于区分个体、称呼某一个人的语

言代号。对于人类学研究而言,人名及其相应的取

名制度是了解一个社会的理想切入点。台湾原住民

族的人名制度,分为亲子连名制、氏族名制、家屋

名制、亲从长嗣更名制等多种类型。从台湾原住民

族的传统名制中可以看到,名字不仅是原住民用以

称呼和区分个体的代号,同时也反映出南岛语族社

会的亲属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分类逻辑、疾病观、

宇宙观等丰富的信息,体现出台湾原住民族在社会

文化方面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台湾原住民族人名制度的变迁,则是在现代世

界政经体系的脉络下,代表不同国家权力的政治主

体破坏和形塑部落社会的地方文化体系之后产生

的后果,它冲击和改变了部落社会原有的传统文化

制度和社会秩序,使原住民族的文化发生涵化,最

终将其形塑为多元而混杂的文化形态。

注 释:

[1] 杨昇展:《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姓名之研究》,台南师范学

院台湾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2] 丘其谦:《台湾土著族的名制》,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1959年。

[3] 王雅萍:《姓名与认同》,台湾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83年。

[4] 王雅萍:《宜兰泰雅族的传统名制变迁与复名问题探讨》,

宜兰研究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5] 胡家瑜:《赛夏族》,台北三民,2015年。

[6] 刘斌雄:《秀姑峦阿美族的社会组织》,台北南港,1965年。

[7] 黄宣卫:《异族观、地域性差别与历史:阿美族研究论文

集》,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2005。

[8] 阮昌锐:《大港口的阿美族(上、下)》,中研院民族学研

究所。

[9] 田哲益:《台湾布农族的生命祭仪》,台原出版社,1998

年。原文如此,估计有笔误。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具体

为,长子袭祖名,次子袭曾祖名,三子袭叔祖名,四子

袭舅父名,五子袭伯叔或舅父名。

[10] 石磊:《台湾土著血族型亲属制度》,中研院民族学研究

所,1976年。

[11] 陈国强、林瑶棋、陈炎正:《台湾原住民的姓名》,中国

人类学学会,1999年。

[12] Maybury-Lewis, David: Name, Person and Ideology in

Central Brazil, 1984. In Elisabeth Tooker, ed.: Naming

Systems :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Ethnological

Society, American Ethnological Soceity, 1980.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蒋文艳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