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

722
第 1 页 导论  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 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目的问题。 在这方面他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 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 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 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 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 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和经济学科发展实践经验,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应当更加重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研究。我国 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经济学 发展得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科研究对象的重复。因为重 复已经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时至今日,我们再也不能 容忍这种人力资源浪费现象继续存在下去了,到了非解决不可的 时候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类。政治经 济学是以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经济学; 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邓小平经济理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论》 页、 同上书, 页。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 1 页

导论  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

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目的问题。

在这方面他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

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

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

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

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

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和经济学科发展实践经验,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应当更加重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研究。我国

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经济学

发展得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科研究对象的重复。因为重

复已经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时至今日,我们再也不能

容忍这种人力资源浪费现象继续存在下去了,到了非解决不可的

时候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类。政治经

济学是以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经济学;

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邓小平经济理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论》

页页、 、 页同上书, 页。

第 2 页

包括产业经济学在内的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为了避

免不必要的重复,应明确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当然,众

多的自然科学都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但从整

体上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任务,只能落在应用经济学的头

上,或者说是落在生产力经济学的头上

一、两类学科与一化两转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原理,专门研究产业生产力发展规

律性的应用经济学。产业管理学是应用管理学原理,专门研究产

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性的应用管理学。

产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实现产

业现代化乃是我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历史使命。产业现代化又包

括产业技术现代化和产业管理现代化两个基本方面。所谓产业现

代化,一般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

的管理方式方法,把产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最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之

上,使各产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

就是产业技术现代化和产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而产业技术现代

化乃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产业管理现代化则是产业管理学

的研究领域。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

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带全局性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是政治经济学和管理学

的研究领域,而经济增长方式乃是生产力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

研究课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世界各国经

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经济增长方式同其他事物一

样,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与经济

发展的各历史阶段的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第 3 页

从整体上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多数是以粗放

型为主、以集约型为辅的;发达国家则多数是以集约型为主、以

粗放型为辅的。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导方面和主要方面决定

的,所以一般地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初级阶段的经济增长

方式是粗放型的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型的。鉴于各

国家的诸地区、诸产业和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所以,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粗放型和集约型这两种经济增长方

式,所不同的是其主导方面和主要方面不同罢了。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称之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实意义和非常大的紧迫性。这是因为,我国已经进行 个五年了

计划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和近 年的改革开放,党的十四届五中全

会又指出,“九五”时期我们要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

部署。在 年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处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

当今,我们的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增长方式已严重滞后。这种滞

后主要有下列四个表现:一是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靠

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只占 以下,而发达国家经济增

以上是靠科技进长的 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经济增长

主要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而现有企事业的技术装备严重老化,

结构失调,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三是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产品的

产量,且产品质量差、品种少,多数属于初中级品、大路货,还

生产了不少社会不需要的产品,压在仓库里;四是经济增长靠片

面追求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可谓世界第一,但是经济效益不高,甚

至低下,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以上四种滞后的表现,严重地制

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地解决。这也

是中国产业经济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大好机遇,产业经济学应

当在转变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第 4 页

鉴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句

和头一条。所以我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整个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加强对产业管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同

时,应更加注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应当让产业经济学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与研究对象

产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具

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探索解决矛盾的对策

为基本思路,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在科学地总结中国产

业经济增长经验并吸取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与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有关

的众多重要课题,以揭示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为了全面系统地阐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我们编写了这本

《产业经济学》。本书除导论外,共设五篇二十九章。第一篇是增

长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理论与趋势一章。第二篇是产业结构,包

括结构理论与趋势,结构分析方法,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与调整

目标,世界产业结构的新格局与发展趋势,第一、二、三产业结

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

展趋势,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结构,重点产业的选择与转移,高

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采掘与加工、原料与制造工

业结构和工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十三章。第三篇是产业组织,包括

组织理论与趋势、工业集中与集中度、专业化与协作、企业规模

与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与企业集团和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六章

第四篇是增长方式,包括速度与效益、要素配置与素质提高、技

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老产业基地改造与振兴和乡镇企业发展与调整七章。第五篇是运

第 5 页

行机制,包括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和企业转机与建制两章。第五

篇是实现前四篇所揭示和阐明的诸规律的既定环境与条件。

三、经济增长与生产目的①

我们探索和阐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促进产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这

是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实际工作者,特别是掌握一定权力的经

济决策人,必须首先作出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们

有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早 年代初,曾在全国范在 年代末

围内开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对于纠正为生

产而生产的严重倾向起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重温这次大讨论对

于纠正目前那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进一步明确经济增长

的目的,仍然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中,对我国是否存在为生产而生

产的倾向,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 在我国经济工作中并

不存在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提出为生产而生产的问题,只是看

到了现象,没有说到本质。其实,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都讲过

为生产而生产的问题,只是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少有人

注意到这个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调整国民经济

方针的提出,人们才日益认识到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实现四个现

代化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讲过资本主义制度下为生产而

生产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意思: )为生产而生产就

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 为生产而生产表现为为追求价值,而

使生产有无条件发展的趋势; 从生产剩余价值的角度看,生

产不是扩大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的手段,而只是不断增值资本

①参见蒋 映光 ,李悦:《斯大林对雅罗申柯为生产而生产观点的批评》,载《

人日报》、《财贸战线》,

第 6 页

从实的手段; 现剩余价值的角度看,生产的不断扩大,不是

伴随消费的不断扩大,而是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的缩小。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讲到为生产而生产时

指出,生产扩大了,而没有相应地扩大消费,这就是为生产而生

产。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列宁的这个观点同马克思的思想是

一致的。我们今天所讲的为生产而生产,也主要是从生产扩大了,

而没有相应地扩大消费这个意义上说的。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批评了雅罗申

柯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雅罗申柯在给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的

信中,不同意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定义。雅罗

申柯说:“在这个定义中主要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

⋯⋯的需要’。这里表明,生产是达到满足需要这个主要目的的手

段。这个定义使人有根据认为,你所表述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

规律不是从生产占首要地位出发,而是从消费占首要地位出发

的。 雅罗申柯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和要求,在

我看来,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生产,不断增长和日益完善。 斯大林认为,雅罗申柯的上述意见,是

完全不对的。斯大林指出:“雅罗申柯同志忘记了,人们不是为生

产而生产,而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生产。他忘记了,跟满足社

会需要脱节的生产是会衰退和灭亡的。” 斯大林根据马克思分析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观点和方法,指出应当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的

目的,斯大林明确回答:“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

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高度技术基

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 版,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济问题》,

同上书, 页。

同上书,

第 7 页

手段。” 斯大林不同意雅罗申柯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

述,指出:“在雅罗申柯同志那里,却把生产从手段变成了目的,

而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却被

取消了。结果弄成生产增长是为了生产增长,生产是目的本身,而

人及其需要就从雅罗申柯同志的视野里消失了。”

从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实践上说,生产与消费脱节,社会生

产跟满足人及其需要脱节,生产本身也会遭受挫折,这已是社会

主义国家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实。国民经济工作如果不在各方面

适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也就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以及斯大林对雅罗申柯

为生产而生产观点的批评,对我们启发教育很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的基本

经济规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首先要尊重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

规律;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的基本经

济规律办事。违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最大的违背社会主

义客观经济规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注意消费和改善人民

生活的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的

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安定团结的重要因

素,是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经济基础。

要研究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跟满足社会需要脱节,就要

衰退和灭亡。把生产从手段变成目的,生产增长是为了生产增长,

必然要造成巨大的浪费,出现生产高速度发展而人民生活长期不

能提高的反常现象。

要抓消费,满足人及其需要,也就是要给全体劳动者过最美

好、最幸福的生活这件事恢复名誉,过去对此的一切歪曲和无端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 版,问题》, 页

第 8 页

的帽子,如单纯消费观点、福利主义、经济主义、修正主义、资

本主义等,统统都应推倒。

现在,像雅罗申柯那样公开不赞成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

经济规律的基本观点,公开主张生产增长是为了生产增长,而把

满足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取消的观点,已经不多见

了。但是,类似雅罗申柯那样的观点,是否还在某些经济学家,甚

至在某些领导同志的头脑中回荡呢?是否还在我们经济工作中产

生影响呢?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

幸福的生活,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要用全部力量去了解的这个

真理,我们一些做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是否了解和承认呢?从目

前经济工作许多方面发生的问题来看,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实践证明,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主要表现可概括为下列七

个方面: 片面追求生产增长的速度,忽视人民物质和文化生

活的改善; )片面扩大基本建设规模,积累率过高,挤了简单

再生产,挤了消费; 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重

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自我服务比重过大,为农业和轻工业服务

比重过小,形成了自我服务类型的重工业结构; 片面发展国

防工业,形成了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各成体系的局面; 片面

强调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甚至提出县也要建立工业体系; 片

面追求产值和产量,忽视品种和质量,只管生产,不问需要,生

产效果差。

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哲学上,它

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因为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是从事政治、艺术等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在政治经济学

上,它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原理。因为,生产

和消费是密切不可分的,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消费直接是

生产,它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和新的生产者,是生产的最后完成和

最终检验,是生产的目的;而生产又直接是消费,它创造出消费

第 9 页

的对象、方法和动力,是消费的手段。所以,脱离消费为生产而

生产,是绝对没有好的经济效果的,生产也是无法发展的。在科

学社会主义方面,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也是违背列宁所讲的这样

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学的

见解来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也就是如何

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这一点。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应该实现这一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全

部困难和全部力量,也就在于了解这个真理。为生产而生产的观

点,与上述这个基本原理是格格不入的。

第 11 页

第一篇  增长理论

本篇是本教材的理论部分,本书第二、三、

四篇是本篇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民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

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

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江泽民同志在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

关系》一文中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

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

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

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本篇主要阐明增长理

论与趋势;为了着重阐明结构和组织这两大课

题,特设第二、三两篇;第四篇专门讨论经济

增长方式的具体内容和专题。

第 12 页

第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趋势

经济增长是近现代世界各国面临的头等大事,也自然地成为

经济学家的“第一等优先的经济论题”。本章主要阐明经济增长与

经济增长理论的渊源与类型;马克思、列宁有关经济增长的论述;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流派;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现代经

济增长的一般趋势五个问题。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在近现代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定义有多种,

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产

出与能力的增加、扩张;而经济发展,是指伴随并包括经济增长

的经济结构与体制的变化。“‘增长’与‘发展’,有时作为同义

词使用⋯⋯但是当这两个词在一起使用时⋯⋯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

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生产和分配

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

要素的投入,如投资而获得的增长,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

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

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各部门间要素投入分布的

变化。”

① [美]查尔斯 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

第 13 页

实际上,这种意见是在界定了一个“狭义”的经济增长概念

的同时(仅指经济“量”的增长),给出了一个“广义”的经济发

展概念(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

西蒙 库兹涅茨是另一种意见的代表库兹涅茨给出一个

“广义”的或“完全”的经济增长定义。

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不断扩大

地供应它的居民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商品的生产能力有着长

期的提高,而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建筑在先进技术基础之上,并且

进行先进技术所 。库兹涅茨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

认为,这个定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持续扩大的商品的

供应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这种丰裕情况应该是由于应用各先进的

现代化技术实现的。但是,技术只是潜在的和必要的条件,它本

身还不是充分条件。并且“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在任何时候,增

长不仅仅是整体(总量)上的变动,还应包括结构的转变,这种

增长的冲动是由重大技术创新带来的,每个社会在采用这种技术

时,必须调整现有的制度结构,这意味着社会组织的巨大变

动。 看来,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定义:

经济量的、能力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组织与制度的相

应调整。

根据上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概念的界定,我们倾向于选择

比库兹涅茨的定义较为狭义的经济增长概念。其基本含义是:经

济量的、能力的扩张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或高度化。

我们的这种选择主要基于下列考虑。

(一)本篇讨论的是经济增长理论,不涵盖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和实现整个经济发展的诸因素,只着重从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

美]西蒙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 页,北京,北京经济学

院出版社,

第 14 页

角度进行分析,并不着重探讨这些客观规律怎么才能实现。因为

要把这些客观规律变成现实,还需要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变

革,而这是政治经济学等众多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二)经济量的、能力的增长和扩张与经济结构的演进,是一

国经济增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事物的运动既表现为该事

物总体的、量的增减,也表现为其质即内部结构的改变。对一国

经济的增长来说,也同样如此。

(三)纵观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经

济增长过程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经济的量或能力的迅速

增长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区别在于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

具体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从长期看,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

下①,不 业化发达国家,都同时经历着经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

济增长:经济量和能力在增加、扩张,经济结构在转变或高度化。

应强调指出的是,我们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出发,对中

国经济增长的研究,重点讨论下列两方面内容:经济量(总量与

人均量)的增长与能力的扩张;经济结构的转变或高度化。目的

在于揭示产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二、经济增长:共同的追求

“发展就是硬道理”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世界绝大多数

国家和民族的共识。如保罗 萨缪尔森所说:年复一年地,工业

化国家不断地积累资本,开拓技术、知识的新天地,并且增加它

们的产出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在

发生着演变。有些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连续多年的高增长率。在一

国内部,一类行业衰落了、消失了,另一类行业在兴起并成为工

业体系的支柱。还有一些行业为了它们的生存而与成本较低的外

其他条 织与制 度的件给定是指政治与社会的安定,即没有战争或内乱以及组

基本稳定与有效等。

第 15 页

国生产者相拼,或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苟延残喘。由此,一国的

另一国的竞争力在衰落⋯竞争力在上升 ⋯至少在一个给定的时

期是如此。

各国长期以来把经济增长当作经济的中心目标。在美国,总

统们都在竞选纲领中宣称:必需“使国家再度发展”。我国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年远景目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年在人标纲要》的基本内容是: 亿左右口比 年增长近

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 年年翻两番⋯民生产总值比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翻番目标大致要

求国民生 左右产总值连续 年平均递增 即保持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已变成大多数国家经

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在历史上也许还是首次。如米香说:

“增长狂热”已经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绝大部分时期中政党的

宣言和经济学家作品的特点。对经济增长观念的一般理解左右了

这个时代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②

(一)政策制定者和政治家们已经很关注经济增长率的国际比

较。在本世纪 年代和 年代,一国国内总产值的增长率在实

际意义上已成为该国成长的标志。不仅对发达国家是这样,而且

对所谓“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这样。

(二)经济增长已被视为解决种种其他经济问题的方 法。例如

人们经常说,减轻或消灭贫穷的希望在于经济增长,而不是收入

或财富的再分配。政治家们和权威的评论家们一样也经常反复谈

论经济增长的吸引力。

(三)近年来,许多人还从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角度来强调经济

参见 美]保罗 萨缪尔森: 下册 版,《经济学》 页,北

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参见[英] 海韦尔 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 北京 ,商务印书馆,

第 16 页

增长的代价或预测经济增长的演变趋势。另一些人则遵循 世纪

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论点,声称由于某些“不可或缺的资源”有

限,持续的世界性经济增长简直是不可能的。与这种“新马尔萨

斯主义”相反的意见则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经济增

长与发展几乎是无可限量的。

解决两次大战期间大量失业问题的国民经济政策的相对成

功,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总需求问题转移到生产能力的增

长方面。在战后 多年对经济增长的兴趣和关心占优势的气氛

下, 世纪上半叶古典经济学家的传统,着经济理论家们返回到

手发展关于经济增长过程的种种理论和模型是很自然的。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内容。经济是社会

发展及其制度构造、演变的基础。或如马克思所说,每一时代的

经济生产增长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的政治的、精神

的历史基础。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不关心本国经济的增

长与发展,因此有关经济增长的思想、理论、观点自然反映在人

类文化的宝库中。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古希腊杰出的思想家柏拉图崇尚分工,不但把分工同国家的

构成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分工同生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高度评

价了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他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专心地干一

件事,他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多、比较优。

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 配第进一步发展

了分工理论,论证了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配第在

《政治算术》中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

工业多得多。他指出这种产业间的“收入差”会推动劳动力向更

高收入的部门转移。

(一)亚当 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大师亚当 斯密对经济增长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

第 17 页

年,他发表的巨著《国民财述。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

下简称《国富论》),是一部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主题的发展论。体

现在《国富论》中 :的经济增长思想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关于物质财富的增长途径。斯密指出物质财富增长的基本

途径有两条:一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增加

生产性劳动。斯密的全部理论是以分析分工开始的,他以实例论

证了分工可以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他指出,分工可以使劳动

专业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分工可以免除劳动者从一种工作

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出现的损失;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一项

作的人能比较容易地改进生产工具、发明新机器,并且简单重复

性的工作易被机器代替。所以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斯密还十分重视增加生产性劳动。他认为

只有能生产利润的劳动和能够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

劳动,所以他主张把各种非生产性劳动减少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

度。

关于资本积累的作用。斯密重视资本积累,强调它对于国

民财富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斯密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

须增加生产资料的数量;要增加生产性劳动,必须增加生产劳动

者人数。要实现这两条,必须进行资本积累。为此,斯密成为后

来的“资本决定论”的奠基人。

关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斯密认为“经济人”由于对个

人利益的追逐而引起的竞争,是增加国民财富的真正动力。他认

为社会的整体利益 经济增长,就是通过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

而实现的。斯密写到:“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

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及私人财富赖以产生的重大因

①参见毕士杰:《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页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

第 18 页

素。”

关于经济发展的机制。斯密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种

从个人利己主义出发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存在一种自然秩序。国

民财富只有在消除外界势力的干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情况

下,才能不断地增长。斯密认为,在不受干预的自由竞争的市场

上,存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能自由地调节经济活动。

通过价格信号,消费者的愿望传导给生产者,生产者按价格信号

来决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于经济发展的极限。斯密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

的过程,一旦开始,就会持续地进行下去。但是它受自然资源,特

是土地稀缺的制约。

(二 李嘉图的“分配论”。斯密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论代

言人,反映了自由竞争时代资产 斯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亚当

密之后,把古典政治经济学向前 李嘉图。他同斯推进的是大卫

密一样,重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不同的是,李

嘉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分配,侧重从分配的角度来研究国民财富

的增进。

李嘉图企图为社会产品的分配找到一条规律。他指出社会

产品以工资、利润、地租的形式在工人、资本家、地主之间进行

分配。唯有利润是用于发展生产的,利润的大小决定着财富积累

的规模,而国民财富的增长又完全取决于资本积累。所以李嘉图

认为,为了发展生产,必须把工人工资控制在工人最低生活的标

准上。

李嘉图强调农业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一

个国家的土地资源总是有限的。可是随着人口的增多,社会对农

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在耕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具有“收益递

[英]亚当 斯密《国富 页,北论》, 京,商务印书馆,

第 19 页

减的特性”。随着土地生产率的降低,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多,农产

涨。农产品价格的品 益上价格将日 上涨迫使工人的名义工资提高,

并使地租增高。因此资本家的利润下降,影响生产的发展。所以

他主张发现并耕种更 廉价的农产品,否多的土地,或者从国外进口

则国民财富增长的极限就会到来。

重 图重视对外贸易,视对外贸易对生产发展的作用李嘉

认为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农产品,可以阻止利润率的下降,这样做

同改进机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样产生积极的效果。李嘉图从比

较成本理论出发,积极主张开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李嘉图还涉及了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口的过快增

长,会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导致农作物价格上涨,影响

生产的发展。他的这些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发展理论有着重大的启

示与影响。

(三)马尔萨斯有关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萨缪尔森对马尔

萨斯的理论曾经作过如下概括与评论。

人口增长。现在考察这样一种经济动态理论。在黄金时代,

生活是快乐的。孩子被生育出来,人口每 年增加一倍。由于土

地充足,人口向西迁移并且散居在广阔的土地面积上。国民产品

随着人口的加倍而正好加倍。

土地稀缺和收益递减。一旦处女地不再存在,土地和劳动

的收益以及它们的产出的平衡增长就不再可能。新的劳动者开始

涌入现有的已开垦土地。作为私有财产的土地第一次出现。现在,

土地是稀缺的,并且用收取地租的办法加以分配。

在黄金时代以后,这个斯密 马尔萨斯的古典世界仍然会发

展。人 仍然增加,国民产品也是如此。但是产品现在必然比人口

口增长得更慢。为什么?因为当新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

上时,每一个劳动者便只能与较少的土地发生作用。因此收益递

减规律自然要发生作用。劳动土地比例的递增导致劳动的边际

第 20 页

产品递减,从而使实际工资率下降。这种阴暗的景色使卡莱尔批

评经济学是“恐怖的科学(”或“暗淡的科学”)。古典经济学家认

为各阶级之间会发生利益冲突。更多的孩子意味着按人口平均的

收入和工资率较低,较低的工资率则意味着相对较高的地租水平。

地主随着劳动者蒙受损失而得到好处。

为了理解经济上的不平等的严酷事实,我们必须放弃简单的

劳动价值论,研究土地(或资本)稀缺的影响。

“乐园”的失而复得。事情会糟到什么程度?悲观的马尔

萨斯牧师认为,人口的压力将使经济达到工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这一点。他的推理如下:无论何时,只要工资处于维持生存的水

平之上,人 就会继续增长;低于这个水平,人口就会下降;只

有在维持生存水平这一点,才可能存在持久的均衡。人类注定要

过一种粗野的、艰苦的和短命的生活。

马尔萨斯忘掉了,或者至少低估了什么呢?他忽略了技术进

步的作用将会如何介入其间 并不是去否定递减规律,而是去

抵消它的影响还有余。他站在一个新世纪的入口处,却没预见到

随后的两个世纪会取得历史上最巨大的科学成果 这是一件发

人深省的事实。当人们听到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唱着悲伤的挽歌

时,应该对此牢记不忘。

迄今为止,我们所强调的是古典学派致力于研究的稀缺的

土地问题。但是,自从 世纪初期以来的经济增长史,是资本,

而不是土地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这个时期出现了用动力驱动的

机器、四通八达的铁路、钢铁工业的兴起、电力和汽车的发明。当

劳动和资本为政治和经济权力进行战斗的时候,土地的重要性日

益降低。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马尔萨斯的悲观增长论对西方经

① 参 见 《 经 济 学 下册, 页版,

第 21 页

济学的巨大影响。新马尔萨斯主义者把土地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

长的限制作用扩大到整个自然资源,同时接受了马尔萨斯关于人

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 并在新的增长的假定

形势下增加了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在经济学文献中,这被称为

“增长极限论”。新老马尔萨斯主义在指出土地等自然资源有限,人

口增长应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等方面是有贡献的其根本错误是:

忽视技术进步,忽视人类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反作用,对人口增长、

粮食供给、资源消耗、污染控制的估计也都存在错误

(四)简要评价。上述思想、观点、理论构成了当代西方经济

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来源。

根据早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可以看出其主要特点是:

偏重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忽视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

忽视技术进步的作用。

忽视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

没有明确的理论模型。

这些特点表明,经济增长理论在上述经济学家生活的年代和

环境中,还没有成为研究的主课题,经济增长理论还处于萌芽状

态。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研究始自本世纪 年

代以后,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是由现代经济学派创立的。

四、经济增长理论的类型

虽然不能避免武断的危险,按海韦尔 琼斯的意见,仍然可

以把经济增长的理论化途径划分为三大类型:“广阔”理论、“发

展”理论和“现代”理论。我们对它们逐一讨论。

(一)“广阔”理论我们采用这个名称来描述那种想要抓住

历史上一切社会增长过程中每一点本质的理论。“广阔”理论永远

参见谷书堂等:《社会主 义经济学通论 页 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 ,

第 22 页

不会是纯粹经济学的 各种很不相同的政治的、社会的、历史

的,甚至心理的因素都混杂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无所不包的看

。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而且还包含着社会的发

纪和 世纪的伟大古典经济学 图、马家 斯密、李嘉

尔萨斯、穆勒、特别是马克思 从这个观点看来,都是持“广

阔”理论的学者。在当代,罗斯托的“从起飞到自维持增长”的

著名论文和最近经济增长理论的某些“新进展”也可以看作是

“广阔”理论从“广阔”理论的性质来看它们很少 只是精确的,

能是粗线条或大框架的。

(二“)发展”理论“。发展”理论和我们所谈的“广阔”理论

有密切的联系,但在意义上有所不同。“发展”理论是运用于当前

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问题上的。约 希克斯爵士在他的《资本与翰

增长》的绪论中,把他的所谓增长理论和“不发达经济学”作了

很明显的区分。很清楚,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几

乎必须具备所谓“广阔”理论的各种特点。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

在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既要经历经济总量或人均总量的增长

或扩张,又要经历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组织、体制上的演变。从

这种意义上说,把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当作纯经济问题对待,

似乎不会得到什么效果。

(三)“现代”理论。用“现代”这种说法,至少是想要表示

这些理论是在比较近的时期才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所谓的凯恩

斯革命以后的年代里才有的。它使用了比较少量的精确定义的经

济变量来构造增长过程方面的函数模型,以便使用数学这种世界

通用语言来解释经济增长。①

展。

参见《现代经济增长理 页引论导

第 23 页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论经济增长

一、马克思有关经济增长的论述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他对经济科学最具有革命性的贡

献 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的长期的运动规律,并揭示

和论证了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性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思想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唯物史观提供了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运用唯物史

观,我们可 以得出如下结论。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实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人类

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而“一切生产都

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着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

然的占有”。即一切生产都是在人与人关系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

过程。马克思进而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

和实质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

决定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应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

关系,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数量的扩张,当然同时伴随着生

产力要素的分布和结构的演进。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的实质内容

是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增长的永续性和递增性。由于知识进展,由于人力资

本与物力资本的累积效应,经济的发展有一种自加速趋势,生产

力的发展具有永续、递增特性 由此增长也具有永续、递增特性

从一种长时段和有效率的制度给定的条件下 看尤其如此。

制度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文出 社版,201页,北京 ,人民出版

第 24 页

有离开制度(生产关系是其实质内容)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

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而落后的生产关系又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

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

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马克思的这些思想揭示了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极端重要性,这对后来的增长理论,尤其是对

新制度学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决定一个

国家或民族存亡、兴衰的根本因素。因而在研究经济增长时必须

很好地遵循这一分析框架及相应的分析方法,即同时研究经济生

产能力、经济结构与体制变革。

(二)经济增长是生产力逐步提高、经济结构逐步演化的过程。

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时指出,依靠延长劳动时

间、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而生产的绝对剩余价值是与早期技术相

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与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与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的有三个发展阶段,即简单协作、工场

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这种发展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演进过程,也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性。即使

生产不采取资本主义形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演化

也是一个渐进过程。生产力逐步发展、逐步演化的规律不以生产

的社会形式为转移,只是改变其借以表现的外在形态。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具有重要作

用。马克思指出,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带来超额剩余价

值,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创造相对剩余价值。由于劳动

生产率同剩余价值具有同一方向的直接相关性,因此,剩余价值

的生产主要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扩张。只要我们抽象掉生产剩

余价值的资本主义形式,这个理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物质财

富的增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的主要途

第 25 页

径是借助于生产的技术革命而实现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①

(四)资本积累的不可抗拒性和不断技术革命的趋势。

资本积 可抗拒性。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考累的不

虑到生产资料的私有产权有其社会历史的根源 资本只能以众多

资本的形式出现。“众多资本”意味着不可避免的竞争。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下的竞争状态就是在千篇一律的市场上销售商品。他不

敢保证生产的所有商品都能找到买主,并获得预期利润。

由于这些不可靠因素,他只得不懈地战胜他的竞争对手,而

这只能靠更多的资本。所以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是:不仅“为利

润而工作”,还要“为资本积累而工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卷中说“:积累啊,积累啊!这就是摩西和先知们。” 由于竞争,

资本家被迫这样做,竞争给这可怕的滚雪球逻辑添加了燃

资本增长料:资本最初价值—— 价值增殖 剩余价值再增

长—— 资本再增长,如此等等。 “没有竞争,增长之火焰就将熄

灭”

不断技术革命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资本积

累首先是生产资本的积累。因此,竞争首先是生产资本的竞争资

本主义企业竞争的主要武器,是减少产品的成本要达到这一目

的,主要的方法是使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更合理的劳动组织。因

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积累的趋势是,使用越来越精

密复杂和有效率的机器。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表现为越来越高

的资本价值构成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命趋势。

(五)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按比例地分配社会资源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

参见《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页。

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马克思”辞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页 4 ̄0

社,

第 26 页

制度中,国民经济都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产业部门组成

的经济网络。各产业部门只在按照客观需要的比例关系实现均衡

地增长,社会经济的总体才会有稳定、持续的发展。马克思的再

生产理论以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倘若社会生

产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价值实现和物品的补偿不能按比例地实

现,那么,社会生产就将被迫中断。因此,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存

在着一条不以人们主观意志的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按比例地分

配社会劳动的规律。一切求增长、求发展的经济,只有妥善地处

理增长速度与发展比例的关系,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使国民经

济各部门均衡地增长,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六)社会经济在生产和流通的统一中得到发展。生产和流通

相统一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适

用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而且适用于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马

克思认为,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

作用于生产。两者统一于一国经济的微观与宏观活动中,生产要

素的提供和产品的实现都离不开流通。

(七)经济活动的效率。马克思对经济活动的效率也有深刻的

论述。单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相对剩余价值的普通

实现,个别资本的周转次数、有机构成的提高决定着个 资本以别

至整个社会资本获利的能力与数量,即整个经济活动的效率。

总之,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增长与经

济发展理论,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与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

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我们

需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以马克思的理论为

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实践为依据 深入地研究并探

索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参见《 页中 40页国经济的发展与改 ̄

第 27 页

发展理论增 长与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理论

义的经济发展理论,更重列宁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 要的是他

直接组织领导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对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的重要论述后来成为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其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

践影响最大。

(一)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理论。

列宁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剥夺了剥夺者并镇压了他们的

反抗后,最根本的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建

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列宁创造性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理

论,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

治。列宁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意义。他

多次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夺取政权后的主要任

务就是集中全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这是更艰难、更复杂的任务。

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恢复和发

展工业,实现国家电气化。列宁说:不是在旧的、贫困的、狭小

的基础上,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在工业化和电气化的基础上来恢

复和发展生产力。

在发展社会主义工业问题上,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密切结合俄国实际情况,着重论述了以下几点。②

必须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即重工业。列宁认为,重工业是

①参见《中国经济的发展与 页。页改革》,

参见陈孟熙等:《经济学 页说史教程》,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第 28 页

整个工业、运输业和农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它在建立社会主

义物质技术基础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保证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

率提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必须首先发展童工业。

必须把社会主义工业建立在现代最新技术基础上,即建立

在电气化基础上。列宁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

发展的情况,认为:大机器工业的含义不是别的,就是电气化。我

们必须在这个最新技术基础上建设一切。

实现工业化、电气化必须首先恢复发展农业。列宁指出:农

业是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经济是恢复工业的主要基础。苏

维埃发展大工业、实现电气化,不可能从工业本身开始,而必须

首先从恢复和发展农业做起只有保证必要的粮食以及工业原料

的供应,才能有系统地恢复大工业。

(二)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的理论列宁论述了实行计划

经济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可以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建设,充分利用

最新科技成果来迅速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保证全体民众的物

质福利。

它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保证。

它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巩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

要。

它有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劳动群众参加国家经济管理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但是到了制定和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列宁认识到在经济落后

国家,相当长时期内允许商品货币关系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

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

管理国家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集中

力量加以解决的中心任务。列宁根据马克思阐明的理论,认为经

第 29 页

济管理具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重属性,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与资

本主义经济管理有共同属性,又有不同属性。因而要批判地吸收

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方法、理论和一切“最新成就”。

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一套适合俄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阐明了有关社会主义经

济管理的重要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经济核算制、学习外国先

进管理经验、培养本国管理人才等。

(四)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理论。列宁在十月革命

后,曾一再论述从资本主义国家吸取资金、引进技术设备的重要

性和可能性列宁指出,没有建筑在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的

资本主义技术,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进一步指出了引进资

金和技术应采用的主要形式是贷款、租赁和对外贸易

总之,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在总结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阐明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部理论,

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的发展。这些理论反映了经济

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对于我国现

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节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流派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从而形成各有

侧重的经济增长理论。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有的经济学者,

侧重于把一些可观察的或易处理的增长要素(如资本和劳动)与

增长实绩(如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建立了各种

或繁或简的计量函数模型,用于解释经济增长,此为经济增长理

论中的“模型论”;有的经济学者,侧重于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

济结构的演进、转变或高度化的角度来研究、解释经济增长,我

们称之为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结构论”;有的经济学者着从经济增

第 30 页

长的阶段性特征来描述经济增长及其条件,我们称之为经济增长

理论中的“阶段论”;有的经济学者,着重从经济增长要素及其对

经济增长绩效的贡献率的角度来研究、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与过

程 我们称之为经济 来源论”当然,增长理论的“因素论”或

不可避免地,这些理论内容在解释经济增长这一共同论题中,存

在相互交叉的情况,但就其对经济增长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论而

言,我们还是大致可以作出如上划分的。

一、经济增长的模型论

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

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由于人们在不同社会及同一社会

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各种增长要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因而就

形成 各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

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人均收入来表示)作

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经济学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

模型,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现象。经济增长模型是关于增长要素的

系统研究,是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认识把各种增长要素组合在一

起并同社会产品的增长联系起来的理论表述。①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文献中, 年代以前,最著名的经济增长

模型有三个,即哈罗德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 多马的经济增长理

论是将凯恩斯的短期静态分析长期化、动态化的结果。该模型包

括以下一些假定: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用

于消费,又可用于生产; 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二

者比例固定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亦即单位产品成本不随生产

规模变化而变化; 不存在技术进步。

①参见《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 页 页

第 31 页

多马哈罗德 模型的表达式是:

并具有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即式中: 经济增长率 “均衡

增长”之含义;

收入中的储蓄比率或储蓄倾向;

资本产业比或边际的资本产量之比;

表示每一单位资本生产的产品资本生产率 数量,即

资本产出比产出比的倒数,或称资本效率系数(

)。

该模型的含义为: 从凯恩斯储蓄等于投资的公式出发,认

为要使经济均衡增长,则一个国家每一时期的储蓄应全部转化为

,这是均衡增长的投资: 必备前提。 经济增长率取决于

储蓄比率与资本生产率或其倒数资本产出比,这就是可以通过改

变这两个比率中的一个,或同时改变这两个比率来调整经济增长

率。 哈罗德 多马模型补充了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即后者注意

到投资对刺激需求方面的作用;前者证明投资 即既具有两面性

可增加 需求,又具有增进生产能力的效应,增加总供给。 )均

均衡增长衡增长率 不等于实际增长率 率的条件是总需求

等于总供给,或者说储蓄等于投资。但实际生活中储蓄不一定都

转化为投资,因而总供求不一定相等,所以 或。当

时,经济就会出现周期波动,或者陷入危机之中,或者处

于繁荣 期

该模 要贡献在于认识到一个时期的资本形成是这一

产出的源泉。

但是这一模型也有不少局限性。 模型中的平均的和增量

的资本 产出比率相等,即:

第 32 页

式中: 总资本;

投资;

实际的国民收入或产品。

这并不符合实际。如果资本经历了报酬递减,增量的和平均的资

本 产出比率就会不一样,而通常是前者大 与古典于后者。

经济学派强调劳动价值论相反,该模型主要依赖资本价值论。虽

然劳动力能导入体系,但必须处于固定的资本 劳动比率之中。模

型是以劳动力与资本存量的同一速度增长或不管资本如何扩张,

总是以劳动供给充足为前提的,因而它分析的重点是资本(储

蓄)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这当然是片 )没有分面的。

析技术变化的作用。 模型的制约条件同凯恩斯理论相同

需求约束,其政策含义也相同,因而这个模型也有凯恩斯理论的

若干缺陷。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主要代表人

物包括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以及对新古典经

系统表述的英国经济学家米德。索洛认为,按照济增长理论作

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均衡增长是一哈罗德 条极不易实现的刀锋,

或称是一种“刀刃上 的均衡”其关键是模型中资本一劳动比例是

固定的。他们在自己的模型中提出,充分就业均衡可以通过市场

机制调整生产中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来实现,从而避开了“刀

锋”。可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既有凯恩斯成分,又有凯恩斯以

前的传统经济学成分,即市场机制能保证充分就业均衡。

)全新古典增长模型包含如下假定: 社会只生产 一种产品。

劳动比率和资资本 本 产出比率可以按需要进行调整和变

化,而哈罗德 多马模型假定前一个比率是固定的。 )规模收益

不变,边际生产率递减。 )存在着完全竞争,因而劳动和资本

页参见《社 会主 义经济学通论》, 页

第 33 页

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

得到充分利用。哈 多马模型并不包含这一假定。 存在着罗德

技术进步,但它是一个固定趋势的常数。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表达式为:

和 收入、资本、劳式中: 动和技

术进步的增长比率;

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或权数);

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或权数)。

新古典增长模型运用了变动的相对要素价格的生产率,从而

可以改变生产过 多马模型程中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这是哈罗德

多马中所不包括的因素。在哈罗德 模型

中,资 是不变的本 产出比 ,可调整 量是的变率 ,使

在新古典模型中 为已知 通过调节 值,即该资本产出比率,,

从而实现均衡增长这是新古典增长模型比较实用的主要原因。此

外,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把资本、劳动、技术、甚至土地都引入

分析,因而比较全面。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也存在些缺

模型中假定生产过程中资本量和劳动可以按任何陷: 比例相

配合,即任意替代,以便使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这

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在已经建成的厂房设备的情况下,资本与

劳动的替代关系或配合比例大致是固定的,因而二者比例的变动

范畴只存在于技术改造和新投资项目的一定限度内。 假定市

场能将利息率调整到恰好等于一定量投资的边际生产力;假定厂

商权衡比较利息率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能把投资扩大到恰好吸

第 34 页

纳全部储蓄的程度;假定各生产要素对要素价格做出即时的和完

全的调整。总之,假定自由市场能够完全实现均衡。这些与传统

理论虽有区别但基本类同的理论前提,多数早已被凯恩斯学派所

否定,并且也与实际情况不符。

(三)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倡导者是卡尔多、

琼 罗宾逊、帕西内蒂等新剑桥学派学者。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

根本特点是,通过调整国民收 从而实现充入分配来改变储蓄率

分就业和均衡增长。

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包 社会成员分为利括这样几个假定:

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两大阶级; 大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

于 ,并假定不变,因而当资收入者的储蓄率 国民收入分配发

生变动时,社会储蓄率将 产出假定资本 比随之发生变动;

率 不变。

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 利润率。

故这里 和假定不变 也为常数。因

此利润提高,或者说利润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就可以提高经

济增长率。

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本来含义是为了反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

型从边际生产力论出发,认为随资本增加引起资本生产力递减,从

而利润下降和实际工资提高的论断。它证明,在经济增长中,利

润收入者的收入不是下降而是提高了,工资收入者的收入不是提

高而是下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许多病症正是由于分配比例失调,

故应加强收入分配的国家干预。

在这里,我们关心的是上述模型所显示的直接含义,即投资

增加能使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提高,从而使社会储蓄率提高,

进而又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 35 页

但是,该模型假定利润率 并改变经济增长率。  收入者的收入比

和例的提高,在任何水平上 任何社会条件下 都能增加储蓄和促

进增长是不恰当的。因为在收入水 于强烈平较低或消费倾向受制 

述的攀比效应的情况下,可能并不存在上 这种联系。它还假定储

蓄都能自动转化为投资 假定两大阶级的储蓄率不变,假定资本

产出比率不变,客观情况是否如此,也是值得怀疑的

(四)简要的评论。对上述经济增长模型,英国经济学家海韦

尔 琼斯曾有一简短评述。

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已经说 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

短期、中期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并力求使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

增长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相配。这一意图构成了大部分政府

经济政策的主要部分。并且很显然,目前对经济周期与长期经济

增长两者之间联系的认识是来自这些经济增长模型。

改进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相对于资本积累作用

的理解。

在它们能够说得上构成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增长理论之

前,还要做长期的艰苦努力。①

二、经济增长的结构论

经济增长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

张过程,同时又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有的经济学家甚至

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

有些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结构演进、转换的角度,来研究经

济增长过程,形成经济增长的结构理论,这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占

有重要地位。这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刘易斯等人的

“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及由于“投资的不

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收入分配在定区间内确能改变社会储蓄

参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 页

第 36 页

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钱纳里等人的“发展型

式”理论;以及“两缺口”模型理论、有关“平衡增长与不平衡

增长”的争论等等。下面对前几种理论作一简要评述。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二元结构论的中心问题是,不

发达国家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才能使国民经济结构从以仅能糊

口的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以制

造业和劳务业为主的经济。这一理论被西方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

解释第三世界劳动剩余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普遍真理”。

刘易斯是在其经典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

提出“二元结构模型”的。模型有三个理论前提:第一,不发达

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不发达经济分为以城市制造业为中心的

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第二,劳

动无限供给,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第三,工资水平,即在

工业部门的工资就不会随农业剩余劳动力没被城市吸收完之前,

刘易斯构造了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基于这些基本假定,

二元结构模型。

二元结构论认为,在不发达经济的两个部门中,只有现代化

的城市工业部门是增长的主导部门,农村中的传统农业只是被动

地起作用。工业部门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来自利

润的再投入,利润又来自对剩余劳动的有效利用。刘易斯把经济

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由于工业资本不多,无

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因此无论对劳动力的需求怎样扩大,总能

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供给。这样,工业总

产值中利润部分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工资部分的增长速度,于

是进入第二阶段,出现一个资本积累加速和迅速吸收剩余劳动的

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

从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一元经济结构。伴随着这一经济结构的

变化,不发达经济其他方面的二元特征,诸如城乡差别等也发生

第 37 页

相应变化,从而完成了一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刘易斯看来,城市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部门是以现代技

术为特征的发达经济部门,自给的农业部门是以传统的落后技术

为特征的不发达经济部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拥有现代化技术

的城市工业。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扩大城市工业,而城

市工业的扩大,没有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不可能的。需要说明

的是,刘易斯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同一方向的,二者密切

相关。

刘易斯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资本积累(规模与

速度)。刘易斯有一句名言: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

个由原先的储蓄和投 的社会变为一资占不到国民收入 或

个自愿储蓄增加到占 到国民收入 以上的经济的过程。

二元结构理论体系完整,论述全面,它在整个发展经济学中

占据重要地位,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是这种理论也存在一些

它假缺陷: 定劳动力转移速度和工业部门就业机会增加速度

同工业资本积累增长速度是成比例的,但实际上由于资本向技术

密集行业的转移,通常前两者要慢于后者的增长速度; 它假

定工业部门存在着充分就业,但现实中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

也存在大量公开失业; )它假定劳动力成为短缺资源之前,工

业工资保持不变,但现实中许多国家的情况表明即使在失业增加

时,城市工资仍在继续上升。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罗森斯坦 罗丹的“大推

进理论”。这两个理论也可大体 归结于结构转换理论,在西方有

很大影响,并且对战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

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的中心意思是:由于发展中国

参见陶文达等:《发展经济学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 38 页

家的底子太薄、太穷,所以它现在还太穷;贫穷滋生着贫穷,发

在贫穷中循环具体说展中国家陷于贫穷之中 来是这样:发展

中国家收入低、贫穷,因此可以储蓄的部分就少;由于储蓄少,可

以用来投资的资金就少;由于资金少,从而生产设备不足,数量

少,质量低;由于生产设备不足,所以生产效率低;由于生产效

率低 收入就少;收入少,就贫穷。这是从贫穷开始到贫穷结束

的第一条恶性循环线,这条线是从贫穷影响投入、生产、供给的

角度来分析的。此外,还可以从贫穷 响需求、消费的角度来说

明。由于收入低、贫穷,居民和社会购买力就低;由于购买力低,

需求对投资的诱发力就弱;由于诱发投资的力量小,所以投资兴

趣小,投资量少;由于投资量少,生产设备不足,资本效率低,所

以收入低、贫穷。可以用图示表示上述这两条恶性循环线(图

投资量投资引诱不足 少

收入 收入低低 资本的生

贫 穷 贫 穷产效率低

对投资的投资量少

诱发力小

图 贫困恶性循环图示

就这样,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一种“贫困恶性循环”之中。那么怎

样才能摆脱恶性循环呢?这就引出了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贫穷,实现从不发达到发达

的转化,就需要投资发展工业,而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数量,如

果低 这个最低限,点一点地投下去,就不会取得成功。这就

是说,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 上的、大规模必须做到在一定数额之

的投资 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所实现的大推进,经济才会得到

)。

储蓄少

购买力小

第 39 页

为什么必须要有个大推进呢?罗丹认为,只有大推进才能克

服生产函数、投资需求、储蓄供给三者存在的“不可分性”给经

济发展设置的障碍。所谓生产函数中存在的“不可分性”,简单地

说就是:工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部门,比如铁路、公路、通

讯系统、电站等,必须要先于直接生产部门投资,而且这些部门

必须配套地进行,发展这些部门所需要的投资量大、使用时间长、

折旧慢、收回投资慢。这些特点,都要求有巨额投资,否则经济

是不可能发展的。其次,投资需求的“不可分性” 指的是各产业

部门应该同时进行投资,平衡地发展,不能够一个部门一个部门

地单独发展。因为产品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如果不同时发展,就

会出现产品的积压和滞销。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是指储蓄和

收入不能按同一比例增长,只有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出现

储蓄。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有限的收入只能用来维持基本生

活需要,因此利息率的高低对储蓄影响不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

储蓄存在缺口,所以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投资需求。罗丹认为上述

三种“不可分性”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障碍。因此,就

必须采用“大推进”战略,投资数额要大,时间上要同时进行,实

行所谓一揽子的投资政策。

那么,怎样实施“大推进”战略呢?罗丹提出两个办法:第

一,要获得资金。为此,在国内要增加税收,增加利润留成,他

还主张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此外,要通过接受国外援助性赠款、国

外银行贷款、国外私人直接投资的办法,吸收国外资金;第二,他

主张要制定全面的计划。罗丹认为,这样巨额的同步投资,仅市

场是不行的,必须借助于政府的计划实现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发展。

他指望政府成为工业的一个大托拉斯,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集中动

①展

参 见 《中国经济的 改发展与

第 40 页

员与配置。①

(三)平衡增长论与不平衡增长论。贫困的恶性循环论或称低

水平均衡陷阱论以及“大推进理论”认为,要避开资本的各种不

可分性,或者要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各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地

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在部门间平衡地谋求增长。这种平衡增长

论实际上是他们各自观点的逻辑结论,因为只有平衡地发展各个

部门和各个行业,才能创造出足够的投资引诱。与此相反,赫希

曼根据自己的“联系效应理论”,提出了不平衡增长论。他认为各

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效应是不同的,有的“后向联系(与提供

投入品部门的联系)”强,有的“前向联系(与吸收产出品部门的

联系)”强,有的前后联系都强或都弱。不发达国家要加快经济发

展,只有集中力量,把资源投入到联系效应比较强的部门,由此

带动其他部门共同成长。可以说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各有其

优点和不足。平衡增长论注意到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

是正确的,但对大规模投资的要求不符合实际;不平衡增长论对

投资规模的要求较低,但又忽视了各部门的协调关系,而且对

“带头产业”的选择往往受资源条件的限制而过大。

(四)钱纳里的“发展型式”理论。钱纳里对经济科学的贡献

是多方面的。最为经济学界熟知的是他提出的“发展型式”理论。

在对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的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基

础上,他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发展型式)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

特点。“发展型式”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中独树一帜,影响很大。其

主要论点或核心思想包括:

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不

仅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上,经济结构的状况不同,而且表现为经

济结构的转变,特别是非均衡条件下(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

页①参见《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页。

第 41 页

等)的结构转变,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工业化是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阶段。同资本积累和比较优

势这样的供给因素变化相比较,需求因素变化对于工业化的作用

同样重要。

工业化(经济结构)的转变取决于两类主要因素的演化:总

需求的水平 可以和要素供给的结构。通过多国模型的综合分析

揭示工业化,或者说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这里的重要观点有: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增加的主

要原因,是 因而必须对工中间需求而不是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动

业化主要源 贸易于恩格尔效应的公认观点加以重大的修正;

型式的变化,比起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化来,对总产业中制造业份

响工业化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额增加的影响也更大;

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

揭示工业化的标准模式,只是概括大样本发展中国家发展

经验(发展的共性)的一种方式,但更重要的是,需揭示各国发

展经验同标准发展型式之间的区别,以把握发展政策同发展实绩

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经济增长的阶段论

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自成一派,其经济增长阶段论和非

总量的部门分析法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颇有影响。

他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包

括中世纪前的几千年时间,其基本特征是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生

产水平低,农业居于首位,家族和氏族在社会组织中起着重要作

用。 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业向工业

①参见[美] 钱纳里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页,上海,页

上海三联书店,

②[美] 罗斯托:《从起飞到自维持增长 页,成都,四川人的经济学》,

民出版社,

第 42 页

转移,属于过渡性质。在这个阶段,除了近代科学和它的运用及

市场的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外,政治方面要求建立中央集

权的国家;经济方面要求保证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社会方面

要求建立法制社会保障私有产权( 起飞阶段。这是建立以产

业革命为动力的现代化社会阶段,是经济成长序列中最为关键的

阶段,实际相当于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产业革命时期。罗斯托认

为,要实现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积累率应

以上;要建立主在 导产业部门;必须建立保证起飞的政治制

度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制度。 成熟阶段。其标志是:经

济持续增长,科技迅速发展;农业人口减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变化,新产业部门大量发展。从历史上看,一个社会从起飞到成

年 年的时间。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这个熟,大约要 阶

段的特点是主导产业部门转移到耐用消费品生产方面来。美国在

本世纪 年代末开始超出这一阶段,西年代进入这一阶段, 欧

年代进入这一阶段。 追求生活和日本则于 质量阶段。这一

阶段的主导部门是服务业。人们不再满足对高档耐用品的追求,而

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享受水平,包括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教育、

卫生保健、城郊的现代化建设,以及文化娱乐、旅游等。罗斯托

把“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看作两个关健性阶段,并

认为美国已处于后一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则大都处于起飞阶段或

起飞前阶段。

罗斯托的学说既包括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

问题。而且在罗斯托看来,两者在各自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

避免地会在相同的阶段中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或特征。这就提出

了一个问题:我 能否从这样的研究点出发来揭示大多数国家

(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一般性趋势 这种共

同的一般性趋势不是出现在同时期的不同国家中,而是出现在不

同国家的相同阶段上,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工业发达国家的向不

第 43 页

这发达国家所显示的 种一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般性趋势到

能存在?当底是否存在或可 这种趋势的内容不一定像罗斯托然

所说的那样

四、经济增长的因素论或来源论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现象。

素很多,正确地 献,对于理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

解和认识一国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美国著名经济增长理论

专家丹尼森 在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方面是最有卓

见的经济学家之一。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在经济增长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是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

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把它

看成是产量和投入量之比,它可以分解为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

经济和知识进展三个方面。

具体地说 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八个方面:

使用的劳动者 )使用劳)工作小时;的数量及其构成;

)知识资本存量的规模; 的状动者的教育程度; 分态;

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的比重; )市场规模; 短期需求压

力的格局和强度。

经济增长各个因素值的估算。根据丹尼森的计算,按各个

体经因素对总 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可以顺序排列出如下五个因素

年美国实际增长率计算):(根据 年至 美国经济增

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知识进展”(指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的改

占美国总经济进 ), 增长的 完成的工作; 量”(工作小

时、劳动力构成、就业率等)占总增长的 )资本存量的

①《 者序》。从起飞到自维持增长的经济学》,《译

第 44 页

增长占总增长的 )教育占总增长的 )资源配

置的改进占总增长的

根据丹尼森的分析,在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五项因素中,知

识进展的变动最大。若把教育和知识进展两种因素相加,占总增

长的 ,这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丹尼

森认为,“由于知识成比例于生产的进展,它能从既定资源数量的

使用效率的提高中获取更高产出量。对于单位投入产出量的持续

长期增长来说,知识进展是最大的和最基本的原因”。

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评价。丹尼森以美国为样本所进行

的增长因素分析,开创了以因素分析寻求经济增长对策的先河,对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丹尼森把知识作为现代经

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符合世界经济增长的新趋势,在当代世界

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教育和知识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同时,更重要的是,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对后进

的发展中国家设计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库兹涅茨对现代经济

增长因素的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国民生产总值及其组成部

分的长期估量进行分析与研究和进行各国增长的比较的,从各国

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库兹涅茨在一系列

关于经济增长的著作中提出的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

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知识存量的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

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受到时代革新的推动,迅

速增加了世界上技术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时,它就成

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结构迅速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

参见林叶,孙伟化:《中国经济增长 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

第 45 页

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通过科学发现、发

明、革新、改良的转化过程。

生产率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生产率

的提高。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人均产值的高增

长率。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是来自于按人口平均的生产要素(劳

动与资本投入)的高增长率,还是来自于生产率的高增长率?通

过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长期分析,库兹涅茨

得出结论: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贡

献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亦即单位投入的产出的高增长率,而

不是按人口平均的生产要素投入的高增长率。

结构的变化。现代经济增长第三个重要因素是结构的变

化。库兹涅茨对结构变化趋势的研究分两大方面进行:总产值中

各部门的份额的横截面考察和长期趋势考察,劳动力各部门份额

的横截面考察和长期趋势考察。

库兹涅茨对 个国家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主要部门在

总产值中份额所进行的横截面考察的结果表明,不同产业部门产

值份额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农业

(包括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的份额与人口平均产值成反比关系,

而农业在整个产值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总产值

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与人口平均产值成正比关系。劳动力比重的

变化进一步表明了这一趋势和规律。

因此,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在现代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

增长率和生产结构变换率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要高得多。为什

么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会与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相联系呢?

当按人口平均的物品供应不断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结

构会发生变换。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对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结构

的高转换率有重要影响。它会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革新与发明,

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生产更多的超过满足人的基

第 46 页

本需要的产品,又会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加速。

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流动,各国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变

动以及各国进出口结构不断变化,也促进了产出结构的改变。

技术革新及其扩散加快了生产结构的变动。技术创新对

)一项发明形成产业结构具有如下影响: 了使一系列与之相配套

的发明和改进的骨架 新,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当大的变动;

发明满足了潜在的需求,创造出新的需求,引起生产和生活的新

变化,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相反,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的缓慢,结构因素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比较小,表现 以上在:不发达国家传统结构束缚着

的劳动力,聚集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

方式阻碍着经济增长,制造业结构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增长对它提

出的要求;需求结构变换缓慢,消费水平低,形不成对经济增长

的强有力的刺激;不发达国家的政治结构也不适应现代经济增长

的要求。①

(三)简单的评论。库兹涅茨和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相

互补充,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丹

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主要以美国为例和进行较短期的分析;

库兹涅茨以世界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国家为对象的长期分析,并

以截面分析作补充,其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库兹涅茨与丹尼森分

析方法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库兹涅茨重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而忽视结构因素对总量增长的贡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

突出的弱点。

古典派经济增长理论只提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若干因素,但

没有对各个增长因素进行具体的数量方面的研究。库兹涅茨和丹

尼森所研究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具

① 参 见 《中国经济增长 页论》, 页。

第 47 页

体化、数量化了。这不仅极大地发 占典经济增长理论,也给展了

人们在经济实践中正确认识总体增长各个因素的不同作用,并以

此为根据来调整经济增长速度、预测经济增长趋势提供了方法和

工具。

五、简要评论

西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相比,其特点大

)从片体是: 面强调资本的作用开始,逐步转向较全面地揭示

资本、 响。劳动资源、技术知识进展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  模

型化、数量化、系统化,这标志着增长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

产生于凯恩斯理论之后,因而或多或少地受到凯恩斯理论的

影响 )对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给予关注,罗斯托和库

兹涅茨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都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的 ,又开创了新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如罗斯托的部门分析框架下

分析法和理论与历史结合起来考察的方法,以及库兹涅茨、丹尼

森等人对与总量模型相关的结构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总起来说,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表现出两个最主要的倾向。一

是抽象的经济计量模型研究。最著名的模型是哈罗德 多马模型、

索洛的新古典模型、剑桥增长模型。这些模型创设之初的研究主

题是工业化发达国家,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总量平衡和持续

增长问题。自 年,罗默( )发表《递增报酬与长期增

长》的开创性文章后,表现出了一种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

发展理论的融合。概言之就是把原来的一般均衡理论的框架(在

增长模型中以索罗模型为代表)拓展到可以容纳长期变量(如人

口、技术进步、政府开支、人力资本积累和利率等)的内生决

定。②

参见《社 会主义经济学 》, 页 页通

参见汪丁丁 海,上海人民出:《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 版社

第 48 页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二种倾向是进行具体的实证经验分

析,即通过周密的经济计量方法,研究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它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成长阶段的划分

与进展、经济增长的原因或条件等,其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于正

在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更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

义。

第四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

经济增长理论从本世纪 年代由哈罗德、多马首先提出后,

曾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一时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该理

论的核心概念是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率(由储蓄转换而来)和

年的繁荣,增长理论的研究归于沉资本的产出率。经过了大约

寂,一直到 年才重新引起注意。此时的研究被称为“新增长

理论”。

一、“新增长理论”

罗默于 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递增报酬和长

期增长》的开创性文章,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理论。论述人

均产出有可能随时间以单调递增比率无限地增长,知识的边际产

品有可能递增,投资率和资本报酬率有可能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

提高。

年代中期以来,在罗默的开创性论文之 卡斯(后,

、斯多基( 、阿 杨( )等温

人运用数学化、微观化的新方法,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增长中出现

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在对传统古典和新古典增长模式批判和修正

①引号是研究这一理论的经济学家们自己加 的。参见邹钢:《增长理论的新进

展》,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辑, 页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第 49 页

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提出了许多具有外在收益递

增和知识外溢效应的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形成了目前的新

增长理论。其主要理论模式有: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

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鲍依德的“动

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杨小凯 博兰德的“劳动分工演进模式”;

阿温 杨的“创新与有限度的边干边学模式”等。①

新增长理论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总体来研究和

比较,取得了一些重大理论突破,对各国经济增长提出了富有建

设性的政策建议。②

(一)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

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

他要素投入收益,从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这就说明了它是经济

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

(二)新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

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

高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就高,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中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国在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存在巨

大差异。进一步,由于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因

而资本丰裕的国家的资本利润率不是呈递减趋势而是保持不变或

有所提高。这就不仅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已输出资本回流,而且

吸引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从而引起国际资本的倒流。

(三)新增长理论认为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可以产生一种“赶

超效应”,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新原则应当从“比较成本”或“资

源优势”原理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原则。强调国与国之间发展

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的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科学

参见庄 银,邹薇:《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载《财经科学》,。

第 50 页

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的传递,使参加贸易的各国的知

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提高,产生一种特殊的 赶超效应”。

(四)尤其重要的是,新增长理论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增长的

重要影响,其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出一套维护长期增长的政策:支

持教育;刺激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和开

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

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大的扭曲等。

二、经济增长与分工演进

经济学在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向形式主义的发展后,又在一定

程度上表现出了回到古典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也表现在经济增

长理论中,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或主题是专业化、分工与生产

力的关系。杨小凯等人近年来从对“分工演进与交易”这样经典

问题的分析入手,放弃总量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尝试建立以微观

生产过程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来对经济的长期增长进行解释。

杨小凯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先天性弱点,即将社

会的产业结构或分工状态当做固定不变的因素,然后研究各种资

源在其中的最优配置。由于收益递减的普遍规律,资源最优配置

发生于边际产出相等的条件下。这样的研究固然回答了给定分工

与产业结构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

力 分工的了解,却毫无建树。分工或产业结构是某人或某企

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问题。②

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的几个基本假定是: 社会由纯粹的

消费者与纯粹的生产者组成; 纯消费者喜欢多样化的消费;

生产中没有内生的规模经济时,外在的规模经济还可能存在。

①参见《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

②参见杨小凯:《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辑,

第 51 页

响这些基本假定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 。首先,它使

转到了给定组织得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 结

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进而使得经济学无法回答经济由自给自足

到专业化 逐渐演进,以及市场、企业出现的原因等问题。其次,

旦有了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专业化经济概念就无意义了

教科书常常以规模经济代替专业化经济,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

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种类的增减有关

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所以专业化经济与小而全、大

而全的不经济有关,而不同于规模经济。第三,局限于这种理论

框架,许多发展和经济现象无法由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解决。

杨小凯等人从废除前述新古典假定入手构建了分工演进模

型。他们的模型用劳动分工的演进来解释经济增长。

按照他们的理论,当人们经验不多时,生产率低,所以付不

起交易费用,他们会选择自给自足。通过在实践中学习,生产率

提高,能够付交易费用,因而选择高一点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而

这会通过专业化学习而加速学习速度,因而能够进一步支付更高

的交易费用,这个正反馈(或称良性循环)将使劳动分工自发地

演进。在演进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率低,当分工演进到一定水

平,经济会起飞,增长率增加,当分工的潜力被耗尽时,增长率

又会下降。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正是因为专业化造成了某种

信息不对称,每个人作为卖者对自己的产品,知之很多,而作为

买者对他人的生产技术知之很少。正因为人们精力集中在自己的

专业上,所以现代社会掌握的知识比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多

得多。在那个古代的自给自足的社会中,每个人生产的东西与其

他人差不多,他们的知识也差不多,由于这种非专业化和信息对

称,结果整个社会掌握的知识反而少。

参见《微观经济 》学的新发现

第 52 页

杨小凯等人还进一步用他们的模型对刘易斯和库兹涅茨、钱

纳里的理论以至整个增长理论提出批评,按照杨小凯的理论,是

分工与交易效率,而不是人口是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过去的

发展经济学把经济发展归功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事实证明,

分工与交易及其促进与保护分工交易的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

为根本。劳动剩余对经济发展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劳

动分工的演进才决定发展,而交易效率决定分工演进的速度。由

于经济自由政策提高交易效率,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减少交易的

风险和费用,所以这些政策和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库兹涅茨

和钱纳里用人均收入的增长解释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杨小凯等人

认为,人均收入的增长、贸易依存度的增长、市场的扩大、内生

比较利益的增加、专业贸易部门的扩大和其他结构变化都是由分

工演进决定的。通过不同侧面,说明人均收入增加不应该是解释

变量,而是被解释变量。

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演进模型至少可以提供以下两点启示。第

一,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传播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第二,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朝着促进分工、降低交易费

用、提高交易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增长与制度演进

世界银行 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对全球发展中国家战后

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做了一项较全面的总结。报告发现东亚地区是

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我国 年至 年的增长

率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

我国自改革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很明显地与制度变迁相联

系。现代经济增长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对增长过程中制度性因素

的研究。在增长理论的新进展中,对政府干预和公共政策的影响

的研究虽有可借鉴之处,但我国这种发展与改革交织的增长过程

是很难套用现有的增长理论来解释的。因此,如何在经济增长理

第 53 页

论中引进制度性变化的因素,将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这

项工作反过来,将会推动现代增长理论的新进展。①

作为 年代以来崛起的新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

诺斯,因对新经济史学的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创造性贡献,及其对

经济增长的开创性研究,与福格尔同获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斯大跨度地把组织与制度的演进同一国经济增长的绩效联系起

来考察的做法,使人不禁常常想到亚当 斯密和马克思所开创的

经济学传统,这一传统在近一个世纪以来被新古典主流派经济学

家遗忘了。诺斯把组织与制度变量内生地置于一个“广义”的生

产函数中,并进行了严格的经济学分析(供求、均衡、边际替代

的分析)。他不仅把组织与制度演进与经济增长的绩效联系起来考

察,把经济增长的绩效归结于组织与制度安排的创新,而且阐明

了组织与制度本身的演进。

诺斯关于经济增长的核心论点是简明扼要的。他认为,经济

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

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

作用最为突出。

诺斯在其一系列著作中所得到的结论的意义,就是试图改变

从某一偶然的技术革新中去寻找发生产业革命的原因的偏见,而

引导人们从现代所有权体系和社会制度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去寻找

经济增长的原因。这样对经济增长的历史动因的解释便从生产技

术上转移到了人上。历史上的财产关系的演变,私有财产关系的

出现,便自然归结为是经济人合理选择的结果,即与不同资源稀

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相对价格变动相关下的合理选择的结果。

在诺斯看来,在过去几个世纪里,西方人冲破了“马尔萨斯

陷阱”。西方人的富裕是一种新的独有的现象。诺斯试图为这一独

①参见《增长理论的新进展》

第 54 页

有的历史成就的原因作出解释。以往,大多数经济史学家宣称技

术变革是西方经济成长的主要原因;诚然欧洲经济的历史是围绕

着工业革命而展开的。稍后有一些人强调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经

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近来,有些学者已经开始探讨市场信息成本

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毫无疑问,以上每一种因素都对产量增

长有明显作用。

以上反映的这些情况几乎普遍为经济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在他

们对过去经济成就的判断中当做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待。然

而解释显然存在漏洞。使人迷惑不解的是:如果经济增长所需要

的就是投资和创新,为什么有些社会具备了这种条件却没有如意

的结局呢?①

诺斯认为,他们列出的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和

知识进展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乃是增长本身,而诺

斯着眼于那些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与制度

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个人必然受刺激的

驱使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诺斯进而提出了有效率的制度

的基本标准或构造原则,那就是:应当设计某种机制使社会收益

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

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

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结构进行研究,反思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国际经济增长中心新近

对经济发展中的制度理论研究。其研究表明:

(一)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两大

难题,而问题的根源必须从基本制度框架中去探寻。比如寻租行

为,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过于单一,权力过于集中和市场制度不

完善等制度结构方面的缺陷影响了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人力资

诺斯:《西方参 页见[美] 世界的兴起》,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

第 55 页

本发展,挫伤 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努力。

(二)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源泉。首先,制度通

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塑造动力以及建立社会交易的基

本规划而扩展了人类的选择,而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其

次,制度结构决定着“矫正价格”的努力成效。过去十多年大量

证据表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的弱点导致了大量的价格扭曲,造

成其经济增长过慢。因此通过制度矫正价格被认为是为发展作出

更为基本的和长期的贡献。再次,尽管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增长,

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要素市场欠发达以及大量的寻租活动,技术

创新缓慢。因此技术创新并不完全是市场现象,它依赖于促进创

新、界定产权和契约关系或分担外在性风险的种种制度安排。

(三)制度创新的机制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研究。创新需

求产生于经济中无效率的增多、技术变化、市场特征以及确立个

人和集团维护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创新的供给依赖于立法

秩序、制度设计成本及寻找可选择目标的知识基础。可见,发展

中国家必须确立以立法秩序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塑造市场力量以

驱动创新。

(四)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发

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稳定的道德、产权界定、

人力资本积累的供给、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担风险的法

规等。因此不能无视发展中国家特定环境,自然地假定私有化市

场经济必然有效率。事实上,在现代国际经济中,建立完全竞争

市场经济只能是空想;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出一套公开、

透明的规则体系,防止寻租、以权谋私和欺诈行为,为市场经济

运作制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这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

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①

参见《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

第 56 页

四、对经济增长理论新进展的评论

经济增长理论还继续在发展。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已有的新

进展,研究方法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有的学者作了如下概括:

(一)理论分析日益从长期、动态和宏观分析转向短期、静态

和微观分析。

首先,不同于早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越来越多地关注发

展中国家的异质性和对各国不同经济绩效的阐释。在研究发展中

国家发展阶段、自然资源、要求禀赋、制度、政策类型和国际环

境等初始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构建特定

的、个别的经济发展模型。

其次,理论分析由高度总量化的增长模式转向分散化的微观

模式,如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

再次,对长期最优化分析的迷恋让位于从微观和较短时期出

发的“次优”分析。 年代中期以后增长经济学的一个重大变化

是更加重视新古典原则在政策中的运用。相应地,他们放弃了传

统新古典主义关于市场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假定,认为没有任

何市场和政府能使经济达到福利最大化,所能实现的只是无政府

干预的一种“次优”状态。如罗默模型就更多地强调了无政府干

预条件下的竞争性均衡的次优特征,并确证它是对已观察到的历

史增长的一个最合理的实证模式。

(二)恢复新古典主义关于“经济人”的假定,越来越多地采

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同于以往所认为的那样, 年代中

期以后,增长理论全面恢复了“经济人”假定,并广泛应用于对

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分析之中。

(三)把超经济影响内生化,越来越关注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不对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关系展

开实证性研究,就不能将经济发展总过程纳入视野。这种不再将

经济政策的决定作为外生因素,而是作为内生因素加以把握的方

第 57 页

法,或者把国民经济的总过程作为包括各种政治社会力量在内诸

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就是与古典经济学派的

“政治经济学”不同意义上的“新政治经济学”。

(四 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重视新制度学派方法的应用。

许多经济学家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学派的方法,认为要解决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应只关注资本积累、技术引进、资金

筹集、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改善等纯经济方面,而更应关注制度

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五)研究对象的拓宽。 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理论关注的对

象已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小国或地区,而更加关注发展中大

国,尤其是社会主义大国。并且强调了大国与小国在人均收入水

平、产业结构、自然禀赋、人口比例、经济制度与组织、对外开

放程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指出应分别针对大国和小国建

立不同的发展理论。①

第五节  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

结合近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际,对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

过程和趋势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一、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

根据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概括,现代经济增长呈现下列特

点。

(一)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

率都是高的。大约 年来,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平均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总产量平均增长 。在一个世纪内,人口差不

多增长 倍,按人口平均的产值增长 倍多,生产总值至少增长

参见《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

第 58 页

倍。

(二)生产要素本身增长的程度高。与现代经济增长相联系的

按人口平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应主要归功于生产率的高增长率,亦

即单位投入的产出的高增长率,而不仅在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的高

增长率。

(三)经济结构的转变率高。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分布由农业

为主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变,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家庭企业

为主转向以国家和跨国企业为主。工业技术高度和加速的变化率

是现代时期按人口平均的产值和生产率和高增长的主要源泉,并

且也是引起经济结构惊人地改变的主要因素。

(四)密切联系着的和至关重要的社会结构的迅速改变。

(五)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进步,产生了走向世界其

他地方的倾向,使得世界成为一体。

(六)现代经济增长的范围和内容是不受限制的。

二、经济增长的一般过程

珀特对经济发展阶段的描述表明了他所理解的经济发展的一

般过程。珀特在《民族的竞争优势》中描述了世界主要民族经济

“竞争发展阶段”。

首先是“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这里的比较优势在于廉价的

生产要素(劳力、土地、其他初级资源)。珀特观察到大多数民族

目前停留在这一阶段内。工业化民族则已进入第二个竞争发展阶

段,即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以大规模投资为特征,产品价格大

幅度下降,内涵和外延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引致的新的更大规模

的投资,技术被不断物化于物质资本中,社会进步以分工和专业

化为“代价”。随着闲暇和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精细,

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信息积累速度加快。人口转移已经完成和

人口结构趋于老化,服务业开始增长和占主导地位,产品向多样

化、高质量和小批量发展。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要,于是开始了第

第 59 页

三个阶段,即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根据珀特的说法,日本这样

的国家尚停留在第三阶段以前,只有美国和前联邦德国已经进入

此阶段。在创新的阶段里,社会必须调整以提高创新的环境,个

人价值必须受到尊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学术交流和学术机构的

力资本的高度积累,一般性智力活动运营、 的普及,国民素质

的普遍提高和教育回报率的增加等,所有这些因素必须已经具备。

珀特似乎认为这是发展的最高阶段。其后是他所谓的衰落阶段或

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英国被认为是 财富积累到在这个阶段里

特定的程度,会使人们(口味的变化)从专注于生产性投资转向

非生产性活动。珀特观察到的是生产率下降、经济停滞、消费不

能相应节制,从而引起长期通货膨胀。但是他没有讨论社会进入

这一阶段的原因,也没有分析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

系。①

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毕竟只是社会历史长河中

短暂的一环,后工业社会已经展露的危机的方向是把人从分工的

分化中解放出来,珀特的第四阶段不应当被视为一种衰落,而应

视为富裕起来的人们为追求自由而做的非专业化和非生产性的人

文活动的产物。其实芝加哥学派大部分领导人(包括五位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老师,福兰克 奈特早就指出过:分工的最

大代价是人的异化。

三、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

根据库兹涅茨概括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特点和珀特所总结

的经济增长“四阶段论”以及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我们

尝试对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作出如下概括。

(一)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单位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要

素投入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由所谓的“粗放增长”为主向“集

参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

第 60 页

约增长”为主转变。

(二)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以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组织创

新为核心的“知识进展”,而不是凭资本和劳动的投入。

(三)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促进、协调和保护社会分工与交易,

旨在降低交易费用的组织与制度上的安排与创新。

(四)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自然、经济与社会三者的可持续性

协调发展。

(五)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人力资本的高度积累和人的全面发

展,而不是单纯财富的增长,即经济增长越来越具有人文的含义。

第 61 页

经济结构是经济的质态组合形态,它比经

济规模等经济量态组合形态更为重要。因为产

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反映着一个国家经济发

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总水平,它将制约国家经济

的兴衰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总之,结构是

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国力

的强弱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的高低。党的十

五大指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

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

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

结构进行战略性调 本篇主要讨论和阐明整。

结构理论与趋势,结构分析方法,产业结构合

理化标准与调整目标,世界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与发展趋势,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第一产

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及其发展趋势,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结构、重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 产业结构

十 世纪》,

第 62 页

点、产业的选择与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

业与支柱产业、采掘与加工、原料与制造工业

结构、工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十三个专题。

第 63 页

第二章  结构理论与趋势

结构理论是研究结构的指导思想,它着重阐明经济增长的质

态组合的基本原理。本章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西方

的结构理论、中国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展望这三个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

一、经济结构的实质

马克思对于经济结构的概念有过全面、深刻的论述。他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

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

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

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 。如果说这一论述只强调了经济结结构”

构是生产关系结构(隐蔽结构),而忽视了它同时又是生产力结构

(实体结构),那么,马克思的另一论述则更准确全面地表述了经

济结构的含义:“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

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 过程,

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

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他们的

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因为,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

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出, 卷,版,第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 64 页

总和,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 马克思把经济结的社会。”

构视为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双重关系的总和,即隐蔽结构和实体结

构的总和,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二、产业划分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文献里,产业一词是指从事物质生产的

工业部门或行业。恩格斯首先使用的“产业革命”一词,就是指

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技术革命,即资

本主义的工业化。目前的产业概念已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非物

质生产部门。就一般理论意义而言,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

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

体的总和,即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

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再生产理论时指出,“社会的总产品,从而

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

式的商品。

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

的形式的商品。

这两个部类中,每一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总合起

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的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 在这里物质生产部门被划分为

两大部类:第 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 部类即生产消

费资料的部类。

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重要

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经济学的重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 版,第文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版,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 第 页 页 北京,人民出

版社,

卷,

卷,

第 65 页

大突破和创新。但是,马克思提出的两大部类仅指物质生产部门,

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因此,以两大部类理论为前提虽然可以

揭示社会再生产运动的总规律,但不能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

规律。

三、结构均衡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的条件时,说明了各个产业部门应

均 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衡发展。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

部类的值 。据此可必须和第 不变资本相等,即

引申出两个 ) 和公式,即

) 。这就是说,从实物形态上看,第

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的总量应等于两大部类在生产中所消耗的

部类所生产的消生产资料之和;第 费资料的总量,应等于两大

部类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之和。如果这些平衡不能实现,简单再生

产便无法进行。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生产仍要保持平衡,以保

证社会产品的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可表述为:

部类产品在即第 补偿两大部类生产资料消耗后的余额与两大部

类追加的生产资料相等。

即第 部类产品在补偿两大部类现有生活消费后的余额与两大部

类因扩大再生产而增加的消费需要相等。

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均衡发展的抽象分析,清楚地阐明了社

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产业部门不像两大部类

那么简单明了,产业结构中包括了多种产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中

间产品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运用马克思的结构均衡理论难

以描述这种产业之间多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

第 66 页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了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的

同时,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他指出:“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投在机器和原料上的资本部分在增加,花,在工资上的资本部分在减少,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随着机器

体系的每一进步,由机器、原料等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不断增加,

而用于劳动力的 马克思的上可变资本部分则不断减少”。 列宁把

述思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理论以及再生产公式相结合,提出

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他的结论

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

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

料生产。”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称为重工业,

把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因此,生产资料生产

优先增长规律,又称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规律。

马克思和列宁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论被后来的德国经济

学家霍夫曼所证实。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理论的成立是有前提

重工业化和一定的经济发展的: 阶段相联系; )重工业的

优先发展不应牺牲消费资料的生产; 在存在对外贸易的条件

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并不一定必须同时实现重工业化。

五、结构调整机制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价值规 生律的发展形态

产价格规律在调节和平衡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

构)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他认为,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卷中文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版,第

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 版,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宁 全集》,中文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版 ,,第 卷 ,

第 67 页

均利润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就以生产价格规律的

形式发生作用,生产价格规律通过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自

发地调节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入和流出。这便是结构调

整的市场机制。

马克思同时看到了 导致社会生产的生产价格规律的自发作用

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结构失衡因

此,他主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不能再要商品、货币、市

场,生产价格规律不再发挥作用,而是以产品经济、计划经济取

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即通过计划调节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

间的流入和流出。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在这一点上与马克思是一

致的。这便是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

马克思看到了生产价格规律调整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是完全正

确的,但他借此否定生产价格规律对社会主义国家调整产业结构

的作用则是不可取的。实际上,生产价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

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价格规律对于结构的调整作

用是通过价格变动实现的。价格的变动引导生产要素按比例地分

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结构优化。

当然,为了弥补生产价格规律的局限性,政府有必要运用计

划、财税、金融等手段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以保证

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西方的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结构演变的趋势,并指导结构

调整实践。所以,西方的结构理论主要可归纳为两个类别:一类

是结构演变趋势的理论,一类是结构调整的理论。

一、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

第 68 页

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

(一)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这种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

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

构演变的趋 克拉克、库兹涅茨、霍势。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科林

夫曼和列昂惕夫等。

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

第。他在《政治算术》这部名著中,比较了英国农民的收入和船

员的收入,发现后者是前者的 倍;他还发现荷兰的人均国民收

入比其他欧洲国家要高。据此,他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

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 这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定

理。配第定理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威廉 配第未能看到结构变动和人均国

民收入水平的内在关联。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 年出版的

《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开创性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揭示

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的内在关联,重新发现了配第定

理。他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

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

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

劳动力结构和部门产值结构两个方面,对人均产值与结构变动的

关系作 《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对了更为彻底的考察。他在

个国家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处理,并作了截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

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按人口平均产值的较低组距内 美元

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非农业部门的份额则相应

地大幅度上升,但其内部(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结构变动不大。

①[英]配第 页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政治算术》,

第 69 页

美元美元在按人口平均产值的较高水平组距内( ),农

业部门的份额与非农业部门份额之间变动不大,但非农业部门内

部的结构变化则比较显著。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开拓性的研

究,提出了所谓的霍夫曼定理,其内容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

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是

不断下降的。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把封闭型产业

结构理论定量化,并发展到最完美的程度。投入产出分析从一般

均衡理论出发,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

数量关系,利用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系数推断某一部门经济活

动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计算为满足社会的最终需求所需生

产的各种产品总量,并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前景。投

入产出分析法是产业结构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但由于它是静态

分析的方法,并以同质性和比例性作为分析的假定前提,因而这

种方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说来,它适用于短期而不适用于

长期分析,适用于分析而不适用于预测。

(二)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这种产业结构理论考虑国际分工

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而被称为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斯密、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和钱纳里等。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 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

提出了绝对成本说。他认为,各国按照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国际

分工,就必然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流入高效率产业,从

而使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于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

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

了比较成本说。他认为,各国不应按绝对成本,而应按比较成本

(或相对成本)进行国际分工,以获得比较优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 70 页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继承并发展其师赫克谢尔的学说,在

著名年出版的《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 的要素禀赋论。这

种理论认为,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因

此,各国应从事自己拥有优势生产要素的那些商品生产 通过自

由贸易重新分配各国生产要素,以实现国际商品价格的均等化。这

种理论是对比较成本说的完整化。

后来,列昂惕夫用投入产出 年美国法对 个产业的产

品进行检验时,得出了与俄林的观点刚好相反的结论,即列昂惕

夫反论。美国是资本密集型国家,但美国的进口商品中资本密集

型产品占优势,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优势,这与要素禀

赋论的描述刚好相反,人们称之为“列昂惕夫之谜”。要素秉赋论

与列昂惕夫反论的分歧是由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重要

因素就在于事实背景不同。前者是以澳大利亚、挪威、荷兰、乌

拉圭、阿根廷等不少国家的外贸情况为事实背景提出的,而后者

则是以美国的外贸情况为事实背景提出的。后来,西方经济学家

关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研究,就是循着某些国家某个时期的情况

符合要素秉赋论,而另一些国家另一个时期的情况符合列昂惕夫

反论,这样一种思路展开的。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发展了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说,

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成本说。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

可以转化的,从某一时点看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业,从发

展的眼光看却有可能转化为处于优势的产业。因此,对那些潜力

巨大且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不但不应放弃它的发展,而

且要扶持它的发展,使之成为强有力的出口产业。日本政府依据

动态比较成本说制定了扶持若干幼小产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

巨大成功,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汽车工业。日本的汽车工业在

扶持幼小产业政策的保护下,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从

年的年产量 万 年辆提高 的到 万辆,并成为日本第

第 71 页

一大出口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规范化和数学

化,提出了著名的“发展型式”理论。他和他的助手们在一些基

本假设的基础上,从大量观察值 个基本经济过程来描中选择了

述几乎所有国家发展 个变量规定了这的基本特 个征,并用

经济过程。然后把收入水平和人口数据作为外生变量对所有这些

致过程进行 的统计分析,构造了反映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典型

性关系的“发展型式”。为使分析的结果更广泛地适用于各国和各

种 发展经济过程,钱纳里进一步使用了几个基本的回归方程对

型式,理论复合回归,得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根

据“发展型式”理论,总结构变化的 发生在人均国民

生 美元产总值 美元的发展区间,其中最重要的积累过

程和资源配置过程都将发生显著的、深刻的变化。可见,钱纳里

的标准结构对于揭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具

有更大的价值。

当然,发展型式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标准结构与

实际结构之间的偏差只能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状况的参考,而不能

作为切实可行的标准,理由是: 标准结构是几十个国家结构

状况的一种平均状态,而实际上,由于各国的要素禀赋与人口状

况存在较大差异,各国的产业结构难免与这种“平均状态”存在

偏差,因此这种偏差不能说明实际的产业结构是否协调或失衡的

标问题。 准结构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对象的,它

排除了制度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在实际上,社会制度的不

同也会导致产业结构很大的差异。因此,就连“发展型式”理论

的创始人,对其应用效果也是有相当保留的。

二、结构调整理论

在各种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

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

第 72 页

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下面对这几种结构调整理论作一简

要介绍和评价。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基

)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 )本假定上: 从农

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由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决

定; 城市工业中的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农业收入中的储蓄倾

向。

由于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近乎于零,农业剩余劳动

力对城市工业的供给价格低,且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工资,因此,工业发展就可从农业中获得无限

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在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生产率差额中

获得巨额利润。又由于工业利润中的储蓄倾向高,使得城市工业

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提高,由此产生一种累

积性效应。这种累积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

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以至达到工、农业劳动边际

生产率相等。这时,二元结构消失,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

托达罗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刘

易斯的理论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后能否

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

难度很大,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无业游民,因此,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很大的阻力。

严格地说,刘易斯的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刘

易斯模型的三个基本假定在我国现阶段都是不完全成立的。首先,

关于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假设在我国并非完全如此,因为

年之后我国农业产出水平的停滞、下降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城市的转移不无关系。其次,关于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工资不变的假定也不符合我国实际,因为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价格

是在上升的,尤其是近年来这一趋势更为显著。最后,关于工业

第 73 页

利润具有较高边际储蓄倾向的假定,在我国是不明显的。在我国

现阶段,农民进城就业大部分是靠自筹资金或者进入投资少的行

业,而且由于企业分配上长期向个人倾斜,以致工业利润吸纳劳

动力的累积性效应极不显著。上述三个假定对中国的不现实性表

明,依据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从而消除

二元经济是不现实的。

(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

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

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

经济增长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不平衡增长。赫希曼认为,在发

展中国家,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

有替代性,因而有两种不平衡增长的途径:一是“短缺的发展”,

即先对直接生产资本投资,引起社会资本短缺,而社会资本短缺

将引起直接生产成本的提高,这便迫使投资向社会资本转移以取

得二者的平衡,然后再通过对直接生产成本的投资引发新一轮不

平衡增长过程;二是“过剩的发展”,即先对社会资本投资,降低

直接生产活动的成本,从而促使人们对直接生产资本进行更多的

投资,使二者达到平衡后再重复这一过程。

不平衡增长理论基本上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为我国 多

年的经济发展走的就是一条“不平衡增长”的途径。至于选择哪

一条不平衡增长途径,则应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而定。

(三)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主导部门理论的萌芽可以追溯

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他运用创新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

分析,但对主导部门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

托。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

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

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他认

为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主

第 74 页

导部门通过回顾、前瞻、旁侧三重影响带动其他部门发展。回顾

影响是指对为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前瞻影响则是指

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旁侧影

响则是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六个经济成长阶段相对

应,罗斯托在《战后二十五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任务》一

文中,列出了五 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工业部

门。 )替代进口货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主要是非耐用消

费品的生产,如纺 )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织工业。

钢铁、煤炭、电 汽车工业力、通用机械、肥料等工业部门。

综合体系。 )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指服务业、城市和

城郊建筑等部门。

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

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罗斯托以技术标准划分经济成长阶段并与马克思关于社会经

济阶段划分的理论相对抗,这是完全错误的。但罗斯托提出的主

导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而带动经济增长的看法,以及主导部门

并非固定不变的看法,可供借鉴。

(四)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两基准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

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

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

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

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

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 在工资率一定

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率也必然上升最快。

两基准理论是以下面这些条件为基本前提的: 基础产业

相当完善,不存在瓶颈制约;或者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颈制约,

但要素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资源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向瓶颈部门转

第 75 页

移,尽快缓解瓶颈 (产业发展中不存在技术约束 )不状态。

述条件不存存在资金约束。如果上 在,两基准理论就未必成立;利

用两基 可行。准理论选择优先发展产业也未秘

三、结构演变模式

产业结构演变有三种模式,即雁行形态发展模式、产品循环

发展模式和同时开发发展模式。

。雁行形态说是日(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本学者赤松在

年提出的,是一种揭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

高度化途径 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的理论。赤松基于对日

生产,再发展到出口 历史的考察,认为后进国的产业发展遵循

“进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如图 所

示)。因为从图形上看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所以称雁行形态说。

图 雁行形态说示意图

第一只雁是进口的浪潮。这时因为后进国的产业没有发展起

向外开放了,这样外国的商品必然大量涌入后进来,市场又 国的

参见李悦:中国 工业部门 结 页构 , 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76 页

市场。

第二只雁是进口所引发的国内生产的浪潮。外国商品涌入后

进国市场,引发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后进国就可以利用引进的

先进技术和本国的低工资相结合,从事和发展本国生产。

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所促进的出口高潮。在本国生产规模达

到一定程度,随着先进技术采用和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劳

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品成本大为下降,再加上低工资的支出,逐

渐形成优势,进而打入国际市场,形成出口的高潮。这就是雁行

形态说的基本型。

雁行形态说还有以下两个变形:

产业发展的秩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

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是重工业的不断高度化过程。

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

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

资料转化,产业结构愈加多样化和高度化。

赤松证明,产业发展不仅是产品的循环,而且由于消费的重

点依次向轻工业、重工业、重化工业产品的移动,从而形成产业

雁行形态发展中的生产 消费循环。

(二)产品循环说①。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国企业问题

专家弗农提出来的,它是揭示国际贸易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影

响的理论。弗农认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是以本国新产品

开发为起点开始进行产品循环的,其公式是:新产品开发 国内

资本和技术出市场形成 口出口 开发更新进口 的产品

⋯⋯按照这种顺序不断循环上升。这四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从科技的开发研究引出新产品问世,扩大市场,直

到市场饱和。

参见《中国工业部门结 页。版,构》,

第 77 页

第二阶段,产品出口,开拓国外市场。

第三阶段,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便有资本和技术的出口,促

成资本和技术与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结合。

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低的

价格打回到本国市场。这样就促进发达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产品

的生产而去开发更新的产品。

品循环是与 所产品经济寿命周期密切关联的,如图

先进国(

产示。

先进国(

经济不发达国

图 新产业和产品经济寿命周期

生产与消费是以实线和点线表示的;进 与出口是用生产和消费的两条曲线

差的面积部分表示的。

第 78 页

,在新兴产图 中最早开发新产品的先进国 业建立时

期,新产品生产是在一面排除市场的不确定性、一面开拓新市场

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它进入成长时期,国内销售额上升,同时开

始向先进国 出口,并不断扩大。最后,到了销售额的增长率递

减的成熟时期,先进 的生产技术向世界广泛普及,失去其优国

势地位,同时,生产 也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渐消失。另外,先进国

仿制生产这种产品,随之出现该种产品的竞争局面。结果,某些

先进国为了使该产业继续保持在国外市场所占的比重,不能不依

靠廉价劳动力和较低成本来维持优势,从而出现由国内投资转向

海外投资,在经济欠 国的发达国家就地生产就地经营。这样,

该种产品就从那里进口了。

以上所述的雁行形态说和产品循环说,前者主要是后进国家

利用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理论,后者主要是发达国家

如何利用国际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这两种理论在其他条件已定的情况下,

甲种产业如果借鉴其中的一种,而乙种产业就可以借鉴另一种。有

的产业可以多注重进口,有的产业可以多注重开发新产品。应注

意的是,那些从进口开始的产业也要尽早为国内大量生产创造条

件。因为引进和进口都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而

不是为进口而进口,进口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出口。

(三)同时开发发展模式。这是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技

术集约型产业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如图 所示。

随着技术集约化的发展,产业基础不断更新,传统产业的主

导地位逐渐被新兴产业取代,产业结构正面临一场大的变革。在

这种形势下,各经济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巨额资金,竞相开发高技

术产品和建立高技术产业,以抢占技术“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

高度化进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因此,后起的

经济发达国家在这些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建立上,同先行的经济

第 79 页

图 同时开发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大致是同期进行的。由于基本上处于相同水平,因此这

类产业的产品进口较少,今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出口随着技

术基础的建立和巩固将有所增加,但产品、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

建立主要还是根据本国产业的特点展开的。开发发展模式是像日

本这种后起国家在对先行的经济发达国家的赶超已接近尾声时,

为使本国高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

而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目前日本生产数控机床、机加工中

心、工业机器人等微电子机械和精密陶瓷等新型材料的一些技术

集约型工业,就是用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以上三种产业发展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成功的范例。各国

应根据本国的国情,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以加快工业结构转换

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结构理

论的合理内核,并紧密联系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践,对结构理论

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我国学者对结构理论发展的贡献大体可

归纳为趋势分析、机理分析、现状分析和关联分析四个方面。

第 80 页

一、趋势分析论

我国学者以本国结构演变的原始数据为样本,通过统计归纳

和比较分析,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得出了一些与西

方学者不同的结论。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无论从就业构成还是从产值构成

看,都是与配第 克拉克定理基本吻合的。与西方结构演变不同的

是,中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极其缓慢,且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变

动呈明显的非相关性。造成这种非相关性的根源在于非市场的行

政的机制①。

(二)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总体上是下降的,

但霍夫曼比例的变动在改革前和改革后具有不同的特点。 年

以净产值计算的霍夫曼比例为 年下降到 年

回 ,但从平均 年至数看升 年至到 年比

年又降低了 ,把霍夫曼比例的降低速度与人均收入水平和工

业化进程联系起来考察,我国改革前的重工业化速度是明显过快

的。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霍夫曼比例值大大低于全部发展中国

家以及亚洲国家在同样年份的平均数。改革以来,我国霍夫曼比

例的变动出现了新 年至情况。 年与 年至 年

相比,以净产值计算的比例值略有下降,而以总产值计算的比例

值却明显上升。净产值比例主要反映了产出结构的关系,总产值

比例则较多地反映了投入结构的问题。把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看,改

革以来的重工业化过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 年来的阶段性数

字看,我国的霍夫曼比例变动不大,也表明了重工业化趋势的消

失。②

①参见刘伟:《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见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 页

上海三联书店,

页,上海,

第 81 页

(三)中国学者把钱纳里“发展型式”理论的“标准结构”和

一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发现“标准结构”不能作为衡

量一国产业结构状况的标准。“标准结构”与实际产业结构状况的

偏差,既依赖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又与社会制度相关。在国

家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中,政府动员和集中资源的能力很强,

从而资源配置就可能向基础工业、重工业倾斜,而在私有制占主

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所有权比较分散,市场体系又不很

健全和发达,投资周期长的工业就显得风险过大,从而在这些国

家里,轻工业、传统服务业的比重高也就具有很充足的理由,显

然上述两类国家很难有共同的发展型式。

(四)我国学者分析了各类经济周期中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

律,以及周期波动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并分析了我国

的经济周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机理分析论

中国学者研究了产业结构状态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并揭示了结构效应得以实现的机制性条件。

对产业结构机理作出系统分析的是周振华。他在《现代经济

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一书中,采用系统研究方法,不仅考察其内

部结构,而且考察其与外界变量的关系;不仅把其作为动态系统

研究,而且把其作为开放系统处理。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

效应。

该书首先在高度抽象的产业结构内部关联的层面,以投入产

出的中间产品运动为其分析模型,具体考察技术矩阵水平、产业

参见谷书堂等著:《 页经济和谐论》。

参见孙尚清主编:《经济结构的理论、应用与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 京,

第 82 页

关联规模和结构聚合质量的状态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

示结构关联效应。然后,引入最终需求变量,把开式投入产出模

型转换为闭式投入产出模型,从国民产品运动的角度考察作为供

给方面的产业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结构弹性),及

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结构弹性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把产业结构作为动态系统处理,引入资源结构、分配结构的新变

量,分析其与整个外部环境交互作用中的动态成长过程,考察结

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结构成长效应。最后,产业结构

机理分析从封闭条件走向开放条件,以国际产业联系模型来考察

国内产业结构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程度和类型,及其对国内经济

增长的影响,揭示结构开放效应。①

三、现状分析论

我国学者运用统计分析法、实证描述法和经验估计法,研究

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产业结构

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两个指

标,可得出我国产业结构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低下的结论;依据

衡量产业结构状况的效益标准,产业结构效益低下说明我国的产

业结构存在失衡。

(二)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至今仍未成

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的主体化和结构调整既要依赖企业制度

创新,又需要创造一些外部条件,如健全市场经济运行载体、转

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三)从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两个方面考察和比较我国产业结

构高度及其演变过程,结论是我国无论是就业结构还是产值结构

参见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的结构效应》,

第 83 页

都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末本世 就我国纪初的结构高度。

工业结构本身的高度而言,其结 业发构水平仍大致相当于世界

达国家 世纪初期前后,即工业化进程第阶段结束至第二阶段

开始时的工业结构水平 。

四、关联分析论

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的我国产业

主要部门结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是关于产业部门结构发展变化

与直接关联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这

所种原理与方法的基本框架,如图 示。

图 表明,围绕产业部门结构发展变化规律这个中心,有

科技进步、社会供给结构、社会需求结构和国外的供给与需求四

大类直接关联的因素。这四大类直接关联因素影响并决定着产业

部门结构的发展变化规律;反过来,产业部门结构的发展变化也

影响和决定着这四大类直接关联因素。总之,产业部门结构的发

展变化与四大类直接关联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

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及影响和决定产业部门结构发展变化方向的

内因和外因。

对于产业部门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国内

外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单因素论,另一是多因素论。单

因素论又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产业结构是生产力范畴,科学技

术和生产力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一类认为,经济发展和

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经济结构和整个社会结构的

变化,也完全是由技术的应用引起的,与所有制和生产方式无关。

而这后一类看法正是西方未来主义的观点。

参 页。见《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

参见上书, 页 

参见《中国 业部门结构》, 页 页 

第 84 页

图 基本框架示意图

西方未来主义的观点,从总体上看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因

为,无论是罗斯托、贝尔,还是托夫勒等,或其他未来主义者,他

们都是把科学技术作为区别不同社会性质的唯一依据和标准。他

们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描述为从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到

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理论公式是:

科 资本主义永存学技术革命+资本主义=新社会

他们以此来否定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否认马

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否认所有制、生产方式是区

别不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标准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

第 85 页

原则。

前一类单因素论也是片面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

世界观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又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应

当从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中和与其他相关联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

和把握其发展规律性。事实也正是这样,影响产业部门结构的因

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科学技术之外,还有自然条件、经济、政治、

军事等因素;既有需求因素,又有供给因素;既有国内因素,又

有国外因素;既有纵向因素,又有横向因素。

下面分别从科技进步、社会供给结构、社会需求结构和国外

供给与需求四个方面,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和决定产业

部门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

(一)科学技术进步。上面分析过单因素论的片面性,指出了

这种片面性在于它把科学技术看作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但是,我

们绝对不是否认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且要特别强调指出,科

学技术进步对产业部门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确有重大的影响作

用,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产业部门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是

由这个因素决定的。当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很低,手工劳动还占统

治地位时,产业部门数目不会多,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经常,也不

密切。但是,随着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将越

来越细,产业部门的数目将日益增多,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将日益

复杂而深刻。

例如,农业机械化和采矿工业的发展,将分别使农业机械和

矿山机械制造业从机器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生产的化学化 将使

橡胶工业、塑料工业、化纤工业等新的原料生产部门逐步形成;金

属加工工艺和机器构造的改进,将促进优质钢、各种合金和非金

属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科学技术日益现代化,首先要求电

机工业、电子工业、无线电工业、仪表制造业的高度发展。生产

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不断涌现的新产品及新材料,都将

第 86 页

对 工业部门结构产生深刻影响。

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科学技术革命史表明,科技进

步确实是推动工业部门结构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以美国为例,资

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是美国现代工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特

征,是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作为战后 年间

现代大工业发展特征的资本密集型工业,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

基础上并部分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建立起来的 年代。作为

以来现代化工业特征的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工业,则是在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是这样,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也是

这样。产业结构的变化都是紧紧伴随着科技成果在工业生产和建

设过程中的应用而发生的,科技进步在各个产业部门中渗透的深

度、广度不同,导致产业部门结构的变化。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

过程表明,科技进步和技术革命是适应于生产的需求,反过来又

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引起产业部门结构的变化。技

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概况如图 所示。

这种从科技进步 生产力的提高 结构变化的序列,在战后

美国经济发展史中,显示得很清楚。除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由于

各个环节间隔时间很长,其相互作用体现得不明显外,第二次产

业革命,特别是战后的工业发展过程,各个环节间隔时间大大缩

短,相互间的作用关系显示得很清楚。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一方面要看到我国生产力和技术水平

还很低,农业和重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

差几十倍,因而我国产业部门结构不能向工业发达国家看齐;另

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产业部门结构必须随着技术进步

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幅度,不断地进行适当调整,以

①参见陈鹭:《影响工业结构演变因素的考察》,载《中国经济问题

第 87 页

图 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的对应关系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技术进步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先导,是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的本源。这种动因、先导和本源的作

第 88 页

用,主要表现在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引起下列的新变化:促进

新兴企业和新兴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加快对原有企业和部门的根

本改造;促进原有部门的分离;引起部门之间生产联系的改变;各

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加强;以及各部门之间生产要素和产品

方向的转移和增减等。这些新变化之所以能出现,主要是由科学

技术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客观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产业结构变化是

与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相适应和相对应的(参见图

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相对应这已是世人的共识,但对如何划

分这两个革命时期尚有不同看法。图 的对应关系,只是一种

看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主张把至今为止的产业革命划分为

六次。①

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大约 万年以前,人从采集、打猎为

生变为靠种地放牧为生,原始公社制度变为奴隶社会制度。

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 年前的中国,即奴隶社会于大约

后期,商品交换出现了。

第三次产业革命也就是发生于 世纪末 世纪初的西欧的

所谓工业革命。

第四次产业革命发生于 世纪末 世纪初,帝国主义开发

了世界市场,生产体系也大为改观,出现世界规模的市场经济。

第五次产业革命是正在全世界发展的信息革命,是由电子技

术引起的。这在我国已引起重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竞争,第五

次产业革命必将在今后开展起来。

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当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飞跃进步,是

一场科学革命,也是一场技术革命,它们必将引起一场生产力乃

至社会的变革。这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战场不是在比较富裕的大

参见钱学森:《所谓“第六次产业革命”》,载《光明日报》,

第 89 页

城市,而是在比较贫困的田野、山林、草原、海疆和沙漠。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产业结构变化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有

如此关联,所以我们对此还应作出下列五点更具体的分析。

技术分流和产业分化。技术分流决定了产业分化,产业分

化又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分流。两者关系 所示。如图

图 两种技术的分流和产业的分化

]资料来源: 吉谷丰著 本技术问题纵横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 中,在技术发展的潮流中,有可见技术和不可见技术

这两个分流。所谓可见技术是指用看得见的砖瓦沙石和木料来建

造民用住宅或城市建筑物等技术,这种技术比较容易懂,也好掌

握。所谓不可见技术是指像以熔化碳酸钠和硅砂来制造玻璃、从

矿石中提炼金属等技术,这种技术是眼睛看不见变化过程的技术,

相比之下也不太容易掌握。日本东京大学石井教授把前者称为罗

马技术,把后者称为阿拉伯技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后期,法国

创建了矿山冶金学校和工兵学校,推动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

此基础上,建筑业、纤维工业、电机工业、机械工业、金属工业、

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等相继发展起来,因而工业部门结构也发生

了越来越大的变化。

第 90 页

产业和其中心技术。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中心技术,没有

相适应的中心技术,任何产业都难以发展和存在。产业与其中心

技术的关系,如图 所示。

业产 自中 心技术 然科学

植物学林业、农业 栽培技术 气象、海洋、

土壤、地捕获技术 质、

动物学地理

饲养技术

采  矿  工  资源工程学业 开采技术

金属、石油精炼、 化学工程学半成品技术

化 水泥学、 金属工程学

造 业制机械技术 机 化学械工程学

加 工 组 装

船舶工程汽车、 船 舶 学运输 物理技术

运 输 机 械 航空工程学

能发电、瓦斯煤气 源技术土木学

土 建设技术木建筑建设业 建筑学

电信电话、广 通信技术 通信学播

控制技术计测控制产业 控制学

系统技情报机器 术 系统工产业 程学

医疗机器保

医药产业健技术

产业和其中心技术

水 产 业

畜 牧 业

资料来源:同图

产业和其专业技术。各产业的专业技术比例是不相同的,

我们应注意使各学科、各专业技术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

相适应。以日本 年的各产业中的专业技术比例为例,可以清

第 91 页

楚地看到,各产业的专业技术比例是很不相同的, 所示。如图

建筑

其他化工

汽车

运输机械

综合化工

机械

食品

纤维

医药

电子通信

有色金属

精密机械

钢铁

图 日本各产业中的专 年 )业技术比例

资料来源:同图 。

产业和技术基础。不同的技术基础形成不同的产业,不同

的产业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基础。资源技术构成为第一产业

的技术基础;能源和生产技术是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情报(信

息)技术是第三产业的技术基础。如图 所示。

产业和社会。社会离不开产业,产业离不开技术;技术越

进步,组成的产业也越先进,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也就越高;不

同的产业要求不同的技术,不同的社会阶段对产业结构也有不同

的要求。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如图 所示。

总之,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内在联系是多方面的,从这些内在

联系中我们不难看出,科技进步的意义不仅限于它能引起新兴产

业诞生,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演变,还在于它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并使其升级,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更大变化。而这后一点对于我

第 92 页

林栽培技术 业、农业

水产捕获技术 业

饲养 畜牧、水产业技术

开采 石油、煤炭、矿业技术

材料技术 精炼金属、精炼石油

全部制造机械技术 业

(加工组装技术)

交通技术 汽车、船舶、飞机

发电、煤气动力技术 、管道

土建设技术 木、建筑

通 电信、电话、广播信技术

计测控制技术 控制业

系统技术 情报机器业

医保健技术 疗机械、医疗用品

国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又大又穷的国家,虽然面临工业

化和信息化两项任务,但首要任务是工业化。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高技术竞争中必须作出反应,特

别是在电子、光纤、生物等新技术领域应努力迎头赶上;然而,作

为一个穷国,我们又不可能超越本国的经济实力。鉴于技术后进

国应当也可能越过旧技术而直接采用新技术,如以卫星和光纤通

信来取代金属电缆通信等,目前我国的传统产业还是国民经济的

主体力量,而且 待更新改造。所以,科技进步的重点应首先放

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方面。

(二)社会供给总量与结构。产业部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配置的状况。这里有自然资源、劳动

资料和劳动者的供给和配置等。

自然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对产业部门结构有着很大的

影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产业部门结构变化的历史,也可以

说就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开发、利用和改造的历史。

(精炼提取)、化学工业、水泥工业

产业和其技术基础

资料来源:同图

第 93 页

图 产业和社会

资料来源:同图

一般地说,在根本没有矿产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就不能建立

采掘工业。以日本为例,它是个缺乏矿产资源的国家,几种主要

原材料,如:石油的 ,铁矿石的 铅、铌、铀的

原料煤的 ,铜的 等,都靠从国外进口。这种情况决定

了日本的产业部门结构,只能以加工工业为主。

但是必须指出,自然资源这个因素对一个国家的整个产业部

门结构的影响,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它的影响作用,随

着技术进步的进程,正在逐渐削弱。例如,由于生产化学化的发

展,人们能越来越多地综合利用各种原料和燃料,从许多过去认

为是废料和副产品的东西中,提炼和合成了许多宝贵的价值很高

的原材料,用于工业生产和建设。另外 还可以制造出许多人造

原料代替天然原料。

第 94 页

还应当知道,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源的状况也在不断地发展

变化着。比如,英国的能源状况 在北海油田未发现之前,主要

是煤炭;在开发了北海油田之后,在英国的能源中,石油和天然

气的比重就大大增加了。也正因如此,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

年代 ,上升到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由 的

年又上升年代的 到

综观世界各国资源条件对产业部门结构的影响,可以发现有

下列三种结构模式: 资源开发型。如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原

加工出口油的开采、输出成为其国民经济的主体支柱。 型。如

日本, 的主要原材料靠进口,其制造业和出口总值在

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 全面发展型。如我国,国土

辽阔,资源丰富,应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体系,各产业部门都要有相应的发展,也有条件兴办和发展各类

产业部门。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工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都与资源的分布

状况有密切联系。比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支流田纳西河一带发

展成为美国的钢铁走廊、化工走廊,就是以当地的石油、煤炭和

水力资源为基础的。德国的莱茵河流域之所以成为其最发达的工

业密集区,靠的也是鲁尔、萨尔丰富的煤铁资源和莱茵河的方便

航运条件。

以上分析侧重于资源对产业部门结构的制约方面,事实上,合

理的产业部门结构对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及改善生态环境,

都有重大影响。因为不同的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对资源条件

的要求不同,特定的资源优势只有在特定产业部门结构的基础上

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新兴产业虽然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小,

但对环境的选择要求较高。正因如此,为了使产业部门结构与现

有的资源条件相适应,就必须下大力量把所拥有的资源数量、质

量、品种和地区分布,以及相对优势和劣势搞清楚,做到心中有

第 95 页

数。

劳动力和资金积累筹集等条件。劳动力和资金积累程度等

条件,对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实践证明,劳动力多而

低廉、资金又缺乏的国家,应多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不

足而昂贵、资金又比较充裕的国家,应多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

(三)社会需求总量与结构。社会需求包括生产建设需求和生

活消费需求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需求结构就是制约工业部门

结构的社会需求因素。

这种社会需求表现在中长期计划上,就是党和国家所制定的

在特定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各项经济增长

以及人民生活提高的主要指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社会需求又集中地表现在

市场上。社会的总市场容量和结构为产业部门结构的发展变化指

出了方向。当然,并不是任何数量的社会需求都能直接引起产业

部门结构的变化,必须使这种需求数量达到这样的程度,即只有

建立专门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群或专门化的产业部门,才能满足

这种社会需求的时候,这种社会需求才可能直接引起产业部门结

构的变化。这是因为,一个企业是不能称为一个产业部门的,产

业部门是同类企业的总和,在没有部门存在的条件下,部门结构

就无从谈起了。

下面着重讨论生产建设需求、生活消费需求是怎样制约着产

业部门结构的。

生产建设需求。社会对工业品需要的一般规律是:在

化初期,生产需要的比重很大,到工业化中期,特别是工业化后

期,生活需要的比重将逐步提高。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规模大、发

展速度高,生产和建设对工业品的需要就大。

伴随需求结构的变化,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原材

料、能源等往往会发生短缺现象,并且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然后

第 96 页

又会有替代资源出世。新技术的采用又会带来节省劳动力和降低

原材料、能源消耗的机器设备的诞生。例如,由技术进步而引起

的金属和燃料消耗的下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较

少量的金属和燃料来满足同样的需求,从而导致冶金工业和燃料

工业在整个产业部门结构中的比重相对下降。又如,轻工业中以

工业原料代替农业原料,必然引起重工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

重上升。

在整个生产需要方面,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情况

和变化,都会对产业部门结构有影响。比如农业,在我国农业合

作化的初期,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主要还是工业消费品,可是

到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时期,农业就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化学

肥料、燃料、电力、建筑材料和运输工具等;而且农业越发展,现

代化水平越高,对工业这个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

生活消费需求。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

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

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只有生产出来,才能进行消费;也只

有增长的消费,才能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是不

断提高的,这就要求产业部门不断地改进消费品的品种和质量,不

断地增加高级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从而也必然引起产业部门结构

的改变。例如,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会引起生

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收录机等专门化部门的出

现。

根据世界银行经济专家对很多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查

研究制定的模型,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 美元这种低收入水

平增加到 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时,居民家庭消费占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下降了 左右,但人均消费水平却提高了

倍以上,食品消费在整个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了 左右,

第 97 页

而经过加工的食品在食品消费中的比重却上升了 以上,非商

品形态的劳务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提高了将近 。随着

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产品的生产和劳务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

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内部的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必要生活资

料所占比重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劳务

生产不断扩大,产业部门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

化。

(四)国外的供给与需求。国外的供给和需求因素是一个综合

因素,它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着工业部门结构和整个产业

结构。这里主要包括国际分工和进出口的变化、世界经济中心的

转移、国际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

文化的交流情况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这种影响作用尤其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市场扩大的当代就

更大。

下面着重分析国际分工、进出口变化对产业部门结构的影响。

这是个国际上的需求与供给的最综合性因素。它对于一个国

家的整个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实行开放政策

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作用尤为突出。事实上,在当今的世界上,没

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做到完全封闭发展。这不仅是根本做不到的,更

重要的是这样做是不合算的。正因如此,为了加强自力更生的能

力,也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外资,扩大

出口,打进国际市场。事实反复证明,凡是这样做的,都收到了

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成效。

在工业发达国家之中,以日本的收效最佳。因为日本缺乏资

源,所以它的工业部门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的发展,在极大程度

①参见张曙光:《影响生产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理》,。

第 98 页

上依靠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发展趋势,对于日本工

业部门结构的影响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在日本曾发生

过一场关于如何选择日本经济发展道路的激烈争论,即所谓开发

主义和贸易主义这两种意见的争论。日本政府最后还是采用了贸

易主义的主张。日本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当时选择贸易主义道

路是正确的,效果也是好的。

当前国际分工有一个新的趋势。一方面是以自然资源为主,作

为出口的原料、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处于衰落的状态当中。现

在所有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除了石油以外,都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在 世纪初期,初级产品有很大的销路。但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初级产品的销路在国际分工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

另一方面,新的材料一般都是工业品(如人造纤维),这样的原料

以及机械制成品,也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结果的产品,在国际分工

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也就是说,传统的工业部门和产业

部门在国际分工中所占地位在下降,而新兴工业部门和新兴产业

所占地位在上升。①

过去是以工业品、农业品来进行国际分工的,现在以工农业

品分工的情况逐渐在国际上消失,最重要的分工是工业国与工业

国之间的分工。例如,某一种精密仪器是甲国生产,乙国不生产,

乙国向甲国购买;甲国向乙国购买另一些产品。农业现在也正在

逐渐工业化,农业内部也正在专业化。

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产品转向技术密集型。 年

代以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结构开始变化,现在已由劳动密

集的低加工产品变为技术密集的高加工产品。 年韩国、我国

的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 以上,而低加工产品占总出口的

参见宦乡:《正确对待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载《学习与实践》,

第 99 页

年高加工产品的 年在半导体、个人 计算机等比重超过

电气和电子产品方面,占前 位 国和地区中就包括我的主要出

国台湾省、新加坡和韩国,整个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所占的

比例为 ,超过 欧洲共同体( 贸易除外)的区域

这些国家出口结构的改变是立足于本身工业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

的调整,他们都早已把发展微 年代的战略项目电子工业作为

了。

日本同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之间 在国际分工特别是产业内

部分工方面取得 进展,除了在纺织、化学和 ,最钢铁领域的分

近还扩大到电气机械和精密机械领域。此外,日本还给这些国家

和地区提供所必需的零部件。

在国际分工的新趋势中,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劣势,我们的产

业部门结构的改变要有利于改变这种劣势。我们的粮油等初级产

品的出口,还占相当的比重。我们的纺织品虽然占出口创汇的比

重很大,但产品质量不高,没有经过很好的工业性高加工,所以

价格便宜,创汇率不高。这种情况必须尽早改变。而要改变这种

出口商品结构,就必须首先改变生产这些商品的产业结构。我们

的产业部门结构应当也 工业品必须完成由初级产品 高级产品

的转变,适应工业品内部的分工、农业品内部的分工、农业和工

业的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以上四个方面都对结构理论的发展作

出了贡献。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时期,调整和优化产业

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这就迫切需要中国学者继

续深入地研究产业结构理论,以指导中国的产业结构实践。

参见辛灿:《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出 增加》,载《经济参考》,

第 100 页

第三章  结构分析方法

本章为分析结构提供了方法,主要介绍和讨论了结构的静态

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效益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四种。

第一节  静态分析法

结构静态分析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产业关联分析(或部门联系

平衡法)。产业关联分析通常要借助于投入产出表进行。本节首先

介绍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投入产出

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以深入地了解产业间的关联。

一、投入产出模型的内容和局限性

(一)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内容。投入产出模型是本世纪 年

代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建立起来的,是目前在世界各国

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得最普遍的数学工具。其基本思路是:为

获得一定的产出,必须有一定的投入。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在投入

与产出上,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这种联

系可以用投入产出表综合反映出来。投入产出表反映的经济结构、

经济内容和运算形式就叫做投入产出综合平衡模型。

国民经济可分为若干物质生产部门,把这些部门按一定要求

排好队,编成号码。比如说,部门 是黑色金属,部门 是煤炭,

是石油,部门部门 是电力⋯⋯然后,按同样序号把这些物

质生产部门纵横交叉地排成一个表,这就是投入产出表(表

)。

第 101 页

投入产出综合平衡表

(以价值表现)

中:

国民 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年产品总量或总值;经济第

个物质生产部门所生国民经济第 产年最终产品数

生产的分配给居民个量,即部门 人消费和社会团体

消费、基建投资和大修理、出口等方面的产品;

在一年内分配给部门 的产品数量部门 ,称为部门

间流量;

个部第 门的折旧额;

个部门劳动第 者在一年内必要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劳动报酬);

第 个部门劳动者在一年内为社会劳动新创造的价

第 102 页

, ⋯ ,

, , ⋯ ,

表 中用双线分成四个组成部门。按照左上、右上、左下、

右下的次序,分 、第 、第 和第 象限。别称为第

象限主要第 反映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与分

配的联系,也即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联系,这种

联系主要是由各部 象限反映了门的技术经济联系所决定的;第

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年总产品中,可供社会最终消费或使用的产品,

它主要体现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及构成,体现国民收入的实物构成。

它所反映的联系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第 象限主要反映各

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出价值,即新创造价值,反映国民收入初次分

配以及必要劳动和 象限从性质上讲反映国剩余劳动的比例;第

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如非生产领域的职工工资、非生产性企事

业单位的收入等。由于这个象限的经济内容比前三个象限更加复

杂,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还很少,在编制投入产

象限出模型时,常常把第 略去。

的横从表 向看,存在如下等式:

值(纯收入)。

( )

如果设

则式( 变为:

生产单式中: 位产品 所需直接消耗的产品 的数量,叫做

直接消耗系数。

第 103 页

)写成矩阵向量的形式式 即为:

单式中: 位矩阵;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部门总产出列向量;

最终产品列向量。

因此,

( )

但是,部门之间不仅有直接联系,还有间接联系。从生产消

耗的观点看,也就是说除了部门间的直接消耗外,还有间接消耗。

直接消耗加间接消 表示完全消耗耗之和称为完全消耗。如果以

系数,经过推导可得知由它们所 和直接消耗系数矩组成的矩阵

之间存在如阵 下关系:

(二)投入产出模型的用途和局限性。投入产出模型的一个重

要用途是发现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为选择某一时期的产业发展重

点提供依据。但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产业结构分析也有它的局

限性,因为它是以下面几个重要假设为前提的。

同质性原则,即假定一个产业只生产一种同质的产品。一

种 ,也不允许几个产业联合起来进产品不允许由几个产业来生产

行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形成一个产业,有多少种产品就形成多

少个产业。这一假设反映了生产活动最简单的本质,却舍象了生

产过程中副产品、联产品的存在,忽视了现代社会中企业生产产

品的多样化趋势。另外,在实际上,不可能把产业细分到产品的

情况下如何划分产业部门,也是这个假设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在

应用产业关联度来选择重点产业时,不同的部门划分,会得到不

同的排列顺序。

比例性原则,即各产业部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形成线性函

第 104 页

数。比如某一产业的生产增长到 倍,那么它所使用的原材料的

倍,即各项消耗系数是不变的。因此,投入量也要增长到 在这

种假设下,不存在规模经济问题。显然,这种假设是不尽合理的,

因为许多产业部门存在规模经济的特点。

模型是静态的,不考虑各产业部门生产的时间先后的影

响。这显然也不符合现实,因为假设产 生产的速度较慢又为品

的生产所需,则 的生产速度 的影响;如果显然会受到

又为生 所需,则产 的生产又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另外,在

静态模型中,同一期间投入的产品与同一期间生产出来的产品被

假定为保持不变的比例,即投入产品全部用于生产,生产出来的

产品全部用于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然而在事实上,投入未必

全部用于生产,产出也未必能够全部用于消费。

因此,投入产出模型既是产业结构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

工具,又有它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它适用于短期而不适用于长

期,适用于分析而不适用于预测。它毕竟只是一种静态分析的方

法,这是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时应特别注意的。

二、产业结构分析原理及应用

所谓产业结构分析就是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的特征及比

例关系,或者说研究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即产业关联。以整个

国民经济社会再生产的均衡关系为基础设计的投入产出表,是研

究产业关联的便利工具。

(一)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分析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

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采用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需求

率”和“中间投入率”两种指标。

中间需求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和该产业部门总需求之

比。它反映了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中有多少作为其他产业所需求

①参见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105 页

的原料(中间需求)。因而,中间需求率越高,该产业部门就越具

有原材料的性质;反之,中间需求率越低,这一产业部门就越具

有提供最终产品的性质。由于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 ,所以

也可以说,一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该部门就越具有原料产

业的性质;一个产业的最终需求率越高,该部门就越具有提供最

终产品的性质。

中间投入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与其总投入之比。它反

映了各产业在其生产活动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

产业购进原料在其中所占比重。因而,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

的附加价值就越低;反之,中间投入率越低,该产业的附加价值

就越高 ,所以也可以说:中间。由于中间投入率十附加价值率

投入率越高,附加价值越低,因而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低附加

价值部门;反之,情况则相反。

如果我们把中间需求率作为横轴,把中间投入率作为纵轴,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依据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各产业

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然后把它们归类于坐标中的四个象

限中,就可形成一个产业立体结构(图

中间需求率小 中间需求率大

最终需求型产业 中间产品型产业中

日间 用杂货、造船、皮革及皮革制 钢铁、纸及纸制品、石油产品投

品、食品加工、粮食加工、入

运输 有色金属冶炼、化学、煤炭加

率 设备、机械、木材、木材加工、非 工、橡胶制品、纺织、印刷及大

金属矿物制品、其他制造 出版业

中 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间 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农投 业、林业、煤炭、金属采矿、八 渔业

入 石油及天然气、非金属率

采矿、运输业、商业、服务业

小 电力

图 产业立体结构示意图

第 106 页

(二)产业联系方式。一般来说,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有两种

类型。

单向联结方式。这种联结方式的特点是,产品在各相关产

业间不断深加工,最后脱离生产领域进入消费,因而投入产出的

纺织工业 服装联结方向是单一的。例如,棉花种植 工业,就

属这种联结方式。

多向循环联结方式。这种联结方式的特点是各有关产业间

的投入产出是互相依赖、互相服务的,从而形成一种循环的联结

矿山机械方式。例如,煤炭 钢铁 部件 煤炭。

为了进一步考察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这两种联结

方式,可以重新排列和整理投入产出表的产业排列顺序。调整排

列顺序的方法是,在横轴上从左起,中间投入率由大至小向右排

列,在纵轴上从上起中间需求率由小至大向下排列(图

图 三角形配置投入产出表(产业单向联结情况)

第 107 页

如果产业之间的联结方式是单向联结型,那么在这个经过排

列顺序调整的投入产出表上,其数字就只出现在画了斜线的三角

形内,对角线以上的三角形内就不出现数字。因为这种联结是单

向的,其交易量只出现在画了斜线三角形内。如果在对角线上方

出现交易量,那是由多向循环联结造成的交易量。

因此,从图 中可以看到,产业 没有任何中间需求,全

的部产品都是最终产品,但同时却要从 ⋯ , 所有产业购

进原料 只有产业 对其有中间需求,其他产业对其均无。产业

中间需求;同时,它要从除了产业 之外的所有产业购进原料。以

的产品则全部是中间产品,下类推,产业 同时无需从其他产业

购进原料。

利用投入产出表作三角形产业重新排列试验,可以判断产业

联系方式两种类型的多寡。有的研究已经证明,许多国家的产业

单向联结的性质远远强于多向循环联结。据 年代对美国、意大

利、挪威、日本四国的调查统计,表明出现在对角线上方的交易

量占全部交易量的比重很 ,挪威占低:意大利占 ,日

本占 ,美国占

把图 的四组产业群按图 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得到

如下结论: 中间 和最终需求型产业产品型基础产业 具有

明显的单向联结特性。但两者相比, 比 在产业排列顺序上更

靠前。 中间产品型产业 同最终需求型产业 在产业排列顺

序上是交错在一起的,并且在 中包含较多的多向循环联结产业,

因为这些中间产品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

从投入产出表上的产业排列顺序的研究中还发现,在产业部

门之间可以划分某些关系密切的产业群。这些产业群同其他产业

有联系,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例如: 非金属系最终产品;

参见《产业经济学导论》, 页

第 108 页

)金属系最终 )金属系中间产品; 非金属系中间产品;

) )能源。这些产业群不仅反映了产业之间的产品; 服务;

联结,而且反映了产业间联结的紧密程度。无疑,这对研究产业

结构是十分有益的。

三、产业直接关联效应

产业的关联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

部门发生的关联;二是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赫希曼把前者称为“前向关联”;把后者称为“后向关联”。由于

这两种形式产业关联的存在,所以当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发生变

动时,就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影响其他产业部门,

这就是关联效应。测算关联效应,有各种计算公式,比较简便的

公式是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

率,但这种办法只能测算直接关联效应,不能测算某一部门供给

和需求对其他产业部门的间接影响。

直接前向关联效应的测算公式:

产业部门前式中: 向关联指数;

产业 的总产值;

提供的中间投入对产业产业 。

直接后向关联效应的测算公式:

产业部门后向式中: 关联指数;

产业 的总产值;

产业 为生产总 获得的中间投而从产业产值

入。

第 109 页

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年 计算,得

所示的数字。

消生 费 中    间   投 最  终  需  求   入产

最终需求型制造业产 中间投入型制造业产品品

前前向 向

服装和日用 钢 铁品

纸造船 及纸制品制

皮 石油产品革及皮革制品

食 有色金属冶炼品加工造

粮食加工 化学

运输设备 煤炭加工业 机械 橡胶制品

木材及木材制品 纺织

非金属矿物制品 印刷及出版

其他制造业

最终需求型初级产品 中间投入型初级产品

物品 农业、林业基

渔业 煤炭础

劳务 金属采矿产

运输 石油及天然气业 商业 非金属采矿

服务业 电力

资料来源:周振华著:《产业结构优化论》, 页,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种产业前向关联效应与后向关联效应的指数测算是有意义

的。因为它更明确地揭示了产业关联的程度,揭示了不同产业部

门与其他部门联系水平的等级,所以它在产业政策的决策中是一

年,钱纳里和渡部经彦运用上述公式,对美国、日本、挪

威、意大利四国

出了表

表 钱纳里和渡部经彦根据连锁效应对产业部门的分类

后向 后向

第 110 页

种重要的参考工具。但这种产业关联程度的指数测算也有其局限

性 依存于投入产出表。主要表现为: 这种指数的数值大小

细分的程度,因而其科学性和精确性受 响,尤其是在进行不到

同国家的指数比较时, 由于关联效应指数这一点更应注意;

是用国内生产的投入和产出去测算的,所以这一指数只能说明已

经达到的前向或后向关联程度,而不能预测未来可能实现的潜在

)这些指的关联度; 数仅仅是一国生产的投入产出系数的机械

相加,其他国家对其借鉴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然,只要深刻认识到产业关联指数的局限性,并尽量避免,

产业关联指数仍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工具和决策参考工

具。

值得指出的是,产业后向关联与产业前向关联存在差异性:一

是前者提供一种必须采取行动的需求压力;后者只是一种诱导,是

否采取行动取决于当事人的反应根据赫希曼的看法,前向连锁

将永远也不可能以纯粹的方式出现,它必将伴随着“需求压力”所

造成的后向连锁而发生。二是前者的作用效果在短期内就明显地

表现出来;而后者的作用效果有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才得

以表现。

赫希曼认为,后向连锁一般比前向连锁更重要。根据这种认

识,他提出了所谓的“有效投资系列”,其中心思想是优先发展后

向关联效应大的产业部门,从需求方面形成压力,从而带动整个

经济发展。

显然,赫希曼有低估前向关联作用的倾向。从历史上看,道

路的铺设、运输成本的降低、大宗廉价化学原料和清洁能源的出

现,都曾对经济发展起过革命性的推动作用。通过铁路或公路来

开发一个新区域,更是基础设施通过前向关联来刺激发展的普遍

实例。

赫希曼观点的片面性,主要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 视

第 111 页

了 他的分析集中在相对小的时供给对有效需求的刺激作用;

空尺度 。

第二节  动态分析法

本节的动态分析指的是对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趋向的分

析。

一、结构变动度的测度

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度,可以用结构变化值指标。结构变化

值公式为:

式中 结构变化值;:

报告期构成比;

基础构成比。

二、结构变动趋向的测度

钱纳里和库兹涅茨在揭示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趋向时都曾指

出: ( 农业)和 (工业)部门与按人口平均产值之间存在明显

的密切关系,而 (服务业)部门与按人口平均产值之间的联系是

不密切的。为进一步检验按人口平均产值的差异与部门份额差异

之间的联系,库兹涅茨提出了两种度量尺度来证实上述的观察结

果。

种尺度是把按人口平均产值最低和最高的国家分组第 间的

变动范围与在份额最小和最大的国家分组中所看到的变动范围进

行对比。具体来说,首先根据原始资料进行人均产值高低的国家

分组,然后进行部门产值份额大小的国家分组,最后求出两者变

动范围的百分比(表

)部门 和 部运用这一尺度检验,可以看到 门

)以及银行和保险细制造业细分部分( 分部分(

第 112 页

资料来源:《各国的经济增长》 页, 页。,

人均 部 门( )以及商产值变动与部门份额变动有密切关系;

业、服务业细分部分 和 ,两者之间的联系较弱。

。它是某一部门在第二种尺度是反应弹性值( 按人口平均

产值中的百分比差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与按人口平均产

值的百分比差异的比率。它表示人均产值变动某一百分比时,部

门产值变动份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

表 人均产值与部门产值份额联系之间的关系

第 113 页

人均产值在两端间的增长比率。

运用这一公式进 为 的标准值,同时行计算一般是采用

用 的对数除以 的对数,以计算各标准间隔单位真数

的对数除以标准单位的相应的相应数字。然后把真数 数字,取

其结果的反对数,以之代替上述公式中的 而求得

由于反应弹性 )代表着人均产值的百分比相联系的部门值(

产值的变动百分比,所以 意味着这一部门产值的变动比率

小于人均产值的变动比率,因而当人均收入从低到高变化时,该

越多,人均产值的差部门的份额就显著下降。反应弹性值偏离

异对部门份额的影响也就越大。

部门的部门与从表 中可以看到, 反应弹性值偏离

部门的反应弹性值偏离 较较大, 小。在部门细分部分,制造业

和银行、保险、房地产的反应弹性值最大。这与第一种尺度衡量

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反应弹性值还揭示了, 部门的反应弹

,性 而值 和 部小 门的反应弹性值于 大于 , 部其 门比中

部门的反应弹性值更大。这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时,

部门的产值份额将显著 和下降,而 部门的份额将上升,尤其是

部门份额将明显上升。

三次产业在其结构变动中,由于各自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

高的反应弹性不同,其结构变动的幅度是有差异的。正是由于这

种差异的存在,形成了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向。

的式中: 部门 反应弹性值;

该部门在某一变动期间的最终份额与起始份额之

第 114 页

表 年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的标准增长

时 国为 平均结构中的反应弹性值

美元 美元 美元标 美元产 准

业 美 美元 美元 美元元

主要部门

部门细分

制造业

建筑业运输、通信、煤气、

电、水

部门细分

商业

银行、保险、房地产

公共服务及其他服务

资料来源: 页《各国的经济增长》,

第三节  效益分析法

一、结构的效益分析

衡量产业结构效益,可以用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构

成,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之比。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综合地反映了产业间净产值结

构、劳动力比重结构、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反映了它们

之间的关系。

比较劳动生产率又称相对国民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产 业 比 较 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劳动生产率 重

美国经济学家对 个工 年至业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在

第 115 页

资料来源:《产业经济学导论》,

从表 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大致趋势: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越高的国家,第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

距越小,因而两者的比值就越大。在上述国家中,第一产业比较

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比值,最高值

和最低值相差 倍 :多 。这说明,在后进国家,一方

面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高,工业比重相对小;另一方面在

农业落后的同时,工业也落后,既不能使工业的发展获得来自农

业的有力支持,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社会

化程度的提高产生极大的限制,这样就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效应。因

此,在后进国家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

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比值便小。

二、结构的相似性分析

比较两个国家的结构相似程度,可用结构相似性系数说明。结

算构相似性系数的 公式为:

年期间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做了统计分析(表

表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第 116 页

的相似两种结构 与式中: 系数;

种结构中部门在 所占的比重;

种结构中所占的部门在 比重。

三、结构演变的稳定性分析

产业结构演变的稳定性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的有序性,如

果产业结构的演进忽略了稳定性,就会造成经济增长结构性的大

起大落,这势必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效益。

衡量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否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可采用标准

差和标准差系数来分析。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公式如下:

标准差;式中:

计量分析期内各年增长速度;

计量分析期内任意假定的平均数;

分析期年数;

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数),

四、相关分析

产业结构的变化,既是内部结构相互调节的问题,又是和其

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研究其复杂的内在机制,在产业结构

研究中比较强调采用相关分析法,以揭示产业间的关联性,在产

业结构和其他结构之间变动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

按照其分析范围可以划分出三个层次:

第 117 页

(一)偏重产业间生产的相关分析,它主要依靠投入产出表进

行相应的产出间关联分析。

(二)偏重产业结构与其他主要有关结构变化的相关分析。例

如,日本的佐贯利雄认为,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必须综合考察产

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职业结构、投资结构、进出口结构、空间结

构等各种结构变动的相关性(图

图 产业结构相关分析图

在每一组循环关系中,三种结构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

只有在 的交点 ,才能俯视平面上的各种结构的平衡及其变

动,揭示各种结构变动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产业结构变化的机

制。

(三)从某一特定范围(如地区或国家),全面把握社会经济

系统的主要方法,来研究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这一相关分析法主

要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

第 118 页

第四章  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

和调整目标

合理化标准和调整目标的设计,是首先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

题。只有标准和目标正确,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

第一节合理化标准

我国经济界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的认识,尚在探讨之中,

说法并不完全一致。关于产业的合理结构,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

种:轻型结构、舒展型结构、高效型结构。最近,又有三种说法,

即开放型结构、自我调节型结构、可变性强结构。以上这六种表

述,都有其一定的道理,都是针对某种倾向而提出的。比如,轻

型结构是为纠正过去那种重工业过重的重型结构而提出来的;开

放型结构是为纠正过去那种闭关锁国的封闭型结构而提出来的;

自我调节型结构是为纠正过去那种适应性差的结构而提出来的;

其余以此类推。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说法进行一番综合分析,还

感到都不够全面。它们都没有提出判定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志,以

及表示这种最终标志的基本方面。轻与重、高与低,封闭与开放、

可变性强与弱,都是相对而言的,重型结构不合理,轻型结构也

很难说就一定合理,轻也有个轻到什么程度才合理的问题,开放

与可变性也同样有个适度的问题。

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个相适

应”和“三个有利于”。三个相适应是: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

第 119 页

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与

改革和开放相适应。三个有利于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

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的富裕

幸福符合这“三个相 三个有利于”的产业结构的具适应”和

体要点和特征如下。

一、符 发挥优势合国情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样,立足点只

能是按国情办事。产业结构只有符合我国的国情,才能充分发挥

我们自己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那种脱离我国的国

情的产业结构,就不是合理化的结构。因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是具体问题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各个国具体分析

家的情况不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标准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有

中国特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就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生

产力还很落后,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根本的国情。

具体来说,我国的国情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政治的,有经

济的,有技术的和文化的;有自然条件的,有资源条件的,有社

会条件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供给的,有需求的;有社会

生产力方面的,还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内容。下面着

重对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进行具体分

析。

(一)我们有一个相当水平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主要是指我国

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 现有的企业和基建

规模,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工农业生产水平,以及工业和整个

国民经济体系的现有基础。

(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我们虽然有了一个相当水平

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是就全国总的情况看来,生产力水平还是很

低的,工业生产技术,一般说比当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落后

年左右,尤其是机电工业差距更大;工艺装备落后,重点企业

第 120 页

关键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仅占 的设备属于中下

水平,而且发展很不平衡。我们搞建设,改善人民生活,都只能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国家财力、物力可能的范围内作文章。如

果超过客观允许的条件去办事情,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勉强为之,

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造成新的损失。所以真正从生产力方

面认清国情乃是产业部门结构合理化最根本的立脚点之一。在这

方面的基本国情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少;地下资源

“西富东贫”,智力资源“西贫东富”;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

但文化、技术素质低;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低。据 年第四

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总人口中有文盲 亿(文盲率

为 ,其中青年占 ,全国人口平均文化程度 年

普查为 年,仅处于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又据 年调查,

全国城市企业 万青年工人中,只有近 的人达到了高级工

的实际水平,中级工约占 强,初级工竟占

(三)人口多,劳动力多,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低。

亿人口, 亿农民,农业劳 年,动力占 预计到

我 万。国农村有近 亿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有富余职工近

这是我国的最大国情。

(四)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业结构正处在工业化

和现代化的中期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和

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的根本要

点和根本依据。正如党的十三大所指出的: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

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

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期阶段,去

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

社会化、现代化。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在一切国家

的生产和消费都已成为世界性的今天,要正确判断一个国家或地

区产业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分工和国际

第 121 页

市场的总体系中来观察,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基于以上对我国国情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所经历的发展阶段

的分析,说明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中期发展阶

段,即大机器工业体系正在日趋完善,产业结构明显地向基础工

业和基础设施倾斜,电力、钢铁和机电工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在

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个阶段与工业化和现代化前期和后

期都不相同。因为,前期的产业结构呈轻型结构,即一般农业和

轻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手工劳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占绝对优势。后期的产业结构,一般是以汽车、家用电器为代表

的耐用消费品产业和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原材

料为代表的高技术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趋势

越来越明显。总之,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起点也是比较

低的,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正是从这个比较低的起点开始的。

还必须着重指出,从我们的起点上看,我们是在生产力水平

比较低的条件下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这就更需要坚持既积

极又慎重的方针,要量力而行。我们不应当盲目地冒进,要求马

上就把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的水平提高到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作为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不能与生产力水平相脱节的,不能从主

观愿望出发,不能不顾客观可能性。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时

候,通过努力,主观愿望才能变为客观现实,否则,只不过是空

想而已。所以,我们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从实际出发,循

序渐进。

只要我们认真地贯彻执行既积极又慎重的方针, 坚持量力而

行的指导思想,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我们就一定能够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按比例协调发展,增长速度适度

在任何社会里,凡是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都要求按比例

分配社会劳动。但是,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在全社会

第 122 页

范围内自觉地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

下,才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自觉地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发展经济。

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个部分相互之间存在

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比例。我们要使社会主义经

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就必须严格地按照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客观

要求办事,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经常注意保持各部门、各环节之

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这种内在联系和数量的比例关系是多

方面的,它存在于各 以及每个部门和个不同的部门和行业之间

行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又存在于同类产品生产的各部门和行业

之间,以及同类产品生产的各企业和每个企业内部各道工艺和工

序之间;还存在于一个企业内的几种不同产品的生产之间。合理

的产业部门结构,可以使各企业、各行业、各部门和整个生产更

有计划性和组织性,它是完全符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生产的客

观要求的。

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保证各产业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

种按比例的协调发展,正是争取一定增长速度的前提条件,没有

协调发展就没有发展速度。但是按比例发展本身还不完全等于有

一定的增长速度,因为不同的增长速度有不同的比例,或者说不

同的比例条件下有不同的增长速度,发展速度的要求,又为协调

发展规定了目标。所以,我们把各部门协调发展,保持一定的增

长速度,作为一个统一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无疑是正确的。我

们要的是有一定增长速度的协调发展 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增长速

度。

就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来说,这种能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

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下。

作为第二产业的主体的工业的发展要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的发展相适应,因为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一系列数量

比例关系。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农轻重为序和以农

第 123 页

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重工业要调 大整服务方向,扩

服务领域,要为农业、消费品工业、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出口和

国防现代化服务。整个甲类工业的发展要与积累规模和积累结构

相适应,要把消费品生产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多发展劳动密集型

工业,要根据社会需要生产,当前应着重在增加花色品种,提高

质量方面下功夫。整个乙类工业的发展要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相适应。要建立一个既不是重型结构,也不是轻型结构,而是轻

重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在工业内部,还要坚持以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制造工业

为序,保证采掘工业先行于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工业又先行于制

造工业。这种先行,不宜于用发展速度表示,因为两个相关部门

的发展速度高低,受原有基数的影响较大,所以发展速度的高低

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应先行的部门是否已经先行,而应当以两个相

关部门的生产能力相互适应的程度来表示。也就是说,先行的部

门的生产能力应略高于相关部门的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

正保证应当先行的部门先行。在现阶段,应着重解决能源不足的

问题。

在能源工业中,要坚持煤、电、油、气同时并举,以煤、水

电为主。在原料工业中,要坚持农业原料和工业原料同时并举,逐

步提高工业原料的比重等。

三、建立和完善“两个体系”

产业结构要符合建立和完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要

求,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须

坚持的。我们必须在全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并在全国一盘棋、兼顾地方利益的原则下,在各地区

建立起各有特点的、有主有从的工业体系,或工业中心,或工业

基地。我们不能只发展某些产业,更不能像有些国家那样突出发

展某些能获得更大利润的产业,如只发展石油工业,或只发展农

第 124 页

业和畜牧业,或只发展加工工业等。我们必须建立并不断地完善

和全面发展我们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由我们的社会

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制度的的基本经

本质所决定的,是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所决定的。

在运用这条标准时,应当注意正确地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

益。在兼顾地方利益的同时,更应当强调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要

小局服从大局。那种把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

位,不 只强调要自成体系等想法和做法,都是顾全国的总体系,

错误的,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进步

不断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

不可缺少的。因为高新技术产业是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在产业结构

上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产业结构的先进水平,因而也是

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保持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在当前,我们应当在充分发挥

传统产业这个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立能

代表新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电子工业、信息工业、新型材料工业和

新能源工业等。电子工业是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先导产业,离

开了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就根本谈不上信息时代。

为了保持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我们还应当在发展劳动密集型

工业和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同时,有重点地建立知识技术密集型工

业。

五、具有创汇能力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产业结构必须具有创汇能力,而

且应当逐步提高创汇能力。因为要引进先进技术和外资,必须具

有相适应的出口能力,没有相应的出口创汇产品,就没有进口的

物质保证。假如我们所出口的工业品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高额

第 125 页

利润,我们在开放过程中就会失利,将会出现不等价交换,受别

国的剥削,在经济上就会入不敷出,长此下去,还可能导致对外

依赖性的增强。

当前,我们应当着重在纺织工业和机电工业上多下功夫。轻

纺产品仍是我国当前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为了进一步提高纺织

工业的创汇率,必须进一步提高加工深度。为此,在沿海地区选

择和建设一批深加工企业或集团,逐步办成为外向型的、以深加

工和高档次为主的出口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六、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和每个部门的供给与需要之

间,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要素的变化,会经常出现各种不

平衡现象和失调的情况。比如,有些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因

为不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大,需求品种变化快,需求数量增

长也有阶段性;而我们对这种变化的预测,又是不够精确的。为

了能够经常地保持协调发展,就需要随时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

各部门应拥有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有下列四类: 满足

某种社会需求的扩大或收缩能力; 对部分生产要素从一个部

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的能力; 在经济用途相近产品之间的相

)部门内部在产品的质与量方互替代的能力; 面相互转换的能

力等。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我们的产

业结构应提高下列几个方面的应变能力: 应有能力使本国生

产的某种主要工业产品在该种产品的世界生产总量和世界出口总

额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应有能力支付和消费国际市场上出现

的廉价的、而国内资源又有限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而后对它进行

多次加工,再以成品出口; )应能够及时地以最低代价吸收世

界上出现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 )有能力抵御外

部市场有损于内部利益的倾销等。

第 126 页

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都为我们的产

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人民业部门结构规定 需要的目的性。产业

部门结构不仅要服从这个目的性,而且要用这个目的去检验。只

有符合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人民需要的结构,才是合理的结构。自

然也只有符合这种目的性的结构,才是真正符合国情和国力的结

构、各部门协调发展的结构。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论社会再生产

过程的社会性质如何,都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生产(直接的生

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处于首要地位,但消

费有反作用,它反过来影响生产,延缓或促进生产的发展。它是

生产的动力、目的和归宿。马克思说:“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

完成。” “,⋯⋯创造出生产“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的动

力”③。“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

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

生产为了消费,这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共同目的。不同的是,在

剥削制度的社会里,这个目的不是直接实现的。例如,在资本主

义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利润,但是资本家也不能离开社

会消费去追求利润。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

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也就是满足人民消费的需要。当然,社

会主义企业要完成盈利计划,但不能只顾盈利,要对国家对人民

全面负责。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同资本主义企业的根本区别之一。

因此,我们在讨论产业部门结构合理化标准时,必须坚持以满足

人民需要为目的,为人民需要而生产的根本原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对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必须进行适当

①②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 卷版,第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 127 页

的控制,其增长水平不能超过商品可供量。“一五”时期,职工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应保证职工的工资每资每年增长 年

都有所增加。“八五”期间,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

“。九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收入年均增长 ”计

划,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 ,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实际年均增长

实际 。那种使职工工资增长超过国力和不能保证每年均增长

年都有所增加的产业结构,都不能称为合理化的结构。

第 二 节   调 整 目 标

我国的产业结构需要不断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

目标是使产业结构趋于协调;然后在产业结构协调的基础上通过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与

高度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基本目标。

一、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内涵及标志

产业结构协调化是指产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包括产值结

构的协调、资产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

协调等。

产业结构协调化的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产业的素质协调。这是指相关产业之间不存在技术断

层,不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如果存在这种断层和强烈反

差,各产业就会产生较大的磨擦,表现为不协调。可用比较劳动

生产率这个指标大体衡量其协调程度。一般来说,各产业的比较

劳动生产率数值分布比较集中而有层次性,说明各产业的素质比

较协调。如果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布得离散和无序,则说

明各产业的素质不协调。

(二)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协调。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具

有明显的层次性从横向看 每个同一级的产业中有重点与一般

第 128 页

的区分;从纵向看,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等级性。

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协调就是指产业结构内部具有比较丰富的层

次性,产业之间的主次与轻重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衡量产业之

间相对地位协调较为复杂,要采用一组指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产值结构指标。从这一组指标看,目前我国农轻重产值之比基本

上是三分天下的局面,反映了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不协调。

(三)产业之间关联方式的协调。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

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的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即产

业之间的关联方式。协调的产业关联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

互相服务,即在投入产出联系的基础上互相提供帮助;二是互相

促进,即一个产业的发展不能以其他产业的削弱和退步为代价。如

果产业之间能达到互相服务和互相促进,那么这种关联方式就是

协调的;反之,则是不协调的。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方式互相服

务功能较差,往往是在自我服务中发生联系,同时工业的发展以

农业的相对退步为前提,因而是不协调的。

(四)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分布的协调。在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

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不能差距太大,否则就会造成再生产过程

中的结构性滞差。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分布的协调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高增长部门、减速增长部门和潜在增长部门之间增长速率差

距较合理;二是这三类部门数量比较合理。我国的传统产业与高

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率差距相当悬殊,而且个别的先进部门往往

孤军突起,这使产业结构的变动极为不稳定和不协调。

(五)产业阶段交替的协调。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阶段性,一

般为农业 轻纺工业 基础工业 重化工业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

阶段交替。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可超越某一阶段,问题在于

实行产业阶段的超越交替能否保持协调。如果这种超越交替是协

调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必定是合理的,甚至是最优的。衡量这种

超越是否协调的尺度,就是要看是否出现了结构逆转。结构逆转

第 129 页

表明产业阶段交替过速产生的不协调状况,表现为产业比重变动

曲线上下震荡。

在以上五个方面中,前三个是静态协调的标志,后两个是动

态协调的标志。只要产业结构在以上五个方面是协调的,就可以

说实现了产业结构协调化。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及标志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水准向高级水准发展。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

优势比重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产业结构中由劳

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

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

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

进。①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标志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主导

产业群的形成。我国学者借鉴西方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并结

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谷

书堂等人通过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城市

化水平这几个重要经济变量的比较,基本上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

所处的阶段是实现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向工业化发展加速时期过渡

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附加值

高、关联度大的产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年 月通过的

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

是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就目前来看,这五大产业离

支柱产业的标准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 增加值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重较低。按照国际标准,某一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生产

①参见《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 页 页

②参见《经济和谐论》, 页 页。

第 130 页

总值的比重 才能成为支柱产业,而我国这五个产业至少达到

占国民生产 。尤其是技术、资金含量较总值的平均比重只有

高的电 )发展速度缓慢。子、汽车、石化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万辆,仅占世对汽车工业来说, 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 界

。我国人均轿车拥有量为每千人不汽车总产量的 辆,足

而日本在人均收入与我国相同的时期,每千人轿车拥有量达到

辆辆;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大大高于我国,分别为 辆和 。

)尚未形成有效的经济规模。以乙烯工业为例,乙烯的经济规

模应在年产量 万吨,而我万吨以上,国际上最大规模已达

国乙烯的生产规模明显偏小,大部分乙烯生产装置的能力只有十

几万吨。由此可见,我国的主导产业群尚未形成。从总体上看,我

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级的水平。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经济发展阶

段选择和扶持 “虚高度化”。比如,主导产业只能导致产业结构的

在基础产业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为了支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过

快地发展一般加工工业,这就会导致虚高度化。当基础产业与加

工工业严重地不相适应时,加工工业的发展必然受到严重阻滞,从

而要求基础产业有更快的发展,这就出现了结构逆转现象。产业

结构虚高度化是不会长久的,它将随着结构逆转现象的出现而消

失。

三、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的关系

从静态看,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只有

先协调化,才能达到高度化。脱离协调化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

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任何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追求的

结构调整目标;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

业结构协调化达到一定程度才成为结构调整的目标。

从动态看,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互相渗透、交

互作用的。要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必须先使其结构协调化;而

第 131 页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越高,其结构协调化的要求越高要实现 业

结构协调化,必须在其高度化的动态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协调

化是一个不断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和提高产业间关联作用程度的

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的成长过程。

因此,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是密不可分的。

从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目

标应是协调化,同时兼顾高度化;待产业结构失衡基本消失后,结

构调整的重点目标再转到高度化,同时兼顾协调化。

第 132 页

第五章  世界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和发展趋势

鉴于在对外经济开放情况下,中国产业结构乃是世界产业结

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正确地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就必须从研究

世界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入手。只有这样,才可能对

中国产业结构在世界产业结构总格局中的地位作出正确判断,更

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推动对外经济开放,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世界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比较,战后世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

格局,这种新格局主要有下列三个基本特征。

一、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和经

济分工的基本形式是垂直分工,即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

品,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及矿产品。因为原料和制

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别很大,后者常常要比前者高出许多

倍,所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仍是不等价的交换,发达国家

剥削发展中国家。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局面,在发展中国家还没

有条件生产能出口的制成品,更没有条件在此领域与发达国家竞

争的情况下,要改变这种局面也是无能为力的。

第二次大战以后的情况起了变化,由于科技的进步,发展中

第 133 页

国家的制造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兴起,交通运

输和通信业的巨大进步,世界贸易迅速扩大,世界经济日益国际

化。在国际化趋势下,与垂直分工同时并存的还有水平分工。这

种水平分工是指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

达国家之间,在生产和出口方面,都有在原材料、初级品和制成

品之间的分工。过去那种单一的纯原料、初级品或制成品的生产

国和出口国,已经部分地或越来越多地被既生产和出口原料、初

级品,又同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国家所取代,只不过是不同国

家所生产和出口的比重不同罢了。虽然时至今日,各发展中国家

所生产和出口的绝大多数依然是原材料和初级品,各发达国家所

生产和出口的绝大多数仍是制成品,但从全世界总体格局看,毕

竟已经是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存,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生产和

出口正在发展中。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并举

为了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世界各国尤

其是各发达国家,正在大力调整其国内的产业结构。发达国家把

其大量投资开始转向高技术产业,而把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

集型产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纺织和服装等劳动密

集型产业,不仅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生产增长也在减缓,有的

产业甚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钢铁、造船、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

业,除其生产增长减缓外,其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都很大,而

且污染严重。所以,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把自己不愿办

的和不愿多办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自己却把大量投资转

向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方面。

三、国际剥削依然存在

鉴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多是生产传统的原材料和初级品,生

产制成品的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尚很不发达;而发达国家却主

要发展生产制成品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把生产原材料和初级

第 134 页

品的资源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到发展中国家去发展。在国际市场

上,发展中国家以低附加值的产业的产品与发达国家高附加值的

产业的产品进行交换,吃亏的只能是发展中国家,而获利者只能

是发达国家 上的等。上述两类不同附加值的产品相交换,是表面

价交换,实际上的不等价交换因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运用它

们所控制的各种手段,包括政治 的、军事上的高压手段在内,尽

量压低原料和初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而且一压再压;相反,却

尽力提高他们所经营的制成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价格。西方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其在世界上霸权主义的地位,他们采取许

多新殖民主义手段,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更加残酷的剥削和

掠夺。据有关方面估计,战后发达国家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

年至 年,发亿美元以上;掠走的石油财富高达 展

中国家由于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中高进低出所形成的剪刀差,

亿美元就损失了 年至 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

直接投资总额为 亿多美 亿多美元,后元,从中获利润达

;发展中者为前者的 国家仅在 年支付的所欠外债的利

息就近 亿美元。也正是因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发展中国家

进行多种剥削和掠夺,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水

平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上存在的差距,所以才最终导致这两类

国家之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的巨大差距,以及这种差距的扩

大。据统计 年的,这种差距已由 倍,扩大到年相差

个最倍。更有甚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所说的 不发达

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竟达 倍之多。

世界产业结构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

中,而目这种发展变化又是有规律性的。各国要在国际竞争中获

胜,还必须掌握这些规律性,按着这些规律性选择自己的产业结

构发展战略。

第 135 页

第二节  十大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历史,产业结构由低到高的发展主

要有下列十个大趋势。

一、新中心取代老中心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国际分工的

发展,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世界经济有一个中心的

转移趋势。这种转移趋势主要是,世界工业活动从老的工业中心

向新兴的发达国家和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整个世界经

济中心正在从欧洲移向亚洲、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这种中心转

移的趋势是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根本依据和首要趋势。因为,在

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

合理和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只有放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整个

国际分工体系中来观察,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

(一)工业中心的转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

工业中心的转移并不是简单地把工厂或生产设施从发达国家引向

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生产模式的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这

个过程是工业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各国相互依存的趋势,是经济

持续发展所必需。

这种转移是由国民经济增长的内部演变模式和技术进步两种

主要因素所决定的。①

首先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增长内部演变模式

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发达国家里,国民经济增长的内部演变模

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三产业发展特别迅速,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

参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译:《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第一章第

节,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 136 页

国内市场扩大相对缓慢,熟练劳动力特别是白领工人增长很快,以

及许多部门的生产专业化协作水平很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国民

经济增长的内部演变的主要特征是:投资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

大,许多耐用消费品和固定资产的需求急剧扩大,城市劳动力数

量急剧增长,农村的劳动力仍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多数生产部门

还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生产专业化协作水平比较

低下。

以上这种国民经济增长的内部演变模式导致了最终产品、工

厂投入、劳动力和资本价格的不断变化,也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与

发达国家在需求和消费模式上的差异。所有这些变化和差异最终

必然引起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因为不同的需求和消费模式要有

不同的产业结构来满足,一定的产业结构只能满足特定的需求和

消费。

其次是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快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使世

界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国家和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进

步程度是不相同的,一般趋势是技术进步首先集中于发达国家,集

中于部分产业部门。在发达国家里,当前主要是集中于化工和机

器制造方面,包括电机工程、航空与航天和汽车工业等。在 年

代,法国、前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工业

用的研究与发展资金的 ,都用于化工和机械制造方

面。

着眼于研究的生产领域在机械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增

加,是技术进步对工业结构影响的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在前联邦

德国,这类生产领域在 年只占机械工业产 ,而在值的

年却占到 。日本的相应数字分别为 ,美国为和

和 。

(二)从欧洲向亚太地区的转移。近 年来,亚太地区经济

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外一些专家认为,亚太地

第 137 页

区已成为包括欧洲、北美、前苏联等经济地区在内的世界四大经

济区之一,亚太地 世纪,将是经济增长最区在本世纪末和整个

快的地区,世界的经济中心正从欧洲移向亚洲,从大西洋移向太

平洋,未来的时代,将是“太平洋时代”。

当前,正是亚太地区真正崛起的时代。所谓亚太地区经济的

崛起,是就纵向的历史对比而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

还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比当时的非洲( 美

元)还要低,而美国 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 美元。然

而,进入 年代以后,亚洲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年代,年代至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在 年超过了英国, 年超过了前联邦德国和法

国,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 年,日本的人均收 万入突破了

美元,接近了当时美国的水平。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亚太地

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除日本外,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一些新兴的工业国

家或地区的兴起。特别是在 年至 年,在世界经济处于

不景气的状况下,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省及香港地区的国

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超过了日本。韩国在

年的时间里,人均国民收入由 美元,增加到 美元,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 万美元。我国台湾省的人均收入从

年的 美元,增加到现在的 美元左右, 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突破 万美元。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收入水平也达

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新加坡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万美元。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 年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调查报告表

①参见黄健主编:《经济战略比较研究》,第九章第一节,北京,中国展望出版

社,

第 138 页

明: 年世界经济总的增长率估计为

中国家年平均增长 ,而中国经济增长又为世界之最。据国家

统 年至 年期间,按计局统计, 年不变价格计算,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年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

倍。 而据世界银行统计, 年至 年年的 世界

,高收 上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入国家为

等收入国家为 ,低收入国家(除中国和印度外)为

我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达到在本世纪末实

现国民生产总 世纪值翻两番,人均收入达到小康水平,以及在

年赶超世界发达前 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

战略方针的指引下,积极进行经济改革,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正向小康目标前

进。“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年达到

年多亿元。原定 比 年翻两番的目标,已提前五年实

现了。五年来农业年均增长 业年均增长 。城乡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八五”期间,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

,生活收入年均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 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长

额接近 万亿元。③

总而言之,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发达国

家。据日本学者黑川雄尔的计算,亚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

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 ,年的 提高到 年

的 。预计到 年将达到 。据有关方面预测,亚

太地区今后的增长幅度将居世界首位。所有这一切都必将导致亚

出版页,北京,中国 统计①参见《中国统计年鉴 社,

②参见世界银行: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九五”③参见李鹏:《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和

的报告》 页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其中亚太地区发展

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 139 页

太地区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 三)转移的根源与对策。工业中心和整个世界经济中心的转

有主观的和客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政治的和经济的,有观的

国内的和国际的,有历史的和现时的等等。单就亚太地区经济之

所以能够出现崛起的主观原因来讲,主要是亚太地 区各国或地区

能够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有一个能够反映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性要求的

产业政策以及以产业政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日本为例,日

本的经济起飞,是举世公认的,起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本能

够正确地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有一个能够充分发

挥自己的优势,避开和弥补自己的劣势,变劣势为优势的、以产

业政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

面对以上这一转移的客观趋势和转移的根源,日本政府正在

为把日元国际化而奋斗,企图建立所谓的环太平洋经济圈。我国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我们不失时

机地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学会两套本领,再制定出

一整套反映产业结构发展规律要求和正确体现我国在国际分工体

系中地位的产业政策与整个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能更好地完成

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拥有 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应尽

的神圣义务和光荣职责,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

贡献。

二、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趋势

三次产业结构是概括性最高的一种产业结构,因为它囊括了

全部经济活动。所谓三次产业结构,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经济

活动按照经济活动发生与发展的客观序列和内在联系,划分为第

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工 和建筑业)和第三产

业(除第一 二产业之外的产业)、 这三次产业之间的组成及它们

比例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 关系 就是三次产业结构。欧美、日

第 140 页

本和联合国普遍 年也首次对我国采用这种分类法。我国于

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分析,当时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统计

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

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了建立这种三产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

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规定在国内进行观察和考核时,包括国家

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在内的第三产业的第四

层次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综观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发展历史,一般在工业化初期,由于

科学技术水平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人民生活水平

也不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仍以农业为主,所以三次产业结构

必然呈现出“一、二、三”的总体格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和生产力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上升到了主

导产业,取代了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三次产业的产值比差转向

“二、一、三”或“二、三、一”的格局。随之第三产业上升为主

导地位,又取代了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所以到了工业化后期,会

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本书第六章专论此结构。)

三、重点产业选择与转移趋势

在重点产业结构中,存在由低到高依次转移趋势,即开始于

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相继则以重化工业(基础工业)为重点,

再到以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最后达到知识融合化产业

的形成与发展。(本书第十章专门讨论此结构。)

四、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的科技成果在生产建设方面的

推广和应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新的产

业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被更新的工业部门所取代,它又变

成为传统产业部门的一部分。可见,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是

两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就一个国

家和地区的产业整体来说,任何时候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总

第 141 页

是并存的,只不过是不同历史阶段,它们各自所占比重和所具有

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罢了。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构成

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结构。这个结构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

结构,它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

浪潮在全世界推进的当今,这种结构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

(一)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两种产业的划分和主要特征。高新技术产业是指新的科技

成果在生产建设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部门。目前世

界上的这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在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基础

上形成的信息工业、在电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基础上形成的电子

工业、在新材料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基础上形成的新材料工业、在

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基础上形成的新能源工业、在生物工程

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生物工程工业,以及在宇航和海洋技术基础上

形成的宇航工业和海洋工业等。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是: 开始建立时产值比重不大,

但生产增长率高; 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科研经费高,职

)对工业和工的科技水平高; )产品的附加价值高; 整个国

民经济的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推进和带动作用。

传统产业是指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之前就存在的那部分产业

部门。目前我国的 业部门绝大多数是传统产业,其中有钢铁工

业、一般的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

业和石油工业等。

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是: 经过长期发展,有了相当规模,

产值比重比较大,但生产增长率不如新兴工业高; 绝大多数

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其产品的附加价值不如高

新技术产业高,但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产业。

两种产业的联系。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和发展的

第 142 页

基础,高新技术产业是传统工业的先导。任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

和发展都离不开传统产业这个基础;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人、

财、物力等条件 都是传统产业提供的。因此,传统产业越发展,力

量越雄厚,就越能为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好的

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以高新技

术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也只有获得这种改造和提高

之后,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发展总而言之 高新技术产业离,

不开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也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两者是互补关系。

在两种产业的相互关系中 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认为高新

技术产业可以不依靠传统产业而存在和发展;二是认为传统产业

可以不要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造和提高。前一种倾向多发生在工业

发达国家,后一种倾向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对于前一种倾向的危害性,正如美国《商业周刊》在 年

月 日一期发表的题为《美国的“空心公司”》的专题调查报告

中所指出的:这种后工业化使美国能够在服务业经济的基础上不

断繁荣的想法是一种很危险的神话,服务业部门的繁荣最终还得

依靠制造业的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服务业为主体的经

济必须依赖基本工业而生存。

至于后一种倾向的危害性也是不言自明的。传统产业得不到

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造和充实,高新技术产业没有相应的发展,不

仅传统产业在技术上必将老化,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低级层次,而

且也不能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资源,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也有落

空的危险。因为当前 是技术实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实质上

经济实力的竞争,现代化就是要把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基础从传

统的基础上真正转移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

(二)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两种产业同时并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综观世

界各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 随着技术革命浪潮

第 143 页

在全世界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呈现出两种产业

并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根据美国 年联邦储备委员会 月对工业生产指数计算

方法修改后(基期从 年改为 年)的数字,美国包括办

公室用具和计算机、电子通信、电子部件、医疗器材、复印机及

年至 年的年平有关设备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 均增长

率 ,比为 年至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高 倍,更大大

高 年至于 年美国整个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

。这种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也由

年的 上升到 年的

据美国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统计,尖端技术的投资在美国工业

总投资中所占比 ,提高到重,从本世纪 年代的 年代

的 ,提高了 ;而传统产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在同期则

下降了 。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把微电子工业、计算

机 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列为领航工业,并且由政府出面筹集资金,

组织协调投资、科研和生产活动。 年至 年,西方经济处

在衰退萧条的过程之中,美国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都在零的

上下浮动,而高新技术产业每年都以 的速度上升。据

美国、日本和西欧的统计, 年电子工业产值已经超过钢铁、纺

织工业的产值,比造船工业高 倍,仅次于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

在 年至  年的 年间,美国电子工业翻了三番,日本、

法国大约翻了四番半,前联邦德国翻了三番半。不仅增长率高,而

且效益也大大高于传统产业。从劳动生产率来看, 年至

年的 年间,美国电子工业人均年产值增长 倍,日本同期增

长 倍,都远远高于传统工业

参见李秉祥《我国新兴 投资的必要性及其重点》,载《财经问题研究》,

第 144 页

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也不亚于美国。据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

年所确定的《 代的通产政策》统计,日本的产业结构中,知识

密集型产业 上升年的 到 年的的比重已由上;尖端技术部门的比重由 升年的 到 年

的 。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新技进入 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

比重又有很大提高。 年美国为 ,日本为 ,英国

为 ,德国为 。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

年美总额的比重, ,日本为 ,英国为国为

,德国为

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

结构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在世界各国近两三年相继制定科技进步

规划和加大对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比重方面。

在最近短短几年里,世界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都纷纷

制定本国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和 年规划。

月,美月,印度公布“新技术政策声明”; 年 国宣布“星球

大战计划 年” 月,中国研究“新技术革命对策”;; 年

日本制定“振兴科技的基本 月,韩国提年月 政策”;

年 月出“国家长远发展构想”; ,欧洲共同体确立“尤里卡

月,经互会签署“科技进步综合纲要计划”; 年 年”;

月 前南斯拉夫规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等等。

各国对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大量投资。美国的高新技术

年 ;日的 ,产业的设备投资由 猛增到 年的

年本由 上升到的 年的 ;前联邦德国的

增长幅度 年 上升到 年的较小,由 。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①参见《经济参考》,

第 145 页

目前,我国研究开发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

。在我国的研究开发费用中,能用于开发而发达国家为

及产业化的费用是微乎其微的。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

验证明 倍:在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中,开发比研究费用高

倍,产业化投入又比开发费高 倍 倍。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日本等最发达的国家的经济主体

和主要支柱,仍然是传统产业和传统产业,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本节中心是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的发展大趋势。

(三)主要对策。当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他们积极采取对策,调整现有工业部门结构和整个

产业结构,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在整个工业部门结构中所

占的比重。一般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正在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逐步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并采取相应措施使这些发展中国家所生产

的产品为满足发达国家的需要服务。

对于像钢铁、重化工、汽车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的传统产

业,大力进行以节约能源、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为中心的技术革

命与技术改造。

积极建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密集区,

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城市。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我们应当采取什么产业对

策呢?从总的趋势看,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尽快地缩小同工业

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差距,不失时机,积极采用新技术革命的

成果,迎接这场挑战。

就全国而言,我国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有,只不过我

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大。据有关部门匡算, 年上海

市的传统产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全国平均要占到

以上,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上海市只有 ,全国平均还不

第 146 页

年我国到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 。

海市规划到 年 使高新技术产 ,到那业产值比重提高到

时全国将达到 左右。总 年,而言之,不论是现在,还是到

我国的传统产业一直仍占主体地位。

我们应当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传统产业这个主体,它不仅是我

们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依托,而且是我们加快整个现

代化的 础;同时,我们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地建立

我国的新兴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五、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趋势

综观世界各国特别是诸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我们清楚地

看到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初期,多从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的轻

纺工业开始 农业和轻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要地位;在工业

化和现代化中期,多以发展资金或资本密集型的煤炭、钢铁、电

力、化工和机械等基础工业部门为重点,这些部门是国民经济发

展的主导部门;工业化和现代化后期,多以发展知识、技术密集

型产业为重点,这类产业上升为主导地位。

上述这种产业转变的趋势,不仅表现为全世界产业及其结构

的逐步升级的过程,而且表现为各国产业及其结构的不断升级的

过程。这个过程在日本和前苏联都有明显反映。

六、军民结合、平战结合趋势

本书第十九章专门讨论此结构,此处略。

七、由农业国、农业工业国、工业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趋势

工农业结构发展趋势的转移阶段,可大致表述为农业国、农

业工业国、工业农业国、工业国这四个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划分

的具体标准,主要看它在社会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

化工业产值逐步占优势的程度,以及现代化大工业以先进技术装

备和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能力。

国所谓农 ,主要是指现代化大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它在

第 147 页

值和社会生产总值中还处于劣势,还没有能力以先式农业总产 进

技术装备国民经济;而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和社会生产总值中却

占绝对优势,这种没有现代技术装备的农业又是以手工劳动为主。

所谓工业国,主要是指现 业有了代化 大工 高度发展,它在工

农业总产值和社会生产总值中占有 它已用先进技术装势绝对优

备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都反复证明,发展

中国家要变成发达国家,穷国要变成富国,落后国家要赶超先进

都要经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移国家 过程。这是不以人们的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外国是这样,中国也不例外。从这种意

义上讲,在当今的世界上,各国都应采用工业立国的国策,对我

们这样一个人口多、耕地少、国民生产总值低的社会主义大国来

工业立说,除了 国别无他途。

这种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由现代化

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

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现

代化工业在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上升,而农业

则相对下降的这种发展趋势,是与农业的高生产率指向、农产品

的优质化和多样化指向同步的。简而言之,是用现代化工业改造

农业 实现“农业工厂化”的表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对农业产品长期短缺的一种补偿,在

一段时期内使国家的农业在工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总值中处于相

对上升的状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必须清醒地

看到 这种上升状态只是暂时的,是一种特殊情况,而不是长期

趋势。

八、由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变趋势

从全世 年至界范围看 在 年间,在整个制造业中,,

第 148 页

,重工下降到轻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轻工业由 业

下上升到由 。同期发展中国家的轻工业由

上升降到 。重工业所占比重的,重工业由 到

上升都是以轻工业所占比 年,发达重的下降为代价的。早在

市场经济国家的重工业几 ,中央计划经济乎占制造业产值的

年,发展中国家的重国家重工业只占制造业产值的 。到

。这工业产值略超过了制造业产值的 种趋势在拉丁美洲最为

其重工业在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从 年显著 的 增

。总之,重工业是发展中国家的长到 年的 主要增长部

门 。

无论从制造业的轻重工业结构趋势上看,还是从整个工业中

的轻重工业结构趋势上看,都呈现出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

的转变趋势,大体上由“七三”开格局转变为“三七”开格局。

九、由原料不足向原料有余转变趋势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原料

工业与制造工业脱节,已成为产业结构的一大趋势,即原材料工

业比重呈现出相对下降,而制造工业比重呈现出相对上升的趋势。

彼得 德鲁克指出,原料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脱节,是世界经

济中发生的一个主要结构性变化。目前一个单位工业产品所需原

料量只有本世纪初的 ,而且这种下降速度还在加快。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研究报告估计,自从 年以

来,世界对原料的需求每年约下降  。这意味目前一个单位

工业产品所需的原料量只有 年所需的 ,而且这种下降的

速度还在加快。日本下降的速度更快, 年日本每一单位工业

产品所消耗的原料,只有 年生产同样数量产品所消耗原料的

德鲁克在分析原料需求下降的原因时指出,因为工业生产正

逐步脱离原料密集型的产品和加工程序,并举例作了说明。比如,

第 149 页

一枚半导体微芯片所使用的原料只占整个微芯片生产成本的

,而水;在一辆汽车中,原料则占生产成本的 壶和平底

。在一些传统工锅中则占 业中,对原料的需求也下降了,如

吨铜线传磅的玻璃纤维电缆所传递的电话信息和 递的一样

多。同样,对能源的依赖也在下降, 磅玻璃纤维电缆所生产

需的能源只及生产一吨铜线所需能源的 。塑料在原料方面的

成本还不到钢的一半,而塑料正日益取代用钢生产汽车车身。所

有这些都说明原料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这种脱节,乃是科学技术进

步的必然结果和主要表现。(本书第十三章专门讨论此结构)

十、机电一体化趋势

我们正面临着世 泛,但界技术革命。这种革命的内容尽管很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十分重视发展电子工

业。电子工业是个 机械工业是个传统的产高新技术的产业部门

业部门,把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一般的高

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而且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

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传统产业的发展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用

先进的电子技术改造和武装的机械工业,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它

所生产的劳动工具,不仅有高加工的执行功能,还有感知功能和

预测、调整及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及计算和控制的功能。任何产

业部门一旦使用了以电子技术武装的工具,这个部门的人们就会

创造出新的社会生产力。

把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列为重点产业部门,不仅具有实践的

依据,而且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

产力的发展又开始于生产工具。而唯一能够提供现代化劳动工具

的产业就是机械工业。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工业部门在内的所有产

业部门要现代化,首先就要求机械工业部门能为它提供现代化的

劳动工具。基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于生产工具的原理,我们可以

第 150 页

说,以电子技术 只武装的机械工业 始终应当列为重点产业部门

不过是不同时期这种产业的内部应有不同的重点部门罢了。比如,

点发展能源和原在国家 材料工业阶段,机械工业的重点就是为

能源和原材料部门制造劳动工具;在国家重点发展农业和轻纺工

业阶段,机械工业的重点是纺织和机械工业等。

重视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

的共同国策。西欧工业结构的老化和病根正是对机械电子工业发

展重视不够,我们应引以为戒。鉴于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比发达国

家约落后 年 年,所以下 年代初的水面我们对发达国家

平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美国的机械工 年为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仅次于日本( 。美国对新技术设备的投资占固定

资产投资的比 提高到 年重,由 代初的年代的

年代初,发达国 的尖端技家的跨国公司已控制了

术的研制和 的国际技术的转让。可以说,世界先进技术已基

本上被跨国公司所垄断。

日本在 年代中确定把产业结构由原来的重化工业为中心

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中心,到 年代末,知识技术密集型产

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提高到 。知识技术密集

型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年的 提高到

;而劳年的 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却从 年的

。日本的机械工业占下降到 年 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 年 年一直保持在至 左右。法国比日

本还高,同时期的机械工业所占比重为 上下(按联合

径计算,国 一般高于本国的数字)。

前苏联也是一样,战后前苏联始终采取了加快发展机械、化

学和石油化学、电力工业的方针 他们认为,这些才是能够确保

国民经济达到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主导产业部门根据前苏

第 151 页

年,前苏年至 工业增长了联《 倍,机经济报》报道,

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增长了 倍,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增长

了 倍多。 年上述三个部门的产值将达到前苏工业总产值

年的机械制造和金属的 年。加工工业和 占整个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 苏共二和 十七大规定,在

新的五年计划中,机械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要比整个工业高

年产品每年更新率要从 的 提高到 。在机年的

器制造业内部将优先发展机床、仪表、电子和电机部门。

西欧与美、日及前苏联的情况大不相同,其工业结构老化比

较严重。 先是传统工业构成过高,以增加价值计算,共同体九

国传统工业(粮食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纺织和缝纫工业)的比

重高达 ,而美、日分 和别为 。其次是以资本密集

型和能耗巨大为特征的重化学工业所占比重大,而知识技术密集

型产业所占比重过低。以英国为例,它已从工业强国的屋脊上跌

落下来。这个号称“世界工厂”的工业革命发源地, 世纪末它

年还的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 占 ,而现在

已下降到只占 年制成品对外贸易出现了工业革命以

次制造业产品的入超来的第一 ,近三年每年逆差在 亿英镑以

上。虽然制造业占英国整个工业产值的 年至

年,制造业只增长 ,石油开采增长 ,劳务价值扩大

英国的机械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年至 年一直保持

在 上下。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加速

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出口换汇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

化,加快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我们从现在起,就应把机械电子

业引入战略重点产业的行列,并应列为首位。这样做也完全符合

参见世界银行: 年世界发展报告》及附表。《

第 152 页

初级产品经济与工业经济脱节的趋势。我国机械电子工业不仅在

国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有国际市场。据中国农业机械进出口联

合公司提供的信息:近几年来,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据

对国外市场调查,小马力立式单缸风冷柴油机、小马力汽油机、大

中马力手扶拖拉机、 马力轮式拖拉机、四轮驱动变型拖拉机、大

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油艇用船机柴油机挂浆、收获机械等八种产

品适合国际市场需要,比较适销对路。目前,我国出口的机械产

品有 多种,销往 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机电产品出口

已达 亿美元,占制成品出口 元,成为额的比重已达

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 年技术比较密集的机电产品及成套设

备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已达到 ;而劳动相对密集的金

属制 “八五”期末工品在机电产品出口额中的比重下降至

业制成品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 ,在出口总额中

达到 。

国内外大量实践反复证明,要优化产业结构就必须按产业结

构发展规律办事,最为重要的是准确地判定各时期我国产业发展

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以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对策。

①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 业经济研究所:《中国 业发展报告 页

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 153 页

第六章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以下简称三次产业结构)是一个涵

盖全部经济活动的产业结构。它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人类生产活

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顺序,依次地把它们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本章着重讨论这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

展、三次产业的关联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对我

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与展望四个问题。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一、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

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

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

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

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

类法我国于 年年也首次对 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

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在总

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了建立这种

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①参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载

《人民日报》,

第 154 页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

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

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

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

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

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

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

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

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

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 )完

成的。本世 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纪

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

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

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

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 年,费希尔在

《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

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

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

第 155 页

以农业和畜牧业为 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主⋯⋯迄今世界

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

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 泛的机会。显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

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

世纪末进入这个阶 世纪初,是在 段的⋯⋯第三阶段开始于

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

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

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

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

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

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在 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

)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

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从而拓展了产

业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使得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了普及。因

此,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更多地是与克拉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

种产业的分类方法又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二、配 克拉克定理第

克拉克定理是揭示配第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

验性学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 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计

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

变动趋势后得出的。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

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 克拉克定

理。

克拉克首先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现在普

遍称作的三次产业:农业 第一产业;制造业 第二产业;服

务业 第三产业。克拉克所说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外,还包

第 156 页

括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矿业被认为处在边界线上。采

矿业在经济活动中分明是取自于自然的产业,理应划入第一产业。

但采矿业有更多的属性 年出版的《经近乎制造业。克拉克在

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时,将其划入了第二产业。这个部门的

特点是所有行业都直接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在技术不变的

情况下,这个部门除少数例外,通常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制造业

被定义为:一个不直接使用自然资源,大批量连续生产可运输产

品的过程。这个定义排除了不可运输产品(建筑与公共工程)的

生产和小规模的不连续过程(如手工缝衣或修鞋等)。制造业的基

本性质是它的材料和产品如有必要即可远距离地运输,它要求有

相当大的资本投资和 这个部门的高度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

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第三个部门由大量的不同活动所组成,

克拉克把它们统称为服务部门。这个部门包括建筑、运输与通信、

商业与金融、专业服务(如教育、卫生、法律等)、公共行政与国

防以及个人服务业等。服务业按照某种目的还可以区分为直接提

供给最终购买者(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的服务,和被用来帮

助其他生产过程的服务(如商品运输、批发商业以及为商业目的

的乘客旅行和旅馆提供等)。

克拉克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国

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

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

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

降。” 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

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 克

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

第 157 页

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

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

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

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

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

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

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

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

相对越小。

克拉克对其本人总结的规律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需求因素

二是效率因素。关于需求因素,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

加,很明显,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

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让位于服务业。” 他进一步指出,如

果把服务业限于对消费者的服务,那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服务

业不会表现出很高的边际需求。但是,若把服务业扩大到包括为

企业提供的服务,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服务业的相对需求

将是上升的。除了部门间需求差别外,部门间效率差别也是结构

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克拉克的观点,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

生产效率。制造业的人时实际产品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中其

他部门的人时实际产品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制造品的一个静

止的相对需求将会导致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

造品相对需求增加时,我们仍然可以一般地预期,在长期该部门

的就业劳动力比例是下降的” 。农业劳动生产率除原始社会外也

显示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通常没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得

①《经济进步的条件》, 页

同上书,,

第 158 页

那么迅速。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相对需求结合在一起,必

然导致农业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当然,服务业的效率也同样得

到巨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对服务业的各个部门的需求

比生产率增加来得更为迅猛,因而服务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例相

应地迅速提高。

克拉克 而不是认为,“经济规律是从比较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从事先假定中演绎出来的” 。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的

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应当是建立在对经济世界现实材料的收

集和考察基础上的科学。因而,克拉克对经济世界分析方法的思

想,体现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有如下特点: 克拉克的产业结

构研究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全部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

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基本框 克拉克采用了劳动力这一架。

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克拉克考察了经济发展进程中劳动

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的变化。 )克拉克通过分析若干国家

在一定时间序列中所发生的变化,来探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与一国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规律。 克拉克引用了最终需

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动来规范经济事

实。

因此,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上看,克拉克所发现的规律,其

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配第定理,即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

描述性规律现象;二是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

“国民生产总值之父”的美名。他特别强调经验统计对经济学研究

①[英]克拉克:《发展经济学的先驱》, 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 159 页

年,他因在各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的长期趋势的结构分析方

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产业结构方面的

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扩

展》 和《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出和生产结构》等专著中。

库兹涅茨在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

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探讨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

布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

的研究。

库兹涅茨把第一 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 部门)、、

工业部门 部门)。他认为“部门)和服务业部门 :分三个主

要部门:农业及 采矿业、制相关的渔业、林业和狩猎;工业

造业、建筑业、水力电力、运输业和通信;服务业 贸易、金

融、不动产、动产、商业、仆佣、专业人员及政府。每个主要部

门所包括的行业,在考虑原材料、生产性营运、最终产品及其行

业间的区别特征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同广义分类一样,以上的

狭义分类定有不同意见。”

库兹涅茨认为,“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和产值的高速

增长总是伴随着多种产业比重在总产出和所使用的生产性资源方

面的明显变动” 。他在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基

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演变

趋势的统计分析,得出以 下结论“。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这

些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净值中所占份

额的趋势是类似的: 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从开初几十年的

② [美 西蒙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 页,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

第 160 页

部以上降到近 以下;年来的 门的份额显著上升,从开初

,以几十年的 上升到近年来的 及 部门的

份额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这些趋势在按当年价格

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份额数量中都可看到⋯⋯所有这些都由近年

的按人口平均产值和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间的截面联系进一步证

实。

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 急

以水平下降速地下降,从开初的 到 年代初的

左右的水平。部门的份额则从下到 开初水平的

在大多数国家都上 但情况与产值份额的变动升到超过

部门份额的上升与 部门份额的下降相关地来看不同: ,它并不

占支配地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 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

部门在劳动力上升,或是低于 部门,或是大体相等。 中所占份

升,这额的和缓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份额的和缓 同制造业

在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具有支配作用的上升恰成对照。接着的则是

部门份额的显著上升,它抵消了 部门份额下降的大部分。如

果说,产值结构的‘工业化’是就其变动与制造业、建筑业和整

个 部门份额的上升相联系起来的这种狭义意义上的说法,那么,

劳动力的结构就是部分地‘工业化’和部分地‘服务化,了。”②

当然,“主要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趋势与按人口平均产值及

劳动力份额间近年来的截面联系是相一致的”

库兹涅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部门相对产值的概念,

对部门 的产值与部门 的资源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和我们令: 分别为总产值和部门 的产值; 和 分别为

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 为部 占总资源和用于部门 门

①② [美]西蒙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 页 页,北京,商长》,

务印书馆,

第 161 页

为部门总产值的比重; 占总资源的比重。则有

换言之,一个部门占总产量比重与其占总资源比重的比率,实

际上描述的是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部门中单位资源的产出量)

与全国劳动生产率(单位总资产的总产出量)之间的比率。如果比

重改变了,并且 的我们把这些变化作为初始水平的相对数,令

的相对数为 ,则 和这一时期末的比重分相对数为 别为

。对于期末有:

) ):

因此,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上升比例 )大于其占

总资源的比重的上升( ,相对于全国劳动生产率,这个部门劳动

生产率上升;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的下降比例少于其占

资源比重的下降,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当然,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

的绝对运动,也将依赖于全国单位资源产出率的变动( 。

在多数国家农业部门占总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比重的

相对下降几乎与其占总产值比重的相对下降一致,那么 约为

。相对于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而言,这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肯

因而,农业部门劳动率的增长速度肯定与定保持着同一水平 整个

经济增长速度一致。同样地,工业部门的情况证明,其占总资源的

比重上升比例比其占总产值比重上升慢得多;而且由于 大于

,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相比,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肯定会明显

地以高速度上升。最后,事实表明,一些国家服务部门占总资源的

比重相对上升得比其占总产量比重要快;且 小于 ,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明显地低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

幅度。

第 162 页

第二节  三次产业的关联结构

整个国民经济是个有机的整体,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结构包括

众多彼此关联的子结构,其中产业结构是其基本的结构形态。这

是因为产业结构的形态决定了一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然而,产业

结构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是由产业结构内部诸因素的发展变化所

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相关结构的发展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因

此,研究产业结构只有揭示各种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握

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性。

一、三次产业的关联及其趋势①

三次产业互为因果,互为市场,彼此存在着供求关系,如图

所示(这是日本植草益的划分与联系观点)。

上述产业关联结构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发

展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表现得

更为突出。

第二产业的原材料部门的发展趋势是:开始以制铁部门为核

心,相继发展到钢铁部门和化学部门,再发展到合成、光导纤维

等新兴原材料部门。

第二产业的加工工业部门的发展趋势是:生产资料部分,开

始是一般机械和运输机械,相继发展到发电机和电动机,再发展

到电子计算机和机电一体化②;消费资料部分,开始以农副产品为

原料的为主,相继发展到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为主,再发展

到耐用消费品为主。

第三产业的能源部门,开始以煤为中心,相继发展到以电和

参见《中国 业部门结 版, 页 页。构》,

业,实现机械与机电一体化即用电子技术改造机械 电子的结合

第 163 页

图 产业关联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日]植草益的“产业关联结构图”修改设计。参见《世界新产

业革命》, 页,北京,时事出版社,

油为中心,再发展到以电为主体,并发展了原子能和太阳能等新

兴能源。

第三产业的运输部门,开始只有海运、铁路,相继发展到铁

路、飞机和汽车。

第三产业的通信部门,开始以电话为主,发展到电子通信。

二、每次产业的各层次与另外两次产业的各层次之间的相互

关联①

我国学者认为,在产业结构的横截面上,第一产业即农业可

分为四个层次;第二产业中的乙类工业可分为三个层次,甲类工

参见 《中国工业部 版,门结构》, 页。

第 164 页

其各层次相互之间的关联,如图 所示。

一产 二产乙 二产甲 三产

表示第一、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刺激作用;

表示第三产业对第一、二次产业的反馈作用。

图 产业之间及其各层次之间的关联

第一产业(一)是指以种植、畜牧为主的原始农业,它主要

为第二产业乙(一)提供原料和市场,从资源供给方面推动乙类

工业的发展;第一产业(二)是指乙类工业发展后,对第一产业

原料扩大需求,从而促进大农业的发展;第一产业(三)是指在

甲类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和水利化为

技术基础的现代农业;第一产业(四)是指在当代科技发展和第

三产业崛起的推动下,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中心,趋于科学化、信

息化和自动化的全新农业。

第二产业乙(一)是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而发展的轻工业;第

二产业乙(二)是指以重工业产品为原材料的轻工业;第二产业

乙(三)是指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轻工业。

第二产业甲(一)是指为农业和轻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重工

业;第二产业甲(二)是指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为第三产

业提供技术装备的重工业。

第三产业(一)是指为人们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业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三产业可分为三个层次。三次产业之间及

第 165 页

(二)是指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三)是指为组织和

协调产业之间的关系、为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服务的第三产业。

总而言之,在三次产业各层次之间同样存在着双向的关联,互

为市场,互为因果。我们研究工业部门结构必须首先探索工业与

第一、三产业及其各层次的相互关联和因果关系,这种相互关联

和互为市场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直接决定着工业部门结构的模

式和发展趋势。任何时候的工业生产,都不可能是只为自身服务,

而是要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在商品经济的条

件下尤其是这样,是为了交换。所以工业部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也必须服从于整个产业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它

是整个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相关结构的关联

(一)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是投资在国民经济各部

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投资不仅是构成现实需求

的重要因素,而且投资将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投资在各产业部门

的分布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因此,投资结构影响着

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对投资结构的衡量可从两个方面

进行:一是从投资流向来确定其结构关系;二是从投资结果来确

定其结构关系。

投资结构扩展了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规模。投资使各产业

或多或少地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或实物。这样,产业之间会产生互

为引致的需求,调动了现有产业生产能力的发挥。同时,资金在现

有产业组织内部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现有产业的生产能力。

投资结构改善了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结构。投资使各产业

的原有的生产要素与新增资金发生了全新的组合,从而改变了现

有产业间的生产能力的结构状况。同时,在各产业间的投资,总

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从而导致产业内技术水平的改善

和资源转换效率的加强,造成 产业间投入产出格局的改变。

第 166 页

因此,投资是对产业再生产过程的资源投入,投资结构对产

业结构的变 投资又是来自于现存产业的成化起推动作用,同时

品产出,投资结构又受现有产业结构的制约 。

投资结构受制于现有产业结构的产出构成。投资是对现

有产 业的产出进行生产条件的分配,因而,产业进行投资的过程,

就是现有产业的产出在产业间分配的过程。现有产业提供的机器

设备、建筑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状况,是实现产业间投资结构的物

质基础

投资结构受制于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构成。存量结构一

般是产业结构的主体部分,生产要素在现有产业的既定组合规定

不同产了 的技术特征。因而,现有产业结构的生产能力形成是

与不同产业的资本构成相联系的。产业之间的投资结构一定程度

上受制于现有结构存量所要求的资金规模壁垒和要素组合比例。

(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反映了一国人力资源在

不同产业之间的配 状况。人力资源产业分布的本身反映了产业

结构的生产能力。然而,综观经济发展的历程,产业结构的变化

往往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互为制约关系。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 结构的收益水平。一般而言,在任何

经济发展阶段,产业之间收入存在着相对差别 而且各产业间的

作环境、社会地位同样存在着优劣差异。这种不同产业之间的

收益水平综合差异,对就业人员具有不同吸引力,就会形成产业

结构的就业导向。当就业人员的实际收益与实际成本之差高于其

预期收益时,就业结构才会在产业间发生真正的变动。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要素构成。不同的产业具有不

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因而,不同的产业对就业人员具有不同的素

质要求和吸收能力。这反映 产业之间的要素构成的差异。对就

业人员吸收多而要求低的产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就业

人员吸收少而要求高的产业往往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

第 167 页

业。这样,就业结构反映了三次产业之间要素密集程度的变化。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生产效率。不同产业具有不同

的生产效率般而言。在同样产业规模下,生产效率低的产业

对就业人员吸收能力弱,生产效率高的产业对就业人员吸收能力

因而,强 就业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生产效率的排挤效应。这样

结构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异。

就业结构在反映产业结构状况的同时,也影响着产业结构的

变动。随着各产业的就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产业内部要素组合的

优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得到了有力支持。而各产业的就业人员

数量 结构的的富余,则可改变产业 有机构成。因此,产业结构与

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推动,互为印证。

(三)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先进程度不同的各

种技术之间的质的组合与量的比例关系。从本质上讲技术结构在

同一产业内反映了资源的组合方式,在产业间反映了资源的转换

关系

综观经济发展的历程,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程度直

接关联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制约

着技术结构的演变。历次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革总是以技术

结构变革为先导,而历次技术结构变革又都是以相应的产业结构

和产品结构而告终。

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不仅在变化时间、兴衰强度上具有相关

性,而且在结构的演化进程上紧密相关。任何技术结构都包含有

尖端技术(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先进技术(半自动化技术)、中

间技术(机械化技术)、初级技术(半机械化技术)和原始技术

(手工生产技术);而且不同时期各种等级技术所占的地位和所起

的作用各不相同。与技术结构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应该是:知识密

集型产业、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资本密

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各自产业所占的份额不同,构

第 168 页

所示的过程特征。

全自动化

半自动化

机械化

半机械化

手工生产

以机械技术为以手工技 以自动化技术为术为主体的技术结 主体 主体的技术结构的技术结构构

知识密集型

资本知识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劳动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劳 资本密集型动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结构

图 技术结构变化示意图

五种类型的技术结构与五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 一对应

的,而且技术结构特征决定产业结构的特征。因此,以手工技术

为主体的技术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是劳动密集型的;以智能技术

为主体的技术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是知识密集型的。

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都是不断由

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方向演化,而且各对应要素在质(要素水

平)和量(要素比例)两个方面均具有相关性。图 中,当技

术结构演化程度为③的结构状态,则产业结构决不可能演变到⑤

的结构水平,也不可能是①的结构水平。因此,产业结构从劳动

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演进的过程,也是产业技

术结构水平提高的过程。

(四)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反映了一国商品贸易的

类别结构和国别结构。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决定了一国

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因此,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如图

第 169 页

贸易结构的水平,而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反映,引导着一国产

业结构的变化。这两者的关系反映在模型中为:

式中 的总产: 部 出;门

对部门 商品 的中间使用;

国内最终需求;

进口)。商品的净贸易额(出口

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贸易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制。

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中开放部门的增长。贸易结

构由于各产业的要素贸易依赖程度不等,而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各

产业的要素供给弹性,使那些受制于国内要 赋的产业得到长素

足发展;同样,由于各产业对商品贸易依赖程度不等,而不同程

度地改变了各产业的产品需求弹性,使那些受制于国内市场容量

的产业得到了规模经济。因此,贸易结构从要素的供给弹性和产

品的需求弹性两方面同时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变。

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系。贸易结构

与国内流程的结合,直接改变了产业间的供求关系。国内需求结

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差距,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贸易结构的弥补。贸

易结构不仅通过产业中间需求,而且通过产品最终需求影响着产

业结构的供求关系。这样,开放程度越高的产业结构,其与别国

的产业结构关联程度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产业之间

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本国产业既有可能利用别国产业弥补自

身发展不足,也有可能因依赖外向关联而抑制了本国产业的自身

发展。

因此,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必然受到对外贸易结构的

影响,同时,一国对外贸易结构又是由一国产业结构状况所规定

的。这表现在:

一国产业结构通过贸易结构获取比较利益。一国产业结

第 170 页

构在国际交换过程中,往往出口的是国际价值大于国内价值,本

国具有比较劳动生产率优势的产业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国际价值

小于国内价值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处于劣势产业的商品,在国际分

工中形成符合本国比较利益的贸易结构。

一国产业结构通过贸易结构反映竞争能力。在国际市场

上,产业的竞争实力通过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比率来表达。产业的

结构的竞争实力越强,其出口 比例越高,说明本国产业要素转换

效率越高;而产业的竞争实力越弱,其进口结构比例越高,说明

本国产业要素转换效率相对较低。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业竞争

能力的变化是与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相一致的。

第三节  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一、二、三”向“三 、二、一” 的转变

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这表现为

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处地位的变化。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

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 二 、三”向“三、二、一”转变、

的趋势。这种趋势分别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方面。

(一)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

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

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

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得

到印证,而且还可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

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

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

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大;反之 人均国民收入

水平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

第 171 页

)年 )

资 经政世界发展指标》,载 北京, 中国财《世界发展报告》,料来源:世界银行:《

济出版社

世《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 界各国在 年至

年世界经济普遍增 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长的情况下

其三地区类 型, 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都呈现出向 “三、二、

一 的趋势。这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下降 低收”转变

,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入国家或地区下 降了降了 ,发

达国家或地区 。其中,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下降 降得尤

为明显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上升,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

了 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 ,发达国家 升或地区上

。其中 比重上升得尤为明显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 。了 第

三产业的劳动力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上

分别升 和提高了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

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发达水平的增加 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下

降,而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 极大地吸引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的劳动力向其转移,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 、二、一”格

局。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 时点不同行同一

别横向发展水平的国家类 比较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比重也

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 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重相对越小,三

一、二、三”向“三 、 、 一”转换(表序必然会由“ 二

各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三次产表 业劳动力结构

第 172 页

存在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从 年和 年两个

时点横向比较分别观察到,一国经济处在低收入阶段,第一产业

的劳动力比重占绝对地位,而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阶段时,第三

产业劳动力比重位居第一位。一国经济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的发展

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大约下降了 ,第二产业的劳

动力比重上 ,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更为升了约

迅猛,约为 。这些充分证明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

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

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第三产业对劳动力转移吸引力最大,从

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

(二)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一般在工业化

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

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以食品、纺织为代表的第二产

业和以饮食、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

较小,因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呈现出“一、 二、三”的

格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消费

需求升迁,以机械制造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的份额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二、一、

三”或“二、三、一”的格局。进入工业化后期,以金融、保险、

医疗、教育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软化,国

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三、二、一”的格局(表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 年至 年,发展

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

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表现在低收入国

家及地区的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了 ,第二产业

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

升了 ,其中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比较显著。

第 173 页

经济发展水平各类国家的三次产业表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年 )

界发展报告》,北京,中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载 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

因而,低收入国家及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由

年 年的“二、一、三”,的“一、三、二”,转换为

、三、一”。低收入 年和年演化为“ 国家及地区在 年

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属于向“三、二、一”演化的过渡

状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始终呈

现出“三、二、一”的状态,但其内部构造有所变化,即第一产

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继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趋缓。发

达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也呈现出“三、 、

一”的格局,但产业结构软化的趋势非常迅猛。在第三产业国内

生产总值比重迅猛上升的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

总值同时趋于下降。因此,从不同收入的国家类型的时间序列中

可以观察到,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

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先升后降。这必然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由“一、二、

三”演化为“三、二、一”。

《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行同一时点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类型横向比较时,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第 174 页

比重的次序也存在着向“ 年、三、二、一”演变的趋势。对

年 年三个时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人均收和

入较低的国家及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而

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与此相反,人均收入水平

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而第

年、 年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对

年三个时点横向比较同时发现,一国经济从人均低收入进入到人

均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

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会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先升后降。综合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可知:一

国经济发展从人均低收入到人均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次序必然由“一、二、三”演化到“三、二、一”的

结构状态。

二、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①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单就技术经济因素来说,主

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发展的基

础上才有第二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只有在第一、二产业

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第二、三产

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第一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和界

限,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和

界限。所以,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加强农业也

就是支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农业做贡献,也就是为国民经济的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为

为全社会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工

业的主导地位作用主要表现为为第一、三产业提供现代化的劳动

①参见李悦:《对第一、二、三产业关系的思考》,载《光明日报》,

第 175 页

手段。总之,产业间的关联性是双向的,但双向的关联性质又是

不同的。这种差异具体地表现在三个产业的科技进步、社会需求、

分工发展和市场规模的差异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三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巨

大的推动力,但对各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有差别的。由于第一产业

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其科技进步比第二、三产

业要困难得多,所以必须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发挥科技兴农的作

用。科技进步会促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而第二产业生

产规模的扩大又会不断从第一产业中吸收劳动力。这种减少和吸

收相抵就导致了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稳定,这也是形成

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和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总数中

的比重长期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要原因。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三个产业的发展有制约作用。这种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使其自身的劳动力相对比重降低和绝对量减少,这就为第二、

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即劳动力必然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较,第二、三

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第一产业,这也是加速劳动力由第一产

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三个产业从

不同的方面满足着人民的需求。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相适

应的。收入水平越高,对第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比重越会相对下降,

而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需求则会相对上升。因为第一产业的产

品主要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主要是解决吃饱和穿暖的问题,这

属 于较低层次的基本生活需求,其弹性不大;而且随着收入和生

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在整个消费需求总量中会趋于下降。但

是,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

提出更高和更大的需求。这就必须在大力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调

第 176 页

整工业结构。当前,应继续加强基础工业,振兴支柱产业,提高

素质和水平。此外应逐步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强对第三

产业的规范管理,重点应发展为社会生产和广大群众基本生活服

务的行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从而使

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方向转变。

第四节  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的分析与展望

一、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①

根据“九五”规划和 年远景目标,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将

由 :年的 : : :转变为 。下面仅对现状

进行分析。

(一)三次产业之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水平。从劳动力就业构

成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明显的趋势: 年至 年的

年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由 下降到 ,下

降了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由 上升为

增加了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由

上升为 ,增加了 个百分点。这一变动趋势与配第

克拉克定理是吻合的。 改革以来,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明显加

快 年至。 年,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了 个百

分点,平均每年下降约 个百分点;而 年至 年则下

降了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约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

劳动力就 年至业比重 年共增加 个百分点,平均每

年增加约 个 年至百分点; 年则增加了 个百分

①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组:《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卷

页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 ),

第 177 页

点,平均每年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约

年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约至 年 个共增加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年至 年则增加百分点; 约

个百分点。

从中国三大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现状与变化加速的特征

看 世,中国的产业结构水平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国家 世纪末

纪初的产业结构构成。

(二)三大产业之间的产出结构水平。从中国三次产业构成的

数据变化,可得出以下结论:

年至 年 第一次产业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由 下降为 ,共下降 个百分点,而第一次产业的

就业比重却由 下 个百分点,两降为 ,共下降

者形成明显的反差。其原因有二:一是农村的制度变革提高了农

业的比较劳动生产 提高到年的率,由 年的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对缩

小了农副产品与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与第一次产业生产率提

高相对照,我国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率都有所下降,其比较劳动

生产率由 年的 下降到 年的

中国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国家

世纪 世纪初的水平;尤其与美国末 世纪 年代、日本 世

纪 年代的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最为接近,其结构相似性

系数高达 以上。

从国际间产业结构水平的比较看,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水

平是世界上低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的典型代表。所不同的是,在非

农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所占份额上,我国的工业国内生产总值份

额显著高于低收入国家,甚至也高于包括工业发达国家在内的其

他国家(地区)的水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却

显著地低于世界上其他 个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当然,更明显地

第 178 页

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对今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展望①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一直到 年,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总格局是由“二、一、三”向“三、二、

一”的过渡时期。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考虑到我国的具体

情况,在这个过渡时期内,不宜于把第三产业发展得过快,其所

占比重也不宜过大。这种想法的主要论据有下列几个。

)我国现有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的统计是不完全

的,与其他国家不可比。据有关方面统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

中就有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 多万。因为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还

处在工厂办“社会”的阶段,因此,我国现有第三产业的有关统

计数字都偏小。

(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人均收入比较

低,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水平过渡的初期阶段 年人均。我国

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和汇率计算)约为 美元。在这样

低的收入水平下,人们的消费结构中,吃和穿等生存资料所占比

重较大,对发展和享受的要求很低,即对第三产业要求不高,主

要是对第一、二产业的要求。

(三)从总体上看,农村对第三产业的要求没有城市高,而我

亿是农民。国 亿人口有

(四)我们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尚处于重点发展基础工

业并以基础工业为主体的阶段,只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的 年

至 年的水平 年 年。,比发达国家落后

(五)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外国第三产业产值小得多。我国只

计算第三产业前三个层次的产值,而不计算第三产业的第四层次,

①参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页见李悦:《生产力经济学教程》,

第 179 页

即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

团体以及军队和 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是上层建筑警察等)的产值

的一部分,它是不能直接创造产值的。而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却

都在计算它的产值,并列入第三产业产值之中。

总而 言之,我国的第二产业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第一产业

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因而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使第三产业有

更大的发展。只有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基础上来发展第三产业,才

能称得起是第一、二、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超越第一、二产业

而发展第三产业是缺乏基础的,因而也不能称为三次产业结构的

协调发展。

第 180 页

第一节  第一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林、牧、渔业即大农业的生产力在整个社会生产力中具

有基础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

“,社会为生产小麦、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牲畜等等

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

生产的时间 。农业这种基础生产力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就越多”

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

农业是人类生存之本,衣食之源。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得

以延续和发展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条件,而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即

人们要生存,首先要有必不可少的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这是生存

的需要。没有这些农业所提供的生活必需品,一切人类活动都会

终止,劳动力的再生产也会终止。人类最早所必需的一切生活资

料,几乎全部来自农业,现在来自农业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

是农业品及其加工品仍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成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不断提高,农

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农业所提供的剩余粮食等必需品越多,社会

《马克思恩 版, 卷, 页,格斯全集》,中文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版 卷上册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第七章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及其发展趋势

第 181 页

就能够把更多劳动力用于发展工业、商业、文化教育事业等等,这

些事业就有可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反之,如果农业生产率低下,则

提供的商品粮就少,这样,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就要受到粮产

量的制约。

总而言之,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商品,不仅关系到城乡人民生

活的改善,而且直接影响到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

二、农业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工业和其他事业所需劳动力,一部分来自城市,但大部分要

依靠农村提供。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从农业中节约

出更多的劳动力,并把他们输送到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

三、农业是原料的重要来源

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除了 工业本身提供

外,很大一部分还由农业所提供。目前,我国的轻工业原料的

还来自农业。随着工业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由工业本身提供的原

料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加,但农业原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占有重

要地位。

四、农业是重要市场

随着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拥有 亿多农民的农村这个最广

阔的市场对商品、资金、技术的需求和消化能力将逐步提高,它

不仅是轻工业品的重要市场,而且是重工业产品和其他商品、资

金和技术的重要市场。

五、农业是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发展国民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有很大一部分同农业直接和

间接有关。农业直接交给国家的是农业税收,间接有关的包括通

过农产品加工生产、运输和向农业销售工业品所得的商业利润上

缴部分积累起来的资金。

第 182 页

第二节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从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移;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农工商相结合;农业

业化。

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

(一)农业生产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即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是传

统农业现代化的结果。这三个阶段的农业是有显著差别的。

原始农业是主要依靠自然循环来恢复地力,实行刀耕火种的

农业。撩荒和游走是这种农业的主要形式,植物和非生物因素的

统一是它的主要特征。土壤肥力的恢复或增强,是在农业内部闭

合式半闭合式物质循环中进行的。

传统农业则与原始农业不同,它是建立在主要依靠性畜粪肥

恢复地力并使用畜力农具为基础之上的农业。农牧结合是它的主

要形式,动、植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统一是它的主要特征。土壤肥

力的恢复和增强也是在农业内部物质的循环中进行的。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和现代农艺基础上的农

业,它是在 世纪初期诞生的,大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于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给农业提供了机械动力和其他产品,才

打破了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的限制。石油成为农业主要动力,化

肥、农药、饲料得到广泛使用,实现了现代工业和农业的统一。每

亩地上投入的生产资料数量或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资料装备水

平,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从而扩大再生产的

参见 前苏]阿 米 叶麦利扬诺夫著:《农业经济学》, 页,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183 页

速度大大加快,农业生产中的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都有了史无前例的提高。

(二)农业生产资料和农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和

农艺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两大基本特征,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

要内容(当然,农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也是现代农业和农业

现代化的特征和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土地资源、水资

源和物质技术资源。物质技术资源主要包括:动力资源、技术设

备、化学手段、生产性建筑物和设施、运输 运输工具和道路

系统。这些物质技术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技术水平的

提高过程,就是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的主要物质技术内容。

动力资源的现代化。电动机和电气装置的比重的提高和

电力消费量的不断增长,是现代农业动力资源结构完善的标志。因

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运用电力的可能性在不断扩大,与

其他动力相比,电力的优越性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技术设备现代化。技术设备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机械化的

最重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各种农业技术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

泛使用,对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和整个农业进步有着全面的影

响作用。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从局部机械化向综合机

械化和自动化过渡。局部机械化只是个别的最费工的农业生产过

程的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是全部过程的机械化,即工艺周期的基

本作业和辅助作业都用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自动化是生产机械

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这里人使用着的是机器体系,这个机器体系

按照人的指令和所编制的程序调节生产过程,人并不直接操作机

器。

化学手段的采用。化学手段和其他实现化学化是土地改

良所必需的主要物质技术资源。化学化不能仅仅看做是化肥和植

物保护剂,在畜牧业中,化学手段的作用也在不断提高。化学工

第 184 页

业和微生物工业增加了农村的化学防腐剂,并使饲料增加营养和

改善饲料质量,又是保存营养物质的添加剂。

)生产性建筑物和设备的现代化。生产性建筑物和设施对

农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尤大。在畜牧业

中,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房屋内实现的,饲养牲畜的条件、

牲畜的产品率、饲料和其他物质技术手段的使用效率,在许多方

面取决于畜牧业建筑物的质量。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

商品率的提高,建筑物和设施的现代化在种植业中的作用也在不

断增长。比如产品的保管和产品的加工,都要求具有现代化的建

筑物和设施。

运输系统的建立和完运输工具和道路 善。随着农产

品的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运量也在迅速增加,而农业生产部门和

农业内部之间的联系则在不断加强,生产资料供应量和产品销售

量在不断扩大,使得运输工具和道路 运输系统显得越来越重

要。它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内部动脉,供养着农业和农村这个机体

的所有环节。不仅如此,它在使农村的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接近方

面也起着很大作用。

农艺现代化。农业工艺是个综合概念,是指合成各个农业

工序的顺序、手段及方式,这些工序的总和组成某种农产品的生

产过程。在种植业中,工艺包括栽培植物和取得农产品的一整套

工艺措施,对工艺的生产周期的各个过程和阶段提出了特殊要求。

例如,种植业中的翻耕深度、播种定额、植物出芽和间苗之后的

密度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工艺的总趋势是采用工业的工

艺,以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不间断性、流水作业性。

种植业的工艺方向是:减少工序、用联合机组、合并工序

(播种和施肥合并等);流水作业式地完成各个工序,如各类作物

收割阶段的谷物收获、大田清除秸杆和平茬;制定能够最有效地

使用技术设备的合理植物区划方案;制定产品装载和运输的准备

第 185 页

工作方式等。

在畜牧业中的工艺方向是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同步

性,保证牲畜和所获得产品的标准性。

(三)发展工厂化农业 。发展工厂化农业是根本改变传统农

业的重要方向。工厂化农业有多种模式,从低到高,可分为以下

四类。

矿物纤维营养液栽培法,利用阳光,用栽培床固定。这种

栽培法是一种农业革命,可以促进农业合理化,提高农业生产率。

矿物纤维可用高炉炉渣或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矿石作为原料制

取,价格低廉,常用作保温、隔热、防火、吸音材料。使用矿物

纤维的栽培床,其成本不到普通营养液栽培床成本的一半。有些

国家正计划快速普及此栽培法。

普通营养液栽培法,利用阳光,用栽培床固定。这是一种

先进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初期投资费用高,易发生病害,烂根

现象严重,作物繁殖困难,管理要求高。

利用阳光的植物工 。

人 光照全控制型植物工厂。

就 厂化农业发展进程看,第 两类是实用化的起点,在

这一阶段确立可行性技术,然后经过第 类工厂,最后过渡到第

类工厂。当然,建立第四类工厂是未来的目标。只有在第 类工

厂普及的时候,人类才能真正摆脱对阳光的依赖,摆脱“靠天吃

饭”的桎梏,像生产工业产品那样利用能源生产人们所需的蔬菜、

水果、粮食。这样的工厂才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工厂。

目前,农业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温室园艺,在工业发

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据日本《钻石》周刊报道,目前日本这

类温室种植面积达到 公顷,居世界第一; 的蔬菜、

①参见刘自立编译:《根本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载《经济日报》,

第 186 页

的花卉产自的水果、 温室。

当然,目前这种土壤栽培温室园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换

气、灌溉、加温等均需人工操作。此外,这类温室栽培技术也会

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施化肥会引起土壤盐碱化;长期种植同

一种作物,土壤内会产生特定的病原菌与害虫,且作物收获量与

品质也会下降。当前,改良温室结构、研制温室环境调节设备、用

微型计算机全面控制温室等新技术,已经受到有关方面重视。然

而 这些技术仅仅能解决地上部分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地下部分

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无土营养液栽培法。光源可以用

阳光,也可用人工灯光;栽培床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活动的。

二、农林牧渔协调发展

(一)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农业各部门即农业(种植业)、

林业、牧业、渔业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这种联系对自然环境

有很大的依存性。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是农业生产的

基本组成部分。农林牧三结合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合理的

生态系统的客观要求,也是使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农牧结合是由它们之间的物质互换的必要性决定的。而林业对于

农牧业生产的作用是由于林木的植物群落在其生命的过程中,会

引起一系列环境因子的变化,诸如调节大气温度、提高空气湿度、

改变大气组成(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气)、降低风速、保持水土

等。因而,能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实践证

明,没有发达的林业,便不可能稳定发展农牧业生产,也不可能

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一级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种植业)、

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部门构成的。

目前,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存在着两个趋势和两个

① 参 见 中 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编:《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问题》, ,北

京,农业出版社,

第 187 页

规律。

两个趋势中,一是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一是在

种植 中水果、蔬菜和经济作物的比重不断提高,畜牧业中提供

低脂肪、高蛋自畜产品的畜种比重日益增加。

单就农 前世界各国基本林牧各自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看,

上有两种类型:一种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多数是以生产粮食

为主,第三世界国家多属此类;另一种是以畜牧业为主,或者是

农牧兼营,经济发达国家多属此类。现在经济发达国家中畜牧业

产值一般要占农牧 以上,有的高达业总产值的

谷物生产的一半以上作为饲料,食用谷物只占一小部分。畜牧业

比重的增长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食物构成的变化引起的。当

然也有例外,有的国家尽管是以畜牧业为主,却属于经济不发达

国家。

两个规律 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中,

营相结合;一是专业化和多部门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粮食生产发展的水平。

单就农业在全国范围的全面发展来讲,并不意味着农业各生

产部门的地位是完全相等的。相反,在所有农业生产部门中,粮

食生产部门具有其他部门所没有的特殊的重要地位。对于不发达

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二)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多年来,我们发展农业常常把视野

局限于现有的耕地和粮食种植业,林牧渔业的多种经济很不发达。

一些地区单一地发展粮食,滥垦草原,毁林开荒,围湖围湾造田,

破坏了农林牧渔业的协调发展。结果, 亿农业劳动力束缚在十几

亿亩耕地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除耕地以外的多种自然资源

都得不到合理利用。单一发展粮食生产还割裂了农业各部门间客

观存在的相互依赖的联系,造成农业内部比例失调,土壤肥力下

降,农业生态平衡被破坏;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日益恶化,反过

第 188 页

来又影响了农业作物本身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因此,发展

多种经济,保持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乃是当务之急,是整个经

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农业产业结 历史上形成的。新构偏重种植业的格局,是

中国成立后的 年,年中,这种格局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到

,粮食以产值计算,种植业占农业产值的 又占种植业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

农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同时也突破了农业产业结

构的固有体系,开始了结构性的变化:从只重视粮食生产开始向

同时重视经济作物,进而发展饲料作物的新体系转变;从只注意

种植业开始向同时大力发展林、牧、渔业综合发展转变;从农村

只搞农业开始向农、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转变。到

种植业年,从产值结构看,粮食在种植业产值中占 在农

业产植中占 ,仍然,农业在农村社会生产总值中占

没有离开 这个大的界限。从劳动力结构看,在农村劳动力中

从事农业的 。到从 年 种植业事非农业的只占

在农业产值中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

年种植 粮食占种植业产值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

为 。农业劳动力占整个乡村劳动力的比重也有相应地下

降, 年的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下降到 ,而从事非农业的

劳动力比重则上升到  年农业(农林牧渔各业)劳动

力占整个乡村劳动力的 ,而非农业劳动力比重只占

(三)结构的调整。绝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这是党中央指导农业生产的根本方针。鉴于我国农林牧渔各业发

展的不协调是在粮食生产比较薄弱和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

协调发展不是无条件的,而必须是在保持粮食生产总产量继续有

所上升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已被粮食生产占用

第 189 页

的多种经济用地,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调整回来,而应当区别对

待。主要应当在保持粮食稳步上升的前提下,挤出一部分不宜于

粮食生产的用地,或是把尚未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潜力,尽快地

挖掘出来,发展多种经济。在所要发展的林牧渔业中,按其所耗

粮的多少还可以划分为耗粮多的部门,如某些畜牧业生产部门;以

及耗粮少的部门,如林业、水产业等。在现阶段,发展林业和水

产业比发展畜牧业的潜力更大。

我们要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更快地发展林、牧、渔

业。畜牧业要坚持大 。在 有 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饲料发展的方

作物和种植牧草加强饲料工业和草原建设,提高生猪出栏率和

发展瘦肉型猪,优先发展禽、蛋、奶、鱼等饲料,积极发展肉牛、

羊、鹅等草食家畜家禽,调整畜产品结构,以逐步改变人们食物

构成,增强人民体质。林业要继续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要

广泛开展荒山、荒地造林以及封山育林,继续建设防护林体系,积

极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加速平原河网地区的绿化,继

续开展村旁、水旁和宅旁的植树等。水产业以养殖业为主 养殖、

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积极增殖,保护近海资

源,开辟外海和远洋渔业。

建国以来,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虽

然农业内部各业的年均增长率都有提高 但以牧副渔业增长率为

最高。农业(种 从植业)的年均增长率 年至 年的

,提高到 年至 年的 而同期副业的平均增

长率从 提高到 ,牧业的平均增长率从 提高到

渔业的平均增长率从 提高到 ,林业的平均增

长率 提高到从 。

也正因为这样,我国近年农业总产值中的种植业和林牧渔副

业的产值比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业产值比重有下降的趋

势,而林牧副渔业的产值比重都出现了上升的趋势。种植业的产

第 190 页

下 年的 而林、牧、降到

年,农业上升到 。到

,而林、牧、

渔业的比重为 。

三、农工商相结合

(一)农工商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这是讲农业、工业、商业

在基层单位内部的结合问题,即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问题。从满足

人类需要的最终产品的生产角度看,现代农业是由以下三个部门

完成的:一是向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亦称农业前部门;二

是农业部门本身;三是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加工和销售等,亦

称为农业后部门。这三个部门大体上可概括为农工商三业。其中

的工业包括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农产品加

工;商业包括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储运和销售等。在未实现农工

商一体化的条件下,农工商分别由许多独立的专门的企业来经营,

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商品交换关系。在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的条

件下,这些独立的专门化企业则通过多种途径结合在一起,组成

为若干个统一经营的农工商的联合企业。在联合企业内,农工商

之间由过去的社会内部分工转化为一个经济组织内部的分工,它

是一个经济实体。而未实现一体化的条件下,只是使农工商由间

接联系逐步转化为直接联系的活动,不是一个经济实体。两者虽

有区别,但我们统称为农工商综合经营。

这种农工商综合经营首先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并获得较快的

发展,相继在发展中国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它发展的经济根源

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工业、商

业的日益分离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在这个条件下,随之而来

的是工业对农业的制约和改造的作用越来越大,工业与农业的联

值比重,从 年的

渔业的产值比重,却从

产值在整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①参见《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问 页。题》,

第 191 页

系日益密切,农业与商业的相互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强,即彼此之

间的相互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发生故障,都

会影响和决定着全局。农工商综合经营正是适应和保证农工商之

间协调发展的必然产物。

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是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高级形式,它

的主要优越性正在于它能使农工商之间的联系由不稳定转为稳

定;变间接联系为直接联系;变外部联系为内部联系;扩大了企

业规模;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等。一句话,它能使农业再生产得

以顺利进行,使农工商得以协调发展。

(二)农工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总结经验,要保证农工商相

结合,主要应坚持合理调节各业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正确处理农

工商联合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自愿互利和明确相结合四个原

则。

合理调节各业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农工商相结合的关

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不同产业的劳动者所获得的纯收入

响着生产诸要素在各部门之间的分的比较 直接影  配。一个地区,

从事不同产业的劳动者如果收益悬殊,那就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

展,甚至带来某些社会问题。比如,我们常讲“无粮则乱” 粮食

生产必须得到保证,在农工商相结合中,必须坚持在加强农业生

产的前提下的相结合。可是,粮食又是低盈利的商品。目前,种

粮收益和从事工业和商业的收益相差比较大,这样就需要我们采

取各种保护和协调措施,支持粮食稳定增产。诸如实行必要的价

格保护;增加一部分农业投资,改善农业劳动条件,提高农业劳

动生产率;以工补农,以商补农等等。

正确处理农工商联合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农工商联合企业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从根本上讲,它的利益与国家的整

体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又常常是有矛盾的。所

以,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必要调整。从目前的情况看,主

第 192 页

要是国家要切实保证给联合

第 193 页

(二)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健全的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

形成了不改变家庭经营格局的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

(三)把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的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加速了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把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运销联结起来,提高了农

业的综合效益。

正是因为这种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

推进农业产业化必将促 促进农产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品的深度加工和多次增值,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促进

农业向社会化和现代化转变,最终必将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 194 页

第八章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第三产业的性质与作用

一、第三产业的性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

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

务两大部分,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

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

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同时还规定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

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在内的为社会需要服务部门的第四个层次,在

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我们可以看出,这种

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第三产业的服务性产业性质,应当打破

传统观念,对于应如何看待服务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不是生产

性劳动、它创造不创造价值等问题做出正确回答。

(一)服务是经济范畴,服务性劳动是社会劳动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过去,人们受封建的传统观念影响很深,把服务与被服

务的关系往往看做是奴婢与贵族的关系,认为“为他人服务”是

低贱的,“被他人服务”是腐朽的;生产人们使用的物质产品的劳

动受人尊敬,而直接为人服务的劳动却遭歧视。这些旧观念是错

误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服务与被服务是平等的商品交换关

系,随着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供服务的领域不断

第 195 页

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扩大 服务的质 的服务劳动要由高知识、高

技能的人来承担。更何况第三产业这种服务业又是直接服务于一

定社会生产目的的

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二)服务劳动是一种生产性劳动 价值。

客观上存在着物质生产劳动、劳务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与此

相适用的也有物质生产部门、劳务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就生

产过程来说,既包括人把体力、脑力劳动转化到有形物质的过程,

也包括转化到一切客观存在、并提供使用价值的过程。无形的科

研成果和信息等等,同样凝结了人们的脑力、体力劳动,具有极

大的经济价值,这当然也属于生产性劳动。

(三)要用发展观点看待服务劳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们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物质领域向精神

领域拓展。这就要求生产领域相应地扩展和延伸,进行各种物质

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而且,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

高后,物质生产部门也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知识、信息,服务

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技术即财富、知识即财富、信

息即财富、人才即财富,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二、第三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

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都有影响和制约作

用。在实现社会物质商品生产、发挥城市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

作用。

(一)为物质生产过程的产前和产后创造条件。物质生产要正

常进行,产前要有必不可少的投入,产后又必须有实现产出的条

件。而第三产业在创造这种投入和产出的条件方面,具有重要的

作用。

在投入方面,第三产业将为物质生产提供现代科学技术、知

第 196 页

识和信息,这种技术不仅为改进、扩大和更新生产工具与劳动对

象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要保证物质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及时提供合格的劳动者,而要

培育合格的劳动者,就必须首先发展教育,实行智力投资,发展

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等部门;要保证物质生产的正常进行,产

前还必须投入相应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资金,这就要求运输

业、商业、仓储业、物资供应和金融等第三产业有相应的发展。

在产出方面,要保证物质生产的正常进行,还要求第三产业

在产品的储存 运输、销售诸方面提供必要条件。如果物质生产

部门脱离第三产业,那么,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便不能到达消费

领域,甚至也 产出的实现问题便不能成为最终产品 于是社会总

不能解决,整个社会再生产便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会中断。

(二)发挥城市功能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发展第三产业是多方

面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条件。过去我们对城市功能的理解比较狭

窄,把城市看成是单一的工业基地。其实,城市是市场经济发展

的产物,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城市不仅是工业基地,而且应当

成为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信息中心,有些城市还是

科学、教育、文化的中心这就需要每个城市在改革传统产业的

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加快流通、服

务的发展,使城市不仅提供先进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提供知识、信

息、资金、技术、人才等,以发挥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

协调发展的作用。

发展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需要。计划体制的

改革,将促使我们从指令性的实物管理为主的产品经济模式转向

以指导性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

力之后,企业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资、资金、技

术,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正常经济秩序,都需要第三产业中

的商业、外贸、金融、保险、交通、邮电、广告、租赁、咨询和

第 197 页

技术服务、法律事务等来提供。可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缺乏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是不可能的。

(三)就业的重要途径。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的有机构成的提高,还由于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众多。 年代末以来,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造成失业人口 家

的失业率曾经达到两位数,如果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国家

的失业率还会更严重。我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第一、二

产业现有设备又无法吸收庞大的劳动力队伍,所以,我们就业途

径必然是多方面的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进

一步提高,第一、二产业原有的劳动力必然会相对过剩,劳动力

必然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决定这种转移趋势的经济

动力,就是第三产业的劳动者收入高于第一、二产业。

不仅如此,第三产业大多数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容纳

较多的劳动力。而且兴办第三产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少,上马快,

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比较多的劳动力就业。例如重工业部门每

安排一个劳动力,需要增加 万元的固定资产,轻工业也需要

元,而在商业、饮食业和其他服务行业,每万元资金可安排

十人甚至几十人就业可见,发展第三产业也是解决就业的有效

途径。

(四)是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需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策,来华从事贸易、考察、科学文化交

流、体育活动、旅游和探亲访友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与日

俱增,现在已达到每年百万人次以上 仅北京每年接待的外籍客

人也有好几十万人。庞大的海外来宾队伍对我们的食宿、交通、邮

电通信、娱乐等项服务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压力,同时,也为我国

第三产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正因如此,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可以

提高我们对海外来宾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对外开放;另

第 198 页

一方面可以通过满足外籍客人的各种劳务消费的需求而增加我国

的非贸易外汇收入。

(五)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

三产业发展了,社会财富就会增加,人民生活将进一步改善。特

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需要不再局限于吃、穿

等生存资料的需要,而且这种生存需要毕竟是有限的,需求弹性

不大,而对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需求越来越高,且这种需求

的弹性大。国内外的实践反复证明,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

用于吃穿的开支占全部开支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用于劳

务消费支出将会上升。

前苏联 年间的物年至 质资料的消费基金增长了

倍,而居民的服务消费却增长了 倍。我国尽管人们用于非

商品支出的金额仍不多,但近几年来也增加较快,像“旅游热”、

“上学热”就是一例。 年我国国内游客就达两亿人次。现在美

国人纳税后的个人收入用于购买物质商品的支出额已不足

而用于购买劳务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开支则占到税后收入的

多。这是人们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映。我国人民的消

费结构,目前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长期发展方

向看,将逐步趋于“享受型”和“娱乐型”。可以看出,文化、教

育、娱乐、旅游、体育、卫生等第三产业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

活需要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节  发展趋势

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除了本书第六章第三节中所讲到的在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上存在着由“一、二、三”向“三、二、

一”转变的趋势外,还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有相对应关系、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上升的趋势 以

第 199 页

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对应关系

有人根 个国家据 年的经济指标计世界银行公布的

指出这些算 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下列

对 和表应关系(表

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对应关系

人均国民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生产总值(美元)

以 以下下

以上 以上

如果我们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美元以下称为低收入国

家,把 美元左右称为中下收入国家,把 美元左右称为中

上收入的国家,把 美元左右称为高收入国家,那么,仅从

下面的对比,我们就可看到中外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

第三产业产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应关系(参见表 。

表 中国与世界一些国家产业结构比较

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国 别 第二第一产业 产业 第三产业

低收入国家

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

印度

中下收入国家

菲律宾

埃及

摩洛哥

第 200 页

中上收入国家

匈牙利

委内瑞拉

阿根廷

高收入国家

美国

日本

年中国 )

从此表我们看到: 我国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仅远低

我国现在的于经济发达国家,也低于低收入的国家。 产业结

构是“二、一、三”的格局,表明我国处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第

二阶段,这个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应在推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

中求得自身的迅速发展。

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趋势

具体数据参见表 、表 和表

从中外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比较可以看出(表 ,这方面

存在着由低向高的发展趋势,我国不仅低于中下收入的国家,也

大大低于低收入的国家。

表 中国与世界一些国家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比较

年占就业总 百分比)人口

国 别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低收入国家

孟加拉国

印度

巴基斯坦

中下收入国家

菲律宾

埃及

巴西

中上收入国家

匈牙利

南斯拉夫

第 201 页

韩国

高收入国家

法国

美国

日 本

年中国( )

低收入国家,一般从事第一产业的劳从表中我们看到:

高收入动力的比重较大,而高收入国家的比重则很小;( 国家

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如此小,说明其劳动生产率高,只用少

数的劳动者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便能满足社会的需

要,能使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其他行业

表 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基础设施是指建筑、电力、供水、交通水输等业

无具体数字 ,但总额包括在第产业内。

资料来源:同表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第三产业

产值和就业比重是不同的。各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有显著

如表差异的 、表 和 所示。表

第 202 页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第三产业发展的层次

态规律和加快发展的目标及重点选择两方面的内容。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层次态规律。生产力发展的层次态规律,

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各层次序列结构的链条中,三

所示次产业表现为三个发展阶段的层次。如图 ,在产业结构

的横截面上,第一产业即农业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二产业中的轻

工业划分三个层次,重工业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三产业分解为三

个层次。

第三产业发展的层次态规律的要点。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层次划分与其他两次产业内部结构

的划分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层次对应关系。

第三产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双向运动。

第三产业本身发展的层次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发

展的。层次发展的具体方式、速度差异可以不同,但由低层次逐

渐向高层次发展这一规律不可违背。超越层次的跳跃式发展必然

扭曲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对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三个层次发展的设想。相对地说,我

国第三产业内部的第一层次发展现状出现了低水平的饱和态,以

当前城乡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计,难以承受其高速度发展。相反,

第三产业内部的第二、三层次的发展状态都呈现出低水平的严重

不足。在当前,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第二和第三层次,既有利于

第三产业实现其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基本功能目标,并支持产业结

构的全面性调整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构性转换,也不会受到居民

实际支付能力的限制。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和重点。第三产业内部第二、

三层次的超前发展,并不意味这两个层次及其各自内部的不同行

业都以匀速推进,而是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

第 203 页

战略重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

定 对今后 年代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中 年 和和

重点明确说明如下:

年左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用 或更长一些时

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

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年代,要在发展第一、二

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

为此,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

力争达到或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投资少、收效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是: 快、效益好、

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主要是商

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

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 与科技进

步相关的新兴行业,主要是咨询业(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

计等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农村的第三产业,

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为提高农民素质和

)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

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科学研究事

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第三节  影响第三产业的客观因素

影响第三产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单就经济

技术因素来说,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动;以及社会

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这些客观因素的发展变化也是决定

三次产业结构的客观依据

第 204 页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为开拓和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创造

了条件,另一方面又加大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技术进步

的差距。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激化下,第三产业正以自己的新步伐开

创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系,以高质量、高效率服务于人民,并

正在开拓信息业和咨询业。

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几年来我国的信息业蓬勃发展。西

方大批信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正为人类社会从信息的商品化向

将来的信息化社会过渡创造条件

以各种专家、教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为骨干组成的咨

近几年也有很大发展询企业 。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所提出的:不懂得智力劳动创造的

价值,我们就无从实现四个现代化。总之,世界新技术革命是促

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技术进步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存在差别

的,由于第一产业的生产周期长和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所以技

术进步比第二产业要困难得多。从技术进步方面看 第二产业要

比第一产业优越得多。技术进步使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而

第二产业的规模的扩大,又不断从第一产业中吸收劳动力。这种

减少和吸收相抵后,导致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

趋向稳定。这也是使第二产业产值和劳动力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

动力总量中 期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状态的重要原因

劳动生产率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其自身的劳动力的相对

比重和绝对数量的减少,可以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即劳动力必然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三

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较,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

第 205 页

第一产业,这也是加速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

动力之一。因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劳动者收入的多

少,劳动者为了取得更高的收入,就必然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

产业转移。

大量事实反复证明,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决定第三产

业和整个三次产业结构的模式 年相。以美国为例, 年与

倍,而比,钢铁产量增长 就业职工却减少 ;农业劳动力

,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已由本世纪初的 下降到 年的

强。这种第一、二产业的水平正好为美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

,就业条件,使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 比重达

到 。

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相适应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

对第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比重会相对下降,而第二、三产业产品需

求会相对上升。因为第一产业产品主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主

要是解决人们吃饱和穿暖的问题,这种较低层次的需求弹性不大;

而且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在人们整个消费需求总

量中趋于下降。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对第二、

三产业产品提出更高的需求,如第二产业所生产的耐用消费品和

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学习和娱乐,而这样的需求是属于发展和享受

的高层次的需求,其弹性比较大,占人们整个消费的比重将会越

来越大。

德国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曾于 年对比利时和萨克森王

国劳动家庭的生活开支状况做过调查,他发现“越是低收入的家

庭,饮食费用在整个家庭开支中的比重越高”。这也就是说,饮食

费用占整个家庭开支的比重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而减少。这就

是恩格尔定理,饮食费用与家庭总开支的百分比即恩格尔系数。人

们的收入越高则对主要提供人们食品的第一产业的需求相对越

第 206 页

少,即恩格尔系数越低。

有人还根据恩格尔 平的恩格尔定理设计了若干级不同家庭水

系数,并以这些系数为基础实际衡量和预测一个国家第一产业在

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所设计的恩格尔系数的等级有:贫

以内;小以上;过得去的家庭为穷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

以康家庭为 左右;富裕家庭为 ;上流家庭为 以下

等等。整个国家收入的支出结构正是随着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而

变化的。这就是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相对比重变化的动因,是第

一产业的劳动力和产值的份额减少,因而所实现的国民收入的份

额也趋于减少的原因所在。①

三、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社会分工日益加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大特征,社会分工越

发展,生产专业化水平越高,就越要求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

有相应的发展,第三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例如农业机械专业

分工和农副产品中鲜活商品加工专业化的发展,使运送原料和成

品时间的准确性成为首要问题,从而促进了一批能够按分秒计算

的运输业、推销业及仓储业等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以提供劳

务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既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

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两者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促

进、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从历史上看,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早

已有之,但第三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却是在社会分工精细、

高度工业化后才形成的,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求第三产业与第

一、二产业有相应的发展。因为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交换为核心的

经济,商品交换的情况如何,往往对商品生产具有决定意义。第

三产业的经济活动 不仅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相当

参见《产业经济学导论》, 页

第 207 页

一部分是直接为商品交换服务的。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邮

电业、信息业、金融业、保险业等等,就直接或主要地为商品交

换服务,影响着商品交换的发展。

第 208 页

第九章  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结构

按工业产品的用途不同,可把整个工业部门划分为民用工业

和国防工业两大类。实现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对

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

护和推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章主

要讨论这两类工业的地位与作用、联系、结构合理化的途径及充

分发挥三线工业的作用四个问题。①

第一节  两类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按工业产品的用途不同,可以把整个工业部门划分为民用工

业与国防工业两大类。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消费

的工业部门称为民用工业;其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称为

国防工业。

一、民用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民用工业是指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消费的工

业部门。

在一国处于正常情况下,一般民用工业总是占有绝大部分比

重。民用工业是国防工业的基础,民用工业没有一定发展,就没

有条件建立和发展国防工业。军用工业不能孤立发展,必须建立

在强大的民用正业的基础之上。早在 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亚

当 斯密就指出,国家军事威力的源泉应当是生产,并强调维持

① 参 见 《 中 国 业部门结构》, 版, 页 页。

第 209 页

舰队和陆军的不是金银,而是可消费的材料,进行战争的资金蕴

藏在年度的国民生产中。他特别强调加强本国的经济能力,尤其

是民用工业制造能力,对战争胜利有决定作用。 现代战争与国防

工业对民用工业与整个经济有一种客观要求和必然的依赖性。国

防工业产品不管是用于军队作战、训练的武器装备、基础设施,还

是用于军队的生活消费品等,从自然形态来看,不论是数量或是

质量的变化,都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

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同向同步的,也就是说是以民用工业为

基础的。因为民用工业是发展国防工业的潜在能力,现实的物质

保证与坚强后盾。现代战争与国防工业所需要的各项战略物质的

储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科技与工艺的水平,以及巨额投资与积

累完全依赖于民用工业的发展。例如国防工业所生产的武器装备、

技术兵器、弹药、燃料、工程器材等需要大量的钢铁、有色金属、

能源、机械、化工等许多部门的产品。据统计, 年代以来全世

界军工部门铜的消耗量占总产量的 ,锡、镍、铅、锌

的消耗量各占总产量的 左右。据估计,现代战争中美军一个

师日消耗各类物资高达 多吨,超过二战时期欧洲主战场一

个师的 倍。 所以说,现代国防的巩固,不仅是战场上缔造的、

国防工业中缔造的,同时也是民用工业中缔造的。为此我们要用

主要力量投入国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二、国防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国防工业是指其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即国民经济

的各个环节为军队或国家防务生产必需的武器装备和特殊用品而

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

(一)国防工业的地位。国防工业是寓于整个国民经济中为保

参见刘义昌等:《世界国防经济概论》, 页,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参见上书 , 页。

第 210 页

障国防建设与战争需要的特殊组成部分,其规模和范围在和平时

期和战争时期相差悬殊,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国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对于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言,

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当今世界,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

祖国统一和世界持久和平,除了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外,还必须

建立和发展巩固的国防。同时,要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保证

人民进行和平的劳动,没有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也是不行的。为

此必须发展国防工业。

国防工业之所以存在,只能归因于社会的“弊端”,马克思在

揭示军事消耗品的非生产性质时指出:“从直接的经济意义上看,

一个国家生产军工产品就像把自己的一部分资金往水中投一

样。” 列宁指出:“要塞和军舰⋯⋯这些东西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不

是一个正数,而是一个负数。”

(二)国防工业的特点。国防工业不同于一般民用工业,其特

国防工业属于一种消耗性经济,其产品具有特殊点如下: 的

使用价值,但其使用价值既不能当生产资料投入扩大再生产过程,

也不能作为生活资料供人们消费,只是作为国防的消费品,主要

用以歼灭敌方 国防工业的经济活动一般严格按计有生力量。

划进行,买卖 军工消双方是固定的,一般不允许自由买卖。

费不同于民品,关系到战斗的胜负和生命的安危,故国防工业产

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因而国家给国防工业的发

展予以特殊的地位,总是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优质的原材料

和最优秀的人才用于国防工业部门。国防生产部门,特别是武器

装备的研制与 国防工业的生产部门应成为技术密集型部门。

结构和规模随军事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国

卷, 页,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三 战士出版社,

②《列宁全集》, 版, 卷, 页,北京, 人民 出版社,中文

第 211 页

防工业在战争与和平互相交替的环境中发展和平时期,军品需

求少,国防工业发展缓慢,甚至萎缩。而战争时期,军品需求扩

大,整个国民经济也以战争为中心,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因而国

防工业必须具备很强 国防工业的资金主要来源的应变能力。

于国家预算。从总体来看,国防工业部门所需资金,只有一小部

分由自身筹集,主要部分是来自民用生产部门,来自它们上缴国

家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①

(三)国防工业的基本职能。国防工业的基本职能是保障国防

建设 增加就业机和进行战争的物质技术需要,具体表现为:

会,减少失业; 发展军工生产以刺激国民经济 缓发展;

和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调和劳资矛盾。

(四)国防工业的作用。国防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阻碍

作用,也有促进作用。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从国民经济中消耗

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武器

的使用给社会经济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民用工业的发展。国防工业部门生产的

多是高、精、尖的新产品,要求民用工业部门提供优质原材料和

先进的生产设备。必然促进民用工业部门开发新技术,发展新产

品,创立新工艺,建立新兴的工业部门,从而影响整个工业经济

结构的变化,推动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如二战后,原子

弹、导弹等新型战略武器的出现,促进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

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等一些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与发展。 推

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是关系到阶级、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

的大事,各方面都全力以赴,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争夺战

参见《世界国防经济概论》,

②参见[美]比耶克霍尔等:《军事支出对就 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载《军事

经济研究 )。》,

第 212 页

争的主动权。不少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源于军事目的,军事领域

和国防工业部门成了最新科技成果的最初试验站。如计算机最初

是美国研究雷达网与高射炮有效配合当中的高速运算设备,现已

被广泛应用于计划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为生产自动化和办公室

自动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手 促进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段。

由于战争的特殊需要,军队和军工企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具

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这为国民经济和民用工业的科学

管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许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往

往是在军队中或武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然后才推广到民用工业

部门中去。如系统工程、运筹学、价值工程⋯⋯都是二战中在美

国军事工业生产中产生,然后才普遍推广到民用工业中去的。

创造国民收入。表现在国防工业企业走军民结合的道路,生

产民品;国防科技成果向全社会扩散,带动社会科技水平提高,

产生经济效益;有些军用设施实行军民两用,支援国民经济建

设。

三、国防工业的任务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形势下,国防现代化建

设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如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及民用工业如何协

调发展?国防工业如何服从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工业体制

如何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改革?国防工业体制如何贯彻平战结

合、军民结合的方针?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探索符合中国特

色的国防现代化道路。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防工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我们

今后要从根本上增强国防工业的经济实力。主要措施如下: 迎

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国防工业与武器装

备更新换代,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严格控制新建、扩

建项目,把增加生产的重点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变到内涵扩大再

生产中去,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尽量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

第 213 页

的差距 我国在加强国防工业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寻求解决。

军工生产能力“闲置”的途径,现有国防工业企业正在向“军民

结合型”企业的方向发展,不论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国防建设和军

事服务的军工企业均正在建立起寓军于民,亦军亦民的两栖产业

结构,从而使国防工业的每一个部门都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不可分

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调整国防工业的技术与产品结构,实现。

由单一的军用产品结构向军民结合的双重产品结构的方向转变,

并做到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的工作,以利于军用与民用之间

取长补短,促进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两类工业的联系

一、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的联系

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两类工业相互联系,彼此促进。民用工业是国防工业的

基础,民用工业如果没有一定的发展,就不会有条件建立和发展

国防工业。因为民用工业,特别是基础工业是国防工业的坚强基

石,民用工业为国防工业提供物质基础,国防科学技术是以整个

国家技术进步(包括民用 业技术)为前提的,国防工业部门所

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民用工业部门上缴给国家的那部分国民收入

的再分配,所以国防工业对民用工业的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而

且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战争的发展而日益加深,国防现代

化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和农业现代化基础之上。现代国防工业对

民用工业的依赖,不仅表现为以强大的现实经济实力为前提,而

且以强大的经济潜力为后盾。

反之,国防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民用工业的发展。因

为国防工业具有增强国防实力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能,它是保护

民用工业不受外来侵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国防工业要求民用工

第 214 页

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和先进的工具,促进了民用工业生产水平的

提高。国防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科研、生产能力,它的技术可以

不断向民用工业扩散,(当然民用工业的技术也会向国防工业扩

散),推动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尤其在和平时

期,国防工业的主力也将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对整个国民经济

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二)两种工业互相制约,彼此矛盾。由于“资源的有限论”,

是要黄油,还是要大炮的两种抉择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可

投入两类工业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

们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国防工业过多,就会影响民用工业的正常发

展。例如前苏联的“军工优先,扬军抑民”政策导致国防工业实

力雄厚,军用品的生产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轻工业、农业

发展缓慢,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紧缺的畸形发展状况持续了几十

年。国防工业建设如果脱离民用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急于求

成,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就连经济发达的美国也

曾因国防工业开支扶摇直上,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经济

实力下降。反之,如果把有限的资源投入民用工业过多,势必会

影响国防工业的正常发展,影响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和国家的安危。

二战时瑞士和北欧国家惨遭德国法西斯入侵的惨痛教训永远值得

人们记取。

富国才能强兵,实现国防现代化,只有在整个国家工业和农

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国防工业要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

济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而且也从根本上增强

了国防经济实力。

国防现代化面临一个新课题,即是国防工业如何与民用工业

协调发展。我们必须面对这个课题,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见《世界国防经济 页。概论》,

第 215 页

中不断进行探索。

二、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的比例关系

要使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二者间比例

关 一核心问题系这

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的比例关系是个动态概念。在现代化进

程中,不同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比例关系。

一般民用工业总但在正常情况下 占有绝大的比重,国防工业所

占的比重较小。两种工业的比例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

一定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国力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

(一)世界国防费用变动的一般趋势

二战后世界国防费用绝对规模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先急升

后缓降,反映了世界军事需求的历史性变化。二战后世界国防费

升之势,用 年代末以前,国防费用总额呈急剧一直在增长, 比

年 倍。 年代末仍保持持续增长的代实际支出总水平上升近

年代年平均增长率为势头, 年世界国防开支已达

亿到 美 倍。元,比 年增长 年世界国防开支总

下降,但仍有额 亿美元; 年平均递年至 减率不到

。到 年国防费用陡然下降 ,从 年至 年年

均递减率为 其原因是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

瓦解,世界军事需求大幅度下降。

世界国防费相对规模变化趋向持续下降,反应了世界军事

供给条件的历史性变化。如美国国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

年分财政比 和重 别为 年为 和

年为 和 ,以后基本保持在 年的相对水平

参见姜 鸣《国防费用的变动趋势及其战略研究》,载《军事经济研究

第 216 页

上。 对 年的统计,国防费用占国民生个国家 产总值和

国,占国内生产总值 以上的只有的比重超过 总数的

国的有 ,占总数的 以下的为

。其原因是:军事供给能力即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速度远

远大于军事费用实际增长速度 年世界银行报告,。根据

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货币绝对 倍年前增长了 ,而同额比

期国防费用只增长了 倍。③

在世界国防费用的构成上,发达国家所占份额逐年上升,

发 年发达国家占展中国家所占份额逐年下降。 ,发展中

。其原因是区域经国家占 济发展不均衡,发达国家占世界国

民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 ,形成国防费用不均衡的区域分

布。

在战争时期,尤其是世界大战时期,军事生产所占比重就很

大。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费用为 多亿美元,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军事费用为 多亿美元。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的 年,美国的军事生产占工业总产值的 ;在第二次世界

年,美国军事生产占大战中的 制造业总值的

二)( 年以来我国国防费用的特点。

国防费用绝对规模演变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总趋势。表现为

直接以人民币价格表现出来的名义国防费用开支呈不断上升趋

势。从 年的 亿元人民币增 年的至 亿元人民币,

年共增长 倍。但这种增长并不是国防开支实际增长的真

实反映,因为没有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如把各年综合物价指数以

,则年为 年 亿元人民币的国防费用就只相当于

①② 参见《国防费用的变动趋势及其战略研究》

③参见陈维平等:《经济体制转变中军费供需的理论研究》,载《军事经济研

究 ,

参见《世界 页。国防经济概论》,

第 217 页

国这个比重居世界倒数第 位,同时也大大低于 年代初世界

国防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总额 的平均水平。①

以上特点说明: 国防费用开支实际增加缓慢趋势充分体

现了我国防御型国防的特征。我国国防费用开支的数额是以维护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防御外来侵略为目的的。 国防

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开支中比重不断 下降的趋势,反

映了我国建设立足点的根本转移,重心转到经济建设 上去,国防

建设相对滞后,国防工业要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其规模

要和我国现实国力相适应,要和国家安全相适应。

第三节两类工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

一、在发展民用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国防工业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或暴力的本源是经济,经济既是发生

战争的根本动因,又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恩格斯认为,暴力

年实际国年价 亿元购买力,即新中国 防费开支仅

增速并不高。,增长 倍,平均每年实际增长

这种有限的国防费用增长呈现非均衡增长 年中历特点

年实际国防费用开支 个,比下年减少额比上年增加的年份只有

的 个,呈现较强的波动性。 年至 年历年国防年份为

费用实际增长分别为 和 。因为物价上

涨指数为 ,国防费用实际购买力下降。

国防费用相对规模呈现 下降趋势。在世界各国国防费

用相对规模序列中,我国属开支水平较低的国家。首先国防费用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年为 年为逐年下降,

年为 年 。在为 个国家中,我

参见《国防费的变动趋势及其战略研究》

第 218 页

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

为基础,因而 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是以“经济力量”

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毛泽东说过,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

(原子弹),你就要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我们一

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业和军用。民用工

工业的关系要处理好,发展军用工业是完全必要的,要有一些专

门生产军用品的工厂,但军用工业不能孤立发展,必须建立在强

大的民用工业的基础之上。我们必须遵循这些思想,实现民用工

业与国防工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

国民经济是国防力量和国防工业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

量和国防工业,首先要以它的经济力量为基础。战争不仅是军事

力量的竞赛,而且还是经济力量的竞赛。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战场

上缔造的,同时也是工业中缔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不仅是军工

生产能力,而是整个 力资源和交通网络等经济工业水平、燃料动

条件。经济利益是暴力手段的目的,而经济力量是建立强大国防

和进行现代战争的物质基础。因此,民用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程度制约着国防工业的规模、速度和水平。没有民用工业,没有

国民经济整体,国防工业就难以为继。这是古今中外历史证明的

真理。特别是现代化战争主要体现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较量。当今

世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武器装备不断向高、精、尖方向

发展,更新换代加快,加强国防工业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物力。因

而现代国防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依赖,不仅表现为以强大的现实经

济力量为前提,而且还要以雄厚的经济潜力为后盾和雄厚的国家

财力作保证。本世纪初,同种新式武器更新换代需 年 年,

现在时间 倍 主要武器 次。与系统每已缩短 倍, 年更新

年代相比,美国一辆坦克从 万美元增至 多万美元;一架

战斗机从 万美万美元增至 元 万美元。而战略轰

就提高得更多炸机、航空母舰、核潜艇的成本和价格 了(当然也

第 219 页

有通货膨胀因素) 。

我们要正确处理发展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发展国

民经济和民用工业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建设。只有首先把经济建设

与民用工业搞上去,有了现代工业作为物质技术基础,国防工业

才有可能实现现代化。反之,超越国家经济经济力量的实际可能,

必然会力不从心,欲速而不达。

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九五”计划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继续实

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贯彻军民结合,

平战结合的方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军民结合的理论基础。

受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启发的军工“飞地”融合。二元经济

论主要研究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经济部门间、经济发达部分与不

发达部分间的关系,并把镶嵌在广阔不发达部分的经济称为“飞

地”。我国经济学界在研究中国西部经济时,有人将现代工业嵌进

传统农业区域,而没有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象称为“飞

地”效应。从中可看出我国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和地域分布特点,国

防工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作用不太明显,甚至与地方长期

分离,所以散布在地方经济大环境中的军工系统就是典型的“飞

地”。其正负效应在三线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表现在国防工业企

业、作为新技术、新生产制度的代表,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

为与心理对所在地域传统生活模式产生积极影响;军工企业的文

化生活、教育设施为当地输送现代文明;军工企业的基础设施为

当地社会共享,改变了社区传统生活方式,扩大了交往视野。另

一方面,军工企业在工作环境、职工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与当

地的差距造成一些矛盾,军工与地方企业在不规则的市场机制竞

①参见《世界国防经济概论》, 页。

第 220 页

争中,可能使地方建立壁垒,自我保护,加之长期以来军民分割

体制的刚性约束,“飞地”效应中正负效应消长变化,始终是负效

应优先。因而“飞地”一直存在于区域整体结构中。军工飞地融

合于区域经济中是一个渐近过程,需要扩大正效应,消除负效应

的影响。

军民优势互补。技术梯度论广义梯度论 揭示了不同地

域间、城乡间技术落差的客观性与技术转移规律。广义梯度论说

明任何两个不同系统,在多种要素方面都存在梯度差,而且这些

落差遵循一定规律、使要素以一定流量向一定方向转移。其核心

是: 梯度不仅存在于不同地域的系统间,而且存在于同一地

域的任何不同规模系统间; )不仅是技术因素,而且人才、信

息、资产等都存在梯度; 系统在各要素上是优劣互现,所以

系统要素向落差最大方向转移,表现为系统间的双向渗透和转移。

广义梯度论用于军民结合过程,在同一区域军民两系统显然相对

封闭,但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所以本质是开放的。军地

梯度转移主要内容是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最终达到优势互

补。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渗透的军地结合不能只重视经济、技

术因素的单向转移,而忽视非经济的社会行为、心理和人际关系

交往,即军地经济在政治、社会价值观、文化教育、人员等方面

互相交流,促进军民结合发展。

(二)战略的转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对于军用工业和民用

工业而言,都是一次战略转移。过去国防工业部门过分强调军品

科研和生产的特殊性,形成“单一型、封闭型”的管理体制,割

断了国防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国防工业内部各系统与各行

业间的横向联系,阻碍了专业化协作发展。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

行战略转移以后,军品订货任务大幅度下降,军工企业生产能力

闲置的矛盾更加突出。所以必须实行军民结合,进行产品结构和

生产能力的调整,才能使国防工业承担起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

第 221 页

设的双重任务。

年的报告中,把我国家计委国防司 国军转民发展分为三

年为起点个阶段。 年至 阶段,以国家部委层次进行调

整 确 字方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

针,以国防工业启动民品生产为标 年至志。 年为向地区

开发与产品调整阶段,以国防工业较集中的省市成立军民结合协

调领导小组,民品生产纳入地区经济规划为特征。 年至

年为结构优化战略调整的探索阶段,以民品生产向高新技术产业

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探索为特征。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国家安全措施

和国民经济发展采取的重要策略。军工企业生产民品,民用企业

生产军品,二者互相渗透,是当代军工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军

民结合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国防工业部门在保证完成军品任务

下积极生产社会需要的民用产的前提 品,民用工业部门也要根据

国防建设的需要积极生产军用产品;二是积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

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或民用技术向军用的转移。这不仅有利于经

济发展,也有利于军品生产能力保存、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成本

降低。我们现在所说的军民结合是意味着用主要力量参加国民经

济建设,发展民品,同时用质量上比较高、数量上比较少的力量

(少而精的力量)进行武器装备研制和小批量生产。更主要的是将

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参加国民经济建设的工作,完全纳入国家整个

国民经济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组织管理。平战结合是指和平时期国

家经济建设同战时动员准备工作的有机结合。为了应付现代战争

爆发的突然性和巨大的物资消耗,国家在平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做反侵略战争的各项物质、技术准备工作。军民结合是平战结合

的基础,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民为主,以平为主。以民

为主并非把军丢掉,以平为主并非把“战时”丢掉。民富才能国

强,但是民富了并不等于国强,必须在富民的同时逐步搞好国防

第 222 页

现代化。

美国和前苏联在采取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措施中都取得了

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

军 体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 导弹的发展计积极影响。如

万人 美国的私营军工企提供就业机会划全面展开,可以为 。

业是军品和民品生产结合型的企业。大企业生产民品约占其销售

以总额的 上。 战时美国可有成千上万个企业转产军品,二

战中美国动员了上万个工厂转为战时生产。美国国防工业军民结

合、平战结合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它适应和平和战争交

替发生的规律,同时也有利于战时进行经济动员。战后军用技术

向民用转移,使军用技术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同时也填平了国

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的鸿沟。前苏联为了保证战时顺利转

产,平时就指定和安排许多民转军的企业,许多地方工厂平时也

生产部分武器装备,设置两条生产线,较大的生产线生产民用品。

这些工厂平时还储备部分组装件与必要的原材料,一旦战争需要

迅速转入战时经济轨道,全力投入军品生产。同时许多军工企业

里设有民品生产车间,平时生产民品,即使军品生产任务减少,工

厂也能维持。③

根据我国国防工业的具体情况,可以搞以下几种类型的军民

结合型企业: )以生产军品为主,兼搞民品的企业。这类企业

是少数,承担着尖端武器的研制任务。 )军品、民品兼容的军

民结合型企业。这类企业军品和民品的生产线同时存在,产量有

一定弹性。和平时期民品产量大,战争时期军品产量大。 以

民品为主,兼搞少量的军品生产,如电子工业部门、船舶工业部

① 页。参见《世界国防经济概论》,

②参见上书 页。,

③参见上书, 页

第 223 页

门的企业。总之,当前第二、三类企业占有重大比重。

(三)取长补短、集中优势。单就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来说,

各有所长,但过去长期处于两个封闭体系中,各自优势不能充分

发挥出来,各自的 难以形成集中优势。缺点也不易弥补

军工企业科技力 雄厚, 艺装备齐好,产品质量优良,但

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营管理经验较缺乏。在

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移以后,军品的订货任务大幅度

下降,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的矛盾倍加突出。民用企业(尤其是地

方中小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比较落后,又因缺乏资金,长期得

不到应有的技术改造,但信息较灵通,交通运输较方便,经营管

理经验也较丰富。实现军民结合之后,军工与民用企业的优势可

以集中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为“四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军民结合的重大意义。实现军民结合是现代战争发生和

发展的客观要求,决非权宜之计,而是一条根本方针。实现军民

结合,既是国防工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也

是促进军工和民用技术互相转移的形式;既是从根本上加强战备

的重大措施,也是提高国防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实现军民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大大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生产出大

量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民品。目前军工企业已能生产近

万种民品,民品产值已占军民品总值的一半以上。

军工和民用工业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利用国防工业科

研的成果和技术力量,支援地方工业,目前已有数万项军工技术

成果转为民用。

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重复制造所

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可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 充分发挥军工和民用工业的各自优势,加快对现有

企业的技术改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重点建设。

第 224 页

有利于打破跨地区、部门、军民的界限,合理调整我国东、

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生产力布局,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经

济联合。

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增加积累,改善职工的

物质文化生活。

近年来,国防工业部门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

先、以民养军”的方针,认真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扩大服务领域,

合理改革调整企业组织,使国防工业部门中的民品生产大幅度增

长。许多企业还利用设备和技术优势,主动帮助地方工业进行技

术改造,对促进民用工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促进民用技术向

军工部门转移。当然,由于现代战争对国防工业,以致对整个国

家经济的依赖性更加增强,从而对民用工业由平时向战时的转换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强调国防工业贯彻军民结合方针时,民

用工业也要按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分别制定转产军品的计划,

这是在国防工业结构上加强战备的重大措施。

三、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转让科技成果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与军工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

材料、新工艺,过去往往被看得很神秘。现在,军工部门从领导

机关到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正在打破这种神秘感,努力运用他

们掌握的科技成果,以及技术、设备、人才方面的优势,为经济

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这样做,方向完全正确。

军工生产大多数是“科研生产型”的生产形式,既是一个科

研系统,又是一个生产系统。在研制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运

载火箭的过程中,军工系统的科研人员跨入了当代最先进的一些

科学技术领域。这些科技成果,既可为军事建设服务,也可为经

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从核工业部已经分散移植、扩散、推广

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

备来看,件件关联着国计民生,样样显示了经济效果。航空工业

第 225 页

部门重视开发民用产品,有的产品本身就是亦军亦民的,如运输

飞机、船舶、电子设备、光学仪器等;有许多工厂可以结合本厂

设备的特点,承担民用产品的加工和工艺协作任务,如铸锻、热

处理、表面处理等;多数企业可以选择工艺相近的产品,在现有

基础上稍加调整,就可以组织民品生产。

军工和地方工业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利用国防工业科研

的成果和技术力量,支援地方工业,是大有可为的。

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

品的技术转让;企业技术改造的设计和设备制造;产品合作生产、

技术攻关和工艺协作;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承担科研项目等。

实践证明,国防工业拥有的雄厚技术力量和精良技术设备,正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作用。 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

项军工新技术、新工艺和科研新成果移植、推广到民用工业部门。

国防工业向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医药卫生、农林等民

用部门提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科研新成果大体分为节能技术、精

密加工锻造和液压密封技术、真空和低温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卫

星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等七八个方面。单是节能技术方面,大

庆、中原等主要油田向航空工业部订购的航空涡轮冷却装置,投

产后每年即可回收轻烃 万吨以上,创造价值五六千万元。由核

工业部研制的热泵蒸发器的耗能量,比常规蒸发器可节省

。由兵器工业部研制的 千瓦工频加热炉一年节约的能

源材料 万元。费用即达

国防工业各部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中,不少已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兵器工业部利用锻造炮管的精锻技术,已为铁道部提供

了几万根火车轴,节省了一笔可观的进口车轴的外汇;为石油工

业部生产的油井抽油杆质量居国内第一。

从兵器 业近几年的实践看,军工技术转民用的主要形式有

下列 种: 把比较成熟的军工技术向 ) 发民用部门推广;

第 226 页

挥军工技术优势,帮助地方 )承接产品、设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合资备、工装的设计制造; )联合开发新产品; 经营;

) )进行技术咨询技术 和培训; 向民用系统开放开发;

先进的工艺设备和计量测试手段; 进行技术经济情报服务等。

四、把国防安全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能忽视经济问题的存

在。在以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国防经济活动中,尤

其要注意经济效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的全部组织及作战方法、战争的胜负

都是依赖于物质的,亦即经济的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

战争规模空前扩大,武器装备也日益复杂昂贵,军费消耗巨资,经

济因素越来越不可忽视,任何时候都不能不顾及经济负担和承受

能力。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国防安全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例

如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空地一体战”思想都借助于现代化技

术手段,从经济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与论证,传统的“不计经济

代价”的观念已被摒弃。讲求国防工业经济效益是国防经济建设

的中心任务。列宁指出,“苏维埃共和国的国防事业迫切要求尽量

节省人力和最有效地使用人民的劳动。 国防建设的好坏,不是

取决于投入国防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

利用程度的高低。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为了缓和军备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战

时扩大军品的转产速度和灵活反应能力,正在探讨更有效、更合

理的组织形式。主要做法是: 扩大亦军亦民的范围,建立战

时迅速动员的物质基础。平时参照战时需要,组织和发展国家经

济。如英国海军平时仅保持少量运输船只,而征用商船承担海上

运输任务。 扩大军品与民品的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

①《列宁全集》,中文 版,第 卷,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 227 页

促进军工技术和军用技术的互相转移,实现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

均可迅一体化。如美国军工技术 制定军备速转为民用。

计划时,贯彻军事目的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如美国的“星

球大战”计划和法国的“尤里卡”计划不仅考虑了军事战略目标

而且充分论证 接的经济了对技术和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直接 和间

进一步扩大军事工业的商业效益。 年代英国皇化程度,如

家兵工厂系统改组为一个独立的工 皇家兵器有限公商实体

司。其目的是鼓励私人投资,加强同行业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竞

强调战前就把经济力量变成适用的争能力和扩大出口额 军

事力量”,并积极研究现代战争中经济平战转换的问题。

我国在国防工业生产建设中特别注意经济效益,为此必须抓

把军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在经好以下几项工作: 济核算的

基础上,逐渐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上,废除实报实销的“大锅

饭”体制。为了进一步合理使用国防建设经费,要大力促进军工

企业参加市场竞争。 除尖端武器的生产外,应当把生产常规

武器的国防工业纳入国民 以经济体系,逐步实现军民一体化。

少数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大型企业为骨干,建立生产区域化的

联合体和有特色的基地及中小城镇。这是现代化战争的客观要求,

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第四节  充分发挥三线工业的作用

一、三线工业的现状

建设三线是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不合

理状况,以及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作

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三线建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经济不

参见《世界国防经济概论》 页,

第 228 页

发达的地区仓促建立起来的现代工业,大多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

受到宏观政策支持发展的先导产业。

建设三线从 年开始, 年代末结束。当时划为三线地区

的有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及豫西、鄂西、湘西、

粤北、桂西北和晋西、冀西,共计 个省和地区。建设项目主要

设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豫西、鄂西、湘西及重庆

市,即八省一市。在此期间,国家对这些三线建设项目累计投资

亿元,投资重点 亿在西南。形成固定资产 亿元,净值

元。先 个,研究院(所)后建成大型企业 个;拥有职工

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万人。在技术装备上拥有许多高、精、

尖、新的设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军工、

钢铁、煤炭、汽车、重型机械等 个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如四川

渡口市、贵州六盘水市、湖北十堰市等 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

业城市。在整个三线地区形成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以交通、煤

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学工业

相配合,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三线地表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全国

以上,人口约占全国的 ;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 ,水

电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的 ,煤炭储量占全国的 铁矿、

铜矿储量占全国的 钒、钛、锰、铝、镍、锌、钨、铜、锡、

磷、天然碱等分别占全国的 以上,钢产量约占全国的

,有色金属产值占全国的 。机械工业所形成的生产能力、

年产值和利润均占全国的 以上,电子元器件生产能力占部属

企业的 ,电子通信设备、导航设备、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生产

能力分别占全国的 左右,电子工业装机容量占全国的

三线建设基本上是在十年动乱中进行的 受到“左”的指导

思想影响和缺乏经验,以及对战争的危险性估计过分严重,确实

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主要有: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由于投资

第 229 页

结构不合理,不讲经济效益,在农业与轻、重工业,加工工业与

能源工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比例失调。导致农业与轻工业落后,能

布局过源供应紧张和职工生活设施大量欠账。 于分散。由于

盲目选点、钻山太深,造成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内外协作困难,

技术力量不易形成必要的优势。 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企业

布局分散,迫使工厂办社会、企业组织结构大而全,造成企业负

担过重,产品成本增加。 管理体制封闭。三线建设一开始就

分属几十个部门领导,管理体制自成系统,条块之间互相分割封

锁。 )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和生产设备、技术严重闲置的矛盾突

出。相当部分的三线企业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设备利用率低。据

有关部门统计,在三线企业最多的西南地区,目前军工生产能力

大体只 左能发挥 左右,民用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也只达到

右 生产能力没有发挥。由于开工,整个三线企业还有

不足,使部分企业功能萎缩,设备、技术贬值,科技人员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三线建设要调整、改造、发挥作

用”,开始注重于调整三线企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实行技术改造,

大搞专业化协作,加强与一、二、三线在内的各种横向经济联系。

为此,在发挥三线企业作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不少三线企业也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二汽的腾飞、嘉陵厂的冲向市场,都为三

线企业起了表率作用。

二、三线工业的战略地位

三线建设从总体上说是成功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我国三线建设是建国以来全国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

次战略性大转移,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我国宏观工业布局极

不合理的状况,形成了全国工业布局的大调整,实际上是建国以

来国家工业布局总体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

性和全局性意义。

整个三线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国防的战略后方,其本质

第 230 页

是遏制战争、保卫和平的重要手段。三线建设是巩固和加强国防

的战略措施。它充分考虑到国防安全的要求,改变了历史上遗留

下来的我国工业偏集于东部国防边缘地带的状况,对于保卫国家

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从长远看,内地总是要开发建设的,因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今

后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其今后能较快地进入起

飞阶段,并且避免因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如果

没有三线建设,今天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会

更大,今后我国内陆地区尤其是广阔的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建设将

会更加困难。这些不仅不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沿海经

济的健康发展,使工业布局与资源分布的矛盾加重,甚至还会影

响国防安全、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等。

三、三线建设对我国宏观工业布局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三线建设与我国宏观工业布局的合理化方向在总体上是

一致的,因而它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经济长期、持

续、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线建设的产业重点客观上与三线地区的资源优势相吻

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宏观工业布局与自然资源分布

的矛盾。三线工脱 业布局的产业重点主要是能源、冶金、重化

工、重型机械等产业,这些产业在布局上都具有很强的资源指向

性,而三线地区恰恰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资源的主要高集区

域,有着大大优于沿海地区的矿产、水能与水资源优势,因而本

来就是这些产业的合理布局区域,有利于改善我国工业布局与资

源分布脱节的不合理现象。三线地区不存在沿海地区目前所面临

的结构转型问题,有利于全国合理的区域分工的形成。

三线建设在我国国土的纵深地带建立起了强大的战略后

方基地 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国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保证。

第 231 页

建设强大的战略后方基地,本身就是遏制战争、保卫和平的一个

重要手段。

三线建设在我国矿产、水能和水资源最为富集的中西部地

区,建设起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为我国今后大

规模开发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打下了基础。我们今后发展

中西部地区 可以依托三线建设的工业基础,进行改扩建和新建,

利用三线建设的基础条件,进行进一步的资源开发与生产力布局,

可以取得新旧配套、互相带动、投资省、见效快的总体效益。

三线建设带动了我国内陆地区,尤其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少

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全国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这大大地促进了其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向现代化进程迈了重要的一步。

(二)不利影响。

三线建设未能处理好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在

生产力布局中以战争规律代替经济规律,微观布局严重失误,片

面强调“山、散、洞”,以至不少企业远离交通干线,无城镇为依

托,环境恶劣,以至约 的企业不得不搬迁。这些微观布局的

严重失误,大大影响了整个三线建设的投资效果,造成了工业布

局的经济效益低下,影响了总体布局效益。

三线建设受国家均衡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的

思想的影响,将生产布局重心急剧向内地转移,未能处理好沿海

与内地的关系。三线建设从长远的总体方向上看是正确的,但从

发展阶段性来看,一是片面强调均衡布局,而忽视布局的经济效

果;二是笼统地强调均衡布局,而忽视合理的区域分工。急于求

成思想的影响也必然反映到宏观工业布局上来,造成脱离实际,人

为地加快均衡布局进程的倾向,以致抓了新工业基地建设,忽视

了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加快了内地发展,影响了沿海发展,最

终不利 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 232 页

三线建设脱离了当时我国经济实力的可能,在时间、步骤

和规模上操之过急,步子迈得太快,摊子铺得太大,匆匆上马,草

草收尾,难免会顾此失彼,力不从心。不少项目顾了主体工程,忽

视了配套工程;抓了生产,忽视了生活;最终没有形成综合生产

能力,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三线建设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体系封闭性强,与国民经

济发展的需要严重脱节,未能很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从国防战

备的需要出发,三线建设中国防工业及其配套的重工业占很大比

重,尤其是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不少是由一、二线企

业搬迁、分迁或包建的。一、二线的生产能力并未因此减少,三

线地区又重复建设,这使得本来就是国家长线的加工能力变得更

长,加重了全国产业结构失衡。而这些长线生产能力又大多是为

国防建设服务的,一旦国家的军事装备需求减少,其生产能力就

会大量闲置。同时,从战备需要出发,三线建设中十分强调自成

体系、自我配套、独立存在,因而其工业体系封闭性很强,其内

部也是各自为政,长期游离于国民经济与地区经济之外,未能很

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线建设对全国宏观工业布局存在的消极影响,主要是非经

济因素造成的,包括单纯的战备观念和十年动乱的干扰破坏;即

便是经济因素造成的,也主要在于国家均衡发展战略和急于求成

的指导思想,而不在于三线建设宏观工业布局本身。就三线工业

布局自身而言,失误主要在于微观的企业布局,但是宏观布局效

果的发挥,要受微观布局效果的影响,正是由于三线微观布局的

失误,影响了三线建设宏观布局效益的发挥。

四、三线工业结构的调整

(一)用产业政策协调各种经济手段,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目前三线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机制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

尤其需要国家制定出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拿出

第 233 页

明确的产业发展模式、方案,用产业政策协调各项宏观经济控制

手段,如财政、金融、税收、外贸、技术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

到既能发挥三线国防工业优势,又是国家急需的战略产业部门。同

时明确产业转移导向政策指导三线军工企业“军转民”,以实现三

线国防工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当然,这还包括通过融资机构进

一步改革,倾斜式地发展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以改善

三线产业部门的外部条件。对于三线工业自身而言,包括改善基

础结构,提高关键基础部门的供给能力,积极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部门的发展,积极促进三线区域性主导部门和全国主导部门空间

布局的合理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应从以布局结构调整为主,转变为以

产品结构调整为主 年代中期“山、散、。三线工业的布局是在

洞”错误方针指导下形成的,不少企业钻山太深,交通不便,信

息不灵,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这样

的工业布局适当加以调整是必要的,但搬迁本身不能解决企业面

临的一切问题。因为企业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最终要依赖于企业生产方向的调整,即产品结构的调整。对目前

尚未搬迁的大多数企业来说,与其将宝贵的时间和资金浪费在搬

迁上,不如采取就地发展和就地完善的方针。一方面抓住当前改

革开放的有利时机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

席之地;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社区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来

提高三线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以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

效益。以三线企业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带动整个西

部地区经济腾飞。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把调整的重点从生产布局的

调整转到生产方向即产品结构调整的时候了。这是因为: 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才能使企业很

快地面向市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促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又适

合本企业生产条件的产品。 产品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合理

第 234 页

在市场机制作用化的前提。 下,产品结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趋于

通过产品合理化。 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企业以产品为龙头,

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冲破条块分割与地区封锁的旧格局,促

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技术革命和技术结构合理化。

产品结构的调整事关大局,涉及面甚广,必须具备战略目光,

认真研究长远的市场需求,结合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扬长避

短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三)发展军民结合型和军民兼容型的弹性企业,是实现产业

结构合理化的微观基础。军民结合型和军民兼容型企业是当今世

界各国通行的体制。从三线军工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军民结合

型或军 依据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专民兼容型企业的措施如下:

长,独立开发民品,建立稳定的民品生产线,形成企业的支柱产

品。 组织民品生产的横向经济联合和专业化协作,提高民用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经 投入必要的资金,进行技术济效益。

适应军民结合的改造,提高民品生产的技术水平。 要求,改

革军工体制,增 实行鼓励军工企业发展民强军工企业活力。

品生产的技术经济政策。如促进横向经济联合政策、鼓励军工技

术向民用技术转移的政策,银行贷款、外汇等方面对军工企业生

产民品给予优惠政策,对军工企业转产民品在一定时期内减、免

税政策等。

发展军民结合或军民兼容型企业,是实现军工企业产业结构

合理化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国防工业各部门的特点

与国防装备的需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四)改善投资环境,在调整中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三线工业

(尤其是三线国防工业)的封闭型体制,不利于吸引外资,所以必

须改革三线工业体制。目前三线工业体制改革滞后,企业仍缺乏

必要的自主权。三线企业要搞活,除急需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

策进行根本解决外,基于企业活力来源于切身利益的追求及企业

第 235 页

的创新能力 争实力, 必须扩大、规模效益所体现 三线企业的竞

(尤 业)的自主权,包括进行对外贸易、组织对外经济其是军工企

技术交流、合作的自主权这样才有利于三线企业吸引外资、吸

收先进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规模效益,达

到逐步优化三线工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革的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必须加快改 场机制、金融深化市

体制、外贸体制、价格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减少新旧体制的摩擦

与矛盾,使国家经济的宏观管理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

基础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促进三线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 236 页

第十章  重点产业的选择与转移

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心,是由一组按产品划分的重点部门所组

成的。其中重点产业部门又是经济建设中心的主导部门。为了实

现工业部门结构合理化,特别是实现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合理化,就

必须加强对重点产业部门的选择和发展的研究。本章着重讨论重

点产业的特征与作用、重点产业转移理论与趋势、选择重点产业

的科学依据、对我国今后重点产业的设想四个问题。

第一节  重点产业的特征与作用

重点产业部门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之为主导部门,在东方通称

重点部门,也有些学者把它称为对经济发展起支柱作用的带头部

门。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重点、主导、支柱和带头的确切含

意是有差别的,但是这些概念中也有个共同的意思,就是它对于

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比其他产业部门所起的作用更

为重要,是个起战略作用的部门。

一、重点产业的主要特征

这类产业部门的最基本特征,就是能够有效地吸收新技术革

命成果,具有高技术进步率和增长率,能够带动其他部门增长,是

对国民经济起主要的支柱作用的带头部门。它的主要特征有以下

三个。

(一)生产技术上的主导骨干。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而重点产业部门则是整个主导部门的骨干力量,或称为骨干主导

部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吸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而且其技术进

第 237 页

步率也高于其他主导部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各时期的重点产业部门,一般都具有此特

世纪至 世纪重点征。作为 产业部门的棉纺织业,是以蒸汽

机和纺织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成果的主要吸纳者;作

为 世纪末 世纪到 年代重点产业部门的重化学工业、汽车

和航空、家用电器业,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

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成果的主要吸纳者;作为 世纪中叶以来重

点产业部门的计算机制造、新材料工业和新能源工业等新兴产业,

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成果的主要吸纳者。

正是因为这些以不同时期技术革命为基础的战略重点产业适

应了当时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所以它们才能有较高的技术

进步率和生产率提高率,有较低的生产费用,从而创造出远远高

于其他部门的效益和速度。

(二)供求关系的中心。重点产业部门的产品有着巨大的现实

的和潜在的社会需求,同时它又是其他部门的大用户;在这双向

的供求关系中,重点产业部门居于一个供求的中心环节。正是因

为供求量大,所以市场广阔,易于组织大批量生产,产值比重大,

增长快,经济效益也比较高。

(三)在发展上的有序性。重点产业部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

是随着技术进步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替着,新的重点部

门不断地取代旧的重点部门。这种新旧取代的顺序是由技术进步

的顺序和社会供求能力的发展顺序所决定的。我们从考察工业发

达国家的几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由低到高的技术

发展顺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点产业部门的由低到高的发展顺

序。后进国家可以从先进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

经验,因而完全可以缩短和加速由低到高的发展进程,局部地超

越某个阶段和环节。但是,从全过程、从整体看,由低到高地依

次发展顺序总是一般的趋势。

第 238 页

二、重点产业的作用

具有上述特征的重点产业,主要有下列三点作用。

(一)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与重点产业有直

接的供求联系的供方和需方的带动作用,以及对与重点产业有间

接联系的城市建设和文教卫生等部门的带动作用。比如,作为早

期英国重点产业部门的棉纺织业的发展,就扩大了对纺织机和蒸

汽机的需求,推动了早期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又扩大了对铁的需求,推动了采矿、冶炼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棉

花等原材料生产的发展等。此外,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扩大纺织

工人队伍,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满足纺织工人最低的物质文化

生活需要,从而也必然推动城市建设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调节作用。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经常会出

现不平衡,甚至会出现瓶颈环节,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

调节,使其达到相对的平衡。在各种手段之中,重点产业部门起

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调节作用在供不应求即短缺现象普遍存在的

条件下,尤为重要。要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

须在提高供给和控制需求这两个方面下功夫,要提高供给能力就

必须在生产上下功夫,而要发展生产就必须首先发展重点产业。

(三)转型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方面和主要方面决

定的,工业部门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重点产业部

门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改变工业部门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

首先要改变重点产业的性质。反过来说,只要改变了重点产业部

门,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也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以棉纺织业作

为重点产业部门,这时的产业结构性质只能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又如,在把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作为重点

产业部门的阶段,产业结构的性质只能是资金密集型,而不可能

是劳动密集型。

第 239 页

第二节  重点产业的转移论与趋势

一、罗斯托和佐贯利雄的重点转移论

(一)罗斯托的主导部门转移论。罗斯托是美国资产阶级经济

学家,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特别助理、国务院顾问兼政策计

年以后在得克萨斯大学任教授。他的经划委员会主席, 济成

长阶段论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经济学,他所著的《经济成

长的阶段》一书的副标题为“非共产党宣言”,其用意正在于以此

同《共产党宣言》对抗,为资产阶级辩护,反对无产阶级与资产

阶级进行斗争,反对被压迫民族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以维护资

本帝国的反动统治。①

他在对主导部门转移过程的描述中,也有可供我们研究和借

鉴的东西。罗斯托认为,有这样四个依次更替的主导部门体系:起

飞前提阶段,主导部门是食品、饮料、烟草等工业部门;起飞阶

段,主导部门是轻纺工业部门;向成熟推进阶段,主导部门是重

工业和其他制造业部门;高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

是汽车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和城市服务业等部门。他还认为,前

一个成长阶段的主导部门的发展,对下一阶段主导部门的产生有

诱导作用,对需求产生新的刺激。这样,一旦旧的主导部门完成

了它带动其他部门和经济增长的使命后,就会让给新的主导部门。

罗斯托认为,不同阶段主导部门的交替正是依靠前一组主导

部门的诱导和刺激作用。比如,以轻纺工业部门为代表的主导部

门,它的发展就会产生对机器制造业的诱导和刺激,于是接着出

现的是以重工业为主的新的主导部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

参见厉以宁:《简明西方经济学》, 页 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 240 页

平均收入的增长,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大了,于是又产生

了汽车工业和服务部门等新的主导部门。

(二)佐贯利雄的重点产业变迁观。日本学者佐贯利雄认为,

日本在 年代中期,电力、运输和钢铁是工业发展的三个主要薄

弱环节。战后日本产业结构之所以能迅速实现高度化,原因就在

于三组重点产业在生产、销售、出口等方面能够有效地发挥产业

关联的推动作用。第一组重点产业部门是火力发电工业。由于电

力工业大发展,为整个工业的起飞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石油、石

油化工、钢铁和造船工业这第二组重点产业部门的兴起创造了条

件。这些部门的发展又为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部门这第三组

重点产业部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这三组重点产业部门实行

交替领先增长,才使日本产业结构实现了重化工业化,带动了日

本经济的高速发展。①

在石油危机后,日本的重点产业部门又转到了电子工业、生

物工程、新能源和新原材料等工业部门。

二、重点产业转移的趋势

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重点工业部门发展历史有很多的

共性。鉴于我国目前的工业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落后

年 年,因此,着重分析一下发达国家在 年前后的产

业部门结构和重点产业部门的概况,更便于我们进行对比分析。这

些国家的重点产业转移过程相类似。一般的趋势是,在筹集建设

资金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初期,多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开

始;工业化和现代化中期,多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煤炭、钢铁、电

力、机械等基础工业部门为重点;工业化和现代化后期,多以发

展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为重点。

鉴于日本的产业结构演变比较典型,具有代表性,我们下面

①参见《产业结构 页。页》,

第 241 页

着重分析日本重点产业部门的转移过程。

年至 年)。日(一)战后经济恢复时期( 本政府曾重

点抓了农业和轻工业,使农业、轻工业、轻机械 的发展快工业

于其他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从而缓和了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紧张

状态,为现 年日本政府采取了“充分保护代化创造了条件。

农业利益”的方针,开始了“农地改革”,并提出了“重建纤维工

业”的三年计划,对纤维工业进行了整顿和扩充。所以农业和轻

工业恢复很快,从而人们生活得到一定改善,资本积累能力增强。

随之而来的是对重化学工业 的需求逐步增加,为现代化奠定了

比较稳定的基础。从 年起,日本政府转而重点扶助煤炭、钢

铁、电力等基础工业部门和运输部门。从 年开始,日本工业

部门结构向重化学工业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美帝国主义

侵朝战争的需要。 年后陆续制定了“钢铁第一次合理化计

划”“、汽车合理化三年计划”“、煤炭合理化三年计划”“、化肥合

理化五年计划”“、造船合理化计划”“、电源开发五年计划”等等。

年相年与 比,钢铁工业生产增长了 倍,机械工业生产

约增长了 倍,化学工业生产也增长了 倍。轻工业在整个

工业中的比重由 年的 上升到 年的 。

(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学工业时期( 年至 年 )。这

个时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从发展钢铁、化学等基础材

料工业着手,迅速扩大到机械工业以及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

设施的建设,开始了所谓重化工业“自我服务”的循环,一直到

年才突破了这个循环。 以引进外国技术为主的技术革新

和以大量投资新建大厂为特点,追求设备大型化和企业规模大型

①指为农业、轻工业服务的机械工业。

②日本重化学工业主要包括冶金、化工和机械等工业部门。日本划分轻重工业

的标准与我国不同,它是以工业产品单位体积的重量和工艺技术上的相似性来划分轻

重工业的,把小汽车、自行车、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也划为重工业产品。

第 242 页

化,追求资本密集型大企业的大批量、低成本的“规模效益”。

)在产业地区布局上,以发展太平洋沿岸地带为主攻方向。

)依靠中小企业为主的轻工业产品的出口来换取外汇,为重化

学工业进口设备、技术 暂不追求力所不及的和原材料服务。

高精尖工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

年至据统 年,日本投入重化学工业部门的资计,

本,占全 年至 年,日本部制造业 设备投资的

倍,工业生产每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 年平均增长 ,其

钢铁工业为中机械制造业每年平均增长 ,有色金

,而纺织工业 和和食品工业则仅仅属为 为 。这就

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日本工业部门结构中,是以重化学工业为

中心的。从 年至 年,日本工业现代化又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这个阶段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即进一步发

展重化学工业,提高它们的比重,在工业的技术水平、设备能力、

企业规模等方面,赶超美国。

(三)从 年开始,是以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攻方向时期。

日本产 年的中间性咨询报告中,明确提出发业结构审议会在

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新的主攻方向,并规定了四个方面: 研

究开发工业,如电子计算机、飞机、电气汽车、产业机器手、原

子能、精密化学、海洋开发等。 )高级装配工业,如数控机床、

防止公害机器、工业生产住宅、自动仓库、高级成套设备等。

时兴型工业,如高级服装、高级家具、电器音响器具等。

)知识产业,如信息处理服务、信息提供服务、系统工程、咨

询服务等。

①制造业中的食品、烟草、木材和木制品、纤维、纸和纸浆、皮革、橡胶等

业,一般称为轻工业;金属(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机械(一般机械、电气机

械、运输机械、精密机械)和化学等三个部门,在日本统称为重化学工业。从广义上

说,石油和煤炭制品工业、土石生产部门(水泥、平板玻璃),也包括在重化学工业中。

第 243 页

年代的通商产业政策》报告中强调指日本政府在《 出,要

从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增长至上路线,转向以知识密集型为中心

的灵活增长路线。

年 月,日 世纪产业本通产省的产业结构审议会在《

社会的基本构想》报告中,提出了把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和

对内推进“知识融合化”作为日本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现在日本

正按这两个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所谓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

就是增加日本对外的直接投资,在外国建厂并就地生产在经济上

有利的出口产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让

它们为日本提供生产高级加工出口商品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和原材

料。所谓对内推进“知识融合化”,就是通过不同技术的结合、组

合,从而产生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电子、化工、机械、金属这

四个技术体系内部和相互之间的融合很活跃,其中以电子技术同

其他技术的融合最为突出。这种融合能使一些夕阳产业新生,机

械与电子的结合就是典型的例子。古老的传统机械技术和新兴的

微电子技术相结合之后,诞生了电脑数控机床、工业用机器人等

新兴工业产品和部门。

有的日本学者把战后日本的重点产业部门的转移概括为下列

三次更替: 年代中期至 年代初,重化工业替代了轻纺工业;

年,汽车、家用电年至 器上升为重点部门;自 年代

开始,电子工业等新兴部门又逐步成为战略重点工业部门。无论

是概括为三次更替,还是两次更替,或四次更替,总而言之,日

本在不同时期,选定了适合当时具体情况的主攻方向,并且适时

地转变主攻方向,循序而进,由低到高,从而适应并推进了日本

现代化的实现。

第 244 页

第三节  选择重点产业的科学依据

综观国内外产业部门结构的演变与战略重点产业部门的特征

和影响因素及其更替历史,战略重点产业选择的科学依据可概括

为下列几条。

一、符合技术进步的方向

选择重点产业部门,必须以技术进步为依据。因为,根据现

代化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经验,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电

气化、化学化,以及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

术为主要标志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应用,是现代工业技术基础

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化工和石油化工以及电力工业这三个部

门,之所以能成为工业化高潮时期的重点产业部门,正是因为它

们代表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这

三个部门分别代表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如果说机械工业是为国

民经济提供劳动工具的主要部门,电力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动

力和能源的主要工业部门,那么化学工业则是向国民经济提供新

材料,使之不断丰富和扩大,以弥补天然材料不足的关键部门。不

仅如此,这三个部门又都强烈地影响着其他各部门的生产工艺。这

样,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的物质因素 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能源和动力、工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由于上述三个部门的发展

而得到保证、充实和发展。

能作为工业发展重点部门的道理也并不复杂,只要是这些部

门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它就能最大限度地促进

技术的发展,它就能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部门。据统计,前苏联

工农业生产的增长 左右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而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又有 左右是靠采用新技术和提高科学技术水

平达到的。工业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有 是靠采

第 245 页

用新技术成果取得的。也正是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这种巨大推

动力,才决定了产业部门结构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和整个生产力的

发展而发展,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方向,以它的发展水平为

发展依据。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经济的增长已融为一体,即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和新的科技成果的不断应用,而生产的不

断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方向和现实

的物质技术基础。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许多新兴的产

业百分之百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现代科学技术正以

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日益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的主要手段。 年代,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年代至 、新发明超过

了以往 年的总和;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每年

分别以 和 的 年代末以来工业知识已有速度增长;

过时,其中电子技术知识已有 过时。而科学技术上的这种飞

速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不断应用,又促进了许多新设备、新工艺、

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相继

问世,以及机械、化工和石油化工、电力三个原有战略重点产业

部门向纵深发展,从而又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不断促进了社会

生产力的加速发展。

二、在经济增长中的战略地位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它以现代化的技术改造和装备

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这种主导的战略地位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这个主导部门中的各个具体工业部门,也

同样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地位和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对

于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来说,有些部门是处于战术地位的

一般部门,有的则是处于战略地位的重点部门。

斯大林在说明重点工业部门的战略地位时,曾形象地把机械

第 246 页

工业比做工业的“心脏”,把钢铁工业比做工业的“骨骼”,把石

油化工比做工业的“血液”等。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

就告诉我们,对于工业来说,如同一个人的机体一样,虽然各部

分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绝对不是任何一部分都可以成为战略重点

部门,只有那些在当时来看,真正具有“心脏”、“骨骼”和“血

液”作用的工业部门,才可能成为战略重点工业部门。当然,不

同时期的“心脏”、“骨骼”和“血液”也是有变化的。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外学者用先导部门或带头部门、优先发

展部门和支柱部门来表达重点产业部门,这也是对如何更形象地

表示重点部门不同于其他部门的客观战略地位的一种探索。

三、是供求矛盾的瓶颈和关键

选择重点产业部门的经济依据,主要指那些重点部门在现代

化建设中所具有的全局性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部

门相比较的薄弱性和建设的艰巨性。因此,被确定为重点的产业

部门,一般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今天与未来经济建设的规模、速

度、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部门,是现代

化经济建设正常进行和迅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支柱,

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各种措施中的关键部分,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

攻方向。

就我国工业内部来说,在 年前,能源工业正是具有上述

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部门。据初步计算,因缺电严重,全国有

的设备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致使许多企业不能正常生

产,一年要损失 亿元产值和 亿元左右的纯收入。农村也

因缺油缺电,不少农机不得不停机待用。不仅如此,能源工业建

设所需投资多,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也慢,要满足需要就必须

提早动手才行。例如,一个年产煤 万吨的矿井,需要 亿元

投资,用 年左右时间建成;一个年产煤 万吨的大露天矿,

多亿元投资,用需要 年多时间建成;建设一座 万千瓦

第 247 页

装机容量的水电站,至少 年左右。亿元投资,工期要要

四、成组原则

重点产业部门不是孤立的一个部门,而是一组部门,因为一

个部门是形不成战略重点的,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战略作用。

工业发达国家各时期的战略重点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它们

都是成组的。我国 年之前把能源工业列为战略重点产业部

门,能源工业本身就是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等一组工业

部门。因此,可以看出重点产业部门应是成组的,而不是单个的。

五、序列化原则

鉴于技术进步和社会供求的发展都存在着由低到高和由简单

到复杂的演变顺序,所以重点产业部门的替代也存在着比较严格

的演变顺序。虽然各国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历

史阶段不同,以及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利用外资、引进先

进技术的可能性有差异,每个演变顺序中各环节的时间长短也有

明显差别,但是一般都不可能跳过这些序列中的基本环节。因为

在这些序列的基本环节之中,后一个环节总是以前一个环节为前

提和基础的。

重点产业部门更替和演变序列主要有: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

上看,存在着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再向

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演变顺序。从劳动对象加工深度上看,存在着

采掘工业向原材料工业,再向加工工业的演变顺序;还存在初加

工工业向高加工工业的演变顺序。从吸纳新技术革命成果的能力

上看,存在着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再向新兴与传统产业相结

合的演变顺序。从产品的经济用途上看,存在着由消费资料部门

向生产资料部门,再向消费资料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演变顺序。从

产出的角度上看,存在着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再向更高

附加价值的演变顺序等等。

第 248 页

第四节  对我国今后重点产业的设想

我们在确定发展重点产业问题上,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

误的教训。事实证明,战略重点选择恰当,就能实现战略目标;战

略重点选择错误,就达不到预定的战略目标。“一五”计划时期,

我们把那些基础性的工业部门(主要是 项工程)作为工业化

建设的重点,因为比较符合当时的国情,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

迅速发展,实现了当时所确定的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战略

目 年以后,把钢铁工业标。这就是成功的经验。与此相反,

作为工业发展的唯一的战略重点,又提出了“以钢为纲”的战略

口号,把钢铁突出到不适当的脱离我国当时国情和国力的地步,结

果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因而当时所提出的我国工业

在 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产品的产量方面赶

上并超过英国的战略目标也落空了。当然,战略目标落空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目标制定得不当和采用“大跃

进”方式的失误,但重点选择不当也是个重要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

国重点产业部门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工作,并选择农业、能源和交

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我国 年前的经济发展的重点。就工业来

说,战略重点就是能源工业。

一、五种不同的设想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和广大经济工作者,对我国今后的重

点产业部门选择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设想。归纳起来主

要有五种意见。

(一)要科学地选择带头产业、优先发展产业、支柱产业和创

汇产业。这种意见指出,随着世界性的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环境、国

际贸易、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在 年前的各个时

第 249 页

期,产业结构将出现巨大变革。为实现 年的宏伟目标,迎接

变革,必须科学地选择带头产业、优先发展产业、支柱产业和创

汇产业。

带头产业,就是能起到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并对相关产

业的开发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产业,如电子工业、建筑业、机械

工业等。

优先发展产业,是指那些超前发展,必须先行的产业,如电

力工业、交通运输业、食品工业等。

支柱产业,是指具有基础性的,对国民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

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需求量大、生产经久不衰的那些

产业,如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原材料工业等。

创汇产业,是指出口能力大、潜力大,而且附加价值高、盈

利大的产业,如轻纺工业、机电工业、船舶工业、航天工业等。

(二)要重视能源工业,加速发展带头的新兴部门,重点支持

具有出口竞争能力的制造业。这种意见指出,调整工业结构,要

对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交通、通信、能源等产业予以足够的重视,

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奠定基础,并要加速微电子、光导通信、新材

料等带头的新兴工业的发展,要重点支持具有出口竞争能力的制

造业。一次能源比重要相对下降,建材、机械、电子工业的比重

应相对上升。

(三)原材料工业、家用电器和微电子工业,共同构成新一代

主导产业群。这种意见指出,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强烈的轻

型化倾向,这与工业化国家的一般发展规律相反,是令人担忧的

倾向。典型的工业化道路是通过农业、纺织和食品加工业、重化

工业、汽车和家用电器业等循序实现的。这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

在规律性。目前我国的机械工业约有 的固定资产处于

闲置状态,所以它已不可能重新成为我国的带头产业。纺织工业

也是如此,从 年起,其发展速度已明显地比大多数加工工

第 250 页

业慢。

鉴于目前我国的生产总规模和国民收入总水平都已达到一定

水平,能够对这样庞大的经济产生足够的推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它

必须 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具备下列三个 其生产条件:

率能够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 符合节约能源的原则。我

们所设想这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好符合这三个条件。

(四)瓶颈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我国的重点产业。这

种意见指出,瓶颈产业主要是电力、钢铁;先导产业是微电子、光

导纤维、航天等;支柱产业的选择较难,建筑业、汽车工业要有

所准备。

(五)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我国战略重点工业部门。这种

意见指出,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振兴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两

大瓶颈部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方

面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量将有较大的增长。如果不集中必要的

力量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生产建设,这些方面的供应紧张状

况可能还要加剧。

这五种设想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有的设

想重点不突出、不明确,而且组成重点产业群的范围过大,重点

太多了,就等于没有重点了。有的设想过于重视解决目前的瓶颈

问题,而对潜在的瓶颈问题预计不够,对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

业相结合考虑不多,特别是对如何从根本上克服现实的瓶颈问题

考虑不多。有的设想由于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历史

阶段估计过高,因而在设计战略重点产业部门时,比较忽视传统

产业这个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

我们应当吸取各种设想方案的长处,集五种设想的大成,充

分认识我国目前还处在一个由农业国向工业国加速转变的阶段,

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

生产力水平来说,特别是人均国民收入来说,还是相当落后的。所

第 251 页

以,我们对产业部门结构模式和战略重点的设想,还没有条件

以现在的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依据,必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

发。

二、中央的建议和“九五”计划的安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指出“:统观全局,

在经济建设中,要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作用,重点加强

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科技、教育。同时,振兴支柱

产业,培育高技术产业,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

济和科技的市场竞争力。”

年远景目国家在所制定的“九五”计划和 标纲要中根据

中央建议特别提出,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大力振兴

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具体规定了下列五条。

(一)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包括: 能源工业。

以电为中心,以煤为基础,加强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勘探和开发,

积极 交通。以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为重点,充分发展新能源。

发挥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快综合

运输体系的建设。 )邮电通信。 原材料工业。主要有钢铁

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化学工业。

(三)振兴支柱产业和调整提高轻纺工业。支柱产业主要

包括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建筑业和建材

工业。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继续发展商业和生活服务

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法律和会计服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 页,北京,人民

出版社,

第 252 页

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

展。

(五)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第 253 页

第十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又是科

学技术的竞争,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又必然是整个竞争的焦点。我

国的“ 计划”和“火炬计划”的及时启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其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构成我

国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并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系的建立及完善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本章主要讨论和阐

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及主要

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三个问题。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 )的前身是高技术(

,它是在本世纪 年 年 )和代因核能的利用(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而触发兴起的。

(一)技术。技术是人类在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

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和劳

动手段的总和,具体表现为硬件( 、软件(

智能件( )和支撑网络( )的有机结合。

硬件是指技术构成中的物质形态部分,即用于特定生产或

服务领域的具有一定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组合方式的劳动工具。

软件是指技术构成中的知识形态部分,即有关应用硬件所

必需的知识、技能、规则、方法和诀窍,是硬件操作人员所需掌

第 254 页

握的一切内容。

智能件是指有关硬、软件的用途和功能及其实现这些用途

和功能的条件和方法,是技术应用的决策人员所需掌握的知识和

决策能力。

支撑网络是指硬件、软件和智能件所依据的由社会政治、

经济、法律、信息和物理件等多种关系组成的网络体系,为硬件,

软件和智能件的有效运作提供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

以上四个部件的有机组合构成的技术统一体,通常按三大类

划分:一是按时间序列划分为一般技术、新技术和新兴技术;二

是按技术的先进程度划分为一般技术、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三

是按支撑网络的水准划分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二)高新技术的内涵。技术本身又可按其在支撑网络中运行

的性质划分为适用技术和高技术。高技术是能改变和影响现有支

撑网络的结构和性质以期有效运行和应用的技术。新技术是个相

对概念,指对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有新影响的技术,既可以是对

适用技术的更新,也可以是对高技术的更新或突破。新兴技术通

常是指在 年至现有的支撑网络中未被商业化的,但在近期

年)即能被商业化的技术。至于尖端技术一般是指在某一技术领

域中居于领先地位或在某一学科中居于前沿地位的开拓性技术。

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及所持理论的差异,加之对使用高

新技术的出发点不同,必然造成对高新技术概念理解上的非一致

性,但通常认为高新技术是指其基本原理及概念主要是建立在最

新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的现代技术。它总是和某些特定产品或产

业相密切关联的,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和发展的知识、技术和

资金密集的新兴高层次技术群体,既是新技术和新兴技术,又是

高技术和尖端技术,还是具有极强商品化能力的和巨大经济效益

的实用技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作为概念

而言,又是往往相互替代的,以期突出高层次技术领域的实用

第 255 页

价值。

虽然不同时代对高技术或高新技术的界定是不同的,不同国

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通常高新技术涵盖以下六大领域及其

十二项标志技术。

信息技术。这是整个高新技术群体的前导,以智能计算机

和智能机器人为其标志技术。 年信息产业的总产值首次超过

汽车工业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信息技术包括信息工程技术

和信息处理技术两大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

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它已经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生物工程技术。这 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基是

因工程(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催化工程)和发酵

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综合性科学技术,其标志技术是基因工程

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它不仅对农业和医药,而且对能源和环保等

诸方面都有着重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新材料技术。这不仅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还

是一个时代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其标志技术是:材料的宏观和

微观设计技术,即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新材料;超导技术可望在

高速计算机和超远距离输电等方面得到巨大的应用,从而带来一

场崭新的技术革命。

新能源技术。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柱,其标志技术是核

聚变应用技术和太阳能应用技术,可望使人类进入无限能源时代。

航天技术。这是 世纪高新技术的外向延伸,是由运载器

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监测技术构成的高度综合性技术,其标

志技术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技术。

海洋技术。这是 世纪高新技术的内向拓展,是人类对于

海洋及其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从事开发利用活动所需的现代技

术,其标志技术是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技术。

第 256 页

上述六大高新技术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未

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是未来技术发展速

度和水平的综合标志。

(三)高新技术的特征。高新技术不同于以往技术革命中所诞

生的技术,对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着深远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高群体。高新技术开发的非单一性,尤其反映在互助作用

和带动作用方面。

高智力。高新技术开发及应用所需的高技术含量和高知识

含量。

高投入。高新技术开发所需的巨额投入,这是资金密集型

技术的普遍特征。

高综合。高新技术的多学科组合性,体现在高技术和理论

的综合结果方面。

高风险。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所具有的较高风险性。

高竞争。高新技术所具有的强时效性和高质量性。

高渗透。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和对技术进步的带动

作用。

高增长。高新技术所具有的极强的产业化发展速度,体现

在高技术企业的高速增长方面。

高效益。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巨额首创利润及其良好的社会

效益。

高战略。高新技术作为一个国家技术实力及优势的重要

标志,直接关系到该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

(四)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一样,作为专

用术语,与其说是具有学术价值,不如说是更具有实用价值。因

此,其界定也不十分严密,且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又是可

相互替代的,它通常是指某项技术从上游至下游、从生产至应用,

第 257 页

所形成的技术密集度高且产品生命周期短的新兴产业群体。

西方国家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其中美国商务部、国立科学财

团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是根据测定技术密集度的不同方法及其结

果而界定的。具体而言,美国商务部把高新技术产业界定为:研

发费用占总附加值 以上,或者科技人员 以上的产业。占

美国国立科学财团则界定为:研发费用占销售 以上,科学额

技术人员占 以上的产业。相比之下,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界

定相对模糊:技术密集度高,革新速度快,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和

能源,并且因其增长能力强,能拥有一定的未来市场规模和对相

关产业产生波及和带动作用的产业群体。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通常包括以下四个衡量标准:科技

人员的所占比重、研究开发费用比重、产值增长率、生产要素的

组合范围及产品的市场范围。这些标准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企

业的重要的标志特征:知识、技术和资金的高度密集;产品更新

速度快;高质量和强竞争性;市场变化快等。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产业一般是指技术密集度高、更新速度

快,具有较高附加值和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并能对相关产

业产生波及和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群体。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正处在以高新技术为动力来促使整个国际分工体系

加速再调整的动态过程之中。其间,美国、日本和欧共体等发达

国家在有效地维系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的同时,都在不遗余

力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期率先抢夺 世纪世界经济的主导

权。 年,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为 亿美元,

年将达到 亿美元,为 年的 倍。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

年平均增长率为 ,而到 年,预计世界国内生产总

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约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跨世纪

的 年( 年至 年)都寄予重望,即希望通过发展及引

第 258 页

用高新技术,振兴经济,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西方国家的政府

和民间组织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做的努力及贡献,不仅达到了

划时代的水平,而且明显地具有战略性质。其中,政府的介入及

支持已经完全超出了单纯改变市场衰退的消极态度,而成为具有

战略性质的重要方面。

综观当前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焦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上

述六大高新技术领域相应,现已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九大高新技

术产业将有其突破性的发展。

(一)光电子信息产业。以集成电路的发展为基础,信息产业

在完成向微电子化过渡之后,将形成以光电子器件、激光配置、光

纤系统、全息图像、光电集成电路和光电计算机为内涵的全面更

新现有信息手段的光电子信息产业。

(二)计算机及其软件产业。伴随着计算机向其智能化发展的

同时,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及应用也将随着操作系统、应用软

件、智能软件和专家软件的开发及完善,逐步走向全球性的全民

性的运作空间。

(三)生物工程产业。以微生物、酶、细胞和基因为基础的现

代生物技术将逐步发展成为以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遗

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为一体的生物工程产业。它对人类世界诸如

健康、粮食、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有效解决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生物医学产业。在诊断、医疗和人工合成材料新成就的

基础上,人类将能有效地掌握生物及人工器官的移植和再造技术,

把医疗技术提高到能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有效替换和重建的高新技

术水平上。

(五)智能机械产业。传统的机械工具及交通运输设备将广泛

地与微电子、光电子及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形成以智能计算机、

智能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运输工具及设备为体系的智能机

械产业,以期从体力、脑力方面代替人类的各种劳动,使人类从

第 259 页

事更有创造性的智能工作,推进智能机械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超导体产业。超导材料的独特性能将使其迅速产业化。

随着超导电子器件、超导计算机、超导电机、超导输电系统、超

导储能装置和超导磁悬浮列车等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推进,将

改造整个以电、光为核心的传统技术格局。

(七)太阳能产业。 世纪世界能源(石油、煤、天然气)将

会日益枯竭,由此,合理利用核聚变能源和太阳能将是人类摆脱

能源困境的现实选择。利用太阳能技术,积极发展和研制各种太

空及地面的太阳能跟踪、捕获、转换、传输和存储装置,建立起

新兴的太阳能产业,将是人类有效利用自然能源的必然选择。

(八)空间产业。提供卫星发射、载荷搭载、太空旅行等空间

商业活动;利用微重力、超洁净等太空特殊环境,进行科学试验

和高精尖产品生产;在地球域外开拓新疆域和在外星球发掘新资

源,是人类进入 世纪空间产业发展的首选目标。

(九)海洋产业。海水利用、深海采矿、南极开发和海底城市

建设将构成 世纪海洋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总之,未来的经济竞争实质是技术之争,更确切地说是如何

运作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也将伴随着科技

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并将出现新的分化和重组。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年代中期,我国即跨入以核技术为首的高新技术领域。

年,我国在核能、航空航天、微电子、光电子、自动控制、新

材料和精密仪器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初步建起了具有一

定层次和纵向布局的科研体系及产业体系。

第 260 页

进入 年代以来,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

相继推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战略。 年,美国

提出“战略防御倡议”即有名的“星球大战”计划,日本也相继

提出了“科技振兴计划”。随后,整个欧洲为了在未来的世界经济

发展中不至于被美、日所挤倒,大力推进其“尤里卡计划”,即欧

洲各国在高速微电子、光电子、高功能率激光、粒子束、第五代

计算机、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着广泛的研究及合作。

(一) 计划 年”。面对世界性的科学技术发展浪潮,

我国也提出了研究这一新产业革命及其对策问题。邓小平指出中

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

于 年 月亲自批准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揭开了我国

再度向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共中高新技术进军的序幕。

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

计划” 计划”从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需要及实际可

能出发,遵循“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了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

项料等七个领域的 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我国

计划”的有效实施力争通过“ ,达到以下目标。

瞄准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努力

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争取在某些有一定优势的项目上有

所创新,有所突破;

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配套、结构合理、有旺盛创造力的高

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将所开发的阶段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为改造传统产

业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服务,提高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本

世纪末向现代化过渡的速度;

对全国范围内的高新技术发展起到先行者和推动者的作

用,为在 年以后我国能形成具有相当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创

第 261 页

造条件,为国民经济向更高水平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奠定基

础。

计划”更注(二“)火炬计划”。如果说“ 重跟踪国际高技

术发展的前沿,那么“火炬计划”则更注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

年 月,由国家科委提出,经国务开发与发展。 院批准并交

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火炬计划”是一项指导性的高技术产业发

展计划,其宗旨是: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生产

的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火炬计划”的重点技术

领域为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技术、新材

料技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及环保技术。其主要任务如下: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体系;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积极组织实施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开发高新技

术产品为目标的火炬项目及其辅助项目;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商

品化和产业化服务;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和民间各种渠道同世界各

国和地区建立广泛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期促进我国高

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积极培养“火炬计划”所需要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包括

各级政府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

理人才。

(三) 计划”和“火炬计划”的实施效果。 计划”实

年来,在其所涉及的七大领域施 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至 年

底,已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项,其中获国家或部委级奖的

项,达到国际水平的 项。在 项关键技术中, 是在

水平很低,甚至几乎空白的情况下,进入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达到或超过了国际水平。

第 262 页

确定为自动化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北京第一机床厂荣获国际“工业领先奖”。该奖被喻

为工业界的“奥斯卡”,是国际制造业的最高荣誉,也是 年来

首次由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颁发给境外企业的最高荣誉奖。它标

志着我国企业在 技术应用上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信 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规模息技术领域,突破了具有

并行处理技术,研制成功了拥有自己产权的曙光系列计算机

曙光 号 。

在激光技术领域,主要开展了短波长、高质量、高功率和高

能量的激光技术研究、激光驱动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以及激光技

术在工业、国防、科研和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取得了

激光功率 瓦到 瓦的新发展;从 年 月,北京自由

电子激光出光,成为亚洲第一束红外自由电子激光; 月,年

号曙光 自由电子激光功率可达 兆瓦,居亚洲领先地位;

年,我国首次获得 激光; 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软 激光行

波放大,首创四靶对接技术。

此外,我国还在新材料、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生物和

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相应的科技成就,并适时地向产业化

倾斜。在“ 计划”和“火炬计划”实施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

“火炬计划”进展顺利,截至 年底,共组织实施国家级

项、地方级火炬项目 项。尽管这些项目尚未火炬项目

完全投产或达产,但已累计实现工业产值 亿元、利税

月,全国共成立创业亿元、创汇 亿美元。截止到 年

家,国家科委投入引导性服务中心 万元,已经吸引资金

了各方面的投资 亿元。

计划”和“火炬计划”的有效实施,为我国高新技术产

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制造技术领域, 计划”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第 263 页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具有一定层次和纵深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

亿年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开发区,截止到 年底,

元、高新技术产品的 亿元。其中,仅产值 亿元、利税

年就实现技工贸总收 亿元、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 亿元、入

利税 亿元。自 年以来,各主要经济指标几乎每年都成倍

增长,充分显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远大前景。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基于“经济发展滞后、科技发展超前”这一经济与科技发展

不协调的基本国情,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

真正达到产业化规模运作的并不多,大多数还停留在“院所”式

的前产业水平上。据 年的统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仅

占工业总产值的 左右,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仅为制造业

总出口额的 ,真正能够抢占和开拓一席国际市场的高新技术

产品屈指可数,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的高新技术

支柱产业。其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 个。

(一)国家和地方政策不配套、不平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是世界各国的基本运作方式,然而在我国政

策的非配套性和非平衡性却同时并存。在国家没有建立完整的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体系之前,各地区、甚至国家的优惠政策

也不尽相同。就所得税政策而言,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两年免税,三

年减税,按 征收;而高新技术开发区却只有两年免税,且因

新税制的实行而中断,可经济技术开发区却依然执行着减免税政

策。

(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导致企业技术开发的惰性。作

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

于市场观念的相对淡薄,对市场还未完全认知,相当一部分还仅

停留在保企业、求生存的状态之中,因而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三)科技的研究与发展工作相互脱节。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第 264 页

下的那种“只重研究、不重发展”的观念依然束缚着我国广大的

科技工作者,致使很大比重的科研项目至今还停留在技术驱动时

代。同时,市场所急需的技术二级开发、三级开发,因企业技术

实力的不足以及缺乏科研院所的有效支持而停滞不前。

(四)科研院所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多处在游离状态。目前大多

数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是要靠科研院所自己来完成的,其最大

困难是缺乏资金,致使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科研机构延伸进入

的多,企业兴办的少;规模小型化的多,大规模的少;有长足发

展后劲的少等三大特点。

(五)资金有限与因金融体制的不健全所导致的研、产脱节同

时并存。这使有限的资金也无法发挥其有效的功能。首先表现为

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条件下,科技经费的筹措渠道过于狭窄;其次

表现为企业对科研风险的承担能力弱,且与金融机构所应有的风

险分偿机制相互脱节;最后表现为有效科技投入不足,即真正能

够被用于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经费,往往因科研院所的社会化

而有所削减。

(六)税收体制的不健全和无形资产的模糊界定,弱化了企业

开发高新技术的积极性。由于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界定和应用

还处在起步阶段,对高额技术投入所得的高附加值的认识不足,加

之,现行的增值税政策对因知识作为无形资产以及前期开发的隐

性资产和其相应技术不计入成本而仍加以课税,从而削弱了高附

加值应有的作用,弱化了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同

时,外资及合资企业在我国享有各种各样的减免税待遇,致使国

有及民营高科技企业与之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七)在重视技术引进方面,数次重复引进硬件而忽视软件的

发展与普及。就技术引进方而言,完成技术转让要有技术引进、技

术消化和技术普及等三个重要环节,而我国在技术引进方面往往

仅做到了第一环节,而第二、三环节做的却极为有限,即只引进

第 265 页

了技术而没有在此基础上消化、发展和普及。

(八)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自己有限的技术及资金实力

过于分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国际同行

的重视,其竞争的压力也日益加重,而自己拥有的有限技术及资

金实力的同性质企业又在相互竞争、分食着国内市场,致使国家

的扶持措施无法实施。比如, 交换机成功地从外国公司手中夺

回了 的国内市场。而面对强大的国外公司竞争,自己实力十

分有限。正值国家予以收购并扶持之时,国内又相继出现了重复

研究和发展的 机、 机等。

(九)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现代企业家阶层。我国现

阶段的大多数企业家只具有诸如人事、财务、营销和新产品开发

等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缺乏真正的创业意识和冒险精神。

更确切地说,他们只是一批企业的管理者,而非创业者或企业的

开拓者,当然他们也仅拿着管理者的薪金。与此同时,部分具有

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又因国家及社会种种不合理的因素而改易其

辙。前者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只重管理,不重发展;后者使民营高

新技术企业只重眼前利益而短命易逝,难以长远发展。

(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力量分散,且国家的产业协调

力度不足。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国家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弱,

各部门对自己所认可的高新技术独自开发,往往导致一哄而上且

彼此竞争的局面。缺乏应有的规模性产业发展能力,并且重复开

发和再投资浪费了国家有限的人力及财力,致使“诸侯割据”与

“荒上加荒”同时并存。

第三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

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各国发展高新技术

第 266 页

产业所采取的策略及模式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主要是以经济及

科技上比较优势地位的有效拓展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期促进

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保持其相应的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则主

要是以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制定规划、筹建开发区、发挥产研综

合优势、强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推进配套政策的实施及

完善等策略的有效构筑,来加速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渗透和发

展,以期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的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发展中国家大体相同,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确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高新技术及其

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基础优势即工业基

础、科技资源、市场和资金等四大因素的组构绩效。其中,工业

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实基础;科技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化

的未来基础;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动力;资金是高

新技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同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态势

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国的综合国力。鉴于我国目前所

拥有的工业基础、科技资源、市场及资金等方面的局限以及综合

国力的水平,不可能在所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开拓研究及发展,必

须采取“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策略,以期提高我国高新技术

及其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因此,我国目前确定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生

物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七个领域为高新

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确定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

新型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环保工程及其他实用型高新技术为

商业化和产业化的重点发展领域。

(二)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计划,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通常我国把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分解为以下三个层次。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渗透和扩散层次,即直接为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期迅速提高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推进传统

第 267 页

产业的技术进步。在这一层次,主要是组织和实施科技攻关计划,

以期解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攻关课题;实

施“丰收计划”,以期有效推广使农业增产的先进实用技术;实施

“星火计划(”含科技扶贫计划),以期推进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科技

进步;实施“燎原计划”,以期有效地培训农村技术人才;实施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以期通过政府干预和计划管理,动

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科技成果在传统产业和广大农村中发

挥积极的作用;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以期建立大中型企

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密切稳定的交流、合作制度,从而加速

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移,增强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层 计次,主要是实施“

划”和“火炬计划”,以期跟踪世界高新科技的发展趋势,选准有

限目标,集中攻关力量,在力争有所突破的基础上,尽快而有效

地将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层次,主要是组织和实施基础研究计

划和攀登计划,以期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和应用研究工作,为高新

技术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三)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开发带的建设。我国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园区先进经验的基

础上,依托智力资源和国家优惠政策,在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比

较密集且有一定工业技术基础的地区建立的,旨在以开发高新技

术及其产品为目的,促进教育、科研和生产同步发展,并结合生

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进高新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基

地。作为深化经济改革的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促进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有力窗口; 对企业而言,不仅是高新技术企

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向传统企业渗透和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

源。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自 年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以来,充分利用国家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发挥智力密集优势,逐

第 268 页

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以及符

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至

年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 亿元、工业总产值 亿元、上入

亿缴税费 元、出口创汇 亿美元,且上述经济指标仍以

每年 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该区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并有

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与此同时,为了实施“沿海建带、内地建点、点带结合、全

面推进”的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已建或拟建了若干条实行统筹

规划、区域分工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

业带、沈大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

沪宁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福泉厦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珠江三

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期形成沿海有带、内地有区的交叉网络

格局,充分发挥沿海和内地的各自优势和互补优势,为构筑高新

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全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开发带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

以下五 能有效地缩短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个方面:

对传统产业的调整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 能有效地缩小

能有力地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推进现代企业制

为民营高新技术度的建设; 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发挥综合优势。 年

由原国务院生产办、国家教委和中科院等部门联合发起成立的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即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

所之间的稳定而密切的交流合作制度,是充分发挥产业部门和科

研部门双方综合优势促进技术开发,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增

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一项国家工程。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有效实施加强了科技改革和企业改

革的联合机制。其难度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

一般计划的实施。 年代,国家开始组建 多个国家级工程技

第 269 页

术中心,并按技术领域组织协调具有相对优势的高校及科研部门

和特定大中型企业从事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及产业化的研究与发

展,并在运作过程中积极推进具有强大形容开发能力的新型企业

集团(其一为以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如一汽、二汽;其二为

以科研部门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如联想集团和方正集团)的组建。

从而,走出一条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基础,以高校及科研部门为

依托,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五)强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进程。 年代,日本企业在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时,非常担心其

技术的“飞去来器效应”。技术转让的“飞去来器效应”是指技术

引进方反过来向技术转让 这方的所在国输出更新的技术或商品。

也是日本企业从美国引进技术,强化民族产业,进而同美国竞争

之路。企业不拥有技术,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同样,企业不

发展技术,也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然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所

做的远远不够,“引进有余、发展不足”是我国企业的通病。其根

本原因是在我国因企业负担过重尚未充分培育出本来意义上的成

为生产主体的企业,导致技术引进的主体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

徘徊状态。相比之下,韩国的企业主体地位更为明显,如现代、大

宇和三星等企业在韩国的技术进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为

推进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必须确立国有特大或

大型企业在技术引进方面的主体地位,以期更好地促进技术引进

后的消化吸收及发展工作,从而对广大国有企业起到示范和带动

作用。

(六)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政策的实施和完善。任何一个国

家和地区要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强有力的地位,都必须

依靠高新技术,发展其现代经济。世界范围内一场声势浩大、规

模空前的高新技术竞争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如此强盛之势,

政府的介入则更成为必然,但其介入要有一定的范围。为推进高

第 270 页

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家及政府的

介入应首先体现在政策的引导环节上,即从政策的配套方面给予

企业一个公平而有力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科研开发、

土地利用、投资、金融、保险和税收等政策方面,应给企业以优

惠性的倾斜,鼓励企业的开拓创新精神,以期确立企业在高新技

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领略到技术的支持及发

展作用和高附加值的收益。国家还应加强各项改革政策的协调工

作及产业的协调工作,使高新技术产业群内的各产业得以均衡发

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同时,国家要保

证各项政策的配套性和到位性,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以

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为国有、民营、合资及外资企业和科研

部门解决后顾之忧,适时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新产业的发展和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等两个方面。因此,上述六点所构筑的综合模

式依然要把推进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作为另一核心内容,不可

轻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二、高新技术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产业结构调整

及优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综观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历程,不同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的不同优化程度。其中科技对传统

产业的改造又决定了产业技术结构的层次及其领先程度。没有传

统产业的良好发展,就无法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额积

累资金;没有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同样

也就无法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过渡。目前,我国的总体科

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科研及发展

资金又严重不足,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把高新技术与传统

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的互助式发展模式。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所创造的产值还仅占工业总产值

第 271 页

左右,因此,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产业对我国的 经

济的发展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在激进和高速发展中

因欠账形成的技术改造任务却是面广量大的。以辽宁省为例,在

其整个工 年代业 的设备 技术占 左右, 年中, 年代至

左右,年代至 代的技术占 而 年代及其后期先进技术

仅 左右;其主要资源的能耗高出世界先进水平占

; ;其 工传统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仅为发达国家的

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 ,达到或接近国内较好水

平的仅占 以上的产品是国内一般或落后的产品;就市

场状况而言, 产 产品平销、 产品畅销,即品滞销、

产品无市场竞争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首位因素还是要处理好其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关系:高

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

代;要充分发挥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资金开发投入的相关作用;

要合理安排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空间布局关系;要摆正政

府、科研院所和企业三者的关系,促进宏观及微观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拥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得

以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但其整体的产业技术水平却相对落后,而

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必须突

出重点,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一)传统产业改造的重点选择。

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配合宏观经济改革的步伐选择高新技

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有效结合部,发挥技术的关联作用,为产业

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准备及装备。如利用高新技术对基础

产业和瓶颈产业的技术改造,可极大地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

起到倍增效应。

确定技术引进的领域及其扩展渗透范围。通过引进技术、

设备和工艺,适时地改造传统产业,再通过对引进技术的研究和

第 272 页

发展来加速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接轨速度。

从产品入手,确定进口替代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和节能产

品的发展领域,加快产品结构的更新速度,推动创汇产业和节能

产业的改造步伐。

(二)传统产业改造的运作机制选择。在以上重点领域,推进

技术改造可以充分利用传统产业的资产存量,加之技术和资金的

引进,实现传统产业内部技术结构的调整,以期使传统产业对高

新技术的吸收机制和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扩散机制同时运作,

从而走工业集约式的经济发展道路。这种“吸收扩散”机制,对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其

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以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机制。政府对

企业引进、采用和推广高新技术给予特别优惠贷款和税收政策,使

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观,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业经济效益。

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吸引周边企业并通过产业关联效

应,带动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传统企业群

的核心,以高新技术的渗透和扩散来积极引导企业集团向高新技

术领域的转移,力争在短期内培植和成长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

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进而带动传统企业集团的良性发展。

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技术引进的消化

及创新机制。利用外资应采取更为广泛的形式,并积极加强与国

内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技术引进应借鉴日本的“上游引

进”战略,强调“软件”,即通过高起点的引进,强化消化及创新

机制,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技术基础。

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方式,逐步调整全国的各

个专业性产业群体,提高其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升

级换代水平。如背依科技园区和数家企业集团而建立的以计算机

第 273 页

产业和软件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能够有力地

提高本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还能够积极发挥其在高新技术

产业方面的带动作用。

充分利用国防科技的高新技术优势,实现“军转民”的战

略扩散,适时地提高民用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由于各国把大量

的先进和尖端技术的发明与创新首先应用于国防工业,使其整体

水平高于民用工业,所以冷战结束后,各国又相继把国防工业的

技术成果、资金、设备和人才转移至民用工业,大力发展以民品

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风险的支撑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给予一定的风

险补偿。通过政府的介入,协调财政、金融和科技等各方面力量,

尤其是健全企业技术进步的各项激励政策和风险分偿政策,使企

业摆脱资金及风险的困扰,勇于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对高新技术

成果转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选择重点领域

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依靠市场的积极引

导促进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结合,以期建立一种二者

互相促进的新型运行机制。

第 274 页

第十二章  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

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章主要讨论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现状

与问题、改进与对策。

第一节  基础产业

一、基础产业的意义

基础工业通常是指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工业,一般包括电力、

石油、煤炭、冶金、化学、机械等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又把机械

工业划归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基础工业是重工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产品主要是为重工业提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有些

产品也可以直接为农业、轻工业和社会生活服务。

与基础工业相关联的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为满足发展生

产和保证生活供应的共同条件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机

构等。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是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各类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有着一些共同的经济特征 基。

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归根到底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物质来源和物质基

础,它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它们通常有机构成较高,需要的投资和设备多,建设周期长,

因此,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就

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瓶颈。

建国以来,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曾长期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

速发展的需求,有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业长期是严重制约经济发

第 275 页

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

建设,瓶颈制约现象已大大缓解。但是,一些行业在量上仍不能

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多数行业存在着粗放经营、产品和服务

质量 待提高等问题。

今后我国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

点骨干工程,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二、能源工业

能源工业绝大部分属于采掘工业。能源工业的发展是技术进

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和标志,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物

质基础,是对整个经济的振兴与衰退有重大影响的战略部门。

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多年来,我国能源工业

发展迅速。到 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为 亿吨标准煤。其

中,全国实际发电量达 千瓦小时,全国发电亿 装机容量已

达 千瓦;全国煤炭产量达到 亿吨,全年出口煤炭

万吨;原油产量达 亿吨,天然气产量达 亿立方米。

在节能方面,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由 年的 吨标准

煤下降到 年的 吨标准煤。

尽管如此,今后我国能源缺口仍然很大。按照现有的能源生

产和消耗的弹性系数,“九五”期间,要实现年均 的经济增长

速度,能源供需差率将达 以上。据粗略估计,到 年,一

次能源需求量将超过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 亿吨、石油

亿吨。

(一)我国能源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力方面,尽管我国水力资源丰富,至少有相当于 亿吨

煤的能源储量,但是由于体制、政策和资金等问题,水电比重趋

于下降;电力峰谷差矛盾很大,高峰电力紧缺,地区间供电情况

不平衡,部分地区严重缺电;电站建设成套设备供应不及时,质

第 276 页

量缺乏保证,影响了建设工期和投产后的正常运行。

煤炭行业长期以来受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和价格控制,传

统的产品经济模式根深蒂固;高产没有带来高效益,全行业亏损

严重;由于缺乏资金,生产设备老化严重,不能及时更新,安全

设施不足,矿井衰老报废加剧,存在不少重大灾害隐患;乡镇煤

矿技术非常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滥采滥挖现象大量存在;煤炭

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我国“西煤东运”已占铁路总货运量的

公里,运输成了一个关键的制约,平均运输距离超过 因

素。

我国石油工业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国家对

石油工业没有形成一套适应商品经济规律和石油工业特点的产业

政策,导致其建设资金长期缺乏,亏损日益严重;十几年来原油

产量增长缓慢,东部老油田年递减率达 ,进入高含水期采油,

稳产难度增加;新油田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所需投资大

量增加,如塔里木油田有良好的含油气前景,但地质条件复杂,自

然环境恶劣,投资成本非常高,而海洋石油要大规模开发所需巨

额资金亦难以筹集;我国长期以来重油轻气,对天然气的勘探、开

发和利用不重视,也是一大失误,幸而近年来发现了一些大气田,

前景还比较乐观。

在新能源研究与开发方面,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对推

广与利用也不够重视;对国外技术和设备存在盲目和重复引进的

倾向,已引进的技术没有被充分消化、吸收和创新;新能源产业

所需的配套材料和设备生产能力不足,质量不稳定,制约着新能

源技术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总趋势看,各国普遍以电力为中

心发展能源工业,建立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结构。根据这一趋势

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今后能源要以电为中心,电、煤、油、气

等能源同时并举

第 277 页

在电力工业中,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是主要的结构。根据我

国的资源特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水、火并重,因地制宜。

煤多的地方多建火电,水多的地方多建水电;在加快发展火电的

同时,优先开发水电。在煤炭工业方面,发展的趋势是打破单一

的产品结构,建立煤电化相结合的生产结构。通过发展坑口电站,

搞煤电联合;通过就近加工,发展煤化联合;积极开展煤炭综合

利用。在石油、天然气结构方面,发展趋势是不再把天然气当做

石油的副产品,而是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发展。

能源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逐步缓解瓶颈

制约。

(二)能源工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要坚持节约

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通过制定促进节能的产业政策、出

台节能法和加强节能的执法监督、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节能等手段,

加大节能力度。

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能源工业的投入。国家要继续

实行投资倾斜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地方政府对能源

建设项目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行业、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能源

企业。积极利用外资,鼓励国外、境外资金直接投入能源建设。

加快能源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组建跨地区、跨

部门、煤电运一体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能源企业还要实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强

企业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能源科技发展,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坚

持能源开发和环境冶理同步进行。

能源建设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加强石油、天然

气的资源勘探和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

各部门的具体思路是:

第 278 页

电力。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电能利

用效率。继续贯彻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

资办电的方针,同步发展电网,加快电网改造和建设。积极发展

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火电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加

快开发煤炭洁净技术,推广应用烟气脱硫技术。积极研究和应用

远距离超高压输变电技术,促进水电“西电东送”和坑口电站跨

区送电。水电要实行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大中小结合、高低水头

并举、综合利用的原则。加强电源结构调整,限制小火电发展。今

后,新建火电厂一 万千瓦以上的高参般都应使用单机容量在

数、高效率机组。

煤炭。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并举、大中小结合的方针,在

保持合理开发强度的前提下,稳定东部煤炭产量,重点加速山西、

陕西、内蒙古煤炭开发,积极建设一批用人少、效率高、效率好

的骨干矿井。国有煤矿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转换经营机制,依

靠技术进步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结合矿区的资源条件,发展多

种经营,搞好综合开发。对现有矿区实行分类指导,对乡镇煤矿

要采取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方针,实现正规合理开

发,走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石油、天然气。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保持石油、

天然气稳步增产,并利用部分外国资源。陆上坚持“稳住东部,发

展西部,油气并举,扩大开放”的方针。海上实行“继续开放,扩

大自营,油气并举,稳步提高”的方针。改造和完善现有原油、天

然气管道网络,建设新的油气输送管线,加强石油储备。

能源节约和农村能源开发。加强节能立法和执法监督,制

定节能标准和规范,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

产品。重点对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及交通等产业进行节

能技术改造。

加快农村能源商品化进程,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和民用型煤,

第 279 页

并完善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型水电、风能、太阳能、

地热能、生物质能。

三、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

(一)交通运输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

合理的综合运输网,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有了明显增强,运输能力

和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八五”期间,铁路建设集中

新建了京九线、兰新复线、南昆线,大大改善了铁路干线运力紧

张的状况, 公里、复线其中新建铁路干线 公里、电气

化 公里 万; 公里,公路新 其中高速公路增 公里,

公里;港口一、二级汽车专用路 吞吐能力新增 亿吨;新

个建机场 。

但是从供需总量看,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数量少,能力低。铁

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仅为 公里,每万人 公里,在世界上

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铁路 的区段运输能力达到或超过饱

和,货运通过“限制口”的装车满足率一般在 ,客运列车超

员严重,旅客买票难、乘车难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公路国道干

线上 以上的路段交通量超过设计能力。目前尚有 多个

乡镇、 万个行政村不通公路。港口压船压港严重,主要港口外

贸作业船与待作业船之比达 。内河航道大部分尚处于自然

状态,深水航道比重小,碍航闸坝有 多处。机场数量少,飞

行区等级低,候机楼能力小。

从交通运输业自身看,企业经济效益差是最为突出的问题。铁

路部门由于成本上升和运价偏低等原因,已全行业亏损。水运由

于运能与运量需求不平衡,致使港航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公路国

有运输企业由于自身机制和管理问题,加之个体户及联户的竞争

压力,亏损面不断扩大。

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

第 280 页

以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公路、水运、空运、

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形成若

干条通过能力强的东西向、南北向的大通道。

合理配置运输方式,贯彻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

联合建设的方针,加快交通干线建设,突出解决交通薄弱环节,提

高运输效率。

深化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投资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新机制。

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运输支持系统建设,提高交通设施和管理

现代化水平。

各部门的具体思路是:

铁路。在“八五”干网建设的基础上,完善配套,集中力

量打通主要限制口和扩大西南通道,继续建设运煤通道,完善南

北通道,强化东北通道,延长西北通道,重点建设若干条大能力

干线和地区性新线;发展货运 增开旅客列车,提高行重载运输,

车速度。

公路。继续实行以地方为主、以国家为辅的方针,与经济

发展相适应,重点抓好国道主干线建设,带动整个公路网的完善

和配套;实行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配资、利用外资的建设

投融资体制;发展重载货车、集装箱拖挂车和中高档客车;加强

国防、边防公路建设,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中西部

地区的公路建设。

沿海港口与内河航运。重点建设与运输大通道相联系的煤

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滚装船运输系统;配套建设和改造

内河航运系统;在干线航道上,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较为现代

化的船舶;提高装卸机械化和管理自动化水平;实现内河干支流

直达运输和江海直达运输。

第 281 页

民航。贯彻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的方针,积极

推进现代化管理,确保飞行安全,提高航班正常性和服务质量;按

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干支衔接、突出重点、完善配套的方针,

集中力量建设大型枢纽机场和省会机场;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

强机场、航管、供油、维修设施建设,空中交通管制逐步与国际

接轨;根据市场需求和航线结构配置运力,提高飞机载运率。

(二)邮电通信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

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年,邮电业务总量达

亿元人民币,电话机普及率达到 部/百人,电话交换机容量

已进入世界公用网容量前 名,卫星通信网也已经覆盖全国,卫

星通信成为中国国际通信的主要手段。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通信供求缺口仍然比较大,不少地区仍

不能满足需求,通信技术距离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

距离。

邮电通信业的发展对策是: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坚持高起点、统筹规划、条块

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

发挥国家公用通信网的主导作用和专用通信网的能力,形

成全国统一的通信网络体系;采用同步数字系列等先进的通信技

术,完善网络管理体制。

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国家重点建设国际通信、省际

干线和中心城市的邮政电信枢纽,地方投资主要用于省内干线、市

内电话等地方通信设施。

继续加强长途干线网建设,重点建设全国联网的光缆干

线;对现有微波干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和完善以程控交换机

为主的城乡电话网;加快移动通信网建设并实现全国联网漫游,扩

建和完善卫星通信网,发展数字通信网。

以进一步提高邮政网运行效率为重点,提高机械化和自动

第 282 页

化水平;建立航空、铁路、公路相结合的快速邮运干线网。

四、原材料工业

原材料工业结构包括基本结构材料结构、轻纺工业原材料结

构,以及建筑材料结构等。在基本结构材料中,钢铁仍是主要原

材料,但它的发展速度在减慢,所占比重在下降;而塑料和铝的

发展速度却有大幅度提高,所占比重也在急剧扩大。在轻纺材料

中,人造短纤维和人造丝的生产发展速度很快,合成纤维的生产

增长尤其迅猛。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原材料工业,经过近年来的快

速发展,原材料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些原材料产量已居世界

前列。原材料供应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已不再是数量

的不足,而是品种、质量不能适应需求的快速变化。因此,原材

料工业今后主要应切实转换增长方式,重点是增加品种、提高质

量、降低消耗,大力搞好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

高竞争力;要以现有骨干企业改造扩建为主,少铺新摊子。

(一)钢铁 万吨,工业。 年,我国钢的年产量已达

位居世界第二位,品种、质量也有所提高,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提

高且能耗指标明显改善。宝钢等大型骨干项目的建设,带动了行

业工艺水平的提高。

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还不

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变

化; 生产工艺及装备水平仍比较落后。

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

以改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建成一批对国民

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高质量和增加短缺品种产量的项目。

加快现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改建、扩建,引进和开发当代

先进技术,抓好铁路、汽车、造船、电力、石油等专用钢材和不

锈钢生产线的配套改造和扩建。

第 283 页

依靠科技进步,用新技术改造和装备钢铁工业,加快淘汰

化铁炼钢、平炉炼钢、横列式扎机等落后工艺设备,推广高炉喷

煤、连铸、连扎技术。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大力节约能源,发展综合利用,充分

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发展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全面提高企业的

总体效益。

鼓励现有企业优化组合,改善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实现规

模经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大力节约能源,发展综合利用。

(二)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

原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有 种之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有色金

属,加速其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

年 种有色金 万吨。有色金属属产量 工共计 业技达到主要的

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品种类增多,质量有所提高。铝基

本能满足国内需求,铅锌还可出口一部分。

有色金属工业 矿山普遍亏损,原料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

薄弱; 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行业

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仍比较低。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

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增加品种和产量,提高质量。

以现有企业改造扩建为主,通过系统的技术改造,扩大生

产能力,增加品种,加强废渣中的金属回收,搞好资源综合利用;

重点发展氧化铝和建设新的铜基地,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煤电铝联

产。

加快新技术应用的步伐,采用氧化铝强化熔出、大型预焙

电解铝、铜富氧熔炼、铜铝连铸连扎等新技术,降低物耗、能耗,

第 284 页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加强对钨、锡、锑、钼、稀土资源

的保护;加快有色金属和半导体硅材料新产品的开发,重点是电

子工业、机械工业等需要的高纯度材料。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口短缺资源和产

品,出口长线产品;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三)化学工业。化工原材料包括:化肥、农药等支农化工原

料;硫、盐酸、纯碱等无机化工原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

胶等有机化工原料;染料、涂料、助剂、溶剂、感光材料等精细

化工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化学工业发展极为迅速, 年我国合

成氨、化肥、农药、硫酸、纯碱、烧碱、乙烯、塑料分别比

年增长

年,化肥、农药、硫酸、烧碱产量分别达到 万吨、

万 吨、 万吨。万吨、

化学工业的主要问题: )产品的数量、结构、质量不能很

好适应市场的需要; )生产技术 企业水平低,设备陈旧;

效益低,矿山企业经营较为困难。

化学工业的发展对策是:

大力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支农化工和精细化工,抓

好基本化工的技术改造。

发展支柱产业和其他产业需要的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材

料,努力增加品种,提高质量。

加强企业管理,大力加强工艺、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开发,提

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 二 节   支 柱 产 业

一、支柱产业的意义

经济史表明,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总会有某些产业的份

第 285 页

额迅速增大,以致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产业

被称为支柱产业,又叫主导产业。

从产业结构分析的角度看,任何经济发展的过程都可以看成

是某些支柱产业形成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因此支柱产业在

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般说来,支柱产业具有如下特点。

(一)与其他产业相比,支柱产业有较高水平的生产率,生产

率的增长速度也较快。社会经济资源流向哪一个生产部门是有选

择性的,为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支柱产业,

如果要比别的产业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或者是在产出结构中占据

较大的比例,必须吸收更多的经济资源,这就要求有较高的生产

率。

在理想状态下,支柱产业的生产率应该比其他产业更高,但

是由于现实的复杂性,作为支柱产业的行业开始不一定具有这个

特点。如战后日本发展汽车工业时,在起步阶段和其他部门相比,

前者的生产率并不具有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汽车工

业的生产率水平迅速提高,一跃成为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支柱产

业。不仅如此,支柱产业生产率较快的增长速度,还意味着有其

广阔的需求前景和采用新技术的巨大潜力。

(二)支柱产业对相关产业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支柱产业不是

孤立存在的,它是生长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当中的。从技术的特点

来看,支柱产业通常是那些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在投

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矩阵中,这类产业所对应的行或列通常没有

缺项(说明与其他产业联系范围广),而且直接消耗系数都较大

(说明联系强度大)。由于这种关联,支柱产业较高的生产率水平

会传递到相关产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通

过产业部门的相互联系,这种外部效应会一级一级地波及下去,直

至贯彻到各个产业中,从而使各个产业的生产率水平有不同程度

的提高。

第 286 页

支柱产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概念,它与时间、地点、国

情等因素紧密相联。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作为支柱产

业的行业会有不同。同样,在相同的发展阶段上,不同国家的支

柱产业会有明显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做过支柱产业的行

业有纺织、煤炭、钢铁、汽车、造船、建筑、重化工、电子等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将来在支柱产业的家族中会增加新的成员。同

时,也不排除在传统的支柱产业中赋予新的内容,使其焕发出新

的生命力。从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支柱产业的选择次序和

内容的确有所不同。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上个世纪

首先工业化的国家,在当时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充当支柱产业的是

纺织工业和煤炭工业。与英国相比,日本是工业化国家的后起之

秀,在经济发展中,钢铁、造船、重化工、汽车、电子工业都充

当过日本的支柱产业。可见,对工业后起国来说,选择支柱产业

一方面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创造

性地发展本国的工业。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

展的客观规律,恰当地选择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一项重

要而又现实的任务。经验表明,支柱产业一方面是客观经济条件

的产物;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支柱产业的作用,运

用适当的产业政策使支柱产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够推进

经济的发展,用较短的时间走完其他国家用较长时间才走完的路。

在我国经济建设历史中,曾提出过“以钢为纲”的口号,虽然没

有用支柱产业的提法,但实际上是把钢铁工业放在支柱产业的地

位上了,由于理解的片面性,实践的结果形成了“重生产、轻生

活”的工业生产结构,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投入多、产出少,

经济效益差,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历史教训应该汲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把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工业、汽

车工业和建筑业确立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

第 287 页

发展的总的方针,是要进一步面向市场,激发竞争活力,依靠市

场配置资源。各支柱产业的发展要确定有限目标,择优扶持,集

中突破,提高技术起点,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在引进技术

的同时,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品附

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二、机械、电子工业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电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

信息化的产业基础,其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与综合

从小到大、从无到多年来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 有,我国机

械工业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产业部门,电子工业也

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准的重要产业部 多年来,门。

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产值一直处于各行业的前三位;从增长速度

,而机看,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械工业、电子

工业的总产值增长速度为 。可以说,机械工业、电子工业

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另外,机电产品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 年我国机电

额达 亿美元产品出口 ,占全国贸易总额的

(一)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一个范围最广、门类最多、产品

繁杂、技术性很强的机电产品制造部门。它既制造作为生产资料

的各种现代化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又制造作为消费资料的各种

生活用的机电产品。它既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部和技术改造

部,又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服务部。

从建国到 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生产矿山设 万备

吨,发电设备 亿千瓦,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成为真正的

国民经济装备部。“八五”期间,机械工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

(不含汽车),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提供重大

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 288 页

机械工业的主要问 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低,题:

产品技术水平低,更新周期长,市场应变能力差,一些重大技术

成套装备和关键产品仍不 企业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技术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基础零部

件可靠性 生产集中度低,长差,基础机械的精度和效率较低;

期以来未能形成一批代表行业水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

企业或企业集团,也缺少一大批产品有特色并达到相当经济规模

的专业化协作配套厂。

从服务结构看,我国机械工业曾长期主要为重工业服务,今

后要改变为同时为轻工业和农业服务;从主要为基本建设服务,改

变为同时为技术改造服务。从生产结构看,存在着普通产品与高

精尖产品并存的生产结构,其趋势是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和自动化的发展,高精尖产品的产量将迅速增加。今后,我国国

民经济将朝着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这对机械工业的产品性能、质

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机械工业的主要发展对策是:

积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组建一批有竞争力的跨地区、跨部门、以资产为纽带的大型企业

集团。

重视科技开发,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努力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着重提高电力、化肥、乙烯等大型

成套装备的开发和制造水平,改进数控机床等重要基础机械以及

液压、气动、密封、仪器仪表等重要机械基础件的性能和质量。

(二)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是在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制造

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专用原材料的新兴工业部门。电子产品

更新快、应用范围广,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工

业、农业、国防、科技、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八五”期间,我国电子工业发展迅速,总产值年平均增长

第 289 页

年年达 亿元。 ,共生产数字程控交换

万台、机 万台、微型计算机 亿块;电视机、集成电路

收录机和组合音响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电子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量规模偏小,占国内制造

世纪对支业的比重偏低,离 柱产业的要求尚有很大距离;

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特别是系统配套、服务能力较差,各行业

所需的装备类电子产 企业组织结构不品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尽合理,规模经济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科研与

生产脱节,且科研开发能力较弱,不适应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和市

场迅速变化的需要。

世界电子工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微型化、数字化和系统化。从

发达国家的电子工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看,在消费和投资这两类电

子工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由消费类为主向投资类为主的转

变趋势。我国也已提出把生产资料类电子产品作为发展方向,加

快实现电子产品国产化。今后,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对策是:

加速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狠抓规模化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竞争能力。

抓国际市场开拓,利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退出中低档电子

产品市场的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扩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中低

档劳动密集型电子产品的出口。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增

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力;对集成电路

的发展实行优惠政策,继续实施集成电路专项工程;开发符合国

际标准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抓好数字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

光纤通信等设备的开发和生产;发展新一代数字化消费类电子产口

。口

三、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与农业、轻工、市场和人民生活、出口贸易都有

第 290 页

紧密联系的工业部门。发展石油化工,特别是三大合成材料生产,

具有能源利用率高、产品附加值大、能带动一大批加工工业和传

统化工部门发展的优越性。世界上石油化工在 年代获得高速发

展,促进和带动了整个化学工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此后,石油

化工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产业。

我国石油化工自 年第一套乙烯装置在兰州化学工业公

多年的历司投产以来,已走过了 程。 多年来,石油化工发展

年底,全国迅速。到 亿吨、乙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

万吨、合成塑料生产烯生产能力 能力 万吨、合成纤维原

万吨、合成橡胶生产能料生产能力 力 万吨,均居世界前列。

(一)石油化工的主要问题: 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石油化

工的能耗、物耗、轻油收率、加工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与国际水平

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乙烯原料消耗比国外高 ,轻油收率只相当

石化产品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于国外先进水平的 还不

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品油柴汽比偏低,三大合成材料

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市场满足率只有 企业组织结

构不合理,多数生产装置没有达到经济规模;四是油化结合水平

不高,综合利用率低, 炼油厂气体绝大多数作为燃料烧掉,仅有

被用作化工原料。

(二)石油化工的发展对策。

坚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要求的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联合优势,依托现有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逐步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

发展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合成纤维、合成树脂、

合成橡胶。

炼油,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潜力,大力提高企业经济规模、产

品档次和质量;结合国内外两种资源,合理调整供油分配;加快

发展原油、成品油储运设施,逐步发展成品油管道运输。

第 291 页

乙烯,走以改建、扩建现有乙烯装置为主的道路,大型乙

万烯装置向 吨以上的规模发展。

四、汽车工业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

历史时期把汽车工业当做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主要原因

在于:汽车工业关联面广,能够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它向

前关联着冶金、橡胶、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等部门,向后涉及

到交通运输、石油、保险、维修和销售等部门;汽车是交通运输

的主导力量之一,当今世界交通运输结构的最显著的变化是汽车

承担的客运占主导地位;汽车工业是科技进步的结晶和推动力,它

是技术密集型大批量生产部门,是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

品的主要应用部门;汽车工业还有产值大、创汇多、效益高的特

点。

汽车工业发展水平与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

入和消费水平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根据我国的测算,工农业

总产值每递增 ,公路货运量将递增 。根据国外经验,当

人均国民收入超过 美元时,居民对小汽车的需求开始迅速增

长;达 美元时,小汽车就将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到

我国的汽车工业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从 年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投产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中型卡车为

主体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八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总产值年均增长 年达 年至亿元。

年,汽车产量由 万辆增加到 万辆,其中轿车由 万辆增加

到 万辆;摩托车由 万辆增加到 万辆。产品结构趋于合

理,载重 吨以下的载重汽车和轻型车在总量上基本满足国内需

求,摩托车、大客车、零部件、重型车开始批量出口。

(一)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厂点多,生产规模偏小; )产品科研和开发投入不足,没有建

第 292 页

立起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科研体系,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慢;

相关工业发展滞后和汽车市场体系不完善等也制约着汽车工

业的发展。

从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工业一要改变生产中型

车多,生产轻型、重型车少的现状,以适应公路集装箱运输和农

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二要逐步实现从以载重车为主体向以小轿车

为主体的战略转移,以迎接大众消费小轿车时代的到来。

(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我国汽车工业总的方针是要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建立自主的汽车

技术开发体系,实行规模经营。主要对策是:

以大集团为主,促进汽车工业集中投资和产业重组,国家

应支持 家 家汽车集团向 万辆及以上的生产能力发展。促

进 家 家摩托车重点企业,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

提高零部件的投资力度和生产集中度,扶持一批重点零部

件骨干企业尽快达到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的生产经营水平。加

快建立我国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体系。

加强技术开发,建设产品开发基地和制造技术基地,提高

自主开发能力。

五、建筑业

建筑业是以建筑产品生产为对象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与冶金、

建材、化工、木材等众多部门联系紧密,能够带动一大批关联产

业的发展,它的建筑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

术基础,既服务于生产,又服务于生活,它还是能够吸纳大量劳

动力的劳动密集型部门。

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房屋建筑、工业安

装、市政建设以及水电、交通邮电工程建设等多种专业、门类齐

全、综合配套的产业。其增加值位于工业、农业之后,居第三位。

全国有建筑企业 万多个,从业人员 多万。

第 293 页

(一 建筑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承发包中的不规范行为较多,炒卖工程、私下交易、部门保

护、地方壁垒等问题比较严重 )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工程质;

)一些建筑企业量问题较多; 内部管理松弛,以包代管,短期

行为严重。

(二)我国建筑业的主要发展对策。

逐步建立完善的建筑市场体系,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

承发包之间的交易行为。

进行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扶持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发

挥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大力推行建设监理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和

社会化。

大力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工程合

作。

重点建设城乡住房和公共工程,改进和提高设计水平,加

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第 294 页

第十三章  采掘与加工、原料与

制造工业结构

在工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原料性质和来源,把工业分为采

掘工业和加工工业。这一结构形式包含着两层内容,即采掘工业

和加工工业结构,以及加工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和制造工业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主要体现工业再生产过程中前后序列的衔接关系,

是一种序列结构。本章主要讨论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结构、原材

料及其发展趋势、原材料工业和制造工业结构三个问题。①

第一节  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结构

采掘工业是指工业中从自然界开采各种原料、燃料的部门。其

劳动对象直接取自于自然界,即是未经人类劳动作用过的自然资

源。传统的采掘工业包括有用矿物的开采和未经人工培植的动、植

物性资源的采集。主要包括黑色金属矿的采选,有色金属矿的采

选,煤炭、石油、化学矿和非金属矿的开采等工业。随着科学技

术不断进步,采掘工业部门不断扩展,新的采掘部门不断涌现。如

对阳光资源采集的太阳能工业,直接从空气中制氧、制氢等工业。

加工工业是指对采掘工业的产品、农副产品进行加工,或对

加工工业的产品进行再加工的工业。其劳动对象是经过人类劳动

作用过的原材料,是对上述原材料进行不同层次的再加工。加工

①参见《中国工 部门结构 版,》,

第 295 页

工业按其劳动对象的来源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对采掘工业产品加

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工业。前者又可分为 )直接对以下两类。

采掘工业产品进行加工,如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电力

工业、煤炭洗选、石油加工、化学工业、木材加工工业。 对

经过初步加工的工业原料进行再加工,如机器制造、黑色金属和

有色金属的加工。其中后者也包括两类:直接对农副产品进行加

工,如面粉工业、制革工业、纺织工业等;对以农副产品为原料

经过初步加工的产品进行再加工。如食品工业,制鞋工业,服装

工业等。

一、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生产联系

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产联系。采掘工

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为加工工业提供原材料。采掘工

业提供的燃料、原料越多,加工工业发展越迅速。整个工业

的原料来自于采掘业 ,尤其是重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矿产资

源,这都与采掘工业有密切联系。加工工业的发展又能使采掘工

业的产品得到充分、综合的利用,提高采掘工业的使用价值,变

成各种工业产品,所以这两个部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

促进,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两者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才能使整个工业协调发展。

(一)采掘工业是加工工业的基础。在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的

相互关系中,采掘工业是加工工业的基础,即采掘工业的规模和

发展速度是加工工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般

说,加工工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是以采掘工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为起点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采掘工业不能为加工工业

生产出足够的原材料,加工工业就没有加工对象,或者使其加工

我①参见陈淮: 产业经济世纪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若干战略问题》,载《经济

管理》,

第 296 页

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整个工业也无从发展。又如,采掘工业提

供的能源供应紧张,使大批生产能力开工不足,成为经济中的薄

弱环节。 年代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有 因能源短缺而开工不

足。 采掘工业的规模越大,所提供的加工对象越多,加工工业的

规模才能相应地扩大;采掘工业的发展速度越快,加工工业的发

展速度才能相应地加快。所以,我们认为采掘工业是加工工业的

基础。

这种基础作用决定了采掘工业必须先行于加工工业,即采掘

工业要走到加工工业的前面。在两者的正常比例中,采掘工业的

生产能力比加工工业要大一些,在数量上要保持采掘工业产量大

于或等于加工工业的需求量。也就是要为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足

够的燃料和原材料,使加工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物质基础。这也

正是保证加工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要想发展加工工业,首

先要优先发展采掘工业,“先采掘,后加工”这是工业发展的普遍

规律。

一般说来,加工工业可以有多层次的深加工,产值的增长速

度比采掘工业快一些,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加工工业技术进步不

快,加工深度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只是一般产品在数量上的

增加,产品结构不变,那么加工工业超前发展就会出现与采掘工

业比例失调的情况。特别是在我国外贸进出口能力还不大的情况

下,更应该注意不使加工工业的增长超过采掘工业的承受能力。否

则,到承受不了时,加工工业速度还是要跌下来。如 年至

年的大跃进、大搞三线建设,以及 年代末以来几次固定资

产投资失控,工业出现“超高速”发展,都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加

工工业猛增,导致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矿山采掘比例失调,发

电设备严重超负荷运转。接踵而来的是经济调整,缩减投资,加

①参见《我国产业经济世纪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若干战略问题》。

第 297 页

工工业大大降速,乃至减产。

(二)采掘工业的发展比加工工业难度大。从采掘工业的生产、

建设特点来看,它的制约条件比加工工业更多、难度更大。

就劳动对象而言,采掘工业的劳动对象是自然赐予的,在

现有条件下,人们不能随意增加;又因矿山建设的地点是矿藏的

地理位置决定的,不可随意移动,况且这种地点往往是处于交通

不便和缺乏动力、维修等条件的内地,或缺乏生活服务设施的山

区。矿山的开发,要克服地面、地下自然条件所造成的诸多困难。

就生产特点而言,采掘工业只能根据现有的自然资源,经

常移动生产力要素,受到矿产资源储量、地理分布和生成状态等

的制约和限制。为了保持采掘工业生产的稳定性,还需要事先不

断准备好新的资源和开辟出新的工作场地。而且采掘工业生产过

程本身是笨重物体的采掘与转移,离开了运输这一基本环节,采

掘生产就难以进行。又由于矿山的金属含量不高,冶炼一吨金属

所需矿石往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例如每炼一 吨吨钢,需要

吨铁矿石、炼焦煤和辅助材料等矿产品。因而,每增加 吨炼

钢能力 吨,就要增加 吨的矿山生产能力。由此可见,采掘工

业生产工作量是很大的。

就建设特点而言,采掘工业的劳动对象随着不断开采而消

失。采掘工业不仅在扩大再生产时要进行基本建设,就是在简单

再生产过程中,也要进行大量基本建设。由于矿产资源都保藏在

地下,所以在设计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查明

矿源和储量。为了保证采矿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开采的同

时,必须抓好掘进或剥离工作(在地下矿是掘进,在露天矿是剥

离),注意采掘比,随时准备好工作面。所以采掘工业比加工工业

所需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如果 万吨生产能力的钢铁厂需一

年建成的话,建设与其相应规模的矿山,则需要 倍 倍的时

间。新建矿山投产后,达到设计能力又需要一段时间。

第 298 页

另外,我国采掘工业增长速度始终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和加工工业增长速度,也和资金短缺及资源本身储备量的自然约

束有关。上述特点决定了发展采掘工业比发展加工工业更加困难,

受到更多的制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所以,为了保证采掘

工业与加工工业协调发展,必须使采掘工业先行,并且要留有余

地。

在工业内部,要坚持以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制造工业为

序,保证采掘工业先行于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工业又先行于制造

工业。这种先行不宜于用发展速度来表示,因为两个相关部门的

发展速度高低受原有基数的影响很大;而应该以两个相关部门的

生产能力相互适应的程度来表示,即先行部门的生产能力应略高

于相关部门的生产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证应当先行的部

门先行。现阶段,我国应着重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三)我国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目前我

国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发展不协调。我国采掘工业比较落后 原

材料、能源供应紧张,以致一部分加工工业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

用,这是工业部门结构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后我国工业和整

个国民经济能不能保证较快的增长速度,能不能完成 年的宏

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动力问题是否得以恰当的解决。

我国的现状是: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发展不协调,采掘工业

发展滞后 至表,加工工业超前发展,详见表

表 重工业生产总值比例 )

页,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出版北京 ,中 国统计 社,

第 299 页

单位:表 年国内投资额分配 万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表 单位:万元年国内投资额分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 年各行业基建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资料来源:《 页。中国统计年鉴

从 年至 年,重工业总产值的内部结构比重看:采

掘工业大体呈下降趋势,从 年的 下降到 年的

;加工工业大体呈上升趋势,从 年的 上升到

年的 。重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在“八五”期间调整和

变化比较大, 年达到 年又下降到 ,相

第 300 页

差近 个百分点。①

二战后,发达国家的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也是不均衡

的。 年代初以来,在工业总产值中,采掘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呈

下降趋势,加工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就增长速度看,采

掘工业增长速度普遍低于加工工业;而在加工工业中,又以化学

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最快。近年来,电子、电子计算机等

工业部门发展也很迅速。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表现都很突出。只不过发达

以上国家加工工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 ,金属制品工业占有特

别的地位;发展中国家采掘工业的地位要比发达国家重要得多。

我国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

价格体系不合理。在我国,采掘工业产品价格低,加工工

业产品价格高。物质利益始终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加

工工业企业可以从其产品的生产价格与社会销售价格的差额中获

取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加工工业的附加值越高,企业获利

越大。

在我国,企业正常利润的动机是在价格扭曲的轨迹上进行的。

年,我国投入每百元资金所实现的利税,煤炭采选业为

元,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为 元,石油加工业为 元,橡胶

制品业为 元,化学 元。到工业为 年,投入每百元

资金所实现利税,煤炭采选业为 元,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为

元,纺织工业为 元,煤气为 元,而黑色采石业

为 元,电力为 元,皮革为 元,自来水为 元。 这

①中国社科院工经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页,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

②国家计委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司课题组: 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回

顾和分析》,载《经济研究参考》,

第 301 页

种差距悬殊的扭曲比价,极大地挫伤了价格低的企业生产经营的

积极性,它们出售的产品的价格还不足以补偿其成本。

采采掘工业不易在短期内获取高额利润。 掘工业受天然

条件限制较大,是短期内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每个矿点与油

田都经 衰竭 报废的过兴盛 程。随着储量的减少,历一个开发

开采难度增大,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耗费更

多的物资。采掘工业比加工工业投资回收期长,成本高,生产难

度大,收效慢,不易在短期内见效。采掘工业比加工工业进入

(退出)壁垒难度大。一般企业不愿把有限资源投入采掘工业,而

且采掘工业产品品种单一,质量标准化程度高,不易形成产品差

别化优势,也不易获取高额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不易处于特

别有利的地位。

随着采掘工业开采成本的提高,如果进行国际间比较,不

少企业家会发现,到国外去购买或开采同类资源,可以避免把有

限的资源与技术投到边际成本递增较快的产业,获取较大的利润。

这也无形中遏制了我国采掘工业的发展。

政策导向因素。我国目前加工工业获利高,采掘工业获利

低,不少地方政府在短期利润的驱使下,主动地把地方资源投向

或诱导企业把资源投向加工工业。近年来,不少地区鼓励企业加

大对家用电器等制造行业的资源投入,乡镇企业绝大部分涌向加

工工业,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这些都加快了加工工业的发展。

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投入上的差异。近年来引进的先进

技术和资金投入加工工业的多,投入采掘工业的少,更加促使这

两个部门间的差距加大。

近年来,我国加工工业盲目发展,产品结构趋同化,深加

①参见杨瑞丰等:《工业经济管理 工业发展及其对策》 页,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

第 302 页

工度又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表现在初级加工产品、低附加值

产品所占比重大,而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小。这

也是我国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发展不协调的影响因素。

另外,加速能源升级换代是一批工业化国家最早跨入现代化

的重要物质条件,今后我国也会走这条道路。那么替代品的出现

会减少对某些采掘业产品的需求,这也影响了采掘业的发展。

二、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发展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在工业总产值中,采掘工业产值所占

比重呈下降趋势,加工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就增长

速度看,采掘工业的增长速度普遍低于加工工业,而在加工工业

中,又以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最高。总之,加工工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采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

来越小,最终使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摆脱资源的约束。

(一)工业总产值中,采掘工业比重下降,加工工业比重上升。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从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移,在加工工业中,消耗原料较多的粗加工的

初级产品比重相对下降,而经过细加工的消耗原料较少的中间产

品或半成品比重相对上升,经过精加工的节约原料型的最终产品

比重上升。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中可知:在工业化初期,初级

产品比重大于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比重又大于最终产品;在工业

化中期,初级产品比重小于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比重大于最终产

品;在工业化后期,初级产品比重小于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比重

小于最终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以

及整个加工工业的加工阶段高度化,大大地降低了加工工业的原

材料消耗。由于产业重心不断向加工工业中制造业等下游生产领

域后移,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加工层次不断延伸,从而与上游生

产领域的采掘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相比,加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第 303 页

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为了

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的比较利益,努力发展加工工业中的制造

业,而不断淘汰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形成以加工工业为核心

的产业结构,最终使加工工业发展逐渐摆脱资源的约束,不断使

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采掘工业的增长速度。

由于加工工业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技术要素相继取代

资源地位,成为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新的支持要素,从而使矿

产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不断下降。

“八五”期间,在加工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的产值构成中,以

年不变价格计算,加工工业比重上升,而原材料工业比重下

降,详见表

表 “八五”期间加工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的结构变动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 页。发展报告

加工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的变动关系是:在经济高度扩张中,加

工工业比原材料工业扩张更快,比重上升;但随着由此引起的工

业品价格上涨,原材料工业的价格涨幅大于加工工业,使当年价

格的加工工业比重下降。在经济紧缩中,随着投资下降,原材料

工业的价格涨幅与增长速度都明显降低,加工工业的相对比重又

上升。因为工业高度扩张时,原材料工业的扩张速度远远跟不上

第 304 页

加工工业,而在工业紧缩时,原材料工业又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这

就是经济波动尤其工业大起大落之后,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结

构矛盾总是进一步加深的原因之一。

(二)改进措施。要尽快改变我国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发展不

协调的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发展采掘工业。在采掘工业落后的状况下,只有适当地提

高采掘工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其所占的比重,使它与加工工业协

调发展。要保持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协调发展,必须有个动态的

概念,随着时间、地点、生产条件的变化,在特定条件下保持特

定的比例关系。为此,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各方面关系。

在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关系上,要把采掘工业放在优先地

位,采取“先采掘、后加工 )采掘工业生产要按照”的方针。

“以采促掘、以掘促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进行,保持

矿产资源合理的采掘比例。 是非再生资源,因而要合理开发,

注意保护,避免浪费。针对矿产生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

开发矿业可采取中外合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以及鼓励社会集资等

方法,改变独家办矿的局面,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促进采掘

工业发展。为了保证采掘工业先行,首先要使能源工业先行。

提高加工工业素质。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总

水平还不很高,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还不很大,主导产业

还是基础产业。所以,加工工业对采掘工业产品的依赖性还很强,

对其消费也很多,近年来加工产业群的资源配置失衡。表现在:

企业规模分散化趋势,造成固定成本过高及对基础产业的过

度需求。 加工企业层的封闭性 企业内一体化经营。企业

层往往低于适度规模批量,自己生产所需零部件,牺牲社会专业

化效益,造成对采掘工业产品消耗过大、成本的大规模增加和超

常追加。 企业同步同向扩张与收缩,造成产品结构趋同化、成

本增加、产品积压和生产能力闲置。所以,有必要对加工工业进

第 305 页

行改造,提高加工工业素质。对钢铁、化工等原材料产业要适度

控制扩张速度,提高质量;对制造业要努力延伸加工层次,提高

附加价值,减少对资源投入的依赖。在国力允许下,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提高初级产品深加工的程度,逐步

实现加工阶段高级化(高加工度化)。

通过加工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采掘工业的发展。有效措

施是: 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努力促进加工能力向深加工阶段

延伸,特别要加强对产业内原有资产存量的 推进优化组合。

规模经济发展,提高集中度与专业化水平,适应加工工业的生产

特点。提高集中度与规模经济水平的方式应从控制设备功率、生

产能力为主转换为提高专业化率与批量起点为主,推进小企业、大

批量的良性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

次和技术含量,继续推进机电一体化和新型材料的开发。①

第二节  原材料及其发展趋势

原材料是工业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原材料的短缺严重制约

着工业的发展。建立强大的工业原材料基础,更合理地利用原材

料,对于加速发展我国工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原材料及其分类

(一)原材料的概念。原材料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在工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资源要素中,凝结着人类加工的劳动对象。

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原始原料和材料两部分。凡是直接取自

农业或采掘工业的,如矿石、原油、原煤、原棉、牲畜皮毛等称

为原始原料;对原始原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所得的原料,如生铁、

①参见陈淮等:《中国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战略思考》,载《经济科学》,

第 306 页

钢材、水泥等称为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通常把原料和材料

通称为原材料。

马克思指出“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并非任何劳动对象

都是原料。” “已经被以前的劳动可以说滤过的劳动对象,我们称

为原料。”②所谓“滤过”,乃是指劳动过程的作用,即劳动对象只

有它已经通过劳动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是原材料。未被开采过

的矿山、未被开发的森林是劳动对象,但不能看做是原材料,只

有经过人类劳动开采出来的矿石、原木等才是原材料。

劳动对象在变成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产品以前,一般都经

过一系列连续的加工阶段。上一阶段的产品是下一阶段的原料。如

铁矿石是炼铁的原料、生铁是炼钢的原料、钢是轧钢的原料、钢

材是机器制造业的原料等。

原材料的特点如下。

原材料是有价值的社会劳动产品,作为凝结人类劳动的社

会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商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原材

料的让渡应依照等价交换原则。

原材料是以自然资源为源泉的劳动产品。原料资源的开发

利用取决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社会劳动的投入程度。

原材料是作为劳动对象的社会产品。大机器工业所决定的

社会分工要求对专门作为生产要素的原材料进行社会化生产。在

整个工业再生产环节中,后续部门需要特定的前置部门的产品作

为劳动对象,即原料。因此,原材料生产与加工生产的划分是相

对的。

(二)原材料的划分。

按原材料的加工程度,可分为原始原料和材料两类。前者

是指采掘工业和农业提供的产品,后者是加工工业的产品。这种

① 《马克思 页恩格斯全 卷,集》,第

第 307 页

划分便于研究工业部门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

按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原材料和

辅助原材料两类。前者在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的实体,如炼铁用

的铁矿石、制造机器用的金属材料、织布用的棉纱等。后者虽参

加生产过程,但不构成产品的实体。它们或作用于主要原材料,使

其发生所要求的变化,如纺织工业用的染料、漂白粉等;或用于

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而被消耗掉,如机器运转时用的润滑油、工

艺或动力用的燃料等;或为生产活动创造一定的劳动条件,使生

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如照明用电、取暖用燃料等;或为产品离

开生产过程进入流通、消费领域所必要的包装材料等。这种划分

便于分析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情况。

按原材料的来源,可划分为工业产品原料、农业产品原料

和海洋产品原料。工业产品原料包括: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获得的

矿产原料,如各种矿石、煤、石油、油页岩等;用化学方法制造

出来的人造原料,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农业产品原

料包括:植物性原料,如棉、麻、烟草、木材、油料作物等;动

物性原料,如牲畜的皮毛、鱼、乳等生物性原料。海洋产品原料

是通过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工业原料,如海洋矿产、生

物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这种分类适用于分析工业各部门的原料

来源及其构成比例。

按原材料的使用时间,可分为长久使用原料和一次性使用

原料。前者如钢材、木材、塑料等,可使用多年;后者如燃料、粮

食等,只能使用一次。

按原材料发现和存在的时间先后,可分为新型材料和传统

材料。前者是指那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具有优异性

能和富有发展潜力的各类材料。新型材料是利用分子乃至原子水

平的控制技术加工而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精密材料,包括具有高

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新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再

第 308 页

者一般是指已经被开发和广泛利用的工业原料,如以钢铁为代表

的传统金属材料等。这种划分便于分析原材料结构的发展方向。

按原材料的生产方式,可分为天然原料和人工原料。前者

是指从自然界开发出来的天然形成的工业原料;后者是指人类用

化学方法合成的原料。这种划分有助于分析原料开发的科学技术

水平。

二、原材料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一)原材料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原材料的数量决定工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原材料是生产

力的重要要素。作为劳动对象,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而成为产品,工业生产的连续性要求不断补充新的原材料,而且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没有足够

的原材料就会制约工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

原材料品种的多少,决定了工业的部门结构。原材料品种

的多寡,反映了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了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方向。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原材料品种

少,工业部门也较少。随着工业的发展,原材料品种不断增多,工

业部门也不断增多。某些原材料品种,决定新兴工业部门能否存

在和发展。如果仅仅从国内因素考虑,原材料的品种结构决定了

一国的工业部门结构。

原材料的质量水平,决定工业产品的质量。原材料作为工

业生产的必要投入物,其质量对工业的产出有着直接影响。同一

种产品用不同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其质量往往会有明显的差别,这

些差别分别体现在产品的功能或寿命上。如国产汽车轴承,主要

由于钢材质量差,其使用寿命只及美国同类产品的 。因而优质

原材料是生产优质产品的基础。

原材料对工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

在工业品的价值构成中,一方面原材料费用所占的比重很大。随

第 309 页

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另一

方面,技术进步也为节约原材料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因而原材料

对工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

(二)原材料短缺对工业发展的制约。

在原材料短缺情况下,短期内工业还可以勉强维持较高的

发展速度;但由于后劲不足,速度不但会下降,还可能造成工业

内部的比例关系失调。同时,原材料无保证,极易造成企业停工

待料,使现有企业人员、设备等生产能力闲置,造成经济损失。

原材料短缺往往造成企业行为畸形化。为了使企业生产顺

利进行,企业往往超量储存原材料,以备不时之需,导致流动资

金占用过大,产品成本过高。

由于资源短缺,为了维护国内工业的正常生产,不发达国

家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必需的原材料,这势必会压缩先进技

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从而使工业由于技术落后而发展迟缓。长

期大量进口原材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工业发展。

考虑到原材料的短缺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制约,大力开发和节

约使用原材料成为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①

三、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我国采掘业和原材料生产尽管前一阶段已取得很大进展,但

其增长速度始终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处于瓶颈地位。

要解决原材料短缺问题,除大力开发,增加原材料的供给数量外,

还应在工业生产中尽量节约和合理使用原材料,因为工业化和工

业现代化不能建立在高消耗、低效益的基础之上。节约和合理利

用原材料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合理选择原材料,广泛开发代用品。在工业生产中,同

一种产品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原材料来生产,同一种原材料又可以

① 参 见 《 业经济管理 工业发展及 页。其对策》,

第 310 页

制造出不同的产品。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就要根据原材料的特性

及价格等因素,进行认真选择。选择原材料与开发代用品有密切

的联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采用代用品的范

围比过去广泛得多。如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用非金属材料

代替金属材料、用新型材料代替传统材料等。对原材料进行选择

和代用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各种原料用在能

给全社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地方。各级政府要用经济的和行政

的方法促使企业少用短缺材料,优先保证那些产品适销对路、质

量好、成本低的企业需要,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要鼓励

和促使企业广泛使用代用品。

(二)降低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是合理使用原材料的基本环

节。①

做好原材料的初步加工。由采掘工业和农业提供的原始材

料,在使用前应经过分类、洗选、压块、烧结等初步加工,去杂

提纯,选取精料。这不仅可以提高原料的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

要的运输费。

改进产品设计和发展新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产品结构,提高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的程度;改进传动方式,如以液压传动代替齿轮传动等,都可以

显著降低产品的金属消耗量;采用合理的安全系数,选用新型材

料和积极开发新产品。

提高对各种工业原料的加工深度。对同一劳动对象尽可能

进行多层次的深加工,产品尽量向精密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能大

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

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这可以大大提高原材料的利用

率。如在机械工业中,采用精铸、精轧、少切削等先进工艺,可

①参见《工业经济管理 工业发展及其对策》, 页。

第 311 页

以降低金属消耗。

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加强原材料的供应计划,确定合理

的储备量,防止积压和浪费;建立原材料检验、仓库管理等规章

制度;制定并严格贯彻原材料消耗定额,加强对原材料消耗的核

算分析。

(三)加强对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二次资源是指退出工业生

产环节的各种废旧物资。对二次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可以节约

工业中一次资源的投入量,以缓解供求矛盾。

我国二次资源的利用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较大。如再生钢 年发、铜、铝、铅、锌占总量的比率,

达 和 ,我国同期则国家已分别达到

分别 和为 年废旧塑胶的回收

,我国率日本为 只有 年造纸用碱的回收率国外

最高已达到 ,我国只有 左右。 回收利用二次资源,既

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事半功倍,必须引

起足够重视。

总之,我们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重视原材料的节约与代

用。生产方面要努力提高成材率,发展高效产品,使用方面要提

高原材料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下大力量增强单位原材料所创造

的国民生产总值。

四、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型原材料

(一)原材料的发展趋势。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材料革命。

第一次材料革命是以铜器取代石器,第二次是以铁器取代铜器,第

三次是人工合成材料在生产工具的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最近几

十年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原材料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

参见吕德斌:《中国产业配置的现状及国际比较》,载《经济研究参考》,

第 312 页

适应这种需求,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传统材料不断更新

改造,而且还涌现出一批新型材料。

现阶段原材料发展的趋势是: 就工业品原料与农产品原

料的比例而言,工业品原料在整个原材料结构中逐步占统治地位;

而且在某些工业部门中,工业品原料逐步取代农产品原料。农产

品原料的比重日趋下降,但农产品原料的绝对需求量仍在上升。

)就天然原料和人造原料比例而言,天然原料逐渐让步于人工

就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比例而言,合成材料。 新型材料正处

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就内陆性原料和海洋性原料的比例而言,

从长远看,海洋的开发将给我国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原料基地。

今后材料发展趋势是:材料品种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用途

日益增大、人工材料的水平不断提高。当今世界材料正朝着高强

度、高质量、高纯度、高敏感的方向发展,朝着低比重、低成本、

低传导的方向发展,朝着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耐老化、耐

耐振动、油性、 耐磨性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是技术创新和

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

(二)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型原材料。新型材料的开发,极

大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首先新型材料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

的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技术,它往往伴随着一些新科学技

术的发展而产生,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 原材料需求的满足,

不仅有赖于现有原材料使用量的提高,而且需要把未曾使用过的

原材料引到生产领域中来,不断扩大原料品种,开辟新的原料来

源。新原料对促进新技术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种新型材

料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工业技术的一系列巨大变革,亦即是“新

的技术革命”的基础。例如,超纯半导体单晶硅的出现,促进了

电子工业的突飞猛进;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 使电子计算机工

业的发展;光纤通讯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通讯方式发生了根本

变革等。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无不以具备特殊性能的新

第 313 页

型材料为基础。其次,一些新型材料的出现,往往可以导致一系

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如合成树脂与塑料、合成纤维等

部门,都是在基本有机原料基础上衍生发展起来的。战后在传统

的陶瓷、玻璃的基础上,出现了新一代日本无机非金属材料,如

半导体材料、碳、硼、纤维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成的氧化

物、碳化物等。再次,新型材料的出现,还可改变原料资源的地

理分布,如精密陶瓷材料的发展,使原料基地的概念起了变化。

今后我们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尽快缩小我国原

材料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要加速高新技术在原材料工业

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引进国际已成熟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并积极

进行消化吸收;要注意跟踪国际上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等原材

料工业发展的新技术;同时原材料工业还要把节约资源、降低能

耗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五、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方针

根据我国原材料工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以及面临的国际竞争,

“九五”到 年期间,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方针 如下。

(一)积极推进原材料工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原材料工业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

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

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以上质量、上品种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优化企

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规模经济,加速技术进步,强化科

学管理。

(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要加强对国内

外市场的跟踪与监控,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与价格信息,抓住有利

①参见陈锦华: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页,北京,中国

统计出版社,

第 314 页

时机扩大出口,合理组织进出口,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

供求。

(三)重点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对用做化肥原料的天然

气、重油、轻油、柴油、无烟块煤等,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

保证化肥满负荷生产。

(四)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原材料工业。目前我国主要原材

料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相当可观,今后发展不再主要依靠新建

项目搞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应着重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走内

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必要的新建项目(包括引进项目),也要尽

量提高技术起点,符合经济规模。

第三节  原料工业与制造工业结构

一、加工阶段高度化

加工阶段高度化也称为高加工度化阶段。这是指重工业化过

程中由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工业为重心的结构的

发展过程。这是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之一。

按一般规律,高加工度化是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在重

化工业之后和技术密集化之前出现的必然趋势。工业化阶段的加

工工业发展,核心是以大机器装备国民经济的制造业的发展。高

加工度化的基本内容是产业重心从资源上、原材料上向提供生产

手段的制造业后移。高加工度化发展趋势有两层含义: 产业

重心不断向加工、制造业等下游产业后移,同时加工层次不断延

伸,从而与上游的采掘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相比,加工工业在国民

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工业化过程中,一些发达国

家为了在国际交换中取得最大比较利益,努力发展加工工业和制

造工业,而不断淘汰采掘、原材料工业,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

核心的产业结构。加工阶段高度化不但使产业结构的成长摆脱了

第 315 页

受区域资源结构强制的压力,而且也使产业结构成长摆脱了资源

短缺的约束,使国民经济的增长快于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增

长。

从各种原料加工环节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各国商品出口总

额中,低加工度的原料在发展中国家占优势,高加工度的综合成

品在发达国家占优势;产品越简单,加工度越低;产品越复杂,现

代化水平越高,加工度越高。对原料加工度越高,说明对资源的

开发程度越高。这种高加工度的综合产品要比原料贵得多,在国

际市场上价格高,能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要提高资源的

开发深度,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必然要追求加工阶段高度化。

最简单的产品基本属于原料型,是最低的加工度,如活牲畜

是 的原料型,茶叶、天 以上的原料然橡胶、烟草等是

型。而金属制品和机械等复杂的产品,是最 是高的加工度,

综合产品。

在加工阶段高度化中,要防止“虚高度化”出现。所谓“虚

高度化”是指在基础产业发展状况不好、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下

加工比重的提高。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而同

时又急于在经济上达到迅速增长的目标,因而偏重发展一般加工

工业,从而导致“虚高度化”。我国也不例外,“虚高度化”一方

面表现为基础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

为在工业高度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并未随之提高。我们要

加快加工阶段高度化的进程,同时也要防止“虚高度化”现象的

出现。

要加快加工阶段高度化的进程,一是靠技术进步,二是靠规

模经济。

二、原料工业与制造工业脱节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原料工业与制造

工业开始脱节已成为产业结构的一大趋势,即原料工业比重呈现

第 316 页

相对下降,而制造工业比重呈相对上升的趋势。

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认为,原料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脱节,是

世界经济中发生的一个主要结构性变化。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 年以来,

世界对原 。这意味着 年一个单位料的需求每年下降

工业产 左右。这种下降的速品所需的原料量只有 年的

度还在加快。日本下降的速度更快, 年日本每一单位工业产

品所消耗的原料,只有  年生产同样数量产品所消耗原料的

其原因是工业生产正逐步脱离原料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程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以

及整个加工工业的加工阶段高度化,大大降低了加工工业对能源、

原材料的消耗。工业生产中对原料和能源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渐下

降。同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在生产中原料的可替

代性不断增强。这表明在今后的经济竞争中自然资源的地位在下

降,自然资源和原材料已不是竞争的决定因素。从而更加明显地

表现出原材料的比重呈现相对下降,而制造工业比重呈现相对上

升的趋势。

面对原料经济和工业经济脱节这个世界性主要结构性变化的

趋势,我们必须从现实出发,进一步调整我国原材料工业和制造

工业的结构,本着“先原材料工业、后制造工业”的原则,逐步

实现原材料工业和制造工业结构的合理化。目前我国的工业序列

结构失调,表现为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滞后,而加工工业的生

产能力在同水平上过度扩张,出现了采掘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原

材料工业落后于制造工业的不正常现象,这种局面必须加以改变。

为此,应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在承认原料经济和工业经济

脱节趋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我国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发

展速度,并使其与制造工业相适应,使二者协调发展,争取使初

第 317 页

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相衔接,使最终产品的比重不断提

高。 从长远观点看,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以降低其对原材料

的消耗,特别要加强对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快产业结构高加

工度化进程,提高加工工业本身的素质。这是今后几十年最紧迫

的任务。

第 318 页

第十四章  工业分布与区域经济

工业分布和区域经济理论是工业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问题。所

以,研究工业分布与区域经济理论,探讨工业布局原则,了解我

国工业分布(布局)的变化和战略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

章主要讨论工业分布(布局)和区域经济两大问题。

第一节  工业分布

工业分布也称工业布局、工业配置。在欧洲称为区位论和空

间经济学;在日本称为国土规划和立地论;在前苏联称为生产力

配置学。

一、工业分布的含义

(一)工业分布的含义。工业布局(分布)是指工业生产力在

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问题。具体说,是指工业固定资产综合

生产能力的地区分布及与其他生产要素(劳动力、原材料、燃料、

动力、市场、科技、运输、通信等)的结合情况。

它包括区域布局、地点布局和厂址布局三个层次,三者互相

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工业布局从工业的地区结构方面反映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

规模和水平;从工业部门和工业企业的生产建设安排来看,它包

括工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布局。

工业布局的任务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各个时期

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各类工业建设项目布局的特点

第 319 页

和各地区的具体建设条件,制定和实施最优布局方案,将工业生

产力进行合理配置。

(二)工业布 世纪末期,英、法、德局理论的发展。早在

等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时,

韦伯于 年写成工业布局理论已经开始出现。阿尔弗雷德

《工业区位学》一书,说明每个工厂如何选择建厂地点,才能使其

产品成本最低。他认为,影响产品成本的关键是运输费用、劳动

力费用和集聚效益等三个区位因素,并应用区位三角形法寻求最

低成本点。韦伯理论被西方广为接受。

此后,在工业布局理论中出现许多流派,如费特尔的“贸易

区位论”、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廖施提出利用利润原则说明

区位趋势,登尼森提出动态研究区位问题、埃洛夫等提出“多成

本因素综合分析”理论、列昂夫提出地区间投入产出关系理论等

等。这些后继者把工业区位的探讨发展为贸易区位、城市区位的

探讨,从局部均衡的区位理论发展成一般均衡的区位理论,从生

产成本的分析发展为最大利润的分析,从静态的区位研究发展为

动态的区位研究,从纯粹理论的讨论发展为区位规划和对策的研

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工

业布局问题就会更加复杂,对工业布局的理论和方法的需求,也

更显得迫切。我们应努力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把

工业布局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三)合理工业布局的意义。工业布局是一种具有全面性、长

远性和战略性的布局。工业布局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工业本身,

关系到工业基建投资效果与投产后生产中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的

优劣,而且对整个经济建设、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民族团结、国

参见周起业等:《区域经 页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320 页

家安全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

合理工业布局的意义是:

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经济

条件,促进全国及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

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地区分工与协作,发挥地区优势,消除

不合理的运输,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工业向内地合理布局,能够促进各民族经济协调发展,加

强民族团结,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有利于加强战略后方

建设,有利于巩固国防。

有利于合理使用和节约国家建设投资,加快建设进度,尽

快发挥投资效益。

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环

境保护。

如果工业布局失误,必定会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是:

经济损失巨大。如沿海与内地、新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比例

安排失调,会严重延缓整个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单是一大型工程厂址选择失误也可能造成巨额浪费。

影响时间长。如果把污染环境的工厂放置在城市的上风或

河流的上游,会使整个城市和流域长时期持续受到工业污染的危

害。如把运量大、加工程度高的工厂建立在远离原材料、燃料产

地的地方,不仅增加对运输线的投资,更严重的是在工厂投产后

长期造成日常运营费用的增加,这种影响往往会持续几十年乃至

上百年。

改变现状难。工业布局的失误一旦形成,改变起来相当困

难。如果移地重建,则浪费巨大,一般是难以做到的。

我国三线建设中的一些项目,由于布点选址不当,给国家造

成了巨大损失,这些教训必须记取。

第 321 页

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从生产因素的地区差异和不同工业部门对工业布局的不同要

求来看,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这是影响工业布局的最重要的外

部因素之一。包括各种矿物原料资源、燃料动力资源、各种生物

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和地理位

置。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自然条件是通过对劳动生产率水

平的差异来影响工业布局的。例如采矿业受各地区矿产资源的影

响;加工工业在原料来源、用地用水,以及特定的工艺流程方面

与自然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因而工业布局要适应这些自然资源与

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地安排好建设项目,做到扬长避

短,趋利避害,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地区的经济条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各地区在人口

密度、劳动力资源、文化教育程度、工程技术人员比例、生产技

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差距。另外,产业结构特征、生产协作条

件、交通运输和通信条件、动力供应等也会有差异。这些差异会

直接影响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成本和经济效益,从而对各个

工业部门的生产布局发生影响。与自然条件不同的是,一个地区

的经济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它对

工业布局的影响相对而言具有某种弹性。

(三)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

发展水平往往会引起工业生产在机械设备、原材料使用、工艺流

程,以及分工协作与规模经济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并可产生一些

新的工业部门。而这些变化又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力的布

局。以钢铁工业为例,产业革命初期,钢铁工业耗煤量大,在布

局上有强烈的燃料指向。本世纪初,由于技术进步,吨钢煤耗大

幅度下降,这时钢铁工业布局的矿产指向就增强了。二战后,随

着铁矿富选,造球及烧结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及运输业的大发展,钢

第 322 页

铁工业日益转向市场区。

(四)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所提出的要求。包括

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工业布局的最终目标,以及为解决面

临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所提出的任务。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决定了工业生产力在区域间的分布受到不同规律的制约。在一定

历史时期,国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并根据国防安全、民

族关系等问题,往往在经济发展目标和工业布局上提出一些有针

对性的要求。如 年代以来,在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体制改

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制定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等。

以上因素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当

然,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可能使这些因素都处在最优化的条件下。所

以,在进行工业布局时,必须在全面分析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进

行综合比较,权衡利弊,趋利避害,争取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综合效益最优。

我们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根据各工业生产部门在生产

上的技术经济特点和各地区的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进行技术经

济论证,必须考虑以下客观因素。

企业所用原材料的性质。该种原材料资源在全国的分布状

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根据受原料资源的吸引程度,加

工工业大致可分成三类部门。 物耗高的部门。这些部门对原

材料的质和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分布在原材料产地附近。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运输业的发展,在它们的分

布中,消费地的因素影响逐渐扩大,出现了向消费地转移的倾向。

中等物耗部门。这主要是生产消费品的部门。如造纸和一般

建材等,这类部门受自然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工业布局上有

①参见方甲主编:《现代工业经济管理学》,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323 页

一定灵活性,是配置在原料产地还是消费地区,要依其他情况而

物耗低的部门。这些部门的产出一定。 般受销售范围受原料

产地的影响不大,配置上一般倾向于消费地。

消费地对配 原料、燃料、在置的影响也有三种倾向。

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其配置就 生越倾向于消费地。

产过程中失重率越低,其配置对消费地 产品的运依赖越大。

输费用越高,其配 也越趋向于消费地。

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和对外协作的要求,对工业配置的影

响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可以直接为

生产服务,从而大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会引起布局的重

大变化。例如,地质探矿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得以发现更多的地

下资源,从而丰富了原料、动力资源,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均

衡状况及其在各地区的分布。

生产的社会组织形成对工业布局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大

生产的优越性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规模扩大,这种生产集中度强烈

地影响各生产部门的配置。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及企业集团、跨国

公司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对生产配

置起一定的作用。因而联合企业的布局与一般企业相比,对自然

或地理因素依赖性较小。

对工业“三废”的处理和利用情况,也是影响生产力布局

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污染物质,直接影响

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这在当前在我国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过

去在工业布局中曾一度忽视污染问题,而带来严重恶果。今后在

工业布局上要统筹安排,尽量减少污染,这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参见刘再兴等编著:《生产布局学原理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参见钟契夫主编:《中国地区计划管理学》,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324 页

三、工业布局合理化原则

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实践出发,在全面分析影响工业

布局因素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我国工业布局合理化的原则,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按照均匀分布的原则,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

之间的关系。实现工业的均衡分布,以求得各地区经济的高速协

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布局的总体原则。使大工业在全国尽

可能地均匀分布,这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为在生产资

料公有制条件下,消灭城乡分离的条件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

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促进各地区经济协

调发展,使工业接近农业,城市接近农村;有利于生态平衡;有

利于国防安全等等。这是指导工业布局的一个战略性要求。

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其增

长极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不是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而是以

不同的强度呈点状分布,按不同效应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由于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料蕴藏多寡优劣不一,原有技术经济

基础各异,投资效益相差悬殊,地区间工业和经济发展不均衡不

仅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而且也是一个带有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这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为关注。因而,具体到我国,我们在战略

上必须逐步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化,积极发展落后地区

的工业,繁荣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

差距。地区间工业发展从不均衡到均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

能急于求成,不能无视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差别,从主观愿望

出发,强求各地经济整齐划一,简单拉平。贯彻均衡分布的原则,

必须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表

现在地区工业布局方面,要处理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

关系。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

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总体发展与地区发展的关系,正确

第 325 页

处理发展区域经济和发挥各省积极性的关系。国家对不发达地区

要进行帮助和支援是必要的,应着眼于加强地区经济发展的自我

发展能力,地区间的相互支援也应坚持平等互利和等价交换原则,

绝不能用限制发达地区发展的办法,而是要允许发达地区发挥地

区优势加快发展。这样既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又能有

效地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结构。我国发达地区和不

发达地区间的联系,宏观上表现为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关系,即东

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地)地区之间的关系。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我国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

水平有较大差距。解放前,绝大部分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工业

区域结构极为不合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中力量在内地设置

了一大批工业网点,使工业分布不合理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

由于总体国力薄弱,在内地投入的力量过多,沿海老工业基地的

作用受到忽视,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全

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又转向沿海,但倾斜度偏大,使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迅速拉大。从

“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区域差

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

方向努力。

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应在工业布局上两者兼顾:一

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好一些,投资效益较显著,要集中

力量发挥已有的优势,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方面,为全国提供了新的经

验。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

很大,只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经济活力,有些地区会后来

居上。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技术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都

能充分发挥,作到优势互补,就能使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取得良

第 326 页

好的效益。

(三)搞好各地区的合理分工和综合发展。现代工业生产,既

离不开部门分工,也离不开劳动地域分工。分工是生产发展的必

然产物,又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由于各地区的自然

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具特色,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各不相

同,致使不同地区适合发展不同工业。因而,各地区应该根据地

区资源和其他经济技术条件的特点,建立一个或几个能够发挥地

区优势的主导专业化工业部门,实行合理的地区分工。实行地区

间的合理分工,并非只搞单一经济,孤立地发展一两个行业,而

是围绕这些专业化重点部门进行适当地综合发展。首先,社会化

大工业生产是个非常复杂的协作经济活动,各部门之间必须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其次,为了对地区主导工业部门的副产品、连

产品实行综合利用,也必须建立和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搞地区

间合理分工基础上的综合发展,并非要自成体系,搞地区封闭式

的经济,而是要全国一盘棋,把全国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

能优先考虑地区利益,搞地方保护主义。

(四)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现代工业是建立在社会化

大生产基础上的,企业在地点布局上的集中与分散,同地区间的

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集中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

问题,分散则关系到资源在各地区的分配比例问题。

工业布点适当集中,有利于企业间建立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有利于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以迅速形成生产力,有利于综合开发利

用资源,有利于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和使用,有利于解决劳动力

就业和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工业布点过分集中,超过了应有的界

限,会产生种种弊端,抵消由集中带来的效益;会增加对能源、原

①参见宋全启:《资源区域配置机制与经济 工业经济研协调发展》,载《中国

究》,

第 327 页

材料的需求量和产成品的销售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流通费用

和产品的成本;还会引起人口的过分集中,城市规模过大,给城

市建设、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防止“三

废”污染。所以,工业布点要适当分散,但也不能过分分散,否

则会使建设条件差,拉长建设周期,增加工程造价,工厂投产后

内外协作条件差,生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产经营费用增加

时也给职工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正确处理工业布局中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必须坚持集中与

分散相结合,既要适当分散,又要相互配合,反对过分集中和过

分分散两种不良倾向。因而,工业布点要适当分散,对大城市不

能盲目发展,在大城市周围搞卫星城,多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

在中西部地区更应如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大中小城市密切

联系、多层次、有活力的城市体系 这有利于缩小城市差别,有

利于改善工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地区结构合理化。

(五)充分考虑政治和国防安全的需求。工业布局不单纯是个

经济问题,还必须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协调,考虑社会政治和国

防安全的需要。应从全局出发,使之有利于整个社会协调稳定发

展。这就要求在工业布局过程中注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不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国防安全;有

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名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

以上工业布局的原则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相

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应用这些原则时要因时、因地,按照不同

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综合加以应用。

四、工业布局战略

国家要正确选择各个时期重点建设区,妥善安排不同时期重

点建设区域的转移和衔接。

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 按照党中央确定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第 328 页

年代中期以前,国家集在 中力量首先把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

区的山西、内蒙古、豫西等大型能源搞上去,以加速解决制约国

民经济全局发展的能源、资金和技术三大要素,保证国民经济在

年代顺利进入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年代中后期,中部地区将

逐渐成为建设重点,除继续上述能源基地建设外,围绕三峡电站

建设的长江工业走廊和郑州、西安、兰州沿西陇海线工业走廊,将

得到充实壮大,成为今后支援西部地区大规模开发的坚强桥头堡。

尤其在“九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积极朝

世纪,建设的重点将转着缩小中西部差距的方向努力。进入 向

西南和西北,实现党中央关于把云、贵、川和新疆、青海等西部

地区建设成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和经济基地的宏伟设想。

国家在集中财力进行上述重点建设的同时,将放手让各地区

依靠自己的财力和优势,制定区域性工业发展战略,调整地区工

业布局和结构,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一)三个经济地区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东部

和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从东部到西部,有很明

显的梯度差异:就经济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论,呈

阶梯下降;就空间的广度和资源的丰度而论,则呈阶梯上升。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又转向东部沿海,而且倾斜度偏

大,使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迅速扩大。这个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

重视。党中央提出在“九五”期间,要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发展,

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即要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部逐

渐转向中西部。这是又一次新的工业布局战略转移。

为此,就要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

济区域,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这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①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组:《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三卷,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 329 页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要按照“统筹规

划、因地制宜”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

色的优势产业。

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国外资金、能源

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

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基地。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

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经验。

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快改革开放

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

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

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

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为此,国家要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

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中西部地区实行投资倾斜;同时调

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

地区转移;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

力,加大中西部矿产资源勘探力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

政支持,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加快中西部

地区改革开放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国家

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

联合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组

织好中西部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东部沿海地区采取

多种形式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发资源,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

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人才培训与交流。

(二)东部沿海地区布局的发展方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各类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好,科学

第 330 页

文化发达,技术力量雄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资金相对充裕,城

市规划和城市密度较大,城市化水平越高,有利于工业生产的配

套协作。所以,经济效益也较好。但是矿产资源较贫乏,对外地

资源依赖性强,大部分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等都从外部输入。

针对上述特点,东部沿海地区要扬长避短,调整和完善工业

的 充分利用有分布和结构。今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方向是:

利的地理位置,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外向化,积极参与东北亚、东

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积极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尽快形

成几个国际性的经济增长中心城市,成为我国进入东北亚、东南

亚经济圈的前沿。 以技术导向为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

展对资源依赖性较少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严格控制能源、原

材料消耗高,运输量大的工业发展,并促进这类工业向内地转移,

使东部沿海地区尽早形成带动国民经济振兴的高新技术地区。

加大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对传统产业

的技术改造,提高机械、汽车、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行业的

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

投入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粮食和畜

牧生产的稳定增长,林业生产做到采育平衡。同时要大力节约用

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按照公平互利的原则,积极与内地在

资源开发、物资利用、资金融通、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广 泛的协

作与联合,把从国外引进并经过消化吸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带动内地工业发展。

(三)中部地区工业布局的发展方向。该地区处于我国“承东

启西”的枢纽地带。从总体看,它具有以下基本优势: 资源

非常丰富,资源丰度优于东部,在密度上也高于西部,是我国主

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农业发达,水土、光热条件的

良好组合,使得本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地理位置

适中,交通运输便利,位于我国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的中心,是

第 331 页

南北、东西运输干线的交汇点。 )经济和科技基础比较雄厚,已

经形成门类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冶金、机械、纺

织、化学等工业在全国占有较重要地位,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人

员和研究开发机构,一些科研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同丰富多 其潜力还远没得到充分发挥。从总样的资源相比

体上看,目前资源开发率还比较低,原料的加工、深加工能力薄

弱,经济效益也不高。因而 ,开发的潜力还很大。我国实现工业

化要解决能源、原材料的瓶颈问题,对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也提

出很高的要求。所以中部地区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开发重点。

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在全国工业战略布局中,中部

地区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

的工业地区结构变动安排应以结构导向为主,实现资源导向到结

构导向的转换,从较单一的资源开发向开发与加工并重方向发展,

逐步提高加工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为此,在充分发挥资源

优势和现有工业、农业的潜力,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同

时,要加快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化工、汽车和机械制造

工业;提高初级产品的加工深度,扩大加工范围,在重点发展重

化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轻工业;积极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将

沿江平原和湖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利用地理优势,

加快对外开放,逐步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并在从东到西的梯度发

展中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使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原

材料和机械工业基地。

(四)西部地区工业布局的发展方向。西部地区位于东亚与中

亚的结合部,它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优势与劣势都比较明显。

其主要优势是: )土地面积 以上,人均土地辽阔,占全国

面积为全国平均值的 倍, 倍。为东部地区的 )能源

和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特别是稀有矿种和发展尖端技术的

关键矿种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相当的优势。水能在全国占有重

第 332 页

)总体经济开发水平较要地位,是黄河水系的水能富集区。 低,

但已形成了一些经济密集区,拥有一批在国内经济中占有一定地

位的大型企业和重要产品,初步建成了有色金属、能源、石油化

工、机械等工业基地,与区外连接的交通运输骨架已经建立,为

全地区进一步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少数民族比较集中,有

近 个少数民族。地处我国西部边陲,是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

洲的主要门户。其劣势是:人口稀少,经济技术水平低,交通不

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差,工业基础薄弱,同广阔的地域空间

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极不相适应。

针对西部地区的具体特点,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是:以

欧亚大陆桥为纽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其工业结

构导向,建设成以水电开发和石油开发为龙头,以有色金属冶炼

和石油化工、盐化工业为重点,以机械制造等有关加工工业相配

合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改善农业的发展环境,发展农牧业

和林业,推进农牧业的深加工,相应地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工业

和饲料工业;并适当积累资金,逐步进行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

结构建设,为下一世纪以大规模开发为主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

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今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

支持与引导。这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民族团结的需要。西部地

区与许多周边邻国接壤,所以在积极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开展联合

与协作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边贸,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取长

补短,加快工业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

西方区域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

相应变化、区域增长因素,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供给条件的区域

第 333 页

差异、区域类型划分和区域病理诊断、区域政策及其效应、区域

城市系统的建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的协调等。

一、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是利用区域差异进行专业化生产与贸易,以求

得比较利益的理论。

(一)绝对成本与相对成本理论。亚当 斯密从当时工场手工

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代背景出发,看到了工场手工业分工的

利益,然后扩展到整个社会,论证了地域分工的合理性。即每个

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应集中生产在社会上有利的产品,然后

用其销售所得来购买自己所需的其他所有物品,进而推广到国与

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即两国都在自愿互利基础上进行贸易均必

须从中获利。但这种互利的贸易如何进行?这些利益又从何处获

得?有两条非常重要的原理(绝对成本理论和相对成本理论)可

以说明。

斯密绝对成本理论。亚当 在分析区域间(国际间)生产

相同商品所花费的绝对成本差异理论时指出,如果某一国家(地

区)较另一国家(地区)生产某种商品效率高(或成本低),处于

绝对优势地位,那么通过各自专门生产其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

以部分该商品从一国家(地区)换取其绝对劣势的商品,则两国

均能获利。依照此观点,每个地区(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

于某些特定商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就是绝

对成本理论(或称绝对利益原则)。如果每个国家(地区)都按此

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家(地区)的

资源得以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

相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大卫 李嘉图进一步发挥

①参见李贤沛等主编:《工业经济学》, 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 334 页

了斯密的理论,认为在区域分工中不仅要考察生产单位产品所消

耗的绝对量,而且还要考察所消耗的相对量。即使一区域(国

家)相对于别的区域(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效率都低(或成本

都高),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两个区域(国家)仍存在进行互利

分工与贸易的基础;而且两地(国)生产成本比率相差越大,区

域分工和贸易双方获利就越大。各国都集中力量生产其经济优势

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再进行贸易,即进口绝对劣势最

大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彼此都节约了资源,用本国(地)现

有劳动和资本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使双方均能获得比较利益。这

就是“两利取其大”,“两弊取其小”。这种“优中取优、劣中取

劣”的区域比较成本思想,一直成为世界各国确定该区域间(国

际间)分工关系的规范。

相对成本理论用“产品标准”来考察区域分工,并且仅仅局

限于一定时点上静态的比率,其缺陷是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在

某一国家(区域)能够较便宜地生产某种产品,即比较利益产生

的原因,其中什么因素在起决定作用?

(二)生产要素禀赋论(又称资 俄林定理、源禀赋论、赫克歇尔

定理)。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作为区域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分析了比较利益产生的原

因,即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区域分工与贸易、国际分

工与贸易的产生。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及矿产资

源的差异。 资本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拥有资本的原始积累

和储备,拥有丰富的资本资源;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取大量资本,包

括能够较为容易地得到国外的优惠贷款。 劳动力素质和数量

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大量的劳动大军存在,劳动者能够胜任本

职工作,具有操作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的技能。 技术水平的

高低。可从两方面看:工业设备状况具有同行业中最先进的设备

和生产能力;技术操作人员具有较长的从事某些产品生产的经验

第 335 页

和充满创新 经营管理水平上的差精神,能不断开发新产品。

异。主要表现在通过采取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原则,造就一个

有利于工业高效运行的外界环境和内部机制,使经济规律的作用

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可把

国际贸易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几类。俄林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各国生产要素

相对禀赋的差异为基础的。如果一国拥有某种比较充裕的生产要

素,在假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该要素的价格必然比较便宜,该

国就能够便宜地生产利用大量这类廉价要素的产品,从而在该类

产品生产上拥有比较成本优势。所以国家应出口那些在生产中密

集使用该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在生产中大量

使用该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各国(地)都要按生产要

素的丰裕和稀缺进行国际分工(区域分工),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

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线性齐次生产函数、生

产要素完全同质、要素禀赋固定且可以衡量、要素密度不变、两

国(地)的生产函数、国民需求偏好相同等假定条件之下的。俄林

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誉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础理

论之一。

(三)供给可能性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然资源供给的可能性

或称为可供性决定于初级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区域专业化,从而

也就决定了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的区域分工格局。如果把这一理

论加以推广,它是一种比较优势差距极大的完全专业化,即本地

区不生产的短缺商品互相从对方区域廉价购买得以补充(互补

性)。又由于这种区域贸易大多是粮食、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及其加

参见厉以宁主编:《市场经济大辞典》, 页,北京,新华出版社,

第 336 页

工品的贸易,大都体现前后生产阶段的关系,所以称之为垂直分

工理论。这种理论有两个决定因素: 特殊的生产要素。指地

下资源、气候、肥沃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初级产品及其加工

产品的区域专业化。 初级产品的区域专业化主要发生在自然

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因而决定了供给性理论也

较适合于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①

垂直分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农、矿

产品),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状态。如发展中国家生

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

间的垂直分工,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

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

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

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

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

际分工。目前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一种重要分工的形式。

但这种理论对发展 农、矿中国家来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产品出口单一化,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结构畸型集中。所以容

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农、矿初级产品供求弹性

一般较低,加上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自相激烈竞争,发达国家节约

能源、原材料的技术和代用品的广泛使用,以及贸易限制的存在,

使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的

初级产品专业化生产所处的“比较优势”层次比较低,加工程度

不高,附加价值也少,对经济增长的传导作用较弱,发展中国家

长期从事初级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将会造成技术和经济上的停滞不

前,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经济发展的落后状态,在国际贸易中

①参见《工业经济学》, 页。

第 337 页

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①

(四)技术差距论(又称创新与模仿论)。该理论是以科学发

明、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中创新国和模仿国之间的技术发展不平

衡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波士纳指

出,新技术是通过对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资产生的。某国发明了

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以后,由于国外尚未掌握,便产生了国际间

的技术差距。由于技术创新国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居于垄断地位,所

以能够进行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出口贸易。但通过贸易示范效应,

转让技术专利及跨国直接投资,技术会逐渐被其他国所模仿,技

术差距将趋于消失,贸易将持续到模仿国的生产能力能够充分满

足该国的国内需求为止。由此可见,技术差距是产生比较优势和

贸易利益的一个因素。随着科学技术在国际间的标准化和创新国

技术优势的逐渐消失,各国间的生产函数再度相似,比较优势又

重新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禀赋。静态的俄林条件又得以恢复,但从

动态观点看,一个科技发达国家是会不断再创新、再出口的。波

士纳将创新至模仿的时间差距称作“模仿时滞”。它由两阶段组成:

反应时滞,即国内外其他生产者试图模仿所需时间。 需

求时滞,即国内外消费者接受新产品所需时间。模仿时滞越长,技

术差距所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反之亦然。反应时滞的长短取决

于规模经济、关税、运费、国内外市场的规模等因素,需求时滞

取决于需求收入弹性和收入水平等因素。②

(五)产品寿命周期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寿命周期理

论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揭示技术要素(研究与开发等)同

分工和贸易的关系。该理论由技术差距理论演变而来。弗农认为,

产品寿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创新产品、成熟产品生产、成熟

①参见《市场经济大 页。辞典》,

②参见《市场经济大辞典》, 页。

第 338 页

产品出口和标准化产品。 创新产品阶段。创新国拥有技术上

的垄断优势,产品在国内生产,大部分在国内销售,一部分出口。

经过一段时间,别国逐渐掌握了这项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进入

成熟期。 )成熟产品生产阶段。技术的竞争逐渐让位于价格的

竞 阶)成熟产品出口争,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

段。这时原厂商就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工资成本比创新

国较低的地区进行生产,产品在当地销售或出口,使创新国将生

产地点挪 标准化产品阶段。此时,到 生其 产他较先进国家。

技术进入标准化阶段,各国均可生产该种产品时,生产会进一步

转移到工资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甚

至会反过来向原创新国家出口。因此,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

会不断出现产品转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投资流向呈现出发

次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达国家 的梯度式演变。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主要说明依照国际比较利益原则,产品随其生命周期的演变

而选择其具有比较利益的国家去生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动态的贸易理论,又是国际直接投资和

跨国经营理论,研究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状态下发挥的重要作

用。产品生命周期论可用来解释部分工业品的国际贸易格局,解

释世界性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某些趋势,如将重工业、基础

工业等“夕阳”产业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的“空心化”趋

势。

区域均衡发展的国际经验可归纳如下: 区域发展差异的

存在是动态和永恒的现象,很难通过政策措施彻底克服。 区

域差异的若干基本理论。区域差异的消除有三种理论。 收敛理

论。认为通过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可消除区域差异。 发

散理论。认为由于初步差异的存在,某种刚性及市场与社会力量

的作用会促进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特别是技术的发展,对发散

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认为收敛与发散因素同时存在,在经济发

第 339 页

展初期阶段,发散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收

敛性因素起主导作用。①

二、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是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既有一般综合性

国民经济特性,又有区域的特征。因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

既有国民经济发展要素,又有区域构成的特有要素。区域经济的

构成要素是存在于区域之中的经济发展要素,包括自然、社会、经

济等方面要素,如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基础和

人口素质、民族特点等,具体可理解为自然资源、人口、劳动力

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组织管理及产业结构等,这些都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在区域间不仅数量上而且质量上差异较

大,且在发展中会发生变化,有些要素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人

口、劳动力、资金等会由低效益地区流向高效益地区。资本总是

从高工资区域向低工资区域流动,即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投

资活动,供给不发达地区原材料或购买不发达地区的产品与原材

料,这有利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但劳动力从低工资区向高工资

区流动,即由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将不利于不发达地区的经

济发展。当然,这种市场力量的作用效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

着不发达地区资金市场的健全、发达地区劳动力的饱和等,这种

效应明显降低。同时发达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变革也会随

着区域的交通、信息行业的发展,使波及不发达地区的效果增

强。

国家根据不同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所制定的区域经

济发展政策也是不可忽视的区域经济发展因素。一个国家不仅要

关心国家的整体利益,也要关心区域利益。国家按公平和效率原

参见《工业经济学》, 页。

第 340 页

则,在经济不同发展时期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如为了贯彻公平

原则,国家采取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即不考虑区域间资源、人口、

劳动力素质、历史发展基础、资金、技术等差别,采取同样的发

展方针,其结果是人为地拉平了整个国家各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

这必然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国家按效率原则,采取不均

衡发展政策,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有利,但扩大了区域间差距。一

般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处于初级阶段时,国家为了追求全国

经济的最大限度增长,采取的是不均衡的发展战略,将投资集中

于条件优越的发达地区,政策制定也有利于发达地区。随着国家

总体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国家追求的目标转为

公平福利,投资转向不发达地区,政策制定也偏向不发达地区,减

慢了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了区域间差异。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因素作用是错综复杂

的,而且是互相联系的。因此需要在众多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才能分清不同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与发展规律,进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比较,为制定未来可行的区

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三、区域结构的变动导向

(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世纪初,韦伯发展了工业区位理

论。其核心思想是如何对区位因素进行合理的组合,使企业成本

和运费最低。根据韦伯的分析,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素除了运

输成本外,还有劳动力的成本和集聚,从而构成最小费用点的不

同指向。①

运输指向。指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区位指向,由此来确定工

厂运费最小的点。当成本运费比重大、劳动力成本的比重小时,工

厂区位由该指向来确定。

①参见 页。《区域经济学》,

第 341 页

市场指向。指由市场决定的区位指向。这类生产企业要求

接近消费区(市场),以减少运输量,节约运输时间,保质保鲜,

加强信息反馈的企业,如化肥厂、食品厂、玻璃制品厂等;产品

比原料更不利于远途运输的企业,如起重(搬运)机械、大型锅

炉等。

能源指向。能耗高的产品一般都指向能源基地。如铝、镁、

钛等有色金属冶炼、电石生产等,尽量在燃料动力基地,特别是

在提供廉价电能的大型水电站和坑口电站附近。

原料指向。不同产品的原料生产是有差别的。一些原料消

耗量大的产品生产尽量接近原料丰富的地区,如制糖业、造纸业、

水泥业等。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失重程度大的、农产品原料

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大的也属这种指向。

劳动力指向。当成本中劳动力比重大于运费比重时,工厂

区位指向廉价劳动力区域。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指向劳动力

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的地区,如装配业、服装业等。

技术指向。高技术产品生产指向投资环境好、技术协作条

件优越的地区。如精密仪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的生产,一般在

科研力量较强的大城市附近。

集聚指向(集中与分散指向)。指由运费和劳动力费用确定

的区位再次被集中或分散,从而确定合理的工业区位。集聚包括

企业集聚、产业集聚和城镇集聚。其中企业集聚,一方面表现为

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生产经济活动在某地域集中,有利于企业间

的专业化协作和技术交流,还可以减少企业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使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与运输成本。

在诸多指向中,原料与市场指向是最基本的,由于这两个指

向涉及到企业从原料到产品的运输成本,因而企业布点时考虑较

多。有些学者把这两者合称为运输指向。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新

第 342 页

产业的兴起,各布局指向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如运输指向中,原

料指向相对削弱,市场指向相对增强。①

(二)区位结构的变动导向。区位结构的变动导向,是指各地

区的工业结构在宏观上沿着某一方面演进。区位结构的变动大致

有三种基本导向。

资源导向。指在地区工业发展中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

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它与较低的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结构导向。指建立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

构,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这是工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的

地区应选择的发展方向。

技术导向。指地区经济发展中使工业向高新技术方向转

变,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直至占主

导地位。这是与较高的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导向。

以上三种变动导向分别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它标

志着经济发展的不同成熟程度。

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多年来建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

段是建国初 年的平衡布局时期,第二阶段期 是到 年开

年代中期的发展沿海为主的梯始到 度倾斜发展时期。

建国初期,面临着历史上形成的工业过于集中于沿海,地区

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的状况。我国确立了平衡工业布局和备战的区

域发展目标,加强了内地的经济建设。先把经济建设的重点置于

华北、东北部和西北地区,后又转移到三线地区(主要包括四川、

贵州、陕西等九个内地省区)。 年至  年,全民所有制企

业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地区占 ,内地占 ,不分地

①参见王志忠:《工业发展学》,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参见《现代工业经济管理学》, 页。

第 343 页

。特。内地比沿海地区高出区的投资 别占 是 年

,使至 年的三线建设时期,内地比沿海地区高出 内

地较快地形成一批生产能力较强的重化工业。但这种战略有很大

的局限性,忽视了平战结合,打乱了全国产业的合理分布,人为

地拉平了区域间的差异,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

投资重点在内地,但由于内地的投资回报率低下,国民经济增长

主要靠上海、辽宁、天津等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生

产能力得到了较充分利用,却没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一阶段虽缩

小了区域差距,使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由 ,但变为

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相对下降,全国工业增长速度“三五”时

期仅为 “四五”时期下降到 。

从改革开放到 年代中期,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调

整,从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国家投资的区域

布局由过去强调备战和缩小区域差距,逐步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

中心,向优势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倾斜。同时为适应对外开放的

需要,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率先开放的沿海经济

特区、港口城市及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政策,如在投资倾斜、利用

外资、外汇及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由于国家调整了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改善了全国生产力布局,增强了区域经济活

力,刺激了区域经济增长。特别是宏观布局政策的调整和多层次逐

步推进的开放格局,大大加快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使沿海地

区经济率先迈上新台阶。目前沿海地区已成为启动我国经济发展

的“增长”发动机。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由于政策不配套、不协

调,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参见《资源区域配置机制与经济协调发展》: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现状和

前景》,载《经济研究参考》,

参见《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 ,

第 344 页

(一)区域经济增长趋于不平衡。从三大地带的增长格局看,

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基本上呈东高西低的倾斜态势。

年至 年沿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内地年

(均增长 其中中部地区为 “、西部地区为 八

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东 以上,部在

中西部仅为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浙、粤、闽、苏、鲁等省成为

新的增长源。“八五”期间,东部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

,西中部占 部占 。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东部在 以上,中西部仅为 年至 年,

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 上升至 ,

年这一比重又上升到 。与此同时,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

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迅速下降。中部从 年的 下降到

年的 ,西部从 年的  下降到 年的

(二)地区间差距不断扩大。从 年至 年沿海地区与

内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 扩大到 。同期东部

与中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 扩大到 ,东部与西

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 扩大到 。东部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由 上升到年 年的 ,中西部则

由 下降到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西部之比

为 ,到 年为 ,其中贵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还不足上海的

(三)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从空间经济的角度出发,工

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镇化的过程。钱纳里等人的研究表明:当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 美元提高到 美元,工业劳动力所

① 页、参见《中国统计年鉴 页、 页、 页。

参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第 345 页

占比重将由 ,城镇人口比重将由 提高到提高到

,即 之间变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大体在

动。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大体在

这说之间变动(大跃进时期除外)。 明我国当时城镇化与工业

化基 年代以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我国乡本适应。然而从

村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而城镇化却停滞不前。从而使我国城镇化

与工业化处于极不协调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

的加快,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但相比而言,目前我国城镇化水

平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其原因是我国乡村工业过于分散和

长期实行城乡隔离政策,特别是户籍制度所致。

(四)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 年以来,由于

各地区和部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一些产品现有和即将形

成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量,生产设备大量闲

置。如彩电、冰箱、洗衣机、彩色胶卷、照相机、西服等行业的

生产能力大都过剩一半以上,棉纺工业生产能力也有 以上处

于闲置状态。早在 年就有相当于 亿元 亿元投资未

能发挥作用。②

造成我国区域差异的原因如下。

(一)外因。首先是现有价格体制的影响。由于价格的不合理,

产品比价严重扭曲,造成了工农商品之间、原材料、能源和加工

工业之间以及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之间价格极其不合理,

这使工业与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大大超过农业,使以资源开发

为主的中、西部地区的利益流向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东部地区,造

成了沿海与内地、边远地区间的差距拉大。

年代以来,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特殊政策,也人为地

参见《产业经济学导论》 页。,

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第 346 页

扩大了东部与中西部间的差距。

尤其是非国有制经济在沿海地区异军突起,交通运输设备制

造业、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电子和通信制造业等现代工业

在沿海地区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

(二)内因。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经

验表明,当一国(或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处于 美元 美

元之间时,进入经济起飞阶段,这时产业结构变化最为迅速。目

前只有东部具备了产业结构加快演变的物质基础,以及较好的交

通和信息、较高的科技水平、较高的劳动力素质等条件,因而东

部产业结构变化较快。相对而言,中西部变化较慢,这使东部在

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拉开了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然而东部的

辽宁,由于产业结构老化,与产业结构变化较快、政策优惠的广

东、江苏、福建等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了,这充分说明了

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进入 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不仅继续存在,有的还在

不断激化,导致了人才、劳动力、利润大规模地从中西部向东部

聚集,更加扩大了东西部的差距,影响一些地区的稳定,激化了

地区利益的冲突,阻碍了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所以,对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已势在必行。

为此, 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九五”计划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从“九

五”开始,要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实施有利于缓

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

距的方向努力,要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

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这标志

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五、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的转变与重新选择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过去十几年中,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

第 347 页

革,尤其与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密切相联系。中国区域经济政策

模式的转变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推动了区域间横向联

合的发展,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但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失误。为了今后进一步推动国民

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区

域经济政策体系进行反思与分析,从而选择与设计新的区域经济

政策模式。

区域经济政策模式转变。从建国到改倾斜(一)均衡 革

开放前的 年中,我国由于受到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大体上遵

循了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均衡配置理论。我国的区域发展基本上是

由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来推进的,区域经济仅仅作为国民经济总

体布局中的一个要素加以设置,区域经济政策被中央政府的宏观

经济政策所包络。那时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均衡”模式的特点如

下: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以“条条”为主的集中统一

)在区域发展方体制,较少考虑发挥地区优势和自主权。 针上,

实行自上而下的外在控制为主的模 在区域发展目标上,强式。

调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和国防原则,较少考虑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的

)在区域布局和投资分配上,突出提高。 内地,有计划地自上

而下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西移来实现我国区域的全面发展,

为此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一方面,东部地区资金投入少,发展慢,

为国家提供积累过多而面临竭泽而渔的困境;另一方面,内地大

部地区投入多,产出少,效率低,对国家依赖程度加深。很显然,

传统的区域政策难以为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

以平衡为目的的“均衡”模式逐步转向以“效益”为目的的“倾

斜”模式。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力布局战略的调整。从

过去强调均衡布局,人为缩小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重点发展内

地,转变为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发展。

第 348 页

投资重心的转变。在区域投资政策上,从强调向内地、“三

线”地区倾斜,转变为向沿海开放地区倾斜。特别是改革经济体

制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成为效率优先政策的首选地区。 对沿海地区实行特殊优惠政

策。 实行改革开放的区域推进战略在改革开放的区域安排上,

实行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的由外向市

内、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梯度战略。

年代实现由“均衡”模式向“倾斜”模式转变的原因: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使“均衡”的区域经济政

策模式失去了依附条件,同时追求效率和赶超心理又把“倾斜”的

区域政策模式推到了前沿。 对“均衡”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反

思,使其在否定“均衡”的基础上走上“倾斜”发展的道路。

对“均衡”和“效率”之间关系的反思,为区域经济政策模

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经济增 字型曲线变动规律。长呈现倒

即在国家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距会扩大,倾向于

不均衡增长;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均衡程度趋向稳定;达

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内成长差异逐渐缩小,倾向于均衡成长。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由“均衡”到“倾斜”,由追求“平

衡”到追求“效率”的转变,无疑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一次质

的飞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调动了地方发展经

济的积极性,使地方政府成为发展经济的主体,促使我国区域经

济空前发展。 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调动和发挥了中

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区域经

济主体的确立,使区域间的关系由单纯的以计划为媒介的关系,转

变为市场经济关系,各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发展了经济技

术合作,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

但与此同时,单纯“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模式,也使国民

第 349 页

经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致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

使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经济差距拉大。最突出的矛盾是地区差异

年相比,以人均国民收入计算迅速扩大, 年与 的区域经

上升到 ,最济差异系数由 高收入地区的绝对差异也

元。 区域产业结构趋由每年 元上升到 同趋势加

剧。其原因是“倾斜”的区域政策模式的实施,造成区域间即使

付出同样努力,也得不到同样收益的区域利益扭曲格局。由于区

域利益和价格体系的扭曲的误导作用,使各地在价高利大的加工

领域中展开激烈竞争,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地区经济

发展倾斜与产业发展推进不协调,生产布局偏置与产业结构失衡

并存。在实施“倾斜”的区域政策模式过程中,国家只注重东部

沿海地区的发展,投资不分部门、产业全部向东部倾斜,使本应

得到很好贯彻的向能源、原材料与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

施倾斜的政策失去了应有的效用。既使东部经济受到了这些产业

发展的瓶颈制约,又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

作用与潜力的发挥。结果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基

地区间以贸易封锁与资源予夺为础产业发展滞后。 特征的

“诸侯”经济形成,并不断加强。在中央经济管理权力向地方下放

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实现预期的政企分开目标,中央与地方分权

的管理界线含混不清,因而,不断强化的地方利益造成发展目标

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地区工业投资趋同,经

济布局紊乱,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效

率。“倾斜”的区域政策模式使各地区的发展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在极不公平的条件下展开竞争,使地方政策在采取经济手段的同

时,也采取一些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行政手段(如争相盲目发展

价高利大的产业、阻止资源自由流动和外地商品销入等),使本地

参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第 350 页

区在不公平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最终形成“诸侯”经济,而

且在地方利益驱使下不断强化,使中央 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矛

盾不断激化。 区域间的经济摩擦与碰撞日益加剧。由于价格

体系严重扭曲,长期以来资源产品价格偏低而加工产品价格偏高。

在加工工业中,初级产品和深度加工产品价格差距更大。在我国

中西部以产品价格偏低的资源产业,初加工产业为主,东部则以

价格偏高的加工工业为主,形成了“资源 技术型”的区域分工。

这种分工在区域交换中,把大量利润从中西部转移到东部。这样

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增大,收入水平差距也不断扩大,西

部的不少人才流向东部,这种格局使区域的经济摩擦与碰撞日益

加剧。

区域政策新的矛盾说明,在我国,不能用限制东部地区发展

的办、法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这样做对全局不利,最终也对

中西部发展不利。同样,也不能等东部地区实现现代化后再加强

支持中西部发展,这样对全局也不利,也会从多方面制约东部地

区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政策面临着一种公平目标

与效率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在我国,区域政策的目标冲突还有

其特殊性,表现为国民经济运行尚缺乏一个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以

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率目标。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政企之间还存

在“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政府还负担着过多的本应属

于企业的经济职能,扮演着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的角色。另一方

面政府又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职能。政府既是企业行为的指导者,

又是监督者,这种双重身份使得区域发展的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

都需要由政府通过区域政策给予保证。从而在区域政策中,长期

存在着要求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并重的矛盾现象。

(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的重新选择。从过去那种中央高

度集权下的“均衡”区域政策模式转变到中央、地方分权的“倾

斜”区域经济政策的模式,是一种进步,但也是我国新旧体制转

第 351 页

换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政策。

在面临重新选择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时,我们必须摆脱单

纯强调公平(均衡)目标或效率目标的片面性,把传统区域政策

与注重增长效率的产业政策在地区上协调起来,构造、实施一种

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区域政策。我们要考虑我国当前经

济发展时区域经济成长中具有显著不均衡性的现实,处理好区域

经济突进与利益协调的关系。这是一种以讲效益为主,又兼顾公

平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

今后要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重新选择经济政策

模式的重要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

业职 下,地区间资源配置遵循价格信号能分开、分级管理的条件

和地区比较优势,形成经济合理的分工协作。不同发展水平的区

域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价值补偿,使经济持续、稳定协调

地增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

发展 区域间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括三个方面。

合理分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区域经济政策

和产业政策在各地区得到较好的体现。既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也

促进各地区综合发展。 努力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既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实行富帮穷,走共同富裕的道

路。

党的十五大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促使

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

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

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

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

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

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

第 352 页

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为此,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和发展进程,改善地区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今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一项

重要任务。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

页 页,人民出向二十一世纪》, 版社,

第 353 页

第三篇  产业组织

提高组织效益,特别是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和整个国

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课题。

实践反复证明,任何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提高,都

要求有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在同等质与量的要

素存量的条件下,优化组织就能出效益,就能

创造新的生产力。本篇主要讨 明组织理论和阐

论与趋势、工业集中与集中度、专业化与协作、

企业规模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与企业集

团和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六个专题。

第 354 页

第十五章  组织理论与趋势

产业组织或工业组织通常是指工业或产业内部的各企业相互

关系所构成的组织结构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本章主要阐明马

克思列宁论产业组织、国外产业组织理论与趋势、中国产业组织

理论的发展三个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论产业组织

一、马克思、列宁论分工与协作

(一)关于分工。对于社会分工的特征,马克思指出:“整个

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

态所共有的。” 这就揭示了社会分工的生产力属性。

对于社会分工的类型,马克思区别了一般的分工、特殊的分

工和个别的分工。他指出:“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

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

种和亚种,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

工。”

对于分工发展的根源,列宁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单独的

和独立的生产部门的数量增加。这种发展的趋势是:不仅把每一

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生

产部门;而且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准备好以供消费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 页,

同上 ,

第 355 页

各个工序都变成单独的生产部门。”

对于分工的动力,列宁深刻指出:“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 。

对于分工的特性,马克思指出:“在工场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

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后作为一

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着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

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并克服着商品生产者的无

规则的任意行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中,社会分工的

无政府状态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专制是相互制约的 这里在指”。

出了一般的分工和个别的分工的区别的同时,指明了资本主义条

件下社会分工的无政府性以及价值规律在调解这种无政府性方面

所起的作用。

(二)关于协作。对于协作的特征,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

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对于协作的形式,马克思根据协作的发展水平不同,区分了

简单协作、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和复杂协作三种基本形式。简单

协作是指“许多人同时协同完成同一或同种工作,但是每个人的

个人劳动,作为总劳动的一部分,仍可以代表劳动过程本身的不

同阶段。由于协作,劳动对象可以更快 “以分地通过这些阶段。”

工为基础的协作,在工场手工业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态。这种

协作,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殊形式,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

《列宁选集》, 卷版,第 ,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宁全集》, 中文 版, 卷,第 页。

《马克思恩格 卷,斯全集》,第 页。

同上书 页。

页同上 。

同 页书,。

第 356 页

时期占据统治地位。” 复杂协作出现在大机器工业时期,“但这种,协作现在表现为 显然,三种不同形式各个局部工作机的结合。

的协作,标志着协作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阶段。

对于协作的社会功能,马克思认为它与社会分工一样,也能

产生出新的生产力,他指出:“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

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

体力。”

对于协作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的机制,马克思在对结合工作日

的论述中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说:“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

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

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不论在一定的情况下

结合工作日怎样达到生产力的这种提高:是由于提高劳动的机械

力,是由于扩大这种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是由于与生产规

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是由于在紧急时期短时间

内动用大量劳动,是由于激发个人的竞争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是

由于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是由于同时进行

不同的操作,是由于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而达到节约,是由于使个

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在所有这些情形下,结合工作

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

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

二、马克思、列宁论集中与企业规模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阐述了工业企业规模扩大的优越性,

他指出:“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更广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

劳动,对于更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也就是说,对于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 页。

②同上书, 页。

同上 页。书,

同上书, 页 页。

第 357 页

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会结合的、用科

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起点。”

列宁继马克思之后,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等著作中,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生产集中趋

势和大生产具有优越性这个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他指出:“资

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

“就是在工业中来愈大的企业的过程进行得非常迅速。” ,大生产

具有优越性的规律,也决不像人们有时所想像的那样绝对,那样

简单;在工业中,也只有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这在现实生活

中决不是常有的),才能保证这个规律完全适用。”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也提到了马克思

关于规模的经济效益的论述。他说:“规模收益递增非常重要,它

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购买的许多物品都是由大公司制造的

如卡尔 马克思在一个世纪以前所着重指出的那样。”

我国根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明确提

出过“大中小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

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报告》中指出:有人认为,建设大型企业在经

济上和技术上比较合理,因此应该多建大型企业而少建中、小型

企业。又有人认为,建设中、小型企业需要的时间较短,发挥投

资的效果较快,因此应该多建中、小型企业而少建大型企业。我

们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某些工业部门和在某种条件下,建设大型

企业是合理的,而另一些工业部门和在另一种条件下,建设中、小

型企业就比较合理。在每一类企业中,一般地说都应该有一些大

型的企业作为骨干,又应该有许多中、小型企业来配合。

①《马克思恩格斯 页。全集》,第

②《列宁全集》,中文 版,第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③《列宁全集》,中文 版,第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上册, 页 。

卷,

卷,

卷,

第 358 页

三、马克思、列宁论垄断与竞争

马克思关于垄断与竞争有过精辟的论述。关于垄断与竞争的

起源,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两者都是起因于剩余价值

规律和价值规律的综合作用;关于垄断与竞争的方式,他认为是

竞争导致了资本的集中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垄断;关

于垄断与竞争的机制,他认为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重视技术革命

的创新机制、资本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机制等是推动垄

断与竞争的内在机制。

列宁所处的时代是垄断取代竞争的时代。列宁在《帝国主义

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对资本主义产业组织形势的变化,特

别是生产集中和垄断,作了详尽的分析。他指出,生产集中引起

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因为几

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认为,垄断组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世纪

年代是自由竞争发展的顶点即最高阶段。年代和 这时垄断

组织还只是一种不明显的萌芽。 年危机之后,卡特尔有

一段很长的发展时期,但卡特尔在当时还是一种例外,还不稳固,

还是一种暂时现象。 世纪末的高涨和 年的危

机。这时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资本主义转化为

帝国主义。” 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了解垄断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和

物质条件有重要意义。

列宁详尽地分析了垄断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病,认为这些弊病

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后果:垄断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

加尖锐化,从而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垄断

《列宁选集》, 版,第 卷,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同上书, 页

第 359 页

使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更加尖锐化,相互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

争手段更加复杂多样;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危机又

大大加强了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另外,列宁还论述了:银行业由于集中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

成万能的垄断者,并与工业资本融合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并

随着资本输出,垄断组织在瓜分了国内市场之后必然瓜分国际市

场,从而产生国际性垄断同盟等等。

四、列宁论联合化

列宁指出,联合化就是“把不同的工业部门联合在一个企业

中,这些部门或者是依次对原料进行加工(如把矿石炼成生铁,把

生铁炼成钢,可能还用钢制造各种成品),或者是一个部门对另一

个部门起辅助作用(如加工下脚料或副产品,生产包装用品,等

等)。” 这就是说,联合化是指在统一技术基础上,将不同工业部

门的产品或生产的各个阶段联合在一个企业中。

对于联合化所带来的好处,列宁指出:“分散的企业联合为一

个辛迪加,就能大大节省,这是经济学告诉我们的,也是一切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的例子说明了的。 列宁还指出这种组织

形式有利于改进技术和缩短生产过程,从而能获得较高和较稳定

的利润率。

第二节  外国产业组织理论与趋势

一、外国产业组织理论渊源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马歇尔最先把组织作为生产要素之一

提了出来。他认为,组织特别是工业组织,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

列宁选集》, 版,第 卷, 页。

《列宁选集》, 版,第 卷, 页, 京,人民出版社

第 360 页

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歇尔还注意到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提

出了所谓的“马歇尔冲突”,即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

发展。垄断反过来又会阻断价格机制,扼杀自由竞争,使经济活

动失去活力,破坏资源的合理分配。

年,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总结了有关马歇尔冲突的争论

以来的理论探讨,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罗宾逊对

垄断市场需求曲线的特征,垄断企业的成本、垄断企业的短期和

长期均衡,以及多厂垄断和双边垄断等,都进行了探讨。

年美国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张伯伦于 出版了题为《垄断

竞争理论》一书。张伯伦认为,在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种极

端的市场形态之间,存在着广大的“中间地带”。垄断竞争市场既

存在竞争因素,又存在垄断因素。前者表现为在市场中,企业数

量非常多,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后者表现为每个企业拥

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或独具某种优势。这种现象是由于“产品差

别”的存在造成的。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就其产品具有差别

性而言是垄断者,但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每种产品又具有一定的

替代性,在获取最大利润的动机的支配下,新厂商也会较容易进

入市场,使该市场上厂商的数量得以增加。新厂商虽然不能生产

消费者所偏好的与现有产品完全同一的产品,但它们能够提供同

现有产品相互替代的类似产品,从而又加剧了该行业内厂商之间

的竞争。

张伯伦指出,由于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增

加了商品的花色品种,使消费者有了选择余地,这本身就是一种

社会福利,这是生产单一品种商品的完全竞争市场所不及的。而

且,由产品差异所增进的社会福利大于因社会生产能力闲置而损

失的社会经济福利。因此 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不是低了,而

是高了。

第 361 页

此外,张伯伦还对市场的结构进行了分类,并考察了不同产

业之间的理论联系,检验了每种产业的结构、价格、利润、广告

和效率等方面的绩效。

二、结构 绩效框架行为

年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产业组

织理论框架的形成。该书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的理

论体系。书中详细论述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问题,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理论对当时美国政府与竞争和

垄断有关的政策进行了评价,使这门学科实现了与现实经济生活

的结合。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主体框架是指市场结构(

)之间市场行为( )和市场绩效( 的相互逻

辑作 框架。其行为用关系,即所谓的结构 绩效框架或

中,特定的市场环境决定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

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的绩效;同时,后者又影

响前者。这一理论体系如图 所示。下面详述市场环境

略。

(一)市场结构。所谓市场结构就是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企

业)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集团之间等诸关

系的因素及其特征。市场结构是决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的基本

因素。反映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市场集中。市场集中是指某一市场上卖方和买方各自的数

目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它是确定卖方和买方竞争程度的一

种概念。产业组织理论侧重于讨论卖方集中。

反映卖方集中度的指标有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两种。前

者是指在规模上处于前几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或在某一百分

比(如占 )的市场占有率之内的最大规模企业的数目;后者

则是一些利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指数指标,如洛伦茨曲线和基尼

第 362 页

①参见《产业经济学导论》,

②参见植草益:《产业组织论

图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框图

系数 等。、赫希曼 哈菲德尔指数

页。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363 页

)企业追求规模促进卖方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 经济。有

限的市场规模和企业企图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的倾向

碰在一起,必然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 )企业追

求垄断地位的倾向。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总是努力减少竞

)进入壁垒。少数企业所拥有的争对手,压制竞争。 技术、资

源或顾客对其产品有强烈偏好等优势可能成为阻碍其他企业进入

金融因素。拥有大量多余资金的企业该产业的壁垒。 收购其

他企业,或利用比其他中小规模企业更易获得贷款的便利条件扩

大本企业规模。 )政府政策。政府授予少数企业特种产品专营

权、保护性关税、限制外国投资等政策也可推动企业规模的扩大

和市场的集中。

市场的扩大。阻碍市场集中的因素有: 伴随着经济增长

的市场的扩大,抵消了由于企业合并和大企业内部膨胀而形成的

集中 维护企业主权。抵制让渡企业经营权阻止了企业趋势。

反托的合并。 拉斯法令。作为体现国家维护竞争的政策的反

托拉斯法在某种程度上可成为阻止集中的一种因素。

企业兼并。企业兼并是指在市场竞争中,一家企业收买、吞

并另一家企业而产生的资本集中现象,它是以被兼并企业失去法

人资格为特征的。企业兼并是资本集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造

成市场集中,改变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

企业兼并的方式主要有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资产、股权或债务

等。兼并的类型有: )横向兼并,指在同一市场内提供同一种

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兼并。 纵向兼并,指生产的产品相

互之间具有上下工序工艺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包括向前纵向

兼并和向后纵向兼并。 混合兼并,指上述两种兼并的混合或

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兼并。

从兼并者来说,兼并的目的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自己

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通过兼并可以迅速进行企业内部生产组织

第 364 页

结构的合理调整,充分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通过

兼并可以较快地进入新的生产领域,较容易地克服新领域的进入

壁垒;还可以充分利用与原有产品有关的新技术,提高原有产品

水平。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间的兼并就越频

繁,规模就越大。

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是企业根据某些消费者的特别偏

好而生产的、与其他企业产品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的情况。它

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用于争夺市场。由于消费者对差别化的

产品有较强的偏好,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企业稍稍提高其

价格,需求的下降幅度也较小。因此,差别化产品涨价的诱因强,

降价的诱因弱。

形成产品差别化的主要因素有:改变同类产品的性能、结构、

设计和外观,使其与众不同;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使消费者对特

定商标的产品形成偏好;通过提供有关产品信息、售后服务、提

供购货贷款等方式使消费者形成偏好;由于消费者的无知、不关

心、习惯或惰性等因素决定的产品偏好;为满足炫耀性消费而提

供的馈赠品、奢侈品、高档商品;由于地理差异而形成的消费者

对产品的购买时间、运输成本的差异等。

从产品类别看,原材料类产品的差别化余地较小,如农、林、

水产品和矿产品;机电产品等生产资料的购买者一般为企业,由

于企业通常对生产资料的质量、特性等都掌握较充分的信息,广

告宣传的作用并不很大,其差别化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各种售后服

务及贷款等方面;一般消费品的差别化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商标和

广告,因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一般具有经常性购买的习惯和经验,

已拥有相当程度的信息;产品差别化最强的领域在于耐用消费品,

因其价格较高、技术性能较复杂,消费者不易了解产品的全部信

息,所以,这类产品的差别化通常是由产品的外观设计和生产厂

家的声誉及销售条件、售后服务条件等造成的。

第 365 页

总的看来,广告是造成产品差别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告宣

传往往能使广大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商标产生强烈的印象,发挥

一种劝导性功能。广告还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它能向消费者提

供有关商品的存在、性能、价格、款式、服务条件等信息,促使

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愿望变成购买行动。

进入壁垒。新企业要进入某个市场,就不得不与已有的企

业进行竞争,新企业在和已有企业的竞争上有若干不利因素,这

些不利因素会阻止新企业的进入,这些因素就是所谓的进入壁垒。

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有:

规模经济壁垒。有些产业的企业最小最佳规模与市场规

模的比值较大,这样的产业只能允许一定数量的企业存在,因而

新企业很难进入。同时,在规模经济大的产业内,新企业要与原

有企业竞争,必须在进入初期或进入后迅速实现大规模生产,而

这是很难做到的。

费用壁垒。包括初始资本费用壁垒和埋没费用壁垒。初

始费用是指企业进入时所需的最低限度的资本量,初始资本量越

大,资本筹措越困难,新企业的进入也就越困难。埋没费用是指

一旦新企业遭到失败时,其投资的损失。如果失败后资产转卖不

出去或只能回收少部分投资时,即对新企业来说埋没费用过大时,

较大的初始资本量显然成为一个严重的壁垒。

)产品差别壁垒。如果消费者对原有企业的产品已形成偏

好,新企业必须在长时间内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宣传推销,这无疑

是一种壁垒。

)法律和制度的壁垒。营业执照的发放、对经营范围和经

营条件的规定、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可能成为新企业进入的壁

垒。

尽管新企业的进入会遇到上述各种壁垒,但是,如果能够预

见到所进入产业的利润率会长期较高,或市场需求增长率长时期

第 366 页

内很高,仍会诱发新企业的进入。另外,通过与要进入产业内原

有的企业进行合资和合作等方式,也能利用原有企业的商标、信

誉、销售及服务网络、金融实力等条件而进入市场。

(二)市场行为。所谓市场行为就是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取更

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动。企业所采取的

市场行为是由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征制约的;同时,市场行为又

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征。产业组织理论

所研究的市场行为主要不是指在完全竞争或只此一家的纯粹垄断

的市场结构下的市场行为,而主要研究寡头垄断型的,即有限企

业竞争下的市场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制定价格战略、产品战略、销

售战略、投资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等等。

价格战略。为了实现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寡头垄断企业不

能在价格上过于激烈地竞争,相反,必须使价格相对稳定或稳步

地提高。这一目的在寡头垄断企业中是不易完全做到的。事实上,

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着多种协调价格方式,卖方集中度越高,寡

头垄断企业越少,这种价格协调越容易。

实现企业间价格协调需具备的条件有:企业数目比较少;各

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均等;各企业的费用水平比较一致;各企

业产品同质,且产品差别较少;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进入

壁垒较高;需求的变动性、新技术的出现及外部风险性较小;企

业间沟通意图、交换信息比较活跃。

价格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企业之间订立价格协定。如果这种协定有更广泛的内容,

就会结成划分势力范围的卡特尔。

领导价格制。这是由某一产业的最大企业率先调整价格,

而后由其他企业追随这一价格。

默契的合谋。在那些为数很少的大企业占有绝大部分生

产的行业,表面上看这些企业的价格是各自独立制定的,但实际

第 367 页

上,由于相互之间十分了解内情,定价时存在着默契的合谋。美

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定价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定价合谋。

产品战略。产品战略一般指产品差别化的竞争方法。它是

一种非价格的竞争,即使在寡头垄断市场也是很激烈的。当然也

不能排除寡头垄断企业合谋拖滞产品寿命的终结。另外,产品战

略有时是与价格战略联系在一起的。当企业新进入一个市场时,往

往先推出质优价廉的产品,以便抢占市场。一旦占领了一定的市

场份额后,则再往差别化和高价产品方面发展,以谋取利润。日

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都是以这种策略打入美国市场的。

压制竞争对手战略。压制竞争对手包括压制现存竞争对手

和压制潜在竞争对手。对于现存对手,主要是直接地压制、削弱

和消灭它,通常是用降价倾销的办法争夺市场,以保持和扩大自

己的市场占有率。对于潜在对手,主要是通过加强进入壁垒阻止

其进入,如建立排他性的产品销售服务网络等。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

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的质

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在结构

行为 绩效框架中,它通常表现为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的结果。评

价市场绩效的好与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有限的资源

是否能被有效地分配到特定产业的各企业间并被充分利用?如果

某些企业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是否存在迅速调整资源布局

使其得到充分利用的机制?这是市场绩效的主要方面。资源配置

的效率可以反映在利润率上。利润率的高低和价格水平有关。如

果价格能够敏感地反映供求关系状况,使价格经常处于最低成本

水平,则可以认为市场机制下的资源分配过程在正常进行。但是,

如果一产业长期利润率过高,就会破坏这一过程,使资源分配变

得不合理,这意味着资源没有向利润高的产业流动。这被认为是

第 368 页

与产业的集中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市场行为有关。有的研究还认为,

如果一产业集中度较高而利润率不高,则可能是处于垄断寡头地

位的企业没有认真努力降低成本。

市场供求是否能经常保持均衡。合理的产业组织,应能使

该产业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一致。从量上看,如果供大于求,应有

多于的资源流出;反之,应有相应的资源流入。从质上看,不仅

应该是产业总量上的均衡,而且应该包括产业内各企业供给结构

与需求结构的均衡。影响市场供求均衡的因素有:由于处在寡头

垄断地位的企业筑起进入壁垒,影响资源向供不应求部门的流入,

造成资源在这些部门的过少分布;在寡头垄断企业的投资超过了

市场规模的需要时,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协调行为,又阻碍资源

从该产业流出,使之生存于低开工率的情况下。

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这要了解,在现实的产业

的企业规模结构下所达到的生产与流通的一般水平,与产业的企

业规模结构处于效率最高时的水平(企业处于最佳规模)还有多

大差距。该问题的实质是产业中规模经济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问

题。好的产业组织结构,应该使产业内各企业的生产规模能够使

其生产与流通费用水平达到企业长期平均费用曲线的最低点,从

而能充分利用规模的经济性。

产业的技术水平是否不断提高。好的产业组织应使企业富

有技术进取性,不断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产品

产量、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关于怎样的市场结构能够

带来产业技术进步的良好绩效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富于竞

争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进步,因为竞争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

还有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能有资金、人力进行有效的研究与开

发,才能经得起技术开发的风险,也就是存在着技术开发上的规

模经济。

产业是否有助于社会公平。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不仅应该

第 369 页

具有产业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性,而且应该有助于配合政

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例如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收

入的公平分配,即企业不应取得超过它所提供的价值的报酬,即

使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应尽可能保持产品价格稳定等等。

三、非主流的产业组织学派

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过 行为程中,除了上述以结构

绩效框架为核心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以外,还有另外三支非主

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

(一)芝加哥学派。这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阵营,由众多经

济学家所形成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芝加哥学派在

方法上属于行为主义,其主要特点 在理论基础上信守新是:

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认为瓦尔拉斯均衡以及标准的竞争理论仍

然有效,并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尺度,分析和批判主流产业组织

理论提出的种种与新古典主义不符 )认为厂商的假定和结论。

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需干预市场机制的运作。由于现

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微弱的垄断不过是竞争均衡实现之前的一种

暂时现象,政府制定的各类激进的反托拉斯政策必将导致整个经

济运行效率的下降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二)新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以米塞斯、哈耶克等人为

代表,其理论观点对英美经济政策有较大影响。这一学派的特点

以竞争为基本的分析前提,认为市主要是: 场竞争是一个动

态过程,不能用传统的静态方法来分析。 强调企业家在寻求

新的利润机会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认为政府所能做的就

是建立制度体系,而最恰当的体系是最大的个人自由和最少的政

府干预。

(三)新制度学派。伯勒和米恩斯是新制度学派的早期代表人

物,他们是以厂商行为为研究重心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后来

的威廉姆森、阿尔钦也是其主要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 370 页

是从厂商(公司)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厂商

行为,以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四、外国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发展

以美国为代表 年代至 年代的外国产业组织理论界,从

的基本研究脉络是运用个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来验证和完善“结构

行为 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此间虽然理论有了长足的

发展,并对政府制定市场竞争政策和组织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但

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还有不少缺陷。 它假定所有企业都是

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而不管是垄断型企业还是竞争型企业,

也不管是经理控制型企业还是股东控制型企业。这种单一的假定

忽视了由企业类型的差异带来的企业目标差异和企业行为差异,

简单地认为企业行为主要受市场结构(尤其是集中度)的决定。

它没有引入交易费用概念,简单地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

有完善的理性,都能获得完全的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完全均衡,这

它过就不能正确认识现代大公司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分强

调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的决定作用,而无法把决定企业行为的其

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等纳入分析

框架,最终限制了对产业中的企业市场行为的全面分析。

外国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理论基础上广泛吸取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思想,修正

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假设。产业组织理

论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代理理论等都纳入了自己对企业

行为的研究,如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说明组织的效率来自交易费用

的节约,运用产权理论说明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误在于产权配置的

失误,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两权分离对企业动力结构的影响以及建

立相应约束机制的途径。

(二)在研究重点上转到侧重对企业行为的研究,认为企业行

为是企业决策者基于自己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而作出决策和实

第 371 页

施决策的结果,与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关系不大。因此与以往的

产业组织理论侧重分析市场份额、集中程度和进入壁垒对企业行

为的影响不同,新的理论侧重分析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形

式、经营目标和合理预期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也使得新的理论

中包含了一些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管理理论。

(三)在研究方法上广泛引入了博弈论方法和正规微观经济学

模型。博弈论这一应用数学方法是 年代才被运用到产业组织理

论的分析中来的。博弈论思想有助于说明企业行为是怎样取决于

该企业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至的其他企业反应行为的预期的,亦

即企业行为的决定不再只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决定,而是与当事人

的心理预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随着产业组织研究的深入,

建立了越来越多的正规微观经济学模型,出现了用正规数学模型

年法国经分析取代结构 绩效框架的趋势。行为 济学家蒂

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用博弈论方法和正

规寡头市场模型方法改写产业组织理论系统工作的完成。

五、评价与启示

从外国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它有着鲜明的

时代特点,是西方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 世纪下半叶,工业生

产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工业结构的变化,加强了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趋势。到了 世纪初,垄断组织已经控制了当

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各工业部门和银行系统,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

忽视的现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与传统西方经济学不同

的、以解释垄断竞争现象为己任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后,随着世

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扩大,产业组织的结构和形态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寡头垄断现象成

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跨

国企业的发展成为世界性问题,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多角度研究又

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

第 372 页

正是由于产业组织理论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它对

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干预政策影响很大。许多国家以该理论为

依据,通过制定各种不同的产业组织政策来影响和控制市场结构

或企业的市场行为,如各国普遍制定的抑制垄断的法规,以及保

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等。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产业组织领域里存在的

共性问题,合理借鉴外国产业组织理论无疑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

解决问题。

(一)关于促进规模经济。如何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以

获得最大规模经济效益,是发展市场经济必然遇到的问题。外国

产业组织理论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有效的方

法。借鉴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

的规模经济问题。

(二)关于垄断和有效竞争。竞争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进步的原

动力,而垄断则阻断了价格机制在资源合理分配上的作用,并在垄

断组织内部也产生所谓的“ 非效率”,即资源分配的非效率性。

既然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可能的,就要研究如何实现有效竞

争,即在利用规模经济的同时又能维护竞争活力的那种竞争的实

现。这方面的理论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搞活国有经济问题的探讨。

(三)关于企业的市场行为。在特定市场结构之下,企业行为

的具体方式和机制如何,是外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

们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些成果,研究当前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以

及价格战略、产品战略、销售战略和法律策略等问题。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建国以来产业组织的历史沿革

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近 年的时间里,我国在经济体制

第 373 页

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一时期的产业组织状况不像西方那样主

要表现为产业的市场组织状况,而主要表现为以中央宏观管理和

政策为主导所形成的产业组织状况。由于这一时期的产业组织形

成和特征是近十几年产业组织发展变化的基础,所以有必要对此

先作一简述。

(一)建国初和“一五”时期的产业组织。建国后,我国政府

首先没收了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建立起了一大批国营

工业企业,并在国有工业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对民族资

年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本主义企业进行扶持和改造。 期,

项工 个建设程以苏联援建的 为核心,集中力量进行了由

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打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一

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特征是:

形成了中央政府主导型的产业组织体系。对国有企业实行

以中央各专业部门管理为主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组织形式;对私营

企业,通过采取政府或国有企业委托加工、订货,和由国有企业

收购其产品等形式,将其生产活动逐步纳入国家管理的经济轨道。

新建大型企业主要采取工艺全能厂的形式。“一五”时期,

由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门类不全,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都

很低,生产力分布严重不合理,大多数地区短期内无法形成专业

化生产体系。实践证明,这种工艺全能厂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当时

是合理的,使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在短期内都有了很大

发展。

(二“)大跃进”时期的产业组织。 年开始的“大跃进”,

是以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作用为特征的“左”的

思想的产物。它不仅在当时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形成合理的产

业组织进程受到严重挫折,而且由于其指导思想没有受到彻底的

批判,以致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各项政策和产业组织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产业组织特征是:

第 374 页

管理体制的急剧变化造成产业组织结构紊乱。随着经济的

发展,原有以中央部门管理为主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

暴露出许多弊病,如在产业组织方面,企业被管得过死,企业间

应有的经济技术联系被切断等。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

指出,应当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年中央作出《关于改进工

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决定把管理企业的权力由部门下放

给地方和企业 月,,以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到 年 的中

央部委所属的企事业单位都下放给地方管理,在多数地方,企业

还被层层下放,有的被下放到区县以下的基层。大量企业的猛然

下放,造成管理体制严重混乱,原有生产协作关系被打乱,以致

无法维持正常生产。

盲目人为地对产业组织进行建构。 年,毛泽东提出各

地方应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的要求,随后中央要求以七大协作

区为中心形成若干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后来这一方针又演化成

只要有条件,各省就应建立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结果造成地方

年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超过了“工业盲目扩大, 一五”时期的

总和,造成严重的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

盲目发展“小土群 ,式的地方小企业“。小土群”是指企业

规模小、技术土,靠群众运动办企业。它是适应“大办钢铁”的

需要产生 年的,到 月,参加“小土群”钢铁生产建设的人

数已达 多万,建成小高炉、土高炉 多万座。尽管“大跃

进”之后,从“小土群”式企业中成长出了一批地方企业,一些

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是与宏观的投入产出相比,是

得不偿失的。

(三)三年调整时期的产业组织。 年初,为了扭转“大跃

进”造成的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的局面,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

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产业组织状

况也有了一些相应的变化。主要包括:

第 375 页

大量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国家对工业企业调

整的总原则是保留骨干企业,重点裁并中小企业。在具体实施中,

对那些经济、合理、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小企业予以保留。凡“大

跃进”期间转产生产资料的轻工企业,限期恢复原来的生产;凡

升级为制造厂的修配厂,退回继续搞修配或零配件生产;凡任务

不足而适合转产支农产品或市场急需的生活消费品的,可以转产;

其余则坚决关闭或停办。通过调整,工业企业数量大大减少,到

年 万个,比末,全民所有制企业总数为 年末的

万 万个 年降到;集体个还 所有制企业少 万个,恢

年的复到 水平。

试办工业托拉斯。这是我国产业组织的一个新尝试。托拉

斯在性质上是全民所有制的集体统一管理的经济组织,是在国家

统一计划下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和计划单位。它是用经济办法而

不是行政办法来管理工业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按照专业化生

产,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生产体系的组织形式,是按生产与流

通的客观规律,使产、供、销密切结合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它

改变了同行业的企业由各级各部门多头领导的办法,使同行业的

企业受托拉斯一个头的领导;它也改变了以厂矿为单位分散经营

的办法。托拉斯的建立在当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中央上收了一批下放得不适当的企业。为了纠正由于把企

业过猛地下放给地方所造成的管理上和经营上的混乱, 年

月,中央作出《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将经

济管理的大权集中到中央、中央局和省这三级,并将一大批下放

得不适当的企业又重新收归中央各部直接管理。

(四“)文革”时期的产业组织“。文革”时期,受极“左”思

想影响,也受“备战备荒”的战略指导思想影响,我国的产业组

织又一次被人为地作了大改变、大调整。主要有:

大规模进行三线建设。“文革”中,由于急于加快三线后方

第 376 页

建设和备战,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其间片面强调三线工厂布点要

“靠山、分散、隐蔽”,使许多工厂分散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

山区,人为地割断了工厂间生产的有机联系,无法形成专业化协

作和合理的生产规模,甚至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社会,造成

了大量的生产问题和社会问题,经济效益很差。到 年,全国

内迁项目共 个,包括内迁职工 万名,设备 万台。

年,三线地区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 ,而工业产值仅占全国

的 。

大力扶持“五小”企业。自 年起,为了支援农业,国

家开始重点扶持地、县两级举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

煤窑、小水泥”企业。 年“,五小”工业中的钢、原煤、水到

泥和化肥年 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

“五小”企业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

日后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当时也造成了一哄而

上的盲目重复建设,而且由于强调土法上马,因陋就简,使得设

备和工艺普遍落后,经济效益低下。

对国营企业再次下放。“文革”开始不久,在打倒条条专政

的口号下,中央部委对工业的统一领导被当做封资修来批判,使

对工业的宏观管理陷于瘫痪。之后,中央又在“以备战为钢”方

针的指导下,将企业进行了大下放,把绝大部分部属企业下放给

地方管理。下放后,中央直属企业(不含军工企业)只剩下 家,

比 年减少了 。这次下放在后果上与“大跃进”时期的

下放类似,只是在程度上显得更加违反客观规律,对生产力和合

理的产业组织的破坏也更严重。

二、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组织的基本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组织的宏观政策与调控,以及市

场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组织自身的状况也随之发生了

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 377 页

(一)国家对产业组织的宏观政策与调控方式逐步进行了改

革。为了适应市场取向的改革,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逐步转变

职能,对企业的管理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

制,渐渐转为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控制。

政府部门由主要直接管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转向主

要负责“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在计划管理上,逐步缩小了

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并且着力于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

值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到 年已减至

多种,国家统配物资减少到 种,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占到

。到 年,国家直接管理价格的产品只有 种,社会商

品零售额中约 是市场定价。

(二)产业组织合理运行所需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体系正逐步形成。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市场决定价格的

机制,我国价格结构已有所改善,各种比价差价关系正向合理的

方向发展,市场配置资源已初步发挥其功能。包括农产品市场、工

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在内的商品市场建设初具规模;金

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信息市

场的建设都已起步;市场法制建设有所进展,《公司法》、《企业破

产法》、《经济合同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主体和维护市场秩序的

法律法规已经出台。

(三)大中型企业增加很快,规模经济有所增强。通过建设和

改造,大中型企业从 年的 万个,增加到 年的

万个,其产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按独立核算企业口径计算,从

年的 上升到 年的 。同时,非国有大中型

企业 速增加,到 年,集体企业和其他经济性质的企业产值

例已达 。据计算,我国工业最大的 家企业的销售收

入占全国全部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从 上升到年的

年的 。这些都表明规模经济在不断增强。

第 378 页

(四)小企业继续发展,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小企业的蓬勃发

展,有助于发展经济,增加劳动就业,实现产业组织与结构的合

理化 万个。到 年,我国小型工业企业已由 年的

增加到 万个,小型工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一 半 。

乡镇企业自 年“异军突起”以来,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

的一大支柱。 年,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

,在乡镇企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乡

镇企业从总体上说,是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企业群体,当前的主

上要问题之一是布局高度分散,不利于进一步上规模、 档次。

(五)企业间的经济联合迅速发展,企业集团大量涌现。我国

企业联合和企业集团的大发展 年和年代初。始于

年,国家两次发布有关推动经济联合的规定, 年开始对部分

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实行计划单列,七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则明确提出,要“有

计划地组建一批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集团”。 年 月,国

务院批转《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请示》,企业集

团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年代末,全国有各种工商联合体 万个、科研与生产直接

结合的联合体 万多个。企业集团更是由于国家的推动而大规模

发 月,全国已登记的各类企业展 集团。 达到 年 万多个。

这些集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

形式,促进了集团内部专业化协作,提高了规模效益水平;集团

母公司采取承包、租赁、兼并和参股控股等办法,促进了生产要

素的优化配置;在经营上,企业集团形成了群体优势和综合功能,

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集团还为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创造

了条件。

(六)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增强,企业兼并、破产的现象大量增

第 379 页

加。随着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对国际

市场竞争的涉入,企业逐步认识到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

价格竞争方面,企业的价格行为已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类似,各

种形式的企业价格协调和价格卡特尔都已出现,也有一些企业利

用价格双轨制谋利。在非价格竞争方面,主要表现有:各种销售

竞争日益激烈,全国广 年的 亿元上升到告营业额从

亿元;投资扩张的年的 竞争激烈,多数企业的更改投资和

基建投资都用于扩大生产能力;企业还日益重视技术进步、多角

化经营、技术引进及与外商合作,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年,

亿美元,从一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已达 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企

业的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实力。

随着市场的发育和企业间竞争的增强,企业兼并和破产机制

开始出现并发挥作用。现在企业兼并已成为资产重组的主要形式,

而随着《企业破产法》的实施,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的破产也已成

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三、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产业组织当前的主要问题。

生产的集中度过低。我国工业的生产集中度与国际水平相

位的企业计算,我比,有很大差距。按市场占有率前 国机械工

业的集中度为 ;电子工业我,而美国和日本为 国是

,美国和日本是 。生产集中度低导致一系列不良

后果。第一,阻碍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干预。如果一

个行业没有生产高集中度的几家大企业作为支柱,国家的宏观调

控政策将直接面对数量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就很难迅速有效

地收到效果。反之,如果政策能够首先得到能左右行业形势的大

企业的支持,就容易得到推广。第二,造成了行业内的过度竞争。

生产的集中度低,表明该市场的进入壁垒低,因而会有大量企业

进入市场。而企业多,生产的盲目性将会增大。例如,容易造成

第 380 页

一哄而上地生产某种产品,不仅使投资分散,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而且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供大于求,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

生产集中度过低使企业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下,影响了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诸能力的提高。

企业生产规模偏小。与集中度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企业

生产规模普遍偏低,导致普遍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总的说,我

国至今未能普遍地采用大规模、大批量生产方式,这是影响工业

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 年,我国工业企业达到 万个,

但 万元。在全球最大 家企业中,美国占平均产值只有

家,而我国只有中国银行和中家,日本占 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名列榜末,生产企业一家也没有进去。在机电行业中,我国达到

适度生产规模的企业仅占企业总 ,达到适度生产规模数的

年,我国 家汽车的产品只占总产量的 制造厂家年

产汽车仅 的厂家产量不足 辆万辆,其中 ,而美国、

日本等国的一家汽车厂年产量就超过百万辆。世界上炼油工业生

万吨,产规模平均年产 而我国 个炼油企业平均规模仅

万吨。企业规模不经济,还表现在生产设备的小型化和专业化

分工水平低。如钢铁工业,我国高炉平均容积仅为 立方米,而

日本和前苏联则分别为 立方米和 立方米。从企业的专

业化与分工状况看,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仍占多数。企业和工

厂的生产规模偏小,既影响了投资的效益,也影响了工业品产量

的增长速度。

小企业的发展没有纳入专业化分工的轨道。本来,小企业

的发展与大企业的扩张是并行不悖的,我国的问题是,生产集中

度低造成小企业迅猛发展,但是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小企业与

小企业之间都严重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小企业往往是小而

全、小而差、盲目发展,甚至与大企业争原料、争能源,出现

“小吃大”“、落后吃先进”等不正常现象。这些问题影响了生产分

第 381 页

散化的合理发展,即生产的分散化不是将生产过程中的有关部分

分离出去,形成专业化分工,而是将产品生产规模分散化,从而

使生产未形 家汽车制造企业中, 家成经济规模。如我国的

生产能 辆;又如我国力 多家小化肥厂每百元产值低于

提供的利润只相当于中型厂的 ,大型厂的

行政性市场垄断严重。目前的垄断现象有两种形式:一是

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垄断;二是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力量加行政权

力形成的特殊垄断。前一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如短期价格协议、

卡特尔、托拉斯等得以实现。这种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已有所表现,

但更为严重的是第二种垄断。这第二种垄断表现为:一些垄断性

行业成立了全国性的公司,党政机关也兴办了不少公司,把某些

行政权力带进了市场,不规范地进行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交易。从

区域看,地区封锁、画地为牢的“块块”垄断也屡禁不止。这些

垄断除了具有一般垄断的特点外,突出的特点是垄断依靠市场和

行政双重力量形成,既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垄断的特点,依

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手段推动垄断的形成和运作,又融进了市场经

济体制下市场垄断的某些成分,依托目前尚不完善的市场机制来

操纵垄断,是转轨时期特有的行政性市场垄断。这种垄断严重地

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也损害了宏观调控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改善产业组织的主要对策。改善上述不合理的产业组织

状况,有赖于改革的深入和实施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改善产业

组织的主要对策是:

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兼并与联合。鼓励

将经营不善的企业交由同行业中的优势企业进行托管经营。大力

支持企业间以名牌、名厂和名人为龙头进行资产重组,把无形资

产同有形资产的调整结合起来,达到资本扩大、结构优化、存量

盘活的目的。要鼓励科技与生产的联合,使多数科研机构进入企

业或实现企业化,以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还要鼓励原材料

第 382 页

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的联合,以保证原材料的合理流向,减少中

间环节,解决资源优化利用问题。继续鼓励工贸结合,以解决企

业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以及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之间的

脱节问题。

大力扶持和发展企业集团。以支柱产业为基础,以名牌产

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建立产权关系为重点,抓紧培

育一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促使其迅速发展壮大。要

充分尊重企业组建集团的自主权,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企业间组建

集团的事务,要把精力放在引导和协调企业间关系上,为企业集

团的发展扫除障碍。

促进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要在政策上支持优势企业,鼓

励它们兼并劣势企业。要逐步建立企业产权市场,使企业兼并、重

组活动成为正常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要按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

引导兼并活动,在鼓励兼并的同时防止企业对市场的垄断。还要

妥善解决被兼并或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减少由于兼并等活

动所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切实促进企业利用规模经济。国家要制定企业的生产规模

标准,严格对新建企业的审批,要改变过去对新建企业只看资金

不问生产规模的审批办法,凡是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的企业不予

批准新建。要完善企业的资金积累机制,通过发展资金市场,形

成多种资金融通渠道,使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能够迅速获得资金、扩

大生产规模;还要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使之克服短期化经营

行为,提高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鼓励企业间的竞争。要制定反垄断政策,反对原有

体制下的行政性垄断,以及新体制下可能出现的企业性垄断。要

进一步改革价格制度和价格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

机制。要继续完善税收制度,改革计划、物资、资金、劳动力等

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给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环境。

第 383 页

第十六章  工业集中与集中度

第一节  集中与集中度

集中是组织学的首要问题,集中理论是规模、专业化协作、联

合化和企业集团等组织专题的理论基础之一。本章主要讨论集中

与集中度和集中作用与经济性,以及对我国工业集中与行业集中

的分析这三个问题。

一、集中与集中度

(一)集中。集中通常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企业规模扩大

的过程。它表现为全部企业中仅占很小比例的企业或数量很少的

企业,积聚或支配着占很大比例的生产要素。

工业集中是伴随工业化过程的一种突出现象和必然趋势。西

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工矿企业中,资

家亿美元的巨型企业, 年只有美国钢铁公司产在 ,

年 家, 年年增至 家, 年已达到 家,已有

家。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年为 家, 已增加到 过了美

年代初,美国国工业总规模的增长速度。 制造业出现资产达百

亿美元的大 家,近年来又出现了上千亿美年已达到公司,

元的特大公司。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与此类似(表

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

行了许多研究,并把它纳入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在产业组织

理论中,集中成为定义市场、分析市场的常用术语和工具。按照

绩效 分析逻辑,集传统 中是产业组织理论结构 行为 决

第 384 页

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 家工业公司表

平均每家公司资 单位:百万美元产额

页,成都,四川教育出资料来源:李昭公等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纵横》,

版社,

定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中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绩效的

重要因素。后来的非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如芝加哥学派、新奥地

利学派,虽然对 框架提出挑战,但也不否认集中作为定义市

场垄断、竞争性的主要方法的重要地位。正如美国学者克拉克森

所说:在描述我们经济中某个或数个部门的竞争程度时,集中这

一术语或概念看来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二)工业集中与行业集中。工业经济学所探讨的集中有工业

集中和行业集中之分。这两个概念是分别考察不同市场范围的集

中现象的产物。如果考察的范围是整个工业,那么得出的结果是

工业集中。它涵盖了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的各个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和行业,是对各不同行业生产能力分布

状况的一种综合反映。而行业集中则是以某个较为具体的行业为

考察对象,它反映行业内经济资源在不同企业间分布的均衡程度。

由于工业集中和行业集中是不同市场范围的集中,因而它们

在经济意义上有很大差别。工业集中反映的是工业的整体集中程

度,而工业内各行业的企业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工

业集中与某个具体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作为对工业组织结构基本状况的描

述,同时由于它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展变化的,因而对它的动

第 385 页

态和静态考察可以反映出一国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和工业化水平的

高低。相对而言,行业集中与行业内企业的市场竞争状况有较为

密切的关系。行业集中程度越高,说明资源越集中于少数几家大

型企业,这几家大型企业的市场支配力特别是价格支配力可能也

就越强。当然这种联系并不总是存在的,它的存在还需要满足供

给弹性等其他市场特性方面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业集中可以看做是对各行业集中的综

合,各行业集中的变化也通常会引起工业集中的变化,但不能由

此而认为工业集中是行业集中的简单累加,或者得出二者必然呈

同方向变化的结论。原因在于,各行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权重是不

同的,而且这种权重也在不断地变化。如果权重大的行业集中程

度上升,那么即使权重较小的行业集中程度有所下降,也不会影

响整个工业集中程度的上升。工业集中的变化常常会与某行业集

中的变化不同步,甚至呈反向趋势,二者没有必然的正向相关性。

(三)集中度。集中度即集中的程度,一般用市场中较大企业、

消费者所占有市场份额的大小来表示。

集中度总是针对特定产业或市场而言的。从它所反映的市场

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前者是整个工

业作为一个整体时的集中程度,后者是指工业中某个具体行业的

集中程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主要分为买方和卖方,因此集中度

又可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卖方集中度是指卖方企业在

特定产业或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的高低,它反映该产业市场上的

规模结构及产业内生产集中状况;买方集中度是指买方在特定产

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它反映该产业市场上买方的结构和集中状

况。 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除了资本品及中间原料产品市场

页①参见《工业经济学》, 。

第 386 页

上买卖双方可能都是生产企业外,一般商品市场上大多卖方是企

业,而买方是消费者。由于消费者人数众多,不易统计,而且不

同消费者间的购买规模差异较小,因此在讨论集中度时,多以对

卖方集中度的讨论为主。

在传统和非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的经济意义

是不同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以市场集中度作为反映市场竞争程

度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它的基本逻辑是:较高的集中度表明更

多的销售额或其他经济活动被很少一部分企业所控制,从而这一

小部分企业拥有相当的市场支配力,特别是价格支配力,使市场

的竞争性较低。

但非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对这一逻辑提出了质疑。该理论认

为,市场的竞争性不仅与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有关,还与市场进

入障碍等其他因素有关。正如保罗 萨缪尔森所指出的那样,一

个由单个企业构成的行业的集中度可能为 ,但是如果潜在

的供给弹性足够大的话,该厂商的垄断势力可以为零。如果存在

着一种能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那么现有的垄断就会受到新进入

者或该行业中原有边际厂商扩张引起的洪水般的冲击。 也就是

说,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如潜在的供给弹性足够大),集中度高

并不意味着市场的竞争性弱,高集中度可能与激烈的竞争并存。

因此,在考察集中度的同时,要结合对市场其他特性的具体

分析,这样才能对市场的竞争程度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二、集中与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一)基本影响因素。决定特定产业市场集中和集中度的最基

本因素是该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和市场总规模。

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性是指由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

①参见[美]肯尼斯 克拉克森等著:《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第 387 页

而带来的单位产品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经济性。企业在

竞争的压力下,总是力求把本企业产品的成本尽可能地降低,以

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规模经济性的存在必然驱使企业不

断地扩大规模。在不考虑产业市场总规模变化的条件下,这一行

为将推动集中度的上升。

不同行业的规模经济性其显著程度是不同的。在有些行业中,

规模经济性极为显著,表现为以最佳规模进行生产的企业与以小

于最佳规模的规模进行生产的企业相比,其单位产品长期平均成

本的差别 的规非常显著。例如在水泥业中,以小于最佳规模

模进行生产,其单位产品长期平均成本要比以最佳规模生产的企

业高 左右。极为显著的规模经济性给行业内的企业以强烈的

规模扩张冲动,结果是造成这类行业的集中度往往较高。

在另外一些行业中,规模经济性则并不是那么明显,例如在

的规模进卷烟业中,以小于最佳规模 行生产,其单位产品长

期平均成本仅比以最佳规模生产的单位产品长期平均成本高

。这些行业中企业的规模扩张动力相对较小,小企业的数量

相对较多,从而行业的集中度常常较低。

规模经济性解释了部分行业市场上低于最佳规模的企业不断

扩大规模的努力,但美国学者贝恩和日本学者植草益的研究都表

明有相当部分产业存在超规模经济的集中问题(企业规模大大超

过经济规模的水平),这说明还存在其他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的重要因素,过高强调规模经济性对市场集中的作用是不恰当

的。

市场总规模。集中与集中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它既取决于少数大企业的绝对规模,同时也取决于市场

的总规模。市场总规模对集中的影响表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从静态来看,市场总规模越小,其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可能性

就越大,因为少数企业扩大自身规模的行为会导致集中度上升得

第 388 页

更快。相反,如果市场总规模较大,则少数企业的规模扩张对集

中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难以迅速上升。

从动态来看,市场总规模扩大的速度会影响到市场集中度。如

果市场总规模扩大的速度大于企业扩张的速度,则市场集中度会

趋于下降;如果企业规模比市场总规模更快地增长,那么市场集

中度将会有所上升。在快速成长的市场中,由于需求迅速扩张,而

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以相同的比例扩大规模,就会出现供不应求

和价格上涨,从而吸引大量新企业进入,导致市场集中度下降。

(二)其他影响因素。

超额垄断利润。企业不断扩张规模的冲动不仅仅是由规模

经济性诱发的,还由于超额垄断利润的吸引。企业的规模越大,它

占据的市场份额越多,它能够控制市场价格、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一些大型企业的规模虽已远远超过经

济规模,但仍试图进一步扩张。企业力争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垄

断利润的目标是影响过度集中的基本原因。

大企业优势。大企业优势是促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的另一

诱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出,由于技术的改变,导致大

规模生产,并将淘汰小规模、高成本的中小企业,而增强大企业

的控制力量。也就是说,大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雄厚,使

它在竞争中具有优势。以大银行、大证券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机构

大多愿意支持大企业,因为大企业资信可靠,贷款和投资的风险

较低,收益较高。

大企业的优势还来源于组合效应:大企业可以把多个生产和

交换环节内部化,从而节省交易费用;大企业可以通过多角化经

营合理组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大

企业还可以通过成本和利润的内部调整节省开支,合理避税,这

是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常用的方法。

由于大企业优势的存在,企业往往急于采取合并、收买等方

第 389 页

式扩大规模,这会使市场集中度迅速提高。

进入障碍。行业市场进入障碍各有高低。进入障碍较低的

市场,新企业的进入比较容易,使集中度下降;相反,如果市场

具有较高的进入障碍,则企业在进入障碍的保护下有可能实现稳

定的增长,并促使市场集中度趋于上升。因此,高进入障碍往往

成为行业维持较高集中度的原因。

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对集中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

面,企业推进产品差别化策略,如改进质量、提高技术、改变外

包装、大量做广告等,其结果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占领各个可能市

场,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另一方面,产

品差别化程度越高,市场划分越细,消费者可供选择的替代品越

多,从而小企业和新企业获得一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可能性就越

大,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集中度的上升。

政府的政策、法规。高度集中往往导致垄断。垄断扼杀了

竞争的活力,导致较低的资源利用效率。为了防止垄断、维护公

平竞争,许多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和公平交易法,对过度集中加

以限制,同时以中小企业法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这些法律措施

限制了市场集中度的上升。

但是,在特定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一些政府经济政策

往往又是有利于市场集中的。例如,许多国家为增强本国企业的

国际竞争力,采取一定措施鼓励企业间的合并与扩张,对大企业

给予优惠、扶持。又如,我国为推进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而

颁布的鼓励企业集团发展的有关法规,起到了促使生产趋于集中

的效果。

三、集中的判别与度量

(一)工业集中与行业集中的判别与度量。工业集中是对工业

中各行业集中情况的综合反映,因此对工业集中的度量常以对各

行业集中的度量为基础来进行,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 390 页

工业集中度(算术平均)

工式中: 业中划分的行业数;

个行业的集中度。第

工业集中度(加权平均)

及 与式中: 式 )相同;

个行业的生产、销售、资产总第 额或职工总人数。

此外还有一种近似的简单计算方法,即计算工业经济范围内

家企业的销售额等指标数值和占整最大 家或 个工业的比

例,这样得出的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企业在整个工业中

的相对地位,其缺点是横向可比性差。

行业集中的度量的基础和难点是行业的划分。因为一般说来,

同一行业市场上的企业之间才有可能构成竞争关系,如果行业的

界定模糊,在计算中混入了不构成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或把构成

竞争关系的企业排除在外,则集中度的测量就会发生偏差而失去

其应有的意义。

通常各国都有其标准行业分类体系,并且相关的统计信息也

往往按该体系分类发布,因此按这种分类来计算行业集中度简单

易行,也是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

从理论上来讲,行业划分需要通过计算需求相关弹性来判断

产品的替代性,以生产的产品之间有密切的替代性作为划分同行

业企业的标准。其计算方法如下:

产品的需求相假 两种产品,设有 关弹性为产品对 :

产品的需求变化率/ 产品价格变化率

产品需求变化率

第 391 页

产品价格变化率

产品式中: 原来的需求量;

产品需求的变化量;

产品原来的价格;

产品价格的变化量。

时, 两种产品之间具有密切的替代性,可以当

产品和认为生产 生产 产品的企业处于同一行业中。

但是目前采用的任何方法都存在缺陷。原因在于被归入同一

行业的企业生产非替代品的可能性很大。例如按产品类型来说,美

国的威斯汀豪森公司应划归电气产品及设备行业,但它也生产煤

气焚化炉以及夹板。在计算电气产品及设备行业的集中度时,如

把这家公司的销售额都计入该行业,其结果是使计算值同实际之

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很难对每家企业

都按产品一一加以区分,因而偏差也总是存在的。

为了能对偏差进行度量从而确定计算出的行业集中情况与实

际的符合程度,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覆盖率和专业化率两个指标。覆

盖率表明某个行业的主要产品来自特别划入该行业企业的程度,

其定义为:

划 行业的企业生产的归 产品发货额产品的总发货额

专业化率表明划归某个行业的企业实际上专门从事生产该行

业主要产品的程度,其定义为:

划归 产品发货专业化

行业的企业生产的率=

划归 行业的企业的总发货额

覆盖率与专业化率越高,则计算出的行业集中度就越能反映

市场的实际情况,反之则表明实际情况与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偏

差。

(二)集中度指标。常见的集中度指标是集中率( 、洛伦

系数)、茨曲线、基尼系数( 赫希曼 哈菲德尔指 指数(

覆盖率=

第 392 页

数),此外还有恩抽比指 指数)指数)、罗森布鲁斯指数(数(

及综合集中指 等,这里主要介绍前几种集中度指标。①标(

。集中率是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其计集中率( 算方

法如下:

企业数;式中:

位企业的生产、居于市场第 销售、职工或资产;

市场中所有企业的生产、销售、职工或资产总额;

最 家企业集中率(通常取最大的 或大

家 之间,值越大表示市企业),它的值介于 和

场越集中。

的概念清楚,计算简单,所需资料也较容易获得。它的缺

点一是仅考虑前面 家最大的企业,而没有考虑其他企业的重要

性,二 家企业间的相对大小。例如图 所是无法显示最大的

列 家企均为 的三个行业,它们的企业数量、最大出的

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布却有很大不同。原因就在于集中率仅以部分

企业的规模比例来表明集中度,无法反映市场上其他部分企业数

及其规模分布的情况,同时也忽略 家企业之间的差异。了最大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反映了企

①其他几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公式推导略):

企业数式中: ;

第 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排名次序。

第 393 页

前四大集中率相等但企业数及规图 模

分布不一样的三个行业

业的规模分布和集中度,从而弥补了集中率的缺陷(如图

所示)。

企业数百分比(由最小到最大排列)

图 洛伦茨曲线

参见董守才等编著:《工业组织学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394 页

图中,横轴表示由小到大排列的企业累计数的百分比,纵轴

表示相对比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由于在全部企业中,占一定比例的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低,而

在数量上只占很小比例的大企业却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洛

伦茨曲线向右下方偏离对角线,偏离的距离越大,企业规模分布

越不均匀,大企业的相对集中度越高。

从洛伦茨曲线可以导出基尼系数:

系数

洛伦式中: 茨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减去 后的部分。

如果用规范的数学式来表达,基尼系数的计算如下(数学推

导略):

系数

式 中:

企业数;

第 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排名次序;

平均差;

市场占有率的算术平均数。

如 系数 ,则系数 ,则企业规模分布均等;如果果

表示行业内只存在一家企业。基尼系数越大,说明企业规模分布

越不均等,集中程度越高。

哈菲德尔指数。这是一个兼具上述两赫希曼 种指标优

点,同时避免了二者缺点的综合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第 395 页

企业按生产式中: 、销售、职工或资产计算的在整个市场

中的占有率。

越大表示市场集之间的值介于 和 中度越高。

指数考虑了市场中所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照顾到

不同规模企业对市场的不同影响力(对大企业给予较大权数,给

小企业以较小权数),从而能反映市场中企业的数目及其规模分布

的差异性。但是,计算 指数需要掌握市场中所有企业的占有

率情况,因而受资料可获得性的限制较大。

(三)各种集中度指标的总体缺陷和调整方法。各种集中度指

标除了具有其固有缺陷以及因行业划分的困难而发生偏差外,还

忽略了如下两个重要因素。

市场地域范围。由于交通运输发达程度、商品储运时间及

运输的难易、政治经济体制等因素的限制,行业市场往往存在着

地域的分割。以美国水泥行业为例。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有

的水泥是运往 英里以内的区域的,单个水泥生产企业即使是

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也很难对空间距离较远的地区市场产生很大

的影响。

地域分割的结果是使按全国范围计算的集中度指标与按地区

范围计算的集中度指标相差甚远,对市场整体的反映脱离了局部

(地方)的实际。弥补这一缺限的办法是先把行业市场进行合理的

地域划分,分别计算各地区市场的集中度,再以各地区市场占全

国市场的份额(百分比)为权值计算加权平权值,这样得出的集

中度才更符合各地区市场的实际。

进出口。在封闭的市场中,卖方与本地的生产者是完全对

等的,但在考虑到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卖方除了当地生产者之外

还有外国进口者。同时,当地生产者也可能不仅仅在本地销售,而

是部分地在国外实现其销售额。这样一来,未考虑进出口因素的

市场集中度就会发生一定的偏差。

第 396 页

考虑到进出口因素,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再是

,而应调整为:

企业的销售额、出口第式中: 额及进口额;

家企业的总和。

以上针对集中度的缺陷从理论上提出了调整的方法,但由于

信息可获得性的限制(如想要获得每家企业的进出口详细资料几

乎是不可能的),其实际操作很难进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上

述缺陷成了集中度指标的“固有”缺陷。

第二节  集中的作用与经济性

一、集中与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主体的构成、市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

规模比例关系。任何市场都是由买方和卖方所构成,因此市场特

性也可分别由买方和卖方表现出来,而其人数或企业数的多寡就

是构成市场结构的最基本因素。此外,个别买者或卖者在整体买

方或卖方的相对地位,除了说明市场内买卖双方的竞争态势外,更

可显示卖者(或买者)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因此,市场集中是市

场结构的基本影响因素,同时,衡量市场集中度的各种指标结合

了企业数量及其相对地位(规模)这两个基本因子,成为描述市

场结构最主要的方法。

一般说来,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少,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在

市场上销售产品的数量越多,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对市场价格

的影响作用就越大,企业就越容易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企业规模

小且数量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就较为激烈。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

正是依据这一逻辑将市场结构划分为独占型、寡占型、垄断竞争

第 397 页

型及竞争型等基本类型。若将买卖双方的集中度细分再分别组合,

则形成更多的市场结构类型(见表

表 集中与市场结构组合关系表

资料来源:[日]马场正雄等著:《买方市场构造和市场效果》,载经济企划厅《经

济分析》,

但是,后期的非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者则强调指出,市场

集中(度)作为决定市场特性(结构)因素之一的作用被夸大了,

实际上它只是决定市场结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克拉克

认为,一个竞争性行业应具有如下特征。

没有一家厂商具备控制市场供给的条件,更确切地说,每

家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在长期内,不存在经济利润。生产达到长期均衡状态时,边

际成本等于价格,并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数目很多,没有进入障碍。

也就是说,不同集中度的市场并不一一对应着不同竞争程度

的各种市场结构,它必须与其他条件相结合才能构成这种一一对

应关系。这些其他的因素通常包括:进入和退出障碍、产品差异、

市场需求量的增长以及规模经济性等等。

二、集中与企业行为

企业行为是指企业有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通常包括企业的

价格行为(定价)、产品行为(新产品开发、质量等)、销售行为

(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投资行为及组织调整行为(兼并、集

①参见《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页。

第 398 页

团化等等)。

传 绩效框架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集统的结构 行为

中程度作为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行为有很大的

影响。

一般而言,市场集中度越高,少数大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越

高,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也就越强。少数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控

制产量使价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获得高额利润。由于缺乏

竞争者,大企业对产品质量、销售服务、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关

注程度不如竞争型市场上的企业那么高。大企业之间往往形成某

种形式的联合或协议,以共同控制市场。

相反,市场集中度越低,由于市场上存在着足够多的竞争者,

企业成为价格接受者,行业价格水平趋于下降并接近产品的边际

成本 企业之间在产品花色品种、质量、技术、销售及售后服务

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企业的兼并、破产与大量新企业的出现并

行。

同时,企业行为也对市场集中度产生影响,例如企业的合并、

兼并行为会提高行业的集中度。

非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者在对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框架提出批评

的同时,对市场集中与企业行为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在集中程度

相同的不同市场上,企业行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因此市场

集中与企业行为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对企业行为进一步深入分

析的结果表明,市场集中仅是影响企业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相

反的作用更应该被强调:在一定环境约束下的特定企业行为,使

市场集中程度发生变化并形成最终格局。

三、集中与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行业在技术进步、利润率、规模经济利用、产

品价格、产量、成本、质量、品种等方面的总体水平,它可以被

看做是企业行为的结果。对企业而言,这一结果主要在于利润水

第 399 页

平;对社会整体而言,这一结果主要在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一)集中与利润率的关系。对这一问题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

点。一般认为,卖方市场集中度越高,大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越

强,从而行业利润率越高。贝恩、尼德海姆等人的实证研究证明

了这一正相关关系的存在。但是,施蒂格勒在经过对美国 个产

业 年的利润率与集中度的关系考察后发现,产业集中度与其利

润率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非常不明显。

后继的研究对传统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戴姆塞茨经实证研究

发现,卖方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为非线性的双 曲线。当集中

率超过 以后,行业间利润率与集中率的正相关关系开始明显

出现,而当集中率在 之间时,资产利润率反而随集中

率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存在 这样一个“临界点 。

另外一些学者对买方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

出了较为统一的结论。美日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买方的集中度与卖

方的利润率成负相关关系,买方集中度越高,卖方利润率就越低。

(二)集中与社会总体福利的关系。按照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

高度集中往往导致垄断,而垄断则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

失。②

首先,高度集中使少数大企业有能力通过限产提高价格,这

样一部分消费者就会从垄断市场中退出,资源由垄断行业向其他

行业转移。但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垄断行业的产量仍显不足。如

果增加该行业的产量,可以使一些人的境遇得到改善而不损害其

他人的利益(垄断产品单位成本的效用大于其他产品),从而造成

社会总体福利的损失。

①临界点具体数值的确定存在着争议,日本学者松代认为 等于 是临界

等点,而植 于 和草益认为 都是临界点。

② 参 见 《 业 页。经济学》,

第 400 页

其次,将高度集中条件下与充分竞争条件下的消费者剩余与

生产者剩余进行比较,发现垄断者的限产提价造成了生产者剩余

和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同时还引起了由消费者向

生产者的收入转移(数学论证略)。

最后,形成高度集中过程中,额外成本被付出。企业为了追

求垄断地位,愿意付出少于未来预期垄断利润的额外成本,这种

行为会引起全社会福利总水平的下降。

同 行为样地,随着产业组织理论不断更新与发展,对结构

一绩效框架的不同意见越来越多,上述结论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

的挑战。

第三节  我国工业集中与行业集中

的现状及趋势

一、对我国工业集中现状的分析

(一)现状。工业集中情况有助于说明工业组织的基本状况和

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工业集中作一考察。这里采用

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即计算我国前 家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额

占全国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并把它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

数字相比较(表

表 中国与其他部分国家工业集中程度比较

(最大 家企业的销售百分比)

资料来源:国外数字参照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 页,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 ;国内数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中《 年度中国

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序》数字计算。

表 表明,我国工业的总体集中程度与西方经济较发达

第 401 页

国家相差甚远,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在工业经济整体中的相对作用

与美、日、韩等国家的大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

对中美大企业在表 工业中的相对地位作了进一步比

较。

资料来源:中国资料根据《中国统计 》中《中国工业普查资料年鉴

》计算;美国资料参照周新生:《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载《当代经

济科学》,

可以看到,美国仅占企业总数 的大企业创造了整个工业

,而中国占企业总数 的大、中产值的 型企业创造的产

值仅占整个工业的 (如果把大、中型企业分开,则上面两

个数字都要大大缩小)。考虑到美国工业生产总规模远高于中国,

表 的数据不但表明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在整个工业中的相对

地位不高,还表明其绝对规模也远不能与美国大企业相比,这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国工业总体竞争实力的差距。

(二)发展趋势。从历史上看,到 年止,中国已经具有

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生产要素在这些不同企业

间的积聚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工业集中格局。但由于改革前我国

的经济体制与改革后存在重大差异,特别是改革前市场关系仅在

极其有限的范围内存在,因此这一集中格局不具备按产业组织理

论推理所应具有的含义,而只能作为比较研究的起点。

年之后,工业集中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以 年为分界点。第一阶段工业集中的变化情况如表

所示。

表 中 )美大企业在工业中的相对地位 (

第 402 页

表 我国工业的整体集中度

(按各行业加权平 ( )均计算)

资料来源:《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 页 页。》,

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我国工业集中度的总趋势是逐渐下降

的。之所以呈现这一趋势,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扩张能力

有限、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市场总规模迅速扩大)、市场体系不完

善、经济条块分割等因素有关。

年后,这一趋势发生了变化。我国工业(含矿业)最大

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工业总销售的比的 例, 年为

年 年达到上升到 ,这表 年中明在近

我国工业集中度呈明显上升趋势。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出同样的趋势,如表 所示。

表 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工业中的地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年以后中《中国工业普查资料》

各期)计算整理。

表 表明,我国大中型企业数从 年 万个增的

①参见《产业组 页织及有效竞争》, 页。

第 403 页

万个加到 年的 ,产 上升到值比例由 年的

,大中型企业在工业中年的 的地位呈上升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说明,在工业化的初中期,大企

业的成长速度明显快于工业整体的增长速度,促使工业集中度不

断上升。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集中度的增长趋势放缓并稳定在

年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定水平(如日本的工业集中度从 ),

一般在 以上。由我国较低的工业集中度和工业集中度趋于上

升的趋势看,我国工业化尚处于中期阶段。

二、对我国行业集中现状的分析

( 一 )现状。 列出了表 年我国工业 个行制造业

业的市场集中度。

表 年我国工业制造业 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第 404 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中《 年度中国 家最大工业企业排

序》、《中国工业普查资料》。数字缺失处为进入 家最大企业的不足 家或 家。

我国各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烟草、石

油和炼焦、化纤、钢铁、交通设备较高 ,其次是食

品、化学、医药、橡胶、有色金属、电气机械、电子通信行业

,饮料、纺织、服装和鞋帽、皮革、木材家具、造纸

和印刷、塑料、建材、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等行业的集中度较低

。相对而言,规模经济性较为明显的重化工行业(如

石油、化纤、钢铁)集中度较高;资本品生产行业的集中度高于

消费品生产行业的集中度。单从集中度来看,我国工业市场呈现

出较强的竞争性,制造业的垄断集中不明显(卖方集中度超过

的寡头垄断型行业市场一个也没有)。

把我国工业各行业的集中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就更能看出

我国行业集中度的现状与特点。表 将中日部分行业的集中

度作了比较。

我国很多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过少,集中度过低,小型企业过

多,分散,重复,生产能力过小。与美国、日本的行业前 家企

业相比,机械工业集中度,我国为 ,美、日为

续前表

第 405 页

表 中日部分行业的集中度比较

集中度工业行业

年 )中国 日本( 年 )

食品

纺织

造纸和纸制品业

化工

石油和炼焦

橡胶

钢铁

建材

有色金属

机械

电气机械

交通设备

资料来源:日本部分见《产业组织论》;中国部分同表

为 年数字。

,美、电子工业 日为 ;汽车工集中度我国为 业,

我国位于前三位的 ,美国为 日本企业集中度为

以上(仅年工业行业集中度大都在 纺织业 低于

,而我国同类行 没有一个超过 的,呈现出较大业中

的差距。即使是与韩国和印度相比,我国的行业集中度也是较低

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以大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工业国际竞

争力的低下。

较低的行业集中度是否导致较低的行业绩效(利润率)呢?图

①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组委会秘书处

“整体搞活国有经济”联合课题组:《结构调整是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的关键》,载《经济

日报》

②据世界银行对中、印、韩三国钢铁、基本化工、化肥、水泥、纺织、造纸、机

,中国床等 个行业集中度的 个行业比较 均低于韩国, 个行业(除钢铁

外)低于印度,且有较大差距。

第 406 页

系。

工业成本利润率

图 我国行业集中与利润率的关系

图 列出的 个行业集中度与工业成本利润率的关系

(表 中 值缺失的行业及较为特殊的烟草业没有在图中

标出)表明,在我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绩效(利润率)之间不呈

个明显的正 点散相关关 布系 于( , 各区),这与其, ,

他一些研究者的 但成果是相符 图的 同时也显示出,我国。

工业各行业中低集中度、低利润的行业( 区)占了大多数,这

说明低集中度可能是我国行业利润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发展趋势。从动态来看, 年至 年,工业各行

业集中度普遍呈下降趋势,如表 所示。

这一阶段所有行业的集中度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该趋势主要

不是由各行业的特性决定的,而是受整个工业和政治、经济大气

候变化的影响,与工业整体集中度的下降是同因的。

值和工业成中各行业的把表 本利润率标入坐标

页 页,北京,中国人参见马建堂:《结构与行为》 民大学出版社,

第 407 页

年之后,行业集中度的变化趋于复杂化,如表

表 所示。

表 部分行业市 )场集中度变化情况

按产品性质划分的各行业集中表 度

资料来源:同表

第 408 页

为 年数据。

这一阶段集中度上升和下降的行业并存。在所列出的 个行

业中,有 个行业的集中度 个在 年后明显的上升,仅有

行业的集中度略有下降,这 个行业主要是集中度原本已较高的

重化工业。部分产品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综

合看来,市场集中度上升的行业(和产品)远多于集中度下降的

行业(和产品),这解释了该时期我国工业总体集中度的上升趋势。

它同时表明,我国工业各行业(和产品)市场的竞争主导力量的

相对地位正在不断提高(尽管在整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垄断

集中)。

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指出,当一个行业在迅速发展的时期,集

中度可能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常见于工业化初期),但随着企业实

力特别是大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大企业成为行业成长的主要生

长点,行业成长的速度逐渐低于企业增长的速度,从总体上看,行

业集中度将会有所上升(上升的幅度各行业是有所不同的)并稳

部分产品市场集中 )表 度变化情况(

第 409 页

定在一定的水平。我国工业各行业集中度的变化历程与这一研究

年成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在 以前行业集中度呈明显下降之

后, 年后的 年间大多数行业的集中度持续上升。可以预

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集中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

会呈上升趋势,这也是工业化所要求的必然趋势。

第 410 页

第十七章  专业化与协作

专业化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本章主要讨论

工业生产专业化、工业生产协作、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发展和发

展所需经济条件四个问题。

第一节  工业生产专业化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进程与经济性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的概念。工业生产专业化是指从事工业

生产活动的个体(企业、班组、个人)不断向只承担同类型的或

专门的生产职能转化的过程。在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过程中,现有

的生产组织不断分化,形成新的生产组织,这些新的组织有共同

的技术基础,有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专用设备和工具进行生产。工

业生产专业化的过程又是同类生产集中的过程。原先分散在各个

生产组织中的某种类型生产, 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企业承担。

(二)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工业生产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的个体小生产阶段,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是极其有限的。生

产的主要形式是综合性的全能化生产。从产业革命开始,纺织、采

矿、冶金、机械制造业大规模发展起来,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

提高。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原先进行综合性全能化生产

的单位,分解为以具体的劳动内容相区别的专业生产单位。在同

类生产内容集中基础上形成的专业生产单位,可以进行大批量生

产,采用高效率专用设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扩展,引

第 411 页

起新的生产分工和更深程度的专业化生产。

工业生产专业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工业生产专业化

和科学技术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进步使工业技术基础不断发生变革、工业劳动对象

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产品零部件的数量增加。工业生产加工

手段也日趋复杂。这使得原先的全能化企业很难在保持全部生产

内容的同时保证效率。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专门技术和专

用设备导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单位可以通过劳动对象专门化和生

产加工手段专门化,简化生产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

如列宁所说:“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

因而使市场扩大。”

工业生产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自然经济中,

生产者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制成消费品,独自完成产

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并且几乎独自生产需要的一切物品。这种生

产方式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当剩余产品出现,市场逐渐形成

时,生产者必须考虑从市场交换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到了资

本主义阶段,市场上聚集起更多的同类产品生产者,竞争日趋激

烈。竞争造成的外部强制力,促使生产者力求把个别劳动时间缩

短到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之下。这就要寻求少投入多产出的新的生

产方式。专业化生产适应了这一要求。专业化生产使生产者尽可

能地减少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降低了个别生产成本,增强了竞

争能力。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市场挤压和优化的产物。

(三)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

专业化生产与劳动生产率。在专业化生产中,同类生产集

中起来,扩大了生产规模,减少了生产环节,使每个生产岗位的

劳动内容趋向单一。从而有利于工人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操作技

①《列宁全集》,中文 版,第 卷 页。

第 412 页

能,掌握加工技术,有利于减少劳动者的学习成本。同时,专业

化生产与综合性的全能化生产相比较,减少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更

换劳动对象和工装夹具的劳动耗费,使劳动投入更经济,有利于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专业化生产与不变成本。进行专业化生产,采用比通用设

备及万能机床效率高的专用设备和工具,采用专门工艺,可以提

高设备的产出率,提高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降低单位产品中的

不变成本量,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专业化生产与产品更新和技术更新。在专业化生产条件

下,企业或个人的生产活动集中在相对小的范围内,有利于技术

的成熟化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同时,专业化生产减轻了各生产

单位在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转型时的负担。总成企业设计出新产

品后,可以把零部件分散到专业化企业生产,从而缩短从试制到

批量生产的周期,迅速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此外,共处同一产品

生产过程的各个企业,可以联合吸收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联

合攻克技术难关,加快生产技术更新。

专业化生产与改善管理。专业化生产企业内的技术、工艺

和原料特性接近,这使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物资供应和成本核

算等管理工作更易于实现标准化、制度化,也为企业应用计算机

管理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必须注意到的是,分工细化和生产专业化,最大限度地简化

了每个生产岗位的生产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把工人限制在一个

专门的生产位置上,日复一日地进行单调而且重复的生产操作。长

期下去,专业化生产工人容易降低劳动热情和创新的兴趣,阻碍

其个性发展。高度分解的生产活动对工人操作技能和智力水平的

要求降低了。专业生产工人除了岗位技能以外,别无它长,从而

增加了工人在不同生产企业之间移动的困难。

因此,在现代生产组织中,为了避免专业化生产对人的发展

第 413 页

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增加每个生产岗位的工作内容,培养多面手

的趋向。有的企业将相邻的几个生产环节交给一个班组,工人每

隔一定时间,变换一次工作岗位,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热情,谋求

生产效率和个人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专业化生产的形式

(一)按专业化的范围划分。

企业专业化,也称工厂专业化。这是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基

本类型。专业化企业集中并且重复生产工艺相近的产品。企业专

业化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效率专用设备和专门技术,利用先进的

大量流水作业方式组织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岗位专业化,也称厂内专业化。这是个别分工发展的结果,

表现为工作地、工段、岗位的专业化。企业专业化为岗位专业化

创造了条件,而岗位专业化又是企业专业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二)按专业化的对象划分。

产品专业化。指一个企业或一个生产单位只生产一种产

品,或者生产结构相似或工艺相近的若干种产品的专业化。产品

专业化是按一定种类或品种、成品为对象进行分工的,所以也称

对象专业化,它是工业中采用比较普遍的一种专业化形式。

零部件专业化。这是指产品专业化的继续和发展。其特点

是以一定种类的零部件为对象进行集中生产,而不提供完整的最

终产品。零部件专业化建立在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

基础上,比产品专业化具有更高的同类性。零部件专业化的批量

更为扩大,为采用先进技术和流水生产线创造了条件,也更便于

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

工艺专业化。这是指以产品的某个工艺或阶段为对象的专

业化。它的特点是在一个企业里只完成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个阶段

或某种工艺加工。工艺专业化的生产成果可以体现为具体的产品,

也可以体现为完成某种作业,如钢铁行业中的轧钢厂和专门从事

第 414 页

热处理、电镀、喷漆等作业的工艺专业化厂等。工艺专业化在

提高生产的同类性和企业结构的合理化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

平。

辅助生产专业化。这是以辅助生产作业为对象的专业

化。其特征是把辅助生产从原有的企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辅

助生产企业。这是一种变形的专业化类型,如独立的机修厂、

工具厂、包装工厂及动力和污水处理的专业厂等。辅助生产专业化

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发挥辅助生产的潜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

用。

第二节  工业生产协作

一、工业生产协作的实质

工业生产协作,是指工业的专业化企业之间,为了共同完成

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建立的生产联系。依次对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

之间签订委托生产合同或订货协议,对产品的品种、质量、交货

期、价格作出规定。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原材料为对象

进行加工,提供中间产品的企业称前序企业(或上游企业);对中

间产品继续进行加工,完成产品总成的企业称后序企业(或下游

企业)。

二、工业生产协作的形式

(一)按协作关系划分。

非定向的社会生产协作。这是指专业化企业不以某个企业

为产品提供对象,而是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中间产品,如

生产缧钉、生产轮胎、生产半导体元件等。企业的产品通过市场

提供给需方企业。

定向生产协作。这是指前序企业按后序企业的工艺要求、

质量要求、数量和交货期组织生产,产品全部由提出订单的后统

第 415 页

企业接收。定向协作的企业之间经常以合同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

协作关系。承担前序生产任务的企业可以只面向一个后序企业进

行专业化生产,也可以同时承接两三家企业的订货。定向生产协

作又称为分包制和下承包制。它是工业化国家企业广泛采用的一

种协作方式。

(二)按协作对象划分。

零部件生产协作。这是由零部件专业化引起的一种生产协

作形式。一般是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向处于同一生产过程的

后序企业提供零部件的垂直生产联系。例如,齿轮厂向机床厂提

供各种型 号的齿轮;显像管厂向电视机厂提供显像管等。

产品协作。这是由产品专业化引起的一种协作形式。表现

为产品专业化的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某种产品,或是若干产品专

业化的企业为同一工程项目提供各自的专门产品。例如,计算机

企业、通信设备企业、打印设备企业、屏幕显示设备企业间的协

作,是为了共同完成计算机站的建设。

工艺生产协作。这是由工艺专业化引起的协作。表现为工

艺专业化生产单位稳定地为其他企业进行某种工艺加工的生产协

作。例如,电镀厂为自行车厂进行车圈电镀加工等。

辅助生产协作。这是由辅助生产专业化引起的一种协作。

表现为由辅助生产专业化企业向其他生产企业提供某一方面的辅

助生产服务。例如,电热厂向周围若干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用电和

热汽。

(三)按协作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产品生产过程内协作、行

业内协作和跨行业协作。

(四)按协作的时间划分。

固定协作。这是指专业分工比较稳定,生产联系比较紧密

的企业之间的协作。这种协作一般协作期比较长,协作关系比较

稳定,便于协作双方合理组织生产,有利于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

第 416 页

产品质量。

临时协作。这是由于企业生产能力不平衡而临时发生的属

于生产能力余缺调剂性质的生产联系。它对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

力,推动工业生产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工业生产协作与交易费用

(一)工业生产协作的基础与资源耗费。工业生产协作的基础

是企业采用专业化生产方式。

工业生产活动可以采取多种组织方式进行,既可以把多种结

构复杂的产品组织在一个企业内进行全能化生产,也可以采用专

业化的生产方式。各种生产组织方式有各自的适应性和不同的资

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方式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也具

有不同的特点。综合性的全能化生产,使企业成为一个独立封闭

的生产系统,企业之间较少发生联系,总的资源耗费由内部生产

效率和管理效率决定。专业化生产方式要求多个企业相互协作,共

同完成产品生产,建立协作关系和维持协作关系也要耗费经济资

源,因此,总的资源耗费不仅受专业化生产企业内生产效率和管

理效率的影响,也受协作效率的影响。高效率的协作关系有利于

专业化生产方式的发展。

(二)协作成本与交易费用。建立协作关系和维持协作关系的

资源耗费构成了协作成本的主体。除此之外,协作成本还包括因

专业化企业分散分布而比全能化生产新增的运输成本、为避免易

破损中间产品(如显像管)在运输中损坏而新增的中间包装费等。

在协作成本中,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是易于计算的量,而建立协

作关系和维持协作关系的资源耗费却不易计算。如果把协作关系

视作企业间的交易活动,那么,建立和维持协作关系的全部资源

耗费等于因专业化协作而发生的交易费用。

属于协作成本的交易费用,包括寻找合适的协作企业、收集

有关协作的信息、谈判和签订协作生产合同、监督合同执行、解

第 417 页

决合同执行中出现问题的各种费用。因协作而发生的交易费用,还

包括为建立协作关系而与上级管理部门打交道的费用、出现延期

交货或拒付货款而又无法全部索赔的损失额,以及因专业生产的

零部件质量下降,而对总成企业商标信誉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

市场占有率下降的损失等等。

四、生产协作的经济性

(一)进行协作生产是否能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比较外协产

品的价格。要根据协作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与设备状况、管

理水平等,对外协产品的成本进行评估。只有当外协产品的价格

低于自制的生产成本时,协作生产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二)生产协作关系的经济与否,还受因协作产生的运输成本

和包装成本的水平的影响。一个进行全能化生产的企业,前序生

产阶段生产加工的产品,由流水线或企业内的运输设备转移到后

序生产加工地。由于距离短,搬运震动小,企业内的总装运成本

只是一个很小的量。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企业,是各自独立的生产

单位。协作企业间的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而且,有些零部

件在没有装到整机上之前,容易由于运输震动而破损,在企业之

间运输时,需要逐个包装。所以,企业间的生产协作,要考虑分

布的范围和产品特点对装运提出的特殊要求。

(三)交易费用水平直接影响着协作成本的高低。生产协作中

的交易费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市场规模。作为市

场主体存在的企业越多,可选择的协作对象越多,越容易选择到

符合要求的协作企业。 市场制度环境。市场制度环境完善,企

业间的交易活动规范有序,引起的协作纠纷相对减少。 )市场

发展水平。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收益水平与资本规模、技

术能力及管理基础密切相关,大部分企业致力于长期发展和合理

的经济收益,企业间的协作关系相对稳定。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某

些产品或劳务的短缺、个别市场的大起大落,会强化企业经营者

第 418 页

的投机暴利追求,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梳理在收益基本不变的生产

协作体系中,企业间的协作关系不稳定且难于协调。 协作方

式。定向的零部件生产协作,减少了企业寻找协作对象的次数,专

业化企业之间紧密的生产联系也为保持协作关系提供了基础条

件。非定向生产协作中的协作对象分散和不固定,企业在寻找协

作对象、交涉价格、履行合同方面有较多的投入。 )交易工具

的现代化程度。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运输工具的发展,有利于企业

之间进行方便、快捷的生产协作。信息传输工具,如计算机网络、

光纤通讯等现代技术产品的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协作效率。

在不同的市场、技术、经济条件下,专业化企业之间的交

易费用乃至协作成本水平不同,在经济上决定了协作关系的可行

性。

第三节  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发展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与生产协作的关系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协作关系的完善。工业化初期,

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市场规模较小,工业生产组织方

式以综合性全能化生产为主。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简单,生产协

作方式主要是为项目配套需要的产品协作。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

扩大和产品技术的复杂化,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复杂产

品的零部件多达几千个、几万个,它们被分散在几十甚至上百个

专业化的企业生产,为了保证一种产品按质、按时、按量完成,必

须把这些相关的专业化生产单位组织起来,建立相对稳定的协作

关系。有什么样的专业化生产,就有什么样相应方式的协作。专

业化越发展,协作的范围越广,协作方式越丰富,协作关系就越

完善。

(二)生产协作的技术经济条件影响着专业化生产的进程。当

第 419 页

企业独立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环节,很少与其他企业发生联系时,

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内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而

当企业采用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取决于内

部生产要素的配置与利用,还取决于与其共同完成产品生产的其

他企业间协作的技术经济条件。如果在协作企业之间经常发生经

济纠纷、外协零部件的质量难以保证、不能按期交货、不能及时

付清货款等现象,就会影响企业对专业化生产方式的选择。生产

协作的技术经济条件不完善、协作不经济,会使协作成本高于生

产专业化的成本节约额,使专业化协作的资源耗费高于全能化生

产的资源耗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宁愿选择大而全、小而全的

生产方式,而不愿选择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只有专业化生产的经

济而没有协作的经济,专业化生产无法进行。因为,分解为各自

独立的专业化生产单位,需要“协作”把所有的企业紧密地联接

起来,缺乏完善的协作关系,企业只能回归全能化生产。因此,生

产协作的技术经济条件,制约着生产专业化发展的水平。

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生产专业化协作

(一)主要工业化国家生产专业化协作的发展。工业化国家是

生产专业化协作组织形式的发源地,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发展最快

的地区。

开端于产业革命的工业技术变革,使得工场手工业为机器大

工业所代替,工业成为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广泛采用机器为生

产手段之后,出现了专门的设备制造企业,机器制造业从工业中

分离出来 随后,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机器的采用,应

用了机器体系的纺织、采煤、冶金等产业相继发展和专门化,使

工业生产进入产品专业化的生产阶段。本世纪初,在工业化国家

的企业中,生产已经分解为以零部件为基本单位的专业化生产。在

这一时期,英国、美国等国家出现了使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的企

业。为了使流水线上各个工序的生产量比例协调,生产分解到最

第 420 页

基本的操作。二次大战以后,专用加工设备和自动化流水生产线

被广泛采用,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机械、电器等加工组

装型产品的生产,普遍采取零部件专业化与协作的方式。

集中工艺相近的零部件进行批量生产和组装,推动了企业规

模的分化。大部分资本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低的企业,集中在

零部件专业生产过程,相对低的零部件加工费,限制了这些企业

的规模扩展。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中于技术开发、产品创新、市

场开拓和产品组装生产过程,在市场规模扩张的带动下,凭借专

门技术优势,迅速扩大着企业规模。 年间,二次世界大战前的

英国制造业的 增至家最大企业的产值比重只由 ,二

战后,借助高效率 年就增至的专业化生产方式,经过 ,几

乎翻了一番。①

专业化协作带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这一生产方式在工业

化国家被更广泛地采用。美国在汽车、机床、电器产品制造业完

成了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目前,美国工业专业化协作水平最高

的部门达 ,较低的部门也有 左右。 美国的一家

汽车制造企业在初创时期,以纵向一体化为发展方向,企业有自

己的矿山、自己的炼钢厂、自己的零部件生产厂和汽车总装厂、二

次大战以后,这家汽车企业逐渐分离生产职能,出售了部分工厂,

并把汽车零部件分散到 多家专业化企业进行生产。在法国

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制造业,产品生产总值的 是由专

业化生产企业完成的。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专业化协

作得到较快发展。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在有效的生产

专业化协作的推动下完成的。日本中小企业中有 左右是定向

专业化生产企业。生产专业化协作是工业化国家通向现代化、高

① 参 见 西 里 尔 利维基:《西欧小企业》: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②参见盛介眉:《新编工业经济管理》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421 页

技术化方向的共同途径。

(二)主要工业化国家生产专业化协作的特点。在推行专业化

生产协作的过程中,各主要工业化国家依据社会文化环境,选择

了最适合自己的组织形态。比较各个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不同侧面,

有以下特点。

美国和欧洲的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在生产协作关系中,大多

数由总成企业承担产品开发和试生产,到生产技术相对成熟、生

产工序稳定之后,把零部件委托给专业化企业进行生产;日本企

业间的协作,以互相信任关系为基础,产品开发以总成企业和定

向专业生产企业共同协作进行为主。

美国的专业化企业按总成企业的设计图纸进行生产的比

率较高;日本的专业化企业常自己设计图纸和工艺过程,得到总

成企业认可后进行生产。因此,日本的总成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专

业化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创新成果。

欧美企业在接收委托加工的零部件时,主要对产品进行抽

样检验,根据合格率决定是否按合同价格收购;日本的总成企业

常通过派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化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保证产

品质量水平的稳定和均一。

欧美的专业化生产企业之间在交易专业化生产的产品时,

只交涉价格不涉及成本;日本的总成企业则要求专业化生产企业

提供成本结构,并与专业化企业一起讨论生产方法、用料、技术

等问题,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

比较而言,日本的专业化生产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更持久、更

稳定,更接近企业内部组织间的关系。

(三)专业化生产的新趋向。建立在过细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

生产,虽然在技术上和生产上有助于提高效率,但是,这种把工

人变成自动化、生产线附属品的生产方式,会由于工人丧失劳动

兴趣而降低效率。因此,工业发达国家的部分企业正在探索新的

第 422 页

专业生产组织方式。

日本的一些企业撤掉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代之以组合生产

线。在新的组织方式中,生产分工以班组为对象,一个班组或个

人承担数十道工序,完成相对延长的生产过程。例如,照相机组

装企业的班组和个人要在各自范围内把一个个零件组装成部件,

经过质量检验,再由下一班组把多个部件组装为照相机。这种称

为“模块式”的生产组织方式,扩大了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

人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才能保质高效率地完成生产。新

的方式减少了零部件移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员

工的责任感。另外,不合格产品在部件生产阶段就挑出来了,所

以产成品的质量有了可靠的保障。

三、我国工业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

(一)我国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的状况。建国初期,我国建

设了一批产品专业化生产企业。这些新建企业的内部,基本上是

按零部件专业化设置车间的,辅助生产也由专门的车间承担。由

于当时我国原有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与前苏联援建的骨干企业

之间存在着生产水平差距,缺乏与之配套、进行专业化生产协作

的基础条件。因此,新建的大部分企业,都是进行纵向一体化生

产的全能企业。每个企业自成体系,零部件自给自足。

年代后期,地方上马了许多小机械、小电器企业。其中,有

些企业依附于大企业,为大企业进行零部件加工,或利用大企业

的边角料进行综合生产,形成了我国最初的专业化协作生产网。但

是, 年代末 年代初兴建的中小企业中,大部分是中而全、小

而全的企业。自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在工业企业中推行大

批量生产体制,组建了一些工业托拉斯。由于新建的工业托拉斯

内部缺乏深层次的生产分工,因此,我国工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没

有明显的改观。这一时期,我国对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推

行部门管理权限下放,有 多个企业由部门直属管理改为地

第 423 页

企业改由“块块”管理之后,方管理。 原有的垂直生产协作联系

被分解了,又没有同地方企业建立新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关系,因

此,这一时期出现了全能 年代,国家开始化生产回潮的现象。

“三线”建设。出于在战争条件下,保障部分生产能力的考虑,

“三线”企业的分布原则是山、散、洞,企业与企业之间相隔几百

里,不可能建立起生产协作联系。大部分“三线”企业是以产品

全部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独立封闭的生产体系。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工业生产

年代末开始的工业改组,专业化协作。 打破“条条”和“块

块”分割,成立了工业生产专业公司。这些专业公司有产品专业

化、零部件专业化、辅助生产专业化等多种形式。专业公司成立

后,促进了工业企业间的生产协作,加强了横向经济联系,对提

高专业化生产水平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当时部门管理体系

还未解体,而且企业正处于从计划体制的“等米下锅”向市场经

济的“找米下锅”的转轨过程中,有的企业失去了计划但又没有

找到市场入口,在生产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不愿意分离有限的

产品生产加工,导致新成立的专业化公司仍以较低层次的产品专

业化形式为主,加上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因素,专业化生产协

作的效率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在大多数企业集团内

部,依据产品发展的需要和企业技术条件,进行了生产分工,形

成围绕核心产品生产的纵向协作体系。企业集团的兴起和集团内

的再分工,促进我国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水平向前迈了一大步。到

年,我国机电工业外协零部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由专业企业生产的铸钢、铸铁、锻件和热处理件占全部产

参见方甲主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第 424 页

左量的 右。这一水平比改革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工业

化国家生产专业化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二)我国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发展中的问题。

地区分割和行政利益,阻碍了企业间建立生产协作联系。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国有企业、集

体企业、乡镇企业都有各自的上级管理部门,而上级管理部门又

隶属于一个更高层次的管理部门。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所在部门或

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局部利益最大化,各级管理部门

都希望专业化企业在所管理系统内寻找协作伙伴,以使“肥水不

流外人田”。结果,努力捏合的协作关系不仅缺乏效率,而且不稳

定。产品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为了不背包袱,尽量把零部件生产留

在企业内。生产方式变革在转了一圈后又回到原地。地区分割对

专业化协作发展的阻碍,还表现在市场封锁上。有些地区的产品

技术水平低,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其他地区的市场,只能在本地

区市场上销售。为了保护地区内的企业,地方经济管理部门高筑

篱笆,阻止其他地区产品进入本地区市场,在本地区搞低水平的

重复生产。企业在保护之下,不求效率和变革,用小而全的作坊

方式进行生产,偏离了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方向。

过高的交易费用使专业化协作不经济。我国的市场体系还

不完善,企业在借助市场建立生产协作关系以及维护协作关系时,

要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表现在: 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管

理基础工作薄弱,大企业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协作对象。即使建立

起协作关系,也经常出现由于专业化企业生产的零部件质量差,使

总成企业倒了牌子的现象。 我国企业受到来自行政管理部门

的干预较多,每个试图建立专业化协作体系的企业,不仅要与协

作企业打交道,还要与自己的上级管理部门和对方企业的上级管

①参见《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页。》,

第 425 页

理部门打交道,增加了建立生产协作关系的难度,影响了协作效

我国目前的经济法规建设还不完善,尤其是有法不依,使率。

企业难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一旦专业化企业之间因质量、交货期、

付款等问题发生合同纠纷,各管理部门纷纷保护自己的企业。即

使企业诉诸法律,也常常久拖不决,难以执行法院判决。这些都

使企业视协作为畏途。

起伏不定的市场周期性波动,刺激了企业的投机行为,抑

制了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越来越明显。经济的每一次振荡,都动摇了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

体系。每当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市场萎缩时,专业性的中小企业

就急于和总成大企业挂起钩来,以保证拥有一定的市场,而大企

业则挑挑拣拣,压低价格,侵害中小企业的利益。而当市场转旺,

需求大幅度增长时,有些专业化企业就脱离原来的协作网,或减

少向总成企业的供货,另辟渠道,以较高的价格销售产品,导致

协作关系破裂。

市场起伏不定,也使一些企业不愿生产利润低的零部件,而

愿意生产产成品,直接进入消费市场。一旦遇上某种消费热,就

可能获利百倍。

企业间交易费用的增加,使企业对专业化生产协作方式的选

择,与政府意向相背离。尽管 多年来,国家推行各种政策,鼓

励、推动专业化生产,但我国专业化生产协作的发展水平仍然较

低。

第四节  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发展的经济条件

一、专业化协作水平的客观影响因素

(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市场规模。只有具有一定的生产规

模,在经济上才有必要组织专业化生产。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

第 426 页

程度时,产品需求量增加,相应地要求较大的生产规模。这时,全

能化企业被分解为多个专业化生产企业,每个企业的规模都能保

证充分利用专用设备。当然,市场规模扩大,不一定是单一品种

产品需求的扩大,可能还伴随着多样化发展。在这种条件下,多

种产品生产中的相同工艺或相同零部件生产的集中,仍能为专业

化生产协作创造条件。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专门制造技术和专用设备生产的

发展,也是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各类产品的生产技术特点。各类产品的生产技术特点是

选择专业化协作形式的重要依据。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多、

工艺可以分解的产品,适宜采用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协作。例如,

汽车、家用电器。品种简单、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适宜发展产品

或品种专业化协作。例如,纺织、造纸。生产工艺连续性强,或

能综合利用原料的产品,适宜在工艺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联合生

产。例如,冶金工业、石化工业。

(三) 产品标准化的程度。标准化是对产品和零部件的质量、

规格、性能、检验方法和包装等所规定的统一要求。标准化可以

合理简化品种 扩大零部件的通用范围,扩大生产批量,提高专

业化程度。同时,标准化有助于缩短新产品的设计周期,发展新

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方便使用和维修,使专业化生产与产品多

样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推进市场化进程

(一)建立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专业化生产协作作为一

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通过两个主要途径 政府组织和市场组

织来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和新建专业化

企业推动专业化生产,但是,条块分割使企业间很难建立生产协

作关系。在改革管理体制之后,政府组织对经济资源的直接配置

已经降到最低程度,大部分经济资源的配置交由市场来承担。但

第 427 页

是,由于我国企业还未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企

业没有自觉选择高效率生产方式的积极性。加上普遍存在着管理

的非效率和竞争非效率,所以全能生产的效率损失对企业并不重

要。只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形成

竞争充分且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充分体现专业化生产协作对企

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推动专业化生产协作方式的应用。

(二)确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我国过去在推进专业化

生产协作的过程中,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热情很高,出于加快这

一生产方式应用的目的,各级管理部门搞了不少“拉郎配”和

“装口袋”式的协作。这些受命于行政指挥的专业化生产协作体,

没有全面反映生产的内在联系,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各种矛盾。所

以,有些企业搞了专业化协作之后,经济效益下降了;还有的倒

了多年培育的名牌商标。这种结局使企业把专业化协作看成形式

主义的东西。

联系紧密、协作关系和谐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应来自企业的

自主选择,只有企业根据生产技术发展的要求,不受地区和部门

限制建立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是有效率的和有生命力的。

(三)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进行生产专业化协作,需要对

原有的全能化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大调整。企业需要资金购入专用

设备,取代通用设备;需要寻找或自建零部件专业生产企业。这

就要求有能够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资金市场。在生产调整过程

中,企业还要把一部分通用设备通过市场转让出去,以减少生产

方式转型导致的资本沉没损失。更重要的是,进行专业化生产,要

分离出去或吸收进来部分生产环节,从而需要对技术人员队伍和

工人进行调整。只有建立起有利于资金、生产资料、劳动力流动

的要素市场和环境,才能保证专业化生产协作的发展。

三、实施倾斜政策

(一)建立健全保护专业化生产企业的法规体系。进行专业化

第 428 页

生产,就要与其他企业发生协作关系。我国有关保护专业化生产

企业利益的法规体系不健全,使企业在进行生产协作中顾虑重重。

首先,零部件专业化企业是否按质、按量、按期向总成企业提供

产品,影响着总成企业的市场信誉。应当通过法规建设和司法制

度建设,提高企业对协作合同严肃性的认识,建立企业间诚实守

信的经济关系。其次,承接专业化生产任务的企业,对定向总成

大企业有较强的依赖性。因为它们的设备是为专业生产购置的,专

用性强而通用性差,一旦解除协作关系,会遭受较大的损失。有

的大企业利用专业化中小企业的依赖性,压低加工费或拖延付款,

使中小企业陷入资金严重紧缺的境地。国家应当制定保护进行专

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的政策,维护专业化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为专业生产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创造条件。应当针对专

业化企业更新设备的需要,降低专用设备的进口税,推动企业的

技术更新;针对高技术产业的设备的技术寿命相对较短的现象,应

允许这一产业的企业加速折旧,以利企业与现代技术发展保持同

步;应设立专业化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基金,鼓励企业采用

最新技术。

(三)设立专业化生产工业区。在工业发达城市的周边地区,

设立专业化生产工业区,统一建设能源供给系统、生产生活服务

设施和治理工业三废的设施,吸引乡镇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入区,

实现专业化生产的相对集中,降低协作成本。

四、建立社会中介机构和相关组织

降低社会生产协作成本的途径之一,是向专业化企业提供建

立协作关系的中介服务组织。主要包括:

(一)建立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中心。向技术水平较低的专业

化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它们克服专业化生产中的难题;帮

助专业化中小企业建全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二)建立设备共用中心。有些专业化生产需要高效率、高精

第 429 页

度的大型加工设备。如果由需用的企业独自购买,会由于利用不

充分而增加产品成本。由设备共用中心购置高价格的大型设备,供

中小企业有偿使用,有助于降低专业生产零部件摊入的不变成本,

提高专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协作信息中心。将愿意进行专业生产企业的技术资

料存入信息中心,为企业寻找协作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组

织同类生产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让;为协作产

品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减少协作双方因定价出现的争执;为专

业化企业提供培训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条件,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

建立健全专业化生产协作的中介机构,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

提高协作效率,提高我国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的整体水平。

第 430 页

第十八章  企业规模与企业规模结构

规模与规模结构是产业组织的核心内容。本章主要讨论企业

规模、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结构三个问题。

第一节  企业规模

一、企业规模与工厂规模

(一)企业规模的含义。工业企业规模是指生产资料、职工等

生产要素和产品产量在工业企业中的集中程度。企业规模表明了

企业组织的大小。

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的基本单位。 ,

建立在占有并利用经济资源的基础之上。企业投入经济资源的数

量,决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由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企业投

入经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同时,企业的产出规模也大体相同,因

此,产出规模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企业规模。

(二)工厂规模的含义。工厂规模是指工厂综合生产能力的大

小。工厂规模一般由年产品产量表现。

工业企业有单厂企业和多厂企业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在单

厂企业中,工厂就是企业,工厂规模就是企业规模;在多厂企业

中,一个企业由若干个工厂组成,因此,整个企业规模等于所属

各工厂的规模之和。

区别企业规模与工厂规模对判断产业组织合理与否有重要意

义。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由多个生产不同产品的工厂组成,每

个工厂的规模并不大,那么企业不可能实现大批量生产。因为,工

第 431 页

厂是基本生产单位,个别产品的生产规模取决于工厂规模。只有

工厂规模合理,才能进行合理的生产组织。作为基本的经营单位,

企业规模表现了企业组织经济资源的量和对市场的影响力。仅从

企业规模的角度分析,不能把握一个产业的生产组织状况。

二、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

(一)表现企业规模的参数。划分工业企业规模的前提是,选

择什么规模参数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依据。能够表现企业规模的

参数很多,大体可以分为投入规模参数和产出规模参数。

企业投入规模参数。在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可以表现

企业规模的有: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投资额等。用职工人

数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参数,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日本等国

的产业组织政策和有关法规中,常以职工人数的多少划分大、中、

小企业。但是,用职工人数划分企业规模,很难把职工人数相同

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真实规模表现出来。用固

定资产原值和投资额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参数,也有相同的问题。

企业产出规模参数。在企业产出中,可以表现企业规模的

有产品产量、产值、销售额、利润总额、附加价值等。用产品产

量划分企业规模的产业较多。例如,石化生产企业中以乙烯等产

品吨数划分企业规模;钢铁、汽车、酒、烟、电视、洗衣机、空

调等产业以产品产量划分企业规模。由于不同产业的产品产量不

可比,在现实经济中,常用价值量参数比较不同产业的企业规模

和进行综合生产的企业规模。例如,销售额可以表现企业的市场

影响力;附加价值可以表现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的规模。

(二)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把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

业、小型企业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企业规模大小是一个相对的

概念,大企业是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的,所以划分企业规模的标

准也是相对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随

着市场范围的扩展和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划分企业规模的

第 432 页

标准不断变化。从总的趋势看,划分大、中型企业的数量标准在

逐渐提高。例如, 万吨的钢年代,年产 铁企业按当时的标准

年代,这一规模的钢铁企业是中型企业。是大型企业,到了

年,我国主要工业生产领域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如表 所示。

表 年我国主要工业生产领域划分企业的标准

三、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

(一)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各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直接制约

着企业的规模选择。机械、电子、汽车、仪器仪表等产业的生产

技术具有组装性、可分性的特点,复杂的大型产品生产可以分解

为部件、零件生产,也可以全部容纳在一个企业内生产。这类产

业的企业有较大的规模选择范围,可以选择小而专的生产组织,也

可以选择大规模的生产组织。而大部分化工产品生产,从投料开

始,到完成产品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都要在一套封闭的生产装

第 433 页

置中进行,难以分解。所以,这类产品的生产要求具有较大的规

模。

即使是同一产业的企业,当应用不同水平的生产技术时,对

规模也有不同的要求。采用先进的高效率大型设备,要求有较大

的规模,才能实现设备的充分利用。采用中低技术水平的机械化、

半机械化设备,则不一定要有很大的规模。

(二)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企业的生产规模要与市场需求规

模相一致。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既受市场总需求规模的影响,

也受企业产品价格、质量、商标知名度、售后服务等差别因素的

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规模时,要分析目前的市场需求规模和

市场需求成长率,并且要分析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偏好程度、企

业的市场份额,根据市场总的发展趋势和企业产品的需求规模,选

择相应的生产规模。

(三)市场竞争力量对比。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规模大小与

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较大规模的企业,资本

实力雄厚,容易积聚技术力量,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而小企业的

市场占有率低,对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小。因此,企业

为了在高集中度、高技术的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应当选择

较大的规模。同理,准备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将要面对国际大

资本、大企业的竞争,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应当具有

相应的规模。

(四)资源投入条件。企业规模是由经济资源的投入规模决定

的。

企业可能获得的资金规模,是企业规模选择的前提条件。在

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已经基本取消了国拨资金建立企业的方式,

企业扩展规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投资主体、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

因此,投资主体和企业的资信程度,以及利用各种资金市场的能

力,影响着企业的规模。

第 434 页

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要求的职工数量,也影响着企业的规模。这

其中包括,能有效管理相应规模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专业技术人

员和熟练工人的数量。

企业规模还受到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水平的影响,没有充足的

原材料、能源供应,企业规模选择就会偏离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第二节  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实质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增加

的现象。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规模条件下进行的。实

践表明,对于同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的规模不同,年均成

本水平和收益水平也不同。

企业从较小的规模开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规

模,企业的经济收益会相应增加。但是,在规模扩大的不同阶段,

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尽相同。如果规模扩大的幅度与收益增加

的幅度相同,如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收入也增加了 ,则

称为规模收益不变;如果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如

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收入增加了 ,则称为规模收益递增;

如果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如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收入增加了 ,则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大多数工业产品的生产规模与收益间的关系是,随着规模扩

大,企业的收益逐渐增加,即规模收益递增。当规模扩大到一定

程度,会转入规模收益不变。规模继续扩大,就会出现规模收益

递减。

企业选择使产品平均收益最大,或者表现为平均成本最低的

规模进行生产,在相同的资源条件下,比采用其他规模更经济。这

第 435 页

一规模,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与有效利用。

二、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既可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也可以来自经营规模扩

大。依据规模经济产生的范围,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工厂规模经

济和企业规模经济。

(一)工厂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的含义与规模决定因素。工厂规模经济是指

工厂通过生产能力的改变,逐步扩大规模,导致收益递增的现象。

工厂的综合生产能力,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模和配置

比例决定的。在工厂配置的生产要素中,有些要素的配置规模一

旦确定,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如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有

些要素的配置规模可以随时发生变化,如原材 劳动力料、能源、

等生产要素。但是,可变要素投入的最大有效规模,受到厂房、设

备等固定要素的制约,如果不增加固定要素的投入规模,单方面

超配置比例投入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可变要素,不仅不会扩

大工厂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获取最大收益,而且会出现边际收益递

减的现象。所以,在工厂配置的各种生产要素中,厂房、设备等

固定要素是工厂规模的基础,而且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最佳产量。当工厂规模不变时,产品平均生产成本最低的

年产量,是这一规模的最佳产量。

工厂规模不变,即厂房、设备等要素的规模不变时,产品成

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称为短期成本。工厂年产品产量

取决于可变成本要素的投入规模。当工厂增加产量时,随着原材

料和劳动力消耗量的增加,总可变成本也相应增加。但是,平均

可变成本的变化不大,而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增加逐渐下降。产

品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实现固定成本要素与可变成本

要素的最佳组合为止。超过了这一点,继续投入原材料、劳动力

等可变成本要素,平均可变成本开始上升。产量继续扩大,当可

第 436 页

变成本上升的幅度超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时,产品的平均成本

逐渐提高。

导致短期平均成本由逐渐下降转为逐渐提高的原因,是劳动

力成本的上升和生产效率降低。

最佳工厂规模。同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不同规模进行生产,

其中,产品平均成本最低的工厂规模是最佳规模。

在不改变工厂规模的条件下,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可变

生产要素的加减调整产量。大 量,必须相应地改变幅度地调整产

工厂规模。工厂规模变化后,厂房折旧和设备折旧的金额发生了

变化,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由于规模的不断变化,产品成本

中的固定成本也在变化,这种产品成本称为长期成本。

如果一个工厂从较小的规模开始,通过生产能力改变,逐渐

扩大规模,在每一种规模中,都有相应的最佳产量。比较不同工

厂规模的最佳产量,会得到这样的结论:较大的工厂规模的最佳

产量也较大,而且,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较大工厂规模的最低

平均成本,低于较小工厂规模 万的最低平均成本。例如,规模为

吨的啤酒厂,年产 万吨啤酒的平均成本为 元/吨;规模为

万吨的啤酒厂,年产 万吨啤酒的平 元/吨。工均成本为

厂规模继续扩大,有些会出现长期平均成本不再下降,收益不变

的现象;有些产品生产,在扩大规模后,长期平均成本开始上升;

也有些产品的生产,随着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一直呈下降

趋势。

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从逐渐下降转入基本不

变的产量点,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最小最佳规模( 长期平均成

本从基本不变转入逐渐上升的产量点,是最大最 。工佳规模(

厂选择从最小最佳规模到最大最佳规模之间的任何一种规模,都

可以获得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的原因。导致较大规模的平均成本,低于较

第 437 页

小规模的平均成本的原因是:

生产专业化的效益。生产规模扩大是分工细化和进行专

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广泛采用专用

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专用设备比通用设备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

加工精度,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在专业化生产中,每个

工人承担的生产内容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对操作技能进行

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因而,工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生产

技能,降低学习成本,减少学习期的效率损失。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特性。高效率的大型设备只有在较

大规模的生产中,才能充分利用。如果在较小规模的条件下使用

这些设备,每件产品上分摊的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大的数额,工

厂将难以承担。另外,许多结构复杂的产品生产,要经过成千上

万道工序加工,每道工序设备的单台产出规模各不相同,为了充

分利用设备,降低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必须按各台设备产出数量

的最小公倍数确定规模和各工序的设备台数。所以,产品结构越

复杂,最小最佳规模就越大。

)辅助生产自动化和专业化的利益。工厂规模扩大,为辅

助生产的自动化和专业化提供了条件。库存管理计算机化、库房

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可以提高库存环节的效率,降低库存成本。

另外,较大规模条件下,有利于实现设备维修、供电、供水等环

节的专业化,降低工厂的辅助生产成本。

(二)企业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规模扩大,

经济收益不断增加的现象。同时在企业内建立若干具有最佳规模

的工厂,扩大经营规模,可以获得大规模经营的利益。

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

大规模管理。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

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人员通过合理分工,各司其职,使其特

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大规模经营为经济地使用计算机等现代

第 438 页

自动化办公设备创造了条件,提高了企业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处

理的速度,提高了统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经营管理

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效率。

大量采购。企业一次大批量购入原材料和零部件,可以

比多次小批量进货节约交易费用与运输成本。而且,大规模购入,

增强了企业对卖方市场的影响力,往往可以得到比小企业低的进

货价格。

大规模销售。差别化程度较大产品的销售,与广告效应

有密切的联系。大规模企业有能力利用覆盖范围广的电视、广播

等最有效的广告媒体和全国发行的报纸、刊物。同时,能够做到

在广告所及的地区均有企业的产品销售,使每件产品的平均广告

费用降至最低。大企业也具有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和售后服务中

心的能力,可促进销售并降低单位产品的销售费用。

)大资本信用。大企业因其资本规模大,实力雄厚,具有

较高的资金信用能力,有条件利用各种金融渠道,便捷地筹集到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

利用企业规模经济的形式。

纵向一体化。企业不断向生产的前向阶段和后向阶段扩

展,把依次对产品进行加工的各个工厂联合在企业内,实现产品

纵向生产一体化。进行纵向一体化生产的大企业,除了可以利用

上述企业规模的经济性外,还可以大大节约运输成本。另外,由

于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是在一个企业内完成的,所以企业还可以

获得统一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

多样化经营。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

都达到最小最佳规模。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可以

提高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的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

能力,在组合生产的基础上,获得规模经济利益。

)水平扩展。在单品种产品实现最佳规模的基础上,以倍

第 439 页

数规模扩大生产经营。单品种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迅速提高企业

在这一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商标信誉。同时,企业产品市

场占有率达到较高水平,有助于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获得价格

竞争优势。

(三)超大规模不经济。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为了追求规模

经济、企业在不断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但是,并不是企业规模

越大,规模效益就越大。在各国经济中,由于企业规模过大,导

致平均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下降的现象也很多。超大规模不经济

主要 于:来自

,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压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真正

能够感受市场竞争压力的管理者,主要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

层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与激烈竞争市场的直接接触,不承担生产经

营管理的最终责任,因此缺少高效率、全面投入经营管理的紧迫

感,导致出现中层决策滞缓或管理非效率的现象。

企业组织僵化,企业规模扩大后,必须增加管理层次。庞

大而繁杂的企业组织,延长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回路,容易

出现信息传递失误;也会由于企业部门增多,出现各种磨擦和矛

盾,造成企业组织僵化和组织运行的低效率。

三、确定经济规模的方法

某一产品生产的最佳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业的

生产技术特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专业化的程度等等。由

于这些影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最佳规模也在变化。一般产

品结构越复杂、生产加工技术越复杂,最佳规模就越大;生产专

业化的程度越高,最佳规模越小。

确定经济规模的方法:

(一)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最低平均成本。不同规模的企业,

当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都会出现

这一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比较同一产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最低平

第 440 页

均成本,可以选出最经济的生产规模。

这种比较方式较易操作,但是,由于企业的平均成本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除了规模因素外,还受到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

职工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当数据资料不充分时,很难得出

最低平均成本一定来自规模经济的结论。

(二)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盈利水平。当各企业的市场销售价

格接近或相同时,平均利润最高的规模是同类生产中经济效益最

佳的规模。

(三)增量成本分析。增量成本是指由于规模扩大企业总成本

增加的数额。为了扩大规模,企业必须增加固定成本要素和可变

成本要素的投入。对规模扩大比率和成本增加比率的比较分析,可

以寻找出规模收益递增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扩大规模,企业的

经济收益会相应提高。规模扩大一定比率引起的成本增加比率,称

为成本弹性系数。

成本增加的百成本弹性系数=

分比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

式中: 产品生产成本;

由于规模扩大而新增加的成本;

原生产规模(以产量为单位);

规模增量(以产量为单位)。

显然,当成本弹性系数小于 时,较少的投入可以获得较大

的产出;成本弹性系数等于 时,规模收益不变;成本弹性系数

大于 为规模收益递减。当成本弹性系数小于 时,为最佳规

模递增区间。

(四)生存技术法。生存技术法是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提出

第 441 页

来的。施蒂格勒认为,在一产业中,如果全部企业拥有完全相同

的资源,处于完全相同的经济环境,则最佳规模企业在市场竞争

中的生存能力最强,发展最快。因此,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生存

发展能力,可以确定最佳规模。

生存技术法的分析过程是:

把产业内的企业按规模大小分组。例如,啤酒行业按

万吨, 万吨,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以上分若干组。

列出基期各规模组产量在产业总产出中的比重。

每年依据企业新的规模变动,把企业归入相应的规模组。

企业原规模为年产 万吨啤酒, 年例如, 后规模扩大至年产

万吨,就将 万吨其编入 万吨规模组。然后计算当年各规模

组的产量比重。

经过较长时期的统计、计算,分析各规模组产量比重的变

化趋势,选出产量比重持续上升的规模组(表

表 生存技术分析 单位:万吨表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为了提高生存能力,要通过规模

调整,提高经济收益。所以,有条件的企业将向最佳规模靠近,使

这一组的产量比重上升。而规模不经济的企业,由于缺乏生存能

力,这一规模组的产量比重会减少。

表 内空格填各规模组的产量比重。

第 442 页

利用生存 产业内的全部企业技术法进行分析必须注意:

应当拥有相同质量的生产要素。如果企业拥有不同质量的生产要

素,产业的最佳规模就不是唯一的,而应有多个。 各规模组

的企业必须共处同一个市场。如果各企业的市场环境不同,便不

能比较不同规模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内应有许多企业,

每一规模组都有几家企业。否则,难以排除管理、技术对生存能

力的影响,使分析缺乏准确性。

四、几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经济规模①

据国家计委组织有关部门的测算,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经济

规模区间如下。

(一)纺纱。纺纱企业的规模与纺纱类别、纱支、原料供应与

质量、投资回收期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测算 ,在我国目前的纺织

技术条件下,棉纺纱企业的起始规模应不低于年产 万锭 经济

万锭规模为年产 万锭。

(二)造纸。造纸企业的规模受纸浆种类、工艺、设备、供水、

污水处理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据测算,我国新闻用纸企业的起始

规模应不低于日产 万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为日产

万吨。

(三)石化。炼油企业规模受原油资源、加工深度、环境保护、

能源成本、综合商品率的影响。起 万吨。始规模应不低于产年

考虑与其他化工产品生产最佳规模配套,炼油企业的经济规模应

万吨;采用我国国产为 装年产 置的纯碱企业,用氨碱法生产

的经济规模为年产 万吨,用联碱法生产的经济规模为年产

万吨;合成氨企业规模与原料种类、生产技术、工艺等因素密切

相关。起始规模应不低于年产 万吨,经济规模为 万吨年产

①参见中国产业经济技术研究联合会等编著:《中国工业产品经济规模》,

页 页, 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第 443 页

万吨;乙烯企业规模与产品种类、原料、设备、工艺、能源消

万吨,耗等因素关系密切。起始规模应不低于年产 经济规模为

万吨。合成纤维企业规模受化纤种类、生年产 万吨 产配套

能力、工艺设备选择等要素的影响。锦纶聚合与纺丝联合生产企

吨,经业的起始规模为不低于年产 济规模为年产 万吨。

(四)水泥。水泥企业规模与产品品种、生产工艺、炉窑设备

类型、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采用国产设备的水泥生产企业,经

济规模为日产 吨;采用进口设备的,经济规模为日产

吨。

(五)铝。电解铝企业规模与工艺装备水平、电能消耗、环境

保护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小经济规模应为年产 万吨 万吨,

系列生产企业的 万吨经济规模为年产 万吨。

(六)汽车。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轻型汽车总装企业的经

济规模为年 万辆产 万辆;轿车生产企业的经济规模为年

产 万辆。

(七)家用电器。冰箱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年产 万

台,经济效益最佳的规模为年产 万台;空调生产企业生产窗式

空调的经济规模为年产 万台,综合生产窗式与分体式空调的经

济规模为年产 万台;彩电生产企业的经济规模,在单班生产时

为年产 万台;彩管生产的经济规模为年产 万支;玻壳生

产经济规模为年产 万套;录像机生产经济规模为日产

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经济规模标准

在 月年 日,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

《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特别确定

了第一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规模标准,如表 所示。在

《纲要》中还特设了一个附件《关于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

规模标准(第一批)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为有利于产

第 444 页

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提高

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少

数规模效益比较显著、市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热点产品实施固

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规模标准作了规定。

表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规模标准(第一批)

建设项目经济规模产品名称 标准 说 明

(年生产能力)

新建 万吨项目: 除列入国家十乙烯 年规划的乙烯建设项及以 目外,上。 八五”期间不再审批新项目;

以后也不再审批以油为原料的万吨以下的新建项目。

新建项目: 万 除已列入国家炼油 “八五 ,计划的基建和吨及以上。 技改项目外, 八五”期间原则上不

再审批新项目。

氯乙 新建项目:采用乙烯 以电石为原料的现有企业改为以乙烯法, 万吨及以 烯为原料时,应为上;采用天然气乙炔法, 万吨及以上;采用电石乙炔法, 万吨及以上。

聚氯乙烯 新建项目:单系列万吨及以上。

聚丙烯 新建项目: 万吨万吨。

乙二 新建项目: 万吨醇及以上。

纯碱 新建项目:氨碱法纯碱装置的单系列, 万 吨 及 以上;联碱法纯碱装置的 万单系列,吨及以上。

万吨新建项目:及以上。

序号

万吨。

烧碱

第 445 页

建设项目经济说 明规产品名称 模标准

(年生产能力)

新合成氨 建项目:为尿素装置配套,以重油、块 万煤为原料,吨及以上;为磷铵项目配套,以天然气、重油、块煤为原

万吨及料, 以上;以粉煤为原料,万吨及以上。

万铜电 新建项目:解 吨及以上。

万电 新建项目应采用预焙阳极电解槽,新解项目解铝 吨千安及以上电流强度及以上。 。

新建项目:氧化铝万吨烧结法, 及

以上;万吨联合法, 及

以上;万吨拜耳法, 及

以上

大型聚酯纤维用 新建项目:单系列聚 万吨项目应选择单系列及以上的生产装置。除已万吨及生产装置 列入国家

以 “八五”计划的基建和技改项目外,上。“八五”期间原则上不再审批新项目。

新建项目:锦纶及以抽丝、 上。

锦纶抽丝(含聚合)

轿 发动机排气量在车以下的新

建、改扩建和技改项目 万辆及以:上。

新轻型载货 建、改扩建和技改项汽车 目: 万辆及以上。

续前表

序号

新建、改扩建和技改项目需报经国务院批准。

新建、改扩建和技改项目需报经国务院批准。

第 446 页

建设项目经济产 规模标准品名称

(年生产能力)

轻型 新建、改扩建和技 新建、改扩建和技改项目需报经国客车万改项 辆及 务目: 院批准。

以上。

新建、重型货车 改扩建和技改项目: 万辆及以上。

车用汽油 排气量在发动机 以下的新建、改扩

建和技改项目:万台及以上。

车用柴油 排气量在发动机 以下的新建、改扩

建和技改项目:万台及以上。

发摩托车 动 机排气 量在以 下 的 新

建、改扩建和技改万辆项目: 及以

上。

录像机机目芯 :上。

资料来源:参见《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载《经济日报》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规模标准,是指在 年代新

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合理建设规模。经济规模标准是国

家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各

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各种类型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

业)都应照此执行。

(二)符合经济规模标准的建设项目,仍按现行审批程序报批;

低于经济规模标准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批准。考虑到交通不便、经

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的特殊情况,在这些地区建设低于经济规模标

准的项目,需由筹建单位申述建设理由,报经行业归口部门审查

续前表

说 明序号

新建和改扩建项万 台 及 以

第 447 页

同意后,按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管理工作的分工,将项目建议

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报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审批。

(三)国家鼓励工业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组建有限责

实现建设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的经济规模标准。对符合

经济规模标准的建设项目,银行应在贷款和用汇等方面给予优先

支持;按国家规定程序,经国务院或授权部门批准,可发行债券

或股票筹措建设资金。

(四)国务院授权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公布规模效益显

著产品的经济规模标准,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

订。

第三节  企业规模结构

一、企业规模结构的类型

(一)企业规模结构的含义。企业规模结构是指不同规模企业

的构成和数量比例关系。

企业规模结构与集中程度既互相联系,又存在区别。集中程

度反映了大企业在整个工业中,或在个别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它

由整体规模和少数大企业的规模决定。企业规模结构不仅可以反

映少数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也可以反映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数

量和所占比重。因此,企业规模结构可以反映生产要素在整个工

业中,或在个别产业中分布的均衡程度;也可以反映大企业与中

小企业的市场关系,以及生产协作关系。

(二)企业规模结构的类型。

按研究的范围,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和产业内企业

规模结构。

工业企业规模结构。这是指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大型企

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数量与所占的比重。企业规模合理与

第 448 页

否,受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工业

企业规模结构不能反映工业规模经济的水平与合理化程度。但是,

由于大企业的绝对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是工业化的一般趋势,中

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与技术素质也与工业化进程相关,所以工业

企业规模结构可以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阶段与水平,反映工业生

产力的分布状态。

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这是指在产业的全部企业中,大

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数量与所占的比重,以及大型、中

型、小型企业的生产分工与协作关系。工业生产组织包容着具体

的生产内容,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可以反映这一产业产品生产组

织的水平、利用规模经济的程度和整体发展潜力等。所以,产业

内企业规模结构是分析工业组织状态的重要方面。

按各规模企业的比重,可以分为大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大

大企业规模结构、大中企业规模结构和中小企业规模结构。

二、影响企业规模结构的因素

(一)工业化的水平。工业企业规模的分化是在工业化的进程

中出现的。一部分企业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对市场变化的准确

判断,迅速地积累资本,不断地扩大规模。同时,随着工业生产

技术的发展,大型、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推动

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因此,工业化国家中的许多产品生产,都以

大型企业为主体。超大型企业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一些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实力。同时,工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为大量中小

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中小企业凭借灵

活的经营机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

(二)市场供求关系。大部分产业的生产能力扩展需要一定的

周期,当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迅速增加时,某产业供给规模的滞后

扩展会拉动价格迅速上升,使该产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明显高于其

第 449 页

他产业。高额利润吸引大量新企业进入产业,其中包括投资周期

较短的中小企业。因此,当供给满足不了需求的扩展速度时,产

业内企业规模结构呈中小型化。而当市场需求缓慢增长,总生产

能力大于总需求时,一方面,中小企业很难挤入市场;另一方面,

原有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往往通过合

并、兼并和内部成长,扩展规模,获取规模的经济性。这种条件

下的企业规模结构呈大型化趋势。

(三)规模经济效应。由于各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不同,各产

业的最佳规模的绝对量大小不同,最佳规模的经济性也不同。服

装生产的最佳规模相对较小,在非最佳规模条件下生产服装的成

本增幅也较低,因此,服装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以中小型为主。而

汽车生产的最佳规模 万辆,同时,如相当大,最小最佳规模为

果汽车企业从较小的规模扩大至最佳规模,平均成本会大幅度下

降,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汽车企业都力求

扩大规模。许多汽车生产大国,只有少数几家汽车企业,每家企

业的规模都较大。

(四)产业组织政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大企业在

开拓国际市场,操纵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许

多国家为了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本国重点

产业的迅速发展,采取鼓励企业扩大规模的政策。同时,有些国

家为了保障国内产业市场的竞争活力,增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

中小规模资源,对中小企业采取保护政策,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

税率,为中小企业创造了生存空间。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

阶段所采取的规模政策,对企业规模结构变动有较大的影响。

三、企业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地按

企业规模结构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实践证明,大中小企业相结

合是企业规模结构发展的总趋势。

第 450 页

(一)必然性 这种总趋势与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相关的。

理论。

生产集中。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 多

年前,生产集中主要表现为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大企业的过程进行

得非常迅速,大企业产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世纪八九十年代

的今天,生产集中主要表现为企业平均规模的扩大和同类生产的

集中。我们把当代生产集中的主要表现,概括为企业平均规模的

扩大和同类生产集中,并不是否定生产集中的其他表现形式,只

是说明时代和条件不同了,主辅表现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

主要表现形式的概括和表述,与当代生产集中的几种主要形式也

是相符合的。因为无论是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经济联合与生产联

合化,还是企业群体与企业集团 都主要是同类生产集中和大中

小企业并存的形式,至少也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大中小企业相结

合的网络。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通过

信息化为企业与市场和顾客之间建立了桥梁,企业可以快速、准

确地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的要求,快速推出新产品。结果是过去

那种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和推销,被灵活的生产和服务所取代,

小批量、多花色、多品种生产形式越来越普遍。

生产社会化原理是另一个理论源泉。社会化大生产有两个

最明显的特点: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二是专业化

协作有高度发展,社会化水平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这个特

点,从三个方面推动着企业规模结构发展的总趋势: 大型化

和微型化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现代化产品不断涌现,且

品种与质量不断提高; 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被广泛采用,

①参见李悦:《论企业规模与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载《光明日报》,

第 451 页

科学技术发展又呈现出多样化。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

类社会生产经历了由个体生产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过程。现代

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生产资料的使用更加社会化了,劳动过程本

身更加社会化了,而且产品的使用也更加社会化了。这种生产社

会化水平提高的本身,就是企业规模结构发展总趋势的原动力。

(二)必要性。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设备的单台价值和产出效

率日益提高,最佳规模的绝对量也随着产品结构的日益复杂而不

断提高。同时,为了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许多已经在某一产

品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企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规模也迅

速膨胀。大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小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社会需求的

多样化和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使人数不多的小企业也可以采

用最新的生产设备,在同类生产集中的专业化生产基础上,形成

小而精的生产经营单位。

在大中小企业并存的产业中,获取最大利益的目标追求,使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的层次上投入工业经济活动。大企业充分

利用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从事各种高级、精密、大型和尖端技

术产品的生产,承担重大项目的总设计与组织。中小企业则在某

一专业领域,应用现代技术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的中间产品;或

者适应市场的某种特殊需求,进行小批量生产,繁荣市场供给。

同一产业内,大中小企业并存的规模构成,有利于开展有活

力、有秩序的市场竞争。大企业在产业内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起

到稳定价格、防止企业间过度竞争的作用。同时,大企业在规模

经济和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迫使

中小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突出特色,以弥补规模

劣势,在竞争中维持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也限制

了大企业对价格的垄断,大企业如果靠提高价格获得超额利润,中

小企业的规模不经济就会得到补偿,并且可以以稍低的价格扩大

第 452 页

市场占有率,危及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使大企业不能任意操纵价

格。

大中小企业并存的规模构成,也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

方式。大企业集中于国际、国内市场开拓和产品总成、中小企业

为大企业加工零部件,进行专业化生产协作,降低社会生产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鉴于各工(三)不同产业的特殊性。 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

不同,其企业规模与技术经济指标的依存关系也不一样,所以它

们应有各自的企业规模结构。一般来说,重工业应以大型企业为

主,轻工业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和原材

料工业应以大型企业为主,制造业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钢铁、有

色金属、电力、石油、煤炭、汽车制造和飞机制造等部门,应以

大型企业为主,而一般的机器制造部门和轻工、纺织部门,则应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部门的特点。

产品结构比较复杂,品种规格多。机械工业即属于这一

类。以少数大型企业为中心,在搞好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主要

发展中小型企业,这样经济效果最优。

)产品的市场需要变化快,花色品种要求多。纺织工业和

日用轻工业即属于这一类。采用中小型企业生产,机动灵活,适

应性强。

产品制造的各个工序及各种零件和部件的加工,不一定

都要在一个企业内进行,可以组织企业间协作。例如,纺织工业

的纺纱、织布、针织、印染,机械工业的铸造、锻压、金属切削,

各种零件和部件的加工,都可以由几个企业或许多企业分工协作

生产(当然也可以有少数大型联合企业)。这样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①参见《中国工业部门结构 页。版, 页》,

第 453 页

每个企业只担负一个工序、一种工艺或者只生产几种零部件,不

但有利于集中力量改进技术装备,实行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

系列化,而且有利于节省投资,加快生产和建设的速度。

原料分散,成品运输不便。例如,造纸工业、陶瓷工业、

饮料工业等,这些部门以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产品的效果最优,所

以应当主要发展中小企业。

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工业部门的特点。

产品品种比较单一,或者同一种规格的产品需要量大。例

如,一般的金属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糖和新闻纸等。大型企业

集中生产,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费用,降低成

本。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必须在一个企业内连续进

行,或者只有采用大型企业生产才能充分地利用资源,才能采用

新技术。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等部门,都有这样的特点。

有些工业部门,有的国家以大型为主,有的国家却以中小型

为主,除了由于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技术政策和生产组织的方

法不同以外,各国原有工业基础的强弱、技术水平的高低、市场

容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业企业的规模。

生产技术特点和资源情况对不同工业部门企业规模也发生直

接的影响。采掘工业的企业规模,主要取决于矿物储量和地质条

件。林业加工工业的企业规模,主要取决于木材的储备量和采伐

工业的分布情况。农产品加工部门的企业规模,主要取决于农产

品产量的大小和加工后产品的销售范围。电力工业的企业规模,主

要取决于电机机组的大小和其负荷程度。冶金、石油加工部门的

企业规模,主要取决于联动机和营造物的大小。机床、电机、无

线电等机器制造部门和纺织、皮革等轻工业部门的企业规模,主

要取决于机器体系的能力和负荷程度等等。

单从企业规模和技术经济指标的依存关系上考察,可把各

第 454 页

工业部门大体分为三类:

采掘工业,其企业规模首先取决于矿山地质条件。这些

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需要量大,单位投资额和固定资产利用等指

标,必然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改善。在煤矿、铁矿等部门中,工

资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最高。这一费用要素的缩减,只有在提

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才能达到。

黑色冶金、电站和许多化学工业部门,其企业规模的增

大是由主导设备的功率和生产率的增长直接决定的。在这些工业

部门中,各企业与其说是在同类型设备的数量方面有所差别,还

不如说是在机组的功率和生产率方面有所差别。大型和中型的电

站或冶金厂的区别 首先是锅炉、发电机的功率、高炉、平炉的

容积有所不同。因而在这类部门的大型企业中,一般要采用日益

完善的、保证设备充分负荷的生产工艺。在这类部门中,存在着

企业规模越大,建设和生产的一切技术经济指标就越好的依存关

系。这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消耗虽大,但它的单位生产能力的投

资额将随机组的功率和生产率的增长而降低,机组的功率越大,单

位产品的原料和燃料的消耗也就越低,从而产品的成本也就越低。

某些生产复杂的多零件产品的机器制造部门,如造船业、航

空工业和重型机器制造业等,也属于这一类。

纺织、制革、制鞋、缝纫、机床制造和电子工业等制造

部门,其技术发展表现为采用结构日益完善的自动化的机器设备。

这类工业部门的企业规模的扩大,主要不是由设备的效率和生产

率的增大所引起的,而是由同种类设备数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大

型的和中小型的纺织厂或制鞋厂的差别,多半是织机、纱锭、缝

纫流水线等同类设备的数量不同。不同规模的企业里,制造产品

的工艺过程一般是相同的。同时,设备的生产定额和原材料消耗

定额,也不以企业规模大小为转移。这些部门的原材料消耗量大,

产品成本中工资、杂项费用的比重小,因而降低生产成本首先依

第 455 页

靠节约原材料,而这种节约实际上并不依企业规模的大小为转移。

这类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反映经营费用的降低。

由此可见,我们在不同的工业部门中选择企业规模时,从方

法上必须充分注意各部门的生产技术经济特点对企业规模的影

响。

从国外的情况看,日本的企业规模结构较好。它的大中小型

企业在行业划分上各有选择,各有侧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各

得其所。在日本,凡是设备越大型化越有利的部门,如重化学工

业、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几乎全部由大型企业经营;而在

那些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特点的部门,如轻工业、纺织工业和

加工工业,劳动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则为中小

型企业的经营范围。

第 456 页

第十九章  经济联合与企业集团

经济联合与企业集团是现代产业组织的比较新的组织形式,

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为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

追求规模性,追求多角化经营的必然结果。本章主要阐明联合化

与集团化的必然性与地位、组织形式、发展趋势、合理化标准与

对策四个问题。

第一节  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必然性与地位

联合化和集团化是指相互间具有内在技术经济联系或共同经

济利益的多个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组成不同结合

方式的各种联合体的过程。工业联合最先出现在生产的产品间有

紧密联系的企业间,它是生产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增强竞争实力和共同经济利益的需要,

又逐步出现了生产与科研的联合、生产与金融的联合等等。当前,

最有生命力的联合形式是金融、科研开发和生产一体化联合。从联

合体组成部分间的联系看,又可大致分为松散型的联合、半紧密型

的联合、紧密型的联合等几个发展阶段。但是,不管是哪种联合,其

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联合发挥整体优势,而且都是以企业为核心形

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的联接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经济协议、经济

合同,也可以通过相互参股、投资、控股,还可以采取承包、租赁、兼

并等多种形式,其中股份式的联合形式是最有前途的形式。

一、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必然性

(一)联合化和集团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

第 457 页

社会化不仅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极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它促

使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的直接结果是社会交易关

系的发展,使生产单位(企业)的社会交易费用增大。交易费用

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费用,它包括运输费用、佣金、

谈判费用、包括关税在内的各种税收等等。为了降低这些交易费

用,有联系和协作关系的企业逐渐加强它们的联系,并使它固定

化,为进一步联合奠定了基础。

(二)联合化和集团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竞争是市

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争夺市场,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现象,市

场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竞争的激烈程度越高。企业为了提高自

己的竞争力,优势的企业要扩展自己,劣势企业要寻求联合,生

产企业要寻求科研开发和金融企业的支持,科研开发企业希望其

开发项目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金融企业也希望自己的资金通过

生产企业带来效益,高度竞争的态势和激烈竞争程度使它们的结

合更加紧密。

(三)联合化和集团化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产

物。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企业结构上的节约,更重要的是为

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设备进行规模生产与资源重组创造

条件。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的效益促使企业不断追求规模经济,追

求技术进步,从而推进企业向联合化和集团化发展。

二、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地位作用

(一)企业联合化和集团化使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发展生产力,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以

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另一种是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

产的道路。前者需要增加大量的投入,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

素的约束;后者主要通过提高经济的组织程度,优化生产要素的

组合,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

第 458 页

济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联合

化和集团化可以把密切联系的企业和经济单位的生产要素结合在

一起,在科学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模式。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发展,可

以冲破封闭的、分割的经济局面,把属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

同企业的分散的生产要素(资金、技术、设备、厂房、土地、劳

动力等),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这就提高了集约化的程

度,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生产能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

时,利用联合生产、联合经营的优势力量,可以更好地采用现代

科技成就,提高企业和整体经济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联合化与集团化能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合理化。企业

的联合化和集团化既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重要途径,又

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内容。社会化的大生产所产生的社会分工

要求企业在行业内及行业间进行合理的组合。但是,在我国旧的

经济体制下,封闭分割的局面割断了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合理的

自然联系,从而造成了我国的企业生产只能采取分散生产、单独

生产的形式,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普遍存在,专业化和协作、联

合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联合化和集团

化的趋势不可避免,这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

要求重新构造,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合理化。

(三)联合化和集团化能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的不断改善。发展企业的联合化和集团化可以彼此扬长避短,相

互支援,使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得到合理

的分工和协作;并且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利用,促进工业布局

的合理化发展。企业的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调整结构,主要是

通过联合使资产存量重新得到组合配置,把那些市场疲软,生产

过剩的行业、部门的资源,迅速转移到需要发展的部门、企业中

第 459 页

去,因而有利于加速结构性转换。这样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

随市场的变动不断转换、优化。

(四)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经济联合的发

展要求生产要素流动化、商品化,这就需要相应的建立和完善各

种生产要素市场,在有市场体制供给的情况下(如我国建立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市场体制供给),发展企业的联合化和集

团化可以冲破旧体制,为建立新体制起到推动作用。因为联合化

和集团化使资金、技术、装备、物资、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流

动化、商品化,这就有利于各种市场的建立,诸如市场经济体制

所需的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商品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等

等。当然,市场体系的建立反过来又会推动企业联合化和集团化

的进一步发展。

(五)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加速开发新技术,并使之推广和

应用;有利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速技术进步。这是

因为新兴技术,特别是现代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往

往需要多门学科、雄厚财力以及众多部门和行业的大力协同,既

要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参加,又要各类生产企业以及技术服务、销

售等部门的配合。经济联合化和集团化可以集中科研、技术、资

金、人才和财力,从而加速新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使科研成

果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使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产业化和商品

化。

(六)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外部成本的降低。

企业的联合化特别是集团化可以内化许多属于市场的交易。行政

命令的企业集团等级结构替代了市场机制,有利于降低外部成本

或使外部成本转变为较低的内部成本。

第 460 页

第二节  联合化和集团化的组织形式

一、企业联合体

企业联合体是指一些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企业,基于共同的

利益和一致的目标,围绕某类产品,开发利用某类资源或为了更

好地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并实行专业协

作所形成的有机的企业群体。目前企业联合体的主要形式有:

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围绕产品以及软硬

件等的综合开发,形成半紧密型的企业联合体。 以联合开发

新技术为主的生产科研企业群体,这类企业联合体是科研单位、大

专院校与生产单位组成的集合群体。 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集

合体,实行工贸技合一,内引外联结合,组织松散型出口联营群

体。 联合生产开发资源的企业联合体。这种企业联合体是以

最终产品为纽带,将原材料生产企业、加工生产企业联合在一起,

以技术投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和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组

合的结合群体。 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企业群体,是以经营

成套设备、承包工程服务,根据用户的需要,组织跨部门、跨地

区的综合服务的企业群体。

二、横向经济联合①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

联系方式和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横向经济联合的诞生

和发展,是经济联系方式和管理方式由主要通过行政系统的纵向

封闭型向纵横结合、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开放型转变的过程。这个

转变过程也是国内各领域互相开放,破除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旧

体制的过程,是对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和

①参 载《人民日报》,见李悦:《谈谈横向经济联合》

第 461 页

上层建筑进行改革的过程。

过去旧的经济体制,一个是条条,一个是块块,条条之间、块

块之间、条块之间都缺乏横向经济联系,人为地按行政隶属关系

把企业约束在条条块块之中。这是违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趋势的,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背道而驰的。

条块分割的工业管理体制所以必须改革,是因为各方面都从

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各搞一套,自成体系,甚至彼此封锁,导

致重复建设、盲目生产,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组

织方面缺乏应有的分工协作,搞大而全、小而全,进行自成体系

的封闭型生产,这是条块分割旧体制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必然

表现。

市场经济要求实行对外开放,也要求国内各领域互相开放。为

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每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充分发

挥自己的优势,广泛地实行专业化协作,以便扬长避短,取长补

短,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横向经济联合特别是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是企业组织

结构合理化的必由之路。横向经济联合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的效

益,是因为这种联合能够促使各种生产力要素按照合理的方向流

动和组合,从而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因为就单个城市和单个企

业来说,资金、技术、资源、生产能力、信息和经营管理经验总

是有局限性的,而且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种优势和劣势又

往往自相抵消。如果实现了横向经济联合,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

就能互相取长补短,把各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最佳的商品

生产能力。也正是因为横向经济联合能够增强互补能力,所以能

够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合理化。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客观要求,而

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

在条块分割的旧体制下,商品市场被束缚在条条和块块的窄

第 462 页

小的范围之内,商品、资金、技术的生产和流通,都只能在分散

的小块市场内进行。这样就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发

展横向经济联合有利于打破市场分割的局面,联合本身就是在商

品、资金、技术、人才诸方面实行国内各个领域的互相开放,这

必然促进商品市场的扩大、资金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促

进劳动力和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为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开放

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纵横交错的经济网络创造条件。由此可见,

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过程,也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开拓、扩大

与完善的过程。

当代的市场经济,已经 ,而是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商品生产

以现代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市场

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为基础和条件,同时又

是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功能是在城市之间和城市与其他地区之

间的经济联系中实现的,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

分工和商品交换进一步扩大的必然结果。在城市之间,由于交通、

电信业的发展,它们在商品、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相互流

动和相互吸引力与日俱增,市场也越来越扩大。在城市彼此联系

和交往的过程中,有的城市原有的某些优势可能会丧失,而新的

优势又会产生;有的城市原有的某些劣势也可能变为优势,原有

的某些优势也可能变为劣势。这种优势与劣势的替代和转换形成

新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各自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

分工发展的适应能力。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既是科学技术进步

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进一

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新的独立的城市、部门、行业和

企业的建立 以及它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联合,创造了条件,提

出了要求。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也只有在横向经济联合中才有可

第 463 页

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企业集团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关于什么是企业集团,国内外众说纷

纭。概念模糊不清,导致了将不同形式的企业联合体视为企业集

团。事实上,企业联合体有多种形态,企业集团只是其中的高级

形态。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或大型公司为核心,通

过协作、联合、兼并等方式,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

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

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

企业集团的形成,一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或公司为核

心组成的。这些核心企业拥有产品、技术、资金和经营管理等方

面的技术经济优势,在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其他企业具有较

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有驾驭大型联合组织的管理能力。二是

参加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一般都具有内在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

或是同类产品生产联合以扩大生产规模;或者产品各部分或生产

过程各环节的分工协作配套;或者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消

化吸收引进技术;或者联合经营销售和对外贸易等等。三是企业

集团的组成一般通过协作、联合、兼并等方式,以资产联结和经

济协议与合同为纽带形成各个独立法人企业联合体。

(二)企业集团的构成特征。从对企业集团的概念和分析可

知,企业集团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企业组织结构多元化。这是说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企业的

联合体,不是单一的法人经济实体。在法律上,组成企业集团的

各个企业仍是独立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相反,企业集团

自身不具有法人地位,不能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企业集团不同于

单个大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企业组织结构多层次。企业集团组织分为四个层次:核心

第 464 页

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核心层是集团公司,一般是实

力雄厚的大企业或大垄断组织,它是集团活动的中心。紧密层由

集团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或企业组成,是集团活动的依靠力量。半

紧密层由集团公司参股的企业组成,是集团活动的辅助力量。松

散层由承认集团章程,与集团公司及紧密层企业保持有稳定优惠

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构成。它们是集团活动的补充力量。前

两个层次的存在是构成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层次的“必要条件”,后

两个层次的存在是构成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层次的“充分条件”。只

有核心,没有紧密层的联合体不是企业集团。但在特殊情况下是

可以只有集团公司和紧密层,而没有半紧密层或松散层。

资产联结纽带为主。企业集团的联结纽带,在目前的情况

下有三种:契约纽带、行政权力纽带和资产纽带。

资产纽带是企业集团最基本、最主要的联结纽带。以资产为

纽带联结的集团,其组织形式是集团公司为母公司,对成员契约

参股、控股。集团控股的子公司,连同集团公司的分公司,构成

企业集团的紧密层;企业集团参股的公司,则构成企业集团的半

紧密层,至于企业集团松散层的关联企业,则主要以契约为纽带

联结。此外,以行政权力为纽带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中是一种

迁就现状的过渡性纽带,它主要是下一层对上一层进行层层承包,

集团公司向政府实行总承包。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种行

政权力纽带将逐步减弱、消失。

具备一个实力雄厚、能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集团的核

心层应是实力雄厚、具备法人地位、具有投资中心的功能的经济

实体,而不是行政性公司。它有资产实力、资金实力、技术及产

品实力,能统一规划集团的投资活动。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构成的基本特征可归结为:群体性、层

次性、整体性和实体性四个方面。根据企业集团的结构和联结纽

带特征,可把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归结为图

第 465 页

图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

如前(三)企业联合体与企业集团的关系和区别。 所述,企

业集团是一种更高级的企业联合体形式。它和企业联合体有以下

联合明显的区别: 优势不同。企业联合体是以单类名优新产

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中小企业结合体,是在骨干

企业支配下形成的单一核心的企业群体,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

其产品自身特征的制约;而企业集团则是以核心产品为龙头形成

产品系列,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形成的多个企业群,它的生产

经营活动,既受其产品自身特征制约,又被产品自身特征所推动,

因而 联具有系列产品、系列市场的生产经营多角化的优势。

合规模不同。企业联合体的核心企业一般是中型企业,个别群体

以一般大型企业为核心,它所形成的生产经营能力相对较小;而

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一般是大型骨干企业,形成的生产经营能力

较大。 联合内容不同。企业联合体一般是以某种产品、劳务、

供销、运输和其他服务为内容的联合;企业集团则是以生产要素

①参见王河著:《中国企业集团 群体集约经营管理》, 页,北京,中国经

济出版社,

第 466 页

为内容的联合,如以资金、原材料、厂房、设备、技术、劳动力

等有形内容的联合,还向无形内容扩展,如科学技术、专利权、专

利技术、商标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等无形资产,其联合内容大幅度

增加。 固定资产集约程度不同。企业联合体一般是资金集约、

技术集约程度居中的联合体;企业集团则是资金、技术集约程度

较高的复合体。 一体化的特征不同。企业联合体是在生产经

营一体化基础上的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纵向一体化联合

体;企业集团则是在纵向一体化的基础上向横向一体化的深化发

展,强调集团内部信息共有、目标一致、协调竞争、共同发展,因

此是紧密性、集中性的联合。 联系纽带不同。企业联合体成

员是一种松散的、契约式的关系;企业集团以资产纽带为主,兼

有契约纽带联系。

四、集团公司

企业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概念,而是一个企业群体,这

个企业群体是靠核心层企业对集团公司的控制、持股为纽带的,以

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凝聚起来的;集团公司则是一个企业法

人,它有自己独立的资产,它的成立是经过企业法人登记的。集

团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关于集团的总体决策将

通过各种纽带作用影响整个集团。

(一)集团公司的资产构成。上面已经指出集团公司作为法人

拥有自己资产。这些资产主要分四个部分: 集团公司资产;

紧密层企业的国有资产受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给集团公司经

营而形成为价值形态的所有者,而被控股的子公司则是实物资产

的经营者和占有者、支配者; 半紧密层企业与集团公司或相

互换取,或集团公司投资入股形成的部分价值形态的资产; 向

参见柳随年,厉以宁主编:《现代公司运作全书》, 页,北京,光 报出明

版社,

第 467 页

社会招股形成的资产。

(二)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

其结构属于单个法人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

人员的构成以及这些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

工业企业集团中的集团公司,普遍属于混合控股公司性质,即

除掌握子公司、关联公司的股份外,其自身也进行生产经营和商

贸活动,通常都掌握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系列。同时这些集团

公司不断兼并新的企业。由于集团公司本身相当庞大,决定了仅

靠那种车间、分厂式的直线职能制集权管理组织机构显然不够,因

此在国外的工业企业集团中,事业部制十分普遍。

所谓事业部,是指按产品或地区划分,并实行单独核算的公

司内部的生产经营单位。事业部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是集团公

司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集团公司之外的一个企业。

作为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织方式,事业部制是一种高

度分权化的组织形式。在符合母公司的经营大目标与总体计划的

条件下,事业部负责人通常可全权处理该部的业务,包括安排所

属工厂、车间、职能科室的生产经营计划,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市

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品种和数量等等,母公司不加干涉,而且授

予事业部相当于法人地位的企业一样的权力,因此可被称为企业

中的“企业”。具体地讲,事业部是三个中心的统一。 企业责

任中心。各事业部可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必须保持销售额的不断

增长,负有经营责任。企业责任是按利润、市场地位或生产效率

等客观标准评价,故十分明确。 )利润责任中心。这意味着事

业部不能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必须尽可能地谋求更多的利润向总

公司负责,确保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完成。 )分权化中心。事

业部长通常被看做具有公司经理的“身份”,意指该公司经理为使

事业部长对本公司的企业责任、利润责任更好地负责,尽可能大

幅度将各种权力下放给事业部长。总公司对事业部的管理只掌握

第 468 页

两权:各事业部长的任免权及各事业部的财务管理权。

据上述条件,可以勾划出集团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如图

所示。

图 集团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

(三)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控制方式。集团公司和子公司、

关联公司之间主要是依靠股份化的资本相互联结,形成统一管理

的基础,形成以集团公司董事会为主体的企业集团的最高决策机

构。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控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投入资本,控制子公司大部分股份。由于控制了子公司大

部分股份,集团公司能控制子公司的董事会,并影响子公司和关

联公司,使其按照集团公司的战略制定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决策

和经营方针。并定期让子公司和关联公司提供中长期计划和财务

报表,了解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情况。

通过人事权来控制。集团公司作为紧密层企业(子公司、分

公司)的资产控股者,享有控股企业的董事长席位,以及通过董

事会决策总经理职权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长期规划、重大问题的决

策权。

通过产品和技术扩散手段来控制。工业企业集团的集团公

司,大部分拥有主导产品和先进技术,集团的其他三个层次基本

上围绕主导产品进行生产,同时在生产技术上接受集团公司的指

第 469 页

导,这就决定了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在生产经营上要接受集团公司

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资产转移手段和投资手段来控制。由于投资决策权集

中在集团公司一级,子公司的扩展必须经集团公司的统一规划和

审批,并依赖总公司集中的财力支持。这就决定了集团公司对下

属公司的影响和控制力。

另外,对于半紧密层企业来说,尽管享有参加股东会和董事

会并以股份享有一定的投资决策权,但难以达到控制的作用。资

产转移手段却对这些企业形成相当的威慑力量。当集团公司发现

持股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脱离自己的轨道而前途不佳,无法扭转

时,便可贬值转让其资产。如果集团公司实力强大而采用这种手

段,必然对这些半紧密层的企业的其他股东产生影响。为了防止

这种现象发生,半紧密层企业不得不重视集团公司的影响。

编制综合财务报表。为了统一了解集团整体的经营状况,

集团通常强调编制集团合并的财务报表,以便集团成员和社会都

能了解集团的综合经营情况。集团公司通过综合财务报表对各子

公司进行考察。

五、跨国企业集团

跨国企业集团是指除了在母公司所在国的生产经营以外,还

在多个国家拥有生产或贸易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在母公司的直

接管理下,从事世界范围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集团。跨国企业集

团可以是由一国资金在多国投资形成,也可以是几国资金联合在

多国投资形成。由于跨国企业在国外设立的子公司,原则上要经

过向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注册、取得东道国的法人资格和其他程序,

因此跨国企业集团通常是多国籍的国际性企业集团。

(一)跨国企业集团的现代特征。

跨国企业集团是国际的大型垄断企业联合体;

跨国企业集团推出全球经营战略;

第 470 页

跨国企业集团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二)跨 跨国企业集团有多种不同的分国企业集团的类型。

类方法。

从谋求利益的角度进行分类。

民族中心。经营决策以本国权益为基本出发点,亦即所

有决策主要考虑母公司权益。

多元中心。以子公司权益为决策基点。这侧重于利用子

公司所在国资源,但对全球发展往往欠考虑。

)全球中心。所有决策均统筹考虑全球利益。

以企业内部经营结构的不同类型分类。

)平行型。主要特点是,企业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基本

上制造单一的同种产品,经营同类业务。它的主要优点在于,企

业内部转移生产技术、市场营销技能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时,不

必通过国际市场,因而有利于加强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市场合作,增

加生产数量,扩大规模经济。

)垂直型。这类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制造不同

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但彼此之间的生产过程相互衔接。这

是跨国企业集团的一种主要形式。其特点是投资多,规模大,生

产分工复杂,相互联系密切,内部转移中间产品,一个子公司的

产出就是另一个子公司的投入,便于公司按其全球战略发挥各子

公司的优势,安排专业化生产和协作。

交叉型。这类跨国企业集团是指母公司和子公司制造不

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行业。它们经营的产品和行业之间相互不

衔接,没有有机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加强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对整个公司发挥规模经济有较大作用;由于经营品种多,能有效

地减少风险;多样化的、没有衔接关系的行业和产品,有利于企

①参见《现代公司运作全书》, 页。

第 471 页

业进行跨行业兼并和发展;但经营多种业务,业务的复杂性会给

年来,这类企业集企业集团的管理带来不利影响。近 团得到迅

速发展,但目前也出现收缩经营产品和行业范围的倾向。

(三)跨国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①

设立国际业务部的组织形式。国际业务部同“国内业务

部”共同成为母公司两个地位平行的部门。它由国际经营管理专

家和其他人员组成,对各海外子公司的一切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和

指导。国际业务部一般由一名专职副总经理领导,副总经理直接

向总经理负责和报告。这一组织形式适于全球性生产经营不久、地

区分布不广、产品标准化的中、小跨国企业集团。

全球性产品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企业集团产品

的多样化以及相应使用不同技术和销售途径的情况,该组织形式

根据主要产品的种类及其相关服务的特点,不再区分国内、国外,

而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若干个产品部,分管各产品部的副总经理负

责对该产品的开发、计划、生产、销售进行管理和控制,直接向

总经理报告。

全球区域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以全球性生产经营活

动的区域分布为基础加以组织。例如,公司设立亚太、西欧、北

美等“区域中心”,由专职副总经理领导该“中心”的工作,负责

对相应区域业务活动的全权管理,直接向总经理报告。当跨国企

业集团经营历史长,产品成熟,市场分布广,市场的具体条件和

经营环境对产品的销售影响较大时,宜采用这种组织形式。

全球性职能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能

进行分工,一般划分为生产、销售、财务等职能部门,这些部门

设置一个专职副总经理,分别统一负责公司的国内外产品开发、产

品生产、质量控制和产品标准化,或者集中控制和统一协调公司

参见《现代公司运作大全 页。》,

第 472 页

的全球销售机构、销售业务和子公司的销售活动,或者对公司在

世界范围内的资金筹措、资金调拨、利润安排和外汇风险管理等

完全负责,所有副总经理都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这种组织形式比

较适合于中小型的跨国企业。

混合型组织形式。对于既有较多的、重要的产品系列,又

具有共同的特征的顾客群体,或者这些跨国企业集团处于过渡、调

整阶段,是由两家组织结构不同的企业合并而成的跨国企业,较

适合采用既有地区分工、又有产品分工的混合型组织结构。即各

副总经理分管一个方面,如一个副总经理统一管理某一特定区

(如北美),其他副总经理则按产品品种分工负责其他地区的产品

生产经营,各个副总经理向总经理负责。

矩阵式组织形式。在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规模进一步扩

大、产品多样化且种类不断增多、地区分布更加广阔并趋于分散

化的时候,跨国企业集团采用矩阵式组织形式就较合适。这种组

织形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以明确权责关系为基础,既按产品种类

设副总经理,又对不同地区设与副总经理地位相同的子公司经理,

副总经理和地区子公司经理按产品和地区分别对公司的业务实行

管理,形成纵横交叉的控制;跨国企业集团中的子公司受双重领

导,既受副总经理领导,又受地区子公司经理领导。

年代末另外, 年代初,一些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的跨国

企业集团又派生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以合同的形式与国外的企

业(包括研制、设计、生产、运输、货款回收等任何环节的工商

活动),进行临时性的联合,共同生产、经营某种产品。但这种企

业集团组织形式是一种松散型的形式。实行这种组织形式的跨国

企业集团,其竞争力远不如前述结构紧密的跨国企业集团。

(四)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跨国企业集团投资企业的趋势是:投资流向转向第三产

业,相比之下,对直接生产制造业的投资逐渐下降。

第 473 页

跨国企业集团的联盟趋势。其中有两种形式:一是若干个

势力均衡的大跨国企业集团互相结盟,优势互补,共同研究和开

发重大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从某种产品的单项合作,发展到

对众多部门从生产到销售多环节的合作。二是发展跨国企业群。发

展中国家较多使用这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由一家大的跨国企业和

一批小的跨国企业组成。通过合资、分包合同、销售协议、生产

协作、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联合在一起,发挥各自最优势的方面,

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三节  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现状。企业集团是随世

界形势发展而产生的越来越重要的企业联合体形式。二战以后发

达国家为了利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

源和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把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和这些地区联合经营;发达国家内部企业通过兼并、

合并、控股等各种形式,使企业集团这种高级联合体大有取代一

般联合体的趋势,但随着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的加剧,企业集

团又开始了新的联合,以免两败俱伤。

(二)国外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基本特点。

资本股份化。在世界范围,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

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

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内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

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各国企业集团持股形

①参见臧跃如,才婉茹:《国外企业集团发展综述》,载《改革与理论》,

第 474 页

式不尽相同,如日本企业集团成员环向持股较普遍,而欧美等国

单向持股、控制较为多见。

经营多边化。企业集团普遍实行多边化经营方式,这是在

激烈竞争环境下广泛获取盈利及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

经营的业务,有的互有联系,有的则毫不相关。

市场国际化。随着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企业集团

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协作网络,积极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

世界各国。

产业金融化。指生产企业日益与金融企业相融合。在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些大的工商企业集团和金融企业相互持股、控

股,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联系中介化。在较发达、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

的中介组织,这些组织在政府与企业集团之间、企业集团内部各

成员之间沟通情况、协调关系、咨询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

企业的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发展。

(三)国外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趋势。

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中的网络化趋势。欧美一些社会学家

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长期的倾向,企业间的结合程度出现逐渐

减退的倾向。企业网络不同于制度上的结合关系,它是企业间通

过信息的共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企业间的实质

性联系。随人们之间、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扩大,企业组织形态

从企业发展到企业联合体,再到更高一级的企业集团,现在正在

向企业网络发展。传统的企业集团靠资本、人事等手段结合,而

企业网络的联结形态是靠信息通信网络。目前虽然标准的企业网

络尚未出现,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集团已经出现了网络化倾

向,具有企业网络特点的混合型企业集团和分散型的企业联合体

已经出现。这种企业集团和联合体中没有核心层,集团中的每个

企业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统辖集团的中枢是信息交流和协调系

第 475 页

统。这种新动向表明,随科技的发展,企业集团中出现了网络化

的趋势并可能迅速发展。

金融资本化趋势。企业之间的联合化与集团化不再限于工

商企业,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的互相联合与融合早以不是罕事。但

随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本化的趋势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发

展。

企业联合化和集团化进一步向国际化和跨国化发展的趋

势。如前所述,这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现象,但从发展趋势来

看,这是国外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之一,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跨

国公司的出现,并将其触角伸向尽可能达到的地方。

企业集团的联合化趋势。前面多次提到的企业集团是企业

联合的最高级形态。而随企业集团竞争的加剧,在国内的企业集

团之间,跨国企业集团之间开始了新的“强强联合”,企业集团之

间在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占领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联合。比如,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联合研究电动车辆蓄电池,共同分担研究经费

和风险;雀巢公司与可口可乐结成互利互惠关系,以开拓和巩固

北美市场等等。这些都表明企业集团的联合化趋势已不可阻挡,迅

速发展起来。

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趋于向一些行业集中。

宜于搞规模经济的产业,如汽车、石油化工、钢铁等重

化工业,具有生产批量越大规模经济效益越显著的特点。

资金密集型产业,如航空、汽车、造船、基础工业等行业。

高技术的新兴产业,如电子、通信、飞机制造等行业。

)某些第三产业,如金融、大型商业连锁店等。

)某些具有工艺流程连续特点的产业,如纺织、钢铁、水

泥、机械等行业,生产上的连续性使企业宜于搞垂直联合。

某些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

国外企业集团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发展企业集团

第 476 页

指明了方向。但我国又有自己的具体特点,应根据我国企业联合

化和集团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来选择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的现状与问题

十多年来,通过横向经济联合、企业兼并、企业分立等多种

方式,我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建立了

多个 家为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其中

的建立与发展,使一些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一些劣势企业

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一些企业集团

有名无实,集而不团,没有产生应有的集团效应,阻碍了企业联

合化与集团化所能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取得。具体地说,我国企业

联合化与集体化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企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不能产

生资本运作的协同效益,缺乏发展动力。一些企业集团没有形成

应有的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在经营管理上保持着原有联合体的格

局,没有统一的财务、人事、劳动用工及分配制度,没有完善的

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主要

和企业集团的组建方法有关,集团有的是在原有的生产协作基础

上建立的,有的是靠行政干预、行政划转方式形成的,有的则是

行政性公司翻牌而来,而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即成员企业间在

经营、技术、工艺、产品、利益上的相关性,因而缺乏共同利益,

加之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及松散层之间资本纽带并未形成,

许多企业集团名存实亡。即使一些经营状况好的企业集团,也存

在许多问题。

由于集团核心层与紧密层、半紧密层在人权、财权、物权的

管理上没有形成科学的办法,集权过度与分权过度同时存在。集

权过度的企业集团,终年不开董事会,大小事都由董事长或部门

经理说了算,使董事会、监视会形同虚设,投资中心、利润中心、

成本中心的功能大大削弱;分权过度又造成集团内部成员间的联

第 477 页

系不紧密,有的还成为竞争对手,使资本运作失去了协同效益。

(二)集团核心层企业实力小,没有成为融资中心、信贷中心、

结算中心,很难形成强大而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对国有企业集团

来说,偏低的自有资金率使核心企业难以发挥投资中心功能;沉

重的债务负担使企业难以实现自我积累;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及投资审批制度使企业集团难以成为投资主体。

根据对 家企业集团调查,核心企业达到大型企业规模的

家,占  家,占;达到中型企业规模的有

这足以说明,我国企业集团核心层实力不强,难以产生规模经济,

或者有规模不“经济

(三)在国有制为主体的企业集团中,政企不分,地区和部门

的行政干预使企业集团的资产经营权得不到保障,不能统一规划、

统一投资决策,形成不了合理的资产、产品、组织结构。有些地

区或部门本位主义严重,搞地区封锁、行业封锁,人为阻碍生产

要素的流动;有些地区或部门用组建集团的数量作为发展规模经

济的评判标准,用行政手段将一些企业糅合在一起;有些地区或

部门为摆脱负担,维护地方或行业稳定,抬高自己的政绩,强行

将亏损或行将破产的企业并入企业集团,以牺牲效益好的企业的

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管理利益来换取“社会效益 体制等

等,都是当前发展企业集团化的阻碍。

三、我国的发展模式①

探讨我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实际就是对企业

联合体与企业集团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做进一步的理论归纳。就一

般意义说,模式是在类型基础上衍化而成,但就严格意义而言,企

业集团模式与企业集团类型是有区别的。模式更具有客观、综合

的性质,它根据不同地区企业联合的性质、特征、方式等差异自

①参见《中国企业集团 群体集约经营管理 页。》,

第 478 页

然形成。由于参加联合的企业所有制性质各有不同,企业参加联

合的生产要素的种类和程度不同,生产的产品和经营的行业范围

不同,以及核心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不同,从而使得企业

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模式没有固定的类型。这里主要介绍我国

企业集团的已经形成的发展模式。

(一)从核心企业的性质划分,主要有产品集团模式、行业集

团模式、混合集团模式和职能集团模式。产品集团模式是以产品

为核心组建的联合体,这种企业联合一般以核心企业的名优产品

为“龙头”来组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契约形式进行产品

生产的横向联合,参加联合的企业在经济上不实行统一核算,不

改变各成员企业的所有制隶属关系,各成员企业有完全的经营管

理自主权。产品集团模式的一般模型是围绕“龙头”,即核心企业

形成三个层次的联合圈,联合圈有三个层次:实体层、松散层和

外协层。

行业集团模式是以同行业的几个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带动

一批企业而形成的企业联合体。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达到一定

的集中程度;由两个以上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横向经

济联合体组成多层次的企业群体。行业集团模式的一般模型是两

个层次的横向联合: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层,由同行业几个大中型

骨干企业组成的横向联合体;第二个层次是群体层,由各个企业

组成各自的横向联合体。

混合集团模式是以雄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为核心,联合相关

行业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的以生产为主,同时

开展多种经营活动的企业集团。混合企业集团模式的特点是:集

团内部各成员之间靠契约和经济利益的纽带联结起来;一业为主,

多种经营;形式多样,联合松散。

职能集团模式是以不同部门的设计、科研单位或第三产业部

门的企业组成的以提供某种服务为内容的企业集团。职能集团不

第 479 页

生产产品,而是面向社会,广泛地提供某种服务。职能集团的一

般模型是各种不同职能的服务部门联合形成的专业横向联合体。

(二)以组成方式划分,有单点辐射型、多元配套型、产品资

源联合型、系列产品开发型等模式。单点辐射型是以一个大型骨

干企业的系列产品为“龙头”,向外辐射,形成多层次的配套网络

系统。这种类型的企业集团在我国发展的较早,也较成熟,适合

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企业。多元配套型是以几个大型骨干企业

及相关设计单位为主体,实行从设备成套设计、制造供应、安装

调试到人员培训、提供备用品种等建设项目承包的一种集团发展

模式。产品资源联合型是以若干加工企业和原材料企业联合,形

成从原料、半成品到产品的大跨度开发系统。这种类型的企业集

团可以使原材料企业根据加工企业的需要,发展新品种;也可以

使加工企业向原材料企业提供资金,开发资源,共同提高经济效

益。系列产品开发型是以同行业多个大型企业为主体,集中技术

优势,运用系统工程,开发高技术产品,组成专业化系列生产的

集团发展模式。

(三)从联合的松紧程度划分,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松

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

松散型。集团成员的所有制、法人地位、归属关系和财务

关系不变,联合主要是由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同来实现。因此这

类联合体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制度,各方面通过经济合同

管理集团,遇到新问题则需要重新协商谈判解决。

半紧密型。这类集团成员的所有制、法人地位、归属关系和

财务关系不变,但专业化协作或其他联合关系较为明确和固定,有

联合开发、生产、经营等行为。集团一般有集团章程和设有理事会,

并通过两者保持成员间的联合,但成员间的具体业务衔接和一切

经济往来,则通过经济合同或协议实现。集团成员在供产销方面已

不是完全独立。另外,企业集团一般有确定的名称。

第 480 页

紧密型。此类集团成员的所有制、隶属关系和财务关系已

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法人地位不变。集团的一般形式是由成

员共同组成从事经营并具有法人资格的联营公司,集团成员的资

产可以全部投入联营公司或部分资产参加联营公司。集团成员通

过联营公司把相互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维持集团成员的联合,从而

结成紧密的共同体。集团成员在人财物、供产销方面实行较高程

度的统一,并会出现集团成员向另一集团成员投资的现象。集团

一般设有董事会或理事会,决定集团的重大事项。

现实的经济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我国实践中的这些基本模式

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结合的。但不管哪种模式

在的合理性,这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紧的企业集团都有其存 密结

合的。我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不可能存在单一的模式,必须根

据企业的具体特点,发展各具特色的企业集团。

第四节  合理化标准与对策

一、我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合理标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活动的主体,它们

之间的联合有多种形式,每种联合都有自己的作用和功能,相互

不能取代。选择何种联合形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

行业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我国近年企业的联合与集团

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尤其表现在政府管理部

门和企业界对什么样的经济组织结构是企业集团缺乏统一认识,

影响了企业集团的规范化进程。为了彻底改善我国企业集团发展

中的不合理现象,必须明确企业集团模式的选择原则、规范化企

业集团的基本标志及企业集团合理化的具体标准。

参见《现代 页。公司运作全书》,

第 481 页

(一)企业集团模式的选择原则。如前所述,我国企业联合体

与企业集团模式发展有多种类型。选择企业集团模式必须遵循三

条原则,一是要有利于激发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激

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有利于长期稳定

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要有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与协作,优势

互补,产生整体效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规范化的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以资产联结纽带为主,由多种联结纽带构成的企业联合

体;

由多个法人组成的多层次的法人联合体。

(三)企业集团合理化的标准。上面说的选择原则,基本特征

都是企业集团发展所应具有的表象,我国发展企业集团必须遵循

更深层次的标准,以使企业集团不断走向合理化。合理化的具体

标准是:

在组织构成方面,其成员应当主要是企业法人。事业法人

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也可成为集团成员。但政府机关和有

关的行业管理部门,不应该成为集团成员,否则将会出现“政企

不分”的不合理现象。

在组织结构方面,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紧密层分别起

着主导和主要作用,半紧密层和松散层起协同作用。

在企业权益关系方面,企业之间要以资产联结纽带为主,

契约纽带紧密配合。资产联结纽带是企业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也是正确处理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之间权益关系,解决核

心企业与紧密层企业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根本所在。通过契约的形

成,同时建立生产、技术、经营、融资、专业化协作等多种联系

纽带。此外,应尽量减少行政权力纽带的作用。

在企业集团的规模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形成最优规模。

选择企业集团合理规模必需考虑到社会需要、技术和生产的可能

第 482 页

条件;要考虑到主导产品性质和市场容量、集团类型、管理手段

和水平等等。

核心层企业经济实力强大。强大的核心层企业可以通过参

股、控股来控制紧密层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向心力,而且在

发展集团成员时,再不会考虑到生产技术联系,还会进行跨行业、

跨部门联合。

合理的企业集团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

二、我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合理对策

企业集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企

业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企业改革的进程,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相继探索适应发展

需要的组织形式和企业联合形式,我国企业集团从无到有发展较

快。但如前所述,我国企业联合与集团化发展中仍有许多问题,为

使其不断走向合理化和规范化,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在核心企业与紧密层企业、半紧密层企业间形成参股、

控股关系,构成产权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使企业集团真正成为

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集团的资产、经营一体化。要使核心

企业能从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能

统筹和集中运用分散在成员企业中的资产,促使现有资产的合理

流动和优化重组,产生资本经营的放大效应和总体效应。

(二)用吸收其他成员企业投资入股、自身分立裂变、兼并、

合并、租赁、承包、资产经营等方式,迅速聚集生产要素,壮大

核心企业的实力,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之真正成为企业集

①参见胡继亮,詹明清:《企业集团为何集而不团》,载《企业活力》,

;刘清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载《改革与理论》,

第 483 页

团的龙头。成为企业集团的指挥中心、决策中心、投资中心、科

研中心和市场开发中心。

(三)加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要合理地集权与分权,在集团

公司章程中明确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的权力与责任。核心企业主

要负责战略性管理工作,比如拟定集团的统一发展规划,建立健

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各成员企业的董事会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管

理,协调集团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单个企业难以解决的

问题,积极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集团的科

技进步等等;成员企业则负责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性

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四)要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供求格局和产

业关联度,制定企业集团规模发展标准,按最小最优规模标准培

植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鼓励小厂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五)逐步取消政府主管部门与集团成员企业的行政隶属关

系,由直接的部门管理转为间接的政策指导和行业管理。政府部

门不再随意干预核心企业的产权管理和成员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而主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经济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及行政指导

等手段,对企业集团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在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

核心的企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推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集

团的核心企业成为具有资产经营权公司的做法。

(六) 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使企业集团向合理化、规

范化发展。比如运用信贷政策扶持,由国家控制的金融机构优先

向大企业集团贷款或提供低息贷款,甚至通过财政拨款向企业集

团提供补贴,或财政贴息;运用税收政策扶持,要研究出一套有

利于集团化经营、能激励提高规模经济的税收政策;优先供应企

业集团生产所急需的原材料能源等;向大企业集团提供或推荐科

研成果,促进 业集团的科技进步;对企业集团公司要联合、兼

并的企业,通过授权经营,减免被联合或兼并企业的历史债务、提

第 484 页

供特别信贷等给予支持;对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扩大其境外融资

权,如利用国际商业的贷款、到境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以上方

法,是根据特定情况而定的,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企业集团合理化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明晰企业集团

性质、内涵、性质、作用的基础上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

理顺产权关系和建立产权联结纽带的同时,依法进行核心企业和

成员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并本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

相分离的原则,构建母子公司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 485 页

第二十章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在企业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要汇入

世界经济洪流,对企业国际化和跨国公司及其发展的研究,具有

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

一、企业国际化的实质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国际化。表现为原来以国

内为生产经营范围的企业,转变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世界范

围内组织经济资源,寻求最佳发展机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销

售额比重上升,海外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展。

企业国际化一词也经常被用于表明国民经济中,企业向国际

经济领域转移的过程,或表明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水平。参

与国际经济活动程度较高的企业,常被称为国际企业。

二、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企业国际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市场国际化和投资

国际化。

(一)企业产品或技术市场国际化。大多数企业是从产品出口

或向海外市场提供技术开始国际化进程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

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为目标,设

计产品和组织生产。企业的价格策略、产品策略和服务策略的目

标是开拓并占有国际市场,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

和提高销售收益。

第 486 页

(二)企业投资国际化。随着企业国际市场的扩展,产品出口

收益构成了企业经济收益的重要部分。为了掌握国际市场变化的

信息,克服各种贸易壁垒,一些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子

公司或分支机构,或者通过合资合作在海外设立生产企业,从事

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建立企业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和国际流通

网络,充分利用别国的优势资源,谋求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企业投资国际化也可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即通过购买外

国企业的股票或债券,发展在海外的业务。这种间接投资,以不

具有控制和支配股票发行企业的决策权为限。间接投资的目的往

往是为了推动产品出口,或者为直接投资做准备。获得股息、债

券利息也是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

三、企业国际化的经济动因

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源于各种经济利益的推动。对于企业国

际化动因的分析,许多经济学家作了充分论述。

斯密创(一)比较利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立的国际贸

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

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上的。自然优势,是超过人力范围之

外的矿产、土壤、气候和其他方面的优势;获得性优势,是生产

技术、技巧或经验。一个国家的自然优势有时非常大,其产品成

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产品的成本。以至其他国家无法在这方面与

其竞争。这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李嘉

图认为,不一定只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进行国际交换。如

果一个国家的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但优势的程度不同,另

一个国家的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劣势的程度不同,那么

两个国家都可以选择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前者选择最优产品,后

者剔除最劣产品,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两个国家都可以节约社

会劳动。

第 487 页

(二)要素禀赋交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各

个国家有自己特定的要素禀赋。有的拥有较多的资本,有的拥有

较多的劳动力,或者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能源。如果生产要素不

能跨国移动,那么,在国内市场 本国拥有最多的要素价格相

对较低。因此,用本国最富有的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进口用本

国缺乏要素生产的产品,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例如,资本富裕的

国家生产出 资金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

密集型产品等。

(三)技术优势效应与延长产品寿命周期。波纳斯认为,一个

国家的某项技术发明,可以使取得发明成功的企业在市场上具有

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向其他国家出售利用这一技术成果生产的

产品,或直接转让技术,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这是由发明

成果的稀缺性导致的。但是随着产品与技术的扩展,当其他国家

的企业掌握了这一新技术时,由技术优势引起的出口额将逐渐减

少。

弗农认为,一个新产品,当它刚进入市场时,由于所具有的

新特性是其他企业产品不具备的,因此,可以定位在较高的价格

水平上。这时,生产成本水平对企业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当产

品进入成熟阶段时,产品生产标准化,有更多的企业学会了怎样

制造这种产品,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成本

水平决定着创新企业的利润。为了保证经济收益,创新企业可以

把产品销到国外去,在新市场 上继续获得超额利润;也可以把产

品生产转移到能以低成本制造产品的国家去,通过国际贸易或海

外生产获利。

(四)投资国际化的利益。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邓宁认为,如

果一个企业在规模、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那么,在

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就会通过投资,在具有某种资源优势

的国家设厂生产,以绕过贸易壁垒和市场障碍。企业在国际范围

第 488 页

内的生产分工和纵向一体化,以内部交易取代了外部市场交易,可

以节约交易费用,获得内部化优势的利益及区位优势利益。

科登认为,如果三种生产要素(资本、知识和劳动力)中,资

本与知识可以在国际间移动,而劳动力不能在国际间移动,各国

就会根据所拥有要素的丰裕程度,在生产上进行分工。如果有的

国家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经济条件及物质基础,就会吸引较多的可

移动资本或知识,以更高的效率生产产品。另外,他还指出,相

距较远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要承担较高的运输成本;存在贸易

限制政策的国家对进口设置了进入障碍,企业为了使产品进入这

类国家,会选择在当地生产,代替产品出口。

金德尔伯格和海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产品或

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政府行为也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分割并

限制了企业之间展开充分竞争。在这种市场结构下,跨国企业能

够在国内获得技术、资本、规模或组织方面的某种垄断优势。利

用所拥有的优势,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子公司或生产厂家,把

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与别国的某种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

经济利益。

四、经济开放与企业国际化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当时国际

政治格局的限制和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

市场被割裂开来,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比重和范围都比

较小, ,年我国出口额还不到世界出口额的 国民经济基

本上是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经济体系。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

放的任务,从此,我国经济进入了国内国外交融,在对外开放的

基础上谋求不断发展的新阶段。近 年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有

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大措施和步骤。

从 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特区,开放

第 489 页

个城市,推动了东南部沿海地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沿海 。到

,年代中期,我国产品出口总值每年增长 出口额在国内生产

总值中所 年的 上升至 。国家还在占的比重由

有条件的地区创立了出口生产基地,为外向型企业提供生产出口

产品的技术经济条件。并且,在工业企业中批准了一批产品竞争

能力强的企业享有直接进出口权,推动这些企业更深入地参与世

界经济活 年,我国产品出口额一跃升至世界第 位。动。到

在工业产品大量销往国外的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与工业化

国家的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比较利

益显著。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粗加工制成品、民族产品

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经过十几年的调整与建设,我国

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结构与其他国家的差异逐步缩小,替

代性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 年代,家用电器

及电讯设备出口增加,机电产品出口额超过纺织产品。

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国际化的进展,我国的对外投资也取得了

稳步进展。 年以前,我国的对外投资基本都是援助性的、无

偿的,在国外几乎没有设立以获利为目的的企业。改革开放后,我

国逐步尝试通过投资带动贸易和利用国外资源的发展。到

年,我国以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在国外设立了 个企业,

投资额为 亿美元。 年代中后期,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取得

突破性进展,投资额大幅度上升。到 年,在国外的资源开发、

加工装配、工技贸结合等领域,我国投资建立了 家企业,分

布在世界的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经济分析。

企业国际化与国际分工利益。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按

①参见国家计委产业政策司编:《产业政策手册》 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 490 页

人均计算,我国的自然资源并不充裕,有些重要资源的稀缺,制

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我国虽然在尖端技术领域占有一席

之地,在中低技术领域拥有相对优势,但是在高技术领域和高附

加价值产品生产领域,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企业国际化,

出口我国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换回我国短缺的经济资

源,包括重要材料、新技术和技术设备等。企业国际化,参与国

际分工,既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和配置经济资源,实现最优

要素组合,又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充分实现我国富有

资源的价值,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

的工业化水平创造条件。

企业国际化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为了保证我国产业尤其

是不发达产业的成长,国家要通过一定措施,保护相关产业,为

它们提供技术成熟化所需的时间和空间。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保护了低效的落后企业。企业国际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

要按市场要求转变经营机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要按国

际市场要求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所以,企

业国际化的过程,是向现代企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靠拢的过程,

这一过程强化了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推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现

代化、市场经济化。

业国际化与产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变动受到技术水

平、需求结构、资源 赋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中,这些经济因素的变化缓慢,因而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实

行经济开放和推动企业国际化以后,技术、需求和资源的结构与

水平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为改造传

统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产品出口市场扩大,拉动着相关产业的

发展;紧缺的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市场的补充下,缓解供给。这

些都会影响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国际化为我国产业结构的

调整和升级,提供了必要的市场拉力和技术推动力。

3.企

第 491 页

企业国际化与规模 取经济。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一定程度

决于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扩大了,就为高效率的专业化生产提供

了前提条件,生产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可以获得规模

经济收益。然而,在一定阶段,受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的影响,有

些产品的市场规模难以容纳若干最佳规模企业。我国目前彩电、冰

箱、玻璃等许多工业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规模,而其

中大部分企业离最佳规模相距甚远。如果我国企业在提高质量、增

加品种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随着出口量的扩大,企业的

规模收益会增加。而且,向海外市场分流,避免了企业在国内市

场的价格之战,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国内市场

竞争秩序。

第二节  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及其主要特征

(一)跨国公司的含义。跨国公司是指除了在母国的生产经营

以外,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

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一般,跨国公司的资本来源国或母公司所在国称为母国,投

资去向国或海外子公司所在国称为东道国。

跨国公司可以是一国资金在多国设立子公司形成的,也可以

是几个国家资金联合在多国投资形成的。由于跨国公司在国外设

立的子公司要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取得东道国的法人资格,

因此,跨国公司又称为多国籍企业、国际企业或全球企业。

(二)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

跨国公司是大规模的国际垄断企业。目前,虽然有许多中

小企业从事跨国贸易活动或者小规模的跨国生产,但是,形成企

业独立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流通网络,首先要求以雄厚的资本

第 492 页

实力和大规模的组织作为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表明,企业

在海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得垄断优势利益,追求大规模生产的

经济性。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后,企业组织规模得到进

一步扩张。

在现代国际市场上,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在一种或几种产品的

生产技术领域,居主导性的垄断地位,它们领导着这些产品的技

术方向和发展潮流,操纵着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

的大型公司,控制了世界大部分稀缺资源的开采和消费,控制着

尖端技术并左右着巨额资金流向。凭借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组

织优势,跨国公司可以在多个领域获得超额利润,加快在世界范

围的资本积累,这反过来又促进了跨国公司的规模扩展,加强了

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跨国公司推行全球经营战略。跨国公司一般都经历了国内

发展、跨国区域发展、全球发展三个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

势资源和实现最佳要素组合,是跨国公司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全

球发展战略目标下,各国、各地域的市场和经济资源,都纳入公

司的统一规划中。分布在各国的子公司虽然独立核算 可以独立

发展,但是,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必须保障跨国公司整体在全球范

围内的利益最大化。为此,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成本、税

率等,母公司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某些子公司的利润,从全球发

展的角度安排生产经营,协调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移动。

跨国公司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跨国公司虽然投资跨

多个国家,经营跨多个产业,组织规模庞大,但是大部分跨国公

司都实行一体化的集中管理。母公司根据全球发展战略和各国的

经济、市场条件,对投资方向、产品价格、市场分配、技术开发

和利润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子公司根据规划和决策,分散

经营和组织生产,并及时向母公司反馈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信息,

反馈计划执行的程度和问题,为集中管理提供依据。在母公司的

第 493 页

协调下,子公司之间分工协作,互相提供市场信息。高度集中的

一体化管理,保证了生产企业的合理分布,避免了重复生产和销

售中的自相竞争,保障了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

二、跨国公司的形式

(一)按照跨国公司的业务扩展方向,可以分为水平扩展型、

垂直扩展型和混合扩展型。

水平扩展型跨国公司是指,其在海外设立的子公司或分支

机构,生产同种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例如,服装公司在国外的

投资扩展都集中在服装制造业;饮料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都生产销

售同一商标、同一配方的饮料。

垂直扩展型跨国公司是指,在海外设立的子公司之间,具

有处于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垂直生产联系。例如,电器公司

在不同国家分别设立电子元件生产,组装、销售子公司;汽车公

司把从事冶金、零部件生产、马达生产、汽车组装、销售的子公

司分布在不同国家。

混合扩展型跨国公司是指,在海外设立的子公司分布在不

同产业和不同产品的生产领域。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美国

公司,它们分布在全球的子公司的业务范围,涉及贸易、机械产

品、电子产品、金融、房地产、旅游等多个领域。

(二)按照跨国公司事业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区域型的和全

球型的跨国公司。

区域型跨国公司是指,其海外子公司集中分布在某一区域

范围内。例如,许多香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

区,欧洲有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集中分布在西欧和北美地区。

全球型跨国公司是指,其所属子公司分布在全球各大洲。

例如,日本的索尼公司、松下公司,美国的百事可乐公司、通用

电气公司等在全球各区域都有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

(三)按跨国公司的资本金国别结构,可以分为单国别资本型

第 494 页

跨国公司和多国别资本型跨国公

单国别资本型跨国公司是指,由一国资本金在海外设立子

公司形成的跨国公司。

多国别资本型跨国公司是指,若干国家的资金联合起来,

设立母公司,并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形成跨国生产经营体系。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条件

跨国公司已经有 多年的发展历史。 世纪后半期,英法

等国在工业技术和资本规模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为了获得所

需经济资源和拓展工业品市场,英、法等国的垄断资本开始流向

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跨国公司出现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前,跨国公司基本上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别国经

济资源、操纵别国经济命脉的工具,在经济落后国家,受到了民

族资本和大众的抵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 年代以后,

跨国公司经历了大发展的时期。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分布范

围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现代跨国公司

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一)科学技术发展和技术成果转移及世界范围内生产社会化

程度提高,推动着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近 年来,技术更新的

速度加快,技术优势成为企业扩大经济收益的决定因素。许多工

业化国家的企业纷纷参与新技术开发的竞争行列。现代技术开发

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并承担风险,使得新产品的技术成本越来越高。

为了收回投资并增加收益,企业必须扩展充分吸收和利用技术的

领域。向其他国家投资设立应用技术成果的企业,或以技术作为

资本,合资合作兴办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企业获得最大技术收益

的必然选择。在战后的科学技术变革中,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普遍

存在,国际间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为技术成果在国家之间和地

区之间的梯度转移提供了空间。

大量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

第 495 页

会分工深化要求有更大的市场。与此同时,现代交通工具和邮电

通信工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又缩短了国家间的距离,为跨国公

司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资本大规模集中,为建立跨国生产经营网络奠定了基础。

近几十年,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优势,以倍

加的速度扩大着资本规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企业通过对新技

术的垄断,获得超额利润,再将利润投入到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

中去,完成企业的内部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的合并和兼

并,提高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能力。迅速膨胀的资本规模必然要

与有限的国内市场发生矛盾,各国的反垄断法也制约了企业在国

内市场的无限扩展。战后,美国、日本、 工业化国家都曾西欧等

出现多次企业合并和兼并的高潮。当这些国家的经济由高速发展

阶段进入平缓发展阶段后,过剩资本开始大规模向发展速度较快

的其他国家溢出。资本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具有开拓海外市场、

与东道国民族资本抗衡的经济基础,因此,有能力克服进入障碍,

扩展在其他国家的生产经营。

(三)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条件的改变,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

展。 年代至 年代,各主要工业化国家通过政府扶植和政策引

导,基本完善了国内的经济结构,并且通过产业组织调整,增强

了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了以市场换市场,日本、西欧等国,相

继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和货币自由化政策,按“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要求,建立起超越国家的国际贸

易市场和资本市场,为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直接投资

创造了条件。进入 年代,美国政府在本国企业的压力之下,为

了抵御日本、欧洲国家产品的大规模进入,修改了贸易政策和货

币政策。取消“金本位”,使日元大幅度升值,并利用反倾销等手

段,设 贸易障碍。随后,一些西欧国家也采取了类似政策。在

变化了的国际贸易条件下,日本等国逐渐以直接投资、现地生产、

第 496 页

现地销售替代产品出口,许多生产贸易型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

(四)新兴工业化国家利用外资的成功经验,带动了发展中国

家为吸引跨国投资完善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资源一直没

有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的价格低廉,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有较

大的技术水平差距,是优势资本转移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大

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曾有受列强掠夺、民族压迫的历史,因此,战

后获得民族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意识和维护国家经济独立

的意识甚为浓厚,对工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采取排斥的态度,曾

一度掀起外国企业国有化的浪潮。 年,联合国对世界范围的

跨国公司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了国际社会处理跨国公司的基本

准则的决议,呼吁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本着和发展

中国家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相一致的精神,从事经营

活动。并且,外国投资者必须确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加快技术

转让,尽量减少与东道国的摩擦。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在

经济交流中认识到,要谋求长远发展,就要尊重东道国的主权,推

行子公司当地化,使其融入周围的经济环境。跨国公司的策略转

变,受到了发 年代末,新兴工业化国家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

成功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经验,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开始

修改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借助别国资本

弥补发展中的资金短缺,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快

的势头。

四、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及市场结构的影响。

跨国公司不论是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还是通过国际金融

市场或东道国金融市场筹集资金进行投资,都增加了东道国经济

建设的投资总量,有利于改善东道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

并且,直接投资方式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还可分散东道国的投

资风险,有利于发展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等长期建设项目。

第 497 页

但是,国外资本进入东道国,将直接与当地资本产生争夺有

利的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的竞争,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会挤占当

地企业的市场,并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与规划发生冲突,因

为跨国公司不是按东道国的计划而是按自己的全球战略确定投资

领域及规模的。有鉴于此,许多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和各种经济手

段,引导跨国公司投资于对本国有利的产业,而限制其在某些领

域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进入东道国往往投入一整套关键性生产要素,

包括资金、技术、管理技能、国际贸易渠道等。这些要素的投入

有助于改善东道国的技术结构,对当地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加强管

理具有示范作用。但是,技术优势是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垄断的主

要原因之一,许多跨国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致力于技术开发,主要

是为了从对新产品和新生产方式的垄断中得到超额利润,因此跨

国公司往往利用专利权和商标制度保护专有技术,防止高技术向

当地企业扩散,或者在与东道国的合资公司中,只限于使用过时

技术,造成东道国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跨国公司的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有利于推动东道国的进

口替代;节约产品进口的外汇支出,增加东道国的税收。同时,跨

国公司创造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直接解决东道国的就业问题,另

外,与当地企业的协作、零部件国产化、以及增加对服务的需求

等也间接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跨国公司为了吸引有经验的管

理者和熟练劳动力,往往采取高薪聘用,工资水平比当地企业高

出许多,从而引起与当地企业争人才的现象,并且影响跨国子公

司分布密集地区的物价稳定。还有,东道国为争取投资向跨国公

司提供的优惠政策和特定的基础设施,扩大了跨国公司经营条件

与当地企业经营条件的差距,使当地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跨国公司对母国经济及市场结构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可以绕过东道国的贸易保

第 498 页

护障碍,打开和扩大市场,有利于推动母国经济的国际化和对国

际市场的渗透能力。因此,许多国家把拥有和发展跨国公司,看

作是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对抗的力 量。但是,跨国

公司大量发展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减少了母国制造产品的出口

量,降低了贸易外汇收入,使母国的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

跨国公司向海外寻求发展机会,可以缓和母国投资者之间

的激烈竞争,给国内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国

家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给跨国公司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如在

产业组织政策方面支持跨国公司对 大规模合并与兼其他企业的

并,放松对反垄断法的执行等,会引起国内经济秩序混乱,以及

导致国内垄断势力的增长。

在跨国公司向其他国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直接投资,母

国技术向外梯度转移,一方面带动了过时生产资料的向外出口,从

而延长了本国技术的应用周期和产品寿命周期,这有利于最大限

度地获得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收益;另一方面, 夕阳产业技术和

设备向海外转移,可以减轻本国产业转换的代价,有利于促进本

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当跨国公司向外大规模转移生产资本

时,也会造成母国产业的空洞化,导致国内经济发展逐渐衰落。

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有利

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但是,跨国公司资本外流,使

原本提供给国内的就业机会转移到国外。

(三)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加快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在发展过程中,

以整个国际经济领域为其发展的舞台,寻找国际范围的资源优化

组合。随着跨国公司的规模扩张和子公司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使

其介入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的程度加深,子公司之间的分工协作和

公司内部的交换网络,使公司分支机构所在国家的生产和资源配

置更具有国际性,推动 相关国家的生产国际化和交换国际化。同

第 499 页

时由于跨国公司可以借助内部划拨价格、利润 使资分配和投资

金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推动了各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这

种生产、交换、金融的国际化发展,进一步使各国的经济交织在

一起,共同卷入互相依存的国际经济体 国际经济链条系中。一旦

中的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引起整个国际经济体系的震荡和变

化,甚至引起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改善和补充了传统的国际分工体系。传统的国际分工是在

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殖民地统治的基础上形成的,仅仅具有资源优

势的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工

业发达国家则可以用技术优势的高附加价值产品换取价格低廉的

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这种传统的国际分工,加剧了国际间经济

发展的不平衡 也导致国际经济摩擦和矛盾的深化。跨国公司按

其全球发展战略,建立自己的内部国际分工体系。其分工的基础

是各分公司不同的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从而进行公司内部的专

业化生产和协作。跨国公司通过集中管理,协调分工和内部产品

交换,在利益相同的条件下,加速了产品和信息在国际间的流动,

形成了由传统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的潮流,提高了资源的配

置效率,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和生产社会化。

促进了国际技术进步和技术交流。在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

现代经济中,任何一个企业要保持技术的相对优势,必须不断加

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高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风险大,耗资

多,周期长的特点,因为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有新

方案被淘汰,企业通常要为研制失败付出较大的代价。所以技术

的顺利发展要求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现代跨国

公司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 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和

实验室,不断吸收产生于世界各国的科研成果,经过应用研究和

商品化生产,把新技术产品推向市场。跨国公司的跨 跨产业国、

经营,降低了采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风险,跨国公司的金融实力

第 500 页

又保障其可以花费巨额资金用于独立的技术开发和购买科研成

果,以及推广新产品和新工艺。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制,使

母公司的技术成果迅速被子公司所采用,从而推动了新技术在世

界范围的应用。可以说,在当今各种组织形式中,跨国公司是科

学技术创新的最优组织形式,是加速技术在国际间交流的组织载

体。

导致形成少数垄断的世界市场结构。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

的企业,其前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当技术进步使专

业化的程度加深、最佳规模扩大时,大垄断企业规模的迅速发展,

使只有一定容量的本国市场无法为其获得利润最大化提供空间,

当大垄断企业的资本向海外溢出时,也将其垄断、操纵、攫取的

对象扩大到国际经济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上一些最大

的跨 贸易国公司已经完全变成了工业 金融一体化的综合体,

其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贸易实力,已使其对世界市场的变化和

国际经济具有很强的干预能力。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任何一个新部

门、新生产类型和新工艺都立刻被大跨国公司所垄断,重要的资

源和有潜力的市场也基本被少数大跨国公司所控制。在没有国际

反垄断条约和法规的条件下,大跨国公司的跨国合并、兼并与跨

国联合使经济资源的国际集中程度还在不断提高。争夺市场、争

夺稀缺资源的竞争与价格协议、市场分割是少数大跨国公司的重

要国际经济行为,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发达起来的少数大跨国公

司,实际上垄断了国际经济的主要命脉。

第三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一、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结构的决定作用

(一)工业化进程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的水平和跨国公司的规

模。企业国际化或跨国公司发展是工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第 501 页

产物。当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较低时,其工业产品的附加价值

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弱,只能从国际市场交换中获

得少量相对比较利益。同时,与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比较,低工业

化程度国家的企业缺乏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和组织优势,从而限

制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国际投资领域的能力,限制了跨国公司

的发展规模。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产品加工成本的国际比较优

势扩大,出口获取的比较利益也增加了。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

高,相应地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参与国际

市场交换活动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工业化推动了资本集中度上升。有分析表明,企业平均规模

与海外生产倾向有直接联系。因为,企业投资海外生产要比产品

出口投入更大的资本,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只有较大规模的企

业才具有直接投资、现地生产的能力。所以,工业化国家的企业

国际化程度和跨国公司发展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二)工业结构决定了出口结构和跨国生产结构。不论是产品

出口还是跨国生产,都是一国经济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延伸一般,

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初、中期时,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初级产品

在出口结构中占较大的比重。随着工业部门结构的演化,制造业

所占的比重上升,劳动力的价格也在上升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少,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出口总额中,资本

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下降。工业

化后期,工业结构中,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上升,带动精密机械、自

动化设备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增加。同期,在跨国生

产结构中,寻求实现技术优势的投资项目增加,跨国生产结构由

资源利用型向技术应用型转让。

(三)工业化过程中,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互相借用市场空间,

在对方设立跨国生产基地,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

第 502 页

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需要较大的

市场空间,消化其开发投入,但是,受国内收入分配非均匀的制

约,对于价格较高的新产品,有能力购买的消费者群规模较小。企

业向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出口新产品,或直接在发展水平相

近的国家投资生产,可以借用市场空间,为扩大生产规模,降低

成本,进一步完善技术创造条件。两个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其

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也比较接近。所以,借用市场可以变小市场

为大市场,这是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开展贸易和互相投资的

重要原因。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与发展跨国公司的准则

(一)发挥优势,利用优势。企业国际化和发展跨国公司,是

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国际经济

交往中,努力实现自我优势的价值,充分利用它国的优势。目前

我们除了具有显著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外,在机械、电子、仪器、

仪表、化工、建材、医药、轻纺、农业等领域,都有一批成熟的

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工业发达国家的计算机、精密机械、

通讯等领域的技术水平远远高于我们。要获得较大的比较利益,就

应依据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优势,根据国际市场的不同国家或地

区,确定我们的市场开拓方向和投资领域,使优势真正转化为国

际竞争能力和经济收益。

(二)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在国际经济中,我国所有的企业

和经济机构是一个统一的利益整体,在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

中,应该尽量避免造成盲目发展,互相争夺利益的现象。一哄而

起,各自为战,不仅会造成整体利益的流失,还会影响我国企业

和产品的信誉,影响长期发展。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

阶段的企业能力和对国际经济发展的预测,制定企业国际化战略

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稳步推进。

(三)兼顾内外,双向循环。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建设资

第 503 页

金十分紧张,某些产品供给也没达到应有的质量水平和价格水平。

在这种条件下,一味追求企业国际化,和扩大对外投资的项目数

量与规模,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和资金需要。其他国家的

实践表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最终要通过国内经济的

现代化和经济结构高级化、开放化来实现。企业国际化不仅仅是

输出产品或对外投资,还要有能力吸收国外资本,吸引先进技

术,用以改造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

我国的企业国际化和跨国公司发展,应当围绕我国经济发展

的核心来进行,输入输出双向循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

三、如何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

(一)我国发展跨国公司的条件分析。

国际市场结构的变化要求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当前国际

竞争格局正在进一步向区域化和集团化的方向转化。一方面,在

这些经济集团和经济区域内部,各个国家互相开放市场,加强协

调及弱化竞争,而对外部经济力量则实行排它性的对抗竞争政策,

形成了区域市场分割和垄断;另一方面,大跨国公司对新产业市

场和资源市场的垄断也在加强。这种国际环境加大了我国进一步

改革开放的压力,它要求我国通过调整工业组织构成,培育一体

化、综合化的大规模跨国公司,以强制强,打破国际垄断,开拓

世界市场。

我国发展跨国公司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跨国公司是商品

经济和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

结果。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 商品生

产的社会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基本建立了资金市场和其

他生产要素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正在不断加强。目前我们已

经拥有几百家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公司和集团,积累

了一些对外投资的经验和管理人才。这些条件表明,我国可以在

第 504 页

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分工,通过跨国公司的触角和网络,获

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二)培育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

推动外向型企业向跨国经营和跨国生产转变。我国现在有

一大批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外

向型经济中积累了大量资金和经验,其中的一些大企业有自己驻

海外的销售机构和服务机构。通过政策扶植和组织调整,强化这

些外向型企业,推动他们由产品交换国际化向跨国生产转变,是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一个重要步骤。

工贸结合,在统一规划下,建立海外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

我国的外贸企业对国际经济,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有较灵敏

的反应,与各国的经济联系较深,熟悉国际市场行情。但是,我

国外贸企业生产技术基础薄弱,因此,实行技工贸结合,合作发

展跨国企业,充分利用外贸企业的市场经验建立海外销售网络,利

用工业企业的技术,生产条件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可以提高我国

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进入国际投资领域。

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转向跨国公司。我国的企业集团

通过联合积聚了大量资金、生产能力和自然资源,具有相对的竞

争优势,是堪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唯一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向跨国

公司转轨,涉及到组织形式的调整,要使企业集团核心层转变为

集团公司,实现资产及生产经营一体化。集团公司内部在原有分

工基础上,应根据全球经营战略作重新调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发挥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培养跨国经营人才,在国际市场的竞

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制定相关法规和有利于跨国公司发展的组织政策。使我国

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摩擦和矛盾。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步骤要积极、稳妥。在实践中逐渐积

累经验,避免投资损失。要抓住加强产品出口竞争力这一中心环

第 505 页

节,同时发展技术和劳务出口,建立海外维修、信息网点,进而

采取多种投资形式,建立海外生产企业。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由一国向多国发展,逐渐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和投资分布范围。

第 507 页

第四篇  增长方式

本篇专门阐明除结构和组织之外的经济增

长方式的重点专题,包括速度与效益、要素配

置与素质提高、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环境保

护与环保产业、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老工业

基地改造与振兴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调整七个

专题。

第 508 页

第二十一章  速度与效益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这是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

原则。本章着重讨论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关系的意义、基本原则、

实施名牌战略、效益的评价与考核原则、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

系五个问题。

第一节  正确处理速度与

效益关系的意义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走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

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

约型转变的迫切需要,是在国内外剧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客

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化建设的必

由之路。

经过 多年的建设,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经济总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但是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我

们讲发展,难就难在把速度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

在偏重数量的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

和整体素质不高。在生产、建设和流通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产

出效益低的问题都很突出。而当今国内外市场竞争将主要是科技、

质量和效益的较量。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重点也不在数量

的大小,而在于质量和效益的高低。

而事实上,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可谓世界第一,但经

第 509 页

济效益低下,产值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

产值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这种产值

增长速度是脱离经济效益的速度,是不切合实际的速度,是违背

客观经济规律的速度,是只图虚名而招实祸的速度,到头来只能

是取得欲速而不达的后果。这种必然恶果,是由现有速度和效益

两个指标的不同含义,以及速度增长高于效益增长而给经济建设

事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所决定的。

现在我们所讲的速度是产值增长速度。而产值这个指标是按

工厂法计算的,有重复因素,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速

度;产值指标还包括过去的物化劳动,不能反映出新创造多少国

民收入 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高低。而经济效益

却不同于产值,它是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用为主

要内容的综合性指标,它对于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富裕

幸福,比产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正是因为效益与速度具有上述不同的含义,目前速度增长高

于效益增长速度,就说明在这种产值中有“水分”。它包括了那些

不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无效劳动。这种无效劳动的产品还白白

浪费了紧缺的能源、原材料和活劳动,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人、财、

物力的缺口。这种缺口的存在和加剧又是造成建设挤生产、生产

挤生活 有计划变成半计划或无计划,比例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

之一。在历史 ,我们吃这种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忽视经济效益

的苦头,实在太多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安排速度,防止和克服

片面追求产值增长速度的错误倾向。

第 510 页

第二节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我们要求的速度,是有良好经济效益的速度;我们所要求的

效益,是有一定增长速度的效益。真正符合国情和国力的增长速

度,就能够给国民经济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效益,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增长速度。任何把效益和速度割裂开

来或绝对对立起来的看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

我们既要速度,又要效益。社会主义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资本

主义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后

起的国家赶上并超过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最终

战胜资本主义的重要条件。但是,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它是我们

全部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和检验速度和比例是否

正确的尺度和标准。马克思曾引用大卫 李嘉图的话说“:真正的

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

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 邓小平

同志也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

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

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有充分的客观依据的。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就是这种统一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并发挥作用的

客观经济规律也要求这种统一。

正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

参见李悦:《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载《光明日报》,

《马克思恩 卷格 页斯全集》,第 ,

《邓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 511 页

人民当家作主,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消灭了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国家

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社会主义制度消

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方面

的阶级局限性,可以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实现技术

进步,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所有这一切,都为取得速度与效

益的统一,创造了客观可能性。

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速

度与效益的统一,要求生产建立在高度技术基础之上不断增长不

降低劳断完善 动耗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花色,增加产

值和积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

这些正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要求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物质资源和劳动力,使工业和国民经济

各部门、各部门内部各分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而这些又

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不仅

要求个别企业努力降低劳动耗费、增加劳动效益,而且要求降低

全社会劳动耗费、增加盈利;而这些又是符合社会主义节约规律

要求的,也是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

二、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我们既是统一论者,又是有重点论

者。

一般说来,速度与效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的

要求也常出现矛盾。有时增长速度很高,但经济效益却很差。在

这种情况下,就存在一个谁服从谁的问题,是速度的要求服从效

益的要求,还是效益的要求服从速度的要求呢?实践证明,应当

使速度的要求服从效益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所实现的速度,才

参见李悦:《速度与效果》,载《光明 报》,

第 512 页

是有科学根据的速度,才是切实可行的速度,才是有实际效益的

速度。

反之,假如在速度与效益的要求发生矛盾时,我们使提高经

济效益的要求服从了增长速度的要求,那么,这种速度就可能是

脱离实际的速度,或虚假的速度,没有实际效益的速度。因为,增

长速度快,而经济效益差,那就是说,我们的劳动付出了,产品

也增加了,但是我们的劳动有许多是白浪费掉了,生产的产品不

能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和人民的需要。就像过去所出现过的情

况,大家都为了保速度,追求产值,结果是计算出来的速度增长

很多倍,产品的质量常常被忽视,品种常常减少,各种消耗往往

有增加,产品成本有提高,利润也有所减少,整个经济效果比较

差。因此,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重点不宜倒置。

三、坚持以效益求速度

怎样抓速度,从何处入手抓速度,才更加符合实际,才更有

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里有两种做法和两种结果。

一种 度抓速度。以提高速度为中心和目标,层做法是:就速

层往下压产值任务。这样一来,常常出现大家只顾增加产值,而

顾不上去研究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状况,甚至对提高效益问题没

有人过问。正因如此,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得不到

良好的经济效益,其结果也保证不了所要求的发展速度。

另一种做法是:以效益求速度。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整个经

济工作的出发点,从提高经济效益入手抓速度。在经济效益的指

标体系中,主要的指标是看能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多少品

种对路、质量高、消耗少、成本低、利润大、交货及时、价廉物

美的最终产品。以产值和其他指标作为辅助性指标。这种主要以

最终产品指标来表示的经济效益,就一定能形成相应的增长速度。

只有这样的速度,才是符合实际的速度,才是切实可靠的速度。

总而言之,根本没有增长速度的经济效益,不是真实的效益;

第 513 页

判定增长速度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志和尺度,只能是经济效益。

四、坚持以质量求速度

一说到搞四个现代化,有的同志总是习惯于片面地追求速度,

不重视提高质量,看不到高质量和高速度之间存在统一辩证的关

系。

我们不但要求高速度,而且要求高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不

但不会妨碍实现高速度,而且有利于我们赢得更高的速度。

什么叫高质量?简单说来,就是产品的性能好,效率高,用

途广,经久耐用,可靠性和精密度保持性强;就是产品的品种规

格、花色、外形、尺寸多样,在满足需要方面有更大的适应性;就

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废品率低,成品率高,从而燃料、动力、原

材料、劳动力和资金消耗少、成本低,也就是说,用同等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能够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前两个表现是直接的

增产,间接的节约;第三个表现是直接的节约,间接的增产。总

提高产品质量,既能增产,又能节约之 ,必然带来生产的高速

度。

数量相同而质量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 万吨钢使用价值。

锭和 万吨钢材的使用价值就不同。大钢锭对于一般的生产和建

设单位来说,是没法用的“废物”。而钢材却是生产和建设能够直

接使用的原材料。 万台普通车床,连一个普通工厂也装备不起

来。 万台型号齐全的机床,则可以装备十个乃至几十个现代化大

工厂。从产品的经久耐用程度来看,汽车轴承寿命,国外先进水

平为 万公里 万公里(行程),我国只有 万公里。农机具

用钢,外国用硬质合金表面处理犁铧之后,可耕 多公顷,我

国大部分犁铧只能耕 公顷 公顷。彩色显像管寿命,外国先

进水平为使用 万小时以上,我国只有几百小时。这些情况说明,

参见李悦,孙彤:《质量与速度》,载《人民 报》,

第 514 页

只要我们在品种和质量上狠下功夫,尽快赶上先进水平,就无异

于使产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的增加。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现有

的工厂,按现有设备,把质量提高,产量就可以增加 。提高

产品质量,有的时候从数量上看似乎没有增加,但从使用效果上

看则是大大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品种和质量抓上去,就是

很大的增产,就 高速度。有

提高产品质量也是很大的节约。有的同志一听说提高质量 就

怕增加消耗,影响速度。提高产品质量,有的时候是要增加一些

消耗,但是,提高质量和增加消耗、降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许

多事实正好相反,提高质量恰恰可以降低消耗,加快速度,而产

品质量低劣则是最大的浪费。不注意质量,生产了很多次品或者

等外品,必然是几个甚至几十个才能顶一个用。如果生产出来的

是废品,就根本不能使用。这不仅在生产过程中白白浪费大量的

燃料、动力、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而且还会给那些使用这些

产品的部门和个人造成一系列的浪费。如果使用单位使用的原材

料、机器设备是次品、等外品,不仅生产效率低,消耗大,而且

还会产生第二代次品、等外品和废品,这第二代次品、等外品又

会产生第三代次品、等外品和废品,形成质量逐代下降的恶性循

环。生活用品质量低劣,使用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人们为了满足

需要,就不得不再去购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据有关部

门估算,现在产品积压额高达 亿元人民币。造成这种状况的

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产品质量很差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这些事实都说明,产品质量不好的确是很大的浪费。

反过来看,如果产品是优质品,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生产

中使用的原材料、机器设备是优质品,就会一个 顶几顶几个用

十个用。不仅效率高,消耗低,而且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还会

生产出第二代优质品,第三代优质品,由此形成一个产品不断提

高的良性循环,必将带来很大的节约,大大有利于加快四个现代

第 515 页

化建设的速度。比如,钢铁工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就会给使

用钢铁的部门带来一系列的节约。在不降低机器使用性能的条件

并下,用钢板结构代替铸件 重量可减轻 能缩短制

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劳动条件。用各种异形钢材代替板

材和型材,平均可节约 的金属。

在向质量要增产、要节约方面,我国的潜力是很大的。拿钢

铁生产来说,据有关部门调查,提高钢的强度,扩大合金钢和低

合金钢的生产,增加各种型材、板材和异形轧材的比重,就可以

大大降低消耗,带来增产和节约。例如,钢的成材率,国外先进

水平为 以上,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曾达到

而现在只有 。目前国内机床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从只有

机床生产量的构成看,普通车床,工业发达国家只占

我国现在占 。磨床(包括抛光机和研磨机等),工业发达国家

,我国占 只占 。数控机床,工业发达国家占

,我国只占 。这些事实说明,在提高质量、争

取速度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节  实施名牌战略

一、必要性

名牌产品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名牌产品是信得过的优质产品,它在国内

外市场上最有竞争力。因而这种产品有广阔的销路,是最能赚钱

的产品。名牌产品的意义还可具体地概括为下列三个方面。

(一)名牌产品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标志,也是企业素质、管

理水平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

( )名牌产品是企业全体职工长期辛勤劳动的成果和集体智

慧的结晶,也是企业为国家和人民所献上的一份忠心和厚礼。

第 516 页

(三)名牌产品是广大人民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金饭碗和生命

线。

正是因为名牌产品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像爱护

自己的眼睛那样去爱护和保护它。产品名牌的流失,就意味着企

业出卖了自己的信誉和实力,砸了自己的金饭碗,割断了生命线,

对企业乃至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二、必然性

我国已经到了实施名牌战略的时候了,不仅有其重要性,而

且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名牌产品战略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国际化和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十分剧烈的今日,

我国产品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占领国际市场,就非得创出名牌产

品这个拳头产品不可。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数量与质量、速度

与效益这两对矛盾中,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最大的方面

是质量低和经济效益差。所以,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在

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也必须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质量与效益方面

的差距,尽快地更好地实施名牌战略。

(二)名牌产品战略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行 多年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正走上小康之路。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我

们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人民的需要,也必须实施名牌战

略。

实施名牌战略不仅具有客观的必然性,而且也有实现的可能

条件。我们有些企业具有创名牌的本领和能力,而且那些成功的

企业已经创造出一大批名牌产品。看来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

三、创名牌与保名牌

总结成功企业的经验,我们认为主要应做好下列五个方面的

第 517 页

工作。

(一)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

科技进步中又必须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

(二)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为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

富,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包括名牌和科技在内的一切,都

是人创造的,人驾驭的,人改进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我国现有

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文化素质和管理素质还是比较低下的,但人

数又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是很宏大的 亿剩余。我国农村现有

亿人。城劳 市职工动力,预 万,计到 年可能达到 富

余职工 万人。我国官与民的比例,在建国初 ,而期为

现 :在为 。这样多的官员和富余的劳动者,如何充分发挥他们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 发展乡?出路可有如下几条:

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消化一部分; 劳务出口; 精简

机构,变“官”为民。走这三条都有很多困难,也都要求提高劳

动者的素质。所以我们提出第四条出路,改革现有人事干部工作

体制,实行“三三制”。就是把劳动者在岗工作与学习和调查研究

结合起来,形成一个 学习在岗工作 再上调研 岗工作 再学

习 再调研的良性循环。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解决人多活少

的问题。

(三)下大力气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因为企业家是企业的

舵手,每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其成功的企业家。总结国内外成

功企业家成长的经验教训,以党的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

原则为指导,坚持经营之道和作人之道并重的原则,我们可以把

成功企业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概括为下列七个方面。

在政治上: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或以消费者为上帝;有

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有自觉的法制观念。

在思想上:有强烈的市场观念和效益观念;有雄心壮志和

冒风险精神;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作风;有实事求是、追求

第 518 页

能坚持民主集真理的科学态度;有民主意识和群众观点; 中制。

在道德上:大公无私,或先公后私;忠于职守;清正廉洁

守纪律,顾大局;平等待人,严于律己;有自知之明;心胸宽广,

宽以待人。

在知识上:有现代的科技知识和现代的经营管理知识;有

广博的知识面和较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

在能力上:能高瞻远瞩;有名牌战略;有创新和应变能力:

有统帅全局和多谋善断能力;有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

在身体上:有健康的身体;有旺盛的精力。

在心理上:胜不骄,败不馁;精神饱满、乐观、自信。

(四)加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

管理的转变。判断这个转变过程的快慢和好坏,应主要看下列十

个主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要实现由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要实现由以数量为中心的管理向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转

变。

要实现以速度为中心的管理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要实现由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再向资本运

营型管理转变。

要实现以战术为中心的管理向以战略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要实现由以单一经营为限的管理向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管理转变。

要实现单个企业经营管理向联合化、集团化经营管理转

要实现由以本地区、本国度为限的封闭型管理向对国内外

全方位、开放 管理转变。

要实现只有独资经营管理向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经

营管理方式转变。

第 519 页

要实现只重视投入的管理向既讲投入,更讲产出,投入与

产出统一的管理转变。

(五)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在竞争中提高,更新老名

牌,再创新名牌。

在保证企业和国家的根本在这方面成功经验有两条: 利

益的前提下,更好地引进外资和提高合营水平。在这方面珠海

华丰”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 在实践中逐步构建一整

套人事干部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约束和监督机制、

流动机制和淘汰机制。

第四节  评价和考核经济效益的原则

评价和考核经济效益的原则与方法正确与否,对于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为了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应在指

导思想上树立全面观点,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对立统一关系。

一、正确处理局部效益与国民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别部门、地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整个

国民经济的效益,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局部经济效益是基础,

没有局部经济效益就没有国民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

种措施,如提高包括人的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在内的整个

企业的素质等,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局部经济效

益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在某些时候或某些方面也会有不一致和

矛盾。这时前者应该服从后者。国民经济效益也不是局部经济效

益的简单相加,还需要对全部企业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和协调,这

种有计划的合理组织和协调,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

制度的表现之一。

当前,国民经济效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提高企业经济

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的关系认识不统 不能正确处理它们的关

第 520 页

系。有的同志片面强调企业经济效益,甚至要求国民经济效益服

从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不对的。因为,在价格政策不合理的情况

下,不能完全以企业盈利多少来判断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有的

企业看起来效益不低,但从整体看却没有经济效益,甚至还损害

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可见,对经济效益有一个从什么角度来看

的问题。我们在抓经济效益时,既要注意局部效益,更要重视全

社会经济效益。

例如,某些原料产地的县、乡、村,盲目兴办一些技术落后

的小烟厂、小酒厂、小棉纺厂、小丝厂、小茶厂等等,是可以给

当地带来一些经济效益的。从局部经济效益看,可以说发挥了它

们的“优势”;但它们挤了技术先进的大厂的原料,从国民经济效

益来看,其发挥的是技术落后、浪费原材料、降低产品质量等劣

势,从全国算总账是一大损失。特别是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如

果听任那些耗能高的企业继续盲目发展,对国民经济效益的损害

就更大。正确的做法是:对那些盲目发展起来的与骨干企业争能

源、争原料的企业,应坚决实行“关、停、并、转”。

二、正确处理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

社会主义与私有制社会根本不同,一切经济活动既讲当前效

益,更讲长远效益。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

的。只有取得较大的当前效益,才能为提高长远效益创造条件。例

如,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在同样的劳动耗费下,社会财富生产得

多,国民收入增长得快,盈利增长得多,才能在保证人民生活逐

步改善的同时,增加更多的积累,用来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生产,

改善后续时期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长远经济效益。但是,当前

效益和长远效益之间也有矛盾的方面。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对现

有机器设备只顾使用,不注意维修、更新和改造,因为不停产会

有一定的当前效益,但是这样做会缩短机器的寿命,损害长远的

第 521 页

经济效益。还有一些经济活动,虽然不能很快提高当前效益,但

会为今后取得长远效益创造条件和储备力量。因此,在当前效益

与长远效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前者服从后者为原则,把当前

效益和长远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正确处理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

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是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考察效益的分

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确处理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关系日

益被人们所重视。

例如,在我国能源紧缺的情况下,我们把能源作为战略重点

来发展,在评价能源工业的建设效益时,计算和评价能源工业建

设本身的投入与产出这种直接经济效益是必要的,但是还必须进

一步考察和评价由于建设能源工业而引起的其他相关部门的追加

收益和支出,以及能源工业投产后而引起的其他相关部门追加的

收益和支出。所有这些相关的追加收益与支出,对能源工业来说,

都属于间接收益与支出。这种收益减支出,就等于能源工业建设

的间接经济效益。

四、正确处理劳动耗费效益与基金占用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可以从劳动耗费的角度来考察,也可以从基金占用

的角度来考察。从局部经济效益看,两者是有区别的,甚至可能

是背离的。但从国民经济效益来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两者又

是统一的。因为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劳动耗费的节约问题,所以,用

劳动耗费来计算和评价经济效益是基本的。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

经常性耗费与一次性耗费的矛盾,也就是在经济效益的计算和评

价对比中,如何考虑时间因素的问题。

资源的耗费与资源的占用应当加以区分。资源的耗费包括原

材料耗费、固定资产的磨损和活劳动的耗费,这是日常性的耗费。

资源的占用包括一次垫支的物化劳动,它体现所使用的生产基金

(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还包括占用的劳动力劳动力是可以占

第 522 页

用的,而劳动是不能占用的。所以,有关劳动占有效益的说法是

不准确的。

考察资源的占用情况,就是为了考察它们的利用情况,看它

们是否在向资源的耗费方面转化。经济效益的形成,从实质上讲,

是资源耗费的结果,但资源的占用影响资源耗费,只有充分利用

物质资源、财政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提高资源的耗费对资源占用

的比重,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

益。

五、正确处理价值效益与使用价值效益的关系

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

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作用,要按价值规律、供

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办事。因此,评价和考核经济效益也不能不具

有市场经济的特点。商品的二重性,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评价经济

效益时,仍需要采用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指标。产值、成本、利

润等指标属于价值指标的范围,质量和品种等指标属于使用价值

指标的范围。经济效益的这两个指标是对立的统一。

对于经济效益的这两个指标,必须作全面的理解和应用。例

如,有的单位只注意抓产值、产量两项指标,而不顾其他指标,使

一些企业盲目追求产值和产量,既不讲成本核算,又不讲质量和

品种,更不讲市场预测,结果生产了许多质次价高产品,积压在

仓库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又如,有些部门只抓利润指标,不

顾其他指标,结果也助长了一些企业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

不干等不正之风,损害了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六、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从广义上讲,经济效益也是一种社会效益 物质资料生产是

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经济效益乃是社会效益的基本部分。从狭

义上讲,也可以把经济效益和其他有关的社会效益分开来研究,以

便更具体地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对经济领域以外的各种社会现象的

第 523 页

影响,避免在经济工作中犯“就经济论经济”的片面性错误。

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争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最佳的社

会效益,把两者正确结合、统起来。为此 应注意解决以下几

个问题:要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权力,这有利于向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前进;一切经济

活动,都要有利于促进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决策

要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经济建设要有利于巩固

国防;要使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按比例协调发展。

总之,只有正确处理以上关系,才能取得综合的、最佳的、实

在的而不是虚假的经济效益。

第五节 评价和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一、我国现行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为纠正片面追求产值,忽视经济效益的现象, 年国家统

计局规定工业经济效益评价 工业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产品销售率; 工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净产值计算);

业成本利润率; )工业净产值率;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工业资金利税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据此对不同地区、行业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做出综合评价。

(一)工业产品销售率。指报告期销售产值与同期全部工业总

产值之比,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已实现销售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工业产品 报告期现价工业销售产值销售率 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

(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报告期工业企业平均每个职工

新创造的价值,反 公式为:映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计算

工业全员劳动 报告期工业净产值(按现价计算)人数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生产率(元人)

(三)工业成本利润率。 成指报告期实现利润与产品销售工厂

第 524 页

工业成本 报告期实现利润总额报告期销售产利润率 品工厂成本

(四)工业净产值率。指报告期工业净产值与同期工业总产值

之比,反映降低物化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工业净 报告期工业净产 价计算)值( 按现报告期现产值率 价工业总产值

(五)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金完成的周转

次数,反映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 产品销售收入

全部流动资金月平均余周转次数 额 累计月数

式中,全部流动资金月平均余额为月初、月末全部流动资金占用

额之和除以

(六)工业资金利税率。指报告期已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与

同期全部资金(固定资产净值与全部流动资金之和)平均余额的

比率,反映企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报   告  期工业资金 实现利税总额

利税率 报告期全部资金平均余额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以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分别除以该

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乘以各自的权数,加总后除以总权数求得。

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可以使全国有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

和统一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

某项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 指标报告期数值

综 合  指 数 该项指标

全国标准值

二、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新体系

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最近制定了一套新的工业企业综合

本之比,反映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累计月数

权数 总权数

第 525 页

个方面是:企业个指标。个方面 总体经评价指标体系,共

济实力、投入产出效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

能力。 个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利税占有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率、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

产增加值率。

据介绍,与过去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这套新评价体系有

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指标的设计在充分考虑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财务会计制度、税务制度和企业改革深化新形势的同时,强

化了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在具体指标设计上,舍弃和淡化了片面

追求产值增长速度的指标,突出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指标;淡

化了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经营指标,突

出了依靠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经营指

标;强化了能反映集约规模经营、结构优化、资源合理配置的指

标。二是指标设计简便可行。指标涉及 个方面,涵盖了企业的

市场状况、产出效率和财务状况。三是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在科

学设定每个指标的权数和标准值的基础上,采用“比率分析,功

效记分,总分评定”的方法对每个企业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最近,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依据新制定的这套工业企业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 年度数据,对全国 万家大中型工

业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出 年度“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

家”。其中得满最优 分的有 家: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中

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炼厂、深圳三九集团、春兰集

团、玉溪卷烟厂、昆明卷烟厂、青岛烟草集团公司、上海三菱电

梯有限公司、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

限公司、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得 分以下 分以上的

有 家;得 分 分以上的有 家;得以下 分以下 分

以上的有 家。

第 526 页

家企(一)总体经济实力强。这 业和企业集团在户数上只

占我国大中型企业的 ,但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所占比例分

别为 和

(二)投入产出效率高。 家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万元/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分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平

均 倍。水平的 倍和

(三)企业营运状况好。 家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为 

次,比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 ,比次;产销率为

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高近 个百分点。

家企业的(四)盈利水平高 ,净。 总资产报酬率为

资产收益 ,分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近率为

倍。

家企业的资产(五)偿债能力强。 ,比负债率为

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低 个百分点;营运资金比率为

,比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高 个百分点。

这 家企业的地区分布情况是:户数最多的是广东省

户,其次是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从大行业看,机械工业企

业最多达 户,以下依次为轻工、冶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化工、建材、烟草加工等行业。

三、三种评价方法和评价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十多年过去了,究竟这些年来的经济效益比过去提高了还是下降

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了,还是少了?对此,人们

众说纷纭,评价意见大相径庭。我们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

际经济效益是大幅提高的。

家“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 ”,主要特点是:

参见徐寿波:《如何 报》,评价我国的经济效益》,载《经济

第 527 页

目前,人们对经济效益评价不一,究其原因有以下四个:一

是评价所采用指标不同;二是评价对象不同;三是评价所用数据

不同;四是评价方法不同。

针对这四方面原因,在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经济效益进行

深层次分析的时候,我们认为有必要取得以下几点共识。

(一)反映经济效益整体好坏的指标,应该是党的十三大所提

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对部门和企业来说,就是增加值指标)。

这个指标包含了国家税收、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三个方面的经济

效益,此外还包含了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折旧收入。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经济效益的分配比例有较大的变化,个人得到的经济

效益有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利润也有所增加,国家税收比重相对

下降。不能因为经济效益整体中分配给个人相对多了,分配给企

业和国家相对少了,就认为经济效益不好,或者下降了。这样的

评价当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分配比例如何是第二层次的问题,不

能影响对经济效益整体的正确评价。

(二)看我国经济效益好坏,首先应该看全国整体,看第一、

二、三产业全部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

利益分配比例也在不断调整。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

能因为产业部门间的利益分配调整,使某些产业(如农业、能源、

交通、原材料)的经济效益提高,而使另一些产业的经济效益降

低,就认为十多年来整个经济效益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同

样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效益在国有、集体、个体和

“三资”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能因为国

有企业经济效益合理地转移给其他所有制企业,而得出国有企业

经济效益下降的结论。

(三)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对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价格逐渐放开,因此历年的价格不可比。为了正确评价

我国经济效益是高了,还是低了,应该排除价格影响因素。有两

第 528 页

种排除方法,一是统一采用可比价,二是采用实物指标。

(四)评价方法应该采用投入产出对比法、全面节约评价法、

结合要素生产率法和生产系数法等各种科学评价方法。

我们认为,按照上述四点规定测算得到的就代表实际经济效

益 。

下面是我们采用三种评价方法所取得的实际经济效益评价结

果。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三种方法评价的结果比较一致。结论

是:同改革开放前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经

济效益(这里界定为产出和 、增加值)有很大投入之差,如

的增长,经济效率(界定为净产出和投入之比,如资金增加值率、

人均 率、能源 率)有很大的提高,全面节约有很大的

成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贡献。

(一)投入产出对比法。这是用两个时期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对

比,计算某个时期由于经济效益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

对比结果是:改革开放前( 增长率为

; ,比改改革开放后( 增长率为

革开放前提高 。为了 的增长,各种投入也要增长。改革

开放前,能源和原材料的物力投入,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财力

投入,货物周转量和货运量的运力投入,劳动力投入和自然力投

入,总共 种投入的年均增长率(除人力、粮食、棉花、木材、

土地、水以外)大都比 增长率高 倍左右, 种投入弹性系

数(指投入增长率与 增长率之比)平均为 左右。改革开放

后 , 种投入的年均 左右,增长 投率 入弹比 增长率低

性系数平均为 左右。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效率约是

改革开放前的 倍。

根据对比计算,假定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走改革开放前的老

路,各种投入弹性系数保持在 左右不变,那么改革开放后各种

投入增长所能保证的 ,增长率平均为 而实际达到

第 529 页

增长率,不是依靠投入增长获得的,是依的因此,有

靠提高投入经济效率获得的。根据测算,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

效益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二)全面节约评价法。这是计算全面节约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的方法。经济增长率等于生产增长率和节约增长率两者之和。生

产增长率是指依靠增加投入发展生产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值,相

当于外延扩大再生产;节约增长率是指依靠节约投入对经济增长

率的贡献值,相当于内涵扩大再生产。

;改革开放计算结果是:改革开放前,节约增长率为

后,节约增长率为 由 年均增此可见,改革开放前,

长率 中,没有节约的贡献,而是浪费;改革开放后, 年

均增长率 中,节约增长率 ,生产增长率只有为

种投入的全面节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这个结果同上

述投入产出对比法所得结果,完全相同。

(三)综合要素生产率法。这是世界银行采用的方法。根据国

外的研究,各国经济效益的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生产要

广度增长;二是通过素投入的增加 提高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

效率 深度增长。经济增长率等于广度增长率和深度增长率两

者之和。在工业化发展的早期,通常用广度增长的办法来取得经

济效益的高速增长,但是过了一段时期以后,由于生产要素越来

越紧张,因此必须同时采用深度增长的办法。深度增长率国外叫

做综合要素生产率。综合要素主要是指资本和劳力两个要素的综

合,提高资本和劳力两个要素的经济效率所取得的经济增长率,就

是综合要素生产率,也称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计算结果是:改革开放前, 年均增长率 ,综合要

素生产率为 ;改革开放后, 年均增长率 ,综合

要素生产率为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前,生产要素浪费很严

重,经济效率是下降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负值;而

第 530 页

改革开放后,生产要素利用的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贡献率为

采用三种不同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由

于把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出了三步

走的经济发展新战略,大搞以节约降耗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技术

引进,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经济体制,加强企业管理,调动了每

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转向效益

型的轨道。同过去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改革开放时期是实际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时期,是投入少净产出多的高经济效率时

期,是以节能带动全国节约取得巨 期,是科技进步和大成绩的

全面节约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的时期。这是很高 改(

革开放十多年来的主流,很有必要客观、科学地肯定和认识。当

然我国科技发展水 各种投入的经济效平、管理素质和劳动素质

率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目前我国创造相同数量的国民生产总值

所投入的能源、钢材、木材、水泥、化肥、水和土地等都比发达

国家多,少则多一倍以上,多则多十几倍几十倍。因此,提高经

济效益和经济效率的潜力都很大。

应该说明,上述三种评价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经济效率

提高和全面节约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际上也就是科技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所不同的是,综合要素生产率法只考虑资本和劳

力两个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率,而全面节约评价法和投入产出对比

法考虑了物力、运力、财力、人力、自然力近 种主要生产要素

投入的经济效率。

还应该说明,采用上述三种评价方法时,除了经济增长率和

资金占用增长率可以采用不变价的价值指标计算以外,所有生产

要素投入增长率都必须采用实物指标计算,现价指标不能采用,产

值指标不能采用。否则,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最明显的例

子是物耗费用。从统计资料看,改革开放前物耗费用年平均增长

第 531 页

;改革开放后,物年的 ,物耗比重耗费用年平均增长

上升到 年 ,于是得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效益没有的

好转,而且比改革开放前还要差的结论,这显然是采用现价计算

所得出的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实际上, 各种实物消耗是不断下降

的,只是因为价格上涨,致使现价物耗费用不断上升。这就是名

义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原因所在。

年的 上升到,物耗费用占总产值比重从

第 532 页

第二十二章  要素配置与素质提高

工业生产要素是指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必不可

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劳

动工具)、劳动对象、资金、技术和经济信息等。在工业生产过程

中,要取得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经济效益,就要发挥每个要

素的效用并进行综合利用。这就要求根据工业经济活动的技术和

经济特点,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配置,不断地提高其素质。本章

分别讨论要素配置、素质提高、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三个问

题。

第一节  要素配置

一、要素组成与合理配置的意义

(一)工业生产要素主要组成。

工业劳动力。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它由体力和智力两

个方面构成,也可以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工业劳动力就是具有

不同劳动能力而从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的总

和。在工业生产诸要素中,只有劳动力具有能动性,有目的地利

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的结果,创造性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地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工

业劳动力在对物质资料进行再生产的同时,还不断地实现劳动力

自身的再生产,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劳动力

质量的提高上,因而构成工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劳动

力是工业生产各要素的组织者,它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满

第 533 页

足自身的需求,所以,工业劳动力是在工业再生产过程中居于主

导地位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工业劳动力的数量、质量

及构成对工业再生产都有重要作用。

工业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

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工

业劳动资料就是劳动者在工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手

段。它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劳动工具(如机械设备)、动力设备以

及基础设施(包括厂房、运输工具等)。其中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生产工具的进步状况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劳

动工具在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日益增强自己的性能和效率的

同时,控制机也得到突出的发展,从而使人们远距离直接操作和

大大地改进了人的生产条件,扩大了人的活动领域,从监督 而

增强了人的劳动能力。

工业劳动对象。工业劳动对象是工业劳动者在工业生产过

程中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工业劳动对象包

括从自然界开采的自然资源及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而形成的初级产

品、中间产品等。从自然界开采出来的物资和被加工的物资用于

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称为原料或材料。已被开发和利用的能源资

源,可以作为工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也可以作为燃料和动力。

工业原料和能源构成工业再生产的基本要素,它的数量、质量及

分布是工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工业技术。工业技术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

和能量传递,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创造的各种活动手段、方

法、技巧和配方。工业技术是工业再生产的基本要素,它通过与

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紧密结合 深刻地改变着工

业再生产的面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工业技术

参见《 生产力经济学教程》 页

第 534 页

是现代工业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

工业资金。工业资金是垫支于工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

工业中各种资源要素都是资金要素在实物形态上的转换。它是各

种生产要素的一般代表物。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复杂多样和大量

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种生产要素之所以能有机地聚合在一个统一

的生产过程中,是由于资金的力量和资金变换自身形态的结果。工

业资金的规模决定着工业经济活动的规模,其自身发展速度又决

定着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工业资金是由固定资金

和流动资金组成的。

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信息是对经济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

观描述,是经济运动过程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因

此,信息是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工业生产的每个阶段,都会

产生大量的信息。信息可以是横向传递的,也可以是纵向传递的;

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工业生产要顺利进行,必须及

时准确地掌握必要的信息。经济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

消除不确定性,组成高效率生产系统的重要条件。由于信息的不

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容易产生信息问题。

(二)工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的重要意义。工业生产中的各

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而它们又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生产

中,除了提高每种要素的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必须实现各要素之

间的合理配置。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质上相互适)在量上相互成比例; 应; )在时间上符

在空间上符合物流路线最短的合适时性要求; 要求。

工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工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基

本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是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必须通

过自己的劳动将其他要素组合在一起,才能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

①参见《 页。现代工业经济管理学》

第 535 页

的产品。由于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不同的劳动

力所能控制的其他生产要素是一定的,要使工业生产顺利进行,必

须使劳动力与适应于自己劳动能力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实现合理

配 ;而另一方面,各种生产要素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经济特

点和功能;劳动工具主要是一种劳动手段,它能替代并增强人的

劳动能力,但劳动工具没有能动性;劳动对象是人们所要劳动改

造的对象,它可以被用来生产劳动工具,也可以被用来生产满足

人生产和生活消费需要的资料。各种相互配置的生产要素组合在

一起,才能按照劳动者的意志产生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工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随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人类的活动领域日益扩大,

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使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各生

产要素内部功能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专用设备和原材

料。对满足某种需要的产品生产而言,组成产品的各要素之间的

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精确度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各类生产要

素之间实现合理的配置,实际上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在

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技术素质提高的速度是

不同的,这就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要求,

也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

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适应社

会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当前经济

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当前在我国的工业生产建设中,经济效益不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

问题。这不仅给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带来困难,而且对我国长远发

展也很不利。从单个企业来看,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强企业在市场

上竞争能力的关键。工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一方面可以节约

生产要素的投入,使生产一定产品所需投入最小化;另一方面,通

第 536 页

过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可以形成最大的产出。因此,生产要素

的合理配置,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要求。我国在历史上走出了

一条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道路,其典型特征是依靠生产要

素的大量投入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现

代社会发展中已难以为继,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

济增长方式转换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各生产要素的内在素质,依靠科学技术的

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另

一方面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源组合能够产生

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发生由于生产要素的数量、

质量等的配置不合理而导致的产出下降,所以,生产要素的合理

配置也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主要途径。

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个可行

的战略选择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和企业,由于其资源禀赋、

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够取得各种最优的

生产要素。企业和国家只有充分发挥所具有的生产要素的优势,实

才能迅速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发展经济。以日本为例,日

本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贫乏,提出了“技术

立国”、“教育兴国”的方针,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劳动力素质

等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弥补了自然资源的不足,取

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成就。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考虑自己

的生产要素状况,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实现经济的较

快发展。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我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必

须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

和吸收,实现生产要素在更高水平上的合理配置。

二、人与物的配置

人与物的配置主要指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数量、质

第 537 页

量、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决

定了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劳动力的再生产对物质资料再生产具有

反作用,表现在物质资料再生产条件已定的情况下,劳动力自身

再生产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可以加速或延缓物质资料再生产

的发展。当劳动力自身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适应时,就能

促进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发展;而当劳动力自身再生产与物质资料

再生产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和延缓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发展所

以,劳动力的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适应。从整体上看,

由于人与物是工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所以人与物的合理配置有

利于提高工业经济整体效益。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的比较优势,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从微观上看,人

与物的配置为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基础条件,有利于以较

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企业量

力而行,创造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当前在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人与物不配置的方

面,这表现在:在数量上,方面,有些国有企业冗员过多,非

生产性人员比例过大,超过了物质资料生产的需要;而另一方面

有的企业物质资料消耗过高,大量物质资料得不到利用,造成极

大的浪费,原材料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两者所产生的

直接结果是产出的效率不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质量上,

有的企业劳动力素质很高, 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但由于原

材料质量不高,同样造成产出品质量的低下;另外,在物质资料

素质较高的情况下,也可能由于劳动力的素质低而不能充分利用

这些物质资料。如我国曾引进了许多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装备,但

由于缺少与之相配置的技术人员而闲置不用,造成很大浪费。最

后,劳动力和物质资料的质量可能都很高,但可能由于专业不对

路,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产出。在时间上,工业生产要求人与物在

某一时点上的结合,如果人与物不能及时结合,就会造成过多的

第 538 页

等待时间。在空间 人与物在空间上的割裂,是造成我国大量

先进技术装备得不到利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也不利于发挥地区

比较优势。例如,伴随着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出现的趋同化倾向,落

后地区面临着如何吸引外地人才来本地工作的问题。

在人与物的配置中,劳动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只有劳

动力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能够控制物质资料。所以,解决人与

物的配置问题,首要的是正确认识人与物之间规律性,必须确定

人与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并根据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物质资料的状

况不断地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加大

改革力度,消除体制上阻碍人与物合理配置的因素,使所确定的

比例切实可行。在人与物的质量的配置中,提高人的素质是关键,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改进技术装备和

原材料,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此外,要改革传统的劳动用工

制度,避免专业不对路情况的发生,实现人才在空间上的合理流

动。最后,要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实现人与物的及时

结合。

三、财与物的配置

工业资金是投入工业经济活动全部生产要素的一般代表物。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一项具体的工业生产活动都是从一定

量的资金投入开始的,物质资料形成以后,要利用起来,也必须

有相应的资金做保证。财与物的配置,有利于提高物质资源利用

率,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

益。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实现财与物的配置,企业才不会因缺乏

资金或物质资料而使生产陷入停顿,也不会因资金或物质资料的

闲置而产生浪费。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

关系。在工业资金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固定资金所占比例过

高,流动资金数量与扩大的生产规模不相适应,就会造成生产能

力与劳动力、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相互脱节的现象,部分流动资

第 539 页

金因其数量不足,周转不灵,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反之,如果流

动资金所占比例过大,又会造成流动资金的积压和浪费。

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

型的转变过程中, 资金投入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都需以大

前提。从宏观上看,资金紧缺限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

前,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流动资金紧张,其主要原因是资

金利用率低,企业效益不好,资金回收慢,筹资渠道少等。而与

此同时,又有大量资金闲置,缺少正常的投资渠道,很多用于搞

证券投机,造成金融秩序混乱。这样就使整个社会的资金使用效

率降低,使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更为严重。

解 加快决资金紧张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国有企业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形成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

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使企业有动力和压力,加强科学管理

和决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建立、培育和完善资金市场,。(

促进资金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流动,采取多种形式,拓宽企业的

融资渠道,包括利用股份制筹资、发行企业债券、吸引境外资金等。

四、领导与被领导的配置

在工业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主导因素,劳动力中各种人员

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劳动力整体水平的发挥。企业中具有法定地

位和影响的个人就是领导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工业组织管

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注意二者在数量上形成合适比例,在素

质上要相互适应。根据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跨度是一定的,即

一个领导者能直接管理的人应该是有限的。由于每个领导者的能

力不同,领导与被领导的数量比例可能会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

看,在某一规模的组织中应有一个大致的比例,比例过高或过低,

都会引起管理的混乱。另外,对领导者的素质一般要求较高。领

导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业务水平、领导才能等方面。领导者与

被领导者的素质相互配置,才能保证领导决策的正确、及时的贯

第 540 页

彻实施和组织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能提高组织效率,充分发挥

劳动力在工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

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上存在着一些

问题,领导者素质不高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据统计,年

文化偏低。初龄偏大 中以 文化程度的领导干部仍占一半左右。

多个大型骨干企业,全国 经过几年调整后,真正符合中央要

求的新班子约 ,不合格的占占 还有一定差距的占

岁以下的厂长。据对 个省市部分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查,

到 。(经理)所占 而比重不到 ,有的只占 且新班子对

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都 在传统企业制度下,比较弱。

干部能上不能下,缺乏素质的领导得不到撤换;许多企业人浮于

事,领导相对较多,造成管理上的低效率;在组织较差的企业中,

多头领导导致部门间的协调困难和管理上的混乱

在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领导者素质是提高组织效率

的关键。必须建立一套选拔、奖惩干部的机制,把素质高的人选

到领导岗位上去;同时建立培养制度,普遍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必

须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干部任免制度,使领导干部接受市场与上

级的双向监督。在组织的构成中,要强调对领导干部的激励和监

督,进行企业制度改革,给予企业必要的人事任免权,从制度上

保证领导者能够遵循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领导与被领导

的比例,提高组织效率。

五、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的配置以及技工与壮工的配置

工业劳动力按职能不同,可以划分为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工

程技术人员,从事产品生产活动的生产工人,从事管理工作的管

理人员和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人员等。工人中从事直接操作的技术

①参见陈佳贵:《市 页场经济与企业经营》, 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

第 541 页

含量低的工人,称为壮工;从事维修、生产准备等辅助生产的工

人称为技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技术含量也日益提

高。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而从事体力劳动的,

特别是生产工人的比重将趋于下降。在工人中,随着技术发展和

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使用,直接操作的壮工比重下降,而技工比重呈

上升趋势。在工业生产中,必须注意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的配

技工与壮工的配置,才能不断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在科学技

术的不断进步过程中,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将不再主要依靠

劳动者的数量和体力,而主要依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这也是我

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保持一定比例的

工程技术人员,才能目主开发并能尽快消化、吸收外部引进的技

术。另外,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高级化过程中,从总体上提高工程

技术人员和技工在工人中的比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保证。

我国工业劳动力的职能结构,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仍存在较

大差距,表现在工程技术人员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企业

职工技术水平也相当低。 年,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自然科学

技术人 万人,虽比员 年的 万人 倍以上,增加

但与全国人口相比,只有 ;与全民所有制职工相比,只有

。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也不合理,大多数“自然科学技术

人员”都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中很少。如 年,吉林省

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国营企业中工作的

不到 ,使企业内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企业内技术人员不足的

情况因企业规模、地区而异。技术人员的数量按国营大企业 中

小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 乡镇企业的顺序递减,尽管这几年乡

镇企业迅速增加,但严重缺乏技术人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在

参见[ 丸川伸郎《、 中国 业化与产业技术进步》, 页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542 页

以上,中美国、日本的企业职工中,高级技术工人一般占 级

技术工人占约 左右,低级技术工人只有不 在我国足 。

的工业企业职工中,全国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

,而且高级技术工人比重偏低,低级技术工人比重过大。职工队

伍这种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工业生产发展和科技

进步,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提高职工队伍技术素质,首先要加强教育,培养更多的掌握

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教

育、在职教育、上岗前培训等等。其次,改革我国的劳动用工制

度,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进入企业,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减少专

业不对路的情况发生。最后,建立、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促

进工程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建立企业自主用人机制,改变企业

过去冗员过多的情况。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缓解我国的

工程技术人员不足。

六、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配置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手段。劳

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工具扩展了人的活动能力,使更多的自

然资源能够为人所用,从而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先进的劳动

手段不断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消耗并提高劳动对象的利

用率。劳动手段的每一进步都对原材料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各种

新技术设备的发展,无不以具有新性能的新型材料为基础。劳动

对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生产工具的性能和质量,如果没有劳动对

象由石块到铜块再到铁块的这种进步,生产工具的素质、性能和

质量肯定不会有大的提高。而一些新型材料的出现,往往可以导

致一系列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 所以实现劳动资料与劳动

参见《现代工业经济管理学》, 页。

参见《生产力经济学教程》, 页

第 543 页

对象的配置,是提高生产力的要求。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在量上

形成合适的比例,在质上相互适应,才可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所

以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注重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同时进步,

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原材料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原材

料数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经常处于紧缺状态。一些劳动

对象由于质量落后,不能与先进的劳动手段相结合,有些从国外

引进的先进设备,由于国内与之配套的原材料短缺或质量不符合

要求,而不得不依赖于国外进口,或者即使采用本国原材料,生

产出的产品也达不到预计的要求。另外 由于我国技术水平普遍

较低,劳动手段相对落后,对宝贵的资源只能低加工处理,附加

价值低,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紧缺状态。

实现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配置 ,首先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手段水平,这样就能更充分地利用劳动对象,提高物质

资源利用 ,扩展劳动对象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率

料不断出现,要求劳动手段的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其次要促进

我国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快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适应先进设

备的要求。

七、软件和硬件的配置

工业生产要素中的软件主要指科学技术、经济信息等渗透性

因素,硬件指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等实体性因素。在工

业生产中,软、硬件配置 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硬件是软件的基

础。软件是通过硬件发挥作用的,硬件的实际状态限制了软件的

发展方向其次,软件的应用会极大地提高硬件的生产能力。从

人类历史上看,人类最初只能依靠简单的工具对自然加以改造,随

着世界性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

生产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科学技术的运用使

生产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地改变着劳动对象的面貌,使活

第 544 页

动对象的品质、性能和用途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社会,信息

在工业生产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变化多端,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信息在

工业生产要素中越来越重要。没有信息或信息不及时,都会使工

业生产活动陷入盲目性。在经济发达国家,信息业已成为比传统

工业更为庞大的产业,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中占据了

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组织好工业生产的同时,现代企业都重

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工作,为决策提供支持。

我国建国 多年来,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使工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工业技术结构有所改进,但与发

达工业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

献率较低,据测算,目前我国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左右,而西 以上而从长远来看,技方发达国家一般都保持在

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源泉。与此同时,企业在由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经济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

缺乏成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反馈制度;另外,由于全国统一市

场体系未建立起来,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造成企业获取外部信

息的成本很高,对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反应不敏锐,从而在市场

经济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未来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的竞争。在现代工业生产

中,不仅要重视硬件,更要重视软件。首先要改革传统企业制度,

形成企业重视技术进步和信息管理的机制。其次,加强教育,技

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迅速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改革科技体

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最

后,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降

低信息成本,充分发挥经济信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 545 页

第二节  素质提高

一、素质组成及提高的意义

(一)素质的组成。素质主要用来指事物的本质特征,企业素

质就是指决定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内在因素的综合,它是由

企业基本生产要素的素质组成的,包括劳动力素质、技术素质和

管理素质等方面。

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是提高企业素质和劳动效益的关

键,它表现在思想道德、专业、文化水平和身体等几个方面。各

类职工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总的来说差别不

大,例如在思想道德方面都要有爱国心,拥护社会主义,热爱集

体,有主人翁责任感和忘我劳动精神,遵守社会公德等等;在身

体素质方面都要求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能够适应本职工

作等。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是:企业所有职工,包括各级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每个工人,都要熟悉、了解、掌握本职工作所

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文化素质的要求是:职工的文化程度

要随着生产技术、自动化程度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提高劳动者素

质,可以采取教育、上岗前培训、在职教育等多种方式

在劳动力素质中,领导者的素质非常重要。因为领导者的素

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旺发达。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

的责任。一个企业的兴衰要由经营者负 领导者素质对企业发

展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效益比

较好的企业,一般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领导者素质高低直接

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

技术素质。技术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装备水

平,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生产出优良的产品、劳动生产率的高

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多少以及成本的大小;另一方面是设计

第 546 页

和试制新产品的工作质量和能力,这关系到企业能否向社会提供

适销的优质、新颖的产品。

管理素质。企业能否充分发挥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作用,能

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管理素质。企业必须树立正确

的经营思想,具有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尽可能多地采用现代管

理方法、手段,以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性等。

(二)提高要素素质和企业素质的重要意义。

提高企业素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

必然要求。工业经济效益要求以较低的投入取得适应社会需要的

较高的产出。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以各生产要素的素质提高为

基础;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因此,企业素

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企业素质的提高意味着对一定量的生产要素的更充分的利

用。我国过去走过了一条以粗放型为特征的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

路,其典型特征是依靠投入要素数量上的扩张,忽视企业整体素

质包括劳动力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的提高,物质消耗量大。

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致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我们在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

变,就必须重视企业素质的提高。

提高企业素质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根本出路。目前,

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上兴起,随着电子技术

和其他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运用,将使

各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首先,新技术革命将使产业结构发生深

刻变化。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加速,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

产品,如原子能电站设备、海洋开发设备、航天设备、电子计算

机、数控机床、机器人、各种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等。与此相适

应,一批新产业迅速发展,如微电子、生物工程、新型材料、新

能源、光导纤维、海洋工程和宇航工程等,同时以新技术改造传

第 547 页

统产业,使整个产业结构正在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其次,新

技术革命使企业人员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所占

比重越来越大。最后,企业管理也发生深刻变化。新技术革命为

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提供了机遇。如果我们能把握好时机,抓

紧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提高我国企业的素质,就能缩短我们同发

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

提高企业素质,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要求。随着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企

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企业在竞争面前没有国家

的行政保护,如果素质不高,就可能在竞争中失败。但我国目前

企业素质状况令人忧虑。 在职工素质方面,领导这表现在:

班子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力

量薄弱,表现为:数量少,专业不配套,尤其是缺乏经营管理人

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更新慢,分布也不平衡等。

此外,工人队伍素质较差,实际文化程度不到初中、技术等级在

三级以下的均占 左右。 )企业技术装备陈旧,急需更新改

造。目前我国的技术装备,有 左右具有 年代至 年代技

术水平, 虽已落后,但设备基本完好,大体还能适应

我国目前生产技术要求。其余 中,有 左右十分陈

旧落后,还有 的设备已经陈旧老化。 企业管理水

平低,急需改进,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企业还未完成向生产经

营型的转变,信息反馈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都比较差,企

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现代化管理方法采用较少。①

上述企业素质状况,使不少企业的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

经济效益低,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企业素质就成

为当务之急。

见参 场经济与 页企业经营》, 页。

第 548 页

二、上岗前的培训

上岗前培训通常指在职工未踏上工作岗位之前进行的培训。

职工在接受工作之前往往与实际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对他

们进行上岗前培训,是使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完成自身的“社

会化”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由于劳动者在接受新的岗位之前,

都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背景,所以,上岗前培训是把劳动者的素

质与现实的生产力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企业中,许多领导对上岗前的培训重视不够 不能进行足

够的投入,这给企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在许多企业

填表造册”、开一次中还存在着以下作法:仅限于 欢迎会“定终

身”的敷衍了事的做法;短暂、肤浅、不着边际的蜻蜓点水式的

做法;还有不顾效果,突击完成任务的填鸭式做法等,使上岗前

的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上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企业情况、业务性质和范

围,使来者了解企业的文化观、价值观、传统、政策、标准、规

范及未来趋向,介绍处理工作的程序、方法,以及实际操作训练,

通过示范教育和实习操作,使新职员学会基本的工作技能,学会

解决工作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上岗前培训的具体方法有:企业自

我培训、入门培训、委托培训、工作朝向训练等。在现代化工业

生产中,上岗前培训有许多新的做法和经验,企业应及时学习。企

业各级领导必须重视这一工作。

三、强化在职教育

在职教育,就是根据对职业技能和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就业

趋势进行的预测,有计划地制定项目,改进职员的知识结构、技

能水平、文化观念和工作行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就业的趋

势,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在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首先,在企业总

第 549 页

财富中,物质财富固然宝贵,人才更宝贵,这是因为人是企业生

产力中最活跃最有价值的因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来掌握,先

进的仪器设备靠人来使用,新产品、新技术靠人来设计、发明,人

的经济价值是无限的。尤其在当代社会,新的科学革命、技术革

命不断涌现,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企业

要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对各类人员

不断及时进行培训,让他们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提高业务水平,

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落伍,保证企业不断发展。为

了适应人与物配置的需要,职工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

高自身素质,才能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因

此,有的人已提出“终身教育”概念。

其次,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分工越来越细,从学校毕

业的学生,即使是专业学校的学员,由于受在校教育面的限制,企

业也必须针对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进行培训,以扩大知识、技能领

域,增强其适应新工作的能力。从经济效益上看,职工培训是一

种没有风险的智力投资,职工掌握了先进技术,提高了技能水平,

必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进行在职教育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开发人才的重要措

施。从理论上讲,人的知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教

育、训练,不断认识与实践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只有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水

平,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作为职工,他们的教育和提高企业的生

产密切相关,进行在职教育也能提高自己的素质,以更有利于适应

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职教育应是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从我国现实的职工队伍来看,职工培训也有着十分深远的

意义。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职工队伍存在着严重的知识老化

问题,职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而当今世界,人类知识的总量迅

速增长,近 年的知识总和超过了过去两千年的知识总和。在这

第 550 页

种形势下,在职教育工作不紧紧跟上,就会由于人员素质差而成

为时代的落伍者。

(二)我国企业对职工的在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认为需要人就可以从劳动

力市场上招聘,无需进行培训。这样做有很多不利之处。首先,招

聘人员有个适应本企业工作环境的过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可

能造成“逆向选择”的问题,即所招聘的人员并不像企业预先设

想的那样适应本企业工作,可能还需要接受在职教育。而如对本

企业职工进行在职教育,则更有针对性。其次,本企业缺乏培训

在职人员的经验和体制,不利于人事的稳定性和企业长远发展。所

以企业在以招聘为主要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造成的损失。

许多在职人员和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结构转换可能对自

身造成的威胁,企业不积极对职工进行在职教育,以适应产业结

构高级化的要求。有的职工在结构性失业面前准备不足,甚至存

在想不通的问题,固守着自己的老经验和老技能。大量的结构性

失业构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发展在职教育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

由于在职教育是全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所以必须解决

每个企业、每个人的动力问题。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

程中,必须建立必要的机制,逐步强化企业和个人的压力和动力,

推动他们自觉地进行在职教育。建立这样的机制,就必须加快企

业制度的改革,建立、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配套体制,如

社会保障、劳动用工制等,使每个企业和个人都自觉、自愿地不

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这样才有望赶超发达国家。

企业强化在职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要有针对性,即以

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职位特点、培养对象的年龄、知识

结构紧密结合,反对一哄而上的作法;要有计划;在培训中发挥

考核与选拔的作用,鼓励上进;理论教育与专业训练要结合,专

第 551 页

业培训与基础教育结合等等。

在职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学徒培训、现场示范和短

期轮训、对部分有发展潜力的职工进行长期培养等。企业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选择培养方式。

第三节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一、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地位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淡水、耕地、

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煤、石油等重

要矿产则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在我国大力开展资源

综合利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综合利用在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和环保、乡镇工

业和农业的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企业组织合理化和

改善工业布局,以及解放思想和培养“多面手”人才等方面,都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

利于“九五”计划和 年宏伟目标的实现。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实现“九

五”计划和 年的宏伟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

方式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就是要从生产力方面根本扭转那种高投入、低产出、

低效益的局面。而资源综合利用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均资源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的国家来讲,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地位就尤为突出。

实践证明,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在降低投入、增加产出、提高

效益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据有关方面

参见李悦:《论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地位》,载《光明日报》,

第 552 页

的分析,目前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率还很低,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

有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个百分点。共生、伴生矿综合开发

只占 ,综合回采率不足 ,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仅相

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

的废旧,近 物资还未能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严重破坏了

生态平衡和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八五”期间 年累计全国“三

废”综合利用产值为 亿元,利润 亿元。预计到本世纪末,

全国“三废”年综合利用产值和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将分别提高到

亿元和 亿元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共、伴生矿

资源综合利用率均可达到

(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资源综合利用对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而且贯穿于实现现代化的全过

程之中。资源综合利用乃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这对于

我们这样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及人均耕地、水、森

林和不少矿产资源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国家来讲,这种战略意

义就尤为突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资源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

们要用有限的甚至是相对短缺的资源去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采取广泛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举

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资源综合

利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和各企业以及广大职工群众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原材料来源,进一步挖掘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潜力。

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节约和有效地使

用劳动力,使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发挥自己特长和才干的机会。因

为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作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能从事各种比较复

杂劳动的人,而且还需要许多从事比较简单劳动的人,即使是年

老体弱的劳动者和广大职工家属,也能安排适当的工作。这无疑

第 553 页

有利于多就业,做到人尽其才

资源综合利用能使许多原料、材料和燃料变一用为多用,变

小用为大用,使各种废气、废物、废水变成有用之物,甚至那些

有害之物通过综合利用,也能变成宝物。这有利于做到物尽其用。

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充分发挥设备和资金的潜力,便于把那

些分散、零星或多余的设备能力和资金集中起来统一使用,使许

多设备变一能为多能,消除某些设备闲置的现象,提高设备利用

率,便于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三)为科技进步和环保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条件。经济发

展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要促进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资

源综合利用对科技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要搞好综合

利用和环境保护,就得进行各种科技试验,从而也就促进了科技

的进步。资源综合利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效益,又为科技

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任务还很重,以首都北京为例,环保

虽有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北京的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严重的

工业比重过大,重工业还在不断扩大;城区大气污染严重,已被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 个城市之一。首

都的这种环境状况与首都这个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

很不适应。要治理就得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所提出

的许多新课题,都要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

(四)促进乡镇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有利于实现工农结合和城

乡结合。城市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基本力量,职工家属是城市居民

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国有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一

个重要的方面是帮助和带动乡镇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企业开展综合利用能够为乡镇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为广大职

工家属和农民兄弟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场所。有条件的乡镇和农村,

也可以开展一些资源综合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卫星厂

第 554 页

的组织形式把这些乡镇工业纳入国有经济的统一体之中。随着综

合利用的发展,对各种废物、副产品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这就

为乡镇工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城市国有企业在

综合利用方面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乡镇工业的发展,

在不少方面也是适用的。可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既有利于城

市国有企业发展,又能促进乡镇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全

民带集体、集体帮全民”的原则。

综合利用还能有利于轻工业发展。比如,制糖工业开展综合

利用,就可以用甘蔗渣制成纸浆,提取纤维素等,为造纸等工业

提供原料。

综合利用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厂乡挂钩的形式,给农

村制造一些农业机械,帮助农村建立农具修配网,加速实现农业

机械化。一些农产品加工工厂,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满足农

村的日常需要。总之,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巩固

和发展。

(五)有利于实现企业组织合理化和改善工业布局。企业开展

资源综合利用,就能自给部分原材料和设备,以及部分生活资料,

还可以使生产过程中各有关环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有关原

材料的生产同加工制造、生产同基本建设、生产资料生产同消费

资料生产、生产同消费等各方面,在一个企业内部直接结合起来。

这不仅使企业能集中精力组织大批量生产,实现大生产的优越性,

而且还可以大大地简化各部门、各地方和各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能更有效地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连续性和计划性,实现企业组织

的合理化。

一个地区内的许多企业都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就能更有效地

更充分地利用当地的各种自然资源,使生产更加接近原材料产地,

消除不合理的远距离运输,进一步改善原有的工业布局;同时,在

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建立起新的生产部门,进一步完善

第 555 页

地方工业体系。

(六)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培养“多面手”人才。开展资

源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为国家创造大批物质财富,而且还可以进

一步解放广大职工群众和各级领导者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勇于开

拓的精神。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涉及面较广,无论是在生产、资源、

技术力量诸方面,都要求互相支援,密切协作。这就要求我们具

有全局观点。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还要求广大职工群众和管理干部去学习自

己本来不熟悉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知识。大家都在实际工作中

结合工作需要,边干边学,干啥学啥。事实也正是这样,许多人

都已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人才了。

综上所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确实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有利于“九五”计划和 年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矿产、海洋和水资源的开发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开发矿产资源是采掘工业的主要任务,

包括铁矿、有色金属矿、化学矿、非金属矿和煤、油、气等燃料

矿的开采。矿产资源的开发是生产工业原料的基础。开发矿产资

源,必须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按照矿山生产特点,处理好以下几

个方面的关系。

在采掘工业和原料加工工业关系上,要把采掘工业放在优

遵循“先采先地位 掘、后加工”的规律。采掘工业的生产要按

照“以采促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

要合理开发,防止滥采,保护自然资源尽量提高矿产资源

的回收率和利用率,防止浪费。

要提高成品矿的质量,重视矿山技术改造,合理采用各种

参见马洪:《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学》,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 556 页

先进设备和先进开采技术,注意安全生产等等。

(二)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

国家的共同趋势。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沿海国家之一,有着极其丰

富的海洋资源。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应当努力开发和利用海

洋资源。海洋资源包括:

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铜、铁、钛、锰、

金等。据推测,海洋石油的蕴藏量要比陆地上的大许多倍。目前

世界上已有 多个国家在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 多个国气,有

家在开采海底煤矿。海洋是未来原料的丰富来源。

海水化学资源。它是溶解在海水中的矿物资源。陆地所发

现的 多种元素 多种在海水中都可以找到。现在,已有,有

几十个国家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的成分,一些国家正在积极研究从

海水中提取微量的金、银、镍等金属。当前世界工业中所用的溴

和镁大部分来自海水。

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动物

资源主要有鱼类、贝、虾等万余种。海洋植物资源主要以藻类为

主,如海带、紫菜等。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进一步开发的

条件。

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洋能等,可为工业提

供动力。

(三)开发水资源。水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

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特殊的原材料。利用水力来发电,是我国能

源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水资源不是工业生产的专用

资源,而是与农业灌溉、人民生活共用的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

丰富,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拥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量的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目前不少城市的用水已十分紧

张,而工业用水量又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与综合利用,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第 557 页

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必须加强对自然资源的调查

与勘探,制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全面规划,并健全资源立法,

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此外,对自然资源必须综合利用,提

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合理利用已经开采出来的自然资源,可以用同等数量的资源

取得更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我们提倡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因

为在工业生产中,同一种产品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原料来生产,而

同一种资源和原材料又往往可以用于不同部门,发挥不同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各类资源重点用到国民

经济效益最高的部门与产品上,是从宏观决策上提高自然资源和

原材料利用效益的关键环节。自然资源一般都是以化合物或混合

物的形态存在。所以,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是

有可能的。

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

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但综合利

用还必需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才能使其具有现实意义。

第 558 页

第二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产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本

章主要讨论技术进步的实质和意义,加速技术进步的方针与对策,

政府采购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与引进等内容。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实质和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技术进步现象涉及到一系列概念。了解和认识科学、技术、研

究与发展、技术创新等概念,对理解技术进步的实质,领会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十分必要。

(一)科学。科学和文化一样,是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人们更

多地是从一个侧面对其本质特征加以解释和描述。对科学的定义,

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①:

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

识。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相关活动

的事业。

准确掌握科学这个概念,首先是加深对“事实”和“规律”的

认识;其次,要认识到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①参见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页,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

第 559 页

同时,当代科学的概念已经不同与以往了,科学已经成为一种建

制,成为一项国家事业。

(二)技术。对技术的本质和意义的研究,始于古希腊。“技

术”一词的希腊文原指个人的技能和技艺。文艺复兴时代,人们

还把技术理解为经验和技能。产业革命的兴起,使人们把技术的

物质手段看成是技术的标志。当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庞大

的技术群体,人们对技术的理解又发生了变化。对技术的定义,包

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技术是有目的的;

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广泛社会协作完成的;

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生产工具,是硬件设备;

技术同时又是规则,是工艺、方法、制度,是软件;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

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

“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对科学来说,技

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三)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可以定义为创造知识、

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工作。研究与发展已经成

为一种世界性的活动,其投入和产出也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科技政

策的主要指标。

研究与发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多种分类,通常根据

其性质、目的、应用和过程划分。其中最常用的划分,是按过程

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个相

当广泛的概念。最早的创新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①

参见[美]约瑟夫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页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第 560 页

提出的,他把技术创新概括为发明的首次应用。尔后,技术创新

的概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较为一致的定义为:技术创

新是把一种或多种新设想(或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和成功的应用

阶段的活动。

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过程创新(包括市场化

过程)。技术创新的概念虽然只是近年来才传入我国,但已经引起

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国家经贸委最近提出并实

施了振兴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等。技术创新概念与以

往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技术改造等相关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它

更加关注于技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市场中取得

的成功。这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五)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概念,但其定

义则不十分明确。技术进步的概念在大多数经济学文献中,是一

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它被定义为“生产函数的一种移动”。较为普

遍的定义是“在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一种技术能使产量提高

或质量提高”。

在经济学上,这一概念被用于测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

贡献率,技术被看成是劳动和资本两个变量之外的“剩余变量”。

在应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的概念则广泛得多,认为技术进步的

实质在于技术的进化和积累,因而比原有的技术有所进步,进而

导致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当代科

页,北京,科技文献出①参见汤世国:《技术创新 经济活力之源 版社,

② 页参见柳御林:《技术创新经济学 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 561 页

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显著,邓

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准确

理解这一理论对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

有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

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机器

工业生产方式时,考察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对科学力量

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在《共产党宣言》里,他们表述了科学

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还要多。资产阶级正是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机器、轮船、铁路和化学手段,使得社会生

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马

克思《资本论》、《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多处可见。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生产力,

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并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

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曾在《机器、自

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中,用手工织机被机械织机代替,最初

机械织机又被新型织机代替的过程,生动地描绘了由于科技进步

引起生产工具变革,使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从而大大提高劳

动生产力的状况。

(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早在建

国初期,邓小平对科学技术就有精辟的见解。 年 月,在政

务院讨论科学院工作的会议上,他指出:“科学研究是一项基本建,设,在这方面的投资就叫基本建设投资。 年 月,他在听

取《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的汇报时,肯定了其中关于“科学技

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 月,全国科学大年 会在北京召开。

①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 562 页

邓小平在开幕式的长篇重要讲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中,重申了“

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

之后,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分

量越来越重。他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

提醒全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 月年认识。

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

一生产力。” 邓小平把握时代脉搏,体现了他一贯重视科学技术,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

发展的第一要素;

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的客观依据;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

力”的重要体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论断,具有客观真理性,它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这一理论对解放和发展我国科技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具有战

略指导意义。

三、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影响,是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和规律。

(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特点。②

页,北京,人民出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版社,

②参见《生产力经济学教程 页》, 页。

第 563 页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表现为科学技术在分化过程的基础

上,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完

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现代科学的手段日益复杂,

科学越来越技术化。现实的技术需求拉动科学的革命。科学技术

的一体化还表现为研究的完整性、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性、学科的

多对象性和研究的信息化等。

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化。表现为当代任何重大的科

技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

求把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结合成一个综合体。当代各

种全球性问题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能力范围,必须有人文社会

科学的参与;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人文社会

科学共创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认识论和思维科学

的发展;科学技术同时还给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

课题。此外,这种综合化还表现为大量边缘学科的出现。

科学技术的抽象化。表现为科学技术形成理论体系,成功

地运用数学,有效地引进符号标记。亦即理论化、数学化和符号

化。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从整体上从经验归纳走向演绎实证。

科学技术的物化。表现为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获得物质体

现,包括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实践,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并应用于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表现为科学研究活动组织形式上的集

体化,采用既分工又合作的社会化形式。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

建制和国家事业。

科学技术的国际化。表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

流的日益密切和广泛。“大科学”项目的出现,其意义和成本已经

超出了单个国家的范围,许多科学技术问题只能在国际范围内通

过多国的参与加以解决。这是科学技术社会化在更高层次和更大

范围上的体现。

第 564 页

(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律。

指数增长规律。指科学技术的成果的增长呈指数递增的趋

势。这一现象在图书馆藏书量、科学期刊数量、科技论文数量、专

利数量、学科数量、科研经费投入等指标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

度的证明。

科学技术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规律。指科学技术成果

从开始研究到投产应用的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越来

越短。这个规律可以从滚动轴承、照相术、无线电、汽车、飞机、

核反应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周期方面加以证明。

科学技术知识新陈代谢加速的规律。指由于科学技术成果

的增长迅速、新技术应用周期缩短,新技术、新产品淘汰速度加

快,致使科学技术知识的新陈代谢周期也相应加速。

科学技术超前发展的规律。指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显超前于

生产,为生产的发展开辟道路,决定生产发展的方向。本世纪前

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求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三者的关系是生

产 技术 科学。当代三者的关系已经成为科学一技术 生产。科

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第二节  加速技术进步的方针与对策

为落实“九五”计划和 年远景规划中关于科技进步的思

路,加速产业技术创新, 年我国召开了第二次科技大会。会

上公布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

“科教兴国”的战略,为“九五”科技进步指明了方向。

一、技术进步的指导原则

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对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

①参见《现代科学技 页。术基础知识》,

第 565 页

速技术进步,促进技术创新,圆满实 年远现“九五”计划和

景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国家层次上提出综合性发展计划。我国政府一直重视

在全国范围内的科技总体部署,重视长期技术发展战略,这在发

展中国家中是少见的,甚至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不多见的。建国

多年来,由政府直接主持,先后制定过 次大型中长期科技发展

规划,第一次是在 年代中期,最近一次是在 年。这些规

划,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进步。

(二)集中力量进行重大技术攻关是行之有效的经验。我国政

府 主重通过集中国家有限的优秀研究力量和经费,解决一批国民

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中急需的带有方向性、综合性的关

键技术问题。由于 年代后期以及 年代初,能集中力量,早在

我国就在计算机、 万吨水压机、电子显微镜、高速照相机、

万千瓦发电机和新冶炼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已拥有

近程地对地导弹和中远程导弹的一些关键技术,之后又拥有了原

子弹、氢弹、卫星以及大型运载火箭技术。

(三)坚持自主发展和群众首创精神。我国的工业化是在独立

自主的基础上开始的。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有必要建

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能对外部的依赖性过大。虽然我国

产业技术的起步是从中苏合作开始的,但自力更生的原则从一开

始就深入人心。即使在目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逐密切的情况下,

自主发展仍应是我国产业进步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则。同时,依

靠广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和首创精神,把研究与发

展工作和群众性技术革新结合起来,为奠定工业化基础作出了贡

献。

(四)渐进的改革与开放。由于我国坚持了渐进原则,保持了

参见鲍克:《“九 ”科技进步的思路》,载《经济研究参考

第 566 页

社会稳定和快速发展的统一,使产业由于改革获得了活力,由于

开放得到了长足进步,产业技术水平能不间断地提高。由于技术

合同、成果转让、技术入股、联办企业以及各类科技基金等改革

措施的实施,产业的活力明显增强。同时,通过出席国际会议,参

加国际组织,进行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较大规模地开展国际

间人员交流、合作研究与发展,举办国际展览会和博览会,派遣

留学生和学者,组建跨国公司以及技术引进等各种国际经济技术

合作活动,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有了质的飞跃。

(五)重视国民素质。一方面,我国政府极为重视国民的体质

提高,在医药卫生等技术领域方面下功夫,在免疫、传染病、寄

生虫病、地方病、职业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病等领域取得了许多

进展;同时比较重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等技术教育、高等技

术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了很多产业人才。各级政府、

事业单位、企业的领导人,大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同时,

派遣了大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另一方面,也极为

重视科学技术知识在民众之中的普及与应用活动。在民众之中,科

学技术的地位一直得到普遍的确认。

(六)以内涵为主,外延与内涵并举发展产业。过去我国的工

业化进程,主要方向是高度重视产业群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当经

济过热时,则以调整为主予以补偿。这种模式互相交替多次重复

出现。其根本原因是战略思想上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其主要手段

是以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在量的方向上发展。这样,产业的升级和

技术进步就无法实现。实际情况说明,没有技术进步的产业发展

只会是低效益的,其高速度也是虚假的。“九五”改革的重要目标

就是理顺国家与产业的关系,使其能自我发展与提高,以技术进

步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七)立足民用技术和适用技术的发展。发展军事工业对增强

民族自信,在国际上树立国威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但在 年

第 567 页

代中期以前的技术发展战略上,由于主要围绕军事技术的有限目

标,忽视了民用技术和适用技术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整体工业水

平的提高。不时提出的科技赶超政策则由于发展目标太高,规模

过大,没有必要的条件保证,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无法支持经济

的发展。现在看来这是我国在技术选择方面走的一段弯路。当前

在设计“九五”技术发展计划时,应注意到计划规模的适当性,技

术发展目标的合理性以及与国家整体经济战略的配套性。

(八)建立生产与科研相统一的体制。过去在计划体制下,企

业的任务是生产,研究机构则进行近乎封闭的研究,两者之间唯

一的联系渠道是政府的职能部门。由于组织不力及渠道不畅,技

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老大难问题。企业不能及时得到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产品,技术进步必然缓慢;同时,企业在计划体制下

也缺乏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实力。研究机构由于与生产脱节,没

有来自生产第一线的课题,没有市场对产品要求的信息,使研究

与发展失去了最直接的需求刺激。同时,由于没有企业的支持,研

究经费和中间试验力量明显不足。所以,大多数成果不是片面追

求高精尖技术指标,就是停留在中试阶段。这种状况形成了一种

缺乏市场驱动力的、无技术进步渴求的非创新性生产循环,造成

我国产业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低下。改革使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

化,生产同研究与发展的距离正在缩小,但这种分离现象仍然普

遍存在。这一问题是“九五”科技体制和组织调整的大问题。

(九)切实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知识分子政策上,过去由于

“左”的思想影响,科技人员曾遭受过打击,部分科学家与工程师

甚至遭到人身迫害。在 年代后期到 年代中期,造成了人才

断层。在科学技术界搞过许多不适当的批判运动,造成了思想混

乱,伤害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由于体制

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出现了分配不公平现象和脑体倒挂现象。另

外,诸如科研条件不能令人满意之类的因素,也使一些科学家与

第 568 页

工程师产生了失落感。这一问题单纯靠市场解决是不够的,市场

中的利益吸引虽然比过去计划调配的办法前进了一步,但也有可

能危及国家整体利益。国家必须满足一定的投入水平,“科技兴

国”国策的确立,为从根本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创造了条件。

二、加速技术进步的政策目标和条件

“九五”规划应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中长

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

规划》的内容加以制定①,并在调整的基础上认真执行。前两个文

年发展的需要,后一个文件则件是为配合我国到 具体描述

年代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

门已按此规划组织编制了中短期科技计划。通过这些计划,将任

务分解为具体工作,以便由各职能部门分步骤付诸实施。

(一)主要技术发展指标。

“九五”时期力争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目前

左的 左右提高到 右;

积极发展高技术。在“九五”时期争取高新技术产品的年

亿元以上,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产值达到 的比例由现在的

提高到 ;

开拓技术市场,力争技术 年时达到贸易合同交易额,

亿元;

“九五”时期, 增长幅度,使我科技投入增长要高于

之比,国 经费与 由 年的 提高到 年的

以上;

在产业方面。力争在“九五 个农作物新品”期间培育

以上,更换主要农产品品种; 的主要种并增产 能源工业

①参见国家科委:《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

第 569 页

技术装备在 主要能耗工年内达到国际 年代水平 业节能型

左右达到国设备比例达 ;化工产品 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水

平;主要机电产 年代初世界先进水平;采用品在本世纪末达到

技术的企业占 ;轻纺工业在大中型企业总数的

年重点行业技术装备水 年代水平,主要平达到发达国家

设备部分接近或达到 年代水平;“九五”期间集成电路国内市

场的 将国产化;计算机产业产 的值提高到占

提国产计算机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 高到

(二)政策要点。

围绕工农业生产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问题,组织攻关,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推进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

提高管理水平;

发展高技术,加速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办

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加强基础性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成果,形

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性研究机构;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造就一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

秀科技队伍;

逐步建立起与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科技管

理体制;

支持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使主要经济领域中的

重大装备和技术基本立足国内,并达到国外 年代中期水平。

(三)重点任务和支撑条件。

重点技术任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

划》中的 个方面,包括:农业技术、能源技术、原材料工业技

术、机械设计与制造、轻工业和纺织工业技术、高技术、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技术开发、社会发展领域的技术、基础研究、

国防技术、人才以及软科学研究。在这 个方面,分别描述了相

第 570 页

应的发展目标、重点攻关方向以及相应的政策性问题的解决。

支撑条件和政策措施包括:增加科技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增强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

善研究工作条件,保障物资供应,发展情报体系;完善科技财税

制度;以政府采购和限制对制造业直接投资等措施保护民族高新

技术产业。

三、当前技术进步主要对策思路

(一)完善政府财政资助体制。政府直接以财力支持技术进步

活动最主要的手段是研究拨款和减免税。这种资助技术进步的手

段对我国并不陌生,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则出现了一些我们不

公司太熟悉的政策课题。首先是如何选择资助对象 或企业。在

选择资助对象时,既要保持平等竞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

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又要在政策上向潜在的成功者倾斜,以

提高政策效率。第二,技术进步政策的倾斜还要兼顾不同规模的

企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大企业得到的资助过多,而产出不成

比例。由于大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进行项目资助的申请活动,甚至

花钱请咨询公司帮助准备资料,故比小企业易得到资助。而对小

企业比较容易忽视,不利于政策的调整。第三,避免政策的滥用。

税赋方面做手脚,这在市场体制下极为普遍,应从根本上加以改

善,避免资助流于形式。此外,由于财政税收部门与科技和工业

部门在技术进步方面政策目标不同(前者一般比较传统,后者较

解放),故应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

(二)放松产业管制。产业管制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

之处,从而影响需求,刺激供给。产业管制本身虽然可以影响新

产品和新服务,但其根本目标则一直未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我

国的产业管制主要集中在通信、交通、食品、药物、水资源、生

态、劳动保护等方面。产业界认为管制压抑了技术进步冲动。现

在看来,管制大有改进、完善之必要。管制条例之间常常相互矛

第 571 页

盾,某些条例鼓励多用燃煤,另一些又支持多用石油,扰乱了技

术进步方向。管制常常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当现实发生变化时,法

律往往比政策的适应性差,故很多不合时宜的条例便会阻碍技术

进步活动的开展。管制执行机构的法律和政策水平,也常影响产

业的技术进步。在注意管制对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还应

研究产业对管制的反应,例如哪些技术进步是管制所直接引入的,

哪些是短期技术改进,哪些是长期技术发展。此外,还应注意到

管制对产业的成本增加、技术改向的时间差以及企业对技术进步

的信心问题。

(三)强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基础设施是技术进步的基

础。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如何

所占的比重。这一比重几年来一直在 左在增加

年达到右,要实现在 的目标,必须有企业部门的大量

投入。第二,科技人力产出近十几年来没有显著增长。大学的招

生量一直比较稳定,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吻合。由于人才培

养的时间长,这种状况不利于“九五”时期末的发展要求。第三,

图书情报基础及服务严重落后,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相背离。

在新图书情报网点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现有资源又大量闲置,

现代化手段的利用也较弱。这三方面问题的解决,是强化科技基

础设施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大国,技术进步活动必须依靠相对独

立的 体系,技术引进只能是补充。不然,引进技术不能消化

吸收,在技术上也易失去自主性,最终将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在

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应解决 的布局问题、信息政策

以及国防科技的进一步解密问题。

(四)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鼓励技术进步的重要手

段。只有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发自主开发者的热情;同时,

也才能吸引大量投资和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进步方面,首

先是保护知识产权与技术扩散的平衡问题,特别是化学品及药品

第 572 页

方面的专利保护和软件的版权保护。第二是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

护的双边条约和国际组织的差别,寻找一条最有利于我国的政策

路子。第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执行方式。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

实际晚,对创新者的保护较弱 执法很不容易,故如何加强保护

是一个重点。此外 还应加强专利等计算机网络的服务手段,为

知识产权的利用创造条件

(五)重组国 力量目前全国 家大中型企业中,有

还有近半数的企业没有任 机构。与此同时 我国政府部门何

所属 机构却大 家)。特别应量存在(国家科委的统计是

该指出的是,国务院部门所属的 余家大型科研院所,集中了

设备和资金的 以上,人员的智力优势更为可观,

仍然是我国 的主体和骨干。在“放开一片”的方针下,国有

机构大部分没有生存的可能,它们或进入企业,或自己变成

企业。 机构进入企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搬进企业大院内。有

时, 机构留在科技、教育和信息集中的大城市,比在小地方

更有价值。这一方面避免了搬迁造成的浪费,同时也有利于稳定

研究队伍,提高 水平。美国的高技术企业可以把总部设在纽

约,把生产放在新墨西哥州,把 机构留在硅谷;日本的不少

大公司也把 机构放在新开辟的科技园区内;甚至有的跨国

公司为进入某个新市场并站稳脚跟,把 活动从母公司所在

国移到海外,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异地沟通的障碍逐渐

消失,这对以知识为主要产出的 机构,具有重要意义。加强

我国企业的 力量,也可以学习借鉴这些做法。

(六)培育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技术进步成功必不可少的环

境。首先是企业家精神和发明家精神的培育。第二是公众科学技

术素养的提高。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博物馆、科学宫以及电视

科技节目的作用不可低估。这方面的文化投入,远远落在了其他

文化领域的后面。第三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意识的深化。只有

第 573 页

尊重知识,知识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得到保

护。

第三节  政府采购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政府采购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必要性

由于受传统的科研与生产分离的体制束缚,大量的科技成果

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这一问题至今困扰着我们我国每年用于

仅财的投入 政拨款就有 多个亿为了鼓励成果的产业

化,国家花大力气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但由于关系没有根本

理顺,我国的技术能力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此外 在每年

上千亿元规模的政府采购支出中,也没有划出一块专门用来刺激

企业技术进步。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现阶段企业技术进步,会发现“需求

拉动”式的比较容易成功,即市场的作用是首要的 技术突破的

“供给推动”作用是次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商品化的初期,由

于用户和消费者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初期市场有限,这对创新者

构成了风险。政府采购将为创新者创造一块市场。①

对现阶段的我国来说,政府采购还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

我国技术进步主体的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开发投入水平低;同

时由于传统的科研体制性分离,上千家大型科研院所游离于企业

之外,企业技术开发的能力相当薄弱。此外,自 年以来,由

于税制改革的影响,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被

取消,如:企业新产品减免产品税、研究院所中试产品免征所得

税、技术改造和 设备仪器进口减免关税以及高技术企业的

参见鲍克 载《管《“九五”期间应考虑用“政府采购”鼓励技术创新 理

世界》,

第 574 页

优惠等,都在税改过程中消失了。这不可避免地在定时期内造

成技术进步的总体投入水平下降。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创新的导向

如能法律化,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二、政府采购对国有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意义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的重

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进步能力的综合体现。当前世界主要发达

左右,其出口占工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制成品 ,我国这两项指标则仅为 和出口额的

左右。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逆差持续扩大,其逆差

为工业制成 。国外产品冲击加剧,严重威胁品逆差的

这些幼稚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影响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

实现。

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它不但代表现在,更重要的

还在于代表未来;它既有经济意义,也有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

社会意义;同时,还像体育竞技一样,能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国际

声望。在高技术领域,我国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有相当的

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也很大。在高新技

术产业的起飞初期,保护不力,就要前功尽弃。这不是简单的市

场机制所能解决的问题。轻易退却当然比积极进取要简单得多,但

其结果必然导致高技术产业的萎缩,使我国在下世纪的国际角逐

中缺乏竞争力。

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强扶持力度,保住“民族的”这

一块阵地。民族工业的本质是技术和品牌,是关键部件的制造。如

果一退到底,选择外国人不愿做、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低

附加值产品,局限于用市场换资金,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意味

①根 页、据《中国科技指标( 页数据整理,北京,科技文献出

版社,

第 575 页

的消失,也从一个侧面意味着本国产业的消失。着独立 在国

际上,政府采购已成为刺激企业技术进步较通行的作法。如果没

有强力扶植,日本就没有今天的高技术产业,“四小龙”也不例外。

就连号称最自由放任的美国,每年联邦政府也要花几千亿美元采

购国产高新技术产品。①

三、政府采购应重视技术进步的特点

技术进步活动有其特点,充分考虑这些特点有利于立法思想

与现实的统一,也有利于执法的顺利。

(一)技术进步活动有不同的阶段。完整的技术进步过程包括:

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中间实验、市场化初期与改进、成长期与

技术扩散、技术成熟。对创新者来说,市场化初期的需求拉动最

有意义,也是政府采购鼓励技术进步的重点。可以考虑用法律的

形式,定期公布采购清单和数量,减少进口压力,逐步实现政府

部门或接受财政拨款的企事业单位,必要时优先采购国产办公设

备、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器材、医药、汽车等新产品。

(二)针对计算机、航空、光电、精密机械、通信、新材料、

制药等高技术产业的特点,总结日美欧及新兴工业国家在高新技

术产业成长期中政府采购方面的做法,例如参考日本在贸易自由

化前后《政府采购法》在电信设备用户与生产厂商关系方面的规

定、美国政府在微电子产品和计算机产品方面的做法等,制定适

合我国国情的采购法和政策,为国产高新技术产品创造一块市场。

(三)在电站、通信网络、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对国内技术和生产能力已经成熟的产业,在采购政策上应向国内

产业倾斜。国外政府的买方信贷以及国外大厂商以分期付款方式

提供设备等做法,凡严重损害我国产业利益的,也应加以拒绝。为

第 576 页

保证采购法的顺利执行,应针对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由跨部门

的机构协调设备用户与生产厂家的关系,保证国产设备在价格、技

术和质量方面的优势在投标中真正表现出来。以资金换取我国市

场的问题,政府采购法规和政策必须给予部分解决。

(四)技术进步是有风险的活动,科技进步可能成功也可能失

败。所以,用《政府采购法》鼓励技术进步有一定的风险。但这

种风险是必要的,其机会成本与过去的拨款以及进步不足相比,还

是合算的。

(五)某些技术成果,如样机、中间研究成果、技术诀窍等,

也可以成为采购的对象。在国防科研生产中,所谓“型号”“、项目预

研”等,就是这种情况。随着市场经济手段的逐步引入,国防科研生

产中的政府采购也开始采用招标的做法。这些做法如能法制化,对

降低技术进步成本,提高技术成果的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六)在民用技术领域,国家也可以考虑以政府采购的方式,

购买关键技术。参考国防科研管理的某些做法,以招标的手段,用

标准和参数描述技术产品,面向国内大院所和大企业进行招标。以

法律的形式在科技开发工作中强化竞争机制,探索科技体制改革

的新思路。

(七)对技术进步的鼓励既应体现公平原则,又应满足重点突

破的技术政策。公平原则即在众多竞标者中间,不偏向某一方。重

点突破的意思是,为了减少技术进步的风险,在有多家企业进行

同一技术开发时,应向最有可能成功者倾斜,特别是向技术基础

雄厚的或技术类型与招标项目相似的国有大企业倾斜。

《政府采购法》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企业技术进步问题。在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很多过去沿用的鼓励企业技术

进步的政策已经终止。近年来,技术进步的投入在滑坡。在这种

情况下,《政府采购法》和采购政策的实施,无疑是对企业技术进

步投入不足的重要补充。政府在市场系统中是一个很大的买主,又

第 577 页

是一个特殊的买主。政府花钱买东西,不仅仅采购商品的使用价

值,还考虑其社会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政府采购法》中

考虑企业技 的术进步,并不是废除其他有用的政策。政府对

传统资助方式仍有意义。政府采购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表

现为市场拉动,弥补了市场化早期的需求不足。我国企业因规模

小和研究体制分割所造成的技术进步能力较低、高新技术产业比

较弱小等问题,也可以用政府采购加以调整,以提高我国产业的

整体创新水平。在《政府采购法》,特别是采购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的特殊性,使政府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到鼓励

技术进步方面。在“九五”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利用《政

府采购法》刺激企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国有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进

步。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政府采购的招标政策应做到内外有

别。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一、构建市场经济下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一)理论基础。创新政策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国家竞争能力,

而竞争力提高的根本保障还是创新能力。虽然短期来说低劳动力

成本以及资源丰富可以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但长远看来,只有技

术创新才能为竞争力提供后劲。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创新行为是市场行为,主体是企业,政

府用纳税人的钱鼓励创新,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对

创新政策的经济学解释主要有三种 “剩。 余论”

。这种理论认为创新型企业开发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

品,虽然给自己带来了超出完全竞争状态的利润,但由于市场的

①参见鲍克: 市场条件下技术创新政策研究》,载《科学学研究》,

第 578 页

内在缺陷,企业无法收回创新所带来的全部好处,这种社会利益

大于该企业所获利益的 “市场不差额,就应该由政府所补偿。

完全竞争论”,指垄断状态下,市场机制不能调动资源,创新冲动

降低。政府创新政策可以通过资助促进中小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活

“大项目论”,认为技术发动以及产品商业化活动。 展到今天,

变得越来越复杂,建立新产业的投入也越来越昂贵。市场的不确

定性进一步抑制了创新活动,而很多这种活动对社会具有极大的

益处,如“信息高速公路”,“清洁汽车”等。这时,政府就应介

入,充当企业间联系人的角色。政府在创新中还有其他作用,如

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以及发展教育事业等。

(二)“九五”时期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要完成五点任务。

创建 的基础设施,包括理顺和维护一个良好的

合理布局、建立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等;还包括发展图书馆、

建立现代化数据通讯网等。

帮助创新主体,包括扶持个人、企业、服务机构的创新活

动,这是创新政策最主要的任务,政策内容也很丰富,包括

的财政支持,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税收支持,金融方式的支持

政策和推广创新政策以及维护良好的创新经济秩序。

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文化,包括培育企业家精神、保护知识

产权的风尚以及全社会重视科学技术、尊重人才以及鼓励创造的

气氛。

消除创新过程中的障碍,包括放松产业方面的管制、减少

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官僚程序、控制既得利益集团对创新的阻力。

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改革教育体系。包括开发创造型人才

的政策,使教育系统在传授现有知识与培养潜能方面达到新的统

应该指出,在发展 基础设施方面,未来极重要的一点是

的信息政策。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变信息共享方式。那时,信

第 579 页

信息息政策的着眼点将在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 享用方面的

新的平衡。如果对信息使用者要求过于严格,则会给 活动带

来困难。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应重新构造保护与扩散的

政策。

在帮助创新主体方面,创新政策涉及到大量具体的经济政策,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在大量潜在创新主体中选择出可

能的成功者,进而给予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以提高政策效力,把

有限的政策资源用在刀刃上。这是具有争议性的一个政策研究课

题,也是政策实施中很重要、很具体的现实问题。在全社会培育

创新文化,也是很重要、很漫长的过程。这对处于社会经济体制

转轨过程中的我国尤为艰巨。消除创新过程中的障碍,是保证创

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现行改革的大方向就是提高产业的

活力,但创新政策的着眼点是消除具体的障碍,这就要求政策研

究针对产业现行条例、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找寻实际

中的障碍,形成创新政策,进行渐进改革。创新毕竟是一种新生

事物,旧有势力的阻力必然存在。在这方面,创新政策也应有所

作为,以限制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最后,教育方面的创新政策

则试图开辟一条新的人才培养的途径。教育系统比较偏重于严谨、

过去的知识和已建立起的规范,不太重视创造、未来的知识以及

新的规范。如何找寻新结合点,也是创新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一)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国内

某些产业不景气以及外资在一些行业的大举进入,在利用外资方

面出现了争论。有些观点甚至对开放政策提出了疑问。这是很有

害也是很危险的一种倾向。保护民族工业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保

护民族工业的前提必须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大框架相吻合,保护民

族工业的手段也必须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我国工业目前在技术上

还比较落后,必须学习借鉴别国的长处。即使我国工业实现了现

第 580 页

代化,也还是要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学习,取长补短。当今世界,即

使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垄断所有的技术领域,也必须

利用别国的先进技术。当然,自主创新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

大国也是极为重要的。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经济增长的不竭源

泉。没有自主创新,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难以摆脱技术上落

后,甚至受制于人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原

则下,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产业的自主创

新能力,进而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二)充分重视利用外部技术时出现的新问题。在利用外资方

面,必须明确我们的目的。利用外资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利用外

资,引进外部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技术和管理技术。如果被吸

引的外资仅仅是看中我们巨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把低技术、

高污染的项目带来,这样的外资我们不应该欢迎。虽然我们在利

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对外资的

产业投向的引导还存在严重问题。国家鼓励的外商投资的大型基

础设施项目,真正谈成的不多。工业项目中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

值的项目比重低,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的加工项目比重过大。新

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进入 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年代

的先导产业(主要是耐用消费品产业)的技术升级主要是利用贷

款进行技术改造, 年代的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

车、建筑等)则倾向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跨国公司也有兴趣

进入,为的是获得高盈利和市场占有率。在这点上 必须明确以

市场换技术的原则。开放市场必须严格把握技术标准关,失去的

市场应该与获取的技术相平衡,提高我国产业利用外资的技术效

应和整体效益

在合资企业的管理方面,应确保我方或合资实体的技术后劲,

使合资企业在技术获取和自主发展方面有利于我,改变目前合资

第 581 页

项目普遍不利于我方技术开发能力发展的局面。要做到这点,有

必要重新审定关键行业和领域的合资审批政策,加大行政干预的

力度。使我国产业通过接受直接投资,真正获得关键技术诀窍;同

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区域性研究与

发展机构。

在以技术改造为目的的技术引进方面,近年来由于宏观紧缩

政策的实施、汇率政策的变化、关税的改革等因素,技术引进的

数量有较大的下滑。这种现象是不健康的,直接影响产业的竞争

力。虽然近来国家经贸委、科委、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在技术引

进方面又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但是,技术引进的滑坡局面仍然

没有改变。关于这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以提高我

国产业的竞争后劲。

(三)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下搞好消化吸收工

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技术引进是相当重

视的,也投入了巨额资金。一些重大项目的引进奠定了我国现代

工业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仍出现了一些

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引进后搞不好二次创新;二是大规模重复

引进。搞不好二次创新,技术水平就不能逐步提高,导致引进技

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现实表明,我国技术引进中

存在着“引进 落后 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大规模低水平重复

进,造成了产业的过度竞争,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

出现“引进 落后 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现象,根本原因是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首先,科研生产“两张皮”的局面

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得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其次,资产

重组的步伐缓慢,造成工业企业自行进行资产重组的困难,企业

的规模难以提高,研究与发展的能力薄弱,消化吸收的实力不强。

第三,企业粗放型经营的模式仍然普遍存在,重视短期效益,不

高。

第 582 页

重视技术储备和发展的后劲,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兴趣低。

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引进现象,也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没有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地区间和

部门间的条块分割,使得包括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不能充分得以

利用,为低水平的重复引进创造了条件。其次,缺乏快速准确的

信息市场和渠道,使得政府和企业决策者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此

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计划指导手段很

弱,不能阻止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引进现象的发生。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是缩短我国工业技术水

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应本着体制改革和

市场经济的原则,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力量积极参与

引进技术的选择、论证、消化、吸收和开发的过程,提高企业的

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要根据新时期技术

引进的环境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政策,在财政、金融、贸易、开

发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形式,使重大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

创新、扩散可以在企业间和行业间得以实现。加强政府的宏观调

控能力,充分利用计划指导手段,重视工商会和行业技术协会的

作用,则是防止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引进的有力武器。

第 583 页

第二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

多年的不懈努力,经过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但我国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加上

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的

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牢固的环保观念及其国策

地位,积极地发展环保产业,以期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相

适应的问题,此乃中华民族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本章

将分别讨论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两个问题。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的作用

(一)环境和环境保护。环境是指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中可

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

总和。在世界各国的环境法规中,通常把环境中应当保护的环境

要素或对象,如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院、自然保护区、

生活居民区等称为环境。但环境本身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其中,

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能量的总体,如空气、水、土壤、生物、岩

石、矿物、阳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构成了自然环境;而

另一部分则为人类适应、改造和征服的物质成果体系,大多具有

① 本章 所 用的数据和统计资料,除特 年殊注明或说明外均引自 月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发的《中国的环境保护》,载《经济日报》

第 584 页

特定的文化色彩,统称为社会环境,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

作为人类环境史上的里程碑,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

界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开端。从此,

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

在 年提出“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方针; 年代末期提出

“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及回收利用措施; 年代才正

式启用环境保护这一完整的概念,即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技等各方面的措施 污染和破

坏,以期保持生态平衡,扩大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和保障人类社会

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

增长、经济发的作用和反作用不断加剧,即环境同人 展、资源

利用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强,从而环境保护的目的已不仅仅局

限于对自然的保护,而是发展到对生态平衡的维系以及保护人类

发展的根本目标上来。环境保护的内容也相应地分为两大部分:一

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以期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和防止生物机

体的变异和退化;二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和消除有害

物质对环境的侵入,同时保护自然资源恢复和自净的能力,以利

于人类的生存活动。

(二)环境保护的作用。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社

会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诸多

问题的困扰,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一个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难

以把握而又 需解决的世界性课题。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

深入,人类必须将解决环境问题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很好地统一

起来,以此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

不断提高。有 多个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的世界环境与发

展大会于 年 月在巴西召开,同时会上明确地把防止污染、

改善环境定为全人类的持久义务和自觉行动。所以,我们必须深

第 585 页

刻地认识到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对我国迅速实现工业化并维持其

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归根结底是要不断地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这本身就内含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不断改善的客观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才能

构成人类社会的文化文明,三者缺一不可。

环境保护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开发利用,是现代产业

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任何生产都不是孤立进行的,是

要有一系列相关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的。环境污染也不只是工业本

身的问题,而是危及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全人类自身的重大问题。工

业污染不仅严重地破坏着自然资源的再生及自净能力,危害着农

业、林业、牧业、渔业以及交通运输业,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和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排放的污水量已多达

亿立方米,而其稀释则需要 亿立方米的地面淡水,从而使

水荒加剧。由此,如何保护现有的水资源及其再生环境,使其不

被污染,以期维护现代产业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

的大工程。

环境保护是提高全面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资本主义漫

长的成长时期,资本家理所当然地把大自然当做排放工业废弃物

的天然场所,从不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因而把环境保护看成是同

经济效益无关的问题。其结果是经济过程中的内部经济性严重地

掩盖了该经济过程所造成的外部非经济性,即社会因环境污染所

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部经济工作

必须以提高全面经济效益为中心 在衡量投入因素时必须考虑对

环境的影响,并且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力求全面经济效益的最

优化。

环境保护不仅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而且是关系到维护人民

第 586 页

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自然

资源的多寡及其利用程度,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

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

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才能给予子孙后代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

空间。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的双重任务。为了避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

老路,我国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从国情出发,我国

在全面推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

大规模的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我国的现代化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发展和科

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

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本

来就已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进

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 年代制定并实国在

施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措施:确立环境保护

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

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

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等三大政策;颁布实施环境保护的

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保法律

法规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保法律法规的

有效实施;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

国家指导下的宏观调控与管理,逐步增加对环保的投入,使环境

保护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

环境保护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环境监

第 587 页

督管理的作用;加速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组

织科技攻关,开发和推广防治环境污染的实用技术,扶植环境保

护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科研体系;开展环境宣传教

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积极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年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

共 月,我国同的发展战略,得到了与会各国的普遍赞同。同年

政府提出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以及未来的必然选 月,我国年择。

中国 世纪世纪议程政府批准发布了《中国 人口、环境

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我

国可持续发展 月,第年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把

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

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三、工业和城市的环境保护

我国政府一直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经

过 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

下取得了重大进展。 年代,我国工业污染的防治主要集中在点

源治理上; 年代,通过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

品结构,结合技术改造,强化环境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对工业污

染进行综合防治; 年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转

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八五”

期间,各行业及各地区结合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积极实

行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年国家下达的第二批共计

项限期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与‘七五’相比,全国工业废水处

理率提高了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提高 个百分

点以上,其中,机械行业淘汰了 批污染重、耗能高的产品,提

第 588 页

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电力部所属火电厂除尘效率平均达

,基本结束了大中型电厂向江河排污的 在工业污到 历史。”

染防治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三个转变”:在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

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对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在

污染物排放控制上,由侧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

合;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侧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

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为了有效地防治工业污染,我国政府制定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

大环保政策,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

染的政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

策等等。在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对工业污染防治作出了

明确规定,而且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也制定了地方

性的工业污染防治政策和具体的执行条例。

我国政府通过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防治环境污染

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新的污染源。全国县级以上建设项目

环境影 。到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分别达到 和

年底,全国开展排污申报登记的城市有 多个,企业

万家;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城市有 个,企 万家,发证业

万份;自 年以来,全国 亿。共征收排污费

同时,工业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得到了逐步完善。一是通过调

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结合技术改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强

制淘汰了一大批污染重、能耗高的设备和产品,完成了一大批污

染治理项目。在保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使化工、冶

金、轻工、机械、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生产连年增长,经济

效益逐年提高。二是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改建,关闭、搬

李新彦,黄振中:《走适合国情的环保道路》,载《人民日报》

第 589 页

迁和治理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使部分地区的污染趋势得到了

缓解。北京关闭了污染严重的首钢特钢南厂,消除了市区的一大

污染源。上海加强了苏州河、黄浦江上游和重点城区的污染防治,

使部分地区的污染得到了治理。三是加大了污染限期治理的力度。

自 年起,国家下 项限期治理的项目和地方达了两批共计

政府安排的 万项限期治理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四是污染防治向

区域和流域综合整治的方向发 年代后期,我国分别对本溪展。

市、包头市的大气污染,白洋淀、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等区域和流

域进行综合整治。五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三废”(废气、

废水、废渣)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利用效率。“八五”期间,每万元

国民 年的 吨标准 年的煤降到生产总值能耗由

吨标准煤,累计节约和少用 亿吨标准煤,年节能率为

年,全国县级以上工业企业 ,燃废水处理率

料燃烧废气消烟除尘率为 ,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为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 ,工业“三废”综合

利用产值 亿元。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某些环境质量指标

恶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

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环境形势仍日

趋严峻。面对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的状况,不少城

市早已敲响了环保警钟,市长们肩负重任,指挥着一个接着一个

的治污工程。上海市长徐匡迪自己就提出担任黄浦江污染治理小

组组长。从 年至 年的 年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由

家增至 家,处理能力提高了 ,致使城市水源水质达

标率有较大的提高。大气总量浮微粒年日均值有所下降,部分城

市环境质量指标持续稳定。

我国政府历来把城市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城市化水平

由 增年的 至 年的 ,增加了环境污染问

第 590 页

题。为此,采取了有力措施加以控制,以期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依据《城市规划法》,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把保护和改善城市

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

划。许多城市根据主体规划的要求,在老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中,按

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

工厂和居民混杂的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控制城市环境污

染,建成一大批布局合理、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目前,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全国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为 率为

,城市垃圾粪便无害 ,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率为

为 。

从 年起,我国政府在全国积极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

量考核制度。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对 个重点城市和 多个城

市进行了定量考核。该项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各级领导对城市环

境保护的责任感,并把定量考核纳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初

步形成了市长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

与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农村和国土的环境保护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已经把发展生态农业列为

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对策。已确定的 个生态农业试

点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 个地区和 多个县的

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荒

山荒坡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有所控制,土

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抗灾能力有所增强。同时,

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以县城为单元的近百个生态示范区

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另外,开展农村能源建设也是保护和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坚实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力

量。十多年来,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取得了较大成效:

第 591 页

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技术与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结合小城镇、乡

镇企业小区和经济小区建设,积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成效显著;

中西部地区对乡镇企业积极引导、扶持和监督,防治乡镇企业污

染的扩散和蔓延。但是,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任务还十分艰巨,还

须进一步加强管理,以期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

国土整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批全国及跨省区或重点地区的国土整治规划: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全国

海洋开发规划》、《中国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三峡地区经济

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西北地区

经济规划要点》、《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规划》。国

家先后组织了国土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以及

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保证程度等重大问题研究,完成了

年全国国土开发与环境整治重大问题等专项研究报告,提出

了优化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的总体框架、区域发展战略、国土资

源开发布局、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目标及对策。建国以来,一直

把以防治洪涝为重点的大江大河和主要湖泊的综合开发与整治列

为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其中,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一

项跨世纪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提高中、下

游防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同时,利用水

利发电,与燃煤电厂相比,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大量地减少污染物

的排放,有利于环境及生态的保护。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全国开展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工作。至 年底,有 个县级单位完成了划定任务,

以上的耕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加强了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

较好地控制了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的平衡。

为了防治土地的沙漠化,国家编制了《 年全国治

沙工程规划要点》,制定了十年治理开发 万公顷沙漠化土地

第 592 页

规 个重点县、划目标,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的 个试验区、

个示范基地已经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加以实施。另外,为

了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条件,全国已建立

了 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

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

自《土地复垦规定》颁布 年,全国年到实施以来,从

累计开发复垦耕地约 万公顷,土地复垦成效显著。

五、生态和生物的环境保护

年代开始,国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从 家

组织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加强了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

管理,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方面有了较大进展。自 年起,我

国先后确立了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为

主要目标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

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体

系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

治理防护林体系工程、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工程、辽河

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工程,规划

造林总面积 亿公顷。根据《草原法》规定,各级政府加强了

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乱垦滥挖滥牧,实行国家、集体

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加大了草场建设和治理草地沙漠化、退化

的力度。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建立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完成了近岸海域的环境功能

区化,对近岸海域的建设项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活

动实施了有效的环境管理,较好地控制了海洋污染和资源破坏,开

展了防治赤湖、保护近海渔业资源等大量工作。至 年底,已

处各类国家经建立了 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而且,我国大部分海

域水质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良好状态。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国家制定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第 593 页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针、

战略以及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采取就

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及

各种引种繁育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 处类型比较齐全的自然

处,加入联合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 国国际人与

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 处,占地总面 万公积达

顷,约占国土总面 。对一些濒危和数量急剧下降的家积的

畜禽品种进行优先保护,国家安排专项保护经费建立了一座畜禽

牧草种子基因库。

但是,我国森林面积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进一步加强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然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艰巨

任务。

第二节  环保产业

一、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意义

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

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和工程承包活动的总和,是由生态

工业、环保工业和软件服务业三方面组成的。它要求综合地运用

经济、生态规律和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协调发展的现

代科学技术,适时地诱导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及时地更新各产业

中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硬件设备。

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适合中国国

情的环保之路: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明确了可持续

发展战略;完善了环境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但是,我国的

环境形势还相当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

第 594 页

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全局的制约因素,如不采取更加严格而有效的措施,将直接影响

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仅有战略和完善的管理及法

律法规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必需依靠在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

拓展以及适时的产业化发展策略,才能从“硬件”上更好地完成

战略的具体实施工作。

(一)发展环保产业是世界性产业 年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代,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社

会、经济、科技和环境”四位一体的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社会

生态综合体,进而使世界性产业格局向着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

境污染的绿色产业方向倾斜。

(二)发展环保产业是实现环境保护战略转变的基本要求。依

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环境质量是环境保护战略配合

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这一经济增长方式具体实施的基本要求,

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同步发

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和具体运作。

(三)发展环保产业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环保产

业,才能为工业污染的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的保

护提供大量优质、高效和经济的技术装备,才能为我国积极而迅

速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准备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

环保产业是包括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

信息服务和环境工程承包的新兴产业。我国的环保产业也仅仅开

创于本世纪 年代 年,但其发展却已初具规模。 月发布的

全国环保产业基本情况调查表明:我国共有从事环保产业的单位

家,其中从业人员 万人,固定资产 亿元,年

生产总值 年 月亿元,创利润 亿元。 ,我国开

第 595 页

月已始 类产品中开展了环实施环境标志计划,至 年 在

种产品获得境标志认证工作,已有 家企业的 了中国环境标

志。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环保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基

础薄弱,仍存在着一些不仅仅是环保产业本身而且还是工业及整

个国民经济发展所 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生活的重工业发展方针,使得重工

业中相当一部分产业既是资源能源密集型,又是重污染型,从而

严重地加重了资源及环境的负担。

(二)长期以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使得多数产业技术结构

及设备的更新发展缓慢,极大地限制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及

其综合开发水平,从而在导致资源的大量流失与浪费的同时,加

重了环境污染。

(三)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悬殊,而国土规划及区域

规划又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之“投资饥渴”,“抢投资、抢

项目”等地方主义的影响,导致产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及生产力布

局的失衡,致使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尤其以新兴工业城市的

环境污染为其突出特征。

(四)管理集中、条块分割、纵向分工等诸多因素并存,致使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再资源化的区域性经济合作水平大

为降低。

(五)乡镇企业的非规范化发展,致使本来就相当脆弱的农业

生态环境更为劣化。

(六)环保产业还有其自身发展上所 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家对环保产业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致使环保产业范

围广、部门多、隶属复杂、管理分散、条块分割等诸多发展上的

不利因素并存; )企业大多为中、小型或乡镇企业,缺乏规模

经营; )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偏低,致使产

品质量不能达到应有的品质要求; 环境工程按时交付率及正

第 596 页

常运转率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理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同时又增强了环境

保护能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又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力

的外部条件。二者的对立,往往是由人类的认识水平所造成的。解

决环境问题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技术为条件,而环境问题又制约着

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经济发展既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

文化生活需要,又不能超出环境的负担能力,即自然资源的再生

能力及其自我净化能力。虽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危害

性已经得到了认识并找到了解决措施,然而巨大的环境投资却无

法满意而有效地落实,所以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依赖于经济

水平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因此,必须理顺环境保护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使对立因素在发展中统一起来。

(二)坚持城市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城市是区域内经

济、文化、信息和交通的中心,并以其高经济密度和高人口密度

为其发展特征,既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又是环境保护问题的焦点。

为了有效地改善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必须执行经济建设、城乡

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的原则,以期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坚持工业发展中的节约原则及废物的最小量化原则。据

统计,工业最终产品仅占原材料用量的 左右,而 左右的

资源进入周围环境,造成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

破坏。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通过节约资源、设备改造、

产品改造、工艺改革、封闭循环和资源回收等多种途径,使处理、

储存和处置之前的废物产生量最小,以期达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

水平和减少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四)制定和完善环保产业政策,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首先,

第 597 页

要采取扶持政策,从投资、信贷、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和

支持;其次,要积极引导资金向环保产业的投入;其三,建立有

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最后,要加快环保设施的折旧,缩

短折旧年限以期加速环保设备的更新换代水平。

(五)理顺环保产业关系,合理安排分工与协作。渗透到国民

经济各个部门的环保产业给规划和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与不

便。因此,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各级环委会相互协调,各部门

积极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

(六)利用市场经济手段适时地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发展环

保产业要利用市场经济的一切手段,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

企业组织结构,为实现环保产业的目标创造适宜的环境。首先,各

地区或部门应按照市场需求和环保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本地区

年远景目标纲要相或部门的与国家“九五”计划和 一致的具

体发展规划。其次,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

促进环保产品的有效竞争,以期通过市场机制来建立和完善环保

产业的市场体系。

(七)提高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增强其产业化能力。根

据蒂宾根赫尔穆特 凯泽咨询公司对德国和西欧 家公司所

作的调查,环境技术将是今后 年市场上少有的几个增长点之

一。这家公司预测德国的环保市场销售额将从目前的 亿马克

上升到 亿马年的 克,西欧市场将从 亿马克上升

到 亿马克,世界市场到 年也将达到 亿马克的销

售规模。因此,如若忽视环保技术的提高及其产业化发展,势必

将我国庞大的环保技术市场拱手相让,何况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学

科齐全的环境保护科研体系。所以,必须明确环保科技与环保产

业的历史地位,尽快将一些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适时地转化为实

用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产品。

(八)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提高环保产品质量。环境产品的

第 598 页

质量是衡量整个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环境

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后能否正常运行并发挥其效益的关键。为此,必

须建立和完善环保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监督机制。企业应

该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并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环保产品的生

产,使其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九)在环保产业领域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抓住改革开放和

世界性环保浪潮,积极扩大国际间环保产业的合作与交流,适时

地推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

保之路,本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一如既往地

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以期为保护和改善

人类的生存环境,尽我中华民族之力。

第 599 页

第二十五章  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

大课题,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

影响。本章着重阐明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的意义、合

理确定投资规模的基本原则、优化投资结构的基本原则这三个问

题。

第一节  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

优化投资结构的意义

经常保持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的

重要途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指以积累为来源的、用货币形式

表示的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工作总量,即基本建设的工作总量。

我国 多年的经济建设经验表明,投资规模是否适当对国民

经济发展有极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稳定整个国民经济

的重要条件。

投资规模过大,不仅会造成建筑材料供应紧张,建设周期拉

长,而且势必挤生产,挤维修,挤人民生活,使企业难以保持正

常生产,使人民生活得不到必要的改善。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就

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大批基建工程下马,大量设备积压以至报

废,许多为基本建设服务的工厂减产停产,大量施工队伍窝工。这

种大上大下所造成的浪费和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建国以来,我们

在经济建设上遭受到几次重大挫折,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以外,从

经济上来说,都是同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分不开的。

第 600 页

相反,投资规模过小也不行,因为过小就难以给国民经济各

部门提供足够数量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从而会使各部门生产能力

的提高受到限制,不仅延缓了产业发展,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

展。另外,也会因为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非生产性固定资产而使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受到影响。

年,陈云同志就提出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早在 。他

说: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

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他还一再告诫人们,决不

能用赤字预算的办法搞建设,那样做是很危险的。

投资结构是指基本建设投资在各个部门、地区、环节之间的

分配,即各项投资的比例关系,也叫基本建设投资方向。

优化投资结构,对于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意义。在

投资规模既定的情况下,正确而合理地确定投资结构,使有限的

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的基本原则

总结经验,要解决好基本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的问题,主

要应坚持下列几个基本原则。

一、量力而行

投资规模的大小,是由需要和可能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的。就现阶段而言,就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所

决定的。投资的总规模决不能超过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可

能。我们每年能有多少基本建设投资,只能取决于国家每年在财

①参见李悦:《总结历史经验,搞好基建调整》,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李悦:《在调整中搞好生产和建设的平衡》,载《光明日报》,

第 601 页

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和外汇平衡的基础上,能够拿出多少

钱搞基本建设。而这部分钱还必须有相抵的物资。陈云同志曾指

出:钞票是物资的筹码,发行钞票必须有可以相抵的物资。所以

说,能有多少基本建设投资,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国家有多少剩

余的社会总产品。如果基建投资规模超过这个限度,不仅要出现

财政赤字,而且在材料、能源和设备等物资上还要出现大缺口。硬

要保持这个规模,就只能以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为代价。我国是一

个有 亿人口、 亿农民的大国,技术水平不高,劳动力多,资

金缺乏,人民生活本来就很艰苦,每年的剩余产品不多,可供积

累的资金有限。一句话,我们还是一个大而穷的国家,这就是我

们的最大国情。如果不顾这种国情,非要搞过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只能用挤消费的办法来提高积累率。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顾此失

彼,欲速而不达,人民群众在经济上得到的好处就会失掉,整个

经济的发展还会再受挫折。

二、先生产,后基建

(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生产与基建的内在联系,促成生产与

基建之间的良性循环。生产和建设的内在联系,是互相促进、互

相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相互促进、彼此统一的一面主要表现为:

一个时期的生产总水平,既取决于原有生产规模的大小,又取决

于在该时期内通过基本建设所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的多少。原有

生产发展得越快,就越能为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提供更多的物资

和资金;基本建设的规模越大,所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就越多,也

就越能促进原有生产的更大发展,从而形成生产与基建之间的良

性循环。

然而,如马克思所说:“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

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

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者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

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公有的生产的基础

第 602 页

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致有损于 基本后者。”

建设属于马克思所说的前一类事业,生产属于后一类事业。这两

者之间存在互相制约、彼此对立的一面。假如,基本建设规模搞

得过大,战线拉得太长,势必要占用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

样就会挤了生产和市场的需要,现有的生产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

生产的发展就要受到损害;反之,如果生产不能精打细算,不讲

究经济效益,必然要占用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会影响基

本建设规模的扩大。这二者关系安排不当,就会造成生产和建设

的恶性循环。

(二)要充分认识并发挥生产对基建的基础作用,贯彻先生产、

后基建的原则。要实现由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的转变,就必须充

分认识并发挥生产对基本建设的基础作用。生产是基本建设的基

础,这是由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的原理所决定的。没

有也不可能存在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扩大再生产,只有首先维

持简单再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扩大再生产,搞基本建设必

须以维持原有生产正常进行为前提和起点;同时,我们还必须看

到,现有生产也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不断地改善

现有工、农业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活动,加强计划、经济和技术

的管理,改进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能

源和新原材料,也能够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水平。特别是年度

计划的生产水平,主要还是靠对现有生产企业的挖潜、革新、改

造和改组来实现的。

生产对建设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为:在满足现有生产所必

需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后,所剩余的物质

资料是进行基本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它决定着基本建设规模

的大小和质量的好坏。只有在物资和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认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卷,,第

第 603 页

贯彻执行先生产、后基建的原则,来安排基本建设的规模,才可

能保证基本建设不损害生产,并促进生产的发展;生产也才可能

为基本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条件,促进基本建设的发展,从而

形成生产与基建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瞻前顾后

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可分为年度规模和在建项目的总规模。年

度规模是指在一个年度实际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额,总规模是指

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需要的投资总额。由于大中型项目

往往需要连续投资几年才能建成,所以在建总规模总比年度规模

要大;又由于各个项目建设高峰期不同,随着工程的开展,一个

项目投资的需要量在年度之间是不均衡的,所以,投资规模不能

只考虑当年,还必须考虑以后年度,否则,会造成年度之间投资

规模摇摆幅度很大,使投资的增长速度和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

脱节,造成材料物资供应的不平衡。

四、综合平衡

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投资是基本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随

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部门和企业用地方机动财力、各

种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自有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增加较

快。国家要在搞好全社会综合平衡的前提下,根据需要与可能合

理确定地方、部门、企业自筹基本建设的合理规模。不论基本建

设资金来源如何,都要按照隶属关系和计划安排权限,由各级计

划部门综合平衡后,在核定的基本建设规模之内,纳入各级基本

建设计划,并接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财政和统计监督,对超过限

额的投资,要利用各种手段予以调节和控制。

五、适度积累,投产一批,再建一批

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早出产品,早收回投资,早提

高技术,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投资效果。我们坚决反对过高的积累

率,应把积累率定在最高要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至少不

第 604 页

降低;最低要保证生产应有所扩大的限度之间。从 年,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 以增长,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实际增长

上,其中 年、 年分别达到 ,属于高投

资率。总结历史经验,在现阶段,我国的积累率以保持在

为宜。我们坚决反对不分先、后、缓、急,齐头并进,拉长

战线的做法,因为那样办,必然是劳民伤财,有害无利。

六、集中统一管理

凡属于基本建设性质的项目,包括技术措施和设备更新的项

目,包括预算投资和预算外投资的全部项目在内,不管资金来源

于什么渠道,统统都要纳入基建计划。要严格基建的审批程序,经

过批准的基建计划下达后,各部门、各地区都不能搞计划外项目,

不能擅自扩大基建规模。要打破按“部门法”和“水平法”分配

投资的办法,今后大中型项目,由综合部门统一安排,然后再落

实到部门。要根据建设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投资的主要来源,把建

设项目按中央、地方和企业分别管理。凡属达不到基本建设投资

限额的零星固定资产的再生产,都不应列入基本建设。要进一步

加强必要的行政干预,严守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应该特别指出的

是,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对于调整时期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基本建设

规模是会不断扩大的。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增

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大又不能是任意的。党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

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的方针和关于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

思想,是我国几十年来经济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合理确

定基本建设规模的指导思想。

第 605 页

第三节  优化投资结构的基本原则

投资结构的确定同样不是任意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

理和我国的实践经验,要正确确定投资结构,除了要正确处理农、

轻、重的关系,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工业建设与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的关系,加工工业与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关系,各个地

区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型项目与中小型项目

等的关系外,还必须坚持下列几个基本原则,处理好以下几个投

资比例关系。

一、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

基本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分

配比例,可称为再生产投资的方向和结构。为了使社会主义再生

产能顺利进行,必须不断地补偿和追加在生产过程中及流通过程

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这种补偿和追加,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

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补偿和追加劳动者所消费的各种生活消费

品;二是补偿和追加所消耗的各种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三是补

偿和追加所逐渐消耗的厂房、机器设备和营造物等生产性固定资

产。上述这三个部分的补偿部分所需的资金,是维持简单再生产

的资金;三个部分的追加部分所需要的资金,是扩大再生产所需

要的资金。第三部分的补偿部分所需要的资金,就是维持固定资

产的简单再生产的投资;第三部分的追加部分所需要的资金,就

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投资。

为了充分地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提高投资效果,加快实现

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就必须切实保证维持固定资产简单再生

产的投资不被挪用。因为,维持简单再生产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

①参见《总结历史经验,搞好基建调整》。

第 606 页

起点和条件。可是,多年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一直存在着

热衷于搞扩大再生产性的基本建设,而忽视维持简单再生产投资

的错误倾向。目前,全国工业交通企业约有 以上的固定资产

急需更新,但是不少地区和部门却把本应该用于设备更新、安全

生产、补还欠账的财力和物力用到扩大再生产方面去了,直接影

响了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有效地克服这种错误倾向,应

着重解决好下列几个问题。

(一)在基本建设计划安排上,坚持先维持固定资产的简单再

生产,后安排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的 年初,李原则。早在

富春同志主管国家计委工作时,就曾经明确地指出,在编制计划

时,必须首先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然后再根据人力、物

力、财力的可能安排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建设规模。当时国家计委

还根据这一指示,发出了《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投资实行分别

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可惜的是,在以后的经济建设工作上,并

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李富春同志的指示和计委的通知,结果是加

剧了后来的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在我们吃够了苦头,认真总结

经济建设经验的今天,重温这个指示,是何等的亲切啊!。

(二)实行专款专用、分别管理的原则。在编制计划时,对维

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建设所需的投资、燃料、原材

料和设备,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要专款专用,不允许相互

混淆和挪用。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在热衷于搞扩大再生产性的基本建设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

如果把上述两个方面所需要的物资和资金混在一起使用,那么维

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必然会被挤掉或被挪用。实行分别管理的可

能性就在于:维持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投资内容,与扩大再生

产的基本建设投资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虽然它所需要的投资、燃

料、原材料和设备比较分散,工程比较零星,但它是随着现有企

业的生产需要而进行的,每年所需的数量,总是可以按照每年的

第 607 页

生产量或是原有固定资产,找出一个比例,可不必随着全国基本

建设规模的变动而经常变动。

(三)搞好综合平衡,适当提高折旧率。在维持简单再生产投

资的使用上,在实际工 一方面存在着被挪用的现象;另一作中

方面又同时存在着投资花不了的现象。投资所以花不了,主要是

因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不足,一般只能满足需要的 。

可见,加强资金和物资的综合平衡工作,纠正在物资分配上忽视

维持简单再生产投资需要的错误倾向,是完全必要的。应改变那

种“一基建,二生产,更新改造无人管”的局面。而按照“一生

的顺序办事。这一点,产,二更新改造,三基建” 在调整时期尤

应如此。

我国现行的折旧率过低。机器设备的折旧率,在工业发达国

以上,有些快速折家为 旧的高达 ;而我国只有

上下。这样不利于现有设备的更新改造。我国的工业设

备中,四五十年代的老设备占绝大多数。据我们到上海调查了解,

上海轻工业局系统的设备,有 都是三四十年代的老设备,

是 年代的 是,只有 年代的先进设备。实践证明,在

投资可能的范围内,以使用新设备其耗用成本低于使用老设备为

原则,对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是合理的,也是可能的。

二、先改扩建,后新建

基本建设投资在新建和对现有企业改扩建 之间的分配比

例,可称为建设形式投资的方向和结构。新建和现有企业的改扩

更新改造同基本建设本来是分割不开的。这里使用了习惯的说法,以便使问

题突出。

新建是指为了建设新的企业而进行的基本建设。现有企业原有基础很小,经

过改扩建以后新增固定资产 倍 以上超过原 者有固定资产价值 也属于新建。改扩建,

是指为了扩大现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改造其生产技术 而进行的基本建设。迁移厂址 或

因改 案而改装机器设备者,也属变 产品方 于改扩建

第 608 页

建是实现基本建设的两种基本形式,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

新建,对根本改变原极不合理的产业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

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立新的产业部门和巩固国防等方

面,有重大的意义。现有企业的改扩建,对满足国民经济当前的

需要,以大批原材料、设备、资金、技术力量和生产建设的经验

支援新企业的建设有重要作用。与新建比较,改扩建可以充分利

用原有的基础,可以不增加或少增加厂房、设备、工人、技术人

员和管理人员等。

一般地说,新建有助于使我国的产业达到最新的技术水平和

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成本最低,劳动条件较好,但新建投资多,建

设时间长,收效较慢。对现有企业进行改扩建有助于把现有企业

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成本水平和劳动条件,从落后或一般

的水平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但投资往往较少,建设时间短,收效

较快。所以,必须把这两种形式正确地结合起来。

正确地安排新建和改扩建之间的比重,有重要意义。根据有

关方面计算,改扩建现有企业比新建可以节约基建投资

,节省材料和设备 ,可缩短建设周期 ,投资回收期

也短得多。一般新建一个大中型钢铁企业,投资回收期为 年

年,而改扩建同样规模的钢铁厂只需要 年 年。

每一个国家的不同建设时期,新建和改扩建的比重是不相同

的。一般在工业化初期,特别是在恢复时期,改扩建比重较大。随

着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新建的比重增大。而在国家经济建设的

各个具体时期中,新建与改扩建的比重又会有所起伏。在工业化

后期,原有企业的改扩建的比重最大。

在国外,像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主要是

建设新企业;而在现阶段,因为现有企业的基础比较雄厚了,生

产技术水平也比较高了,现有企业改扩建的比重大为增加。前苏

联用于改扩建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在生产建设投资总额中所占比

第 609 页

,提年的重,从 年的高 年以后又提到 ,

以高到 上。

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在今后一个长时期

内,我国的基本建设要以现有企业的改扩建和技术改造为主。建

国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基本建设以新建为主,这是完全正确的。

项为中心,建设了 项新建和扩建项目,“一五”时期我们以

奠定了走向工业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现在,经过 多年的建设,

我国的固定资产增加了几十倍,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物质基础相

当雄厚、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我们早就有必要更加重视现

有企业的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把投资的重点逐步放到这方面来。但

年代以来,在是,我 基们没有 本建设能够 投资总及时这样做。

以上,有一额中 段时,新建 期所占 还的比重一直在 有增加的

趋势。在工业投资中基本建 年为设和更新改造的比重。

。在“六五”至 五”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有

单位投资中,用于新建、扩建项目的资金占 ;改建项目的投

资却由“六五”时期的 下降到“八五”前 年的

更新改造方面的投资由“七五”时期的 ,下降到 年的

,远远低于“八五”计划确定的 的要求。这说明我国

投资方式仍然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

三、合理确定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的比例

基本建设投资在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建设

之间的投资分配比例,可称为经济用途投资的方向和结构。在基

本建设工作中,还必须正确处理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之间

的关系。生产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生产能力的增长,生产性建设能

够直接增加生产能力,又是进行非生产性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所

以,我们在安排基本建设时,应当把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用

于生产性建设。

生产性建设固然重要,非生产性建设也不可缺少。它直接关

第 610 页

系到职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

改善人民生活,这是我们的原则。在一定的时期内,有一些非生

产性建设项目(如职工宿舍)已关系到职工生活的迫切需要时,那

么这样的建设项目也应当作为重点项目。

我国生产性建设和非长期来 生产性建设的比例失调,在非

生产性建设中职工住宅的比重更小。工业发达国家的非生产性建

以设投资,一般都占基建投资的 上,其中住宅建设投资约占

左右。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应

低于 ,但也不宜过低。因为过低就会影响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

的改善。“一 ,其中住五”时期的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占

事实证明,这宅投资占 样的比重比较合适“。二五”“、三

五”和“四五”这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只

,其中住宅投 。这样低的投资水平,资占 只占

再加上人口的增加,是造成多年来职工住房严重紧张的一个重要

原因。我国“八五”期间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非生产性

投资的比重基本上维持在 左右,在纠正非生产性投资比重过

低倾向方面取得了成绩。

四、正确处理为当年(近期)服务和为以后年度(远期)服

务项目的关系

在年度基本建设计划中,正确安排为当年服务和为以后年度

服务的建设项目的比重,对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按比例高速度发

展有重要意义。

按建设项目的开工和投入生产的时间来划分,当年的全部建

设项目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的:过去开工,本年再续建后可在

本年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本年开工,又在本年可投入生产的建

设项目;过去开工,经过本年续建后仍不能建成,要到以后年度

才能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本年开工,到以后年度才能投入生产

的建设项目。前两个部分是为当年服务的,后两部分是为以后年

第 611 页

度服务的。如果为当年服务的比重安排过小,当年的生产水平就

要受到影响;反之,如安排过大,就不能为以后年度准备好必要

的生产能力,许多大型骨干项目就难以保证,从而必然影响以后

年度的生产水平。

根据我国的建设经验,在各年度的基本建设项目中,绝大多

数还是为以后年度服务的。但是就个 部门来说,如新建设的部

门、过去基础非常薄弱的部门和某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暂时落后

的部门,还是可能使为当年服务的基本建设项目占较大的比重。各

个不同的具体部门在安排为当年服务的项目和为以后年度服务的

项目的比重时,要充分考虑到该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不能强

求一致。

五、合理确定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购置比例

基本建设投资按其构成的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建筑安装工

程的费用,这部分必须兴土动工,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是创

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用,在生产

性固定资产的投资中,这一部分费用的多少,直接决定今后生产

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小,是对未来生产起最积极作用的部分;其

他费用,如勘察设计、征用土地、生产人员培训等费用,这三部

分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基本建设投资的工艺结构。

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中,提高设备购置费的比重,对于提

高投资的效益有显著的影响当然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和非生

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不同工业部门之间,设备购 费用所占

的比重是有明显区别的。在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

费一般占 左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占 以上,余为其他费

用。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费一般占 以上,建

筑安装工程费占 以上,余为其他费用。值得指出的是,一

发达的资本 义国家,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费高

达 以 。而我国近年来设备购置 费的比重有下降趋势,这是

第 612 页

必须予以重视和调整的。

当然,投资结构不只有以上五个方面,还应当包括产业部门

投资结构和地区投资结构等。在产业部门的投资结构中,在当前

还应继续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文教卫生和科技等方面的投资。

所有这些问题尚待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

第 613 页

第二十六章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

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重视老工业基地,改造老工业

基地,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本章着重探讨老工业基地的

地位、面临的挑战以及振兴的目标、模式和途径。

第一节  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一、老工业基地的特点

(一)老工业基地的概念。老工业基地是指在长期的工业发展

过程中,在早期就已形成并对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产生巨大作

用的工业集群区域或城市。要理解老工业基地的概念,必须把握

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群以下两点: 体的概念。老工业基地作为

工业基地,它不是由一两个企业组成的,而是由众多工业企业组

成的企业集群。这种集群曾经作为经济增长点,对它所能辐射的

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老工业基地是一个

时间上的概念。在长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 工业基地是不断产生

的。相对地按照时间来划分,我们可以把工业基地划分为早期工

业基地和近期工业基地。那些早期形成的工业基地被人们称之为

老工业基地。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上海、天津、武汉、重

庆、西安、成都、兰州、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大

连、鞍山、抚顺、齐齐哈尔、洛阳、包头、本溪等城市。

页①参见戴伯勋、沈宏达、黄继忠:《老工业基地的新生》, 页,北京,经

济管理出版社,

第 614 页

( 二)老工业基地的特点。老工业基地一般有以下特点。

工业发展较早。在长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通常把早

期形成的工业基地称之为老工业基地。因此,老工业基地的第一

个特点就是工业发展较早。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一般是在新中国成

立以前及成立初期形成的。自 世纪始,外国资本输入增加,西

方先进技术相继输入,民族资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迅速发展

起来,从而使一批城市先后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如武汉是

我国内地重镇,上海从 年代起就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

经济中心。建国后,特别是在“一五”期间,国家一方面对原有

工业基地进行改扩建;另一方面,又投入巨额资金,在全国新建

了一批工业基地。

工业相对比重大,集中度高。在“一五”期间,我国着重

进行了以 个项目为中心,由 个大中型项目组成的工业建

设,这些项目绝大多数分布于老工业基地。它们的建成,促进了

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据 年统计,上述 个老工业基

地在全国 个城市中,人口只占 ,土地面积只占

,但其 却占 ,工业总产值占 ,实现利

税占 ,财政收入占 。同 个城市相比,人均

、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高 和

就各个工业基地本身看,工业的相对比重就更大。据统计资料,上

海市 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是 年是 ;沈

阳市 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是

企业生产规模大、交通便利。在这些老工业基地,大中型

企业较多。据 年统计,其大型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平

均为 ,比全国同期的同一比重高 个百分点。②另外,老工

业基地均为我国交通的枢纽。解放前,所形成的工业基地都是交

参见《老工业基地的 页。新生》,

第 615 页

通十分便利的地方。新中国建立后,出于对均衡布局和培育区域

经济增长点的考虑,所建老工业基地也都是处于交通十分便利的

地方。由于集聚的作用,必然形成商贸发达、功能多样的集合体。

技术力量雄厚。这种技术力量雄厚不仅表现在企业本身所

具有的科研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还表现在老工业基地集中了

较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同时也是国家智力开发、人才培育

和输出的重要基地。

二、老工业基地的分类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建立是在不同的时期,基于不同的条件和

考虑形成的。为了方便研究,更为了对各个老工业基地有更深入

的了解,可以将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一)全国性的老工业基地和地区性的老工业基地。按工业基

地作用的范围,可以将老工业基地划分为全国性的老工业基地和

地区性的老工业基地。全国性的老工业基地,是指它在整个国民

经济中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辐射全国,能带动整个国家的

经济增长。地区性的老工业基地是指在某一区域经济中具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局限于该区域。

(二)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和单一性的工业基地。按工业基地发

挥的功能,可以将老工业基地划分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和单一性

的工业基地。有些老工业基地,如上海、武汉、天津等城市 既

是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又是商业、交通、信息、金融中心,具有

综合功能,这些城市就属于综合性工业基地。有些老工业基地则

功能单一,如鞍山是钢都,抚顺是煤都等,就属于单一性工业

基地。

(三)解放前已经形成或已有基础的老工业基地和新中国建立

初期形成的工业基地。按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时间,可以将老工业

基地分为新中国建立以前已经形成或已有基础的工业基地和新中

国建立初期形成的工业基地。如上海、沈阳、天津、哈尔滨等城

第 616 页

市就属于前者;成都、吉林、兰州、包头等城市就属于后者。

(四)沿海老工业基地和内地老工业基地。按所在区域,可以

将老工业基地分为沿海老工业基地和内地老工业基地。大连、上

海、天津属于沿海老工业基地,其他则属内地老工业基地。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老工业基地形成的原因,将老工业基地

分为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考虑而建立的工业基地和出于政治、战

略上的考虑而建立的工业基地,以及按照资本的密集程度、轻重

工业结构等标志进行分类。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我们按什么标志分

类,这些分类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三、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二元结构理论”创造者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二

元结构,即传统部门(农业部门)和现代部门(工业部门)。他通

过考察得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

业部门的移动。罗斯托认为经济的发展是呈阶段性的,一国的经

济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最重要的是起飞( 阶段。

在这阶段中最显著的特征是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综

观各国的经济发展,就其结构的变迁看,都呈现了从“一、二、

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转变。这不仅是由

于农产品的收入弹性小,也是由于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

工业品的需求的增加,更是由于技术进步在第一、二两个产业之

间的差异而引起的。因此,在旧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是生产力

发展的要求,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打破了封建经济的

一统格局,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工人阶级队伍。无论是从经济方面

看,还是从政治方面看,解放前的老工业基地都起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但是由于旧中国是以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掠夺和压迫

我国人民为目的来发展工业的,因此,表现为工业生产水平低,主

要产品产量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工业发达的国家;现代化大工业

薄弱;缺乏重要的工业部门;一切重要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都靠

第 617 页

进口;工业部门内部比例不合理;工业布局也极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我国形成了一大

批工业基地。在解放前和“一五”时期建立的老工业基地在国民

经济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设备、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老

工业基地的企业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不仅为国家提供了

大量的物资设备,同时还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为国家积累了

大量的建设资金。

(二)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改善了布

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老工业基地在促进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

工业体系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很多新部门都是从老工

业基地开始的。另外,通过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改善了旧中国工

业基地极不合理的布局。

(三)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重要力量,是推进改革的重要环

节。过去,我国绝大多数科技力量和先进设备都集中于老工业基

地,它们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老工业基

地集中了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搞好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

是我国改革的中心环节。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沿革

中国老工业基地已经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经过了

新旧中国两个阶段。

一、旧中国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历程

自鸦片战争后,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序幕,并由此逐

步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这个阶段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近代工业的产生。中国工业大都是在 世纪中叶由外

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逐步兴办起来的。从英国人 年

第 618 页

在广州建造船坞、 年在上海建造了耶松船厂开始,到 年

俄国在哈尔滨投资建立该市的第一个近代工业中东铁路临时机械

总厂期间,英、日、法、美、德、俄等外资陆续在中国交通便利

的地方兴办了一批工业。官僚资本兴办的工业主要是由清政府和

洋务派奠定的, 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制炮局, 年清

政府在天津创办了机械局等,这样一批“官商合办”、“官督商

办”和“官办”的近代工业也都处于交通便利的上海、天津等大

世纪 年代。上海城市。中国民族资本工业产生于 发昌机器

年。其后民族资本工业厂作为最早的民族近代工业产生于 进

一步发展起来。

世纪后,一方面,(二)工业基地的形成。进入 外国资本

对中国的输入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输入了西方的技术;另一方面,

民族资本工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民族资本抓住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相互战争之机,使民族工业得到

迅速的发展,从而形成一批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作为全国

工业的中心和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初步形成于本世纪 年代。天

津 年至在 年先后建立了裕元、华新、裕大、恒源、北

洋、宝成六大纱厂,其规模仅次于上海。此外,天津还发展了如

面粉加工、针织、地毯等轻纺工业,加之化学工业、制造业在天

津的建立和发展,天津也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自

年代初,奉系军阀用巨金购买机器设备,扩建奉天兵工厂,成

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奉天纺织厂又是东北最大的纺织企业。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企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到 年,沈阳民族

资本工厂有 家,主要是纺织、食品、皮革、印刷、机械加工、

建筑材料等行业“。九 一八”事变以后,沈阳的民族工业遭到扼

杀, 年尚有民族工业性质的工厂 家,到 年已半数

倒闭。但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华的需要,利用其资本和技术重点

开辟了铁西工业区,兴建大量工厂。到  年,该区内日资工厂

第 619 页

年产值占沈阳发展到 家 。沈阳已发展成工业总产值的

年代初期形成的重要为东北沦陷区的工业中心城市。重庆是 的

业基地,主要是由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迁都的结果。

业基地的衰退产生于(三)工业基地的衰退旧中国 本世纪

年代后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统治了各工业基地城

市,由于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上随之而来的内战,使老工业基地

的企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 年统计, 个民用工厂沈阳

中绝大多 家。从数遭到严重破坏,勉强开工的只有 年至

年间,国民党政府没有建设任何新的企业,只对部分企业进

行了改组。

二、新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实现工业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不

仅对解放前形成的工业基地进行改造和扩展,同时还兴建了一批

由于极左路线新的工业基地。 的影响,使我国的工业发展经历了

艰难曲折的历程,老工业基地在风风雨雨中发展了几十年。我们

可以把这几十年粗线条地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老工业基地的全面建立( 年)。从 年到

年,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全面建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对解放前原有工业基地的恢复和改扩建设,二是集中兴

建了一大批新的工业基地。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通过没收官僚

资本的企业;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促进民族资本主

义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手工业等三方面的工作,大部分原有的

工业基地不仅得到恢复,而且超过了以前的最高水平。“一五”期

间,国家将原有的工业基地作为改造和建设的重点,投入巨额资

金,加快生产结构调整,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工业优势的同时,

加强重工业建设,着力扩建、改建和新建了大批新兴工业项目还

进行了工业改组和技术改造,提高了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从而使老工业基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快地担负起全国经

第 620 页

济建设的排头兵作用。另外,根据合理布局原则,考虑到均匀分

布和充分利用资源,“一五”期间我国又新建了一批工业基地,如

兰州、太原、西安、成都、齐齐哈尔、包头等城市。

(二)老工业 年)。在基地的调整和曲折发展时期(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情况下,产生了急躁冒进的思想,

在“大跃进”的推动下,大上项目,全面开花。在七年超英,十

五年超美,以钢为纲等极“左”路线和不切实际的思想指导下,造

成工业规模过度,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严重失衡,使工业基

地的发展呈大起大落之势,引发了一批老工业基地的第二次衰退。

年工业总 多,天津 产值比 武汉年下降 年的

年,各工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了 年至 基

地被迫进行经济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针指导下,各工业基地根据长远规划,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

不同类别的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到 年代,大多数老工业基地都

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基地。然而,由于在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受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国家的“父爱主义”的

影响,使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三)改革、改造、改组( 年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改造、改组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和措施的

贯彻与执行,老工业基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老工业基

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经济和工业都取得了一

定的增长速度; 建立了比较适应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

构; )产业结构、工 工业结构、企业组织向合理方向转变;

艺技术水平提高; 涉外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从工业增长速度

看,从 年至 年,武汉工业的增长速度是 ;重 庆

从 年至 年,其增长速度是 ;而上海则为

年至 年)。在所有制结构上,摒弃了公有制越大越纯越

好的观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方针,使

第 621 页

老工业基地所有制结构得到较大的变化。天津市全民所有制企业

年年的产值比重由 年的 下降到

非国有工业比 。沈阳重已占 年非国有工业比重已达

。在产业结构方面,总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

产业比重上升。在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重趋于合理,传统产

业比重下降,新兴产业比重上升。在企业组织方面,规模效益逐

步提高,集团化趋势加强。在技术改造方面,各老工业基地均有

不同程度 年至的增强。如沈阳市 年,更新改造投资达

亿元;哈亿元,仅“七五”期间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 尔

滨“八五”基地改造总投资 亿元。在外向型经济方面,各工达

业基地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天津市产 的比重已由品出口占

,在出年的年的 上升到 口商品中,工业品

比重到 出口产品产值占 亿元年已占 。

年代中后期起,老工业基地由于主客值得注意的是自 观原

因普遍呈现老化和相对衰退现象。对此将在下一节专门论述。

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特点

纵向考察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老工业基地

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的波动增长。从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看,我国老

工业基地似乎经历了三次大的兴衰波动。第一次是从上个世纪的

年代呈严重衰败状况。上半叶兴起,到本世纪 第二次是从建国

年代初期又后工业基地的复兴,到 普遍衰退,特别是 年,

工 个百分点,天津最小也跌落业跌幅最大,沈阳跌落 个百

分点。第三次 年代中后期开始恢复发展到波动是从 年代中

后期又普遍发生衰退,增长速度突然回落,大部分基地年平均速

度降至一位数;有的地区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如武汉 年工

业增长 。究其波动原因,不外乎是政治、经济、社会、历

史原因造成的。

第 622 页

(二)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老工业基地

的工业呈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从六个老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重

庆、沈阳、哈尔滨、武汉)看, 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大体

在 之间。 年至 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

长速度 ,哈尔滨为,天津为 ,沈阳为

(三)经济的外延性增长。建国以后工业基地的发展,主要是

靠外延性投资大量增加带来的。科学技术因素投入不足,技术进

步贡献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沈阳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工业总产

是由基本建设投资增加造成的。在工业经值的 济增长因素

年年至中,技术进步贡献份额 年为 至

年仅为

第三节  老工业基地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经过百余年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老

个老工业基地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据全国 工业基地

万人,土地面积为年统计计算,总人口为

平方公里, 总量为 亿元,第一产业为 亿元,第

二 亿元,工业总产值产业为 亿元,第三 为产业为

亿元,实现利税为 亿元,财政收入为 亿元。

一、老工业基地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多数老工业基地或其腹地均有丰富的资源,

这是形成和发展工业基地的物质基础,如沈阳附近的钢铁、煤炭、

石油等资源丰富;哈尔滨腹地的木材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

及大豆、亚麻、甜菜等农作物资源丰富;天津本身就拥有相当数

量的油、气、盐等自然资源,其腹地提供的资源就更加丰富。

(二)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及地理位置的优越。老工业基地一

般均处于沿江、沿海、沿河或铁路,公路交通运输发达,内外经

第 623 页

济联系广泛的枢纽和中心地位。一般来说,正是由于该区域的地

理位置优越,引起工业的布点,由于集聚效应的存在,当大规模

工业群建立起来后,又扩大了对交通、运输的改善。这里存在着

一个“马太效应”。

(三)产业优势。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一般都具有相当规模,结

年沈阳年鉴,沈构体系齐备。根据 阳 年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第一产(按现行价格) 业占 ,第二产业

占 ,第三产业占 。尤其是老工业基地的第二产业,

门类齐全。如天 年在全国津市 个工业门类中,就占有

个工个; 。重庆全市工业业门类中,天津有 个 ,占

个中行业中,有 个大类, 类, 个小类。此外,老工业

基地的第三产业结构齐全,作为老工业基地,它的发展与其所在

城市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老工业

基地的城市功能不断放大,在交通、通信、金融、贸易等方面取

得了较大的发展。

(四)规模经济优势。一般来说,老工业基地有两多,一是国

有企业多;一是大中型企业多,实力雄厚。据沪、津、大连、长、

哈、汉、渝及西安老工业基地 年统计计算,其大型工业企业

产值比重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平均为 ,比全国同类数字高

年前个百分点。 六个老工业基地的大中型企业总数超过

家。

(五)科技优势。老工业基地和一般城市相比,有较强的科技

优势和工业技术开发能力。

(六)人员素质高。老工业基地的人员素质高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老工业基地集中了很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有数以

万计的科技人员;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大专院校毕业生的

接受地;三是国有企业培养出的一大批技术职工。

(七)一定的市场优势。老工业基地一般人口比较密集,收入

第 624 页

相对较高,因此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加之其辐射作用,市场更广

阔。

二、老工业基地的老化与相对衰退

(一)老工业基地老化的表现。 年代,中国老工业基进入

地出现老化现象,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老化。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表明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我国老

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老化已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并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和新兴工业区的崛起,这种老化

就显得更加突出。老工业基地的结 能构老化的具体表现是:

源、原材料工业薄弱,而加工工业超前发展,呈低水平、低效益

的 在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失去优“虚高加工度化”状态。

势的同时,新兴工业成长缓慢,产业更替不协调,不能享受后发

)优势。 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和产业结构老化相联系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深层次问题就是老

工业基地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同化。从几个老工业基地对冶金、机

械、化工、纺织、食品等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

重来看,各基地都比较相近,与全国平均比重大致相同(表

。工业基地的结构趋同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一是使各个基地难

以发挥本地的优势;二是产业结构转换阻滞力大。高度同构的区

域工业会对物质要素的空间转移发生较强的抵制作用,使产业迁

移成本大。

技术老化。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老工业基地进行了一定的

技术改造,技术装备水平有一定的指高,但从整体上看,技术落

后。具体的表现是: )工业设备老化。据统计,在目前 个老

工业基地的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中,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天

津 ,沈阳为为 。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一般在

之间,而居于一般和落后水平的则高达 之间。

第 625 页

资料来源: 页。《老工业基地的新生》,

个沈阳统计为 年 行业比重数,其他 个行业尚占

工艺老化。老工业基地的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沿用五六十年

代陈旧落后的工艺。就工业企业机械化、自动化工艺水平来看,最

高的 和上海也分别为 ;而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天津,

和只有 )产品老化,设备工艺的老化必然带

来产品老化,一般老工业基地的老产品多、新产品少;高耗能产

品多,低耗能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内销产品

多,出口创汇产品少。这样“四多四少”的产品结构水平,必然

竞争能力弱,销售不畅,市场占有率低。

产业组织老化。 年代中后期以来,老工业基地的一些企

业通过企业兼并、联营和改组,使产业组织状况有一定的改变,但

其老化并没有根本扭转。具体的表现是:一是大部分企业规模不

经济,特别是一些适宜大批量生产的行业还未形成大规模生产体

系;二是“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多“,企业办社会”现象严

重,专业化协作水平低。

(二)老工业基地的相对衰退。进入 年代特别是 年代中

表 全国主要大城市工业同构化倾向(不包括市辖县)

( 以 年工业总产值为

第 626 页

后期以来,许多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普遍呈相对衰退状态。主要表

现是:

从总体上看,工业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呈低速增长态势。如

上海, 年代 平均增长速度为 ,比全国同项平均指标

个低近 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仅为 ,也

低 个百分点。比全国同项平均指标 沈阳工业总产值平均

“七五”增长率“,六五”期间为 下降到 ,其中

年为 。武汉的工业总产年仅为 年至值,

年年均增长率 年至为 年下降至

年年为 , 仅为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全面滑坡。大部分老工业基地在

积累效果、资金利用和劳动生产率等重要效益指标方面均表现为

下降。如武汉的积累总效果系数和净效果系数,“六五”时期分别

,但“七五”时期就下降为 和和 到

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产值实年至 现利税率下降

,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率年平均下降 ,百元销售收入实

现利税率下降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五五”期间为

“六五”期间为 年至 年为

经济地位下降,中心作用不断减弱。自 年代以来,老工

业基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速度、效

益、比重上更是落后于新兴经济地区和城市,结果表现为其经济

地位的下降。曾作为全国第二大工贸城市的天津,其工业到

年下降到全国的第 年时工业总位。在 产值仅次于沪、津、

京、沈,列全国大城市第 位的哈尔滨,到 年已后移到全国

个大城市中的第 位。

三、老工业基地相对衰退的原因

老工业基地相对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把这些原因归

纳成两个方面:一是相对衰退的客观因素;二是主观原因和不合

第 627 页

理的因素。

(一)老工业基地相对衰退的客观因素。从美国的底特律、费

城到德国的鲁尔,再看英国的曼彻斯特这些老工业基地都经历过

繁荣、衰退、改造这样一个过程。尽管它们位于不同的国家,衰

退的时间不一样,但都说明了这样一种存在,即老工业基地的衰

退有其客观必然性。概括地说,决定我国老工业基地相对衰退的

客观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所决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

变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由于产业结构间变化的不同,从而

引起 消一些产业的兴起和一些产业的衰退。其具体表现是:

费结构的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一些新行业发展迅速,同时有些老行业的地位相对下降。

)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新资源的开发、新产品的问世

和新技术的产生,使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传统产业产生影

响。 产业区位的变化。新行业的出现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

段,导致一些新工业区的形成。

产业结构的转换规律所决定。产业结构的演变必然引起产

业结构的转换,然而这种新旧产业的更替需要过程,这不仅表现

为传统产业的退出需要有个过程,同时也表现为新兴产业发展需

要一定的发育过程。

经济发展在全国由点向面推进和 年代东进战略所决

定。改革开放以前,国家主要力量集中于这些老工业基地,改革

开放以后,以东部沿海为重点,全面振兴我国的经济,使新基地

不断产生。由于新工业基地可享受的后发优势以及基数小,老工

业基地必然呈现增速减慢。

在建设新工业基地的开始阶段,老工业基地总有一定义务

承担新工业基地的开发成本,否则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出现。这

种义务成本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资金支

第 628 页

撑,造成老工业基地改造力度不够而形成经济增长减速。

(二)老工业基地衰退的主观原因。老工业基地衰退的主观因

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软件因素;一是硬件因素。

从软件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思想意识落后,观念老化,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我国改革

开放的浪潮对所有老工业基地形成了巨大冲击,而人们基于传统

意识的惯性,对冲击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没有适时地将产品经济

运行机制转移到商品经济运行轨道上来。

对老工业基地结构性转换规律认识不足。首先,作为基地

的产业发展一般是由“一、二、三”转到“二、三、一”,再转到

“三、二、一”。然而人们对这一演变规律认识滞后。其次,对工

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认识不够,没有根据“轻工业一重化工业一高

加工度化一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演变序列,适时安排重点工

业部门的转移。许多老工业基地在 年代 年代初,不顾末至

本基地实际产业状况,盲目追随全国轻型化经济调整,不适当地

扩张劳动密集型产业,偏离了工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以致延误了

时机。再次,对老工业基地的外向型、国际化转轨认识不足,在

遇到国内市场相对缩小、生产能力过剩或原料短缺等竞争态势时

感到束手无策。

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老工业基地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

是传统体制留下的历史包袱和改革开放相对滞后所造成的。首先,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和地方缺乏自我更新的发展能

力,工业的发展和改造主要靠国家投入,当国家投资倾斜的重点

转移时,原有的工业基础随着有形和无形的损耗,势必日益走向

老化。其次,在结构转换机制方面,由于传统体制使产业配置难

以突破现行行政区划的框子,缺乏对自然经济区和地区优势产业

的战略考虑,在“条块分割”的条件下,地方和部门利益又助长

了对资源的竞相争夺以及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从而影响了老工

第 629 页

业基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再次,由于传统体制造成的占主

要比重的国有企业机制凝滞、企业活力不足,很难和开放城市的

工业、乡镇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相竞争,使老工业基地在市场

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滞后与产业政策实施的偏差性。

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来看,老工业基地都是较早进入工业化的

“发达地区”,按照工业化的一般经验,发达的工业基地应当率先

进行产业结构的转换,特别是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更应

尽快引进外资、技术,实施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以尽快建立接

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结构。但是许多老工业基地战略转移迟缓,

长期停留在内向型发展战略的轨道上,失去了大量利用外资、外

技的良好机遇。从产业政策实施来看,近几年老工业基地的地方

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相对地忽视第一产业,更没有慎密研究

和科学确定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

投资体制改革滞后,企业投资主体不到位。从宏观上看,政

府尚未构建起有效的调控体系;还不善于用产业发展规划、经济

政策和经济杠杆来调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布局;投资计

划还是沿用以年度计划为主的指令性计划;管理方法仍然以行政

手段为主,忽视甚至排斥经济手段在投资领域中的作用。决策的

不担风险,花钱的不负责任,以致争投资、争项目、敞开口子花

钱,而不注重投资效益。从微观上看,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投资

自我调节机制,还不是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投资主体,从而不

能做到自主改造和自我发展,更谈不上对投资行为的自我调节和

约束。

从硬件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历史包袱过重,技术改造投资欠账太多。在 多年“统收

统支”中,老工业基地所创利润和所提折旧大部分上缴国家,因

而各老工业基地只能“先生产,后改造”。改革后,财政“分灶吃

第 630 页

饭”,地方财政上缴任务过重,自留比重低,只能“先生产,慢改

造”了。上海市 年至 年国民收入生产额中留市比例仅

,为 。天津市在 年净调出额比例为

前的 年中 ,其中提供给全国使用的为,积累率高达

,用于本市建设的积累只有

债务过多,社会负担过重。正值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刻不

容缓之时,国家投资体制实行“拨改贷”,而且贷款利息率较高。

老企业除向国家缴纳税利之外,留利日趋减少,已无还贷能力,但

同时老工业基地还要承担国家重点基建项目的生产任务,还需要

自我发展;老工业基地既要控制产品价格,稳定经济,为国家分

忧,又要自我消化原料涨价;既要保证上缴国家巨额利税,又要

承担医疗、保险、住房、就业等大量社会负担。在这种两难境地

下,老工业基地缺乏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与积极性。沈阳市

年预算内企 元,业留利人均是 年 元,下降到

年仅 元。天津市人均留利水平 年为 元,为

元, 年进年降至 一步降为 元。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难以自我积累和

自我改造。国有企业改革延缓,缺乏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

力和创新能力,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不断滑坡。当前, 的国有

企业亏损。

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 年代以来,各老工业基

地的所有制结构虽有所调整,但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仍然太大,工

业尤为突出。沈阳市 年工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公有制工

业产值占 ,个体、私营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只占

四、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老工业基地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正在

老化和相对衰退的老工业基地在当今的形势下,还面临着新的挑

战。首先,是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竞争。老工业基地的工

第 631 页

业产品出口比重小,又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不适应国内

外市场的竞争。其次,是国际科技革命的挑战。老工业基地的整

体技术老化,设备工艺水平不高,难以跟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

第三,是面临国内外产业结构转换的挑战。由于老工业基地普遍

呈现的产业结构老化,传统工业改造迟缓,新兴产业增长缓慢,因

而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转化显得特别困难,难以做到以主动的

结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整个城市工业的高效发展,从而也不适应

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总趋势。第四,是面临新的工业基地挑战。由

于没有沉淀成本和社会负担,加之享有后发优势,因此,新工业

基地发展比老基地更快。最后,是面临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挑战。老

工业基地受传统模型影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多,经济体制的转

变就更为艰难。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与途径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是指经过奋力争取,在未来所能达到

的状况和取得的成果。如果没有目标,振兴就失去了方向,也无

法对振兴的成果进行评价。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应分为长期目

标和中期目标。

(一)长期目标。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长期目标是:到 年,

将老工业基地城市建成多功能的、开放的现代化城市。所谓多功

能,是指城市在生产、商贸、通信、金融、科教、交通等方面功

能强大而完备,城市环境优美而宜人;所谓开放,是指城市的经

济、技术、文化等活动充分与国际接轨并交流,将大部分老工业

基地城市建成国际性城市,少数城市将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中

心;所谓现代化,是指城市的技术装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文

明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等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 632 页

(二)中期目标。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期目标是:到 年,

在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建立并正常

运行的基础上,把老工业基地建成技术先进、结构高度化、整体

功能完善、经济效益高的现代工业基地。

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模式

由于各个老工业基地的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资源条

件等不尽相同,因此很难选择统一的改造模式。根据老工业基地

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其可供选择的振兴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综合型模式。这种模式有如下特征:

目标的综合性。不过分强调发展某一部分或领域,而是建

立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其他方面诸如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都是作为提高效益的手

段和方法。

突出技术进步。强调加快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改

造工业的速度。

既强调突出重点部门又要求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一

模式适应特大型工业基地的改造。

(二)技术先导型模式。这一模式首先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在老

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主导地位,努力提高基地的整体技术水平。它

的基本内容是:

建立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使企业通过采用先进

技术,获得超额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自我积累、自我改造、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

坚持以技术引进为推动力,通过消化、吸收、创新,促进

加工工业的深度化和结构合理化。对于制造业来说,主要通过对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实现引进设备的国产化,并以国

产设备装备其他部门,缩短替代进口设备的时间。

第 633 页

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使老工业基地已存在的高新

技术产品尽快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同时将高新技术全力渗透到传

统工业中去,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发挥科研开发机构的作用,扩大工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

校的合作,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逐步使工业技

术进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己研究开发上来。

(三)结构优化型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是以部门结构高度化为主的模式。它是通过对老工业基地

现状的详尽分析和对未来技术经济发展的预测,明确确定把技术

进步快、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部门(或行业)作为优先

发展的对象;同时对技术进步慢、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的

部门(或行业、产品)加以限制,以使工业发展产生重大倾斜,使

工业结构发生迅速转换。

以社会生产组织优化为主的模式,针对工业生产组织的规

模不经济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通过技术改造、扩建、联合

等途径,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并造就一批能够参

与世界竞争的超大型企业;通过对大企业的零部件扩散和辅助、服

务性生产的社会化,使大企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专业化

协作关系,并通过严格执行合同法,巩固这种协作。

(四)推老出新型模式。这种模式的内涵是:一面进行老企业,

老工业区的改造,一面建设新的企业和新的工业区,借以构筑老

工业基地中新的生长点。 通过引进技术或利用国内新技术,扶

持和发展新兴行业,借以改造老行业; 利用新技术建立新的

企业或车间,改造老企业和车间; 在老工业基地内部建立新

产业开发区,并以新区带动老工业区的全面改造; )借鉴沿海

新兴工业城市的体制、运行机制,对老工业基地的软硬环境进行

改造。总之,这种模式强调把改造投资较多地用于新建,但这种

新建不是复制古董,而是在更高技术水平、更新的软硬环境下的

第 634 页

新建。

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途径

如前所述,老工业基地相对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

观因素,又有主观和体制因素,因此,设计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途

径也分为两部分:一是改革的内容;二是改造的内容。由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的转机与建制要重点阐述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问题,因此,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途径中,有关这两方

面的内容在本章就不再阐述,而着重探求老工业基地“由谁振

兴”的问题。

(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由谁承担”及其设计。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由谁承担”。“由谁承担”的问题是与

老工业基地振兴休戚相关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体制改革问题之一。

“由谁承担”即承担振兴的主体是谁?事实上,它与一定时期的经

济体制直接相关。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

理体制,财力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既没有进行改造

振兴的资金能力,也没有决策权,所以改造的主体十分明确,那

就是中央政府。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改造振兴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企

业,一个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企业的独立自主、

自负盈亏使企业有了改造的权力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发展的

需要和投资者利益的驱动,给了企业创新与改造的压力和动力,所

以企业的技术改造是一种企业自觉的行为,不需要政府操心。政

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改造振兴的主体,是由于市场不是万能

的,它有失灵区和缺陷。这些失灵和缺陷,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其

主要方面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改造。

“由谁振兴”的对策设计。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谁振兴”就比较

第 635 页

复杂。考虑到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长期性、历史的巨大惯性和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现状,“由谁振兴”的对策设计是:在

年 年这段时间里完成振兴投资主体的转移,并最终确定以至

企业为主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是配角;第二阶段: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地

方政府、企业三者并重;第三阶段: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主体是企

业,地方政府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二)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政策,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

资金对策。资金短缺是阻碍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最关键因素

之一。解决资金问题有下列途径: 企业自筹。随着市场经济

的逐步建立,技术改造的主体逐步由国家转向企业。因此,企业

自筹将是解决资金的主要途径。 政府投入。中央政府和地方

政府仍然需要对企业技术改造有选择地投入,以保证重点改造项

目的顺利完成。另外,地方政府负有筹措城市基础设施改造资金

的责任。 信贷优惠。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布局政策,通

过降低利率来支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社会集资。无论是企

业还是政府,都可以采用社会集资的办法筹措改造资金。 吸

引外资,吸引外资是解决资金的重要来源。

工业技术改造对策。工业技术改造既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

内容,又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途径。其具体对策是: 技

术来源。从技术来源看,第一,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条

件允许的情况下,使引进技术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主要技术来

源;第二,加强应用与开发研究,使国内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新

技术。 发挥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鼓励社会研究

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开展以技改为目标的技术攻关。

政策运用。首先是运用信贷的优惠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其

第 636 页

次是运用价格杠杆来推进技术改造,价格要有利于新产品开发,提

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最后是运用税率的高低来推动企业技术

建立健全企业开发机构。 转换政府科研机构机制,改造。

引导科研人员面向企业,面向技术改造,注重应用研究和开发研

究。

工业结构优化对策。工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是:

确定老工业基地的主导产业。每个老工业基地都应有自

己的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一般选择产品

的需求弹性高、生产率上升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为主导

产业。

)加强工业行业规划。工业结构的优化,不仅表现为行业

和内部部门的更替,也表现为行业内产品和企业的更替。因此在

确立主导产业后,还需确立重点发展的产品和企业。

构造新的生长点。第一,通过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建立

符合产业结构优化要求的新兴企业群,使它成为老工业基地新的

增长点。第二,在老工业基地内建立一个或几个新产业开发区,对

开发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利于吸引外资和新产业的高速发

展。

主导产业的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作用,但

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初期,必须有政府的扶持。因此,政府应利用

其地位培育主导产业。

工业组织创新对策。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有组织的创

新,其具体对策是:

)打破壁垒,鼓励横向联合,围绕主导产业群,以骨干企

业的优势产品为核心,组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紧密或松散型的

企业集团(公司);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批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

)推进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发展社会服务体系,各国的

工业实践表明,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与协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

第 637 页

要途径,提高老工业基地的专业化协作水平要做到:按行业组织

专业化协作;集中组织工业区内的辅助生产、服务生产的社会化;

办社会现象;促进减少和消除工厂 专业化协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推进股份制和企业兼并,实行企业破产制度。通过股票

筹集资金和企业间的兼并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由于产权

的流动性,使企业的资产向合理和使用效率更高的部门流动,因

此还必须实行企业破产。

值得重视的是老工业基地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还

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老工业基地作

为一个城市的功能发挥出来。

第 638 页

第二十七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调整

是农村经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济的重要支柱和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不断发展

壮大,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大,目前已进入发展与提高并

重的新阶段。本章主要阐明乡镇企业形成和发展、战略地位与作

用、发展与调整这三个问题。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乡镇企业产生的历史基础

乡镇企业是在旧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

农村中的手工业起源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符合农村以

至整个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具有源远

流长的历史,正是这些历史悠久的农村手工业演变成了现在的乡

镇企业。中国自秦汉开始,就逐步形成了以个体农户经济为主体

的自然经济。但是这种相对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却不是单一的农

业经济,家庭手工业一直是个体农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社会里,农民不但生产自己

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品。小农业和家

庭工业的统一形成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在封建社会的中国,以

①参见陈乃醒等著:《中国乡镇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研究》, 页,北京,经济

管理出版社, 杨继瑞著:《 页中国乡镇企业论》, 页,成都,四川大学出

版社,

第 639 页

“男耕女织”为代表的农业和手工业并存,成为社会普遍的经济现

象。到了明清时代,农村中的家庭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逐

渐形成了许多独立的手工行业和手工业中心。例如,苏、杭、嘉、

湖一带是驰名天下的丝织业中心,松江地区是“衣被天下”的棉

织业中心,四川自贡的井盐业、安徽新安的造墨业、广东地区的

铁冶五金业等也闻名全中国,这些地区的劳动者大都既从事专业

化的商品性生产,也从事农业生产。自近代以来,在中国的沿海

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出现了一些现代化工业部门,但是直到新

中国成立时,现代工厂所占比例仍很小,在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

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农民为了维持生计,

除经营农业外,大多还从事小作坊和小手工业等副业。新中国成

立以后,农村手工业获得了新生。

二、乡镇企业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乡镇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规定,是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以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

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在 年以前又称为“社队

企业”或“社队工业”,主要形式有乡村集体企业、农民股份合作

企业、混合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

乡镇企业萌芽于 年代中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 年

年,中国掀起了到 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原农村中分散

的专业手工业者和兼营手工业的农民被组织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组成了农业社的副业专业队或副业组,主要从事手工业和农

副产品的加工业,这时的乡镇企业多为手工业作坊,作为副业附

属于农业。到 年时,农业社中商品性工业产值达到了 亿

元。

年,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要实现“公社工

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以便加快公有经济发展,加快由集体所

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 加快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在

第 640 页

原副业队或副业组的基础上,依靠“平调”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

人、财、物,办起了大批的社办企业,同时将大量分散的手工业、

合作社划归人民公社。到 年底,社办工业企业得到空前发展,

万个拥有 万职工、企业、 亿元的产值。

在 年代初的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大批的社办企

业纷纷下马,有的退回到生产队或手工业合作社,有的甚至关停,

社办工业产值由 亿元一下年的 子减少到 年的

亿元;同时,队办工业产值也由 年的 亿元下降到 年

亿元。企业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农村工业又退回的 到

附属于农业社的副业地位和范围。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 年。

在 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时期,乡镇企业又开始复苏,由

于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民依靠退休、下放的技术工人,依靠城市

知识青年和城市下放的居民,办起了一些轻工业生产厂。到

年 月,国务院召开了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了加快实现农业

机械化的任务。 年,国务院又专门召开了农业机械化会议,提

出要在 年使我国农、林、牧、副、渔的主要机械化水平达到

以上。为此,制定了恢复和发展以“五小”工业为主的一些

支持政策。这时的客观环境,国家政策促进了社队企业的复苏和

发展,农村纷纷办起了农机厂和农具厂,一些社队又办起了大量

的社队企业。 年 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对

兴办乡镇企业予以肯定。由于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是极左思潮泛滥,

社队企业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但终因客观需要,由于社队企业

和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还是顽强地发展壮大

了。到 年,社队企业的产值超过了 年的最高水平。

年到 年,社队企业稳步发展,产值由 亿元增加到 亿

元,平均每年递增

年,国务院批准在农林部成立了人民公社企业局,加强

了对社队企业的领导与管理。到 年,社队企业发展到 万

第 641 页

家,吸收了农 万人,占当时全社会劳动力的村剩余劳动力

,占农村 ;总产值达到 亿元,分别占全社劳动力的

会和农村社会总产值 和的 ,其中社队工业产值达到

亿元,占当时全国工业了 总产值的

三、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

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乡

镇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

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随后,在国

务院根据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颁发了《关于发

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进一步明确了社队企

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针,成为指导社队企业发展的第一个法

规性的文件,社队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指出要在积极支持社队企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农民联合兴办各种

企业;同时,当时的农牧渔业部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社队企业,出

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召开了全国社队企业工作会议,并向中共

中央国务院呈送了《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年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一报告,由于农村实行了政社分设的组

织管理体制,公社、大队逐步转化为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同时

由于在新的形式下又出现了许多专业户联营或跨区联办等形式的

合作经济,决定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并规定乡镇企

业包括乡、村两级的集体企业,部分农民经营的合作企业,以及

农民家庭经营的个体企业,在这大好形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达

到一个高峰时期。从 年开始,直到 年,乡镇企业产值

每年都以 以上的速度增长, 年增长 年增长

年增长 ,到 年底,乡镇企业发展到

万个。

第 642 页

从 年下半年开始,国民经济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

乡镇企业投资减少,增长速度放慢。通过治理整顿,乡镇企业以

顽强的生命力挺过来了,很多优秀企业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在大

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方针的指导下,乡镇企业大力引进国外资金、

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大批优秀的

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使乡镇企业在技术上、人员素质上、管理

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出口产品增加,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中

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讲话,对乡镇企业的发

展再次给予肯定。 年 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其

经营机制和基本经验得到了肯定。在这种形势下,乡镇企业获得

了改革以来最好的发展环境。总量迅速增加,效益同步增长,素

质不断提高 年与 年相比,乡镇企业增加值由 亿

倍元增加到 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 ;营业

收 亿元增加到入由 亿元,增长了近 倍;每个农民

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

;乡镇企业的上升到 总数达到 万家,比 年增加

了 万家。

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既显示出其现有的综合实力,

也预示着今后的巨大潜力和后劲,是我国国民经济最有力的增长

点之一,被海外誉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秘密武器。 年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

企业法》,把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上升到法律高度,并通过法律的

形式稳定下来。《乡镇企业法》的公布施行,充分肯定了乡镇企业

①参见齐景发:《“八五”期间我国乡镇企业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评说》,载

《乡镇企业研究》,

第 643 页

的辉煌成就,确立了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为乡镇

企业的改革、发展与提高提供了根本保证。

四、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十几年,呈现出无限生机和活

力,其客观必然性究竟在哪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符合中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

国,人口、劳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全国 亿多人口,人

均耕地只有 亩,农业底子薄,技术装备落后,人均资源十分

有限。吃饭问题、进一步发展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过去,实行

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结果不但吃饭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

工业化进程也相当缓慢,城乡差别拉大。实践证明,依靠农业积

累来发展城市工业,然后由城市工业来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路子,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

放政策,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中国历史上

是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这个改革,一举调动了蕴藏在亿万农民

心中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村出现

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乡镇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符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生

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

原理。我国农村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生产力发

展水平很低,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千差万别。乡镇企业的形

成和发展适应了这种生产力状况,在条件较好、生产力相对较高

的地方,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体,有的地方则

以联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发展形式。在全国形成了“多

轮驱动,多轨运行”,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①参见齐景发:《关于乡镇企业几个问题的探讨》,载《乡镇企业研究》,

第 644 页

和共同发展的格局。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

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完善。目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

三资企业等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迅速涌现和发展壮大。

(三)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都市社

会转变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乡镇企业的崛起

和发展,既符合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普遍规律,又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避免了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实现工业现代化

时出现过的城市臃肿、城乡对立、工农差别扩大的弊病。

在英国,工业化的实现是通过圈地运动,使农民变为无产者

流入城市,再强迫他们当工人;在美国,通过农业机械化,使大

量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成为工业劳动大军,完成了工业化;而

在苏联,是由国家投资办厂,通过工人与农民收入的差别,吸引

农民向工业转移。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工业化不能建筑在农民破

产的基础上,由国家投资办工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

无法实现的,依靠国外力量实现我国工业化也是不现实的。只能

依靠农民集资,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发展第二、三产业,实

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有序转移,使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结

合起来,从而实现我国工业化。

(四)乡镇企业发展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灵活机制。市场经济要

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而乡镇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

坚持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到市场中去,以市场为导向组织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形成了一

整套适应市场的灵活机制,包括:自主经营的决策机制、能进能

出的用人机制、能上能下的干部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自

负盈亏的约束机制、酬效挂钩的分配机制、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

企业不吃“大锅饭”,职工不端“铁饭碗”,干部不坐“铁交椅”。

第 645 页

正是这些机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乡镇企

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有的活力。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基本特征

一、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

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

去单一经营向多种产业综合经济发展。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

的机械、能源、材料等生产资料。它发展了农副产品的加工和综

合利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它

还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据统计, 年仅从

到 年,乡镇企业累计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如学校、医院、养

老院、计划生育、民兵、公安、道路、桥梁、新村、农村新集镇

等,共投资 亿元。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稳定增长、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保证。据

年到统计,从 年乡镇企业用自己利润以工补农、以工

亿元,建农资金共 相当于国家同期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

以上。

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

重大作用。实践证明,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农民收入的

大部分来自于乡镇企业。“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与“无农不稳”

一样,都是人们从农业经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据统计,从

年到 年。乡镇企业工资总额由 亿元增加到 亿元,

增加了 倍。农民收入中的净增部分有 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

增 长 。 年乡镇企业工资总额已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 。在

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农民收入的 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可见,

第 646 页

乡镇企业的发展,确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

个人口大国,农村存在大量 年,农村人口仍的剩余劳动力。

,而农村劳动占全国总人口的 力占全国劳动力的 。改革

前大量农民主要挤在有限的土地上,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农村

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

解放出来。受城市发展水平和城乡隔离体制的限制,农民主要是

在农村寻找就业门路。乡镇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好地适

应了我国劳动力后备资源多、就业压力大的特点,能够大量吸收

年以劳动力。自 来,乡镇企业已吸收了 亿多农村剩余劳动

力。约占全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

,的 相当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国就业人数总和,超过

了国营企业职工。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继续增长。据

测算,到 年,中国农村 亿人①,而城剩余劳动力将达到

市自身的劳动力增长规模也较大,本身就业压力就很大,难以大

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解决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还是靠

农村自身经济的发展,依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就地转移。不

仅如此,乡镇企业安排就业比城市安排就业节约资金。目前国家

在城市每安排一个农村劳动力要投资 万元,而乡镇企业在农村

每安置一个劳动力仅投资 万多元。在国家资金非常短缺的情况

下,依靠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种有效渠道。同时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

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为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创造

条件。劳动力的转移和规模经济的发展,又将为农业机械化和提

①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组:《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

(下),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 647 页

高劳动生产率铺平道路。

(三)乡镇工业是我国工业化的重要一翼,是实现农村工业化

的必由之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在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

的过程,从穷国向富国过渡的过程,虽然科学技术发挥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但这一过渡的实质都是靠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

产业转移来实现的。但在一些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实行城

市搞工业,农村只搞农业,结果加剧了城乡的畸形发展,以及城

乡对立和工农对立。

从我国国情出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不

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而是发展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就地转

移,这样就决定了我国工业化的特色是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

同步发展,城市工业化以国有工业为主体,农村工业化以乡镇工

业为主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工业横向联合一体化。乡镇

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自我积累,能有效地克服国家资金不足的困

难;同时,发展乡镇工业能够做到:一不要国家投资,二不要国

家派干部,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拥有的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进

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乡镇工业的发

展,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前进的步伐;相反,如果国家只在

城市搞工业化,由于资金的不足,势必延缓工业化的进程。

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仅相当

于国有工业总产值的 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

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到 年,乡;到 镇工

业实现总产值 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十几年

间,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 上升到

占领了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乡镇工业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工业重

①参见齐景发:《来自乡镇企业“八五”的报告》,载《乡镇企业研究》,

第 648 页

要的一翼。

国营工业企业是中国工业的主体,乡镇工业企业是中国中小

工业的主体,是国营工业的助手和伙伴,由于商品经济和横向联

合的发展,已使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融为一体,成了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不可分离的一个共同体。乡镇企业通过与国营企业联合,

围绕国营企业的“龙头”生产零配件,为国营企业供应原料、燃

料和辅料,进行产品再加工等形式,与国营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

由于我国剩余劳动力大部分在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

转移主要是在农村实现,因此,农村工业化必将是今后一段时期

我国工业化的主战场,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将

继续上升,乡镇工业将与城市工业一起,推动中国工业化的完成,

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克服我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乡镇企业可以将分散的资金积聚起来,为国营经济拾遗补缺

并满足生产、生活多样化需要,办一些小企业,使国家节省投资

进行重点建设,有利于开展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生产,调整我国

工业布局,使城乡同步发展,同时又为国营企业树立了一个对立

面,使双方在竞争中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五)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和现代

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我国是

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 年,我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

所占的比重是 ,农村人口占 年之后,到

年,我国城镇人口也只占总人口数的 ,农村人口仍占总人

口的 。我国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

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单

一依靠城市搞工业化,沿袭国外城市化的传统模式。

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模式,走出了农村城市化的新

步伐,是我国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首先,乡镇企业的发

第 649 页

展促进了大批的农民离开土地,并通过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使

大批农民到小城镇办工厂,搞建筑,带动了商业、运输业、饮食

业、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同时,乡镇企业为

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得到维修、改

造,文化卫生设施得到发展。小城镇的兴起与繁荣,为促进农村

人口的聚集提供了 万前提条件。到 年底,全国已有小城镇

多个,乡镇企业产值 个。工业小区和小超亿元的小城镇达到

城镇已成为当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这些工业

小区和小城镇正是未来城市的生长点和发祥地。

(六)有效地增加了社会供给,发展和繁荣了城乡市场。乡镇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日用

生活消费品生产到工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无所不包。人民生活和

经济建设所必需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乡镇企业来生产,在

全国工业品中乡镇企业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 乡镇年

企 ,水泥占业生产的原煤占 ,服装占 ,砖瓦占

贴近农业生产的中小农具、中小农业机械、农机零配件等产品,全

部或绝大部分是乡镇工业企业生产的,农机具的修理几乎全部是

乡镇企业承担的。

(七)为国家增加了大量财政收入,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 仅

从 年到 年,乡镇企业共上缴国家税金 亿元,占国

家财政收入的 ,它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由 亿元增加

到 元, 上升到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按可比价格算)。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县(市)、乡(镇)财政收

入的 来自乡镇企业。 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达

亿美元,出口商品产值为 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强,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①参见《来自乡镇企业“八五”的报告》。

第 650 页

二、乡镇企业的基本特征

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相比,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但由于参

与经营的主体是一些没有脱离农田的农民,因此也具有其特点。

(一)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是多种所有制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

三种形式: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乡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股

份合作企业都属于这一种形式;个体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体企业、

私人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国营企业联营企业,与国外企业

界联营的“三资”企业都属于这一形式。

(二)乡镇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来源于农业和劳动的

积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开始向银行贷款,而国有企业的

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城市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资金来自于企

业或有关部门。

(三)乡镇企业技术水平有采用传统工业的手工操作,也有以

采用标准设备为主要装备的生产,还有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等

多层次,但在总体上,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和产品层次低,经

营管理水平不高,手工操作的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大。

(四)乡镇企业从基本建设到生产经营,只有极少数列入国家

计划,它是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依靠市场优胜劣汰法则,实

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的生产用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几乎全

部由市场调节。

(五)乡镇企业人员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民,农民身份不变,实

行亦工亦农、按劳分配的制度。而城市企业人员来自于城市知识

青年,国家分配的大中专学校的毕业生,复员军人,是正式的全

民或集体职工。

(六)乡镇企业职工实行的是没有铁饭碗可端的合同制;乡镇

企业干部实行的是没有铁交椅可坐的聘任制,能者上,无能者下;

无论职工或干部都实行双向选择,企业可以辞退、开除工人、干

部,工人、干部可以辞去工作另谋职业;企业在困难时,可停产

第 651 页

让工人回家务农,企业可不发工资,待企业开工时,可将工人再

招回。这种亦工亦农、能进能留、能上能下的劳动制度成为乡镇

企业的一大特色。由于企业多建在农村,职工在工厂劳动,回家

住宿,不需要企业办社会和建宿舍。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调整

一、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乡镇企业在 代、 年代初的大发展为振兴农村经济、推

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任何事物的

发展都有它的两重性。乡镇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

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企业规模较小,组织管理落后,缺乏竞争力。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的规模一般较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在靠自我积累和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金来源困难,资

本金又小,不可能像国有企业那样一次投资几千万、几亿,甚至

几十亿建成一个相当规模的厂; 乡镇企业是在就地取材、就

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地”和为大工业配套、当助手、当配

角的原则下发展起来的,发展受限制,规模也不可能很大 乡;

村两级的集体企业缺乏自主权。这一类企业获利的近半数要用于

非企业目标,如支农、建农、乡村干部费用和各种提留,有的企

业折旧基金也得上交乡政府统一使用,这些因素,制约了乡村企

业的资本形成和规模的扩大。

乡镇企业的小规模,影响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是

目前乡镇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重要原因。目前乡镇企业

组织管理落后表现在:一是企业的结构简单,无法形成现代化生

产中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以家庭手工业

的方式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管理很不规范,无法进行现代化的生

第 652 页

产;三是企业人员以农民为主体,实行亦工亦农制度,职工和管

理人员难以摆脱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

由于企业规模小,组织管理落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面对

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环境,表现出很不适应。

(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乡镇工业的发展同世界各国工业的

发展一样,在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环

境污染问题。据 年农业部与国家环保局组织的对全国乡镇企

业环境状况的调 年乡镇工业排放工业废水查, 亿吨,占

,比 年全 亿增国工 加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了 吨;排

放废气 亿标准立方米,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

比 亿标准立方米;废 亿吨,年增加了 渣产生量为

占全 万吨。虽然乡,比 年增加了国工业产生量的

镇企业的污染量不大,但由于乡镇企业点多面广,分布在广大农

村,更容易造成对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同时集中

治理不容易,防治污染的工作量很大。

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它的特点和原因。一是乡镇企业

主要是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高,原

材料消耗多,防治污染的能力差;二是乡镇企业分布在广大的农

村,布局分散,再加上农村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环境检测手段

落后,难以实施有效的污染防治办法;三是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具

有明显的地域性,如土法炼硫磺的集中产区,酸雨的污染对当地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炭产区的土法炼焦生产,大量排放烟尘和

二氧化硫引起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三)企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乡镇企

业所有制的特点是乡办乡有,村办村有,乡镇企业职工就业“离

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务工又兼农;财政体制是“分级包干,

分灶吃饭”。因此,兴办乡镇企业就必然要考虑社区经济利益,从

而也导致各自“圈地搞基建,上项目,铺摊子,乡乡办工厂,村

第 653 页

村冒烟,形成了乡村分散搞工业的格局。这种分散布点、遍地开

花的格局,不符合工业聚集的基本规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聚

集效益,而且还带来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环境污染,

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企业间彼此封闭,难以冲破社

区范围;阻碍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流动,不利于乡镇企业职工割

断与农业和农村家族的联系,割裂了生产要素的市场联系,不利

于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四)人才缺乏,设备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我国是一

个经济落后的大国,特别是农村落后的教育和贫困的生活,使人

才都集中在城市。这就使主要由农民组成的乡镇企业缺乏人才。

年全国乡村集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密度仅为国有企业的

,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国有企业的

人才缺乏使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产品档次都很

落后。由于技术人才少,企业规模小,科研条件差 很难进行技

术开发和产品创新活动。目前,乡镇企业总体技术述评在国内处

于中等偏下,除沿海发达地区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新创办的一

些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层次 达到了现代化、自动化外,一部

分乡镇企业仍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主要

依靠手工劳动。

落后的技术装备和管理,难以生产出高水平、高档次的产品。

目前乡镇企业仍以原材料加工为主,高新技术,名、优、特、新

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例不高,部分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

稳定性差。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

员素质、历史传统、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乡镇企业的

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乡镇企

业在全国所占比例持续减少,技术水平距离拉大。同沿海地区的

乡镇企业相比,中西部乡镇企业在规模、技术水平、素质、效益

第 654 页

等方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瑞

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存

在着对区域不平衡性的累积效应,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区域性二

元经济有扩大和强化的趋势;由于经济的不平衡,资金和人才更

加集中于发达地区,更加有利于发达地区的发展,结果造成地区

间的差距扩大,我国经济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

二、调整的必要性

乡镇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经过十几年的高

速发展,到 年,乡镇企业的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近

,,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整个出口的 因此,在总体

规模上已有相当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乡镇企业先

天不足,后天失调,乡镇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不高,不仅比工业

发达国家目前水平低很多,就是与我国国有工业比也低得多。随

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其本身固有的不足越来越突出,而随着国家

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乡镇企业原有

的许多优势将不复存在。在这样的形势下,乡镇企业不进行必要

的调整,不追求质的提高,一味追求量的增加,就无法进一步发

展和提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也需要一个调整过程,随着

乡镇企业的逐步成长和成熟,其产业、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都

将经历一个逐步优化的过程,陈旧落后的部分被逐步淘汰,现代

先进的成分不断扩张,最后成长为具有现代水平的企业群体。

三、发展和调整的原则与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年

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

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

济的战略重点,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水平。引导乡镇企业

合理集中,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剩

第 655 页

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乡镇企业法》指出:乡镇企业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商品生产,提供社会服务,增加社会有效供

给,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支援农业,推进农业

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这是我国发展乡

镇企业的经验总结,也是发展和调整乡镇企业的方针和基本原则。

具体地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来,速度明显加快,但经济效

益不高的问题一直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个别地区片面追

求产值,忽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必须有一

定的增长速度作保证,但是,如果不注重经济效益,再高的速度

也是没有用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效益不高的结局只能是

垮台。所以,发展乡镇企业必须把效益放在首位,从过去那种主

要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

理、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来加快发展的内涵式道路上来,真正把乡

镇企业发展引导到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

来。

(二)正确处理东部与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关系,坚持区别

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历史的、

地理的、社会的多种原因,我国东中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集中表现在乡镇企业上。经过十几年

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已经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和基

础,积聚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需要向外释放“能

量”;同时在释放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结构以及解决资

源不足等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

件、交通设施等种种先天的不足,以致于资源、能源、劳动力等

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迫切需要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

术、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相结合。解决这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第 656 页

的矛盾,有效措施是实施“东西合作工程”,实现东中西部地区乡

镇企业的优势互补,以东带西,以西促东,促进全国乡镇企业大

发展。

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主要是在提高中求发展,要充分利用已有

的基础,把发展重点放在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上,加快结构调整,大

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努力推动企

业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因

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采矿、建材、

小水电等资源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深加工、精加工水平,增

加产品附价值。

(三)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要和当地资源优势,合理调

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目前存在这样几个问

题: 与城市工业结构趋同。大部分乡镇企业未能很好地接受

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成为整个工业经济运行的有机环节,反而

与城市工业严重“同构”。据统计,乡村工业内部 个行业的产

值结构,与全国及县以上 个行业产值的相似系数高达

乡镇企业目前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初加工为主,产

品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中低档

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知名度低的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少。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当地

资源优势来确定调整的方向和任务,由以初级资源型工业为主向

以高技术、深加工业为主的转变,始终注重增加名特优产品、最

终产品和中高档产品,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

的产品。在城乡工业关系上,要通过资源调控促进城乡工业的合

理分工,经济发达地区应更多地发展与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生产

项目,逐步形成城乡工业之间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

新型关系。

(四)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兴建工业小区,引导

第 657 页

乡镇企业适当集中。目前乡镇企业分散设厂, 的乡镇企业分

散在我国广大农村的自然村落中,乡镇企业布局可称为:满天星

斗。这种布局有它的必然性,适应了农民依恋土地的心理,也符

合农民充分利用季节性剩余时间的要求,但这种高度分散性给乡

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规模不经济,难以形成

聚集效益,污染扩散,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滥

占耕地,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

世界工业化的实践证明,通过单个企业的相对聚集,形成有

利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使企业之间生产经营活

动有机关联,发挥整体和聚集优势以弥补单个企业规模小的不足,

从而取得聚集的效益。因此,集中连片开发乡镇小区具有特别重

要意义。

工业小区的建设,一是有利于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促

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形成社会化大生产,有效地促进

企业从“小而全”向“小而专”、“小而联”的方向发展;二是有

利于综合利用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市场机制,提高投

资效益;三是有效地防治工业污染。在工业小区的规划中实行小

区建设、集镇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综合治理废

水、废气、废渣,使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四是促进了农村

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的集中连片开发,尤其是乡镇企业小区建

设,不仅促进了小城镇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且

促进了小城镇的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丰

富和发展了农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建设。

工业小区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要依靠“富规划,穷开发”的

原则。“富规划”就是要着眼于未来,有战略眼光,规划设计起点

要高。“穷开发”就是具体实施时,要根据资金的可能,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第 658 页

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实现四集中。四集中,即向小

城镇集中;向已有的企业集中;向交通要道集中;向骨干企业集

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基础设施单位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在乡镇企业起步较早、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具有工业小区雏形的

地区,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可适当调整和扩大小区范围,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使之逐步形成功能较为齐全的工业小区。在乡镇

企业起步较晚的地区,尚未形成完备的基础设施的地区,可专门

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工业小区,集中兴办乡镇企业。

深化改革,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继续深化改革,

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化和集团化,突破企业隶属关系不变、所有制

不变、财政上缴渠道不变的“三不变”政策,依靠股份制的办法,

来调整不同社区的乡镇企业利益关系,促进乡镇企业跨地区、跨

行业、跨所有制,逐步向工业小区集中;同时应当加强立法和执

法力度,在税收、土地审批、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等方面严格把

关,使应当集中的企业都能集中到规划点上。

(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调整乡镇企业的组织制度。

一些乡村集体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问题,

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自己的机制弱化、竞争力减弱的弊端,

因此乡镇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

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界定和明晰产权关系,促进政企分开,落

实企业自主权,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促进

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将潜在分

散的生产要素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小、资金紧

张的乡镇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的发展作用更加明显。目前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形式:一是股份合作制,到“八五”末

第 659 页

多万家乡村集体期,全国已有 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二是

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联合越来越普遍,并以资产为纽带向集团

年底全国性的企化发展。到 业集团已达 家,省、地级企

业集团大批涌现,较好地发挥了龙头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的优势,

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三是企业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破产

等项改革措施配套进行,盘活了存量资产,使现有生产能力得以

充分释放,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股份合作企业在山东淄博、莱阳,安徽阜阳,浙江温州,广

东保安、东莞,河南汝州、密县、沈丘等地,经历了从积极试点

到普遍推行的过程,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它有效地明晰了产权,迅

速聚集和优化配置了生产要素,理顺了政企关系,完善了激励和

监督约束机制,为企业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尝试。

(六)正确处理外延与内涵的关系。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初始阶

段,主要依靠“到处铺摊子,拼命上项目”的方式,依靠大量增

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扩大建设规模,走的是外延型粗放经营的路子。

发展到今天,乡镇企业已有一定的实力,应坚持从外延扩大再生

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化。除了高新技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

继续开发新兴项目外,对现有企业主要利用现有的基础和实力,在

内部挖潜上做文章,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原有机器设备利用率和必

要的设备添置形成新的生产能力;通过产品延伸和扩散开拓新的

生产项目;通过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

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实施科教兴企战略,依靠科技、人才,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

素质。

(七)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乡镇企业整体素质。目前,全

国已有 万个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差异极大,规模差异和地区

差异也很大。按技术水平划分,全国的乡镇企业可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手工业作坊,以原始手工艺技术为主,劳动力主要是兼

第 660 页

职农民,产品单一,质量较差,这类企业是目前乡镇企业的主体;

第二类是粗放加工型,以初级机器大生产技术为特征,设备一般

落后、陈旧,是城市大工业转移过来的,经营管理比较落后,劳

动力一般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第三类是成熟技术型,以先

进适用的技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新增设备,立足于国内一流,并

已开始引进国外技术,能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这类企业是少

数,一般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城镇附近。从

整体上来讲,乡镇企业技术低,产品质量差,管理落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智力因素在今后的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

作用。“九五”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纲要决定:乡镇企业科技发展分

五个方面进行,在科技发展层次上,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指导,先

进技术为主体的多层次技术体系。“九五”末期,乡镇骨干企业普

遍采用发达国家 年代的先进适用技术,纺织、轻工、机电、食

品等出口产品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大中型规模

的企业推广应用。

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工程,在实践

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努力改善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首先改造乡镇企业的现有

装备,提高技术起点。对乡镇企业现有技术装备的改造,是实现

科技进步最省钱、最现实的途径。在设备改造中,对那些陈旧落

后的设备要坚决淘汰。对通过改造能获得效率的设备,可根据不

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方法。对那些能耗高、物耗高的设备,

要重点改造,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其

次要从乡镇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国内、国外引进先进技

术,加快乡镇企业设备改造的步伐。

建立健全推动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体系。首先,乡镇企业

部门要建立自己的科研中心和技术开发协调评价中心;第二,乡

第 661 页

镇企业集团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以推动本企业技术进

步为宗旨,紧紧围绕乡镇企业的新产品研制、技术攻关、技术改

造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等任务,不断进行新工艺、新技术、

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和开发;第三,推动科研与生产的联合,加

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多渠道解决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所需的人才。人才是科技的

载体,没有人才,也就没有科技,有了人才,什么都有了。为提

高乡镇企业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应把乡镇企业的人才培养纳入

教育发展规划,大中专毕业生每年应有一定数量分配给乡镇企业;

同时,乡镇企业应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联系,加快科研成

果转化,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技术进步机制。要打破部门、所有

制、地区的界限,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纵向和横向联合,发挥

整体优势,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为乡镇企业提供信息、培训、咨

询等服务。

(八)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无

污染、少污染和低资源消耗的企业,保护和改善环境。本世纪末

到 世纪初,既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时机,又是加强环境管理、

控制环境污染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

须十分重视在发展乡镇企业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解决环境

污染问题。

从 年代末开始,乡镇企业治理了一批污染源,对电镀行业

做了规划调整,进行了工艺改造和废水治理, 年代初,在砖瓦

和水泥行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取消了土窑和蛋窑的生产,进行了

轮窑的技术改造。对企业的动力锅炉进行了烟尘处理。 年代末,

开展了土法炼焦和土法炼磺的炉型技术改造,这些措施取得了明

显效果。

在今后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仍要十分注重防治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符合

第 662 页

乡镇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乡

镇企业进一步调整结构,积极发展无污染和低资源消耗的企业,对

于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又难以治理的产业不再发展,已建成

转 。要加大对环境保的企业要逐步关、停、并 、 护的投入,在乡

镇企业管理系统内建立环境管理网络和环境目标责任制管理办

法,通过对企业进行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工作,推动

乡镇企业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要重视开发和利用适合于乡镇

企业管理、技术和经济水平的科技成果,制定重点行业污染控制

的技术改造政策,提高企业的污染防治能力。

第 663 页

第五篇  运行机制

机制是实现各种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所必需

的和既定的条件。虽然机制问题不是本学科的

研究对象,但如果没有相适应的合理机制,任

何产业发展规律都无法实现,所以,本书设定

第五篇为结束篇。本篇主要讨论和阐明市场机

制与宏观调控、企业转机与建制两个问题。

第 664 页

第二十八章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要使我国产业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

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使市场成为

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同时,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

导和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使产业经济的体制转轨和产业

结构的升级能够顺利地进行。本章主要讨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

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体系、政府宏观调控,以

及宏观调控手段这四个问题。

第一节  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

本内容和一般原理,包括市场与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市场经济

结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以及市场竞争及其主要手段。

一、市场与市场主体

(一)市场。市场有三层基本含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最初是作为商品交换场所进

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种交换的场所就是市场。

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社

会大分工后产生了商业,发达的商品流通雏形基本形成,市场发

展为相互依存的交换体系。在物物交换关系的背后体现了交换各

方的经济利益关系。

市场是有购买力的需求,继地理发现后,特别是 世纪以

第 665 页

来的产业技术革命,使得全世界范围内总体市场得以形成。在实

用意义上的市场分析,成为现实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场

成为有购买力的需求。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

和发展。

上述市场的三层含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具有自我组织、

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经济体,即介入市场运行的有关当事人或

实体。

市场主体是市场力量的根本来源。它包括两大类:

决定市场供求的主体,有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介入市场运行的主体,有政府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等。

从市场发展过程的角度看,市场主体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消费者。从市场发生的角度看,消费者需求是社会市场的

主导需求和最终需求。它的扩大和收缩决定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

萎缩。

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保障

和标志。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成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需

求成为重要的市场需求。

政府和中介机构。在现代市场形态下,政府不仅具有组织

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也是重要的采购者。中介机构,特别是律师

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信息中心以及工商会等机构,则直接参

与了市场运行的过程。

二、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是有关机构(政府部门、立法机构、工商会组织)按

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或沿袭下来的行为准则。它由法律、

法规、制度和惯例所组成,它要求每个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必须

遵守。

(一)市场规则包括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两大类。

第 666 页

制度性规则主要指产权法律制度,用以保证市场主体的财

产所有权及其收益不受侵犯。

运行性规则主要指关于市场活动的法规和条件,用以保证

市场运行的平稳。

(二)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的准入应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相应

的条件。包括企业注册资本量、技术标准、污染标准、选址标准

以及外资进入的标准等。

市场竞争规则。指市场主体在平等条件下开展竞争的行为

准则,主要意味着各市场主体在采购生产要素和出售产品时价格

的公平以及税赋的公平,如反垄断等。

市场交易规则。指交易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如交易公开,交

易的自愿、等价、互惠,禁止欺行霸市行为等。

三、市场经济结构

市场经济结构指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

(一)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是指国民经济整体的经济成分,

即各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

其相互关系。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

所有制结构的形式。选择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是看该所有制结

构是否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所有制结构是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

(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

各行业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关于产业结构划分及判定结构合理

性的标准等论述,前文已有涉及,在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结构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构

成国民经济整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产业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第 667 页

四、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联系,是市场机体内的价

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联系和作用。

市场机制在调节产业经济生活和资源配置方面有以下四方面

的作用:

(一)有利于微观主体活力的发挥。在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的条件下,产业经济活动由无数分散的企业和消费者自发地进行。

(二)有利于产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是利益主体的竞争关系,交换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市场机制作用

下的竞争可以使企业优胜劣汰。

(三)市场机制有内在的平衡机制,有利于宏观平衡,促进产

业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

(四)市场机制作用下不需要庞大的行政管理队伍,有利于节

省管理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这就要

求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

济实体,具有硬的预算约束,对市场信息能够做出及时灵敏的反

映,并据此调节生产经营活动。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现阶段还取决于政府转变职能,关

键是实行政企分开。目前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同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不相适应,要加快改革步伐。

五、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形成、运行过程及其作用体系。价格机制

体现着市场交换关系,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并且担负着配置社会

资源的任务。

(一)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

价格形成机制,指在一定时点上,价格的形成方式和具体

条件。这是价格机制的核心内容。价格形成机制包含三个要素,即

第 668 页

价格形成主体、价格形成的具体方式、价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价格运行机制,指价格在一定时期内的运动状态、运动的

方向以及相对价格的变化方向。

价格调节机制,指价格的功能及其作用体系。它包括两方

面内容:一是价格本身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二是市场状况、市场

类型对价格的影响作用。

(二)价格机制的作用。

动力作用。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产业经济的变化,有利于

国家产业经济管理部门主动调整政策,适应经济生活的变化。

信息作用。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尺度和商品供求关系

的动态传感器,反映了产业经济的基本状况。

流通作用。完善的价格机制有利于畅通的商品流通。

平衡作用。价格机制能够根据需求规模结构合理分配社会

资源,使之与产业生产的社会需求相适应,有利于总供给与总需

求的经常性自动平衡。

分配作用。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分配结构的调整,产生收

入再分配的作用,出现利益此消彼长的现象。

六、市场竞争及其手段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型经济,为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有

必要在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鼓励全社会范围的有效竞争。

(一)市场有效竞争的基本特征。

在市场结构方面,市场上存在着相当多的买者和卖者,其

中任何买者和卖者都不占有市场上较大份额;任何买者集团和卖

者集团都不存在“合谋”行为,新企业能够进入市场。

在市场效果方面,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及工艺的市场压

力;当生产费用降低时,价格可以下降;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

规模适当的企业中进行;生产能力、实际产量及销售量是相协调

的,基本上不存在资源的浪费。

第 669 页

(二)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主要指企业在市场上为获取

更多的利润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行动。主要有以下三方

面:

价格竞争。企业制定价格的原则主要是要保证在获取尽可

能多利润的前提下,限制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在不同的竞争

状况下,企业的定价行为也不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往往

采用平均利润定价,以降低高价或低价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从

而取得利润最大化。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企业倾向于追求长

期利润最大化,寡头垄断企业往往采取协商方式定价。

非价格竞争。包括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活

动以及促进销售方面的创新行为。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目的在于扩

大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差别性,增强本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形

成限制其他企业进入该领域的障碍。

兼并。企业兼并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企业在

原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或通过兼并进入新的领域,获取对方的

技术诀窍、品牌和销售渠道。

第二节  市场体系

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以完备的相协调的统一市场体

系为前提。完备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技术

和信息市场等。从时间方面看还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一、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多类市场

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还包括资

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

产要素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扩大的产物。商品交换是市场交换的基

第 670 页

本内容,商品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其他市场在某

种意义上是为商品市场服务的。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有极为

重要的地位。因为货币在现代经济中是所有资源的一般代表形式,

资源的分配,首先表现为资金的分配。劳动力市场则是最能动的

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场所。商品市场、资本市

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可称为市场体系的三

大支柱。

(二)市场体系的相互联系。市场体系内的各类市场之间存在

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某一分类市场发

育不完全,发展滞后,就会影响其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从

而影响市场体系的整体效率。以资本市场为例,资本是商品运动

的“血液”,是工业再生产活动的起点,所以,资本市场是商品市

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先导,它的发育程度、运转效率直接关系到

商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营运状况。

市场体系还必须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这是市场体系的本质

要求,是市场体系的特性。

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指各类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个整体,不

应存在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部门或地区对市场的分割,会缩小

市场的规模,限制资源的自由流动,从而大大降低市场的效率。社

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的。

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指在国际领域内的开放,把国内市场与国

际市场联系起来,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按国际市场的价格信号

配置资源,以达到更合理地配置国内资源与利用国际资源的目的。

开放性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性。所以,开放政策也是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二、商品市场

(一)商品市场的含义。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物质产品的

交换场所,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在产业经济领域,可以划分为产

第 671 页

业消费品市场和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商品市场的主体是参与商品

交换的卖者和买者,市场的客体是各类商品。

商品市场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

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

评价商品。商品市场是一个公平交换的场所,按照价值这

个同一尺度评价商品的竞争力,完成交易行为。

影响供求。在竞争中形成的价格会影响生产和消费,影响

供求关系。

(二)消费品市场。消费品是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商品,亦称

最终产品。消费品市场是提供最终产品,直接满足人们消费需要

的消费品市场。它的消费主体是广大的城乡居民,它的客体是个

人或家庭生活用品,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为了适应

人们消费需求的多样性,适应不同的消费档次、消费心理的变化,

消费品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令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所

以,商品适销对路、物价相对稳定、经营灵活、便利群众、服务

周到,应是消费品市场建设的宗旨。

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迅速发展。一是通过调整流通结

构,多种经营成分协调发展。二是商品购销形式多样化,实行了

订购、自由选购和自销等多种购销形式。三是改革了商业批发体

制,减少了流通环节。同时,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消费品批发

公司、批发市场相应建立,组成了新的流通网络。现已初步形成

了以零售商店和小商品市场为基础,直接面向消费者,以大的商

业公司和专业批发市场、连锁商店、综合市场为骨干的消费品市

场体系。

(三)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资料

和劳动对象的总称。生产资料市场就是生产资料的流通场所。生

产资料市场的特点:一是其交换基本上是在生产企业之间进行,流

通广度比消费资料小,但与生产企业密切相关。二是生产企业对

第 672 页

生产资料的需求弹性小,但需求量大,可以大批量成交。三是需

求相对稳定,因此交易易于规范化、系列化、通用化。这些特点

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可以相对集中或相对独立,形成较稳定、长

期的供销关系。

改革以来,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有了一定的发育和发展。一是

国家计划分配的比重逐步缩小,通过市场流通的生产资料比重越

来越大。二是生产资料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增多。除原来物资企

业的经营外,又成立了一大批物资贸易中心。按市场机制开展流

通业务。三是多层次的市场组织形式开始形成。

生产资料市场发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对于其

他市场,发育程度仍较低,不太适应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生

产资料价格体系仍不尽合理,一些重要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仍偏

低,同时又出现价格形式过多、过乱的问题,影响了市场公平竞

争和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市场规范化程度仍较低,现有的市场缺

乏统一法规和规则,流通秩序较乱,交易行为不规范;国有物资

企业的企业化进程较缓慢,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应变

能力较低。因此,生产资料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加快发育、

发展的步伐。同时,还应加强一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如交通、大

型仓储设施、港口等等,加快生产资料的流通。

三、生产要素市场

资本、劳动力和土地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三大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被称为三大产业生

产要素市场。

(一)金融市场。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即资金的集聚与流

动,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

放与收,投资资金的筹集以及与货币流通有关的一切活动。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活动关系的总和。狭义的是指具体

金融活动的场所。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经

第 673 页

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货币借贷从双方

直接借贷的初级作用形式逐步发展为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形式。

这种间接融资形式的出现,又促进了以债券、股票为内容的直接

融资形式的发展。

金融市场作为一个完整的市场,包括四个方面:短期资本市

场,也叫货币市场,即专门从事短期货币融通的市场;长期资本

市场,即专门从事长期资本融通的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目

前我国前三类市场已经初步发育起来。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从短期货币市场起步,已取得了很大进

展。主要表现在:

在信贷资金管理的变革中,短期同业拆借市场已形成。

票据承兑贴现市场已开始运行。

有价证券发行市场已经形成。

有价证券流通市场已具雏形。

外汇市场发育加快了步伐。从 月的汇率并轨,到年

月的外汇有条件可兑换制度,使外汇市场进年 一步加速发

展。

金融市场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金融管理体制改

革滞后,条块分割,纵向分配资金的格局仍然存在,影响市场对

资金的配置和调节。二是金融机构的企业化进程缓慢,金融市场

缺乏真正的市场主体,金融机构行为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自律机

制。三是利率的行政控制过严,与市场利率差距悬殊。四是金融

市场的法规建设滞后,金融秩序较混乱。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动和交流的

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

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 流通的是

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首

第 674 页

先,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一般来说随着工资的增加,劳动力供

给也增加;反之,随着工资的下降,劳动力供给也相应减少。但

由于各国劳动力资源状况差别较大,劳动力供给最终要受资源限

制。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看,企业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取决于每增

加一个劳动力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入。只有当这种可能收入大于

每增加雇佣一个劳动力所需的成本支出时,企业才会增雇劳动力。

当然,在一些国家,由于工会组织比较严密,力量较强,也使企

业难以完全按照上述原则解雇工人。

我国劳动力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初

具规模;劳务市场充满活力;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涌现;劳务合作

市场日益受到重视。

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

位用工自主权仍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二是劳动力流动受到政策、

体制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三是社会保障制度

不健全也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四是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和管理

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我国各级政府的劳动人事部门是进行劳动

力市场管理的行政机构,但管理职能的转变相对滞后,仍在相当

大的程度上保存着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式。 年,《劳动

法》已经颁布出台,这对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

康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可以分为房产市场和地产市场。

房产市场所交换的物质对象是房屋。无论作为消费资料还是

生产资料,房屋都是商品。房屋可分为住宅、生产经营用房和非

生产经营用房。

地产市场是指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和转让的市场。我国的

地产市场与一般商品相比有自己的特性。土地市场上是土地使用

权的流通,而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让渡。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

地流转,承认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但国家和集体并不放弃土

第 675 页

地所有权;同时,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有期限的,不能一次性购

买,永久使用。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

式并存,公有制经济始终居主导地位。全民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固

定资产多、经营范围广、能力强。尤其是地产业,国家把城市土

地的支配权交给地方政府或它们委托的代理单位,因而只有它们

才有权将土地租借给企业或个人使用。 我国房地产市场不仅

允许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形式的交易,而且坚持在不丧失

国家主权和遵守有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

确我国房地产市场发育的进展表现。 立了土地有偿使

用的体制 )推行了房屋商)改革了房地产建设经营机制;;

品化。

土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使用权有

偿转让后的收益归属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存在全民所有的资产流

失现象。 房产服从地产的原则未能坚决贯彻。由于房产和地

产是连在一起的,房产的所有权可以是私人的,但地产所有权是

国家的。房产的出卖、转租目前还没有完全服从于土地产权的处

理。 )房产市场机制运转不灵,缺乏弹性。主要表现为:城市

平价住宅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房产市场中价格长期偏离价值,价

格信号失灵;中低标准的住房不能满足需求,高标准的度假村和

高级住宅则超前过量发展;对外资项目缺乏严格管理和必要的引

导。

四、技术和信息市场

(一)技术和信息市场的内容。从严格意义上讲,技术和信息

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在现代高技术和信息化的时代,更

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广义的技术

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从技术商品的开发到

第 676 页

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技术商品的交换过程具有延伸性。技术市场价格完全由交易双方

自由议定,国家不加干预;列入国家计划的技术项目也可以进入

技术市场流通。

信息市场是指专门进行信息交换的场所。在现代,信息的生

产、储存、分配和交换日益成为一个专门的部门与行业。信息市

场提供的商品是信息,信息的使用价值最终表现为通过信息的使

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其效益远大于信息自身的价

值。信息商品不是固定的物质形态的商品,同一信息可以同时为

多个部门、多个企业服务。信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它

的生产需要大量知识、技术,要消耗人们大量的劳动。所以信息

市场是同商品市场联系在一起的。

技术、信息市 科场的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四种:

技、信息交流会和科技、信息商店。这种市场形式都是以科技及

信息成果为交易内容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集市性质的市场,

咨询服务公司。其业务后者是常设的市场。 内容非常广泛,主

要包括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管理咨询和信息咨询等服务内容。

行业技术开发及信息中心。有关部门设立的行业性信息和产

品的研究中心、开发机构,服务的重点是行业内的中小企业。

许可证贸易。通常指许可方通过与被许可方签订书面合同,允

许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专利权人所拥有的某种技术的一种

贸易,目前已成为技术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技术和信息市场的现状与问题。改革以来,我国技术、

信息市场经过了萌芽和初步发育阶段,现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从

年起,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

公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发展技术市场的

重要性。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的

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技术、信息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了

第 677 页

市场行为,使技术、信息市场活动纳入了法制轨道。近年来,各

地方专业性技术市场、高新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多种形式的市

场交易活动非常活跃。

我国技术、信息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些三个方面:

技术、信息经营咨询单位利用国家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大搞非

技术交易甚至各种投机违法活动。 许多未经登记的单位和团

体参与技术经营活动。 一些技术成果和信息严重失实。

五、期货市场

(一)期货市场的内容。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

的标准化合约的转让。期货交易的对象不是商品实体,而是标准

化了的商品合约。在期货市场中,大部分交易不涉及商品实体的

交换,一般在期货合同到期之前,都以对冲(与原来持有的合同

相反的买卖)形式了结买卖的履约义务。只有未实行对冲(也称

平仓)的交易者才真正买卖实物商品,这种实物交割一般只占期

货 左右。交易量的

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

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

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期货市场的功能包括:

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

发现合理价格的功能。

稳定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功能。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发育状况。从 年开始,我国经济

理论界开始研究市场中的期货制度,并由有关部门成立了期货市

场研究领导小组。目的是积极研究,适时适当引入期货机制,以

解决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后的农副产品价格波动问题。 年

月,郑州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建立,这虽然是现货市场,但在操作

和设计上引入了期货市场的一些做法。此后,深圳有色金属交易

第 678 页

所、上海金属交易所、苏州 年以后,期物资交易所相继成立。

货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除上述交易所外,如北京商品交易所、

大连粮油、上海粮油、天津北洋等交易所先后建成开业。这些交

易所相对而言是比较规范的。但同时,由于当时国家的宏观管理

未能到位,也曾出现了各地、各部门大建交易所,乱上交易品种,

大上经纪公司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搞地下黑公司,私

下对冲等,扰乱了期货市场秩序。

年从 月起,国务 号文件中明确了期货市场的政院

府监督机构是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于理

顺了政府管理机构,经过一年多的整顿,目前已确定了 家期货

交易所作为全国期货市场试点交易所。与此同时,整顿了期货经

纪公司,停止了境外期货交易,除国债外,杜绝了金融期货交易,

还规范了期货上市品种,发布了一些管理的《条例》,使我国期货

市场开始步入规范化轨道。

第三节  政府的宏观调控

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对付“市场失灵”问题,必须有政府的

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一系列的作用;政府宏观调

控必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有着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可以

实现高效、合理、优化组合的资源配置目标。然而,市场并不是

万能的、天然和谐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身存在着缺陷,

即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一)市场功能的缺陷。进入市场的主体,都把追求利润最大

化作为目标,开展市场竞争活动。因而企业的市场活动不可能把

社会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产生了一

第 679 页

些社会矛盾。这些矛盾靠市场作用本身是无法自行解决的。例如

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危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口控制、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等问题。又如,对于投资大、周期长、盈利小的一些项

目,如基础设施建设、新兴科技发展、战略资源的初期开发等,市

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也难以奏效。此外,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武器、

黄色书刊,对经营者可大获其利,但公民健康、社会安全和社会

风尚则会因此受到侵害。

(二)市场竞争机制的缺陷。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但是竞

争的结果会产生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市场活动的当事人为了自

身利益试图独占市场,以获取额外利润。垄断排斥竞争,阻碍技

术进步,其消极后果是束缚市场功能的发挥,阻碍生产要素的合

理流动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三)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缺陷。市场交易在原则上是平等

和等价的,但由于人们的禀赋不同,收入水平就会有差别,而且

实际上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的波动而上升和下降,市场的自发

调节容易引起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偏离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引

发社会矛盾。

(四)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是依靠灵敏的市

场信号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但是,市场价格信号是商品投放

市场以后形成的,因此,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这种事后调

节具有自身的弱点:一是调节的滞后性。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

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调节上自然也有滞后性。二是调节

的盲目性。市场经济主体是以分散自主决策为特征,在市场自发

性的基础上,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缺乏科学预测,若一味

随着市场信号转,极易陷入盲目状态,影响经济的发展。在那些

生产周期较长的部门,如基础设施业和原材料工业等部门表现得

尤为明显。因此,单靠市场调节并不能保持经济总量的综合平衡

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第 680 页

市场调节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消极方面,是导致市场经济国家

出现周期性经济衰退及其他经济、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

是国家实行和不断完善政府对经济的间接干预、宏观调控的重要

原因。事实上,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那种完全由“看不见的

手”自发调节市场运行的经济模式已经不存在了,而普遍采用的

是以政府宏观间接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机制这只“看

不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政府对市场运行实施必要的干预,解决

市场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的自身缺陷当然也存

在,因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纠正和克服市场调节的缺

陷,保证产业经济高效、快速、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作用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

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其主要职能是:

(一)保障职能。这一职能的根本作用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一

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保障和维护一个

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外主要是维护领

土完整与国家主权,从事积极的外交活动,努力维持一个有利于

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对内主要包括从事道路、公共

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学校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公共服务,保障

)国内治安。 进行管理和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政府通过经济

立法和执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的市场

活动,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保护环境和资源。

(二)调节职能。指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间

接的调节和干预,确保经济运行的方向和趋势有利于社会。这些

经济杠杆包括财政、税收、价格、利率、收入分配等等。政府运

用对这些参数的调节来间接调控经济,以保持经济的平衡、协调

发展。

第 681 页

(三)辅助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包括 政府制定国民经:

济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

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 保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持总量平衡,保持币值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国

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政府通过直接投际收支平衡。 资方

式创建个人无力或不能创办而又是国民经济必需的大型项目,如

投资于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交通等产业,以消除制约经济

发展的瓶颈。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

标是: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劳动力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二)基本原则。

宏观间接调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政府实现三方面的职能

转变。

由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即主要运用经

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使企业的活动大体上符合宏观

经济发展目标。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干预。

由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管理为主。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中,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市场为中

心。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主要

在于宏观总量调控,而把微观经济决策,包括生产什么,怎样生

产,为谁生产等决策由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决定。

)由管项目审批、管钱、管物转向搞规划、协调、监督和

服务。政府主要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施发展规划,协调市

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市场机制,对市场运行进行监督,并

为市场提供必要的服务。

计划指导原则。 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采取弹性

第 682 页

的、指导性的计划。 计划指导的任务是要抓好社会经济发展

的预测,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和重大战略,及时为微观经济决

策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信息。 计划指导的方法,主要是通过

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计划的发布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披露

来发挥计划的指导作用。计划应当按科学的决策程序,以定性、定

量分析为依据,通过咨询、比较、论证而精心制定。只有保持计

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政府的计划才有可能指导经济发

展。

集中和重点性原则。间接的宏观调控不可能控制社会经济

的各个方面,而是着重控制国民经济中的重点部门和关系到国计

民生的部门、产业和产品。重点加强对农业、交通、能源和重工

业的宏观控制,根据国民经济各职能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

重要性,采取不同程度的宏观调控模式。

多种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运用原则。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主要

有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必要的行政管理。经济政策是政府指导

和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经济计划、财

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是宏

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内容。政府可以选择相应的经济参数如税率、利

率、汇率等来具体实施经济政策。政府可以把多种经济政策和经

济参数搭配使用。

经济法规则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包括有关政府机构的

法律、法规,如公务员法、政府机构组织法;制定和完善宏观调

控体系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银行法、土地法、劳动法、社

会保障法等;制定规范各经济利益主体行为的法律,如公司法、证

券法、会计法、房地产交易法等;制定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

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制定规范特定商品、特殊行业

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拍卖典当业法等。

必要的行政管理是政府凭借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的一种干

第 683 页

预。这是必要的。但应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

管理手段。

第四节  宏观调控手段

在产业经济生活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计划指导以及政

府的经济监督。

一、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财政政策是政府在财政领域内制定的

各项行为准则,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

略所采取的财政工作方针的具体形式,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

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采购、公共工程

建设和转移支付。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具体来说,财政政

策包括盈余政策、赤字政策、收支平衡政策,以及税收、固定资

产投资、补贴、债务方面的政策和更为细致的关于减免税、折旧、

贴息等专项政策。财政政策的执行机构主要是财政、税务机构,体

现于各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和国家经济生活与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

响,政府在具体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又采取不同的政

策类型,主要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率高

的时期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在这一时期,一般表现为经济高涨,可

利用的经济资源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

主要受供给能力的制约。这时,过大的需求不会引起供给增加,只

会引起物价上涨。因此,为了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实现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保持物价的稳定,一般采取紧缩性财政

第 684 页

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在经济衰退期,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

需求不足时采用的宏观财政政策。在这一时期,经济正常运行和

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工人失业增加,企业开

工不足,企业倒闭情况增多,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这时政

府一般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需求,促使经济复苏。

(三)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由于财政政策本身的某些

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化具有某种自动抑制社会总

需求过分扩张或收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基本功能。因此,财

政政策通常被称为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

税和转移支付等。

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税收结构及转移支付

比例的高低。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转移支付比重较大,内在

稳定器的作用较强。低收入国家受征税成本和国家财力的限制,一

般以间接税(流转税等)为主,累进特征不明显,转移支付比例

较低,内在稳定器作用较弱。但是,即使在发达国家,财政政策

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只能缓和经济波动的幅度,而

不能改变经济波动的总趋势。因此,单靠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作用并不足以平抑经济的波动,政府还必须采取其他政策措施。

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

标而制定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金融政策之一。经济的发展

会影响政府货币政策的取向,货币政策的正确与否又将影响到经

济的发展。在我国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政策在国民经济中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

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二)货币政策的手段。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运用四个政

策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和超额储备。

第 685 页

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法定准备金率。在经济高涨时期,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

金率,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存款中保留更多的准备金,相

应地能够放出的贷款额减少,派生的存款额下降。其结果是市场

上的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利息率上升。利

率上升又会抑制投资需求,社会总需求进一步膨胀的势头就会得

到抑制。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则会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其

结果会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相反,从而起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作

用。

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

当中央银行要抑制通货膨胀或防止货币供应量太多诱发通货膨胀

时,就适当提高再贴现率,即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这一

方面使商业银行的贴现成本上升而适当减少贴现;另一方面商业

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也被迫上升,否则无利可图。这样会使企

业贷款成本加大,从而减少向商业银行的贷款。这样,中央银行

就达到紧缩信贷规模,抑制总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进而减轻

通货膨胀压力的目的。反之,当经济衰退时,为刺激经济增长,增

加就业人数,中央银行会降低再贴现率,使经济复苏。

公开市场业务。指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

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如公债、国库券等),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

一种做法。具体操作过程是: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在金融

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这将产生两种效应: 个人和团体卖出

政府债券,换回货币,势必会增加商业银行存款,从而促使商业

银行增加放款,并通过派生存款的作用,进一步增加市场上的货

币流通量,也扩大了投资的资金来源。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

上买进政府债券,将直接推动债券价格上升,银行利率相对下降;

同时,货币流通量增加也会使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发生

变化,迫使利息率下降。投资者借款的利息负担减轻,投资预期

第 686 页

收益增加,投资意愿上升。在资金来源扩大、投资意愿上升的双

重作用下,投资规模趋于扩大,社会总需求也会相应扩张。在经

济高涨时期,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使社会货币供应量减少,抑

制总需求。

(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目的,

在于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以保障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

衡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

货币政策两种。

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衰退时,

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

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其政策手段主要是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

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其

中任何一项政策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

手段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时,

中央银行则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主

要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

券等。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

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等,这些措施的联合运用对总需求的膨胀势

头会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三、收入分配政策

(一)收入分配政策的内容。收入分配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

定的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

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一般来说,任何一项收入分配政

策都包括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选择和具体实施措施两个部分。

收入政策目标选择可分为收入结构政策目标选择和收入总量

政策目标选择。在选择收入结构政策目标时,政府主要应该考虑

收入差距的可承受程度,在平等和效率之间作出选择。在市场经

第 687 页

济中,平等与效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如果社会成员之间的收

入差距过分悬殊,影响到社会稳定时,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应侧

重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平等;反之,如果劳动者缺乏生产积极

性,经济效率低下,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则应侧重于提高经济效

率。在选择收入总量政策目标时,政府应该主要考虑国民经济的

总量平衡,通过收入总量的变化,调节总需求,保障经济稳定的

增长。

(二)运用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利益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的收入

分配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政府在选择收入政策目标时,就必须

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尽可能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初次分配上更多地体现效率;再分配时

更多地体现公平。允许一部分人或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最

后达到共同富裕。在收入分配上搞绝对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广

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过大的

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非劳动因素所造成的收入分配悬殊,同样

会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从而使

经济发展严重受挫。

收入分配政策常常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

政策等联合运用,一方面调节总需求,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另

一方面则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各地

区的经济发展。

四、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的内容。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

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

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产业结构,促

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产业政策包括的内容很广,主要由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

政策构成,此外还包括产业技术政策和外贸政策等。产业结构政

第 688 页

策是处理产业相互之间的政策,其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

高度化;产业组织政策是处理同一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

的政策,其目标是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

产业政策在 年代至 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并逐步形

成, 年代后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形成当前制定产业政策的国

际潮流。产业政策相对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它更强调社会总供给的调节,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更加

深刻地干预社会再生产过程;与注重调节总需求的政策相比,它

的调节时间更长,内容更具体,其操作具有更大的综合协调力。

(二)产业政策的作用。合理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根据需求结构

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保证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现代

化,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体平衡和结构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

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有利于保证和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

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产业政策的实施对策。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产业政策

的实施对策可分为以下几种。

政府直接干预。其具体手段有:直接投资、调配物资、强

制性的行政管制等。通过这些手段,直接影响各产业及产业部门

内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分化。

经济手段。采取有差别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

工资政策等,借以改变某些产业所处的环境 件,影条 响生产要素

的流动,扶植或限制某些产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

立法措施。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干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

织的形成。如美国以反垄断、促进竞争为主的《反托拉斯法》,日

本以促进企业合并、扩大规模为目标的《产业振兴法》,以及其他

种种保护本国产业生存发展的贸易立法等。

由政府进行指导和协调。主要是按照市场原则和市场信

第 689 页

号,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劝导、指引、协商和合作,来协调企业

的行为,使之符合产业政策目标的要求。

五、区域政策

(一)区域政策的内容。区域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

手段之一,是指政府运用多种政策措施和经济杠杆,依据各区域

发展的不同条件和水平,协调和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政策的目标是解决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问题,包括生产力

的整体布局、生产力部门布局、地区生产力布局以及企业区位的

选定。生产力布局既是人们经济活动的结果,又是人们经济活动

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尤其是区域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各地区

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区域政策的实施手段。政府利用区域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的基本方针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优势互补。

利用计划手段,加强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引

导,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出发,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利用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地区问的分工协作,加

快地区经济网络的形成。

利用产业政策,校正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偏差,实

现市场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

在“九五”计划中,我国加强了区域政策的力度,把对中西

部地区的政策倾斜提到议程上来,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

六、计划指导

(一)计划指导的形式与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在调节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但这决不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已经丧失

了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相反,计划仍然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

手段。

第 690 页

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所体现的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和战略规划,是以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

政策和区域政策为背景的,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政府计划,无论在形式上还是作用上都根本不同于传统计

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计划。政府计划要从以往的直接管理微观经

济活动,定指标,分投资,批项目,拨物资,转向重点制定和提

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重大方针和政策;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

进行直接管理,转向主要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进行间接管理。

同时,要在中长期经济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取消指令性生产、分配计划,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行

政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对于国家必须直接掌握的少量战略性物

资,主要采取国家订货的办法;通过综合协调运用财政政策、货

币政策等,贯彻实施产业政策、收入政策、技术政策、区域政策、

进出口政策,以及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经济总量的平衡和

重大结构的优化,以使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科学地编制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

首先必须要搜集全面、准确的经济信息。在掌握了大量经济信息

之后,就要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在

此基础上,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综合分析,并作出科

学的预测。

科学地编制计划,还需要在掌握大量经济信息和经济预测的

基础上进行计划决策。计划决策是政府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

展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作出的抉择。这是各

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国民经

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大比例关系、重大项目建设、地

区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口、就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重

大计划决策。计划决策一般按调查和建议、论证和评审、比较和

择优、审定和批准等四个程序进行。

第 691 页

政府在编制了经济计划之后,就要选择达到计划目标的措施

或手段,以具体实施计划。可供选择的措施或手段有经济手段、法

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

的经济发展计划是以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为主要手段来贯彻执行

的,使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时也必须与经济手段配合进行调节。

(三)建立分级管理和分级调控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体制,不仅要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中央和

地方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级

管理和分级调控体系。

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统一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说

有关全国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的制定、国民经济统一布局的调整、财

政与货币政策的调整、跨区域的战略性建设项目的确立、重要战

略行业的扶植以及重大改革举措的确定和实施,都应属于中央决

策的范围,其他有关区域性发展问题,地方性的改革、地方国有

企业的资产管理等问题则应由地方政府决策。各级地方政府管理

权限的划分,也要坚持抓大放小的这一基本原则。

注意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作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省

级政府是沟通中央与地县的重要环节。正确地规定省级政府管理

经济的权限,充分发挥其在贯彻中央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和集中

领导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调控经济、抓好经济管理的积极性,是

新型的分级管理和调控体制的重要任务,也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

方关系的关键。就现实情况来看,应适当增加它在管理本省经济

工作中的权限。

建立分税制度。税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调控经济的

重要手段。

七、经济监督和社会监督

(一)经济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经济监督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

构,依据法令、指令、计划、政策及制度中规定的各项标准和限

第 692 页

额,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察和督导。政府

的经济监督是宏观经济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保证国

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实施的经济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各

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和形式。

依靠法律手段进行管理和监督,即主要是依据法律,通过

司法来完成其对经济活动的监督。

依靠经济政策和各类经济法规进行的管理和监督。

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主要包括工商行政

管理和监督、物价管理和监督、质量监督和计量监督等。

强化政府经济监督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有利于企业增强自我约束机制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有利于形成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

有利于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保证政府的各项宏观

经济政策和法令的贯彻落实。

(二)建立正常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依靠法律和政府监督之外,还应依靠广

泛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团监督以及

社会舆论监督,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督体系。在

市场经济中建设起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体系,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

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群众的监督,主要包括:

社会团体的监督。如工会对劳动安全和环境的监督;消费

者协会对商品质量的监督;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同业之间对产

品质量、服务质量、价格的协议等方面的相互监督。

舆论监督。主要是新闻媒体对企业经济行为的表扬或批

评,对违法乱纪事件和个人的揭露,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第 693 页

群众监督。主要是人民来信来访,消费者向政府有关机构

和消费者协会及同业公会进行的投诉,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表扬、

批评和揭露,等等。

除了法律、政府的经济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这些外部监督之外,

企业自身和同业之间的自律也非常重要。行业协会、同业公会都

应制定自律公约,把外部监督与自觉遵纪守法结合起来。总之,法

制化、监督体系及同业之间的监督与企业的自律,是维护正常的

市场经济秩序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第 694 页

第二十九 章企业转机与建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

放向集约转变的体制保障。为此,在微观层次上必须转换国有企

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享有民事

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要达到转机的目标,必须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本章主要讨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

的建立、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与对策三个问题。

第一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

现代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也是一个输入人、财、物、技

术、信息、管理和自然资源,输出产品、劳务和服务,辐射经济

能量和社会能量的耗散结构体。企业作为一个开放式动态人造系

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机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循一定

的规律,并按一定的工作方式运行。简单地说,现代企业经营机

制是指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下,企业运行规律和内在工

作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具体地说,它是通过正确处理企业

内部的人、财、物之间以及责、权、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些

关系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使企业具备生产经营功能,成为严

密、有序的生产经营系统。全面把握企业经营机制的概念,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企业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载体。企业经营机制是通过具体

第 695 页

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生产经营活动表现出来的。

(二)企业经营机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企业内在的、本质

的必然联系。虽然,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企业共性中概括出企业经

营机制的内涵,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经营机制与具体的企业

及其环境有关。不同类别的企业,其经营机制存在差异,就是同

一企业不同时期或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其经营机制产生的作用

和效果也不相同。

(三)企业经营机制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被认识的。我们只

有认识它,才有可能产生我们期望的作用和结果。之所以有些企

业兴旺,有些企业衰败,是因为人们对经营机制的认识和驾驭能

力不同所致。

(四)企业经营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既与企业内部条件有关,

也与企业外部环境相联系。既需要一定的条件或因素作前提,也

需要一定的经济体制作保证。

(五)在任何经济体制下,企业都存在经营机制。不论是在传

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

营机制始终存在。但是,由于两种体制的不同,企业经营机制是

截然不同的,产生的作用和后果也是不同的。

二、企业经营机制体系

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体系。从系统的构

成要素和组成来看,企业要素不仅包括人、财、物等,同时还必

须考虑权、责、利,这样才能使企业成为一个统一体。因此,企

业必须拥有独自的利益,从而形成企业的利益机制;追求利益并

获取利益是以科学的决策为前提,从而企业应有决策机制;企业

行为受到企业内、外力的驱动,这就形成动力机制;企业行为还

要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这就形成约束机制;企业是一个

动态的系统,它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以求得发展,这就形

成发展机制。

第 696 页

企业的利益机制、决策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发展机

制既具有各自的功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它

们组成一个统一体,共同发生作用产生某一后果。其关系如图

所示。

动力机制

决策机制 利益机制 发展机制

约束机制

图 经营机制关系示意图

其中利益机制是核心机制,对其他机制产生作用,其他机制

对其又产生反作用。约束机制对决策机制和发展机制产生制约,规

范其行为,促使其正常高效运转。动力机制对决策机制和发展机

制有促进作用,促使企业科学决策,重视发展。同时,企业经营

机制的五大组成部分各自又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

用的子机制,构成经营机制体系(图

为了更好地认识企业经营机制的构成及其体系,就必须要对

企业五大机制逐个进行剖析。

(一)企业利益机制。利益是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的物质力量

和精神力量的综合。企业利益机制是企业及其成员从维护自身利

益出发,对企业外部环境中各种经济现象及其变动的反应方式和

企业中不同成员的行为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制约影响方式。企业利

益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对其利益进行公平合理

的分配而起作用。有人提出:效益 (正确的决策 效率)。这

是说效益是决策和效率的函数。提高效益要以正确的决策为基础,

并通过提高效率的途径来实现。企业利益分配要求公开、公正、公

第 697 页

平,要体现这三条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企业作

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竞争者,利益既是其追求的重要目标,

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企业利益机制是经营机制的核

心机制,它包括效益机制和分配机制。

图 企业经营机制体系示意图

(二)企业决策机制。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美国著名经济

西蒙说过:管理就是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 决策。

这句话说出了管理的实质即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成败的

关键,我国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决策是根据企业目标,通过市

场调查、分析和预测,制定经营方案,并运用科学方法选择、确

定、实施方案的过程。决策机制是决策过程、决策权力及其相互

第 698 页

关系的总和。它包括目标机制、领导机制、组织机制、民主机制

和风险机制等。企业目标机制是企业长期和近期、宏观和微观、经

济和社会目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是决策的方向。领导机

制主要包括领导者、领导关系和领导监督三个方面。其中领导者

的素质很重要,直接影响决策的成败。组织机制是根据企业内外

环境变化,组织生产要素,调节员工的协作关系,实现自我发展

的机能。企业决策方案通过企业组织得以实现。民主机制是企业

各阶层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并进行监督的一种机能。决策只有建

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减少失误。

(三)企业动力机制。企业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驱动因素

的总和。企业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的拉力和压力;另

一是企业求生存促发展的内力。企业外力主要包括市场利益刺激

企业而产生的拉力,以及市场风险和激烈竞争刺激企业而产生的

压力。企业内力主要包括企业对经营目标的追求及其激励促使企

业员工产生的积极性。企业动力机制是以利益机制为基础的,它

主要包括企业权力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权力机制是企业

作为自主经营的法人经济实体拥有的各种权力以及相互关系的总

和。企业权力机制是以法人财产权为基础的,它是企业拥有自主

权的前提。竞争机制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机制。企业外部环境是充

满竞争的,企业内部必须引入竞争才能从紊乱走向有序,主动地

适应外部环境。企业激励机制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的方式及其

效果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利用各种因素和手段,充分调动企业员

工的积极性。由于不同企业激励方式和效果的差异,造成了企业

动力的强弱。

(四)企业约束机制。约束原指对物质位置及其运动条件所加

的限制。企业约束机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对企业构

成约束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作用,使企业行为限制在不超

出规定范围的制约机制。企业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

第 699 页

企业外部环境的约束,也可称为宏观约束。它主要包括市场约束、

社会政治经济约束、法律约束、行政约束、预算约束、责任约束

以及社会公众约束。二是企业内部自我约束,也可称为微观约束。

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构成要素及经营机制,为适应宏观约束并

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所进行的调节。控制过程中对企业自身行为产

生的有关限制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约束、股东约束、企业财务约

束、企业内部监督约束、企业利益约束、企业管理约束等。要实

现企业的自我约束,企业的权力、责任、利益必须明确,并形成

制度,规范其行为。

(五)企业发展机制。企业的自我发展机制实际上包括两种形

式,即自我扩张与自我收缩。过去有些人一提发展,就是扩大企

业规模。其实,收缩企业规模也是一种求生存、促发展的方式。企

业发展机制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根据

需要,进行扩张或收缩使企业得以生存,促进企业发展的机能。企

业发展机制主要包括企业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技术改造和产品

更新换代、企业留利与积累等。企业自我发展机制是企业自主权

的一个具体表现。要促进企业自我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

确定企业自我积累的比例,处理好企业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二要

确定企业自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做出战略发展规划;三要确

定企业发展的速度,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四要确定企

业发展的行为,使企业行为科学、规范、合理;五要根据实际情

况确定企业发展的规模,使企业规模适当,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以及

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研究探索,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下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搞活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和生产力的解放。也正是基于此,我国才确立了转换企业经营机

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针、政策。

第 700 页

将原有的企业运行机制(或经营机制)转变为现代企业经营

机制的目标就是使企业真正面向市场,成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

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

体。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把占主导地位的我国国有企业的内在

机能和行为方式由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使我国国有企业动力充足、约束强化、运行科学、充

满活力。

自主经营是企业进入市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它是指企业运

用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权。企

业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地对其生产经营活

动和内部管理作出决策,并组织实施。

自负盈亏主要是指企业对其经营结果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自我约束是指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处

理国家、企业、职工的关系,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

益和长远利益,自觉规范企业行为。

自我发展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增加生产投入,推进

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和增值。

(二)新旧体制下企业经营机制的对比分析。新旧体制下企业

经营机制是截然不同的,要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就必

须弄清在新旧体制下企业经营机制的区别,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

规划和措施。为此,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对新旧体制下企业

经营机制进行分析。

从微观上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是真正的

企业,而是国家这个大企业下的一个车间,是一个封闭式的静态

系统。垂直的决策系统不仅使国有企业缺乏横向联系,而且必然

使国有企业依附于政府或主管部门,使国有企业沦为一个非独立

的单位。由于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独立的决策权和独立

第 701 页

的利益,因此企业就不可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

我发展。企业重执行、轻决策;重速度、轻效益;重形式、轻实

质就成为必然。在新体制下,企业是一个开放式的动态的人造组

织系统,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独立的决策权和独自的

利益;同时,企业应是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是以

市场需求来调节自身行为的,不应有主管部门。企业与政府的关

系也是平等的间接的关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具有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享有民事

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企业才有动力,并通过科学决

策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改善内部条件,从而使自身得以健康地

是新旧体制下国有发展。表 企业微观上的对比分析。

表 新旧体制下国有企业微观上的对比分析

新体旧体制下的国有企业 制下的国有企业

封闭式静态系统,依附于国 开放式动态系统,政企分开,与国家政

家,政企不分 府是平等的间接关系

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自 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自主决策权

主决策权和自身利益 和独自的利益

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负盈不负亏,短期行为严重 、

自我约束

动力不足,约束软化 动力充足,约束强化

以政府计划、指令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

缺乏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加强,信息渠道畅通

重形式、轻实质,重执行、轻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决策,重速度、轻效益 重视科学的决策

重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从宏观上看,在传统体制下,国家对资源的配置手段是计划,

企业要得到资源主要是等、靠、要;企业的投资渠道单一,主要

第 702 页

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企业产品的交易不是市场交易,而是企业与

政府或主管部门之间的交易。从产权制度上看,国有资产所有者

缺位,产权关系模糊。国家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主要是以行政手段

为主的直接控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是资源

配置的基础机制,市场供求状况引导企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

消费。企业是通过市场取得资源,其本身就是投资主体,且投资

渠道多元化,企业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在产权制度上,

国有资产有明确的代表,国家对其投入企业的资产享有终极所有

权,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国家对企业主要采取以经济、法律手

是新旧体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表 制下国有企业宏观上

的对比分析。

表 新旧体制下国有企业宏观上的对比分析

旧体制下的国有企 新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业

计划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统一、开放、条块分割,部门壁垒 竞争、有序的市场

投资渠道单一,主要是政府财政 投资渠道多元化,金融单位、股东

拨款 投资等

产品面向政府,通过政府实现交产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

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产权关系 明确了国有资产代表,产权关系

模糊 清晰

以行政方法为主的直接调控 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方式为主的

调控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途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

现转机的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搞好国有企业的需要;同

月 日,我时也是塑造市场微观主体的需要。为此, 年 国

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规定了企业的

第 703 页

项权力,以期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得以转换,实现转机的目标。然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企业的自主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

实。仅靠下放权力不能使企业的经营机制得以转换,转机的目标

不可能得以实现。这是因为:

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力的是各级

政府部门和机构,它们作为所有者,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是理所

当然的。因此,企业的自主经营是不可能的。即便短期企业获得

了一定权力,也不能长期得到保证,当政府的职能难以实现的时

候,政府就利用所有者的权力,使企业行为政府化。

由于企业的资产和国家财产没有清晰的边界,国家事实上

对企业负有无限责任,造成事实上的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另一方

面,作为所有者的代表,政府各部门都可对企业作出决策,而不

承担决策的后果,这也为企业不负亏找到缘由。

由于企业所有者代表的缺位,使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很

难实行。企业短期行为严重,从而不能使企业实现自我约束和自

我发展。

上述几点使企业偏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微观主体行为的要

求,加之企业没有法人财产权,企业不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总

之,要实现转机的目标,光靠下放权力是不够的,只有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经营机制得以转换,转机的目标才能实现,

才能塑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与内容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到目前为

止理论界都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要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应

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 704 页

现代企业制度是针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企

业制度而言的。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是为适应计划经济而建立起

来的。尽管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权限和利益有些不同,但都未

能解决传统国有企业的痼疾。这些痼疾主要表现在:企业的产权

模糊,所有者缺位;产权的凝固化;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机构行

政化,造成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权,国家对企业负无限责任,企业对职工负无限责任;企业吃国

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正

是国有企业的这些先天不足造成企业活力不足。也正是基于此,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就着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以期提高其活力。但

十四大以前的企业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进行的,并

没有触及国有企业制度本身。尽管企业改革对提高企业的活力起

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未能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

度,国有企业还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的经营机制得不

到根本转换。因此,必须用现代企业制度取代传统企业制度,才

能提高企业的活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相对早期的企业制度而言的。和其他事物

一样,企业制度本身也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由单一

业主企业到合伙企业再到公司企业的发展过程。单一业主企业是

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业主直接 营,享有企业的全部经营利润,

同时业主要负无限责任。当出现资不低债时,业主要用自己的全

部财产清偿。它的局限性是规模小,筹资困难,风险大。随着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对资本的

需要增大,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分散经营风险,出现了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者共同出资兴办的企业。企

业一般是通过合同来规定投资者的分配方式和亏损责任。和单一

业主企业相比,合伙企业扩大了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分散了经

营风险,但所有合伙人都要负无限连带责任,风险大;加之合伙

第 705 页

人对企业都有决策权,造成管理的困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

步提高,单靠个别企业的资本积聚很难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

进行资本的集中。另外,由于竞争的加强,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增

大,使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增大,这样就出现了公司制企业。公司

是指由比较多的投资者共同投资创办的企业。根据投资者承担的

责任不同,公司在法律形态上又可以划分为无限责任公司、两合

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如果从企业财产的终极所

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来考察企业制度的演变,可以发现它经

历了从企业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统一到分离的过程。

这种分离的最彻底的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国

有企业的改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划清国家作为投资者和企业资

产的界限,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企业制度,其主要形式是股份

公司。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现代企业制度既有别于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也不同于早期的企业制度。其主要

特点是: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产权是

明晰的,权责也是明确的。主要表现在: )投资者投入企业的

财产与其他财产有着严格的界限。投资者以其投入企业的财产行

使其权力并负有相应的责任。 明确并确定了企业财产的代表,

从而对投入企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起到了监督作用。 从法律

上看,企业具有法人财产权,这为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铺

平了道路。 企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

东们成为委托人,而经营企业的企业家则成为代理人,委托人和

代理人的权力和责任在法律上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有限责任

制度。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对企业负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资额

对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

第 706 页

政企分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政府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

质的组织。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

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

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公平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

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管理国

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政

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

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并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机制健全。 企业制度下,企业是以

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必须提高效益,并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更多的

产出;同时企业也具有良好的分配机制,因此企业具有良好的利

益机 )由于具有良好的领导机制、目标机制、组织机制和制。

风险机制,因此企业决策机制健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投

资者、经营者、职工的利益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因此企业具有

良好的动力机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

投资者、经营者、职工的权责明晰,互相制约,因此具有健全的

约束机制。 )企业依靠自己的积累来发展自己,并且有良好的

积累来源,因此企业具有健全的发展机制。

管理科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领

导者的素质高,并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健全管理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从本质上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它包括

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的组织制

度和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其最主要的标志和内容就是企业法人

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其基本特征就是建立了企业的法人治

第 707 页

理结构。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是企业不仅要在管理思想、管理组

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实现现代化,而且把这

几方面的内容和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企业实行有效的管

理。

二、公司类型

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组织、登记并成立的营利性社团法人。公

司是由多个出资者共同创办的企业。由于出资者承担的责任不同,

公司在法律形态上可以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

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四种基本类型。

(一)无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就是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

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它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公司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当公司破产或解

散清算时,如果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支付其所有债务时,股东要以

自己全部的财产支付公司的所欠债务。

全体股东都对公司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

公司股东有权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统

一的。

公司的股本无需政府的同意可以任意增加和减少。

公司无需公开财务和经营权。

(二)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股东以出资额对公司

的债务负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除

此之外,它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公司不得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额一般由他们自己协商确

定,公司出具书面股份证书证明股东的出资额。不公开认购股份,

不许股份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出售。

公司的股份一般不得任意转让。如果情况特殊需要转让

时,必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第 708 页

公司的股东较少。国家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严格

的 之限额规定。我国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

间。

股东可以参加公司的经营和生产活动。

(三)两合公司。由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和负有限责任的股东出

资兴办的公司,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至少有一名有限责任股东和一名无限责任股东。

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一般由无限责任股东从事经营,有

限责任股东提供资本,参与分红。

公司的有限责任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有

限责任,而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

由于两合公司筹集资本要比无限公司容易,因此有着更大的

规模;公司的信用程度特别是责任感要比有限公司高。但两合公

司和其他形式公司相比稳定性不强,有限责任股东的权力易受损

害。

另外还存在股份两合公司,事实上它是两合公司中的一种特

殊形式。在股份两合公司中,有限责任股东的出资以股票的形式

出现,并且这种股票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四)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等于或超过一定的

法定人数的股东出资设立,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份,股票一

般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并转让的公司。它有如下特征: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多,股本大,资金雄厚,具有较

强的竞争实力。

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份,并以股票的形式公开发

行并可以自由转让。

公司的股东以出资额对公司的债务负有限责任,公司以其

全部出资额对其债务负有限责任。

财务公开,经营权公开。各国公司法一般都规定,在每年

第 709 页

财政年度终了时,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布年度财务报告。

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就是财产(一)产权的内涵。产权( 权的简

称,是资产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及其代理关系的统

称。正确地理解产权的概念,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产权是若干权能的集合,而不是专指一项权能,它的核心

是所有权。在经济学中,可以将产权分解为所有权、占有权、支

配权和使用权四项权能;而在法学中一般则分解为所有权、使用

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其中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它是由法律规

定的行为主体(所有者)对于客体(财产)的最高的、排他性的

独占权。其他权能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产权的各项权能既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企业制度的演变

是以产权的权能由统一转向分离为基本内容的。在单一业主企业

下,产权的各项权能是统一的。在公司制企业中,产权的权能实

现了分离,从单一业主的原始产权到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

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和代理关系。

产权的清晰程度不仅影响企业的行为和后果,而且会减少

交易成本。众所周知, 科斯的产权理论是在论述社会成本问题

时提出的。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且大于零,产权的明确界定可以

减少交易双方的扯皮,即减少交易成本,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然

而,我国的产权在第一层次上,企业内部就不清晰。企业没有法

人财产权、国有资产代表缺位以及出资人事实上的负无限责任,使

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

低下。

(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

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这个制度安

排具体地表现为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对财产占

有、支配、使用、收益和处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产权主体的地

第 710 页

位、行 现代企业为权利、责任、相互关系加以规范的法律制度。

产权制度的特征是:

产权清晰且代表明确。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下,出资者是

谁;是由谁来代表的都十分明确。

实现了原始产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法人财产权和经营

权的分离。

产权具有流动性。

使出资者的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得到保证。

(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内容。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有以下三

个方面的内容。

法人财产制度。法人财产权是指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的财

产具有排它性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和自由处置权。它是现代

企业产权制度的前提。也就是说,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只

能拥有属于他所投资的那部分股权,每一个股东都不能单独地去

支配企业,无论这些出资者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尽管他们都是权

利主体,一旦他们共同投资,组织设立新的公司,公司法人便自

成为主体,股东仅仅是公司的成员。除了解散清理和依法转让外,

他们不能抽走他们的出资。公司的财产是独立的,具有排它性,这

是公司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

法人财产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企业制度的演变

过程看,企业的财产逐步脱离了个人而独立性不断加强,当有限

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后,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

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使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经营出资

人的资产,并摆脱出资者的直接干预。出资者作为股东拥有他所

出资的那部分原始所有权(又称终极所有权),并享受法律规定股

①参见邓荣霖:《现代 页企业制度概论》,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第 711 页

东的公益权与自益权。

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制度是指出资者以出资额为限对

企业的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负有限

清偿责任。

当古典产权转变为现代产权,企业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出资者拥有他所出资的那部分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他们不能直接

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法定赋予他们来行使其权利,

他们的出资额与他们的财产有明确的边界。很显然,如果让他们

负无限责任,他们必然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否则,他们承

担的风险很大,存在企业亏损可能赔掉出资者最后一个铜板的可

能 从而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 并,让出资者承担有限责任

赋予相应的权利,使投资者放心;同时,由于企业有独立的法人

财产,使企业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可以用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

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以自己的独立财产承担财

产责任。在这里,企业作为法人与自然人一样,取得了法律主体

的地位,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其行为的后果。

正是有限责任制度,解决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企业由此也

取得了自主经营的权利。可以说有限责任制度的创立,是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使资本的集中成为可能。

法人治理结构。公司企业与自然人企业不同,它是一些人

出自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独立的团体。因此,它们是通过法人治

理结构来进行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

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并通过法定的形式明

确各个组成部分的责、权、利,形成了调节所有者、公司法人、经

营者和职工之间关系制衡和约束机制。在这种治理结构下,终极

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各自都有人格化的代表。

在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

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并将财产交付他们来托管。同时股东大会

第 712 页

还选举监事组成监事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高层经营

人员是受聘于董事会,在授权范围内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负责(图 。可见,法人治理结构是由决策机构、监督机构、

执行机构组成的。决策机构是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组成的;监督

机构是由监事会组成的;经理人员则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

构。

图 法人治理结构示意图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

的难点与对策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

体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重新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微观主体,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为此,从 年底,开

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

得了不少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有以下几个难点问题,

如果在这几个难点问题上没有突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不可

能实现的。

一、国有资产的托管

过去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模糊的突出问题就是国有资产代表缺

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界没有统一

的认识,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因为国有资产不能量化到人。从

第 713 页

理论上讲,由于国有资产属全体人民所有,而代表人民利益的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此,有人提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管理国有资产。然

而为了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也为了投资主体的分散化和多元

化,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选择是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

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

当各级政府代理国有资产就产生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既担负着社会管理职能又担负着国有资产管理职

能。政府的目标除了发展经济,还有稳定物价、实现充分就业等

目标,它的目标具有多重性。而企业的目标则是追求盈利最大化

的单一目标。这样就产生了多重目标和单一目标的冲突。当政府

的多重目标难以实现时,就会利用一切手段将政府的目标内化给

企业,产生新的政企不分。即使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落实了企

业的法人财产权,在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政府仍能

利用所有者的权利,通过控制企业法人代表,达到政府目标企业

化。另外,由于政府是由各个具体机构组成的,它们都能代表政

府行使所有者权力,造成十几条腿插足企业。前段时间的试点也

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产权代表确定问题。当政府管理国有资产时,由谁来代

表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的权力,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负责,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产权代表仍然缺位。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政府的社会职能和

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开。国务院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各

级政府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局是国

有资产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

制度,清产核资,并授权将国有资产委托给各个国有资产的经营

组织如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去经营,从而

从组织上保证政企分开。各经营组织对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负

第 714 页

责。国有资产的经营组织作为股东对其所投资的企业行使股东的

权利,并要明确到个人。另外,为了保证这些委托人能代表国有

资产,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解决国有资产

代表缺位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另一大难题就是

企业的债务过重 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据统计资料显示,到

为 亿元,国有资产负债率为 。造成国有企业债务过

重的主要原因有 长期以来国家对已建企业很少以下几方面:

追加流动资金,而企业的利润在改革前又全部上交给国家,企业

的流动资金少,加之企业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要,因此企业不得

不向银行贷款以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 由于“父爱主义”、财

务的软约束与无人对项目投资后果负责,使投资效果差,企业还

债能力 )我国自差。 年代初实行“拨改贷”后,本应由国家

注入的资本金(技改基金和建设基金)也改为向银行贷款,使企

业的负担加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呆帐、死帐所造成

的资金损失,一直没有解决。

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现实状况,解决其债务过重问题的具体对

要抓大放小。国家着重搞好策是: 国有大中型企业,把小企

业通过租赁、股份合作制、托管、拍卖等形式转移到社会。否则,

国 )对一些负债率过高、符合家的包袱太大和管理成本过高。

国家产业改革的企业,国家可 “拨以补投一定数量的资本金。

改贷”形成的贷款应改为“贷改投”,国家应将贷款改为资本金。

“债改投”,对企业从银行借在自愿的情况下,可实行 款所形

成的债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债改投”。

对一些呆账和死账,可冲销企业的公积金和资本金。

值得重视的是:企业负债经营是一种普遍现象,最根本的是

企业的偿债能力。因而最根本的途径应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

第 715 页

而传统的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这就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

行制度的创新。上述途径是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在转机建制过程中

应采取的途径。

三、富余人员问题

由于我国在建国以后一直采取高就业政策,以及我国的就业

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再加之推行重工业化战略和经济效益差,使

经济发展未能带来就业同等的增加,使我国国有企业冗员严重。据

估计,我国国有企业隐性失业在 左右。如何解决企业的富余

人员问题,将企业塑造成为以营利为目标的市场主体,成为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大难点问题。

由于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缺乏和职工离开企业的高成本,目

前很难将富余职工全面推向社会。从长远看,建立失业保险基金

并使之有效运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部分城市和

地区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就近期看,在积极推

行目前的企业与职工分担保险改革费用的同时,针对目前企业富

余人员数量庞大与保险基金严重不足的矛盾,还需采取以下措施

缓解当前的矛盾。

(一)国家财政适当拨款来充实保险基金。

(二)企业原有的国有资产从价值上切出一块作为保险机构的

直接投资。这样也有利于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三)进行相关配套改革,减少职工退出企业的成本。目前,

职工退出企业不仅仅普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再就业从而失去

生活保障。同时,职工一旦退出企业,就意味着住房、医疗、子

女教育等方面失去保障,其退出成本是高昂的。因此,住房的非

企业所有的改革,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基础教育的社会化

等方面的改革是企业减少富余人员的必要条件。

(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富余人员自谋就业门路或有计划地

创办一些再就业项目。在起步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仿效福

第 716 页

利企业的优惠政策减免税收,来促进其吸收失业人员再就业。

(五)实行买断政策,即企业一次性地给予富余人员一定的经

济补偿,作为企业与富余人员之间脱离关系和富余人员自谋职业

的费用,并规定这笔补偿的相当比例不得在近期作为生活费用支

出。

(六)进行再就业培训,提高富余人员的素质,为其再就业奠

定一定的基础。

四、企业办社会问题

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国有企业承担了很多的社会

职 一旦成为企业的职工,个人的全部便都由企业承担。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塑造成以营利为单一目标的市场主体,企

业将不能承担本应由社会承担的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工的

住房、社区服务设施、企业办基础教育等社会职能。因此,剥离

企业承担的这些社会职能,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

是改革中的难点问题。

(一)养老保险。目前,国有企业的离退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比

例已相当高。离退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

包袱,并造成企业资金紧张,产品成本高,企业竞争力减退。在

目前养老基金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有必要实行养老金的社会统筹。

这是因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工资、低消费政策以及国家

对企业的统包统分政策实际上已使国家获得了本应由职工和企业

向社会保险机构上交的养老保险费用,而国家又把这笔资金作为

财政收入再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之中。 因此,就目前来说,原则

上国家应该把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的一部分用来补偿养老基金。

具体设想如下:目前已经离退的职工,其养老金全部由政府筹集

资金支付;目前的在职职工,按工龄长短由国家筹集资金补偿养

老基金,即在此工作年限内应向保险机构交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由

国家支付,在此之后,则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分担每年应交纳的保

第 717 页

险费用;刚参加工作和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其养老保险费用全

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分担,国家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这一设想的出发点在于企业转机建制之前,国家事实上已经

获得了本应由养老保险机构掌握的职工养老保险费用,并进行投

资,形成了新的国有资产和收益源泉。转机建制以后,企业和职

工应交的养老保险费用进入成本,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而不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理所应当不再由

国家负责。其现实性在于, 年新的财税体制改革措施规定,国

家暂时不向国有企业收取投资收益,这为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的前提下,由政府承担以前年度职工养老保险费用或直接发放养

老保险金提供了现实可能。

(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并

取得了不少经验。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尽快建立一

批有效运行的医疗保险机构,由职工和企业分担医疗保险费用,并

最终朝着医疗保险费用由个人承担,企业在职工工资中进行适当

补偿的方向发展。这样,一般的疾病可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医疗

费用,比较大的疾病由医疗保险机构和职工个人按一定比例分担

医疗费用,企业全部退出医疗保障这一块。

(三)住房问题。住房改革应该本着一种剥离企业办社会的思

路而不是本着一种单纯减轻企业负担的思路来制定有关政策。这

是因为长期以来执行的低工资、低消费政策实际上已经由国家或

企业掌握了本应具体分配给职工的住房资金,目前的住房制度改

革只能是对上述政策的一种利益调整。如果职工在低工资、低消

费政策下为企业工作了几十年,到头来在积蓄微薄的情况下还要

承担全额购买住房的负担,无论如何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住房

制度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企业不再兴建、掌握和分配住房,而是

由企业给职工按期发放住房补贴,由职工本人向房地产经营机构

租赁或购买住房。这样企业剥离了兴建、分配住房的社会职能,但

第 718 页

是其负担并不会减轻。企业发放的住房补贴进入生产成本,这只

是一种机制的转变,而不是把企业负担转嫁给职工。具体操作是:

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有资到目前为止,具有若干年工龄(如

格由企业无偿分配一套标准住房,并全部拥有其产权;规定年限

以下的职工,按工龄长短,部分地拥有一套标准住房的产权。从

目前开始,企业不再兴建住房,而把已有住房按上述原则处理。如

住房不够,按职工工龄长短补齐以前年度所有住房补贴,由职工

个人向房地产经营机构购买或租赁,没有工龄的新职工,一律由

企业发放住房补贴,自行解决住房问题。企业把兴建住房和维修

住房的资金节约下来,用以发放住房补贴。与此同时,针对工薪

阶层的收入情况,国家应规范房地产经营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加

强对其管理和监督,以促进其降低成本,防止暴利。让普通职工

能租得起或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买得起住房。

(四)社区服务设施问题。社区服务设施应逐步与企业机构分

离,并成立独立核算的社区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加强管理。这一

方面可以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又能创造就业机会,分

流富余人员,同时也能提高社区服务的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这

个问题应随着住房改革同步或超前进行。

(五)企业办基础教育问题。职工子女的基础教育也应该逐步

与企业分离。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企业全部承担其子

女基础教育的投资和费用;另一方面,企业又要向国家交纳教育

费附加。这严重地加重了企业的不合理负担,分散了企业的资金。

目前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企业继续上交教育费附加,而将子

女的基础教育转给政府;二是企业暂时继续举办基础教育,但免

交教育费附加。但总的趋势是第一种,政府各部门应该充分协调,

为企业解除办基础教育的职能创造条件。

第 719 页

经济日报,

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远

经济发展改革与政项目组

中国经济结构问题 上、下册,研究

经济结构的理论、应用与政策 北京:中国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参   考    书   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及中

央全会的决定、决议,以及历届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宣传部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 北京:学习出版社,学习纲要

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策 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经济日

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

正江泽民 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

李鹏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景目标纲要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策 第一卷(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洪,孙尚清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孙尚清主编

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家计委 产业政策手册

邵汉清,钟契夫 投入产出法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第 720 页

周叔莲编 产业政策问题探索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周叔莲编 国外产业政策研究 ,

杨治 产业经济学导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悦 中国工业部门结构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刘方 生产力经济学教程域,李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美]罗斯托 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 成都:四

[美]库兹涅茨 各国的经 北京:商务印书馆,济增长

[波]朱哈尔 卡莱斯基著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导论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日]吉谷丰 日本技术问题纵横谈,北京:北京科学技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史清琪主编 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京文,郑友敬主编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 北京:

[日]佐贯利雄 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 沈阳:辽宁人民

[日]植草益 产业组织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克拉克[美]肯尼斯 森,罗杰 勒鲁瓦 米勒著

版社,

社,

人民出版社,

术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社,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海:上海三联书店,

第 721 页

北京:中国经济出

北京:中国人民

北京:中国人民

工业组织学 北京:中国人民

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王慧炯主编 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

版社,

刘伟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

大学出版社,

方甲主编 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大学出版社,

董守才,沈霖,李平编著

大学出版社,

中国产业组卢东斌 织分析

[法]泰勒尔著 产业组织理论

版社,

方甲主编 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版社,

第 722 页

后 记

本书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为目标,以“博采众

长,以我为主,融合提炼,自成一家”为编写的基本原则。全书

的框架、结构与内容,以及篇章节由李悦教授进行设计,由他主

编并对全书各章进行修改、补充、总纂和定稿。本书是六位教授、

副教授和八位经济学博士的集体劳动成果。它集主编人从 多事

年教学与科研成果之大成,反映了参编人员的多年教学与科研成

果,同时借鉴并吸取了国内外同行学者所发表的具有学科前沿水

平的科研成果。

本书各章作者情况如下。李悦:导论,第四、五、七、八、二

十一、二十五章和后记;米黎钟:第一章;孙福全:第二、三章;

徐佳宾:第六章;尹蔚燕:第九、十三、十四章;李立:第十章;

郎立君:第十一、二十四章;李雪峰:第十二、十五章;曲保智:

第十六章;李平:第十七、十八、二十章;李健:第十九、二十

七章;陈宝明:第二十二章;鲍克:第二十三、二十八章;潘焕

学:第二十六、二十九章。

本书责任编辑盛杰同志为成书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徐安琳同志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孙彤教授,也都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特向上述诸

位同志和国内外同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可能会有不尽人意

与遗憾之处,恳请同行和广大读者指正,以便下次修改。

编 者

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