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15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李铁映 ( 中国社会科学院   100732)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 11 《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 , 对劳动和劳动价 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 , 分六册写作 : 《资本》 ; 《土地所有制》 ; 《雇佣劳 动》 ; 《国家》 ; 《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 1859 6 ,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 , 他又 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 ,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 。 1867 9 14 , 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 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 1883 年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稿进行了整理 , 先后于 1885 年和 1894 年出版了 《资本论》第二卷 、第三卷 。恩格斯逝世后 ,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其他遗稿 ,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 论》为书名编辑出版 ,但他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 1954 1961 , 苏共中央编译局 按马克思的手稿次序和内容重新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 ,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 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肯定了它的 历史地位 ,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 ,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 经济学巨著 ,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 ,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 是“工人阶 级的圣经”。 《资本论》问世后 ,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 党人的必读书 。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 。 21 建国至今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约有五次 : 第一次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 在生 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 、作用问题 。从 1958 年开始 ,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研读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明确提出“价值法则 ( 即价值规律) 是一个 伟大的学校” , 推动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讨 。 第二次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 这场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 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 第三次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 。 60 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 基础上 ,于光远又提出 : 只要是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 , 包括教育 、科研 、文艺 、服务等行业的劳动 , 3 2003 年第 2 毛泽东 :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1959 3 4 ), 《毛泽东文集》第 8 ,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 1 , 34 37 页。 同时参阅《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 ( 清样本 ,上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 ,1998 1 月刊印 。 恩格斯 : 《〈资本论〉英文版序言》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36 页。 马克思 : 《政治经济学批判》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7 页。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l-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李铁映(中国社会科学院  100732)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

11《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 ,对劳动和劳动价

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 ,分六册写作 :《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

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① 1859 年 6 月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 ,他又

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 ,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1867 年 9 月 14 日 ,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

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83 年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稿进行了整理 ,先后于 1885 年和 1894 年出版了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 ,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其他遗稿 ,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

论》为书名编辑出版 ,但他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1954 —1961 年 ,苏共中央编译局

按马克思的手稿次序和内容重新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 ,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

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肯定了它的

历史地位 ,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 ,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

经济学巨著 ,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 ,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是“工人阶

级的圣经”。②《资本论》问世后 ,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

党人的必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

21 建国至今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约有五次 :

第一次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在生

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 1958 年开始 ,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研读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明确提出“价值法则 (即价值规律)是一个

伟大的学校”, ③ 推动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讨。

第二次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

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次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在 60 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

基础上 ,于光远又提出 :只要是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 ,包括教育、科研、文艺、服务等行业的劳动 ,都

3

2003 年第 2 期

③ 毛泽东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1959 年 3、4 月) ,《毛泽东文集》第 8 卷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 1 版 ,第 34 —37 页。

同时参阅《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清样本 ,上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 ,1998 年 1 月刊印。

恩格斯 :《〈资本论〉英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第 36 页。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 ,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第 7 页。

Page 2: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① 孙冶方不同意于的观点 ,指出 :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只能是物质生

产劳动。② 由此引发了理论界的讨论和争鸣 ,并逐步形成了“宽派”、“中派”、“窄派”三种不同观点。

第四次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苏星针对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关于

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 , ③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劳动价值一元论》,提出 :只有物质

生产领域的活劳动 ,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④ 于是 ,由“谷、苏之争”,引发了“一元论与多元论”的讨

论。

第五次是中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⑤ 后 ,

全国上下展开的新一轮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和讨论。这次讨论有两个鲜明特点 :一是从深化

对当代劳动的认识入手 ,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新特点 ;二是结合新的实际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 ,提出了多种不同观点和见解。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的若干重大发展

31 社会主义的实践 ,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理论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 ,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实践中 ,经济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 ,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有关的 ,有如下几个

方面 :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 ;

———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 ;

———确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 ,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 ;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以及劳动、

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

———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 ;

———提出了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 ;

———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发展的理论 ;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 ;

———确立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在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实践中 ,还有许多新的理论建树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1《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 ,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不断加强 ,西方经济

学理论也在变化和发展。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较少从社会基本制度层面研究经济问题 ,大多是

在经济运行层面、发展生产力即提高效率、效益方面做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研究如何增加、聚

积、拥有财富的理论 ,是“赚钱的学问”。当然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问 ,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

的理论体系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 ,它是有实践基础的 ,有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的

成分 ,我们应予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例如 :

4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⑤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苏星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 6 期。

参见谷书堂主编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10 —112 页。

参见孙冶方 :《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载《经济学动态》1981 年第 8 期。

参见于光远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载《中国经济问题》1981 年第 1 期。

Page 3: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基本理论 ;

市场失灵理论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论证了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

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 ,分析了价格的形成和作用 ;

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强调了技术、知识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像成本收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计量分析、企业管理等具体分析工具和方法 ,我们

在分析经济问题时 ,可大胆学习、积极借鉴。关于银行、保险、证券、营销及其他服务业、文化产业等

方面的理论 ,也应大胆学习和研究。

但是 ,由于社会制度不同 ,国情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我们对于当代西方主流派经济学理

论 ,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在借鉴、运用这些理论或方法时 ,也要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51经济学研究 ,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其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或者说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研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学问。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 ,使其有利于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我们过去较多地讲生产关系和所有制 ,而对生产力的最终决定性作用重视不够。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 ,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问题 ,在小平同志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后 ,已经解决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核心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当时批判资本主义 ,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 ,是资本主义阻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61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以商品作为其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 ,马

克思集中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和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认为劳

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 ,劳动是价值的实体 ,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从而创立了劳动价

值论。在此后各卷、各篇、各章中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

和消费的整个过程的分析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以及由于

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 ,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7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是马克思

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创立的 ,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包括诸多

范畴 ,例如 :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

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如果只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视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将陷入片面性。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这是基础。

81 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 ,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揭

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学说。按照恩格斯的说法 ,唯物史观

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①;按照列宁的说法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是马克

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②。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91 我们今天讨论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什么 ? 是强调劳动、劳动者 ,还是强调资本等其他生产

要素的地位和作用 ? 对于后者 ,当然要重视 ,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生产资料 ,任何财富、使用价值

5

2003 年第 2 期

② 参见《列宁选集》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12 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740 页。

Page 4: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也生产不出来。但是 ,首先应当突出的是劳动、劳动者 !“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① 尊重劳动、

劳动者 ,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劳动、劳动者 ,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一位的是不断解放劳动、劳动者 ;发展生产力 ,第一位的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中

国的现代化过程 ,就是劳动积累的过程 ,就是劳动、劳动者解放的过程 ,就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

不断提高的过程。

101 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 ,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 ,出现了很多新情况、

新问题。主要是三大变化 ,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出现。这三大变化 ,又使劳动形态和商品形式、财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资本、科技等生产

要素与财富和价值创造的关系 ,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等问题 ,均被尖锐地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面前 ,都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

论的基础上 ,做出科学的回答。

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的 ! 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 科学

是不能丢的 ,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今天 ,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 ,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研

究新形势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 ,是十分必要和有重大意义的。

四、劳动和劳动力问题

111 今天研究经济问题 ,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劳动和商品。劳动是一个过程。劳动者是劳动过

程的主体。劳动的结果用于交换 ,就形成为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成果 ,是客体。这两者是

经济问题研究的两个角度和两个出发点。

劳动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 ,

人类历史就是劳动在一定社会形式中不断展开的历史。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促使人类自身的发展 ;

劳动创造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和人类文明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并推动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句话 ,劳动创造了人 ,创造了世界 ,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历史 ,在

一定意义上 ,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劳动史。

121 人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中进行的 ,是不断发展的。

对于劳动 ,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 :

从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来看 ,人类经历了采集和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

济 (有人称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等 ,还需要研究) 。

从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 (或简称经济形式)来看 ,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将来还会出

现后商品经济 (过去称之为产品经济 ,也需要研究) 。

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来看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

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此相适应 ,人类劳动也经历了原始

共同劳动、奴隶强制劳动、封建依附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劳动。

对于不同社会基本制度、不同经济运行形式、不同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下的劳动 ,应做具

体分析。

131 创造性是劳动的本质特性。“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② 劳动者的创造能力 ,是人

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 ,都是人类劳动运用自然资源创造

出来的。“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富之父”。科学技术的发展 ,是劳动创造性不断提高的集中体

6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 (下) ,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116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第 100 页。

Page 5: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现。人类劳动所独有的创造性 ,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

生产力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 ,科学技术既渗透到生产资料中 ,也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劳

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 ,是劳动能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能力的提高 ,劳动能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劳

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高度评价 ,①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②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

思想 ③。科学技术 ,正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141“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是劳动力的实现。劳动力从自然和生理方面看是属于

劳动者的 ,是不能脱离劳动者本身而独立存在的。但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和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

却存在不同情况 :在奴隶制下 ,奴隶的人身属于奴隶主 ;在封建制下 ,农奴的人身仍然依附于封建

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废除了 ,劳动者可以自主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

劳动力变成了一种特殊商品———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力作为商品一经卖出 ,其使

用权就属于资本家 ,形成雇佣劳动 ,劳动异化了。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已经确立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对物的依附关系 ,

即资本 —雇佣关系 ,劳动力在本质上已经不是商品。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作为一

种生产要素 ,仍然要进入市场和流通 ,因而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形式。

五、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

151 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社会主义社会 ,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保护和解放劳动者 ,

就表现为保护和解放劳动本身。劳动所得的财产不可侵犯 ,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者的根本保障 ,

体现了劳动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实现了劳动和劳动结果的统一。应提出“劳动所得神圣不可

侵犯”这个口号 ,以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 ,对下述三条 ,要在法律上予以充分保障 :

①充分保护劳动权 ;

②充分保护劳动所得权 ;

③充分保护劳动者对劳动所得的支配权。

劳动权、劳动所得权以及对劳动所得的支配权 ,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 ,是劳动解放的最基本

的含义。

改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状态 ,消除无产者的“无产”状态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追求和

历史使命 ,是劳动解放的标志与象征。

劳动者只有在政治解放的基础上 ,才能通过劳动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发展。劳动和劳动结

果相统一 ,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解放的标志。

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口号 ,不问财产的来源和财产占有的性质 ,实质上是

资产阶级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口号。

在社会主义社会 ,要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从事劳动 ,并获得劳动成果 ;要制约 (而不是立即

消灭)不劳而获和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当然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 ,但那是生产力

高度发达的将来的事情。要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7

2003 年第 2 期

③ 江泽民 :《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的讲话》(2001 年 8 月 7 日) 。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274 —275 页。

马克思 :《经济学手稿》(1861 —18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Page 6: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161 在生产力中 ,劳动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在本质上就是劳

动的创造性和劳动者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人类的历史 ,是劳动解放和劳动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

会史的锁钥。”① 劳动的解放和发展 ,是一个有着内在的一般规律的历史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

史 ,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② 在一定意义上讲 ,马克思主义就是揭示这一历史过程中

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雇佣劳动 ,是资本对劳动的统治 ,是劳动的一种异化。社会

主义从本质上讲 ,就是为了克服资本对劳动的奴役 ,以实现劳动的解放和发展。

解放人的劳动 ,也就是解放人本身。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是劳动和商品。

171 当代市场竞争 ,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

突出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使管理职能独立化、职业化 ,尤其是劳动分工的细化 ,使得劳动过程

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于是管理劳动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产业升级导致了大量劳动力向

第三产业转移 ,从而使服务劳动逐渐占据主体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 ,促

进了分工和协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因而产生了大量新的劳动形态。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

劳动等 ,成为当代突出的劳动形态。

生产力越发展 ,具体劳动的形式越发达 ,就必然不断产生新的具体的劳动形式。

六、商品生产劳动

181 讨论商品经济和劳动价值问题 ,必然要涉及到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对范畴的理

解。这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问题。由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界定 ,所以至今仍存在不同

的看法。

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劳动一般、商品生产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三个层次来界定“生产劳

动”范畴的。

从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角度看 ,人类的社会劳动 ,即社会化的劳动 ,都属于生产劳动一般。

生产劳动 (一般)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创造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一切有益于社会、满足社会

需要的劳动 ,是生产劳动一般 ;劳动结果是商品并进行交换的劳动 ,是商品生产劳动。商品生产劳

动 ,是商品经济阶段的基本劳动形式 ,而且也只存在于商品经济阶段。在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

论体系内的多数场合下 ,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③ 在商品经济

社会 ,商品生产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 ,要注意区别 ,是商品生产劳动 ,还是非商品生产劳动。在我们的讨论中 ,创造商

品价值的“生产劳动”一词可用“商品生产劳动”代替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对范畴 ,可用“商

品生产劳动与非商品生产劳动”代替。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歧义。

商品生产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劳动形式。如前所述 ,凡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 ,并进行交换

的劳动 ,都是商品生产劳动 ,其他为非商品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 ,按马克思所说 ,是指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没

有这种生产劳动 ,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性质的区别 ,不在于是不是

8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 (下)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 ,第 476 页。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88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第 258 页。

Page 7: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商品生产劳动 ,而在于是不是雇佣劳动 ,在于劳动成果的占有形式。

191 流通领域的劳动与价值创造问题。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第 2 卷第 6 章的说法 ,作为生产过

程在流通过程中继续的那些劳动是 (商品)生产劳动 ,创造 (商品的) 价值 ;而纯粹流通领域的劳动 ,

虽然是促使价值实现的必要劳动 ,但不是 (商品)生产劳动 ,不直接创造 (商品的)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 ,有以下几点应予注意 : ①据前述第“18”点 ,马克思关于价值源泉的要点是 :商品

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②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分工不断细化、专业化 ;随着市场化、商品化

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纯粹流通领域里的某些劳动环节所提供的服务 ,如商业经营、金融服务等 ,日益

商品化 ,成为无形商品 ,进入市场进行交换 ;完成这种服务的劳动 ,或者是生产这种无形商品的劳

动 ,成为商品生产劳动。根据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 ,这些劳动也创造商品的价

值。③商业服务这种商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 ,其使用价值 ,就是实现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形 ,即对生

产者来说 ,通过商业买卖 ,价值形态实现了由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 ,实现了

由货币形态向消费品的转化。商业服务所耗费的劳动 ,是商品生产劳动 ,创造商业服务这种无形商

品的价值。这种服务商品的价值 ,不是附加进原商品中 ,而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商品中。商业领域中

服务商品的价值 ,也正是这种商品经济关系的体现。

服务产业 ,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 ,其中有些问题还十分复杂 ,还须继续深入研究。

201 在现代社会 ,随着社会分工与协作的不断深化 ,生产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劳动领域不断

扩展 ,劳动的具体形态更加丰富多样 ,商品生产劳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 ,都大大拓展了 ,复杂

了 :

从人类整体的需要看 ,可把劳动归纳为三种具体形态 :一是物质生产劳动 ,创造新的物质产品 ;

二是精神生产劳动 ,创造精神文化产品 ;三是社会服务性劳动 ,既为生产服务 ,又为生活服务 ,这类

劳动在现代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科学技术劳动渗透在上述三种劳动形态

中 ,而且也存在从这三种劳动形态中独立出来的趋势) 。

从产业的角度看 ,可将劳动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后 ,第三产业得

到了巨大发展。产业升级导致了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而使服务劳动逐渐占据主体地位。

现在包括在第三产业中的以科学研究、精神文化产品、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产业 ,也

有从第三产业分离出来、形成第四产业的趋势。

从劳动职能的角度来看 ,劳动的具体形态可分为直接生产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 ,而且科

技劳动、管理劳动的作用日益突出。

信息产业、信息化带来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 ,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

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具有更加复杂的情况和特点。它们对当代经济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产生了什

么影响 ,必须深入研究。这些产业的劳动是具体形态的劳动 ,是商品生产劳动 ,是一般商品生产劳

动的具体形态。

一切创造商品并进行交换的劳动 ,都是商品生产劳动 ,不同的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分工和具体形

态。分配给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职能 ,构成商品生产的总体劳动。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公益事业等 ,

如果它们的劳动不生产商品 ,劳动结果不进入商品交换 ,就不是商品 ,尽管这种劳动非常重要、非常

复杂 ,但也不是商品生产劳动 ,而是非商品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没有意义 ,没有贡献 ,而是不创

造商品的价值。

七、商品价值

211 作为有形的商品 ,表面看来是一种物 ,但在物的背后 ,却蕴含和体现着丰富的经济关系。

9

2003 年第 2 期

Page 8: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商品 ,是具有多种经济和社会属性、具有多种形式和作用的“魔幻物”,马克思说它具有拜物教性

质。① 商品不仅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 ,而且是劳动交换的中介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载体。商品是

人类劳动的创造品。离开了人 ,离开了人的劳动 ,就无所谓商品、价值问题。

透过商品的物的表象 ,揭示其中所蕴涵的经济关系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之处。西

方经济学理论大多是见物不见人的。在那里 ,谈论的一般是物 ,是商品、货币、资本 ,基本不谈商品、

货币、资本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商品具有独立于人、独立于社会的虚幻形式 ,因而具有

拜物教性质。列宁曾经说过 ,“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商品交换商品)的地

方 ,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是既见物又见人 ,在物与物的关系

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的科学理论 ,它揭开了商品拜物教的面纱。

221 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所谓商品的二重性 ,即 :使用价值和价值。所谓使用价值

是具体劳动的成果 ,它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在商品生产条件下 ,财富的物质内容总是由

使用价值构成的。使用价值同时是交换价值和经济关系的载体 ,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自然形态。

使用价值 ,在性质上 ,可以是商品 ,也可以不是。

使用价值 ,一般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既指产品、商品本身 ,又指产品、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具体形态 ,有实物形态的、有形的 ,还有非实物形态的、无形的。

所谓劳动的二重性 ,即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 ,创造商品的二重性 ,即使用价值

和价值。使用价值体现为财富 ,价值体现商品中凝结的劳动、体现着劳动交换关系。劳动的二重性

是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31 商品生产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范畴是商品经济理论的基本范畴 ,是认识和把握商

品经济的核心问题。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 ,有一个完整的关于价值的概念体系。价

值的实体是劳动的凝结 (即抽象劳动的凝结) 。价值量是指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作为无差别的抽

象劳动 ,无论生产方式怎样变化 ,它作为人的体力与脑力的耗费这一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劳动是

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③ 当劳动

产品进入交换成为商品时 ,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才能表现为价值 ,即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这里主

要指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价值本身不是物 ,不是使用价值。价值的本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

的社会关系。

这里所谈的“价值”,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它仅仅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的价值。

离开商品 ,就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价值概念。正如恩格斯所说 :“经济学所知道的唯

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④ 商品的交换 ,实质是劳动的交换。这个劳动交换体现为价值 ,其实

质指的是社会关系、生产关系 ,即商品的社会属性。没有交换 ,商品卖不出去 ,就实现不了其价值 ,

也就不具有社会性质。这正是交换价值作为价值形式的意义。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 ,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 ,深刻地

揭示了商品的本质。正确理解商品价值这个概念 ,是理解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关键。

01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④ 恩格斯 :《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第 2 版 ,第 313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 ,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 ,第 331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544 页。

《列宁选集》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3 版 ,第 312 页。

参见马克思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第 87 页。

Page 9: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八、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241 讨论商品生产劳动 ,还有一对范畴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马克思用“活劳动”指商品生产劳

动过程中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用“物化劳动”指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体现为过去劳动创造的产

品中的人的劳动。物化劳动 ,在今天就是指一切劳动创造的非劳动生产要素 ,如机器、厂房、原材料

等实物形态的资本。马克思用活劳动、物化劳动这两个概念 ,解释它们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不同

作用。

生产要素就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必要因素。从一般的意义上看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

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非劳动生产要素 ,马克思称之为物化劳动 ,作

为生产要素 ,称之为非劳动生产要素。

在生产过程中 ,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劳动 ,或者说劳动力 ,不是一般的生

产要素 ,而是主导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没有活劳动 ,即人的劳动 ,就没有生产劳动 ,没有

商品生产劳动 ,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理论

前提上的根本区别之一。把劳动或劳动力看作一般的生产要素 ,把人的作用等同于一般非劳动条

件 ,否定其在生产中的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当然 ,没有非劳动生产要素 (包括物化劳动和自然资源) ,绝不可能进行生产 ,也不可能创造财

富。随着经济的发展 ,非劳动生产要素在量上不断增加 ,在种类、形式上不断拓展 ,出现了许多新的

非劳动生产要素 ,它们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如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等)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扩

展 ,正是人的劳动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和直接结果。

251 劳动创造价值 ,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虽然 ,物化劳动在价值的形成中起着

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 ,但商品的新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 ,物化劳动只是借助活劳动保存、转移原

有的商品价值 ,即保存、转移原有的劳动量。

马克思所说的活劳动 ———即人的劳动本身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创造商品的价值 ,是商

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当代 ,无论是劳动领域的拓展、劳动形态的变化 ,还是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 ,

都没有改变这一实质。从本质上看 ,商品的价值体现社会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

的生产关系 ,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 ,是在商品生产、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的。

商品的价值 ,正是商品经济中这种关系的体现。因此 ,价值实体中除了活劳动的凝结以外 ,仍然不

包含其它任何物质的因素。这种意义上的“价值”,不是商品 ,不能买卖。正如马克思所说 ,价值不

包含任何一个物质原子。①

物化劳动 ,不管它是物质形态 ,还是非物质形态 ;不管它是采取资本形式 ,还是其他形式 ,都是

劳动创造物。物化劳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缺少了它们 ,任何生产劳动都无法进

行。它们是劳动、劳动过程的必要条件 ,是创造使用价值和财富的基本条件之一 ,是生产力的组成

因素。可以说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过去的劳动和现在的劳动 ,构成了整个商品生产劳动的过程 ,是

商品生产劳动的历史链条。

物化劳动是相对于活劳动而言 ,是过去的劳动 ,是死劳动 ;但它不是活的主体 ,不是主动、能动

的因素 ,不能创造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只能表现这种关系。物化劳动只把自身被消耗的

价值保存、转移到新产品中 ,不创造商品的新价值。物化劳动是人的创造物。当它是商品时 ,当然

也反映人与人的关系 ,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

物化劳动是过去的活劳动的创造物 ,是活劳动的凝结 ,是活劳动的物化 ,是已经完成了的活劳

11

2003 年第 2 期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第 50 页。

Page 10: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动 ,是“活劳动的过去形态”。从交换价值角度看 ,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与活劳动新创

造的价值之和 ,即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凝结之和。

物化劳动是非劳动生产要素 ,是生产资料。它只有靠活劳动的推动 ,借助活劳动 ,并与活劳动

结合在一起 ,才能“复活”,发挥作用。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物化劳

动是商品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261 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而不是仅仅保存、转移价值 ,其结果就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反过

来决定人与人的关系 ,死劳动统治活劳动 ,“机器统治人”,物统治人。

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就意味着资本创造价值 ,也就意味着物质财富统治人、资本统治人是

合理的 (这正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蕴涵的一个内在逻辑) ,也就没有什么劳动解放、人的解放了。物

化劳动创造价值 ,资本创造价值 ,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这是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核心。

之所以会有人误认为物化劳动也是价值的源泉 ,是因为他们混淆了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与价

值的源泉 ;混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混淆了同一劳动过程中旧价值 (原有价值)的转移与新价值

的创造 ;混淆了价值创造理论和分配理论。

九、生产要素论问题

271 生产要素论强调土地、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 ,无疑是对的 ,是有很大意义的。但这个

理论的致命之处在于 ,它把人等同于物。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 ,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制的价值论 ;生产要素分配论 ,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分配理论。这些理论 ,是与马克思的劳动

价值论相对立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从萨伊 (1767 —1832 年) 的“三位一

体”公式 ,到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这套理论 ,把劳动要素与非劳

动生产要素完全等同 ;混淆价值和使用价值 ,将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说成是价值的源泉 ;把劳动力

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 ,把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 ,等同于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 ,进而推导出

生产要素分配论。这样 ,就回避了要素所有权的问题 ,否定了剩余价值的存在 ,掩盖了剥削和雇佣

劳动的本质。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进而否定剩余价值论 ,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是由其阶

级属性决定的。

281 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 ,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 ,是

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 ,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又决定着分配的形式和结构。

我们不能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直接等同于以萨伊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分配

论。生产要素分配论 ,就是把劳动力等同于物 ,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 ,甚至只作为一般的成本项目

计算 ,而把它排斥于剩余价值的分配之外。我们认为 ,按劳分配还包括对部分剩余产品的分配。也

就是说 ,劳动力参与的分配不仅包括成本中相当于工资部分的分配 ,还应包括部分利润的分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所有制决定的。商品经济 ,商品生产 ,是各种要素共同参与的活动。有要

素存在 ,就有要素的所有制、所有权问题。归根结底 ,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的。即使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 ,生产要素作为生产的必要条件 ,不仅仍然存在 ,而且还要大大发展。那时 ,

改变的只是要素的所有制、所有权的社会属性 ,消亡的只是其阶级性。

生产要素的存在和发展 ,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是伴随一切生产过程始终的、必然的、自然的形

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必然的、自然的形态。我们所主张的生产要素参与分

配论 ,是不同于生产要素价值论所说的生产要素分配论的。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这三个概念、三种分配

制度和分配方式是不同的。

29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是一种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理论。根据马克思的

21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Page 11: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劳动价值论 ,劳动和劳动结果、劳动和劳动目的相统一 ,是劳动解放的标志。马克思进而得出结论

说 :按劳分配是这一理论的分配理论 ,是实现这两个统一的分配制度 ,是消除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

离状态的制度。

按劳分配制度 ,依照我们原来的理解 ,是一种单一的、纯粹的、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

制度。现在 ,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 :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制度 ,并不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时参

与分配。按劳分配可以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 ,构成社会分配制度 ,即按劳分配原则与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相结合的制度。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相

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就是按劳

分配为主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要保护劳动权 ,同样也要保护非劳动生产要

素权 :

①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有权 ;

②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有权的所得权 ;

③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得的支配权。

非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 ,是财富之母 ,是人类在任何历史阶段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

的基本条件 ,在社会主义社会 ,要给与其充分保障。问题在于 ,如何运用这些要素为我们发展生产

力、发展经济服务。今天 ,限制生产要素 ,破坏生产要素 ,就是限制生产本身 ,破坏生产力本身。一

定要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

十、剩余价值和净增价值

301 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 ,在物质资料的

生产过程中 ,劳动者为生产自己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而付出的劳动 ,是必要劳动 ,除此以外的劳

动是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的物化状态是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的结果。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 ,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构成社

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剩余 ,就没有积累 ,就不能发展。但是 ,对剩余劳动的占有状

况 ,所体现的是不同的生产关系。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 ,即为剥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的、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为剩余价值。它所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社

会关系。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①

311 剩余价值是揭示资本的剥削秘密 ,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钥匙。雇佣劳动、剩余价值 ,

是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范畴。可以说 ,剩余价值理论所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生

产方式、基本社会矛盾。

搞社会主义 ,也必须不断追求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

部文化的物质基础”, ② 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但是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劳动、剩余产

品 ,应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理论 ,是马克思揭

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基本理论 ;剩余价值 ,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

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无偿占有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 ,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 ,不宜再沿用“剩余价值”这个范畴 ,来指称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产品的

31

2003 年第 2 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257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 ,第 272 页。

Page 12: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价值或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存在雇佣劳动和无偿占有 ,当然存在剩余价

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是长期存在的。但这种剩余价值 ,是与资本主

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有一定差别的 ,要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制约和调节。只要是合法的非劳

动收入 ,应该得到保护。

这个问题 ,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出现的新问题 ,是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相联系的 ,应深入研究。

321 对于用什么概念来表示社会主义经济中剩余产品的价值或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我国经

济学界提出了许多见解。是否可以设想用“净增价值”这个概念来表示。“净增价值”在性质上与资

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有所不同 ,而且在构成上也不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者所得的比重增加

了 ,社会公共必要劳动所占的比重增加了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 ,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净增价值所代表的财富、利润 ,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必要扣除以后 ,仅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

配的部分。这样可以把按劳分配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 ,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

经济成分共存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我们所说的必要扣除包括 :

第一 ,劳动者除工资以外的应得部分 ,比如利润中用于保险、福利、公积金、公益基金等的那一

部分 ,这部分也是劳动所得 ,即劳动者应直接获得的自己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

第二 ,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扣除 ,包括国防、教育、科研、卫生和环保等等。

做出这些扣除 ,是符合全体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的 ,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它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投资者、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有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有

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使劳动者尽快富裕起来。在资本主义社会 ,也存在上述第二项扣除 ,但

不同之处在于 :资本主义国家的上述扣除 ,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

在作以上扣除之后 ,剩下的即为净增价值。① 净增价值不同于剩余价值 ,它所代表的利润或财

富 ,是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知识产权、专利、股权等非劳动生产要素)所有权进行分配

的部分 ,而且国家应当进行调节。这样 ,就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当然 ,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方案 ,应继续研究 ,充分讨论。无

论哪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 ,归根结底要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实践的、历史的判据。

33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者除了获得生活必需品之外 ,还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及其家庭

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并将逐渐拥有财产 ,摆脱“无产”状态。因此 ,劳动者还要分得一部分企业利

润 ,即与其他生产要素一道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这一部分也是劳动所得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属

于按劳分配的范畴。当然 ,其大小、多寡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制度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 ,劳动者 (劳动力) 创造的财富 ,尤其是他们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财富 ,归谁占有 ,如何分

配 ,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关系。无论哪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 ,都必须有利于生产力

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要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所谓国家和社会的扣除 ,是与社会主义有所不同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

这个扣除是完全用于社会的、属于全体人民的 ,是和全体劳动者的利益一致的。没有这个社会扣

41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①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 ,一个商品的价值量 w = c + v + m。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如果我们仍假设 :商品的价值量为 w ,c 和 v 不

变 ;且假设上述第一项扣除为 v1 ,第二项扣除为 s ,“净增价值”为 n ,则商品的价值量为 :w = c + v + [ (v1 + s) + n ]。在价值量上 , (v1

+ s) + n 相当于 m ,即 n = m - (v1 + s) 。

Page 13: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除 ,即用于社会发展、公共消费、公益事业的部分 ,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也就没有保

障。这是由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

十一、资本问题

3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剩余价值问题外 ,“资本”这个范畴的适用性问题 ,也是一个

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资本”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经济范畴 ,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和定义。马克思曾经说过 :“资本

不是物 ,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它体现在一个物上 ,并赋予这个

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① 资本是商品经济的集中代表。资本既有自然属性 ,也有社会属性 ,是二

者的辩证统一。

资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商品经济的一个核心范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

资本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资本。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资本 ,而在于资本的社会属性 ,在于资本归

谁所有 ,为谁服务。资本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也将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但是 ,

消亡的仅是其社会属性 ,而不是其自然属性。

从自然属性看 ,资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 ,是财富 ,是人类劳动的积累。在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

说 ,“资本”是人类剩余劳动、剩余产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本身不仅无错、无过 ,而且是发展生产力

和市场经济所必需的 ,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是人类劳动的直接目的。

从社会属性看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

一是从商品经济一般和价值运动一般的层次去分析 ,资本不是一般的货币和资金 ,而是在运动

中带来商品价值的价值、不断增值的资金。资本是特殊形式的商品 ,是生产要素。资本是流动的资

金。资本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但它首先是商品经济的创造物。

二是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具有鲜明的社会制

度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资本是剩余价值形成的 ,为资本家所有 ,是资产阶级统治劳动的力量

和工具。可以说 ,无偿占有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

351 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 ,是没有商品、货币的经济 ,自然也不会涉及到社会主

义经济中的资本问题。实践表明 ,社会主义经济也必然是商品经济。如果抽象掉资本是“带来剩余

价值的价值”这个特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属性 ,从资本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经济一般的角度去把握

和予以规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这个范畴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用的。我们要发扬

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促进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同时要限制其消极的、影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

36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

应 ,“资本”有国家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和外来资本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各种资本的经营

活动 ,都应予以支持和保护 ,以利其健康发展。同时 ,由资本所有权决定的剩余索取权 ,也应依法予

以保护。为避免两极分化 ,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把国

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搞好 ,使其不断壮大。对于按生产要素所有权获得的收入 ,要保护 ,也要调节 ,在

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 ,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问题 ,研究得还很不够 ;对于资本的运用和配置等问题 ,还

需要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今天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

51

2003 年第 2 期

② 参见《资本论》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第 172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 ,第 920 页。

Page 14: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大课题。

十二、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

  371 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据马克思的设想 ,未来

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商品经济消亡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 ,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

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 ,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经济 ,它不是商品经济 ,不存在

商品货币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 ,是社会主义建立以后的事情。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不是马克思

的任务。

381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在经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俄国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在

这样一个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建立怎样的经济制度 ,列宁进行了很多探索。他逐步意识

到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必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不能简单地否定商品经济。1921 年 ,列宁提出实

行新经济政策 ,指出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 ,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①

我们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相比 ,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 ,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 ,我们实行的是计

划经济 ,即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发展社会主义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 ,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暴露

出一些弊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不能只靠计划这一手 ,还必须利用市

场这一手 ;必须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这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探索。

391 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一个经济形态 ,是

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长期的历史阶段 ;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经济可以也必

然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不是被消灭 ,而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逐渐消亡的。当然 ,这

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且 ,这种消亡 ,只是商品形式的消亡。而劳动本身、劳动过程、劳动产品、

经济活动 ,是不会消亡的 ,只是采取了新的形式 ,进入更高的阶段。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社会主义经济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 ,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理论命题的提出 ,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是社会

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我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探索 ,以及当前

在创建新体制中的大量新问题 ,都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价值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现代劳动的

新特点、保护和解放劳动等问题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问题。

40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 ,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前 ,历史上存在的只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商品

经济。因此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发展 ,是一个实践、理论的探索与创造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是商品经济产生以来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 ,两条不同

的经济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则是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 ,通过商品经济与公有制的有机结合 ,用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

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 ,同时又是新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它当然要继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就 ,一切有益的东西。

也可以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的一种新理论、新模式、新道路。在商品经济理论

61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① 《列宁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3 版 ,第 533 页。

Page 15: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 erj.cn…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pdf ·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 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

中 ,一切适用于中国情况的 ,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都要大胆地学习、借鉴、利用。问

题的实质在于中国化。学习、借鉴、运用 ,从来都是一个逐步消化和中国化的问题 ,而不是一个照抄

照搬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 ,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济问题 ,即如何在更大程度上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从理论上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推动经济的更大发

展 ,是社会主义经济学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间不长 ,确切地说 ,只有二十几

年。实践还很不充分 ,还没有积累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资料 ,因而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 ,也还很不充

分 ,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我们不仅要研究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而

且要研究在中国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课题 ,是理论

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发展、与时俱进是它的基本品格。作为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劳动价值论 ,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今天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 ,

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人类历史始终是沿着实践探索和理

论探索两条轨迹发展的 ,是实践和理论相伴、相依、相辅相成的历史过程。人类的创造性探索过程 ,

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理论体系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是我国理论界的神圣使命和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2 版。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 ,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2 版。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2 版。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1 版。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建国以来政治经济学重要问题争论》(1949 —1980)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1 年版。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49 —1984)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 年版。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85 —1989)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 年版。

(责任编辑 :晓  峰) (校对 :子  璇)

71

2003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