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 -...

11
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 李豐良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雲端服務為近年來重要的網路商務經營趨勢,雲端服務公司利用網路之 Web2.0 的使用者互動概念, 提供建置各式應用平台,吸納各類使用者的應用與需求,建立即時的網路商業經營模式,增加使用者間 的互動與影響,是雲端服務公司能否成功的主要關鍵因素。本文探討某「平台即服務」模式之數位旅遊 資訊雲端服務公司之經營管理模式與運作機制,從所開發出之軟硬體設備,經由技術與方法之創新而商 品化應用的理念與過程,由相關商務運作模式,瞭解其商務利基與經營策略,同時並進行經營 SWOT 析,俾以提供給相關雲端服務產業創新發展之參考。 關鍵詞: 電子商務、情境 B to C、雲端服務、平台即服務 *通訊作者: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Tel: +886-6-2664911Ext5304 Fax: +886-6-3660607 E-mail:[email protected] 壹、緒言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興起改變了人們許多的生 活型態;特別是網際網路環境中,可提供具有影音 多媒體與即時互動等功能的重要特性,使得網際網 路也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商業環境(Sterne, 1995; Hanson, 2000; Chaffey, Meyer, Johnston & Chadwick, 2003; Hanson & Kalyanam, 2007)。而存 在於許多的商業活動中,廣告收入是非常重要的資 金來源;所以在網際網路上,網路廣告亦是經常出 現的重要收費型態 (Hanson, 2000; Hanson & Kalyanam, 2007) 。在網際網路持續蓬勃發展的初期 年代,因為上網人口呈現級數的增加,有非常多的 廣告業主極願意在各式各樣的商業網站上刊登廣 告來贊助這些網站的經營,並期待能夠產生比傳統 的廣告型態發揮更大的廣告效益。但由於網路廣告 的效果並不如業主的期待,使得許多廣告業主減少 網路廣告的預算,導致在 2000 年底,許多企業對 企業、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也面臨了泡沫化的 危機(Hanson & Kalyanam, 2007; 榮泰生, 2007; 執中,2008)。網路商務危機的產生,使得商業網 站業者將注意力回歸到基本的商業層面上,更加重 視網際網路上的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s),而各 種相關的營運策略與經營模式也成為廣受討論的 重要議題(方文昌與汪志堅,2004; 榮泰生,2007; 劉文良,2007; 呂執中,2008; Hanson & Kalyanam, 2007; Scott, 2007)目前由於雲端運算科技成為網際網路另一個 重要的技術,雲端服務亦同時成為網際網路上另一 種商業機制與環境,讓使用者可藉由網路連線從遠 端的服務公司取得所提供的各種需求與服務,以完 成工作要求 ( 林信亨, 2009; Weinhardt, Anandasivam, Blau, Borissov, Meinl, Michalk & Stößer, 2009;.Armbrust, Fox, Griffith, Joseph, Katz, Konwinski, Lee, Patterson, Rabkin, Stoica and Zaharia; 2011; Ko, Jagadpramana, Mowbray, Pearson, Kirchberg, Liang.& Lee, 2011; Voorsluys, Broberg and Buyya, 2011; Amies, Sluiman, Tong & Liu, 2012; Joha & Janssen, 2012) 。除此之外,新的網際網路概 念以使用者為中心之 Web2.0 方式,亦可以透過網 路上的應用,促進網路上人與人之間的資訊交換和 協同合作(林東清,2010 )。因為過去的 Web1.0 站,只由企業單方向傳遞資訊給使用者;而 Web2.0 網站可讓使用者參與網路活動,並進行互動,使得 資訊的流動可成為雙方向的傳遞與溝通;所以基於 這樣的互動概念,使得商業網路公司可以建置提供 534~544 101 CHIA-NAN ANNUAL BULLETIN VOL.38,PP.534-544,2012 - аϫᐂ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

    李豐良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摘 要

    雲端服務為近年來重要的網路商務經營趨勢,雲端服務公司利用網路之 Web2.0 的使用者互動概念,

    提供建置各式應用平台,吸納各類使用者的應用與需求,建立即時的網路商業經營模式,增加使用者間

    的互動與影響,是雲端服務公司能否成功的主要關鍵因素。本文探討某「平台即服務」模式之數位旅遊

    資訊雲端服務公司之經營管理模式與運作機制,從所開發出之軟硬體設備,經由技術與方法之創新而商

    品化應用的理念與過程,由相關商務運作模式,瞭解其商務利基與經營策略,同時並進行經營 SWOT 分

    析,俾以提供給相關雲端服務產業創新發展之參考。 關鍵詞: 電子商務、情境 B to C、雲端服務、平台即服務 *通訊作者: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Tel: +886-6-2664911Ext5304 Fax: +886-6-3660607 E-mail:[email protected]

    壹、緒言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興起改變了人們許多的生

    活型態;特別是網際網路環境中,可提供具有影音

    多媒體與即時互動等功能的重要特性,使得網際網

    路也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商業環境(Sterne, 1995; Hanson, 2000; Chaffey, Meyer, Johnston & Chadwick, 2003; Hanson & Kalyanam, 2007)。而存在於許多的商業活動中,廣告收入是非常重要的資

    金來源;所以在網際網路上,網路廣告亦是經常出

    現的重要收費型態 (Hanson, 2000; Hanson & Kalyanam, 2007)。在網際網路持續蓬勃發展的初期年代,因為上網人口呈現級數的增加,有非常多的

    廣告業主極願意在各式各樣的商業網站上刊登廣

    告來贊助這些網站的經營,並期待能夠產生比傳統

    的廣告型態發揮更大的廣告效益。但由於網路廣告

    的效果並不如業主的期待,使得許多廣告業主減少

    網路廣告的預算,導致在 2000 年底,許多企業對企業、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也面臨了泡沫化的

    危機(Hanson & Kalyanam, 2007; 榮泰生,2007; 呂執中,2008)。網路商務危機的產生,使得商業網站業者將注意力回歸到基本的商業層面上,更加重

    視網際網路上的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s),而各

    種相關的營運策略與經營模式也成為廣受討論的

    重要議題(方文昌與汪志堅,2004; 榮泰生,2007; 劉文良,2007; 呂執中,2008; Hanson & Kalyanam, 2007; Scott, 2007)。

    目前由於雲端運算科技成為網際網路另一個

    重要的技術,雲端服務亦同時成為網際網路上另一

    種商業機制與環境,讓使用者可藉由網路連線從遠

    端的服務公司取得所提供的各種需求與服務,以完

    成 工 作 要 求 ( 林 信 亨 , 2 0 0 9 ; Weinhardt, Anandasivam, Blau, Borissov, Meinl, Michalk & Stößer, 2009;.Armbrust, Fox, Griffith, Joseph, Katz, Konwinski, Lee, Patterson, Rabkin, Stoica and Zaharia; 2011; Ko, Jagadpramana, Mowbray, Pearson, Kirchberg, Liang.& Lee, 2011; Voorsluys, Broberg and Buyya, 2011; Amies, Sluiman, Tong & Liu, 2012; Joha & Janssen, 2012)。除此之外,新的網際網路概念以使用者為中心之 Web2.0 方式,亦可以透過網路上的應用,促進網路上人與人之間的資訊交換和

    協同合作(林東清,2010 )。因為過去的 Web1.0 網站,只由企業單方向傳遞資訊給使用者;而 Web2.0網站可讓使用者參與網路活動,並進行互動,使得

    資訊的流動可成為雙方向的傳遞與溝通;所以基於

    這樣的互動概念,使得商業網路公司可以建置提供

    534~544 101 CHIA-NAN ANNUAL BULLETINV O L . 3 8 , P P . 5 3 4 - 5 4 4 , 2 0 1 2

    -

  • 各式互動平台,同時吸納資料提供者與滿足資料使

    用者的應用與需求,這樣的媒合型式亦可建立即時

    的網路商業經營模式(劉文良,2007;林東清,2010)。而這樣的科技發明與推展,更需要積極的商品化模式與應用,才能解決在其過程中所遭遇的

    風險與困難,以有利於科技輔助民生與經濟的初衷

    ( Baburajan, 2011; Amies, Sluiman, Tong & Liu, 2012)。

    本文即以某數位資訊內容雲端服務公司之經

    營管理模式與相關運作機制,從其所開發出之軟硬

    體設備,由技術與方法之創新而商品化應用的理念

    與過程,探討相關電子商務運作模式,瞭解可能之

    商務利基與經營可行性,最後並進行個案公司之企

    業經營 SWOT 分析,俾以提供給相關之數位內容產業做為創新發展之參考。

    本論文第二節為網際網路經營模式、商業網站

    分類與雲端服務商業模式等相關文獻探討。第三節

    研究方法採行個案公司經營模式之研究、討論與

    SWOT 分析。第四節則為本研究結論及未來探討方向建議。 貳、文獻探討

    本文探討部份學者在網際網路經營模式及商

    業網站分類等方面的相關文獻論述,作為本個案研

    究之理論基礎架構。 一、網際網路經營模式

    網際網路經營模式乃指經營商業網站在資金

    取得或者達成企業目標所採用的相關策略或方

    法。而網站的經營可能需要投入相當的資金,故如

    何去尋求穩定而有效成長的經營方式,是經營商業

    網站中極為重要的問題(盧希鵬,2007; 呂執中,2008)。在Hanson(2000)歸納的網際網路經營模式的分類架構中,主要是以產品或服務改進為基礎模式

    及以收入為基礎模式的兩大分類,在以產品或服務

    改進為基礎模式中又可區分為增強模式(包括線上品牌建立、型錄建立與線上品質加強等)、效率模式(包括降低成本、免費試用或低成本樣品等)及效果模式(包括支援經銷商與支援供應商)。而收入為基礎模式亦可再區分為以供應商為基礎的收入方

    式(包括內容贊助或零售聯盟、橫幅廣告、服務費或點選接通費、銷售佣金等)及以用戶為基礎的收入方式(包括產品銷售、支付每次使用、預約訂閱或會費、包裹銷售等)兩大類。而本文整理學者楊子青與李靜芳 (2004)與Weinhardt, Blau, Conte, Filipova-Neumann, Meinl & Michalk(2011)之相關研究,將相關之網際網路經營模式研究、分類與整

    理如表一所示。

    表一、線上經營模式之分類架構(楊子青與李靜芳,2004; Weinhardt et al., 2011 ) 楊子青與李靜芳(2004)研究整理之線上經營模式

    帝友科技(陳正憲, 2000)

    Arnold(2000) Hanson(2000) Weinhardt 等人的分類方式(2011)

    自有 資金

    公 司 自 身改進

    品牌建立及推廣

    ․自有資金 ․線上品牌建立

    產品或服務提供

    ․型錄建立

    ․線上品質加強

    ․降低成本

    ․免費或樣品 供 應 鏈 關係改進

    經銷商支援 ․支援經銷商 供應商支援 ․支援供應商

    線上 收入

    供 應 商 付費

    網站強勢 ․網路廣告 ․網路廣告 ․內容贊助或零售聯盟

    ․橫幅廣告

    ․內容贊助 ․橫幅廣告 ․資料探勘費

    供應商強勢 ․交易抽佣 ․經由點選鏈結所得的收入

    ․服務費或點選接通費

    ․銷售佣金

    ․佣金

    消 費 者 付費

    消費者強勢 ․產品銷售 ․包裹銷售

    網站強勢 ․會員收費 ․會員收費 ․支付每次使用

    ․授權所得之收入

    ․預付收費

    ․支付每次使用 ․預約訂閱或會費

    ․連線費 ․使用費 ․設定費 ․其他基本費

    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535- -

  • 二、 商業網站分類 對於商業網站的分類,最常看到的就是依據交

    易對象來區分;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說法,包括

    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企業(C2B)以及消費者對消費者網站(C2C)等四大類分類型式(方文昌與汪志堅,2004; 榮泰生,2007; 盧希鵬,2007)。而Yesil (1997)則針對於商品的種類,將商業網路事業區分成為提供耐久性商品、非

    耐久性商品、以及服務的網站等三大類。另外

    Timmers(1998)考慮網站所提供的服務類型和網站價值鏈的進行過程,細分為電子店面、電子採購、

    電子拍賣、電子商場、中間市集、虛擬社群、價值

    鏈服務提供者、價值鏈整合者、合作平台及資訊仲

    介等十類。另有Rappa(2001)則根據商業網站經營著眼點的差異不同,將商業網站分為仲介、廣告刊

    登、資訊媒介、銷售、製造商、聯盟、社群、訂閱

    服務及效用服務等九類。而本文整理學者楊子青與

    李靜芳(2004)與盧希鵬(2007)之相關研究,將相關之商業網站分類研究整理如表二所示。

    表二、網站類型之分類架構(楊子青與李靜芳,2004;盧希鵬2007)

    楊子青與李靜

    芳(2004)研究整理之網站類

    Hoffman等人的分類方式 (1995)

    Timmers的分類方式

    (1998)

    富邦投顧的分

    類方式(賴宜德, 2000)

    Rappa的分類方式(2001)

    盧希鵬的分類方

    式(2007)

    網路資源蒐集

    型網站

    ․搜尋引擎 ․資訊仲介 ․廣告刊登網站

    ․資訊仲介 (以上屬價值店概念)

    內容型網站 ․內容網站 ․訂閱服務網站

    ․效用服務網

    ․內容服務業(以上屬價值店概念)

    仲介型網站 ․刺激購買的網站

    ․電子採購 ․電子拍賣 ․第三機構 ․價值鏈服

    務提供者 ․價值鏈整

    合者 ․合作平台

    ․仲介型網站 ․客戶代理型

    網站 ․市場拍賣型

    網站 ․賣方代理型

    網站

    ․仲介網站 ․資訊媒介網

    站 ․聯合網站

    ․電子市集 ․拍賣網站 ․集體購物 ․仲介服務 (以上屬價值網概念)․電子採購 ․供應鏈管理(以上屬價值鏈概念)

    店面型網站 ․線上店面 ․網際網路呈現 ․虛擬購物中心

    ․電子店面 ․電子商場

    ․原廠直銷型

    網站 ․銷售網站 ․製造商網站

    ․電子店面 (以上屬價值店概念)

    社群型網站 ․虛擬社群 ․社群型網站 ․社群網站

    三、雲端運算服務商業模式

    雲端運算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之定義為:「使用無所不在的、便利的、隨選需求的網路,來共享廣大的運算資源(如聯結網

    路、伺服器、儲存空間、應用程式以及服務),其

    可透過最少的管理工作及服務供應者產生互動,快

    速的提供各項服務」(Mell & Grance, 2011)。我們可把雲端運算服務視為是一種經由網際網路,將可

    進行的各種應用服務、電腦與網路資源,就像使用

    各種公用事業或私人服務的方式一樣,將各項資源

    提供給需用者使用,並依照使用者的需求隨時取

    用,而進行按次、按量或按時或其他原則的計費,

    以進行各種服務活動(鐘嘉德、高天助與楊嘉栩,2010)。

    在這樣的概念下,其商業服務模式成形為以下

    三種型式: (1)軟體即服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軟體的廠商可以將各種商用套裝軟體建置在

    資料中心上,以網路聯結與瀏覽的方式提供需求的

    軟體服務,並依照定期訂閱或者是計次使用的方式

    進行收費。著名的廠商有Salesforce CRM、Google Apps、Oracle Siebel On Demand、Oracle PRM On Demand、Microsoft Web Application、Microsoft BPOS等服務業者(林信亨,2 0 0 9;相元翰,2011;

    李豐良 536- -

  • 蘇女衣瑾,2011)。軟體即服務商業模式可提供給軟體需用者的是各種隨選且完整的應用程式,軟體

    使用者可能無法對主要程式各種特殊的設定,只能

    在顯現外觀與工作流程上做一些微小的變化,但是

    也並不是所有的應用軟體都適合透過這樣的服務

    來提供給需用者使用。

    (2)平台即服務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軟體的廠商建置網路軟體的服務與使用平

    台,提供基本的應用程式讓企業用戶或個人在線上

    進行設計、開發與測試資訊服務系統。收費方式以

    資源的需求與使用量進行計價,但服務廠商可能允

    許當網路流量、資源使用量未超過一定的門檻時,

    而給予特定的免費服務;這樣的服務型式將有利於

    微型創業企業與個人發展其特色網站。另一種特色

    是網路服務平台亦提供資訊系統業者所開發的網

    路應用軟體市集,需要企業就可以租用所需求的網

    路程式,建置於自己的線上資訊系統上,可形成特

    有的網路軟體生態體系,用來進行相關的服務。著

    名的廠商如 Salesforce Force.com、Google App Engine以及Microsoft Windows Azure等服務業者(林信亨,2 0 0 9;相元翰,2011;蘇女衣瑾,2011)。平台即服務商業模式提供給應用程式的開發者擁

    有建構、部署與管理的網際網路環境,讓開發者可

    以隨心所欲、創造出新的服務,並且快速地將其部

    署在網路上的租用平台,提供其他使用者應用。

    (3)架構即服務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硬體的廠商可建置虛擬運算工作環境,並提供

    CPU、伺服器OS、儲存空間給企業客戶或個人租用,並依照各種不同的資源使用量來進行計費,所

    以包括處理器計算時間(CPU Time)、網路使用空間 或網路傳輸量等資源都可以成為計費單位。著名的

    廠 商 如 Amazon AWS 、 Sun Network.com 、Rackspace、 IBM Blue Cloud和Symantec Online Backup等服務業者(林信亨, 2 0 0 9 ; 相元翰,2011;蘇女衣瑾,2011)。架構即服務商業模式可快速的在短暫的時間內,提供虛擬環境與機器給有

    複雜需求的開發者,讓他們按著自己的需求進行開

    發、部署相關軟體或資源,並迅速的能夠開通使

    用。

    參、研究方法 一、個案公司基本背景介紹

    個案公司目前位於某科學園區之科技公司,原

    始經營項目以路徑記錄器硬體生產為主,為加強產

    品應用,並免費提供地理路徑記錄資料應用之網際

    網路線上使用平台,為基本典型的 B2C 經營型態之網路資訊服務公司。購買路徑記錄器的使用者可

    以藉由運用路徑 GPS 與拍攝照片地點的地理資訊結合,將可記錄下當次作業行程的相關資訊記錄,

    並藉著免費提供的路徑記錄資料應用使用平台,將

    過去靜態的照片或 GPS 定位記錄,可轉化為視覺動態的影像記錄型態,這樣的應用在旅遊內容資訊

    應用產業提供更為動態與互動的市場機制。 個案公司在經過多年的硬體販售後加值應用

    服務模式的運作推廣後,擬思考轉型由被動式之基

    本免費平台服務擴展並加強為主動式的行銷內容

    提供平台服務。而這樣的思維也就是思考把整個網

    路服務商業模式結合「降低內容生產成本」的價值

    鏈與「提供媒合客戶與消費者」的價值網模式,延

    展為情境 B-C 模式(context B to C model),亦即提供一個查詢的情境,吸引雲端內容提供客戶進駐,

    讓消費者利用雲端服務系統滿足其需求的商業經

    營模式(盧希鵬,2007)。而過去進行推廣多年所累積的 B2C 模式經營手法與累積的經驗資料庫,則提供未來個案公司在雲端服務中之先趨示範情

    境。且個案公司採取平台即服務(PaaS)模式,即內容提供者與資料使用者操作服務平台應用程式,也

    操控運作應用程式的環境,數位內容可即時呈現於

    服務平台上,提供使用者需求與服務(林信亨,2 0 0 9; 相元翰,2011;Mell & Grance , 2011)。

    目前個案公司經營運作之數位旅遊資訊系

    統,其為因應環境變化與各種網路強勢導向所規劃

    之營運系統架構(圖1)與盈收系統架構圖(圖6)如下所述,本文同時並檢視說明其主要運作過程。

    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537- -

  • 社群網路系統(SNS, Social Network System)與一般網路

    故事與觀光體驗分享

    平台(Web/Mobile) 【故事與觀光體驗分

    享系統與工具】

    產業導覽與行銷平台

    (Web/Mobile) 【產業產品行銷與推

    廣系統與工具】

    進入

    地理資訊連結

    進入

    資訊

    資訊

    二、營運系統分析探討

    圖 1:營運系統架構圖

    個案公司基於基礎雲端需求,架構完整雲端前

    後軟硬體平台。雲端系統介面平台由故事與觀光體

    驗分享平台與產業導覽與行銷平台所組成。兩個平

    台皆可利用網路或行動工具進入平台,故事與觀光

    體驗分享平台提供分享系統與工具,主要可提供社

    群網路使用者、一般使用者與分享人自行撰述建立

    觀光體驗分享故事;而產業導覽與行銷平台則提供

    產業產品行銷與推廣系統工具,主要提供產品廠商

    在產品研發與製作後,進行行銷活動。分享人與產

    業人在本系統中皆屬於內容資訊的主要提供者,可

    自行撰述建置雲端服務平台中大量的數位內容資

    料。兩個平台中的關聯資料更可藉著各相關地點的

    地理資訊進行關聯聯結,互相結合平台中的資料,

    萃取展現出重要有趣的關聯資訊。 而消費者可藉由各類社群網路系統(Social

    回應返回

    SNS/一般網路

    Geo Link

    故事與觀光體驗分享與撰述

    【分享人】 產品研發、製作與供應

    【產業人】

    雲端服務平台

    (PaaS)

    李豐良 538- -

  • Network System, SNS)與一般網路平台進入雲端介面系統,透過兩個行銷平台的關聯,搜尋使用興趣

    資料,同時系統可適時回應社群網路系統上的消費

    者,提供消費者各種興趣資訊。 此一營運介面主要在於增加使用者與內容提

    供者的相對互動關係,內容提供者(包含分享人與產業人)所提供的內容資料不致於因為等待雲端網路服務公司的修正而產生延遲,可具時效性的正面

    效益。但是其中尚需研擬增加上傳資料內容的審核

    機制,對於資料的正確性與及時性進行稽核,此為

    內容服務公司重要的把關程序,才不致於產生資料

    的錯誤應用與不當資料的使用,造成消費者的損

    失,並衍生可能的後續糾紛。

    圖 2:故事與觀光體驗分享平台(消費者端)

    圖 3:故事與觀光體驗分享平台(分享人端)

    圖 4:產業導覽與行銷平台(消費者端)

    圖 5:產業導覽與行銷平台(產業人端)

    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539- -

  • 社群網路系統與一般網路瀏覽【免費使用】

    故事與觀光體驗分享

    平台(Web/Mobile) 【創作版權收入】

    產業導覽與行銷平台

    (Web/Mobile) 【供應商付費機制】

    進入

    地理資訊連結

    進入

    資訊

    資訊

    三、盈收系統分析探討

    圖 6:盈收系統架構圖

    對於整個雲端服務平台之盈收系統而言,則依

    照各種不同網路強勢之使用情境 (Hanson, 2000; Hanson & Kalyanam, 2007; Weinhardt et al., 2011 )進行盈收的收費與分配規劃。

    對於利用社群網路系統或一般網路系統的消

    費者所採取的是免費使用的策略,確保可以吸引足

    夠大量的瀏覽人潮,增大雲端平台系統的使用能

    量,擴增廣告行銷效益,亦即為「人潮即錢潮」的

    基本市場精神。而對於使用雲端平台系統的產業

    人,則實施供應商付費機制,為雲端平台系統之資

    金贊助來源;而另一群使用者分享人則可分配到體

    驗與分享撰述之智慧財產權之使用費,鼓勵各路分

    享人提供體驗經驗之資訊,擴大數位內容資料之利

    基與來源。雲端服務平台利用供應商付費機制、創

    作版權收入與免費使用三種不同的使用概念,保持

    盈收系統的平衡,並獲取利潤。利用不同的網路強

    勢,建立不同的差別收費機制,將可有效達成經營

    策略與目標。

    Geo Link

    故事與觀光體驗分享與撰述

    【分享人】 產品研發、製作與供應

    【產業人】

    回應返回

    SNS/一般網路

    雲端服務平台

    (PaaS)

    李豐良 540- -

  • 唯收費費率的多寡在收費系統中必須經過嚴

    密的精算,讓付費的使用者與付費的供應商願意持

    續付費使用個案公司的服務系統機制,亦讓雲端服

    務網路公司能夠永續經營與成長的要素(Weinhardt et al., 2011)。

    四、SWOT 分析 SWOT 分析為個案討論重要的分析方法;可

    以考量企業內部條件的優勢和劣勢,是否有利於在

    產業內競爭;並針對企業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進

    行探索,探討產業未來情勢之演變。此一分析思維

    模式可幫助企業經營者針對此四個面向加以考

    量、分析企業營運的各種條件與利弊得失,找出確

    切之問題所在,並避開各種威脅的壓力,善用企業

    優點與資源,設計對策加以因應,爭取最佳的利基

    (Andrews, 1987)。以下針對個案公司進行 SWOT分析,其分析表如表三所示。

    表三、個案公司 SWOT 分析表

    Strength:優勢 Weakness:劣勢

    企業內部優勢:

    1.早期投入相關軟硬業,掌握技術,擁有多個專利

    2.實施免費線上平台多年,累積經驗資料豐富

    3.軟硬體使用簡單,入門使用快速

    4.使用 Web2.0 介面,使用者可自行更新資料與內容

    5.積極進行產學合作與對談,增加品牌能見度

    6.積極進行應用競賽推廣,成功進行品牌行銷

    7.產生器介面技術純熟,市場反應快速

    8.可提供使用者及時服務與快速的市場回應

    9.可提供使用者資料安全性的維護

    企業內部劣勢:

    1.科技公司為本,資訊人才為主,行銷與業務人才為輔

    2.產業規模逐漸擴大,資訊人才需求量增加

    3.業務擴點受限規模影響,業務人才需求量增加

    4.業務量擴增,基層資料與數位內容建置人才需求量增加

    5.業務量擴增,設備運作維護需求量增加

    6.品牌尚缺國際知名度,只稍具兩岸知名度

    Opportunity:機會 Threat:威脅

    企業外部機會:

    1.結合行動技術與載具,增加應用機會

    2.結合網頁規範 HTML5,快速導入市場

    3.市場上萬年不變企業網站眾多,潛在使用客戶眾多

    4.雲端服務系統逐漸純化,市場利基增大

    5.數位內容使用人口大幅提昇,個人工作室林立

    6.可進行異業結合與推廣,擴大使用利基

    7.台灣網路通訊建設基礎完備,上網普及率高

    8.企業廠商認知雲端服務的優點與成本的節省

    企業外部威脅:

    1.網路應用技術日新月異,新功能開發急迫

    2.免費網路平台眾多,吸引部份潛在使用者

    3.網路自主族群眾多,部份商業機會因而喪失

    4.智慧財產權觀念薄弱,易受侵權,且難以求償

    5.各國資料處理法令的規範與限制

    6.國外廠商的投入與競爭

    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541- -

  • 肆、結果及討論

    當雲端服務系統只提供基礎服務時,市場與利

    潤會受到網路「擁塞效果」及個人安全風險偏好的

    影響,所以增加消費者對提供服務的認知價值感,

    將有助於提升資料提供廠商的利潤水準以及實際

    市場需求。若雲端服務系統之服務提供者能夠確知

    接受服務使用者型態的各種屬性,據此來決定雲端

    服務的價格策略與水準,便可透過差別策略更提昇

    利潤效應(蘇女衣瑾,2011; Weinhardt et al., 2011)。 本案例公司最初採用 B2C 經營型態,利用自

    有資金型式建立系統服務,當累積多年數位資料水

    準與成果後,再行轉換為 B-B-C 經營型態,而且擬改採用供應商付費之策略,進行不同的經營模式

    (楊子青與李靜芳,2004; 盧希鵬,2007; Weinhardt et al., 2011)。期待這樣的轉變,除能夠確實建立數位旅遊資訊之雲端服務系統外,未來更展望能夠透

    過經營架構與盈收系統的組合經驗的移轉,建立更

    多不同資料類別的雲端服務系統,提供達到品質要

    求的服務水準。

    後續考慮持續針對個案公司雲端系統進行長

    期且深入的觀察,以實證調查所採用的經營模式之

    變化情形;並就服務系統所提供的服務項目或產品

    特性作深入探討,是否持續有效增進商務價值;同

    時亦蒐集各專業網站的 proxy 記錄來取得應用流量,或查詢相關線上收入金額等計量數據進行探

    討;並以消費者及內容提供用戶為對象,利用問卷

    調查等方法進行經營模式的滿意度研究等後續研

    究。

    伍、謝辭

    感謝個案公司黃董事長與陳經理多次接受訪

    問與對談,並提供相關意見與想法,特申致謝之

    意。同時更感謝兩位匿名審稿專家學者的意見,使

    本文內容更為正確與完整。 陸、參考文獻 1. 方文昌與汪志堅,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台

    北:智高文化,2004。

    2. 林東清,資訊管理:e 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

    力,台北:智勝文化,2010。

    3. 呂執中編譯,Afuah, A. and Tucci C.L.原著,

    電子化策略與經營模式,台中:滄海書局,

    2008。

    4. 相元翰,雲端運算創新服務案例與模式分

    析,台北: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2011。

    5. 楊子青與李靜芳,「線上經營模式及網站類

    型關係之研究」,資訊管理展望,6:1,53-72,

    2004。

    6. 榮泰生,網路行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

    司,第三版,2007。

    7. 劉文良,網際網路行銷,台北:碁峰資訊,,

    第二版 2007。

    8. 盧希鵬,電子商務,台北:雙葉書廊,2007。

    9. 蘇女衣瑾,雲端運算服務廠商定價策略之研

    究,成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

    10. 鐘嘉德、高天助與楊嘉栩,「雲端運算與產

    業發展」,研考雙月刊,34:4,20-31,2010。

    11. 林信亨, 雲 端 運 算 應 用 趨 勢 與 我 國

    商 機 研 究, 台 北 : 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

    情報研究所,2 0 0 9。

    12. Anddrews, K. R.,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Dow Jones-Itwin, 3rd, 1987.

    13. Armbrust, M; Fox, A., Griffith, R., Joseph, A.,

    Katz, R., Konwinski, A., Lee, G., Patterson, D.,

    Rabkin, A., Stoica, I. and Zaharia, M., “A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53:4, 50–58, 2010.

    14. Amies, A.; Sluiman, H.; Tong, Q. G. and Liu, G.

    N., Developing and Hosting Applications on

    the Cloud, IBM Press, 2012.

    15. Baburajan, R., “The Rising Cloud Storage

    Market Opportunity Strengthens Vendors”,

    infoTECH, August 24, 2011.

    16. Chaffey, D; Meyer, R; Johnston, K. and

    Chadwick, F.E., Internet Marketin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Practice, Prentice Hall, 2nd,

    2003.

    李豐良 542- -

  • 17. Hanson, W., Internet Marketing,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 2000.

    18. Hanson, W and Kalyanam, K., Internet

    Marketing & e-Commerce, Thomson/

    South-Western, 2007.

    19. Joha, A and Janssen, M., “Transformation to

    Cloud Services Sourcing: Required IT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ICST Transactions

    on e-Business, 12, 7-9, 2012.

    20. Ko, R. K. L.; Jagadpramana, P.; Mowbray, M.;

    Pearson, S.; Kirchberg, M.; Liang, Q.and Lee,

    B. S., “TrustCloud: A Framework for

    Accountability and Trust in Cloud Computing”,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EEE Cloud Forum for

    Practitioners (IEEE ICFP 2011), Washington

    DC, USA, July 7–8, 2011.

    21. Mell, P. and Grance, T.,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NIST SP - 800-145, 2011.

    22. Rappa, M., Business Models on the Web, 2001,

    Retrieved at

    http://digitalenterprise.org/models/models.html,

    2012/06/30.

    23. Scott, D.M., 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PR,

    John Wiley & Sons, 2007.

    24. Sterne, J., World Wide Web Marketing, John

    Wiley & Sons, 1995.

    25. Timmers, P.,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Electronic Markets, 8:2, 3-8, 1998.

    26. Voorsluys, W.; Broberg, J. and Buyya, R.,

    “Introduction to Cloud Computing”. In R.

    Buyya, J. Broberg, and A. Goscinski. (Eds.),

    Cloud Computing: Principles and Paradigms.

    New York, USA: Wiley Press, 1–44, 2011.

    27. Weinhardt, C., Anandasivam, A., Blau, B.,

    Borissov, N., Meinl, T., Michalk, W. and Stößer,

    J., “Cloud Computing –A Classification,

    Business Model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Business &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1:5, 391-399, 2009.

    28. Weinhardt, C.; Blau, B.; Conte, T.;

    Filipova-Neumann, L.; Meinl, T. and Michalk,

    W., Business aspects of web services,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2011.

    29. Yesil, M., Creating the Virtual Store, John

    Wiley & Sons, 1997.

    雲端服務系統經營模式個案研究543- -

  • Case Study in Cloud Service Structure and Business Model

    Feng Liang Le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and Science, Tainan, Taiwan 71710, R.O.C.

    Abstract

    Cloud servi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ternet activities in the recent Internet era. The business model of cloud

    service is also a key success factor for companies to endure in the Internet. In the past, the companies didn’t

    differentiate users’ needs with their services. But now,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and companies becomes

    closer and more rapidly by the Internet. The user communities can also affect users’ decisions and behaviors by

    the Internet.

    This study focuses a cloud service company, with PaaS model, supplied digital content for travel and

    recreation information. The business structure involved with users will be discusse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users, user communities and company will also be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service content and

    processes will be checked as well as other systems, such as fee and audit mechanism. Besides, the SWOT of case

    company will be analyzed. Some suggestions will be proposed for the case company with further niche.

    Key words:Electric Commerce, Context B to C, Cloud Service, PaaS

    *Correspondenc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and Science, Tainan, Taiwan 71710, R.O.C.

    Tel: +886-6-2664011Ext5304 Fax: +886-6-3660607 E-mail:[email protected]

    CHIA-NAN ANNUAL BULLETINV O L . 3 8 , P P . 5 3 4 - 5 4 4 , 2 0 1 2

    封面+目錄頁38期學報封面�¶�± 1

    編輯委員目錄

    科技類01-38-S-01-01-0502-38-S-03-06-1103-38-S-04-12-2004-38-S-05-21-2905-38-S-07-30-3406-38-S-08-35-4207-38-S-13-43-5408-38-S-15-55-6009-38-S-19-61-6710-38-S-28-68-7411-38-S-30-75-8112-38-S-32-82-9013-38-S-33-91-10114-38-S-10-102-10915-38-S-14-110-11516-38-S-27-116-12317-38-S-29-124-13318-38-S-09-134-14019-38-S-12-141-14920-38-S-20-150-15721-38-S-21-158-16222-38-S-22-163-17023-38-S-23-171-17524-38-S-24-176-18225-38-S-25-183-19226-38-S-26-193-20227-38-S-16-203-20828-38-S-18-209-21429-38-S-31-215-22230-38-S-36-223-23231-38-S-38-233-24032-38-S-06-241-248

    人文類01-38-H-05-249-26302-38-H-12-264-27103-38-H-17-272-28604-38-H-41-287-30105-38-H-48-302-31206-38-H-02-313-33107-38-H-04-332-34608-38-H-11-347-36509-38-H-15-366-37610-38-H-19-377-38411-38-H-35-385-39912-38-H-36-400-41413-38-H-39-415-42814-38-H-42-429-44115-38-H-44-442-45616-38-H-45-457-46817-38-H-46-469-48918-38-H-49-490-49919-38-H-50-500-50920-38-H-03-510-51821-38-H-08-519-53322-38-H-13-534-54423-38-H-18-545-56024-38-H-30-561-57625-38-H-31-577-58726-38-H-32-588-59727-38-H-07-598-60728-38-H-09-608-62829-38-H-21-629-64630-38-H-33-647-65831-38-H-43-659-67032-38-H-01-671-68133-38-H-10-682-69634-38-H-20-6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