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初職人士 - 世界華福中心 cccowe未 信的初職人士在哪裡?教會如何...

32
進擊初職人士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進擊初職人士

■出 版 者: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

■地␡␡址:香港九龍旺角道十九號月圓大廈2字樓

香港尖沙咀郵箱98435號

■電␡␡話:(852)2391-0411

■傳␡␡真:(852)2789-4740

■網␡␡頁:http://www.cccowe.org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 行 人:劉少康

■創 刊 人:王永信

■顧␡␡問:王永信

教牧分享二○一六年九月號(總第二○九期) 進 擊、育 成 N 世 代 進 擊 初 職 人 士

2 編者的話 陳家鈴

3 進擊初職人士的心得 整理:陳家鈴

6 從政經宏觀看初職世代處境與福音策略

鍾志廣

9 進擊初職人士前須知 周家熹

12 進到未信初職青年之處 梁永善

16 夢想、理想、信仰──淺談職場新鮮人的進擊策略

陸尊恩

18 職青辦公室小組(上) 唐世勳

ISSN 1001-2995

■編輯委員:葉松茂、關大男、劉子睿、關瑞文、劉志良、吳錦波

■總 編 輯:陳世欽

■主␡␡編:周建華

■編␡␡輯:賴秋玲

■助理編輯:陳家鈴

■設計排版:Dai Jack Design House

〔本刊為教會牧師、傳道、全時間神學生、長老及執事而創辦,免費贈

閱,歡迎自由奉獻支持。每本出版及郵費港幣九元(約美金一元二角)。〕

21 A B C D──以「敘餐」開始的福音小組

林慧中

專 欄

24未盡之路牧者的退休生活藝術

黃建輝

26長執.執掌與教牧同工,與肢體同行

蘇明波

28神學生學習甘苦談

時間不夠用的神學生生活何建榮

30門訓與宣教作門徒去宣教

余家振

編 者 的 話

未 信的初職人士在哪裡?教會如何

制訂進擊策略,以至可以引領他

們認識主,跟隨祂?今期邀請了在加拿大

(Canada)和香港的教牧同工,分享他們所服侍初職人士的特質,如何與他們建立良

好關係,教會對這福音工作的一般看法、事

工理念、策略及工具,以及教會在初職人士

福音事工的優勢與成果、困難與挑戰。盼望

他們的經驗,能激勵教會切實拓展初職人士

福音工作。三位受訪者為:

黃志文:加拿大城北華人基督教會

佈道與年輕人事工牧師

陳沁雷:香港基督教宣道會證恩堂

傳道

劉志文:香港旺角潮語浸信會主任

牧師

初職人士的特質

黃牧師用 F.O.B.ulous - 1.5代初職年

輕人來形容初職人士。「F.O.B.ulous由

F.O.B.(英文為Fresh Off the Boat,中

譯:剛抵埠的新移民)和 fabulous(中

譯:極好的)組成,「1.5代」指年幼時

移民到另一國家的人。

他表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因

著香港面對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的緣

故,很多香港人因為看不透政治前

景,選擇移居多倫多(Toronto)。有

些人帶著年幼的兒女移民,重新適應新

生活。這班當時六至十歲的孩童,現在

已是二十五至三十歲,就業五年以下的

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的特色是熟悉香

港、加拿大兩地的語言(粵語和英語)

和文化,所以他們的社交圈子比較多元

整理:陳家鈴

化。有些會「追港劇」(編案:不斷看

香港電視連續劇),但亦對北美文化

同樣嚮往。這一代普遍對前景沒有把

握:有前途和穩定的職業和自置物業對

他們而言都遙不可及。他們並不看重委

身,可能因為他們看不見將來,所以在

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將目標放在面前的歡

樂。

陳傳道指複雜而多樣化是香港初職

人士的面相。論就業年齡,很多大專生

也有做兼職工作,也有頗多青年人在進

修完碩士,甚至博士後才踏進職場。因

此,二十至三十五歲也可以在這群組當

中。他說:「對於職場文化,與以往我

們所認知的不一樣。有些人會在網絡上

開店鋪,自行創業;有些不為工作所

困,以旅遊寫書為業。當然仍有考慮

『錢』途的,拚命工作。

「因著工作的忙碌、工作時段的不

同,所以初職人士的社交生活主要是在

網絡社交媒體,習慣分享(share)所接

觸的資訊,藉以展開話題。假期時,他

們會透過網絡相約看電影、進行戶外活

動等。因為開始懂得賺取金錢,故在吃

喝玩樂上,願意花費更多、追求『更

好』的體驗。」

劉牧師認為所服侍對象的實際就

業年齡約為二十至三十歲。他提到初職

人士四方面的特質:「一.兩極化的社

交生活:好動與文靜,部份人在真實與

虛擬世界裡的生活表現不一,甚至相

反。二.兩極化的職場文化,一部份強

調工作的升遷機會、前途,對薪酬及待

遇的要求較高;另一部份則強調實踐理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3

士4

想、訂立人生目標,其目標為非物質

內涵。三.多元化的喜好:冒險與靜

態性質都有,如運動、電子遊戲、攝

影、戶外活動、話劇、古典音樂,喜

愛 外 出 旅 遊 , 如 工 作 假 期 (working holiday)。四.三種陋習:消費主義(在網上買奢侈品,以滿足個人慾望);

享樂主義(即時享受);個人主義(以個

人為中心,忽視他人的感受)。」

教會看初職福音事工

黃 牧 師 以 歸 屬 (Belong)、 歸 信(Believe)、歸入(Become)指出教會初職人士福音事工的主要條件,就是先培

育出帶著使命的群體。他說:「我們相信

年輕人的福音事工再不是以大型佈道會

和與陌生人個人談道為主要渠道。在現

今資訊科技的社會中,特別是年輕人,他

們所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甚麼才可

信。因此,他們最需要是有能夠信任的

關係和群體,並在這群體中與基督徒相

處,以至歸屬這群體,跟著認識及歸信

耶穌,然後歸入教會,成為主耶穌的門

徒。而教會的首要使命是培育弟兄姊妹

成為使命群體,活出與別不同及帶著神的

能力去面對一切困境的超凡生命。

陳傳道認為香港的教會多以鼓勵

信徒於職場佈道作為初職人士的福音

事工,使初入職場的弟兄姊妹以傳福

音、作見證為職場工作的其中一個目

的。然而,要作好見證吸引未信者,會

涉及職場倫理及職場靈性;因此,教會

也會教導信徒在職場上如何按《聖經》

原則和基督教倫理標準行事為人,讓他

們懂得面對身分上的改變、辦公室的政

治、職場裡面對的困難等,從而使他們

成為榜樣,作黑暗中的燈臺。

劉牧師說:「香港面對初職人士福

音事工大多都是困難重重。一般來說,教

會總被認為不能吸引青少年,被認為是

沉悶,只為滿足宗教需要,未能切合青少

年的需要和想法。另外,初職人士的生活

往往多變,教會事工未能配合他們的轉

變而作出應對,總予人一成不變之感。

「與此同時,香港社會、經濟及

政治環境不穩,衝突往往充斥著整個社

會,彼此間欠缺互信的關係。在面對有

關經濟、政治、民生事務上,每每出現

意見分歧,讓社會中的成人與職青間產

生不少張力,也成了發展初職人士福音

事工的重大困難。」

建立良好關係的訣竅黃牧師說:「信任是關係建立的

貨 幣 (Trust is the currency for building relationship),我們應以真誠的態度來接觸和款待與我們背景不同的人。我們絕

對不能以強者的身分來和別人交往。我

們要放下身段,與未信的初職人士一同

在《聖經》中尋找生命之道。我們要讓

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完全的人;若我們只

將自己好的一面呈現在他們面前,他們

也覺得我們虛偽。」

陳傳道認為要接觸初職人士,就必

須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處境及面對的困

難。耐心聆聽他們的問題,了解他們所

處的境況。相約初職信徒及未信者一起

吃午飯是很好的方法。初職信徒透過平

日工作、與人相處的表現,也能贏得未

信者的信任。他提醒:「避免預設他們

與我們以前在職場所遇到的問題完全一

樣。畢竟時代轉變急速,工作也與以前

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清楚了解他們

的迷茫所在最重要,也切忌硬銷(hard sell)福音,正如耶穌也不是一見到未信者就向他講好消息一樣。」

劉牧師分享:「我們透過多元化

的活動與未信的初職人士接觸、認識

及建立關係,例如:康體事工、外展

事工、專題講座、信仰課程、社區關

懷,期望透過不同的向度、層面讓職

青認識信仰、教會,亦同時使信仰能夠

被真正踐行並內化,而非片面地被理

解。真誠與他們建立關係,真實分享信

仰,營造對話空間、彼此平等分享;切

忌『掛羊頭、賣狗肉』或『層壓式』

(Pyramid Scheme)的信仰推銷和家長式的牧養模式。」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5

進擊策略

黃牧師認為空間、對話和一同尋

找、分享生命十分重要:「無論是基督

徒與否,初職人士對前景也不樂觀。他

們之前的生活都是在學校裡度過,沒有

人生的經驗;但畢業後不能再用以往學

校的模式去生活。他們需要空間尋找新

的生活,所以過往每星期在教會內的團

契週會已不再有效。他們需要的不是設

計周詳的團契週會,而是有對話空間和

分享生命。

「在過往一年,我們團契在教會

聚會由一個月四次減至兩次,因為我們

想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不要用時間來設

計週會;反而使用那兩週不在教會的時

間有小組生活和刻意與未信的新朋友聯

絡。」

陳傳道說:「透過初職信徒作為

傳播福音的策略最適切。教導他們福音

性研經,讓他們可以在工作的地方帶領

小型福音性研經,例如使用蘇穎智牧師

所著的《一針見血的福音》。基於未信

主的初職人士也同樣面對職場的問題和

掙扎,也可參考司徒永富先生等人所著

的《職場解決── 1 2案件重組》,並

邀請未信者回教會,一同討論分享。另

外,也要創造場合和空間讓他們可以與

人交流。直接讓初職信徒籌辦一些有益

身心的活動,提供傳福音機會。一來可

讓初職信徒輕鬆參與,二來也容易讓他

們邀請未信的初職人士參加。最後,可

不時舉行一些講座,例如如何理財和職

場生涯規劃,這些也會是未信的初職人

士有興趣參與的。」

劉牧師指出:「本會對於初職人

士的福音事工的理念強調成為『門

徒』,我們希望可以讓每位進入教會

的新來賓,可以在教會這個信仰群體

中,認識耶穌基督,並在教會中成

長,並在世界作見證。」

「而進擊策略中則以『貼身』的方

式分享生命中的經驗,讓新來賓與教會

群體彼此分享。教會每年於十至十一月

期間舉行感恩福音月。其間我們邀請教

會內外的人士作見證或與不同的機構合

辦佈道會。同時,我們會舉行『生命歷

奇——探索基督教信仰』福音課程與主日

學『福音性研經』,讓慕道者能藉此全

面認識整全福音的意義。」

困難與挑戰

黃牧師說:「1 . 5代初職年輕人在

未來北美華人教會有特定的使命。他們

能夠成為華人第一代和本地出生第二代

的橋梁。多倫多眾華人教會說粵語的

年輕人團契隨著回流潮的緣故開始萎

縮。但感謝神的帶領,我們在三年前靠

著祂的恩典建立了新的1 . 5代初職年輕

人團契。當中亦有與我們同行大約兩年

才信主的年輕人。初職人士福音事工不

能夠急進,要以耶穌基督的愛與他們同

行、對話,一同尋找和分享生命。1.5代

初職年輕人在華人教會中是少數,盼望

眾華人教會不要看輕這事工,因為主耶

穌愛他們,而他們也會是教會未來的領

袖。」

陳傳道分享:「我曾邀請每位初職

信徒負責籌辦不同的活動,他們都樂意

參與整個籌備及宣傳過程。有一次舉行

野戰遊戲(War Game),原本一個只有

八至十人的小組,最後竟然有四十人參

加。還舉行過日出之旅及一起參觀生命歷

程館等,每次也有二十多人參加。雖然

留下的人不多,但已是很好的嘗試。初

職人士很多時因為工作轉變、工作時間

增加、進修等,而不能定時參與教會聚

會。因此,跟進時需要依靠網絡社交媒

體,並且相約在他們的工作地點用膳,以

建立關係。要做初職福音事工,也必須由

初職信徒開始;因此必須挑戰每位初職信

徒作好見證,也需要建立他們在職場裡活

出信仰、實踐信仰。」

劉牧師表示,因成長需要時間,未

必每個慕道者能夠或願意長期委身。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現 在香港教會年輕信徒的人口正不斷

下降。以人生經歷階段來劃分,流

失最嚴重的,正是信徒從學生進入初職的那

一階段。這正讓我們看到教會更需要將福音

帶進初職世代之中。然而,作為教會,我們

對這些初職者有多少的認識?筆者嘗試以近

年一套受年輕一代歡迎的漫畫,讓我們從宏

觀一點的角度去理解一下這群初職世代所面

對的世界。

從《進擊の巨人》說起……

《進擊の巨人》(Attack on Titan)是一部在二○○九年開始連載的日本流行

漫畫作品,而其真人版電影亦於近年上

映。這部作品勾畫出人類社會的各種問

題,彷彿正為當今世代,特別是年輕世

代,解釋為何他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和

焦慮,並我們今日的社會為何會出現了

嚴重的世代分歧和思想衝突。

《進擊の巨人》的故事是講述一個

有神祕怪物──「巨人」衝擊的世界,而

這些巨人均以人類作為食物。為了防止

巨人入侵,殘存下來的人類建造了三道

鉅大的防護牆,使人類的生命得以延

續;但同時間,人類亦放棄了前往外面世

界的自由,將自己圍困在高牆內生活。當

人類在這隔絕的環境裡享受了一百年所謂

的平安與相安無事之後,有一個超鉅型的

巨人卻突然出現,將圍牆打碎,將人類

鍾志廣

香港荃灣浸信會

牧師及商區福音

使團執行董事

以為已掌握在手的平安推倒。從此,人

類便再次面對生存的威脅。

鉅牆的「防護」與假象:「巨

人」不再?

香港社會曾幾何時亦為自己建造了

一些鉅牆!我們以為藉這些鉅牆,便可

以防護我們一直以來自我良好的生活模

式。然而,這些鉅牆不但將自己圍困在

內,更使我們所在的社會出現了極深層

的矛盾。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的經濟

起飛,世界的科技持續有重大的進展和

突破[例如美國(U.S.A.)的太空人早

於一九六九年登陸月球],人繼而漸漸

建立了對未來發展充滿憧憬及信心的年

代。當時大家都相信,經濟會無止境地

增長,科技亦會不斷地進步,相信人民

的生活可以不斷地改善,確信人類的明

天一定會更好。

然而,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卻只

是空想和謬誤,只是對資本主義可以無

止境擴張的幻想;但實際上,經濟的擴

張是有限度的,科技對人類不一定會帶

來良好的影響。不過,從政治精英到一

般市民,人人都習慣了經濟可以高速擴

張的信念,大家都「迷信」經濟可以持

續高增長。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6

7

政 經 鉅 牆 的 倒 下!「巨 人」

的進擊!

到 上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初 , 香 港 終

要面對回歸問題,特別是當時的英國

(United Kingdom)首 相 戴 卓 爾 夫 人

(Mrs. Margaret Thatcher)在一九八二

年於北京「被」鄧小平接見後,於人民

大會堂下臺階時失足[或「失魂」(編

案:意一不留神)]跌倒時,香港人便

知道這「巨人」的來臨是逃不了的。逃

不了的香港人想到的,彷彿就要像《進

擊の巨人》中那班倖存者那樣,喜見有

人為香港建造了三道鉅牆,分別是一國

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資本主義

制度五十年不變。

他們一心以為有這三道鉅牆,便可

以隔開巨人及其對香港的影響。然而我

們發現,這三道鉅牆所保護的,主要只

是在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特別是大財

團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世代。他們靠著

政權的保護和綿密的社會關係,成為了

在生活中最受保障及無憂的一群,享有

最多社會的經濟資源,猶如在漫畫中活

在第三道「席納之牆」(Wall.Sina)之

內的人那樣。

但社會上年輕一點的世代呢?他們

的命運,卻只被安排住在最外層、最危

險的「瑪利亞之牆」(Wall.Maria)

內。一旦巨人出現,他們便是最首當其

衝的一群。這一群初職世代,他們要面

對稅務及債務負擔不斷加重的困境。而

因著資源和權力的傾斜,令社會開始出

現世代分歧和思想衝突。

深層社會問題和兩代間的分

歧:初職世代的焦慮和不安

假若香港的經濟可以持續不斷地

高速增長的話,這些世代之間的矛盾和

分歧,或許可以延遲一點才出現。但可

惜的是,在過去數十年香港不斷蓬勃發

展,能夠可以擴張的動力、資源及版圖

亦已開始耗盡,從香港的土地和住屋問

題已可見一斑。特別在回歸祖國的懷抱

之後,香港本身的經濟發展動力已大幅

放緩,甚至已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經

濟會高速增長的神話,將會完全崩

壞,「香港神話」不再。而一路仍有許

多未解決的社會問題,當中包括對社會

政制、民生等的不滿。

然而,我們的香港政府及中國政

府似乎還是想帶領香港繼續走這條舊

路,還是想靠財政、經濟等政策,藉以

刺激已經死了火(香港俚語:形容汽

車無法啟動)的香港經濟。可惜,這

樣的做法註定徒勞無功,因為過去教

育政策的失誤,我們的社會亦已經

缺 乏 了 創 造 力 (creativity)和 夢 想 力

(dreamitivity)。 年 輕 世 代 逐 步 對 體

制、建制不滿,覺得政經精英挪用大量

公帑和資源,只是用來維護既得利益

者。面對著巨人和自己的前路,他們的

內心漸漸充滿了焦慮和不安。這就是我

們現世代初職者所面對的處境。

福音策略

現在正值「巨人」帶來絕望,使初

職青年的心消化,將他們吞噬的時候!

我們不能再若無其事的躲在自己安逸的

生活裡!若我們能在「巨人」進擊初職

青年之時,比「巨人」更快以福音進擊

他們,讓他們有永恆的盼望以對抗「巨

人」帶來的絕望,初職青年將會何等的

不一樣──有超越時空、最強大的那位

一起同行,會是何等的有力、無懼和無

敵!

初職人士長時間身處職場,在工

作場地裡埋頭苦幹。作為教會和福音機

構,我們可如何進擊職場,向這初職世

代言說福音?讓我們一起探討以下三個

進擊策略:

一.認定職場宣教運動

作為教會和福音機構,我們必須

要堅定相信:惟有耶穌基督的福音才能

承載人的生命。而教會的使命,就是要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士8

用盡我們一切的努力作出一切可行的行

動,以完成「使萬民成為主的門徒」這

由耶穌基督所親自給予教會的使命和託

付。當中,我們必須要認定職場宣教運

動正就是教會在傳揚福音的使命上一項

重要的基本,因為教會與生俱來就是要

迎向世界、走進世界,使世人透過教會

而認識及明白,他們需要福音。

因此,教會、機構要一同進擊職

場!教會和機構既需要幫助信徒明白及

確認其在職場中的宣教使命,更要為初

職信徒提供適切的訓練,使他們能夠

在其工作間實踐職場宣教使命。教會

和福音機構需要藉著不同的職場宣教

課程,訓練這些確認了職場宣教使命

的弟兄姊妹,使其得到適切的裝備而

踐行這宣教使命,讓福音向社會中的

初職世代得以言說,以此回應這教會

「與生俱來」的使命。我們須要在這個

時代中,成為「時代的同行者」(Era

Companion),以回應這時代職場宣教

和福音的需要。

二.進到實景、現場!與初職者和將職者同行!

現在我們更需要關注教會如何看

初職世代在職場中所面對的處境,讓我

們可以與他們在職場中並肩前行,就是

在其職場中所面對的挑戰、矛盾和困難

中,成為他們的同行者。因此,除了

在教會內牧養及裝備在職場中的信徒

外,我們需要「道成肉身」地進到未

信初職者中間,直接進入到各大專院

校、各企業的未信初職者之中,尋找

機會對他們作適切的關懷、支持。例

如:機構可舉辦訓練、講座或福音午餐

會,又或與企業或院校合辦,提供平臺

讓教牧和信徒參與其中以接觸未信初職

者和將職者。

商區福音使團(商福)在香港各區

約二十個地點舉辦福音午餐會。午餐會

主題包括家庭、婚姻、親子、職場、人

際、戀愛、情緒等。同時,商福亦協

助不同地區教會舉辦相類似活動。如

此,我們的步伐能進擊到企業及大專校

園地區之中,藉著不同的途徑,與那些

初職者和將職者相遇和同行。

三.推動職場嚮導計劃

筆者建議教會及福音機構可按不

同的專業或行業,組織在職信徒,使

他們成為未信初職者或將職者的職場嚮

導,讓未信者可以在工作、生活和人生

探索這三個層面中得到關懷、建立和引

導。教會可定期舉辦面對職場困難、如

何理財和職涯規劃等活動,讓職場嚮導

邀請初職者或將職者一起探討,造就未

信者。教會亦可舉辦以相同專業或行業

為主題的活動,讓同業者一起探討,以

此為教牧、信徒和未信者提供自然的交

流平臺。

讓神那施恩的手感動更多的人關

注甚至參與向初職世代言說福音的異

象,一同擁抱這代年輕人,樂意成為他

們的同行者,讓主宰未來的生命之主得

著他們的生命,以至他們無懼面對這政

經、社會「巨人」,看到真正的出路和

曙光。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當 教牧正惆悵如何吸引青年或初職人

士認識基督,嘗試填補少年與成年

的年齡層缺口時,讓我們一起對教會進擊

這年齡層的淡況作出反省,並探討這代群

體的特徵和需要。甚願我們對初職人士有

真摯的關心,使之成為進擊初職人士的動

力,而不是為了進擊而進擊,而是為了他

們真正的益處而進擊!

為何教會普遍甚少提及進擊

初職年齡層?

今天有許多教會,對自己所處的

社會只有一點點認識。雖然我們知道社

會學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教會其中最大

的挑戰,就是我們對社會人文的發展並

沒有做深入的探討。我們可能注重建立

教會內在的事工,比如行政、教導、領

導、關懷和宣教等,但我們卻忽略了在

我們自己教會中比較陌生的年齡層,尤

其是初職人士的需要並在教會以外社會

的動向。如果教會能深入了解他們生命

的挑戰、工作的掙扎、靈裡的需要,並

體會他們的社交特點,我們就可以在青

年人所需要面對身分上的轉變、各色各

樣社會的適應時,作出有效服侍的回

應。

在筆者個人牧會的經歷中,特別

是在忙碌的教會事奉、家庭生活和自己

個人生活圈子裡,我感覺自己有意無

意間脫離了社會城市的文化,我活在

「自我」的事奉世界裡,而忘記了我對

人群宣教的使命。時代正在改變,文

周家熹

澳洲華人

衛理公會謝恩堂

主理牧師

化也正在改變,而且目前改變的速度快

得驚人!因此,教會的牧者領袖除了積

極的服侍、認識神外,我們必須與社會

有更密切聯繫,對它有深入的了解,對

完成福音使命有負擔。否則,我們就只

活在教會裡,而不是活在社會城市人群

中。我想這就是教會為何普遍甚少提及

進擊初職年齡層的基本原因。

此外,讓我提出以下幾個普遍原

因:我們須承認自己對教會已經帶有某

種認知和成見,加上大部份華人教會仍

然是以年紀較長的人作領袖;因此,大

部份教會仍持著信仰與工作分開,沒有

直接關係的屬靈觀。我們期盼著這班

初職人士除了工作,便看重教會的事

工,參與教會的活動。我們似乎對他們

的工作毫無興趣,對他們的生活缺乏關

懷,甚至我們以為他們盡可以勝任,不

需要教會的關心。何況我們對工作神學

的實踐不足,有缺陷和偏差。除非我們

開始對自己的思想、思維做出改變,否

則我們仍然活在聖潔與世界相隔離的

神學裡。我們必須要有更完整的世界

觀,而不是二元論(dualism),持守兩

個不同的世界。

第二,我們仍舊活在忙碌的教會

生活裡,卻忽略、不關心在教會以外

的世界,而這世界已經在迅速不斷的改

變。教會的事工雖然繼續進行,但是我

們卻像與教會以外的世界斷絕了關係一

般。就如教會被視為世外桃源,是我們

逃離世界的地方。因此,我們不知道這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9

士10

新一代──千禧世代[millennials,由

一千年的英文字millenium或millenia(眾

數)衍生出來,意謂Y世代]的年輕人所

面對的挑戰。我們所熟悉的教會生活漸

漸與世界不再有關係。

第三,教會可能不注重各階層門

徒的生命栽培與建立。教會只注重一般

的事工、節目與靈果的統計,忘記了對

這教會群體作出有效的門徒訓練。教會

可能設有門徒班,但是缺乏了有效的方

法來訓練教會各肢體作主耶穌門徒。今

天,我們必須對西方興起的使命群體

(missional community)作 出 深 入 研

究:為甚麼有股新的福音浪潮重新出現

在這些西方的國家裡呢?

最 後 , 我 們 對 這 新 一 代 非 常 陌

生。我們對他們的需要、掙扎與社交的

我們所謂的初職人士就是生在Y和Z

世代的人群。只要我們能稍微了解他們

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所受的影響,我們就

可以比較有效的透過教會來建立他們的

屬靈生命,並且能夠使用文化工具來與

他們接觸,建立福音的關係。

初職人士普遍特徵和需要

筆者透過對社會的觀察,從個人方面

來認識這初職人士的特徵。這些特徵可以

幫助我們嘗試了解他們的需要與掙扎,也

會對他們的認識作出幾方面的建議:

一.初職人士對工作的態度認真,

他們很渴望找到自身工作的意義,從而

有所發展,得到上司的認可。他們較喜

世代 年代(出生年份) 年齡 特徵

國家建設者

(Nation Builder)1946年前 71或以上 忠心於公司、服從上到下的

治理

嬰兒潮

(Baby Boomer)1946∼1964 52∼70 美化主義、重競爭、懷疑權

X 1965∼1979 37∼51 靠己、資源豐富、善於改變

Y(Millennium)

1980∼1994 22∼36 注意世界、現實主義、以個人安全為重、追求意義

Z 1995∼2012 22以下 (暫時無法作出深入的區別;他們的特徵需時間來肯定)

方式不是很了解。因為這一代還不是教

會的主要領導,而我們與他們有年齡文

化的差距,加上我們還是對自己的宗教

生活感舒適,而可能沒有需要走出我們

自己的安全生活方式。

不能再拖延!

所以,今天的教會應該帶著一種急

迫性去認識這千禧世代,否則我們將會

在文化衝擊的洪流中失去初職年齡層!

來,認識他們!

按著社會學的分析,雖然有些人

在某些理論上有差異和解釋,但他們

分析的結果可供我們參考。根據麥克林

德爾研究所(McCrindle Research)的研

究,這是將大眾按個人的出生年份分成

不同的組別:

歡團隊工作,也尊重他們的雇主,但不

喜歡從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如果教牧能

夠對他們的工作有所認識,藉此關心與

聯繫,就可以建立雙方的有效關係。

二.初職人士期待工作包含意義。

職業不只是一份生活的收入,更是具有

意義的事。初職人士普遍對環境保護及

社會責任感很強、很重,教會必須有清

晰的異象和遠景,並且必須要推行與社

會有關係的策略計劃。要建立有效初職

人士屬靈群體,我們必須賦予生命屬靈

意義,且實踐在生活的各個範圍之中。

三.初職人士在處事方法上喜尋

求更新,嘗試不一樣的方式,而非一成

不變地推行。這是根據德勤(Deloitte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11

Touche Tohmatsu)的報告。初職人士對

教會一成不變的做法、態度和思維,一

定會作出直接甚或負面的回應;身為

教會的領袖應該詢問、聆聽他們的心

聲,明白他們的立場、感覺及看法。

四.初職人士看重誠信。誠實、坦

誠,以及透明而沒有隱藏真正的動機是

初職人士的待人標準。他們在工作裡尋

找這樣的標誌,同樣他們也在教會群體

生活中尋找這樣的素質。教會需要在福

音使命、社會需要與實踐上,和初職人

士建立誠信的關係,讓他們對教會的使

命與領導予以信任。他們看重的不是外

在正規的表現,而是內在真實的不正規

(informality)。

五.初職人士想活出真正的我,自

由的去發掘自己及週圍的世界,並且非

常認真地對待自己的選擇。他們喜歡嘗

試新事物,尋求突破,追求那更美好的

世界。教會如何向初職人士說明在認識

神的過程中一定會帶來真自由?真理如

何使我們得到自由,而不是約束、限

制我們的個人生活?他們熟悉電腦網

絡,也普遍以此作溝通方式。他們對自

己蠻有自信,或許與受家庭保護和關心

有關。

「要就後現代主義者寫一些東西是

困難的,他們不喜歡被人歸類、解釋、觀

察、限制、約化、禁止說話、孤立,或

者仔細端詳。後現代主義者⋯⋯渴求關

係、奧秘、經驗、激情、奇跡、創意,和

即興。換句話說。他們想走過『人行道

的盡頭』。他們渴望到那個超越言說的地

方、那奧秘的海岸。換句話說,他們在尋

找耶穌,我們還要知道些甚麼來給他們

呢?──約科南尼」(註)

我們若可以對初職人士的五個特

徵多作研究,相信可以對他們有更好的

認識。最終,我們進擊的目的是領他們

認識基督,並建立主耶穌的門徒。他們

認識主後,我們如何在他們當中建立跟

隨耶穌委身的門徒,是今天教會的挑

東尼.瓊斯(Tony Jones)著,陳永財譯:《後現代青少年事工》(Postmodern Youth Ministry)(香港:學生福音團契出版社,二○○三年)。

參考書目

書籍

Dunn, Richard R. and Sundene, Jana L.: Shaping the Journey of Emerging Adults: Life-Giving Rhythms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 Downer Grove: IVP Books, 2012.

Gibbons, Dave: �e Monkey and the Fish: Liquid Leadership for a �ird-Culture Church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9.

Jones, Tony: Postmodern Youth Ministry: Exploring Cultural Shift, Creating Holistic Connections, Cultivating Authentic Community . Grand Rapids: Youth Specialities, 2001.

網上報告

A m e r i c a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r e s s b y Generation”<https://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stress/2012/generation.pdf>(下載日期: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Guthrie, Lily:“�e Next Generation of Workers”<http://www.kenblanchard.com/img/pub/blanchard_next_generation_of_workers.pdf>(下載日期: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McCrindle Research:“Generation Defined”<http://mccrindle.com.au/resources/whitepapers/McCrindle-Research_ABC-01_Generations-Defined_Mark-McCrindle.pdf>(下載日期: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National Chamber Foundation:“The Millennial Generation Research Review”<https://www.uschamberfoundation.org/sites/default/files/article/foundation/MillennialGeneration.pdf>(下載日期: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網上文章

Fraser-Thill, Rebecca:“7 Habits of Awesome Millennial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Gen Y”<http://www.workingself.com/millennial/7-habits-of-gen-y>(下載日期: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Korobka, Tanya:“�e List of Millennial Characteristics”<http://luckyattitude.co.uk/millennial-characteristics>(下載日期: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戰。現有的方法已經不能有效地幫助初

職人士,必須要大膽嘗試進擊和建立門

徒的新方向和模式。我們要記得,方法

不是內容,內容絕對不是方法。就讓我

們放下自己的世界,進入初職人士的人

群中!領他們認識基督,建立這門徒的

關係,我們需要時間和代價,來換取將

來的結果。甚願他們可以經歷耶穌的生

命,效法耶穌,跟隨耶穌。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士12

筆 者很重視年輕人工作。一方面,在

過往的植堂考慮中,我們看中了

九龍灣工業區,並建立現今已有五年歷史

的基督教銘恩堂九龍灣堂(下簡稱九龍灣

堂)。每逢週二中午舉辦福音午餐會,當

中約有七十位職青參加,三份之一為未信

者,所有牧者都是負責一員。我們明白剛剛

踏足社會的非信徒面對著不同衝擊、壓力與

掙扎;若我們能對他們的掙扎作出適切關

懷,邀請他們一同禱告神、認識《聖經》的

價值觀、經歷神的同在,在合適的時候他們

會被福音得著,自願決定跟隨主。

本 文 試 以 九 龍 灣 堂 的 建 立 經 過

(註)、職青所面對的衝擊和與之建立

關係的態度作探討初職人士福音工作的

重點。

以大專生和職青為植堂考慮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基恩

敬拜音樂事工的負責人邀請筆者用他們

位於九龍灣的會址建立教會。其後,筆

者帶領一眾同工和執事作實地了解及參

觀,一方面認識他們的福音工作,另

一方面也與往訪者分享該區的福音機

遇。基於以下兩個主要原因,我們決定

九龍灣工業區為我們的植堂地點。

梁永善

香港基督教

銘恩堂堂主任

首先,大專院校和工業區是初職

青年常常往來之地。那時整個九龍灣工

業區的工作人口大約是七萬多人,但只

有三家教會,而一路之隔的住宅德福花

園,居住了約一萬多人,但一家教會也

沒有,近年更有多家大專院校在工業區

及德福花園開辦社區學院,估計有數千

名學生。而與九龍灣工業區只有約二十

分鐘步行距離的地方有淘大花園、牛頭

角上、下邨,以及近年陸續落成的彩福

邨、彩德邨、彩盈邨等公共屋邨,估計

可居住人口有數萬之多。

另外,從長遠看,東南九龍是政

府全力發展的地區,而九龍灣的福音機

遇是肯定的,因為將會有更多初職青年

在這裡上班。政府已公布會計劃耗資

一百二十億港元興建一條以單軌列車行

駛的高架鐵路,連接港鐵觀塘線和沙中

線(沙田至中環),預計二○二三年落

成通車。據稱有五家私人發展商將合作

興建一條通道,將來行人可由九龍灣德

福花園,步行至東九龍最大型商場。而

啟德新發展區,將被打造成香港第二個

核心商業區,未來能提供的辦公室面積

達五百四十萬平方公尺,大概等於兩個

中環的面積。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二○一三年四月,九龍灣堂終於成

立。植堂後,我們在商區福音使團的幫

助下,逢週二中午舉辦福音午餐會,在

七十位職青參加者中,平均約有二十至

二十五位未信職青。教會開放共兩小時

十分鐘,讓職青用膳、休息,期間有

一位在職信徒作四十五分鐘的信息分

享。分享主題、菜式及餐飲選項均刊登

在可於教會網站下載的單張上。全部教

牧同工必須參與福音午餐會。

此外,在推動植堂的宣傳片中,已

提及希望可以在鄰近的香港大學專業進

修學院(九龍東分校)中傳福音,又奇

妙地發現本會粉嶺堂的一位年輕人竟是

該學院的學生,且成為那裡基督徒的團

契職員,雖然如此,但仍不能進入該

校。更奇妙的是一位負責團契的老師竟

認識筆者,原來於二○○八年,筆者曾

受邀於他們的學前營講道,他們很得激

勵,因而留下不錯的印象,故此當筆者

與這位老師溝通時便蒙答允,可以進入

這廣大禾場,神豈不是奇妙的供應者

嗎!希望在學生畢業前能與他們建立好

的關係,好在他們踏足職場時能繼續跟

進、進擊他們;我們將增聘福音幹事拓

展此事工。

其實,教會面對的挑戰是「人」

重於「地」,而筆者仍有極大「屬靈野

心」,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德福花園、牛

頭角上、下邨居民及九龍灣龐大的初職

青年,我們的禾場極大,盼望教會弟兄

姊妹同心努力承擔此偉大、富有挑戰的

使命。

職青面對的衝擊

營造了分享福音的場景只是第一

步,我們跟著要了解未信初職青年的生

活實況,才能切實關心他們。在此試分

析他們所面對的各種衝擊、壓力與掙

扎:

一.價值觀的衝擊

多年前香港理工大學調查指出,在

香港貪錢、貪慕虛榮是工作最大的動

力,不少人在社會工作時,會面對道

德、價值觀上與自己原則不符的事。若

作一名推銷員,例如化妝品、電訊、健

體,甚至酒店宴會的推銷者,只會講其

產品的好處,卻少論及當中的缺欠、不

足,甚至為了做成生意不惜說一些與事

實不符的內容;也會先答允客人一些要

求,但卻不會兌現。對一些未信的人而

言做這些事的掙扎可能會較信徒少,但

內心仍會出現不安:「究竟我要順潮

流、形勢而行?還是要堅持我認為對的

事?」若堅持自己認為較正義的做法不

單會得罪同事,使上司不滿,更會影響

前途,可能招來「被炒」(被革職)之

禍。委曲求存或站穩立場成了一大抉擇

的挑戰,這對一些剛進入職場、較擇善

固執的未信青年來說甚感困惑。

二.時間分配的掙扎

現時很多工作的辦公時間愈來愈

長,很難有工作是朝九晚五,工作時

間長已使在職者感到疲累,對初出茅廬

者很難適應,雖然讀書時為了應付考

試、趕功課而「開夜車」(溫習至深

夜),但這不是恆常如此,然而工作時

間長則是常規,在時間分配上便出現困

難;加上很多時他們工作一、兩年便需

進修──據一些統計,初職者百份之四十

會持續進修──還要分配時間與家人相

聚,且很快會有感情事件,要分配時間

予愛侶。長時間工作加上進修,剩餘

「私人」時間很有限,故會影響他們的

休息和社交生活,他們不能再如讀書時

般全情投入他們喜愛的興趣和維繫較廣

的友誼,很多時連逛街時間也缺乏,他

們常感到有心無力。

三.感情上的抉擇

早期職青踏足社會面對異性很容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13

士14

易出現「愛情」事件,或許本身已有一

段感情,但「第三者」並不會因此而卻

步,新人會產生新鮮感,學生時期已開

始的感情往往因而受到挑戰。初職女士

較單純,沒有甚麼機心,有的又不太懂

與那些滿口甜言蜜語的異性相交,故面

對異性的追求下不懂拒絕,往往會因感

情而產生很多問題。初出社會工作的男

士可能想嘗試與不同對象交往而不忠

誠,令對方和自己造成困惑。

四.無望的打擊

二、三十年前,大學畢業踏足社

會便是天之驕子,可找到高薪厚職,且

往上流的機會較多、較易。豈料時移勢

易,在大學普及化下大量的畢業生充斥

市場,薪金隨著年日不升反跌,而且不

少人的工作是「文不對題」,所讀的科

目與其工作扯不上關係。如筆者認識一

位生化系畢業生卻從事珠寶業,一位讀

地理的畢業生卻在律師樓從事文員工

作,她笑說或許「地產」與「地理」有

少少關係吧!其實這些自嘲是充滿苦澀

與無奈,而且樓價高企下他們杯水車薪

又怎能置業呢!甚至筆者所認識、在這

幾年結婚的青年朋友中大部份仍居於父

母家與弟妹同住,他們怎樣努力也看不

到出路,「哀大莫於心死」,他們沒有

甚麼盼望、對現政府失望,故只有一

日過一日。近期較多年輕一代已申請

移民外地,縱使不能移民也會以工作

假期(working holiday)方式往外地遊

歷,其實逃避成分較多。

與職青建立關係

要 與 未 信 的 初 職 者 建 立 良 好 關

係,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態度。這些態

度決定我們如何看待他們,引導我們相

應的反應和行為,直接影響彼此的關

係。

一.入職前建立緊密關係

若然可以的話,在職青踏足社會

前應建立人際間緊密的關係,不單是

牧者與未信者,更重要的是信徒與未信

者間的關係,使他們能建立真誠的友

誼。若發覺對方出現問題,可及早作出

關心、提醒;若他們因工作關係未能出

席福音聚會,仍可將教會消息、信息傳

予他們,使他們不覺與教會的距離愈來

愈遠。彼此間的感情可以透過超越時

間、地點的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軟件等

網絡工具建立,亦可以於平日在工作地

方附近下班後相見、分享。若我們真

切關心初職青年並對他們有真誠的提

醒,他們會感受到我們所做的全是為他

們的益處著想。

二.突破時間框架

有許多未信和慕道的初職青年,因

投身於不同工作時間的行業,而未能接

觸「只在週日開放」的教會;若這成

為他們信仰追尋及嘗試參與教會的攔

阻,甚是可惜。筆者的教會在屬工業區

的九龍灣,先開設週五晚崇拜,現有

兩堂,六時半對象是在附近工作的信

徒,八時的對象是居於附近的信徒,效

果超乎意料。另外,母堂所在的大埔

區,因有兩家醫院,故開設週六早堂崇

拜,使那些輪值工作者可以參加。現正

籌措開設週一晚崇拜,是讓那些在零售

業或服務行業工作的信仰追尋者及有意

嘗試參與教會的人出席。因現今不少工

作者──包括初職人士,他們的工作時間

不一定為週一至週五、朝九晚六,若我

們只在傳統時段舉行主日崇拜,這又如

何切合他們的需要呢!

三.移船就磡──進到未信者中

主教導我們是「去」使萬民作祂

的門徒,故我們不單要使信徒前來教會

聚會以建立不同的小組,更可在同區工

作的信徒和未信者中成立小組使他們便

於見面、分享,牧者亦需進入他們當中

加以關心、引領他們。牧者的工作不再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15

是在教會的堂址中,乃是進入未信者當

中,了解、關心、傳福音給他們。

四.讓掙扎成為遇見神的機遇

衝擊、壓力與掙扎會令人困惑,但

卻可以讓人,特別是未信者,思想人生

的意義和價值、與人相處的原則,更會

觸發他們思考神的存在和特質。在漆黑

中幫助他們思考這些問題,讓他們明白

有時也會面對人性的醜惡,讓他們在灰

心中能看到主耶穌的大能,更可邀請他

們一同祈禱,交託神,引導他們覓得人

生真正的盼望。牧者除了要關心現時未

信初職青年的生活狀況,也要有警覺以

預視他們將來面臨的挑戰與困難,並作

出適當的關心與指示;進而引領他們認

識《聖經》的價值觀,引導他們不單注

視現世,學習將焦點轉向坐在寶座上的

主耶穌,更要在不公的逆境中給他們看

到這並不是絕路,要作出努力及確信在

神恩待下總有出路。願牧者自己有好的

信心,與神有好的關係,便能有效地引

導他們認識基督。

每個年齡階段的人均有其困難、挑

戰,但剛踏足社會的年輕人面對的挑戰特

多,願牧者、信徒能與未信初職青年有緊

密關係、彼此學習,使他們得到建立,並

能順利過渡到另一生命階段裡。

部份內容曾刊於二○一四年「基督教銘恩堂九龍灣堂一周年特刊」。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離 開校園不久、剛剛踏入職場,開啟人

生新階段的畢業生,在中國大陸稱為

「職青」、臺灣稱為「社青」、香港稱為「初

職人士」,我則稱之為「職場新鮮人」。

就像第一次談戀愛一樣,這是一個

充滿陌生、新奇、幻想,又恐懼的人生

階段,對於形成一個人一輩子的人生觀

與價值觀,有決定性的影響。職場新鮮

人的福音事工和校園福音事工之間具有

藕斷絲連的微妙關係。

夢 想成為理 想,理 想又變成

信仰

當我們年輕時,總覺得任何事情都

有可能發生,我們不懂得約束自己的想

像力,以為自己可以變成自己想要變成

的另外一種人;然而那也是年輕人最可

愛的地方──熱情、敢闖、有活力。讓職

場新鮮人暢談夢想,是切入信仰問題的

良好入口。

年輕人容易高估對自己的理解,讓

夢想帶著自己起飛,翱翔了很久之

後,才終於明白自己真正要的,其實是

別的東西。回首一看,原來年輕的歲月

已經白白浪費,夢想尚未實現,自己

卻傷痕纍纍。陪伴職場新鮮人經歷挫

敗、失望、重新爬起,則是關愛他們的

必經路程。

大多數年輕人的夢想被慾望啟動;

有些年輕人的夢想也被恐懼啟動(例如

夢想逃離一種自己恨惡的生活)。夢想

是從個人的好惡出發,並沒有充分考

慮客觀環境的條件。有些年輕人的夢

想,會在和現實的肉搏戰中變得成熟;

他們願意客觀地認識環境,也謙卑地讓

別人幫助他們認識自己,但他們並沒有

放棄起初的夢想,而是讓夢想變得更務

實,更有策略性,也更願意付上昂貴的

代價去實現。那麼,夢想就變成了理

想。

理想必須倚靠強大的世界觀去維

持。年輕人沒有因為現實放棄理想,反

而越發執著於實現理想,這是因為他的

世界觀不斷地在成長、充實與更新。他

深信真理最後站在他這邊,所以他不會

放棄嘗試。當年輕人擁有強大的世界觀

時,他不但會追求自己的理想,還會拿

他的世界觀去說服別人,這表現在他的

談吐、興趣與消費風格上。他看自己是

其他年輕人的領袖。有一天,他認為他

的世界觀比自身的存在更偉大,願意付

上生命的代價去捍衛那世界觀時,他的

理想又變成了信仰。

輔 導 職 場 新 鮮 人 和 向 他 們 傳 福

音,其實就是與他們分享《聖經》的世

界觀。教牧可引導他們看見他們自身的

陸尊恩

美國基督使者協會

培訓事工部

副主任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16

17

信仰如何重塑了他們的理想與年輕時的

夢,反思這信仰能否和如何帶領他們度

過與現實搏鬥的痛苦、試探和歡慶時

刻,從而認識及修正自身的世界觀。我

們的目標就是使他們最後看見《聖經》

的世界觀和天上永不能震動的神國,並

認同這國度才是值得他們一生奮鬥與追

求的信仰。

尋覓對象、戀愛、分手、單身

與未信職青族群同行,應當以福

音為中心,不要以家庭為中心,要創

造已婚者與單身者都可以充分參與的社

群。追求、拍拖、分手或步入婚姻固然

是重要的人生階段,卻不是所有職青生

活必然選項。傳統教會總是以家庭事工

為主,忽略了單身者的福音需要,沒有

為「等候中的」單身者與暫時選擇單身

的族群創造自在的成長空間,言談之間

無意地對單身者另眼相待,造成心理上

的壓力,可能是叫未信職青在參加福音

聚會上卻步的原因之一。

現今職青時代不容易找到對象,進

入戀愛關係後不容易進入婚姻有很多

原因。新世代可能因為原生家庭不完

整,對親密關係恐懼(恐婚);或是

自覺未成熟,無法獨力照顧配偶(懼

婚);在外飄泊、方向不定,無法規劃

婚姻願景(遲婚);或是純粹因為社會

風氣改變,對於婚姻觀念淡薄,覺得

婚姻可有可無,而寧願選擇單身(不

婚)。

邀請未信職場新鮮人參加福音聚

會外,恒常關心他們的生活及作息習

慣,引領他們思考人生意義、男女之間

交往、同性友誼和婚姻的課題,邀請他

們一起祈禱經歷神的帶領,亦可幫助他

們經常與基督徒互動。這可以幫助未信

者認識跟隨主耶穌的人的生活取向和

《聖經》的價值觀。當他們對主認識越

深,認清需要回歸創造主的人生意義

時,他們會將生命交上,學會依靠神以

及和自己相處,單身的人就不孤單,已

婚的人就不迷惘,回家的人也不害怕父

母的逼問。

在生活細微處溫柔進擊

這代職場新鮮人有屬於自己的獨特

文化、日常需要和生活節奏。以下是如

何關心未信職場新鮮人和營造交流良好

平臺的建言:

一.服務初入城市的新移民

許多未信職場新鮮人都有搬家、進

入新城市生活的經驗。他們處於自我期

許較高,又經常犯錯的人生階段;租房

子、買家具、準備面試、公司新訓、報

稅填表,這類看似簡單的繁瑣事,也可

能輕易打敗一天的情緒。打個電話問

候一下,幫助他們學習處理這些繁瑣

事,可以看出我們對他們生活的關心。

二.不要低估他們的壓力

從職場老兵的角度來看,職場新

鮮人所承擔的工作責任其實並不大,卻

常聽見年輕人凡事抱怨,其實是自我期

許過高,以及調適能力尚未成熟的結

果。不過也因為如此,傾聽年輕人初入

職場的心聲,正是和年輕人建立屬靈

關係最好的時機。等到他們都老成持

重,我們也就沒有太多聽見他們心事的

機會了。

三.與他們的朋輩一起關心

服侍職青的教牧可主動和校園事工

聯繫。學生時代接觸過信仰並有好感的

人,進入職場後更容易接受福音。開始

職場新鮮人的福音事工時,可以主動和

各地的校園事工聯繫,優先關懷曾參與

學生團契的畢業生,「那邊歡送,這裡

迎新」。從校園團契出來的畢業生,可

以為職場新鮮人福音事工注入生命力;

優先關懷他們,再與他們一起關懷其他

初入職場的未信者和慕道朋友,是不錯

的策略。

四.提高信息與分享的質量

傳統模式的交流聚會步調節奏偏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慢,要參加好幾次才得到一

些鮮明的信息,年輕人顯得

沒有耐心,紛紛低頭看手

機,老成的人則覺得年輕人

輕浮,造成兩代之間的張

力。但我們應當體諒,現代

資訊流動快速,環境瞬息萬

變,年輕人在尋找實用的資

訊。交流時應當更重視信息

質量的提升,嚴格掌握聚會

時間的分配,務必保留足夠

的時間,讓年輕人在小組中

分享彼此的看法與感受。因

此專題與福音查經聚會的講

員,都務必做好事前的準

備,不可草率上臺。

五.學生與職青福音事工最好分開

職場新鮮人和學生處

身在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

戰,所以盡可能要將這兩個

福音群體分開處理。職場新

鮮人已經長大,生活型態與

所探索的人生需求都和學生

不同。若畢業後的職青參與

以學生為重的福音聚會,他

們可能會感到與該環境格格

不入,未能自如交流,談及

生活、感情和各種挑戰,錯

失向他們傳福音的良機。職

青福音事工與學生福音事工

結合會阻礙彼此的發展,最

好忍心分開。

甚 願初職青年在職場被福音擊倒!我

們每位信徒都是職場宣教士,能參

與、推動職場宣教運動。工作就是見證,信仰

就是生活!工作豈能分聖俗?本文將淺談工作

神學觀和教會、機構合作之重要,並舉出進擊

初職青年的方法,盼能讓教牧明白,若要持久

的進擊初職青年,必須從初職信徒在職場宣教

上的裝備開始;然而,該裝備乃有別於一般牧

養,教牧必須刻意提出此策略和營造職場宣

教的文化。這是得著初職年輕人的有效長遠途

徑!

不能再聖俗二分了!

「做好份工」(編案:意在工作上

盡上本分)是屬世的事?職場宣教是屬靈

的事?何去何從?維真神學院(Regent

College)的保羅.史蒂文斯教授(Prof.

Paul Stevens)常常提醒信徒不能忽視聖俗

二分對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註),他認

為工作是神給信徒成長的地方,也是彰顯

祂榮耀的地方。當然在教會立場來看,聖

俗不分又會有站在危牆下的感覺,我們

要關注牧者的擔憂,卻又要推動職場宣

教,兩者如何能作出配搭,使工作神學與

信徒屬靈生命在聖俗中互相結合?如何讓

聖靈引導我們在職場上活出基督的樣式?

如《哥林多前書》十五章四十四節:「所

唐世勳

加拿大溫哥華

短宣中心董事會

副主席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18

19

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

體。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

身體。」我們的身體能表達完美的靈

性,而我們的靈性亦應合乎基督的形

象。所以信徒的工作既屬靈亦屬世。若

在聖俗定位上建立了基石,危牆的感覺

自然不存在。

本文不能不提的是辦公室小組!

它不單可幫助信徒在工作上解決聖俗二

分的困擾,更能讓他們明白工作是神所

喜悅的,對工作有使命感,而非單為了

生活。這是轉化職場的最有效途徑,亦

是職場宣教中的一種啟動方法。事實證

明,辦公室小組幫助信徒在工作態度上

有所改善,引發出類拔萃的表現。在團

隊精神方面,信徒在待人接物上的改善

可贏取未信同事的信任和接納,與之進

一步建立較深厚的友誼,繼而讓他們成

為福音對象,將職場轉化成禾場。有案

例因著辦公室小組的成立,上司才有機

會認識他的員工,在溝通和包容方面大

大改善。不論在屬靈和屬世的層面來

看,都是雙贏局面。信徒在工作上的滿

足,對教會亦帶來正面的影響。

教會、機構同進擊!

打破了聖俗二分的牆,又有了辦

公室小組的模式,但有誰願意一同有

效地推展職場宣教事工?教會應敢於嘗

試,與機構合作推動職場宣教,福音傳

遍不同行業指日可待。有某神學院教授

指出,在現今世代裡神學教育必須與教

會及機構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將福音

帶進職場,否則職場宣教難以全面啟

動。教會要推動職場宣教首先要調校其

視野,不單單看重教會得益的層面,而

忘卻主給我們大使命的託付。還有要實

踐作基督身體的原則,教會應該與機構

合作,不要浪費人力、物力,自行研發

應對方法而不求助於機構,若教會支持

機構研發課程,資源互相配搭,造就的

是所有教會,在互利的情況下,職場宣

教便可全力推動,因著職場與人口分布

的配合,總有慕道者或初信者於不同教

會出現,得益的是神的國度。

此外,教會不能停留於教導及訓

練上,而是要有真正的實踐,將福音帶

入職場。例如鼓勵資深或退休的專業人

士參與職場導師計劃,進而安排及差派

受訓領袖出隊,協助在辦公室小組的信

徒。機構因獲得教會經濟上的支持,製

作並提供辦公室團契的查經資料及職場

倫理的教導,真是雙劍合璧,雙贏局

面!《羅馬書》八章二十八節:「我們

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

處。」

進擊初職青年的方法

工商界、教會、機構可合作舉辦

具針對性的軟性福音活動,如辦公室小

組、職涯發展工作坊和福音午餐會,讓

剛入職年輕人在職場上得到幫助,與他

們建立美好的友誼,一同探索人生和追

尋讓人得著真生命的信仰。三個活動的

形式和內容簡述如下:

一.辦公室小組

其實,辦公室小組是分享福音的

交流小組。我們先在不同社區的教會作

異象分享,呼籲工商界基督徒雇主在他

們的職場開設小組。若基督徒雇主回應

神的呼召,我們先邀請該公司的信徒組

成祈禱小組,跟他們再次分享異象,鼓

勵他們懇切為福音交流小組禱告,也為

員工包括他們新聘請的年輕人禱告。禱

告一段時間後,便會見到聖靈動工,職

場漸見轉化,時機成熟了,便邀請未信

者(包括年輕人)以每星期一次的午餐

時間聚會,以不同的福音工具,例如恩

雨之聲的影音見證、啟發課程(Alpha

Course)及個人見證分享等,因情況需

要而使用,進行交流。因年輕人較好

學,所以一般以實務技能工作坊較易

破冰;亦因有討論時段及經文支持主

題,該工作坊能切合初職年輕人需要的

同時讓他們接觸福音。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士20

二.職涯發展及實務技能工作坊

職 涯 發 展 及 實 務 技 能 工 作

坊( E s s e n t i a l S k i l l s f o r C a r e e r

Deve lopment)為剛入職的年輕人在

二十一世紀的職場上得到實務技能和

職涯發展的指引。我們藉此幫助不同

社區的教會接觸該區初職青年。該工

作坊系列適用於社區外展、教會職青

團契和辦公室小組。上課地點為社區

中心或教會,共分八堂進行。主題為

衝突管理、社交風格、建立信任、團

隊合作等;所教授的技巧有基本管

理、解說、聆聽、時間管理和目標設定

等;活動內容包括破冰遊戲、個案分

析、分組或個人項目,以及《聖經》

價值觀的探索,旨在讓剛入職的年輕

人在職場上得到幫助和體察廉正、誠

信和個人操守的重要。對象有中國移

民和加拿大(Canada)出生的華人;前

者用粵語,後者則用英語。透過臉書

(facebook)專頁、電郵名單、報章及

教會發出邀請。目標為與剛入職的年輕

人建立良好關係,進而分享福音。理想

的小組人數為二十人以下。使用的材料

有簡報和短片,之後會進行四次的深入

討論,並邀請他們參與地方教會的團契

活動;跟進工作皆由地方教會負責,務

求與剛入職的年輕人建立堅固友誼和探

索人生。

三.福音午餐會

雖 然 權 能 午 餐(Power Lunch)乃

職場信徒午餐會,但信息亦會顧及未信

者的需要──以職場為切入點的福音信

息,故我們鼓勵信徒邀請剛入職的未信

者參與。主辦者可提供免費午餐 ,可

安排每月舉行一次,每次約一小時,主

題皆與職場有關,由專業人士或教牧人

員主講,內容有唱詩、閱讀經文、信息

分享和分組祈禱。藉此幫助剛入職的未

信者在專業群體裡認識信徒的處事原

則,從而察覺基督徒擁有不一樣的生活

及生命。

Richard J.Goossen and Paul Steven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Finding Your Ca l l ing, Making a Dif ference (Westmont, IL: IVP Books, 2013), p.54.

(編案:作者在下期將介紹如何裝備及牧養初職信徒承

擔進擊初職未信者的方案,敬請留意。)

於溫哥華西邊社區中心(Westside Community Centre)舉行職涯發展及實務技能工作坊的課程資訊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林慧中

世界餐福

事工聯會

總幹事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1

士22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3

剛剛到餐廳打工的青年參與ABCD聚會的情況

今年五月十六至十九日第五屆世界餐福大會參與者留影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專 欄

黃 建 輝

澳洲環球

聖經公會

義務總幹事牧者的退休生活藝術

「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

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

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詩

七十一18)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

了汁漿而常發青。」(詩九十二14)

去 年 , 蔡 元 雲 醫 生 到 訪 悉 尼

(Sydney),筆者告訴他:「我將要退休了!」蔡醫立即問我有沒有找到一位要扶

掖的後輩。當時我心裡的反應是:「我是

誰?可作人的師傅嗎?」後來我學曉英文

mentor很貼切的翻譯「勉導」,原來我不是要作人的師傅,乃是將從天父多年所領

受的引導、扶持和恩典,像管道一般輸送

到後進。

我恍然大悟,退休只是岡位的轉

換,要走的路尚遠。

現代人的壽命較長,假如牧者身心靈

健康良好,事奉至七十,甚至八十歲也不

足為奇,要看牧者本身的情況而定。可

是,事奉不一定是牧養教會,從牧職退下

來,還可以當自由或半職傳道、在教會聘

請尋求新牧者的空檔期擔任代理牧者、福

音機構顧問或同工,或文字事奉等。

有人戲稱英文ret ire(退休)這個字象徵退休像換個輪胎,繼續可運轉,並不

是停止工作,甚麼都不幹,乃是有活力地

繼續人生下半場。昔日神用摩西末後三份

之一的人生,接受使命,帶領以色列民離

開埃及,並領導民眾衝出種種難關,成就

偉業!因此退休後的事奉可能是神預備我

們完成更重要的使命。

工作與退休的內容並不相同,但目的

相同──就是表明神是創造主,人是被造

物。人是神的管家,管理祂所交託的一

切,即使退休,仍然能從事另類活動,持

續發展成長;在體力許可下,發揮生命潛

力,表明神在人生命中的主權。

退休後可以從事另類活動,所以傳統

教會一直有一個理念:事奉是終身的,要

忠心工作至死為止(參提後四7)。以教牧事奉為例,牧職事奉是終身的,即使從

教會岡位退下來,仍能以某種義務形式

參與事奉,直至體能衰弱至無法事奉才正

式停休。當然,此時期的事奉量自然減少

了,不會像從前那麼活躍。

忠心事奉直至死的理念是《聖經》

的觀點,活出這觀點的模範莫過於使徒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四章六至八節的

表白:「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

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

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

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

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

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

現的人。」顯然,《聖經》鼓勵退休者終

身事奉,因為神的應許是:「⋯⋯你的

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

三十三25)而且祂期望「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

(詩九十二14)

可是每個人的背景、恩賜、身體情況

都有很大差異,因此每個退休牧師的計劃

安排都要好好思量,退休至離世見主前的

表現,可以說是藝術,沒有固定形式,要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4

看我們如何在神面前,將最好擺上,成為

馨香的祭品,獻在父神面前,榮神益人。

無論如何,面臨退休牧者該注意

身、心、靈、社群各方面:

身體方面

應知生命有限,自從人類犯罪墮落

以後,人的壽命不斷降低,詩人摩西也

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

壯可到八十歲⋯⋯」(詩九十10)因此我們必須接受身體會衰退的事實,也要愛

惜保養,作息、運動、飲食都要適宜且平

衡。

心理方面

在未退休之時,興趣、生活適應多方

早作準備,尤其在外國僑居,多熟識當地

語言風俗習慣,免得有一天要進當地護老

院時不能與人溝通而生寂寞感。另一方

面,不要只活在昨天,只緬懷過去成就和

生活習慣,要常常與時並進,學習新科

技,如電腦、網上溝通方法,多了解社會

和思想變遷。

心靈方面

一.保持心靈更新而變化,保羅說得

好:「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

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四

16)老人要避免所謂「老人四化」:老化、僵化、退化和腐化,不要忘記不斷更

新而變化。二.退休後責任輕鬆,可用更

多時間作有系統的研經、禱告。三.活在

基督裡,如保羅所說的有寶貝在這瓦器

裡,在基督裡我們就是新造的人,並且

為主而活,常活在主的愛中,生命便充

滿活潑的盼望,所謂有主同在,便是天

堂。四.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

恩,這是喜樂平安的祕訣,也是享受生

活,每天活得精彩的方法。

社群活動

一.退休後不用作規律性工作,但

要廣交朋友,令生活多采多姿。二.孔

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

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

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

得。」(《論語.季氏》)老而戒得的「得」

者,有獲取、佔有利益的意思。老年人歷

經滄桑,深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

生只是一個過程」的道理,更應珍惜所

有,不貪不佔。還有一種解釋,「得」

者,得意、自得之意。也就是說,老年人

不應該整天回顧自己年輕時的成功,洋洋

自得,也應該總結一生的得失,應該褒掖

後進,而不是擺老資格,壓制年輕人。

前輩退休榜樣

筆者認識的屬靈長者,他們的晚年生

活,精彩燦爛,堪作後輩榜樣,謹列於下

作鼓勵:

滕近輝牧師晚年常說,他年紀雖

老,心境卻年輕。

林道亮牧師活到九十多歲,仍然堅持

長時間的工作。九十四歲高齡的沈保羅牧

師,在中華福音神學院一場特別聚會中提

起當年往事指,林道亮牧師經常服侍到清

晨三點才睡覺,而他自己則是凌晨三點就

起來讀經,所以有同學說:「華神的燈永

不熄滅。」由此可見上一代傳道為主竭力

作工的榜樣。

梁得人牧師今年九十二歲,仍在巴拿

馬(Panama)宣教。別人對他說:「梁牧師,您現在退休了!」他回答說:「一個

人退休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

就在做這些事。」

簡國慶牧師從一九五二年在越南

(Vitenam)忠心艱苦地開荒宣教十多年,一九六一年,因患上嚴重肝病,傳將

不久人世云云,可是他永不灰心。他退休

後,仍抓緊機會為主在世界各地開荒植

堂,且非常注意飲食和運動,直到今天仍

活潑有力地各處抓機會事奉。

王永信牧師年輕時開創多項華人聯合

的福音事工,包括中國信徒佈道會、世

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大使命中心

等。如今已屆九十高齡仍如青年時期一

般,到世界各地推動各種宣教運動,如羅

姆人(Roma)事工。王牧師說:「『神給我機會,讓我可以替人做舖橋搭路的工

作。把各方面的方量聯繫起來,才能做更

大的事。我從不戀棧自己開創的機構和

事業,開拓了新工場,願意交出來,交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5

蘇 明 波

基督教香港

信義會靈安堂

長老

與教牧同工,與肢體同行

付給別人去繼續。我從不把

宣教事業,建在別人的根基

上,與別人競爭。一件我開

始做的事情,那怕是多偉

大,如果工作做完了,或是

看不到有做下去的必要,不

要強求維持下去。』

「這是一種具有偉人風

範的胸襟和氣魄,王永信牧

師並不把他的日子耗在緬懷

過去,永遠是向前看。這是

讓他跑過九十個年頭的腿

瓜,依然像從前的日子,一

樣穩健。他的嗓門,如幾

十年一樣,嘹亮。他的眼

光,閃耀著閱歷了接近一個

世紀的人生智慧。聽他一席

話,何止勝讀十年書。」

(註)

願我們老而彌堅,越老

越年輕,不求改變環境,只

求改變心境,把「老」字挪

去,改作「成熟」吧!

羅錫為:「九旬耆老跑天下,年青人

追他不上」,《真理報》(二○一五年六

月)。

(作者保留本文版權)

建立教會可以說是基督教信仰在地上

見證基督及傳揚福音的重要使命之一。教

會發展至今,大多以傳道(教牧同工,包

括:牧師及教師)和執事部共同分擔及管

理教會的屬靈事工和一般事務。部份教會

亦有設立長老一職。筆者會引用基督教香

港信義會的章程解釋長老一職,並分享個

人被選召為長老後的心路歷程。願藉此文

章與讀者彼此激勵,一同守望教會,見證

基督的大愛。

長老的定義

按照信義宗信仰看「長老」,乃是一

種平信徒的職事和義務的事奉,旨在協助

牧者推行屬靈事工。只有資深、靈性成

熟、滿有亮光與智慧的基督徒才配受委

任。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章程,長老的資

格包括:

「1. 要有牧者般的屬靈質素(提前三:1-7)

a. 羨慕善工。 b. 有好品德。 c. 有個美好家庭。 d. 靈性追求方面可作信徒榜樣。 e. 在教會外有好名聲。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6

2. 年齡在四十歲以上。3. 受成人洗禮或受堅振禮在十五年以

上。

4. 在該堂擔任九年或以上的執事。5. 全家歸主。6. 對以下內容具備基本認識,包括信

義宗教義及歷史,教會觀及聖禮觀,本會

體制及組織章程,改革運動教會歷史,調

解和危機處理。」

而長老的選召,需由堂主任牧師(教

師)提名執事會通過,經教友大會出席人

數三份二或以上通過,呈報本會牧師團審

議後方可設立。

至於長老的職權,主要是襄助牧師及

教師推行各項聖工並得列席或出席執事會

及其他團契會議。而長老的卸任,個人或

所屬堂會均可提出卸任申請及需經由所屬

堂會執事會及教友大會出席人數三份二或

以上通過,再呈請牧師團審核後決定之。

筆者自二○一二年有幸被教會選召成

為長老至今約四年多,以下是本人的一點

領受,願與讀者分享及互勉。

成為服侍教會的忠僕──調和與貫通的任務

眾所週知,教牧及執事皆為教會的領

導團隊。我們都會以神的旨意為終極目

標,並以此作為教會的核心發展方向。總

的來說,我們的心願都會是齊心、同

心,各按其職互相配合,推動教友努力為

福音,為神的聖工盡上本分,這就是我們

全體教會該要作的了。

然而,要整個領導團隊及教友百份百

同心,這浩大工程也非易事,加上魔鬼又

會乘虛而入攻擊教會。故此,筆者能夠成

為團隊當中一份子,又能客觀及持平地融

滙於會眾裡,以及調和及分解當中的盲點

和分歧,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職分。在實

踐長老職分的過程中,有些時候,我更可

給主持人(教牧及執事)溫馨提醒及扶

助,乃因長老這特殊位分,既不屬行政架

構,又沒有甚麼投票權,或官方職位,但

又能置身其中為服侍教會作一點另類的美

事。我深信這全是我們這位充滿智慧的

神,因著祂的美意和計劃,安排了長老這

屬靈人在教會的領導團隊裡發揮鹽調和的

作用,同時也要發揮光的功能。故此,這

長老職事在需要時,就為教會作了導航和

帶來溫暖的果效。

當然,我也知道作長老絕非以超人的

樣式出現,反之他必須依靠從神而來的靈

才、靈力,並以謙卑的態度,恒心為教會

禱告,又以關懷的心,與教會同心、同

行、同活,努力忠於神所託付的使命。

成為肢體的安慰者及守望者──以心連繫教友

弟兄姊妹相聚於教會,總會遇上信仰

及生活的衝擊或困難,能有即時的慰問和

勉勵分擔,我想這都是大家所渴求的。若

果肢體之間的凝聚力,已經能發揮至有力

的扶助和實踐經上的教訓,作在一個小子

上,就是作在主耶穌身上。當然,這是最

美妙的事奉。然而,在我的經歷和體會

中,不少當事人及其親友皆會心情慌亂和

迷失方向,他們所需要的,除了要有人能

以冷靜及客觀的頭腦,去協助他們面對生

活上的種種要求外,若能有一位屬靈長輩

從旁給予心靈上的安慰,我想必能較全面

照顧、牧養主的群羊。

我深信長老這個職分,是神給教會一

份額外的恩典、禮物,是由神而來的,並

且帶給肢體有平安和作安慰的使者。與此

同時,我也相信肢體都樂於接納及尊重長

老這職事,皆因乃是由神親自揀選的一位

屬靈長輩,故作長老的我,也常有需要

為肢體多走一步,在前線與弟兄姊妹同

行,並且成為肢體的安慰者及守望者。在

過去的日子裡,我感受到長老能與弟兄姊

妹同行、同心,確能帶給肢體一份額外的

安慰和暖心的肯定作用。

在過去四年的日子裡,我能與有需要

的肢體經歷了他們的喜樂與憂傷,這是我

作為長老最欣慰的部份,即使我所作的不

多,也不完全;然而,愛我們的神,卻仍

肯定使用我。而印象最深刻的是與肢體共

歷困苦的日子中,我常以關懷的心撫平及

安慰肢體內心的掙扎與疑慮;以《聖經》

的話勉勵他們,仍要在困苦的日子,依靠

及等候仰望神;以禱告的心承托肢體的困

境;以同行的心守望肢體的前路。願往後

的日子,我想仍能有福氣與肢體,以及與

神結伴同行,去經歷主的恩惠和安慰。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7

何 建 榮

今年六月畢業於

臺灣中華信義神

學院,現為基督

教信義會明穗教

會傳道

時間不夠用的神學生生活

耶穌在地上三十多年的人

生,言行舉止及生活習慣都

成為信靠並跟隨祂的人之榜

樣。同樣,作長老的,我也順

理成章地成為教會學習的榜

樣。為此,我這作長老的,也

要分外提醒自己,心思及言行

要加倍謹慎;為著使主的名得

榮耀,當時刻警醒禱告,並專

心、專注尋求神的旨意。其實

作為信徒或長老,能更活像主

耶穌,該是我們在生命上所追

求的畢生目標。然而,此乃出

於甘心樂意而非被律法所管

治,其中所帶來的喜樂和成長

也給予我另一番的體驗。惟願

我們彼此勉勵,互相守望及提

醒。

我的禱文

感謝天父,因著你的慈愛

和恩典,讓我能有此福氣成為

你的器皿。我縱然不配,卻因

你的大能,使我成為眾人的僕

人。正如《使徒行傳》二十章

二十四節所記:「我卻不以性

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

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

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

的福音。」願意畢生持守一顆

忠心服侍和聽命於主的心志和

承擔。阿們。

作為神學生普遍的共同經驗是時間

不夠用,在道學碩士的三年學程中要完

成九十八個學分,每科都有相當程度的

要求,報告排山倒海而來,永遠都寫不

完,書也讀不完。週一到週五在神學院讀

書,週末還需到教會實習,實習也需花時

間預備,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又必須承擔

許多來自服侍與人際關係等的壓力。往往

在週六、日的教會實習結束之後,回到學

院已經筋疲力盡,整個人已經累癱了,需

要先躺在床上休息。因此,神學生對時間

的管理及分配相當重要,以下根據筆者個

人的經驗提出幾點分享。

時間的取捨

作為神學生,時間相當有限,因此必

須把握時間,所以有些事情就必須要懂得

取捨。例如:我不能天天花幾個小時看美

國(U.S.A.)職業棒球賽,不能有長時間的假期等。但有一件事卻是不能犧牲,就

是與神親近的時間。一旦你犧牲了與神親

近的時間,保證讓你的生活更顯混亂,時

間更不夠用。我讀一年級時孩子剛出生兩

個月,我的父親過世。我向學校請假兩個

禮拜,回到神學院時心中對父親的思念

及不捨依然常常浮現,使我很難專心讀

書。又加上請假期間的許多報告需要補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8

交,讓我的心更顯得焦急。無形中時間的

壓力已經產生,為了爭取時間,每天的靈

修都好像是為了應付,以為只要有靈修就

已經交差了,與神親近的時間總是草草的

結束。表面上我似乎取得更多時間,但實

際上卻讓我一整天顯得煩躁,與家人的關

係也變得緊張,也影響了我與人之間的關

係,而原因就在於我與神之間的關係出現

了問題。但感謝神那學期結束後,讓我又

回到神的面前,專心仰賴祂。

專注的學習

作為神學生會面對許多浪費時間的試

探,現今世代的網絡世界、3C產品[編案:電腦(computer)及其週邊配件、通訊產品(communication products,如手機)和消費電子產品(consumer electronics)等的總稱]真的很吸引,稍微不慎,時間

就花在其間而不自覺。有時候讀書讀累

了,想要放鬆一下,上社交媒體[如臉書

(facebook)、LINE]、上網,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了一小時。因此要善用有限的時

間,關鍵的要素是不讓時間浪費在許多瑣

碎的事上,更要珍惜時間專注學習。每次

讀書或寫報告時,可以先透過禱告讓自己

安靜在神面前,讓自己能專注學習,必定

會產生果效。

紀律的生活

我讀神學時已經四十多歲了,不能像

年輕的同學般可以熬夜,一旦熬夜我就需

要更多時間來彌補,所以我必須建立規律

的生活,每天有正常的作息時間。當然很

重要的一點要做好時間的規劃,在學期開

始時就要將整個學期的報告完成的日期作

好時間的分配,按著時間完成作業及報告

的要求,但也要預留一些空檔,因為常會

有不可預期的事發生,倘若沒有預留時

間,面對因要處理突如其來的事而壓縮其

他的時間,很有可能會讓我顯得驚慌失

措,所以要善用時間就必須懂得分配,過

有紀律的生活。

規律的運動

中華信義神學院附近就是交通大學

(下簡稱交大),我常常利用時間到交大

的運動場跑步,跑步的時候就帶著希臘

文、希伯來文、英文的單字卡,一邊跑步

一邊背單字,效果出奇的好。運動不但可

以紓壓,也會讓人身體健康,更讓我每天

充滿活力,有足夠的體力讀書。所以,運

動對神學生很重要。

適度的休息

雖然神學生的時間真的很有限,但仍

然要適度的休息,否則很容易因過於疲累

而導致讀書沒有效率。休息的時間不一定

要遊山玩水,陪陪家人或與神親近都是很

好的休息,就是盡可能每星期有一段時間

可以完全放鬆,不需要讀書寫報告,適度

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神恩典夠用

一個單身神學生的時間已經相當有

限,有家眷的更是需要分配時間陪伴家

人、孩子,因此能夠專心讀書的時間更顯

寶貴。我進入神學院修讀道碩課程的第

一年,我的兒子剛剛出生,我的父母及岳

父、岳母年紀都已經老邁,而且不在我們

身邊,我也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讓太太到

月子中心,所以一大早就必須趕到菜市場

買食材煮好月子餐,然後匆匆忙忙的到教

室上課,下課後還必須幫忙照顧孩子,孩

子半夜又會醒過來喝奶,使我晚上無法好

好的休息。但感謝神我的太太很認真照顧

孩子,而我的孩子也在出生三十九天就開

始睡過夜了,所以晚上我能夠一覺睡到天

亮,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結語

作為神學生雖然普遍的共同經驗是

時間不夠用,但若能在讀神學的過程中

學習善用時間,作好時間的分配、規劃

及運用,必定是對未來服侍的祝福。因

為將來在教會服侍,雖然不用上、下班

打卡,沒有人監督,但我們仍要向神交

帳,也要讓教會的弟兄姊妹看出我們的

長進,所以善用時間更顯重要。保羅

在《以弗所書》五章十六節說:「要愛

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這世

界有太多吸引我們的事物,這些事物讓

我們浪費許多寶貴時間。因此,我們要

學習妥善運用時間,才能成為神忠心良

善的好管家。所以,神學生操練過時間

不夠用的生活,對未來的事奉絕對有益

處。願神賜福每位神學生,在求學的過

程中經歷神所賜夠用的恩典。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29

專 欄

作門徒去宣教

余 家 振

馬來西亞基督教

衛理公會砂拉越

華人年議會

民都魯教區

榮恩堂主理

離別在即,主耶穌在《馬太福音》

二十八章十八至二十節頒布了大使

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

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

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

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

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大

使命不僅命令跟隨者要去傳福音,還要裝

備他們成為基督門徒。

馬來西亞(Malaysia)基督教衛理公會砂拉越華人年議會(下簡稱年會)於二

○○五年啟動了以「建立一間教導的教

會」為主題的教會發展藍圖, 1力求讓歸

信者成為基督的門徒。

榮恩堂的門訓

榮恩堂為年會屬下民都魯教區的堂

會。一九九二年由民恩堂所植,一九九四

年正式升格為堂會。 2 目前主日崇拜人數

七百多。筆者於二○一三年被委任為本堂

的主理牧師。作為接任牧者,在既有的

衛理公會體制、前任牧者忠心所奠之基

礎,以及大使命的要求下,門訓與宣教成

為了筆者牧養的核心方向。

配合年會終身學習的概念, 3 一如其

他年會屬下堂會,本堂有以下的信徒成長

裝備藍圖:兒童主日學、兒童三福(三元

福音倍進佈道)→頂峰門徒塑造課程→門

徒、三福訓練→延伸神學教育→神學教育

(進入神學院進修)。筆者發現,落實門

訓本身就是一個工程,困難林林總總,因

此必須有策略地執行:

一.首先要透過教導,讓會友看重門

訓,了解門訓的必須性。執事和職員身為

領袖有必要一馬當先做榜樣。 4 力求「不

是老師,就是學生」。

二.會友的學習往往是被動的,或因

忙碌畏縮不前,因此,除了在講臺上曉之

以理外,私下動之以情的邀請不可少;鼓

勵結伴學習也可收一定的成效。這些方面

之外,推動門訓的基督教教育委員會主席

之積極委身投入非常重要。

三.在課程中,讓學員認知學習乃是

終身的,一個課程的結束是另一新學習的

開始。這個觀念最好要從洗禮班開始灌輸

慕道友。

在積極推動下,對比主日崇拜人

數,本堂從二○一三年的33%到二○一五年的5 7 %接受裝備人次。 5 筆者的經驗

是,教會會友對守主日、參加禱告會及金

錢奉獻的態度確會隨著對聖道有更多的認

識而不斷進步。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30

作門徒去宣教

榮恩堂的宣教

本於「遵行基督所托使命,同得海外

未得之民」,年會宣教部領受了「一人一

生獻一年,一堂十年獻一人,百位海外宣

教士,彙集人地6 傳福音」之異象。7本堂

至今雖未達獻一人之要求,仍繼續在宣教

事工上參與,這包括:

一.認領至少一位年會之海外宣教

士。8

二.每年派遣至少一支海外短宣隊到

年會之宣教工場去體驗。

三.在每年七月份的宣教月中特邀年

會宣教士前來分享或證道。

四.在教會禱告會中記念在工場裡的

宣教士,並為未得之民禱告。

除了支持海外宣教,本堂也回應年會

佈道部「向本州未得之民傳福音,引人歸

主」之領受,這包括:

一.每年盡量參加各類型的內陸短

宣。

二.認領至少一個原住民的佈道點。

三.設立國語(馬來語,下同)事工

委員會推動對象群主要為原住民的在地宣

教工作,包括進行國語崇拜、聚會等活

動。

至今,已有幾位會友清楚蒙召,等待

神的時間去接受宣教裝備後上禾場;另

1. 年會屬下有127家堂會,會友十萬多人。2.《民都魯衛理榮恩堂二十周年特刊》(二○一三

年),第二十二至二十四頁。

3.〈基督教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第三十二屆年議會記錄〉(二○○七年),第四十二頁。

4. 執事就是教會的各執事,職員則是各團契的主席、文書、財政、查帳、各組組長。

5. 根據年會會議記錄,本堂接受裝備人次和崇拜人數的比例如下:二○一三年(199:594)、二○一四年(267:640)、二○一五年(441:713)。

6. 「彙集人地」要帶出的意思是:將有限的資源作最有果效的應用,因此把回應呼召的宣教士「集中火力」地差派到選定的幾個宣教工場。

7. 年會宣教部的目標是,到二○二○年差派宣教士達一百位。

8. 認領,即在金錢與禱告上的支持。

外,經過幾年的耕耘,已有一位國語會眾

於去年獻身進入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

結語

筆者發現,門訓幫助了會友成長,宣

教給予教會生命力;筆者也發現,門訓與

宣教事工確可互相搭配。宣教工作力求上

過裝備課程的會友來參與;同時,在裝備

課程中鼓勵學員參加宣教服侍。如此,既

可確保宣教事工的素質,亦可實踐會友平

日裝備課程所學。

門訓與宣教是神對教會的要求。如果

今天不做,教會不討神喜悅,也沒有明

天。

教牧分享

二�一六年九月號

31

POSTAGE PAIDHONG KONGPORT PAYE

PERMITNO711

閣下如更改地址或,請填寫下表格,傳真或掃描後電郵回本中心。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更改訂閱.請即通知更改訂閱.請即通知

並多加一選擇部份,資料如下:

□本刊備電子版供閱讀,如欲改為收閱電子版,請填寫相關資料後電郵至本中心辦理。

□本人擬收閱電子版,電子郵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中)___________(姓)___________(名) 讀者編號_________

姓名:(英)_______________ (surname)_______________ (first name)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 圖文傳真:________ 電子郵件:_________________

下載本期電子版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