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殷健灵 编辑邮 …xmwb.xinmin.cn/resfile/2016-09-15/A12/A12.pdf ·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殷健灵 编辑邮箱:yjl@xmwb.com.cn

十日谈行迹

新民网:www.xinmin.cn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12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殷健灵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吟月杂说赵丽宏

! ! !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多少咏月的诗篇,和月光一起荡漾在中国人的心头。中国古诗中写到月亮

的,不计其数。古代的诗人为什么喜欢吟月?是因为月亮的美丽和神奇。在人类肉眼能观察到的宇宙天象中,月亮是最美妙的,月亮挂在夜空中,阴晴圆缺,亘古如一,神秘而亲近。古人不明白月亮出没变化的科学道理,便编出很多神奇的故事,生发出很多诗意的联想。月亮出现在中国人的诗中,绝不是单纯写景,有人望月思乡,有人咏月抒情,有人借月讽喻,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际遇,诗人笔下的月光便有不同的涵义。在三千多年的 《诗经》中,便已出现写月亮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月亮出来那么皎洁明亮,在月下舞蹈的佳人那么美妙动人"。三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诗人用绮丽的想象和斑斓的文笔,把月亮描绘得千姿百态,展示了中国人的浪漫和想象力。动人的吟月诗,当然

不是纯粹写景,而是借月色寄托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很复杂,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可能蕴含其中。在古人诗中,明月是故乡,是亲人,是爱情,是友谊;明月是岁月,是历史,是无所不至的时空;明月是绮丽梦

想,是美好愿望,是心灵的无限延伸。在明月之夜,远离故

乡的游子会被皎洁的月光撩动思乡情怀。李白的《静夜思》,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思乡之诗。流传了一千多年,连三岁的孩童也会吟诵。其实,咏月诗在唐诗中俯拾皆是,譬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张九龄的“海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都是能引动无限遐

想的动人佳句。说到这一类吟诵月亮

的诗歌,不得不再谈谈李白。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题为《李白和月亮》,李白一生作诗无数,他的诗中多少次写到月亮,很难统计。李白诗中的月亮,变化多端,常写常新,他诗中出现过无数形、色、义各不相同的月亮:

“明月、朗月、皎月、素月、皓月、白月、弯月、半月、薄月、清月、汉月、晓月、寒月、山月、海月、云月、风月、花月、沙月、湖月、星月、水月、松月、天月、冰月、青天月、石上月……”这些都是出现在李白

诗句中的月亮,其中很多

属于李白的独创,每个词,都可以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

李白写月亮,没有一次是单纯的写景,总是和他的处境、心情、思考有关。李白的吟月诗中,还有一首影响特别大,那就是《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

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美酒和明月,是李白

一生无法离开的伴侣,它们出现在李白的诗中,变幻无穷,折射着诗人丰富浪漫的情感。唐朝的优秀诗人不计

其数,《全唐诗》收入诗作四万两千多首,入选的诗人共有 $%$& 人。其中有一位叫张若虚的诗人,扬州人,当时和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被称为初唐的“吴中四子”,他在唐代之后差不多被人忘记。《全唐诗》中只收入他两首诗,一首是五言排律 《代答闺梦还》,是平平之作,读后不会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他留在《全唐诗》中的另一首诗,却是一首绝妙佳作。这是一首写月亮的诗,题为《春江花月夜》。就是这一首诗,使他成为唐诗中的大家,所谓“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说的就是这位张若虚。这首诗曾经沉寂了好几百年,除 《全唐诗》外,唐人编选的唐诗中,无一将此诗选入,宋人编的唐诗,也少有人选此诗。一直到明代才逐渐为人所识。然而清人蘅堂退士在编 《唐诗三百首》时,老眼昏花,在他的选本中竟然弃而不选。闻一多曾经这样评论这首诗,“这是诗中之诗,顶峰上

的顶峰”。中国的民族管弦乐 《春江花月夜》,就是表现这首诗的意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

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的这首诗,把

自然的月亮、人文的月亮和情感的月亮融合为一体,诗中不仅以奇妙的意象描绘天水之间的月色美景,也感悟人生,讴歌爱情,流露哲思,回眸历史,叩问宇宙。古人咏月的丰富主题,在这首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一位外国评论家在读了中国古人那些咏月诗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孤寂的观众,一切都在她的注视下,她所观察到的一切隐秘、激情、悲伤和欢乐,都被转化成美妙的比喻和文字,她无声地连接起远隔千山万水的思念。”这样的评论,也在我

的心里引起了共鸣。

陆文夫不喜欢纽约

!美"陈

! ! ! !我坦白一下,我思念最多的人不是女人,是男人。男人,谁啊?陆文夫,中国已故当代著名作家,也是获奖作品《美食家》的作者。我对他的怀念正因为这部小说。《美食家》 '&()年发表在 《收获》上时,我恰从上海毕业实习返京,马上就爱不释手。这里有个缘由。我在上海的大半年,除了玩就是

吃。当时我们一班学生住在平凉路上浦江饭店的半地下室,大房间上下铺。一起床我就往外跑,北四川路信谊药厂斜对过有个“燕记”西菜社,名副其实的物美价廉,早上面包红茶加火腿煎蛋,两毛钱。中午一客炸猪排,一份红菜汤,二两面包,九毛五分钱。晚饭我得吃中餐,哪吃?南京东路上的扬州饭店,又是物美价廉,一份龙井虾仁四毛钱,河虾,必须河虾,用海虾那叫糊弄人。半年里上海馆子吃不少,西餐的“德大”,“红房子”,淮扬菜的“新亚酒楼”,粤菜的“梅龙镇”,甚至为吃四月上市的鲥鱼,愣坐一夜车跑到扬州的“富春茶社”,就在冶春园隔壁,小盘古东侧。听说北京也有叫“盘古”的产业,“盘古大观”?说真的,您这想象力好好比不上当年的盐商,盘古还加大,您想上哪去?透着暴发户的肤浅。小盘古,盘古配一小字,四平八稳自得其乐,所以人家富逾三代,您估计戏不大。可吃来吃去都有够,让我天天顿顿非吐不可。唯

有三样儿吃不腻,流连忘返,随时想起随时饿。一是黄浦公园茶楼的“魁星茶”,二是北四川路一家鸡粥店的三黄鸡加花雕酒。最让我疯狂的当属镇宁路上一家面馆儿,离延安西路不远,门脸儿不大,它的头汤阳春面,一毛三一碗,欧买嘎,买嘎德,所有副词都修饰不了我心中的欢悦,没错,我是怀着欢悦的心情去吃面的,像初恋一样。初恋为见一面,我能在严寒中苦熬三小时。可为吃这碗面,如果需要,我宁愿等三小时甚至更长。看去平常一碗清汤面,面条很细,丝丝如画像生的

一样,可吃到嘴里柔韧适中恰到好处,关键是“恰”,美妙都在这个恰字上。还有汤水,清澈见底却味道极鲜,口感顷刻浸透全身,仿佛有人为你红袖添香,让你欲罢不能,吃不是,不吃也不是,含在嘴里怕它消失,怕它化了,就像读好文字,怕它结束。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个人体会,是我神经不大正常

的产物。一碗面至于吗?可读完陆文夫的《美食家》我才明白,原来陆老师与我感同身受,在头汤面的问题上我与他息息相通。他创造了朱自治这个孜孜追求头汤面的角色,毫无疑问,他的一部分就是朱自治。这下我兴奋呀,想到镇宁路上那家面馆便想到朱自治,想到陆文夫,我坚信我们都属于“头汤面”派,美食不过头汤面,上海苏州式,句号。

纽约三十年,想念陆文夫,可想来想去不免遗憾。陆老师生前是来过纽约的,那是 '&(*年参加国际笔会年会。我相信他并不喜欢纽约。为啥?他在年会上的发言区区几百字,最后一句居然说:请原谅,我就讲这么一点,印不满一页。你看看,明显有情绪,不爱搭理纽约,连“印不满一页”都刻意强调出来,看来气得不轻。可为何陆老师不喜欢纽约呢?说到底吧,只有我明

白他的心思,就因为纽约没有头汤面!纽约中餐万万千,啥式样都有,连西藏的都有,就没上海阳春面!打着上海苏州旗号的餐厅比比皆是,小笼包,腌笃鲜,熏鱼烤麸,丝瓜面筋,绝无一家会做头汤面,搞得好吧?他们菜单上也有面,咸菜肉丝面,海鲜汤面,我跟你说,没法吃,完全不沾边。那个面条糟哒哒一点不清爽,肉了吧唧还粘牙,口感非常差。汤水也糊涂涂,搞不清啥个味道,雪菜么嚼也嚼不动,咸得要死。这种面条好卖的啦?干脆叫“气死陆文夫”算了。难怪陆老师火大呢,肯定大失所望,私底下用泰兴方言抱怨,要命嘞,我滴个小乖乖,乖乖隆滴咚,这个面条好吃的啦?个纽约搞得好啦?回国,回苏州!陆老师回苏州了,把九哥我留在这里。没有头汤

面的日子好不寂寞。

黄龙岘的月夜罗光辉

! ! ! !美丽乡村黄龙岘的夜,神秘,神奇,旷野无垠。

伴着悠然古韵,我走进了乡村的夜色中。弯弯曲曲的千年古官道,曾是南京中华门通往皖南的纽带,是通达政令、传递军情、商家买卖的必经山道,形于春秋战国,繁华鼎盛于明清。这条千年古道,能触及人的心灵。一进入古道,我就浮想联翩,急速的马蹄声,往返的达官贵人,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的脚步,一代又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祖先们的勤劳质朴,黄龙岘的盛衰更迭,都能让人感悟到它的繁华与辛酸。如今,这儿已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换了人间。

漫步在幽静的山路上,微风徐来,泥土的芬芳和湿漉漉的野草香味,让人沉醉,非常舒服。整个身心放松了,月光在树林里流淌,我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和

呼吸,远去了日间的喧嚣纷繁,远去了职场的名利争斗,没有了浮华和尘埃,一切都静了下来,此刻,我脑子里浮现出几个沉静之人:深谙“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要诀的王羲之,吟诗万首,妙在“心静犹知日月长”的陆游,“三年静住得天和”,在阳明洞里悟得心学的王阳明……成就经典,静,莫非就是门道?林清

玄先生说:“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一些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智慧”。我向往古典中的那些幽静雅静的意境。我喜欢微光迷人的夜,我向往和平。

走着想着,不知不觉,走出了那条

山路,走上了一座水库的堤坝,近前一看,是战备水库。我是个军人,有 +,多年军龄的我,尽管已经退休,遇上“战备”二字,还是特别敏感。我在野战部队

奋斗了十八年,我们部队是海防前线,那些日子,我们几乎天天是战备,枕着枪睡觉,

瞪着警惕的眼睛站岗放哨,月光下苦练杀敌本领……作为军人,我们清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会出大事。宁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日不备。一丝不苟钻研战争,一门心思准备打仗,一腔热血保家卫国,才是军人的正道!有强大的军队,国安,家安,人安。今夜的月亮还属于战备吗?我军以

善于夜战而出名。朝鲜战争让美军感

叹:“太阳是我们的,月亮是中国人的。”站在战备水库的堤坝上,看着波光粼粼,浮光跃金的水面,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民军队,哪有这风平浪静的温馨画面?那个年代,夜训场热火朝天,我们披星戴月,苦练巧练,练占领阵地,练夜间射击,练“火眼金睛”,练“夜老虎”本领。有首歌唱到,“白天不懂夜的黑。”军人,白天也懂夜的黑。

难忘如火如荼的大练兵场景,难忘一个一个火红的感叹号。我爱黄龙岘的夜,爱这般宁静、安详的静谧时光。

老马的故事刘维韬

! ! ! !晚上,散步累了,在小区边的一间烟杂店买瓶饮料。老板正躺在门前的摇椅上,怡然自得,他见我一头汗,招呼我坐下,“小弟弟,香烟恰(吃)哇”,正好走得累了,于是我也搬了一张藤椅,跟老板聊聊。

听我是普通话口音,老头子也磕磕巴巴地说起了松普(松江口音普通话),“端午吃了粽子哇?”“吃了几个。”“哦,吃过马家粽哇?”这让我一愣,“你怎么知道?”“哈哈,松江人吃过我家的粽子多得来”。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原来单位发的马家粽,它的主人,老马,正坐在我面前。这一下就打开了老马

的话匣子。还是叫小马的时候,种地种到 ),岁,“钞票没赚到,小孩倒是养了两个。”日脚难过,干脆,扔掉锄头,找亲戚借了 %,,

块钱,'&&'年,跑到中山二路的老汽车站,开了一间马家点心店。“一开始生意勿好,急

是急得来。”听说无锡小笼做得好,老马赶紧坐夜班绿皮车去学艺。那时还是国营饮食店,厨房也不贴什么“闲人免进”,倒是不怕你来偷艺。可是做点心的,都是凌晨三点开工,老

马两点就蹲在厨房外面,等师傅们陆续来上班了,一根根香烟发过去。“想想

那时候真是皮蛮厚的,呵呵。”原来无锡小笼就妙在调肉馅上,“松江人以前生煎馅里不放糖的,人家无锡师傅要放的。”这

一放,味道就不一样了。“那时候,一天要用掉一包面粉,五十斤哦,来不及做!”老马的眼睛放出光来,在昏暗的路灯下,很

亮很亮。“小弟弟,跟你讲,只要肯用心学,没有做不好的事体。”

点心店生意好了,老马也想搞搞“多元化”。还是那句老话,只要肯用心。他盯上了粽子,从上世纪 &,年代开始,松江的各家单位开始流行发粽子。老马回到村里,走遍村里各家,跟着老太太们学,回来自己再创新。“电视上包粽子状元一个钟

头包二百个,容易的,我两分钟七

个笃定包好,四面光,煮好了清爽得很。”到现在,松江很多单位,年年都来订马家粽。“看看,我女儿帮我设计的包装纸,外面都吃嘉兴粽,本地人吃马家粽,哈哈,我还买了真空包装机,以后要做品牌!”老马说得兴起,浑然不觉香烟快烧到手指头了。忙了半辈子生意,老马也老

了,“一辈子太快了,没学到其他本事,就记得我爸爸教我的,做生活要用心思。”说到这儿,老马又点燃了一

根烟,眼睛眯眯地笑着。

! ! ! !香港最后的城中

村#请看明日本栏$

信阳黄柏山 (中国画% 连俊洲

人月圆·中秋寄思张奕霜

! ! ! !秋林红蝶风中乱!烟雨泣寒山" 清溪渡冷!萧萧马

去!泪叹流年"

桂香疏影!彩灯四射!夜静无眠" 醉逢何日!祥和

安逸!月满人圆#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