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的记忆书写:犹疑于轻重之间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6b171016_print.pdf ·...

1
3 6 石黑一雄风格与 石黑一雄风格与 被掩埋的巨人 被掩埋的巨人 的翻译 的翻译 周小进 周小进 责任编辑:王杨 2017 年 10 月 16 日 星期一 外国文艺 今年的诺奖颁给了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 似乎再一次令中国读者大跌眼镜。相比较其他的 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如彼得·汉德克和村上春 树,石黑一雄显然没有引起亚洲读者包括中国读 者太大的关注。然而,和去年的鲍勃·迪伦相比,这 次似乎“正常”了一些。石黑是获过英语文学界的 权威奖项“布克奖”的作家。那部《长日留痕》以极 为东亚式的精致细腻的叙述风格打动了广泛读 者。笔者还记得几年前阅读《长日留痕》时对其精 确叙述的感受。与《长日留痕》相比,同样基于“第 一人称”个人心中的回声,石黑的《小夜曲—音 乐与黄昏五故事集》显示出了另外一种音乐性风 格。或许由于其题材和叙述上的多样性,如今再 次阅读石黑一雄其他作品,总给人一种在语言品 质上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性恰可能是读者重 新全面理解石黑一雄的重要切入点。 闪避重大史实的记忆书写 以《长日留痕》为转折,石黑较早的两部小说 《远山淡影》《浮世画家》均以战后日本为背景,讲 述了两种人的回忆和生存状态,人物结构大体相 似。据作者说,第二部的主人公小野增二恰是从 第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催生而出。《远山淡影》讲述 日本战后一对母女搬离到英国之后女儿自杀的 故事。小说在叙述上设置了很多暗喻,尤其提到 了另一对意欲移民美国的母女,暗示正是女主追 忆自身生活的另一幅影子。回忆主体和他者之间 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在简洁的场景描写中,给人 一种凛冽惊悚的感觉。《浮世画家》写战后日本艺 术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前者相比,他看来不再 是受害者,身上却带着国家和社会加之于他的过 去的“原罪”。小说围绕日常生活和嫁女风波,同 样语焉不详地暗示了战后一代的生存状态。上一 代的战争伤痕、下一代移民和流散的伤痕,以及 生活文化传统因战败被迫改变的伤痕,主人公们 在各自的伤痕中反刍记忆,酿成目下静谧清冷的 状态。石黑一雄直接从人物个人生活体验出发, 以刻意闪避重大史实的描述方式,营造了某种隐 秘的效果。而短篇小说《团圆饭》同样以阴郁的笔 调反刍战争和离散的伤痕。渡边先生自杀、母亲 的离世以及“河豚”作为一种大受战后时代欢迎 的意象,烘托出《团圆饭》背后的人世伤痕。 石黑一雄将小说场景放置在自己的裔地日 本,暗含着对于童年“故乡”的回望。战争、移民、 新的英式生活的混杂感受,都通过他看起来事不 关己的叙述得到纾解。他似乎擅长将自己的作品 附着于历史和艺术之上,同时,又闪避这“大历 史”,从而造成颇类“私小说”的奇特文风。 新记忆题材的开拓 在此之后,石黑一雄放弃了“战后日本”写 作,将目光转向了英国历史,《长日留痕》恰是他 题材转型的标志,也是笔者看来他迄今为止最成 功的一部小说,他同样用两种时间叙事(记忆与 现在)的方式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看 起来呆板无趣又迷恋自我身份尊严、职业操守的 人的故事。结构完整,语言流畅、风格节制而静 谧,十分具有艺术感染力。作品反思了个人在历 史面前的些微“抵抗”,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此 后,石黑一雄又写了音乐家主题的《无可慰藉》, 殖民素材的故事《上海孤儿》、以及克隆人故事 《别让我走》。由此可见,石黑一雄的“野心”很大, 他试图自觉驾驭不同题材。 《无可慰藉》讲述一个钢琴家赖德往返于城 市旅馆之间演出的亲身经历和心理流动,各种奇 遇与尴尬处境,给人一种怪诞疏离之感,体现了 作者的孤独、无聊和寂寞。《上海孤儿》则以 1937 年被日本包围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从小 生长在上海,成年后成为侦探的人重返故地寻 找父母遗踪的故事。石黑一雄试图揭示背后的 日本、英国和中国之间的侵略与战争记忆。5年 之后,石黑一雄把目光转向了科技造物。《别让 我走》讲述了一群克隆少年只能承担器官捐赠 命运的惨淡故事。或因其独特的题材,2010 年 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影把石黑隐秘而残酷的 作品风格改造成带有忧伤色彩的英伦爱情故事。 结尾女主角凯西说: “我所不确定的是,我们和受 赠人的人生是否截然不同,大家一样会终结”。似 乎说明了石黑一雄塑造克隆人生背后想要探讨 的人性真相。 相比较那些沉重压抑的浮不上来的作品,据 说是他在写作《被掩埋的巨人》瓶颈期所创作的 短篇小说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要显得轻松了许多,这些短篇以音乐线索,讲述 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的惨淡而荒诞的生活。这些 作品如一首首连缀的爵士乐,令读者在接受上也 相对自由和轻快了许多。《被掩埋的巨人》则是石 黑一雄颇费心血的宏大巨制。他将目光再次聚焦 到了公元6世纪的英格兰,讲述了一对年老的不 列颠夫妇逐渐揭示“和平”掩埋下利用屠杀来获 得统治权的血腥过往的故事。小说以隐喻的方式 展示了历史、记忆和遗忘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 是石黑一雄作品中一直延续的“记忆书写”。不同 的是,似乎出于更为宏大的叙事策略,作者开始 使用第三人称。在叙事风格上跨度很大,会让人 想起近日风靡全球的奇幻文学以及相关影视作 品。石黑一雄说这是一部“社会和国家忘记了什 么,记住了什么”的小说。“仇恨和复仇的意识一 直存在,之前只不过被隐藏了而已”,其实,任何 国家都存在着‘被掩埋的巨人’”(《如何直面“被 掩埋的巨人” —石黑一雄访谈录》,陈婷婷译, 2015 年)。很显然,石黑一雄善于发掘那些在有 机的社会整体秩序之外的存在方式,其中包括移 民者、貌合神离的伤痕者、失败的艺术家、克隆 人。石黑一雄通过他们独特的存在挖掘人性深处 另外的可能性空间,以期反思和质疑现有整体中 那些看起来“没有记忆”的正常秩序。正如他在上 述访谈中所说: “对于那些你所确认的事,对于那 些特别摄人心魄的事情,是需要谨慎考虑的。”或 许,这正可以验证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对他的评 价: “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 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理性旁观”背后的内在印记 尽管石黑一雄对那些“内心写作”作家给予 怀疑和嘲讽,但关心他的读者可以发现,他作品 中一贯打上个人烙印的内面书写。石黑一雄五六 岁随父母离开日本。他少年时期一直保持着和日 本亲戚的联系,他的祖父和父亲也和他有着良好 的关系。33 岁时,石黑一雄才重返日本。此时他 已写下了那些日本素材的作品《远山淡影》《浮世 画家》。也许正是这次“回归”的旅程让他彻底与 往昔的日本记忆诀别,回到英国,乃至更广阔的 “边际”世界。 石黑一雄的青年时代恰逢 20 世纪六七十年 代。欧美世界从文化到政治上的风起云涌,让他 在梦想成为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之外(梦想成为 第二个鲍勃·迪伦),开始思考剧烈严肃的世界问 题。他曾经在苏格兰做过志愿者,在美国西海岸 流浪三个月。期间他目睹了艺术上的流离者,也 看到了严酷的底层社会问题。这段观察让他拥有 了“一种洞察力”,“让我看出人是多么脆弱”,“人 如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跌倒,又是怎样因此 而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如何直面“被掩埋的巨 人” —石黑一雄访谈录》,2015 年)在他后来成 为作家之后,还能在作品中塑造一个个失败的艺 术家形象,但在更深处,吸引他的,或者说挑战着 他内在思绪的,则是严肃的社会历史变迁给人带 来的伤痕和忧伤的记忆。例如,在小说《别让我 走》中,他虚构了一批捐赠器官的克隆人的成长 历程,这些克隆人只是一群被利用的“废物”,却 仍然能够生长出艺术的毛细血管和爱情的本能, 仍然渴望能够像正常人那样生活。恰恰是在这样 一种矛盾中让人反思现代性所带来的人的工具 化和人性内部之间的深刻矛盾。 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作家固定于一种思维 模式是危险的。石黑一雄的小说几乎刻意闪避同 一种题材或者写作模式。他善于通过唤醒记忆引 发道德力量,善于对国家与国家和制度与制度 之间的关系乃至国家和制度内部的记忆进行反 思。他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故事,暗示历史与个 体之间的不可分割,揭示“罪”与“罚”的共通性。 天蝎座的石黑一雄,一如他所景仰的作家陀思 妥耶夫斯基,对人类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良善有 着天然自觉的质疑与思考。他说:“世界并不尽 如人意,但是你却可以通过创造自己的世界或 者对世界的观念来重组世界或者适应这个世 界。”很显然,石黑一雄开拓的各种论题,对于人 类重新认识过往,从而继续向前具有带反思意味 的警示作用。 缺陷:犹疑于轻重之间 石黑一雄不断地寻求多变的题材,自觉地寻 求突破,在叙事上独具风格,善于回望历史事件 对于个人经验的渗透。他不是那种热衷于讲故事 的线性叙事者,而是使用了偏离、分裂、矛盾性的 叙述风格,沉迷于给读者营造一种奇怪的欲言又 止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些作品在水平上可说是参差不 齐。他的故事常常是冷漠和不温暖的,即便是温 暖,看起来也是类型化的、僵硬的,是不可爱不活 泼的。例如《浮世画家》中,叙事随着记忆的符号 流动,淡淡地、闪避地传达一种暗喻式的个人命 运和时代的暧昧纠葛。这种断裂式的写法,往往 不是出于作品中人物情绪和发展的需要,而是作 者出于制造神秘感或者痛感的需要而“安排”的。 他的作品人物并不能应对这样的宏大素材,给人 一种无力的软绵绵的感觉,同时也无法以一种轻 盈的张力来强化主题。一切都是轻微的梦幻般的 行动。即使作品中看起来较为明丽与温柔的人 物,如《远山淡影》中的“悦子”、《浮世画家》中的 “节子”,也都似曾相识,仿佛让人回到了小津安 二郎影片中某种静谧的“原节子式”的风情。又如 作品中的小孩子,如《远山淡影》中的万里子、《浮 世画家》中的外孙一郎,身上都有某种冷漠诡异 的个性,孤独、寂寞,身份感紊乱,散发出“被迫 的”压抑气息。那些漫溢的无聊的生活细节代替 了人物塑造,使得后者显得异常平庸。《远山淡 影》《浮世画家》充斥着一种无能的力量,正如作 者在文中使用的隐喻地名“犹疑桥”一样,摇摇晃 晃,缺乏力量。石黑一雄曾自称常用旁观的态度 看待英国,因为身份特殊,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打 “日本牌”,可他自己却又是一个毫不懂得日语的 人。有人认为,石黑一雄是一位非同寻常的“读 —敏感”型作家,他高度地认识到身为代言 人及表现不断增长的混合性世界村落的责任。 (钟志清编译:《寻觅旧事的石黑一雄》,1994) 到了《被掩埋的巨人》,故事叙事节奏上断 裂、人物同样无力、故事情节上“似曾相识”,即使 转换了人称,也并没有“讨好”他起初建立的带有 更深层次的历史伦理框架。甚至被人称作“老虎 空有捕获大象的志向却误入了花丛”。(瘦竹:《评 〈被掩埋的巨人〉》,2016 年)。所以,小说中所讨 论的问题,无论是代际的价值观(《远山淡影》《浮 世画家》),还是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争论(《被掩埋 的巨人》),都显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很显然,石黑一雄并不是那种纯粹的体验型 作家。他从写作技艺和素材的需要出发,用极为 寡淡和平常的风格,对人物刻画采用一种闪避的 方式,缺乏渲染的热情。正如村上春树曾以隐晦 的语言评价他说,他的作品“各自朝着不同的方 向”,“拥有某种远大眼光,有意识地将某些东西 综合。将几个故事结合起来,以期构筑更为宏大 的综合故事”,“那种稳扎稳打、累积起一个个种 类各异的世界的踏实工作,我唯有怀抱深深的赞 赏之心”(《与石黑一雄这样的作家同处于一个时 代》,2010 年)。尽管石黑一雄在谈到自己的小说 在市场化的时代只适合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小众 读者阅读(2008 年,德国《时代报》,安娅译),但 相信他的有意无意的丰富题材,使得其作品在通 俗、多元文化背景下将更受欢迎。 石黑一雄在接受采访时曾坦白自己的创作 很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勃朗特的影响,这 暗示了他将人性之罪融入日常生活的表现手段。 与契诃夫的“日常”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 相比,石黑一雄作品中的人物缺少力量,往往不 像前面二位作家那样能自觉营造故事氛围,却造 成一种稍显刻意的碎片式的语言风格。这种碎片 式的语言风格却往往构不成艺术上的“疏离感”, 进而给人一种“出戏”的感觉,包括他尝试的科 幻、生物技术的题材,也似乎缺了些什么。相比之 下,英国文学里,经典如 D.H.劳伦斯,先锋如杰 夫·戴尔,身上同样能够看到带有某种绝望、荒 诞、忧郁氛围的记忆书写;但同时,又能够从他们 身上找到持久的深情和一种文学上的轻盈。与他 们相比,石黑一雄压抑到了浮不上来,细腻到了 琐碎。 然而,基于石黑一雄在英语读者群里盛大的 荣誉,但愿正如他所说,他的作品只适合一部分 英国读者阅读,他的那些看起来并不成功的作 品,可能是基于翻译和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结 果,而不是石黑一雄的文学本身。 石黑一雄的记忆书写 石黑一雄的记忆书写: :犹疑于轻重之间 犹疑于轻重之间 普通读者了解石黑一雄,可能是在他今年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实际上,国内研究英美文 学的学者早已非常重视石黑一雄,从上世纪80年 代末期就开始关注他的文学创作。出版界也非常 关注石黑一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已出版中文译 本,不过总体上,石黑一雄的作品在国内并不畅 销,书卖得“不好不坏”,和村上春树的作品无法相 比。可以说,在获诺奖之前,石黑一雄的中国读者 群基本限于小众和专业研究者的范围之内。而在 国外,他的读者群体则要庞大许多。《长日留痕》和 《别让我走》都销售了百万册以上,超出了不少诺 奖得主的新作。 35岁获得英语世界最高的布克奖,62岁获得 诺贝尔奖,这在文学界是不多见的。石黑一雄从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专业写作,文学之路可谓 走得一帆风顺。好在他对这点早有清醒认识,名 气越大,他的写作越严谨,最初两三年出一本小 说,后来相隔 5 年,最近的一部小说《被掩埋的巨 人》则打磨了 10 年。与奈保尔、库切等诺奖得主 相比,石黑一雄的写作速度慢得多。 我开始翻译石黑一雄的作品是在2014年,当 时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经获得他所有作品的版权, 包括尚在修改中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这是他 阔别文坛10年后的作品。3月,译文社编辑联系 我翻译此书。我拿到的书稿上明确标识着“第11 稿”的字样,经纪人发到全球各语言译者手里的, 就是这个版本。该书的英文版首发时间定在 2015 年 3 月,中文译本最终于 2016 年 1 月出版, 这个速度算是相当快了。 《被掩埋的巨人》全文大概只有10万英文单 词,我有一年半的时间来翻译,应该说是比较充裕 的。实际上,真正用于翻译的时间却短得多,大半 年的时间都花在反复阅读原作上。我之前读过一 些石黑一雄的作品,还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 影,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有所关注。根据我 对他以前作品基调和文字特点的理解,觉得再现 他的风格可能是翻译中即将面临的最大问题,因 此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去揣摩和体会。 在作品主题方面,石黑一雄常常把人的过去 和现在、民族的历史和当下杂糅在一起,主要人物 不多,情节简单,几个人一起去做一件普通的事 情,比如旅行,但是随着故事展开,这些人物的过 去、群体记忆、民族历史等,都会逐渐呈现。从根 本上讲,石黑一雄是把人放到宏大的历史和漫长 的时间中去写。他的视野不仅跨越国家、民族,也 跨越时间和历史,因此,他的作品总笼罩着一股伤 感、悲观、宿命、无奈的情绪。给人的感觉是,在作 品开头看到几个大大的人,随着镜头在时间、空间 上越来越远,最后读者看到的,不过是无限空间中 的几只小蚂蚁。 在叙事风格方面,石黑一雄的大部分小说中 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作者进入一个人物的内 心,再借用这个人物的口吻,娓娓道出故事,细腻、 亲切,但往往很不可靠。这不是因为人物在撒谎, 而是随着故事的推进,讲故事的人慢慢显露出他 的狭小和无助来。讲故事的人能吸引和感动读 者,只是作者石黑一雄已经在他背后慢慢展开了 一块硕大的历史幕布。 从文字层面上看,石黑一雄是个文体家,文风 独树一帜,有时不看作者也能猜出是他的手笔。 他的语言朴素,几乎不用复杂的意象和修辞,不 用华丽的词藻和铺陈,而是更喜欢用动作和对 话。初次读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重复读下来 就越来越有味道,思考和感受的空间也越来越 大。他用词简单平实,中国读者如果阅读原著, 只要英文尚可,恐怕不需要频繁地查字典;他的 句法往往也不复杂,一个句子跨三行就算比较长 了。他行文喜欢用名词、动词,使用形容词却很 谨慎,有点像海明威,经常用对话去推动情节、塑 造人物。 考虑到石黑一雄作品在主题、叙事和文字上 的特点,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风格的再 现。我以前翻译的一些作品,或遣词造句华丽繁 盛,或修辞手法丰富新颖,或有很多特定地域特定 文化的内容,需要花很多工夫去查阅资料,推敲中 文的表述,必须经常在“增”与“减”、“异化”与“归 化”之间找平衡。但《被掩埋的巨人》不同,主要的 挑战在于风格等值,这不是局部困难,而是作品全 局性的问题。译者心里要一直放着整本书,综合 考虑主题、风格、情节、视角,当然还有文字的表层 意义。风格的重现是个很微妙很考验人的过程, 不同的译者很可能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也是比 较能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地方。 《被掩埋的巨人》用词简省,全书不过 10 万 字,石黑一雄却花了 10 年写就,相信是经过字斟 句酌。何况我拿到的稿子已经改过11遍,所以翻 译时在文字上一点儿也不敢马虎,多少有些诚惶 诚恐。翻译过程中,通过出版社和他的经纪人,我 又陆续收到他的一些小修改,从中也能看出他对 文字的考究。后期的修改一共十几处,主要有几 类。一类是偶尔的拼写或语法问题。一类是名词 或动词的改动,例如用“seat”(座位)替代“chair” (椅子);用“raiders”(劫匪)代替“Norseman”(挪 威人)和“Viking”(维金海盗);用“crops”(庄稼) 代替“potato”(土豆);用“barred”(拴住的门)代 替“locked”(锁住的门),因为 5 世纪的英格兰可 能还没有椅子、维金海盗、土豆、锁等概念,这些主 要是让用词更符合历史情况,基本上都是作者根 据其他人提出的意见修改的。 还有一类后期改动特别值得注意,是石黑一 雄自己做的修改,主要是删除几个形容词。例如 第 11 稿中的“one(smell) of old slaughter” (旧日杀戮的气息),后来删除了“old”。到第 11 稿还要删除形容词,算是比较大的改动了,这也说 明了石黑一雄对风格雕琢的在意和极强的文体意 识,只是最终的文字平易自然,不太容易看得出 来。我在翻译时,一直绷紧一根弦,基本上不 “增”,太书面的表述、四字格、长句等的使用都很 谨慎,比如原文是“树”,就不译成“大树”或者“一 棵树”,原文是“亚瑟”就不译成“亚瑟王”。 在句法层面,我尽量避免繁杂的长句或急促 强烈的短句,除了几个比较紧张的打斗场面之外, 尽力保持语调的舒缓流畅,原文不疾不徐、娓娓道 来,希望译文也有类似的阅读感受。这一点有时 候可以通过标点符号实现,或者添加“吧” “啊”等 语气词,或者寻找更精练的汉语词汇,或者调动语 序,但实际翻译中往往更灵活微妙,一定程度上要 依靠对风格和文字节奏的把握,没有定法,大量对 话的处理尤其如此。 翻译过程中,另一个与风格相关的考虑是石 黑一雄的叙事技巧。《被掩埋的巨人》虽然文字平 实,叙事层次和角度却极为丰富繁杂。有时候短 短一句话,就能划出几个时间层次来,一举击破时 间的线性,将读者专注当下的目光强行拉开。比 如全书开篇第一句: “要找到后来令英格兰闻名的 那种曲折小道和静谧草场,你可能要花很长时 间”,表面上是传统的开场,要写故事发生的地点, 实际上写的是漫漫的历史长河:今天作为读者的 你、 “小道和草场令英格兰文明的”现代、故事正在 发生的远古,三个时间段划得层次分明却不露声 色。用第一人称叙事,还邀请读者“你”入场,却没 有第一人称常有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惟余历史的 纵深。在翻译中,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处理时间 问题,中文里没有时态,要在短小的文字空间里表 达出时间的层次,又不能过多地增词而损害风格, 有时也颇费脑筋。 在《被掩埋的巨人》中,时间就像一个一直在场 的人物,如同哈代笔下的自然。人物的视角在现在 和过去之间穿行,当下的事情在缓缓发生,过去的 记忆却层层叠叠,像不息的暗流漫上来,淹没了当 下,最终裹挟着当下滚滚而去。石黑一雄一面邀请 读者听他慢慢讲述一个故事,一面把一切都扔进时 间的长河里,包括他的故事,包括人物和人物的记 忆,表面上却假装生活平淡、一切照常。很多作家 写的是人物穿过历史,石黑一雄写的是历史穿过人 物;很多作家写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写的 是历史的车轮在原地重复碾压。从哲学上讲,这其 实是一种很可怕很绝望的存在体验。这种视野似 乎有着非常深刻的东方哲学渊源,在西方作家中并 不多见,可以说这就是他作品的基调和风格吧。谈 到音乐时,石黑一雄曾说,他最喜欢的音乐,是歌词 欢愉但唱得忧伤,大概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描述《被 掩埋的巨人》。 译无止境,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奖,中译本 要面临更多读者的检验,作为译者,我内心多少 是有些惶惑的,相信这种感觉,所有的译者都很 熟悉吧。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Oct-2019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石黑一雄的记忆书写:犹疑于轻重之间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6B171016_Print.pdf · 短篇小说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要显得轻松了许多,这些短篇以音乐线索,讲述

36

石黑一雄风格与石黑一雄风格与《《被掩埋的巨人被掩埋的巨人》》的翻译的翻译□□周小进周小进

责任编辑:王 杨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外国文艺

经 典

今年的诺奖颁给了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似乎再一次令中国读者大跌眼镜。相比较其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如彼得·汉德克和村上春树,石黑一雄显然没有引起亚洲读者包括中国读者太大的关注。然而,和去年的鲍勃·迪伦相比,这次似乎“正常”了一些。石黑是获过英语文学界的权威奖项“布克奖”的作家。那部《长日留痕》以极为东亚式的精致细腻的叙述风格打动了广泛读者。笔者还记得几年前阅读《长日留痕》时对其精确叙述的感受。与《长日留痕》相比,同样基于“第一人称”个人心中的回声,石黑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显示出了另外一种音乐性风格。或许由于其题材和叙述上的多样性,如今再次阅读石黑一雄其他作品,总给人一种在语言品质上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性恰可能是读者重新全面理解石黑一雄的重要切入点。

闪避重大史实的记忆书写以《长日留痕》为转折,石黑较早的两部小说

《远山淡影》《浮世画家》均以战后日本为背景,讲述了两种人的回忆和生存状态,人物结构大体相似。据作者说,第二部的主人公小野增二恰是从第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催生而出。《远山淡影》讲述日本战后一对母女搬离到英国之后女儿自杀的故事。小说在叙述上设置了很多暗喻,尤其提到了另一对意欲移民美国的母女,暗示正是女主追忆自身生活的另一幅影子。回忆主体和他者之间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在简洁的场景描写中,给人一种凛冽惊悚的感觉。《浮世画家》写战后日本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前者相比,他看来不再是受害者,身上却带着国家和社会加之于他的过去的“原罪”。小说围绕日常生活和嫁女风波,同样语焉不详地暗示了战后一代的生存状态。上一代的战争伤痕、下一代移民和流散的伤痕,以及生活文化传统因战败被迫改变的伤痕,主人公们在各自的伤痕中反刍记忆,酿成目下静谧清冷的状态。石黑一雄直接从人物个人生活体验出发,以刻意闪避重大史实的描述方式,营造了某种隐秘的效果。而短篇小说《团圆饭》同样以阴郁的笔调反刍战争和离散的伤痕。渡边先生自杀、母亲的离世以及“河豚”作为一种大受战后时代欢迎的意象,烘托出《团圆饭》背后的人世伤痕。

石黑一雄将小说场景放置在自己的裔地日本,暗含着对于童年“故乡”的回望。战争、移民、新的英式生活的混杂感受,都通过他看起来事不关己的叙述得到纾解。他似乎擅长将自己的作品附着于历史和艺术之上,同时,又闪避这“大历史”,从而造成颇类“私小说”的奇特文风。

新记忆题材的开拓在此之后,石黑一雄放弃了“战后日本”写

作,将目光转向了英国历史,《长日留痕》恰是他题材转型的标志,也是笔者看来他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他同样用两种时间叙事(记忆与现在)的方式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看起来呆板无趣又迷恋自我身份尊严、职业操守的人的故事。结构完整,语言流畅、风格节制而静

谧,十分具有艺术感染力。作品反思了个人在历史面前的些微“抵抗”,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此后,石黑一雄又写了音乐家主题的《无可慰藉》,殖民素材的故事《上海孤儿》、以及克隆人故事《别让我走》。由此可见,石黑一雄的“野心”很大,他试图自觉驾驭不同题材。

《无可慰藉》讲述一个钢琴家赖德往返于城市旅馆之间演出的亲身经历和心理流动,各种奇遇与尴尬处境,给人一种怪诞疏离之感,体现了作者的孤独、无聊和寂寞。《上海孤儿》则以1937年被日本包围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从小生长在上海,成年后成为侦探的人重返故地寻找父母遗踪的故事。石黑一雄试图揭示背后的日本、英国和中国之间的侵略与战争记忆。5年之后,石黑一雄把目光转向了科技造物。《别让我走》讲述了一群克隆少年只能承担器官捐赠命运的惨淡故事。或因其独特的题材,2010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影把石黑隐秘而残酷的作品风格改造成带有忧伤色彩的英伦爱情故事。结尾女主角凯西说:“我所不确定的是,我们和受赠人的人生是否截然不同,大家一样会终结”。似乎说明了石黑一雄塑造克隆人生背后想要探讨的人性真相。

相比较那些沉重压抑的浮不上来的作品,据说是他在写作《被掩埋的巨人》瓶颈期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要显得轻松了许多,这些短篇以音乐线索,讲述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的惨淡而荒诞的生活。这些作品如一首首连缀的爵士乐,令读者在接受上也相对自由和轻快了许多。《被掩埋的巨人》则是石黑一雄颇费心血的宏大巨制。他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公元6世纪的英格兰,讲述了一对年老的不列颠夫妇逐渐揭示“和平”掩埋下利用屠杀来获得统治权的血腥过往的故事。小说以隐喻的方式展示了历史、记忆和遗忘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是石黑一雄作品中一直延续的“记忆书写”。不同的是,似乎出于更为宏大的叙事策略,作者开始使用第三人称。在叙事风格上跨度很大,会让人想起近日风靡全球的奇幻文学以及相关影视作

品。石黑一雄说这是一部“社会和国家忘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的小说。“仇恨和复仇的意识一直存在,之前只不过被隐藏了而已”,其实,任何国家都存在着‘被掩埋的巨人’”(《如何直面“被掩埋的巨人”——石黑一雄访谈录》,陈婷婷译,2015年)。很显然,石黑一雄善于发掘那些在有机的社会整体秩序之外的存在方式,其中包括移民者、貌合神离的伤痕者、失败的艺术家、克隆人。石黑一雄通过他们独特的存在挖掘人性深处另外的可能性空间,以期反思和质疑现有整体中那些看起来“没有记忆”的正常秩序。正如他在上述访谈中所说:“对于那些你所确认的事,对于那些特别摄人心魄的事情,是需要谨慎考虑的。”或许,这正可以验证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对他的评价:“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理性旁观”背后的内在印记尽管石黑一雄对那些“内心写作”作家给予

怀疑和嘲讽,但关心他的读者可以发现,他作品中一贯打上个人烙印的内面书写。石黑一雄五六岁随父母离开日本。他少年时期一直保持着和日本亲戚的联系,他的祖父和父亲也和他有着良好的关系。33岁时,石黑一雄才重返日本。此时他已写下了那些日本素材的作品《远山淡影》《浮世画家》。也许正是这次“回归”的旅程让他彻底与往昔的日本记忆诀别,回到英国,乃至更广阔的

“边际”世界。石黑一雄的青年时代恰逢20世纪六七十年

代。欧美世界从文化到政治上的风起云涌,让他在梦想成为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之外(梦想成为第二个鲍勃·迪伦),开始思考剧烈严肃的世界问题。他曾经在苏格兰做过志愿者,在美国西海岸流浪三个月。期间他目睹了艺术上的流离者,也看到了严酷的底层社会问题。这段观察让他拥有了“一种洞察力”,“让我看出人是多么脆弱”,“人如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跌倒,又是怎样因此而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如何直面“被掩埋的巨人”——石黑一雄访谈录》,2015年)在他后来成

为作家之后,还能在作品中塑造一个个失败的艺术家形象,但在更深处,吸引他的,或者说挑战着他内在思绪的,则是严肃的社会历史变迁给人带来的伤痕和忧伤的记忆。例如,在小说《别让我走》中,他虚构了一批捐赠器官的克隆人的成长历程,这些克隆人只是一群被利用的“废物”,却仍然能够生长出艺术的毛细血管和爱情的本能,仍然渴望能够像正常人那样生活。恰恰是在这样一种矛盾中让人反思现代性所带来的人的工具化和人性内部之间的深刻矛盾。

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作家固定于一种思维模式是危险的。石黑一雄的小说几乎刻意闪避同一种题材或者写作模式。他善于通过唤醒记忆引发道德力量,善于对国家与国家和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乃至国家和制度内部的记忆进行反思。他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故事,暗示历史与个体之间的不可分割,揭示“罪”与“罚”的共通性。天蝎座的石黑一雄,一如他所景仰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类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良善有着天然自觉的质疑与思考。他说:“世界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你却可以通过创造自己的世界或者对世界的观念来重组世界或者适应这个世界。”很显然,石黑一雄开拓的各种论题,对于人类重新认识过往,从而继续向前具有带反思意味的警示作用。

缺陷:犹疑于轻重之间石黑一雄不断地寻求多变的题材,自觉地寻

求突破,在叙事上独具风格,善于回望历史事件对于个人经验的渗透。他不是那种热衷于讲故事的线性叙事者,而是使用了偏离、分裂、矛盾性的叙述风格,沉迷于给读者营造一种奇怪的欲言又止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些作品在水平上可说是参差不齐。他的故事常常是冷漠和不温暖的,即便是温暖,看起来也是类型化的、僵硬的,是不可爱不活泼的。例如《浮世画家》中,叙事随着记忆的符号流动,淡淡地、闪避地传达一种暗喻式的个人命运和时代的暧昧纠葛。这种断裂式的写法,往往

不是出于作品中人物情绪和发展的需要,而是作者出于制造神秘感或者痛感的需要而“安排”的。他的作品人物并不能应对这样的宏大素材,给人一种无力的软绵绵的感觉,同时也无法以一种轻盈的张力来强化主题。一切都是轻微的梦幻般的行动。即使作品中看起来较为明丽与温柔的人物,如《远山淡影》中的“悦子”、《浮世画家》中的

“节子”,也都似曾相识,仿佛让人回到了小津安二郎影片中某种静谧的“原节子式”的风情。又如作品中的小孩子,如《远山淡影》中的万里子、《浮世画家》中的外孙一郎,身上都有某种冷漠诡异的个性,孤独、寂寞,身份感紊乱,散发出“被迫的”压抑气息。那些漫溢的无聊的生活细节代替了人物塑造,使得后者显得异常平庸。《远山淡影》《浮世画家》充斥着一种无能的力量,正如作者在文中使用的隐喻地名“犹疑桥”一样,摇摇晃晃,缺乏力量。石黑一雄曾自称常用旁观的态度看待英国,因为身份特殊,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打

“日本牌”,可他自己却又是一个毫不懂得日语的人。有人认为,石黑一雄是一位非同寻常的“读者——敏感”型作家,他高度地认识到身为代言人及表现不断增长的混合性世界村落的责任。(钟志清编译:《寻觅旧事的石黑一雄》,1994)

到了《被掩埋的巨人》,故事叙事节奏上断裂、人物同样无力、故事情节上“似曾相识”,即使转换了人称,也并没有“讨好”他起初建立的带有更深层次的历史伦理框架。甚至被人称作“老虎空有捕获大象的志向却误入了花丛”。(瘦竹:《评〈被掩埋的巨人〉》,2016年)。所以,小说中所讨论的问题,无论是代际的价值观(《远山淡影》《浮世画家》),还是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争论(《被掩埋的巨人》),都显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很显然,石黑一雄并不是那种纯粹的体验型作家。他从写作技艺和素材的需要出发,用极为寡淡和平常的风格,对人物刻画采用一种闪避的方式,缺乏渲染的热情。正如村上春树曾以隐晦的语言评价他说,他的作品“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拥有某种远大眼光,有意识地将某些东西综合。将几个故事结合起来,以期构筑更为宏大的综合故事”,“那种稳扎稳打、累积起一个个种类各异的世界的踏实工作,我唯有怀抱深深的赞赏之心”(《与石黑一雄这样的作家同处于一个时代》,2010年)。尽管石黑一雄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在市场化的时代只适合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小众读者阅读(2008年,德国《时代报》,安娅译),但相信他的有意无意的丰富题材,使得其作品在通俗、多元文化背景下将更受欢迎。

石黑一雄在接受采访时曾坦白自己的创作很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勃朗特的影响,这暗示了他将人性之罪融入日常生活的表现手段。与契诃夫的“日常”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相比,石黑一雄作品中的人物缺少力量,往往不像前面二位作家那样能自觉营造故事氛围,却造成一种稍显刻意的碎片式的语言风格。这种碎片式的语言风格却往往构不成艺术上的“疏离感”,进而给人一种“出戏”的感觉,包括他尝试的科幻、生物技术的题材,也似乎缺了些什么。相比之下,英国文学里,经典如D.H.劳伦斯,先锋如杰夫·戴尔,身上同样能够看到带有某种绝望、荒诞、忧郁氛围的记忆书写;但同时,又能够从他们身上找到持久的深情和一种文学上的轻盈。与他们相比,石黑一雄压抑到了浮不上来,细腻到了琐碎。

然而,基于石黑一雄在英语读者群里盛大的荣誉,但愿正如他所说,他的作品只适合一部分英国读者阅读,他的那些看起来并不成功的作品,可能是基于翻译和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石黑一雄的文学本身。

石黑一雄的记忆书写石黑一雄的记忆书写::犹疑于轻重之间犹疑于轻重之间□□张张 芬芬

普通读者了解石黑一雄,可能是在他今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实际上,国内研究英美文学的学者早已非常重视石黑一雄,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开始关注他的文学创作。出版界也非常关注石黑一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已出版中文译本,不过总体上,石黑一雄的作品在国内并不畅销,书卖得“不好不坏”,和村上春树的作品无法相比。可以说,在获诺奖之前,石黑一雄的中国读者群基本限于小众和专业研究者的范围之内。而在国外,他的读者群体则要庞大许多。《长日留痕》和《别让我走》都销售了百万册以上,超出了不少诺奖得主的新作。

35岁获得英语世界最高的布克奖,62岁获得诺贝尔奖,这在文学界是不多见的。石黑一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专业写作,文学之路可谓走得一帆风顺。好在他对这点早有清醒认识,名气越大,他的写作越严谨,最初两三年出一本小说,后来相隔5年,最近的一部小说《被掩埋的巨人》则打磨了10年。与奈保尔、库切等诺奖得主相比,石黑一雄的写作速度慢得多。

我开始翻译石黑一雄的作品是在2014年,当时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经获得他所有作品的版权,包括尚在修改中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这是他阔别文坛10年后的作品。3月,译文社编辑联系我翻译此书。我拿到的书稿上明确标识着“第11稿”的字样,经纪人发到全球各语言译者手里的,就是这个版本。该书的英文版首发时间定在2015年3月,中文译本最终于2016年1月出版,这个速度算是相当快了。

《被掩埋的巨人》全文大概只有10万英文单词,我有一年半的时间来翻译,应该说是比较充裕的。实际上,真正用于翻译的时间却短得多,大半年的时间都花在反复阅读原作上。我之前读过一些石黑一雄的作品,还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有所关注。根据我对他以前作品基调和文字特点的理解,觉得再现他的风格可能是翻译中即将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去揣摩和体会。

在作品主题方面,石黑一雄常常把人的过去和现在、民族的历史和当下杂糅在一起,主要人物

不多,情节简单,几个人一起去做一件普通的事情,比如旅行,但是随着故事展开,这些人物的过去、群体记忆、民族历史等,都会逐渐呈现。从根本上讲,石黑一雄是把人放到宏大的历史和漫长的时间中去写。他的视野不仅跨越国家、民族,也跨越时间和历史,因此,他的作品总笼罩着一股伤感、悲观、宿命、无奈的情绪。给人的感觉是,在作品开头看到几个大大的人,随着镜头在时间、空间上越来越远,最后读者看到的,不过是无限空间中的几只小蚂蚁。

在叙事风格方面,石黑一雄的大部分小说中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作者进入一个人物的内心,再借用这个人物的口吻,娓娓道出故事,细腻、亲切,但往往很不可靠。这不是因为人物在撒谎,而是随着故事的推进,讲故事的人慢慢显露出他

的狭小和无助来。讲故事的人能吸引和感动读者,只是作者石黑一雄已经在他背后慢慢展开了一块硕大的历史幕布。

从文字层面上看,石黑一雄是个文体家,文风独树一帜,有时不看作者也能猜出是他的手笔。他的语言朴素,几乎不用复杂的意象和修辞,不用华丽的词藻和铺陈,而是更喜欢用动作和对话。初次读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重复读下来就越来越有味道,思考和感受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他用词简单平实,中国读者如果阅读原著,只要英文尚可,恐怕不需要频繁地查字典;他的句法往往也不复杂,一个句子跨三行就算比较长了。他行文喜欢用名词、动词,使用形容词却很谨慎,有点像海明威,经常用对话去推动情节、塑造人物。

考虑到石黑一雄作品在主题、叙事和文字上的特点,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风格的再现。我以前翻译的一些作品,或遣词造句华丽繁盛,或修辞手法丰富新颖,或有很多特定地域特定文化的内容,需要花很多工夫去查阅资料,推敲中文的表述,必须经常在“增”与“减”、“异化”与“归化”之间找平衡。但《被掩埋的巨人》不同,主要的挑战在于风格等值,这不是局部困难,而是作品全局性的问题。译者心里要一直放着整本书,综合考虑主题、风格、情节、视角,当然还有文字的表层意义。风格的重现是个很微妙很考验人的过程,不同的译者很可能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也是比较能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地方。

《被掩埋的巨人》用词简省,全书不过10万字,石黑一雄却花了10年写就,相信是经过字斟句酌。何况我拿到的稿子已经改过11遍,所以翻译时在文字上一点儿也不敢马虎,多少有些诚惶诚恐。翻译过程中,通过出版社和他的经纪人,我又陆续收到他的一些小修改,从中也能看出他对

文字的考究。后期的修改一共十几处,主要有几类。一类是偶尔的拼写或语法问题。一类是名词或动词的改动,例如用“seat”(座位)替代“chair”(椅子);用“raiders”(劫匪)代替“Norseman”(挪威人)和“Viking”(维金海盗);用“crops”(庄稼)代替“potato”(土豆);用“barred”(拴住的门)代替“locked”(锁住的门),因为5世纪的英格兰可能还没有椅子、维金海盗、土豆、锁等概念,这些主要是让用词更符合历史情况,基本上都是作者根据其他人提出的意见修改的。

还有一类后期改动特别值得注意,是石黑一雄自己做的修改,主要是删除几个形容词。例如第 11 稿中的“one(smell) of old slaughter”(旧日杀戮的气息),后来删除了“old”。到第11稿还要删除形容词,算是比较大的改动了,这也说明了石黑一雄对风格雕琢的在意和极强的文体意识,只是最终的文字平易自然,不太容易看得出来。我在翻译时,一直绷紧一根弦,基本上不

“增”,太书面的表述、四字格、长句等的使用都很谨慎,比如原文是“树”,就不译成“大树”或者“一棵树”,原文是“亚瑟”就不译成“亚瑟王”。

在句法层面,我尽量避免繁杂的长句或急促强烈的短句,除了几个比较紧张的打斗场面之外,尽力保持语调的舒缓流畅,原文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希望译文也有类似的阅读感受。这一点有时候可以通过标点符号实现,或者添加“吧”“啊”等语气词,或者寻找更精练的汉语词汇,或者调动语序,但实际翻译中往往更灵活微妙,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对风格和文字节奏的把握,没有定法,大量对话的处理尤其如此。

翻译过程中,另一个与风格相关的考虑是石黑一雄的叙事技巧。《被掩埋的巨人》虽然文字平实,叙事层次和角度却极为丰富繁杂。有时候短短一句话,就能划出几个时间层次来,一举击破时

间的线性,将读者专注当下的目光强行拉开。比如全书开篇第一句:“要找到后来令英格兰闻名的那种曲折小道和静谧草场,你可能要花很长时间”,表面上是传统的开场,要写故事发生的地点,实际上写的是漫漫的历史长河:今天作为读者的你、“小道和草场令英格兰文明的”现代、故事正在发生的远古,三个时间段划得层次分明却不露声色。用第一人称叙事,还邀请读者“你”入场,却没有第一人称常有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惟余历史的纵深。在翻译中,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处理时间问题,中文里没有时态,要在短小的文字空间里表达出时间的层次,又不能过多地增词而损害风格,有时也颇费脑筋。

在《被掩埋的巨人》中,时间就像一个一直在场的人物,如同哈代笔下的自然。人物的视角在现在和过去之间穿行,当下的事情在缓缓发生,过去的记忆却层层叠叠,像不息的暗流漫上来,淹没了当下,最终裹挟着当下滚滚而去。石黑一雄一面邀请读者听他慢慢讲述一个故事,一面把一切都扔进时间的长河里,包括他的故事,包括人物和人物的记忆,表面上却假装生活平淡、一切照常。很多作家写的是人物穿过历史,石黑一雄写的是历史穿过人物;很多作家写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写的是历史的车轮在原地重复碾压。从哲学上讲,这其实是一种很可怕很绝望的存在体验。这种视野似乎有着非常深刻的东方哲学渊源,在西方作家中并不多见,可以说这就是他作品的基调和风格吧。谈到音乐时,石黑一雄曾说,他最喜欢的音乐,是歌词欢愉但唱得忧伤,大概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描述《被掩埋的巨人》。

译无止境,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奖,中译本要面临更多读者的检验,作为译者,我内心多少是有些惶惑的,相信这种感觉,所有的译者都很熟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