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離開了天主教的神父修女對本書的意見 · web...

23
第第第 ◆◆◆◆◆◆◆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一群離開了天主教的神父修女對本書的意見

羅馬天主教的福音

第十章:教皇與主教

第四部

權  柄

◆◆◆◆◆◆◆

羅馬天主教教皇是如何成為教會領導人的?是誰確定羅馬教會的信仰?基督教所信的福音單獨建基於聖經,為何羅馬天主教對福音的看法卻與基督教的看法有這麼大的分別?

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本書第四部份有仔細的研究。研究先從羅馬天主教的權力架構開始。這個權力架構乃是建基於三個信念:

1. 以教皇為首的眾主教都是使徒的繼承人(參第十章,教皇與主教)

2. 主教都是有權威的教師,是羅馬天主教信仰的監護人(參第十一章,教誨權柄)

3. 天主教的信仰建基於成文的聖經和未成文的遺傳(參第十二章,聖經與遺傳)

在這第四部裡,讀者你將會看到羅馬天主教權力的架構如何運作。例如在第十章,你會回到昔日羅馬帝國和羅馬教會興起的時代。在那裡,你會遇見羅馬主教斯維斯德(Sylvester),和認識到他的新盟友,就是最有權勢的康士坦丁皇(Emperor Constantine)。

在第十一章,你會出席第一次梵蒂崗會議(First Vatican Council)。在那個歷史性的會議中,聽到主教們怎樣討論有關教皇無誤的信條。

最後來到第十二章,你會看到羅馬天主教的教義是如何形成的。然後你會目睹教皇庇烏十二世(Pope Pius XII)怎樣簽署一份文獻,這份文獻就是「馬利亞升天教條」(Assumption of Mary)促成的主因。

第十章

教皇與主教

引言:

羅馬,主後325年5月20日

羅馬主教斯維斯德(Sylvester)從他宮廷的陽台上遠眺,著迷地望著一群群工人在搬運石塊,運往鄰近的一個建築地盆。「感謝神,賜給我一個這樣的皇帝!」主教自言自語地說。他十分明白,如果不是康士坦丁皇(Emperor Constantine)下令停止逼害基督徒,他自己早已淪為其中一個搬石工人了。更有可能是被流放到鉛坑那裡去勞役。又或者已經被處死了。

斯維斯德主教(Sylvester)回想這些往事,感到自己其實早在十三年前已經開始轉運了 。當年正是主後312年,康士坦丁皇正在準備出征,要與他的頭號敵人馬辛廷(Maxentius)交戰。某日約在正午時份,康士坦丁皇帝突然看見空中出現一個刻有「靠此記號得勝」字樣的十字架,他立刻下令,吩咐屬下軍隊將十字架記號刻在所有盾牌上,然後帶著這些盾牌出去作戰。結果康士坦丁大獲全勝,他深信,這樣的戰果確實是出於神。所以康士坦丁皇頒令全國,停止迫害基督徒。並且作出許多維護基督教,甚至偏袒基督教的行動。善待基督教遠遠超過其他宗教。

「感謝神!賜我一個這樣的皇帝!」斯維斯德主教(Sylvester)一面自言自語,一面走進那座清涼的宮殿。這座宮殿原本是屬於康士坦丁皇第二任妻子科士達的(Fausta),康士坦丁皇卻將它轉送給羅馬主教。宮殿裡所有裝飾擺設,包括傢俱、藝術品、僕人、甚至主教自己身上所穿的絲質錦袍,都是皇帝所賜的。不但如此,歷史又告訴我們,以後皇帝還陸續厚賜更多好處給主教。

康士坦丁原是一個精力充沛的皇帝,所以他為教會想得很週到。他早已安排省政府每年撥出一部份稅收出來,存入教會的庫房。又特別豁免所有神職人員的個人入息稅。此外,他又將星期日定為公眾假期,又計劃在基督出生的伯利恒城,和耶路撒冷城郊聖墓的所在地那裡,分別建造幾個壯麗堂煌的神龕。並將羅馬城粉飾一番,分別為彼得、保羅、和羅馬主教建造三座大禮堂。

皇帝先為羅馬主教的大教堂動工。這座教堂座落在斯維斯德主教(Sylvester)自己宮殿的旁邊。它的設計真是美侖美奐,裡面有七座金壇。建築工人還為主壇製造一個純銀的罩篷。教堂的天花屋頂掛了五十盞吊燈,將教堂照得通明。

皇帝又照著斯維斯德主教(Sylvester)的心意,在教堂內設有御用的郵政和運輸系統。現在可以在這裡舉行全國性的會議了。事實上,當斯維斯德主教(Sylvester)去世的時候,第一次大公會議就已經開始了 ,舉行地點卻是1200哩以外的尼西亞(Nicaea)。康士坦丁皇邀請了三百多位主教出席,一切費用全由皇帝支付。就在這樣的場合中,皇帝向這些主教頒下他的訓令。

(引言完)

· ◆◆◆◆◆◆◆

梵蒂崗城

對於羅馬天主教教會的未來命運來說,皇帝偏愛的影響,比世上任何其他的影響更大。因為直到今天這個時代,人們還可以感受到羅馬皇帝對教會的影響。

從外表來說,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建築方面了。座落在斯維斯德主教(Sylvester)宮殿旁邊的那座聖約翰勒德蘭大教堂(St. John Lateran),直到今天仍然被譽為最高級的羅馬天主教教堂。而聖彼得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卻成為專為教皇舉行儀式的中心。這大教堂原本是康士坦丁皇在第四世紀時代建造的,不過到了第十六世紀,這座建築物卻按照大設計師米高安基羅(Michelangelo)的設計重建。到現在,又再改建成為一座新型的建築物,樓高四十層,容量可比美一個現代化的體育館,足能容納五萬人在裡面聚會。

聖彼得大教堂位於梵蒂崗城的中央。梵蒂崗城可以說是羅馬城中的一個獨立國家。她的大小與一間大學的校園相若,卻是世界上最小的獨立自主國。梵蒂崗有自己的政府、國旗、郵政、貨幣、廣播電台,和各國的大使館。她也是羅馬教皇的住宅,是羅馬天主教高級聖職人員的辦事處,也是教會行政和司法的總部。

皇帝對羅馬天主教教會的影響,又可以從地區劃分的政策上見到。教會採用了國家的政治架構,將全球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的教堂組合起來,稱之為一個「牧區」(parishes)〔2179〕。這些牧區組合起來稱為一個「主教區」(dioceses or sees,這詞是從拉丁文「座位」”seat”這個字發展出來)。這名稱表示,一個主教區是由一個主教來管治的〔833, 1560〕。天主教在全世界共有約二千多個「主教區」。教會進一步將這些「主教區」組合起來,成為500個「教省」(provinces)。每一個「教省」裡面都有一個最主要的主教區,稱為「大主教區」(archdiocese)。這名稱表示,這區是由一位大主教(archbishop)治理的〔887〕。羅馬城可以說是眾大主教區之中最重要的大主教區〔834〕,因此又稱為「使徒管治教區」(Apostolic See)。所謂使徒管治,其實是教皇直接管治。羅馬天主教教會認為,彼得原是羅馬城的第一任主教。

羅馬天主教的教民

目前全球大約有九億四仟五百萬羅馬天主教徒 ,佔全球人口18%。羅馬天主教在南美洲(89%)和中美洲(87%)是主要的宗教團體。大部份歐洲人(40%)、大洋島嶼人(27%)和北美洲人(24%)都是天主教徒。在非洲,天主教徒亦佔人口的14%,在亞洲則只有3%。

佔最多天主教徒的國家計有:巴西(一億三仟五百二十萬);墨西哥(八仟三百八十萬);美國(五仟六百七十萬);意大利(五仟五百七十萬);菲律賓(五仟二百三十萬);法國(四仟七百六十萬);西班牙(三仟十百萬);波蘭(三仟六百六十萬);哥倫比亞(三仟一百三十萬)和德國(二仟八百六十萬)。這十個國家的天主教徒佔了全球天主教徒的百份之六十(60%)。

教皇與主教

〔551-553, 857-896, 1555-1561〕

羅馬天主教內部是由一個金字塔式的職級制度管治的,形同軍隊的制度一樣〔771, 779〕:上有眾主教(bishops),稱為「使徒繼承人」〔77, 861-862, 869, 880, 938, 1087, 1562, 1594〕:

「……由於神的安排,眾主教繼承了使徒的職位,成為教會的牧者。因此,聽從主教就是聽從基督;拒絕主教就等於拒絕基督,和差基督到世上來的神。」

            ---- 第二次梵蒂崗會議

天主教教義認為,眾主教承繼了眾使徒三重權柄〔873, 939, 1536, 1558〕:

· 教導的權柄〔77, 888-892〕

天主教認為,教導「萬民」 是主教的職責。並且只有主教才有權柄去解釋和教導人認識聖經〔85, 100〕。

· 使人成聖的權柄〔893〕

教會認為主教有權「用真理使人成聖」,和「供給人靈性上的滋養」 。只有主教才有權柄按立神父和其他主教〔1559, 1575, 1576〕。此外,主教更有權柄監督教會執行聖禮〔1369〕。

· 統治的權柄〔883, 894-896〕

主教的責任是牧養和統治教會。他們能夠統治全世界所有教會,因為他們的權柄是「至高無上」的 。

天主教認為,羅馬主教是眾主教的元首〔880-883〕,可以稱為「聖父」(Pope原意是父親father),因為他是教會至高無上的教師和牧者〔882, 937〕。

教皇有這樣崇高的權力,是根據一個稱為「至高無上」(Primacy)的教義。「至高無上」這個詞的字根源於拉丁文,意思是「第一位」(first)〔881〕。羅馬教會解釋說,彼得既然是眾使徒中的「第一位」,他就是教會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了〔552, 765, 862〕:

「根據福音書所顯示的證據,我們現在作出這樣的教導和宣告:主基督曾經親自而直接地向蒙福的使徒彼得承諾,將至高無上的審判權柄傳授給他,要叫他管理神整個教會。」

               ---- 第一次梵蒂崗會議

天主教認為,大約在五旬節(Pentecost)之後不久,彼得就遷居到羅馬,成為該城的第一任主教。在那裡,他統治著全世界所有教會,做所有主教的元首。以後,任何人如果能夠繼承彼得的職位,就同時繼承了羅馬主教的職位,也就是教皇的職位〔834, 862, 880, 882, 936〕。

天主教又認為,教皇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869, 936〕。此外,教皇還有許多別號,例如:聖彼得的繼任人、使徒之王、全世界教會的教皇、西方的元老、義大利最高主教、羅馬省大都會的大主教,和梵蒂崗城國的統治者。

除了教皇職位之外,天主教教會還在教皇以下設立一種特別的高級主教。這些高級主教被選立,為要服侍教皇,做教皇的高級顧問,和行政人員。天主教稱這一類高級主教為「紅衣主教」(Cardinals)。甚麼時候教皇去世或辭職,這些紅衣主教就有責任選出下一任教皇。

根據天主教的職系等次,教皇和主教以下的職位就是「祭司」〔1562-1568〕。天主教稱這些祭司為「神父」(priests)。大多數神父都是在牧區裡的教會內事奉,主要的職責是牧養會眾,並為他們施行聖禮〔1595〕。在諸多的聖禮中,神父最主要的責任是在彌撒聖禮中將基督獻為祭,和聆聽犯罪者的告解,然後按他們犯罪的嚴重程度吩咐他們履行懺悔聖禮〔1566, 1411, 1461〕,藉以宣告赦免他們的罪。

在神父職位以下還有「助祭」(deacons),他們的職責是幫助神父施行聖禮、傳道,和協助牧區教會的行政事務〔1569-1571〕。由主教按立的助祭有權為信徒施行洗禮和主持婚禮,卻沒有權在彌撒聖禮中將基督獻為祭,和聆聽信徒的告解〔1256, 1411, 1495, 1570, 1596, 1630〕。

此外,還有許多未被按立的男女信徒,他們都可以在數以百計的天主教機構中事奉〔914-945〕。男的稱為「修士」(brothers),女的稱為「修女」(sisters或nuns)。他們服務的範圍很廣,包括教育、醫療、社會福利、行政、和宣教等等。

羅馬天主教有兩個主流的敬拜模式〔1200-1209〕:第一個在西羅馬帝國形成,稱為西方禮儀,或羅馬禮儀,或拉丁禮儀。這種敬拜模式傳遍了西歐,其後再傳到美洲。現今世界上大部份天主教徒都是採用這種西方禮儀,因為這種敬拜模式在全世界各地都十分流行。

至於東方禮儀,大約有一千四百萬天主教徒採用。其中包括馬朗尼人(Maronite)、希臘人(Greek)、慕佳人(Melkite)、羅馬尼亞人(Rumanian)、烏克蘭人(Ukrainian)和印度人(India)。他們組織成東方的天主教教會,或東方禮儀的天主教教會。在這一類教會裡,職級最高的主教稱為宗主教(patriarchs)。雖然東方天主教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教會的敬拜儀式都不同,它們的教義卻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承認羅馬主教為教皇,對他絕對降服。

羅馬天主教教會

教皇    Pope

1

紅衣主教  Cardinals

148

宗主教   Patriachs

10

大主教   Archbishops

777

主教    Bishops

3,250

神父    Priest

404,031

助祭    Deacons

18,408

修士    Brothers

62,184

修女    Sisters

875,332

平信徒   Laity

943,213,859

總數

944,578,000

聖經的回應

羅馬天主教的權柄和職級制度建基於三個信念:1.基督立彼得為眾使徒和全世界教會的元首;2.眾使徒又曾經分別任命眾主教來承繼他們的職位;3.教皇既然是羅馬城的主教,就自然是彼得的繼任人。

其實這些信念都是沒有聖經根據的。反之,聖經卻顯示:

· 彼得並非眾使徒和全世界教會的元首。

· 眾主教也不是眾使徒的繼任人。

· 教皇也不是彼得的繼任人。

彼得並非眾使徒和全世界教會的元首

雖然羅馬天主教認同聖經所說,基督是教會的元首(參西1:17-18),她卻補充說:基督是不可見的元首,「教皇卻是全教會可見的元首」〔669, 882, 936〕:

「……羅馬主教是聖彼得的繼任人,是眾使徒的王,是基督在地上的真正代表,是全教會的元首,是所有基督徒的父親和教師。因為主基督已經將牧養、管理、和統治全世界教會的權柄賜給彼得。」

               ---- 第一次梵蒂崗會議

到底羅馬主教是不是彼得的繼任人?雖然天主教提出以下四個聖經根據,我們卻要與讀者一同來審查一下這些聖經根據是否屬實:

· 在這磐石上

天主教認為,主耶穌要將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16:18),所說的「這磐石」就是彼得。

· 天國的鑰匙

天主教又認為,耶穌同時將天國的鑰匙賜給彼得(太16:19)。

· 牧養我的羊

天主教再推論,耶穌吩咐彼得做全世界教會的牧者(約21:16)。

· 彼得領導其他使徒

天主教引用新約聖經許多例子,指出彼得確實領導其他使徒和教會。

在這磐石上

其實馬太福音這樣說:

「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還要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

                  ----太16:13-18

可是,羅馬天主教教會卻將這段經文最後的一句翻譯為:「你是彼得,我會將我的教會建造在彼得你這個人身上。」這樣翻譯明顯是為要堅持彼得就是支持教會的那塊磐石〔552, 586, 881〕,好使教會能夠繼續推論彼得是「眾使徒的王,是教會可見的元首。」

我們認為這種譯法很有問題:第一,任何人只要稍微看一看希臘文的馬太福音,就不會作出這樣的結論,以為彼得就是那塊磐石。根據原文聖經,耶穌是對西門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16:18)。請讀者注意,主所選用的字是可圈可點的。彼得這名字雖然可以解作「石」(petros),主耶穌卻不是對彼得說:「你是彼得(Petros),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你這塊『石』(petros)上。」主乃是說:「你是彼得(Petros),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petra)上。」

讀者有沒有注意到,主耶穌所選用的“petra”這個字,是指一塊大「磐石」。因為希臘原文 “petra” 這個字原是女性的,意思是「一塊龐大的磐石」(a mass of rock)。在新約聖經裡,馬太福音七章廿四至廿五節也用過這個字來形容一塊「大磐石」:主耶穌說,聰明人把房子建造在「磐石」上,所說的就是這一類「地下的大磐石」。馬太福音廿七章六十節也用過 “petra” 這個字,在這裡“petra”這個字是指鑿出主耶穌墳墓的大磐石。

至於「彼得」 “Petros” 這個字原是個男性詞,意思是「一塊石卵」(boulder),或「一塊鬆脫獨立的石頭」(a detached stone)。希臘文學亦常用“petros”這個字來形容一塊可拾起來拋出去的小石頭。

因此,耶穌對彼得所說的這句話可以翻譯為:「你是一塊小石頭(Stone),但我卻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這塊大磐石(bedrock)上。」主耶穌這樣選用不同的字,很明顯是要顯示出,祂要把教會建造在「大磐石」之上,而不是建造在彼得這塊「小石頭」之上。

任何人讀希臘原文馬太福音都應該注意到這個明顯的分別。而且因為太明顯了,相信讀的人必定會在這裡稍為停一停,思想一下「這大磐石」(16:18)是甚麼意思?他絕對不會這麼草率地將「磐石」(petra)與「彼得」(Petros)混為一談,因為原文所用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字。

為了找出最正確的譯法,讀者必定會仔細研究一下上下文。但羅馬天主教卻忽略了這一點,竟然將最突出的重點也忽視了。

尚若羅馬天主教能注意到這個重點,他們就會看到,馬太福音十六章十三至廿節所顯示的這個重點根本上與彼得無關。這段經文一開始就記載主耶穌考問門徒祂到底是誰。主說:「人說我人子是誰?」(太16:13)。後來彼得起來指著主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請注意,「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就是經文的重點,當這重點被彼得點出來之後,主耶穌立即就警告門徒說:「不可對人說他是基督。」(太16:20)

再者,當得彼說出耶穌的身份之時,主便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7)主耶穌指出,彼得能以洞悉耶穌的真正身份,是因為神給他啟示所致。經文敘述到這裡,主耶穌就運用文字堆砌的技巧,對彼說:「你是彼得(小石),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16:18)

這樣,我們看見「這磐石」應該是指前文所說「天父的指示」和它的內容。換言之,彼得承認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這個「認信」就是主所說的「磐石」,是日後整個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因為基督教教會,每一個教義和禮儀都是建築在這個「認信」之上。除非我們承認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否則我們不能得救。

再看這段經文的背境,我們又發現「這磐石」是指著承認耶穌的身份而說。我們知道,馬太寫福音書的對象是猶太讀者,馬太必定會預料到他的讀者十分熟悉舊約聖經。試問一個猶太讀者會怎樣解釋「在這磐石」這句話呢?摩根博士(G.Campbell Morgan)認為:「如果我們在舊約聖經中追查“磐石”在比喻中的用法,就會發現這個字從來不會用作比喻一個人,只會用來比喻神」 例如:

「只有耶和華為聖,除他以外沒有可比的,也沒有磐石像我們的神」 ----撒上2:2

「除了耶和華,誰是神呢?除了我們的神,誰是磐石呢?」

-----詩18:31

「除我以外,豈有真神嗎?誠然沒有磐石,我不知道一個!」  -----賽44:8

倘若我們更廣泛地參考新約聖經,我們就更加證明這一點了。例如,彼得自己也形容基督是「磐石」(petra):

「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所以祂在你們信的人就為寶貴,在那不信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petra)。」(彼前2:6-8)

保羅也用希臘文“petra”這個字來形容基督。在羅馬書,他形容基督是猶太人的絆腳石頭,跌人的「磐石」(petra)(羅9:33)。在哥林多前書,他敘述以色列人在曠野所遇到的是「靈磐石」,並且解釋這「磐石」(petra)就是基督。(林前10:4)

將基督解作教會建造在其上的「磐石」,這一點也與其他聖經真理吻合。保羅提出警告說:「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耶穌是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3:11)。很清楚的,保羅所強調的,基督就是建造教會的「根基」(foundation)。在以弗所書裡,保羅指出「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而基督耶穌自己卻是教會的「房角石」(corner stone)(弗2:20),意思是說,基督是最主要的石(principal stone),使徒和先知只不過是次要的石而已(secondary stones)。

其實維護羅馬天主教的學者也發現,馬太用 “petra” 這個希臘字來說明「在這磐石上」這句話所指的磐石是怎樣的石,可是他們卻狡辯說,雖然聖經寫出來是希臘文,其實當時耶穌說話是用亞蘭文。因此,他們認為當耶穌說出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節那句話時,祂原沒有用兩個不同的希臘文字,只重覆地用彼得的亞蘭文名字「磯法」(Kepha)而已。耶穌實際上是說:「你是磯法(Kepha),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磯法(kepha)上。」故此這句話表明教會是建造在彼得這根基上。

羅馬教會這樣解釋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節,分明是表示他們沒有仔細研讀過聖經,於是就忘記了聖經每個字都是神所默示的這個大原則,改為按自己的觀點來解釋。

我們知道,神所默示的新約聖經是用希臘文寫成的,不是用亞蘭文寫成的。強調耶穌當時所說的是亞蘭文,而不顧神以希臘文來默示聖經,這種論證只是一種猜測而已。再者,有人指出,如果亞蘭文已經表達得夠清楚,反而希臘文不夠清楚,甚至會引起混淆的話,為甚麼聖靈不乾脆用亞蘭文來默示聖經?新約聖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聖經共有九處稱彼得為「磯法」(Cephas),這就是亞蘭文的彼得叫法。既然寫的是希臘文,為甚麼聖靈不乾脆重覆用希臘文 “petros” 這個字來表達,正如天主教的學者所觀察到,耶穌重覆用亞蘭文來表達一樣?這樣一來,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節就會變成:「你是彼得(Petros),我要把我的教會建在這磐石(Petros)上」了,豈不是清楚得多嗎?

但是,與其用人的觀察來辯論,為甚麼不讓經文自己說清楚所要說的話呢?當聖靈用希臘文來啟示新約聖經的時候,祂故意用彼得(Petros)和磐石(Petra)這兩個不同的字來區分。加上經文的上下文本身又清楚地說明這一點,還有人可以曲解耶穌的意思嗎?

天國的鑰匙

當耶穌對彼得說完祂要將教會建立在磐石上之後,接著又對彼得說:「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9)

羅馬天主教認為,主所說的鑰匙,是代表至高無上的權柄( Supreme authority)〔553〕。故此主的意思是要立彼得為眾使徒和教會之首〔552-553, 1444-1445〕。

不錯,鑰匙可以代表權柄,但我們卻找不到任何經文證明彼得曾經得著至高無上的權柄去管理教會,和領導眾使徒。因此我們無法接納天主教這個解釋。倘若我們參考其他有關鑰匙的經文,我們會發現,鑰匙所代表的權柄其實是指准許或不准許別人進來的權柄。說清楚一點,這就是開門與關門的權柄而已(參賽22:22, 路11:52, 啟3:7-8, 9:1-2, 20:1-3)。聖經裡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明彼得曾經行使這樣的權柄。

例如,主耶穌雖然被猶太人害死,但在主復活以後(徒2:14-36),神的旨意是要將福音先傳給猶太人,而第一次傳揚這福音,是要藉著彼得和其餘十一個使徒去傳。之後,神又計劃將福音傳給撒瑪利亞人,而第一次傳給他們,也是藉著彼得和其餘十一個使徒(徒8:4-25)。再後,神的計劃又要將福音傳給外邦人,而第一次向外邦人傳,還是藉著彼得去傳給哥尼流這一家外邦人(徒9:302-10:48)。神的計劃是每次向外人傳福音,都要用彼得來傳第一次,以後才由保羅和其他人來繼續傳,這就是主將天國的鑰匙賜給彼得的意思。正如聖經形容神賜傳道的機會給保羅,說:「為外邦人打開信道的門」(徒14:27),可見打開門就是運用神所賜的「鑰匙」的意思了。

馬太福音十六章十九節的下半部告訴我們更多這方面的資料,說明彼得日後所運用的權柄是怎樣的權柄。這下半部經文論到彼得所擁有的權柄,就是「捆綁」和「釋放」的權柄。不過,後來在馬太福音十八章十八節那裡,我們又看見主耶穌將同樣的權柄也賜給其餘的使徒。這一點顯示出,這段經文的重點其實是指「教會紀律」。經文指出,主耶穌告訴十二門徒,日後他們按著主所指示的程序去輔導一個犯了罪的會友,如果這個會友不肯悔改,就要對他執行紀律處分。他們決定怎樣處分這個犯罪而不悔改的會友,神也會尊重他們的決定。這就是主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的意思了(太18:18)。這權柄與較早時基督應許賜給彼得的完全相同。故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兩段經文所說的權柄,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牧養我的羊

主耶穌又對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約21:16)

羅馬天主教認為主耶穌在約21:15-17所說的這段話,是為宣告委任彼得做全世界所有教會最高的牧者〔553, 816, 937〕。因此,天主教學者進一步推論,認為耶穌在這裡所說的「餧養」和「牧養」,是為要暗示彼得可以…

「……運用社會的權柄。因為主耶穌只將這權柄賜給彼得,所以只有彼得才可以擁有真正至高無上的權柄,使他能以履行他在教會裡最高牧者的職責。」

                 ----教義神學手冊

            (Manual of Dogmatic Theology)

天主教將「餧養」這個字拉扯得這麼遠,實在遠離了主的原意。其他記載「餧養」這個字的經文,完全沒有像天主教學者所說的這個意思。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有七次用來形容「餧豬」!例如,路加所說的那個浪子,他的主人就是「打發他到田裡去餧豬。」(路15:15)我們懷疑,那個浪子會認為他的主人厚愛他,所以將一種至高無上的權柄賜給他,叫他去餧豬!

至於「牧養」這個字,它的原意是「照顧、保護、和培育」。可以解作「領導、指引,甚至治理」。但是我們仔細查看約21:1-23全文,並沒有發現耶穌叫彼得去做一些牧養祂的羊以外的事。換言之,主耶穌只不過是叫彼得去牧養和關懷信主的基督徒而已。

按照聖經所教導的,牧養是指在教會裡分擔照顧的責任。保羅教訓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說:「牧養神的教會」(徒20:28),因為這原是他們的責任。彼得自己也是這樣教導人,說: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神的旨意照顧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彼得前書5:1-4)

在這裡,彼得形容牧養是作群羊的「榜樣」。這也是地方教會長老的責任。彼得並沒有形容自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柄。反之,他只稱自已為「我這與你們……同作長老的」(彼前5:1)。彼得很明確地禁止任何牧者「轄制」群羊(彼前5:3)。他又指出,作「牧長」的(彼前5:4)並非他自己,而是主耶穌基督。

彼得領導眾使徒

羅馬天主教的學者又認為,在新約聖經中處處都可以見到彼得至高無上的權柄。例如:

· 彼得在很多事上都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 在使徒的名單上,彼得排列第一。

· 彼得是眾使徒的發言人。

· 彼得是主耶穌復活的第一位見證人。

· 彼得寫了兩卷新約書信。

· 彼得在耶路撒冷議會中,運用了至高無上的領導權。

· 彼得是第一個向猶太人和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

以上這幾點是否真實?是否正確地證明彼得就是眾使徒和全世界所有教會至高無上的領導人?讓我們來逐一思考,然後再作綜合研究。

彼得是否在很多事上都扮演著一個最重要的角色?

無可置疑,從主耶穌出來傳道到初期教會時代,彼得都一直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身為使徒,當然有使徒的權柄。他身為神的僕人,當然受人尊敬。他是一個心胸廣闊、充滿自信、和十分勇敢的人。在許多方面他都比其餘使徒顯得突出。可是,我們卻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彼得領導其他使徒,在初期教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柄。

為甚麼在使徒的名單上彼得排行第一(太10:2-4,可3:16-19,路6:14-16)?

彼得在使徒名單上排名第一是否表示他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我們認為不然,這只不過表示彼得在眾使徒中是最年長的一個而已。我們知道猶太人在排名次序上通常都是非常謹慎的,他們的習慣總是將最年長的名字放在第一。

再者,雖然福音書將彼得的名字排列第一,但是當保羅將耶路撒冷教會那幾位有名望、被譽為「教會柱石」的使徒名單列出來的時候,他卻將彼得的名字排列在第二。請看經文列出:「雅各、磯法、約翰」(參加2:9),並且保羅還加上這樣的意見說:「至於那些有名望的,不論他是何等人,都與我無干。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並沒有加增我甚麼。」(加2:6)。很明顯,保羅並沒有將這三位使徒看作全世界教會最高的領導人,更沒有把彼得視為教會的元首。

彼得是眾使徒的發言人嗎?

不錯,彼得常常是第一個作出反應的使徒。當時他尚年輕,敢於發言、衝動、和自信(以聖經的標準來說,這些都不算是好的性格),但這些表現常常帶來反面的結果。例如當耶穌告訴使徒祂快將離世之時,彼得立即把耶穌拉到一旁,勸祂說:「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卻回答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16:21-23)如果彼得是第一位新教皇的話,看來他一開始就撞釘子了!

主耶穌最先向彼得顯現嗎?

不要稱任何人為父

耶穌教導門徒說:「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太23:8-11)

羅馬天主教完全漠視主耶穌這命令,將教會組織成為金字塔式的職級制度。而每個職級都有特別的稱號。以下是天主教最常用的稱號:

修道院院長(Abbot):這名詞出自亞蘭文「ABBA」,意思是「父親」。

當基督復活之後,主基督並沒有先向彼得顯現。這殊榮反而落在抹大拉的馬利亞身上。原來主顯現的次序是這樣:主先向馬利亞顯現(可16:9-11,約20:11-18),然後向一群忠心的婦女顯現(太28:8-10),之後才向彼得顯現,或者可以說,彼得是第一個有這殊榮的男子吧!(林前15:5)

彼得寫了兩卷新約書信嗎?

不錯,彼得確實寫了兩卷新約書信,這是他的光榮。然而,這並不是他擁有至高無上權柄的證據呀!如果是的話,寫了十三卷新約書信的保羅,豈不是更有資格做教皇?

在耶路撒冷會議上,彼得是至高無上的領導人嗎?

當時,使徒和眾長老聚集在耶路撒冷會議上,為要解決猶太教與基督教之間的紛爭(徒15:1-5)。他們特別要解決的問題是:決志信主的外邦基督徒是否需要受割禮?於是眾人紛紛起來辯論(徒15:7)。彼得卻起來作見證,不是作一個決定性的判斷(徒15:7-11)。反而最後發言下判斷的是雅各(徒15:13-21)。雅各引舊約聖經為他的權威,這也是初期教會公認為最高的權威。雅各就是憑著這個權威為這場爭辯作出最後的判

教師(Doctor):指一班為數三十二人的教師。他們被封為聖人,被譽為忠心信徒的可靠引導人。這名詞源自一個解作「教師」的拉丁字。

我主(Monsignor):這是一個賜給某些神父的榮銜,為要表揚他們作出的貢獻。這名詞出自解作「我主」的意大利文。

神父(Father):這稱號最先給予所有主教,後來卻成為所有祭司的稱號。

聖父(Holy Father):這是教皇許多稱號之一。在聖經裡,這稱號只用在神身上(約17:11)。

教皇(Pope):這稱號最先給予所有主教,其後就單單用作羅馬主教的專稱。這名詞出自拉丁文「Papa」,意思是「阿爸父」。

斷(徒15:19-21)。至於彼得,他既沒有操縱會議,亦沒有為會議作出判斷性的結果。

總括來說,當我們細察彼得的生平,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他確是初期教會和眾使徒中的一個領袖,卻不是一個至高無上,凌駕於眾使徒和初期教會之上的元首。根據聖經,只有主耶穌才是使徒和全體教會的元首(約13:13):

「祂也是教會全體之首,祂是元始,是從死裏首先復生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西1:18)

這樣看來,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是屬於使徒彼得的,乃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的!

眾主教並非使徒的繼任人

天主教教會宣稱,靠著神的恩賜,教會所有的主教都是使徒的繼任人。天主教提出四個聖經論據作為這個宣稱的支持。這四個聖經論據分別是 :

· 教會是無瑕無疵的。

使徒繼承權是必須的,使教會可以對抗陰間的勢力(太16:18)

· 世界的末了

基督答應與使徒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 交託給忠心的人

保羅吩咐提摩太,叫他將他的職份「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

· 提摩太與提多

保羅按立了提摩太和提多做主教,並且授予他們使徒的權柄。

教會是無瑕無疵的

主基督答應: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祂。」   ----太16:18

羅馬天主教學者解釋這句話說,為了使教會能得勝,直到世界的末了,所以使徒保羅和其他使徒的教導權柄、使人成聖權柄,和統治教會的權柄,都必需延續直至世界的末了為止〔552〕。既然需要延續至世界末日,使徒們也就需要將他們的權柄傳授給繼承他們職位的眾主教了。

我們卻認為天主教學者這樣的理論,遠遠超過了聖經的教訓。不錯,根據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節,主基督曾經答應過要使教會得勝,但主卻沒有說,為了達成這一個目標,使徒們必須要將自己的使徒職份傳授下去。

世界的末了

耶穌在未升天之前曾經答應門徒說: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 太28:20

天主教認為,如果主耶穌要與眾使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他們就需要有繼任人才可以,不然,眾使徒死了,主的應許豈不是不能成就嗎〔860〕?但現在眾使徒已經立眾主教為他們的繼任人了。

可是,根據上述這段經文,我們沒有看到主提及繼承使徒職位這回事。在之前的一節經文,主只吩咐使徒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並非吩咐他們到各教區去委任主教。在太28:20節那裡,主是答應與每一個門徒個別同在,當然也包括與日後因為他們傳福音而產生的門徒同在,就是這樣,主的同在能以延續到世界的末了,不是藉著主教傳授職位來延續主的同在。

交託給忠心的人

保羅吩咐提摩太說: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你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提後2:2

羅馬天主教學者認為,這一節經文乃是說,保羅藉著按手禮,將使徒權柄傳授給提摩太,又吩咐提摩太同樣地將這樣的權柄傳授給別人。意思是要提摩太揀選一些忠心的信徒,按立他們為主教,而這些主教日後又要揀選其他信徒,和按立他們為主教,這樣代代薪火相傳下去〔861-862, 1556〕。

我們認為這樣解釋提後2:2是不合理的。保羅之所以寫這一節經文,是因為他身處監獄,隨時都會有被處決的可能(提後4:6)。況且保羅吩咐提摩太,就是他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屬靈兒子去揀選一些有忠心的人,然後將「我所教訓你的,也要交託」他們(提後2:2),意思是將真理和講道的技巧傳授他們,並不是將保羅使徒的權柄傳授給提摩太,也不是要提摩太再將這些權柄傳授給別人。

提摩太與提多

羅馬天主教學者宣稱,保羅曾經按立提摩太為以弗所教區的主教(Bishop of Ephesus),又按立提多為克里特教區的主教(Bishop of Crete)〔1590〕。他們認為這一點可以從提摩太和提多所行使的「三重使徒權柄」中見到〔1558〕。所謂「三重使徒權柄」,就是教導的權柄(提後4:2-5; 多2:1)、治理的權柄(提前5:19-21; 多2:15),和使人成聖的權柄(提前5:22; 多1:5)。

然而,我們看不出這幾節經文有這樣的意思。保羅只不過是吩咐提摩太和提多在某些重要的聖工上,要與保羅同心同工而已。這幾節經文根本不能證實甚麼。當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之時,他吩咐哥林多人要接待提摩太,並非因為提摩太是一位主教,而是「因為他勞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樣。」(林前16:10)。當談到提摩太和亞波羅之時,保羅又勸哥林多信徒要「順服這樣的人,並一切同工同勞的人。」(林前16:16)。論到提多,保羅又說:「他是我的同伴,一同為你們勞碌的。」(林後8:23)。聖經從來沒有指出提摩太和提多是主教,也沒有提及他們或任何人曾經與一班主教相聚,更沒有記載任何關於他們治理全世界教會的事。

至於天主教所宣稱傳授給眾主教的使徒權柄,他們連一點點聖經證據也無法找到。聖經沒有一處提到使徒治理全世界教會。根據聖經,只有基督才「是教會全體之首」(西1:18)。聖經沒有一處提到使徒有叫人成聖的能力。根據聖經,使人成聖是神的工作,不是人的工作(弗5:26,帖前5:23,帖後2:13)。

不錯,使徒在教導上確實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見證基耶穌督復活的事上(徒1:22)。他們的教導,再加上先知的訓誨,組合成為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弗2:20)。如今這個根基已經立好了,故此,任何人都不得宣稱自己也擁有這種獨特的教導職權,以為自己所教導的,也可以成為信仰的根基。

教皇並不是彼得的繼任人

至於羅馬天主教認為羅馬主教是彼得的繼任人,因此教皇的職位就是從彼得傳授下來的,這一點他們也是無法從聖經找到半點根據,因為聖經根本上沒有這種論調。這種論調純粹是從人意猜想出來的。

這種猜想不能建基於聖經,於是天主教就爭辯說,是基於歷史〔834, 882, 936〕。因為相信基於歷史,所以天主教就認為羅馬主教自然就是彼得的繼任人。具體一點來說,他們認為歷史證明基督曾經立彼得為眾使徒與教會的元首,因此教會「金字塔式的獨裁職級制」 就是主耶穌親自制訂下來的。他們又憑著這種歷史觀繼續猜想說,在五旬節稍後的某一個時間裡,使徒們曾經按立眾主教為他們的繼任人。這些繼任人都表示順從彼得做他們的元首。後來彼得移居羅馬,成為那裡的主教,他就將羅馬城設立為成為統治全世界教會的行政總部了。

天主教又繼續猜想說,公元67-76的理諾(Linus)就是第一個繼承彼得職位,做全世界教會元首的羅馬主教了。之後,繼承理諾的是安拿克力德(Anacletus,公元76-88年),接是革利免(Clement, 公元88-97年)、厄瓦利多(Evaristus, 公元97-105年)、亞力山大一世(Alexander I, 公元105-115年)、西斯篤一世(Sixtus, 公元115-125年),如此一脈相承,直至現今時代。近代十位教皇分別是:庇烏九世(Pius IX, 公元1846-1878年)、里奧十三世(Leo XIII, 公元1878-1903)、庇烏十世(Pius X, 公元1903-1914年)、本篤十五世(Benedict XV, 公元1914-1922年)、庇烏十一世(Pius XI, 公元1922-1939年)、庇烏十二世(Pius XII, 公元1939-1958)、,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 公元1958-1963年)、保祿六世(Paul VI, 公元1963-1978年)、若望保祿一世(John Paul I, 公元1978年)、約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公元1978至今)。

天主教學者認為,這種不間斷的職位相傳,連同「遺傳」和「使徒無誤教導權」,就是他們確信羅馬主教就是彼得的繼任人的歷史確據了。

其實,這些測想既沒有聖經根據,也無法從歷史得到證實。因為聖經從未提過彼得做羅馬主教,更沒有提過以羅馬為總部,統治全世界教會,更未曾說過彼有任何繼任人。反之,聖經指出彼得自己認為他是被差作猶太人的使徒(加2:7-8),那麼他所管治的教會決不是在羅馬。因為羅馬決不是猶太人中心地區。大家都知道,公元50年「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徒18:2)。而且,我們從使徒行傳首十五章,和加拉太書得知,最低限度直到公元49年之前,彼得還是在中東一帶傳道,包括耶路撒冷、猶太、撒馬利亞、加利利、安提阿等地區,並沒有到過羅馬。

如果說彼得後來才到羅馬建立教會,這樣任何人都會祈望保羅寫信給羅馬教會之時,必定會提及彼得。而我們知道羅馬書應該是在公元58年寫成的。然而,保羅在羅馬書裡點名問候一共廿六位羅馬教會信徒(羅:16:1-16),卻完全沒有提及彼得。保羅寫了羅馬書之後,過了差不多三年,就是約在公元61年的時候,就被遞解到羅馬去受審和坐牢,在那裡他寫成了四本監獄書信,分別是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和腓利門書。我們搜遍這四本書也看不到有任何提及彼得的蹟。最後保羅在公元66年第二次在羅馬坐牢的時候,寫成最後一封信就是提摩太後書。在這封信中,保羅表示很孤單,並且說:「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提後4:16)還是沒有提及彼得。這樣說來,彼得怎可能曾經在羅馬做主教?

證據雖然如此多,可是仍有一些天主教學者認為,彼得很可能是在公元67年殉道之前來到羅馬。為要證明這一點,這些學者引用了彼得前書末段的問候語作為證據,彼得在這裡說:「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彼前5:13)這些學者解釋說,巴比倫其實就是羅馬的代號暗語。

至於天主教所列出在羅馬繼任彼得職位的一連串主教名單,我們在新約聖經裡面完全找不到這樣的資料,古代的歷史文獻也沒有提及。教會歷史學家沙夫腓力(Philip Schaff)說:「在羅馬出任主教的一連串名單中,我們無法證明最古老的那些,因為被看不透的黑暗所蒙蔽了。」因此,教皇繼任彼得職位的問題,羅馬天主教是一直無法用確實資料去證明的。

再者,雖然天主教所公佈的教皇名單,從彼得至今天,連綿不絕,似乎給人一個可靠的印象,但是當我們將近代所公佈的名單,與以往所公佈的名單作一個比對之時,我們可以清楚發現,這個名單是經過多次修正的。最後一次修正是在1947年,由慕卡蒂(A. Mercati)負責的。從那個時候開始,又再發現許多需要修正的地方了,似乎再一次修正是無可避免的。其中令人感到最費解的,就是一些榜上有名的教皇,歷史指出他們根本上就沒有資格繼承彼得在羅馬的職位。例如公元1305 至1378年間,一連七個教皇都是由法國國皇在法國阿威嫩教廷(Avignon)委任的,他們決不是在羅馬做主教。

許多學者對教皇的譜系都有不同的爭議,這一點又進一步使這譜系不明朗。有學者指出,教皇之中有三十多人被稱為「假教皇」(antipopes),意思是這些人都是未經合法手續選出來的,他們只不過自命為教皇而已。其中最著名的一些「假教皇」是在稱為「大分裂時代」(Great Schism)的39年內任職的。拿公元1378年所選的教皇為例吧,當時紅衣主教們選出烏爾班六世(Urban VI)為教皇。可是選立這個教皇之後不久,這些紅衣主教竟然又宣佈說選錯了,因為他們認為烏爾班原來是一個叛教者,不配做教皇,需要另外補選一位新教皇,名叫革利免七世(Clement VII)。被貶的教皇烏爾班不服,於是他自行委任一個新的紅衣主教團,立自己為教皇。兩批紅衣主教經過多年爭辯,又產生好幾位教皇,並且因此為教會帶來史無前例的大混亂。最後雙方和解,大家同意再選出亞力山大五世(Alexander V)為新一任教皇。可是這樣的爭端還未平息,西基斯門皇帝(Emperor Sigismund)就召開了康士坦斯會議(Council of Constance 公元1414-1418年),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決這問題。當問題剛剛解決,塵埃才落定之時,又有另一個人名叫瑪田五世(Martin V)的自立為教皇。今天教會所公佈的教皇名單,也承認瑪田五世是第206任教皇。

像這樣錯漏百出的現象,其實最嚴重的情況還是在頭五個世紀的教皇名單。根據教會歷史學家米高華斯(Michael Walsh)所觀察到的,他說:

「現今教皇所行使的使徒權柄,和與之並存的教皇無誤教義,都無法在基督教最初五百年內所有與教皇有關的文獻中找到證據,即使在其他基督教文獻中也是這樣。」

     ---- 教皇職任說明史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Popes)

現今的教皇體制,是已經經過許多個世紀才發展成的。其起始可以追溯至第二世紀主教制度的開始,和第四、第五世紀羅馬帝國的政治架構。所以要探索教皇體制的形成,就需要返回最初新約教會的開始。

自從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使徒們就將福音傳遍地中海一帶地方。在聖靈引導之下,他們教導那些決志信主的基督徒必須常常聚集敬拜神,聆聽神的僕人講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2:42)。在每個基督徒群體--教會--中,使徒都指導他們要選出兩組人出來服侍會眾。第一組稱為「執事」(diakonoi 或deacons),這詞的原意是「僕人」(提前3:8-13)。他們的職責是在事務上服侍會眾.例如,分配膳食給有需要的人(徒6:1-6),照顧孤兒寡婦等(提前5:9-16)。

第二組稱為「長老」(presbuteroi, 英譯是elders,參提前 3:1-7, 多1:5-9),這詞的原意是「年長者」(older men),但職銜卻以靈性較為成熟,在牧養經驗上能以承擔這職份為重。新約聖經也稱長老為「監督」(episkopoi),這詞的原意是「守望者」(over-watchers)、「監管人」(overseers),或「主教」(bishops)。因此這職銜強調作長老的必須保護和牧養群羊。新約聖經非常清楚地指出,長老和主教同屬一職。只要將徒20:17, 徒20:28, 多1:5, 和多1:7作一個比較就可以證實這一點了。

到了第二、第三世紀,這職份就有了兩個新發展:第一,從幾個教會中產生一個主教做總領導人。結果形成一個三層的職級制度:一組教會的總領導是主教、一間教會的領導是長老,一組聖徒的領導是執事〔1554〕。雖然這樣的制度沒有任何聖經根據,但這模式卻迅速地發展起來。

接在眾主教之中,又出現另一個職級,與羅馬帝國的政治架構相若。小市鎮的主教比人口少的鄉村主教更備受敬重。省都會的主教又居於小市鎮主教之上。在東方,這些省都會的主教被稱為「省區主教」(metropolitans),在西方卻稱為「大主教」(archbishops)。

到了第四世紀,因著皇帝開始寵愛基督教,主教的權力就得到大大的提升。康士坦丁皇(Constantine)更賦予主教官階地位。後來的皇帝更將主教提升至與王子的地位相等。當時羅馬帝國最高地位的主教有四位,分別是羅馬主教、康士坦丁主教、亞歷山大主教、和安提阿主教。耶路撒冷主教向來被譽為第一位主教,亦因此而受到特別的尊崇。這些主教又被稱為「宗主教」(patriarchs)。

到了第五世紀,主教職位已經成為教會最主要的教師,和不可取代的領袖。這樣,時機開始成熟,管轄全世界所有教會的最高主教快要冒出來了,他就是羅馬主教。不過,要讓羅馬主教成為全世界最高的主教還需要多一點點時間。歷史學家普奧士舒利(Bruce Shelley)這樣評論說:「直至康士坦丁皇的時候,歷史還沒有提供決定性的證據,證明羅馬主教有特權,可以管轄羅馬城以外所有其他地區。羅馬主教的尊榮是有的,但管轄權卻沒有。」

要追溯主教制度怎樣晉升成為現今的教皇制度,就要查究一下當時最有權位的八位主教了。第一位是斯維斯德(Sylvester, 公元314-335年)。公元330年,康士坦丁皇將他的首都遷至東方「拜占庭」(Byzantiun),並且改名為康士坦丁堡的時候(Constantinople,即現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西方的權力便出現一個真空狀態。這時,羅馬帝國正在衰落,西方就成了斯維斯德(Sylvester)主教及其繼任主教最佳的土壤,讓他們的野心有了最好的發展機會。

第二位著名的主教是「里奧一世」(Leo I,公元440-461年)。教會稱他為「大里奧」(Leo The Great)並非無因。因為當羅馬帝國開始衰落之時,里奧出眾的領導才能使他在眾主教中鶴立雞群。公元452年,當亞鐵拉(Attila)帶領北方的匈奴(the Huns)橫過亞爾卑斯山入侵西方時,里奧竟然能夠單人匹馬跑去迎見亞鐵拉,並說服他和平而回。到了公元455年,汪爾達人(Vandals)又來攻打羅馬,那時里奧又出來拯救百姓,挽救他們免於水深火熱之中。

很多做歷史研究工夫的人都認為里奧功不可沒,他是第一位羅馬主教稱宣自己繼承了彼得的職位,成為教會最高的領導人。因為里奧辯稱,聖經證實彼得就是眾使徒的領袖,而彼得是羅馬第一任主教,因此羅馬便是「教宗的教區」(Apostolic See)。里奧套用羅馬的法律,解釋每一個繼任的羅馬主教就是彼得至高無上職位的合法繼承人。

倘若根據羅馬法律里奧是對的,但是根據聖經,就不是這樣了。可是,當時西方其他主教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沒有任何人膽敢出來反對他。加上當時的皇帝華倫天尼第三(Emperor Valentinian III)全力支持他,並發出通諭,承認羅馬主教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於是里奧就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了。但是在東方,其他主教還是不肯臣服於他。歷史學家威杜倫(Will Durant)這樣評論說:

「西方的主教大致上都認同里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了。但東方的主教卻非常抗拒這個觀念。特別是康士坦丁主教、安提阿主教、耶路撒冷主教,和亞歷山大主教,都聲稱他們與羅馬主教的地位權柄相同。於是東方教會的激烈爭論繼續,他們只能對羅馬主教表示有限度的尊敬。」

      ----文明的故事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到了大貴釣利教皇(Gregory the Great 公元590-604年)的時候,教皇的尊榮和權柄就更上一層樓了。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他才是西方教會第一位名副其實的教皇。雖然他猛烈評擊康士坦丁堡主教約望第四世(John IV),因為他高傲地自稱是全世界所有教會的主教,貴利卻利用每一個機會去擴張自己的職權。到了他統治的末期,他已奠定了天主教在中世紀的神學路線。此外,他又始創極具特色的音樂敬拜儀式,稱為「貴釣利式聖詩」(The Gregorian Chant)。在英國大不列顛群島,他又有本事使南部和中部許多撒克遜人(Anglo-Saxons)悔改信主,同時使羅馬天主教教會成為意大利最大的地主。

直到這個時候,所有主教都稱為「父親」(拉丁文是“Papa”,希臘文是“Papas”。)為要確定他們屬靈的地位。但是到了第七世紀末,這個稱號在西方教會就只用來稱呼羅馬主教(教皇)了。

羅馬教皇權力發展史的另一個里程碑是發生在公元800年聖誕節的一個歷史事件。當時,教皇里奧三世(Pope Leo III公元795-816年)為法蘭克族的查理曼王(Charlemagne, King of the Franks)加冕,宣佈封立他為復興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此舉使教皇的權力大大提高,根據威杜倫(Will Durant)的評論指出:「…從那個時候開始,西方世界任何人,若得不到教皇的封立,不能升任皇帝。」 查理曼皇帝為了報答教皇的封立,更下令全國,以後所有教會都必須奉行羅馬天主教的崇拜儀式,否則接受紀律處分。

到了十一世紀,羅馬天主教教會更以軍事武力來征服異己。公元1095年,教皇鳥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拿起劍來,號召歐洲列國組成第一次十字軍,為要從回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以後的二百年,許多任教皇派出數以萬計的十字軍,八次東征,殺人和被殺的無數,最後還是徒勞無功。十字軍使數以百萬計的人與福音隔絕,造成的傷害實在難以估計。

到了教皇貴釣利第九世(Pope Gregory IX 公元1227-1241年),教皇的權力更大了,因為他正式封皇,接受皇帝為他加冕:

「教皇職位不單只是屬靈的,需要接受聖職禮。更是屬世的,需要像皇帝一樣加冕。冠冕必須是三重的,形狀像頭盔。這種冠冕原是古代波斯王所選用,為要象徵自己是神明。教皇加冕的儀式是帝王式的,就是只有帝王才有特權採用的那一種。自那時候開始,歷任教皇都以這種儀式來加冕就職,直到1978年為止……。」

---- 天主教教義

(Catholicism)

到了教皇貴利九世(Pope Gregory IX)時期,教皇的統治權力已經確立了,之後,他就將注意力集中在爭取更高的施教權上。到了公元1231年,他在歐洲各城設立「異端裁判所」(Roman Inquisition),為要清除異端份子。這種「異端裁判所」和日後成立的「西班牙式異端裁判所」(Spanish Inquisition公元1478-1820年)向數以百萬計人施刑、折磨、判監!凡拒絕放棄異端信仰的,都被處決---通常是燒死---由市政府代替教會來執行。教皇本尼法修第八世(Boniface VIII公元1294-1303年)為這種教會與國家的關係辯護說:

「……有兩把劍,一把是屬靈的,另一把是屬世的……。這兩把劍所代表的權力都應該由教會支配。因此,屬世的劍必須為教會服務。雖然屬靈的劍由祭司的手執拿,屬世的劍由君王和士兵的手執拿,但兩者都由祭司來支配,由祭司來指揮。因為這一把劍必須服在一把劍之下,同樣,屬世的權力必須服在屬靈的權力之下……。」

                ---- Unam Sanctam

在「異端裁判所」時代被處死的人,許多都是基督徒。他們之所以被處死,只不過是為了實踐自己從聖經所認識的信仰而已。

到了教皇庇烏九世(Pope Pius IX公元1846-1878年)在任期間,教皇權力又發展到另一個高。第一次梵蒂崗會議(First Vatican Council,公元1869-1870年)宣佈,教皇因為擁有至高無上的使徒權柄,所以他在任何教導上都是無誤的,神會保守他在職任上所作出的教導是不會有錯誤的。

雖然近年來教皇在公開場合中已經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形像,但梵蒂崗一直以來所宣稱的教義並沒有撤消。相反的,天主教在第二次梵蒂崗會議(Second Vatican Council)中還再一次確立這些宣稱。

為何天主教徒要順服?

我們在上文已經看到了,羅馬天主教想要從聖經找到經文來支持他們的獨裁職權,是無能為力的。他們只能按自己對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節和十九節所錯解的來宣稱基督曾經委任彼得做全世界所有教會的元首。他們強調羅馬天主教的主教都是使徒的繼承人,所根據的理由也是非常薄弱的。他們推論說,既然教皇是羅馬主教,所以教皇就是彼得的繼承人,但這種假設連一個聖經例子也找不到。

試問以這些毫無根據的宣稱來支持羅馬天主教的職權,是何等荒唐的事。若是這樣,為甚麼天主教徒還要服從教皇和主教呢?

很多天主教徒都誤以為羅馬天主教教會的職權是有足夠聖經根據的。例如、「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16:18)就是他們最常引用的經文了。但是,他們並不會問,這節經文究竟與羅馬天主教皇和主教有何關係?

可惜有一部份天主教徒認為,得不到聖經為證,卻有「遺傳」和教皇與主教們的權威教導為證,已經足夠了。其他不少天主教徒連問也不問,就順服天主教的職權,因為他們認為,這樣質疑天主教教皇和主教們的職權等於對神不忠。但是主耶穌豈不是十分讚賞以弗所教會這樣對不適當的人質疑嗎?主說:「…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啟2:2)

最後,很多天主教徒順服教皇和主教,是因為他們認為,羅馬天主教教會的組織這麼龐大,又有遠古的文明和歷史,怎會不可靠呢?他們想:「神必定是在教會背後支持的,不然,單憑這一少撮人怎可能統治全世界這麼多教徒,和支配著這麼多的財富呢?」

親愛的讀者,就是這麼簡單的理由就認為天主教可信嗎?你應考慮一下,如果神的旨意真是要羅馬天主教教皇和眾主教統治祂的教會,神怎可能忽略了在聖經中有所交待呢?如今天主教既然不能從聖經中找到交待,我們就應該下一個結論,教皇和主教的權力不可能是從神來的。

�.羅馬天主教教會承認苗迪亞(Miltiades 311-314)是康士坦丁皇悔改信主時的羅馬主教。而斯維斯德主教(Sylvester 314-335)卻是第一位享受皇帝給予教會全面福利的主教。

�.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325年六月十九日才是會議的開始。

�.這數字是根據1991年十二月卅一日統計的。記錄於1994年出版的 “Catholic Almanac”,由Felician A. Foy, 編輯和印發(Huntington, IA: Our Sunday Vistor Publishing Division, 1993)p. 367

�.第二次梵蒂崗會議,「Decree on the Pastoral Office of Bishops in the Church」,第8條

�.第二次梵蒂崗會議,「Dogmatic Constitution on the Church」第20條

�.第二次梵蒂崗會議,「Decree on the Pastoral Office of Bishops in the Church」,第2條

�.第二次梵蒂崗會議,「Decree on the Pastoral Office of Bishops in the Church」,第2條

�.第二次梵蒂崗會議,「Decree on the Pastoral Office of Bishops in the Church」,第4條

�.第一次梵蒂崗會議,session 4, 「First Dogmatic Constitution of the Church of Christ」,第一章

�.這些數字乃根據1991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版的Catholic Almanac 1994, 其總編輯乃Felician A. Foy(Huntington, IA : Our Sunday Visitor Publishing Division, 1993), p. 367.

�.第一次梵蒂崗會議,session 4, 「First Dogmatic Constitution of the Church of Christ」,第一章

�.第一次梵蒂崗會議,session 4, 「First Dogmatic Constitution of the Church of Christ」,第三章

�.第一次梵蒂崗會議,session 4, 「First Dogmatic Constitution of the Church of Christ」,第一章

�.最新的《天主教要理問答》註明彼得就是主耶穌將教會建造在其上的磐石〔552,586, 881〕。這是羅馬天主教官方的立場。可是,非常奇怪,這要理問答同時註明說:「由於聖靈的感動,和父神的指引,我們也相信和承認,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而且基督是將祂的教會建造在聖彼得這認信之上。」----天主教要理問答。

�.參摩根(G. Campbell Morgan)所著「馬太福音註釋」(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p. 211

�.希臘文新約聖經偶然應用的亞蘭文還有好幾個例子,例如 “raca”(太5:22),”Eloi”(可15:34),和 “Rabboni” (約20:16)

�.約1:42, 林前1:12, 3:22, 9:5, 15:5, 加1:18, 2:9,11,14.

�.A. Tanquerey, “A Manual of Dogmatic Theology” (New York : Decree Company, 1959), vol. 1, p.120

�.羅馬天主教的「使徒承繼權教義」,是相信使徒們曾經按立眾主教為他們的承繼人,並且賜予他們三重權柄,就是教導、使人成聖、和統治權。他們並不是相信主教是新使徒〔860〕。所以他們不會引用徒1:15-26這段揀選馬提亞來代替加略人猶大做使徒的經文作為這宣稱的支持。

�.A. Tanquerey, 著的 “A Manual of Dogmatic Theology” (New York : Desclee Company, 1959), vol. 1, p. 104.

�.Michael Wash 著的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Popes : Saint Peter to John Paul II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p. 9.

�.參Bruce L. Shelley 著的 “Church History in Plain Language” (Waco, TX : Word, 1982), p.151.

�.讀者如要取得里奧第一怎樣應用羅馬法律來解釋教皇職權的全部論據,請參考F.A. Sullivan著的 “The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其中 “Papacy” 部份(New York : McGraw-Hill, 1967), vol. 10, pp . 952-953.

�.Will Durant 著的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中的 “The Age of Faith”, (New York : Simon and Schuster, 1950), vol. 4, p. 50

�.Will Durant 著的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中的 “The Age of Faith”, (New York : Simon and Schuster, 1950), vol. 4, p. 525.

�.Richard P. McBrien, 著的 “Catholicism” (San Francisco, CA : Harper Collins, 1994), vol. 2, p. 622. 雖然作者是一位天主教神父,並且是Notre Dame天主教大學的神學系主席,這本書卻沒有替天主教教會作喉舌 Nihil Obstat and Imprimatur.

�.Pope Boniface VIII, Unam Sanctam.

�.第二次梵蒂崗會議,“Dogmatic Constitution on the Church,” no. 18.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