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 twna.org.t€¦ ·...

6
護理雜誌 54 4 期‧中華民國 9 1 母乳哺餵早產兒 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副教授 * 受文日期:95 23 日  修改日期:95 10 1 日  接受刊載:9 5 11 通訊作者地址:郭素珍  11219 台北市明德路 35 電  話:(022227101322 前  言 當早產兒無預期地分娩後 ,便會立即被送入新生 兒加護病房,接受小兒科醫師專業的醫療,此時早 產兒身上插滿維生及監測的儀器導管 ,早產兒父母每 每目睹此景,特別容易會有受傷與無助的感觸(Lang, 2002),而「母乳哺餵」是早產兒父母覺得這是自己能 夠貢獻給早產兒的(Meier, 2003),也最能夠安慰早產 兒父母受傷的心靈。臨床上 ,常見早產兒父母不十分 瞭解母乳哺餵對於早產兒的優點 ,在母親母乳哺餵早 產兒的過程中,常遭遇到早產兒吸吮的困難,而且 當來自各方湧入的母乳哺餵訊息不同步時 ,常會造成 早產兒父母對於母乳哺餵疑惑的態度或意念的動搖。 而護理人員對早產兒母乳哺餵的瞭解及協助措施深深 地影響母親能否順利開始哺乳,同時,護理人員對 母乳哺餵有更清楚的瞭解後,是可以顯著改善其對 母乳哺餵的知識、態度(Siddell, Marinelli, Froman, & Burke, 2003)。 目前政府的政策 ,全面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 證,而認證的十大措施中的第五項措施是「教導母親 如何餵奶,以及在必須和嬰兒分開時,如何維持泌 乳」,這種母親與嬰兒分開情形最常見的便是因為嬰 兒是早產兒 ,為了能有效的協助早產兒能成功吸吮到 母乳 ,所以護理人員對早產兒哺乳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的認識更形重要,可是,目前國內對於護理人員如 何協助母親母乳哺餵早產兒方面的資料較缺乏 ,因此 本文將闡述早產兒的腸胃消化特徵 、母乳哺餵對早產 兒的好處、影響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常見的因素、 協助早產兒由管灌食到直接吸母乳及護理人員如何協 助母親哺餵早產兒母乳等 ,以提供護理人員在照護早 產兒及其母親時的參考。 早產兒的腸胃消化特徵 早產兒生理機能發展成熟度在懷孕 124 週有 非營養性的吸吮動作,懷孕 2 週時胃結構雖已完 成,但是規律性的胃收縮要到足月出生後四天才能 完成,一般 32 週以上就有營養性吞厭的功能,但是 有些卻無法統合吸吮、吞嚥以及呼吸,大約在 3 時大部份的嬰兒都能統合吞嚥與吸吮兩種動作(Lang, 2002),所以懷孕週數不同的早產兒,生理發育成熟 度也不同,母乳哺餵應注意的原則也略有不同,例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楊金蘭 郭素珍 * 摘 要: 早產兒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成熟度不足 ,導致早產兒有不易消化吸收的問題 ,然而早產兒母親的母乳易 於消化與吸收的特色 ,正是早產兒最佳的營養攝取來源。可是早產兒母親在母乳哺餵的現實環境中 , 總是遭遇種種的困難 ,極需仰賴外界強力支持系統的支援 ,所以要增加母親對母乳哺餵的信心 ,堅持 持續哺乳的信念 ,才能提升母乳哺餵的持續性與成功率。而其中護理人員在協助早產兒成功哺乳上更 扮演著關鍵性的位置 ,自身需要清楚認識早產兒哺乳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才能順利協助早產兒母親成 功哺乳。本文的目的是說明有關早產兒腸胃道消化特徵 、母乳哺餵對早產兒的好處 、影響早產兒母親 母乳哺餵常見的因素 、協助早產兒由管灌食到直接吸母乳及護理人員應該如何協助母親哺餵早產兒母 乳等 ,期望護理人員對於早產兒母乳哺餵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提昇早產兒母乳哺餵方面護理的照護能 力與品質 ,進而協助早產兒母親盡早開始母乳哺餵 ,並能持續哺餵。 關鍵詞: 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加護病房。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ul-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 twna.org.t€¦ · 關鍵詞: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 ... 可減少腸胃過敏、猝死症、壞死性腸炎、腹瀉、尿 道感染及敗血症,而且比起配方奶,更可減少呼吸

護理雜誌 54卷 4期‧中華民國 9�年 �月

�1母乳哺餵早產兒

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副教授 *受文日期:95年 �月 23日  修改日期:95年 10月 1�日  接受刊載:9�年 5月 11日通訊作者地址:郭素珍  11219台北市明德路 3�5號電  話:(02)2�227101-32�2

前  言

當早產兒無預期地分娩後,便會立即被送入新生

兒加護病房,接受小兒科醫師專業的醫療,此時早

產兒身上插滿維生及監測的儀器導管,早產兒父母每

每目睹此景,特別容易會有受傷與無助的感觸(Lang, 2002),而「母乳哺餵」是早產兒父母覺得這是自己能夠貢獻給早產兒的(Meier, 2003),也最能夠安慰早產兒父母受傷的心靈。臨床上,常見早產兒父母不十分

瞭解母乳哺餵對於早產兒的優點,在母親母乳哺餵早

產兒的過程中,常遭遇到早產兒吸吮的困難,而且

當來自各方湧入的母乳哺餵訊息不同步時,常會造成

早產兒父母對於母乳哺餵疑惑的態度或意念的動搖。

而護理人員對早產兒母乳哺餵的瞭解及協助措施深深

地影響母親能否順利開始哺乳,同時,護理人員對

母乳哺餵有更清楚的瞭解後,是可以顯著改善其對

母乳哺餵的知識、態度(Siddell, Marinelli, Froman, & Burke, 2003)。

目前政府的政策,全面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

證,而認證的十大措施中的第五項措施是「教導母親

如何餵奶,以及在必須和嬰兒分開時,如何維持泌

乳」,這種母親與嬰兒分開情形最常見的便是因為嬰

兒是早產兒,為了能有效的協助早產兒能成功吸吮到

母乳,所以護理人員對早產兒哺乳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的認識更形重要,可是,目前國內對於護理人員如

何協助母親母乳哺餵早產兒方面的資料較缺乏,因此

本文將闡述早產兒的腸胃消化特徵、母乳哺餵對早產

兒的好處、影響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常見的因素、

協助早產兒由管灌食到直接吸母乳及護理人員如何協

助母親哺餵早產兒母乳等,以提供護理人員在照護早

產兒及其母親時的參考。

早產兒的腸胃消化特徵

早產兒生理機能發展成熟度在懷孕1�-24週有非營養性的吸吮動作,懷孕2�週時胃結構雖已完成,但是規律性的胃收縮要到足月出生後四天才能

完成,一般32週以上就有營養性吞厭的功能,但是有些卻無法統合吸吮、吞嚥以及呼吸,大約在3�週時大部份的嬰兒都能統合吞嚥與吸吮兩種動作(Lang, 2002),所以懷孕週數不同的早產兒,生理發育成熟度也不同,母乳哺餵應注意的原則也略有不同,例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楊金蘭 郭素珍*

摘 要: 早產兒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成熟度不足,導致早產兒有不易消化吸收的問題,然而早產兒母親的母乳易於消化與吸收的特色,正是早產兒最佳的營養攝取來源。可是早產兒母親在母乳哺餵的現實環境中,

總是遭遇種種的困難,極需仰賴外界強力支持系統的支援,所以要增加母親對母乳哺餵的信心,堅持

持續哺乳的信念,才能提升母乳哺餵的持續性與成功率。而其中護理人員在協助早產兒成功哺乳上更

扮演著關鍵性的位置,自身需要清楚認識早產兒哺乳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才能順利協助早產兒母親成

功哺乳。本文的目的是說明有關早產兒腸胃道消化特徵、母乳哺餵對早產兒的好處、影響早產兒母親

母乳哺餵常見的因素、協助早產兒由管灌食到直接吸母乳及護理人員應該如何協助母親哺餵早產兒母

乳等,期望護理人員對於早產兒母乳哺餵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提昇早產兒母乳哺餵方面護理的照護能

力與品質,進而協助早產兒母親盡早開始母乳哺餵,並能持續哺餵。

關鍵詞: 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加護病房。

54-4.indb 61 2007/7/13 9:46:29 AM

Page 2: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 twna.org.t€¦ · 關鍵詞: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 ... 可減少腸胃過敏、猝死症、壞死性腸炎、腹瀉、尿 道感染及敗血症,而且比起配方奶,更可減少呼吸

護理雜誌 54卷 4期‧中華民國 9�年 �月

Breastfeeding Preterm Infant�2

如若無神經學異常,體重大於1�00公克或懷孕大於32週的早產兒已略有吸吮能力,媽媽可嘗試親自母乳哺餵或杯餵、滴管餵食,而懷孕低於32週的早產兒則需用鼻胃管餵食並加上靜脈注射營養液,若早產兒

有使用肌肉鬆弛劑時不可以進行餵食,有中度以上的

呼吸窘廹、嘔吐、腹脹、過多唾液分泌及病情變差

時,也應暫時禁食,等到腸蠕動正常、無腹脹、腹

部柔軟才可開始餵食母乳(陳,1997)。

母乳哺餵對早產兒的好處

早產兒消化、吸收比較不成熟,所以必須協助

提供其適當的熱量、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

及礦物質等營養素。而早產兒母親的母乳所含的蛋白

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成份,特別符合其營養需

求。文獻顯示早產兒母親的母乳是早產兒每一成長階

段最佳的營養配方,母乳是針對早產兒的生理特徵

及營養需求,所以母乳對早產兒來說是營養聖品,

也是最佳良藥(Sears, Sears, Sears, & Sears, 2004),總之,母乳具有下列的優點:

一、 增加抵抗力、減少感染含SIgA免疫球蛋白、成長因子及干擾素,能抑

制細菌、病毒滋生,含吞噬細胞、巨噬細胞及中性

白血球以吞噬細菌,可增加免疫力、減少感染,又

可減少腸胃過敏、猝死症、壞死性腸炎、腹瀉、尿

道感染及敗血症,而且比起配方奶,更可減少呼吸

道感染至少兩倍以上(California Perinatal Quality Care Collaborative, 200�; Spicer, 2001)。

二、 促進消化吸收功能母乳含豐富乳清蛋白,易於吸收消化,喝母乳

的早產兒胃食道逆流現象也明顯減少;早產兒的膽汁

分泌及脂肪分解酶功能尚未成熟,造成脂肪吸收利用

功能受阻,而母乳含特殊脂肪酶及膽鹽,可以促進

脂肪消化。母乳含豐富的乳糖,有助於鈣及鐵的吸

收,也有助於腸道內乳酸桿菌的生長而能抑制有害菌

的生長。母乳含適量的鋅、鈉、鈣及磷等礦物質,

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但是,因為早產兒的胃及腎

臟的不成熟,尤其是懷孕32週前出生的,則仍需要補充礦物質。早產兒由於不能有效的吸收鐵質及身體

內儲存的不足,仍需要補充鐵劑(Lang, 2002)。

三、 促進腦部和視神經發育含大量硫胱氨酸(Cysteine)必須胺基酸的牛膽

胺基酸(Taurine)、長鏈非飽和脂肪酸、膽固醇、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及花生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早產兒母親的母乳中所含的DHA與AA又多過足月兒母親的母乳,這些成分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尤為重要,可以幫助早產

兒未成熟的腦部神經成長發育,有促進早產兒較高的

智商趨勢(Lang, 2002)。並且含β胡蘿蔔素、牛磺酸及維生素E對於視網膜神經的發育極優(Sears et al., 2004)。

四、 增進母嬰關係母親經由與早產兒肌膚相親,可以直接體會早產

兒尋乳及吸吮動作,看見早產兒因而得到所需營養與

安全感,漸漸的母親也可從哺餵過程中獲得自信心與

減少憂慮感,此種哺餵的過程有助於母嬰關係的發展

(Browne, 2004)。

影響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常見的因素

早產兒呼吸與吞嚥的協調性差,吸吮力比足月兒

弱,比較容易疲倦,因此母乳哺餵時遭遇的困難度

會增加許多,以下分成四方面說明:

一、 母親方面母親剛開始無法直接以母乳哺餵早產兒,很容

易有乳房腫脹的現象,唯有藉由擠出乳汁哺餵,可

是,如果擠乳方法不正確,不當的擠壓乳房,會

造成乳房組織受傷,以及無法有效的移出乳汁,如

此,容易造成乳腺管阻塞而形成乳腺炎等情形,影

響乳汁的正常分泌,形成母親哺乳的生理障礙(Lang, 2002)。有些早產兒母親害怕自己延遲泌乳及身體的健康狀況,因而產生焦慮進而影響母乳哺餵(陳,

1997)。同時,早產兒隔離在新生兒加護病房與母親長期分離,也會增加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的困難

(Isaacson, 200�)。

二、 早產兒方面早產兒因為不會含乳、嗜睡或煩燥難安撫、呼

吸、吞嚥和吸吮的協調功能未成熟等狀況,以致於

無法直接吸吮母親的乳房,只能利用擠出母乳以鼻胃

管、滴管或杯子餵食(Lang, 2002)。早產兒出院後即

54-4.indb 62 2007/7/13 9:46:30 AM

Page 3: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 twna.org.t€¦ · 關鍵詞: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 ... 可減少腸胃過敏、猝死症、壞死性腸炎、腹瀉、尿 道感染及敗血症,而且比起配方奶,更可減少呼吸

護理雜誌 54卷 4期‧中華民國 9�年 �月

�3母乳哺餵早產兒

使吞嚥和吸吮的協調功能發育完成,可能由於未鼓勵

母親到醫院哺餵或已經習慣於奶瓶、奶嘴的吸吮方

式,因而降低吸吮母親乳房的意願,形成母親直接

母乳哺餵的另一障礙。

三、 家人方面影響早產兒母乳哺餵的家人中,先生是支持母親

母乳哺餵的關鍵所在(Kong & Lee, 2004),而早產兒母親的母親或婆婆則是扮演母乳哺餵信心支持的重要

角色(Raj & Plichta, 199�)。因此,家人對早產兒母乳哺餵相關知識的瞭解及態度不容忽視。

四、 環境方面母乳的保存、運送、擠取方式及環境的合適

性,都會影響母親母乳哺餵的意願。而婦女置身職場

環境,職場、社會輿論及文化的支持(Joh, 199�),都是影響哺餵的重要因素。

協助早產兒由管灌食到直接吸母乳

由於早產兒出生妊娠週數與成熟度的不同,在

未能吸吮母乳之前需要有替代的方法,然後逐漸轉為

吸吮母乳,此種轉變不完全看妊娠週數與體重,主

要是看早產兒所出現的表徵,早產兒出現適合進行母

乳哺餵的表徵有:早產兒沒有持續出現生理上無代償

能力(例如:當被執行照護、操弄身體時出現心搏過

緩及有血氧不飽和的情形),早產兒不經抽吸而能處

理自己的分泌物,能自行呼吸,能在保溫箱外維持

體溫,能吸吮手指、胃管或安撫奶嘴,有這些表徵

時即要盡快協助其吸吮母乳,勿以奶瓶、奶嘴哺餵

(California Perinatal Quality Care Collaborative, 200�; Lang, 2002)。下面為以妊娠週數作為哺餵方式選擇的一般參考原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Lang, 2002):㈠ 小於30到32週的嬰兒—通常需要由鼻胃管灌食,可以由鼻胃管餵食擠出的母乳。當早產兒接受管灌

時,母親可以是把乳汁擠到乳頭上,如此便會鼓勵

他舔食乳汁。

㈡ 30到32週大的嬰兒—則開始可以用杯子或是湯匙餵食。當早產兒依舊以管灌餵食為主要的餵食方式

時,便可以開始嚐試每天一至二次杯餵。如果逐漸適

應杯餵,則應該逐漸減少管灌餵食的次數。另一種餵

食方式則是母親直接把乳汁擠到嬰兒口中,在這種狀

況之下,橄欖球式抱法最為實際。

㈢ 32週或32週以上的嬰兒—可以開始吸直接吮乳房。但是,許多早產兒在這個階段只會尋找並舔舔

乳頭,甚至會含住乳房但不吸吮。或是吸了四、五

次之後就停頓2到4分鐘,然後再繼續吸吮,在這暫停期,不要急著把早產兒抱開,讓他留在那裡是非

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他就緒之後,有可能再度開始

吸吮。如果有必要的話,他會持續上述行為長達一個

小時之久。(但是要注早產兒如果有壓力的表現則不

宜勉強)。除此之外,持續以管灌或是杯餵的方式餵

食,直到他能夠完全有效的吸吮為止。

㈣ 34到3�週以上的嬰兒—通常都能從母親的乳房滿足所需的營養,但是偶爾也會需要以杯餵方式補

充。

護理人員如何協助母親哺餵早產兒母乳

護理人員是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倚重的諮詢對

象,會影響到母親母乳哺餵早產兒的持續性,下列

為不同單位護理人員在協助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時的

職責。

一、產後病房護理人員

㈠ 儘早提供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資訊:早產兒母親入院時,讓母親及其家人瞭解「母乳哺餵」是父母能

替早產兒做的事,也是對早產兒的最佳營養品,鼓

勵母親母乳哺餵,教導如何正確哺餵、維持泌乳、

母乳哺餵時常見的問題處理方法及家人如何協助母親

母乳哺餵等,並告知母乳哺餵支持團體及相關的網

站,例如早產兒基金會、台灣母乳協會、寶貝花園

等網址。而護理人員對母親母乳哺餵的鼓勵與協助,

可以增進其意願,並且出院後持續追蹤提供必要的

支持,可有效提升持續母乳哺餵的成功率(Meier, 2003)。㈡ 教導母親擠乳的方式與乳汁的儲存:早產兒初期常面臨無法直接母乳哺餵的困擾,需協助母親在

產後�-�小時內就要開始每2-3小時用手擠乳或電動吸奶器擠乳,並告知等到奶脹時,就不易擠出,

而且容易在4�小時後慢慢減少乳汁分泌(Lang, 2002; Smith, Durkin, Hinton, Bellinger, & Kuhn, 2003; Spicer, 2001)。鼓勵母親擠取母乳以滴管或杯子等方式餵食,告訴母親擠乳的技巧是擠壓乳暈而非乳房,雙

手洗淨後,將拇指放在乳頭及乳暈上方的乳房上,

食指在乳頭及乳暈下方,其他的手指托住乳房,環

54-4.indb 63 2007/7/13 9:46:31 AM

Page 4: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 twna.org.t€¦ · 關鍵詞: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 ... 可減少腸胃過敏、猝死症、壞死性腸炎、腹瀉、尿 道感染及敗血症,而且比起配方奶,更可減少呼吸

護理雜誌 54卷 4期‧中華民國 9�年 �月

Breastfeeding Preterm Infant�4

繞乳暈形成「C」字型,大拇指及食指輕輕地往胸壁內壓約2.5-4公分,避免壓的太深,以免輸乳管阻塞,再以大拇指及食指相對,反覆壓放乳暈,開始時可

能沒有乳汁流出,但擠壓幾次後,乳汁便會滴出,

手指的動作應比較像滾動,避免擠壓乳頭,確定乳

汁由乳房各部位被擠出,直到乳汁流出變慢,之後

擠另一邊,這樣反覆數次,每次共約擠20分鐘,間隔每3小時擠一次,一天至少擠�次,夜間亦不可例外,如此可維持乳汁的供應。所擠取乳汁的保存,

室溫(25℃)下約可保存�小時,但是,如果不馬上餵食,應盡快冷藏於冰箱;擠出的乳汁未經巴士德

消毒,會在4�小時內使用時,應放於冰箱(2-4˚C)冷藏;乳汁如存放於冷凍庫(-20˚C)可放置三個月(Lang, 2002)。

若是使用吸奶器,可先以溫暖濕布在乳房濕敷或

洗熱水澡達到放鬆乳房目的,然後放鬆情緒,以吸

奶器緊貼著乳頭及乳暈,一邊乳房用吸奶器5-10分鐘後換另一邊乳房,部分婦女使用吸奶器時,另一

邊乳房也會有乳汁噴出的現象(Isaacson, 200�),所以最好能夠使用雙杯式電動吸奶器或是用寬口杯子承接

乳汁,如此便可以同時擠乳。

㈢ 教導母親營養的攝取:告知母親及其家人營養攝取、適當休息和保持愉快情緒對哺乳的重要性。注

意水分攝取每天至少喝�-10杯的水,含咖啡因飲料應限制每天只能1-2杯,泌乳的母親須額外增加500卡熱量,多吃高蛋白食物(如:優格、起司等),它

們對加速生理傷口癒合及對奶水的分泌有幫助(Ho & Holroyd, 2002)。

二、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

㈠ 協助執行袋鼠式護理:早產兒妊娠週數滿2�週以上,出生後生命徵象穩定時,護理人員應協助母

親或父親為其早產兒實施「袋鼠式護理」(Lang, 2002; Whitelaw, 2001)。袋鼠式護理提供機會使早產兒熟悉母親身體的味道,及對乳房的感覺與無限制的接近乳

房,也有助於母親乳汁的分泌,會增加母乳哺餵持

續性(LINKAGES, 200�)。因為袋鼠式護理使母親將早產兒抱在懷裡,直接皮膚對皮膚的接觸以保持早產

兒體溫的穩定,提升父母親熟悉早產兒及緊急狀況的

處理,對於早產兒會有比較正面而積極的態度,有

利於母親的哺乳。

㈡ 教導母親評估早產兒的餵食:告知母親盡量讓早產兒在清醒的狀態下喝奶,協助母親能採正確的姿勢

抱早產兒良好的含乳,餵奶前先溫柔地撫摸早產兒下

唇與臉頰3-4次,再滴幾滴乳汁在他的嘴唇以刺激吸吮反射,引誘他張開嘴巴。餵食中,如出現不舒服

的行為,如呼吸、心跳、膚色改變、突然睡著或是

煩躁的行為,就馬上停止餵食,讓他有時間恢復。

如已出現很累的樣子,即使只剩一點乳汁沒有吃完也

不要勉強餵食,並讓母親瞭解每餐吃奶量會有差異

性,只要體重增加正常,不要勉強一餐要吃多少,

以免餵食成為雙方的壓力,這樣反而可能造成厭食的

情形(Sanches, 2004)。

三、社區護理人員

㈠ 開辦母乳哺餵的相關指導課程:早產兒出院後的照顧工作常造成家庭照顧者生理與情緒上的壓力,早

產兒母乳哺餵一般比較常發生問題是在出院之後,所

以應該針對常碰到的困擾給與預防及排除,持續性的

定期以電話追蹤或家訪,也可以結合社區醫療保健諮

詢資源,訪問或邀請早產兒母親及家庭成員,參加

早產兒照顧相關課程,可以獲得心靈或實質上支持的

力量(Weight, 2003)。㈡ 辦理母乳哺育支持團體:鼓勵哺乳的早產兒父母來參加社區的母乳哺育支持團體,分享經驗且彼此鼓

勵,增加母乳哺餵的自信及減少擔憂(Smith, 2005),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及早產兒的方法,母親們也

能在其他時間彼此互相幫助,當他們感到擔心、沮

喪或不知道能做什麼時能互相探望、打氣。

結  語

早產兒的生理條件尚未成熟,母乳易於吸收、

消化與增強免疫力的特性,恰是最符合早產兒的生理

營養需求。而在早產兒母親母乳哺餵的過程,特別需

要各方面提供的支持,方能激勵母親持續母乳哺餵。

而部分護理人員母乳哺餵的實務經驗不足,推廣的步

伐不一,容易形成母親在母乳哺餵的遲疑與障礙,

所以護理人員須落實母乳哺餵的再教育,以提供母親

正確而一致的母乳哺餵知識與技巧,本文依著會接觸

到早產兒父母的不同單位護理人員,提出可以在臨床

上提供的協助,最重要的還是強調「母乳的營養是無

可取代的」、「哺餵母乳是早產兒母親能替早產兒做的

事」,協助母親順利的母乳哺餵,使早產兒獲得充足

的營養是護理人員的責任。

54-4.indb 64 2007/7/13 9:46:32 AM

Page 5: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 twna.org.t€¦ · 關鍵詞: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 ... 可減少腸胃過敏、猝死症、壞死性腸炎、腹瀉、尿 道感染及敗血症,而且比起配方奶,更可減少呼吸

護理雜誌 54卷 4期‧中華民國 9�年 �月

�5母乳哺餵早產兒

參考文獻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特殊需求的嬰兒.200�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pdf/14.pdf

陳秀熹(1997).腸胃系統.於中華民國新生兒科醫學會及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編著,早產兒護理手冊(29-44頁).台北:中華民國新生兒科醫學會。

Browne, J. V. (2004). Early relationship environments: Physiol-ogy of skin-to-skin contact for parents and their preterm infants. Clinics in Perinatology, 31(2), 2�7-29�.

California Perinatal Quality Care Collaborative. (200�). Nutri-

tional support of the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Part I &

II.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 from http://www.cpqcc .org./NutritionToolkit.html

Ho, I., & Holroyd, E. (2002). Chinese women’s perceptions ef-fectiveness of antenatal edu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for motherhood.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8(1), 74-�5.

Isaacson, L. J. (200�). Steps to successfully breastfeed the pre-mature infant. Neonatal Network, 25(2), 77-��.

Joh, C. R. (199�). Promoting breastfeeding: The perceptions of Vietnamese mothers in Sydney, Australia. Journal of Ad-

vanced Nursing, 28(3), 59�-�05.Kong,K.F.,&Lee,T.F. (2004).Factors influencingdecision to

breastfeed.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6(4), 3�9-379.Lang, S. (2002). Breastfeeding special care babies (2nd ed.).

London: Bailliere Tindall.LINKAGES. (200�, March 15). Facts for feeding: Feeding

low birth weight babies. Retrieved May 21, 200�, from http://www.linkagesproject.org/media/publications/FFF_LBW_3-30-0�.pdf

Meier, P. P. (2003). Supporting lactation in mother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Pediatric Annals, 32(5), 317-325.

Raj, V. K., & Plichta, S. B. (199�).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breastfeeding promo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14(1), 41-45.Sanches, M. T. (2004). Clinical management of oral disorders in

breastfeeding. Journal of Pediatrics, 80(Suppl. 5), 155-1�2.

Sears, W., Sears, R., Sears, J., & Sears, M. (2004). The prema-

ture baby book. New York: Little Brown.Siddell, E., Marinelli, K., Froman, R. D., & Burke, G. (2003).

Evaluation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breastfeed-ing for NICU nurses.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19(3), 293-302.

Smith, J. R. (2005). Early enteral feeding for the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act of a research-based guideline. Neonatal Network, 24(4), 9-17.

Smith, M. M., Durkin, M., Hinton, V. J., Bellinger, D., & Kuhn, L. (2003). Initiation of breastfeeding among mother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Pediatrics, 111(�), 1337-1342.

Spicer, K. (2001). What every nurse needs to know about breast pumping: Instructing and supporting mothers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NICU. Journal of Neonatal Nursing, 20(4), 35-41.

Weight, N. E. (2003). Breastfeeding the borderline (near-term) preterm infant. Pediatric Annals, 32(5), 329-33�.

Whitelaw, A. (2001). Kangaroo baby care: Just a nice experi-ence or an important advance for preterm parents? Pediat-

rics, 85(4), �04-�05.

54-4.indb 65 2007/7/13 9:46:32 AM

Page 6: 協助母親以母乳哺餵早產兒 - twna.org.t€¦ · 關鍵詞:早產兒、母乳哺餵、新生兒 ... 可減少腸胃過敏、猝死症、壞死性腸炎、腹瀉、尿 道感染及敗血症,而且比起配方奶,更可減少呼吸

護理雜誌 54卷 4期‧中華民國 9�年 �月

Breastfeeding Preterm Infant��

RN, MSN,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Nursing, Chang G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N,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Nurse-Midwifery,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Received: August 23, 200� Revised: October 1�, 200� Accepted: May 11, 2007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Su-Chen Kuo, No. 3�5, Ming-Te Rd., Taipei 11219, Taiwan, ROC.Tel: ���(2)2�22-7101 ext. 32�2; E-mail: [email protected]

Assisting Mother With Preterm Infant breastfeedingChin-Lang Yang • Su-Chen Kuo*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gain nutrition for infants, especially premature. The digestive systems of premature infantsareimmature,sotheyfindithardtoabsorbnutrients.Mother’smilkiseasyforpreterminfantsto digest and absorb, so it is the best food for them. In reality, however, mothers always face many problems when breastfeeding preterm infants. They need support systems to establish their confi-dence in breastfeed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success rates and thus facilitate their continuation of the practice. Nurses can teach mothers how to breastfeed preterm infan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therefore, is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s of premature babies, the ben-efitsofbreastfeedingforprematurebabies,thefactorsinfluencingprematurebreastfeeding,thetransi-tion from gavage to oral feeding and how to assist the mothers of premature babies with breastfeeding. It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premature breastfeeding to enable nurses to provide early assistance to mothers in nursing their premature infants and in maintaining the practice of breastfeeding.

Key Words: preterm infant, breastfeeding,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54-4.indb 66 2007/7/13 9:46:3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