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之生平和六韜思想研究 - ntnu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 ·...

27
-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太公之生平和六韜思想研究

文學院 國文系

徐文助

第一章太公的生平和事蹟

姜太公是一個奇特的人物,有關他的事蹟後代有很多傳說,但總不脫他和周文

王、武王的關係。武王伐肘,結束商四百九十六年的王朝統治,建立男一個朝代一

一周,周朝是儒家心目中,古代政治最清明的三代之一,而輔佐武王擊敗商討,完

成大業的關鍵人物就是太公。一般儒者注重周代的禮樂之政,對於周公多方讚揚,

而對於以事劫見長的姜太公卸鮮少提起,這是一種偏頗的看法。其實太公非凡的成

就並不下於周公,所以對他的思想和事蹟質有細加研究的必要。

姜太公是東海上人,禹時姜太公的祖先會做過四嶽之官,輔佐禹治水有功,被

封在呂'姜太公就是呂氏的後代。姜太公司又來姓萎,原名是俏。後來改從所封之姓

,所以後人稱為呂俏。呂尚和文王第一次見面,相談之後,文王很高興地說: r 我

先君太公以前就說過會有聖人到周圈,周國因此會興起,您就是那位我太公日夜盼

望的人物吧! J 所以就稱他為「太公墓 J 武王時,不僅像文王一樣師事呂尚,叉

「欠之,尚之。 J (劉向別錄語)學他為「師尚欠」。姜太公文有男一字號「至于」

,所以後人叉稱他為「姜子牙」。姜太公和文王第一次見面的情形,是很重要的文獻,可是諸家的記載各有不同

。根蝶史記齊太公世家的記載,西柏〈後來的文王)在出獵前,占卡的結果顯示獵

到的不是龍、齡、虎、無等野獸,而是霸王的輔佐。西柏出獵後果然遇到太公,就

高興1甜巴太公一起載回來。史記這一投文字太過簡略,不只西伯和太公的談話沒有

記錄,連打獵的地名也不得而知。六韜文韜第一篇文師記載這一段經過去P非常詳細

,原來西伯在滑水之陽( ~七〉打獵,過到太公正「坐茅以漁 J '西伯前往問候,太

公和他談起釣魚的道理,由釣竿、釣餌的掌握,談到權柄掌捏的重要,國君所要掌

握的權柄有三:一是禱,二是死,三是官(詳見下文〉。文由釣餌殺魚的情形,推

論以小取大的道理,暗示西伯「以家取圈,國可拔。以國取天下,天下可畢。」的

傾商革命思想,這是太公送給文玉的最偉大的見面禮,足以看出太公眼光的深遠,

- 323 一

師大學科j 第二十八期

和器度的恢宏;但這種思想去日被後代的一些衛泊之士,斥之為暴亂。其實只要瞭幫

文王、太公的時代背景,和他們的遭遇,以及他們在這種背景、遭遇下的心態,必.

然可以體悟到太公悲天憫人的胸懷的。

接竹書紀年的記載,柯王四年作炮烙之刑,二十三年囚西柏于去里,二十九年

釋西伯,諸侯迎接西伯回到程。三十一年西伯得自俏以為師。從這些記載,可看出

西伯見太公時,制惡已經形成,諸侯已經傾向於周,名義上制是天下的共主,實際

上丈王已經接近孔子所說的「三分天下有其二 J 的勢力範圍了;經過美里被囚的一

番苦難,和對天下百姓在制王暴虐下生活的憐憫,西伯不管再怎樣仁慈偉大,內心

不能不有他心。至於太公末人,據尉練子武議篇:

「太公墓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過七十餘而主不聽,人人謂之狂夫,及

過文王則提三萬之眾,一戰而定天下。 J

史記齊太公世家也引傳說說:

「太公博聞,嘗事柯,何無道,去之,游說諸侯,無所遇,而卒歸西伯。 J

既然太公在見文王之前,受了這麼久的困厄,到過朝歌、孟津,對當地的地理人文

情況一定很熟,所以他能夠在盟津(即孟津)大會諸侯。文由於到過朝歌,做過肘

臣,對於串寸王統治下百姓生活的困苦,和民心的傾向,一定瞭解得相當選澈。所以

他人雖在江梅,心均不忘天下國家,對於西伯的美德、聲望和勢力,自然也有相當

的瞭解,基於他的一片熱誠,和對天下黎民百姓的責任感,在和西伯見面時,自然

不能不勸使西伯起來「以國取天下 J '以消誠殘暴的商肘。至於文玉,表面上對柯

王始終盡到巨子的禮節,率諸侯朝材,甚至在約王三十六年諸侯朝周之時,也沒有

伐柯的打算,這固然是文王的「美德寸,但主要的還是時機未成熟,民心未能完全

掌握,加上朝廷上殷的三仁:微子、質子、 J:t干還在的緣故。古代農業社會民心保

守,傳播工具不發達,政令的宣導要能深入民心,並不是容易的事,商王朝到了武

丁,政治趨於極盛,淳厚的風俗已經根深蒂聞地形成,雖經約主數十年的摧殘,其

喬家遺俗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辦的,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按兵不動,恐怕

就是基於這些利害關係的權衡。所以當他在愛里脫險後,和太公相見,有感於太公

的言論,一拍即合,載之以歸,就兩人的心態和過往的遭遇看,應該是順理成章,

理所當然的事。

另外史記齊太公世家叉提到另一種傳說說:

「呂俏,處士,隱海潰,閩西伯拘美里,散宜生、闊天素知而招呂俏,自俏亦臼

『吾閩西伯賢,文善養老,盡往焉。』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於甜

,以贖西伯,西拍得以出反園。 J

孟子離冀篇上也有類似的記載:

F 孟子曰 r伯夷辟車寸,居北海之潰,聞文王作興,曰 r盡歸乎來?吾閩西

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約,居東海之潰,聞文王作興,曰 r章歸乎來?吾開

西伯善養老者。 J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歸之,是天下之食歸之也;天下

一 324 ....

太公之生平和子汽車路思想研究

之艾歸之,其子焉往?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為政於天下矣。 J史記所引的這一殷傳說,事涉太公的品德,可信度並不高;孟子的說法,於理雖然

說得過去,但記載簡略,就文玉、太公的背景看,似乎還是探用六韜和史記齊太公

世家正文的說法較為可取。

西伯載太公歸周之後,向太公更加仔細討教,兩人所論的,都是如何修好道德

,辦好政事,以謀消誠商討的事。由於那時射的勢力仍然很大,所以有關傾商的計

劃非常隱秘,而且由於雙方武力懸殊,所以太公所言,大多偏重在陰謀兵權"史記

齊太公世家說: r 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和奇計,故後世之言

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太公這些謀略思想、兵略思想,都很具體的記

錄在六韜一書裡。

柯王三十二年,也就是西伯得太合為師的第二年,西柏派兵伐密,三十四年伐

者、伐祟,三十六年伐昆夷,這些戰役都是太公的機謀策略而獲勝的,那時候天下

三分之中有二分歸服於周,可以說大部分是太公的功勞。柯王四十一年西伯去世,

五十)年太公左手執黃鎖,右手持自麓誓師伐耐,在盟津大會八百諸侯,因為時機

尚未成熟,武王和諸侯討論的結果,決定暫時班師問返。隔年約王囚了糞子,殺了

王子比平,微子出奔,三仁死的死,逃的逃,武主、太公看到時機成熟,準備伐殷

,出發前卡龜不吉利,太公勉強武王出兵,在牧野盟誓"諸侯如庸、蜀、荒、學、

徵、盧、彭、機等都追隨周師伐樹,結果把車寸王打敗了。接上所引尉練子武議篇,

和說苑雜言篇所說: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行年七十屠牛朝歌,行年九十為天子師,則其過文

王也。」

可知太公見文王時,年巴七十以上,竹書紀年以為其時正當約王三十一年,如果按

年代推算,伐約之年太公年齡已經近九十一歲了,九十-歲的高齡居然還有這樣的

膽識和氣魄,不能不令人欽佩。

武王消被約王之後,散發射鹿台的錢財給天下百姓,打開鉅橋的倉儲糧穀以教

濟貧窮百姓,封比干的積墓,解開糞子的囚禁,表揚商容的門間,封柯子武庚於時

欠,以繼承殷的祭靶,這些事情太公郡參與計議。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太公的仁者

胸懷。

天下一統之後,武王封功臣謀士,太公以YJ最大而獲首封,封於齊營邱。太公

到了封國,順應、百姓的風俗,簡化禮節儀式,提倡工商,因為齊地近海,所以就便

發展魚鹽之利,百姓生活富足,人口逐漸增多,齊因而變成了大園。成王時,由於

管叔、蔡叔作亂,誰夷鈑國,就賜太公征伐之權,五侯九伯都可征伐。太公死後,

凡十四傳而至桓公,管仲為相,設輕重九府,仍然遵照太公的遺制,以利國富民為

先,而使齊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功業之盛,達於極點,這些成就都是得利於太

公初始所彙的基礎的。

- 325 一

師大學報第二十八期

太公的一生事蹟就如上面所述,唐、宋之後疑古風氣盛行,不但有人懷疑太公

六韜的真實性,連太公過文主和主兵伐商的事都要加以否定。例如周民涉筆(張心

樹備害過考子部兵家引)就以尚書周書君貴的一殷話: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繞叔、有若閩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廟

、有若南宮括, ••• '!'.....文王惟主主四人,尚迪有祿,後暨武王,讓將天威,威劉

厥敵,惟主主四人昭武王惟胃,丕單稱德。」

裡面所提的武王功臣中沒有太公,而對太公的生平事蹟大加懷疑。其實尚書周書各

篇雖沒有提到太公,但詩經大雅大明之章去。記載很清楚: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驅J臨彭彭。維師向哎,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

商,會朝清明。」

孟子除上面所引離冀篇上的記載外,在盡心篇下叉提到太公說:

「由丈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有苦太公墓、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者孔子則聞

而知之。」

呂氏春秋至少有四次提到太公之事(卷二仲春紀當梁、卷十一仲參紀長見、卷十六

先識覽觀世、卷十八審應覽具備)。就以上諸書的記載,周民要以周書一文為攘,

而否定太去和文王、武王的關係,實在難令人心服。這種情形就像某些學者執著於

左傳不記孫武事蹟,而一口咬定孫武不存在的情形一樣,都是不足以探信的。

第二章六蹈真偽和作者

六韜共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部,內容包羅兵、政整體的思想和謀略,

思想龐雜,內容豐富,是武經七書中最大的一部書,就時代論,也是最古老的兵書

。由於這兩個原因,自古以來真偽和作者問題就一直爭論不已。

就第一章所述的太公生平事蹟看,很顯然的,太公是個具有政治和軍事思想的

人,如果說他把自己在政治、軍事方面的心得和經驗筆之於書,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事。問題是太公的時代終究是太早了些,那時候書寫的工具不發達,太公員會有這

種必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寫成這樣的長篇私人著作嗎?或者是負責掌管國史的史官

,和掌管兵權的司馬,基於職責所需,把太公在牧野之戰和前後輔佐文、武二王的

謀略事饋,筆之於書而留存官署呢?要明瞭這些問題,我們不妨從漢書畫畫文志諸于

略和兵書略看起。

驛盤就諸于附轍喘息史丕5~六篇,班固自連說: r 蔥、襄之間,或日顯王時,或日孔子問焉。 J r 技 J 意義和「韜 J 同,唐顏師古忽略班固自詮文,逕自以

為就是太公六韜,實在誤得離譜。因為就班固自注文看,作者的年代和太公既不合

,太公也不是周的史官,況且儒家、兵家不同,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都不可能是太

一 326 一

太公之 ~t i'f不n六部恩怨研究

公的六韜。沈濤銅嬰斗齋隨筆〈卷阿式投)以為「六 J 是「大 J 的誤宇,莊子則陽

研所說的「仲尼nu於太史大技 J 就是這個人,太史是史,仔,班同日注}jf1.詣的「孔子

IH115 」正取fl莊于之論中!l fliJ '而且既然是孔子所討間的人,也就難怪班問列他為儒家了。沈峙的譜法是的當之兒。不1\;怎紋'>>1木持和我們所說的太公六韜不是同書,

iJ一點是可以斷定的。月外諸于略道家,又收錦太公謀八十一篇, ~~~.七十一篇,兵八

十五篇,共二Yi三十七篇,的j只許略悍卸沒有兒到太公害的記嚨,所以這二百三十

七篇是漢卉哥哥女:JUt-收錄的太公書了;那麼六韜尚不會就在泣二百三十七篇裙面

呢?如果不在J.U二盯上玉十七的裙,班|刮到底有沒有兒到六韜?為什麼會把它漏掉?

漠J志之後,昨w誅:~~籍;志于部兵家所收錄的太公兵霄,名目已經相當多,錄之如

下:

卷卷錄

五一鈴

韜一品…符

六…陰…陰

公…公一公

六…太…太

卷了卷諜三

卷卷陽…法

二二陰…兵

回一法…符…官

金主心伏…三

公…公…公一公

太…太…太一太太公害禁忌立成集一卷太公枕中記一卷

這是太公六韜這個書名首次出現在史志裡。由於上面所說的時代太早,書寫工具和

漢志不載等諸問題,後代的學者開始懷疑它是否真為太公的著作,而且提出更多的

證攘,以證明六韜確然是後人所依託,主主擇要錄取他們的意見於後:

「謂太公為兵家之租,自漢人已然;本無所軒,俺以陰符有託而云爾。太公遇

文主事尚未足侶,況談兵乎? ......此書有上賢篇,貝1J 1弋賊七害指抗志高節,輕

爵位,賤有司,語無為,言無欲,虛論,商議,窮居,靜處,條居,大半全與

暴亂同科。.......此書並緣吳起,漁獵其詞,而綴輯以近代軍政之浮談,漢駁無

可施用。 J (紀昀四庫提要九十九卷子部兵家類引周氏涉筆)

按周氏所說的六賊七需在文韜上賢第丸,仔細玩索六韜文意,可知太公所要找

的人才是有責任心、進取、積椒、實際、敢擔當的人,周民居然目之為暴亂,不知

從何說起?文以為武王既定天下,不至以懸賞罰,慕功名為事,以此指責六韜之說

,這是腐儒之論,仁義是治國平天下的守成工具,至於開創朝代的革命大業,徒恃

仁義是行不通的 C 六韜容或有和吳起相通之處,若因此說是剩竊吳起文辭,也未免

有武斷之嫌。買則就內容的博膽和文辭的優點君,吳起是比不上六韜的。

「自龍韜以後四十三篇,條畫變故,預設方禦,皆為兵者所當講習。孫子之論

至深不可測,而此四十三篇繁悉備舉,似為孫子義疏也。 J (棄適習學記言卷

一 327 一

師 1幸事 第二十八期

四十六〉

「六韜言猶豫狐疑之戒,乃吳子之所已言也。言山兵者, 130吳子之谷戰;言澤

兵者,即吳子之水戰,十四變即吳子之十三擊;十一卒即吳子之五練。說教戰

部其士先教戒之說;分險, ~O其過敵棄自、谷之說。『雨不張蓋』等,語,出尉騙子

霄, If!k戰』等說,亦備孫子書。而『涓涓不絕J 等語,文編集古書者也。要

其前後本無主說。......六韜亦不見文、武、龍、虎、豹、犬之義。.........文伐

十二節皆陰劃陷人之語,豈文伐之義乎.........今顧以孩提觀文、武,謂其求教

太公,雖帝堯之聖,亦文玉所未聞,待-傾聽而始知焉,此皆根於小,獵得師一

語,故附會至此耳。 J C 黃震黃民日抄卷之五十八)

r Ii天下者天下之天下』讀者亟稱,要之策士之浮談,跡丹書『敬義』之規何膏倍履;至文伐、陰書等篇,尤孫吳尉撩不屑道者,太公以告文、武乎 r J ( 胡應麟四部正論卷中六韜、三略)。

按黃、胡二氏所指責的文伐在武韜第十四篇,觀其內容,講的是謀略作戰的具

體方法,大部分是以分化的手毆,使敵人引起內在矛盾衝突,以分散敵人力量而得

到勝利為主,因為「兵不厭詐 J '孫子也說過兵是詭道(計篇) ,為求勝當然可以

不擇手段,只要這些謀略可以成功,就可避開正面的武力戰,而避免人員百姓的傷

亡,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苦斤斤拘泥於仁義而不知變通,導致戰爭失敗,國破

家亡,那才是真正的誤國誤民呢!六韜的某些內容產生的時代較晚,可能受到孫子

、吳起的影響而有雷同之處,所以若因兩者內容有相通之處,就認定六韜為孫、吳

南人的義疏,也難令人心服。六韜的命名,所謂文武龍虎豹犬不過是個符號,*身

並不一定要有意義。雖然如此,我們也可以從各韜的內容,比較出先後和輕重出來

,這和龍虎豹犬四種獸類的勇猛程度是相配合的。(詳見第四軍結論)

「陰符篇云 11主與將有陰符,凡八等;克敵之符長一尺;破軍之符長九寸,

至失利之符長三寸而止。』蓋偽撰太公六韜者不識陰符之義,以為符節之符也

。此雖五尺童子一日可竟其說,秦何至刺股以讀之? J C 胡應麟四部正誨卷中

六韜、三略條)

按六韜龍韜第二十四是陰符篇,第二十五是陰書篇,陰符是古代秘密通信的方

法之一,古代在戰爭時,凡是有調兵遣將、輯、密消息傳遞時,為免為敵間諜所知,

或為敵人陰謀所破壞,都要持符節以為憑證,這種通信的方法相等於現在有結電、

無線電的傳訊,在古代戰場上是相當重要而且實用的,例如戰國時信優君竊符教趟

,所竊的符就是這裡六韜所說的陰符。陰蓄和陰符的作用相同,只不過陰符是做為

憑證,不能做敘述之用,而陰書去。可以有詳細的情節敘述 o 陰符、陰書的道理雖簡

單,作用卸相當廣,胡應麟不加細究,以為五尺輩子可以竟其說,未免太小看古人

了。至於是記黨愛獲所記蘇秦研讀的「周書陰符 J C 戰國策作「太公陰符之謀 j )

是另一本太公書,和此陰符、陰書毫不相干,不能混為一談。

一 328 一

太公之 '[:/f'和叉的,也!,;fU研究

「韜、略世謂出太公,雖李衛公亦云。以J愚觀之,偽害爾。春秋苟吳始舍車,而

步,漢以後始有騎將,今其書以車騎步分三,太公時有之乎?春秋後始有霸,

三代雖有伯,不以伯稱也, ......叉謂取天下若逐野獸,天下皆有分肉之心,此

襲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語。 J (黃震黃民日抄卷之五十八讀諸子)

「陪志始載太公六韜五卷,註日『梁六卷,周文王師姜望撰』。唐宋諸志皆因

之。今考其文,大抵詢意洩近,不類古書。中間2日『避正麗亞』乃戰國以後之事

, 11將軍』二字始見左傳,周初亦無此名,其依託之述,灼然可驗。 J (紀昀

四庫提要卷九十丸子部兵家類)

「今六韜徹取兵家之說,附之太公,而彌鄙陋。周之權日鉤,不日斤;其於色

日玄,日黑,日蹈,不日鳥,晉、宋、齊、梁鬧市井乃有烏衣烏帽語耳,而今

六韜乃曰斤日烏。 J (姚聶惜抱軒全集卷五誼司馬法六韜〕

按此各家之說全屬斷章取義,片面之詞,充其量只能說明六韜一書雜有後人著

作,並無損於六韜作為代表太公思想的地位(豹韜四十七烏雲山兵、四十八烏雲澤

兵「烏」皆作「烏鳥」解,姚氏誤解其義,不足為據) ,周初時代由於書寫工具不

發達,太公有沒有寫下這麼樣的長篇著作,固然值得懷疑,但伐柯確是一件歷史大

事,太公輔佐丈王、武王以政略、軍略,也確質有史實可稽,那麼除了太公本人外

,他如掌兵法的司馬,掌史料的史官,基於個人的職責,而記下伐柯經過,兼及所

用的政略、兵法,應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事,這些記載,被書寫工具所限制,

不能如後代六韜具備完整的體系。等到西周末年,犬或為亂,平王東道章,王室權力

大降,王官失守,流落民間,各以其專業謀生,太公兵法因此得而流佈民間,而隱

然已成為兵家之祖了。尤其在戰園,諸子百家各以其所長平求時君世主,兵家思想

也是其中之一。由於戰爭愈形激烈,戰術的應用也更加變化多端,太公學訝的應用

已有不足之感,於是有其實戰經驗的兵法家出,就太公原有的兵法加以引申發揮,

或另加補充,才成就了現在六髓的完整體系。莊子徐無鬼載女商曰: r 橫說之則以

詩書幢槳,縱說之則以金板六弦。」陸德明經典釋丈引司馬彪崔讚之說,云金被六

張皆周書篇名,木文作六韜,謂太公六韜文、武、龍、虎、豹、犬也。 J 姚聶(惜

抱軒全集卷五讀司馬、六韜)以為六技之文一定也是詩書禮樂,始能和橫說的詩書

禮樂相應,而斷定六按不是太公兵法的六韜;其實按姚氏的說法,縱和積變成沒有

分別,女商縱橫分說叉有什麼意義?如果一以儒術,一以兵法,始能盡縱橫之妙,

可見司馬彪、崔誤的說法並非沒有根接。關於這一點,有一件事可以說明:民國六

十一年﹒山東臨祈縣銀雀山挖掘出一批古書內有竹簡太公六韜(見徐培根、魏汝霖著

孫蹟兵法詮釋導論) ,年代在西漢初年,這兩件事賣給我們一個廠示:六韜體系的

完成至9不會在戰國之後。至於漢書藝文志不錄太公六韜,正如同不收錄三略、道

德經的道理一樣,都是班固的疏誤,不足執以證明六韜是漢以後的作品。

就思想研究的立場看,作者的真偽並不是一切頂重要的事,如果就作品本身的

一 329 一

品 :1 第二十八期

思想內容看,確有其研究的價值,縱使偽造的人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我們自然

不可以以人廢言。如果作品內容膚漠,沒有價值,縱使作者再真實再有地位,也引

不起人們研究的興趣。六韜雖不能武斷地說全是太公霞,不過說它是先秦兵、法權謀

思想的總涯是無可置疑的;像這樣博大精深的兵法書,竟然向被某些學者看成一文

不值,也實在不可思議。

一弋政治思想

l 概論

第三章六韜思想、微探

六韜的政治思想和謀略集中在前兩韜:文韜和武韜裡,除了武韜的發敢和兵道

兩篇外,其餘都是太公答覆文王、武王有關政治的謀略和技巧。六韜論政,基本上

和儒家的思想是可以相通的,例如文韜盈虛第二太公提到堯治理天下時說:

「帝堯王天下時,金銀珠玉不飾,綿繡文綺不衣,奇怪珍異不視,玩好之器不

寶,淫供之樂不聽,宮垣屋宇司潭,要害棉據檻不訝,茅改編庭不剪 o 鹿裘御寒

,布衣掩形,構梁之飯,黎釐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織之時,削心約志

,從事乎無為。......所憎者,有功必賞,所愛者,有罪必罰。存養天下鯨寡孤

獨,脹膽禍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萬民官樂而無饑寒之色

。 J

國務第三也要求國君便「民不失務,農不失時,薄賦斂,儉宮室台樹,吏清不苛擾

J 等等,和孔子所說的: r 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主張完全相同

,尤其是節儉,和孔子竭力提倡萬的儉道也完全一致,這些說明了太公不只善於治

兵,也善於1台圈,軍、政事實上也是需要密切合一的。

從政治理論的基礎看,儒家主張人治,太公也主張人治,例如盈虛第二記載:

「文王間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虛,一治一亂,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賢不

背不等乎?其天時變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宵,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

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這一點和中庸所記衷公間政時,孔子回答: r 丈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

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J 都主張政治的禍福,繫在國君一人身上。由於主張人治,

所以太公崇尚實際,鬼神思想相當淡薄;當武王第二次伐約時,龜卡不吉祥,有大

風雨至,太公要武王不要相信,依原計劃出兵,結果把材消戚,這是太公實用主義

的最佳表現。

基於這種概念,太公特別重視農、工、商的生產,把大農、大工、大商總稱為

三寶,認為一個國家如果三寶健全,國家就可安定。為使三寶健全,太公主張「農

- 330 一

太公之生 l[、抽 l六 f的思想研究:

一其鄉則穀起,工-Jt鄉則器足,高一其鄉則質足。三許各安其處,民乃不慮。無

亂其鄉,無亂其族。 J (文韜六守第六〉所謂「一其鄉 J '就是把各行各業各聚一

處,依現代的名詞來說,就是J}~r分為農業做、工業區、商業區,泣種區域劃分的好

處是同業問可以相互照顧,相互合作,和現在的都市計劃完全相同,幾千年前的太

公就能有i這種前進的思恕.1'f在令人欽佩。

太公在政治思甜上的另一特色是他也主張仁義,但對有關仁義的內容和執行,

和一般儒者兒解不同。首先他品為在質行仁義之前,必先從事於筒。他說:

「是故人君必從事於泣,不官無以為仁,不施無以合親。疏其親則害,失其眾

則敗。 J (文韜守土第七)

使國家百姓官有的方法,就要做到剛剛提過的提倡罷工商,可見太公是把事功放在

道德之上的。在太公心 u 中,仁義沒有具體表現出來的話,一切都是空談,具體表

現仁義的根本就在於使叮姓富有,改善人民生活,如此人民才能接受仁義。管仲輔

佐齊桓公以「倉蝶1'r而後知體節,衣食足而後知榮傳 J '就是太公治齊的遺風餘緒

,這點和孔子所說的「宙之 J 然後「教之」的道理也相一致。

其次太公對仁義內容的解釋是:

「文主曰:何謂仁義?太公曰:敬其眾,合其親。敬其眾則和,合其親則喜,

是為仁義之紀。無使人奪汝威。因其明,順其常。Jf買者任之以德,逆者絕之以

力。敬之勿疑,天下和服。」

太公以為仁義是敦親和眾的工具,失去民心支持的國家,是不可能存在的,施行仁義

達到敦親合眾,以得民心的方法是「因其明,順其常 J '也就是依循百姓天生的明

德, "買應常理去傲。很有道家,順應自然,不加雕飾的味道;至於要國君不被剝奪威

嚴,是為了防止國君過度的仁義,造成權力衰徽,軟弱無能;所以凡是不聽令行事

,背逆仁義的人,仍然要以武力加以絕戚。這種仁義已含有濃厚的權謀意味,只有

這種仁義才能對開創朝代的革命大業有所幫助,一般小儒所堅持的「小仁小義」是

不能相與比擬的。所以武韜順敢第十五說:

「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能約天下。仁蓋天下,然後能懷

天下。恩、蓋天下,然後能保天下。權蓋天下,然後能不失天下。 J

izZ種胸襟和氣魄,正是他輔佐武王完成革命大業的基礎。

2. 論君政

(→聖君的條件

(1)無為

一個聖明區遍布所應具備的條件,除了上述勤儉愛民的基本外,主量要!看得一些行

政的謀略和技巧。按上文所引文韜盈虛第二,可知國君所以在衣食住行益量勤儉,

目的都在「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為。」罷了。所以勤儉變成一種政治的手跤,而無

為也成為風君所應追求的H標。老子道德經第三章說: r 不爭不炭騙得之質,使民

一 331 一

師大學有i 第二十八WI

不為盜,不見可欲,使良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 ......常使民無知無欲,便失智者

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J 老子是有見於人的慾望沒有窮盡,而物質有限,慾

墓的不能滿足是社會不安的主因,根本解決辦法就在斷絕財質的引誘,這要從國君

本身勤儉做起,才能讓百姓不見可欲,自然也就不會引起爭奪之心,天下就可大治

了。太公在丈韜盈虛第二把勤儉和無為並論,其義和老子思想是相通的 o

(2)神明

神明是一種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蒼的境界,太公要求國君做到高山不可仰,

深淵不可測的境界,如此臣民對國君才可能有所畏服,君令始能澈底施行。要能做

到「神明之德,正靜其極」的境界,太公主張首先要做到虛靜,文韜大體第四說:

「文王曰:主位如何?太公曰: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不爭。虛心平志,

待物以正。 J

虛心平靜才不致主觀而為物所蔽,才能見物之終始,而達神明之境,臣民因而畏敬

國君,舉之苦神明了。這和道德經第十六章所說: r 致虛極,守靜篤」之意相同。

其次要做到不以利器示人,文韜上賢第九說:

「夫王者之道,如龍首,高居而遠望,深觀而審聽;示以形,隱其惰。若天之

高,不可極也;若淵之潔,不可測也。 J

要能像深淵不可測必需隱其惰,國君隱藏自己性惰,不現其喜怒衷樂,臣民自然不

容易找到國君喜怒哀樂的標單,找不到喜怒哀樂標單就不易擊中國君的弱點,以還

臣子的野心,而對國君才能永遠保持敬畏和有所求的心。文韜大禮第四文說:

「文王曰:主聽如何?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拒之則閉

塞。高山仰止,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捌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

對大臣百姓的要求,國君答克或拒絕,完全以國君一人的內心為定,為了害怕一答

應百姓要求,則無以控制百姓,所以決不輕易答兔,叉為害怕一拒絕,引起百姓反

感而招致反抗,所以也不輕易拒絕 o 對臣民賞罰和生死的決斷權,一以國君心意為

主,而沒有刑法的存在,這一點和法家如商棋、韓非等的思想是不相容的,和老子

道德經三十七章: r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J 說法一樣,兩人所說

的「國之利器 J '指的都是國君對臣民賞罰生殺予奪的大權,大權是掌握在國君手

裡的,但如果任刑的話,等於是把利器示人(王掰老子注:示人者,任刑也) ,則

百姓將畏法而不畏君了。太公在政治思想只提到賞罰,而不提賞罰的依據一一法,

其意即在此,和老子不喜「法 J 的道理一樣〈老子道德經五十七章說:法令滋彰

,盜娥多有 ) 0 他所提到的賞罰的依攘是「誠 J '認為誠可以通於神明, r 誠 J 完

全是國君的一心作用。文韜賞罰第十一說:

「太公曰: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 o 賞信罰必於耳目之所聞見,則不開見

者真不陰化矣。夫誠腸於天地,通於神明,而況於人乎! J 這種見解,可看出太公是排斥極端的法治主義的。

一 332 一

太公之生平和太貴賢思想研究

(3)不自明

不自明的意思是說國君不還個人的智慧治理百姓,也不要把施行政令的理由明

告別人,一切按照自然之道去傲,所以不可以巧立名目、法制以壓制人民。就如同

天地化宵萬物一樣,時令的推移,風雨的禪育萬物,萬物都沒有感受到自己本身就

在天地化育下,而自然欣欣向榮。政治能做到如此的境界,百姓就能使游地各遂其

生,各成其長。這種政治的境界,和孟子盡心篇上所說: r 王者之民,幢幢如也,

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日小補之哉! J 王者的政治是順應人民天性的喜怒好惡去傲,

決不以國君一己之意,強百雄之所不能。武韜文敢第十三說:

「文王間太公曰:聖人何守?太公曰:何憂何脅,萬物皆得,何畜何憂,萬物

皆遇。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時之所行,莫知其移。聖人守此而萬物化。...

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長生。聖人不自明,故能名彰。 J

太公這種政治主張不只和道家思想相同,和儒家的政治目標也是殊途而同歸的。

但是太公的思想終究是偏向事功的,既然他主張以國君一己之意為意,為求國

君能對國家政事瞭如指掌,他叉把國君的「不自明 J '擴大為以天下目觀,以天下

耳聽,以天下心慮的「無不明 J '文韜大體第四說:

「文王曰:主明如何?太公曰:目賢明,耳ft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椒,則

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間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轅並

進,則明不蔽矣。」

這些話和韓非子定法篇所說的: r 人主以一國目親,故靚莫明焉;以一國耳聽,故

聽莫聰焉。」內容相同,文字亦類似,法家原是諸于中最崇尚事功的一派,和太公

思想有相近之處,原是可以理解的,但老子道德經除了在第二十二章捉到「不自見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外,在政治策略上,老子也把

「不自明 J 擴大為「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 J (四十九章)的「無不明 J '證

明各家思想多有相通之處,易繫辭所說的「天下一致而百慮,同齡而買東塗」實在是

很有道理的。

口士臣的選拔

君政以清靜無為為主,為使政事易於推行,並兼顧到國君的無為而治,士臣的

選拔就顯得相當重要了。選拔士臣的基礎在於認識人才,而人情多偽,國君選拔人

才叉免不了困於世俗的成見,以致於所選拔的多是虛偽的小人,而不是治國平天下

的大才,所以太公以為認識人才首先以破除一般世俗成見為先。文韜舉賢第十說:

「丈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譽而不得其賢也。文王

曰:何如?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譽為賢,以世俗之所毀為不宵。則多黨者進

,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而蔽賢,忠臣死於無罪,姦臣以虛譽取爵位。是

以亂愈甚,則國不免於危亡。 J

一 333 一

師大學1在 第二十八 J的

既然國君以世俗的~Q搏作為選拔人才的標單,小人就多結朋話,相主標榜,造成虛

名而獲得世俗讚搏,那些少結朋黨的人就不能獲得世俗的讀摔了,結果國有所用的

都是結黨營私的小人。

認識人才的方法若何?太公認為首先是觀察,其次是考驗,之路主監第九把士

臣分成六賊七害,這六賊七害都是國君選拔人才時所該避免的。太賊七害中有關士

臣的有:

一日臣有大作宮室他樹,遊觀倡樂者,傷王之德。

三日臣有結朋黨,蔽賢智,陣主明者,傷王之權。

四日士有抗志高節,以為氣勢;外交諸侯,不重其主者,傷王之戚。

五日臣有輕爵位,賤有司,蓋為上犯難者,傷功臣之勞。

七害中有關士臣的有:

二日有名無賞,出入異言,掩善揚惡,進退為巧,王者謹勿與謀。

三日僕其身躬,惡其衣服,語無為以求名,言無欲以求利,此偽人也,王者謹

勿近。

四日杏其冠帶,偉其衣服;博聞辯辭,虛論高議,以為容美;窮居靜處,而排

時俗,此奸人也,王者謹勿罷。

五日韓信苟f辱,以求官鑄;果敢輕死,以貪祿秩;不圓大事,貪利而動;以高

談虛論,悅於人主,王者謹勿便。

以上所列的六賊七害,有些是太公別出心裁的見解,和一般世俗的成見頗為不同,

例如他能注意到大臣如果高尚氣節,外和諸侯相交,致使聲望高過國君,一定會造

成國君權勢里微,大臣獨尊的局面。另外對於言語和內心不能配合的小人,高談潤

論,游談無根和隨意詳謗時俗的奸人,都能摘奸抉微,使其無所遁形,處處都能令

人感覺到太公見解的獨到和觀察的細膩。

另外,由於人情多偽,人心難測,太公認為如果用觀察的方法還是不能發現真

正的人才,他主張設計加以考驗,以觀察對方是否已做到六守。文韜六守第六說:

「文王曰:六守何也?太公曰:一日仁,二日義,三日忠,四日信,五日勇,六日謀,

是謂六守 o 文王曰:謹擇六守者何也?太公曰當之而觀其無犯,貴之而觀其

無驕;付之而觀其無轉;使之而觀其無隱;危之而觀其無恐事之而觀其無窮

。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貴之而不驕者義也;付之而不轉者忠也;使之而不隱者

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窮者謀也。 J

λ性的弱點很多,根聽人性弱點的不同,分類設計加以考驗,可以探測出士臣的品

德,例如讓士巨富有,觀察他會不會違犯禮節;讓他尊貴,看他會不會驕傲;給與

他重任,觀察他臨到緊要關頭會不會變節;讓他處理事物,觀察他會不會虛偽敷騙

;以危難的事情託付他,看他能不能做到不懼;讓他處理緊急的事物,若他能不能

應變無窮 B 這些設計,頗能針對士臣不同的心理,而得到真實的教果,真正的人才

一 334 一

太公之'1: '1' 才可1/'、市i思想研究

可以不被賠?笠,而小人也就無所遁其形了。

以上所說的是識人,其次要談的是用人,用人不當兵龍,不只浪費了識人所花

的心血,還糟蹋了人才,所以用人之迫在繼識人之後,要特別講求。文韜學賢第十

說:

「文主曰:學賢奈何?太公曰:將相分職, f市各以官名單人,怯羊毛悴賞。選才

考能,令賞當其能,名當其質,則得學賢之道也。」

iJ些見解和法家中不;fJ等尚勢派所主張的「閃任授官,循名貴 l't J 的內容相同,這

是tit俏事功的太公思想雜有法家思想的文一明證。

ω君臣關係

了?臣之間的關係,也是決定政治成敗的因素之一,古人所詢 r :r1~: 本n得 j 該是

政治的理.想。一般說儒家比較重觀君臣的平等關係,例如孔于說: r 封使臣以艘,

臣事君以忠。 J (論語八份)反過來說君使臣不以禮,就不能苛求大屁事君以忠,

君臣之間原是相對的;孟子說: r 君之視臣如草芥,臣之事 11" tm寇鶴。 J (離璽篇

下)意思和孔子相同,都是把大臣立在和國封同等的地位上。太公均不同,他的主

張和法家申不富等尚勢派的「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 J (品的韓非于定法篇)

非常接近,都是要求國君對大臣擁有生殼的權柄。文章語文師第一記載文玉田獵而獲

得太公時,兩人第一次見面對談的內容,首先太公即以釣魚之理向文主敘述君臣之

道如下:

「太公曰:緝徵餌明,小魚食之。精細餌番,中魚食之。梢院餌哩,大魚食之

。夫魚食其餌,乃牽於緝;人食其祿,乃服於計。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帳

取人,人可揭 o J 緝(釣絡)比喻國君,餌則為傳礁,餌明、餌香、餌體是說侏臨的高下多少,魚比

喻臣子,大魚小魚比喻巨子地位的高低。魚食餌, fÍ1稍加以牽制 I而取殺之,就如臣

下居官食行時,生殺大權執F掌在國君手裡的道理一段。另外在文臨大總第間太公文

提到君臣之間的禮節說:

「為上惟臨,為下惟洗。臨而無遠,沉而無隱。為上惟尉,為下惟定。間,則

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體乃成。」

「臨」有「監臨」的意思, r 臨而無遠」是說國11對大臣的監視無遠弗屆,無事不

監,和降恩、澤給臣子一樣,以普遍周到為原則,這是符合陽光許照、雨露均娟的上

天日然之道的,至於大臣則以沉伏赤誠無欺為主,足1、恕不變節為俏 'hl積忠誠篤定

的臣節是合乎地之道的。 EÐ以上所述,可且在太公的心 [1 中,趴 -1 1 r~:S高在上,而大

臣1鼠目區於下是天經地義,不可改變的事質。文部1: it~ 第九說:

「若天之高,不可極也;若淵之深,不叮?fi1J也。故而J怒而不怒,奸臣乃作,耳

殺而不殺,大賊乃發。 J

i這些話說明國君對大臣握有喜怒生殺的大權,大~l:~N於闢朽的所作所為,只有逆來

- 335 一

順受而已,在君權至上的體制中,一點也沒有反抗的餘地。

1 論民敢

古代的政治體制,是以國君一人作為政治的主體,國君一人的行為,常常決定

了政治的盛襄好壤,所以太公對於國君的條件是相當苛求的,這些條件在上文論君

道已述說清楚;在實際行政時,另有些原則是國君不能不注意到的,例如上面政治

概念裡所敘述的富民、賞罰等措施,都是為政時不可或缺的必要工具,除這兩點外

,愛民和無為是實際行政時的要領,不能不提到,現在稍加說明如下:

付愛民

為政之道,首在愛民,如何愛民呢?文韜國務第三說:

「文王曰:愛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殼,興而勿奪,

樂而勿苦,害而勿怒。......故善為國者,取民如艾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

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諸身,賦飲如取於己,此愛民

之道也 Q J 這些道理非常淺顯,也是一般儒者所習說。其賞太公在愛民的思想裡,最重要的還

是對民心的瞭解,和民心的掌握。這原因可能是太公為幫助文主討伐暴衍,完成草

命大業,對民心的傾向不能不細加研究的競故;因為歷史上凡是開朝創代的國君,

沒有不掌握民心,利用民力以完成大業的;而且文王之德雖然是以服人,三分天下

有其二,這不過是指人心的歸向而已,就實際的武力而言,文主還是不足以抵擋甜

的大軍的,那時候唯一可以利用的工具就只有民心而已。這就是艾主和太公第一次

見面時,太公就勸文主首先收攬民心的原因,文韜文師第一說:

「立飲若何,而天下歸之?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向

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

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義也。義之所在

,天下赴之。凡人愿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

歸之。 j

「立飲 J 指的是收斂良心,六韜放在第一次見面的對談,可見它的重要性。太公認

為百姓的需要很現實,那就是生命和財利,能保護百姓生命,為百姓生聚財物的,

天下百姓就歸附他,否則失去民心的支持就會喪失天下,因為天下是由天下人〈百

姓)會聚成的,這種觀念,在愛民之前特別需要建立起來。以上是敘述對民心的瞭

懼,另外對民心動態的掌喔,對草命大業尤其重要,文韜守國第八說:

「聖人之在天地間也,其義固大矣。因其常而J宙之,則民安。夫民動而為機,

機動而得失爭矣。故發之以其陰,會之以其陽。為之先倡,而天下和之。極反

其常,真進而爭,真退而遜。守國如此,與天地同光。 J

由於太公和文王見面時,制的殘暴無道已經相當嚴重,民心已經大失,只是農業社

會民心較為保守,這些不安情緒一直隱伏未發而己,所以就當時民心看,表面上風

- 336 一

太公之生?f和六毒品忽忽!研究

平浪靜,實則一觸即發,至於何時可以觸發民心,引起大變,進而完成革命大業,

這種機微卸要仔細掌握,否則成事不能,反有殺身亡國之危,太公勸文王秘密激發

民心對約王的反感,使之進而為反飯,然後再以光明正大的理由,順應民心,以完

成革命大業。由於太公是出身於窮苦的民間,對於民心動靜機徽的瞭解,自然是相

當深入的。

臼無為

此處的無為之道和論君逅的無為不同,國君的無為,是以無慾無私,虛靜神明

的內心修養為主;此處的無為是以行政的策略,讓百姓達到無為而自化的境界(老

子道德經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日化) ,武韜文敢第十三說:

「古之聖人,聚人而為家,聚家而為國,聚國而為天下。分封賢人,以為萬園

,命之日大紀。陳其政教,順其民俗,群曲化直,變於形容。萬國不通,各樂

其所,人愛其上,命之日大定。嗚呼!聖人務靜之,賢人務正之,愚人不能正

,故與人爭。上勞則刑繁,那J繁則民憂,民憂則流亡。上下不安其生,果世不

休,命之日大失。......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從政,是以天無為而成

事,民無與而白宮,此聖人之德也。 J

古代天子分封侯國,侯國之間交通不便,聲息不過,各頤其俗,各樂其生。國君苦

欲統一治理,以順其民俗為主,或稍改其不順不直而曰,一切以順其自然為事,如

果國君以己意逕改封國禮節習俗,一定會演變成在上者困勞而刑法煩濫的地步,弄

得上下不安,導致眾鈑親離。道德經八十章說: r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

俗,瞬國腫,雞犬之聲相間,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J 正和太公主張相同。這種政治

順著百姓之所欲而化育之,絕對不擾民,所以刑法在此沒有多大用處;如此平靜無

所作為,政治自然清明。

司軍事思想

l 戰略指導

村慎戰

中國傳統的兵學家,都具有慎戰的觀念,從老子道德經: r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之後,所有兵學家們都把戰爭的結果看

得很清楚,他們發見表面上的勝利,往往會帶來另一方面更嚴重的創傷,所以不管

勝和敗,戰爭都是最勞民傷財的事,孫子在作戰篇說: r 不知戰爭之害,斯不知戰

爭之利也。」利害相權的結果,戰爭大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很少有主動侵略他人的

情形,這種和平的戰爭思想,實在是世上最佳的戰爭思想,因為它寓有人道主義的

色彩。吳起在圖國篇也說:. r 天下戰圖,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伯,二勝者

王,一勝者帝,是以數勝而得天下者稀,以亡者眾。 J 戰爭的次數愈少,得天下的

可能越大,反之百戰百勝必導至國力裴誠,甚至激亡的危機,吳起的這些話,正說

明了這個觀點。其實早在太公時,就已認為戰爭的勝利不在門,而在天理人心,只

- 337 一

的大學等1日第二十八!的

要得天理,得人心,再以謀略相配,就可達到「全勝不門,大兵無創 J (武韜發敢

第十二)的讀界,武韜發敢第十二說: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賢惠民,以觀天道。天道無殃,不可先館。人道無

災,不可先諜。必見天殃,叉見人災,乃可以謀。必見其陽,叉見其陰,乃知

其心。必見其外,文見其內,乃知其意。必見其疏,文見其親,乃知其情 o J

人對天理沒有左右能力,但對民心的向背均可以加以掌握,進而加以轉變,太公在

戰事思想上和政治思想一樣,仍然以民心做為決定戰爭的最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他

認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苦逐野獸,而天下皆

有分肉之心。 J (武韜發敵第十二)如果能夠事先收攬民心,和百姓同舟共濟,那

麼天下人自然就會「有以敵之,無有閉之。 J (武韜發敢第十二)了。

戰前固然需要謹慎不求戰, -旦決定非戰爭不可時,也必須避免雙方的武力戰

,最好運用外交或謀略,使我方不費一兵一卒而屈服對方,孫子謀攻篇說: r 不戰

而屈人之兵 J 正是這個意思。龍韜軍勢第二十六說:

「故善戰者,不存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

戰。故事勝於自攻之前者,非良將也。設備於已失之後者,非上聖也。智與眾

同,非國師也。技與眾同,非國工也。」

為了要達到這種不門的「全勝 j境界,孫子主張以外交、謀略等方式作戰,讓對方

屈服,所以謀攻篇說: r 上兵伐諜,其次伐斐,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J 外交、謀

略的戰爭可避免雙方人員的損失,是比去人道的手段,所以我國傳統的兵法家大都

能注意外交、謀略的應用,六韜在武韜的文伐第十四裡,列舉十四點謀略、外交作

戰的具體方法,這十四種謀略中,其中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

十一條,都是使用各種不同手段,以分化離間敵人君臣關係,在敵君臣乏間製造矛

盾,以分散敵人力量為目標;第一、第九條都是以卑辭謙順之心,以養其驕,驕虛

敗事。第四、第十二條則以珠玉、美女、聲色犬馬等為工具,使敵君臣荒淫怠敵,

我方不費一兵一卒,自可勝敵於無形。

以上所述的十四種謀略作戰的方語,很為後代學者所指責,其實就兵學的觀點

看,戰爭木來就是詭道的應用,何況戰前已謹慎不求職,一旦戰爭開始,使用謀略

敷敵、誤敵、誘敵以求勝利,乃是理所當然的事。或許這些謀略的執行有失厚道,

但為了國家前途,民族命脈若想,已經無暇計較這些小節了。兵家的胸襟,叉豈是

一般小儒所能比?

口總體性戰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魯登道失將軍(一八四七~一九三四)寫了一本書一

一論總體性戰爭,認為未來戰爭的形態必定是全民參與的戰爭,而不只是戰場上軍

隊的對抗而已。但在三千多年前,我國的太企卻早已把全民戰爭的細節述說得相當

清踅,令人不能不佩服太公眼光的遠大,思想的博大周密。龍韜農器第三十說:

一 338 一

太公之,/: !f和/,部!且也研究

「戰攻守禦之道,盡在於人事。呆耙者,其行馬裘藥也。馬牛車輿者,其營壘蔽科書也。輛接之具,其矛載也。華薛萃壁,其甲骨也。縷錯斧餌件臼,其攻城

器也。牛馬,所以轉輪總也。雞犬,其伺候也。婦人織約三,其持捕也。丈夫平

壤,其攻城也。春錄草棘'其戰車騎也。夏耨回疇,其戰兵也。秋測未薪,其

精食儲備也。多l'U守靡,其堅守也。...... 0 J

ftl 於那時候是農業社筒,戰爭發生時可質利用的,也盡是和農業有關的農器、農業

生建技術,有關農業的工程建造'和農業社會的基解組織等,百姓既然習於農業生

產的工具、技術、工程、組織等,一旦發生戰唔,就能駕輕就熟,和敵人作一死戰

了。尤其觀代核子時代的電子戰會裡,已經沒有前方後方的分別,為了癱瘓對方的

作戰能力,敵人的飛彈很有可能集中攻擊後方的行政、經濟中心,所以現代的戰爭

最大的特色就全體國民總動員,站柯:各白的崗位上,發揮整體作戰的最大功效。從

i這一點右,太公的農戰思想和現代戰爭是相通的。

2. 謀略運用

(→微密

謀略的運用以深微秘密為基礎,只有深微秘密的謀略,才能使敵人莫測高深,

對策無從措霞,孫子軍事篇說 r 難知如陰。」就是泣個意思。為了達到徵密的要

求,在軍事上一定要做到凡一切軍事措施、謀略、住所和行軍途徑等都要經常改變

,嚴守秘密,才能使敵人應付為難,而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所以孫子在軍事篇裡

說: r 易其事,草其謀,使人無識;易其事,迂其途,使人不得慮。 J 關於這一點

,太公也頗能注意到,他在龍韜軍勢第二十六說:

「至事不語,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聽,兵之用者,其狀不定見也

。 j

這幾句話說明了戰略應用時,並沒有一定的規則,完全根據敵人的情況而改變,正

如水一樣,水是「因地而制流 J '兵也是「因敵而制勝。 J (語出孫子虛實篇)由

於聰明的敵將其策略永遠在變,所以我方自然也就不能預定謀略的規則以限定自己

,甚至於敵人瞭催我方的謀略後,一定要及時重新計議、改變,否則必有困危的情

形發生。所以龍韜軍勢第三十六說:

「聞則議,見則間,知則因,辨則危。」

謀略的應用能夠講求微密,那麼所得的勝利必是無形的,不像一般武力戰的勝利有

「智名 J '有「勇劫 J '但這一種勝利去。是「善戰者之勝 J (語出孫子形篇)。武

韜發敢第十二說:

「故道在不可見,事在不可間,勝在不可知,徵哉微哉! J 太公為說明徵密在謀略應用上的重要,他以非常淺顯卸很有警覺性的例證加以說明

,武韜發敢第十二文說:

「鷺鳥將擊,卑飛飲翼,猛獸將搏, 5耳耳俯伏。聖有將動,必有愚色。」

- 339 一

師大學報第二十八期

1孟禽野獸在搏殺獵物之前的低飛收斂翅膀,和齊耳筒伏,都是封盡量在掩藏自己的攻勢,不

便對方警覺而逃逸或反抗;同樣的道理,聰明的將帥在決定誤略時,絕對不動聲色,不讓

敵人有所警覺。

微密的極致就是「神明 J '神明就是神妙莫測的意思。龍韜軍勢第二十六說:

「季將,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見而觀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野

無橫敵,對無立圈。」

按照太公的解釋,不用言語就能守國的能力就是「神 J '不用目親就能瞭解清晰的

就是「明 J -'這種微密的最高境界和孫子虛實篇所說: r徵乎微乎!至於無形,神

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J 完全一樣,和鬼神之道也可以相遇,所以

武韜發敵第十二文說:

「全勝不門,大兵無創,與鬼神遍,微哉徵哉! J 其實具體地說,至誠可以通神,只要將帥的心智能修養到靈明自照,不為主觀的情

緒所左右,自然可以應物無窮,而連到神而明之的境界。

白專一

太公對於謀略技巧的 f-J 的講求相當深切。武韜兵道第十六說:

「凡兵之道,莫過於一。一者能獨往獨來。黃帝曰:一者,階於道,幾於神。

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成之在於君。 J

在這裡太公把 f -J 的應用和「道 J 、「神 J 相比擬,但實際上如何達到 f-J 的

境界卸說得很模糊,他只說 r-J 的達成在「戰機 J 和「勢 J 的掌握,除了戰機外

,他對於最重要的「勢 J 的解釋並不清楚。在龍韜軍勢第二十六你提到: r 模而往

,慎而來,能獨專而不制者兵也。 J r 獨尊 J 和「獨往獨來 J 相同;既然太公以「

獨往獨來 J 解釋「一 J '我們可以把「獨往獨來 J 分成兩方面來說:一是將帥事權

的統一,也就是一般兵法家所經常提到的「將能而君不御J 的意思,這點太公頗能

講求(詳見下文)。一是作戰時兵力的集中,只有兵力集中不分散,才能夠「候來

往,候而來 J '否則率領一批烏合之槳,文如何能往來自如呢?孫子先地篇說: r 焚舟破盒,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寞知所之。」和太公的主張一樣,都要把

士卒司11做到唯命是從,可以任意指揮的地步,但這是需要相當的謀略技巧的,最主

要的是要做到前面所引的,武韜兵道第十六所提到的「勢 J '可惜的是太公均沒有

在六韜中做進一步說明,後來孫武在他的兵法十三篇中的勢篇加以引申發揮,太公

兵法的精華才能發揮無遺。

臼果決

兩軍對壘,作正面的武力戰時,最大的忌諱就是猶豫,猶豫的原因大都是主帥

膽怯、恐懼,以至於臨到緊急時心慌意亂而致手足無措;另外就是兵法智識不夠,

不能認清全盤草草局,以致狐疑不安,臨陣不能指揮。龍韜軍勢第二十六說:

「善戰者,居之不撓,見勝則起,不勝則止。故曰:無恐懼,無猶韻。用兵之

一 34。一

太公之生平和六的思想研究

害,猶主要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

卸除猶豫的最好辦法就是果決,而行動要能果訣,最重要的是要能掌握戰機;太公

以為天地有盈縮,萬物有生死,敵人有強弱,先顯現我方之虛弱與敵,敵人必有所

動,有所動則虛實有所現,我方掌握對方的虛弱之處,以「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

及膜目」的快速手段攻敵,必可得到勝利。所以龍韜軍勢第二十五說:

「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事半而功倍也。聖人徵於天地之動,

孰知其紀。循陰陽之道而從其候。當天地盈縮,因以為常。物有生死,因天地

之形。故曰:未見形而戰,雖眾必敗。」

「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膜目。赴

之若驚,用之若狂;當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禦之。」

由太公這兩段話,可以看出果決不猶疑不只是將帥本身個性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

在於戰術本身的運用,而戰術運用要能果決不猶疑,在於行動的迅速,以掌控致勝

的戰機;孫子軍爭篇說: r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就是這個意思。

四正反

正反在謀略上的應用,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相反相成 J '這種謀略在老子和孫

子的思想裡用得相當澈底,例如道德經三十六章說: r 將欲教乏,必固張之。將欲

窈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要使敵人力量襄

弱,先讓他強大,因為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乃道的常則(反者,道之用) ,所以強

大自然就可以變成衷弱了,可見強弱兩字是字義相反,而內容封是相互助成的。孫

子在謀玫篇說: r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J 這

四句話的內容和老子那一段話相對照,立意的基礎完全相同,是把「相反相成」的

道理,實際應用到誤敵、數敵、誘敵的謀略當中,最能代表兵法詭道的精神,可惜

像這種精粹的謀略,在某些兵書如吳子、三略裡去。不容易找到,兵書價值的高低,

經由這點可以判斷出。太公對於這一點在六韜裡闢釋得很清楚,武韜發敢第十二說

「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

武韜三疑第十七說:

「夫攻強,必養之便強,益之便張。太強必折,太張必缺。攻強以強,離親以

親,散眾以眾。」

攻擊強國之道,在於使它更為強大而生驕傲之心,驕心一生必疏於防備,我方可以

乘機消被對方。要使敵人君臣將帥士卒上下背鈑分離,不能和好親睦,最好的方法

是找到君、將最親近的人,以重利美色引謗,讓他們施行離間分化政策,具體的方

法在武韜文伐第十四巳說明相當清楚(見上文戰略指導付慎戰) 0 r 散眾以眾」的

意思是說要使敵人群眾士卒離心離德,不服君、將的指揮,方法仍然是在群眾或士

卒中,以間人散佈謠言,或從事破壞,那麼再高明的君、將都免不了失敗訴亡。

- 341 一

的大學報第二十八101

以上列舉四點,說明太公在戰事謀略上的應用,其實太公在戰爭諜略上的主張

應不只這四點而已,其他如泉寡、變化、突園、布陣等都牽涉到,可惜都只一語或

數語輕輕帶過而日,不能自成體系,例如他提到布陣的問題,在虎韜的三陣第三十

二列有專文,較眾寡、變化、突圍等的主張較為具體,但除了具體提出天、地、人

三陣的陣名外,有關三陣的應用方法仍然模糊不清。孫武十三篇兵法沒有提到陣名

,間然是個遺憾,但太公雖有陣名,和孫蹟兵法以八陣、十陣兩篇專文詳列陣戰方

法相比,仍嫌草略,或許是太公時代,兵法仍在車費IJ階段,所以一切謀略不能如後

代那樣復雜而文詳賞吧!

3. 論將

戰爭是關係到國家民族存亡,人民百姓的生死問題,所以對於領導戰爭的將帥

才能,不能不注意。我國古代的兵法家如孫武、孫腫、吳起、三略的作者等,都再

三強調將才的重要,其故即在此,孫武在謀攻篇提到「將能而君不御 J '九變篇提

到「君命有所不受 J '都是要求朝廷給與將帥獨自作戰的權力,否則就是「康軍 J

、「亂軍 J ' r. 康軍 J r 亂軍」絕沒有勝利的可能。太合六韜對於有關將才和將的

選擇諾問題,在龍韜前面的連續四篇:論將第十丸,選將第二十,立將第二十一,

勵軍第二十三裡,說明既條理文清晰,在六韜思想裡,顯得相當特的,由此可見太

公對將才的重觀程度。尤其是在龍韜立將第二十一記載古代在拜將之後,將帥對國

君回拜說: r 臣開國不可以從外治,軍不可從中御。」底下太公文說: r 軍中之事

,不開君命,皆由將出。 J 這聽句話都說明君將分權,和將帥獨立作戰的重要性,

和一般兵法家的見解完全一致。下文就龍韜前四篇的內容,分選將、立將、將德、

將危四點加以敘述:

H選將

將對於國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百姓的生命關係既如此重要,戰前遣將

自然不能不謹慎。而人情多偽,外表和內在的品德往往不能一致。世俗文多以貌取

人,所以善於偽裝的小人大多得志,而君子反而因為其貌不揚,或因個性上某方面

的小缺點而被埋沒,這回日璞玉在未經雕蔽之前,世俗之人要把它誤輝成石頭的道

理一樣,只有具有獨特的眼光,超人的觀察力,寬大的胸襟,才能透過人才的小缺

點,認識到對方的內在才質,加以趨次任用。所以太公認為天下人所輕賤的人,只

有聖人才能發現他的大才所在,凡人所認識不到的人,具有「大明 J 之人才能發現

到他的才智。太公在龍韜選將第二十提到內外不一致的十五類人如下:

「太公曰:夫士外貌不與中情應者十五:有賢而不肯者,有溫良而為盜者,有

趣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議而內無恭敬者,有精精而無情者,有湛湛而無誠者

,有好謀而無決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惶惶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

實者,有詭激而有功敷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肅肅而反易人者,有瞎鴨而反

靜戀者,有勢虛形旁而出外無所不至,無便不遂者。天下所賤,聖人所貴,

一 342 一

Á公之生平和六章為思想研究

凡人不知,非有大明不見其際。」

這是說明士人的外貌和中情不能相一致的十五種情形,雖然如此,如果要確定對方

的真正才質,仍然有方法可以考驗出來,太公列出八種考驗的方法,稱為「八徵 J

。龍韜選將第二十說:

「知之有八徵:一日間之以言,以觀其詳。二日窮之以辭,以觀其變。三日與

之間諜,以觀其誠。四日明白顯間,以觀其德。五日使之以財,以觀其廉。六

日試之以色,以觀共貞。七日告之以難,以觀其勇。八日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八徵俱備,則賢不背別矣。」

「八徵 J 的考驗方法,不超出言語行動,酒色財氣等,透過這八種考驗,再狡謂的

小人都會露出本來面臼。孔子說: r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J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以上太公的這些主張,正是讓我們能夠找到真正賢者的謀略運用。

口立將

人才選定之後,下一步就是要拜他為將,由於是超次提拔,為讓將帥有信心,

先要讓他們有自憊,將帥尊貴之後,士卒才能心服,所以拜將不能不慎重;古人對

拜將的禮節必然有所規定,例如史記准陰侯列傳記載劉邦在蕭何推薦之下,超次提

拔韓信,欲拜韓信為大將時,蕭何說 r 王素慢無艘,今拜大將如呼小見耳,此乃

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揮良日齋戒,設單場,具體乃可耳。」所說的揮日、齋

戒、具體等,六韜立將第二十一說明得很清晰,首先是出國君出面,避開百官朝賀

的正毆,召來大將對他說: r 國家的一切安危都繫在將軍您一個人身上。現在某國

不臣服,希望您率兵前往討伐。」將軍受命之後,就由太史以龜甲古←'選好吉日

,各自齋戒三日,然後到太廟,由國君授給將帥斧鎖。典禮開始時,國君入太廟,

面向西站立,然後將帥入廟門,面北站立。國君拿若誠的頭部,把鐵柄授給大將,

然後對將帥說: r 從此到上天的一切,都由將軍控制。」叉拿斧柄,把斧現授給將

帥,對將帥說: r 從此下到深淵,都由將軍控制。」授完之後,國君順便叮蝠將帥

一番,不外是不可重生輕生,愛護士卒之類的話。將帥在接受授命之後, -f:þ,回報國

君幾句話,不外是專威盡忠,虹、死決心一類的話。這些事全部做好後,拜將的體節

才算完成。經過這樣慎重的立將,自然說可達到「戰勝於外,-y;立於內。......五穀

豐登,社稜安寧) (龍韜立將第二十一)的境界了。

臼將德

上文選將只是說明選拔和考驗將才的方法,到底一個良將應具備有怎樣的條件

,並沒有具體提出,在龍韜論將第十九太公具體地加以補充了。所謂良將的美德,

孫子稱為五德,太公稱為五材,五德是智、信、仁、勇、嚴,五對是勇、智、仁、

信、忠,太公對勇、智、仁、信、忠的解釋是:

「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耳可獸,忠則無二心。 J (龍韜論

將第十九)

- 343 一

師 第二十八期

這些解釋中自當淺顯,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倒是他把「勇」擺在五材的第4立,和孫子的

五德哥巴「智 J擺在第一,反而把「勇 J擺在第凹,這一點頗有不同的見解,可能在太公時

f哦術的運用較為單純,武器的品質較差,參與作戰的人員也較少,那時候對一個主將來

說,勇往直前、身先士卒是致勝的關鍵,到了春秋以後,戰爭白楊面趨大,戰術的運用也

較為接雜,那時候徒恃勇力已不能克功,所以對一個主將來說, r 智 J 當然變成需

要具備的第一要件了。另外太公五材的「忠 J '和孫子五德的「嚴 J 也大為不悶,

這點和上面所謂的時代背景也有聯帶關係,由於戰爭愈形慘烈,對士卒的統御也就

趨向嚴厲,部武但說「嚴 J 而己,割了孫顧甚至有殼士篇說明殺士對統御的重要性

。尉賴于兵令下篇說: r 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

一。」以殺己方士卒的一半,做為警誠統御之用,主將的嚴厲可想而知。現在太公

五材卻般以「忠 J 而不以「嚴 J '如果我們確信六韜的時代早於春秋,那磨他這種

主張也就變成理所當然的事了。

的將危

有將德,也有將危,孫子九變篇所說的將危有五種: r 必死,可殺也。虹、生,

可虜也。忿遠,可梅也。廉潔,可擇也。愛民,可煩也。 J 這五種孫子認為是用兵

的災害,不謹慎避免的話,必然會導至覆軍殺將的結果。同樣的,太公認為將有十

遍,龍韜論將第十九說:

「所謂十過者:有勇而輕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食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

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潔而不愛人者,有智而心經者,有

剛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J

十適當中, r 有勇而輕死者 J 相當於孫子的「必死 J ' r 有急而心速者 J 相等於孫

子的「忿速 J ' r 有仁而不忍人者 J 相等於孫子的「愛民 J ' r 有廉潔而不愛人者

J 相等於孫子的「廉潔 J '五危中有四危和太公的十過幾乎相悶,說明孫子思想有

很多地方和太去相通。五危所帶來的結局,和孫子「可毅、可侮、可厚、可煩 J 等

的說法,也幾乎一樣,龍韜論將第十九說:

「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食而好利者,可路也。仁而不

忍人者,可勞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誼也。廉潔而不愛

人者,可侮也。智而心經者,可龔也。剛毅而自用者,可事也。懦而喜任人者

,可敷也。 J

勇敢而輕於受死的缺點,太公說是「可暴 J '意思是說可以暴激他而殺掉他,和孫

子的「可殺 J 字不向,意義卸一樣。心速躁急的缺點太公說是「可久 J '和孫子「

可梅 J 其實不分,因為躁急的人戰爭一拖久,心理就受困擾,必導致戰敗受悔。愛

護百姓的缺點,太公說是「可勞 J '和孫子「可煩 J其意相通。不過太公論將的寸

過比孫子的主危多于五躁,內容似乎更較完密而可行。

4統御衛

一 344 一

村賞罰 太公之生呵!六的思起!研究

上述政治的思想裡,曾經提到太公「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虹、 J 的賞罰觀念。

在龍韜將威第二十二也提到賞罰,但這裡的賞罰卸是用在戰爭時,將對士卒的統御

術'和政治思想裡的觀點不太一樣,龍韜將威第二十二說:

「武王問曰: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禁止而令行?太公曰:將以誅大為

戚,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

而萬人悅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殺其當路貴重之人,是刑上極也。賞及

牛豎馬洗廠養之徒,是賞下過也。刑上椒,賞下過,是將威之所行也。」

就「賞」的意義而論,太公所主張的「賞 J '不只是「厚而信」而已,他主張「賞

貴小 J '已經由「厚而信」進而達到「周而密」的境界了;就「罰J的意語說,太公

略掉單純低懲罰而偏重「殺 J 字, j.這種激烈的手跤,正是太公幫助武王完成草命大

業的主要原函,因為草命戰爭和一般戰爭大不相同,大都是以寡擊眾,以弱擊強,

所以沒有非常的手段不足以成大事。至於在一般的戰爭中,也以「殺士」做為統御

士卒的工具之一,這恐怕是在戰國時代才較為盛行,上述的尉賴子和孫膀的殺士,

都是順應時代的產物。

臼愛士

愛士的目的是為了讓士卒盡忠教死於主將,目的相同,但方法和手段卻各有不

同。春秋時代的孫武,主張對士卒恩威並擠,例如地形篇說: r 觀卒若嬰見,故可

與之赴探路。觀卒苦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文說: r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

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但這些主張只是原則上的提示罷了,對於愛

士的細節並沒有三略和六韜說得清晰詳細,三略上略說: r軍井未達,將不言漏。

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蛙未炊,將不言飢 0 多不服裘'雨不張蓋,是謂將禮。」

龍韜勵軍第二十三有幾乎完全相同的主張:

「將參不服裘,要不操扇,‘雨不張蓋,名日禮將 G 將不身服禮,無以知士卒之

寒暑。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名日力將。將不身服力,無以知士卒之

勞苦。軍皆定次,將乃就舍。炊者皆熟,將乃就食。軍不舉火,將亦不舉。名

日11:欲將。將不身服止欲,無以知士卒之饑飽。」

「禮將」的名稱和三略的「將禮J 其實相同。「體將」之外,六韜文加上「力將」

、「止欲將 J '較三略目監較為清晰明白,貴際上和三略「軍幕未辦,將不言倦」、

「軍蛙未炊,將不言飢」內容一樣。以上所說的愛士方式比較賞際,也較常用;他

如三略上略所說的,將帥把別人送的美酒倒在河裡和士卒共飲,就未免有標新立異

之嫌;至於吳起為士卒跟自允皮膚爛瘡,就未免強人所難了。

一 345 一

的大學報第二十八期

第四章結論

六韜的真偽和作者等問題,在第二章已經說明過了,如果把六韜內容仔細加以

研究,一定可以發現有關謀略的原理和應用都集中在前三韜一一文、武、龍韜裡,

其後的虎、豹、犬三韜內容大都是偎設武王和太公的談話,以說明戰爭時戰術應用

的原理,和政守的技巧,而且每篇各自獨立,各具一個論點,顯見六韜是經過系統

化的安排和整理的,決不是太公創作時的本來面目,尤其是後面的虎、豹、夫三韜

'很多地方和孫子思想相通,難怪宋棄適習學記言(已見第二章51丈〉耍一口峻定六

韜是孫子的義疏了。其實就最接近孫子思想的後三韜來看,它的某些見解,也有孫

子的十三篇所未見的。例如就體例說:虎韜提到器械(軍用第三十一)、陣戰(三

陣第三十二)、突圍戰〈疾戰第三十三)、對陣戰〈臨境第三十六)、警戒(金鼓

第三十八)、攻城戰(略地第四十)、北戰(此戰第四十一)、相敵術(壘虛第四

十二〉等一艘戰況的戰術運用。豹韜則敘述森林戰(林戰第四十三〉、突圍戰(突

戰第四十四,論城被園時之突圍)、夜戰(敵強第四十五)、政強戰(敵武第四十

六)、山地戰(烏雲山兵第四十七〉、河川職(烏雲澤兵第四十八〕、山水合併戰

(分險第五十)等特殊情況和特殊地理形勢的作戰方式。犬韜則記載分進會戰(分

合第五十一)、車戰(戰車第五十八)、騎熾(戰騎第五十九)、步戰(戰步第六

十)等各兵種獨戰和會戰的作戰方式。除這三韜外,前三韜的文韜記述文主和太金

之言,偏重在政治謀略的原理和技巧;武韜在兵道第十六之前共四篇,接文韜之後

,仍然記述文王和太公有關政治謀略的對話,兵道第十六、三疑第十七則泛論軍事

謀略應用的原則;龍韜則以論述將道和統御術為主,內容都已在上面敘述完蠢。可

見六韜把內容性質劃分得很清楚,而且還有先後輕重之分,這些都足以說明六韜體

例的嚴謹。

再就內容論,六韜也有很多孫子十三篇所見不到的創見。例如孫子是不主張攻

城的,他在謀玫篇把戰爭分成四等:上兵伏諜,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戚。

按著叉把攻城的人力、物力等加以統計,認為實在不合算,所以在九變篇他當然說

: r 城有所不改」了。但就實際戰況而論,凡是城(尤其是大的都按)大都是對方領導謀劃的中樞,也是人口的集中地區,不把城攻下,質在不足以屈服對方,所以

改娥的戰略有時也不能不講求,而守坡的技巧相對的也就更形重要了;虎韜略地第

四十說是記載武王和太公有關攻城的謀略;而在豹韜突戰第四十四,叉記載太公回

答武王有關守城的一切計謀,這兩種攻守的謀略計劃,相當切實有用,非實際參加

過戰事者不能言之。另外虎韜金鼓第三十八談到帶兵深入伯國蹟內,在敵人包圍、

夜襲,和惡旁天候之下的警戒方法,曾經提到:

一 346 一

太公之生平和六韜思想研究

「太公曰:凡三軍以戒為固,以怠為敗。令我壘上,誰何不絕;人執蛙拚,外

內相望,以號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三千人為一屯,誠而約之,各慎其

處。敵人若來,視我軍之警戒,至而店、還,力盡氣怠。發我銳士,隨而擊之。

「誰何不絕」意思是說有人接近,就間對方「誰? J r 何人? J ' r 以號相命 J 意

思是說以秘密暗號互相聯絡,相等於現在部隊裡使用的口令之類,口令的應用可以

防止敵人間人的潛入破壞,對部隊的安全貴在重要,這一點其他兵法家如孫武、孫

蹟、吳起、三略作者......等都沒有提及,由這裡可君出六韜的價值。

另外六韜的後三韜一一虎、豹、犬韜等以問答的方式,有系統地說明了戰爭中

,所可能遇到的各種戰術的應用原則,其中如虎韜火戰第四十一和孫子火攻篇相同

,雖然孫子有火攻篇專論火攻之事,但虎韜火戰篇以火燒過的黑地做為對付火攻的

安全地帶,再以強弩材士,和燒吾左右等做為防衛,泣種戰術並不比孫子差遜。叉

如;夜戰,孫子只在軍事篇裡捉到「夜戰多火鼓,其戰多控旗 J '夜戰的一切謀略都

沒提到;但六韜豹韜敵強第四十五,對夜戰的謀略技巧說明得很清楚,大略是說夜

戰是以進改為主,而且利在近距離的猛烈作戰,作戰時要使火鼓皆吐。以上所說,

都可看出六韜在軍事學上的貢獻。其他如山地戰、河川職、分進會戰等,孫子十三

篇大致分散在行軍、地形、fL費等三篇之中,對各種戰爭地形的劃分,孫子是以步

兵行走的時間先後,而劃分為三種:一為行軍所處之地,二為排陣所接之地,三為

侵伐所至之地;像六韜這樣把各種地形的戰爭具體地加以劃分,並分篇敘述各自不

同的戰術戰略運用,在古代的戰爭論著裡還算是首創。未後在犬韜均兵第五十五說

明車戰、騎戰的詳細佈署,武騎士第五十七敘述車戰在各種地形的戰術應用,戰騎

第五十九記載騎戰戰術的十勝九敗,和最後一篇戰步第六十所謂示的步戰要領等等

,體例的嚴整、內容安排的系統化,可以說明虎、豹、犬等三輯的著作可能比較晚

,當為後代兵學家的補充之作。

綜上所述,六韜在政治、軍事學上的創見和貢獻是不容否認的。(本文曾受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獎助)

引用書目

沈約徐文請。笠鼓旦去。台北:艾文書局,民國六十五年。歉,二個、三十六頁。

十三經注疏。台北:鑫丈印善館影印,民國四十四年。

班固。漢書藝文志。台北:藝文印書館毆本二十五史,民國四十六年。

長孫無忌。陪書經籍志。台北:藝文印書館股本二十五史,民國四十六年。

司馬遷。史記。台北:塾文印書館股本二十五史,民國四十六年。

一 347 一

〈學報第二十八期

王輔。老子詮。台北:盡文印書館,民國五十年。

徐培根。六韜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

孫武。孫子音注。台北:中國兵學社,民國四十六年。中國兵學大系 第二冊

吳起。吳子。台北:中國兵學社,民國四十六年。 中國兵學大系第一冊

黃石公。三悸。台北:中國兵學社,民國四十六年。 中國兵學大系第一冊

尉艙。尉鯨子。台北:中國兵學社,民國四十六年。 中國兵學大系第一冊

劉向。說苑。台北:古今文化出版社,民國五十二年 e 百子全書第二冊

呂不韋。旦旦斐至1。台北:古今文化出版社,民國五十二年r。百于全書第十冊

徐培根、魏汝霖。孫蹟兵法詮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導論一頁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至歪歪墅。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八二二,丸。戶

張心激。雙章連三三。台北:宏:業書局,民國五十九年。子部兵家七九一~七九七頁

黃震。黃民日抄。台北:中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卷五十八,六六七頁

孫腫。孫擴兵法。台北:河洛圖書公司 E 民國六十四年。竹簡兵法一~八五頁

紀昀。且要全受獎單。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四十六年。卷瓦十丸,一九五三頁

胡慶麟。身豆豆鼓。台北:草聯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卷中,三十頁

挑聶 o 惜抱軒全集。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十九年。 卷五,五十二頁

沈禱。銅度斗齋隨筆。台北:大華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卷囚,一五二~一王三頁

棄適。習學記言。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民國六十七年。

卷四十六,一四三八"--四四0頁,九四~丸五冊

- 348 一

A Study of Chiang Tai Kung's Life and His

Thought as Reflected in Liu Tao

Shu Wen-Zu

Department of Chines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rominent figure of Chou Dynasty - Lu Shang

(better known as Chiang Tai Kung), his 1ife, his deeds and his work - Liu Tao.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how Chiang Tai Kung helped Emperors Wen and Wu

of Chou Dynasty to establish their kingdoms. Chapter Two concerns itself with

the incorrect ideas the ancient scholars had about Chiang Tai Kung and Liu 1',ω.

Chapter Three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sections. In the first section, we explore

the political ideas of the leader and the way of govening people. Section Two

comp訂閱 the mi1itary 也oughts between Chiang Tai Ku嗯, as reflected in Liu

Tao , and the other ancient militarists. The fma1 chapter sums up the thoughts

as contained in Liu Tao and appraises the overall va1ue of the work.

一 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