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of kyoro

58
京都寺院 京都是 1200 年歷史的古都;於西 元 794~1868 年明治維新期間,平安京 ( 京都 ) 多 次 成 為 日 本 首 都 , 因 而 孕育了日本優美文化 與傳統的根基,同時也保存著許多歷史建築物與街道景觀。之後才遷都至東京。

Upload: shing-ming-tang

Post on 26-Jul-2015

10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Zen, temples, cahda and ukeyo-e

TRANSCRIPT

Page 1: Culture of Kyoro

京都寺院

京都是 1200 年歷史的古都;於西元 794~1868 年明治維新期間,平安京 (京都 )多次成為日本首都,因而孕育了日本優美文化

與傳統的根基,同時也保存著許多歷史建築物與街道景觀。之後才遷都至東京。

Page 2: Culture of Kyoro
Page 3: Culture of Kyoro
Page 4: Culture of Kyoro

在繪畫方面:

15 世紀,日本幕府尊崇中國宋、元文化,那時中原水墨畫和禪宗對日本藝術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日本水墨畫也出現了不少優秀畫家和

作品, 如明兆、周文、如拙、三阿彌等,遺留下《柴門新月圖》、《瓢鯰圖》、《觀瀑圖》等傳世精品。 雪舟等楊(Toyo sesshu )在遊歷中

國名山大川後,精進於水墨山水畫,成為日本畫史的一代宗師,被稱為畫聖。 雪舟留下的主要作品有《長卷山水圖》、《四季山水圖》、

《潑墨山水圖》等。 幾乎和雪舟同時代的狩野正信(Masanobu Kano )興起了狩野派畫風;其水墨畫禪武並用、和漢一體的技法博得幕府

的信任,成為御用畫派,並延續了數百年的歷史。在桃山時代障壁畫的發展中,狩野派人材被出;同時長穀川派、海北友松派的障壁

畫也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其中以狩野永德的《檜圖屏風》,長谷川等伯的《松林圖》和長谷川久藏的《櫻圖》最為有名。 16 世紀末

至 17 世紀,日本繪畫史上出現了幾位特別引人注目的畫家。他們是本阿彌光悅、俵屋宗達和尾形光琳,清晰地展示了本土創作的面貌。

光悅的刀劍、蒔繪以及書畫等創作是承先啟後的代表人選。而宗達和光琳吸收了大和繪、水墨畫、障壁畫、狩野派、士佐派的畫風,

並與日本傳統工藝精粹相結合,充分發揮日本美術包容、簡潔、裝飾和抒情等特點,而形成協調典型的日本美術風格; 其概括的、富

於生機的裝飾成為後來日本美術的基本畫風,對後產生深刻的影響。本阿彌光悅的主要作品有《舟橋蒔繪硯箱》、俵屋宗達的代表作品

是《田家早春扇面》、《源氏物語屏風》、《蓮池水禽圖》等,尾形光琳的傳世之作則是《紅白梅圖》、《燕子花屏風圖》等等。

17 世紀日本社會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財富的集聚和城市享樂生活的盛行,表現歌舞伎演員、藝妓、歌女和市民階層生

活、名勝風景等的人物畫、風俗畫、風景畫發展起來了。這些畫除單幅原作而外,還利用雕板印刷而得以廣為流行。因畫作內容反映

市井生活,故被稱浮世繪和浮世繪版畫。這一畫種以江戶(現在的東京)為中心,持續發達了約 200 年左右。出現了鳥居清長、鈴木

春信、懷月堂安度、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歌川豐國、安藤廣重等許多重要畫家和流派。這些畫風對後來日本美人畫、風景畫的發

展起著開拓性的作用。此等東方繪畫之流傳亦對歐洲近代美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有喜多川歌磨的《捕鮑女》、《婦

女十相圖》,葛飾北齋的《神奈川巨流》、《雨後富士山》、《二美人圖》,安藤廣重的《莊野圖》等等。

Page 5: Culture of Kyoro
Page 6: Culture of Kyoro
Page 7: Culture of Kyoro

18 世紀後期,以京都為中心,日本的寫生畫派開始萌動和發展。這些畫家不滿足于傳統的技法,他們從西洋畫的明暗、透視、色

調、三度空間等方面,以及中國繪畫的沒骨和寫生法中吸取營養,著重寫生和寫實,獨立闖出了一條新路,成為日本近代繪畫發展的

先驅。開創這個流派的畫家是圓山應舉、松村吳春、伊藤若沖、長澤蘆雪等。其重要作品有圓山應舉的《雪松》,松樹吳春的《柳鷺》

Page 8: Culture of Kyoro

等。 17 世紀以後,德川幕府倡導以儒學為中心,而促使漢學興盛。在漢文化影響下,明清文人畫佔有相當的地位,對中國詩書畫有

相當造詣的畫家不斷興起; 其中池大雅、與謝蕪村、青木木米、浦上玉堂、富岡鐵齋等是此時期的代表。明治維新使日本近代科技文

化得以發展,在這時期聘請歐美繪畫教師和黑田清輝等日本畫家赴歐美留學,開拓了日本西洋畫園地。不久,以日本近代美術教育家

岡倉天心創辦了東京美術學校進行繪畫教學。 銳意畫改革的橫山大觀、下村觀山、菱田春草等人開闢了日本畫的思路;橫山大觀的《生

生流轉》、下村觀山的《秋》、菱田春草的《黑貓》等是他們的代表作。

Page 9: Culture of Kyoro
Page 10: Culture of Kyoro
Page 11: Culture of Kyoro
Page 12: Culture of Kyoro

本世紀初,從京都傳統和寫生畫派的搖籃裡脫穎而出的橋本關雪、竹內棲鳳、上村松園、川合玉堂、土田麥仙、神原紫峰等人的作

品各具特點,優美的寫實作風對近現代日本畫有很大影響。同時,在浮世繪和近代畫的哺育下,東京的一批美人畫家鏑木清方、伊東

深水、竹久夢二等人表現了日本婦女嫵媚、嬌豔、愁怨等性格之美。

浮世繪( Ukiyo-e , 錦繪, pictures of the floating world)畫家歌川廣重(安籐廣重,Ando Hiroshige) 這位聲名遠播的畫家,由於描繪一系列東海道

( Tokaido Road) 沿途之 53 處繹站而享盛名。 此幅描繪江戶(Edo)時代,東京至京都> 300 哩的路途上,在泛橘彩霞壟罩之清晨,東海道古

道之終點站三條通( Sanjo )熙來擁往旅客穿越鴨川(Kamo River ) 之大橋(Great Bridge)之景象。

Page 13: Culture of Kyoro

此幅是入京都關口之宏偉 Great Sanjo Bridge 繁忙之景;背景則是東山區(Higashiyama)山脈。

Page 14: Culture of Kyoro

京都西郊以沿岸春天櫻花盛景聞名的嵐山(Arashiyama)渡月橋(Togetsu Bridge,被皇帝賜名為 “Moon Crossing Bridge”)。歌川廣重此圖描繪泛

舟賞花之勝景。

嵐山自平安時代以來就是許多貴族的別莊所在,其地名也經常出現在歷史故事與古典文學作品之中。由於桂川河岸在每年春秋

都有大面積的野生櫻花與楓林可觀賞,春天賞櫻又是數世紀之傳統閒暇習俗,也是現今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整個嵐山地區是以橫跨

桂川的渡月橋作為中心,這條橋的命名起源於龜山上皇的一句「似滿月過橋般」的詩作而得名,現今渡月橋採用復古的木製護欄,有

著木橋般的外觀造型。在渡月橋附近的桂川河段習慣上又被稱為大堰川(おおいかわ)。 除了自然景觀外,嵐山地區也是很多知名古

剎神社的所在地,與多位古代天皇的安葬之處,因此前來此地參拜廟宇神社的遊客如織。在諸多神社廟宇之中,地位最重要的應屬名

列世界遺產名單的天龍寺,除此之外像是曾經出現在日本文學名著源氏物語中的野宮神社,與收藏有日本國寶級佛像的清涼寺,也都

是非常重要的歷史建築與景點。

Page 15: Culture of Kyoro

吉田現代版所繪的左圖是嵐山河畔賞櫻者觀賞盛開滿佈水面之景致,遠處竹筏上乘客更蘊慾在春風裡;岸邊等待之客船也同時顯現其

寧靜感。

右圖亦是描繪嵐山泛舟賞(垂)櫻之勝景。歌川廣重利用漸層式薰染法(shading(bokashi) )繪圖使其意境達到高峰。

Page 16: Culture of Kyoro
Page 17: Culture of Kyoro

此圖由京都首席畫家圓山應舉(Maruyama Okyo)應用傳統毛筆蘊染與西洋畫技法中透視原理兩者結合(所謂「眼鏡繪」) 來描繪花鳥與風

景。 此圖描繪的是三十三間堂/蓮華王院(Sanjusangendo, the Hall of Thirty-three Bays ),最長木造寺院其年度傳統儀式射箭比賽所瞄準之劍

靶位於長廊 60 公尺遠的另一頭。

三十三間堂號稱擁有日本第一狹長的本堂也是日本僅存的千本觀音堂,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33」代表、『法華経』中所描述観音菩

薩之 33 種姿態變化,以救衆生。因而正堂以 33 根立柱作為間隔。此寺廟是在 1164 年由後白河上皇命令平清盛建造的,但本堂於 1249

年因大火燒毀,當時千尊觀音像只救出 156 尊,最後只留下 126 尊,重建時 876 尊觀音像總共歷時 15 年才完成, 目前的建築則是 1266

年再建的。堂內總共有 1032 尊佛像群所構成的張力感及迫力,讓人一進入堂內的肅穆空間,不由得在金色千尊觀音所構成的世界感到

極大的震撼,本堂中央的須彌壇供奉著一尊千手觀音坐像,為鐮倉中期代表佛師湛慶於 82 歲高齡所建造,眼鑲水晶雕工細膩乃是寄木

雕法的傑作。在中尊的兩側各安置了 500 尊的觀音立像,每 50 尊為一列,左右共十列整齊排列在正殿兩側,然後在千尊觀音像前則以

二十八部眾、風神、雷神像等護法神所構成的 1032 尊佛教世界。震撼人心。

Page 18: Culture of Kyoro
Page 19: Culture of Kyoro

江戸時代歌川国芳(Utagawa Kuniyoshi)根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水滸傳》中 108 個梁山好漢的人物性格,生動地描繪出富有個性的典型人

Page 20: Culture of Kyoro

物肖像。威武繁複,細膩濃烈,絲絲入扣,格外受人歡迎。留下大量鬼怪畫,風格繁複,形象生動。此畫作所描繪的是傳說於 10 世

紀時,源頼光(Minamoto Yorimitsu) 四天王之隨從渡辺綱(Watanabe no Tsuna) 武士以源氏の名刀「髭切りの太刀」擊敗出沒於茨城(Ibaraki) 羅

城門(Rashomon Gate)之大江山食人妖魔,並切斷其手腕。之後鬼魅附身於年老的嬸嬸上,奪回其手臂,而化身為真實恐怖之現形飛走。

Page 21: Culture of Kyoro

渡辺綱神話的另一版本,是發生在一条戻り橋( Modoribashi Bridge),而鬼魅是以妙齡少婦欲勾引渡辺綱。 當他抗拒其進一步舉動時,女

鬼現形,而被斷臂。 日本浮世繪派歌川派創使人歌川国貞(另名歌川豐國, Utagawa Kunisada)利用濃黑旋渦來隱射其壯觀戰碩之決鬥。.

Page 22: Culture of Kyoro

1765 年鈴木春信( Suzuki Harunobu )首批創作以全彩木刻「繪曆」印刷之一幅。 平安時代大內手謢武將源賴政( Minamoto no Yorimasa) 擊落

Page 23: Culture of Kyoro

魔王後, 接著隨從武士太田伊豆八郎( I no Hayata Hironao) 以劍將之刺殺。

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起源於 17 世紀,主要描繪世間風情,諸如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

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1765~1806 年錦繪在此時期誕生。「浮世」是指當時人們所處的現世,即現代、當代、塵世之類

的意思。而浮世繪的製作是屬於版畫的一種,由原畫師、雕版師、刷版師三者分工協力完成。原畫師將原圖完成後,由雕版師在木板

上雕刻出圖形,再由刷版師在版上套色,依畫面所用的顏色多寡,印刷次數也不同,一般約需刷 10 到 20 多次。色彩重疊的部份以由

淡而濃、由小(面積)而大的原則處理。要上多少色就必須刻多少版,因此顏色越多,製程就越繁雜。雖然是協力完成的作品,剛開

始時只有原畫師落款,後來也有刻版師的落款。後來由於畫風主題不一,引發與論之爭;幕府實行的審查制度,獲准刊行的浮世繪上

也會有幕府審查標章及刊行者的印記。

因為創作初期畫曆(絵暦)在俳句詩人及愛好者間十分受歡迎,明和 2 年開始有了畫曆交換會的社交活動。為因應這種大量需求,

鈴木春信等人以多色印刷法發明了東錦繪,浮世繪文化正式邁入鼎盛期。由於多色印刷法需反覆上色,因此開發出印刷時如何標記「見

当(記號之意)」的技巧和方法,並且開始採用能夠承受多次印刷的高品質紙張,例如以楮為原料的越前奉書紙、伊予柾紙、西野內

紙等。另外在產能及成本的考量下,原畫師(版下繪師)、雕版師(彫師)、刷版師(刷師,或寫做摺師)的專業分工體制也在此時

期確立。此時期的人物繪畫風格也發生變化,由原本虛幻的人偶風格轉趨寫實。

浮世絵版画所使用有植物性、礦物性染料・顔料等。早期為黒墨之「墨摺絵」白色為胡粉即蛤殻(炭酸鈣)之細粉。

赤色系: 紅:紅花、朱:水銀、 紅殼(弁柄):酸化二價鉄、 丹(鉛丹):酸化鉛

黄色系 : 黄:鬱金,海棠木,雌黄木、石黄(雄黄、生黄):硫化黄(硫化砒素)

青色系 : 藍:藍,露草

其他 : 金銀、雲母粉當背景「雲母摺(きらずり)」

明治維新後使用之鮮豔舶來品顔料用於錦絵

藍:普魯士藍(ベロ藍:靛青 Fe(III)4[Fe(II)(CN)6]3) 藍摺

紫:村幸ムラコ

桃色:若丹明ローダミン

赤:anilline 赤(洋紅)

據民間傳說源賴政武士從小由百變山神天狗( tengu 或稱 mountain goblins)學習武技。 某夜於五條大橋( Gojo Bridge)他與閒盪企圖偷竊少年

武士刀之西塔武蔵坊弁慶(Benkei)法師相遇而決鬥,雖然弁慶身材魁武,但獨臂源賴政以其鬥志與毅力而獲勝。, 弁慶授感召而成為

源賴政最忠心的隨從。歌川國芳(Kuniyoshi, Utagawa )畫作中所展現的是具人性之天狗對源賴政施與神功。.

Page 24: Culture of Kyoro

鈴木春信又以仕女圖聞名,其中以男女交接為主題的三幅春畫( shunga,又名秘戲圖 higa、艷本、枕草紙、春宮畫)

春畫在日本江戸時代由來已久,15 世紀中葉就有小柴垣草紙、稚児草紙,視為美學藝術;被宮廷、武將將們收集;雖然 18 世紀明治維

新時一度被禁,但幾乎所有浮世繪版畫家都有春畫之作品,只是未簽名或用筆名。江戸時代後期之著名畫家溪齋英泉所描繪之美人画

所展現的是頹廢的美學。

Page 25: Culture of Kyoro

京都東郊之鴨川(Kamo River )現已為公園,而過往則是以其清水織布染整之所在。此幅描繪的是黃昏時收拾已曬乾的布匹。.

Page 26: Culture of Kyoro

江戶時代日本浮世繪最著名的版畫大師喜多川 歌麿(Kitagawa Utamaro)畫中畫比較傳說中落難之鵺與老鼠倆著之區別。 傳說於 12 世紀

恐怖的猴面浣熊身之鵺( nue )統治著皇宮,而被著名的武將源賴政射落,接著隨從武士太田伊豆八郎以劍刺殺。而畫中隱喻扮演源賴政

Page 27: Culture of Kyoro

角色之婦女點亮屋內使扮演伊豆八郎之小男孩能以盒子捉住老鼠。或許可比喩為在屋簷亂跑老鼠驚擾了家人的睡眠,如同在皇宮上亂

飛的鵺干擾到皇帝的安眠。

Page 28: Culture of Kyoro
Page 29: Culture of Kyoro
Page 30: Culture of Kyoro
Page 31: Culture of Kyoro
Page 32: Culture of Kyoro

江戸時代後期之著名畫家溪齋英泉所描繪之『木曽街道六十九次』系列

1598 年 4 月 20 日豊臣秀吉於京都之醍醐寺與豊臣秀頼、北政所、淀殿之近親者約 1300 名盛大舉辦催花見之春宴。開起了賞櫻之風

俗。位於盆地而其邊緣鴨川之岸邊櫻樹扶疏,孕育”哲學之道”;而還繞四周之丘陵古剎林立,展現出恬靜古樸的典雅之”禪道“風情。

Page 33: Culture of Kyoro

哲學之道之名是因為京都大學的哲學家西田幾太郎( Nishidaikutaro)經常於此一 邊散步一邊沉思為了讓思想衝破

軀體、社會與世俗的牢籠而得名。櫻花小徑沿著曲折富變化的北白川 (琵琶湖引水工程 )疏水渠道而建,風景優美。小

徑兩旁的約三百棵櫻花樹是日本畫家橋本關雪夫人所贈,所以又名「 關雪櫻」。一年四季都適合散步的哲學之道,其最壯

觀,奪人心魂的美景當屬春天時分,兩旁經歷史雕琢訓染的木造建築,與枝頭競相綻開的櫻花襯托下顯得悠悠然,或白或

粉紅齊聲綻放,或低垂伸入渠岸或水中,優美的姿態,仍不免由衷地發出讚嘆之聲。

Page 34: Culture of Kyoro

故日本文化之發源地是關西地區,其中最古老的傳統文化又以京都為首。 德川幕府為了抵制西方天主教勢力的侵入,強行確立了

寺院與信徒之間的密切關係,並建立了世襲制宗門之戶口名簿,所有士、農、工、商,都必須到所屬宗門進行身份登記,經僧人驗證

後記錄入冊,由寺院掌管。 任何人想改變宗門戶口,都要經所屬宗派或寺院僧人同意。門徒的日常生活,如婚嫁、生死甚至出門旅行

等,都得在所屬寺院受到檢查和驗證。 故僧侶不但支撐人們的信教權,也深深影響世俗人們的生活。這大概是日本寺院至今除在宗教

信仰之外,而能如此深入地影響民眾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保留當地逾千年的歷史地貌,市政府不單單限制市內樓房高

度 ( 僅有四條河原通、與地鐵車站區域為商業鬧區 ),更積極宣導文化旅遊之發展。 例如世界遺產清水寺附近建築物的

屋頂和外牆設計還規定要符合京都傳統之建築風格,市政府發言人說:「景觀是公共財產,現在不嚴加管制,古都的漂亮景觀很快便蕩

然無存了。」

全世界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全日本共有 35 個地方被列入保護,光是京都這一帶就有 17 處被列為保護,可以窺見京都在傳統文化中

的重要地位,這十七處文化遺產分別為西本願寺、東寺 ( 教王護國寺)、禪之新感性之東福寺、二條城、下鴨神社、供奉千手觀音最古

老之清水寺 (自主神社)、銀閣寺 (慈照寺)、以「花之醍醐」而馳名之醍醐寺、列為國寶鳳凰堂之平等院、宇治上神社、抽象之極之龍

安寺、金閣寺 (鹿苑寺)、稱為御室之仁和寺 (仁和寺的二王門與南禪寺、知恩院並稱為京都三大門,所不同的是後兩寺為禪宗式樣,

仁和寺為純和樣建築)、供奉達摩之天龍寺、最古茶園之高山寺 、西芳寺(苔寺,奈良時代 710-794 年)、上茂賀神社 (賀茂別雷神社)以

及日本史上著名的「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這段悲劇之延曆寺。 這裡有建於鐮倉時代的南禪寺,有建於室町時代的龍安寺,

有建於桃山時代的醍醐寺,還有建於江戶時代的桂離宮,以及著名的哲學之道、西芳寺、八板之塔等地。 建於室町時期與富士山、藝

妓並列為日本三大典型印象之金閣寺。清水寺為平安時代之代表建築物,它與金閣寺、二條城並列為京都三大名勝。 銀閣寺則因同時

擁有枯山水和池泉回游式庭園景觀而取勝,這裡的銀沙灘和向月臺最為出名。 這裡欣賞到的不只是醉人的美景,還有美景營造中所體

現出來的佛理與禪趣。

Page 35: Culture of Kyoro
Page 36: Culture of Kyoro
Page 37: Culture of Kyoro
Page 38: Culture of Kyoro

1978 年 10 月 15 日,京都市發表《世界文化自由都市宣言》,對外開放進行文化交流。此外市內共有 161 間博物

館,記載了當地民俗、文化、歷史;面積 827.9 平方公里的京都市,博物館的數字實在驚人。

禪(Zen),是「禪那」(dhyana)的略稱,為天竺之語,翻云思惟修,亦云靜慮,皆是定慧之通稱。佛禪的修行方法,目的是取得

心的安定,從而啟發智慧,佛教「三學」(戒、定、慧)或「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本質,即在於以戒資

定、以定發慧,以外在的形式戒定,去獲得內在的實質成佛境界。

禪境是直指心性本體的,只要明心見性,即可成就佛境,禪境實質上就是心境。在禪境濡染下,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園林美不只

是單純的物質空間形態的創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觀引發的情思神韻。情為主,景為客,情景相融,相輔相生,構成園林藝術的原

質要素。王維輞川園、白居易履道里宅院、廬山草堂、蘇軾雪堂、獅子林、滄浪亭皆與其有關。「它是一種薈萃文化、傳統的有力形式」

其中歸隱寺、淨慈寺、余杭徑山寺、寧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名列「禪院五山」。

Page 39: Culture of Kyoro

禪宗於宋朝時期傳至日本,對日本庭園影響深遠,造成鎌倉與室町時代,中國禪風濃厚的日本庭園風格,而中日禪僧即為此期

庭園文化的主要傳播者。鎌倉時代寺院庭園之配置,受到中國禪寺強調自然天成景觀設計之影響,以散發出濃厚的禪境意味。室町時

代的僧眾盛行於中國禪詩禪畫之創作,影響所及,不僅促成「五山漢文學」之興起,更進一步造成了「禪樣建築」的流行,使得日本

庭園深具禪風,例如當時流行的枯山水,即受到中國禪畫之影響,成為日本庭園中,最為典型、極具代表性的禪意表現。桃山時代的

書院式庭園,為僧侶和武士坐禪修道之地,因此對於庭園的佈置與陳設,亦以禪風特色進行規劃和塑造。江戶時代的迴遊式庭園,受

到僧侶倡導茶道的流行風潮,以致出現茶庭茶室這樣的庭園景觀,也讓日本庭園的禪意更添色彩。

Page 40: Culture of Kyoro

長谷川等伯(1539-1610)活躍於安土桃山到江戶初期,早年以繪製佛像為主,而立之年來到京都,與茶道大師千利休、禪僧古溪

宗陳過從密切。安土桃山時代,狩野派長期擔任幕府畫師,不與之相往返的等伯並不得志;直到十六世紀末葉狩野派式微,豐臣秀吉

轉而向等伯訂製作品,聲望一時無兩。現藏於智積院的這些障壁畫,就是豐臣秀吉為他早夭的兒子建祥雲寺,僱請等伯畫在祥雲寺的;

該寺是智積院舊址。

長谷川等伯酷愛繪畫,他曾要求在大德寺繪製障壁畫,但被拒絕了。飽滿的創作衝動在內心鼓舞著非畫不可,一日,大和尚出

門,等伯不顧眾人反對,執意揮灑;完成後,只見紙門上印刷的桐花圖案彷彿一片片雪花浮凸在水墨山水上,風味獨具。 〈枯木猿猴

圖〉、〈松林圖屏風〉是等伯傳世名作,師法宋末元初中國畫家牧谿;智積院〈櫻圖〉、〈楓圖〉等障壁畫則展現了不同於水墨山水

的日式風味:日本繪畫雖襲仿自中國,但在狩野派手中漸趨工藝化、平面化,建立了在地風格,尤其金地著色最稱突出。

松林圖屏風(左)

Page 41: Culture of Kyoro

松林圖屏風 (右)

Page 42: Culture of Kyoro

楓圖

蒔絵 長谷川久蔵(Hasegawa,Tōhaku,1539-1610).名作『桜図襖貼付』(京都・智積院蔵金碧障壁画)

Page 43: Culture of Kyoro

枯木猿猴圖

彎腰俯身凝視,而挺身觀覽全局,發現那些時間催折下略有傷損的金箔,全都發著光;並非光線投射在金箔表面隨即反照空間,

而是─或許只是我的多情想像─而是那些金箔像似容器,吸附、收集了光線後再自畫面內裡投射出來。這些金箔不僅僅是反映,它本身

就是個熠耀發光體,發散出古典、儒雅的幽幽光芒。 參觀過等伯畫作後,我踅到名勝庭園。石頭、植物、水、添景物構成的這些那些

庭園,我是永遠都看不膩的;而這座庭園的主景設在大書院正前方,書院底下便是池塘,十分罕見。

智積院名勝庭園是座鑑賞式池泉庭園,表達了對中國風土的仰慕,「瀧石組」以廬山為摹寫對象,「揚子江縮景」則彷彿盆栽

將高聳與巨大縮影於方寸之間一般地,欲移植長江的悠遠綿長。我單手支撐身體,坐無坐相卻極其慵懶閒適地張望,眼前山水並未讓

我有廬山或長江的龐鉅想像;反倒地,山石纍纍之間種植一叢叢矮枝杜鵑,以豐潤中和枯淡,微風拂過,水面牽動一圈圈漣漪,一切

皆讓我感覺到靜,靜到陽光艷艷似乎聽得見它腳步的移動。

Page 44: Culture of Kyoro
Page 45: Culture of Kyoro

書院裡有〈楓圖〉、〈梅圖〉等畫複製品,花木紛繁,金地著色,構圖確實就是方才典藏室裡所目睹;不,更完整些,那些破

損的細節都恢復了,但是在天光與天花板上日光燈照明下,我卻覺得有點──俗艷。固然原作經過時間淘洗,更添幾分古典的韻味,不

過這些複製畫顯然還原了原作的原貌;讓它們失色的,會不會是陳列條件的改變,比如天花板上幾盞日燈驅走了陰翳? 光線稀微不僅

僅是為了保護畫作,更可能的是,這些畫作原本就適合在稀微的光線中被觀看?

對這種陰翳美學格外能夠欣賞的,非谷崎潤一郎莫屬了。〈陰翳禮讚〉談到金屏風、金隔扇之美時,文字由口語轉為精雅,我

讀著中譯,竟至略略感到喘不過氣來:金隔扇、金屏風在陽光幾乎無法抵達的黑暗之中,吸收重闈之外遠處庭院陽光的餘暉,朦朧如

夢般地反照?那反照的光線,宛若夕陽西墜,雖朝著四周的黑暗投射金色的光芒,但實在是強弩之末。我想黃金這東西沒有比這時候

更能顯現出如此深沉悲楚的美了!

谷崎潤一郎又說:「有時,那打光成梨皮狀的金箔,前一瞬間才反射著懶洋洋的光芒,但轉向側面時,突然會發現金光耀眼如

火焚。」他自問:「在這麼黑的地方到底是如何聚集這麼多的光線呢?真教人不可思議。」他自答,古人居於幽暗之中,使用黃金不

只是為了奢華,也不純粹只因為美,而是有實用的目的,古人是要善用黃金具有反光板的功能,以彌補室內照明的不足。轉望庭園,

池水深處一尾錦鯉矯捷地躍水而出,金色鱗片在陽光下閃爍,吞食後,迴身下潛被墨綠水色掩沒,猶如一回眸,一信號,或隱喻。

根據平成 12 年日本文化廳之庭園文化財統計,全國共 160 個「名勝」庭園,其中有 23 個「特別名勝」庭園,然而京都「名勝」

庭園即佔 39 個,約為全國 1/4,其中有 11 個「特別名勝」庭園,約為全國 1/2。可見京都之庭園質量皆為全國最重要,甚至名列為

世界文化遺產之庭園共有 16 個,包括平等院、仁和寺、西芳寺、金閣寺,銀閣寺、天龍寺、龍安寺、醍醐寺、二條城、延曆寺、上

賀茂神社、清水寺、高山寺、東寺、西本願寺,亦是全國最多。

表一 平安時期的庭園風格分析表

庭園 庭石 庭水 庭島 建物 相關設施

平等

洲濱白砂 阿字池 中島 鳳凰堂(阿彌陀堂)、翼廊、最勝院、

鐘樓、六角堂

反橋、平橋、平等院石燈籠

大覺

寺嵯

三尊石組 名古曾之瀑

布、大澤池、

天神島、菊島、池

中立石(庭湖石或

庭護摩堂、心經寶塔、茶室望雲 石佛

Page 46: Culture of Kyoro

峨院 曲水 夜泊石)

神泉

石燈籠 法成就池 中島 善女龍王社、惠方社 石橋、法成橋(反橋)

東本

願寺

涉成

高石垣(圍

牆)、亂杭護

印月池 中島、九層寶塔 書院:閔風亭、滴翠軒、傍花閣、臨

池亭 茶室:漱枕居、縮遠亭、蘆菴、

代笠席 佛堂:園林堂

回棹廊(中國長廊式古橋)、侵雪

橋、龜石井戶(水井)、紫藤岸(花

壇)、鹽灶手水缽

表二 鎌倉時期的庭園風格分析表

庭園 庭石 庭水 庭島 建物 相關設施

南禪

寺南

禪院

瀧口石組 曹源池(池泉迴遊)、

下池、流瀧

蓬萊、心字島 桂昌院、龜山法皇分骨

御陵

自然林

天龍

正面瀧口石(觀音石)、瀧前立石(水落

石)、碧巖石、伏虎岩、鯉魚石、三尊石、

出島石、曹源池夜泊石(池泉迴遊、觀賞)

曹源一滴泉、曹源池

(嵐山借景)

龜島、立石島、鶴

方丈 瀧口渡石橋

(三橋式)、

石橋

金閣

鯉魚石、夜泊石、瀧石組、九山八海石、

護岸石、三尊石、赤松石、細川石、虎溪

龍門瀑、鏡湖池(池

泉迴遊)、安民池、

銀河泉、巖下水

葦原島、龜島、鶴

島、淡路島、西出

島、白蛇之塚

金閣、大小書院、方丈、

唐門、夕佳庭、書院、

庫裏、茶所、衣笠山借

陸舟之松

表三 室町時期的庭園風格分析表

庭園 庭石 庭水 庭島 建物 相關設施

銀閣寺 向月台、銀砂灘、三尊石、出島石、

荒磯

錦鏡池(池泉迴

遊)、洗月泉、

相君泉

白鶴島、錦

鏡地、仙人

お茶之井、銀閣寺垣、東求堂、方

丈、唐門、方丈、唐門、庫裏、總

門、銀閣(觀音殿)、中門

分界橋、仙袖

橋、仙桂橋、龍

背橋、臥雲橋

龍安寺 七五三石組 白砂象徵大海、

鏡容池

石組象徵

蓬萊島

藏六庵茶室 吾唯足知水洗缽

大德寺

大仙院

書院

叡山石、舟石、達摩石、坐禪石、觀

音石、不動石、佛磐石、鯉魚石、龍

門瀑、臥牛石、沈香石、獨醒石

枯瀑、枯河流 龜島、鶴島 書院之間、禮之間、方丈 亭橋、石橋

表四 桃山時代的庭園風格分析

庭園 庭石 庭水 庭島 建物 相關設施

醍醐寺三

寶院

藤戶石三尊石、中庭竹石

組、蓬萊山石組

池泉、三段瀧、

龜島、鶴島 純淨觀、表書院、泉殿、枕流庭、

豐國稻荷

土橋、石橋、苔庭、

木橋

二條城二

之丸

船石、二之丸石組護岸、蓬

萊石、三尊石

二段之瀧(蓬萊

瀑布)

龜島、鶴島、中島(蓬

萊島)

二之丸御殿、本丸御殿、黑書

院、大廣間、遠待

峽谷危橋(大石

橋、石橋)

表五 江戶時代的庭園風格分析

庭園 庭石 庭水 庭島 建物 相關設施

桂離宮 七五三飛石、玄關

石疊、松琴庭切石

流水瀧、大堰

中島 書院建築、舟著場、松琴庭

前荒磯、月波樓、外腰掛、

雪見燈籠、舟頂岬角燈籠、水手缽、岬端「衝

立之松」、外腰掛前蘇鐵山、穗垣、御幸門、

Page 47: Culture of Kyoro

護岸、洲濱(海

岸)、敷石

佛字亭、松琴庭、賞花庭、

笑意軒、園林堂

石橋、土橋、芝生之廣場、梅之馬場、紅葉

之馬場、白川橋

仙洞御

池邊玉石、護岸、

洲濱、蘇鐵山

南、北池、阿

古瀨淵、雄瀧

霞島、出

島、中島

醒花亭茶室、又新亭、御腰

八之橋、紅葉橋、御舟著、土橋、石橋、反

橋、土佐橋

京都御

洲濱 瀧、御池 御涼所前

中島、蓬

萊島

小御所、御學問所、御文庫 藤壺、櫸橋、石橋、礫石護岸

修學院

離宮

無 浴龍池(池泉

迴遊)、雄瀧、

不動

中島,三

保ヶ島

上、中、下御茶屋,茶屋眺

望,御幸門,壽月觀,樂只

軒、客殿,鄰雲亭,萬松塢

之腰掛,御舟屋

松並木,千藏橋,土橋,鞍馬山借景、大整

形樹

仁和寺 築山 池 龜島 飛濤亭、寢殿、遼廓亭、靈

明殿

平橋、蹲踞

南禪寺

本坊

六波羅蜜石組 細砂表海洋 石組與植

物表示海

方丈、本堂 無

曼殊院

細砂表海洋 龜島、鶴

書院 石橋、梟之水手缽、塔

智積院 瀧旁波分石、瀧石

組(仿廬山)

楊子江縮景

(池泉觀賞)

護岸石組 方丈 石橋

仁和寺

融合了建築、繪畫、工藝及雕刻於一身的「平等院」是以淨土思想為規劃的主題,鳳凰堂前的「阿字池」,就是代表,在阿彌

陀堂前造池,種植蓮花,為「曼陀羅」的具體表現,我們常說日本的枯山水庭園,也是受中國的禪風影響。如果有念過阿彌陀經的朋

友,裡面經文就有寫到「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

有樓閣…」相照之下,就可以了解,不過現在的平等院則是融合了淨土宗及天台宗的寺院。 以石庭而馳名、列為世界遺產的「龍安寺」、

Page 48: Culture of Kyoro

「龍源寺」「龍吟庭」完全沒有池水,而以石頭和沙子來表現山水自然之禪風,或稱之為須彌山式「枯山水」(kare-sansui)庭園。 其

抽象表現手法是在一片耙平的白砂礪” 砂紋”海之” 坡心處”營造出”白川砂大海”曲線,浮出 15 塊大塊石頭分割成 5 個島群,青苔、土墩

作成的圍籬或樹木點綴其間,融合橋樑、小溪點綴;”於”獨坐庭” 體現精神層面的淨化以聯接島與岸。 十五個石頭與白沙所構成之石

庭結構以簡樸化及抽象化為主。東端之石組為「三尊石」,西端為「龜石組」,中央石組為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石下植栽為杉

苔。龍安寺的「七五三石組」,源自中國陰陽五行的思想,為宇宙構成的象徵。從石庭的左側開始,由西向東排列,分別為五石、二

石、三石、二石、三石,共有十五石所組成。五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代表萬物生成天;二為地之概念,三即為天地人

三才的代表。河圖與洛書中亦提及一十五為天地自然及全宇宙之象徵。從不同角度看石庭,只能看到十四個,其隱藏之石蘊含著禪意。

龍安寺方丈庭園又稱為「虎負子渡河」庭,為此石庭之中國故事傳說,描述母虎如何將三虎子(其中一隻為惡虎),順利越渡河川之

故事,所以二石石組、三石石組亦代表著虎之組合,並且表示禪修過程之艱辛。其將石之間的關係,以高妙的想像力加以發揮。方丈

東北庭有茶室藏六庵,前方有一蹲踞為「吾唯知足」,其意義類似知足常樂之中國諺語。這些寧靜的”禪學“意境是從庭園的遊廊來遠觀

欣賞,可算是日本造景的典型美。即使是一塊簡單平凡的石子,其中亦有開示參悟的因子,如禪師所說的「樹葉紛紛落落,乾坤報早

秋。分明祖師意,何用更馳求。」小中見大的「芥子納須彌」之禪宗思想。 旁點綴著石燈籠、洗手缽、五輪塔、塵穴等雕刻形成小而

美之世界。色調沈穩簡潔,引人沈思其中;但偶然神來一筆(強烈對比的色彩)又格外引人注目。 而木材、岩石的紋理和光線增添了靈

性,內外空間對比得非常和諧,使世間之凡人得以悟道入禪學之門;在專心凝神之氛圍中,捻香禮佛沐浴,感受身心靈之寧

靜。 由於 15 塊石頭中的一塊必定會被其他石頭遮掩住,數字猜謎使遊客興致大增;加上伊莉莎白女王拍手讚好認為是最具靈氣之花

圃,吸引國際之注目。另外,石庭亦被譽為美學上的黃金分割比例之代表,甚至運用遠近法,可能受西歐整形庭園手法影響,藝術上

的呈現完美畫面構圖。

其他值得一提的是桂離宮的「飛石」,人們踩踏其上時,得稟氣凝意、聚精會神,方能安然行走通過,具有提升心神、加強專

注力的作用。而此造園要素之陳設,即為禪宗意境之營造,讓禪境成為生動切實之活動,可以藉由人們的行走而領悟其中的禪境。枯

山水的白砂之運用,皆有廣漠無垠的人間苦海之象徵,表露出高遠的禪意境界,用以渡化人心。例如龍安寺方丈庭園的枯山水石庭。 而

枯山水一般都指稱為「禪院式枯山水」,如大德寺大仙院的庭園,屬室町時代後期的禪宗意境之表現。南禪寺南禪院庭園的「瀧口石

組」、天龍寺方丈庭園的「瀧石前立石」、「伏虎石」、「三尊石」、「出島石」、「夜泊石」等等,都是日本庭園中時常設置的意

境表現,營造出水石相融的自然景色,表現出禪宗意境之自然脫俗。而石組疊架和構圖,為禪意滲透入造園之石元素之自然寫意表現。

Page 49: Culture of Kyoro

觀智院

以苔蘚覆蓋庭院而得名「苔寺」的「西芳寺」、代表東山文化、擁有美麗庭園以白砂堆成階梯狀的銀沙灘、

Page 50: Culture of Kyoro
Page 51: Culture of Kyoro

由石川丈山創建仿造漢朝山水畫之「詩仙堂」、向月台的「慈照寺」(銀閣寺)、有均整的五重塔而聞名的「仁和寺」、表現密教

思想的 21 尊佛像為其精粹的「教王護國寺」(東寺)、座擁 200 多座塔與佛堂的比睿山「延曆寺」、首屈一指橫跨醍醐山的「醍醐寺」、

映在池中宛漂浮宮殿般的 「阿彌陀堂」(鳳凰堂)所在的「平等院」、被譽為日本茶道發揚地的「高山寺」,經榮西禪師從中國帶回

的茶樹種,後由明惠上人親手所植,是日本最古老的茶園、代表禪宗的「天龍寺」、保留最老的舞臺之國寶級「本願寺」(西本願寺)、

朱紅參道光芒四射的「賀茂別雷神社」(上賀茂神社 )、京都地區最古老的神社之一「賀茂禦祖神社」(下鴨神社)其正殿為日本最

古老的神社的「宇治上神社」、日本最後一位將軍居所而以燦爛隔扇畫聞名的「二條城」等等;以上各景點都是日本歷史和文化的遺

產。每當節慶祭典時,旅館為之滿,街巷為之擁塞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Page 52: Culture of Kyoro

京都市累積逾千年文化,古舊建築隨處可見; 寺廟無不都是位處在森林間的木構建築,並都配有來自古井、瀑布、溪流等。

寺院前常有類似大型門框或牌坊的鳥居,是一地標,表示進入神明神聖的空間。 通往正殿的通道,往往兩側是高聳松柏、楓樹或林立

長道,稱之為表參道, 如於秋天探訪地藏院”金色參道”,於冬天拜訪實相院之”白銀之床”。 在參拜的過程,慢步踏過樹下的碎石道,

讓凡人心思浮動疲憊的身心,在沉淨樹蔭間與洗手亭,洗滌與淨身後,讓參拜者的身心,得以進入與信眾同等之安頓狀態。 我更喜愛

的是進入鳥居後的森林步道、清新空氣,以清水(塘)、石材、松(竹、梅、楓等)林造景刻意營造之氛圍。

日本園林中精心挑選的岩石佈置在特殊的位置,大小不一石頭像沙礫一樣鋪成小路,而傾斜著的、大的、寬闊的砂礫代表海浪或下雨

天。 室町時代的「枯山水」所代表的意境一樣,超越了自然,在眼睛所能看見的景色的另一想像空間,營造出眼睛所看不見的神韻;

創造了一個精神宇宙的觀念,若從西洋合理主義的觀點看來,不被「科學」所接受的宇宙觀,到了現代以另一種的「價值觀」受到重

視。小形研三先生認為:「住家庭園,首先必須是一個美麗、能讓觀賞者感到自在與舒適的空間。 若是過於講究理論、或是裝飾過剩

的庭園,是不適合當作住家的一部份。」 象徵著日本之心的內景,以外景的型式作表現的「日本庭園」,是日本文化與精神的骨幹與

精髓。

Page 53: Culture of Kyoro

在日本傳統園林造景中,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體構成。 其最基本的植物是一兩種常綠松(代表長壽)、紫杉、圓柏、綠竹、茶、

樁、山茱萸為主景, 如高山寺就是日本最古老之茶園;可常年保持風貌;色澤淺亮的(櫻花、梅花、木蓮代表完美)或彩葉植物(紅楓)

提供了另一道天然背景,日本人對櫻花和紅楓的熱愛是無與倫比的。 春天就變成一櫻花世界,被列為櫻花名所的就有17處之多。而與

古樸建築交相輝映的紅葉林,又把深秋的絢麗、凝重表現得恰如其分。如東福禪寺、高桐寺、寶嚴院、大授庵、永觀堂、高台寺、寶

泉院之”額緣庭園”等 是秋天賞楓之寶地。 京都嵐山的紅葉負有盛名。沿著山路,穿越白雲橋前往高山寺,從寺內遠眺清瀧川峽谷與丹

霞白堤,紅葉繽紛,層層疊疊,紅、黃、綠不同色彩的植物為寺院增添了秋的氣息,配上溪旁之鳶尾(代表純潔) 、地面的配合地面之

青苔、形成豐富多變、層次清楚簡潔、空間構圖均衡展現,讓人流連忘返。加上屈廊、燈籠裝飾而感受鐘聲、木魚 及香爐圍繞之佛( 或

禪)入世理想中既莊重又愉快的時尚。例如感覺非常特別的源光庵,為一間又小又不知名的小寺廟,卻是感覺到最有「禪味」的地方。

其中最知名的是兩扇窗,圓形的「悟之窗」與方形的「迷之窗」。「悟之窗」代表著心的修為、宇宙圓通融合等意義;而「迷之窗」代

表生老病死與四苦八苦等含意。 坐在這兩扇窗戶前,面對窗外的庭院;不知是不是過於安靜,就連庭院乍看下亦是靜止的。 但時間

一長就會發覺每一秒都有細微的變化,風吹,葉落,生生不息; 所謂”無聲勝有聲”。 說也奇妙,就在這許久未曾感受到的寧靜中,讓

馬不停蹄的心獲得暫時的休息與抒解。 也許不是空間的寧靜,而是心靜;靜下心來自然能夠看到更多,想到更多。 也許日本的禪師

就在這一片寧靜之中,拋開了種種繁雜俗務、虛偽、假象,得以看到最毫無保留的自己;也許當回歸到最原始的自己時,才能發現外

頭的一片天是多麼的遼闊;而人生的悲歡喜樂、生老病死就像四季交替一樣、週而復始,無法避免,只能一笑看待。

佛家培養禪定修持,首先是讓自己恢復空靈的赤子之心。 再以此純淨的心面對事物,尊重直覺所得的靈感,經過應用的實際驗

證,即可成智慧。有了如此清淨自在的覺性,上述一切意義,則不待尋思苦學,即可了然於胸。

雖然,中國亦有寺院以花木取勝的例子,比如北京廣濟寺的紫桐、潭柘寺的銀杏、臥佛寺的牡丹、戒台寺的龍松、大覺寺的玉

蘭,都是名物,並在京城小有名氣。但是,這些“名物”比起日本寺院的“名物”規模實在不能相提並論。如春天時平野神宮之”早櫻”、仁和

寺之”御室櫻”、樁寺之”五色八重散樁”、平野神社之”魁櫻”、又兵衛平安神宮之”紅枝垂櫻”、長谷寺與吉野吉水神社滿山之櫻花;隨心院

之”梅花” ;乙訓寺之”牡丹”;平等院之”紫藤”

茶道

茶道作為日本傳統的文化遺產已有 400 餘年的歷史,茶道是於平安時代( 唐朝陸羽之茶經)遣唐使,將佛教和茶一起帶回日本的。日本

人民稱 “中國是日本茶道的故鄉 ”。據日本文獻《奧儀抄》記載,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開元 17 年,公元 729 年)四月,朝廷召集

百僧到禁廷講《大般若經》時,曾有賜茶之事,則日本人飲茶始於奈良時代(公元 710-794)初期。據《日吉神道密記》記載,公元 805

年,從中國留學歸來的最澄帶回了茶籽,種在了日吉神社的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東麓還立有《日吉茶

園之碑》,其周圍仍生長著一些茶樹。與最澄從中國同船回國的弘法大師空海,在日本弘仁 5 年(公元 814)閏七月二十八日上獻《梵

字悉昙子母並釋義》等書所撰的《空海奉獻表》中,有“茶湯坐來”等字樣。《日本後記》弘仁 6 年(公元 815)夏四月癸卯記事中,記

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國,過崇福寺,大僧都永忠親自煎茶供奉的事。永忠在寶龜初(公元 770 年左右)入唐,到延歷二十四年(公元

805 年)才回國的,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內、近江、丹波、播磨各國種植茶樹,每年都要上貢。《拾芥抄》中更

近一步說,在當時的首都,一條、正親町、豬熊和大宮的萬一町等地也設有官營的茶園,種植茶樹以供朝廷之用。

Page 54: Culture of Kyoro

日本當時是如何飲茶的?從與永忠同時代的幾部漢詩集中可以發現,日本當時的飲茶法與中國唐代流行的餅茶煎飲法完全一樣。《經

國集》有一首題為《和出雲巨太守茶歌》描寫了將茶餅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獨對金爐炙令燥),然後碾成末,汲取清流,點燃獸炭(獸

炭須臾炎氣盛),待水沸騰起來(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點吳鹽,味道就更美了(吳鹽和味味更美)。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

罷余香處處薰)。這是典型的餅茶煎飲法。這一時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為主體,以弘仁年間(公元 810-824)

為中心而展開的,這一段時間構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黃金時代,學術界稱之為“弘仁茶風”。 嵯峨天皇愛好文學,特別崇尚唐朝的文

化。在其影響下,弘仁年間成為唐文化盛行的時代,茶文化時其中最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經常與空海在一起飲茶,他們之間留下了

許多茶詩,如《與海公飲茶送歸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詩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獻詩》等。總之,奈良、平安時期,日本接受、輸入

中國的茶文化,開始了本國茶文化的發展。飲茶首先在宮廷貴族、僧侶和上層社會中傳播並流行,也開始種茶、制茶、在飲茶方法上

則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Page 55: Culture of Kyoro

弘仁茶風隨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別詩由於宇多天皇在寬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領袖天台座主良源禁

止在 6 月和 11 月的法會中調缽煎茶,於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斷。但在十世紀初的《延喜式》中,有獻濑戶燒、備前燒和長門燒茶

碗等事的記載,這說明飲茶的風氣開始在日本流傳。

茶道(Cahdo),其實是一種茶敘的儀式,日本自古以來,稱之為「茶之湯」(Chanoyu),而喝茶的敘會則稱為 「茶會」(Chakai)。

至室町時代,大將軍足利義政( Kamakula Shogunate )愛好喝茶,便委派能阿彌為將軍府(Samurai )制定殿中的茶儀式,從此茶敘 (鬥茶 tocha )

的正式禮儀開始成立。但將這種茶之湯的形式禮法再進一步提昇至精神層面,卻由其弟子村田珠光所創,他倡導的「茶襌一味」,將

茶事一變成為通過茶會儀式至自律、禮讓謙恭的心境、為茶道開創先河。故首先創立日本茶道的是 15 世紀奈良稱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

然而,把茶和茶道真正提高到藝術水平上的是千利休(1522-1591 年)。他自幼刻苦鑽研茶道,16 歲時即在京都舉辦“早茶會”,茶道的四規

七則就是千利休制定的。以往茶室的入口會按客人身份的貴賤而分開,千休修訂了不分貴賤全部都要從卑賤的入口進入,令每個人在

Page 56: Culture of Kyoro

進行茶道時都以平等謙卑的心態來進行。茶室的擺設及茶花的配置均以樸實為主,摒棄豪華的作風。千利休的弟子遍及各階層,亦因

此把茶道廣泛地普及至社會各階層。公元 805 年,傳教大師自唐歸日,帶茶種播於比叡山麓;翌年著名的弘法大師亦扔攜回茶種由行

腳僧遍傳金國;可惜其後平安時代末期,在源平氏相爭之亂世下,,千利休觸怒了豐臣秀吉,遭受被下令切腹的悲劇命運。千家亦因

此一度沉寂,喫茶一度息微,直至公元 1191 年襌僧榮西把茶樹從中國移植至九州,令茶會再度興起;而宇治至今仍為日本產茶中心。

其後榮西著「喫茶養生記」一書,把茶推許為壽靈丹。

千利休偍倡「和敬清寂」亦成茶道的本義,茶道之四規為和、敬、清、寂 ( humility, restraint, simplicity, naturalism, profundity, imperfection, and

asymmetry [emphasizing] simple, )。而這四個字所包涵的茶道: 「和」是和睦,指人與大自然的調和。 「敬」是指由主客之間互相尊敬開

始以至對任何事物都抱有謙敬之心。 「清」是凝神沉思, 指要令自己心意純樸清靜,無人世俗念,達至襌的意境。「寂」心無雜念,

更是由上述意境。 另品茗時講究七則 : 茶要濃淡適口;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隨著季節的變化,茶水的溫度要與之相適應;插花要

新鮮;時間要早些(如客人通常早於規定時間 15-30 分鐘到達指定地點);不下雨也要準備雨具;要周到地照顧所有的客人,包括客人的

客人;總之,在茶會進行中,自始至終貫穿著濃郁的人情味和以禮待人的大和民族風格。

Page 57: Culture of Kyoro

日本人稱簡潔純樸美學為「佗」(WABI)是要了解日本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為了配合這種境界,茶室的內外環境及佈置都很考究。

若按其舉行季節時分可分為曉、朝茶、正午、飯後、夜咄、跡見、不時等合稱為「茶事七式」。 它不但是日本十分流行的一種獨特的

品茶藝術和飲茶方式,而且成為日本人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進行社交的手段。日本少女在結婚之前,幾乎都學習茶道,以培養

優雅文靜的舉止和寬闊的胸懷。

茶室大多是在在幽靜的日式庭院內部。 整個茶室的景緻,清流細石,樹叢幽徑的佈置,不單是作為觀賞之用,更為營造一寂寞之境,

形成茶道與俗世隔絕的一個區界。達至與大自然融合為一,無始無終的那種安祥寧靜;追求儒道。 其中又以京都御所之「武者小路通

Mushakouji-tea school」中之浮庵、大覺寺的”茶室望雲亭”、東本院寺涉成園之” 茶室縮遠亭”、金閣寺之”茶所“、龍安寺方丈亭園之”藏六庵

茶室”,均是崇尚此道之盛景所在。 通往茶室的路小徑通樣以造園手法加以修飾,內以飛石為主體,洗手缽為淨心處,以水缽為守護

石,以前石做拜石;並以濃郁的樹蔭做背景,內設燈籠。 石燈籠和洗手缽成為常見的小品,燈籠按可分成獻燈籠和庭燈籠;前者較早,

一般用於神佛前當供燈;後者作為茶道禮儀和園林的小品。 洗手缽和蹲踞洗手缽是茶庭中的必備用品。高的稱洗手缽,矮的稱蹲踞,

外形有各種式樣,如菊花形洗手缽、八角形洗手缽等;一般以墊有石基的洗手缽為中心,周圍有幾個伴石。 由圍石發展到單個洗手缽,

再由單個洗手缽發展到一個蹲踞石組,這也反映了茶庭的發展由飛石本位走向蹲踞本位的過程。 在茶會時,茶客在經過茶庭的時候,

必須先洗手和漱口,以達淨心的目的。

茶室入口的地方是一扇活動的矮門,客人宜躬身入內表示謙遜;而主人則跪在門前迎接以示尊敬。在茶室的四面牆壁上,往往掛著

名貴字畫,室內還有插花裝飾,供賓客欣賞。茶室正中設有燒水用的陶制炭爐和茶釜,爐前放著茶碗(如黑天目蓮卉)和各種飲茶用具。

茶具要四季應時,並且多是歷史珍品。日本茶道最大流派「裹干家」倡導在清幽氛圍以細膩手法品茗乳香煎茶,體驗「和、敬、清、

寂」精神,領受悠然自得的真性情而悟道。品茶時要雙手捧碗,從左向右轉一周,喝茶時一定要三口喝盡,最後一口還應發出輕輕響

聲,表示對茶的讚美。甚至以茶祝壽,把 108 歲稱為 “茶壽 ”,因為茶字的最上面 “廿 ”為 20,把上下面其餘筆劃為 “八 ” “十 ” “八 ”,

20 加 88,總和為 108

現今推薦之日式庭園

日本島根縣足立美術館(www.adachi-museum.or.jp) 被人稱頌的兩大特色,是在「庭園本身就是畫」,以及收藏了日本多位藝術家的美術

作品,其中又以「橫山大觀」的作品「無我」最知名。

美術館籌設初期之規劃書中,就立志要建造一如畫般的美麗庭園,好讓整個美術館包圍在庭園當中,而且要讓每扇窗戶看出去都宛

如一幅畫般美麗;從每個窗戶、每個角度看出去,都有其被設計好的庭園景觀;而且四季各有不同風情。此外,每個景觀也都有其設

計理念,例如天然瀑布與小橋流水的延伸設計、枯山水與石頭的擺設藝術等等,都有其意義。這美術館從 2003 起開始獲得美國「Journal

Page 58: Culture of Kyoro

of Japanese Gardening」日本庭園雜誌青睞,從 389 個日式名園中將其評選為第一名,而且此榮耀一開啟就連續 4 年,直到今年 2006 年,

評選庭園增加到 600 多家,足立美術館照樣被評選為第一。

足立美術館總佔地面積約 1 萬 3 千坪,收藏了大約 1300 幅名畫,畫家包含橫山大觀、川合玉堂、上村松園等日本畫壇巨匠,館內陶藝

館則收藏河井寬次郎、北大路魯山人等人的陶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