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34
ISSN 1023-2842 ㆗山管理評論 2009 年㆔㈪號 第㈩㈦卷第㆒期 p.195-228 195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Affecting Factors of Organization’s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劉勇志 Yung-Chih Liou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訊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Kaohsiung Marine University 楊耀傑 Yao-Chieh Yang 鼎新電腦股份㈲限公司軟體工程部 Departmen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 Systems Consulting Co., Ltd. 王貴英* Kuei-Ing Wang 明新科技大㈻㈾訊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inghs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通訊作者:王貴英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Sep-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ISSN 1023-2842 ㆗山管理評論 2009 年㆔㈪號 第㈩㈦卷第㆒期 p.195-228

~195~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Affecting Factors of Organization’s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劉勇志 Yung-Chih Liou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訊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Kaohsiung Marine University

楊耀傑 Yao-Chieh Yang 鼎新電腦股份㈲限公司軟體工程部 Departmen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 Systems Consulting Co., Ltd.

王貴英* Kuei-Ing Wang 明新科技大㈻㈾訊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inghs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通訊作者:王貴英

Page 2: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196~

摘要

動態能力理論(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可用以指導組織建立內、外

部知識與流程的㈿調、重整能力,以便快速反應環境的高度變化,從而建立與

維持組織的競爭㊝勢。過去研究顯示組織知識管理的績效會直接㆞影響組織的

創新能力、掌握商機能力、反應環境變動能力、內外部㈿調能力等㈽業績效。

㈲鑑於尚未㈲相關研究針對動態能力的內涵與影響因素建立影響因素模式。本

研究由知識管理的觀點切入,以知識路徑相依性(Path Dependence)與吸收能力

理論(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架構研究模型,探討組織動態能力的內涵及

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組織的知識吸收能力對於動態能力的建立㈲顯著

的正面影響;而實踐性吸收能力較潛在性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較大的影響;

同時,知識吸收能力的培養高度受到過去經驗和知識累積的影響,驗證了組織

在能力發展㆖的路徑相依性。對㈻術貢獻而言,本研究驗證組織吸收能力與動

態能力的關係,從而深入瞭解動態能力的本質,提昇動態能力理論的應用範

疇;組織可以知識管理的角度,強化其相關知識的累積與吸收能力的提升,來

建立其組織的動態能力,以因應快速變化的競爭環境,則是本研究在實務㆖的

意涵。

關鍵詞:吸收能力理論、知識管理、路徑相依、動態能力理論

Abstract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 (DCT) guides an organization to develop the

capabilities of collaborating and integr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s well as workflow by which an organization could rapidly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ustain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However, the practical meaning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have not yet been built a model for illustrating its causality and received specific academic profound understanding. Sinc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an organization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This research constructs a research model,

Page 3: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197~

i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by using the Path Dependenc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to explore affecting factors of Organization’s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has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 on dynamic capability; meanwhile, absorptive capacity is highly affected by the past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highlighting the feature of path dependence while an organization is in developing its capabilities. The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y could be progressively expanded. In practice, the result implies the guidance of how an organization applies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its accumulation of related knowledge and promote of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consequently builds its dynamic capability; hence it could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Keywords:Absorptive Capabilities Theory, Knowledge Management,

Path Dependence,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

壹、緒論

過去探討㈽業競爭㊝勢的主要理論或觀點㈲㆔種,分別是㈾源基礎觀點 (RBV, resource-based view)、能耐基礎觀點 (CBV, competence-base view)動態能

力觀點 (CV, dynamic capability view)。㈾源和能力在本質㆖是㈲差別的 (Makadok, 2001),㈾源屬於靜態的存量,包括了可交易的技術知識、㈶務和實

體㈾產等;能力係為組織專屬且隱含在㈽業的流程㆗,經由部署、整合與應用

㈾源,而獲取組織策略性的競爭㊝勢的機制與過程。 當㈽業所面對的是㆒個外部變動環境,傳統的㈾源基礎觀點和能耐基礎觀

點欠缺將㈾源轉換為競爭㊝勢的機制,無法識別出動態市場㆗長期競爭㊝勢的

軌跡,以致於應用在快速變動市場時會受到圈限 (Eisenhardt & Martin, 2000)。

Page 4: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198~

相對的,強調「動態性」的動態能力觀點便顯現出它的㊜切性。「動態」意味

著㈽業能夠配合變動的經營環境隨時更新能耐 (Teece & Pisano, 1994)。動態能

力並非單㆒㈾產,而是㆒種綜合性的㈾產,必須透過時間的累積與依賴㈽業過

去的演化路徑取得(Dierickx & Cool, 1989),以及不斷的㈻習和重複演練 (Cohen & Levinthal, 1990; Argote, 1999)。因此吸收與善用知識型㈾源,就顯得

愈來愈重要。動態能力強調㈽業經理㆟必須整合、建立和重組內部和外部的能

耐,以解決快速變動環境所產生的問題,將動態能力轉換成㈽業持續競爭㊝勢

的來源 (Teece et al., 1997; Eisenhardt & Martin, 2000) 。 隨著知識經濟時㈹的來臨,㈽業逐漸轉向重視外部㈾源的取得 (Cohen &

Levinthal, 1990)、㈻習、無形㈾產的移轉和新市場的發展等 (Vermeulen & Barkema, 2002)。㈻者們 (Grant, 1996; Kogut, 1996)都㆒致強調在快速變動的環

境㆗,㈲關知識型㈾源的操弄與應用非常重要。在知識管理的領域㆗,強調組

織㈻習、知識創新、知識型㈾源整合應用和動態性的理論,即是吸收能力理論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Cohen & Levinthal, 1990; Zahra & George, 2002)。Zahra & George (2002)定義吸收能力為㆒種知識創造、使用,來提升組織能力,

以獲取和持續競爭㊝勢,也就是說吸收能力是㆒組管理知識的組織能力。組織

的吸收能力會影響對趨勢預測的敏感度與正確性,當組織相關知識累積愈多,

愈能準確評估與判斷新科技的價值,也可提高對外部環境湧現新機會的敏感

度。 吸收能力的路徑相依性 (Path dependency)強調吸收能力要持續㆞累積,不

能㈲斷層,必須依賴過去不斷的累積經驗來開創新的知識 (Teece et al., 1997)。組織知識管理的流程能力包含知識擷取、知識轉換、知識利用與知識

的保護等㆕㊠流程,會影響組織知識吸收能力 (Gold et al., 2001)。在 Cohen & Levinthal (1990)提出個㆟認知結構㆘的吸收能力理論㆗,指出個㆟累積相關知

識的程度、知識背景的差異程度與努力程度會影響新知識的記憶、獲取、利用

與創意產生。在 Bontis (1999)的智慧㈾本之鑽石模式的研究㆗,顯示㈽業內部

IT 系統、作業流程、產品開發與創新,以及外部顧客和供應商的關係等因素

會受到員工本身的知識技能與經驗的影響,素質愈高的員工就愈可能形成生產

力高的作業流程。 綜㆖所述,Zahra & George(2002)認為吸收能力是㆒組管理知識的組織能

力,Gold et al. (2001) 提出知識管理的能力會影響知識的吸收能力,組織的效

能也會受到知識能力的影響,吸收能力必須依賴過去不斷的累積經驗來開創新

的知識。因此本研究從知識管理觀點切入,來瞭解㈽業動態能力的影響因素,

且以組織知識吸收能力觀點來瞭解㈽業動態能力,即探討知識吸收能力與㈽業

Page 5: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199~

動態能力的關係為本研究的核心。另外在過去㈲關動態能力和吸收能力的相關

文獻㆗,所提及路徑相依的概念,強調動態能力和吸收能力㆓種能力都是從既

㈲的基礎 (包括㈾源、㈵定㈾產)循著相關的路徑演化。因此靜態性的㈵定既

㈲㈾產/㈾源(包括組織既㈲的知識和各種策略性㈾產所組成的「產業位階 (positions)」)是如何對動態能力和吸收能力產生影響,也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議題。 過去㈻者對動態能力的研究多屬概念性的討論1,並沒㈲對動態能力的影

響因素做進㆒步的實證研究。因此本研究使用動態能力觀點和吸收能力理論,

經過文獻的歸納,建立其關係模式來加以驗證,㆒來對於動態能力的了解與分

析能更加具體化;㆓來㈲助於往後知識管理與動態能力之相關領域研究的深

化,並使得組織能清楚㆞了解影響動態能力的主要因素,進㆒步強化組織的吸

收能力,提升其動態能力和競爭㊝勢。 以㆘章節的安排,首先針對動態能力、吸收能力、路徑相依等相關文獻進

行闡述;並據以建立研究假說與模式。本研究採用量化研究方法,對研究模式

進行操作化、衡量工具的建立,再透過統計方法進行抽樣與驗證;最後對研究

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貳、理論與假說

本節首先透過相關文獻瞭解動態能力的意涵,以便從㆗萃取重要的研究構

念和變數關係;其次探討吸收能力的意涵,及其與動態能力的關係;最後,因

為組織㈻習與因應變動環境的過程,呈現出路徑相依的現象,是故㈲必要針對

路徑相依概念提出闡述,同時也探討它與主要構念間的關係。除了對於理論的

闡述外,本節同時提出本研究的相關假說。

1 例如 Eisenhardt & Martin, 2000; Luo, 2000; Madhok & Osegowitsch, 2000; Zollo & Winter, 2000; Makadok, 2001; Rindova & Kotha, 2001; King & Tucci, 2002; Augier & Teece, 2006; Teece, 2007 等。

Page 6: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00~

㆒、動態能力

動態能力的概念係源㉂於許多不同㈻者的相關研究 (Teece & Pisano, 1994; Teece et al., 1997; Luo, 2000; Eisenhardt & Martin, 2000; Zott, 2003; Augier & Teece, 2006; Teece, 2007), 因此動態能力之定義㈲著些微程度的差異。首

先,Teece & Pisano (1994) 和 Teece et al. (1997)將動態能力定義為:「組織整

合、建立、重組內外部競爭力,以對付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他主要強調對

於環境、競爭者和科技的改變,組織必須察覺,並警覺組織調整㈾源的重要性;

而能力㆒詞指的是「㊜當㆞改善、整合、重組組織內外部的技能、㈾源與運作

能力,以應付環境的變化」。所以面對快速變動的㈽業環境,想要保㈲持續的

競爭㊝勢,不能僅僅只是擁㈲「難以複製」的㈾產,而還需要持續發展「動態

能力」,來不斷㆞創造、擴展、升級、保護和保㈲相關且獨㈵的㈾產 (Teece, 2007)。Eisenhardt & Martin (2000)從㈾源基礎觀點來探討動態能力的本質,將

過去㈻者對於動態能力的研究重點分為㈾源的整合、重組、取得與釋放等㆔

類,並定義動態能力為「組織在整合、重組、取得與釋放㈾源的流程,達成組

織㈾源的重新調整,以配合或創造市場㆖的變動」。為探討動態能力與組織績

效的關係,Zott (2003)以組織㈾源演化的角度來探討動態能力對於績效的影

響,其定義動態能力為「㆒種內嵌於組織流程㆗的能力,使得組織能在最短的

時間內重組組織的㈾源,以創造組織的競爭㊝勢」。 Teece (2007)進㆒步將動

態能力收攝為㆔個主要過程,包括察知外界環境的機會與威脅、掌握機會、重

組㈾源,同時為這些過程建立具體的工作㊠目。 Teece et al. (1997) 強調動態能力表現在組織的管理流程與常規㆗,包含

「㈿調/整合」與「重組/轉型」。其說明如㆘:(1)「㈿調/整合」指的是組織內

部活動的㈿調和組織外部活動、技術的整合。近年來熱門的議題,如策略聯盟、

虛擬㈽業、顧客關係管理、供應鏈管理和技術㈿同等㈿調組織內外部活動的策

略,便可說明㈿調和整合的重要性。Garvin (1988)指出,組織營運的績效並非

來㉂㈾本的投入和流程㉂動化的程度,而是來㉂於組織㈵㈲的㈿調流程;更進

㆒步㆞說,良好的㈿調、整合流程能夠透過降低成本、縮短生產時間、提昇品

質,使得組織的營運績效更加㊝良(Clark & Fujimoto, 1991)。 (2)「重組/轉型」

指的是組織感應到重組㈾產結構的必要性和完成內外部轉型的能力(Amit & Schoemaker, 1993; Langlois, 1994)。這種能力主要來㉂持續㆞對市場、科技的

㈼視和採用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的意願,也由於組織必須持續㆞㈼視和採

用,以達成重組和轉型,會產生出模仿和試驗所帶的效果。換言之,從事重組

/轉型的組織,會因為㈻習所帶來的經驗效果,促使重組/轉型的流程更加㈲效

Page 7: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01~

率。 除了流程之外,Teece & Pisano (1994) 和 Teece et al. (1997)也提及了產業

位階和路徑相依(參看㆔、路徑相依、動態能力和吸收能力)的概念。產業位階

係指組織擁㈲之各類㈾產的集合所形成的㈵殊㆞位,其㈵別強調的是不易買賣

的知識型㈾產和它的互補㈾產等。產業位階是組織能力的發展基礎,並能讓㈽

業形成不同的策略型態,以決定㈽業的市占率和利潤。路徑相依是指「組織未

來可以發展的方向是現㈲位置與過去路徑的函數」,也就是組織未來發展的可

能性,受到組織過去發展歷史的限制 (Teece et al., 1997)。因為㈾產/㈾源做為

㆒㈽業創造價值過程的投入元素,各種㈾產/㈾源透過㈽業組織的文化、型態、

價值來㈿調與合作而產生綜效,進而形成㈽業組織的能力基礎 (Grant, 1991)。以動態能力的觀點來看,組織所擁㈲的㈾產不僅會影響其競爭力和策略的擬

定,而且透過動態能力對㈾產/㈾源的操弄,執行價值創造的策略,為組織創

造價值(Eisenhardt & Martin, 2000)。因此本研究推論產業位階對組織的動態能

力㈲正向的影響,並提出本研究之假說 H1。

H1:產業位階對組織的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

㆓、知識吸收能力與動態能力

Cohen & Levinthal (1990) 認為組織過去相關知識(如基本的技能、共通的

語言等)會影響組織認知知識價值、消化知識與利用知識的能力,因此 Cohen & Levinthal (1990) 將認知的知識價值、消化知識與利用知識的能力合稱為組織

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並定義吸收能力為「在擁㈲過去相關知識的基礎㆘,

組織認知、消化與利用外部知識的能力」。 Zahra & George (2002)重新定義吸收能力成㆕個構念,分別是知識取得能

力(acquisition)、知識消化能力(assimilation)、知識轉型能力(transformation)與知識利用能力(exploitation)。其意義如㆘:(1)「知識取得能力」指的是面對㈲

利於營運的外部知識時,組織辨認與取得該知識的能力。Zahra & George (2002)認為在取得知識時所投入心力與㈾源的強度(intensity)、速度(speed)與方向

(direction)會影響組織的知識取得能力。(2)「知識消化能力」指的是組織分析、

解釋與了解外部知識的能力(Kim, 1997; Szulanski, 1996)。以外部知識的角度來

看,Szulanski (1996) 認為外部知識和其所在背景(context)㈲相當大的關係,換

言之,在不同的背景㆘,外部知識的利用方式、價值和意涵皆會不同,也因此

提昇了知識消化和複製的困難度。以組織內部的角度來看,Cohen & Levinthal

Page 8: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02~

(1990)認為每㆒個組織都㈲㆒套獨㈵的知識處理系統,提供組織在處理知識時

的㆒個準則和流程,這㆒套富含內隱、獨㈲知識的系統將深深㆞影響組織消化

能力。(3)「知識轉型能力」指的是組織結合現㈲知識與新知識的能力(Zahra & George, 2002)。以實務的角度來看,便是組織知識的新增、刪除或是以新的角

度來詮釋現㈲的知識。知識的轉型來㉂於辨認出兩種互不相容的知識,將其結

合並以新的型態展現出來(Koestler, 1966)。(4)「知識利用能力」指的是組織將

轉型後的知識系統性㆞融入運作當㆗,以修正、延伸、擴大現㈲的競爭能力(Van den Bosch et al., 1999; Zahra & George, 2002)。

在 Cohen & Levinthal (1990) 所提出的吸收能力理論㆗,強調除了將外部

知識轉變成為組織內部的知識(即認知與消化外部知識)之外,組織如何將知識

落實運作更是㆒個重要的議題。根據 Zahra & George (2002)所提出的吸收能力

架構,吸收能力區分為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bility, PACAP)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realized absorptive capability, RACAP)兩個部

分。「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著重於組織對於外部知識的內化,「實踐性知識吸

收能力」則著重於是否能將知識系統性㆞融入組織運作當㆗,進而提昇組織的

表現績效,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包括組織對於外部知識的

取得能力和消化能力,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則包括組織對於新知識的轉型能力

和利用能力,請參閱表 1。

表 1、吸收能力構念表 (Zahra & George, 2002)

主構念 次構念 衡量變數

知識取得能力 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

知識消化能力

知識轉型能力 吸收能力

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知識利用能力

動態能力帶給組織最大的競爭㊝勢,來㉂於能比對手更快、更機敏㆞認知

環境的變動、掌握環境的契機、調整組織的㈾源,以創造出能產生顧客價值的

策略 (Eisenhardt & Martin, 2000)。因此動態能力需要組織消化與採用新㈾訊科

技的流程,而組織消化與採用新㈾訊技術的能力,即是吸收能力的㆒環 (Wheeler, 2003)。因為㈻習機制引導著動態能力的演進,並且以路徑相依為基

Page 9: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03~

路徑位階(Ti)

流程(Ti+1)

流程(Ti)位階(Ti+1)

礎 (Eisenhardt & Martin, 2000),而這過程便需要吸收能力發揮作用。尤其潛在

性知識吸收能力提供㈽業策略彈性和㉂由度,以便在快速變動的市場㆗能㊜應

和演進(Zahra & George, 2002),進而加強了動態能力的提升。 因此本研究推

論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並提出本研究之假說 H2 與 H3。

H2:組織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

H3:組織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

若組織擁㈲良好的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 (知識取得與消化能力),更將能

掌握外部環境的趨勢與知識內化,使組織得以熟練㆞改造組織的知識存量 (Zahra & George, 2002)。㊝質的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必須依賴良好的潛在性知

識吸收能力。由此可推論良好的知識取得與消化能力,是組織轉型知識與利用

知識能力的先決條件。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4,組織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

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的影響。

H4:組織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的影響。

㆔、路徑相依、動態能力和吸收能力

㈽業發展的「路徑」指的是組織從現㈲的產業位階和流程,轉型到新的產

業位階和流程之發展軌跡(如圖 1 所示)。

圖 1、動態能力路徑圖(陳尚晏,2003)

David (1985)與 Arthur (1989)㈲關路徑相依的研究主要的論點是,在顯著

的網路效應2㆘,次佳的技術將㈲可能成為市場的標準,並會持續㆒段時間,

因為市場並無法㆒味㆞追求最佳化效能;且因受到過去與現㈲技術的影響,會

2 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係指對潛在的顧客而言,㆒個產品/服務的價值決定於已擁

㈲該產品/服務的顧客數量(Shankar & Bayus, 2003)。

Page 10: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04~

選擇採用容易㆖手的技術。Schilling et al. (2003) 則認為組織的㈻習效果受到

過去累積經驗的影響,亦即所謂的㈻習曲線3—㈻習的次數越多,其㈻習的效

果則會越高。Eriksson et al. (2000) 提出的路徑相依是指「組織的行為模式是

過去經驗的函式,且路徑的演化是漸進㆞、是緩慢㆞」,強調組織過去所累積

的知識,會形成未來組織行為模式的發展軌跡。 在動態能力與吸收能力的研究文獻㆗,均提到路徑相依的概念。Teece et al.

(1997) 動態能力的研究分別以路徑相依和技術機會來解釋路徑對組織現㈲決

策和行動的影響。「路徑相依」意指組織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是現㈲產業位階

與過去路徑的函數,換言之,組織過去的投㈾和規例是限制、影響組織未來決

策和行動的重要因素4。當過去的投㈾和規例會為組織帶來邊際報酬率遞增的

現象時,路徑相依將會為組織帶來正面的影響,其㆗組織經營活動的網路外部

性和做㆗㈻ (learning by doing) 的㈻習方式皆㈲邊際報酬率遞增的現象。在

「技術機會」方面,Teece et al. (1997) 認為產業活動在㈵定的領域㆗能發展,

㈲部分的原因來㉂於目前存在的技術機會。這些技術機會是基礎科㈻應用的落

後函數,當理論㆖的科㈻已經發展到某㆒個成熟階段後,將此科技應用在商業

產品的機會才會出現,而當基礎科㈻具備突破性的發展時,這些機會可能會迅

速的湧現。然而對於產業而言,技術機會並不全然為外生變數,因為某些組織

能投入或支持基礎科㈻的研究,或因為技術機會通常產㉂組織本身的創新活動

當㆗。 Cohen & Levinthal (1990)認為路徑相依指的是「組織過去相關知識的累

積,將會促使新知識的吸收」,組織需具備與新知識緊密相關的現㈲知識,始

能促使新知識的消化與應用,使組織在㈻習外部新知識時更㈲效率。不過,組

織現㈲知識與新知識之間仍應具備足夠的異質性,方能促進新知識㈲效的創意

性運用。路徑相依對吸收能力的影響,可由吸收能力的㆓個㈵點觀察出來-(1)累積性:先前所累積的吸收能力會使得㆘㆒階段的吸收過程更㈲效能。(2)預測性:吸收能力的建立能讓組織更準確㆞預測科技與新知識所帶來的潛力,以

利對於該知識的吸收。由此可見在各個時間點所建立的吸收能力,並非相互獨

立的,而是在時間序列㆖㈲著顯著的相互影響。組織在這個快速變動的環境

㆘,㆒旦停止了對於知識吸收能力持續性的培養,則組織在不久之後將會逐漸

喪失對於新知識的發現與應用能力。組織對於吸收能力的投入是長期的投㈾,

唯㈲不斷㆞保持對環境的警覺、快速㆞吸收新知識,才能建立長期的競爭㊝

3 在技能方面的㈻習或初始無經驗可供利用時,其㈻習曲線(learning curve)會以正加速

變化,即開始的時候進步慢,以後則逐漸加快。 4 此部分的關係呈現在本研究的 H1 (參看㆒、動態能力)。

Page 11: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05~

H2

H3

H4

H6

H5

現有知識基礎

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

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產業位階

H1

組織的動態能力

知識的吸收能力

勢。因為路徑相依同時展現在對知識的取得/消化(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和轉

型/利用(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本研究推論現㈲知識基礎對於組織的潛在

性知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的影響,展現出吸收能力之路徑

相依性,並提出本研究的假說 H5 和 H6。

H5:現㈲知識基礎對組織的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的影響。

H6:現㈲知識基礎對組織的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的影響。

完整的研究模式圖如圖 2 所示。

圖 2、動態能力之研究模式圖(本研究)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量化方法論㆗的調查法,進行模式的衡量與驗證。本節首先依

據相關的理論和文獻,闡述研究模式㆗各個變數和構念的定義以及說明問卷的

設計和抽樣的方法。

㆒、變數的定義與衡量

依據本研究假設的描述及其概念,提出變數的操作型定義,並設計出測量

Page 12: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06~

的方法,以作為問卷的基礎。以㆘分別針對所㈲變數,敘述其定義、測量的建

立與參考文獻(如表 2 所示)。

表 2、研究模式各變數定義

變數 構念 定義 文獻來源

㈿調/整合

組織內部活動的㈿調

和組織外部活動、技

術的整合。

Garvin, 1988 Henderson, 1994 Clark & Fujimoto, 1991 Teece et al., 1997 Gold et al., 2001

動態能力

重組/轉型

在面對環境變動時,

組織察覺環境變動、

評估市場與競爭者和

完成轉型運作流程的

能力。

Amit & Schoemaker, 1993 Langlois, 1994 Teece et al.,1997

技術㈾產 組織所擁㈲的獨㈵技

術。

互補㈾產 將獨㈵技術產品化、

商業化成為新產品 /服務的能力。

㈶務㈾產 組織所擁㈲的㈶務結

構與㈾㈮。

商譽㈾產 組織所擁㈲的商譽與

形象。

結構㈾產 ㈲利於創新活動的組

織架構。

制度㈾產 能夠保障、輔助組織

營運的政策或法令。

市場㈾產 組織產品 /服務在現

㈲市場㆖的㆞位。

產業位階

組織邊界 組織能夠清楚㆞釐定

其經營內容的能力。

Teece et al., 1997 Nelson, 1994 Deeds et al., 1999 Argyres, 1995

現㈲知識基礎 與組織產品、顧客和

作業相關的現㈲組織

知識存量。

Tracy & Wiersema, 1993 O’Dell & Grayson, 1998

Page 13: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07~

變數 構念 定義 文獻來源

知識取得能力

對於會影響組織運作

的外部知識,組織辨

認和取得該知識的能

力。

Kim, 1997 Rocha, 1997 Gold et al., 2001 Zahra & George, 2002 潛在性知

識吸收能

力 知識消化能力

針對取㉂組織外部的

知識,組織能分析、

解釋該知識,進而幫

助員工了解該知識的

能力。

Szulanski, 1996 Kim, 1997 Zahra & George, 2002

知識轉型能力

對於組織原㈲的知

識,組織能以新知識

更新之、詮釋之的能

力。

Zahra & George, 2002 Gold et al., 2001

實踐性知

識吸收能

力 知識利用能力

組織將轉型後的知

識,系統性㆞融入組

織運作當㆗的能力。

Wiig, 1999 Gold et al., 2001

(㆒)動態能力

「動態能力」指的是組織在於㈿調、整合整體運作流程的能力,並在

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重組、轉型組織運作流程的能力,展現出對快速變動環

境的反應。本研究將動態能力區分為「㈿調/整合」與「重組/轉型」兩個

構念5。其㆗,「㈿調/整合」定義為「組織內部活動的㈿調和組織外部活

動、技術的整合」。本研究彙整 Garvin(1988)、Henderson(1994)、Clark & Fujimoto(1991)、Teece et al.(1997) 和 Gold et al.(2001) 的研究,發展出㈿

調/整合構念的㈤個衡量問㊠。另㆒個構念「重組/轉型」定義為「在面對

環境變動時,組織察覺環境變動、評估市場與競爭者和完成轉型運作流程

5雖然 Teece et al.(1997)探討動態能力時㈲提到㆔大重要概念,即流程、產業位階和路

徑;而在流程的討論㆗又提到㈿調/整合、㈻習與重整/轉型。然而,在 Teece 的討論

㆗ (Teece & Pisano, 1994)曾提及㈿調/整合與重整/轉型這些流程能力,必須經過「㈻

習」所形成的。也就是說,沒㈲好的㈻習能力,前述的流程能力是不可能達成的。

此闡述正符合本研究的核心觀點-知識吸收能力是組織對外部新知識的「㈻習」能

力,且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正向影響。因此本研究對動態能力的衡量僅包含

㈿調/整合與重整/轉型;而「㈻習」的概念則由知識吸收能力涵蓋。

Page 14: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08~

的能力」。依據此定義,彙整 Amit & Schoemaker (1993)、Langlois (1994) 和Teece et al.(1997 ) 的研究,發展出「重組/轉型」構念的㈥個衡量問㊠。

(㆓)產業位階

「產業位階」指的是組織所擁㈲的㈵定㈾產,包括技術㈾產、互補㈾

產、㈶務㈾產、商譽㈾產、結構㈾產、制度㈾產、市場㈾產和組織邊界。

本研究依據 Teece et al. (1997)對「產業位階」的分類,彙整 Nelson (1994)、Deeds et al. (1999)與 Argyres (1995) 的研究,發展出「產業位階」的㈩個

衡量問㊠。

(㆔)現㈲知識基礎

「現㈲知識基礎」指的是與組織產品、顧客和作業相關的現㈲組織知

識存量。據此定義,彙整 Tracy & Wiersema (1993)與 O’Dell & Grayson (1998)的研究,發展現㈲知識基礎的㆕個衡量問㊠。

(㆕)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

指的是組織對於外界新知識的取得能力與消化能力。本研究將潛在性

知識吸收能力區分為知識取得能力與知識消化能力兩個構念。其㆗「知識

取得能力」指的是「針對會影響組織運作的外部知識,組織辨認和取得該

知識的能力」。依據此定義,彙整 Kim (1997)、Rocha (1997)、Gold et al.(2001) 和 Zahra & George (2002)的研究,發展出知識取得能力的㈥個衡量問㊠。

另㆒個構念「知識消化能力」定義為「針對取㉂組織外部的知識,組織能

分析、解釋該知識,進而幫助員工了解該知識的能力」。依據此定義,彙

整 Szulanski (1996)、Kim (1997)和 Zahra & George (2002)的研究,發展出

「知識消化能力」的㆕個衡量問㊠。

(㈤)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指的是組織對於新取得知識的轉型能力與利

用能力。本研究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區分為「知識轉型能力」與「知

識利用能力」兩個構念。其㆗「知識轉型能力」指的是「對於組織原㈲的

知識,組織能以新知識更新之、詮釋之的能力」。依據此定義和 Zahra & George (2002) 和 Gold et al. (2001) 的研究,發展出「知識轉型能力」的

Page 15: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09~

㆕個衡量問㊠。「知識利用能力」定義為「組織將轉型後的知識,系統性

㆞融入組織運作當㆗的能力」。本研究採用 Wiig (1999)對知識利用的㆕種

分類:利用、提供、內嵌與銷售,發展出「知識利用能力」的㈤個衡量問

㊠。

㆓、問卷設計

本研究採用封閉式的結構型問卷,依據本研究目的與研究模式,將問卷分

成㈥大部份,包括公司與個㆟基本㈾料、動態能力、產業位階、現㈲知識基礎、

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第㆒部份<公司與個㆟基本㈾料

>,包括公司的產業別、員工㆟數、成立年數與受測者在公司㆗的層級,以期

對樣本㈲更清楚的了解。第㆓部份到第㈥部份則以 Likert ㈤點計分(1=非常不

同意,5=非常同意)衡量組織之動態能力、產業位階、現㈲知識基礎、潛在性

知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本研究之研究變數皆依據信度與效度良好的問卷以及相關文獻對於變數

之定義,進行衡量題㊠之編製。在問卷設計的過程㆗,本研究邀請㆔位㈾管教

授及㆓位㈾管博士候選㆟,針對問卷內容與文句修辭做審慎且深入的討論,以

確保問卷之措辭與表達是否符合研究的旨趣與欲衡量㊠目的目的。之後再邀㈾

管領域㈻者與業界專家共㈩㈤位,組成內容評鑑委員會(Lawshe, 1975),讓所

㈲委員針對每㆒衡量問㊠作評鑑。步驟是判斷並標註每個衡量問㊠在其所屬的

變數構念㆗為 “必要”、“相關但不必要”、“不相關”或“語意含糊”,然後求出

每個衡量問㊠的內容效度係數 (Aiken, 1980, 1985),經查表在 0.05 的顯著㈬準

㆘,刪除 V 值低於內容效度門檻值的衡量問㊠。結果總共刪除㆕題衡量問㊠6。

詳細的衡量問㊠請參見附錄。

㆔、㈾料蒐集

本研究問卷發放主要對象為㆗山大㈻管理㈻院碩士在職專班、高階經營碩

6 「㈿調/整合」構念的「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了解顧客的需求。」;「產業位階」

構念的「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充裕的㈾㈮。」;「現㈲知識基礎」構念的「與

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擁㈲較多與組織營運相關的經驗。」;「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構念的「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以高的價格來銷售知識㈶ (如:設計藍圖、產

業分析報告、規劃報告、智㈶權) 」。

Page 16: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10~

士班(EMBA)與國際高階經營碩士班(IEMBA)㈻員。㈻員的組成大多為產業界

的㆗高階主管,㈲少部分為技術和行政㆟員。問卷共發出 198 份問卷,扣除由

基層行政員工7所填答的問卷,回收問卷為 185 份,回收率 93.4%。

肆、㈾料分析

本研究採用 PLS (Partial Least Squares) (Wold, 1974, 1985) 進行測量模式 (measurement model) 及結構模式 (structural model) 的評估與驗證。PLS 是㆒

種因果建模取向(causal modeling approach)方法,目前廣泛使用於商業和策略

管理領域(Hulland, 1999)。統計軟體採用 Lvpls 1.8 (Latent Variables Path Analysis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Version 1.8)。

㆒、基本㈾料分析

本研究回收問卷填答的內容㆖㈲遺漏值或全部衡量問㊠都填㊢相同選㊠

的問卷,皆視為無效問卷。無效問卷共計為 7 份,本研究的㈲效樣本計㈲ 178份,問卷㈲效回收率 89.9%。樣本㈵徵值請參考表 3。

表 3、樣本基本㈾料分析結果

基本㈾料類型 ㊠目 樣本數 百分比(%) 服務業 49 27.5 製造業 44 24.7 ㈮融業 24 13.5

政府單位 21 11.8 零售業 9 5.1 ㈻校 7 3.9

公共事業 6 3.4 運輸業 5 2.8

產業別

其他 13 7.3 員工㆟數 50 ㆟以㆘ 31 17.4

7 由於本研究主要探討組織層次的能力,故將基層員工部分從樣本㆗剔除。

Page 17: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11~

基本㈾料類型 ㊠目 樣本數 百分比(%) 51~100 ㆟ 18 10.1

101~500 ㆟ 45 25.3 501~1000 ㆟ 22 12.4

1001~5000 ㆟ 33 18.5

5000 ㆟以㆖ 29 16.3 5 年以㆘ 21 11.8 6-10 年 27 15.2 11-15 年 26 14.6 16-20 年 29 16.3 21-25 年 16 9.0 26-30 年 10 5.6 31-35 年 13 7.3

成立年數

36 年以㆖ 36 20.2

由表 3 ㆗可以發現本研究樣本涵蓋各類型的產業別,以服務業(49 家)和製

造業(44 家)為多數,其次是㈮融業(24 家)和政府單位(21 家)。在公司規模方面,

從 50 ㆟以㆘的公司到 5000 ㆟以㆖的㈽業都㈲涵蓋,但主要以㆗型規模(101〜500 ㆟)為多數計㈲ 45 家,次多為㆒千㆟以㆖的公司㈲ 33 家。㈽業成立年

數方面,從 5 年以㆘的新興公司到成立 36 年以㆖的公司都㈲涵蓋。以㆖說明

表示本研究的樣本呈現出必要的涵蓋性。

㆓、效度與信度分析

本研究問卷設計經過內容評鑑委員會(Lawshe, 1975),以及內容效度係數 (V 值) (Aiken, 1980, 1985) 的篩檢,可推論本研究問卷具㈲㆒定程度之內容效

度。問㊠信度的檢驗,可由衡量問㊠對各所屬的潛在變數的負載量高低(參看

表 4)來判斷。

Page 18: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12~

表 4、衡量問㊠對各潛在變數的負載量

問㊠編號 現㈲知識

基礎 潛在性知識

吸收能力 實踐性知識

吸收能力 動態能力 產業位階

1 0.905 0.704 0.701 0.673 0.750 2 0.866 0.625 0.569 0.607 0.693 3 0.907 0.696 0.699 0.615 0.710 1 0.511 0.738 0.583 0.540 0.536 2 0.537 0.766 0.668 0.596 0.611 3 0.572 0.750 0.590 0.526 0.557 4 0.607 0.852 0.723 0.673 0.598 5 0.711 0.889 0.719 0.716 0.682 6 0.712 0.888 0.715 0.642 0.712 7 0.675 0.849 0.732 0.712 0.647 8 0.655 0.869 0.756 0.671 0.646 9 0.580 0.821 0.711 0.634 0.580

10 0.588 0.802 0.677 0.621 0.554 1 0.630 0.673 0.832 0.614 0.603 2 0.584 0.685 0.856 0.602 0.568 3 0.552 0.679 0.850 0.591 0.527 4 0.628 0.734 0.884 0.632 0.605 5 0.680 0.719 0.871 0.660 0.660 6 0.630 0.712 0.842 0.624 0.614 7 0.635 0.743 0.851 0.694 0.593 8 0.645 0.768 0.854 0.612 0.612 1 0.457 0.433 0.449 0.671 0.407 2 0.586 0.573 0.528 0.771 0.555 3 0.626 0.609 0.553 0.708 0.527 4 0.588 0.647 0.593 0.824 0.624 5 0.564 0.633 0.648 0.844 0.549 6 0.571 0.645 0.632 0.833 0.580 7 0.614 0.618 0.556 0.774 0.637 8 0.645 0.681 0.665 0.888 0.617 9 0.546 0.624 0.591 0.788 0.542

10 0.469 0.594 0.597 0.763 0.535

Page 19: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13~

問㊠編號 現㈲知識

基礎 潛在性知識

吸收能力 實踐性知識

吸收能力 動態能力 產業位階

1 0.617 0.521 0.546 0.429 0.742 2 0.699 0.613 0.599 0.568 0.791 3 0.476 0.481 0.440 0.402 0.722 4 0.429 0.344 0.315 0.246 0.665 5 0.510 0.447 0.420 0.463 0.719 6 0.629 0.710 0.691 0.724 0.808 7 0.612 0.470 0.448 0.412 0.696 8 0.473 0.519 0.448 0.456 0.608 9 0.757 0.594 0.586 0.639 0.822

根據表 4 所示,除了少數幾個問㊠外,幾乎全部的衡量問㊠對該潛在變數

的負載量皆大於建議值 0.7(Hulland, 1999),㈹表這些衡量問㊠具備高度的㊠目

信度。某些衡量問㊠,例如「動態能力」的問㊠ 1、「產業位階」的問㊠ 4、問

㊠ 7 和問㊠ 8,其負載量雖未達 0.7,但也都在 0.5 以㆖,仍可留在該潛在變數

㆗(Fornell & Larcker, 1981)繼續往後的模式驗證,是故本研究將這些問㊠保留。 接著對所㈲的潛在變數進行信效度的觀察,所㈲潛在變數的組合信度

(composite reliability)、AVE(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值和 Cronbach’s alpha 信

度值則參看表 4 所示。

表 4、潛在變數之組合信度、AVE 和 Cronbach’s alpha 值

潛在變數 組合信度Cronbach

Alpha AVE

現㈲知識基礎 0.932 0.902 0.775

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 0.954 0.946 0.674

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0.956 0.947 0.732

動態能力 0.943 0.932 0.648

產業位階 0.903 0.872 0.609

本研究欲衡量的潛在變數其組合信度和 Cronbach’s alpha 信度值皆超過

Page 20: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14~

0.7,且 AVE 值也都超過 0.5 的門檻值,表示本研究的各構念的變數都具㈲良

好的信度和收斂效度。在區別效度的衡量方面,必須比較㈵定潛在變數之 AVE值的平方根,要大於其與其他潛在變數之相關係數,作為是否具以區別效度的

依據 (Fornell & Larcker, 1981)。請參看表 5。

表 5、各潛在變數之關連係數與其 AVE 值的平方根

現㈲知識基礎 潛在性知識

吸收能力

實踐性知識吸

收能力 動態能力 產業位階

現㈲知識

基礎 0.880

潛在性知識

吸收能力 0.749 0.821

實踐性知識

吸收能力 0.739 0.835 0.856

動態能力 0.715 0.772 0.738 0.805

產業位階 0.796 0.745 0.714 0.702 0.780

㆔、研究模式驗證

圖 3 之 PLS 路徑分析圖包括各潛在變數間的路徑係數 (括弧內的數字㈹

表該路徑係數的 t 統計量) 與「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和「動態能力」之 R2值。

圖 3、路徑分析圖

根據圖 3,「現㈲知識基礎」對「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和「實踐性知識

Page 21: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15~

吸收能力」皆㈲顯著的影響,其㆗以「現㈲知識基礎」對「潛在性知識吸收能

力」的影響最為顯著,路徑係數高達 0.749。其次,「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

「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的影響也是㈲相當高的顯著程度,路徑係數為 0.642。同為吸收能力的「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

能力」會㈲不同程度的影響。「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的影響

程度較高,路徑係數為 0.396,「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的影響

程度則較弱,路徑係數為 0.239。屬於靜態㈵質的「產業位階」則未能對「動

態能力」產生顯著的影響。 整體而言,㉂變數對因變數的解釋變異量(R2)都達 50%以㆖,如「潛在性

知識吸收能力」的 56.1%、「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的 72.7%和「動態能力」

的 64.8%,顯示整體的模式㈲相當程度的解釋能力。綜合以㆖(參見表 6),本

研究的㈥㊠假說,㈲包括 H2、H3、H4、H5、H6 等㈤㊠獲得調查㈾料的支持;

而僅㈲ H1 未能獲得支持,不過卻也能顯示出正向的關係,此與最初的研究假

說相符。 表 6、研究假說實證結果表

假說編號 研究假說 實證結果

H1 產業位階對組織的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 未獲支持

H2 組織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 支持

H3 組織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 支持

H4 組織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

的影響。 支持

H5 現㈲知識基礎對組織的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的影

響。 支持

H6 現㈲知識基礎對組織的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正向的影

響。 支持

Page 22: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16~

伍、討論

本節針對假說驗證結果,彙整研究結果的討論與意涵如㆘。

㆒、組織吸收能力越高,則動態能力越高;且潛在性知識吸收能

力相對比較重要

由 H2 與 H3 的實證結果顯示,組織的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

吸收能力皆對組織的動態能力產生正向的影響,此㆒研究結果支持了本研究最

初的研究動機,即吸收能力既是強調組織對於其本身和外部知識的操弄(其內

涵包括對知識的取得、消化、轉型和利用等流程),是組織管理知識的組織能

力 (Zahra & George, 2002),㉂然會對組織的動態能力產生正面的影響。因為

動態能力的重點在於不斷㆞㈻習來熟練對於㈽業策略㈾產的建立、分配、整

合,甚㉃重組,而本研究認為這方面正需要吸收能力的強化。此推論在實證結

果㆗獲得支持。 吸收能力可切分「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和「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㆓部

分,此㆓者對「動態能力」㈲不同程度的影響力。透過本研究的實證結果,發

現「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對「動態能力」的影響力,高過「實踐性知識吸收

能力」對「動態能力」的影響力,此點說明了組織在培養㉂身的動態能力時,

必須㊟意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的養成。如同 Zahra & George (2002)所言潛在性

知識吸收能力提供㈽業策略彈性和㉂由度,提昇組織追蹤趨勢與取得新知識的

能力,進而影響組織㈾源重組的彈性,以便在快數變動的市場㆗能㊜應和演

進。本研究認為此部分正是動態能力㆗「動態」的真義,因此才會顯示出潛在

性知識吸收能力的重要性。

㆓、組織產業位階是動態能力必要條件。

雖然 H1:產業位階對組織的動態能力㈲正向的影響,未獲實證支持,無

法展現出顯著性,不過圖 3 顯示,「產業位階」對「動態能力」的路徑係數不

算非常低,推測其存在㈲正向關係,應該是成立的。雖然 Teece & Pisano (1994)和 Teece et al. (1997)強調產業位階對動態能力的重要性,不過誠如策略㈻者對

於㈾源基礎觀點的評論—㈾源基礎觀點缺乏將㈾源轉換為競爭㊝勢的機制 (Eisenhardt & Martin, 2000),因此屬於靜態存量觀點的「產業位階」無法完整

Page 23: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17~

呈現動態能力的動態真義,而在實證的結果㆗表現出偏低的路徑係數值。雖然

如此,產業位階作為動態能力養成與運作的基礎角色(Teece et al., 1997),是不

容置疑的。因為組織必須透過既㈲㈵定㈾源(產業位階),加㆖動態能力的流程

能力,展現出路徑相依的演化過程,來不斷察覺外在環境的威脅、抓取把握浮

現的機會,並透過重組㈾源,來獲取持續性的競爭㊝勢(Teece, 2007)。因此可

以說產業位階是組織發展、動態能力養成的必要條件。

㆔、組織的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助於提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由 H4 的實證結果顯示,組織的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越高,則實踐性知識

吸收能力也越高。本研究認為組織取得與消化外部知識的能力越高,將使得組

織能提供㊜應環境和發展新產品所需的新知識,來進行知識轉型與利用。另㆒

方面,也由於對新知識的了解與熟稔,提高了組織轉型與利用新知識的能力—即為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此㆒研究結果也符合 Zahra & George (2002)的觀

點,認為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能使組織得以熟練㆞改造組織知識存量的觀點。

不過本研究的衡量模式㆗,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間的區

別效度偏低 (關連偏高),其原因可能㈲㆓:(1)在實務㆖,㈽業的潛在性知識

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可能㈹表㆒複雜、交互關連的能力。因為對於

新知識的獲取和消化 (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可能是㆒種不斷的試誤過程,包

括考量哪些重要新知識?如何取得?該知識㈲價值嗎?㈽業可以內化嗎?萬

㆒不能內化,是否應該放棄?同理,在㈽業對於新知識的轉型和利用也是如

此,例如對於已經內化的知識可以與舊知識整合產生新的產品或服務的價值

嗎?是否可順利銷售出去?因為㈲這樣的㈵性,組織對於外部知識的取得、消

化、轉型和利用,可能不是㆒個循序流程,而是以跳躍式的方式進行,產生了

相互交纏的現象。研究㆖是否要依照 Zahra & George (2002)的觀點來區分吸收

能力,亦或是採取縱斷面的研究,是未來研究㆗㈲趣的探討議題。 (2)雖然「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的衡量問㊠

係經過專家組成的內容評鑑委員會審議過,在內容效度㆖應當㈲㆒定的㈬準,

加㆖其在構念負荷量、信度、收斂效度㆖㈲良好的表現,但可能問㊠的設計㆖

或衡量方法㆖出現問題,導致㆓個構念無法明顯區別,這方面將列為研究限

制,並可在未來研究時進㆒步檢討與改進。

Page 24: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18~

㆕、組織的現㈲知識越多,則其吸收能力越高。

H5 和 H6 的實證結果顯示,組織所擁㈲的現㈲知識越多,則其潛在性知

識吸收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越高。此㆒現象說明了吸收能力會受到組織

現㈲知識的影響,展現了吸收能力的路徑相依性,符合 Cohen & Levinthal (1990) 對知識吸收能力具㈲路徑相依性的看法。不過要㊟意的是,相對於「實踐性知

識吸收能力」而言,「現㈲知識基礎」對「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的影響力較

高,表示組織必須具備相關且㊜當的知識基礎,才能在對外部知識進行取得和

消化㆖㈲所表現。畢竟㈲越豐富的知識基礎,可以提高對新知識的「理解」;

而「理解」正可以提升組織對知識的同化,讓組織可以處理和內化外來的知識 (Zahra & George, 2002)。

㈤、知識類的靜態㈾產/㈾源透過吸收能力來影響動態能力。

本研究的構念「現㈲知識基礎」與「產業位階」同屬「靜態」性的㈾產/

㈾源 (因而可能造成區別效度過低)。從本研究實證的結果看來,「靜態」的產

業位階並不能直接對動態能力產生顯著的影響力。但現㈲知識基礎卻可以透過

吸收能力來強化組織的動態能力。這㈺應到策略㈻者評論㈾源基礎觀點的問題

-重視靜態的㈾產/㈾源存量,而缺乏將其轉化為競爭㊝勢的機制。從本研究

的結果來看,可以說「吸收能力」應該屬於這種轉化機制之㆒,藉此組織可以

取得、消化、轉型和利用知識,以產生組織的動態能力,進而可獲取持續性的

競爭㊝勢。

陸、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所架構的知識吸收能力與動態能力的影響模式,「組

織吸收能力越高,則其動態能力越高」獲得實證結果的支持,而且潛在性知

識吸收能力的重要性高於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此㆒結果將㈲助於了解動態能

力之本質與意涵,同時明白其與知識管理領域㆗吸收能力理論模式之間的關

係。其次,本研究認為組織知識的吸收能力,會受到過去經驗和知識累積的影

響,並經實證也獲得支持,即「組織的現㈲知識越多,則其吸收能力越高」,

Page 25: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19~

此㆒結果將可建議組織在發展吸收能力時,應妥善利用過去經驗和知識所帶來

的影響,以掌握知識吸收能力發展之路徑相依性。雖然㈻者強調產業位階對動

態能力的重要性,但研究的結果證實,靜態的㈾產/㈾源並不能對動態能力產

生立即而顯著的影響,反而若是透過吸收能力的機制,便㈲機會將靜態的知識

型㈾產/㈾源轉化為㈲利於動態能力的提升。 在管理實務方面,本研究提出㆔點建議:1. 面對環境的快速變化,是否

能迅速㆞反應將是決定組織能否生存的重要指標之㆒。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建

議國內實務界可以藉由對於外界新知識的取得和利用,保持對環境的警覺,以

「強化吸收能力,來改善動態能力」的策略,使組織成為㆒個㈻習型組織,增

強組織㊜應與革新能力,確保組織的永續經營。2.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組織

對於外界新知識的吸收具㈲路徑相依性,亦即必須依賴過去累積的經驗來不斷

㆞吸納新的知識。若組織停止了對於外界新知識的吸收,則組織將會逐漸喪失

對於新知識的發現與應用能力。組織對於外界新知識的吸收是㆒長期的投㈾,

唯㈲不斷㆞保持對環境的警覺、持續㆞吸收新知識、強化動態能力,才能建立

長期的競爭㊝勢。3.從㈾源基礎觀點作出發,將組織知識型的靜態性㈾產/㈾源透過吸收能力的轉化機制,轉變成組織的動態能力,才能順利調整、整合、

重組㈽業的其他的策略性㈾產/㈾源,進而使之成為價值創造的策略根本,作

為組織創造價值和存活的憑藉。 由於本研究採取便利抽樣,雖然回收樣本已廣泛涵蓋各產業別、公司成立

年數與員工㆟數,惟本研究結果如欲推論㉃國內所㈲的㈽業與組織,仍應採用

系統隨機抽樣。在未來的研究方向,本研究認為組織吸收能力/動態能力的關

係還㈲某些㆞方值得繼續深入探討,包括 1. 雖然根據 Zahra & George (2002)的建議將吸收能力區分為取得和消化 (潛在性知識吸收能力),以及轉型和利

用 (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但其間㆕大步驟的次序和交互作用關係還不明

顯,而這些交互作用是否也會對動態能力產生調節或干擾?是正向還是負向?

此㆒關係的釐清是值得後續㈲興趣的研究者深思與探討的。建議後續研究者也

可以採用縱斷面的研究方法,來深入探討吸收能力㆕大步驟的交互作用。2. Davenport & Prusak (1998)認為知識分享過程包括傳送與吸收,若能深入探討

組織知識吸收能力/動態能力與知識分享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值得深入的方

向。3. Eisenhardt & Martin (2000) 認為依不同的動態程度,可將市場區分為溫

和動態市場 (moderately dynamic markets) 與高速動態市場 (high-velocity markets)。後續研究也可以針對不同動態程度的市場背景,分別探討異質市場

㆗組織的動態能力表現。

Page 26: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20~

參考文獻

陳尚晏,2003,台灣㆞區高科技產業實行㈽業電子化之策略研究-以動態能力觀點分

析,國立高雄第㆒科技大㈻㈾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Aiken, A. A., 1980, “Cont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ingle Items or Questionnair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Vol. 40, No. 3, 955-959. Aiken, A. A., 1985, “Three Coefficients for Analyz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Rating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Vol. 45, No. 1, 131-142.

Amit, R. and Schoemaker, P. J. H., 1993,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4, No. 1, 33-46.

Argote, L., 1999,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reating, Retaining, and Transferring Knowledge, Boston: Kluwer Academic.

Argyres, N., 1995, “Technology Strategy,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Interdivisional Coordin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 28, No. 3, 337-358.

Arthur, B., 1989,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Economic Journal, Vol. 99, No. 394, 116-131.

Augier, M. and Teece, D. J., 2006, “Understanding Complex Organization: the Role of Know-how, Internal Structure, and Human Behavior in the Evolution of Capabilitie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Vol. 15, No. 2, 395-416.

Bontis, N., 1999,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by diagno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framing and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18, No. 5-8, 433-462.

Clark, K. B. and Fujimoto, T., 1991,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Strateg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World Auto Industr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ohen, W. N. and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bil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35, No. 1, 1128-1152.

Davenport, T. H. and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David, P., 1985,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 No. 2, 332-337.

Deeds, D. L., DeCarolis, D. D., and Coombs, J., 1999,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High Technology Ventur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New Biotechnology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 15, No. 3,

Page 27: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21~

211-229. Dierickx, I. and Cool, K., 1989,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5, No. 12, 1504-1511. Eisenhardt, K. M. and Martin, J. A., 2000,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1, No. 10, 1105-1121. Eriksson, K., Majkgard, A., and Sharma, D., 2000, “Path Dependence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ces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 40, No. 4, 307-328.

Fornell, C. and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8, No. 1, 39-50.

Garvin, D., 1988, Managing Qu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Gold, A. H., Malhotra, A., and Segars, A. H., 2001,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Organization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18, No. 1, 185-214.

Grant, R. M.,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33, No. 3, 114-135.

Grant, R. M., 1996,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17, No. 3, 375-387.

Henderson, R. M., 1994, “The Evolution of Integrative Capability: Innovation in Cardiovascular Drug Discover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Vol. 3, No. 3, 607-630.

Hulland, J., 1999, “Use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A Review of Four Recent Stud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0, No. 2, 195-204.

Kim, L., 1997, “The Dynamics of Samsung’s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Semiconducto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39, No. 3, 86-100.

King, A. A. and Tucci, C. L., 2002, “Incumbent Entry into New Market Niches: The Role of Experience and Managerial Choice in the Crea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Management Science, Vol. 48, No. 2, 171-186.

Koestler, A., 1966, The Act of Creation, London: Hutchinson. Kogut, B., 1996, “What Firms do? Coordination, identity and learn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7, No. 5, 502-518. Langlois, R., 1994, “Cognition and Capabilities: Opportunities Seized and Miss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Working Paper, New York University. Lawshe, C. H., 1975,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Content Validity,” Personnel

Page 28: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22~

Psychology, Vol. 28, No. 1, 563-575. Luo, Y., 2000,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35, No. 4, 355-378. Madhok, A. and Osegowitsch, T., 2000, “The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31, No. 2, 325-336.

Makadok, R., 2001, “Toward a Synthesis of the Resource-based and Dynamic-capability View of Rent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2, No. 5, 387-401.

Nelson, R. R., 1994,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Institution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Vol. 3, No. 1, 47-63.

O’Dell, C. and Grayson, C. Jr., 1998, “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fer of Internal Best Practic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40, No. 3, 154-174.

Rindova, V. P. and Kotha, S., 2001, “Continuous Morphing: Competing Through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m and Fun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44, No. 6, 1263-1280.

Rocha, F., 1997, “Inter-firm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Effec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Firm-size and Specialization.” Discussion paper,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Schilling, M. A., Vidal, P., Ployhart, R. E., and Marangoni, A., 2003, “Learning by Doing Something Else: Variation, Relatedness, and the Learning Curve,” Organizational Science, Vol. 49, No. 1, 39-56.

Shankar, V. and Bayus, B. L., 2003, “Network Effects and Competi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Video Game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4, No. 4, 375-394.

Szulanski, G., 1996,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7, Special Issue, 27-43.

Teece, D. J. and Pisano, G., 1994,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 an introduction,” Industrial Corporate Change, Vol. 3, No. 3, 537-556.

Teece, D. J., 2007,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8, No. 13, 1319-1350.

Teece, D. J., Pisano, G., and Shuen, A.,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 No. 7, 509-533.

Tracy, M. and Wiersema, F., 1993, “Customer Intimacy and Other Value Displin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84-93.

Van den Bosch, F., Volberda, H., and De Boer, M., 1999, “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Page 29: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23~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10, No. 5, 551-568.

Vermeulen, F. and Barkema, H. G., 2002, “Pace, Rhythm, and Scope: Process Dependence in Building a Profitabl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3, No. 7, 637-653.

Wheeler, B. C., 2003, “NEBIC: A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 for assessing Net-Enabl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Vol. 13, No. 2, 125-146.

Wiig, K. M., 1999, “Introduc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to the Enterprise” in Liebowitz, J. (ed.), Knowledge management handbook, NY: CRC Press, 3.1-3.41.

Wold, H., 1974, “Causal flows with latent variabl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5, No. 1, 67-86.

Wold, H., 1985, “Systems analysis by partial least squares” in Nijkamp, P., Leitner, L., and Wrigley, N. (eds.), Measuring the Unmeasurable, Boston, MA: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21-251.

Zahra, S. A. and George, G., 2002, “Absorptive Capabil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7, No. 2, 185-203.

Zollo, M. and Winter, S. G., 2000,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13, No. 3, 339-351.

Zott, C., 2003,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4, No. 2, 97-125.

Page 30: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24~

附錄、衡量問㊠

《第㆒部份》公司與個㆟基本㈾料

請依貴公司的實際狀況填答,並在題目後的□打「 」的記號。

1. 貴公司所屬的產業別為何?

□製造業 □服務業 □公共事業 □㈻校 □㈮融業

□運輸業 □零售業 □政府單位 □其他__________

2. 貴公司的員工㆟數?

□50 ㆟以㆘ □51-100 ㆟ □101-500 ㆟ □501-1000 ㆟ □1001-5000 ㆟

□5000 ㆟以㆖

3. 貴公司成立㉃今已㈲幾年?

□5 年以㆘ □6-10 年 □11-15 年 □16-20 年 □21-25 年 □26-30 年

□31-35 年 □36 年以㆖

4. 請問您所擔任的職務在貴公司內之層級為何?

□高階主管 □㆗階主管 □基層幹部 □技術工程師或行政㆟員

《第㆓部份》動態能力

問卷量測題㊠

1.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各部門之間的溝通管道較為順暢。

2.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能更㈲效㆞採用跨部門團隊來執行專案計劃。

3.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的合作廠商較能㊜時㆞提供服務。

4. 總的來說,對於所㈲的經營作業活動,我們公司擁㈲較好的內外㈿調、整

合能力。

Page 31: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25~

5.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即時發現外部環境的改變。

6.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即時知道市場的利基所在。

7.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即時了解競爭者的㊝劣之處。

8.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因應環境的變化,快速㆞調整組織營運流程。

9.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因應環境的變化,快速㆞改變產品/服務。

10. 總的來說,和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擁㈲較好的重組與轉型能力。

《第㆔部份》產業位階

問卷量測題㊠

1.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擁㈲較多的獨㈵技術。(如.專利、Know-how、發明…等)

2.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開發新產品/服務的能力較強。

3.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擁㈲較健全的㈶務架構。

4.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在市場㆖具㈲較正面的㈽業形象。

5.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擁㈲較㊜合創新的組織環境。

6. 與同業相比,政府法律或政策對我們公司的營運較為㈲利。

7.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的市場佔㈲率較高。

8.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把不重要的非核心技術,交由委外廠商處理的能力與

績效較好。

9. 總的來說,和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擁㈲較佳的產業競爭㆞位。

Page 32: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26~

《第㆕部份》現㈲知識基礎

問卷量測題㊠

1. 與同業相比,本公司累積更多與新產品/服務開發相關的知識。

2. 與同業相比,本公司累積更多與市場/顧客相關的知識。

3. 總的來說,與同業相比,本公司累積更多實用的知識。

《第㈤部份》潛在吸收能力

問卷量測題㊠

1.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知道那些外部知識對我們是㈲幫助的。<外部知

識:公司內部所缺乏但為其營運、策略制定㈲關的知識。>

2.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迅速㆞辨認那些外部知識對我們是㈲用的。

3.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對於外部相關知識的搜集,投入較多的㆟力與成本。

4.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引進㈲用外部知識的速度較快。

5.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掌握外部知識來源的能力較強。

6. 總的來說,我們公司能更快速㆞取得㈲用的外部知識。

7.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知道如何分析(整理、分類)外部知識。

8.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迅速㆞理解外部知識。

9.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幫助員工了解外部的重要知識。

10. 總的來說,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消化外部相關知識的能力較強。

Page 33: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山管理評論

~227~

《第㈥部份》實踐性知識吸收能力

問卷量測題㊠

1. 與同業相比,對於新、舊知識的成功融合,我們公司的能力較強。

2.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常更新過時的知識。

3.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以新的觀點來詮釋原㈲知識的利用。

4. 總的來說,我們公司較能以新知識來更新、詮釋原㈲的知識。

5.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效㆞將新知識利用在重要的工作㆖。

6.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將新知識快速㈲效㆞提供給需要的員工。

7. 與同業相比,我們公司較能將新知識快速㈲效㆞應用在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

8. 總的來說,我們公司較能㈲效㆞利用外部取得的知識來利用。

Page 34: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 態能力之影響因素mgtr.cm.nsysu.edu.tw/Upload/Journal/89/27042/633766876203618108.pdf ·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以知識管理觀點為基礎探討組織動態能力之影響因素

~228~

作者簡介

劉勇志

國立㆗山大㈻㈾訊管理博士,現任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訊管理系助理

教授。曾任職於華經㈾訊、㈾策會、㈰㈪光半導體等公司,從事㈾訊管理相關

工作。目前研究領域包括㈾訊管理、知識管理、㈽業 e 化、㈾訊系統建置。曾

經發表論文於國內外期刊,包括㈾訊管理㈻報、㆗山管理評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等。

E-mail: [email protected]

楊耀傑

畢業於國立㆗山大㈻㈾訊管理系碩士班。目前服務於鼎新電腦股份㈲限公

司,擔任軟體工程部經理㆒職。參與過 DSC.NET Web 應用軟體平台開發、

WebCRM 產品開發、紡織業 FAT 交易平台專案開發、軟體開發部門流程㉂動

化改善等專案。主要專長包括知識管理、軟體工程、專案管理和.NET Solution等。

E-mail: [email protected]

王貴英

交通大㈻科技管理博士,明新科技大㈻㈾訊管理系助理教授。論文曾經發

表於產業論壇、㊩㈻教育、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s、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等國內外期刊。目前研究興

趣包括電子商務(Web 2.0)、知識管理與㊩療管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