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 academic.ntue.edu.tw ·...

26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九十年九月)339364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339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孫劍秋 本文分別從義理易、象數易、道教易三方面來闡釋俞琰易學的內容與成就。 義理易方面:本文分析俞琰融會:(一)張載「一物兩體說」、(二)程顥「天 人一本說」、(三)程頤「隨時取義」說,以建構一己理論系統。 象數易方面:易象部分:本文以(一)易象為理卦之本、(二)卦體為解卦 之源、(三)爻象為識卦之始,三部分加以說明。易數部分: 本文以(一)天地之數、(二)大衍之數,二部分加以說明。 合易象與易數二部分,得見俞琰學有本原。 道教易方面:本文從(一)以先天一氣還丹證道、(二)探先天圖求環中之 秘,二方面加以論述,以見俞琰在丹道易學方面的創獲。 關鍵詞:俞琰、道教易學、易外別傳、周易參同契發揮。 孫劍秋: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九十年九月)339~364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339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孫劍秋∗

    摘 要

    本文分別從義理易、象數易、道教易三方面來闡釋俞琰易學的內容與成就。 義理易方面:本文分析俞琰融會:(一)張載「一物兩體說」、(二)程顥「天

    人一本說」、(三)程頤「隨時取義」說,以建構一己理論系統。 象數易方面:易象部分:本文以(一)易象為理卦之本、(二)卦體為解卦

    之源、(三)爻象為識卦之始,三部分加以說明。易數部分:

    本文以(一)天地之數、(二)大衍之數,二部分加以說明。 綜合易象與易數二部分,得見俞琰學有本原。

    道教易方面:本文從(一)以先天一氣還丹證道、(二)探先天圖求環中之

    秘,二方面加以論述,以見俞琰在丹道易學方面的創獲。

    關鍵詞:俞琰、道教易學、易外別傳、周易參同契發揮。

    ∗ 孫劍秋: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

  • 340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九十年九月)339~364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341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孫劍秋∗

    壹、俞琰及其易學著作 俞琰字玉吾,宋末元初江蘇吳郡人。黃宗羲作《宋元學案》將他視為朱熹後

    學,故附在〈晦翁學案〉下。

    青年時期的俞琰,正值南宋敗亡之際,此時學界思想漸有朱陸合流,並向北

    宋復歸的態勢。此態勢在易學上最明顯的呈現,便是從後天八卦向先天八卦的回

    歸。另社會人心則由於蒙古人的嚴刑侵逼,使生命的無奈表露無遺。此一無奈,

    逐漸轉化成對個人自身生命的關懷,進而觀象推數,以求知天明命;養生內修,

    以期益壽延年。 俞琰便是處在這一象數易學正待勃興,養生煉丹正成風氣的時代。他說:

    予自德祐(宋恭帝元年、一二七五年)後,文場掃地,無所用心,但閉戶靜

    坐,以琴自娛、讀易、讀內外二丹書,遂成四癖。1

    按:南宋自恭帝以後,由於國力日微,科舉被迫停辦。元人入主中原期間,為箝

    制思想,也僅辦理一次科考。2因此,讀書人的仕宦之路就此中絕,甚且在政治壓

    迫下,被貶為卑賤無用之人。3此時的俞琰有志難伸,遂沉浸於易經與丹書的研究。

    二十六歲時,遇異人傳授先天之極玄及讀易之法,開始撰寫《周易參同契發揮》

    ∗ 孫劍秋: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 1 見《席上腐談》卷下,《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第 1061 冊,頁 617。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3 年 10 月。 2 元自滅金以後,僅於太宗九年(西元一二三七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至仁宗延祐元年(

    西元一三一四年)再行科考,其間長達七十八年。 3 如鄭思肖:「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

    見《心史‧大義略序》頁 86,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1 年 8 月。

  • 342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和《悟真衍義》等書。4第二年開始下筆註解《周易》上下經、〈爻傳〉、〈彖傳〉、

    〈象傳〉、〈文言傳〉等篇章,至大辛亥年陸續寫就〈繫辭傳〉、〈說卦〉、〈序卦〉

    及〈雜卦〉,而完成《周易集說》一書。5在這前後近三十年的讀易、作易生涯中,

    還撰有《易經考證》、《易傳考證》、《讀易須知》、《易圖纂要》、《六十四卦圖》、《古

    占法》、《卦爻象占分類》、《易圖合璧連珠》及《易外別傳》等書。惟今可見僅《易

    外別傳》、及散見於《永樂大典》之《易圖纂要》、《讀易舉要》(後由館臣輯存於

    《四庫全書》),其餘皆亡佚,祇見存目於《通志堂經解‧石澗俞氏周易集說序》

    及《經義考‧易類》中。6

    貳、俞琰的義理易學 俞琰治易的態度是義理、象數並重,治易的方式則是鎔裁宋代諸儒。先從義

    理、象數的關係談起。他在〈周易集說序〉中說:

    當知辭本於象,象本於畫,有畫斯有象,有象斯有辭。易之理盡在於畫,

    詎可捨六畫之象,而專論辭之理哉!捨畫而玩辭,捨象而窮理,辭雖明,

    理雖通,非易也。漢之去古未遠,諸儒訓解多論象數,蓋亦有所本。……

    逮乎紫陽朱子《本義》之作,發程、邵之未發,辭必本於畫,理不外於象,

    聖人之本旨,於是乎大明焉。7

    這段話似乎是針對程頤重理輕象的主張而發的。根據易經形成過程來說,是

    先有卦畫的出現,歷經聖人比類神明之德、萬物之情,而衍生許多卦象。又經商

    周之際的聖人重為六十四卦,再繫上卦爻辭,而完成現在所見的周易經文。魏代

    4 《席上腐談》卷下:「至元癸末(一二八三年),遇異人授以先天之極玄,乃撰《參同契

    發揮》、《悟真衍義》等書。」,同註 1。 5 《周易集說.後序》:「自至元甲申(一二八四年)下筆解上下經,並六十四象辭與夫彖傳、

    爻傳、文言傳,期年而書成,改竄者二十餘年,凡更四稿……至大辛亥,自番易歸吳,

    憩海濱僧舍,地僻人靜,一夏風涼,閑坐無所用心,因取舊稿繫辭傳讀之,不三月,並

    說卦、序卦、雜卦,改竄皆畢。」《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三十二冊,頁 1103 ~ 1104。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

    6 參見蕭漢明先生〈論俞琰易學中的道教易〉所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頁 266。北京三聯書店,1997 年 10 月。

    7 〈周易集說序〉,《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三十二冊,頁 3。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43

    王弼研究易學卓有成就,他體會易經的方法是「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所

    謂「言」指的是文辭,體會得易辭而不拘泥其中,才能盡得易象;體會得易象而

    不拘泥其中,才能盡得易意。這是王弼體會易經的進程。宋代程頤則另有體會,

    他在〈易傳序〉中說:「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觀會

    通以行其典禮,則辭無所不備。……予所傳者辭也,由辭以得其意,則在乎人焉。」8在程頤的體會下,象是明顯可見的,理是隱微難知的。懂得推辭考卦,就可了解

    易變的道理,進而掌握易象與易占。故程頤強調的是「由辭以得其意」。

    俞琰則認為辭是由象而來,象是由卦畫而來,有卦畫才有象,有象才有文辭,

    所以研究易經是不可以捨卦畫、易象,而專研文辭的。再者,以時間而論,漢人

    較接近聖人的時代,他們研究討論的內容也都圍繞在象數,其中必定是有其淵源

    的。故俞琰主張義理、象數應該等同視之,不應偏廢。

    其次,在鎔裁前賢方面: 俞琰對兩宋諸家易說,頗有體會,這從他易註中的引用,可以發現。如他在

    〈繫辭上傳〉:「神無方而易無體」下註曰:

    神、妙而不可測,或在陽、或在陰,故無定方;易惟變所適,或為陽、或

    為陰,故無定體。橫渠張子曰:語其推行故曰道,語其不測故曰神,語其

    生生故曰易,其實一物,指事異名爾。9

    按:張載易學不同於其他宋儒的地方,便是以氣為主的易學觀,在他學說中的重

    要論點,即「一物兩體」說:

    一物兩體者,氣也。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推行於一),此天之所

    以參也。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

    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也。有兩則有一,是太極也。10

    張載一物兩體的觀點,說明天地間的事物都包含有相對應、相互依存的部分。所

    謂一物,是太極,是氣;所謂兩體,是太極中的兩儀,是氣中的陰陽。所以太極

    即氣,是渾然為一,不可分離的本體;就氣的陰陽流轉而言,則是一中有兩,相

    互依存呈顯。故俞琰註文「神,妙而不可測」,實即張載「一故神,兩在故不測」

    的論點。所謂神,就是一物;陰陽就是兩體。而「或在陽、或在陰,或無定方」、

    8 《易程傳.序》頁 2,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年 10 月。 9 《周易集說.繫辭上傳》,《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三十二冊,頁 343 ~ 344。。 10 見《張載集.易說.說卦》,頁 235。台北里仁書局,1979 年。

  • 344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或為陽、或為陰,故無定體」,正是從張載「兩故化,推行於一」引申而來。

    可見俞琰採納張載易說之一斑。

    俞琰對程顥學說的師法,主要呈現在「一本論」方面。他在〈文言傳〉:「君

    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貞。」下註曰:

    人道與天道一也。君子行此仁義禮智,即行此元亨利貞也。君子即乾也,

    仁義禮智即元亨利貞也。11

    本段註文實即由程顥「天人一本論」而來。程顥認為仁者將天地萬物視為一體,

    天地萬物如人之一身,心手相連,痛癢相關。〈河南程氏遺書〉:

    道,一本也。或謂以心包誠;以至誠參天地,不若以至誠體人物,是二本

    也。知不二本,便是篤恭而天下平之道。12

    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豈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

    《中庸》言:「盡己之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此言可見矣。13

    程顥指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本就存有共通的理則,祇要盡己之性,就能會通天

    地萬物之性。天人之間原無分別,自然不存在「以至誠參天地」、「以至誠體人物」

    的問題,更無需區分天道和人道。以此與俞琰註文對應:君子所行的仁義禮智,

    即人道;元亨利貞,即天道。註曰:「仁義禮智即元亨利貞」,正是人道與天道為

    一本。君子為人,乾為天,「君子即乾」,正說明天人一本。由此可見俞琰對程顥、

    程頤思想的融會。

    俞琰對程頤易學的體會,則在「隨時取義」方面。他在《讀易舉要》卷二釋

    「乘承比應」中說:

    凡剛爻應柔爻,則為柔所累。〈遯〉九三:係有疾厲,係二六(疑應作六二

    )而厲也;〈夬〉九三:遇雨若濡,應上六而濡也。然亦有不然者,豈可以

    一例言哉!觀其時可也。……如〈履〉六三承九四而凶,〈咸〉九三乘六

    二而吝,〈隨〉初九承六二而有功,〈無妄〉六二乘初九而利,其故何哉?

    11 《周易集說.文言傳》,《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三十三冊,頁 806。 12 《二程集上》卷十一,〈明道先生語一.師訓〉,頁 117。台北里仁書局,1982 年 3 月。 13 同註 12,卷十一,〈伊川先生語四.劉元承手編〉,頁 182。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45

    亦各隨其時而已。14

    易有三義,即簡易,變易,不易。簡易是說明以簡馭繁的道理。不易是說明守常

    貞正的道理。變易則是說明變動不居,因時制宜的道理。所謂因時制宜,也正是

    俞琰隨時取義的觀點。

    程頤易學的最大特色,便是強調隨時取義。他認為《周易》講求變易,所以

    卦爻辭中的吉、凶斷語,也必因時、因事、因人而隨時變義。他在〈否〉初六:

    「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下註曰:

    泰與否皆取茅為象者,以群陽群陰同在下,有牽連之象也。泰之時則以同

    征為吉;否之時,則以同貞為亨。始以內小人外君子為否之義,復以初六

    否而在下,為君子之道。易隨時取義,變動無常,否之時,在下者君子也。15

    按:〈泰〉、〈否〉二卦初爻爻辭都是「拔茅茹以其彙」,但一為「征吉」,一為「貞

    吉亨」。程頤認為爻辭如此取義,就在其時不同。以〈否〉卦來說,其初六爻辭

    所以「吉亨」,乃因三陰在下,為處否之時,君子受難卻能守節,故得「吉亨」

    之報。不過「彖傳」解卦義時,卻說「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於是〈否〉卦三陰,有時指君子,有時指小人,這便是「隨時取義,變動無常」

    的緣故。俞琰取法程頤易學,主要也在這八個字上。 俞琰治易雖大抵鎔裁宋代諸儒思想而來,惟訓解方面則歸宗於朱熹。16此外

    道教易學方面亦引用甚多。如朱熹以煉內丹的理論注《參同契》,俞琰也以內煉

    之術講解《參同契》。由此可見,俞琰對朱熹的師法程度。故本節探討義理易學,

    不將朱子部分列入,而另於丹道易學中呈現。 綜合以上所述,俞琰義理易學主要乃吸收張載、程顥、程頤等諸家易說而形

    成自己思想體系,他能將各家學說精華,鎔裁於自己著作中,一方面顯現他過人

    的歸納統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表現出集眾家大成的功力。惟朱伯崑先生認為:「從

    易學史上看,他所著《周易集說》,新意不多。其有影響的論述是對《周易參同

    14 《讀易舉要》卷二〈乘承比應〉,頁 630,《大易類聚初集》第六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6 年。 15 《易程傳》卷二,〈否卦初六爻辭註〉,頁 115。 16 據林文鎮先生統計:《周易集說》援引朱子學說以釋易者,多達一百五十一處。惟其內

    容率皆卦爻辭字義之訓詁,或對易經術語之闡釋,其中有關思想方面的引用殊少。見

    《俞琰生平與易學》第五章,頁 293。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1991 年。

  • 346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契》和道教煉丹理論的解釋。」17

    參、 俞琰的象數易學

    我國經學史的發展,向來有漢宋之爭,易經也不例外。俞琰〈周易集說序〉

    便說到:

    世之尚占而宗邵康節者,則以義理(宋學)為虛文;尚辭而宗程伊川者,則

    以象數(漢學)為末技。而邵程之學分為二家,羲畫周經亦為兩途,遂使學

    者莫之適從。18

    漢代易學以象數為主流,故後代學者研究象數而有成者,便被歸為漢學。邵

    雍的易學,以數以圖象為主,故俞琰視之為宋代的象數派易學。程頤易學,站在

    儒家的立場,發揮易經奧義,是為宋代義理派易學。俞琰認為治易的人,須象數、

    義理兼通,才能深造有得。以下便來探討他的象數易的思想。

    一、易象學部分

    (一)易象為理卦之本

    〈繫辭傳〉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以明吉凶。」這句話表明易經是先

    有卦畫,然後有象,既有此象,再依象繫辭以明吉凶。俞琰的觀點亦同,他在《周

    易集說卷三十三》中說:「愚謂易有畫乃有象,如乾象天,坤象地,巽下坎上而

    為井,巽下離上而為鼎之類皆是也。……象即像之謂,既謂之像,則不過其理近

    似而已。」卦象的本源就是畫,象本於畫而呈現事物之理,這理並非絲毫不差,

    而是近似,是引伸推衍。可見得研究易經必須藉象以探求本原,方得聖人原義。

    象既如此重要,那麼該如何理解它呢?《讀易舉要》:

    易有一畫之象,三畫之象,六畫之象,皆象也。如奇畫象陽,偶畫象陰,

    此一畫之象也。如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此三畫之象也。如〈井〉、〈鼎〉之

    17 見朱伯崑先生《易學哲學史》第三卷第八章,頁 37。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 年

    9 月。 18 〈周易集說序〉,《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三十二冊,頁 3。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47

    類,此六畫之象也。19

    所謂一畫象,原指陰陽而言,引文「奇畫象陽,偶畫象陰」便是。然而就易的成

    書而言,則卦與卦間,爻與爻間皆可聯繫而取象。如坤為牛,而離為牝牛,這是

    由於離卦中爻為陰爻,陰爻屬坤畫,故可以牛為象,這就是一畫之象。20聯繫取

    象的例子,如〈剝卦〉在前,〈復卦〉在後,以〈剝卦〉六個爻,並〈復卦〉初

    爻,故卦辭有「七日來復」之象。21其餘卦爻象取例,可參《讀易舉要.卦畫取

    象》條所引。

    三畫取象的部分。俞琰說:「何謂三畫之象,〈說卦〉所列是也。」22按:三

    畫的象,就自然界取象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就卦德而言,是健、

    順、動、入、陷、麗、止、說。其餘取象,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名件雖不

    一,皆當以此八德求之。」23如果一一細碎牽合附會,便失之穿鑿了。

    而六畫象,就是六十四卦卦象。俞琰說:「何謂六畫之象?如下〈震〉 上

    〈艮〉 而為〈頤〉 ,〈頤〉中有物而為〈噬嗑〉 ,與夫〈井〉 、

    〈鼎〉 之類,合上下二體為之者是也。」24依俞琰之意:〈頤卦〉,上艮下震,

    外實中虛,上止下動,象人的頤頷。〈噬嗑〉,上〈離〉 下〈震〉 ,初上

    兩剛爻象牙齒,二三五爻象頤頷,九四居其間,象有物於頤中且齧合之狀。這二

    卦六爻皆取象於頤頷之動,故為六畫之象。其餘諸卦,或取上下之象,或取內外

    之象而成卦,亦都有其奧義在其中。

    (二)卦體為解卦之源

    卦體本指六爻卦的上下卦而言,不過俞琰認同漢儒解卦之法,故此處卦體,

    是包含各家取卦法的。俞琰說:「卦體不特是內外上下二體,如對體、覆體、互

    體、伏體、積體,皆是也。」25

    所謂「對體」,即漢儒所說的「反卦」、「反體」,是指兩個卦畫完全相反的卦。

    所謂「覆體」,即漢儒所謂的「覆卦」,是指將一卦卦畫,顛倒而成另一卦。俞琰

    19 《讀易舉要》卷一〈卦畫取象〉,《大易類聚初集》第六冊,頁 605。 20 《周易集說.說卦說》,《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三十三冊,頁 1105 ~ 1107。 21 同註 19,頁 606。 22 同註 20,頁 1105。 23 同註 20,頁 1138。 24 《讀易舉要》卷二〈卦體〉,頁 620。 25 同註 24,頁 623。

  • 348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說:

    反體覆體,皆原於先天圖卦位之相對。〈乾〉與〈坤〉剛柔相反;〈坎〉與

    〈離〉剛柔相反。如〈頤〉、〈大過〉、〈中孚〉、〈小過〉皆是也。覆體者:

    〈屯〉顛倒翻轉則為〈蒙〉,〈需〉顛倒翻轉則為〈訟〉是也。六十四卦惟

    〈乾〉、〈坤〉、〈坎〉、〈離〉、〈頤〉、〈大過〉、〈中孚〉、〈小過〉不可倒,餘

    皆一卦倒轉為兩卦。故上經三十卦,約為十八;下經三十四卦,亦約為十

    八。三畫卦亦然。〈震〉倒轉為〈艮〉,〈巽〉倒轉為〈兌〉,並〈乾〉、〈坤〉、

    〈坎〉、〈離〉為八卦,不過六卦而已。26

    本段引文中,「剛柔相反」指的是陰陽爻互換。如〈乾卦〉六陽爻,反為〈坤卦〉

    六陰爻便是。「顛倒翻轉」則是此卦上體成為彼卦下體,此卦下體成為彼卦上體,

    且須上下爻位翻轉一次。如〈屯卦〉上〈坎〉 下〈震〉 ,顛倒翻轉則成

    〈蒙卦〉上〈艮〉 下〈坎〉 。〈屯卦〉下震先顛倒成上震,震再翻轉成艮,

    這就是所謂的覆體。俞琰所說的反體,實即漢儒虞翻的旁通;所說的覆體,實即

    虞翻的反卦。比較特別的,是俞琰用先天易來說明反體覆體,使之更有論證上的

    理據。27

    又所謂「伏體」,是指兩個相反的卦,相互包含。即兩卦之爻,陰含陽,陽

    含陰。卦之表現則為伏。俞琰說:

    伏體之說出於京房占法,如〈乾〉伏〈坤〉,〈坤〉伏〈乾〉之類。以見者

    為飛,不見者為伏。如〈同人〉言大師,蓋全體伏〈師卦〉也。28

    按:〈同人〉卦畫為上〈乾〉 下〈離〉 ,其九五爻辭為「大師克相遇」。

    而〈師〉卦畫為上〈坤〉 下〈坎〉 。乾卦陰陽全變,即為坤卦;離卦陰

    陽全變,即為坎卦。〈同人〉之上乾伏坤,下離伏坎,上坤下坎即為〈師〉卦,

    而〈同人〉之主爻為九五,故九五言「大師克相遇」。可見俞琰也採納京房之說。

    又所謂「積體」,是指一卦之卦畫,如某一三畫卦積累而成者。俞琰:

    積體如〈剝〉、〈復〉、〈夬〉、〈姤〉、〈遯〉、〈大壯〉、〈臨〉、〈觀〉、〈頤〉、〈大

    26 俞琰說:「先儒謂〈乾〉、〈坤〉、〈坎〉、〈離〉是反;〈震〉、〈巽〉、〈艮〉、〈兌〉是對。

    以先天圖觀之,其實皆對體也,豈獨以〈震〉、〈巽〉、〈艮〉、〈兌〉為對哉!」同註 23。 27 參見林忠軍先生《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第十一章,頁 401,濟南齊魯書社,1998

    年,7 月。 28 同註 24,〈伏體〉,頁 623 ~ 624。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49

    過〉、〈中孚〉、〈小過〉是也。〈中孚〉、〈頤〉皆肖〈離〉,此〈離〉之積也。

    〈小過〉、〈大過〉皆肖〈坎〉,此〈坎〉之積也。朱子曰:〈中孚〉、〈小過〉

    是雙夾底〈離〉、〈坎〉;〈頤〉、〈大過〉是厚畫底〈離〉、〈坎〉。29

    按:〈中孚卦〉卦畫為上巽下兌 ,〈頤卦〉卦畫為上艮下震 ,以六爻畫來

    看,它們像〈離卦〉卦畫 的上下延伸。〈小過〉卦畫為上震下艮 ,〈大過〉

    卦畫為上兌下巽 ,它們就像〈坎卦〉卦畫 的上下延伸。朱熹說:〈中孚〉

    ,是雙底夾〈離〉 ,就卦畫上看是多了初、上爻兩陽爻。〈頤〉 ,

    是厚畫的〈離〉 ,則是多了三、四兩陰爻。〈大過〉、〈小過〉與〈坎〉的關係

    亦同。

    又所謂「互體」,是指上下兩體相交而形成的卦。互體有三畫之互、有六畫

    之互。三畫之互是基礎,六畫之互則本於三畫之互而另得新卦。俞琰:

    互體者,上下兩卦之體交相互也。有三畫之互,又有六畫之互。三畫之互

    有兩,六畫之互有五。何謂兩互?如〈屯〉下震上坎,中互坤艮,此兩互

    也。何謂五互?如〈屯〉自初至四互〈復〉、自三至上互〈蹇〉、去初互〈比〉、

    去六互〈頤〉、去初上互〈剝〉,此五互也,他卦皆然。30

    按〈屯〉卦卦畫 ,由二至四爻,可互得〈坤〉卦 ;由三至五爻,可互得

    〈艮〉卦 ,這就是俞琰所說的「三畫之互有兩」。〈屯〉卦一至三爻得〈震〉

    卦 ,二至四爻得〈坤〉卦,上坤下震,即為〈復〉卦 。三至五爻得〈艮〉

    卦,四至上得〈坎〉卦 ,上坎下艮,即為〈蹇〉卦 。二至四得〈坤〉卦,

    四至上得〈坎〉卦,上坎下坤,即為〈比〉卦 。一至三得〈震〉卦,三至五

    得〈艮〉卦,上艮下震,即為〈頤〉卦 。二至四得〈坤〉卦,三至五得〈艮〉

    卦,上艮下坤,即為〈剝〉卦 。故〈復〉、〈蹇〉、〈比〉、〈頤〉、〈剝〉,便合

    俞琰所說的「六畫之互有五」。俞琰十分贊同互體之說,他不但引朱子、朱漢上、

    張南軒之言來佐證,31又舉例說:

    〈師〉六五曰長子,豈非中爻二三四互〈震〉之長子乎?〈賁〉九三曰濡

    如,豈非中爻二三四互〈坎〉之水乎?〈晉〉九四曰鼫鼠,豈非中爻三四

    29 同註 24,〈積體〉,頁 624。 30 同註 24,〈互體交體〉。頁 625。 31〈互體交體〉:「朱子曰:『互體,《左氏》已言,亦有道理。』朱漢上曰:『鄭玄傳馬融

    之學,多論互體。』張南軒曰:『雜物撰德,具於中爻,互體未可廢。』」同註 30。

  • 350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五互〈坎〉之鼠乎?32

    本卦爻辭取象,由所互之象而來,這是俞琰象數易學的重要觀點。

    (三)爻象為識卦之始

    俞琰對爻象的體會,一是主爻的判定,二是乘承比應的關係。先從主爻談起。

    《讀易舉要.卦之主爻》:

    三畫卦,〈乾〉、〈坤〉、〈坎〉、〈離〉以中爻為主,〈震〉、〈巽〉以初爻為主,

    〈艮〉、〈兌〉以末爻為主。六畫卦,〈乾〉、〈坎〉以九五為主,〈坤〉、〈離〉

    以六二為主,〈震〉以初爻為主,〈巽〉以六四為主,〈艮〉以九三為主,〈兌〉

    以上六為主,其餘諸卦剛柔雜者,亦多取六子剛柔之少爻為主。33

    三卦畫的主爻,較易判定,〈乾〉、〈坤〉、〈坎〉、〈離〉為四正卦,皆取其中爻。〈震〉、

    〈艮〉為二陰一陽之卦,故以陽爻所在為主爻;〈巽〉、〈兌〉為二陽一陰之卦,

    故以陰爻所在為主爻。

    至於六畫卦之主爻判定,俞琰則以爻位之尊卑、居中得正與否?及爻少為貴

    等幾方面來說明。爻位之尊卑,如說:「乾主九五,坤主六二,君正位乎上,臣

    正位乎下也。」34君有君位,臣有臣位,乾為君卦,故以九五為主爻;坤為臣卦,

    故以六二為主爻。在居中得位與否方面,俞琰說:

    〈坎〉、〈離〉得〈乾〉、〈坤〉之中,故〈坎〉主九五,〈離〉主六二。〈震〉

    初九正而四不正,故主初九;〈巽〉初六不正而六四正,故主六四;〈艮〉

    九三正而上九不正,故主九三;〈兌〉六三不正而上六正,故主上六。凡

    卦皆有主爻。如〈巽〉以九二主內,上九主外,蓋不過一時得權之主爾。

    六五雖非成卦之主,然而君也。乃一卦定位之主也。35

    按: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即為正。六畫卦中,初三五為陽位,二四上為陰

    位。六爻畫之震卦,其上卦之震,以九四為主,下卦之震,以初九為主。震之初

    九為陽爻居陽位,故為正;震之九四乃陽爻居陰位,故不正,因此六爻畫之〈震〉

    32 同註 24,〈八卦主爻圖〉,頁 627。 33 同註 32。 34 同註 32。 35 同註 24,〈十二卦主爻圖〉,頁 627 ~ 628。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51

    以初爻為主爻。其餘卦主的選定亦相同。

    另爻少為貴方面。他說:

    五陰一陽卦,以一陽為主。五陽一陰卦,以一陰為主。〈復〉、〈始〉、〈夬〉、

    〈剝〉是也。〈臨〉主六三者,下體〈兌〉,〈兌〉以陰爻為主也。〈遯〉主

    九三者,下體〈艮〉,〈艮〉以陽爻為主也。〈大壯〉主九四者,上體〈震〉,

    〈震〉以陽爻為主也。〈乾〉主九五、〈坤〉主六二,君臣上下之義也。〈泰〉、

    〈否〉具〈乾〉、〈坤〉二體,故〈泰〉以九二主內、六五主外;〈否〉以

    六二主內,九五主外。36

    按:從三畫卦來說,一陰二陽,以陰為主爻;一陽二陰,以陽為主爻。擴大來說,

    一陰五陽,當以陰為主;一陽五陰,自然也以陽為主。諸如二陰四陽卦,二陽四

    陰卦,或三陰三陽卦,取主爻方式亦同。以〈臨〉卦為例,本卦上坤下兌 ,

    六三為〈兌〉之主爻,擴而言之,也是〈臨〉卦之主。其他各卦取法亦同。

    此外,俞琰將卦主分為「一卦定位之主」和「一時得權之主」。37以〈蒙〉卦

    為例,本卦上艮下坎 ,上艮主爻為上九,下坎主爻為九二,然二者都是「一

    時得權之主」。惟六五爻上承於上九,下應於九二,才是本卦「定位之主」。俞琰

    的卦主說,在易學史的發展上,頗有承先啟後的作用。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

    便提到:卦主說自京房提出,經王弼闡發,再至俞琰解說,於是形成較完整的理

    論體系,元人吳澄、清人李光地等人言卦主,與俞琰的倡導是息息相關的。38

    其次是乘承比應說。本學說是費派易學最常用的爻位取象法,俞琰繼承此一

    傳統,也做了說明:

    爻有乘承比應。乘者,在上而乘下也。承者,在下而承上也。比者,相近

    比也。應,與也。三畫之卦,其位分上中下,重為六畫,則下與下應,中

    與中應,上與上應。如琴瑟之弦,一與四、二與五、三與六,同聲而相應

    也。爻以初九應六四,六二應九五,九三應上六,是為正應。若初六遇九

    36 同註 24,〈十二卦主爻圖〉,頁 627 ~ 628。 37 《讀易舉要》引李隆山曰:「有一卦定位之主,有一時得權之主。何謂一卦定位之主?

    凡卦皆以五為君位,五乃一卦定位之主也。何謂一時得權之主?如〈屯〉之主爻在初

    九,則初九乃一時得權之主。九五雖為一卦定位之主,而其時無權也。」同註 24,〈卦之主爻〉,頁 629。

    38 見林忠軍先生《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第十一章,頁 404。

  • 352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四,九二遇六五,六三遇上九,雖相應而非正也。39

    按:「乘」、「承」表明了爻與爻間的順逆關係。由於陽尊陰卑,所以陰承陽,陽

    乘陰則順;陽承陰,陰乘陽則悖。舉例而言:〈屯〉卦上坎下震 ,初九爻相對

    六二爻,便是「乘」。六四爻相對九五爻,便是「承」。而「比」指的是相鄰二爻

    有互動關係。「應」則是指初四、二五、三六陰陽爻互異。惟陽爻在陽位,陰爻

    在陰位乃為正應,否則便是應而非正了。以〈屯〉卦說明:初九與六四、六二與

    九五,便是正應。

    二、易數學部分 歷來易家論易數,都談河圖、洛書之數,如關子明以五十五數為河圖、四十

    五為數為洛書;劉牧則以五十五為洛書,以四十五為河圖。對此,俞琰認為河圖

    未有所謂五十五數或四十五數;而洛書之九宮數則是緯書,並非易數。40俞琰所

    認同的易數是天地之數及大衍之數,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天地之數

    〈繫辭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

    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

    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俞琰對這段話的理解是:

    愚謂陽數奇,故以一三五七九為天;陰數隅,故以二四六八十為地。天地

    者陰陽對待之定體,一至十則陰陽流行之次序。41

    按:陰陽流行之次序,實即陰陽生化五行,五行生化萬物的過程。五行在天上是

    五行,在地上卻是五材,也都是數。他說:

    氣有二而行有五,二非五不能變化,故天數有一三五七九則為天,二四六

    八十則為地也,五位相得者,一二也、三四也、五六也、七八也、九十也……

    各有合者,一六也、二七也、三八也、四九也、五十也……天數二十有五,

    謂一三五七九積而為二十五也;地數三十,謂二四六八十積為三十也。總

    而計為五十有五,是皆天地之數也。一三五七九,乃天之五行;二四六八

    39 同註 14。 40 參見《讀易舉要》卷三〈論易數之是非〉,頁 633 ~ 636。 41 《周易集說》卷三十〈繫辭傳〉,頁 371。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53

    十乃地之五材,一生一成,一往一來,造化功用皆不出乎此,故曰此所以

    成變化而行鬼神也。42

    本段話中,天地之數代表的是氣化的流行。「氣有二而行有五」,氣二,就是陰陽;

    行五,就是五行與五材。「一生一成」,即指正數與配數。五行的生數是一二三四

    五,它也是正數。五行的成數是六七八九十,它也是配數。所謂生數者:一屬水,

    其位居北。二屬火,其位居南。三屬木,其位居東。四屬金,其位居西。五屬土,

    其位居中央。以五加北方一則為六,六也是成數之始,加南方二則為七,加東方

    三則為八,加西方四則為九,將東西南北四方會合相加則為十。天地之數中,最

    重要是五和六。因為五、六,正好是天地中數,五居天中為生數之主;六居地中

    為成數之主。不僅如此五、六還是干支數及天地之數向大衍之數過渡的關鍵。俞

    琰說:「干數十,倍五而為十也;支數十二,倍六而為十二也。以五十有五去其

    五,餘得五十,是為大衍之數。以五十有五去其六,餘得四十有九是為揲蓍之數。」43於是俞琰透過五六兩個生成數,便將天地之數五十五與大衍之數五十、揲蓍之

    數四十九,建立了聯繫。

    (二)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五十,然何以為五十,一直是各家爭論的重點。俞琰不滿歷來各家

    的說解,他指出:「大衍之數五十,崔憬去天一地四,以餘數五十為大衍之數,

    李鼎祚深闢之;他如京房、馬融、荀爽、鄭玄、姚信、董遇、顧懽、王弼之徒,

    其說紛紜,無一可取。」44甚至連朱熹的解釋:以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虛其中金

    木水火土五數,是為五十。也未被他採信。後俞琰得黎時中之說,遂取用之:

    自太極生兩儀,則陽一陰二,衍而為三;兩儀生四象,則太陽一、少陰二、

    少陽三、太陽四,衍而為十;四象生八卦,則乾一、兌二、離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衍而為三十六。通太極之一,兩儀之三,四象

    之十,八卦之三十六,則其數五十,今日大衍之數五十,其殆是乎!45

    這段話將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過程,全代以數字。於是太極

    42 同註 41,頁 373 ~ 374。 43 同註 40,頁 634。 44 同註 40,頁 633。 45 同註 41,頁 375。

  • 354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為1;太極生兩儀,其數為 1+2=3;兩儀生四象,其數為 1+2+3+4=10;四

    象生八卦,其數為 1+2+3+4+5+6+7+8=36。再將這四個數相加:1+3+10

    +36=50,俞琰認為這便是大衍之數的由來。至於揲蓍之數與大衍之數的關係,

    他在〈繫辭傳〉註也作了說明:

    愚謂太極之一非數也。數自此而起,是為數之體,非數之用,故不用。不

    用而非虛其一,所以存太極之本體。而其用則唯兩儀四象八卦所衍之數,

    則其用四十九也。46

    俞琰認為太極為體,而非用。故太極所代表之一,亦為數之體,而非數之用。扣

    除太極一數,所剩即四十九。如此便合乎繫傳所云:「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

    有九。」

    肆、俞琰的道教易學

    俞琰研究道教易,是以魏伯陽《周易參同契》47為宗,會通邵雍的先天之學48,

    參以朱熹《參同契考異》之論,來進行道教內丹功理功法的修煉。他這方面的主

    要作品有《參同契發揮》和《易外別傳》二書。詹石窗先生首先以「正傳別傳二

    重化」來說明俞琰的易學,正是表彰他在道教易學上的成就。49所謂別傳,是相

    對正傳而言。正傳指的是正宗易學,傳統上是以儒家易為本。而涉入丹道與方技

    46 同註 41,頁 377。 47 東漢魏伯陽撰。《舊唐書.經籍志》著錄二卷,《崇文總目》著錄一卷,《文獻通考》著

    錄三卷。現存《道藏》中有十一種注本,主要有彭曉注本、朱熹注本、俞琰注本等。

    古來都認為它以《周易》解煉丹之術,然究屬煉外丹還是練內丹,自古及今認識不同。

    本書將漢《易》卦氣說發展為月體納甲說,以解釋煉丹火候。納甲說始見於京房《易

    傳》,本書在此基礎上又演為日月盈虛之象,用來說明一個月煉丹運火的程序。 48 邵雍先天之學的精華俱存《皇極經世書》中。《四庫全書》及《直齋書錄解題》作十二

    卷。包括《觀物內篇》和《觀物外篇》。內篇為其本人所著之書,偏重於《易》理;外

    篇乃其門人弟子所記之言,偏重於象數。原書已佚,今所見為後人整理釐定本。是書

    以帝堯至五代之天時與人事互為參驗,而窮萬物之數,其目的在將宇宙發生過程,歸

    結為象與數的演變。 49 見詹石窗先生〈正傳別傳二重化⎯俞琰《易》說淺析〉,《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頁 66~72,1988 年 1 期。又見《南宋金元的道教》,頁 83~9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12 月。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55

    合流,就屬別傳的易學。二程、朱熹在兩宋學術界是儒家易的正統,居領導地位,

    故傳程朱易的是正傳;而不同於程朱,或者流入方技術數的易學,即為別傳。俞

    琰的《易外別傳》,便是易學與道教相結合的產物。他拿先天易和《參同契》互

    證,又引先天圖闡說煉丹要旨,成為宋元易家中以圖式解說《周易參同契》的代

    表。

    一、以先天一氣還丹證道 《易》之為書,廣大悉備,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所以魏伯陽

    才能假《易》以論作丹之意,並命其書為《周易參同契》。俞琰說:

    參也者,參乎此 ○ 也。同也者,同乎此 ○ 也。契也者,契乎此 ○ 也。

    得師傳而與此參、與此同、與此契,是為正道。反是則為泛泛無稽之言,

    臆度不根之學,旁門小法而已,非吾所謂道也。50

    引文中的 ○ ,是易之太極(見圖 1,本篇之圖均錄自《四庫全書‧子部‧道家

    類‧易外別傳》)。

    圖 1

    50 〈周易參同契發揮自序〉,頁 482,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年 3 月。

  • 356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此太極不在別處,而在每人身中,正所謂「金丹者,身中之易也。」既然人的身

    體就是一個小天地,那就應備足煉丹所需藥物,依五行調和五臟,以易理的陰陽

    消長來調整溫度變化,以便能適時的進火或退符。惟這進火退符的時機,十分奧

    妙,必須得明師傳授才能參透極玄。俞琰在〈參同契發揮.自序〉中提到他遇異

    人傳授「先天真一 ○ 之大要,聞說後天火候之細微。」又說:「神仙還丹之道,

    至簡至易,如此 ○ 而已矣。此 ○ 者何?易之太極是也。」51俞琰既已識得此

    一太極金丹,那麼他的體會為何呢?《參同契發揮》:

    金丹大藥,孕於先天,產於後天,其妙在乎太極將判未判之間,靜已極而

    未至於動,陽將復而未離乎陰,於此合天地之機,識結丹之處,知下手之

    訣,則恍惚之中尋有物,窈冥之內吸真精。方知大道於無中生有,而真一

    之妙,果不可以畫圖也?然則真一之妙,終無可以示人歟?曰:有 ⎯⎯

    ○ 。52

    俞琰說金丹大藥,於先天已孕,須待後天結丹。而採取金丹,就要掌握天地之機,

    知結丹之處。時機則在「太極將判未判之間」。換句話說,便是先天之氣在陰陽

    未分之時。「蓋神仙之修煉,別無他術,祇是採取先天一氣,以為金丹之母,勤

    而行之,指日可與鍾呂並駕!」53然而此「先天一氣」如何採呢?「蓋採者以不

    採而採之,取者以不取而取之。在於靜定中,有非動作可為也。」54故而修煉之

    人,能達到反本復靜之時,此心寂然不動,則我心之和氣,與造化之元氣,即可

    融合為一,進而結丹證道了。

    二、探先天圖求環中之秘 俞琰在〈易外別傳敘〉中說:

    易外別傳者,先天圖環中之秘,漢儒魏伯陽《參同契》之學也。人生天地

    間,首乾腹坤,呼日吸月,與天地同一陰陽。《易》以道陰陽,故伯陽借

    《易》以明。其說大要,不出先天一圖,是雖易道之緒餘,然亦君子養生

    51 同註 50。 52 同註 50,卷中,〈道無形象,真一難圓〉條,頁 339。 53 同註 50,卷中,〈渾沌鴻濛,牝牡相從〉條,頁 285。 54 同註 53,頁 287。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57

    之切務。55

    蕭漢明先生指出:「所謂先天圖環中之秘,說的不過是打開內丹修煉奧秘之門的

    鑰匙,因而對於俞氏內丹學研究來說,無疑具有方法論的意義。」56依蕭先生之

    見,由先天圖入手以求俞琰內丹學的世界,應是適切的方法。

    (一)環中之秘

    邵雍《皇極經世書》有云:「先天圖者,環中也。」俞琰的解釋是:「環中者,

    六十四卦環於其外,而太極居其中也。」邵雍在推衍先天圖時,提出「天根」「月

    窟」說,俞琰也據此作「天根月窟圖」57(見圖 2)。

    55 見〈易外別傳〉《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第 1061 冊,頁 578、579。 56 同註 6,頁 269。 57 同註 55,頁 581。

  • 358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圖 2

    邵雍所謂的「天根」、「月窟」指的是陰陽相交之處。「天根」是冬至將至未

    至之時,「月窟」是夏至將至未至之時。以卦而言,先天八卦圖的「月窟」,在乾、

    巽之間,是一陰將生處;「天根」在坤、震之間,是一陽將生之處。從六十四卦

    圓圖看,則坤、復二卦之間為天根,乾、姤之間為月窟。先天八卦卦數總和為三

    十六,先天六十四卦中八個不易之卦和二十八個可易之卦,總和也是三十六。所

    以邵雍說:「天根月窟往來間,三十六宮都是春。」58以上邵雍的論述,著重在卦

    氣的流轉上。俞琰則以之來表示人體的變化。他的「天根月窟圖」,中間為太極,

    自內而外,成六十四卦。在他看來,太極居圖中為心,是宇宙之本。由太極而生

    陰陽,有陰陽則有動靜。而這動靜便是天地的呼吸。俞琰引朱熹曰:

    冬至後自復而乾屬陽,以為呼;夏至後自姤而坤屬陰,故以為吸。呼乃氣

    之出,故屬冬至之後;吸乃氣之入,故屬夏至之後。大則為天地一歲之呼

    吸,小則為人身一息之呼吸。59

    氣的呼吸,其實就是陰陽動靜,由於有陰陽動靜的變化,於是就產生月窟、天根

    間的交替流轉。以之來說明人體氣息流轉亦同。俞琰說:

    愚謂人之一身,即先天圖也,心居人身中,猶太極在先天圖中。朱紫陽謂

    中間空處是也。圖自復而始,至坤而終,始終相連如環,故謂之環。環中

    者,六十四卦環如其外,而太極居其中也。在《易》為太極,在人為心,

    知人之心為太極,則可以語道矣。60

    58 同註 55,頁 580。按:俞琰〈易外別傳〉:「三十六宮者:乾一、兌二、離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也。」俞琰認為三十六宮是先天八卦卦數總合。對此,蕭

    漢民先生指出:「以先天卦序邵數之和,解邵氏三十六宮,此乃俞氏一家之說。亦有以

    六十四卦因相綜而實際祇有三十六象為解者,俞氏儘管解說與後者有別,但存意亦在

    於先天圖環上之六十四卦,在人則周身之陰陽循環也。」〈論俞琰易學中的道教易〉同

    註 6,頁 275。 59 同註 55,頁 581、582。 60 同註 55,頁 581。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59

    先天圖雖是反映自然界陰陽消長的卦氣圖,惟人來自自然,人身即一小天

    地,故俞琰認為天地有的動靜變化,移之於人亦同。始復終坤的先天圖,講的雖

    是日月運行變化的現象,而人身內部的運轉變化又何嘗不同。所以說:「人能知

    吾身之中,以合乎天地之中,則乾坤不在天地,而在吾身矣!」61

    (二)身中之易

    俞琰根據先天圖,研究創發許多圖式,並用《參同契》來解說這些圖式。如

    他據先天圖中的乾坤坎離,作「地承天氣圖」(見圖 3),認為人的元氣藏在腹中,

    就如萬物歸藏於坤。而天之神下入於地,就如天氣降至於地。將此天神之氣〈乾〉

    與萬物歸藏之所〈坤〉相合,便能不斷生養萬物。同理人身亦以此而產藥物。62

    又如「月受日光圖」(見圖 4)本指自然界中月無光而受日環照,就如氣海受人心

    的環照。63而「先天卦乾上坤下圖」(見圖 5)與「後天卦離南坎北圖」(見圖 6)

    本來說的是日月運行,移於人身則乾為首,坤為腹,離為目,坎為腎,其中間為

    心,而使這些器官相關連的是意識,即形、氣、神,三者交互作用,使成藥物。

    他說:

    不相交,所以使之交者,神也,神運乎中則上下渾融,與天地

    同流。64

    人之一身,首乾腹坤而心居其中位,猶三才也。氣統於腎,形統於首,一

    上一下,本

    圖 圖3 4

    61 同註 55,頁 584。 62 同註 55,頁 585。 63 同註 55。 64 同註 55,頁 586。

  • 360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動而

    戌不指時間,而是身中的寅、戌。66

    由此俞琰引發一煉丹理論,即六十四卦:

    爻,故日用二爻,朝屯則暮蒙,朝需則暮訟,以至既濟、未濟一也。67

    這段話說明在人體中起作用的是神。神守腎則靜,守於首則動,靜而妙合即為藥,

    不息則為火。故在神的起作之下,便能生火煉藥了。

    另外,他還用「乾坤交變十二卦循環升降圖」(見圖 7)、「坎離交變十二卦循

    環升降圖」(見圖 8)解說養生之理。俞琰的乾坤交變圖,其實就是十二辟卦圖。

    不過他認作是人體變化圖。他說:「乾上坤下,吾身之天地也。泰左否右,吾身

    天地之升降也。」65以人身來說,復不是十一月,也不是子時,而是「身中之子」。

    姤不是五月,亦不是午時,而是「身中之午」。至於「坎離交變圖」以坎居北,

    離居南,以示「吾身之水火」;既濟居東,未濟居西,以示「水火之升降」;屯居

    寅,蒙居戌,以示「吾身之火候」。這裡寅、

    以乾坤為鼎,坎離為藥,因以其餘六十卦為火候。一日有十二時,兩卦計

    十二

    65 同註 55,頁 589。 66 同註 55。 67 同註 55,頁 590。

    圖 5 圖 6

  • 俞琰易學思想探微 361

    圖 7 圖 8

    所謂火候,是指煉丹的時間。他以今本六十四卦序為順序,視乾坤為鼎器,以坎

    離為水火,再依卦序每二卦主十二時,於是六十卦正合一月三十日之數,依次循

    環,保持丹氣在人體中的運行,進而達到養身的目的。

    朱伯崑先生肯定俞琰對先天圖的解釋,有其易學哲學史上的意義。68首先就

    易學史而言,邵雍的先天圖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而俞琰的解釋卻不重奇偶之

    數,而是在卦象上。這種解易方式,對後來象數學派的發展,有相當的影響。其

    次,俞琰對太極的闡釋也有其特色。邵雍說「心為太極」,是指邏輯的心,是從

    數理觀念演繹而來的。朱熹則以天地自然之理來解「道」,而將「心為太極」解

    釋為天地之理具於心。俞琰則是以心臟和精神能力解釋「心為太極」,有意從生

    理及心理的角度,將先天圖與古代醫學作一結合。從而使元明以後醫家得以藉先

    天圖式來闡發人體結構與氣血運行的模式。

    註解 [孟琦1]:

    俞琰以先天圖式解說還丹之道,雖建立一己在道教易中的地位,惟也不免有

    扞格失誤的地方。如《參同契》以乾、坤據天、地之位,以坎、離為乾、坤二用,

    68 同註 17,頁 46~47。

  • 362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就如同日月陰陽往來升降於天地之間。在此宇宙模型中,歷來丹道家都以坤屬

    內,乾屬外,以坎居東,離居西。而俞琰卻說:「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

    南北列天地配合之位,東西分日月出入之門,反而求之吾身,其致一也。」這段

    話中,乾南坤北分列天地之位,並無不妥,然「離東坎西」,一辭,則明顯與宋

    以前的丹道家見解不同,後世注《參同契》的學者,如朱元育、劉一明等人皆沿

    此說,以訛傳訛,直至於今。蕭漢民先生對此也認為俞琰提出與傳統不同的說法,

    並無不可,祇是俞琰未對此一改造作必要性的交代說明,恐怕是有不周之處。69

    又如俞琰在解釋先天圖時,力斥漢易以來的卦氣說。他認為「先天圓圖始復次臨,

    次泰而終於坤。卦氣圖以後,臨等十二卦主十二月,蓋仿先天圖。」這一說法,

    也被朱伯崑先生批評為:「違背歷史實際」。70雖然俞琰易說不免有些穿鑿之處,

    畢竟瑕不掩瑜,並不影響他在道教易學中的地位。

    伍、結語

    俞琰易學兼賅義理象數,又援易入道,創發新圖,於宋末易學家中堪列上層。

    本文分析俞琰義理易學是以張載「一物兩體」說,程顥「天人一本」論,程

    頤「隨時取義」說為主脈絡展開的。象數易方面,則承襲漢易系統,明確肯定「對

    體」、「覆體」、「互體」、「伏體」、「積體」之說,並對「天地之數」、「大衍之數」,

    提出新觀點,建立自己在象數易學上的地位。而丹道易學則兼宗魏伯陽《周易參

    同契》、邵雍「先天圖」學、朱熹《參同契考異》而成,為宋末元初頗具代表的

    道教易學家,對後來道教易學的傳播與發展,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69 同註 6,頁 275。 70 同註 17。

  • Journal of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Vol. ⅩⅣ(Sep. 2001) 339~364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363

    A Study on Subtleties in I- Ching by Yu Yen

    Chen-chiu Sun∗

    ABSTRACT

    This text clarifies the content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Yu Yen’s studies of I-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theories, the symbols (the diagrams and the mathematics), and the Taoism.

    The theories: This text analyzes how Yu Yen establish his own theory, in order to blend harmoniously the I-wu-liang-t'i (everything containing two opposite sides) theory of Chang Tsai, the T’ien-jen-i-pe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theory of Ch’eng Hao, and the Sui-shih-ch’u-i (adapting oneself to 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s at all times) theory of Ch’eng I.

    The diagrams: This text explains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1. The emblematic diagrams are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kua (the sixty-four

    hexagrams). 2. The different forms of kua are the sources of its deciphering. 3. The combinaison of hsiao (the set of lines)is the beginning of knowing kua. The mathematics: This text explains the sources of Yu Yen’s Study from two

    approaches, the numbers of T’ien-ti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numbers of Ta-yen (the number fifty).

    The Taoism: This text demonstrates Yu Yen ‘original view on the alchemical tradition from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1. Benefiting the original air of human beings to aggregate the cinnabar medicine.

    ∗ Chen-chiu Su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 364 Journal of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Vol. ⅩⅣ

    2. Exploring The Kinship of the Three (San-t’ung-ch’i).

    Key words: Yu Yen, Taoism, I-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San-t’ung-ch’i (The Kinship of Three)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