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 caaa.cn · 30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3
第十四届(2016)中国猪业发展大会 30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李忠书 ,石满恒 ※※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1要: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从 1991 年开始研究并在生产实 践中大力推广应用了“四良四改”养猪配套技术,即“良种、良舍、良料、良法。使全区养猪业摆脱了 传统落后的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养猪业的技术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科学养猪水平的提 高。但是当前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以期为现代养猪业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猪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对策 1 养猪生产现状 养猪在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内蒙古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牧业连年 丰收,养猪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2015 6 月末,内蒙古生猪发展到 1491.0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 164.3 万头。全区猪肉产量达到 70.8 万吨。全区先后育成了乌兰哈达猪、内蒙古黑猪、内蒙古白猪 3 个新品种 (品种群、品系),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等世界一流的优良猪种也已引入我区。全区各地利用 杂种优势积极发展商品瘦肉猪生产,以当地的当家品种为母本、国内外瘦肉型良种猪为父本,进行二元 或三元杂交生产瘦肉型商品猪。全区的生猪生产基本实现了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良种化、育肥猪杂交 化的“三化”养猪。特别是从 1991 年开始,全区贯彻实施农牧结合战略,依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借 鉴其他北方寒冷地区发展养猪的经验,研究并在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了“四良四改”养猪配套技术, 即“良种、良舍、良料、良法。改养本地猪为杂交改良猪,改冬季冷舍养猪为暖棚养猪,改单一饲料为 配合饲料,改传统的“吊架子”育肥为饮清水湿拌料的直线快速育肥。使全区养猪业摆脱了传统落后的 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5 年全区生猪改良配种 359.8 万口,其中人工输精 57.6 万口。养猪 业的技术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科学养猪水平的提高,养猪方式有了较大变化,良种繁育、饲料加工 供应、疫病防治、加工流通四大体系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猪生产水平和效益,育 肥期缩短到 180 天以下,胴体重 70kg 以上。瘦肉率 60%以上。全区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加 快,生猪出栏 100 口以上规模养殖场(户)有 5746 个,出栏 294.1 万头。政策扶持给力,能繁母猪补 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业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促进 了全区的生猪产业发展,为生猪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方面 的支持,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基础,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屠宰加工能力和规模得到较大规模提升。 目前总的来看,初步建立了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机制,基本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猪肉供给。 ※李忠书,男,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家畜改良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3624817337※※石满恒,男,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科长,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养猪改良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邮箱:[email protected],电 话:1390471784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Aug-2020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 caaa.cn · 30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李忠书※,石满恒※※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第十四届(2016)中国猪业发展大会

30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李忠书※,石满恒

※※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从 1991 年开始研究并在生产实

践中大力推广应用了“四良四改”养猪配套技术,即“良种、良舍、良料、良法”。使全区养猪业摆脱了

传统落后的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养猪业的技术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科学养猪水平的提

高。但是当前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以期为现代养猪业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猪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对策

1 养猪生产现状

养猪在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内蒙古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牧业连年

丰收,养猪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2015 年 6 月末,内蒙古生猪发展到 1491.0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 164.3

万头。全区猪肉产量达到 70.8 万吨。全区先后育成了乌兰哈达猪、内蒙古黑猪、内蒙古白猪 3 个新品种

(品种群、品系),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等世界一流的优良猪种也已引入我区。全区各地利用

杂种优势积极发展商品瘦肉猪生产,以当地的当家品种为母本、国内外瘦肉型良种猪为父本,进行二元

或三元杂交生产瘦肉型商品猪。全区的生猪生产基本实现了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良种化、育肥猪杂交

化的“三化”养猪。特别是从 1991 年开始,全区贯彻实施农牧结合战略,依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借

鉴其他北方寒冷地区发展养猪的经验,研究并在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了“四良四改”养猪配套技术,

即“良种、良舍、良料、良法”。改养本地猪为杂交改良猪,改冬季冷舍养猪为暖棚养猪,改单一饲料为

配合饲料,改传统的“吊架子”育肥为饮清水湿拌料的直线快速育肥。使全区养猪业摆脱了传统落后的

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5 年全区生猪改良配种 359.8 万口,其中人工输精 57.6 万口。养猪

业的技术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科学养猪水平的提高,养猪方式有了较大变化,良种繁育、饲料加工

供应、疫病防治、加工流通四大体系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猪生产水平和效益,育

肥期缩短到 180 天以下,胴体重 70kg 以上。瘦肉率 60%以上。全区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加

快,生猪出栏 100 口以上规模养殖场(户)有 5746 个,出栏 294.1 万头。政策扶持给力,能繁母猪补

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业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促进

了全区的生猪产业发展,为生猪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方面

的支持,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基础,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屠宰加工能力和规模得到较大规模提升。

目前总的来看,初步建立了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机制,基本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猪肉供给。

※李忠书,男,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家畜改良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3624817337。

※※石满恒,男,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科长,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养猪改良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邮箱:[email protected],电

话:13904717843。

Page 2: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 caaa.cn · 30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李忠书※,石满恒※※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行业论坛

31

2 存在的问题

2.1 价格起伏较大

近年来,生猪价格上下波动频繁,起伏较大,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市场风险意识和管理经

验不足。生猪价格忽高忽低,养殖户则缺乏市场预测能力,很容易根据市场行情决定进入养猪行业时机,

往往在行情好时一窝蜂进入养猪行业,等到出栏时,又集中同时出栏,供大于求,生猪价格下滑。价格

低时又都急于出栏,到价格回暖时却不能及时补栏,从而导致养殖户经营亏损,养殖信心受挫

2.2 散养户抗风险能力差

由于规模户在生猪养殖的成本、防疫、品质和数量保证等各方面要优于散养户,因此规模户在生猪

的销售价格、效益和抗风险等方面要明显好于散养户。

2.3 产销对接能力弱

目前肉类产、加、销一体化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企

业多以效益为中心,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链条中没有发挥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的纽带作用,

没有与养殖户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产销互补的利益联结机制。

2.4 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疫病风险增大

一是猪病种类多,防控难度大。近几年来,猪病呈高发态势,疫病种类增多,并由单一病种感染转

变成多病种混合感染,动物疫病防控已从季节性转变为常年性,防控难度加大。二是猪只交易流动性大,

外疫传入风险增大。三是大部分养猪场户防疫意识淡薄。四是防疫设施条件还不适应当前防疫工作需要。

2.5 投资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

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生猪

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

2.6 生猪规模养殖发展不快,标准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我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规模养殖发展仍然不足,生猪养殖

仍然以散养为主,标准化先进适用养殖技术得不到全面推广。

2.7 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由于我区生猪产业协会或农村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不足,已建立的组织作用发挥有限,没有

把养猪户有效的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与市场的有效连接。

3 未来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区域布局,加强生猪生

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猪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发展与保障并重,大力推广优良种猪、先进的饲

养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建设。积极扶持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生猪屠宰、

肉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龙头企业发展,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合作养殖、政府扶持、部门服务的

思路,建设现代养猪业。按照“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绿色安全发展模式,坚

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示范先行、高产高效”的原则,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畜产品

集中区。以养殖专业户、专业村组、专业小区建设为主要内容,对生猪产业进行规划布局。按照科学发

展观的原则,提倡规模化养殖,增加抗风险能力,及时有效的减少和抵御各种疾病、疫病的发生,积极

引导养猪业走生态型、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促进生猪产业与环境的协调、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以实现“合理布局、生态养殖、标准生产、提质增效”的目标。

Page 3: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 caaa.cn · 30 对内蒙古养猪业发展的思考 李忠书※,石满恒※※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第十四届(2016)中国猪业发展大会

32

4 建议及对策

4.1 建立生猪生产监测和市场预警机制

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生猪和饲料价格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及时了解和掌握生猪生产供需状态,对生

猪生产进行及时的宏观预警预报和调控,以保护绝大多数养猪户利益,促进生猪生产及市场协调、稳定、

健康地向前发展。

4.2 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化经营

政府在产业化经营中要加大作为。要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予专项工作经费,从项目上给予倾斜,大

力扶持发展猪业协会和猪业专业合作组织,并积极指导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合作社这种方式,实

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要指导龙头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发展产

品精深加工,创立畜产品品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和完善龙头企

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带动作用。强化对基地农户的指导与扶持,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

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享、一体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4.3 拉长生猪产业链

考虑到目前生猪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风险系数不同的情况,有实力的生猪养殖企业应尽可能把自

己的产业链拉长,从种猪培育、生猪养殖、生猪屠宰、食品加工到放心肉连锁专卖,走“产、供、销”

一体化道路:一方面自己培育优良种猪,可大大降低仔猪购买成本在养殖成本中的比重,也可避免高价

买进仔猪、低价卖出肉猪的风险;另一方面自己掌握零售终端,可享受零售部分的利润。因此,拉长产

业链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风险,争取利润最大化。

4.4 集约化饲养与组织形式的创新

集约化养猪不仅是指规模的扩大,更主要的是饲养方式的改变。如采用“分段式流水线”的饲养方

式;哺乳母猪、保育仔猪实行高床饲养;粪便、污水实行净化处理等。集约化养猪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

组织形式的创新,肉猪生产、屠宰、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化,变“生产—加工—流通”相互分离为相互

结合,形成“一个种猪场、繁殖场、商品肉猪场、屠宰加工厂、肉品加工厂、销售部门”完整的产业链。

引导养猪户走联合发展的道路,通过合作社、联合体、养猪协会等各种形式,协调各方利益,共同抵御

养猪业的风险。

4.5 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内蒙古养猪生产的根本途径。要

组织科研力量对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攻关,以高产、低耗、高效的养猪业实用技术项目为主线,

加强现有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如瘦肉型猪标准化饲养技术、生态养猪技术、新品系选育及配套技术。

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猪出栏率和猪肉品质。

4.6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饲料生产体系、环境工程体系、疫病防治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产品

流通体系和加工储运体系等建设,应增加投入更新设施和技术设备,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4.7 要切实加强质量体系建设,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健康养殖,确保肉食的质量安全

另一方面,大型规模养殖场要积极推广工业化粪污处理技术,采取沼气发电、污水净化和粪肥加工

等方式,促进粪污资源化、综合化利用,全面提高养猪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