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礼俗(36000 ·...

50
第十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礼俗(36000一、亚洲 (一)日本 日本位于东北亚,东濒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 小岛组成,有着3万公里的海岸线和37.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大和族是日本列岛上的主 要民族,占全国人口的99%。日本人信仰民族宗教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天 主教。 1、礼节仪式 日本素有重礼节、讲礼貌的传统风尚。孩子们从懂事时起,就开始接受严格的礼仪教育。 日本青年走上社会后,还要根据《礼貌准则》接受岗前培训和礼仪训练,不合格的一律不 许就业。 日本人平时见面都要互致问候,行鞠躬礼。鞠躬时头部微低,目光顺势而下,以表诚挚之 忱。鞠躬可分为15度、45度和90度,初次见面要行90度鞠躬礼,男士双手垂下贴腿鞠躬, 女士将左手压着右手放在小腹前鞠躬,然后交换名片。年纪较轻和身份较低的人先递上名 片,没有名片就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若老友相见,则可握手或拥抱,男士对 女士,只有女士主动先伸手时才握手,但不要力握或久握。常用的见面礼节语有“初次见 面,请多关照”、“拜托了”等。 日本人在社交场合注意仪表的美观,保持衣着整洁。天热时穿衬衣不卷袖子,在公共场合 不赤脚不穿背心。日本人讲究坐立姿势,讲话低声细语,措辞含蓄委婉。接电话时,当对 方通报姓名后,自己也迅速自报单位姓名。通话完毕,等拨号者先挂断,自己才放话筒。 在日本,等级观念和集团意识已渗透到社交活动中。在工作单位,下级对上级毕恭毕敬, 在社交场合,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要用敬语。不少日本人有相当强的集团观念,在介绍自 己时,也是突出的介绍自己所在的集团。 日本人拜访他人时一般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在进日本房屋时要先脱鞋,脱下的鞋子要 整齐放好,鞋尖向着你进来走过的门的方向。寒暄后,把礼品献给主人,礼品一般送基数 ,因为奇数表示“阳”、“吉”,偶数表示“阴”、“凶”。交谈完毕和吃完饭后,由客 人主动表示谢意和提出告别。回到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并再致谢意。 2、衣食习惯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日本人,尤其是妇女,常在节日、假日、婚礼、葬礼、聚会 等场合中穿和服,在不同的场合和季节,分别穿质地、色彩、图案不同的和服。与和服相 配套,日本女子出席隆重的仪式时,穿一种叫“草履”的草鞋,而男子在夏季穿和式单衣 时,特别喜欢穿木屐。目前,日本男士上半时多穿西装,打领带,穿西装套裙的日本姑娘 和职业妇女也越来越多。 日本人的每日三餐,多以米饭和鱼为主,他们有饭前饮茶的习惯,特别喜欢喝绿茶。日本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Jan-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十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礼俗(36000)

一、亚洲

(一)日本

  

日本位于东北亚,东濒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小岛组成,有着3万公里的海岸线和37.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大和族是日本列岛上的主要民族,占全国人口的99%。日本人信仰民族宗教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1、礼节仪式  

日本素有重礼节、讲礼貌的传统风尚。孩子们从懂事时起,就开始接受严格的礼仪教育。

日本青年走上社会后,还要根据《礼貌准则》接受岗前培训和礼仪训练,不合格的一律不

许就业。

  

日本人平时见面都要互致问候,行鞠躬礼。鞠躬时头部微低,目光顺势而下,以表诚挚之

忱。鞠躬可分为15度、45度和90度,初次见面要行90度鞠躬礼,男士双手垂下贴腿鞠躬,女士将左手压着右手放在小腹前鞠躬,然后交换名片。年纪较轻和身份较低的人先递上名

片,没有名片就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若老友相见,则可握手或拥抱,男士对

女士,只有女士主动先伸手时才握手,但不要力握或久握。常用的见面礼节语有“初次见

面,请多关照”、“拜托了”等。

  

日本人在社交场合注意仪表的美观,保持衣着整洁。天热时穿衬衣不卷袖子,在公共场合

不赤脚不穿背心。日本人讲究坐立姿势,讲话低声细语,措辞含蓄委婉。接电话时,当对

方通报姓名后,自己也迅速自报单位姓名。通话完毕,等拨号者先挂断,自己才放话筒。

  

在日本,等级观念和集团意识已渗透到社交活动中。在工作单位,下级对上级毕恭毕敬,

在社交场合,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要用敬语。不少日本人有相当强的集团观念,在介绍自

己时,也是突出的介绍自己所在的集团。

  

日本人拜访他人时一般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在进日本房屋时要先脱鞋,脱下的鞋子要

整齐放好,鞋尖向着你进来走过的门的方向。寒暄后,把礼品献给主人,礼品一般送基数

,因为奇数表示“阳”、“吉”,偶数表示“阴”、“凶”。交谈完毕和吃完饭后,由客

人主动表示谢意和提出告别。回到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并再致谢意。

2、衣食习惯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日本人,尤其是妇女,常在节日、假日、婚礼、葬礼、聚会

等场合中穿和服,在不同的场合和季节,分别穿质地、色彩、图案不同的和服。与和服相

配套,日本女子出席隆重的仪式时,穿一种叫“草履”的草鞋,而男子在夏季穿和式单衣

时,特别喜欢穿木屐。目前,日本男士上半时多穿西装,打领带,穿西装套裙的日本姑娘

和职业妇女也越来越多。

  

日本人的每日三餐,多以米饭和鱼为主,他们有饭前饮茶的习惯,特别喜欢喝绿茶。日本

人一般喜欢吃清淡、油腻少、味鲜带甜的菜肴,不喜欢吃肥肉,忌吃猪的内脏。著名的日

本风味食品有生鱼片、寿司和鸡素烧。在当代,日本饮食日趋西化,法国的蜗牛、美国三

明治。意大利面成为日本人必不可少的美食。

3、节日风采  

日本重要的节日有元旦(1月1日),庆祝方式与中国的春节类似。成人节(1月15日)是年满20岁的青年的节日,届时全国放假,男穿笔挺西服,女穿华丽和服,到公会堂或会馆参加各级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和庆祝活动,从此进入成人行列,烟酒也开始解禁。儿

童节中有男孩子节和女孩子节之分。男孩子节(5月5日)旧称端午节,各家屋顶都用竹竿挂起空气鲤鱼帜,数量与家中男孩子之数相等。家家户户吃糕团或粽子。女孩子节(3月3日)又称桃花节或雏祭日,凡有女孩子的家庭都要陈设穿着民族服装的玩具女娃。樱花节

(4月中旬前后),届时人们携亲邀友、饮酒赏花。日本首相每年都要在东京的新宿御花园举办一次大型酒会,招待外宾和知名人士观赏国花。

4、禁忌  

语言忌:参加别人的婚礼时,忌说“完了”“断绝”等词。与男士相谈时,忌问收入、物

价等,与女士谈话时忌问年龄及婚配情况,对老年人忌用“年迈”“老人”等字眼。与残

疾人谈话时,忌说“残疾”之类的词语,应称“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的

人”,称聋子为“耳朵不自由的人”,称哑巴为“嘴不自由的人”。

  

数字忌:日本人忌讳数字“4”(与“死”发音同)、“6”(发音为“劳苦”)、“9”(发音与“苦”相似),因此,在喜庆场合和剧场、医院等场所,一般不用这几个“不吉利”

的数字。

  

筷子忌:忌舔筷;忌迷筷(执筷在餐桌上四处游寻食物);忌移筷;忌扭筷;忌插筷(把

筷子插在饭菜中);忌掏筷(在菜中央用筷子掏着吃);忌跨筷(筷子跨放与碗或盘上)

;忌用筷剔牙。

  

邮票忌:忌倒贴邮票,倒贴邮票意味着与收信人绝交;折叠信纸时,忌将收信人的名字头

朝下。

  馈赠忌:赠送礼品时,忌赠送容易破损的陶瓷、玻璃制品。最忌讳用梳子作为礼品。

  

颜色忌: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详之色,不宜用绿色做装饰品;认为紫色不牢靠,因此忌用

紫色包装食品。

(二)韩国

  

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的南半部。西临黄海,与中国山东省隔海相望,东濒日本海,北同

朝鲜山水相连。国土面积为99222平方公里。韩国人口属韩民族(亦称朝鲜族),韩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

1、礼节仪式  

韩国受儒家教育的影响很深,礼仪方面的特点是重视辈分、长幼、男女之别,对地位、辈

分高的,对年长者和男性都要表示尊重,说话要用尊称,见面要首先问候,同行时要让路

。在家庭中,男尊女卑,提倡“贤妻良母”,家务劳动几乎全落在妇女身上。妇女婚后大

多不参加工作,即使参加,报酬也比男子低。

  

认识的人见面时,一定要相互问候,男性见面要相互鞠躬,热情握手,异性之间一般不握

手,通过鞠躬、点头、微笑、道安表示问候。家里来客人时,父母与客人相互行礼,再向

子女介绍来客的身份、称呼,并要求子女向客人们行鞠躬礼或跪拜礼。如果在工作单位,

则先将本单位的人介绍给来访客人。

  

去韩国人家做客,应事先安排时间并按时到达。最好送一束鲜花或一些小礼物,见面时双

手递给主人,以感谢主人的盛情接待。进门之前应先脱鞋,因此袜子不干净或有破洞是失

礼行为。入座时,宾主都要盘腿席地而坐,不能将腿伸直,更不能叉开。交谈时,不可大

声说笑,女性发笑时用手遮掩住嘴。吸烟要向主人打招呼,但是一般情况下身份低的人不

能在身份高的人面前吸烟,子女更不能在父母面前吸烟。饮酒时按身份辈分的高低就坐,

依次斟酒。位高者先举杯,依次相随。

2、衣食习惯  

韩国的传统服饰富有民族特色。男装有袄、裤、坎肩、长袍,袄多为白色,称“则高里”

,右襟在里,左襟在外,用袄带在右胸前系以一定式样的活扣。裤称“巴基”,裆、腿和

裤脚都较肥大。女装的最大特点是袄短,紧贴身。裙子分为长裙合筒裙,长裙长及脚踝,

是婚后妇女穿的,婚前妇女穿筒裙,长及小腿,腰间有许多细褶。妇女做饭时还穿围裙,

称“幸州裙”。现代韩国男子多穿西装,女子穿连衣裙。

  

韩国主食以米饭和面食为主,最喜爱的传统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辣椒

,辣椒面辣椒酱是不可缺少的调味料。泡菜是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备副食品,每年

十月,把白菜、萝卜洗净晾干之后,加辣椒、蒜、葱、海鲜等各种调味料,用大缸腌渍起

来,密封半个月至一个月后食用。每个主妇都有腌制泡菜的独特手艺和秘方。韩国人爱吃

牛肉、鸡肉和鱼,不喜欢吃羊肉、鸭子以及油腻的食品。韩国人的传统饮料是低度的浊酒

和清酒,对于不饮酒的客人,主人多用柿饼汁招待。

3、节日风采  

通常在阳历1月底或2月初到来的被韩国人称作新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上最盛大的节目。全家人聚集一堂, 举行祭祖仪式。祭祀后,享用丰盛的家宴,家庭中的晚辈向长辈拜年。元宵节,即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满月,此时农民和渔夫们祈求丰收并进行特殊的游戏。端午节, 阴历五初五,农民们休息一天共同娱乐。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目。还有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信徒们在寺庙中举行特别仪式并举行灯会。4、禁忌  

韩国人忌讳“四”字,因为韩语中“四”与“死”同音同字。因此,在韩国没有四号楼、

四层楼、四号房,军队里没有第四师,敬酒不能敬四杯。此外,孕妇忌打破碗,婚姻忌生

肖相克,婚期择双日,忌单日。交接东西要用右手,忌用左手,因为传统观念上“右尊左

卑”,左手接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

(三)泰国

  

泰国全称泰王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东南临泰国湾。泰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30多个

民族,泰族是泰国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40%;佬人占35%,另外还有华人和马来人等。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上至王公,下至士民都信仰佛教。男子成年必须经过三个月至

一年的僧侣生活,僧人穿黄衣,故有“黄衣之国”“千佛之国”的美称。

1、礼节仪式  

合十礼:泰国人见面一般不握手而是行合十礼,并互道一声“撤瓦迪(您好)”。行礼时

双手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掌尖对鼻尖,微微低头。双手合十的位置越高,所表示

的敬意越深。地位较低或年纪较轻者应先行礼,当一方致意时,受礼者应还合十礼,告辞

时也互致合十礼。

  

跪礼、爬礼、膝行礼:在特定的庄重场合,如臣民晋见国王或国王及臣民拜见高僧时,往

往要行跪拜礼,儿子削发为僧时,父母也要向佛家行跪拜礼。在泰国乡村,当见到尊贵的

长辈时,晚辈人要跪地爬行。泰国官员或平民叩见国王时,有时也要行膝行礼,要跪下,

并双膝行进,然后再双膝代足后退,退到相当距离才起身退下。

  

新屋落成仪式:泰国人在新屋落成后要举行庆祝仪式,以求平安。清晨由僧人颂经,据说

可以驱邪避灾。此后,新屋主人向僧人布施斋饭,并宴请前来祝贺的亲友。

  

生日燃烛式:泰国人非常注重过生日,在生日到来的前夜,一般要举行生日燃烛式,以求

平安。点燃两支长长的蜡烛,其中一支必须与过生日的人一样高,以祈求健康长寿。在这

个仪式中,蜡烛决不能中途熄灭,否则被视为不祥之兆。

  

泰国人热情友好,微笑迎客,故享有“微笑土地”的雅称。泰国人讲究礼仪,例如,行人

从坐着的人身边经过,要略微躬身,以表示礼貌;长者在座,晚应坐地或蹲跪,头的高度

不可超过长者。

2、衣食习惯  

泰国男子一般穿衬衫、长裤,而泰国女子上身穿长袖短衫,常披披巾,下身多穿筒裙,如

今,喜欢穿裤子的妇女逐渐增多。泰国人常用项链将小佛像挂于胸前,由于他经过高僧或

主持抚摸祷告过,所以更被人们珍视。每天早上,他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佛饰放于掌心

,合掌拜祷,晚上入寝前也是一样。

  

泰国人以大米饭为主食,吃饭时,人们围桌跪坐,不用碗具而用右手抓食。泰国人的口味

以酸、辣、鲜、冷为特点,鱼露和辣椒被当作最好的调味品,无论做菜、烧汤或吃面食,

都要拌上鱼露、虾酱或辣椒糊。在泰国的许多饭店,常在炎热季节也设有火锅,用冷气将

室温降到10度以下,就创造了一种冬天吃热火锅的温暖氛围。泰国人喜欢喝加冰热茶,茶馆提供滚烫的热茶和一盘冰块,让顾客自己用冰块将茶调到适宜的温度。泰国人常吃的蔬

菜是南瓜、黄瓜、豌豆、青白茶,喜欢吃鱼、鸡、鸭、猪肉等。

3、节日风采  

宋干节(4月13日至16日)是泰国的“求雨节”,是泰国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大扫除,做年糕。13日,人们要举行“浴佛”庆典,人们穿着盛装,或提食品,或捧鲜花,或托烛香,三五成群到寺院聆听诵经。僧人用桃枝将浸有花瓣的“法水”洒在人们头上,随

后,将佛像从莲花宝座上移到院中,以法水洒于佛身,祈求吉祥。此后,人们开始互相泼

水祝福,因此,宋干节与缅甸的泼水节相似,故也称“泼水节”。

  

春耕节(5月9日)节是泰国的宫廷大典之一,由国王亲自主持耕种仪式,由农业大臣开犁试耕,表示该年春播季节开始,并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水灯节(泰历12月15日)又称“佛光节”,节日之夜,身穿节日盛装的人们手持五彩缤纷的水灯,在大小江河两岸漂放和观看千姿百态的小灯。在放水灯之前,往往先许下一个愿

望,如果载着水灯的小船平稳的随河水飘向远方,愿望就可以实现。水灯节本意是答谢水

神,消灾祈福,后来也成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祈求神佑的欢乐日子。

4、禁忌  头部忌:泰国人忌讳摸别人的头部,忌讳拿着东西越过别人的头顶。

  手部忌:泰国人认为左手不洁,所以用左手拿不洁之物,忌讳用左手给别人递东西。

  

门坎忌:到泰国朋友家做客,进门时要小心跨过门槛,万万不可踏人家门坎。泰国人认为

门坎下住着神灵,不可冒犯。

  

红色忌:在泰国,人们用红笔将死者的姓名写在棺木上,因此,泰国人忌讳用红笔签名,

认为红色不吉利。

  

鹤龟忌:鹤被视为“色情”鸟,龟则被视为男性“性”的象征,因此,泰国人忌讳这两种

动物以及有其形象的物品。

(四)印度

  

印度是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南亚次大陆的大国。印度各族人民自称“婆罗多”,“婆罗多

”一词梵文的意思是月亮,是北印度的一个民族,它是美好事物的通称。印度居民多信印

度教,其它多种宗教也同时并存,如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和佛教等。

1、礼节仪式  

脱鞋示敬:印度人进入庙堂或走进主人房间时,必须在门外先把鞋脱去,以示对神灵或主

人的恭敬和虔诚。

  

合十礼节:亲友相见和告别,都要双手合十于胸前,并互相问候和致意。常用的问候语是

“纳玛斯代(您好)”。当拜见尊长或参拜神像时,必须郑重地双手合十,俯首站立片刻

,以示崇高敬意。如果在公开场合受到众人热烈欢迎,他必须长时间地行合十礼,并向众

人点头致意。

  

摸脚礼:印度教教徒的一种敬长礼节。行礼的时候,一边双手合十向长辈问候“纳玛斯代

(您好)”,一边弯下腰去摸一摸长辈的脚,以示敬仰之意。

  

吻脚礼:印度教女教徒常用的一种传统礼节。在特定的情况下,或者丈夫出远门之际,妻

子往往先双手合十,然后弯下腰去吻对方的脚,以示最高敬意。

  

嗅礼:流行于印度东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见面礼节。当宾主相见或亲朋久别重逢时,双

方就把嘴和鼻子紧紧相贴在对方的脸上,并用力吸气,同时连声说:“嗅一嗅我!”

2、衣食习惯  

印度人的服饰很有特色,男士常包头(以布缠头),上身穿短袖衫,下穿围裙,扎白腰带

,女士则穿传统的民族服装沙丽。沙丽通常不用剪裁和缝制,是一种批围式服装,绣有各

种花案,现在,沙丽往往要经过裁减缝合,甚至有的加上领口和袖口。印度人将首饰看作

是趋吉避邪的象征物,妇女都佩带很多饰物。许多印度妇女在两眉之间用朱砂点上圆点,

称为“贡姆贡姆”。在重大欢迎仪式上,主人不仅要向贵宾献花环,而且还要给客人点吉

祥痣。

  

印度人的主食是印度烙饼和咖喱大米饭所喜欢的肉类是鸡鸭和鱼虾。印度人素食者很多,

越是等级高,荤食者越少。无论做菜还是做饭,印度人都离不开咖喱,他们不喜欢吃荤,

但是注重烹调多用调料。印度人一般不喝酒,信奉锡克教的印度人严戒饮酒,有的邦是戒

酒邦,有的邦每周规定“戒酒日”。印度人喜欢饮茶,其饮茶的方式别具一格,一般把茶

斟入盘中,用舌头舔饮。

3节日风采  

好利节:印度教纪念天黑的节日,每年二三月间,成群结队的印度教教徒载歌载舞,跳跃

篝火,并向路人撒红粉或红水,故又称“撒红节”。

  

打夫节:已婚妇女脸蒙面纱,手持竹棒,在村头寻找自己的丈夫痛打,然后不管谁的丈夫

一概拥起乱打,发泄一年的怨愤之情。各地的打夫节日期不统一。晚上,遭受棒打的丈夫

还要向妻子表示感谢。

  

除十节:每年五六月间,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沐浴,消除人的十罪,即秽语、谎言、诽谤、

牢骚、盗窃、暗害、盲从、贪婪、邪恶、愚妄。在沐浴过程中,浴者口唱真言,渡水十次

,向恒河的神像礼拜。

  

十胜节:每年九十月份的一连十个晚上,印度人总要举办十胜节的庆典,颂扬“保护之神

”罗摩的英雄事迹,第十天晚上是高潮,庆典活动是火烧十首妖王的模型,扮演罗摩的人

弯弓射箭,用火箭射中魔王的模型并引起其弟弟、儿子的起火倾倒。

  

屠妖节:印历八月见不到月亮之后的第十五天,即大约公历10月下旬或11月初,是印度的屠妖节,即印度教的新年。该节以点灯为庆,以火炬象征善良战胜邪恶,故又称“点灯节

”。节日期间,人们早起沐浴,将鲜花祭于繁荣与财富女神“拉丝蜜”。印度教徒捧着槟

榔、槟榔叶去庙堂祭奉天神,各种庆祝仪式要持续五天。

4、禁忌  

杀牛忌:印度教徒敬牛如神,因此印度政府确定了保护牛的法令,禁止屠杀健壮的牛,特

别是不准宰杀母牛。印度人不仅忌食牛肉,而且忌用牛皮作的东西。

  

深闺忌:在印度的北部和中部,印度教的妇女严禁抛头露面,严禁不戴面纱。在印度,男

人不能和女人握手,在行双手合十礼或鞠躬礼时,男人不能碰女人,如果男女两人关系很

一般,男人和女人不能单独谈话。

  口哨忌:在饭馆、商店等服务性的行业中,忌用吹口哨的方式招呼侍者。

  

颜色忌:印度人忌白色,认为白色象征内心的悲哀,所以人们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黑

色也被认为是不祥的颜色。

  

印度人不喜欢别人拿他们的照片,除非他们自愿。印度教徒忌讳众人在同一盘里进食,也

不吃别人接触过的东西。忌用左手握手和递接东西。此外,信仰各种宗教的印度人还奉守

本教的禁忌,如耆那教的“五戒”。

(五)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国总面积32.9万平方公里。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以马来人和华人为主分别占人口的58%和31%,另外还有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等,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绝大多数马来人和爪哇人为逊尼派。

1、礼节仪式  

马来西亚人见面通常行鞠躬礼。男子行礼时,一边举右手抚于自己胸前,一边深深鞠躬,

以示敬意。女子行礼时,双膝微微弯曲,然后再深深鞠躬,以示敬意。马来西亚人还行拍

手抚唇礼,行礼时,将两手手指并紧,再将手面手背相互轻拍一下,然后用右手贴一下自

己的嘴唇或额角,以示亲近。在行见面礼时,往往由一方先祝愿说“愿真主保佑您安好。

”另一方则回答:“愿您也同样安好!”

  

到别人家访问或做客时,应衣着整齐,准时赴约。马来人的内厅是祈祷和做礼拜的地方,

因此,进屋前应脱鞋。主人通常以马来糕及冰水等招待客人,客人应当领受主人的款待,

如果太客气,容易引起隔阂和不愉快。

2、衣食习惯  

马来西亚的男子,素有穿裙子的习惯,这种裙子是长至脚踝的沙笼,俗称“卡因”;他们

上身穿一种无领而宽大的上衣“巴汝”。马来西亚的女装,主要是纱巾、上衣和沙笼。女

子穿无领长袖的连衣长裙,头上围一条薄薄的纱巾垂挂胸前。由于马来服装过于宽大,多

所不便,现代马来人上班都穿轻便的西装。

  

马来人以米饭为主食,副食是海鲜、鸡肉和牛肉,喜欢辣味。风味佳肴有烤羊肉串、鸡肉

炒饭和鱼汤面条。吃饭时,男子或年长妇女盘坐于地,年轻女子则屈腿而坐,均用洗干净

的右手抓饭菜吃。因此,如果谁用左手取食或餐前不洗手,就视为严重失礼。马来人的餐

毯上,都要放几碗清水,以供“洗手”。其实这只是一种礼节性象征罢了。在宴席上,主

人用冰水或茶水招待客人,忌用各种酒类。

  华人菜肴以“色、香、味”出名,多是中国广东、福建风味。

3、节日风采  

圣纪节:每年伊斯兰历3月12日,数以十万计的首都穆斯林到清真寺举行隆重的祷告仪式,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然后举行游行庆祝。

  

卫塞节:4月8日清晨,所有佛教徒都焚香、顶礼膜拜,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人人吃素,户户点油灯,所以又称“灯节”。

  

最高元首(在任)诞辰:这一天,首都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免费电影,文艺演出,王

宫向公众开放,最高领导人向对国家和民众有贡献的人颁奖等。各地的清真寺举行特别的

祈祷。

  

国庆节:又名独立日,1957年8月31日是马来西亚联邦独立的日子,1963年9月马来西亚组成后仍以独立日为国庆日,每年这天,首都举行盛大集会和庆祝游行。

  

开斋节:伊斯兰历10月1日,穆斯林来到清真寺参加隆重的祈祷仪式。此后,人们互相祝贺,并喜气洋洋的串门拜访,家家都准备好糕点,招待来访的客人。

  

哈吉节:又名“吉尔邦节”(即“献牲节”),每年的伊斯兰历12月10日,穆斯林沐浴后穿上节日盛装,去清真寺参加会议,赞颂真主安拉。会礼后,穆斯林要宰牛杀羊,作为献祭

以及待客、馈赠亲友或施舍穷人的礼品。

4、禁忌  

触摸头部忌:马来西亚人认为被触摸头部是对自己的侮辱,同时也忌讳摸别人的背部,否

则将会被认为给别人带来厄运。

  公开亲热忌:在首都吉隆坡,凡在公共场合接吻者,要处以罚款或一年的监禁。

  颜色忌:马来人忌黄色,黄色是贵族的专用色。马来人忌用白色纸包礼品。

  

马来西亚男子与宾朋相见时,必须代“宋谷”帽,忌任意脱去帽子。儿子见父母时,不能

脱帽,不能吸烟。坐在长辈面前时,忌交脚翘起。女儿在长辈面前,忌盘腿而坐,只可屈

膝斜坐。

(六)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海岛地区,由13776座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之国,全国总面积为190.46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亚有四个大民族:爪哇族、他族、马都拉族和马来族。人数较多的还有米南卡保族、华人、巴塔克族、巴厘族和齐亚族。印度尼西亚居民中

有87.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还有人信奉基督教、拜物教、和佛教和印度教。1、礼节仪式  

见面礼:印度尼西亚穆斯林见面时通常行握手礼,互致问候;也有一些印尼人习惯行鞠躬

礼,行礼时,上身倾以30度为宜,信奉印度教的巴厘人则行合十礼。  

名片礼:在印尼,知识分子、公务人员,尤其是商人,当与生人见面时,总是立即将名片

呈递给对方,借以表达友好之情。

  

搀扶礼:按照印尼的礼节,年轻人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要主动搀扶。在走险路、上下楼梯

和台阶时,男子也应搀扶女子,但是只能轻扶其臂,不可挽其手,否则视为失礼。

  

宴会礼节:赴宴时间应该准确或略晚五分钟,到达时先向女主人致意,与临近者握手,与

远处的人点头示意席次按照男宾的职位高低安排,以男女宾相间为原则。每道菜上桌时,

女主人先做品尝的表示,客人要注意女主人的动作。宴毕,主宾应尽余兴,不要过早告辞

,通常应待主宾告辞后,方可致谢告辞。

2、衣食习惯  

印尼人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蜡染服装。克巴雅上衣是印尼妇女的民族服装,长袖、无领、不

安纽扣,穿时用别针将左右两襟别住。有的时候下身可以配以长花裙或纱笼。印尼男子平

时多戴帽子或头裹头巾,上穿无领衬衫,下穿纱笼。总的说来,印尼人衣着比较保守,不

过城市男子上班时普遍穿衬衫长裤,而妇女多穿色彩淡雅的有袖罩衫及长裙,普遍喜欢戴

戒指、耳坠等首饰。

  

印尼人的主食是米饭,副食为牛、羊、鸡和鱼,爱吃烤牛羊肉,爱吃动物的内脏。烹调方

法以烤、煎、爆、炒为主,喜欢脆、酥、甜、香。喜欢在饭菜中掺合香料和辛辣调味品。

著名的什锦黄饭是印尼人举行隆重庆典的礼饭和祭祀时的供品。印尼人喜欢吃中国菜,尤

其爱吃粤菜、川菜。他们通常的饮料是冰茶和冰水,爱喝加糖红茶和果酒等。印度尼西亚

的风味食品有咖喱鸡、烤肉串、咖喱叉烧肉以及酸辣鱼酱等。

3、节日风采  

青年节(11月10日):1945年11月10日,印尼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青年战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设此节。

  

智慧节(2月下旬):这是巴厘人赞颂知识降临于世的节日,巴厘岛上各学校都歌颂印度教神通广大的大梵天的妻子——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

  

精心节(巴厘年历10月1日):这一天是巴厘人的元旦,这一天从黎明到第二天清晨,教民们一直待在家里,既不举行庆祝仪式,也不品尝美味佳肴,旨在让人们在冷清的气氛中暂

时忘却尘世,达到空寂的境界,在新的一年中一切从零开始。

4、禁忌  口哨忌:爪哇人夜间外出忌吹口哨,以免招来恶魔。

  左手忌:印尼人敬烟、敬酒、端茶、递东西均用右手,用左手待客被视为不礼貌。

  打听隐私忌:在印尼,不要打听别人的隐私,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

  动作忌:在印尼,对着别人用手指指点点是不礼貌的行为。

  触摸头部忌:印尼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部位,不容亵渎。

(七)新加坡

  

新加坡是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一个城市小国,面积618平方公里。“新加”一词来自梵文,意为“狮子”,故新加坡又称“狮城”。由于新加坡面积很小,华侨又称其为星洲、星岛。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国家,境内住着20多个民族的居民,主要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三大族。

1、礼节仪式  见面礼: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多行传统礼——

相互作揖,马来人见面时多行握手礼,印度人见面时常行合十礼。

  

敬长礼:新加坡人非常尊重长辈,他们通行的敬老准则是:对父母和其他长辈,要用亲切

的称呼,当父母或其他长辈讲话时,不要插嘴;父母或其他长辈呼唤时,要随叫随到。

  

待邻礼:在日常生活中,新加坡人要自觉遵守《邻里礼貌守则》:见到邻居要互相问候;

逢年过节要请邻居来访;帮助邻居照管房屋;使用公用电话或公用场所,要时时多为别人

着想。

  

微笑礼:新加坡人的礼貌口号是“真诚微笑”,人们处事待物总是伴以亲切的微笑。当因

故对别人有所干扰时,当事人要微笑地说:“对不起,打扰您了。”即使交通警察对违章

者罚款时,也是笑容可掬。

  

店员礼:新加坡店员重视礼貌待客,他们将《店员礼貌守则》当作必备的职业道德。新加

坡人重视礼貌教育,文化部印发了《礼貌手册》,新加坡人认真履行,并形成了“真诚微

笑,处世之道”“人人讲礼貌,生活更美好”的生活信条。

2、衣食习惯  

新加坡华人的衣着很清爽。女士大多穿裙子,端庄大方。男士文职人员着装规范,一般是

白衬衣、西装裤,打领带。新加坡印度人的服饰另有特色,男士常包头(以布缠头),上

身穿短袖衫,下穿围裙,扎白腰带,女士则穿传统的民族服装沙丽。印度女子十分讲究戴

首饰,除了头饰外,常戴手镯、耳环,已婚妇女还戴鼻饰,结婚时戴上的项链更是时刻戴

在脖子上。

  

新加坡华人主食为米饭、包子,副食是以甜味为主的闽粤风味菜肴,如炒鱼片、炒虾仁、

油炸鱼等。传统的早餐是油条和豆浆,下午喜欢吃点心。新加坡人喜欢吃桃子、荔枝、梨

等。华人每日以茶为主要饮料,客人光临时以茶待宾,春节之际,人们在清茶中佐以橄榄

,谓之“元宝茶”,寓有恭喜发财的美意。印度人的主食为咖喱大米饭和印度烙饼,副食

以鸡、鸭、鱼、虾和番茄、洋葱、白菜等蔬菜为主。爱喝羊肉汤,忌食牛肉。

3、节日风采  

新加坡华人过春节相当隆重,也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他比较有特色的节日有

大宝森节、食品节和国庆节。大宝森节(公历1月15日至2月15日之间)是印度教徒热烈庆祝的月圆日节。许多信徒在节前斋戒,沐浴三天或七天,戒食肉类和鱼,戒烟戒酒。节日

当天还在柏鲁马庙集合举行游行。食品节(4月17日)这天,新加坡各地各食品店都准备好多种精美的食物,并以大减价来吸引顾客。人们争相购买,以便馈赠亲朋。国庆节(8月9日)来临时,政府领导人要发表国庆公告,表彰在各行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代表,全国各地

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同时民间也举办体育比赛、敬老活动和联欢会等活动。

4、禁忌  

言辞忌:新加坡人忌讳说“恭喜发财”,因为他们认为这句话有教唆人发不义之财之嫌。

  

长发忌:新加坡人对留胡须蓄长发的男子极为厌恶,众多家长和学校严禁男青年蓄长发,

许多公共场合的标牌上明确写着“长发男子不受欢迎”。

  颜色忌:新加坡人忌红色。

(八)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东南亚,东濒太平洋,西临南海,全国由710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为29.97万平方公里。菲律宾气候温暖湿润,以多种热带水果的种植闻名世界,有“椰子之国”“太

平洋的果盘”“亚洲香蕉大王”的美誉。菲律宾是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有比萨扬人、他加

禄人、伊洛科人、比尔科人、摩洛人等。国教为天主教,是亚洲唯一信奉天主教的国家。

1、礼节仪式  

见面礼:菲律宾人很讲礼貌。同辈人相见时,一般都握手问好。遇到长辈时,要吻长辈的

手背,或者拿起长者的右手碰自己的前额,以示尊重。男性见面有时也拍肩膀以示亲热,

女友之间久别重逢往往拥抱和亲吻。

  

叫门礼:菲律宾他加禄人在访亲拜友时,进屋前要先敲门,并轻声而有礼貌的说:“先生

,有人!”到菲律宾朋友家拜访要脱鞋。

2 、衣食习惯  

菲律宾男士多穿一种叫“巴龙”的丝质紧身衬衣,下身穿西装长裤,通常把衬衣下摆放在

裤子外面。女士的服装叫“特尔诺”,是一种圆领短袖连衣裙。摩洛男子通常穿紧身短上

衣和肥大的灯笼裤,头戴白色小圆帽,外出时系腰带,佩戴短弯刀。而妇女上穿长袖对襟

的衣衫,下穿裙子或沙笼,喜欢佩戴头巾和各种饰物。

  

菲律宾大多数人以大米为主食,其余以玉米为主食,米饭用瓦罐或竹筒煮熟,味道清香。

他们喜欢用椰子汁煮饭和木薯,并用香蕉叶包饭,别有风味。副食主要是肉类海鲜和蔬菜

,口味受西班牙影响,喜欢用香辣调味品,但菜中辣味不很重,城市上层家庭则大多吃西

餐。菲律宾人特别喜欢喝啤酒。

3、节日风采  

菲律宾的节日很多,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人自然过他们的宗教节日,而元旦(1月1日)、独立日(6月12日)的庆祝活动最为隆重。每年的11月1日是亡人节,也是天主教的全圣节,因而成为全国性的特别公共假日。这天人们都去祖坟扫墓,在墓地放满鲜花,点燃

蜡烛。每年5月15日开始,菲律宾东部民都洛岛的卡拉潘市,都要举行一周盛大的“血盟节”,这是一个纪念菲中人民历史上友好交往的节日,古代中国和菲律宾都有“鸠血为盟”

的习俗。

4、禁忌  

颜色忌:菲律宾青年人恋爱时,男友常赠送女友化妆品和鲜花。花的颜色以白色为佳,茶

色和红色属禁忌之色。

  

话题忌:菲律宾人聊天时常论及教育、孩子等大众话题,忌谈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

(九)伊朗

  

伊朗位于西南亚,面积为164800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东方古国。伊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波斯人占总人口的66%,其次为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还有卢尔人、巴赫蒂亚乐人、俾路支人、卡什凯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和亚美尼亚人等少数民族。伊斯兰教为伊朗的国

教,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99%。1、礼节仪式  

在伊朗,身份地位相同者见面,相互热烈拥抱,亲吻嘴唇;普通平民相见,互吻对方面颊

;普通百姓对官员行俯拜礼。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讲话都要使用敬语,见面不可直呼

其姓名,要称呼他们的姓并加上学术或职务头衔。对神职人员称阿亚图拉、先知、阿訇等

  

伊朗历来有敬老的习惯,路遇长辈,要主动向长辈问候请安,然后恭敬的站在那里,待长

辈走过后,自己才能离开。伊朗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并且十分注重处理邻里关系,邻里之

间友好往来,一般不轻易向邻居借用某种物品,对于邻里的需要尽量满足。

  

同西方国家一样,在伊朗也有“女士优先”的习惯,但是妇女的社会生活受到很大的限制

。有些地方实行禁止妇女抛头露面的制度,出门时必须戴面纱,官方把许多妇女反抗戴面

纱的行为定为“遮盖不严”,德黑兰城里的墙上到处有“遮盖不严者死”的口号。

2、衣食习惯  

伊朗国内的民族很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但其样式大多比较简单,而且宽大,以

适应温暖的气候。伊朗的男人一般穿不超过膝盖的长衫,腰围至脚面以上的围裤,头裹长

长的包头巾。土库曼民族的女性穿着灯笼裤,这种裤子裤脚很小,以防风沙进入。在德黑

兰库姆一带,妇女普遍穿伊斯兰的标准服饰,用一块大黑布从头遮到脚,只露出眼睛和鼻

子。现代伊朗人在穿着上喜欢保守型:几乎所有的生意人均穿深色西服和白衬衫。

  

伊朗人的主食是米饭和大饼,副食以牛羊肉、鸡、蔬菜为主。各种菜肴都要配以米饭,米

饭主要有两种,契鲁饭是一种花24小时经烧煮和蒸煮的米饭,然后分份上桌供应,而普鲁饭是一种拌以其他佐料煮成的米饭。副食品有用牛羊肉末、洋葱、土豆、鸡蛋、樱桃等混

合后炸成的肉丸,有用茄子、葡萄或柿子椒叶子包着煮熟的包子,还有用鸡蛋、菜末、土

豆泥混合后油煎的饼。伊朗人喜欢甜食,在伊朗你可以品尝到用椰枣、稻米和各种水果做

成的甜食。茶水是伊朗人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饮料。

3、节日风采  

每年3月21至24日的新年期间,伊朗人家家在明显处摆上金银币、镜子、蜡烛和《古兰经》等,悬挂上教派始祖的画像,并打破旧的陶器以辞旧迎新。整个活动中最有趣的是跳“祝

火”。除夕夜,家家门前燃起一堆干草,人们从火堆上跳来跳去,谓之“祝火”,以驱邪

免灾。  4、禁忌  

伊朗人不习惯身体上的接触,忌用胳膊挎着伊朗人,即使在照相时。不要在公共场合表示

出亲热表情,这会引起老年人的反感。别人讲话时要注意倾听,不得随意打断,不能无顾

忌的大笑,不能伸出大拇指表示赞叹,因为前伸大拇指是辱骂对方的动作。不得谈及任何

诋毁宗教的话题,不要评论伊朗的内政事务。要注意端正坐姿,不可以说话时背对着别人

。  (十)伊拉克

  

伊拉克位于亚洲的西部,从东到北依次与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约旦、叙

利亚、土耳其接壤。国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伊拉克是一个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96%。1、礼节仪式  

见面礼:伊拉克人见面时通常行握手礼,但同性亲朋见面时行亲吻礼,关系特别好的男子

之间互相贴脸,以示亲热,彼此熟悉的女子之间平时行握手礼,久别重逢十则互相亲吻对

方的脸颊。

  

家庭礼仪:大多数伊拉克人讲究家庭礼仪,敬重双亲,尊老爱幼,亲人之间互相关心,互

相帮助。不过,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严重的家庭里,男主女从的现象普遍存在。

  

公共场所礼仪:伊拉克人比较讲究社会公德,购物时自觉排队,在公共场合特别尊重妇女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人们相遇时,年轻人先问候年长的,行者先问候坐者,

后到者问候先到者。讲话时注视对方的眼睛,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阿拉伯人非常的好

客,对于素不相识的人和萍水相逢的人也同样以礼相待。

2、衣食习惯  

大袍是伊拉克人的传统服装。大袍衣袖宽大,袍长至脚,既是平民百姓的便服,也是达官

贵人的礼服。伊拉克男子多穿白色大袍,女子则穿黑色大袍。如今,伊拉克的不少知识分

子和公务人员上班时西服革履。伊拉克的妇女很少戴面纱,现代女青年常穿西装套裙和连

衣裙。此外,喜欢穿长裤和牛仔裤的女学生也不少。

  

伊拉克人以大饼、面包、米饭为主食,喜欢牛、羊、鸡、鸭、鱼肉和鸡蛋等,忌吃猪肉、

驴肉和狗肉。热菜一般以炖煮为主,冷菜有用切碎的西红柿、香芹菜拌面再淋上橄榄油制

成的沙拉,有生羊肝、豌豆酱。名菜有烤全羊、烤羊肉串和烤鱼等。伊拉克人比较喜欢甜

食,家家户户都吃抓饭。他们禁忌饮酒,喜欢喝茶、咖啡、酸牛奶、果汁等。

3、节日风采  

宰斋节(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每年的这一天,穆斯林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参加宰牲活动。而各地的穆斯林则沐浴盛装,去清真寺参加会议,赞颂安拉。会礼后,有经

济能力的宰杀牛、羊、骆驼,作为献祭以及待客或馈赠亲友的礼品。

  

开斋节(伊斯兰教教历10月1日):伊斯兰教规定,伊历9月(拉马丹月)为斋月,穆斯林要守斋一个月。斋月期间,穆斯林要在黎明前吃好封斋饭,从拂晓至日落,禁止饮食、抽

烟等。日落后方可开怀饮食,饭后到清真寺做礼拜。伊历10月1日见到新月即可开斋。开斋节一般为三天,人们恢复白天吃 饭的习惯,沐浴更换新衣,去清真寺参加会议等庆祝活动。

  

圣纪与圣忌(伊斯兰教教历3月12日):分别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每年这天,穆斯林要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聆听教长诵读《古兰经》,讲述穆罕默

德的生平,赞颂先知的功德。

4、禁忌  饮食忌:伊斯兰教禁酒和紧吃猪肉。

  问候忌:许多伊拉克人在交往中忌问候对方的女眷。

  

左手忌:伊拉克人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所以,人们吃饭、握手或传递物品均用右手,忌

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和用左手行握手礼。 二、非洲

(一)埃及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一小部分领土——

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国土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埃及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92%,另外还有400多万科普特人信仰基督教。1、礼节仪式  

无论在任何场合,熟悉的人见面要打招呼问候,通常是男性握手,女性亲吻。亲密的朋友

相逢,总是先握手,再亲吻对方的脸颊,然后手拉手互致问候,除年龄、收入、妻女等个

人隐私外,几乎当时能想到的都要问候一遍,问候时间长达数分钟甚至十几分钟。

  

埃及人热情好客,尤其是远道而来的朋友,主人会显得非常高兴,一再表示欢迎。到埃及

人家里,要事先预约并准时赴约。到穆斯林朋友家做客,女主人不接待陌生男客,客人不

可打听或问候女主人。宾主交谈时,要全神贯注、相互正视。到穆斯林朋友家做客,客人

不能随便与女性交谈,尤其不得与戴面纱的女子搭话,因为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

2、衣食习惯  

埃及人的传统服装是大袍。大袍衣袖宽大,袍长至脚,男子多穿白色大袍,女子则穿黑色

大袍。如今,埃及的不少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上班时西服革履,回到家再换上传统服装。

妇女很少戴面纱,现代女青年常穿西装套裙和连衣裙。此外,也有很多人喜欢穿长裤和牛

仔裤。

  

埃及人的主食是阿拉伯大饼、面包、炒米饭,副食是牛羊肉、鸡、鱼、蛋、蔬菜等,有特

色的菜有烤全羊、烤羊肉串、脆炸大虾、咖喱羊肉、尼罗河鲫鱼、鸽子、火鸡等。柠檬汁

和葱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埃及人喜欢甜食,喜欢喝咖啡与茶,在开罗的街头,

咖啡摊和甜食摊几乎比比皆是。埃及人有在咖啡摊上进午餐的习惯,甜食小摊主要经营糕

米团、油炸馅饼等甜食。

3、节日风采  

莎姆纳西节:每年四月的一天,人们身着盛装汇集于尼罗河畔或金字塔下迎接埃及夏天的

来临,以欢快的歌声迎接和风。然后,人们到公园、广场或田野,在椰枣林荫下享用野餐

。许多地方的青年人,都头戴彩帽,手持纸风车,在民族乐曲的伴奏下歌舞不止。一些头

蓄长发、身穿阿拉伯袍、手击小鼓的民间艺人,边唱边舞,大展才艺。

  

泛滥节:每年尼罗河河水泛滥时,埃及人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感谢河水的恩泽。每

年泛滥节的庆典是由两次大型活动构成的,第一次在6月17日或18日,此时尼罗河开始泛绿,预示着泛滥将临,于是人们庆祝,俗称“落泪夜”;第二次是在8月份,此时尼罗河汹涌如潮,人们再一次举行欢庆。节日期间,广大民众汇集在河畔,祭司将河神的木像放于河

岸,然后高颂祷词,以乞吉祥。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人们载歌载舞。

4、禁忌  

针忌:每天下午3点到5点是严禁买针和卖针的时间,许多人在夜间忌做针线活,认为倘若违忌,必给母亲带来灾难。在农村,女子门严禁借针,“针”在埃及是贬义词,阿拉伯女

子以“丰腴”为美,所以当女子被骂为“你简直像根针”时,她将认为是极大的侮辱。

  

食物忌:去埃及人家做客,忌讳不把茶水喝完,他们认为客人不喝完茶水预示着主人的女

儿找不到婆家。

(二)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全国约有50个部族,主要有盖拉族、阿姆哈拉族和底格莱族。柯普特基督教定为国教。

1、礼节仪式  

埃塞俄比亚人见面时热情打招呼,一般握手问候,相互熟悉者还要拥抱并亲吻对方的面颊

,当地人见到男宾多称先生,女性外宾多称夫人、女士或小姐,有时也称男宾为“爸爸”

,女宾为“妈妈”,直呼客人的姓名是不礼貌的表现。称客人“爸爸”“妈妈”是传统的

礼仪习惯,因为当地人视父母为最可亲可信的人,这样的称呼是对人最大的尊敬。在这个

国家,与女性相遇要主动让道,不可随意搭话;若要问路,尽量找当地的男人或老年妇女

2、衣食习惯  

埃塞俄比亚的民族传统服饰有其一定的独特风格。一般上身为高领长窄袖的衬衣,下身为

窄裤或马裤,身披白色“沙马”,冬天外加带风帽的斗篷。妇女一般都穿长而窄的连衣裙

,外罩为“沙马”,有的甚至裹住头部只露面。埃塞俄比亚加拉族女人特别注重化妆。头

发要用油脂弄硬,并在其中加些草梳成小辫,耳朵穿孔佩草制或白色贝壳制成的花环,手

和脚戴金属的手镯与脚镯,身上涂抹香料。

  

埃塞俄比亚人认为以咖啡待客是最隆重的礼节。当朋友登门时,女主人就在火炉上煮咖啡

,然后倒入升小瓷杯里,双手敬予客人,同时,用大麦炒成“果洛”,请客人边吃边喝,

喝完第一轮后再煮第二轮,直到尽兴。埃塞俄比亚人喝咖啡喜欢加点盐,使咖啡由苦变甜

,“咖啡加盐”遂变成一句谚语,意为“赞美勤劳善良”。埃塞俄比亚人喜欢吃生牛肉,

生牛肉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肉绞成碎末,在盘中拌点作料,用手抓着吃;另一种是将

肉切成6厘米左右见方的大块,然后再边割边吃,吃时要蘸上点辣椒酱。埃塞俄比亚的主食是一种叫做“音杰拉”的大饼,菜肴是用辣椒、香料和肉类作成的辣肉汁。吃饭时,宾主

席地而坐,气氛热烈亲切。

3、节日风采  

新年(9月11日):此时正是非洲东部雨季刚过、艳阳普照的时候。“除夕”来临之后,众人便身着节日的艳装,各抱一捆干柴,聚于各地的广场。当熊熊的火焰燃烧起来的时候,

人们围着火堆跳舞,除旧迎新庆祝新年。

4、禁忌  

在埃塞俄比亚,每周三、周五为斋日,除此外还有70个强制性斋日,一年有一半时间要守斋。斋日期间,人们不准吃任何肉类,甚至是鸡蛋、牛奶等,唯一例外的就是在复活节期

间前40天里,可以吃鱼、虾等海鲜品。他们忌讳数字“13”,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极为肮脏的,使用左手是一种不礼貌和不道德的行为。他们认为黄色和淡黄色是

凶丧之色,故在花束或服装上都忌用这些颜色。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

(三)刚果

  

刚果是非洲中西部的滨海国家,全国有属于班图语系的大小170多个部族,多数居民信奉原始宗教,其余的人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

1、礼节仪式  

刚果人见面时一般用手问候,将两手举得与肩齐平,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

至与肩差不多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对初次见面的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友好

朋友,不停的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则表示关系亲密、感情深厚的问候。对有身份

、地位的人的致敬时一般举起右手,伸出大拇指,不停的挥动。有的时候还举手敬礼,身

体端正,双脚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五指并拢,手心向外,举至耳梢,左手垂放,

紧贴裤缝,口喊一声“玛斯德”(意为主人),这是表示对自己所崇敬的客人的最高问候

的礼遇。   

刚果人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有节奏的来回轻轻晃动,表示对所谈论话题

的浓厚兴趣。 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弹出“达达”的响声,表示交谈非常投机。有的时候头部上

下轻轻摇动,表示对客人所讲的事情怀有异常惊讶的赞美之情。

2、衣食习惯  

刚果男人大都留短发,穿着简单,妇女一般是用一块色彩鲜艳的布,从腹部向下缠绕数圈

以代替衣裙。北方森林中的人一般只在腰间围一块兽皮或几片树叶,妇女则喜欢把手掌脚

掌涂成红色,在丰满的胸脯上画上红白相间的条纹。

  

刚果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大麦、木薯和各种豆类等,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牛

肉、羊肉、鸡、玉米、鱼、土豆、蔬菜等。比较有特色的食品有肉汁浇米饭、鸡蛋炒饭、

木薯馒头、木薯糕,菜肴有香煎肉排、咖喱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等。刚果人常用当

地的野味招待客人,例如将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

肉吃。当地人还喜欢用香蕉泥、花生粉、木薯面、棕榈油、辣椒糊等煮成浓糊状,这种被

称为“尤乌马”的食品,既是主食又是菜肴。

3、节日风采  刚果比较重要的节日有新年( 1月1日)、恩古瓦比总统遇害纪念( 3月18日)、耶稣受难日( 3月24日)、劳动节( 5月1日)、革命节( 7月31日)、独立日( 8月15日)、刚果劳动党成立日( 12月31日 )等。4、禁忌  

部分居民忌讳13和星期五,少数人不喜欢熊猫。有半数以上人有原始图腾崇拜的习俗,他们一般不愿谈及这些习俗的来由及其在生活中的影响。

(四)摩洛哥

  

摩洛哥是北非最西侧的国家,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南边撒哈拉沙漠。阿拉伯人和柏

柏尔人占99.1%,犹太人占0.2%,其它民族为0.7%。居民中99.4%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

1、礼节仪式  

摩洛哥人见面的时候一般行握手礼,女子外出都要穿长袍,戴面纱,只露出眼睛,羞于见

陌生男子,因此,在摩洛哥,男子不能对陌生女子凝视,更不能品头论足。

  

在摩洛哥,没有受到主人的邀请,不可以随意到家中访问,摩洛哥人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或

女儿见陌生人,即使应邀来访,在进屋之前,也要有意识的呼喊一下,以便有时间让主人

家的女子回避。在餐桌上,客人要盘腿坐在垫褥上。用餐前,主人会准备一壶水让客人洗

手,就餐时,不用刀叉,而是用手抓或撕着吃。

2、衣食习惯  

在摩洛哥,城市和乡村的服饰有明显区别。城里女子多穿白色,灰色长袍。男妇常全身披

裹白色或黑色的斗篷。摩洛哥人多用宽大的盖头布作头饰,需要时可以遮脸。在摩洛哥,

人们穿着什么样颜色的服装,便可表示他们的身份和职业

  

摩洛哥人喜欢吃用小麦粉加上清水、橄榄油、肉汤、牛羊肉、蔬菜等做成的家乡风味“古

斯古斯”和鲜美郁的“烤全羊”、“烤鱼”、“烤虾”等。他们习惯用盐腌渍橄榄果,认

为腌渍出来的橄榄果别有风味。他们酷爱饮茶,一般他们都喜欢在绿茶中加些白糖和新鲜

的薄荷叶,每天要饮4至5次。摩洛哥人饮茶的习惯比较特别,先将茶叶放入壶内,冲入一点开水后再倒出少许,然后再冲以开水,并放入薄荷叶和白糖,泡数分钟后即可倒入杯子

饮用。当一壶茶冲过两三次后,可再续一些茶叶和白糖。

3、节日风采  

献羊节:摩洛哥传统的民族节日与和平节日。献羊庆典的程序是:人们先在广场举行“祈

祷式”,接着由一名经比赛选拔出来的勇士,当众用尖刀刺入羊颈,并背起羊飞奔至清真

寺。当勇士将垂死挣扎的羊送到清真寺时,人们便鸣炮,以向广场上的人宣布“丰收将来

临了!”最后,各家摆设羊宴。

4、禁忌  

摩洛哥人一般都不饮酒,也很少有人吸烟。进屋有脱鞋之俗,未经主人许可,不脱鞋是不

是进入其宅屋的;进清真寺必须脱鞋。他们宴请宾客前后要上茶三次,以示礼貌。他们认

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他们忌讳白色,白色衣服最令人厌弃。摩洛哥的妇女只能偷偷地吃鸡蛋,如果当着丈夫的面吃鸡蛋,会被认为干了一件败坏风俗的丑事而遭到谴责。摩

洛哥人禁食猪肉,也忌讳使用猪制品。他们一般不爱吃红烩和带汁的菜肴。

(五)南非   

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有黑人、白人、有色人

和亚洲人四大种族,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等部族,

主要使用班图语。白人主要是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国血统的白人。亚洲人主要是印

度人和华人。白人、大多数有色人和大部分黑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亚洲人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1、礼节仪式  

南非各族人现在正式社交场合一般都行握手礼。有的部族的黑人对受尊敬的人习惯用左手

握住自己右手手腕,然后用右手与对方握手。 当地有些黑人在与尊贵的客人相见或分别时,还常送上一支孔雀毛,所以有的客人的帽子

上插满了羽毛。

2、衣食习惯  

南非各族都有自己传统服饰,其中黑人部族的服饰最有特色。当地黑人以善于加工皮革以

及用它们制作衣服而著名。他们有一种被称作卡罗斯的斗篷和外套。这种服装一般是用羚

羊皮制成。南非的印度人服装仍保持着传统的东方特色。穆斯林妇女多穿宽筒长裤,长外

衣并披戴长巾;印度教妇女则多穿纱丽。

  

当地白人的餐饮习惯仍保持欧洲传统,以吃西餐为主。黑人部族主要食用面食,奶和肉食

。有的部族喜欢用玉米或高粱煮稀饭,用牛奶提制奶油,做奶渣。他们还喜欢饮用一种用

高粱酿制出的风味啤酒。南非的印度人主要食用羊肉,禽蛋,永久性一种叫做罗蒂的面包

,印度教教徒家庭严禁吃牛肉,穆斯林家庭则不吃猪肉。

3、节日风采  

南非人在庆祝新年时,要先围成半圆形,集体进行长达几小时的祈祷,待月亮升上中天,

部落首领便头顶南瓜,徐徐起舞,依次略过屏息以待的人群,祝福每个人来年顺利。南非

黑人一般不承认白人的宗教节日和传统节日,只有不定期的举行宗教仪式庆典及纪念活动

。如部落酋长继承仪式、婚丧嫁娶仪式、建房仪式等。

4、禁忌   在南非,有关种族和肤色的界限规定极其严格,忌讳随便谈论当地的种族政策。  

南非及非洲东南部的科萨族女子有许多禁忌,婚后的女子,不能重新回到娘家,若回娘家

,则是丈夫的奇耻大辱。已婚的女子,不准说出含有公爹名字第一个音节的任何词语;否

则,女子的父亲必被罚一头以上的山羊。丈夫的几个妻子,不能互相妒忌,小妻必须尊重

并服侍大妻。牲畜圈被视为神圣之地,严禁女子进入。

  

祖鲁人不喜欢妻子生男孩,如果所生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妻子要跪在丈夫面前祈求宽恕。

三、欧洲

(一)英国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很多岛屿

组成。国土面积24.4平方公里。英国人主要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人三部分组成,大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只有部分北爱尔兰地区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1礼节仪式  

长期以来,英国人比较矜持庄重,不少人追求绅士和淑女风范,重视礼节和自我修养。英

国人一般对初识的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称呼方式,对地位较高或年龄较长的男女

,称为Sir或Madam,而不带姓。一般情况下则使用Mr、Mrs、或Miss带上对方的姓。结识一段时间后,就会直接改用个人的名字相称。英国人初次相识时,一般行握手礼,平时见

面很少握手,彼此寒暄几句,有时只是举一下帽子略致敬意而已。不过,朋友久别重逢时

要握手,此外,人们在长途旅行之前握手话别。介绍别人时,先向年长者介绍年轻的;先

向女士介绍男士;先向身份高的人介绍身份低的;先向先到者介绍后到的,先向已婚妇女

介绍未婚妇女。英国人在日常交谈中,注意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

语。他们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但谈及自己却很谦虚。他们一般不和别人进行无谓的争论

。在倾听别人意见时,保留自己的看法。不打断对方讲话,不用手指点对方。他们喜欢讲

风趣幽默的妙语,讲究风度,很少有人在谈话时大发脾气。

  英国男子崇尚绅士风度 ,在社交场合遵循“女士优先 ”的原则。发表演说时,开场白总要先说“女士们”,再说“先生们”;在餐厅里,先给女客人上菜,再给男客人上菜;男女同行,让妇女走在前面,男子走在后面;在人行道上,

男子应走在靠外的一边。进入剧场,也让女子先行。

  

在英国,若有事拜访要事先约好,准时到达。男人进门先脱帽,以示敬意。如果男女主人

在一起,应先与女主人打招呼。若是礼节性拜会,一般不宜久留,以20分钟左右为宜。英国人喜欢通过邀请友人喝下午茶增进了解和友谊。英国人喝茶大多是红茶加牛奶和糖。牛

奶和糖放在单独的器皿中。客人按个人口味取用,用自己的小茶匙调和。茶会上还有一些

饼干、三明治或小面包。客人取用时,放在自己的小盘里。有时茶会上还备有咖啡,供客

人选用。有些英国人也愿意邀请朋友下酒馆小酌。英国人请人喝酒,往往请客人挑选酒,

并劝客人尽兴喝,但不灌酒。

2、衣食习惯  

英国男子平时穿上下身不成套的衣服,一般不打领带,上班或出席社交场合,则多穿西装

,系领带和领结。若参加宴会、音乐会或看戏剧的时候,打扮更加考究,有时要穿晚礼服

。年轻人的衣着则日趋随便,平时更喜欢穿便装茄克和牛仔裤。妇女通常穿西装裙,大多

数妇女至今保持着在公共场所戴帽子的传统习惯。苏格兰男子的服装可谓别具一格。长度

及膝的方格呢裙,色调与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夹克,无花纹的领带,长筒针织厚袜,

裙子用皮质宽腰带系牢。英国天气多变,时常下雨,因此英国人出门都带雨伞。所以,手

持雨伞已成为英国人的形象特征。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午茶餐和晚餐。午茶餐约当天下午四五点

钟,以喝茶(奶茶)为主,同时吃一块蛋糕或一些饼干等。英国人口味喜清淡酥香、鲜嫩

的,不喜欢吃带粘汁和辣味的菜,爱吃牛羊肉、鸡、鸭、野味等。英国人吃东西比较节制

,狼吞虎咽或打饱嗝等都被认为是失礼行为,他们讲究座次排列,就餐时,对服饰、用餐

方式等都有规定。他们每餐都吃水果,晚餐喜欢喝咖啡,夏季爱吃各种果冻和冰淇淋,冬

天则爱吃蒸的布丁。他们进餐时喝酒,爱喝葡萄酒,香槟酒、冰过的威士忌苏打水等。

3、节日风采  

元旦(1月1日):苏格兰人把元旦视为大家共同庆祝的佳节,在除夕时开始守岁,或在自己家中,或与朋友们一起举行晚会。到了午夜12点,各教堂钟声大作,人们便互相接吻,祝贺新年。也有些人在午夜过后便去亲友家拜年。家家门户大开,欢迎任何人前来做客。

各家都事先准备一种叫“顾迪”的小黑圆面包,准备招待客人。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死而复活

的节日,仅次于圣诞节。英国从复活节前最邻近的星期五(耶稣受难日)就开始全国放假

,以便人们在家中怀念为人类献身的耶稣。英国人习惯在这一天吃一种印有十字凹纹的小

圆面包,以寄托哀思。复活节当天,虔诚的基督教徒都到教堂做礼拜,领取“圣餐”。复

活节的传统食物有鸡蛋、野兔等。

  

国际劳动节(5月1日):英国工人在此日举行庆祝集会和游行。而这一天又是英国传统的五塑节,英国农民载歌载舞,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的村庄还在草地上树起用杉树

树干作成的“五月柱”,人们围着五月柱翩翩起舞。有的村庄还在这一天选一位少女做“

少女皇后”,并举行加冕仪式。

  

银行春假(圣灵降临)节(五月最后一个星期一):降灵节是基督教地三大节日。在这天

,英国城市里一些教会组织公益活动为慈善事业捐款。而有些村镇的教堂,向作完礼拜的

基督徒投掷面包和干酪。

  

圣诞节: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辰的节日。圣诞节当天,英国女王一般都在当天下午通过广

播和电视发表圣诞讲话,向全国居民和英联邦各国人民表示祝贺。圣诞节当天的主餐也叫

圣诞餐,主菜通常有一道烤火鸡或烤鹅,还有一道“圣诞布丁”。此外,还有以干果和鸡

蛋为主要原料的小馅饼等。圣诞餐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叙天伦之乐。

4、禁忌  

忌问私事:英国人忌讳询问别人的私事,忌讳打听女子的年龄与婚配状况等。日常交往中

,莫问别人的收入、存款、物价等,以免落个没趣。

  忌讳“13”:绝大多数英国人忌讳数字13,认为这个数字不吉利。  

忌讳黑猫、孔雀:英国人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而孔雀是淫鸟,孔雀开屏是自我炫耀的表

现。

  

忌碰响水杯:有些英国人认为在吃饭时如果刀叉碰响了水杯便会带来不幸。所以英国人吃

饭时应避免刀叉器皿碰撞出声。万一碰到杯子发出声响,要赶快用手捏一下使它停止作响

(二)法国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三面临海,东南部濒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临英吉利海

峡。国土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法国现有人口5640万人,其中法兰西人约占90%,还有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加泰隆人和巴斯克人等少数民族以及葡萄

牙人等爱国移民。

1、礼节仪式  

大多数法国人讲究礼仪,具有良好的社会风范。他们注重外表美,崇尚骑士风度,特别尊

重妇女。法国人谈吐文雅,经常使用“对不起”、“愿意为您效劳”等礼貌用语。

  

在法国通行握手礼,不论什么场合都要握手。当你进入法国的办公室时,必须与所有在场

者一一握手,走时还要再重复一遍。但男女见面时,男子要等女子先伸手才能与之握手。

男子与女子握手要脱去手套,女子则不必。如女子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应点头鞠躬致意。

  

在法国,女子走进房间时,男子要起身;拜访时,先向女主人致意,告别时,先向女主人

道谢;男女共餐时,点菜、上菜、敬酒均应“女士优先”;男女同行时,男士要为女士开

车门、房门;上楼时,女士走在男士前面,下楼梯时,则男士先行。坐火车时,应把靠窗

的座位让给女士。

  

法国人与人交谈时,态度热情大方。交谈时尽可能谈诸如文化、教育、体育等大家都感兴

趣的话题,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尽量避免冒犯他人。在听别人讲话时,要专注,

眼睛注视对方,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2、衣食习惯  

法国人通常穿全套黑色、灰色或蓝色西服,女士多穿美观、舒适的流行时装,平时普遍穿

戴适合自己的服饰。在正式场合穿华丽的礼服。法国人讲究衣服的面料、色彩和款式,有

选择地穿戴适合自己的服饰。

  

法国人讲究饮食,有“烹调之国”的美称。法国人烹调以煎、炸、煮、烤、熏为主,著名

的美味佳肴有炸牛排、烤蜗牛、炸鹌鹑、葡萄酒煮虾、鹅肝等。法国人喜欢奶酪,每人每

年平均消耗18.6公斤,居世界首位,法国生产的奶酪也久负盛名。法国人喜欢喝咖啡,一日三餐都少不了,法国的大街小巷都有咖啡馆。法国人喜欢饮酒,法国是名酒白兰地、香

槟的故乡,他们还非常注重酒与菜的搭配,例如,吃肉时喝红葡萄酒,吃鱼或海鲜时喝白

葡萄酒。法国人还喜欢喝矿泉水和酸奶。

3、节日风采  

国庆节(7月14日):全国放假一天。13日14日晚上,脖子上系着红、白、蓝三色彩带的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跳起欢快的卡马尼奥舞。为庆祝国庆节,每年都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举行

大规模的阅兵仪式。

  

停战日(11月11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节日。这一天由总统或总理向军中有功官兵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幸存的英雄颁发奖章。

  法国还有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性节日,如奥尔良市的圣女贞德节。

4、禁忌  

颜色忌:法国人忌讳绿色,因为在二战中,纳粹军队穿灰绿色军服。法国人不喜欢紫色,

认为它属于同性恋的颜色。

  菊花忌:在法国,人们通常把黄色的菊花放在墓前吊唁死者。

  

数字13忌:信天主教的法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认为13号加上星期五是非常不吉利的数字。

  打听隐私忌:在法国,与人交谈时,不要打听别人的隐私。

(三)德国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南依阿尔卑斯山,东北濒波罗的海,全国总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居民中主要是德意志人(亦成称日尔曼人),另有少数丹麦人、荷兰人、吉普赛人和索布族

人。在西部地区,大约有9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55%信奉基督教新教,多属于路德教派;45%信奉天主教。在东部地区,多数德意志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属路德派,在南方有一些天主教徒。

1、礼节仪式  

在德国,当熟人见面时,男性首先向女性致意,年轻男性首先向年老男性致意,年轻女性

首先向年长女性和年纪比自己大的多的男性致意,下级首先向上级致意。握手时,年长女

性先向年轻女士伸手,女性先向男性伸手,老师先向学生伸手。如果两对夫妇见面,先是

女性互相致意,然后男性分别向对方的妻子致意,然后才是男性相互致意。在街上打招呼

,男性应欠身、脱帽。交谈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讲话应慢条斯理,吐字清晰。谈话时两

手不要插进口袋,更不能对别人指手画脚。

  

星期日下午是德国人在家接待宾客的时间。家家户户保持最整洁的状态,随时准备客人的

到来。德国人待人诚恳。主人上饮料前一般先征求客人的意见。客人告别时,要让客人自

己开门,否则会让人以为你在下逐客令。

2、衣食习惯  

德国人穿着并无明显的民族特征,但简单整洁。成年男士穿西装或夹克,看歌剧时穿礼服

。生活在北部的汉堡人,男士爱戴一种小便帽,而巴伐利亚的男士则习惯戴插有羚羊毛的

毡帽。德国女士通常穿西装套装,在特别隆重的场合穿礼服。不少青年妇女喜欢穿连衣裙

,而老太太多喜欢色彩艳丽的衣裙,外套一件浅色风衣或大衣,戴顶呢帽或绒线帽。

  

德国人以面包、土豆为主食,偶尔用大米、面条做主食。喜欢吃猪肉、牛肉、鸡、鸭、野

味和青菜。爱吃香蕉、苹果、柑橘、草莓等水果。口味喜欢酸甜、清淡。德国人对餐具很

讲究,一般家庭都有各种碟盘、杯子、刀叉和匙子。饮酒也有规矩,吃饭时要先喝啤酒,

再喝葡萄酒;吃凉菜饮甜葡萄酒;吃鱼、蛋、烤肉饮白葡萄酒;吃野味饮烈性红葡萄酒,

吃干奶酪时饮啤酒。伏特加酒应当一饮而尽,而甜酒和白兰地则分若干口喝。

3、节日风采  

基尔周(每年6月第二周的周六开始,为期八天):节日始于100多年前,初为帆船节,后来增加了文艺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活动周。节日的第一天晚上,市政广场点燃火

炬,总统宣布活动周开始,来自各地的乐队、剧团在露天和室内舞台上争相献艺。基尔大

学照例举办国际学术谈论会。在波罗的海的海口还举行帆船比赛,数千只帆船扬帆竞发,

景象壮观。

  

啤酒节(每年9、10月相交的两周中庆祝,为期14天):是德国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9月下旬,由慕尼黑市长在黛丽丝草场打开第一桶啤酒,人们畅饮啤酒,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4、禁忌  符号忌:德国人最禁忌的符号是纳粹党的标志,德国人对这个符号非常反感。

  

颜色忌:德国人禁忌以茶色、红色、深兰色和黑色作包装色的物品。在德国的一些地方,

红色被视为色情的颜色,而黑色则是悲哀的象征。

  食物忌:德国人忌食核桃。

(四)荷兰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低地遍布、填海造田和鲜花遍地是这个国家久负盛名的特点,尤其是

境内处处鲜花,素有“欧洲花园”的美称。居民绝大多数是荷兰族,占总人数的90%以上,少数民族有佛拉芒人和弗里斯人,居民多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1、礼节仪式  

荷兰人路遇外来客人,总是主动打招呼,热情问好,握手致意。遇见熟悉的朋友,总要亲

吻、贴面颊,同辈之间互相贴对方的面额,长辈则亲吻晚辈的额头。女性见到男性客人,

初次交往多行屈膝礼,自己所熟悉的便伸出右手,男性客人先轻轻握一下女方的手,然后

再亲吻女方的手背。

  

荷兰人忌讳在人多的地方高声谈笑或大声喊叫。见了上了年纪的人,应主动问候,上车或

下车要主动搀扶,讲话语气要恭敬。进门、入座等时候要请女士在先。在饭店住宿,到商

店购物,不忘对服务人员说一声谢谢。

2、衣食习惯  

荷兰的民族服装主要是多层裙、宽腿裤与木鞋。荷兰人的木鞋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由木

雕空而成,船状,鞋底很厚,鞋内可填稻草,夏天防潮,冬天御寒。芬兰人在上班时常穿

保守式样的西装,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是男装笔挺,女装华丽。在日常生活中,芬兰人爱好体育运动。当地的运动服式样很多,既有滑雪衫也有健身服和各式球衣。

  

荷兰人的早餐晚餐比较简单,以冷食为主,晚餐是荷兰人的正餐,餐时,先上一道汤,这

种汤相当于粥,是用粟米面制成的稀糊。接着上菜,用纯蔬菜烧制,不加油盐调料,吃时

再将肉汤浇在上面。末道菜是奶油煎牛排,半熟就出锅,吃时再调上盐、胡椒面、番茄酱

等作料。荷兰的国菜是由胡萝卜、土豆与洋葱烹调而成的菜肴,荷兰人喜欢奶酪,荷兰的

多数农家都有奶牛,也都擅长用土法制造干酪。

3、节日风采  

库肯霍夫公园郁金香花展每年3月21日到5月20日举办。知名度甚高的库肯霍夫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公园,春天的开园时期,满园盛开的球茎类花朵令人赏心悦目。

  

鹿特丹马拉松每年4月22日举办,针对跑步而设计荷兰特有的的平坦道路,常跑出世纪记录而闻名于世。   

荷兰庆典每年6月9日到6月30日举行,各种演唱会公演、歌剧、芭蕾、舞蹈、舞台剧等等一整个月满满都是表演的艺术月。   

世界港口节每年9月1日到9月3日举办,鹿特丹港湾的开放日,举办参观大型船舶或者游艇团、船上演唱会、船之盛会等等活动。

4、禁忌  

荷兰人忌讳“13”、“星期五”。他们忌讳交叉式握手和交叉式的谈话,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举止。另外,他们还特别忌讳别人对他们的拍照。荷兰忌讳有人询问他们的宗教信仰、

工资情况、婚烟状况、个人去向等问题。他们喝咖啡忌讳一杯倒满,认为倒满为失礼的行

为,只能倒到杯子的三分之二处才为合适。

(五)俄罗斯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领土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全国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境内居住着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占81.5,鞑靼族人占3.8%,另外还有乌克兰族人、楚瓦什族人、巴什基尔族人、白俄罗斯族人等。

1、礼节仪式

  

俄罗斯人见面时要相互问好,道一声“早安”、“日安”或“晚安”。认识的人相见一般

行握手礼。女子之间好友相遇时,通常是亲切拥抱,有时也接吻;男子之间只是互相拥抱

。男士对女士则以亲吻手背为宜。俄罗斯人初相识时,一般称姓并加同志,熟识了会互相

用爱称。对一般的同志或朋友只称姓,对晚辈或至亲好友可直呼其名,对成年人通常以称

其名和父名为最适宜。

  

俄罗斯人好客,喜欢在节日或闲暇时候邀友小聚。主人请客之前要打扫房间,餐桌上一定

要摆好鲜花,餐具要在客人到来之前摆好,食品丰盛。应邀做客要准时赴约,进屋要敲门

,先脱外套和帽子围巾,然后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并向男主人和其他人问好。进餐时动作

要文雅,嚼东西要微闭嘴唇,不要出声。送礼要及时,礼品要合适,应因人因事而异,如

送给女主人鲜花,给儿童送智力游戏玩具等。俄罗斯人特别注意礼品的美观和实用,受礼

者要对送礼者表示谢意。

2、衣食习惯  

俄罗斯联邦各民族的服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北部地区的妇女喜欢穿的“萨腊方”,是

一种在衬衣外罩上无袖长裙的装束;俄境内乌克兰少女常戴飘垂着彩带的花冠,以婚妇女

戴一种遮住头和面颊的白色帽子,男性戴黑色的筒帽,穿肥袖口的绣花衬衣和灯笼裤;白

俄罗斯族的姑娘穿着双肩绣满各种美丽图案的衬衫和大方格的布料短裙,腰间系一条小花

围裙,再配上五彩丝绒编织的腰带。俄罗斯人习惯戴帽子,秋戴呢帽,冬戴皮帽。在冬季

男女老少都穿羊皮大衣或外套,穿皮鞋、皮靴或毡靴。

  

俄罗斯人讲究烹调,做菜时很重视调料,菜肴丰富多彩。主要食物有面包、牛奶、土豆、

牛肉、鱼、鸡蛋和蔬菜。俄罗斯人喜欢吃黑麦面包、鱼子酱、咸鱼、火腿、西红柿等,还

喜欢吃用面粉、蜂蜜加香料作成的甜食和鱼肉馅的面点。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一般下午

五六点钟是喝茶的时间。茶水中放糖,就者点心、饼干、蛋糕等甜点心喝。农民们则喜欢

用茶炊将水煮沸,将滚烫的茶水倒在小碟中,一边嚼着方糖,一边小口饮用。不少俄罗斯

人有饮酒的嗜好,最喜欢就着咸鱼、酸黄瓜和鱼子酱夹心面包喝上几杯烧酒伏特加。

3、节日风采  

送冬节(2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届时,很多城乡都举行狂欢活动。有的村镇,人们穿上古式服装,在积雪的街上用桌子摆上茶点,以相祝贺。为了表现自己的纺织技艺,妇女们在

节日里往往举办“时装表演”。业余音乐家和舞蹈家以欢快的舞蹈与人同乐。家家户户都

将住宅装饰起来。

  

奔跑节(9月11日):届时,成千上万的人在欢快的气氛中参加各种跑步活动,青年人往往选这一天举行婚礼,婚礼的婚仪是新婚夫妇赛跑。人们认为这样新人的爱情生活将向幸福

的方向发展。

4、禁忌  

颜色忌:俄罗斯人忌讳黑色,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另外黄色在他们眼中是背叛、分手的

象征,因此,送花一般不送黄色的。

  数字忌:俄罗斯人也忌讳13,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  动物忌:俄罗斯人忌讳兔子,认为兔子胆小无能,是不吉利的动物。

  

此外,俄罗斯人忌讳打翻盐瓶,打碎镜子,忌讳打听女子的年龄,询问别人的收入。另外

,送花时一般要送单数。参加葬礼时才送双数。

(六)丹麦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的最南部,处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国内居民多数是日尔曼的丹麦人

,另外有德意志人、瑞典人、挪威人、犹太人等;丹麦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徒占全国人

口的94%。1、礼节仪式  

丹麦人敬酒有许多规矩。他们认为敬酒要一丝不苟。同时,客人不应先敬酒,要等主人、

长辈或职位高的人敬酒之后才能敬酒。另外,主人没说“请”之前,任何人不应碰酒杯。

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以握手为礼。丹麦的女人(特别是未婚女子)与有身份的男子见面时,要轻轻将身上的长裙一边提起,一面施屈膝礼;有的一边施屈膝礼

,一边将手送至对方,以使对方施吻手礼。

  当少女或少妇见到身份高的男子时,要一边屈膝示敬,一边将手伸给对方。

  

丹麦男子相逢时,多行握手礼,但切忌四手交叉。若违此忌,双方都会产生“倒霉”之感

2、衣食习惯  

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齐,通常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举行盛大晚宴时,人

们还习惯穿夜礼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衣着较随便,穿各式流行服装的都有,不少

人喜爱着运动服。在夏季,丹麦的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穿着游泳衣裤的游客。

  

丹麦人对面包感情极深,他们可以制出各式单层、双层和多层的面包夹700多种,他们喜欢吃桔汁拌鸭块,据说这道菜通常是作为他们宴会席上“压轴儿”的佳肴。习惯吃西餐,对

中餐也颇感兴趣。他们讲究菜肴香、脆,注意菜肴多样质精。一般不喜太咸,爱微酸带甜

味。以面食为主,爱吃面包等食品。他们喜欢喝啤酒,爱喝桔子汁、矿泉水、酸牛奶、咖

啡、可可。

3、节日风采  丹麦重要的节日有耶稣受难日(4月1日)、劳动节 (5月1日)、宪法日(6月5日)等,还有一些宗教节日。4、禁忌  

他们忌讳“13”、“星期五”。他们忌讳用一根火柴同时给三个人点烟,认为这样是很不吉利的。他们忌讳盐,认为盐会给人带来灾祸。他们不喜欢别人在七、八月找他们谈公事。

因为他们的国家冬季漫长,人们都珍惜这两个月左右的夏季时间。倘若在这段时间里你去

打扰他们,恐怕不会受到热情接待。他们忌讳四人交叉握手。认为这样做是不吉利和有伤

和气的。

四、美洲

(一)美国

  

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和墨西哥

湾。全国面积为936.3万平方公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中,白人约1.85亿,约占总人口的86.6%,大部分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原籍非洲的黑人占11.6%,另外还有墨西哥人、阿拉伯人、华人、印第安人波多黎各人等。美国居民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但大多数信奉基

督教。

1、礼节仪式  

美国人在日常交往上比较随便,朋友之间见面通常只打个招呼。美国人一般只同那些不常

见面的朋友握手,而不同经常见面的熟人握手。但在正式场合,人们讲究礼节,见面时行

握手礼,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当介绍别人时,不论年龄大小、社会地位高低,人们总喜欢直呼

其名,甚至连“先生”、“太太”、“小姐”之类的客套称呼也省去。美国人在称呼有名

望的人名时,往往加用其名衔,以表敬重之礼。常用的名衔有高级官员的职衔、军衔,高

级知识分子的学衔,以及宗教衔等。在日常礼仪中,美国人重视平等待人,不愿意因自己

的年龄、声誉、学识、资历、辈分或社会地位高而被置于突出或显要位置,否则,他们会

显得不自在。

  

美国人在社交场合,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例如上下电梯,应让女子走在前面,下车、下

楼时,男子应走在前面,进餐时,邀请女士先点菜等。

  

美国人热情洋溢,经常在各种场合讲礼貌用语。见面时互相致意,亲切问候,说话常带“

请”等客气字眼,等到别人帮助都会道谢。

  

在谈话中,彼此之间往往保持一定的距离,以50厘米左右为宜。在叙谈中,美国人不喜欢沉默和冷场。为了表示对你的尊重,当对你谈话内容持不同观点时,他们会沉默一会儿,

以表示不和你争论。

  

美国人办事讲究效率,计划性强。因此在拜访别人时,要事先打电话预约,不做不速之客

。甚至走到门口时也不宜马上按门铃,须先到附近电话亭给对方打个电话,表示自己已到

门外,以免主人不及准备而难堪。赴约要准时,做客时要彬彬有礼,访问时间不宜过长。

若到亲友中做客,一定要准备小礼物。礼物因人而异,一般为儿童玩具、烟酒糖茶,化妆

品或一张礼券。

2、衣食习惯  

美国人衣着一般比较随便,年轻人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一双旅游鞋就可以周游世界。美国人的服装日趋随便和实用,喜欢多口袋的服装。虽然美国人平时着装无拘无束,但在

某些场合仍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例如去歌剧院,女士习惯穿拖地大礼服,男士们则衣冠

楚楚,打领结。美国人讲究社交礼仪,在衣着上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大家认可的风俗习惯,

例如不宜穿运动衣在办公室办公,不能穿背心出入公共场所,更不能穿睡衣出门。

  

在通常情况下,美国人一日三餐并不十分讲究。只有晚餐比较丰盛,通常先上一份果汁或

浓汤,接着上主菜。常吃的主菜有烤鸡、烤肉、牛排、火腿、炸鸡、炸虾及烤羊排等,主

食则为炒米饭和面包片。晚餐后还有甜食和冷饮,最后在再喝杯咖啡。一般而论,美国食

物味道比较清淡,其主要特点是香、脆、甜、辣。现代美国家庭注意科学配餐,吃保健食

品,例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喝牛奶要脱脂奶和酸奶,喝咖啡尽量不放糖。近年来,因为

燕麦食品有益于心脏的健康以燕麦粉为原料的无脂松饼、糕点等食品风行美国。美国是移

民国家,各国美味佳肴荟萃,其中有意大利的通心粉和馅饼,德国羊肉片、中国的炒面、

麻婆豆腐和烤鸭、印度的咖喱饭,墨西哥的豆肉等。美国的地方菜肴,如宾西法尼亚的飞

禽肉馅饼、夏威夷烤猪等都各具特色。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习惯。几乎人人都吃馅饼、

热狗、汉堡、炸面包圈等食品。

3、节日风采  

美国独立日(7月4日):独立日在美国是一个相当隆重的节日,每逢这一天,首先敲醒费城自由钟,随后全美各大小教堂钟声齐鸣,各地居民进行庆祝游行。游行结束后,人们往

往聚在公园或公共场所欢度节日,或载歌载舞,或全家席地野餐,到处呈现节日气象。

  

华盛顿诞辰日(2月第三个星期一):华盛顿总统在美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在节日里,各州举行隆重仪式、盛大宴会以及舞会等庆祝活动。美国人在这天还喜欢吃樱桃馅饼,

玩纸质小斧,借以纪念华盛顿小时候用斧头砍樱桃树后向父亲诚实认错的美德。

  

感恩节(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感谢“上帝”的恩赐与印第安朋友的真诚帮助的节日,这是唯一一个出自本土的宗教节日。每逢感恩节这天,美国总统和各州州长要发表节日献

辞,美国人合家团聚欢度佳节。烤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此外还有玉蜀黍、南瓜饼、

甜山芋及各种蔬菜水果。一些城乡还举行化妆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教堂里按习

俗做感恩祈祷。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在这一天,政府部门和居民住宅均悬挂国旗,以示对母亲的尊重。已丧慈母的子女佩戴白色的石竹花,以寄托哀思;母亲尚在的则佩戴红色石竹花

,已表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家家户户的壁炉架上都摆满母亲节贺卡,子女们送给父母鲜

花、糖果、图书等礼品。男子汉和孩子们把全部家务都包下来,以便让整年操劳的母亲轻

松一下。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在这一天,已丧慈父的子女佩戴一朵白玫瑰花,父亲尚在的则佩戴红玫瑰花。子女们送给父亲贺卡、雪茄、酒等各种礼物和纪念品,在远方的子女

纷纷打电话祝父亲节日快乐。大小商店的广告牌上印有“父亲肯定喜欢”的各类商品广告

,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

4、禁忌  

忌打听别人的隐私:美国人注重隐私权,因此,在社交场合,忌问女子的年龄、婚配、履

历等,忌问男子的收入、财产、信仰、党派等。

  忌同性跳舞:这会被人认为是同性恋行为,会遭到众人的鄙视。

  忌在别人面前吐舌头: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既不雅观又不礼貌的行为。

  

美国人忌讳“不吉利”的“13”、“星期五”与“黑猫”等,忌会在宴会上醉酒、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的行为。忌讳已婚子女与长辈人同居。

(二)加拿大

  

加拿大位于西半球北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界美国,北临北冰洋。全国总面

积997.06万平方公里。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总人口2729.6万人,其中英国移民及

其后裔占45%,法国移民及其后裔占29%,其他欧洲人及其后裔占23%,另外还有土著印度安人和因纽特人等。绝大多数加拿大居民信奉基督教。

1、礼节仪式  

加拿大人随和、友善,讲礼貌而不拘繁礼。相识的人见面时互致问候,老朋友久别重逢则

热烈拥抱握手。

   加拿大人在公共场所讲究文明礼仪,他们出门时衣着整洁,注意公共卫生,没有人随地吐

痰。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依次排序上车,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给残疾人。

  

加拿大人好客,过节时喜欢在家里宴请客人。主人将各种食品排在桌上,主宾随吃随取,

边吃边谈。

2、衣食习惯  

加拿大居民的衣着习惯与英国人、法国人大致相同。但总的来说,加拿大人比较讲究衣着

的整洁与美观。春夏季节,男子常穿西装,女子多传裙服。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人们身上

的毛衣、大衣、羽绒服、滑雪衫等五颜六色,独具特色。加拿大人平时购物、旅游衣着较

随便,但上班、进剧院、去教堂和赴宴时则着装整齐、庄重。

  

加拿大人的饮食习惯和美国人比较相似,喜欢吃牛肉、鱼、野味、黄油、奶酪胡萝卜等,

口味偏重甜酸,喜欢清淡的食品。菜肴中很少用调料,而把调味品放在餐桌上自行添加。

加拿大名菜多是法国风味菜,如炸牛排、洋葱汁、浓汁豌豆汤等。此外各地也有一些风味

菜肴,如蒙特利尔市的布罗美胡鸭,北部因纽特人做的北极鲑鱼,以及沿海诸省制作的海

味和果味甜食。

3、节日风采  

加拿大日(7月1日):纪念1867年1月1日加拿大联邦诞生。若当年的7月1日在星期天,则改在7月2日举行庆祝活动。  

枫糖节:加拿大盛产枫树,有“枫叶之国”的美称,其中以东南部的魁北克和安大略省枫

叶最多最美。每年三、四月间,一年一度的“枫糖节”就开始了,几千个生产枫糖的农场

装饰一新,披上节日的盛装,吸引无数的旅游者。

4、禁忌  

数字忌:信奉基督教的加拿大人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不吉利,因此,门牌号码、聚会日、宴会的桌号均不用这个数字。

  话题忌:加拿大人在社交场合温文尔雅,但忌讳谈及死亡、灾难、性等方面的话题。

  

此外,加拿大人忌讳吃动物内脏,认为吃饭时撒了盐、将玻璃打碎也是不祥之兆。另外,

忌讳送人百合,因为那只在葬礼上使用。

(三)墨西哥   

位于北美洲南部。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

太平洋。墨西哥全国面积197.2546万平方公里。主要为印欧混血人种(占全国总人口的90%

以上),其余为印第安人等。墨西哥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另有新教徒少部分。1、礼节仪式  

墨西哥人十分注意礼节风度和言谈举止。他们在公共场合,一般都表现得十分文雅,而且

讲究礼貌和热情。他们无论对谁,总愿以笑脸相待。他们在赴约时,一般都不习惯准时到

达,总愿迟到15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墨西哥人在社交场合最常用的礼节是微笔和施握手礼。墨西哥人与熟人、亲戚朋友或情人之间相见,一般都惯以亲吻各拥抱为礼节。

  

墨西哥人与亲友告别时,往往赠送一张弓、一支箭和几张象征神灵的剪纸,以表示敬意和

祝福。传统观念认为,弓箭象征着征服大自然的力量,象征着食物与房子,剪纸象征着上

帝的保佑。

2、衣食习惯  

墨西哥男子平时习惯戴一种宽沿的大草帽,穿着长条式的方格衬衫,有的还穿着紧身裤;

妇女一般爱穿西服上衣和长裙;几乎人人都习惯披着彩色的披肩。他们认为这样搭配的穿

着,显得格外鲜艳和漂亮。

  

墨西哥的果馔菜肴往往离不开仙人掌。在日常生活中,仙人掌的成熟果实多被当作解暑佳

品,在各种宴会上常与西瓜、菠萝等并受欢迎。仙人掌茎是墨西哥的蔬菜之一,也是酿造

饮料、制造饲料或配制糖及酒的重要原料。在墨西哥,人们往往以昆虫烹制菜肴。墨西哥

人可吃的昆虫有60多种,臭虫、蚂蚱、蚂蚁等均在可吃之列。名菜“墨西哥鱼子酱”就是以蝇卵为原料作成的。

3、节日风采  

墨西哥人对各种节日的庆祝都表现了传统的印第安风俗和西班牙文化。如11月2日的亡人节,追忆和悼念死去的亲人,并按印第安人的习惯举行假面狂欢舞会。盛夏,墨西哥西部太

平洋沿岸的渔民举行盛大的划船比赛和庆祝活动,以庆祝圣船节。每年3月21日,为军事狂欢节,届时,放鞭炮、鸣枪,。其他还有玉米粽子节、“乌切布瓜节”等。

4、禁忌  

墨西哥人忌讳“13”、“星期五”。他们却忌讳相互不熟悉的男子之间亲吻或吻手。忌讳有人送给他们黄色的花和红色的花,认为黄色意味着死亡,红色花会给人带来晦气。他们忌

讳蝙蝠及其图案和艺术造型。他们忌讳紫色,认为紫颜色是一种不祥之色,因为只有棺材

才涂这种颜色。

   墨西哥人忌讳用中国人惯用的手势来比划小孩的身高。因为用手心朝下,与地面平行的比

划在小孩头部的位置,在他们来说,这一手势只可用来表示动物的高度,他们会认为你在

侮辱人。

(四)巴西

  

巴西位于美洲南部东南端,东濒大西洋,现今国家主体民族是由葡萄牙人、意大利人、西

班牙人同非洲班图人、约鲁巴人、埃维人、豪萨人以及当地的印第安人长期混合而形成的

巴西人。从血统上看,居民主要有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和印第安人。

天主教是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1、礼节仪式  

在社交场合,巴西人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夫人,用先生称呼成年男性,用夫人、女士或

太太称呼已婚女性。关系熟悉的朋友相见,可以称呼姓名。巴西人喜欢他人称自己的职衔

或学衔,在正式场合,可以用姓名、职衔、学衔加先生、夫人或小姐称呼对方

  

巴西人热情开朗,喜欢公开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无论男女,在大街上相见要握手问好,

热情拥抱,尤其是女性通常会脸贴脸,同时嘴里发出亲吻声。

  

巴西人喜欢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客人可以带上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或一些糖果作为礼

物,主人在接受礼物时,总要当着送礼者的面把礼物包装打开看看,然后向送礼人致谢,

再收下礼物。巴西人的待客方式十分奇特。客人进门,主人要请客人喝浓咖啡,用一种名

叫“咖啡基奥”的精致小杯,一杯接一杯地喝,而且除饭后外,其余时间都是宾主站着喝

,边喝边谈,亲切自然。到印第安人家中做客,主人要请来一位巫师向客人脸上吹风,驱

散客人带来的疾病,接着由部落酋长致欢迎辞,最后由女主人用树枝和唾液调成的红色或

黑色的汁在客人脸颊上涂花纹。印第安人另一种迎宾礼是请客人洗澡,这是对客人最尊贵

的礼节。

2、衣食习惯  

巴西的男子平时穿短裤和衬衫,但是上班或参加社交活动则必须衣冠楚楚,对于女士,在

穿着上则没有严格的限制,她们通常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裙装。巴西的黑人妇女习惯上身穿

短上衣,肩披又长又宽的围巾,下身穿肥大的花裙。她们喜欢戴手镯,并在腰带上系上许

多垂饰。

  

巴西的主要食物有玉米、大米、牛肉、猪肉、家禽、禽蛋、海味、各种蔬菜、水果等。一

种名叫“丘拉斯科”的烤肉是巴西的名菜,几乎家家都会烤。巴西的黑人喜欢用豪萨米饭

招待客人,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将玉米调制好,撒上糖,煮熟后拌上干肉和调味品,清香可

口。印第安人喜欢用野外招待客人,大到鹿、豹,小到蚂蚁、蜜蜂,味道鲜美。

3、节日风采  

狂欢节(2月中下旬):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每年此时都举办连续三天的传统狂欢节日。届时,全城处处装饰一新,主要街道两旁都搭起漂亮的牌楼和临时观礼台。节日中,无论昼夜

无论老少,人们都在欢乐的气氛之中跳着桑巴舞。每组歌舞及其他表演的队伍,还要选出

“国王”和“王后”,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热烈多彩的狂欢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

外国游客。

  

牺牲节:这是巴西沙万特人五年一次的传统节日。男子从12岁开始,5年内必须生活在遥远的营地接受集训,5年后,老年委员会乘一丰收年便确定牺牲节的日期,对青年进行“击水”、“穿耳”、“歌舞”、“徒步”、“唱歌”的考验。节日结束后,凡合格者,均为成

人。

4、禁忌   他们忌讳数字“13”。忌用姆指和食指联成圆圈,并将其余三指向上升开,形成“OK”的手势,认为这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表示。巴西人饮食上忌吃奇形怪状的水产品和用两栖动物肉

制作的菜品;也不爱吃用牛油制作的点心。他们认为不可将手帕送给别人,因为手帕与眼

泪联系在一起。巴西人忌讳紫色,因为紫色在巴西是死亡的象征。巴西人还忌讳棕黄色,

认为这是凶丧之色。

(五)阿根廷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阿根廷人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以意大利和

西班牙血统为主的混血民族,白色人种占全国人口的97%。阿根廷的官方宗教为天主教。1、礼节仪式  

阿根廷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行握手礼。与久别后的挚友相见,男人习惯互相

拥抱,女人则握住对方的双手并亲吻双颊。男人们久别重逢时相互紧紧拥抱。妇女用双手

握手并互吻脸颊。不过,初次见面时,握一下手或点点头就可以了。

2、衣食习惯  

阿根廷人在社交场合通常是着西式服装,男子穿西装打领带还要配上背心,女士则着各式

西式裙服。当地人不喜欢灰色的西装。阿根廷的牧民通常穿一种自织的羊毛上装,这种上

装无领无袖,牧民穿这种服装在野外放牧,活动自如,并能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穿脱,

极为方便。

   阿根廷人偏爱吃牛肉,牛肉按不同部位往往列有几十个品级,烹调出名目繁多的牛肉品种

菜肴。人们尤为爱吃烤牛肉。“马背焐肉片”就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区居住的高卓人的代

表名肴。这道菜制作要从清晨牧人出发前开始。先把生肉切成薄片,然后放入马鞍座下。

牧人一天的骑奔颠簸,使马背产生的热能足以能把鞍下的肉片焐熟。人回到家后,取出肉

片,再投入些适合的调品拌之,便是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 阿根廷人最爱喝马黛茶,饮用方法是用银制的吸管吸,将马黛茶放在瓢筒中,冲上开水,

然后用吸管慢慢地吸。

3、节日风采  

门多萨葡萄节是阿根廷最著名的民间节日之一。位于阿西部安第斯山麓的门多萨省,是阿

根廷的葡萄主产地及葡萄酒酿造中心。每年3月,当葡萄的收获季节到来之际,门多萨就沉浸在一片节日气氛之中,当地居民带着丰收的喜悦涌向街头进行狂欢,隆重庆祝葡萄节。 

4、禁忌  

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他们对着装很重视。男子出门时都要穿好西装;在公共场合脱掉上衣会被视为行为不雅,若在火车上这样做,还会受到列车员的警告。他们对客人在

品尝过马黛茶后,不咂唇表示赞赏很不高兴。阿根廷人不喜欢灰颜色。他们不喜欢别人送

他们衬衫、领带之类的贴身物品。他们认为菊花是在丧礼上对死人使用的。他们忌讳送礼

送手帕。因为送手帕会招至悲伤。他们不愿谈论有争议的宗教、政治问题。

五 、香港、澳门、台湾(一)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外东侧,地处世界航道要冲,被视为我国华南的门户。香港是中国

领土的一部分,香港面积1067平方公里。人口558.8万(1988),中国人占98%。1、礼节仪式

  

香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是以握手为礼。亲朋好间相见时,也有用拥抱礼和

贴面颊式的亲吻礼的。他们向客人表达谢意时,往往用叩指礼(即把手指弯曲,以几个指

尖在桌面上轻轻叩打,以表示感谢)。据说,叩指礼是从叩头礼中演化而来的,叩指头即

代表叩头。

  

去香港人家做客,约定会见时间后,有30分钟“出入”仍不失礼貌,客人应邀去赴宴时可带水果、糖果或糕点作为礼物并用双手递送给女主人。不要送钟,它是死亡的象征;也不

要送剪刀或其他锐利的物品,它们象征断绝关系。不要比主人先开始饮酒进食。

2、衣食习惯  

香港人对西餐中餐均能适宜,但对中餐格外偏爱。他们对各自的家乡风味更加厚爱,也愿

品尝当地的名贵佳肴。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使用筷子,个别人也使用也叉用饭。他们讲究菜

肴鲜、嫩、爽、骨、注重菜肴营养成份,一般口味喜清淡。以米为主食,也喜欢吃面食。

爱吃鱼、虾、蟹等海鲜及鸡、鸭、蛋类、猪肉、牛肉、羊肉等;喜欢茭白、油菜、西红柿

、黄瓜、柿子椒等新鲜蔬菜。最喜爱粤菜、闽菜。

3、节日风采  

香港是世界节日较多的地区,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又有西方习俗节日,

还有其他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最隆重,

亲友互送年礼,并给孩子分发“利市”(红包)。清明节要“拜山”(扫墓),端午节时

要进行龙舟比赛,全港有10处赛事,包括国际龙舟赛。中秋节吃月饼、观花灯、赏月、团圆聚首话家常。重阳节要登高扫墓。西方节日有圣诞节等。

4、禁忌  

香港人忌讳别人打听自己的家庭地址,因为他们不欢迎别人去他家里作客,一般都乐于到

茶楼或公共场所。他们忌讳询问个人的工资收入、年龄状况等情况。他们对“节日快乐”

之语很不愿意接受,因为“快乐”与“快落”谐音。他们忌讳“4”字,因为“4”与“死”谐音,送礼等也避开“4”这个数。在香港,酒家的伙计最忌讳首名顾客用餐选“炒饭”,因为“炒”在香港话中是“解雇”的意思。

(二)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

毗临广东省。澳门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及中西交流的地方,因此外籍人口的比重比较大,96%以上是中国人,大约3%是葡人和土生葡人,1%是其他国家的人。佛教和道教徒是澳门华人教民中的主体,葡萄牙的天主教也在澳门广泛传播,而且有大量的华人也加入天主教

会。

1、礼节仪式  

澳门人好客,注重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问候每一个相遇的人。澳门人见面通常行握

手礼,熟悉的朋友见面通常拥抱。到澳门人家做客,要提前预约时间,不要做不速之客,

按时到达后,送上准备的小礼品。礼品可以是鲜花、水果等,不必很贵重。

2、衣食习惯  

澳门的男士一般穿西装,女士则多以西服套裙为主。葡人及土生葡人在平时与华人的穿着

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节日和跳葡国土风舞时才穿上本民族的服装。

  澳门人有喝早茶的习惯,茶的种类有菊普、乌龙、茉莉等,配合以各式的小点心。

3、节日风采  

澳门的节日、假日具有中西合璧、文化交汇的特点,大体上可分为政治、宗教、节令、习

俗几类。政治节日有:4月25日葡萄牙的“自由日”、5月1日国际劳动节、6月10日葡国日(即贾梅士日)、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0月5日葡萄牙国庆日、12月1日葡萄牙恢复独立纪念日。

  

澳门节日保持了独特的传统色彩,有的节日活动具有国际性。澳门属于民俗、节令的节日

有: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在这些节日里,还要举行

各种各样的庆贺活动,如清明节的踏青、扫墓,重阳节的祭祖,端午节的吃粽子、划龙船

,中秋节的吃月饼、摆花灯,春节的行花市、派利市等。属于宗教的节日有:复活节、追

思节、圣母无原罪瞻礼日、圣诞节。澳门还有多项宗教色彩浓厚的节日和一些传统的农历

节日,如每年农历3月23日的“天后诞”,农历七月十四日的盂兰节(俗称鬼节)等。4、禁忌  

澳门人忌讳别人打听他们的工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忌讳询问别人的私事,忌讳打听女

子的年龄与婚配状况等。

(三)台湾

  

台湾是中国一个由岛屿组成的海上省份。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靠

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北向东海。全省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

群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35989.7573平方公里。台湾人口为2300万;台湾同胞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2%,分为平埔族、高山族、阿美族、卑南族、排湾族等。

1、礼节仪式  

台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在亲朋好友间的相见时,也惯以拥

抱为礼,或吻面颊的亲吻礼。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在迎客时,一般惯施吻鼻礼(即用自己的鼻子轻轻地擦吻来宾的鼻尖),以示最崇高的敬意。台湾信奉佛教的人社交礼节为双手合十礼。与熟人或亲密朋友见面时,习惯上握一下手。初次见面时只须点头打招呼。微微弯腰

鞠躬是表示敬意,但不要做得过分。登门访问台湾人时,宜带一样小礼品,例如水果、糖

果或干点。

2、衣食习惯  

台湾人目前仍保持着闽、粤一带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一般老年人依然对青黑色的香纹衫感

兴趣,妇女大都喜欢佩带金银首饰。但由于社会的变革,青年人在穿着方面开始向新潮流

追赶。台湾的高山族人,不论男女大都喜欢穿着手织的窄幅麻布裁制的无油胴衣,长到膝

头的叫“鲁靠斯”,短到肚脐的叫“拉当”。高山族人一般还都喜欢赤足,爱佩带几种多

彩多姿的头饰、耳饰、手镯、脚环、颈链等。

  

台湾深山的高山族人吃食比较贫乏,他们很少吃白米,一般多以番薯、芋头为主食。台湾

兰屿的雅美人多半是吃芋头和鱼类;水田地区的人则以大米为主,夹有玉米等。他们一般

对西餐、中餐均能适应,但对中餐更为偏爱。他们注重讲究菜肴的丰盛吉祥,注重菜肴的

鲜、嫩、滑、爽。一般口味喜清淡,爱微甜味道。他们一般以米为主食,也很喜欢各种面

食品种。爱吃鱼类、海产品、鸡、鸭、猪肉、牛肉、羊肉及各种野味品。

3、节日风采  

台湾重要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此外,还有许多祭典活动

,包括中元节普渡、祭孔大典、回乡遏祖祭、郑成功祭典等。

4、禁忌  

台湾人忌讳别人打听他们的工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最讨厌有人冲他眨眼,认为这是一

种极不礼貌的行为。他们忌讳以扇子赠人,因为他们有“送扇无相见”之说;忌以手巾送

人,因为有“送巾断根”之说;忌讳把剪刀送人,因其有“一刀两断”之说;忌讳以雨伞

当作礼物送人,因为台湾方言中,“伞”与“散”谐音;他们忌以甜果为礼送人,因其逢

年过节常以甜果祭祖拜神;他们忌讳把粽子当做礼品送人,因其会被误解为把对方当作丧

家。

本章参考书目:

1、李荣建、宋和平编著《外国习俗与礼仪》,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黄菊良、张彤、吴旭光、俞平编著《国际礼仪与习俗》,百家出版社1996年版。3、刘玉学、刘振强编著《涉外礼俗知识必读》,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 4、杨军、陶犁主编《旅游公关礼仪》,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版。

思考:1、在美国旅游应当注意些什么?   2、英国人有哪些禁忌? 

第十三章 礼仪文书(17465)一、邀请函

  

邀请函是邀请客人时发出的专用信件,用法与请柬类似,但是邀请函一般用于集体,而请

柬大多用于邀请个人。重大的会议、纪念活动、联谊会等都可以用邀请函。写邀请函必须

注意的是要写清楚邀请单位、人数,如果被邀请的是个人,则要写明姓名、身份、邀请的

事由、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邀请函语言要通畅明白,同时要根据内容、对象、场合准确

地措辞。

例1尊敬的新光公司:

  第三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

资本对接会暨WTA科技大市场将于2003年10月28日—30日在合肥的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重点推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第一次在国内展示世界科技城市联

盟(WTA)15个国家36个会员城市的科技项目。旨在引导创业资本与项目的融合,实现高

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会议还将举办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论坛、WTA会员城市市长论坛、高新技术产品展以及其他专项交流活动等。  竭诚欢迎您前来参会、参展、洽谈,共寻发展良机。

组委会办公室

例2省经济信息中心:

  

为了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中心定于2003年12月23日,在省科技活动中心举行“科技情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术讨论会。您中心经济研究室人员对此素有研究,我们希望

您们莅临指导。如蒙应允,请您中心经济研究室所有同志于12月23日早上8点到省科技活动中心3号楼312号报到。

   省科技情报中心

2003年11月20日二、慰问信

  

慰问信是在节日期间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向别人(组织或个人)表示关怀、问候、安慰

、鼓励的一种书信。慰问信可以直接交送或邮寄给本人,也可一以登报或广播。慰问信的

内容可以称赞对方的功绩、安慰对方的辛劳、劝慰对方的悲痛、给对方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慰问的对象一般是节假日仍工作在一线的劳动者、解放军战士、港澳台同胞、灾区人民

等。

  

慰问信的格式是,在第一行正中写“慰问信”或“×××致×××的慰问信”之类的标题

。行文跟一般书信相同,结尾处往往表示共同的愿望和决心。写慰问信时应该注意,要向

对方表现出无限的亲切关怀之情,在热情赞颂对方的同时,提出希望,鼓励他们继续前进

,并表现出以他们为榜样的决心,同时,语气要诚恳、真切,文字要朴实、精练。

例1慰问信

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

  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在一个凶恶的病毒,肆虐古老美丽的神州大地的时候;在一股豪壮的激情,燃烧每个中华

儿女心头的日子里;在举国上下抗击“非典”,奏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奉献、科

学求实、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壮歌声中,你们,汇同祖国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站在抗

“非典”的最前线。伟大源于平凡,高尚出于朴素。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为了

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安全稳定,你们全力工作、奋不顾身的高尚情操,团结

奋战、顽强拼搏的从业行为以及舍家为校、忘我奉献的敬业精神,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心目

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你们同祖国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一样,是新时期最可爱、最可敬的

人!在此,学校党委、行政代表全校三万名师生员工向你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并致以崇高

的敬礼!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就来自于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抗“非

典”就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战场,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课堂。希望你们积极响

应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号召,服从安排、积极工作、保重身体。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有以胡

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们白衣战士的英勇和智慧,全国众志成城,

我们就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们就必定缚住“非典”病魔。

  祝你们: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中共××航空航天大学委员会

×× 航 空 航 天 大 学二OO三年五月二日

例2交通部慰问信

交通系统全体教师:  

值此我国第十六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向工作在交通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和全国教育事业一样,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交通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方针,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实力增强;通过体制改革,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正朝着加强素质、提高质量、适应未来的方向发展。交通院校的教师队伍蓬勃

向上,优秀的年轻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不断涌现,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交通教育形成了鲜明特色,积累了宝贵经验。交通教育取得的伟大成绩,浸透着交通院校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汗水,你们的功绩必将在交通事业苟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交通战线上的同志们也将永远感谢你们!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作出了“十五大”以后第三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它打破了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格局,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交通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交通院校以改革大局为重,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适应这一转变,适时完成了调整工作,初步形成了良性运行机制,并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面对国际上科技、教育的激烈竞争,交通教育肩负着实施科教兴交战略的重要使命。中国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交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制虽变,但为交通事业培养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的任务没有变。希望交通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多做贡献,再创辉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交通部

2000年9月10日三、请柬 聘书  

请柬,也叫请贴,是为请客而发出的通知书。召开庆祝会、联欢会、招待会、学术研讨会

、商务会议等活动都可以发请柬,单位、团体、个人都可以发请柬。请柬的封面一般都写

明“请柬”的字样,封面上一般套红或烫金,有图案装饰,字体多用美术字。现在的请柬

一般有单面和折面两种,单面请柬的背面或折面请柬的里面第一行写称谓,正文写清被邀

请人何时何地参加什么活动,然后写敬语,如“敬庆莅临指导”或“此致,敬礼”等,最

后在右下角落款,写明日期,若有单位还要盖上公章。写请柬时要注意,措辞要客气,以

充分表示自己对被邀请者的敬意,同时要准确,尤其是时间地点要具体详细。

  

聘书是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项工作时发出的信件。聘书的使用范围是:对

单位人员的任用、请外单位人员任职或从事某种工作时,均可以使用聘书。在写聘书时,

可以在正中写下标题“聘书”或“聘请书”字样,被聘请者的姓名称呼有的在开头顶格写

,有的在正文中写明。正文一般交代聘请的原因和去干什么事情,正文中一般还写上对被

聘者的期望。结语写上敬意和祝福,最后署名,写上日期,并盖上聘请单位的公章。写聘

书的时候要注意,交代清楚,对为什么聘请、聘请谁、去干什么要交代清楚,否则被聘者

无法应聘。聘书文字要简洁,只要交代清楚就行,不要过分罗嗦。另外,因为聘书是以单

位的名义发出的,所以要盖公章才有效。

例1聘请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校总部成立了刊授教学研究会。特聘请××老师为指导教师,参加

教学研究,关心指导本校教学工作 。刊校大学

2003年4月30日例2

四、贺词 答谢词  

贺词是对人或事表示良好祝贺和祝愿的言辞、文章或讲话稿。贺词是国际、国内人际交往

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在举行各种典礼仪式、名人的诞辰纪念日、招待外宾的国

宴、酒会等场合和活动中,有关人员往往需要发表贺词。根据不同的祝贺对象,贺词可以

分为节日贺词、事业贺词、寿诞结婚贺词、酒会贺词四种。节日贺词往往是对过去成绩的

肯定和总结,以鼓舞人心,提出希望和祝福。事业贺词经常在会议召开、工程开工、社团

报社创刊纪念日的时候发表,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贺词。寿诞结婚贺词往往要营造一种喜

庆的气氛,表示对被祝贺者的真挚的祝福和殷切的期望。酒会贺词已经发展成一种招待外

宾的礼仪,经常在国际交往中使用,通过祝酒的途径,加深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例1胡锦涛主席2004年新年贺词 《创造世界和平繁荣的美好明天》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2004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

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贺!   

2003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地震、洪

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保持了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

好势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放眼今日之中国,九州大地涌动着改革和建设的澎湃

热潮,各族人民焕发出创造美好未来的壮志豪情。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开展全方位的外交,进一步发展了同各国特别是周边

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及

地区安全和发展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2004年是中国人民继续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实现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国

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

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

针,严格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特别

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加强内地同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贸易关系,保持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

荣稳定。   

2300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十分关心他们的利益和福祉。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

主张,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

国和平统一。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

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我们坚信,只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

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给各国人民带来

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单边主义倾向抬头,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世

界经济增长缓慢,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也给各国人民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人民始

终关心和同情世界上一切仍在忍受战火、饥饿、贫困煎熬的人民,衷心希望他们能够早日

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并愿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坚

信,人类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站在人类正义事业一

边,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创造世界和平繁荣的美好明

天。   最后,我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例2周恩来总理为庆贺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亲爱的总司令朱德同志:   你的六十大寿,是全党的喜事,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我能回到延安亲自向你祝寿,使我万分高兴。我愿代表那反动统治区千千万万见不到你的

同志、朋友和人民向你祝寿,这对我更是无上荣幸。   

亲爱的总司令,你几十年的奋斗,已使举世人民公认你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劳动群众的先

驱,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   

亲爱的总司令,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贰,你在革命过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千辛万

苦,但你永远高举着革命的火炬,照耀着光明的前途,使千千万万的人民,能够跟随着你

充满信心向前迈进!   

在我们相识的二十五年当中,你是那样平易近人,但又永远坚定不移,这正是你的伟大!

对人民你是那样亲切关怀,对敌人你又是那样憎恶仇恨,这更是你的伟大。   

全党中你首先和毛泽东同志合作,创造了中国人民的军队,建立了人民革命的根据地,为

中国革命写下了新的纪录。在毛泽东同志旗帜之下,你不愧为他的亲密战友,你称得起人

民领袖之一!   亲爱的总司令,你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

里程碑。辛亥革命、云南起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生产运动,

一直到现在的自卫战争,你是无役不与。你现在六十岁了,仍然这样健壮,相信你会领导

中国人民达到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亲眼看到独裁者的失败,反动力量的灭亡!   你的强健身体,你的快乐精神,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必然兴旺。   人民祝你长寿!   全党祝你永康!!

  

答谢词是宾客对主人的热情接待或一方(国家、组织、单位、个人等)对另一方(国家、

组织、单位、个人等)的诚恳关心、帮助表示感谢的讲话稿。答谢词也称答词。答谢词的

格式是:一般在第一行居中位置写“答谢词”,但也有的没有标题,不过在致辞时,即使

有标题,致词人也不念出。第二行顶格写称谓,人名要用全称。正文中首先要表示感谢的

意思,然后说明感谢的原因,或阐明意义,或指出良好的期望。最后写结束语,一般表达

自己良好的期望。日期和署名如果标题中已经点明,讲稿末尾就不用写了。

例1韩少功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大会上的答谢词

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和朋友们:

  

我非常荣幸地出席今天由《南方都市报》社主办的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大会,

非常荣幸地获得这一届评奖中的小说奖。我知道这一奖项并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鼓励,而

是对所有华语小说创作的支持,特别是对小说创作中各种革新尝试的支持。因此,我首先

要对《南方都市报》以及评委会的广阔视野和深远关切表示感谢。

  

众所周知,有资格获得这一届小说奖的作家远不止我一个,而我这次参评的作品《暗示》

一直备受争议。它是不是小说,算不算文学,在很多朋友看来也并非不成问题。其实,从

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把《暗示》写成一本单纯的小说,也估计到这种多文体和跨文体的写

作,很可能使这本书不三不四,非驴非马,不入流品。因为现代体制所要求的文化生产,

是一种专业化的生产。在这种体制下,人类的理智与感觉被不同文体分头管理,被学者与

作家分头管理。于是,一方面是学者合法地远离感觉,其郁闷、欣喜、愤怒、感动一类日

常情绪反应,虽然真实地发生在每一天,却不宜在学术过程被问题化和命题化,而且是对

治学生涯的危险干扰,必须全力排除。另一方面是作家合法地拒绝思想,鸡零狗碎,家长

里短,男盗女娼,道听途说,似已构成了自足的文学乐园。作家已经成了一批最有权利厌

学、无知、浅见、弱智以及胡言乱语的文化人,至于文学否回应了人心世道中紧迫而重大

的精神难题,这一追问常常让很多作家打出疲惫的哈欠。

  

这是一种文体分隔主义,差不多就是精神分裂主义。一个人,本来是心脑合一的,是感性

与智性兼备的有机生命体,其日常的意识与言说,无不夹叙夹议和情理交错,具有跨文体

和多文体的特征。如果不是神经病,没有任何人会成天操一口理论或者操一嘴文学,把他

人吓得目瞪口呆落荒而逃。在工业化时代以前的漫长岁月,这种日常的意识与言说,直接

产生着文献,文、史、哲等等多位一体,几乎是最正常和最自然的文本表达。不仅从先秦

到盛唐的一流中国先贤大多具有这样的风格,从古希腊柏拉图哲学到《圣经》与《古兰经

》,西方诸多奠基性的文化经典也不例外。没有人会对这种表达感到不习惯。事情只是到

后来才发生变化。随着儒学在中国的颓败和宗教在欧洲的坍塌,文化生产大规模重组,而

且适应着现代教育科层分明的需要,渐次纳入了仿工业的专业化体制:理论与文学开始分

家了,甚至小说与散文也开始分家了,甚至议论性的杂文与叙事性的散文也开始分家了。

这有什么不好吗?在一定的条件下,专业化可以使人们的术业有专攻,各求其长,各用其

长,资源优化配置,写作更加职业化与技术化,知识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相关人力培

训也更有效率。同时,专业化写作并不强求专业化阅读,读者们完全可以上午读理论,下

午读文学,一天之内频繁跑场与换道,杂食性地博采众家然后自融一炉。欧洲十六世纪以

后的人文兴盛,就呈现这样一种百体俱兴、百体俱精以及相得益彰的局面。这使我们毫无

理由对文体分隔过于担心,而且足以对这一趋势的前景仍然充满期待。

  

问题在于,文体是心智的外化形式,形式是可以反过来制约内容的。当文体不仅仅是一种

表达的方便,而是构成了对意识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体制化逆向规定,到了这一步,写作

者的精神残疾就可能出现了——

这正像分类竞技的现代体育造出了很多畸形的肉块,离健康其实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

,智性与感性的有机互动关系被割裂。理论不光是一种文体,它构成了学者们获得感觉能

力的无形的障碍。文学也不光是一种文体,它同样构成了作家们获得智识能力的无形的障

碍。画地为牢,自我复制,单性繁殖,直至精神枯竭与绝育,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般过

程与结果。当前,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文化过剩的真相其实是文化缺

位,旧的解释系统力不从心,越来越不能与人们内心焦虑接轨。以前是“文学高于生活”

,现在差不多是生活高于文学了。以前是“理论高于生活”,现在差不多是生活高于理论

了。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过的普通人,常常有书本之外太多惊人的故事和太多奇妙的想

法,为文人墨客们闻所未闻。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对忙碌的文化生产表示困惑。理科学子也

有足够的理由瞧不起文科弟兄的几句酸腔——

这种高等院校内外的普遍现象,似乎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于是,一个最为文明的现代社

会里倒是邪教迭出。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前后,原教旨极端宗教主义,原教旨极端民族主义,原教旨帝国主义以及原教旨等级主义……以各种准邪教的方式卷土重来,在很多地方一

呼百应大获人心。这些思潮基本上用不着理论和文学,却使理论与文学无法招架一触即溃

。这当然是文人们失职的空白填补。在另一方面,这些思潮都具有精神分裂的特点:或是

理智到教条主义的程度,强词夺理,冷血无情;或是感觉到享乐主义的程度,声色犬马,

纵欲无羁。很多人就是这样失去完整人格,其偏执、自闭、僵固以及欲罢不能是常有症状

。这刚好是理论与文学双双泡沫化的合理结果,是人们理智与感觉的双双失血,双双无根

,双双恶变。

   一个理论与文学无能的时代,其实也是一个学者与作家有所作为——只是需要从头开始的时代。对文体的关注,也许是我们必要的基础性作业之一。我们当然

不必要也不应该统统投入跨文体和多文体的写作,不必要也不应该接受对任何文体形式的

迷信。但我们至少应该心脑并用,在写作中通情同时达理。很自然,我们还应该对文体分

隔抱有必要的警觉,对某些“非典型写作”援以宽容。这不是什么很高的要求。这只是无

法禁锢的心灵自由,让我们自己在写作之前首先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常人,像常人一样来

开口说话。

  谢谢诸位的理解。

(引自当代文化研究网)

五、欢迎词、欢送词

  

欢迎词是代表国家、政党,代表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欢迎国内外宾客时,或企事业单位

、群众团体欢迎新来工作的同志时所使用的讲话稿。欢送词是代表国家、政党,代表企事

业单位、群众团体欢送国内外宾客时,或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欢送要离去的同志时所使

用的讲话稿。欢迎词和欢送词在国际交往中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召开一些跨地区的大

型会议时也使用欢迎词、欢送词。欢迎词、欢送词的格式是:一般在第一行居中位置写“

欢迎词”或“欢送词”,但也有的没有标题,不过在致辞时,即使有标题,致词人也不念

出。第二行顶格写称谓,人名要用全称。正文中首先要表示欢迎或欢送的意思,然后说明

原因,或阐明意义,或指出良好的期望。最后写结束语,一般表达自己良好的期望。日期

和署名如果标题中已经点明,讲稿末尾就不用写了。

例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欢迎词

组委会主席、四川省省长 张中伟(2000年10月29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绵州金秋、欣逢盛会。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农民运动会隆重开幕之际,我代表中共

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和8500万四川人民,向光临农运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协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

导,向兄弟省区市代表团的同志们,台湾省河洛农民体育队的同胞们,向参加这次盛会的

外国朋友,向全体运动健儿、体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届农运会,是本世纪末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体育盛会,是对新时期我国农民精神风

貌的集中展示,是九亿农民欢乐、喜庆、团结、交流的盛大节日,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

影响。我们相信,各路体育健儿一定会遵循农运会“团结、奋进、文明、富裕”的宗旨,

发扬我国奥运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取得精神文明和运

动成绩的双丰收。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巴蜀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和

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本届农运会

的召开,适逢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

极大地鼓舞了全川各族人民。我们决心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面向新世纪

,抓住新机遇,经过10年艰苦奋斗,把四川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第四届全国农运会在四川绵阳举行,是四川人民的荣幸,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

会。当好东道主,办好农运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恪尽职守,精心组织,热

情服务,争取办出一流水平,为农运会历史谱写新的篇章。

  最后,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农民运动会圆满成功!

(引自绵阳城市信息网)

例2欢送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对你们访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明天,你們就要离开××了,在即将分別的时刻,我们的心情依依不舍。大家相处的時间

是短暂的,但我们之间的友好情谊是长久的。我国有句古语:“來日方长,后会有期。”

我们欢迎各位女士、先生在方便的時候再次來××作客,相信我们的友好合作会日益加强

  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六、讣告 唁电 悼词  讣告,又称讣文、讣闻。讣 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将某人去世的消息向死者的好友亲朋及相关人士发出的告

知 性应用文书。讣告应该在遗体告别仪式之前发出,以便死者的亲友及时做准备。讣告通常

分为一般性讣告(普通公民去世,用此讣告发布消息)、公告式讣告(党和国家领导人去

世,以此发布消息,以示隆重)、简便式讣告(作为一般消息、晓谕社会,告知个人)。

一般常见的讣告的写作格式是,在第一行中间写“讣告”或“×××的讣告”,另起一行

空二格写正文,内容包括死者的姓名、身份、逝世原因、逝世日期、地点、终年岁数,简

介死者生平,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另起一行右下方署名,写下时间。简便

式讣告中可以将讣告在报纸上刊出,以将讣告的内容晓谕社会。公告式讣告一般包括公告

以及其它一些文件(消息)共同组成,由党和国家或一定级别的机关团体发出。它由三部分组成:公布逝世的消息、治丧委员会公告、治丧委员会名单。写讣告时应当注意,语言要

严肃、郑重,以表现对死者的哀悼,介绍死者生平时要简洁。

例1鲁迅先生讣告

  

鲁迅(周树人)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病卒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 六岁。即日移置万国殡仪馆,由二十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为各界瞻仰遗容的时间。依先

生 的 遗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词、花圈等以外,

谢 绝一切金钱上的赠送。谨此讣闻。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

蔡元培、内山完造

宋庆龄、A·史沫特莱沈钧儒、萧三、曹靖华

许季、茅盾、胡愈之

胡风、周作人、周建人

注:因为这个讣告刊载于报纸上,所以没有标明日期。

例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公 告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宣告: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

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同志因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一九

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时十八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宋庆龄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巨大损失。决定为宋庆龄同志举行国葬,以

表达我国各族人民的沉痛悼念。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已成立。

  

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卓越的国家领导人宋庆龄同

志永垂不朽!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

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 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同志的深切哀悼,现决定

:   一、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吊唁。中央党政机 关、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北京市各方面的负责人、各方面的群众代表 以及外国驻华使节和在京的国际友好人士,参加吊唁,瞻仰遗容。   二、六月三日下午四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转播追悼会实况。

  三、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三日,在北京新华门、天安门、外交部和我 国驻外使领馆及其它驻外机构均下半旗致哀,六月三日举行追悼会当天,

全国下半旗致哀,同时停止娱乐活动一天。   四、依照我国惯例,不邀请外国政府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团或代表来华 吊唁。   特此公告。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三百九十二人,以性氏笔划为序。)(略)

  

唁电是向丧家表示吊问的电报。它既可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又可以向丧家表示安慰和问

候。“唁”就是慰问遭丧的人,唁电既可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又可以向死者家属表示亲

切的问候和安慰。

  

唁电的类型有:单位团体之间拍发的唁电,这类唁电所悼念的死者多是原机关单位或群众

团体的主要的领导人或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英雄、模范、艺术家、科技工

作者,还有其它方面知名 人士 等。这类情况往往因为发电方同逝世者不在一地,来不及前往悼念,故而以唁电形式表示

哀悼和慰问。第二种是以个人名义向丧家发的唁电,这类唁电的发者同逝者生前往往是志

同道合的朋友,有过密切交往或深受其教诲、关 怀、帮助的。在惊闻噩耗后,以唁电表示悼念之情。第三种是国与国之间的唁电,这类唁

电一般发给对方的国家政府机关或其它相应的重要国家政府机关。逝世者一般为 重要的国家领导人或为两国之间的和睦关系、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重要人物。

  

唁电的一般格式是:第一行正中写“唁电”两个字,第二行顶格写收唁电的单位或逝世者

家属的称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在写唁电的正文时,先直抒噩耗传来的悲痛

之情,以沉痛的心情简述逝世者生前的品德、功绩,然后表达致哀者继承逝世者遗志的决

心,最后向死者表示亲切的问候。结尾处一般写明“特电问候”或“肃此电达”等,最后

署名,另起一行右下方写发唁电单位。署名下方写年月日。写唁电时应该注意,语言要严

肃郑重,文字要简练概括。

例1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

上海文化界救国联合会转许广平女士鉴:

  

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本党与苏维埃政府及全苏区人民,尤为我中华民 族失去最伟大的文学家,热情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苏 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而同声哀悼。谨以至诚电唁。深信全国人民及优秀的文学家必能 赓续鲁迅先生之事业,与一切侵略者、压迫势力作殊死的斗争,以达到中国民族及被压迫 的阶级之民族和社会的彻底解放。

  肃此电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苏维埃中央政府

一九三六年十月廿二日

(引自《鲁迅研究资料》)

例2致许遐女士的唁电

许遐女士:

  我是今天下午才得到这个最坏的消息的!无限的难过汹涌在我心头,尤其一想到几 十万的青年骤然失去了最受崇敬的导师,觉得非常伤心。我两次到上海,均万分想同他见

一 次,但因了环境的不许可,只能让我悬想他的病躯,和他扶病力作的不屈的精神!现在却

传 来如此的噩耗,我简直不能述说我的无救的缺撼了!……这哀恸真是属于我们大众的,我

们 只有拼命努力来纪念着这世界上一颗陨落的巨星,是中国最光荣的一颗巨星!耀高丘

十月二十日

注:这是女作家丁玲为鲁迅逝世给许广平的唁电。“耀高丘”是借用鲁迅《悼丁君》一诗 中的三个字。丁玲被捕后,鲁迅对她的安危十分关心,后来听别人传说丁玲牺牲了,便于

一 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写了《悼丁君》一诗:如盘夜气压重楼,

剪柳春风导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

可怜无女耀高丘。

(以上正文和注释均引自《鲁迅先生纪念集》)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悼词的特征是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贡献;它内容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形式和

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分类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按照用途分,可以分为宣读体悼词、艺术散文类悼词两种

。宣读体悼词专用于追悼大会,由一定身份的人进行宣读。它是对在场参加追悼的同志讲

话 ,而不是对死者讲话。悼词表达出全体在场的人对死者的敬意与哀思,同时勉励群众化悲

痛 为力量。宣读体悼词以记叙或议论死者的生平功绩为主,而不以个人抒情为主。另外,宣

读体悼词受追悼大会本身的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在形式上相对来说也较为稳定。艺

术散文类悼词内容广泛,包括所有的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情文并茂的文章,这

类文 章大都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这种文章通过对死者过去的事情的回忆,展现死者的品质和精

神 ,虽志在怀念,但却落脚在死者的精神对活着的人的鼓舞和激励上。  

按照表现的手段分,可以分为记叙类悼词、议论类悼词和抒情类悼词。记叙类悼词以记叙

死者的生平业绩为主,并适当地结合抒情或议论。这是现代悼词最常 见的类型。朴实的记叙文体,字里行间却充满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宣读体悼词和书

面体悼词均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如朱自清《哀韦杰三君》。议论类悼词以议论为主,抒情

、叙事为辅的悼词。这类悼词重在评价死者对社会的贡献,议论类悼 词能够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社会意义较强的一种哀悼文体。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

的讲话》。抒情类悼词以抒发对死者的悼念之情为主,并适当地结合叙事或议论。抒情类

悼词经常以 抒情散文的形式出现,文学色彩浓厚,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它与一般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

悼 词的情感不同于普通的情感。它崇高而真挚,质朴而自然。如郭沫若《罗曼·罗兰悼辞》

。   

通常来讲悼词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宣读体悼词形式却相对稳定。宣读体悼词主要由标题、

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标题可以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如《悼词》。也可以由死者

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

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开头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接着简要

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中段承接开头、缅怀死

者。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 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

社 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 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该部分的介

绍 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结尾主要写明生者对死

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 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

吧 ”之类的话。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 文的日期即可。  悼词常常是对死者一生的“盖棺定论”,所以要全面、真实地评价死者的一生,不夸 大、不缩小、不粉饰、不歪曲,要客观总结、全面评价。这也是对死者家属的最大安慰。

悼词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缅怀性和激励性,所以要把握好悼词的情感基调,不可太悲伤、 太消极,要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既缅怀死者,也使生者得到激励,继承死者遗愿,继续

奋斗。

例1罗曼·罗兰悼辞

郭沫若

  

罗曼·罗兰先生,你是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你

不 仅是法兰西民族的夸耀,欧罗巴的夸耀,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夸耀。你的一生,在精神

生 产上的多方面的努力,对于人类的贡献非常的宏大,人类是会永远纪念着你的。你将和历

史 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伟大的灵魂们,象太空中的星群一样,永远在我们人类的头上照耀

。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

你 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

— —

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 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在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

力 , 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你说,只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

的 弟兄。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是给予了多么正

确 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  

在今天的世界,正是这两种民族斗争着生死存亡的时候。你所说的上升的民族就是我们代

表 正义、人道的民主阵线,你所说的下降的民族就是构成轴心势力的法西斯蒂。一边是赴汤

蹈 火,视死如归,牺牲自己的一切以解救人类的困厄;另一边是奴役,饥饿,活埋,杀人工

场 ,毒气车,庞大的集中营,一个鬼哭神号的活地狱。但今天,上升的不断地上升,下降的

不 断地下降,光明终竟快要把黑暗征服了。我们要使全人类都不断地上升,全世界成为自由

人 类的共同祖国。  

罗曼·罗兰先生,你伟大的法兰西民族的儿子,当你看到法兰西民族又恢复了她的光荣的

自 由,而你自己在这时候终结了你七十九年的人生旅程,在你那肃穆的容颜上,怕必然表露

出 了一抹更加肃穆的微笑的吧?但当你想到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兄弟的好些民族,依

然 还呻吟在法西斯蒂的控制下边没有得到自由,在和死亡、饥饿、奴役、恐怖作决死的斗争

, 在你那肃穆的容颜上,怕也必然表露出了一抹更加肃穆的悲愤的吧?  

但是,罗曼·罗兰先生,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你请安息吧。上升的要不断地自求上升,

下 降的要不断地使它下降,我们要以一切为了人类解放而英勇地战斗着的民族为模范,我们

要 不避任何的艰险、凶暴的压迫势力、法西斯蒂、现世界的魔鬼,搏斗!我们中国是绝对不

会 灭亡的,人类是必然要得到解放的,法西斯魔鬼们是必然要消灭的!   罗曼·罗兰先生,你请安息吧。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更一定要以你为模范,要象你

一 样,把“背后的桥梁”完全斩断,不断地前进,决不回头;要象你一样,始终走着民主的

大 道,把自己的根须深深插进黑土里面去,从人民大众吸收充分的营养,再从黑土里面生长

出 来。我们一定要依照你的宝贵指示:“每天早上,我们都得把新的工作担当起来,把前一

天 开始的斗争继续下去。……对于错误,对于不公正,对于死,我们必须不断地力争,为着

更 大的更大的胜利。”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引自《沫若文集》第十三卷)例2

在宋庆龄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邓小平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名誉主席,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导人、举世闻名的爱国

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前驱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宋庆龄同志。

  

宋庆龄同志因患慢性淋吧细胞性白血病,多方医治无效,不幸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二十时十八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宋庆龄同志是广东文昌县人,从青年时代就追随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

命事业。一九一三年,她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处理同国内外往来的大量机密书信

和其他日常工作。一九一五年和孙中山先生结婚。她坚定忠诚、恭谨谦逊,始终是中山先

生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一九二一年五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翌年六月,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叛军进逼,形势危急。宋庆龄同志拒绝先行

撤离,对中山先生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先送中山先生撤离险境

,才在卫士掩护下正面突破火线,身体受到无法补偿的摧残。这一英勇行动,充分表现了

宋庆龄同志献身革命事业的坚强意志和卓越胆识。

  

宋庆龄同志在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代表磋商合作以及与列宁所派使节反复交谈中,做

了大量积极的、切实有效的工作。她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一九二四年

十一月,为了解决中国的统一和建设问题,孙中山先生力排众议,犯难北上,宋庆龄同志

毅然随行。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宋庆龄同志向国内外介绍了中

山先生的遗嘱,不久又义正词严地谴责国民党右派,并投身于北伐战争的准备工作

  

一九二六年一月,宋庆龄同志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坚决执行孙中山先

生的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人紧密合作,对国民党右派进行了斗争。一九二七年上海“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宋庆龄同志和许多国民党左派人士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

董必武、恽代英、林伯渠、吴玉章等联名发表了讨蒋通电。武汉汪精卫政府公开叛变革命

前夕,她又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同中山先生事业的

叛徒决裂。八月一日,宋庆龄同志和毛泽东同志等二十二人,以国民党中央委员名义发表

宣言,严正揭露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行为。南昌起义当天,成立了由周恩来等二十五人

组成的革命委员会,宋庆龄同志虽然未在南昌,仍被推选为革命委员会七人主席团的成员

。八月,为了寻求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她长途跋涉,访问了苏联。

  

十年内战的头两年,宋庆龄同志在苏联和法国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性反帝活动,并在

一九二九年被选为世界第二次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其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

要领导人之一。宋庆龄同志回国后,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断然拒绝担任国民

党中央委员会和政府的任何职务,有力地挫败了他们各种威胁利诱,多次申明对于社会主

义事业的深切向往。一九三一年,她在一篇文章中严正指出:国民党早已背弃革命政策,

各派势力都在以军阀为靠山,力争帝国主义头子的欢心,屠杀中国人民大众,提出“只有

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

,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三十年代,她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和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

迅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并和鲁迅、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

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保护和营救了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反蒋爱国民主人

士,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我东北三省,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一九三四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六大纲领》,经宋庆龄同志等签名公布。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

中共中央发表了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宋庆龄同

志和何香凝、柳亚子、经亨颐、陈树人以及于右任、孙科等率先响应,影响巨大。抗日战

争期间,宋庆龄同志拒绝到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她先后在广州和香港组织“保卫中国

大同盟”,向同情中国抗日战争的国外人士和海外侨胞进行募捐,坚持不懈地支持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对日妥协投降、对内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国民党

政府为此曾通过外国势力向宋庆龄同志施加压力,遭到宋庆龄同志和在座的陈翰笙同志的

驳斥。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宋庆龄同志和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等四人挺身而

出,遣责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底,宋庆龄同志到达重庆,联络马海

德、史沫特莱、斯诺、艾黎等同情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国际友人并肩战斗,对中国人民的

抗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宋庆龄同志在上海创建中国福利基金会,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为劳

动群众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在解放战争中,给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

军以巨大的物质帮助。北京解放后,中共中央邀请宋庆龄同志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她欣然离沪北上。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宋庆龄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一九五四年当

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五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副主席;一九七五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三十二年来,在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她作为国家的重要领导人进行了大量国务活动

。宋庆龄同志曾先后出访苏联、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尼、锡兰等国,取得很大成功

。一九五七年宋庆龄同志随同毛泽东同志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代表会议。毛

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经常就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和她交换意见,他们在长期的

共同工作中,推心置腹,亲密无间,建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宋庆龄同志一贯关注新中国

的妇女工作,热情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

的工作。宋庆龄同志是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祖母。宋庆龄

同志一贯关心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故旧友朋,关怀台湾的前途,殷切期待国共和谈早日

进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并为此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近年来,宋庆龄同志为我党相继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而欢欣鼓舞,坚决拥护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满怀激情地关怀着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

此贡献出自己晚年的全部精力。她热烈期待已经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理想并

转入社会主义时代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宋庆龄同志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建树了光辉

的业绩,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尊敬和爱戴。

  

宋庆龄同志一九五0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一九五二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在国际活动中,她为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发扬进步文

化,争取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好交往,进行了艰苦卓绝和富有

成果的斗争,受到中外各方人士的广泛崇敬,被国际上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宋庆龄同志鞠躬尽瘁,七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献

给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性,威武不屈,富

贵不淫,高风亮节,永垂千古。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

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

奇等同志,很早以前就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密的战友、同志和可敬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宋

庆龄同志逝世以前不久,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

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宋庆龄同志永远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永

远活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

  

悼念宋庆龄同志,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完成统一祖国的

神圣大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引自1981年6月4日《人民日报》)

本章参考书目:

1、刊授大学编著《中国实用文体大全》,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年版。2、周忠海、刘玉学、贾蕴青著《实用文书写作手册》,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3、尚晓汀,张云飞主编《实用文书大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思考:1、请柬与邀请函的区别是什么?   2、悼词可分为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