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url.t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目錄

玄機奧秘 二十

玄機奧秘 二十

目錄

一、序文……………………………………………達道居士………………三頁

二、靈氣感應………………………………………達道居士………………五頁

三、陰陽顛倒………………………………………達道居士……………一七頁

四、禪………………………………………………達道居士……………二六頁

五、禍福相倚………………………………………行界…………………三八頁

六、心志不堅 摃高我慢…………………………常真…………………四三頁

七、卜卦靈不靈……………………………………如一…………………四六頁

八、感恩善解轉太極………………………………如一…………………五三頁

九、虛空與生死……………………………………庸天…………………六四頁

十、得失之間………………………………………孟玄子………………七一頁

十一、平常心………………………………………子理…………………七四頁

十二、布施供養……………………………………子理…………………八一頁

十三、八字…………………………………………子理…………………八六頁

十四、陽宅…………………………………………子理………………一○一頁

十五、歷程…………………………………………揚道………………一○八頁

十六、神奇的道炁…………………………………慶榮………………一一○頁

十七、道炁…………………………………………芝盈………………一一三頁

十八、氣……………………………………………芝盈………………一二○頁

十九、上課心得……………………………………才順………………一二六頁

二十、障重‧塵勞…………………………………進生………………一二八頁

二一、智慧和聰明…………………………………菩禪………………一三一頁

二二、認清…………………………………………帝羽………………一三四頁

二三、清靜學會招收會員………………………………………………一三六頁

二四、贊助名單…………………………………………………………一三八頁

☆一、序文 達道居士

氣候變遷異常,造就農作物歉收,做農的苦不堪言,也導致物價高漲,影響中低收入家庭生活甚大。然苦又能奈何?日子還是要過,只好節儉吃淡一點,這樣對身體也有好處。平常大魚大肉累積體內毒素太多了,趁這時機改吃淡食,對身體腸胃有幫助,這樣一想反而不會難過了。太極理論是有一好必有一壞。如生病雖是壞事,然生病卻是好好靜養的時機,這段時期可以讓人體悟很多人生無常,如能趁此機會覺悟而勤修道也是一種莫大福報。

生病對年紀大的人是一種常態,然時下大醫院生病入住的年輕人也不少,大部分都是沉迷電腦遊戲或滑智慧手機,日夜顛倒的生活以致生病,生病還是照常滑手機,簡直把生命當兒戲。然習性已養成了,要叫他靜下來養病,也無法靜養,更不可能修道。

修道到底有何好處?先不講成仙成佛遙遠的事,以生活與健康來講比較實在,人每天工作總會耗掉精氣神,當疲倦時就需要休息恢復精氣,這道理大家都知道,然靜坐修道能補回精氣恢復精神,比休息靜養還快速有效,為何有這種功效?因「道」是太極之氣,人的身體是道氣所形成的,五臟六腑能運轉使身體健康,都是道氣使然,道氣雖看不到、摸不著,卻是上天賦予人的生命機能功用。故人能好好利用此太極之氣保養身體,叫「靜坐煉命。」這太極之氣人人具有,不分貧賤富貴人人平等,有錢也買不到的金丹,因需自己修出來,別人無法代勞。故經云:「眾生平等。」

我從小就體弱多病,如沒有靜坐修道,早就不在人間,今還能在這裡宣傳推廣修道,只因當初有發願真有神通,學會願不騙人傳給大家修行,才得仙佛指點修道奧妙。神通法門是要有煉氣築基做後盾,不是背一些經文咒語就能神通。要先有健康的身體,然後聚氣成形,方能成就神通大法。所以我說成仙成佛太遙遠,先擁有健康身體比較實在。

其實修道除了健康,還有很多效用,可以用來改善命運,可以增加智慧,光這幾點就值得大家修道。修道不需有高學問知識,也不用花錢買秘訣,只要你有心修道,我可以提供秘訣。人的身體有極限,愈老愈難煉出道氣,故經云:「人身難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好好把握這世有此身又能聞此大道的機會修行。保證不會耽誤此生而後悔。

☆二、靈氣感應 達道居士

所謂感應是有感有應,儒家是入世法,佛家是出世法,道家是能入世也能出世。道家是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感應,以前我不能明白金木水火土如何修煉感應?現知道要行「仁義禮智信」五德五常要修好,還要遵守佛家的五戒「殺盜淫妄酒」,如此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自然能修出來,五臟六腑自然能調和,疾病漸漸消除,恢復健康,這是奧妙之所在。

仁義禮智信五常,凡人自問能做到多少?五行,仁屬木是慈悲心不害人。義屬金是講義氣,也是道義,義與氣是相生的,義氣做得到,仁心就行得出來,仁是元始始氣,仁與義是相輔相生。修道是往好的方向去做,以傳道來說,是件好事。悟道者要能當仁不讓,出來指導大家,建立學習氣氛。至於禮,屬火,一般都解讀禮貌,禮是敬老尊賢,能做到敬老尊賢也是很了不起的。而智與信是一體的,智慧五行屬水,是元精,煉精化元氣,元氣與元神合一就是真意屬信、屬土,神氣合一生元精即是有智慧,亦是信。信是中氣,地母經裡講戊己土,戊土代表真陽,己土代表真陰,兩個土合起來是圭,道家講刀圭,刀圭即是金丹。道家的金木水火土,就是往仁義禮智信修行,明白了方向就要去行,即是佛家六度萬行,亦是道家講的親身力行,力行其道。行到自然而然,自能戒除殺盜淫妄酒,而感應自會出現。

有此感應,即能幫人靈療,能融入對方的氣,感應到對方身體不舒服處,進而替其靈療。靈療以無念發揮天之五氣金木水火土,如果是以有為法意念稱為硬氣,使用有為法硬氣,如對方陰氣太邪會被對方的陰氣反彈而受傷,可能會兩敗俱傷。無念是真陽氣,能中和化解對方的病氣,即是道家所說:「以我之氣合彼之氣。」如果對方是因果病,不可來硬的,否則對方無形的冤親債主會記恨,會跟著您,找您麻煩,俗云:「閻羅王好商量,小鬼難纒。」閻羅王是君子找祂商量,將功贖罪,祂會答應。小鬼會記恨則免談,會報仇。這是我的經驗談。如果有因果病,要勸對方做功德,來迴向給冤親債主。而靈療師自己本身,也要不間斷的累積功德,不然功德不足碰到小鬼就無計可施,小鬼並非厲害,祂只是伺機而動,等您命運氣勢較弱時,就能暗中搞鬼復仇。

講靈療感應,要先修博愛仁慈,能尊重一切眾生,包括小鬼在內,故未施法前要先學會溝通,探知事情因果真相,而不是自認自己法力高強,便以強硬的方法趕祂殺祂。修行人最忌出現愩高我慢的心態,此是下德執德的心態。有人不知天高地厚,放大話,敢來我就敢殺。重點是小鬼祂看得到你,你看不到祂,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小鬼會隨機應變找您算帳,結果命運很慘。故要從內心修出博愛仁慈心之德,有了德,小鬼會尊重您,因您會勸對方勤做功德回報給祂,為對方著想,事情才能得以化解。無形界來討債,看冤債事情大小,有功德迴向給祂,祂大都會答應。俗云:「欠債還債。」好比你向銀行貸款,有時週轉不過來,但能先付一些利息,銀行也都會通融一下。如果是以燒金紙迴向,就算小鬼會接受,第二次胃口愈來愈大,會養成貪念。因這不是功德迴向。如以功德迴向,好比我們印善書,都是講解修行以合乎天道為解脫痛苦方法,無形界喜歡這類善書,也想要修行,主要是您有修行,也有在做功德,原本是來討債的冤親債主,會反過來保謢您。因為祂覺得跟您在一起很好、很舒服,可以超渡祂,免在凡間過虛無飄泊流浪痛苦的生活。類似女人找到好男人可以依靠生活;男人找到好女人可以成家立業。互相幫忙,互相照顧。

修行須調和氣機,初學之人剛開始學打坐因無經驗,也不了解要領,有人打坐煉功,三、四十分鐘就覺得煩熱,此種煩躁之熱,會靜坐不下去。當煩躁出現,就要以調息法,用有為法來應對。內觀呼吸自能感覺到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漸漸將吸呼的時間拉長。但有個壞處,時間拉長有人會心胸悶悶,就要適時調整呼吸適中,等適應了,呼吸順了,再繼續調息或放空都可以。如又過十幾分鐘,腦袋又莫名其妙開始胡思亂想,沒警覺,會不知不覺跟著一直妄想。有警覺後重新調呼吸,直到沒妄想,就不管它,漸漸的會入定,等靜坐醒來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這是經驗之談。

想要有氣機感應,須耐心靜坐,沒有耐心力行其道,是修不出成果的。當氣機已出現,身內磁場會漸漸產生變化,運作轉化至大能量之氣時,好比燒開水滾滾水氣上升,有此氣機現象,命運也自然出現變化,此中奧妙,只有親身體驗方能明白,還沒修煉至這境界是無法體會。當氣機結合元神轉化為智慧,此時看經典能深入其中明白精髓,聖賢是修道成功者,所寫的經文都是奧妙之語,一般聰明人沒有靜坐修行不見得有此智慧,沒有智慧,不能明白內容是講什麼精義?

雖然現在資訊很方便,可以聽很多法師講經說法,或網路搜索資料很方便,但沒有修行基礎,不能辨別真假內容,容易愈聽愈糊塗,不知所以然。只有自己修道有基礎成就,看經文方能驗證外界所講的真假道法。修行能「深知其理,力行其道」,愈知道就會愈努力去修。我們中等慧根之人與聖賢比起來,道行差太遠。但和不懂修道之人,又勝過他們很多,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當真正明白聖賢所講道理,會心生欽佩聖賢仙佛的智慧。即知剛開始修行的見解,好像井底之蛙。當修至某個境界有了些智慧,才會發現自己很渺小,再也不敢驕傲、會謙虛了。

打坐煉功能靜下來即是回歸先天。當念頭一動,先天氣又變為後天氣。靈動屬氣動,氣動又分兩種,一種是先天氣、一種是後天氣。先天氣感覺不到,後天氣呼吸可以感覺得到,先天之氣是隱藏在後天呼吸之中,雖感覺不到,但呼吸如缺少先天之氣,呼吸就不太順。先天氣是能讓呼吸運轉活潑,使身體健康。例如頭髮,少了先天之氣,會易斷裂脫落,有太極之氣即不易掉髮或斷裂。

打坐煉功之靈覺也分兩種,元神和識神,識神是妄念的動,當念頭產生,身體會隨念頭出現動作。例如:氣動時,您念頭想手舉起來,整句還未想完,手早已經舉起來,動作比念頭還快,這屬妄念之動。元神屬靜,雖有靈動,但是腦袋一片空白,雖是如此,當感應到別人的訊息,卻能回答別人的問題,準確度百分之百,令人驚訝!讓人無法理解?就像神明辦事,事後乩童並不清楚整個辦事過程,因為乩童的元神被調走,神明才能上身開始辦事。事情辦完了,再把乩童元神調回身體,所以乩童醒來不清楚辦事過程。

外來的神明有分高、中、低階級,高級的仙佛根本無需上身。中等級較高段的仙佛能直接進入人的思想領域,讀取記憶體,了解您的過去。一般宮廟神佛都有兵將,就會派出無形兵將,去查此人一切作為來回報神佛,故辦事就能給您完整的答案。

大家在一起煉功靜坐時能感受到他人心情的變化,他人情緒低落或看不開不如意事情,就會有股力量想幫其化解。這動作也是讓人無從理解,為什麼自己能感受與願幫忙化解呢?這類動作無法以科學判斷。重要的是人人本有至善的元神,此世有此靈力要如何善用此靈力?先決條件要有道場,大家一起靜坐共修時,並非刻意去感應,或認為修自己就好,通通不要去想。有緣者如前世認識,雖今世在一起不很熟識,共同靜坐,也會有一股同氣想投的感應,當感應到對方身體不舒服,或心情不順暢,就會自然想幫忙靈療化解。靈療時,對方會很舒服,無法看開的心情,忽然會變得開朗。所以有道場大家才有機會學習訓練,有緣人也會相聚在此場所。前世欠債,或要還債的,自然會因得善書而來道場修行,了此前世或累世因緣。前世有緣人也會在此道場共修扶持精進,而有所突破。故印善書是在度人也可說是在還債,當債還清了,接下來的功德就是福報。

以前廣欽老和尚,在山上閉關入定了,大家以為他死了,討論要不要將其火化。弘一法師聽到消息,趕了過去,知道老和尚入定,元神去遊山玩水,忘了肉體還在。弘一法師就把老和尚叫回來,老和尚出定,問弘一法師怎麼會來這裡?弘一法師回答:「人家要將您火化,我聽了有點疑問才趕來。」兩人就相偕下山,老和尚就到弘一法師禪房拿弘一法師的衣服來洗,曬乾放回原位。弘一法師並未阻止,因為他明白老和尚在還情。在道場打坐也一樣,遇到有恩者,元神會幫其化解災難、還情。道場這麼好的地方,可以做很多事,很多人卻不會利用,真是不聰明。

煉功有些人都是靜靜的,沒什麼感覺,卻能靜坐很久即是真靜,是寂然不動,才能靜坐那麼久,是真正有修出來。當打坐無妄念忽然感而遂通,感受到外來的信息,這是神通感應。故神通感應並非很困難,第一要件要能無念,待氣機發動,信息自然感應出現。神通並非難學,在於有沒有入定。好比我們睡覺,也是無念,中途會做夢、會飛,道理都一樣。差別作夢大都是幻境,靜坐感應大都是真實境。

靜坐感而遂通是指第二次氣機循環發動,與第一次的氣機發動不相同。感而遂通是靜極而動,比第一次氣機發動還強烈,第一次氣機發動,還沒什麼感應,第二次靜極而動煉到神氣合一自有神通感應。修行雖不是要講究神通,而是將習性劣根性去除為第一,劣根性去除自然就回歸神通。不要認為自己都沒感應,要先自問劣根習性有沒有改掉,每個人都有神通,就差劣根性沒有去除。

修行是以身內之氣感身外天地之氣,此「感」很多人沒辦法體悟感受,以為要有神明附身講話,才是有「感」。不知修道的感應是進入恍恍惚惚的時候,有股氣從頭頂進來,有時好像有個水柱在沖,或者身內氣會往上衝,能真正感受到此氣是很玄的。例如:煉功到某一境界,會有一股強烈之氣發出,好比磁鐵一樣的有吸引力,每個人感應不同。最厲害的是要有清靜之心,發出的氣可以斬妖除魔,這個氣是真正的金光之氣,金剛經裡是講金剛。就是說明身內之氣有主宰,主宰是元神,也是自性佛,當天地之氣悉歸於身內,合為一氣,即能發揮效應。真正煉到清靜之心,心就無妄念,無貪、嗔、痴了。又能布施做功德,很快就能開花結果。如果心田還未清除乾淨,有如雜草石頭很多,播種下去肯定沒什麼收穫。如果清理得很乾淨,一播種就能很快的開花結果,會令人有想不到奧妙。一般人不知其中奧妙,不敢放手去布施播種做功德,以致浪費很多時光,而無所收穫。因沒布施哪來收穫?不要以為有修到清靜之心,就可以轉變命運。轉變命運是要布施做功德,例如能幫大眾排解困難,或出錢出力辦道、傳道,上天自會給予您福報,可以扭轉情勢,只要敢去做,上天不會虧待您。

人要去行功立德,方能積德感天,沒有布施根本無法上達天心,就沒辦法修出上等智慧。一個修行連布施都做不到,如何得到智慧?人並非沒有慧根,而是心沒辦法放開,只要心放開,真正誠心誠意去修,去布施保證絕對修得成功。孔子說「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的文章可以聞知,讀其文章可以知道文章寫什麼道理。而孔子的修性與天道卻無從得知。修性怎麼修?無從教起,那老師在教什麼?會心生懷疑?經典裡講,命由師授,性由自悟。命之氣可以教,命是氣聚成形。性由自悟就需要親身力行,由前面所講的布施開始。有人會說,我沒錢如何布施?可以用勞力、心力去行。怎麼做?由道場開始做起,只要誠心誠意去做道務。例如維護道場清潔,維修損壞設備,或者辦活動需要幫忙,準備那些物品這都是勞力布施。心力布施是想辦法推動大道,這些都是基本的布施功德。不是來道場只聊天,其他的都不管,那就不是真心布施做功德了。

人要有共識,如何讓道場興旺又興旺,在道場修行如果不能讓道場興旺,就沒什麼功德可言。道場有道友或師兄姐來,就跟他們聊天一下,互談煉功心得知識,因每個人煉功的方式與心得都不相同,從中去研究他們的思想,感應那些動作,都是修行下功夫的地方。每個人思想不同,煉出來的氣也就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故在道場交流研究,會發現很多莫名其妙的玄事。此是在道場跟大家一起研究交流也是布施功德一項。

初學煉功對功法是茫茫然的,因初學在靈修方面的資訊所知很少,跟大家在一起修,還未有基礎也不知道在修什麼?又沒有明師指導的道場,只見每個人都是比誰修行高?誰的功力強?用唬的也想讓大家相信他是仙佛轉世,最後大家意見不合就各分東西,各修各人的路。

回歸正題,在道場靈修煉氣,很多人有了一些通靈道法感應,就會以為如外界所說的有仙佛來傳授功法,或在耳邊講話,或顯現銀幕給他看,或用寫字告訴他答案,或以為晚上會來託夢告訴他,或認為神附在他身上教他功法。這些現象都是糊裡糊塗無知的觀念知識。

再來,煉氣中途有很多特殊情況出現,談當初我煉功的過程,當我在煉功有一段時間,一直停留在打拳、比手印,這些初始時非常好奇,也以為我會跟外面的法師、乩童一樣,可以擁有神通特異功能,就這樣過了一段不算短的日子,漸漸的我厭煩這些千篇一律的打拳、比手印的動作,心一直在苦思如何突破瓶頸,突然間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讓我頓悟功法的要領,不經意的動作即是禪機出現。我再也不用呆呆的重複做那些枯燥無味的打拳、比手印的動作,而可以隨心所欲的運用靈氣感應動作,否則按以前那些怪異動作,別人會把我當成瘋子,因為那些動作讓人看起來怪怪又怪怪,所以外面的人會對修道的人很反感就是這原因。如果說修道人能把這些動作變成一種藝術的拳或舞,那外面的人就會用仰慕的心來欣賞您。

又煉氣時有很多心理與生理狀況的變化,如沒有真正的明師指導,不知如何突破瓶頸?會產生很多疑問,會愈修愈偏。有些觀念心態不正的人,沒有尊師重道的人,到最後都會傾丹,古書云:「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則傾。」如氣機充滿全身時,整個身體好像火山要爆發一樣,這能量讓人受不了,睡也睡不著,不問明師,再繼續修煉會很難過,內心就會害怕。經典有云:「此道至玄至妙,憂君福薄難消。」不是正人君子根本無法消受得了這大道的能量。

看看很多學道修道人,表面上說的一套,暗地裡作的又是一套,如此心口不一,如何能消受得了這至善之玄妙大道的能量,如何能得仙佛默祐提拔。在仙佛合宗裡有幾句詩云;如馬丹陽說:「天機未敢輕分付,細細看賢悟不悟,遇有艱難不憶家,恁時指汝長生路。」這裡所說的不憶家,就是指修道向善的心志不變節。到時才有仙佛或遇明師指導而通過難關。

又薛道光云:「休將大道付人情。」又云:「堪憐自古神仙輩,時故如愚不作言。」禪宗和尚亦云:「寧可將身墮地獄,不將佛法做人情。」鍾離真人云:「三清祕密之事,忘言忘象,無問無應。」以上這些勵言就是怕後學之人志不篤,而學不專;或心不甯而問不切,師徒彼此各為無益。所以說大道不可輕言於非人,若有輕言,言者聞者,皆有天責。言者,就是犯漏泄天機之罪。聞者,就是犯無德無志,不足以學習大道。故凡欲學道,必先持齋戒,精勤參悟,奏告上帝,帝命仙度,而亦有成。如有不奏告,而私相授受者,則泄道及竊道之罪,尤速矣。

以上這些都是前人聖賢有犯過,所以獲禁誡之報告要後世之人留意,詳細傳記中有記載。如茅君曰:「華僑漏泄天文,妄說虛無,乃今父子被考於水官。」張紫陽真人,三傳非人,三遭天譴。李虛菴真人,輕言于葉莫二人之非者,遂有大便痾血三年之責,而葉莫皆以痢死。

所以說不可不知天律禁重嚴密!此記載是怕後世有真心悟道者出現,有慈悲救世者出現,又不知天機秘密嚴重,故刊出警告後世之人。就是怕後世人犯天律之罪。故才留此一語,以為綱目,免得後來聖真犯錯而悲哀。

我就是經歷過很多這種現象,修得愈明白愈有警惕!還好以前功力經驗不到現在的十分之三。否則按天律嚴密豈會放過我。這也是我現在想起來冒冷汗的原因。

☆三、陰陽顛倒 達道居士

地球環境的變遷,科技文化發達造就很多人文生活的顛倒。現今的社會,科技帶來不只無常,而且反常,例如教育倒退也顛倒,早期教師教育學生擁有的權力就是處罰,凡不用功讀書、頑皮搗蛋學生會被老師打罵。現在耶!顛倒了,老師只要一開罵,學生就會頂嘴,更不用說真打。學生會說有膽打看看,真打下去,馬上報上教育局檢舉。這下可好了,老師遭到記過警告了。

教育的失敗,是拜電腦讓孩子在網路亂學一堆不正確的觀念,造就了很多聰明孩子,動不動也用家暴法來告父母的打罵。這些孩子真是聰明到無法無天了。

不是只有教育失敗,舊時代女人「三從四德」:三從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古代的女人完全沒有自我地位,只能圍繞男人轉,受男人指使。從聖賢王鳳儀先生說女人要改變三從,他說: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對也從、不對也從,那叫盲從。現今的女子有三賴,在家賴父母,出嫁賴丈夫,老了賴兒女,也不算對。他說女子有個真三從,就是性從天理,心從道理,身從情理。所以他提倡儲金立業,為的是打倒三賴,使女子當個自立的人。所以現代女人能接受教育,能獨立生活,應感謝王鳳儀的新思想。

然時代演進到女人三從四德變成男人三從四德,真是翻天了,甚麼時候開始男人也變成三從四德新花樣、新潮流,笑死人了。也許是我少見多怪,不知女人翻天了。這三從四德故事從哪裡來?怎麼這麼流行,到底是怎樣翻天的?原來新版男人「三從四德」是從鼎鼎大名早期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先生說的三從四「得」翻轉而來。胡適原本的想法是:現代的婚姻是男女平等,男女雙方必須互尊互敬,互忍互容,因此胡適把過去女人的「三從四德」,提倡現代男士也應該做到的「三從四得」,所謂的三從是: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要盲從」;四得是「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責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胡適的「三從四得」,其實是提醒結了婚的男女,應該要你我體貼、相互遷就、彼此信任,如此才能維持一個美滿的婚姻。

古禮教「三從四德」壓制女性的枷鎖桎梏,讓現代化的女性對這禮教咬牙切齒,時代翻轉了,女性終於「媳婦熬成婆」翻身做主啦,從胡適提倡的「三從四得」研發出新版「三從四德」要求愛她、追她、沒有她會死的男人遵從,否則本姑娘就把你休掉。

新版「三從四德」讓現代開放的女性朋友真的出了一口惡氣嗎?凡事都有相對的一面,當然也受到很多人的批評和指責,尤其上一輩的媽媽級會痛斥太不像話了,這還是女人嘛,女人就應該守婦道,以家庭和丈夫為中心,如此翻天家庭不四分五裂才怪,真是沒有王法!然有的男人看了就付之一笑,而有的男人會叫囂「這也太窩囊了」。

男人「三從四德」怎麼變成這麼流行?原來是大陸湖南湘潭市一對80後小夫妻吵架後要復合,拿出這樣一份保證書,請求法院給予確認。但是,承辦法官審查兩人的和解協定和保證書內容後,認為雖然協定和保證書是夫妻倆自願達成,但其中的新版男人「三從四德」體現的是舊封建思想,明顯違背大陸婚姻法中關於男女平等的原則,法院不予確認。最後,這對小夫妻重新寫了一份無上述新版「三從四德」等內容的和解協定,最終通過確認。

「三從四德」演變成女人的世界,還加油添醋加了很多條法,除了老婆出門要跟從,老婆命令要服從,老婆講錯要盲從,老婆化妝要等得,老婆花錢要捨得,老婆生氣要忍得,老婆生日要記得。還加上事事處處、時時刻刻不騙老婆;不對老婆耍酷,不讓老婆吃醋,吵架先要讓步;老婆犯錯時要引咎自責,不連累老婆;老婆生病時要親侍湯藥,廢寢忘食,不得漠不關心;老婆給錢時要含淚感激,省吃儉用;老婆危險時要奮不顧身,慷慨犧牲……。男人啊!男人啊!真碰上這樣強勢女人,我建議出家當和尚好了,否則淪為男婢可悲哀!哀哉!哀哉了!

任何事有壞必有好的一面,此是太極相對論,要想脫離文明又不文明的生活顛倒世界,也可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採用顛龍倒鳳的修行功夫,脫離悲哀的生活,做個快樂的神仙。顛龍倒鳳是逆轉修身養生方式。在黃帝外經第一章陰陽顛倒篇記載;

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陰陽。陰陽之道,不外順逆。順則生,逆則死也。陰陽之原,即巔倒之術也。世人皆順生,不知順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而先衰矣?此廣成子之教,示帝行顛倒之術也。」

翻譯:岐伯是黃帝時代分管醫藥的大官,稱天師。乾坤,是《周易》的兩個卦名,指陰陽兩種對立又互動的勢力。陽性的勢力稱乾,乾之象為天;陰性的勢力稱坤,坤之象為地。引申比喻為男女、日月等。顛倒之術,指觀察一切事物要從正反、順逆兩個方面著眼。

這段話的意思是,乾為陽,坤為陰;男為陽,女為陰。乾坤、男女「不外陰陽」,即同屬陰陽兩個方面。陰陽之道,是講順逆、生死的變化。順屬陽,逆屬陰;生屬陽,死屬陰。世人只知其一,順則生、逆則死;不知其二,順中也有死,逆中也有生。此是不知「顛倒之術」。廣成子講給黃帝養生的「至道」,就是「顛倒之術」養生術。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顛倒之術?人的身體有強壯的、有病弱的。強壯屬陽,病弱屬陰,一般來講,強壯的處在「順」境,生存的機率就高;病弱的處在「逆」境,死的機率較大。但是,如果不懂得顛倒之術,只看到自己身強力壯,即「順」的一面,心猿意馬、妄聽、妄視、妄為、妄淫,身體就會逐步轉化為弱、為病、精枯為死,這就叫「順之有死」。當身體病了、弱了,出現了「逆」的一面時,不要只想到「逆」的後果,而哀聲嘆氣、悲觀失望,那就真有可能出現「逆則死」的結局。相反,要多想有利條件,即「順」的一面,積極治療、注意營養、加強鍛鍊,最好能修道用「顛龍倒鳳」之法,慢慢增加精氣,這樣就能逐步轉逆為順、轉弱為強,這叫「逆之有生」。老子講的「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儒家講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兵家講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群眾中講的「久病成良醫」等等,都屬於這種「顛倒之術」。 岐伯曰:「巔倒之術,即探陰陽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視聽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其神,精不搖矣。探其原而保其精,神不馳矣。精固神全,形安敝乎?」

帝曰:「俞哉!載之《外經》,示傳臣工,使共聞至道,同遊於無極之野也。」

翻譯:神,在這裡指「不神之神」,即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道」,無極之象,《周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無極之象,指的是可以化生一切的最高境界。窈冥者,陰陽之謂也。昏默者內外之詞也。視聽者耳目之語也。至道無形而有形,有形而實無形。無形藏於有形之中,有形化於無形之內,始能形與形全,精與神合乎?

這段話的意思是怎樣才能自覺的運用「顛倒之術」呢?關鍵要「探(明)陰陽之原」。什麼是陰陽之「原」?即廣成子在前面所講的,處於窈冥、昏默狀態的養生「至道」,亦即養生的自然規律。神,指的是「不神之神」,也是指「道」,亦即「陰陽之原頭」。「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視聽之中有神也。」即是說,「窈冥之中」、「昏默之中」均有「道炁」的自然規律存在。在「視聽之中」,你有看到什麼、或沒看到什麼,或聽什麼、不聽什麼,這些是「道」在身內的自然規律運用。只有「探其原則守其神」,即探明養生的自然規律,並能運用身內的精氣神灌溉一身,才能做到「精不搖」和「神不馳」。此是「精固神全,形安敝乎!」養生能做到「精固神全」,形體還會生病嗎?

黃帝聽了這段話之後說,講得太好了,要把它寫在《外經》上,讓全體臣工都知道這種最好的養生之道,使「形」(身體)和「神」(精神)都達到最好的境界。

「顛倒之術」是「探陰陽之原頭」即探明陰陽變化的客觀規律。不論物之大小,凡事情發生都有一定條理,只要照一定程序處理,大約都能處理圓滿,因事物都存在於陰陽這種既統一又對立的太極變化之中。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陽,也無所謂陰。《易傳》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即陰陽變化是事物的普遍規律。沒有陰陽、便沒有相對,沒有相對,便沒有世界。一切事物都同時存在著生死、順逆、進退、升降、成敗、禍福……這兩種是相對性,而不是單一的存在性。這現象用「陰陽」的概念來表述,即一切事物都同時存在著陰、陽兩個方面,而不只是陰或陽一個方面。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即「陰極而陽,陽極而陰」。古人說:「成敗之機,間不容髮。」張紫陽在《悟真篇》中寫道:「有人悟此生殺機,轉眼之間災變福。」如果你覺悟不到這種「生殺之機」、「成敗之機」,即不會運用「顛倒之術」,則做事常會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止養生需這種「顛倒之術」,做人、做事甚至治國安邦,都需要這種「顛倒之術」。這便是《外經》養生理論的深義所在。

此段保精固氣的陰陽顛倒方式,是可以改變命運不順的痛苦。陰陽之道即是太極中的兩儀運轉。在丹經裡有說「順則生人,逆則成仙。」所謂順即是精氣用於七情六慾之情愛會生孩子。逆則是精氣回收於身內可以開啟智慧,進一層的修煉可以成仙佛。說成仙佛太遙遠了,不如說身體健康、能生智慧,比較接近人的理想目標。

陰陽顛倒的秘訣,是廣成子回答黃帝養生理論的精華,被道家視為內丹修煉的理論源頭。廣成子說:「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個虛空,空中卻有不空的能量釋放運轉規律,可以形容它是「窈窈冥冥」、「昏昏默默」的現象。但是,靜坐修煉必須把握住處於窈冥狀態的自然規律,才能健康長壽。自然規律是不起一心、一念,所以說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是「無視無聽」的功法現象。無視無聽,不是真的讓你閉目、塞聽,而是說不要妄視、妄聽。對外界瞬息萬變、五光十色,能影響身心健康的事物,不要執著於心,有看就像沒有看見、有聽就像沒有聽到,把一切幻象幻聽不留於心就是了。一切按「道」的自然規律而行,自然神氣合一,才是「抱神以靜」。精神能夠靜下來,形體自然就會健康。這與《內經》所說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干」與「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一脈真傳。只要你一切順其自然,沒有私慾、沒有妄念,內心達到「清靜無為」的程度,既不會有無謂的勞心勞力損你的形體,也不會無端的搖動你的精神,更不會因患得患失而「思慮營營」的睡不著。能做到這些,自然可以健康長壽。

☆四、禪 達道居士

  禪是什麼?悟到的靈感題材都是,也可說都不是。那講禪要講什麼?要談前面即是「悟」禪,不是「誤」禪;要談後面即是禪「機」,不是禪「乩」。禪機是從悟禪來的。也可能是誤打誤撞出來的靈感。因明明是正經八百沒妄念的靜坐,哪裡知道坐不到幾分鐘就開始悟禪(妄念紛飛啦)!都在想什麼?也沒想什麼好康,就妄念紛飛止不住,什麼花樣都有,比電影小說還要精采啦!其次想到的就是腰好痠、腳好麻,真是靠腰喔!動來動去最後坐不住了。原來這五味雜陳的心情體會叫做「禪機」。原來這體會能讓人恍然大悟叫做「悟禪」。沒想到我這笨頭笨腦也能悟禪,真笑死人、不簡單。因這在有道人士來講,根本是亂禪(彈) 笑死人的。開開玩笑,讓大家心情開朗嘛!這樣談心一笑也算是「禪機」嘛!

想到這坐禪剛開始學還真是自坐自受,莫怪沒人要修,莫怪大盜難傳!怎麼用大盜之名?因為盜是強奪的。本來不知腰痠腳麻是什麼狀況?不知妄念紛飛是怎麼情況?如今身親力行、力行其道,還真的被盜去了心靈平靜,像受苦刑知道腰痠腳麻,尤其知妄念紛飛有如人生走馬燈,這親身力行坐禪的體會,終於知道「禪」是什麼?原來坐禪會莫名其妙的盜腦海中所隱藏的七情六慾。原來那些大師所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講這一味。原來這一味也是禪機。哈哈!我終於知道什麼叫悟禪,知道什麼叫禪機?好好玩喔!這種心情體會是不是有神經病?好啦!這不過是初時靜坐悟禪所體會的禪機現象,過了這關,還有更精采的戲碼一幕一幕的出現,一直到真正大道出現。

回歸正題,其實悟禪有淺深。全看個人的心境。悟禪好像找到源頭,但又不像是源頭。例如,你從哪裡來的?你說父母生來的。好像父母是源頭了。可是又問父母從哪裡來的?又會說父母從他父母來的。這樣推理下去好像沒完沒了,沒有源頭了。沒有源頭,就沒有結尾,這樣好像沒有悟禪。真有所悟,會知道原來命是天地陰陽之氣借父母有形之精血結合而來的。人得天地之氣方有這條命,父屬陽屬天,母屬陰屬地,天地交媾而生萬物。這樣你就知道天地陰陽是源頭,知道這條命是從天地來的,只不過是借用父母有形之身代孕而來,故人往生後,有形之身回歸於地,無形之氣回歸於天。

禪既是由心念產生的。沒有心念就沒有禪。有了心方能談禪心,禪心有時可以指點人的迷津。例如「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宋代文人蘇東坡,才華洋溢,堪稱文壇上的奇葩,他有一個相知甚篤的方外之交「佛印禪師」,平時二人在佛學、文學上總不忘相互切磋,但每次都是讓佛印禪師佔盡上風,蘇東坡心裡總覺不是滋味,所以百般用心,想讓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蘇東坡自認修禪定日漸有了功夫,一次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

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放屁」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料想佛印會給他諸多的讚美,怎知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放屁」,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說:「佛印實在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

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蘇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不如佛印遠矣!

由這故事來看佛印一句不雅的「放屁」也可以讓天才的蘇東坡心服口服。

但各位可要知道罵人也要對君子才有效應。如果對象是小人,你罵他,就會結下冤仇大恨了。小人的心才不管你是要他好或是在提醒,只知道你對他不好。所以君子要小心謹慎。

禪!在修道人是要久坐必有禪,那這禪又是什麼?當然是智慧。既然是智慧為何佛門法師會以磨磚開示那些禪坐的和尚,說你們這樣坐能修出什麼智慧。來看故事:

馬祖道一,是唐朝四川人,俗姓馬,故世稱馬大師或馬祖。諡號大寂禪師。是唐朝佛教禪宗大師,南嶽懷讓禪師門下,洪州宗的開創者。

道一依資州唐和尚出家,就渝州圓律師受具足戒。於唐朝開元年間來到南嶽般若寺,遇懷讓禪師。懷讓以「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的機語點撥,道一於是入懷讓禪師門下修行禪法,後得開悟,終於契悟上乘佛法。來看對話。

  道一於唐朝開元年間來到南嶽般若寺。他不看經書,也不詢問佛法的道理,整天只是打坐參禪。

有一天,懷讓禪師便問他:「大德坐禪為的是什麼?」

道一便回答說:「想成佛。」

懷讓禪師一言不發,拿起磚瓦便往寺前的一塊石頭上磨。

道一覺得很奇怪問:「磨磚頭作什麼?」

懷讓禪師回答說:「磨磚成鏡啊!」

道一聽了覺得很可笑說:「磨磚哪可能成鏡呢?」

懷讓禪師反過來責問他:「磨磚既然不能成鏡,那坐禪難道就可以成佛嗎?」

道一迷惑地問:「要不然要怎麼做才對呢?」

懷讓禪師答道:「就好像牛拉著車子,如果車子不前進,你是打車子呢?還是打牛?」懷讓禪師接著又說:「你坐禪的目的是想成坐佛嗎?如果你想學坐禪,禪,並不只是坐臥的形式而已;如果你想成佛,佛,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形相。一切法本自無住,於無住法,不應有所取捨。如果一直執著端坐的形相,根本無法通達佛法的道理。」

   道一聽了禪師的一番開示,恍然大悟,知道只有身體打坐,根本是與理相違的。若想契悟佛理,則必須要用心才行。於是道一便問:「如何用心,才能達到無相三昧的境界?」

懷讓禪師答道:「你想學心地法門,就好像種一顆種子,而我所說的佛法,就好像天降雨澤一般,當因緣和合的時候,一定能夠悟見大道。」

道一又問:「道並沒有形相色彩,如何見得到呢?」

禪師回答:「見道要從當下這念心著手,同樣地,想契悟無相三昧也是如此。」

道一接著又問:「道有成壞嗎?」懷讓答道:「道若是成壞聚散等有相之法,這就不是真正的見道。聽我說個偈子:『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道一聞法,心開意解,之後便留在南嶽處,保任十年。

解上語文

大家不要以懷讓禪師對於馬祖師的這一段話,以為學佛、成佛,不必要打坐、禪修。若是有這樣的錯誤認知,那是嚴重的誤解。因馬祖師依靠懷讓禪師學法、修法,靜坐已有一段相當時日,已在色身上、禪修上有相當的境界及定力。當修行者達到一定的境界後,光是天天枯坐在那裡是沒辦法突破境界的,好比搭一隻筏到彼岸時,就要再換另一隻筏,才能步步高升。當懷讓禪師認為因緣已成熟,要讓馬祖師知道要找的佛性是什麼,要圓滿佛性需要如何去行,而不是呆呆的繼續靜坐在那裏。

按語說:修行是有層次及境界的,若已達到某個層次或境界,還一直呆在那裡,那是在虛耗時間,若無善知識加以適時的指導,有些人會浪費時間,有些人則或誤入歧途。當打坐、禪修到悟得空三昧後,就要轉向學習無相三昧,重回有相中來圓滿佛性,這樣才能悟知佛性空、有兩面。

道一師問曰:「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

按語說:我們在禪修中,未得無漏智時,常用有漏智或方便法門,來修得無漏智,所有有為法、方便法都是有漏智,在禪修過程中,都是依有漏智來修無漏智,也就是有為法漸修至無為法。修行者若以能得無漏智,就是心清靜,就能住涅槃中,涅槃的意義很廣,就以清靜、虛空、寂滅、解脫來做為定義。以虛空的空體來達到對一切因緣法的滅、靜、妙、離等四行相,就可說是悟得無相三昧。滅者即斷滅見思煩惱所得之無漏智,能去見與思二惑者即能心無罣礙;靜者是指澄明靜寂而斷絕煩亂之智慧,此靜當以虛空之智慧觀一切相不可得;妙者是心體產生不可思議的奧妙,此妙,道家稱為太極之氣,太極之氣讓人感受到不可言的奧妙,故稱妙心,此妙心即真心,能依真如本性應緣應世之微妙法象;離者即是以般若波羅蜜多智,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能知一切境,又能離一切境。有此無相三昧即能等持一切相,平等性智即獲得。

總言無相三昧,即一切諸法皆無想念,亦不可見,為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個行相相應之三昧。又涅槃能離色、聲、香、味、觸等五法與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之等十相,因能離故稱無相。

懷讓禪師即回答說:你要學習心地法門,有此心意表示您已下了菩提種子,要學習菩提法門了。而我所說的法要,就如同天上下雨一樣,普潤大地。如果你真能合此因緣,你就能悟其道理,知道何為無相三昧了。

按語說:修行者在參學中,若無智慧或境界不夠,當然契合之機不對,無法吸收師父所講的心地法門,就會離開他去。若參學者具有智慧眼,雖未達到修心地法門之境界,只要緣合,能在道場服務眾生,如實學習、熏習與善知識交流修行心得,待機緣成熟,就能體會師父所講的真實修行境界及進步的法門。進一步師父會告知你下一步的境界是什麼,該怎麼走?故一個真修行者只要有菩提種子在,智慧眼在,都會虛心地去求教善知識,不會自我虛誑。若沒智慧眼,會貢高我慢,以為修行不過如此而已,錯認境界沒打緊,還會犯下大妄語戒。

馬祖師即問,既然言無相三昧,那麼已無色相,怎麼說可以有見呢?

懷讓禪師即回答說:心地法門當然要用心當眼目,所以用心當眼目,心起心滅時,你能見到此心念麼?若是說到無相三昧亦如是,無一相可見,能見者是心意念,故說無相。雖然說無相,但都是以心法起滅來現境況,這就是無相可見之心相,但因有三昧(正定)故,所以能心起心滅而不去執取其相,這就是無相三昧。

道一師曰:「有成壞否?」

馬祖師又問:「此無相三昧有沒有擁有又會失去的時候呢?」

按語說:若有所成的道就不會壞去,會壞去就不是真見道。那是什麼東西會壞去,有為法、有形象因無常故當然會壞去,如果悟得無為法,因為空無體性故,怎會壞去呢!

懷讓禪師答說:「若說有所成、會有所壞之道,雖說見後又會失去,卻被稱為見道者,此種人非真見道者。因悟真空理的修行者,是無一法可見,自然無一法可壞,此虛空體永遠都是不生不滅,如何會有成壞之理。」

懷讓禪師繼續說道:「且聽我說一首偈語:空性之體,卻含有諸種性之心地,如六道種性、色界天種性、無色界天種性、無想天種性、四空處定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如來種性等等心地,此等種種真如性會遇雨水、諸法滋潤後,皆萌芽而各別生起,發展成就一切本來具足的真如性相。若說到正定之三昧華者,是屬於無形、無相的空性,如來菩提種性,此等如來菩提種性真如,有什麼可成,又有什麼可壞呢?一切法生都是因緣而生,一切法滅都是緣滅法滅,如此對虛空真如體而言,怎有成壞之說法呢!

按語說:經云戒以心為本,恰如世間之以大地為基,故稱戒為「心地」。心地好壞,代表能否成就無相三昧,此都是以戒為起點。此戒心能含藏成佛之菩提種子,遇到適當因緣就會萌芽而發展、成就。所謂無相三昧係屬無形之心法,雖然心有起滅成壞,但本體虛空性無有成壞,依此而應緣生諸法,能如如不動者,即如如佛也。

馬祖道一師聽到懷讓禪師所言後,心地更有深一層的開解與了悟,心意竟然超越了平時所悟知的境界與層次。如此,雖然意解,但還待磨練,故還是留下來侍奉懷讓禪師九年,在此期間還是依所悟而用功,任運此心地,終能得無相三昧,他的修行境界,日日都有增長,所以日益顯得玄而不知多深奧。

很多無知的修行者,總以有為之法修感應,雖有所感應境界,卻不能知真實佛法經典在說什麼?而有一點「悟」便認為不得了,大肆宣揚他的心得,深恐別人不知他有修出其境界,此等有境界之人,大都是人言亦言的無知觀念之法,學了怎能有智慧見解,最終會走入歧途,而自稱大師狂惑無知眾生。

由這則語錄可知「坐禪」不是一般人所體悟的禪。禪機雖是由心性所悟,也得配合服務眾生磨鍊心性才能真悟。這也只有聰明有智慧之人方能做到。如是一個愚笨的人如何能悟出這些禪機?但愚笨也不是真愚笨,而是靈性沒有開發出來。佛說眾生平等,表示人人都具備有佛性。

在達摩悟性論:「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貪瞋癡是。返貪瞋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瞋癡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瞋癡性即是佛性,貪瞋癡外更無別有佛性,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瞋癡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經云: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經云:五蘊窟宅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捨身不吝,名大布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禪。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謂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名大坐禪。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禪定力。」

這段悟性論指出貪瞋癡三界人人具有,要想修成佛亦是從貪瞋癡三界轉為戒定慧,戒有好幾種,初學之人先戒貪,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開始做起,這點不論聰明、愚笨都能做到,就看自己願不願意下決心,真能下決心去做,久之凡質之身會轉為高貴之身,就是有高貴氣質。有高貴氣質會有很多善緣出現,因緣成熟會得到貴人提拔,事業能興旺順利。事實上有高貴的氣質在修煉方面能修出智慧。此是心能「定」的來源,是修行者所不可缺少的功德。能戒貪又能眾善奉行的做功德,自然有祥瑞之氣降之於身,高貴之人得之光環更大。愚笨之人得之漸轉聰明有智慧。這是天理。

要破「瞋癡」修行,不要盲目的跟人到處跑、到處拜,也不是一天到晚唸經敲木魚吵死人才叫修行。這瞋癡也是從貪而來的。想貪神通翻身,就傻傻的相信別人所說鬼話連篇故事,這跟男女單戀對方的癡情沒有差別。最後的結局就是失望、傷心難過。

人心能定,久坐才有禪出現,這禪機即是智慧開悟的動源。故愚笨的人雖不聰明,肯行善,心能定,能久坐,也可以開智慧。此是佛所說的眾生平等。因行善可以消業障,又心能定方能久坐,時機圓熟自然神氣合一,而開啟智慧。此是我修行親身體驗過來的成果。坐禪須配合行功立德,不是呆呆的坐,就能妄想成仙成佛。須眾善奉行,力行其道,才能有所得。

☆五、禍福相倚 行界

天地之間因陰陽相盪而產生萬物,一物一太極,飛潛動植各有其性,歷史各朝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陰陽,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及悲歡離合這也是陰陽,而陰陽產生了五行,有金木水火土,但天地萬物所得之氣各有異,飛行動物得天之氣較多,所以可以在天上飛,植物得地之氣較多,所以長在地上靜靜的吸收日月精華,而人半陰半陽,為萬物之首,頂天立地可以行天地之全功,更可以載天地之大道,所以呂祖曰:「人生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再等何時度此身。」太上感應篇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所以平常還是要虔心向善的遠離災禍,但做善事還是要有智慧,不可助紂為虐,讓人予取予求,以為修行對他人的要求就是要來者不拒的無限上綱,以致糟蹋了善心。道德經察政章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熟知其極,其無正耶!」福中有禍,禍中有福,禍福相倚,陰陽反復,物極必反,了解其中的道理,便可趨吉避凶了。

大概今年的八月初,在工作中感覺屁股與大腿有痠痛感,但時好時壞,所以就不以為意,經過半個月後還沒有好轉的現象,於是到附近的骨科診所看診,拍了兩張X光片,醫生要我單腳站立然後做一些動作姿勢,說也奇怪,那些動作姿勢反而沒什麼痠痛感,我問醫生是不是長骨刺了,他看看X光片,說我左側有結石,可是我都沒有感覺,有結石經驗的人都知道痛起來是要人命的,我問位置在哪裡,他說不是在輸尿管就是在大腸,我心想大腸會結石嗎?還說屁股與大腿的痠痛感,可能是椎間盤突出有輕微壓迫到坐骨神經,於是安排我做物理治療,就是熱敷、拉腰及電療,去了兩次就懶了不想去。放假的時候去永康,太太說附近有一家腎臟科診所,問我要不要去做超音波檢查再確認一下是否有結石,我想也好就去看看,醫生要我側臥,然後超音波在我的腰部滑了兩下後,臉色凝重的說有問題塞住了,我問是腎臟嗎?他說不是腎臟,腎臟沒有結石,但有腫脹積水現象,可能有塞一段時間了,結石是在輸尿管,你現在都不會痛嗎?我說不會,但屁股及大腿偶爾有痠痛感,他說這跟結石沒有關係,於是開轉診單及止痛藥給我,要我去大醫院處理,離開時還特別強調,你一定會痛起來,趕快去處理不然左腎會壞掉,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謝過醫生後,邊走邊敲腰部,兩邊的感覺還真的不一樣,人的心真的很奇怪,本來腰部沒感覺,經過醫生這一檢查不舒服的感覺就來了,想說既然知道身體有問題就要趕快解決,不然受苦的還是自己,於是拿轉診單到離家較近的奇美醫院看診,經過驗尿、X光檢查,醫生再次確定有結石而且尿液有潛血反應,所以建議我兩種方式處理,第一是體外震波,但成功率只有七成,第二以輸尿管鏡取出,但須全身麻醉,結石可以全部取出成功率百分之百,為防止以後麻煩我選擇第二種方式處理,但心裡的不安還是存在,於是卜了一卦問這次手術如何?得「天風姤」動第三爻「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也。」臀無膚表示臀部的皮膚受傷了,一定很痛無法坐下,表示這個毛病會讓你坐立難安,如果痛起來一定會要人命,其行次且,表示自己一個人心裡很煩,進退失據,厲就是危險,只要手術都有危險,所以手術同意書我簽了好幾張,最後無大咎也,前提就是有咎,表示手術後恢復期雖然會很痛,但只要好好調養身體,很快就會恢復,所以無大咎也。看了卦意再推理,內心覺得較安心了。

到了奇美醫院在等待室準備手術時,感覺裡面的冷氣好冷,護士來了三位再次確認手術名稱及位置後,把我推進手術室,麻醉科醫師問我體重多少,說會打一點麻藥讓我睡一下,然後給我戴上氧氣罩叫我深呼吸三口,感覺昏昏沉沉的,醒來已是一個小時後了,太太拿了一瓶醫師交給她的結石給我看,算算裡面有九小顆碎石,後來太太說醫師在我左側輸尿管放了一條J型管,是為了怕輸尿管發炎腫脹無法排尿,也就是說要拿掉J型管還需要再痛一次,天啊!猶如晴天霹靂,每次小便就是錐心之痛,血尿了兩天,感覺身體很虛,到了第四天回醫院門診,醫師問我現在還會不會痛,小便情形如何?我回說已經不痛了一切正常,他算一算天數,說本來要一星期拿J型管的,既然不痛看起來恢復得還不錯,現在就準備拿,雖然當時有點錯愕但還是遵從醫囑,於是又簽了幾張手術同意書,到手術室等待醫生,雖然拿J型管的時間只有三分鐘,但前置過程至少也有一個小時,但這次是完全清醒的,手術室裡有三位護士,她們知道我的尷尬,所以叫我放輕鬆不要緊張,然後各忙各的等醫生來,就在醫生抽出J型管的剎那,雖然有點痛,但這時的心靈才真正得到解脫。沒想到要治療痠痛,卻陰錯陽差檢查到結石,雖然治療過程痛苦了幾天,但因禍得福,免得腎臟壞掉,那段時間內心的煎熬,真是無法言喻,深深的體會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沒有健康的身體,心靈也無法得到寧靜,雖然我們這肉體只是一個臭皮囊,生而寄之於此,死仍還諸太虛,但沒有這肉體又無法修行及行功立德,道德經云:「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有患?」如能看破生死,是何等的灑脫,故曰:「病能養性魔無術,貧到忘愁鬼失權。」

十一月中與同事相邀去爬合歡山東峰,早上五點出發,山下是晴空萬里,可是到了山上只有攝氏六度,一片霧茫茫的,還下著毛毛雨而且風還很大,可能是非假日或是天氣差的關係,當時沒什麼遊客,想說既來之則安之,穿著十塊錢的雨衣還是決定爬了,爬山是自己體力與意志力的競賽,走在看不到盡頭的階梯上,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身體被雲霧包圍著,感覺自己好像在騰雲駕霧,聽到自己心臟砰砰的聲音及急促的呼吸聲,藉著調整步伐及呼吸來慢慢的平穩下來,雖然身體很累但心情卻意外的平靜,站在山頂上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有位同事說真不虛此行,他現在已把近來人事上的不愉快都放下了,我聽了也很高興,我們在原諒別人之前,何嘗不能先原諒自己,清靜經人神品云:「既有妄心,即驚其神。」人由四大即地水火風所組成,當我們生氣或埋怨時,我們身體的細胞首當其衝的受到傷害,全身上下的細胞受到傷害,等於是慢性自殺,所以我們要發脾氣之前,先想想不要再自我傷害了,先原諒自己吧!慢慢的心情平復,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氣定神閒,再回想過往,已一笑置之,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人們因煩惱而讓自己的心靈更加成長茁壯。

☆六、心志不堅 摃高我慢 常真

之前能常常去道場做事磨煉真的很幸運,能幫忙什麼就多做,只要願意付出,不管時間長短、金錢多寡,這誠心誠意的心上天都會知道。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時,只要請教老師或師兄姐們,大家都會盡心的幫忙想辦法,就算沒有說出來,在聽老師上課時也會莫名其妙地體會到解決的辦法,或是花時間到道場靜坐,當靜坐有煉出先天氣時也能很快化解心中的不順暢。能夠願意付出身心為道場服務做功德,以及花時間煉功、上課,仙佛絕對會在無形中保佑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在生活中能平安順心。

現在在國外工作,回想到在道場的時候,每個人生在不同環境,造就出百種的心態,都有該承受的因果,有時候遇到困難時,就算老師或師兄姐們給的建議,會因為本身的習慣及執著,有時候心裡也會反抗,可能就還是會選擇自己的決定,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原本所該承受的,那就怨不得別人了。我也有這樣的經驗,但是通常知道老師及師兄姐都是在幫我們,而且平常有在道場修行做功德磨煉時,一點一點的改掉自己的習性就不會那麼執著,漸漸地本身反抗的聲音自然很容易就可以忽略了,在聽從老師或師兄姐的建議時,也常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而且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會在無形中增長,我想這就是智慧的成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都還是人,還沒解脫輪迴之前,依照每人的努力不同,智慧的長成的速度也不同。在國外工作一年了,回想這一年的修行成果可以說是零,雖然對待事情上的經驗值有增加一點,但整體上來說算是心志不堅定,還是常讓工作影響情緒,而無法靜下來好好靜坐,就算靜坐時效果也不好,必須要花個兩小時以上才會比較平靜。終於有一點體會如果當上大官或大商人根本很難好好靜坐修行,但每個人的能力及心境不同,所以也不一定。

老實說自己已經很怕做錯事了,來到國外第一次當主管所以心態上很不穩定,決定做之前都會請教前輩,結果前輩卻認為我管理不當,反而被唸說做事之前要想清楚,讓我更不知所措。我想我的出發點是沒錯的,可能無形中加上自己的脾氣及自尊心才會造成很糟的局面。回想這整年都是怨念,好的念頭很好,儘管我求好心切,但最後也是變調了,當然短時間的靜坐就沒什麼效果。這也是老師上課常教我們修心的重要,儘管老師上課時都聽過,真正遇到時,自己的心態把持不住,很容易就把之前修的都化無了。

有機會跟師姐聊天才解開我的心結讓我醒悟,師姐分享她在工作上遇到的經驗,她克服自己的習性,使自己的氣機更上一層,師姐的經驗告訴我領導別人也是在領導自己,跟我在管理員工是差不多的,如果自己心裡先亂的話,下面的人又怎麼會合作呢?!

回到自己身上,自己還是最大的問題,本來我還是都把問題歸咎是別人,就算有反省也是一下下而已,卻忽略我也是問題中的當事者,會有抱怨流言,肯定跟我有很大關係。

本來要寫一些抱怨的,聽到師姐提點之後,心都開了,才發現已經沒什麼好說的,如果對心性沒有幫助的話,不管講好的講壞的都沒有益處。

修行最怕的摃高我慢,不管修行的境界如何,只要還是人都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也是不知不覺的,一昧地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我已經有在用心管理,為什麼還會說我管理方式有問題呢?!但其實我的心態已經有問題了,雖然花的時間有點長,但至少有發現自己的錯誤,才能從中繼續修正努力。

能夠常常去道場的除了盡力幫忙以外,在道場煉功也能盡快撫平原本不平靜的心靈,有師兄姐們聚在一起煉功時那效果真的是加倍。

很期待回台時能夠去道場,我想老天讓我在外地磨練,等到因緣聚會時機成熟,才能有機會對別人傳道。

跟各位道友分享小弟的心得,祝大家各方面都能更上一樓。

☆七、卜卦靈不靈 如一

在上一集的善書中與大家分享了卜卦在生活中的運用,以及一些實例解說,在在證明了易經真的是一部很好用的寶典,可以幫我們解答很多疑難雜症。而每一次,局勢果真都能如卦象所示來演變,屢試不爽,因此我總是勝券在握。我對於易卦非常有信心,常常藉由卜卦來為某些事件下決定,以求順利解決。

且說這次,我還真是傻眼了,因為第一次遇到失準的狀況,心想怪哉,卜卦不靈了嗎?長期研究下來,我認為沒道理啊!想不透為什麼結局竟然和卦象顯示的有所出入,於是便提出來與老師研究。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工作需要,所以今年八月我報考了一項認證考試,但因為實在是太忙碌了,根本無暇唸書,也無法好好的準備。在考前一天,我還在道場忙著堆積如山的道務,心血來潮卜一卦看看,明天的考試是否會過關呢?但說真的,我內心並不抱持希望,畢竟以我的應試經驗,知道若無準備充分,是不可能有好的表現;但因為很好奇卦象會如何呈現,藉以用來研究易經,所以就卜卦問「明天的考試會過關嗎?」得到地水師卦三爻。

六三:師或輿尸,凶。

解:以陰處陽,以柔乘剛,進則无應,退无所守,以此用師,宜獲輿尸之凶。

象曰: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一看到爻辭,我就大笑三聲,因為結果非常的明顯,表示出師不利,進退失據,兵敗如山倒。我心想:「那跟我預想的一樣啊!」只是,沒料到會這麼慘烈,於是我就決定不管它了,也不拿書出來複習了,就把此事放下,繼續專心處理道務。

翌日早上起床,發現正下著大雨,內心有點退意,想著既然卦象顯示不會過關,冒著滂沱大雨騎車也是挺危險的,何況考試要從早上考到傍晚,一整天下來煞是累人,所以正猶豫著到底去或不去呢?後來想想,既然都繳了報名費,就前去應試吧!於焉便小心翼翼的出發了。

中場休息時間,我總是閉目養神,靜靜的回光,也不拿書本出來複習,眼見其他考生都拼了命似的狂看書、猛背猛寫,我則是繼續悠哉悠哉的閉目回光。時間到了,就進考場應戰,考完了又回到休息室繼續閉目回光,整個心情是非常放鬆自然的,沒有什麼壓力。早上考完兩堂,覺得題目還算可以,不會很難,心想:「好可惜喔!這題目不難,如果我有認真準備,應該是過關有望。」但因為沒有熟讀,當然會有些許的不確定性,可是也只能認啦!就這樣輕鬆自若的完成考試,也不去管結果如何,此事也就被我淡忘了。

最近考試結果出爐了,放榜當天,我不以為意的登入網站查榜,但因為流量太大,網站掛掉了,直到晚上我都還是無法看到成績。心想:「算了,反正兵敗如山倒的成績,是會有多好看?」所以也沒有很在乎。隔天早上終於順利登入網站,瞄了一眼後,差點沒噴飯,什麼?過關了?我嚇一大跳,心想這網站有沒有出錯呢?會不會是因為網站當掉了,資料也亂了?我不是很相信眼前見到的一切,所以就保守論之。下午收到成績單的紙本,真的過關了,我呆望了很久,簡直不敢相信。因為,我很相信卦象,但真的想不透為什麼這次失靈了?

帶著滿腦子的疑惑請教老師,老師說:「妳能考過應該受這卦象影響。師是出征,考試如同出征,要考試一定會很用功讀書,也就是對成名很在乎。而準備不足下,如果很在乎就無法放鬆心情,自然無法榜上有名。而退無所守,既然已經不在乎了,自然沒有想要考多少分的妄想。自自然然的答題,所以能過關。」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於是請教老師,說:「所以只要內心放下,做任何事情就會很順利嗎?」老師說:「考試內心放下,還得有功德做後盾。沒功德哪裡能榜上有名?」看了老師的解釋,我才終於體會到「功德」的威力有多大,可以在一夜之間起死回生。對照我去年的成績單,離過關門檻還差了40分左右,照理說應該要相當努力才有辦法補足,沒想到今年一口氣進步了60幾分,於是過關了。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大躍進,還真的是令我嘖嘖稱奇。

來道場之後,將此神奇的經驗與總召分享,師兄說:「師姐,妳整個放空了,然後去做道務,累積了功德,當然就改變了命運。」我們也討論了經書所提到的一些例子,正是內心放下、做功德而扭轉命運的故事。其一是某人曾經去算命,算命師告知近日內會發生血光之災,因而喪命,必然應驗。但事後此人再度路過算命攤位,算命師見其還活著,感到相當不可思議,因為他的命理功力高深,從無失誤。再見其人面露祥瑞之相,便問:「您最近是不是有做什麼善舉?」此人細思,才想起日前曾因一念為善,但自己並不知情。算命師說:「正是此善舉累積了功德,讓您延命。」另一個故事就是一位羅漢入定時,得知自己的徒弟只剩下七天壽命,因而慈悲的叫徒弟回鄉探望父母,七日後回來。小沙彌辭別師父,回鄉途中見到一群螞蟻遇水,性命垂危,因而趕緊解救這些螞蟻,使其遠離水患之災。七日後小沙彌回到寺裡拜見師父,師父訝異道:「明明只剩七天壽命,怎麼可以平安歸來?」於是又入定查訪,方知原來是因為徒弟心起善念解救螞蟻,於是得以增福延壽。還有一個故事,就是醫師告訴某人,他的病況不樂觀,只剩下三個月壽命。此人心想要好好利用短暫的生命來做一些有益眾人之事,於是放下內心對死亡的恐懼與擔憂,將自己的財產布施出來,並身體力行的加入義工行列,想要盡可能的把愛與希望傳達給社會大眾。沒想到他不僅沒有病死,竟然還多活了好幾年,連醫師都感到不可思議。

大家對於這類故事應該不陌生,原本這些人的命運應是走向乖舛絕途,但卻因為一念之善,而扭轉乾坤。由此可知,積功累德是真的非常重要,可以讓人起死回生,延年益壽。一般人不懂得此理,只會在色身上計較,於是成天在名利場子中打轉,本想要功成名就,卻因此而慘遭滑鐵盧;原欲想長命百歲,卻因此斷送生命。豈不哀哉?俗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念即使很小,卻也是一念之善,積少也會成多。況乎大善小善並非用外象來衡量,如見小善而不為,則有分別心;見小惡而為之,則有投機心。這都不是一個修行人應該有的心念,因此必須再三警惕自己。

以我這次的經驗來說,在考前我的內心已然放下,不把名利擺在第一,反而是拋開這些束縛,專心的做道務。雖然我只是一個念頭的轉變而已,卻累積了我自己也無法數盡的功德,一夜就推翻了卦象的指示。也難怪當初鍾祖欲授以點石成金之術,呂祖卻以會誤了後人為由,而不肯學。光是此念,就足以堪稱三千功滿。因此「功德」有時也在「一念之間」而已,說難也不難,只怕自己白白浪費掉寶貴的光陰,而喪失了積功累行的好機會。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說的正是此理。

所以如果要「命好」,就得要「心好」,有一個良善真摯的心,勝過於千言萬語。與其每天擔心那些功名利祿,不如平心靜氣好好的修養自身,努力的積功累行,如此一來,命運就會慢慢的好轉,「功名不求也會自來」,這句話還真的應驗在我的身上呢!

因此道場對我們而言,真的相當重要,老師也常常提醒各位師兄姐,道場是我們充電的好地方,千萬不能等閒視之。有心的師兄自動自發的加入護持道場的行列,自然能常常得到仙佛庇佑。老師也說過,修行不是只會在那裡靜坐煉功而已,這樣不可能修出什麼名堂的,還得跟大家一起做道務,才是圓滿。有些人只喜歡標榜自己的功力有多好,卻忘了細思,今日自己得以悠然的在道場享受這麼好的環境,其背後有多少人辛勞的付出,換來您這般的舒適?若非前人熱心的引領,後進又何能如此幸福的聞道,得此秘訣專心修行?因此自己能有一番成就,還得感恩他人的付出,首先我們要感恩老師,若不是老師忍辱負重,含辛茹苦購置道場,堅持傳道數十年,我們怎麼會有如此溫暖的靜修之所?再來應該要感恩服務的師兄姐,若非師兄姐發心清掃、維護道場,我們怎麼會有如此潔淨的環境?也要感恩出錢出力的師兄姐,若非這些人的協助,怎能有齊全的設備,提供我們更好的學修工具?總之,有太多需要感謝的人,默默在為道場付出。這些師兄姐,是真正身體力行的義工,大家都是純粹服務性質,若非對道的堅持,是不可能長期在這裡無酬的服務大家。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夠多為道場盡一分心力,共同做功德,力量無限大。

☆八、感恩善解轉太極 如一

猶記在我高中時,有一次同學問我要不要和她一起去團契?那時我沒有聽過團契,就問她那是什麼?她說就是一個聚會,可以去那裡吃午餐,還有飲料點心可以享用,完全都不用錢。我說真的假的,有這麼好的地方喔?她說當然有!我就問去哪裡要做什麼呢?她說什麼都不用做,就跟大家聊天。我說但是我跟那些人不熟,不知道要聊什麼。她說:「那聽別人講就好,反正我會陪著妳,安啦安啦!那裡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很單純。」因為學生時代想省點錢,心想有免費午餐可以吃,就跟她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聚會。

到那裡才知道是一間教會,我跟我同學說我不是信基督教的耶!她說沒關係啊,交個朋友而已,不用緊張啦!我心想既然都來了,就進去看看,果真有人熱情招待,叫我們趕緊去吃飯。飯後大家開始圍圈聊天,分享心得,內容不外乎是禱告、讚頌主,或是說自己從聖經裡面獲得什麼啟發,如何如何的受益。我尷尬的坐在旁邊,也接不上任何話,我同學就幫我打圓場,說:「這是我同學,第一次接觸而已,所以還在熟悉當中。」其他人便沒有勉強我發言。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同學開始訴說著她接觸主耶穌之後,心靈得到了寧靜,又從聖經當中得到很多的力量,也很感恩老師和師母的溫暖關懷,讓她在遭遇人生挫折時,又有勇氣重新站起來。說著說著就哭了,又說這是感動與感恩的淚水。我看了這一幕,內心很驚訝,當時我心想:「有這麼誇張嗎?只不過是分享個心得而已,有需要哭成這樣喔?」大概我是一個不會表達感情的人,平常應事也多半很冷靜理性,所以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激動的情緒,甚至覺得這位同學是不是信教信到走火入魔了?因此散會後,我就婉拒同學下次的邀約了,同學也說沒關係,隨時想要來都歡迎。

現在入門修行後,不知怎地,內心好像變得比較柔軟善感,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聽聞他人不幸的遭遇,或是接收到感人的訊息,都會不禁紅了眼眶,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怎麼轉性了?很不像自己,好不習慣喔!有一次在道場與總召聊天,師兄說:「好奇怪,現在怎麼看到一些電視報導,或是某些情況,見到人家悲苦,眼眶就會不自主濕潤,怎麼變得這麼脆弱,好愛哭喔!」我跟師兄說我也有這種體驗,自己也是想不透,怎麼情感這麼豐富啊?後來和其他師兄姐交流,他們也說有這種現象,方知這就是修行之後,內心會變得更加慈悲,也就是善感,這大概是佛經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吧!自己有了這些經歷後,再回想當時高中那段記憶,方知那位同學不是走火入魔,而是她的真心發現,真情流露,感受到天地間的慈愛之氣,才會有這種潸然淚下的舉動,道出對主耶穌和她的老師與師母以及姐妹們的感恩之意。我才體悟到,其實五教教義本質都是一樣的,不外乎是希望人們具有慈悲胸懷,要懂得善解人意,要知足感恩,要謙卑就下,要無私分享,要傳遞溫暖,這就是大愛人間的真諦。所以天地無言,五教聖人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來傳達這種「愛」的精神,擁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情懷,世界才能充滿慈愛的光輝。

目前的社會,充斥著種種亂象,人心也漸漸澆漓,這在各教的經典當中皆有所示。最可悲的是,每天睜開眼睛,便常接收到負面的消息,一下子是誰又爆料誰的八卦,一下子誰又揭了誰的瘡疤。每天就在這種吵雜、指責、辱罵、揶揄、仇恨、對立當中度過,還真的是相當難受。說實在人都有缺點,也有不堪的行事作風,不過經典要我們「隱惡揚善」是有其用意的。當然「隱惡」不是指替某些惡人把風、任由他們作惡,而是指我們不要任意去散播他人的缺失,相反的,應該盡量多發現、褒揚他人的長處,以期能夠有個祥和的環境。很久以前,老師有提過一個「水的實驗」,說明我們如果常常發出善念、心懷善意,就能夠散發出好的磁場,而使水的結晶完美無瑕。連無生命的萬物都可以感知到,更何況是人呢?經書也提過「天無心以人心為心」,就證明了人可以用自己的心念去影響周遭,進而造就了這個世界的模樣。如果人總是喜歡揚惡,那麼漸漸地,也會影響其他人的心情,旁人聽了太多這些負面消息,而變得悲觀,得了憂鬱症;更可怕的是,常散播這些負面的觀念,導致他人也漸漸變得憤世嫉俗,內心的思想就變質了,磁場也會愈來愈差,這個團體的氣氛就註定要敗壞、走下坡。小孩子打從出生就見到周遭的人們老是互相猜忌、鬥爭、得理不饒人,當然就會潛移默化到自身,變得無理取鬧、性格扭曲,長大之後便成了社會上的頭痛人物,種種脫序與違法的行為,造成眾人的困擾,也為社會、國家帶來相當大的災難。

因此喜歡抱怨、道人是非、怒罵、指責別人的人,是在變相的傳遞惡念,只因為他將內心的不平與憤恨磁場散發出來,以「惡」心對待眾人,這跟仙佛的慈悲為懷剛好相反,不只沒有功德,還是在造業。尤其一個有領導力的人,對眾人具有深厚的影響力,就更要注意自己的心念,因為自己的身教,會在不經意中暗示旁人跟著一起做,如果此人帶頭傳播惡思想,便會鼓動旁人的情緒,開始激昂怒罵叫囂,甚而引發不可收拾的後果;尤其在修行的場所這樣做,那就是造孽,為不可饒恕之罪,會導致災禍疾病降臨在自身。所以經書常要我們忍辱、心平氣和的用意就在此,雖然對方無理,也不要以怨抱怨,免得自身怨念太深,引來一腔怒火,戕害了自己的身心。

其實這個道理,我也是經過好多年的磨練,才漸漸體會的。剛開始,見到社會上的不平現象,我也是很不能接受,對於某些人的誇張行徑,我也常在內心咒罵。慢慢地,我也變得鐵石心腸,心想這世界根本就不公不義,好人只有被呆呆欺負的份,所以就開始懷疑「善有善報」是真的嗎?以上這些內心轉折,很多人也都覺得:「沒錯啊!就是這樣!人家打你,你就應該反擊回去,對方才不會軟土深掘。」起初都覺得這樣很合理,但是日子一久,開始驚覺這些思想已經深植人心,一次兩次三次累積下來,已然成了人的習性,日後就會習慣用這種敵意的態度來應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開始變得彆扭起來,親切與信任一點一滴在瓦解,取而代之的就是懷疑與防衛。整個大環境逐漸走向這種趨勢,人和人之間是用一種敵對的態度在相處,加上有些人喜歡搧風點火,造成族群或團體的對立,因而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你們這群人就是這樣」,所以在一開始,就沒有良好的互信基礎,更遑論接下來的相處了。對於這種扭曲的現象,我感到很哀傷,因為我覺得人與人之間不該是這樣的,人性本善,皆有惻隱之心,只是人有缺點需要改進而已。一個人有了惡習,如果旁人又以暴制暴,那麼這個社會將變得充滿暴戾之氣。

但是說到勸善,問題又來了,有人認為,人的惰性與惡習,本來就要用處罰來解決,可是到底處罰該如何運用恰到好處,也是很大的智慧,也是眾人所難以拿捏的問題,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又會為了如何懲治惡人,而持不同的意見,又是一陣爭執不斷、僵持不下。因此現今社會,就變得如此混亂,好也吵,不好也吵,找不到一個最公平的方針,也缺乏一個合理的仲裁。於焉大家開始脫序了,紛紛自立為王,很多時候就變成「自己說了算」。所以誰也不讓誰、誰也不服誰。每天面對生活,不是吵雜就是紛亂,再來就是一堆的利益爭奪,物價上漲,連生存都變得困難了。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真的很厭煩,到底何時才能休止?看來我們離「大同世界」愈來愈遠了,連求個平靜的角落都是奢望。

我很慶幸自己早早入門修行,因為道場就是一個避風港,得以好好的安靜調養,遠離這些塵囂。很感謝仙佛留下這些寶典,讓我們找到一條光明的路,遵照功法指示回光修煉,讓身心恢復康健安泰。道場之所以有這麼好的磁場,是因為仙佛的慈悲普照,而我們更該效仿這個精神,用感恩之心來回饋、用善意來對待眾生、用愛來化解災難。心中有一絲善念,就有一線光明;有一分柔情,就有一團和氣。也許我們的力量微薄,但在道場共修,就能凝聚這樣的氣氛,加上眾仙佛的護持,可以把這樣的能量發揮到更大,擴散到生活圈中。

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讓環境變得更好,與其指責他人、要求他人,不如從自己做起。雖然在網路媒體中,我們會見到一些不好的例子,但還是不能因而氣餒,因為這些負面的人事物,畢竟還是少數,只是被頻繁的彰顯出來,才會讓我們誤以為世界如此黑暗。如果映入眼簾的,多半為好人好事,那麼我們的內心才能充滿希望。這也是經書說「隱惡揚善」的道理,我們應該多發現周遭美好的人事物,方知還是有很多善良慈愛的一面,只是沒有被宣揚出來,所以才會讓為善的人覺得很孤單、挫折。猶記多年以前,我還沒有入道修行時,有一次隨著親人到宮廟裡求神問事,那時我還只是學生,沒什麼事情要問,但印象很深的是,一位慈悲的神明主動來開示我:「惡有惡報是真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妳長期行善,是正確的路,要堅持下去,日後將會得到大福報。」那時我心想:「好神奇喔!神明也知道我的心事,因為我還真的是憂國憂民的那種人,不喜歡見到仇恨,只希望世界能夠和平。但覺得自己行善,好像也沒有什麼改變,真的看不見希望,感到沮喪,而有所動搖。」還好當初這位慈悲的神明鼓勵我繼續行善,並告訴我「因果」是真正存在,我才能繼續懷抱善念、積功累行。

入道聖門修行,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時常得到仙佛的慈愛加持,這可是真切的感受,並非經書杜撰。「天授」的和暖之氣遍布周身時,那種舒暢的感覺,可不是三言兩語能夠盡述。千萬不要認為,只有一人的善行,力量單薄,無法改變什麼,要知道這個先天之炁的威力是很大的,可以扭轉乾坤。經書有云,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所發出的磁場,可以轉變整個區域的環境,例如天災來時,只有他所在地的範圍內,不會受到災害影響,進而替該區的民眾化解了危機。這也說明了「福地福人居」的道理,相對而言,就是「福人居福地」,不是該地區有多麼好的條件,而是因為那個人有功德、有福報,進而轉變了該地的磁場,所以不管他身在何方,處處都是「福地」。這也就是為什麼地方民眾若有誠心,感動上蒼,就有神靈護持,保佑此地風調雨順、萬物欣榮、民生富庶的道理。

所以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得懷著一顆真誠的心,用感恩之意,答謝上蒼的厚愛,進而將此大愛傳遞出去,讓人間充滿溫暖。「善解」是很重要且珍貴的心意,對於他人的言行,能夠善解,而不是惡解,就可以去掉很多無謂的仇恨。修煉先天氣,轉動自身的太極,再用「善」與「愛」來帶動,進而引發他人身中的太極,如此便是傳道最高的境界,也是修行「布施」最重要的意義。財布施助人度過一時的難關,法布施用先天氣來引導啟發他人,讓他人有所感,而能從善如流。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社會豈不安寧?

所以身在道場的諸位同修們,我們都肩負了一份使命,仙師幫我們啟靈,引領我們轉動自身中的太極;仙師購置了各道場,給予我們如此優質的學修環境,讓我們能夠擁有清靜的身心、平安度過生活中的種種困頓。這份信念,就如同天地無私、眷顧萬物的情懷,焉能不回報乎?而最好的回報,就是以燈傳燈,希望嘉惠更多的善心同修,共同將這艘大船航向更美好的境地,才能不負仙佛護佑的苦心。

今世能有幸在這麼好的道場修行,就要好好的把握機會,道場是用來進修、傳遞善念之處,而不是讓我們用來聊天哈拉、打發時間的。我在道場,總是把握有限的時間趕緊進德修業,根本就無暇談天說地,何況現在的社會亂象、生活苦事,如果講出來,也只會引發眾師兄姐的憤怒、抱怨而已,對大家沒有什麼好處,甚至有很大的害處。人生苦短,時間都不夠用了,最好不要浪費精力在那裡講這些對自己沒有幫助的話語,更甚者會變成造口業,得不償失。既然我們來道場上課,懂了扭轉乾坤之道,那麼就應當要「知止」,不要再繼續流連在那些凡塵俗事上,否則內心充斥這些不滿的念頭,又何能平靜無念?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讓自己的心從憤恨不平,到漸漸趨於寧靜,只因為已經領悟了「道」的真諦,所以瞭解到放下與放空的真義,而逐漸能除去種種負面情緒,進而能「不動心」。在眾人紛紛擾擾爭相怒罵叫囂的當下,還能保持一顆心如如不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