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10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 邹兰芳 内容提要:论文通过对两部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肉体的记忆》和《地震》的文本 分析,揭示阿拉伯现代小说多元化的局面,凸显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作为阿拉伯 小说新符号所具有的鲜明的后殖民文化特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阿拉伯世 界在民族身份、文化、语言、宗教、性别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对立和矛盾,以及该地 区人们焦虑与梦想交织,生存与绝望抗争的生存境况和精神诉求。 关 键 词: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民族身份;后殖民;符号 !"#$%&'$( !6 "%"36/$%( 7:. F3(42$"% 5.&42% %.=430 +45.26 $% 7,4 J340, "%& K"27,L)"<4? 7,$0 9"942 044<0 7. 24=4"3 " :$&4 2"%(4 .- 0$7)"7$.%0 .- F2"*$8 5.&42% -$87$.%0? ,$(,3$(,7$%( F3(42$"% 5.&42% -$87$.%0 8,"2"8742$07$8 "0 " %4: 065*.3 .- 7,4 F2"*$8 %.=43? :,$8, ,"0 " &$07$%87 8)37)2"3 $&4%7$76 .- 9.07 8.3.%$"3$76; C$7, 7,4 94209487$=4 .- 8.%7459.2"26 8.%74@7 .- (3.*"3$/"7$.% $% 7,4 F2"* :.23&? A :$33 [email protected] 7,4 8.593$8"74& 8"04 .- 8.%-2.%7"7$.% "%& 8.%72"&$87$.% $% %"7$.%"3 $&4%7$76? 8)37)24? 3"%()"(4? 243$($.%? (4%&42 "0 :433 "0 $%7427:$%4& "%@$476 "%& &24"50 .- 7,4 94.934 $% 7,4 24($.%? "%& 7,4$2 &40942"74 072)((34 -.2 0)2=$="3 "%& 09$2$7)"3 &45"%&0; )*+ ,-%.#( F3(42$"% +.&42% J$87$.%0B %"7$.%"3 $&4%7$76B 9.07 8.3.%$"3$76B 065*.3 [作者简介]:邹兰芳,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任中外传记文学学会秘书 长、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研究方向为阿拉伯文学。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Aug-2020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

邹兰芳① 

内容提要:论文通过对两部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肉体的记忆》和《地震》的文本分析,揭示阿拉伯现代小说多元化的局面,凸显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作为阿拉伯小说新符号所具有的鲜明的后殖民文化特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阿拉伯世界在民族身份、文化、语言、宗教、性别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对立和矛盾,以及该地区人们焦虑与梦想交织,生存与绝望抗争的生存境况和精神诉求。

关 键 词: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民族身份;后殖民;符号

!"#$%&'$( !6 "%"36/$%( 7:. F3(42$"% 5.&42% %.=430

—+45.26 $% 7,4 J340, "%&

I K"27,L)"<4? 7,$0 9"942 044<0 7. 24=4"3 " :$&4 2"%(4 .- 0$7)"7$.%0 .- F2"*$8 5.&42%

-$87$.%0? ,$(,3$(,7$%( F3(42$"% 5.&42% -$87$.%0

8,"2"8742$07$8 "0 " %4: 065*.3 .-

7,4 F2"*$8 %.=43? :,$8, ,"0 " &$07$%87 8)37)2"3 $&4%7$76 .- 9.07

8.3.%$"3$76; C$7, 7,4

94209487$=4 .- 8.%7459.2"26 8.%74@7 .- (3.*"3$/"7$.% $% 7,4 F2"* :.23&? A :$33

[email protected] 7,4 8.593$8"74& 8"04 .- 8.%-2.%7"7$.% "%& 8.%72"&$87$.% $% %"7$.%"3

$&4%7$76? 8)37)24? 3"%()"(4? 243$($.%? (4%&42 "0 :433 "0 $%7427:$%4& "%@$476 "%&

&24"50 .- 7,4 94.934 $% 7,4 24($.%? "%& 7,4$2 &40942"74 072)((34 -.2 0)2=$="3 "%&

09$2$7)"3 &45"%&0;

)*+ ,-%.#( F3(42$"% +.&42% J$87$.%0B %"7$.%"3 $&4%7$76B 9.07

8.3.%$"3$76B 065*.3

① [作者简介]:邹兰芳,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任中外传记文学学会秘书长、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研究方向为阿拉伯文学。

Page 2: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32   

外国文学研究论丛

前  言

20世纪下半叶,以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为代表的阿拉伯东方文学独霸一方的格局渐渐被打破,形成了海湾文学、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文学、北

非文学的多元化局面。北非文学异军突起,随着民族独立浪潮的云涌和

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随着阿拉伯语化运动的展开,随着后殖民叙事的

开启,涌现出了一批有个性、有才华的作家。他们以独特的视角,为阿拉

伯小说的发展添加了新元素,拓展了阿拉伯小说在时空、意识形态领域

的维度。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家及其作品尤为令人关注。

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文小说创作兴起较晚,繁荣于独立后,特别是

全面贯彻阿拉伯语化政策后。独立前,也涌现过像穆罕默德·赛义德·

扎希里(MuhammadSaìdazZāhirì,1899-1956)、艾哈迈德·里达·胡胡(AhmadRidaHūhū,1911-1956)等一些阿语或阿、法双语作家。独立以后,不仅涌现了艺术成就并不亚于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东方阿拉

伯世界水平的小说家,如阿布杜·哈米德·本·海杜格(AbdalHamìdbnHadūqah,1925-1996)、塔希尔·瓦塔尔(TahirWattār,1936- ),而且还成长起新一代年轻作家群,如祖胡尔·瓦妮茜(ZuhūrWanìsì,1935- )、艾哈莱姆·穆斯泰加纳米(AhlāmMustaghānimi)、阿西娅·杰巴尔(AsiyaJabbār,1936- )等。我们惊喜地看到,他们的写作获得了世人的认同,如女作家阿西娅·杰巴尔获得2000年度德国法兰克福图书奖,女作家艾哈莱姆·穆斯泰加纳米获得1998年马哈福兹小说奖,作家塔希尔·瓦塔尔的《地震》(1976)引起阿拉伯小说界的“地震”。这些作家的写作具有明显的后殖民文化特征,他们敏锐地关注社会现实,

反思本民族殖民前后的历史,从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中寻找民族身份;在

小说艺术创作上,不落窠臼,在学习西方现代小说叙述手法的基础上,融

合本民族文化中说书的叙事元素,使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呈现出多元化

的态势。

这一文学多元化格局也是20世纪世界现代文学发展的镜像。而现代文学作品的多元化、本土化,又是20世纪的人类生存和境遇多样化、本土化、复杂化的反映,它们传达了20世纪人类的思考和困境,传达了

Page 3: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拉伯文学

33   

这个世纪人类经验的内在与外在图景。“创新性、实验性、开放性和探索

性”(吴晓东 6)是这一时期的小说特点。本文试图对阿尔及利亚女作家艾哈莱姆·穆斯泰加纳米(Ahlam

Mostaghanemi)的“三部曲”之一《肉体的记忆》(Dhakirataljasad,英文版译名为MemoryintheFlesh,1993)和阿尔及利亚作家塔希尔·瓦塔尔(TaherWatar)的小说《地震》(Zilzal,Earthquake,1976)做文本分析,透视阿尔及利亚小说鲜明的后殖民文化特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

阿拉伯世界在民族身份、文化、语言、宗教、性别上面临的种种对立和矛

盾,以及该地区人们焦虑与梦想交织,生存与绝望抗争的生存境况和精

神诉求。

笔者选择的这两部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它们在文学界、思

想界引起广泛震动和争议,具有一定的文学地位;二是它们从不同的角

度反映了当民族独立革命、战争、烈士都已成为历史记忆后,后殖民时期

的阿尔及利亚各阶层人们经历的种种社会变革和心理困惑;三是两部小

说的叙事空间都聚焦于阿尔及利亚东北部与突尼斯接壤的地区———君

士坦丁城。

一、君士坦丁城的诗性记忆———《肉体的记忆》

《肉体的记忆》是艾哈莱姆·穆斯泰加纳米的“三部曲”之一,完成

于1993年,作者因是“第一位用阿拉伯语写作的阿尔及利亚女作家”而获得1998年马哈福兹小说奖。“三部曲”的另外两本分别是《感观的紊乱》(1997)和《床前的过客》(2003)。《肉体的记忆》一经出版,好评如潮,一度被列为最畅销的阿拉伯小说,印行达20版,小说被选入阿拉伯大学现代文学必读作品,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被阿拉伯作家协会列为

20世纪阿拉伯105部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叙利亚著名诗人尼扎尔·格白尼这样评价这部小说,“很少有小说

像这部作品震撼我的,原因很简单,小说文本里涌动着一层层浪潮:激

情,不安,勇猛,疯狂,人性,向常规挑战。如果有人要我签字,我会毫不

犹豫地为这部用诗雨浸润过的独特小说签字”(《肉体的记忆》封底),

“这部小说是一阕按各种韵律谱写的诗篇:爱的韵律,性的韵律,意识形

Page 4: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34   

外国文学研究论丛

态的韵律,阿尔及利亚革命的韵律;描写了革命中的各等人物:战士与投

机者、英雄与屠夫、天使与魔鬼、先知与强盗……小说不仅浓缩了肉体的

记忆,而且浓缩了阿尔及利亚痛苦的历史、阿尔及利亚的忧伤与阿尔及

利亚的愚昧;现在,这种愚昧应该结束了”(薛庆国 147)。小说《肉体的记忆》渗透了作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祖国命运

的深深忧思。作者在作品扉页中如此表达对阿拉伯语的热爱:“谨将此

书献给马里克·哈达德———君士坦丁城之子,他发誓独立后只用母语写

作,因此遭到了暗杀,成为阿拉伯语的殉难者,成为第一个决意为此语言

默默献身的作家;我还要献给我的父亲,也许他在‘那里’(其父已去世,

笔者注)终于可以读到阿文作品,终于读到这本书———他的书。”作者把

对祖国阿尔及利亚的热爱、对故乡君士坦丁城的怀念、对民族英雄的追

忆、对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回归的推崇以饱满的热情恣意倾注笔端,

同时对独立后阿尔及利亚社会后殖民现状进行深刻反思,针砭时弊,讽

喻利益集团,其柔美之情和忧愤之心浸染整部小说,显示了不同于男性

作家的独特视角。

小说内容丰富、头绪庞杂、情节跌宕起伏、情感交织迷离,尽管如此,

我们仍可以以男女主人公哈里德和海娅特的爱情为轴线,将小说梳理为

两条叙事脉络:牧歌式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乡愁;对革命烈士和光荣岁月

的讴歌和追忆,对后殖民时期民族文化的反思。

作家在小说中无数次地用优美的文笔描述故乡君士坦丁城以及城

中的吊桥,浓重的乡愁成为小说的诗性记忆,将纷杂的线索归拢起来,使

小说有了一种在生命和时间上的内在绵延。君士坦丁城成为主人公哈

立德“记忆”的载体———“我用幸存的手,也用已经残缺的断臂,用我的混

乱、矛盾、理智和疯狂,也用我的记忆和遗忘描画这座吊桥”,“我为君士

坦丁城而欣慰,我的肉体为它而落泪”。这里,君士坦丁城被作者赋予了

“祖国”、“挚爱的女性”、“阿尔及利亚悠久的光荣的历史”等象征意义。

有着沧桑历史的君士坦丁城以及城中的吊桥一次又一次唤起主人公哈

立德心中痴恋的“女郎”,然而,这一切都恍如隔世,自己已成为“局外

人”。在机会主义者当道的今天,君士坦丁城不需要被历史遗弃了的“断

臂战士”,心仪的“女郎”戏剧般地嫁给不喜欢的机会主义者。“历史”、

“祖国”和“女郎”三者在主人公内心世界交错叠织,主人公由思念祖国

Page 5: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拉伯文学

35   

而念及从小看大的烈士遗女,回想吊桥离别的酸楚,怀念战争中失去的

战友,进而追忆那段血与火的战争岁月。思念像钻进主人公心中的蛇蝎

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啃噬着他,使他始终在思念、逃离、漂泊和回归中寻

找自己的归属,那就是君士坦丁城的吊桥。“我的记忆忽然下起雨

来……我匆忙将咖啡一饮而尽,打开窗,避开你,夺路而逃,逃向秋日的

天空……逃向树、桥、行人,逃向再次成为我的城市的城市……她就是君

士坦丁城……”,“让我疯狂思念的女人啊,她逐渐占据了城市的面貌和

祖国的轮廓,……君士坦丁式的服装,君士坦丁式的爱……还有君士坦

丁式的欢快与忧伤……”

君士坦丁城是存留在主人公心灵深处一首怀旧的牧歌,一幅挥之不

去的图景,使这个在战争岁月中失去左臂、战后用右臂勤奋作画、终于在

巴黎功成名就的画家啜饮思乡的痛楚,他失去的左臂已成为祖国遗忘的

记忆,他可以作画的右臂又不为国内敌视西方文化的原教旨主义者所接

受,他成为一个没有历史、没有身份又无法追寻自己心爱女子的异乡

游子。

作家以深情的笔调歌颂女主人公海娅特的父亲塔希尔和牺牲了的

战友,以纪实的手法描述爱国将领布迪亚夫被暗杀的经过。烈士们为了

民族的独立戎马倥偬,无法与亲人见面,战死疆场,作为幸存者的“我”

(哈里德)“含着泪,怀着欣慰和伤感,亲吻着你的小脸蛋,代替塔希尔,也

代替那些在战场上长眠不醒的战友们,他们自从加入民族解放阵线以来

就没能见到过自己孩子,他们曾梦想有一刻———哪怕短暂的一刻———能

把自己的孩子而非枪弹抱在怀里”。然而,这些烈士们是否被历史记得?

“每当站立在监狱的高墙外,我记忆纷乱,那一张张脸,一串串名字,一位

位勇士涌入脑海,我多想打开至今深藏着秘密的监狱铁门,为在这里度

过铁窗生涯的烈士们书写一笔。”“曾几何时,君士坦丁城的监狱里回荡

着革命者之歌,一室唱起,各室响应。酷刑没有使我们战栗,歌声却穿越

牢墙铁窗,令墙壁颤抖。”而今,在城墙外面年轻人们“排起了长龙,申请

出国签证”。作者用闪回的艺术手法,反思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不同阶

层人们经历的种种社会变革和心理变化,反思那些为祖国独立抛头颅、

洒热血的烈士很快被历史遗忘的悲剧,痛心民族记忆的丧失,表达对当

局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

Page 6: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36   

外国文学研究论丛

作家对本国历史的悲剧进行了冷峻的拷问和绝妙的讽刺,她笔下的

烈士塔希尔死于殖民者枪下,诗人齐亚德死于以色列枪下,教师哈桑死

于阿尔及利亚当局手里,面对这一每况愈下的阿拉伯世界惨痛的现实,

作者悲愤地质问:“我们把他们列入历史牺牲品名单还是烈士名单?”又

说在用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独立自由的土地上,如今 “每个外国领事

馆前排起长龙,申请出国签证。……看,轮到法国人拒绝我们了,只为求

得到法国住几天的‘维萨’!……没有骨气的人民!”更令人心酸的是,哈

立德的弟弟教师哈桑一辈子勤恳工作,却始终为一家老少的生计发愁,

他的牢骚道出社会上知识贬值、信仰危机的现实:“……如今,文凭有什

么用,有文凭的没工作,不学无术的开奔驰,住豪宅。……世道变了,观

念变了。……普遍的灰心和失落笼罩着人们,……知识分子不幸福,普

通老百姓也不顺心,甚至连傻瓜都不开心!”宗教也遭到践踏,有权有势

之人靠朝觐投机倒把,牟取暴利,豪夺巧取。政府媒体“要不衣冠楚楚重

复着头版头条的消息;要不愚昧无知,谎话连篇”。面对这样一个积垢深

重的社会,画家哈立德在情殇君士坦丁城以后,只好“告别了在三大禁区

(宗教—性—政治)中闭门自守的城市”,远赴巴黎作画,独啜乡愁的

苦酒。

二、“阿拉伯小说艺术的地震”———《地震》

《地震》是阿尔及利亚作家塔希尔·瓦塔尔在1976年发表的作品。当小说1987年被埃及新月书局列为“新月丛书”再版时,作者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我力图小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从阿拉伯文化遗产和民

间神话中汲取养料。在《地震》创作中,我采取梦幻、隐喻、象征的手法,

把小说空间架构在君士坦丁城特有的建筑结构上,其基石是一块摇摇欲

坠、经受不住风生水起的岩石,一条河谷穿越其中。小说主人公但凡说

话就必吟诵《古兰经》的‘地震’章,使小说在形式上赋有新意。”(金字塔

报 1988年2月15日)该小说也因此引起了“阿拉伯小说艺术的地震”。被誉为“阿尔及利亚小说之父”的塔希尔·瓦塔尔一直为自己只用

阿拉伯语创作而自豪。他14岁开始学习阿语,在君士坦丁城谢赫·阿布杜·哈米德·伊本·巴迪斯学院毕业后,又赴突尼斯宰图纳大学学

Page 7: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拉伯文学

37   

习。1956年参加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独立后,他创办了阿尔及利亚第一份阿文报纸《自由人》,被当局禁办。之后又创办的《人民》报

也被官方查封。1991—1992年期间塔希尔·瓦塔尔任阿尔及利亚广播台台长。除了文学创作,塔希尔·瓦塔尔还创立了《贾希兹亚》杂志,为

青年创作提供一块园地。

从塔希尔·瓦塔尔发表其代表作《拉兹》(1974)到现在,他已发表过九部长篇小说,三部短篇小说集和两个剧本。《地震》是作家具有“预见

性”的小说,作家以敏锐的触角,通过主人公阿布杜·马吉德·布·艾尔

瓦哈一天的经历,刻画了这一怀念过去、害怕变革、内心充满矛盾的复杂

的原教旨主义形象,预示了阿尔及利亚社会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地震”

将要来临。

曾在法殖民时期不可一世、吝啬自私、有文化、有土地的乡绅地主

布·艾尔瓦哈在阔别家乡君士坦丁城16年后,为处理还遗留在家乡的3千公顷土地回到故里,希望找到乡里的亲眷,以他们的名义注册土地以

逃避政府的土地收购。然而世事沧桑,家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找不到昔日的痕迹,吊桥变了,餐馆变了,5·19街变了,咖啡店变了……,亲眷们也不知去向,只有街上的老人们传述着他们的故事:理发

师的大舅子阿马尔参加革命已为国捐躯;筛匠堂兄阿布杜·卡迪尔经过

不断学习和改造,已成为像“我”一样的中学教师;信奉苏非主义、清心寡

欲的外甥以萨加入了共产党,投身地下工作;当小偷的侄子塔海尔成为

政府高级官员;鞍匠叔伯里兹基成为清真寺教长……社会变革的浪潮如

洪水般荡涤君士坦丁城每个角落,使昔日“15万人口的城市容纳了50万人口,不堪重负,痛苦呻吟”。一无所获的布·艾尔瓦哈感到窒息,面对

“向水一样流淌的生活”惊恐不安,害怕自己末日将要来临,脑海里不断

出现大地震将摧毁世间一切、地狱之火将吞噬离经叛道者的幻象,时时

叫喊着“我的主人拉希德,明证的主人,你的明证是吞噬一切的狱火,或

是消灭一切的病疫,或是一场大地震”,终于精神失常。

小说在描述“布·艾尔瓦哈家族心灵地震”的同时还通过布·艾尔

瓦哈寻亲途中路过的吊桥、餐馆、咖啡店、5·19街、垃圾场、学校、卫生院、政府大楼等地的所见所闻揭示了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现实社会现

状:百废待兴,土地荒芜,城市拥挤,到处都是无业游民,利益集团置老百

Page 8: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38   

外国文学研究论丛

姓的生存于不顾,社会矛盾重重;还揭示了“震前的感受比地震本生更可

怕的”民众心理———民心四散,“谁也不同意谁,谁也不反对谁,谁也感觉

不到谁的存在,谁也不需要谁的存在”。我们不禁想起爱尔兰著名诗人、

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的那句著名的诗句: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面对昔日“爱情、美女、香水云集”的 5·19街,而今成为“尘土飞扬,痰垢遍地,行色匆匆”的大集市,布·艾尔瓦哈反思道,“阿拉伯人一手建

设,一手破坏”。如今,“城里每寸土地都在从商,每走一步碰到的不是购

买者就是销售者,不是小偷就是骗子”。当布·艾尔瓦哈路过咖啡店门

口时,见到里面“不同年龄的人们汇集在这儿,老人们坐着,小伙子们毫

无羞愧地抱着姑娘们。这里全无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甚至购买力的界

限,人们沉醉于自己的事情里,他们在噩梦的驱使下,处在一个大漩涡

中,遭受从河底涌来的巨大冲力”。人们已彷徨无主,布·艾尔瓦哈不禁

一遍又一遍吟诵《古兰经》中的章节来聊以自慰。烤肉店的小伙子告诉

他“没有人会呆在原地,……这就是世道,有人攀升,有人坠落”。寻找了

整天一无所获的布·艾尔瓦哈最后来到吉哈兹·额纳姆街区,看到建起

的优雅的卫生院和学校,不禁感慨道:“这就是虚伪,这就是腐败,他们不

给百姓工作,却给他们医药、教育,在这个区能看得起病、上得起学的人,

他们将来能干什么!”他不禁怀念法殖民时期的生活———“西方人用枪炮

把我们碾成粉末的同时,用科技带给我们光明”。

两部小说虽然以不同的叙事形方式塑造了不同的人物类型,但在内

容上有其共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独立以后,作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警醒的态度,寻找自我,确立自己的民族身份,对殖民主义者遗留下来的种族问题、本民族自身所

有的痼疾、民族主义运动所带来的新的民族危机和矛盾以及传统的道德

价值观进行反思。

2.对整个阿拉伯世界面临的文化、语言、宗教、性别上种种对立和矛盾提出挑战。男女主人公在这种对立和矛盾中演绎了一出出人生悲剧。

3.民族主义的历程充满佯谬和心酸,民族主义者最终发现,无论本

Page 9: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拉伯文学

39   

土化还是世界化,都是一场梦幻;民族主义者自己处于两难的境地,即,

越要实现自我,越迷失了自我,他们不得不按殖民文化体系建构国家,成

为宗主国在殖民地统治的代表。一方面他们痛恨殖民者在民族自尊心

上留下创伤;另一方面,他们为自己政府不能领导人民建设家园、自己的

人民忘却祖先们为争取独立抛洒热血的历史而一步步西化而哀伤。

三、结  语

阿尔及利亚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使阿拉伯小说具有

一个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呈现出阿拉伯世界东西方文学创作并置的局

面。1988年,以亚辛·叶达维为代表的青年作家群联名抗议政府的一党专制,主张政治多元化、文化自由化、作品民主化,使小说创作进入新的

时期,年轻作家们冲破一党专制的樊篱,试图在小说美学、小说艺术上进

行新的尝试,它的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使阿尔及利亚作为一个小说空

间的新符号而引起世人关注,即在种族、文化、宗教、性别冲突中,文学家

们为生存而作的内在思考和外在努力。诚如塔希尔·瓦塔尔在埃及《图

画周刊》的一次答记者问时,乐观地表示的那样,当今阿尔及利亚涌现了

许多文坛新秀,创作了不少诗歌、长、短篇作品,但不为人所知。他指出,

原因一是宣传、印行力度不够,二是马格里布地区缺乏有作为的评论家。

为此,早在2006年11月18—19日,阿尔及利亚主办了题为“妇女写作,接受美学,文本”的国际研讨会。2007年初,马格里布出版协会在阿尔及利亚举办了首届马格里布小说研讨会,旨在研讨马格里布新一代小说家

的作品以及如何加强东西方阿拉伯作家的联系与沟通。这些迹象表明,

阿尔及利亚在文化、文学交流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 # $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薛庆国,《阿拉伯文学大花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仲跻昆,《阿拉伯现代文学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Page 10: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research.sflep.com/Upload/PDF/d66c5ee9b3aa402c8267... · 阿拉伯文学 从《肉体的记忆》、《地震》看

40   

外国文学研究论丛

《肉体的记忆》(阿文版),黎巴嫩:贝鲁特出版社,2003年,第18版。《地震》(阿文版),阿尔及利亚:国家出版发行公司,第2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名人访谈节目》之“马格里布人物”www.alarabiya.net/Articles/2006/06/25/。《金字塔报》,1988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