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7
201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r. 2014 43 卷第 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 No.2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张美兰,刘宝霞 (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084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要: 表示“遇见”义,“碰”、“撞”是一对同义词。“撞”和“碰”的语义有着相似发展轨迹。“撞”之此义见 于宋代,“碰”出现于清代,二者均由“撞击”义引申而来,且“遇见”的对象都经历了从人扩展到事的过程。北方方 言中“碰”对“撞”发生了彻底的替换,南方方言中“碰”对“撞”的替代并不彻底,在多个方言区都出现“撞”、“碰”的 混用情况,这表明用词方面,南方用词存古,北方用词趋新。 关键词: 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 H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283 2014 02-0111-07 收稿日期: 2013-04-1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1&2D125 作者简介: 张美兰,女,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表达“遇见”义,早期有“遇”、“逢”。《说文解字》中,“遇”、“逢”互训。王凤阳对“遇”和“逢”进行了辨 析:“遇”强调的是“会合”,“逢”是迎面相遇。二者都从遇见人或物扩展至遇见某种情况。“遇”上古常用, 中古时期“逢”的使用开始占优势 。此时“值”也用于表示“遇见”,但其后多接表事情的宾语,很少连接指 人或指物的宾语,其用法与“撞”“碰”后期表“遇见”的对象扩展到指事的特点相补充 。这与本文要讨论的 “遇见”义动词稍别。所以魏晋至宋元“逢”、“遇”仍多见,无论是单用还是与“着(著) ”、“见”组成动补结 构,“逢”均占优势。明代,“逢”逐渐失去优势地位,“遇”又渐渐成为表“遇见”义的常用词,且在动补结构 中,“遇着”的用例多于“遇见”。如表 “逢”、“遇”在文献中的用例统计表 文献 三国 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老乞大 谚解 朴通事 谚解 三言 二拍 明民歌 鼓掌 绝尘 型世言 封神 演义 金瓶梅 方言 江淮 江淮 江淮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吴语 南方 南方 江淮 山东 逢着 14 逢见 遇着 21 103 83 11 34 15 遇见 19 43 18 10 宋代开始,“撞”引申出该义,“碰”在清代也开始表达该义,并慢慢发展为现代汉语的主导词。本文将 “遇”、“逢”等词称为“遇见”义动词,主要研究宋以后表示该义的动词“撞”和“碰”。 “着”在文献中多写作“著”,也写作“着”,本文均写作“着”。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Oct-2019

3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2014年3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r.,2014第43卷 第2期 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 No.2

■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张美兰,刘宝霞

(清华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表示“遇见”义,“碰”、“撞”是一对同义词。“撞”和“碰”的语义有着相似发展轨迹。“撞”之此义见于宋代,“碰”出现于清代,二者均由“撞击”义引申而来,且“遇见”的对象都经历了从人扩展到事的过程。北方方

言中“碰”对“撞”发生了彻底的替换,南方方言中“碰”对“撞”的替代并不彻底,在多个方言区都出现“撞”、“碰”的

混用情况,这表明用词方面,南方用词存古,北方用词趋新。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2-0111-07收稿日期:2013-04-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2D125)作者简介:张美兰,女,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表达“遇见”义,早期有“遇”、“逢”。《说文解字》中,“遇”、“逢”互训。王凤阳对“遇”和“逢”进行了辨

析:“遇”强调的是“会合”,“逢”是迎面相遇。二者都从遇见人或物扩展至遇见某种情况。“遇”上古常用,

中古时期“逢”的使用开始占优势[1]。此时“值”也用于表示“遇见”,但其后多接表事情的宾语,很少连接指

人或指物的宾语,其用法与“撞”“碰”后期表“遇见”的对象扩展到指事的特点相补充[2]。这与本文要讨论的

“遇见”义动词稍别。所以魏晋至宋元“逢”、“遇”仍多见,无论是单用还是与“着(著)①”、“见”组成动补结

构,“逢”均占优势。明代,“逢”逐渐失去优势地位,“遇”又渐渐成为表“遇见”义的常用词,且在动补结构

中,“遇着”的用例多于“遇见”。如表1:表1 “逢”、“遇”在文献中的用例统计表

文献 三国

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老乞大

谚解

朴通事

谚解

三言 二拍 明民歌 鼓掌

绝尘

型世言 封神

演义

金瓶梅

词 话方言 江淮 江淮 江淮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吴语 南方 南方 江淮 山东

逢着 4 2 2 0 2 14 6 7 0 3 2 1逢见 0 0 1 0 0 0 0 0 0 0 0 0遇着 3 7 21 0 0 103 83 8 11 34 5 15遇见 5 2 19 0 0 43 18 0 0 2 0 10

  宋代开始,“撞”引申出该义,“碰”在清代也开始表达该义,并慢慢发展为现代汉语的主导词。本文将“遇”、“逢”等词称为“遇见”义动词,主要研究宋以后表示该义的动词“撞”和“碰”。

111① “着”在文献中多写作“著”,也写作“着”,本文均写作“着”。

Page 2: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一、“撞”、“碰”在文献中的出现

1.撞1

撞,原义指打击。《说文·手部》:“)

捣也。”又写作“ ”①。《广雅疏证·释诂》:“撞、捣,刺也。”“撞

( )”与“詍”、“鳲”、“舂”、“钟(钟)”同源[3]382,故上古时期,“撞”的对象多为“钟”,其动作特征是快速地猛

烈打击,用概念要素分析为:[动作:打击]+[对象:钟]+[速度:快]+[力度:大],本文称为“撞1”。上古时

期,“撞”、“击”常连用。如:

(1)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礼记·学记》第十八)(2)钟犹是延鼎也,弗撞击将何乐得焉哉?(《墨子·非乐上》第三十二)

动作的对象可以由物及人,使用的工具也可由专门②到一般。由于速度快,撞击的力度很大,往往会对

动作对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如:

(3)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史记·项羽本纪》第七)例(3)(4)中,“撞”前都出现了工具“琴”、“盾”,施事的主动性很强。中古佛典文献中,“撞1”多见,可与“捣”连用。如:

(5)汝到城门,城门若闭,其城门边,有金刚杵,汝便取杵,以撞其门。(《贤愚经》,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6)为共圣子恩爱别离,是故我今心如撞捣。战动忙怕。(《佛本行集经》,隋天竺三藏釺那崛多译)

由于[+速度快]、[+力度大],“撞1”的动作更加凸显结果,即往往会造成物体或人的突然接触,也就是

“碰撞”。六朝时期,此义始见。如:

(7)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从横,撞人触岸。公初不呵谴。人谓公常无嗔喜。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公乃于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

厉。(《世说新语·尤悔》)

(8)尔时世尊先在彼立。既睹佛已惭耻却行,粪薸撞壁寻即碎坏。粪汁流灌浇污衣服。(《大庄严论经》,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例(7)中,前一“撞”与“触”对文,“人”是“撞”的结果(目标),为“碰撞”义,后一“撞”则为打击动词“捣”、“刺”;例(8)中的“撞”义为“碰撞”,“壁”表示“碰撞”所及之处。

唐代,表“碰撞”的“撞1”用例有所增加,宋代开始,多用于动补结构。此时,“着”已可以直接表示结果,

比六朝及以前用于“感觉动词 +着 +宾语”结构时更为虚化。[4]故“撞1”常与“着”构成动补结构,强调“接

触”,可以是与物体的“碰撞”,如:

(9)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李贺《公莫舞歌》)(10)若据经文,但是说四者之来,便撞翻了这坐子耳。(《朱子语类·大学》)(11)蓦然黑地里,撞着露柱,怪得阿谁。(《虚堂和尚语录》)(12)见一个耍蛾儿来往向烈焰上飞腾,正撞着银灯。(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也可以是人与人肢体上的“碰撞”。如:

(13)(做撞正末科,云)这个村弟子孩儿无礼,怎么敢撞着我?(《元曲选·同乐院燕青博鱼》)(14)我把你个村弟子孩儿,我不误间撞着你。(《全元曲·神奴儿大闹开封府》)

宋元时期,“撞1”也可与“到”构成动补结构,用例不多。如:

(15)恰才撞到牛栏圈,待躲闪应难躲闪。被一人抱住刘知远。(《刘知远诸宫调》)2.撞2

当“撞+着+宾语”结构中的“撞”失去[+速度快]、[+力度大]等特点,仅凸显[+突然性],且强调人与人的“会面”而非肢体接触时,“撞”便发展出新的意义“突然遇见”,本文称为“撞2”。“撞2”表“遇见”也可

以从动词“击”得到启发。动词“击”主要表“撞击”,但视线相遇也称“目击”。如《庄子·外篇田子方》:“子

211

《战国策·楚策四》:“君先仕臣为郎中,君王崩,李园先人,臣请为君 其胸杀之”。 ,《玉篇》作 ,尺庸反,刺也。

古代的“巨钟”须用“撞木”撞击才能发声。

Page 3: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颍宣云:“目触之而知道在其身,复何所容其言说邪?”

“撞2”最早见于诸宫调中。下例可以体现从“撞1”到“撞2”的变化:

(1)交他去桃园内,吃得醺醺醉。俺撞着他到恶,便把入欧击。(《刘知远诸宫调》)(2)若还撞着

%

如鬼祟,缠缴杀你,不肯放东西。(《刘知远诸宫调》)

(3)又愁人撞着,又愁怕有人知道。(《西厢记诸宫调》)例(1)中的“撞”为“碰撞”;例(2)的“撞”可以理解为“碰撞”,也可理解为“突然遇见”;例(3)中,原先强

调的结果“直接接触”未能实现,只有“面对面的目光接触”,即“突然遇见”。与“撞1”相比,“撞2”可以分析

为:[动作:视觉]+[对象:人或事]+[突然性]。《汉语大字典》首例引元代乔吉《金钱记》第二折:“我待要赶时,不想撞着哥哥贺知章”,偏晚。但“撞2”表“遇见”强调动作结果,必须与“着”、“见”组成动补结构,且

常强调突然的情况,其对象多为现实的人或人的活动。如:

(4)撞著门徒施主,蓦然个、喜舍由他。(南宋张元《满庭芳》)(5)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南宋石孝友《惜奴娇》)(6)尝观项籍并刘季,一怒世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南宋卓田《眼儿媚》)(7)正行次,撞着一汉,高叫:“杨指使!”杨志抬头一觑,却认得孙立指使。(《大宋宣和遗事》)

李润指出,上古“见”就引申出“遇见”之义,如《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

送之。”[5]《尔雅·释诂》:“遘、逢、遇、逆、见也。”郭璞注:“行而相值即是见。”萧红则认为,中古的“视觉动词

+见”结构先由先秦的连动结构重新分析为动补结构,后又类推至“非视觉动词 +见”结构中,“V+见”结构中“见”的语法化经过中古以来的发展,最迟唐五代已经完成[6]。唐宋时期,表“遇见”义的“见”开始与“遇、

逢”等动词组合,“见”更重于表结果。由于不再强调肢体接触,仅表示“会面”,到了宋代,“撞2”也开始与

“见”连用,表示“遇见”①,但很少见,且对象都是人。[7]如:

(8)且如路中撞见如此等人,是不足亲爱畏敬者,不成强与之相揖,而致其亲爱畏敬!(《朱子语类·履孙》)

(9)法眼一日撞见他道:则兄尔后生家,白日茫茫,何不问事。(《虚堂和尚语录》)“撞着”的对象也可以是某个事物或某种情况,此时的“撞”可以看作是“撞着+人或人的活动”的扩展,

原先的[+突然性]特点不明显,强调“正好赶上”,与中古的“值”意义相当。此时“撞”的意义更虚,“撞”与“着”的结合更加紧密,如:

(10)如人寻一个物事不见,终岁勤动,一旦忽然撞著,遂至惊骇。(《朱子语类·道夫》)(11)舜之德如此,又撞著好时节。(《朱子语类·论语》)(12)便是天下事难得恰好,却又撞著介甫出来承当,所以作坏得如此!(《朱子语类·儒用》)(13)粗有田园笑傲,拣些个、朋友追随。好时景,莫教挫过,撞著醉如泥。(南宋赵长卿《满庭芳》)

同“遇着”、“遇见”用法相类似,元代,“撞见”的用例有所增加,但仍不及“撞着”多见。“撞着”出现早,

语法化程度高,“着”的功能性更强,所支配的对象也更广泛;“撞见”则刚刚兴起,语法化程度较低,“见”的

语义滞留也限制了其后对象的扩展,故“撞见”的对象也不如“撞着”丰富。如:

(14)范德友夤夜撞见何三于本家屋内,本人奔走,赶上用斧斫死。(《元典章·刑部》)(15)要将婆婆勒死,不想撞见张驴儿父子两个,救了俺婆婆性命。(《窦娥冤》)

明代,“撞见”的使用较前代频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明民歌中,“撞见”的使用频率与“撞

着”不相上下,“三言”、《金瓶梅词话》中,“撞见”的用例已超过“撞着”。如表2:表2 “撞见”、“撞着”文献用例对比表

文献 三国

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老乞大

谚解

朴通事

谚解

三言 二拍 明民歌 鼓掌

绝尘

型世言 封神

演义

金瓶梅

词话

方言    江淮 江淮 江淮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吴语 南方 南方 江淮 山东

撞着(著) 12 46 25 0 2 25 70 6 15 15 2 9撞见    9 37 25 0 1 38 36 4 2 4 0 47

  “撞见”已凝固为一个词,与“撞着”的意义和用法也渐渐趋同,既可出现在被动句中,也能与“把”共现,

311

① 关于“见”是否为虚化结果补语,学术界有所讨论。玄癑综合各家,认为“见”不是虚化结果补语,它从表示有结果的视

觉动作,发展为表示其他感觉动作的有结果,以及一般动作的完成结束,是“见”自身词义的引申、扩展,是一种词义演变现象。

Page 4: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其支配的对象也常为谓词性成分,二者形成混用之势。如:

(16)洒家从前山去,一定吃那厮们撞见,不如就此间乱草处滚将下去。(《水浒传》第4回)

(17)再转北门,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三国演义》第12回)

(18)一闻我令,随赶而来,适遇着我下他上,一时撞着这个机会,所以就雨。(《西游记》第45回)

(19)运来时,撞着就是趁钱的,火焰也似长起来;运退时,撞着就是折本的,潮水也似退下去。

(《二刻拍案惊奇》卷15)

(20)撞见昔日晏公庙师兄金宗明作揖,把前事诉说了一遍。(《金瓶梅词话》第98回)

(21)谁知你胆大(就是)活强盗,不管好和歹,进门(就)搂抱着,撞见个人来也,亲亲,教我怎么好。

(明民歌《挂枝儿》)

15世纪的朝鲜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共65则)由文言与白话两部分组成,书中共5例“撞见”,都出

现在白话部分(b),而对应的文言文(a)有2例用“遇”,1例用“逢”,1例用值,1例零对应,如:

(22)a.遇其夫未死,掘啖草根。/b.撞见他的丈夫,还活在那里挑草根吃。(《训世评话》第15则)

(23)a.遇见旧使苍头。/b.撞见旧使唤的老汉子。(《训世评话》第56则)

(24)a.于路忽逢一妇人。/b.忽然路撞见一个妇人。(《训世评话》第29则)

(25)a.忽值州官之行。/b.这般要话去时,路上撞见大州官。(《训世评话》第21则)

(26)a.时有葫芦先生,不知何所从来。/b.撞见一个葫芦先生,不知从哪里来。(《训世评话》第44

则)

另一种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a)中“撞”共有5例(“撞1”1例;“撞2”4例),其中有1例“撞2”

与清代前期的《朴通事谚解新释》(b)不同,①“撞着”被改为“撞见”:

(27)a.后头打围的人们撞着射杀。/b.后来有人向山中打围,撞见弓王,放箭射杀了他。

明代文献中,“撞到”也可以表“遇见”,仅检得2例,如下:

(28)夫人休闪了手。容春香诉来。便是那一日游花园回来,夫人撞到时节,说个秀才手里折的柳

枝儿,要小姐题诗。(《牡丹亭》第16出)

(29)这青天白日干这样事,倘是有人撞到,却不稳便。(《鼓掌绝尘》第23回)

我们调查的清代文献中,表示“遇见”、“看见”的“撞到”少见。但现代汉语方言中,“撞到(倒)”还用于

成都、贵阳、南京、扬州、南通、东莞、梅县等地。

2.“碰”

碰,又作“脃”,见于明刻本《篇海类编》:“蝬脃,撞也。”[8]《汉语大词典》引《字汇》:“脃,蒲孟切。”“碰”

产生之初多用于“碰撞”义(本文称为“碰1”),后引申为“遇见”、“看见”(本文称为“碰2”),引申的过程与

“撞”相同。

“碰1”在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中就出现了25例,全部用于“碰撞”义,《汉语大字典》首例引《红楼

梦》,《汉语大词典》首例引《何典》,稍晚。“碰1”动作主体和对象往往是“头”。如:

(1)你可是喜的往上跳,碰的头肿得象没揽的柿子一般。(《醒世姻缘传》第21回)

“碰1”也写作“硼”②、“郉”③,如:

(2)要我怎生,要我怎生?不如死了眼不睁!照着那南墙,只顾使头硼!(《聊斋俚曲集·翻魇

殃》)

(3)凤姐道:“郉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红楼梦》甲戌本第6回)

例(3)中的“郉”,《金瓶梅词话》已用。清代见于《清文启蒙》(1730)、《清文指要》(1789)[8]。《红楼梦》

甲辰、程甲、乙本作“碰”,庚辰、己卯、梦稿、蒙府、戚序本、舒序本、列藏本均作“郉”。偶尔也写作“蹦”,如:

411

另1例异文为“撞1”:a.擂鼓撞磬,念经念佛。/b.擂?敲磬,看经念佛。《汉语大字典》引《集韵·耕韵》:“硼,石名。披耕切。”又意为“碰”,例举清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9回:“头上硼了些

大疙瘩。”

《汉语大字典》引《玉篇·石部》:“郉,击石也。”用同“碰”,有撞击和遇到二义,首例分别举孔尚任《桃花扇·逢舟》:

“香君惧怕,郉死在地”和《红楼梦》第16回:“幸亏我在屋里郉见了”。按:“蹦”与“碰”在“击”义上相关,为同义词,故都可引申出“遇见”义。

Page 5: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4)嫂子说话蹦心坎,句句何曾差一点!(《聊斋俚曲集·琴瑟乐》)

据《汉语大字典》,“蹦”与“硼”在“跳”义上可通用,但此例中的“蹦”为“碰撞”义,应属误写。现代汉语

方言中,“碰1”可独用,也常与“着”、“到”、“上”连用,见于绝大多数方言中。

“碰2”最早见于程高本《红楼梦》,《红楼梦》脂本系统诸版本用“郉”,如:

(5)贾芸偶然碰了这件事,心下也十分稀罕。(程甲本第24回)

此例中的“碰”,《红楼梦》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郑藏本、舒序本、列藏本均作“郉”。再如:

(6)到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郉一郉,果然有些好,大家都有益。(甲戌本第6回)

此例仅甲辰、程甲、乙为“碰”,其余各本均作“郉”。程高本《红楼梦》以后,“碰”的写法慢慢固定下来,

表“碰撞”的“硼”、兼表“碰撞”、“遇见”的“郉”逐渐消失。

“碰2”可与“见”、“着”、“到”、“上”连用,并沿用到现代汉语中。例如:

(7)刚到二门口,可巧碰见孙亮功进来,孙氏弟兄站在一边。(《品花宝鉴》第2回)

(8)况又这等处处周到,事事真诚,人生在世,也就难得碰着这等遭际。(《儿女英雄传》第22回)

(9)这件事幸而碰到我,如果碰到别人,还要骂你撒赖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回)

(10)前年小的往谭宅去,碰上这茅家去拜这谭绍闻。(《歧路灯》第31回)

二、动词“碰”、“撞”在清代文献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

1.清代“碰”对“撞”的历时替换

表3 “碰”、“撞”在清代文献及现代方言中的分布表

文献    醒世姻

缘传

聊斋俚

曲集

歧路灯 儒林

外史

红楼梦

前80回

(乙)

红楼梦

后40回

(乙)

品花

宝鉴

儿女

英雄传

官场现

形记

老残

游记

二十年

目睹之

怪现状

孽海花 何典 海上花

列传

小额

地域

碰撞撞1

碰1

碰撞撞2

碰2

山东 山东 中原 江淮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江淮 江淮 江淮 江淮 吴语 吴语 北京

167 43 61 25 55 29 27 22 29 2 13 20 18 40 4

25 12 7 1 49 36 47 44 183 19 112 38 6 185 12

42 20 34 21 42 15 23 7 27 2 13 18 8 37 425 25 4 1 31 13 31 23 85 9 45 16 3 69 4125 23 27 4 13 14 4 15 2 0 0 2 10 3 0

0 0 3 0 18 23 16 21 98 10 67 22 3 1168

  由于“碰”出现很晚,从《醒世姻缘传》到《红楼梦》程乙本前80回,“撞”的使用频率一直高于“碰”。《红

楼梦》程乙本后40回开始,新兴的“碰”迅速发展,数量超过了“撞”,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后期

的《品花宝鉴》《儿女英雄传》中。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中,“碰”和“撞”的比例达到了4.6∶1,且“碰”在叙

事语言和对话中皆用。之后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碰”已占绝对优势,“碰”的盛行可见一斑。具体而

言,清初到清中叶,表达“碰撞”义以“撞1”为主,19世纪中期,“碰1”开始超过“撞1”,逐渐占优势;“碰2”则从

《红楼梦》程乙本就开始略多于“撞2”了,到20世纪初,“碰2”已彻底取代“撞2”,成为通语,后者已不用或零

星使用。

2.地域差异

清代初期到中叶的文献中,“撞”始终占主导地位,如《歧路灯》《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庚辰本中,“碰”

还只是零星出现,且都为“碰撞”义,不见“遇见”义;程高本中,“碰”的用例大大增加,逐渐代替“撞”,“碰

撞”、“遇见”兼表,逐渐成为主导词。但吴语小说《何典》中,无论表“碰撞”还是“遇见”,都是“撞”多于

“碰”,可见“碰”对吴语的渗透相对缓慢和滞后。

对比《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可以发现,程甲本中,无论是“碰撞”义还是“遇见”义,前80回“撞”

的使用频率都略高于“碰”,后40回则相反,“碰”多于“撞”;到了程乙本中,情况有了细微的变化:表达“碰

撞”义,前80回和后40回都是“撞”多“碰”少;表“遇见”义,“碰”已超过“撞”。可见,表“遇见”的“碰2”取

得优势地位是从程乙本后40回开始的,且“碰1”代替“撞1”的进程要稍慢于“碰2”。如表4:

511

Page 6: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表4 “碰”、“撞”在《红楼梦》不同版本中的分布

版本 回数 撞 碰碰撞 遇见

撞1 碰1 撞2 碰2

庚辰本 80回  61  4 46  4 15  0

程甲本前80回 59 45 41 32 18 13后40回 29 34 15 16 14 18

程乙本前80回 55 49 42 31 13 18后40回 29 36 15 13 14 23

  另一方面,对比甲乙两本,乙本中的“碰见”有3处对应甲本中“撞见”,1处对应“遇见”,还有1处“碰

着”对应甲本中的“逢着”。如下:

(1)庚:倘或郉见了人,或是遇见了老爷,街上人挤马碰,有个闪失也是顽得的?

甲:倘或撞见了人,或是遇见了老爷,街上人挤马碰,有个闪失也是顽得的?

乙:倘或碰见人,或是遇见了老爷,街上人挤马碰,有个闪失也是顽得的?(第19回)

(2)庚:前日我出城去,撞见了你们三房里的老四,骑着大叫驴带着四五辆车。

甲:前儿我出城去,撞见你三房里的老四,骑着大叫驴带着四五辆车。

乙:前儿我出城去,碰见你们三屋里的老四,坐着好体面车。(第24回)

(3)庚:秋桐一时撞见了,便去伸舌告诉凤姐说:“奶奶的名声生是平儿弄坏了的。”

甲:秋桐撞见了,便去说舌告诉凤姐说:“奶奶名声生是平儿弄坏了的。”

乙:秋桐碰见了,便去说舌告诉凤姐说:“奶奶名声生是平儿弄坏了的。”(第69回)

(4)庚:我长了这么大,今是头一遭儿生气打人,不想就偏遇见了你。

甲:我长了这么大,今日是头一遭儿生气打人,不想偏生遇见了你。

乙:我长了这么大,头一遭儿生气打人,不想偏偏儿就碰见你了。(第30回)

(5)庚:正好忽一逢此一惊在,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凡当快妆病,只说唬着了。”

甲:忽然逢着这一惊,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吓着了。”

乙:忽然碰着这一惊,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吓着了。”(第73回)

甲乙两本的问世时间相隔仅两个多月,一个版本用“撞见”、“遇见”,另一版本用“碰见”,可以看出程、

高等人爱用北方词“碰”的倾向。胡文彬[9]指出,《红楼梦》语言的方言现象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

的地域色彩,现存各种版本中,甲本、戌本等早期抄本“去南方话”较少,从庚辰本开始,“去南方话”逐渐增

多。本文所举不同版本对“撞”和“碰”的不同取舍可以为胡文彬的论断提供一个佐证。

英国人威妥玛编写的汉语教材《语言自迩集·谈论篇》(1867)全面采用了满汉教材《清文指要》(1809)

的内容,核对异文可以发现,在改写中,也有1例将“遇见”改为了“碰见”,如:

(10)a遇见一个庄稼汉子,指着说:那里有一个金锞子,你去取来罢。(《清文指要》)

b碰见一个庄稼汉。告诉他说,那儿有一个金元宝,你去拣去罢。(《语言自迩集·谈论篇》)

这也可以反映出《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用词方面北方官话的鲜明特点。

3.“碰”、“撞”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

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碰”、“撞”二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分布呈现如下特点:

(1)官话区内部存在细微差别:北方官话(东北、北京、冀鲁、胶辽、兰银)中,“碰”为表达“遇见”义的主

导词,不用“撞”,个别地方用“遇”、“逢”;表达“碰撞”也主要用“碰”,不用“撞”;南方官话(西南、江淮)中表

“遇见”常使用“撞”,通语“碰”也用,使用“撞”表“碰撞”的方言点增多。中原官话表达“遇见”与北方官话

相同,用“碰”,不用“撞”,个别地方用“遇”、“逢”,但表“碰撞”则是“碰”、“撞”齐用。

(2)吴语的情况与南方官话相似,表“碰撞”、“遇见”都是“碰”、“撞”齐用。晋语、赣语、徽语、平话“碰”

多用,湘语、闽语、粤语以用“撞”为主。

三、小 结(1)“撞”和“碰”的语义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都是由“碰撞”义引申为“遇见”义,但二者表达“碰撞”和

“遇见”的时间不同:表“碰撞”的“撞1”产生于六朝,宋代便发展出“撞2”表“遇见”;“碰1”则明末清初才产

611

Page 7: 语言文字学研究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 历时发展及地域分布 · 关键词:汉语动词;语义发展;方言词语;地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H131

生,18世纪末期“碰2”出现并迅速使用,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碰”已经处于绝对优势,成为通语。“撞2”、

“碰2”一般是以“撞见/着/到”、“碰见/着/到”复合形式出现为常,最初主要指人与人的不期会面,到明清时

期发展出遇见某种状况的用法。

(2)北方方言中,“碰”对“撞”发生了彻底的替换。“撞1”、“撞2”尤其是后者不用于北方;南方方言中,

“碰”对“撞”的替代并不彻底,在多个方言区都出现“碰”、“撞”混用的情况。这再次表明用词方面南方地区

存古、北方地区趋新的倾向[1011]。

[参 考 文 献][1]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2]鲍金华.《世说新语》与《贤愚经》词汇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王力.同源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5]李润.论实词虚化与句法结构的关系———从“见”字的演变说起[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6]萧红.动词补语“见”、“到”的现实差异及其历史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11(1).

[7]玄癑.“见”不是虚化结果补语———谈词义演变与语法化的区别[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8]刘君敬.唐以后俗语词用字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9]胡文彬.《红楼梦》的方言构成及其演变[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0]张美兰.清末汉语介词在南北方官话中的区别特征———以九江书局改写版《官话指南》为例[M]∥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

展之路.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11]张美兰.清末域外汉语官话资料中的同义词及其地域分布[M]∥汉语史学报:第10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杜 敏]

HistoricalDevelopmentandRegionalDistributionof“碰”and“撞”,TwoSynonymousVerbsof“Meetingwith”

ZHANGMeilan,LIUBaoxia(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Q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

Abstract:Whensharingthemeaningof“meetingwith”,“碰”and“撞”aresynonymous.“撞”meaning“meetingwith”occurredintheSongDynasty,while“碰”meaning“meetingwith”aroseintheQingDynasty.Bothwereextendedfromthemeaning“撞击”andtheobjectof“meetingwith”graduallyextendedfromhumanstothings.InBeijingdialects,“碰”hasthoroughlyreplaced“撞”.Inotherdialectareas,however,thereisalwaysamixeduseofthetwowords,onlythesouthernuseremainingclassicalbutthenorthernuseseekingchange.

KeyWords:Chineseverbs;semanticdevelopment;dialectalwordsandexpressions;regionaldistribution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