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patrick lam) - theoaksnet.org ·...

8
使在今天高速變化的互聯網年代,創新是每家組織和領袖必 須具備的能力,是企業生存與發展力量的泉源。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特質、想像力、創意、智力,在知 識技能上也不盡相同;組織內成員的能力、企業擁有的資 源等,也肯定有差異。我們會否低估自己(領導的企業) 之創新能力?管理學大師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 1998 年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有關創新的文章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文章指出: 「創新正如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一樣,需要有才華、創造力 和知識。但是當一切都說過和做過,創新還需要刻苦、專 注、目標明確地工作。若缺乏勤奮、堅持和承擔,那麼才 華、創造力和知識皆不能發揮。」 換言之,領袖除了專業能力、創造性思考能力,能夠提出 解決方案打破成規,遇到瓶頸時不退縮外,也必須具備適 當的動機,積極承擔以最佳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及替企業 及客戶尋找價值的決心。 研究創新這課題的學者和專家認為,創新者的特質是可以 培育和教導的,創新的本領是可以鍛鍊的。除了鼓勵讀者 多閱讀和研習外,我也願意提供下列兩個尋找創新意念的 主要方法。 觀摩其他行業的經營模式 很少人能夠獨立想出一個全新的方案,解決客戶或企業的 問題,但從別的行業免費借用一個好主意,然後應用在自 己的行業和企業上,困難程度會大大降低。我敢說,這是 世上最普遍被採用的創新方法。 網絡服務 半導體(集成電路)這行業在 196070 年代面世時,業 界基本上從事產品設計、晶片製造、裝配封裝、產品測試 和銷售服務等業務流程。由於晶片製造的投資非常龐大, 兼且技術高度密集裝配封裝流程又大部分假手於亞洲的分 廠或外發加工,因此自 1990 年代新成立的半導體企業, 如美國的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英偉達 Nvidia)、台灣的聯發科技(MediaTek)等,多選擇以 「無晶圓半導體公司」(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模式經營,只負責晶元的設計、研發、應用和銷售,將晶 片 製 造 外 包 給 專 業 的 晶 圓 代 工 廠。台 灣 的 台 積 電 TSMC),便是箇中的表表者。 這個專業外包(Outsourcing)的經營模式,替初創、資源 較少的企業移除重要的障礙和財務負擔,讓它們可以專注 於一些不能外發的業務;外包商則以其工藝技術及累積的 經驗、以及較高的成品率和機器使用率,降低晶元製作的 直接成本,並以較多元化的客戶來攤分龐大的設備投資, 降低生產的固定成本。 隨着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科技日漸成熟,共享 網絡服務資源的概念變成趨勢。亞馬遜多年來積極投資並 且擁有成熟的技術平台,正好以租賃服務模式來支援如網 飛(Netflix)及 Snapchat 這些新創企業,與此同時,這也 成就了亞馬遜發展最迅速的業務亞馬遜網絡服務 Amazon Web Services, AWS)。這些網絡服務採納存在 已久、績效鮮明的半導體業外包商業模式,創造了雙贏局 面,替創新者帶來極大價值。 客戶的評語 亞馬遜自網站成立初期,已經讓顧客發表書評,而且不論 好惡來者不拒地刊登,建立了顧客對亞馬遜的信任。亞馬 遜在其網站也發佈暢銷書籍排行榜,間接推動酷愛閱讀的 人士購買;它也蒐集客戶曾經購買或探討閱讀的資料,再 由其系統向相關客戶推薦品味相近的書籍。 公義樹 通訊 二○一九年春季(3/2019VOL. 71 公義樹 願景與使命 我們與中小型企業結伴同行,建立他們成為互助社群,彼 此支援;我們輔助企業以使命營商、重塑商業文化、更新 思維、改革管理、轉化生命;並且推動信徒在營商環境中 實踐基督信仰、見證基督的恩典和公義、分享祝福。 林師龐博士Dr. Patrick Lam) 林博士是香港上市公司 ASM 太平洋科技的共同創辦人、首位僱員及首任行 政總裁,擔任 ASM 領導三十多年,由創業時只有美金五千元的資本起家。 ASM 2002 年起,成為全球半導體裝配及封裝設備行業排名首位(營業額 及市值)的跨國企業。 林博士在業務及管理上的成就,備受業界稱許。ASM 2004 年被《亞洲財 經》選為「香港十大最佳管理的公司」,林博士更於 2003 年獲選《半導體 業點將錄:全球半導體工業最具領導及影響力人士》百名行政總裁之名列。 2006 年底退休後,獲政府委任為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過去十年,在 公義樹主領企業啟導課程,以及為商界領袖與企業經營者提供顧問服務。 ® 創新的操練 焦點 文章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Sep-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使命

營商

在今天高速變化的互聯網年代,創新是每家組織和領袖必

須具備的能力,是企業生存與發展力量的泉源。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特質、想像力、創意、智力,在知

識技能上也不盡相同;組織內成員的能力、企業擁有的資

源等,也肯定有差異。我們會否低估自己(領導的企業)

之創新能力?管理學大師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1998年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有關創新的文章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文章指出:

「創新正如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一樣,需要有才華、創造力

和知識。但是當一切都說過和做過,創新還需要刻苦、專

注、目標明確地工作。若缺乏勤奮、堅持和承擔,那麼才

華、創造力和知識皆不能發揮。」

換言之,領袖除了專業能力、創造性思考能力,能夠提出

解決方案打破成規,遇到瓶頸時不退縮外,也必須具備適

當的動機,積極承擔以最佳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及替企業

及客戶尋找價值的決心。

研究創新這課題的學者和專家認為,創新者的特質是可以

培育和教導的,創新的本領是可以鍛鍊的。除了鼓勵讀者

多閱讀和研習外,我也願意提供下列兩個尋找創新意念的

主要方法。

觀摩其他行業的經營模式

很少人能夠獨立想出一個全新的方案,解決客戶或企業的

問題,但從別的行業免費借用一個好主意,然後應用在自

己的行業和企業上,困難程度會大大降低。我敢說,這是

世上最普遍被採用的創新方法。

網絡服務

半導體(集成電路)這行業在1960、70年代面世時,業

界基本上從事產品設計、晶片製造、裝配封裝、產品測試

和銷售服務等業務流程。由於晶片製造的投資非常龐大,

兼且技術高度密集裝配封裝流程又大部分假手於亞洲的分

廠或外發加工,因此自1990年代新成立的半導體企業,

如美國的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英偉達

(Nvidia)、台灣的聯發科技(MediaTek)等,多選擇以

「無晶圓半導體公司」(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模式經營,只負責晶元的設計、研發、應用和銷售,將晶

片 製 造 外 包 給 專 業 的 晶 圓 代 工 廠。台 灣 的 台 積 電

(TSMC),便是箇中的表表者。

這個專業外包(Outsourcing)的經營模式,替初創、資源

較少的企業移除重要的障礙和財務負擔,讓它們可以專注

於一些不能外發的業務;外包商則以其工藝技術及累積的

經驗、以及較高的成品率和機器使用率,降低晶元製作的

直接成本,並以較多元化的客戶來攤分龐大的設備投資,

降低生產的固定成本。

隨着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科技日漸成熟,共享

網絡服務資源的概念變成趨勢。亞馬遜多年來積極投資並

且擁有成熟的技術平台,正好以租賃服務模式來支援如網

飛(Netflix)及 Snapchat 這些新創企業,與此同時,這也

成就了亞馬遜發展最迅速的業務―亞馬遜網絡服務

(Amazon Web Services, AWS)。這些網絡服務採納存在

已久、績效鮮明的半導體業外包商業模式,創造了雙贏局

面,替創新者帶來極大價值。

客戶的評語

亞馬遜自網站成立初期,已經讓顧客發表書評,而且不論

好惡來者不拒地刊登,建立了顧客對亞馬遜的信任。亞馬

遜在其網站也發佈暢銷書籍排行榜,間接推動酷愛閱讀的

人士購買;它也蒐集客戶曾經購買或探討閱讀的資料,再

由其系統向相關客戶推薦品味相近的書籍。

公義樹通訊二○一九年春季(3/2019)

VOL. 71

公義樹願景與使命

我們與中小型企業結伴同行,建立他們成為互助社群,彼

此支援;我們輔助企業以使命營商、重塑商業文化、更新

思維、改革管理、轉化生命;並且推動信徒在營商環境中

實踐基督信仰、見證基督的恩典和公義、分享祝福。

林師龐博士(Dr. Patrick Lam)

林博士是香港上市公司ASM太平洋科技的共同創辦人、首位僱員及首任行

政總裁,擔任ASM領導三十多年,由創業時只有美金五千元的資本起家。

ASM自2002年起,成為全球半導體裝配及封裝設備行業排名首位(營業額

及市值)的跨國企業。

林博士在業務及管理上的成就,備受業界稱許。ASM於2004年被《亞洲財

經》選為「香港十大最佳管理的公司」,林博士更於2003年獲選《半導體

業點將錄:全球半導體工業最具領導及影響力人士》百名行政總裁之名列。

2006年底退休後,獲政府委任為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過去十年,在

公義樹主領企業啟導課程,以及為商界領袖與企業經營者提供顧問服務。

®

創新的操練

焦點文章

藉着吸引顧客閱讀其網上資料,讓大眾同時成為資料的提

供者(Crowd-sourcing),使信息變成值得信賴,如此行

銷策略其實在不同的行業也開花結果。例子包括旅遊網站

TripAdvisor,點評網站Yelp,以及在香港極受歡迎的開飯

喇(OpenRice)餐廳搜尋網站。當中的書評變了食評,而

提供顧客品味相近的書籍,變了按廣告客戶而推薦的餐

廳。這樣,黃頁分類(舊式電話簿)被創新成為顧客作選

擇時值得信賴的資訊,廣告形式亦變得更有效。

有效配對顧客與資源的方案

2009年成立於美國加州的優步(Uber),為顧客提供以私

家車為本的交通服務。它本身並不擁有任何車隊,而是以

手機應用程式作為平台,替需要找車的顧客和擁有車輛而

需要找生意的司機配對,替雙方提供價值。

優步利用顧客手機內置的定位系統,便知道顧客所處的位

置,配對附近的司機,以縮短顧客等候的時間。當司機接

下這生意時,優步會通知顧客這司機及汽車的資料、等候

的時間、以及標示明確的價格;車費會自動從他們的信用

卡中扣除。為保障顧客能獲得優秀的服務,優步非常重視

顧客乘車的體驗和評價。

突破傳統智慧的逆向思維

我出外旅遊時,在不同景點附近,看見那些小攤檔往往擺

賣相同的產品。這是生意人賣同類產品來聯手托價,還是

銷售者沒有動腦筋、從顧客角度反思他們需要購買甚麽東

西?他們有沒有想過在這時候才加入市場,如何能超越先

行者?除價格外,如何突圍而出,吸引顧客?

當你和下屬討論問題時,他們是否告訴你這主意以前也嘗

試過,但不成功,所以不需再考慮,甚至描述競爭對手也

曾碰釘子,所以今天的方法或方向是最正確的?沒錯,不

少人只是看見自己的限制與環境的障礙,總覺得自己的資

源較別人少,便認為難以出人頭地,也不再願意思考如何

超越屏障。領袖此時應該提出一些消除或添加約束的試探

性問題,嘗試比較一些新的事物,來激發下屬以「框外思

維」(Think Outside the Box)來解決問題,突破傳統智慧

框架的束縛。

成功的創新常常是建立在失敗之作上面的。美國3M公司

的「報事貼」(post-it),是源自一個不良的黏膠,但找到

合適的應用後,便成為創新的產品。

領袖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定期檢閱一些曾經被否決的構

想,嘗試應用在新的範疇上,看看能否成為可行之道。

蘋果公司在1997年註銷了個人數碼助理和掌上電腦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的業務。十年後,在喬

布斯領導下卻捲土重來,推出顛覆性便攜創新產品―智

能電話 iPhone。重新嘗試曾被擱置的主意,這不單應用在

產品開發上,也有機會在業務模式、流程等用上。

勇敢選擇與眾不同的路,或逆向嘗試很多人認為行不通的

路,並不是單單源自領袖個人的自信和視野,認為眾人皆

醉我獨醒,而是對顧客或領受服務者的深切認識,真正洞

察他們的處境和需求、目前產品或服務提供者未能滿足顧

客的原因、推動技術之配合、對以前失敗的客觀分析。

創新並不是單純提出一個新穎、有創意的主意,若沒有適

當的執行力,願景不會變成現實。希望讀者能從此容易理

解的例子,明白何謂逆向思維式的創新,並如何替組織

(企業)和受服事者(顧客)增值。

2

在今天高速變化的互聯網年代,創新是每家組織和領袖必

須具備的能力,是企業生存與發展力量的泉源。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特質、想像力、創意、智力,在知

識技能上也不盡相同;組織內成員的能力、企業擁有的資

源等,也肯定有差異。我們會否低估自己(領導的企業)

之創新能力?管理學大師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1998年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有關創新的文章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文章指出:

「創新正如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一樣,需要有才華、創造力

和知識。但是當一切都說過和做過,創新還需要刻苦、專

注、目標明確地工作。若缺乏勤奮、堅持和承擔,那麼才

華、創造力和知識皆不能發揮。」

換言之,領袖除了專業能力、創造性思考能力,能夠提出

解決方案打破成規,遇到瓶頸時不退縮外,也必須具備適

當的動機,積極承擔以最佳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及替企業

及客戶尋找價值的決心。

研究創新這課題的學者和專家認為,創新者的特質是可以

培育和教導的,創新的本領是可以鍛鍊的。除了鼓勵讀者

多閱讀和研習外,我也願意提供下列兩個尋找創新意念的

主要方法。

觀摩其他行業的經營模式

很少人能夠獨立想出一個全新的方案,解決客戶或企業的

問題,但從別的行業免費借用一個好主意,然後應用在自

己的行業和企業上,困難程度會大大降低。我敢說,這是

世上最普遍被採用的創新方法。

網絡服務

半導體(集成電路)這行業在1960、70年代面世時,業

界基本上從事產品設計、晶片製造、裝配封裝、產品測試

和銷售服務等業務流程。由於晶片製造的投資非常龐大,

兼且技術高度密集裝配封裝流程又大部分假手於亞洲的分

廠或外發加工,因此自1990年代新成立的半導體企業,

如美國的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英偉達

(Nvidia)、台灣的聯發科技(MediaTek)等,多選擇以

「無晶圓半導體公司」(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模式經營,只負責晶元的設計、研發、應用和銷售,將晶

片 製 造 外 包 給 專 業 的 晶 圓 代 工 廠。台 灣 的 台 積 電

(TSMC),便是箇中的表表者。

這個專業外包(Outsourcing)的經營模式,替初創、資源

較少的企業移除重要的障礙和財務負擔,讓它們可以專注

於一些不能外發的業務;外包商則以其工藝技術及累積的

經驗、以及較高的成品率和機器使用率,降低晶元製作的

直接成本,並以較多元化的客戶來攤分龐大的設備投資,

降低生產的固定成本。

隨着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科技日漸成熟,共享

網絡服務資源的概念變成趨勢。亞馬遜多年來積極投資並

且擁有成熟的技術平台,正好以租賃服務模式來支援如網

飛(Netflix)及 Snapchat 這些新創企業,與此同時,這也

成就了亞馬遜發展最迅速的業務―亞馬遜網絡服務

(Amazon Web Services, AWS)。這些網絡服務採納存在

已久、績效鮮明的半導體業外包商業模式,創造了雙贏局

面,替創新者帶來極大價值。

客戶的評語

亞馬遜自網站成立初期,已經讓顧客發表書評,而且不論

好惡來者不拒地刊登,建立了顧客對亞馬遜的信任。亞馬

遜在其網站也發佈暢銷書籍排行榜,間接推動酷愛閱讀的

人士購買;它也蒐集客戶曾經購買或探討閱讀的資料,再

由其系統向相關客戶推薦品味相近的書籍。

發起人暨執行總監

為中小企鼓舞

差。這些「夾心」中小企老闆的日子過得很不容易,但這

些日子若不好好過,生命的時鐘便溜走。盼望你們堅持下

去,讓我們為他們鼓掌。

去年,香港人有一個極之不願意回憶的集體回憶。就是山

竹襲港,狂掃幾萬棵老樹,連根拔起。看到粗壯的老樹也

倒下來,不單難過,而且引起很多的聯想。我們自然聯想

到是因為它們的根不夠深吧?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為

什麼都是老樹倒下來?這景況是不是給香港人的提醒?做

生意的朋友,你們的根基植於深處嗎?可能我們沒想到有

一天老行尊也會倒下來的。對於抱持信仰的生意人,我想

鼓勵大家,進深的去認識上帝,以聖經的教導去經營,踏

上使命營商的路,那是我們的根基所在。

使命營商是上帝在商場興起的運動,相信上帝將要在商界

做新事,建立新文化,無論你是否中小企業生意人,盼望

你加入,讓商界發放新動力。

龔邱華珍公義樹下

這些年做生意的感到特別艱難,外圍的

變動因素不少,並不確定今年能否做到

亮麗的成績。在剛過去的公義樹之夜,

我們為做生意的中小企朋友打氣。

有初創業的商界新力軍,為著理想拼

搏,打出一條出路。萬事起頭難,盼望他們打好做生意的

價值信念和基礎,可以熬過頭兩年。

也有一群在商場做生意多年的前輩,做了一輩子的實業,

面對產業的轉變,在科技化的潮流下,承受轉型壓力。雖

說中小企是最靈活的,但是放下身段,重新上路,談何容

易。相信不少人到中年的老闆,正鍥而不捨的為公司尋找

新產業的。讓我們為他們鼓掌,加油啊!

還有不少是不大不小的老闆,年紀固然是不大不小,公司

規模不大不小,自己的孩子也是不大不小,這些老闆要照

顧孩子成長的需要,要看顧年老的雙親,還要不住的出

藉着吸引顧客閱讀其網上資料,讓大眾同時成為資料的提

供者(Crowd-sourcing),使信息變成值得信賴,如此行

銷策略其實在不同的行業也開花結果。例子包括旅遊網站

TripAdvisor,點評網站Yelp,以及在香港極受歡迎的開飯

喇(OpenRice)餐廳搜尋網站。當中的書評變了食評,而

提供顧客品味相近的書籍,變了按廣告客戶而推薦的餐

廳。這樣,黃頁分類(舊式電話簿)被創新成為顧客作選

擇時值得信賴的資訊,廣告形式亦變得更有效。

有效配對顧客與資源的方案

2009年成立於美國加州的優步(Uber),為顧客提供以私

家車為本的交通服務。它本身並不擁有任何車隊,而是以

手機應用程式作為平台,替需要找車的顧客和擁有車輛而

需要找生意的司機配對,替雙方提供價值。

優步利用顧客手機內置的定位系統,便知道顧客所處的位

置,配對附近的司機,以縮短顧客等候的時間。當司機接

下這生意時,優步會通知顧客這司機及汽車的資料、等候

的時間、以及標示明確的價格;車費會自動從他們的信用

卡中扣除。為保障顧客能獲得優秀的服務,優步非常重視

顧客乘車的體驗和評價。

突破傳統智慧的逆向思維

我出外旅遊時,在不同景點附近,看見那些小攤檔往往擺

賣相同的產品。這是生意人賣同類產品來聯手托價,還是

銷售者沒有動腦筋、從顧客角度反思他們需要購買甚麽東

西?他們有沒有想過在這時候才加入市場,如何能超越先

行者?除價格外,如何突圍而出,吸引顧客?

當你和下屬討論問題時,他們是否告訴你這主意以前也嘗

試過,但不成功,所以不需再考慮,甚至描述競爭對手也

曾碰釘子,所以今天的方法或方向是最正確的?沒錯,不

少人只是看見自己的限制與環境的障礙,總覺得自己的資

源較別人少,便認為難以出人頭地,也不再願意思考如何

超越屏障。領袖此時應該提出一些消除或添加約束的試探

性問題,嘗試比較一些新的事物,來激發下屬以「框外思

維」(Think Outside the Box)來解決問題,突破傳統智慧

框架的束縛。

成功的創新常常是建立在失敗之作上面的。美國3M公司

的「報事貼」(post-it),是源自一個不良的黏膠,但找到

合適的應用後,便成為創新的產品。

領袖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定期檢閱一些曾經被否決的構

想,嘗試應用在新的範疇上,看看能否成為可行之道。

蘋果公司在1997年註銷了個人數碼助理和掌上電腦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的業務。十年後,在喬

布斯領導下卻捲土重來,推出顛覆性便攜創新產品―智

能電話 iPhone。重新嘗試曾被擱置的主意,這不單應用在

產品開發上,也有機會在業務模式、流程等用上。

勇敢選擇與眾不同的路,或逆向嘗試很多人認為行不通的

路,並不是單單源自領袖個人的自信和視野,認為眾人皆

醉我獨醒,而是對顧客或領受服務者的深切認識,真正洞

察他們的處境和需求、目前產品或服務提供者未能滿足顧

客的原因、推動技術之配合、對以前失敗的客觀分析。

創新並不是單純提出一個新穎、有創意的主意,若沒有適

當的執行力,願景不會變成現實。希望讀者能從此容易理

解的例子,明白何謂逆向思維式的創新,並如何替組織

(企業)和受服事者(顧客)增值。

3

轉型中尋方向文/Leo Wan

跟耶穌做生意

我是做設計印刷生意的,今年剛好是

公司的第30個年頭。時間過得很快,

回想起最初創業時,我只是20出頭,

現在已踏入中年了。

本專欄見證各行業使命營商

的實踐模式和體會,推動更

多人在行業內活出使命。

第一個記得―創業的不知所措

開始學人做生意,起初,我跟爸爸取了少許金錢,與幾位

讀設計的同學合伙做生意,初時在幾位世伯支持下得到訂

單,生意不錯,但不到一年,因為缺乏經驗,完成手頭的

工作便再沒有新的訂單。還記得身上的金錢只夠乘車回公

司,不夠回家,甚至乎要找朋友借錢應付每月的開支。有

一天,一位朋友來探望我們,看見我們的情況,便說:

「我公司要請Sales,不如你們來面試,其一可以學習做生

意竅門,二來可以暫緩結束業務,邊學邊做吧。」很記得

沒有生意時的不知所措,不知道各老闆創業時是否跟我一

樣呢?

第二個記得―拍檔拆伙

隨後生意開始有轉機,隨著香港1990年代經濟起飛,我

們有好多機遇,公司需要增添人手、購置印刷機器、更要

搬到一所較大的廠房營運,這段日子也是我們最開心快樂

的時光。但正當向好的時候,我和拍檔因對公司的發展有

了分歧,最後拍檔離開自組公司,他不單將部分的客戶取

走,更要求取回他所賺到的金錢,那是我幾經辛苦才籌得

到的金錢。我心裏很不開心,有憤怒、有責怪,為何大家

的友情會落得如此呢?

於是我靠著自己永不放棄的信念,和不許在他面前跌倒的

心態,堅持下去,終於站穩陣腳。在1992年更出版了一

本雜誌,兼營廣告生意。

第三個記得―更新轉型

我公司也經歷了03年沙士和08年金融海嘯的湧浪,這些

危機對我公司不是致命的源頭,致命的是隨著時代的改

變,新科技的取替,全球印刷行業由傳統模式發展到電腦

數碼化的快速印製,再加上無紙張的環保生活概念、互聯

網的強大數據網絡、智能手機的功能一天一天的強大,構

成了很多行業的大改變、大革新,印刷行業也不例外。

香港的中小企業約34萬家,佔本港商業單位98%,我也

是其中一份子,若果配合不上步伐, 可能要面對淘汰。近

這十年間,由於客戶再不需要大量印件,公司的生意額也

下跌了一半多, 連雜誌也在2012年停刊。面對公司資源

有限、人才缺乏,並受限於市場及廣告萎縮,現時只剩下

三個半員工,其中半個是我的姐姐,她part time來幫忙做

會計,這不得不使我經常浮現結束的念頭。

在2002年,我和太太信了耶穌,有教會的生活,更參加

了公義樹的聚會。我的生意當時沒有太大起色,但在公義

樹認識到有共同信仰、做生意的中小企朋友,一同學習聖

經和分享生意場上的點點滴滴,彼此激勵,增進了我對生

意的想法,生命也起了動力。原來聖經可以教人做生意,

耶穌也在商場照顧生意人。

從前的我很多憂慮、多愁煩,常常裹足不前,想轉型卻又

猶豫。現在的我多了一份盼望,聖經裏時常提醒,抓緊人

生真正的焦點和方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

直跑」。

過去我只想到,如果沒有巨大的財力支持,我就「收

爐」。但漸漸摸索一下,又節流一下,有機會試試轉型,

改做書刊印刷⋯⋯一做便做到現在,還沒結束,還是涓滴

不絕,真的不由你不相信。

有朋友跟我說,邵逸夫60歲才從電影轉投電視行業,創

辦了無線電視。他的秘訣在於時常保持頭腦新鮮,有衝勁

和魄力,關注和敏銳社會發生的事情,他的生意一直做到

他全身而退的時候。現在的60歲都是年青人,我應該還

有機會,只要肯轉型,肯站起來嘗試,路還是可以走下去

的。

4

不知不覺,加入公義樹已有六年時間,公義樹經常教我們

「使命營商」,要做一個好管家。三年前,我心裏想,我的

生意可以為天父獻上什麼?深水埗明哥開燒味店,派飯給

貧窮人,我做程式開發,又可以服侍什麼人?當時想起我

姐姐,她自小因疾病處理不當,導致雙耳聽障,讀書、工

作都比常人花更大力氣,但結果也不一定很好,信耶穌前

更經常有輕生念頭,後來認識主耶穌,才找回自己的價

值,甚至以手語歌四處表演,讚美天父、為上帝作見證。

憑著天父給我的經歷及感動,嘗試開始聘請殘疾人士,第

一位是一個在大學讀電腦的同事,因著溝通障礙,畢業六

年,只可以從事速遞及辦公室助理等工作,第一次見他的

時候,眼神從來不會跟我接觸,見工的回應,少者一個

字,多者三個字,真正的「一字千金」。工作初期,他需要

較長時間去學習及適應,有時更會發出一些特別的聲音,

又會在辦公室四處走動。但我好快發現,當他學習到工作

Bruce公義樹荔枝角區

一副眼鏡,讓生命變得不一樣 本專欄將邀請中小企

老闆分享生意經營上

的喜怒哀樂,以及公

義樹群體同行路上的

精彩印記。

小老闆心靈札記

需要的程式後,他天生很強的專注力及盡責的態度,讓他

表現非常出色,我更經常稱讚他是程式界的天才,在他沒

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工作兩個月後,有一次在公司門口和

他擦身而過,我更好像見到公義樹發起人之一 Jane,他臉

上充滿了自信和光彩,隨著他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他更

是我們公司不可或缺、技術最厲害的前輩,專門負責指導

其他程式員。

很感恩,公司有不良於行、有聽不清楚、有說不明白、有

聽到說到但當面溝通不到的同事;亦有畢業不久的90後同

事,有海外的同事,感恩大家都能彼此包容和尊重,溝通

既沒有問題,相處得很好,工作亦很有效率。每個人都有

優點和缺點,我們不會因為一個人近視而拒絕聘請,那麼

又會因為一個人有殘疾,而不給他 /她一個機會嗎?只要

花一點資源、時間及關心,他們就能發揮得更好,你願意

為他們配這一副「合適的眼鏡」,讓他們看到一個不再一樣

的世界嗎?

靈程同路人

吳醫生是公義樹的同行者、屬靈導師、前董事和公義樹尖

沙咀 /佐敦區的PB成員,歷年獲得最多勤到獎;他也是我

的老戰友和事工拍擋。

十多年前,公義樹還在萌芽創立階段,還沒有辦公的地

方,透過前播道神學院許道良院長的推薦,我認識了吳醫

生,他引帶我認識播道會尖福堂的主任牧師,之後尖福堂

每周一天借出教會房間,讓公義樹開展與中小企的接觸和

服侍。

吳醫生與我並肩同行十多年,參與關懷營商信徒,陪伴同

行,鼓勵代禱,將他們帶到上帝面前。牧養迷失的生意人

的工作,是長長的歷程,每次我請吳醫生幫忙跟進陪伴某

弟兄的情況,他總是爽快的答應,旋即開始貼心的電話聯

繫,關心禱告,送上聖經章節勉勵主裏找出路。他是公義

樹的弟兄姊妹的屬靈父親,以慈父的心去牧養,不少弟兄

在其中重尋父愛。

他雖然行醫,但充滿創意,公義樹弟兄姊妹分享生意經歷

時,吳醫生專心聆聽,細心分析,他人在診所,卻洞悉世

情,緊貼潮流趨勢。原來吳醫生早年曾經營時裝生意,自

家設計生產,或許是沒遇上時機,又或是上帝定意呼召他

行醫,時裝生意後來結束了。對於這未完成的事業,他還

是津津樂道,常戲言早年若有公義樹,他的生意可能另有

洞天。

近年吳醫生潛心靈修,常常鼓勵公義樹弟兄姊妹培育內在

生命。每次在PB聚會,他總愛將新買的靈修書推介,甚至

自己付上時間主持讀書會,並先預備筆記和物色安靜的酒

樓,吸引弟兄姊妹在周間參加「靈修雅宴」,以飽心靈。

今天,吳醫生踏上天梯,回到天家,息勞歸主,我和公義

樹群體依依不捨;每周一早上公義樹尖佐區的PB聚會,吳

醫生曾在其中如慈父般的細心叮嚀,信心的差遣,在我們

的腦海成為愛的迴響,永遠縈繞心間。

懷念吳 醫生— 使命營商的同行者

Jane

5

公義樹定期與海外營商

者進行文化交流,本專

欄將分享在不同角落營

商者堅持使命的實踐。

使命營商在神州

三年前,我面對著對生活的不安,家人及同事不理解、情

緒低落的情況下,認識了公義樹。當時我的家和工作周圍

只有我信耶穌,加上我是急性子,碰了不少釘子,人際關

係特別緊張。然而上帝從不撇下我,首先,祂讓我參加了

「教會營商團契」的學習,讓我認識了很多自己的不足,

了解一切都是來自上帝,慢慢地學習謙卑,學習聆聽。同

時,上帝也在我的家作工,我丈夫、我媽媽、我弟弟也洗

禮、信了耶穌,這可比賺大錢更開心呢。 

不過,原來上帝早有計劃,先是揀選了我的家人,然後又

在我的家與工作中操練我們的信心。丈夫與我媽媽洗禮後

不久都生病,這考驗了我們的信心。經過幾個月的磨練,

他們康復了。我的生意也穩定下來了,以為能享受安穩的

日子,工廠裏卻出現重大事故,合伙人提出拆伙要求。丈

夫和我面對著苦心經營了六、七年的工廠,散伙在即,不

知何去何從。在最難決策的時候,營商團契的弟兄姐妹為

我們禱告,給我們各方面的關懷,與我們一同分析狀況,

幫忙獻策。最後,我們退出了經營多年的工廠,開始了現

在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立小生意。 

我們經營的是不鏽鋼,眾所周知,這是市場上價格最透明

的,我們在資金缺乏、市場風險大的現況下該如何生存

呢?但每次遇上困難,上帝總會向我們伸手,讓我們找到

出路。現在我們在半年的經營當中,要認真實踐服侍上

帝、服務人的原則。我們挺過來了,家庭與工作都滿有上

帝的恩典。感謝主耶穌,也感謝香港與教會營商團契的眾

弟兄妹!讓我們平安度過2018年。2019年,願與大家一

起繼續走榮神益人的營商之路。

公義樹境外營商團契

「對不起!我們不知道你們來訪,沒等你們午飯。」今天

上午我到境外探訪一對經營生意的夫婦,當我和一位弟兄

走進的店舖時,這對夫婦笑面盈盈地迎接我們,他們(尤

其是眼前身為店主的弟兄)與我們兩年前第一次探訪時竟

是判若兩人,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兩年前我們第

一次探訪他們時,這位弟兄一臉憂愁,傾談時和我們沒有

太多眼神接觸,只會偶爾看我們一眼,之後便會低下頭,

我們問他一句,他便敷衍我們一句。我們跟他談生意狀

況,當問到他與上帝的關係時,他或避而不談,或顧左右

而言他。我們離開前在他們店裏一起為他們禱告。去年我

們第二次探訪他們,情況還是差不多。

今天早上出發時,我被提示這次再去探訪時,留意引導這

位弟兄多分享,我唯唯諾諾,心中有種「老鼠拉龜,沒處

下手」的預感,不知道如何讓弟兄開口。沒想到,我們的

上帝竟溶化了一座冰山!

那天,我們跟這對夫婦稍作寒暄之後,這位「陌生的」弟

兄很快便主動單刀直入,與我們打開信仰的話題―教會

生活。我們從言談中得悉他去年受洗了!之後他參加團

契,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加入了詩班。他說自從洗禮

之後更感對主的愧疚,覺得虧欠上帝太多,不再像以往一

樣,只跟我們訴說生意如何艱難。當他知道了我和同行的

弟兄還沒吃午餐,便熱情地招待我們去用膳,與我們邊吃

邊談。這次整個探訪過程和之前兩次簡直是天淵之別,弟

兄的雙眼從眼鏡背後發出光芒,我們都感受到他滿有喜樂

和平安。

這位弟兄的太太後來告訴我們,自從去年我們探訪他們的

公司之後,上帝的靈親自感動了他,讓他從世界價值觀的

捆綁中甦醒過來。這是我四年來參加境外交流最喜樂、也

是最受鼓勵的一次,因為親身見證了上帝的大能。哈利路

亞,上帝是應當稱頌的!

Richard境外交流隊隊員

我們挺過來了!

冰山溶化了!

6

今年「公義樹之夜」於3月7日晚上圓滿舉行,400多人出

席,迎來雙料嘉賓講員―著名製衣業實業家陳淑玲女

士,與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先生蒞臨分享,

一班中小企老闆在台上傾力演出:有讓人熱血沸騰的擊鼓

演唱,有道盡生意人辛酸的說唱和故事分享,台上台下更

以詩歌助興。大家得著鼓舞,同心禱告,以信心和盼望迎

向艱難時局、起伏人生。願上帝得到當得的榮耀!

擊鼓作氣鼓動人心

邱騰華局長分享人生況味

主講嘉賓陳淑玲女士分享商業趨勢、人生與信仰

羅祖澄牧師以福音總結禱告

中小企擊鼓匯演生意人故事分享

中小企心聲Rap

7

面對新時局,怎樣開發出新動力?

⋯⋯有盼望,有動力前行

⋯⋯無關年紀,而是心態,每日有新

問題,keep住新心態

⋯⋯接觸未做過的事就有更大的動力

⋯⋯開心,發揮團隊精神

⋯⋯靠住上帝,有好既身體 動起來

⋯⋯讓上帝反轉生命

⋯⋯尋找上帝的方向,為事工和工作加油

⋯⋯新希望、新開始

⋯⋯新時代,新動力 靠主得力

想知更多,請瀏覽公義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heoaksltd

中小企生意人跟你談新動力

焦點熱話

支持公義樹

2018年4月-2019年1月營運收支報告

營運結餘/(不敷):(HK$335,133)

總收入:HK$2,148,662

16% 活動收費 / 會員費HK$339,670

2% 售賣書籍及其他HK$45,161

捐款HK$1,763,83182%

總支出:HK$2,483,795

13% 事工發展費用HK$332,553

1% 辦公室小型設備折舊HK$9,773

行政費用HK$76,6763%租金、差餉費用HK$315,00013%

70% 薪津福利HK$1,749,793

最新消息

查詢及報名:請致電公義樹秘書處 8200 6009;電郵:[email protected];網頁:www.theoaksnet.org

為公義樹祈禱:

‧2019年公義樹之夜於3月7日圓滿結束,恩典處

處,祝福滿滿,無盡感恩。

‧義務導師林師龐博士將三十多年領導和管理企業的

智慧出版成書,願主使用,建立領袖。

‧公義樹迎向20年的發展方向,願主引領。

請支持公義樹推動中小企使命營商事工。在上帝的國度中,獻上您的一份

同業小組聚會

同業的生意人聯繫、交流、分享、學習、群策群力,探索行

業發展前景,啟發新亮點,為業界祈禱守望。

紡織、成衣及配料行業

日期 每月最後一周的星期五

時間 早上10:30-中午12:30地點 荔枝角區恩福中心

備註 請先致電報名

應用聖經.培育靈性.同行守望

中小企「使命營商」祈禱小組 (PB - Prayer BAMers !)

各區PB每周聚會時間

上午8:00-9:30

周一 尖沙咀佐敦聯區 · 荔枝角區

周二 官塘九龍灣聯區 · 周五 中環上環聯區 · 葵芳區

「商與道」研習聖經書卷

2019年1-4月 尼希米記 2019年 5-7月 撒母耳記上

歡迎中小企基督徒生意人參加

上午 9:30-11:30

周四 青年區

地址:香港上環德輔道中156-164號通用商業大廈1樓101-102室電話:+852 2851 0101傳真:+852 2851 0080電郵:[email protected]網址:www.theoaksnet.org

公義樹有限公司 THE OAKS LTD.

你的個人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機構與閣下聯絡,並發放本機構的消息通訊、籌款、推廣活動或收集意見用途。如欲轉載本通訊文章,請先聯絡我們,以便授權

收閱通訊電子版:為環保起見,如閣下不欲收取本機構通訊或改收電子版;請致電 (852)8200 6009;或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通知我們,並提供以下資料:姓名、電郵、手提電話。

顧  問:周永健牧師、羅祖澄牧師、余達心牧師董  事:梁偉豪弟兄、伍建榮弟兄、葉義洪弟兄 曹黃燕珍姊妹、黃紹強弟兄、袁文浩弟兄執行總監:龔邱華珍 設  計:Leo Production Company 承  印:志德印刷有限公司

®

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祂得榮耀。(以賽亞書61:3)

https://www.facebook.com/theoaks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