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44
Chapter 4 全全全全全 Part II Contents: 1. 全全全全全全全全 A. Harste, Woodward 全 Bur ke 全全全 B. 全全全全 2. 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 3. 全全全全全全全 Presenter: Dora 全全 20978L020

Upload: chavez

Post on 17-Jan-2016

4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Contents: 全語文學習的研究 A.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B. 其他研究 全語文英語文學習的研究 全語文學習模式. Presenter: Dora 美英 20978L020.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三歲小朋友的作品 – Harste 等人認為每張圖都是有意義的.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研究對象 – 3-6 學前兒童 探討兒童如何藉由環境中的語文互動而認知與學習語文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Contents:1. 全語文學習的研究

A.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B. 其他研究

2. 全語文英語文學習的研究3. 全語文學習模式

Presenter: Dora 美英 20978L020

Page 2: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 三歲小朋友的作品 – Harste 等人認為每張圖都是有意義的

Page 3: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 研究對象 – 3-6 學前兒童• 探討兒童如何藉由環境中的語文互動而

認知與學習語文• 研究過程和結果 (1984) 完成

一本書Language Stories and Literacy Lesson

環境

Page 4: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1984)

• 3-6 歲的兒童已具有讀寫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 以 3-year-old Latrice 為例

集中且凝聚的 circular marking

直線上下方式 了解情境而做出的反應

Page 5: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1984)

• 兒童塗鴉 – 認知方面 – 深具意義

紙上製造符號--

代表

某種語言

認定語言有某種用途

此認知經由連串且

複雜的學習而來

Harste

認為[

塗鴉]—

具負面意義—

表沒有組織

毫無目的

隨意的寫作

Page 6: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1984)

• 三至六歲的兒童

能辨別寫字與畫圖使用不同符號 -

不同溝通工具

知道在文化中語言符號

有特定的樣子

部份小孩與大人一樣

己知符號代表某種概念

不斷地讀寫熟悉文字形狀

及使用方法

並自我修正打破三至六歲學前兒童不會讀書寫字的神話

Page 7: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 認為 product ( 結果 ) 和 process ( 過程 ) 是不同的

• 必須重視語言學習的過程 而非結果

Page 8: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發現

1. 兒童組織語文的形式 與方法深受他們的文化影響

2. 兒童已知語言文字 是文化的產物 - 文字不是毫意義 雜亂無章的符號

3. 語文的應用兼具守成 (maintenance) 與創新 (generation)

4. 語文使用永遠不是一種自言自語的心理劇(psycholinguistic)

5. 在情境 (context) 之中認知語言6. 兒童寫字時交替使用不同的符號系統 (co

mmunication system)

Page 9: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發現一 : 兒童組織語文的形式與方法深受

他們的文化影響

美國小孩由左至右並且由上至下

直線方式

阿拉伯小孩很多的圓與點與

阿拉伯文形狀類似

以色列兒童由右至左

再由左至右

Page 10: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發現一 : 兒童組織語文的形式與方法深受

他們的文化影響

• 文化的影嚮書寫方式不同外依不同語文的功用—而有不同組織語文 的方法e.g. 塗鴉形狀不同 寫生日卡、信、故事時  形式不同,內容不同,語法、語意  也都不同

Page 11: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發現二 : 兒童已知語言文字是文化的產物 - 文字

不是毫意義 雜亂無章的符號

文字

傳逹訊息

特殊意義

溝通工具

例一 : 五歲小孩雖不懂文字, 但仍唸出信的內容

例二 : 四歲小孩以塗鴉方式寫信和寫故事, 也 可分別讀出信和故事的內容

Page 12: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發現三 : 語文的應用兼具守成 (maintenance)

與創新 (generation)

語言的 共識 守成

對符號有不同的 詮釋 創新的一面

同樣的符號 – 每 個人有不同的詮釋個人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的情境下,對相同的符 號也有不同的 詮釋

Page 13: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發現

• 第五,在情境 (context) 之中認知語文

必須與其他語文使用者互動使用語文時 – 常推斷文字與人們的行動有關單獨使用語文時 – 兒童必須假設他們有聽眾與觀眾

• 第四,語文使用永遠不一種自言自語的心理劇 (psycholinguistic)

缺少情境, 就增加兒童認知的困難

Page 14: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發現第六,兒童寫字時交替使用不同的符號系統

(communication system)• 以 Latrice 寫下她的名字為例 -- 遊走於兩個符號系統

似 L 的字 畫圖提出要寫 i

提出要畫一隻狗

語文使用者使用語文符號以及非語文的符號系統, 並藉著轉換不同的系統, 而得到不同的觀點。

Page 15: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Woodward 和 Burke 的研究• 與傳統對語文認知學習觀的不同

塗鴉是有意義的語文是實用性的語文與其他的符號系統 相輔相成

• 語文的應用論 (pragmatics) 及語文應用當結合其他符號系統 (sign system)

• Harste 等人認為語文是不可分割的,

語文學習是整體的學習 –包括聽、說、讀、 寫

Page 16: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Harste 等人的信念與研究方法 vs.Goodman

Goodman Harste 等人

出發點 心理語言學psycholinguistic

社會心理語言學 socio-psycholinguistic

重點 兒童與書本(印刷文字 )

互動情形

兒童認知環境中語文的過程來了解語認知

學習 (母語 ) 的過程

Page 17: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其他研究 -Newman檢視兒童 Irene 的信

傳統衡量的角度 非傳統的角度

挑剔兒童還無法做到的部份 – 肢體控制 (motor control) 還未發展完全 – 拼錯的字 – 奇怪的標點符號

看到欲意 (intention) – 溝通的訊息 寫作的組織力 – 文字由上至下 -- 左至右 --留一個空白等的書寫概念嘗試—標點符號 – 組織 …等以社會和情境的觀點來創造寫字

Page 18: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其他研究Bloom 的研究 - Newman 的解讀

• 語言與情境並用• 兒童用相同的語言代表不同的意義• E.g.

twuck

車子通過 要求一個玩具 意義依情境而改變

Page 19: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Newman– 依情境而有不同意義例證

回應

支持擴充

4-year-oldMathew

派對中媽媽要求離席

與主人多談幾個小時

2-year-oldChristopher

母親有意義詮釋孩童對話

和回答

非矯正孩童

的說法

學校使用語言 教師 vs. 學生

師生對話中兒童非主要的同伴

Page 20: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Smith • 孩童在六歲至少學了 10,000 個單字• 孩童毫不 費力的學會 20 單字 /天• 認為學習不是天賦的禮物 – 是學習而來的• 認為行為主義 – 刺激與反應的觀點不正確

e.g.在校 – 90% 聆聽老師的講話 10% 與同儕互動 -- 除角色扮演老師外 並不會學老師講話的樣子

• 閱讀學到很多單字;不需要會很多單字, 或被教很多單字, 才會閱讀。

• 閱讀是社會活動 – 體會書中的人物。

Page 21: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Smith

• 提出社會學習概念You learn from the company you keep.

• 不是有意識的模仿他人• 人們受到朋友很大的影響• 有選擇性的向週遭人們或同伴中學習。

Page 22: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英語學習的研究• 作者 - 曾月紅 – 從事全語文英語教學的發現:

學習者學習過程的策略

猜測

認為年齡與英語文學習無關

自我修正

交錯文本

Page 23: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策略一:猜測• 母語學習研究 – 使用狀況和情境幫助預測語文

Smith

情境

口語 – 視情況而定

(situation-dependent)

講話時週遭的環境—

動作、手勢、肢體語言…等等

寫作 – 視情境而定

(context-dependent)

印刷文字所在的位置、文字的顏色、形狀、印刷文字的周遭環境

…等等

• 口語方面 – 曾月紅的學生同母語學習者一樣,使用情境幫助猜測。

Page 24: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口語—情境猜測正面實例• 五歲紫葳咳嗽時,

作者問 : What happened?紫葳回答 : 咳嗽

• 作者寫黑板力元問作者在做什麼? 作者回答: I am writing.力元回答: 你在寫作,對嗎?

Page 25: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口語—情境猜測錯誤實例• 情境一:作者要求力元簽名 ( 例行工作 ) 時,婕儀爬在桌上作者告訴她: Do not climb on the desk.婕儀 : 我己經簽名了

• 情境二:作者站在攝影機前紫葳 : 我們今天是否要做紙黏土? 作者 :( 用手指地板 ) Yes, we will do it today.紫葳 : 我今天攝影嗎?

Page 26: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口語—情境猜測• 情境假設 – 根據情境的閱讀 (reading of the si

tuation) 。 • 學習者做猜測時,都肯定英語文是一個有意義

的文字。• 除情境的解讀外,學習者也使用過去的經驗與

知識—如 Smith所說,用腦中的理論解讀這個世界 – 如 Harste 等人所提,語文使用者都有一個特殊的語文架構去解讀語文

• 教師們應創造環境 讓學生有猜測的機會, 使不斷地測試所想的與外在的環境

Page 27: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 自我修正• 紫葳的春假作業

py 第一頁倒反

無人 教導下 第二頁修正回來

Page 28: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 自我修正

• 告訴我們兩件事:

• 第一,所謂「錯誤」反而是提供學生學習的機會 – 可以反覆測試他們的語言— 教師的修正可能變成干擾他們的學習過程。

• 第二,教師花時間在修正學生上的精力是不必要的 – 因每個學習者能有自己的學習步調和修正能力,只是每個人自我修正能力不同 。

Page 29: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 交錯文本 (Intertextuality)

• 語文學習思考的過程• 交錯文本 – 使用一個文本來詮釋另一個

文本的過程 (Beaugrande 1981)

• 文本 (text) – 任何語文的創作 – 印刷文字或口語 – 可包括任何符號系統

Page 30: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 交錯文本實例

作者唸童書It Doesn’t

Frighten Me

紫葳想起 Yes,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那是

‘ Yes’

力元用黏土做了個

N 字

薇珍認為是S 字

力元極力否認

薇珍翻開讀過的書 What Do You Hear指 Hsss 的 s 字證明她是對的

Page 31: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EFL – 交錯文本醒思

• 第一、 兒童能交錯文本表示他們對學過的語文並不會忘記, 他們有很高的學習能力,但是往往沒有表現出來 ,所以我 們往往低估兒童的學習能力。

• 第二、當兒童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文本, 他們就可以不斷地連結 其他文本,因此他們的 思緒就會不斷地往前 。 因此 ,教師應不斷地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文本,以助學生不斷地學習。

、 ,

Page 32: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年齡與學習的關係

語言的認知學習應 該不是與年齡有關而是與機會和經驗有關

字的控製力 最佳三年級學生所寫

英文句子較完整複雜 –五歲兒童 所寫

Page 33: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Goodman 提出的

語文認知學習及語文教學完整性的觀念

Page 34: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強調語言是不 可分割的整體閱讀者交互使用字形與語音、 語意及語法;使用語言時 , 各個語文的要素是一體的, 且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 非支解成語音、語意、 語法, 又在每項中再分割成小部份,並且教學時只教語文其中的一小部份

Page 35: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語言是

溝通的工具

傳遞觀念、

知識及生活

經驗

分享與成長

社會及個人

創造語言的天賦

社會化的產

符號是有系統 (systematic)

相異 (different)而且是常變的 (cha

nging)

語言絶不是一連串的字

語言重 要性—

用來溝通和學習的

雙語和單語的學習方式必須融入真實 的語言

Page 36: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語言學習是 整體性的

Goodman 異讀研究 – 語言的認知學習是運用個人全方位的語文知識及策略

• Goodman 語言學習過程• 第一、 使用或運用先於語文的形式

(function before form)

• 第二、 語言學習是由 整體認知開始, 而 後才認識言文的 各個部分 (whole to part)

Page 37: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Harste 等人的

• 每次使用語文都包括語意、 語法、形音

• 語文是不可分割的

Page 38: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Harste 等人的

• 強調語文學習的社會層面, 也強調學習者的自主性

• 發現語文使用的第四系統 – 實用性• 定義 – 在一 個特定情境下 , 語言使用的社會規則

• 認定毎個語言都有 兩個使用者 –書籍或是所有的寫作

Page 39: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Harste 等人的

語意

語法 應用

語文文字學習三大要素

實用性是 Goodman 未提及的

Page 40: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Harste 等人的

• Tension (緊思 ) 是學習的動力學習者會不斷地思索和探詢,所以知識只是暫時的現狀

• Harste 等人認為意義不是詮釋之本, 探思才是詮釋之本

• 看符號 就不斷地探索 – 思緒可以不斷向前

Page 41: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Harste 等人的

• 提出讀寫的認知 – 使用多種的模式 multimodal , 與記號學的 觀點相同

• 提倡使用不同符號系統認知學習上

Page 42: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Harste 等人的

圖形內圈寫著語文符號 ,聽說讀寫與其他符號系統 - -音樂、美術、 戲劇、 舞蹈

Page 43: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

全語文學習模式

• 所有的學習都必須結合這些要素

• 學習有關語言的要素

• 以及透過語言而學到東西

圖 4.12 為簡圖

Page 44: Chapter 4  全語文理論  Part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