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特教需求學生的教學與輔導 以音樂才能個案為例spec/4/99/99081102.pdf ·...

9
99 - 雙重特教需求學生的教學與輔導 -以音樂才能個案為例 吳舜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講綱 壹、前言 一、特殊群體資優教育為社會關注之議題 二、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之能力評估與教學調整為其教 育重點 貳、音樂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個案簡介 參、個案的能力評估與教學調整 一、個案與指導教師的接觸過程 二、個案的優勢與弱勢能力評估 三、因應個案需求的教學調整 肆、結語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Jul-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99

    -

    雙重特教需求學生的教學與輔導

    -以音樂才能個案為例

    吳舜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講綱

    壹、前言

    一、特殊群體資優教育為社會關注之議題

    二、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之能力評估與教學調整為其教

    育重點

    貳、音樂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個案簡介

    參、個案的能力評估與教學調整

    一、個案與指導教師的接觸過程

    二、個案的優勢與弱勢能力評估

    三、因應個案需求的教學調整

    肆、結語

  • 雙重特教需求學生的教學與輔導

    -以音樂才能個案為例

    吳舜文

    壹、前言

    一、特殊群體資優教育為社會關注之議題

    身心障礙者才能發展是近年來特殊教育所重視的議題之一。《特殊教育法》及《特殊教育法

    施行細則》對於身心障礙與社經文化地位不利資優學生之教育,提出在鑑定及輔導方面之原則性

    規範。民國八十五年,全國資優教育會議將「弱勢族群資優教育」列為八項議題之一(教育部,

    1996);《資優教育白皮書》(教育部,2008)更依據民國九十五年所召開之「全國資優教育發

    展會議」結果,提出「弱勢群體資優教育」為六大議題之一。以特殊教育兩大主流而言,資賦優

    異者教育強調其「能」的部分,而身心障礙者教育則著眼於補救其「不能」的部分,因此,在個

    別化的教育主張之下,身心障礙者應在補救其短處之外,更加強其長處的發揮(吳昆壽,1992)。

    而目前對於外表或行為特殊學生或社會人士的稱呼,已由「缺陷」(disable)或「殘障」

    (handicapped)之「絕對性不利」用語,轉而強調「相對性特殊」(exceptional)的概念(黃文

    慧,2001)。亦即強調對於此類學生之定義,應陳述其經鑑定於某一領域之優秀能力表現,且同

    時也經鑑定符合政府所訂定身心障礙標準 Colorad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顯示以「障

    礙」或「優異」絕對區分之方式,並不足以歸類特殊需求者之身心現象,雙重甚至多重特殊學生

    之適性教育與才能開展,實為重要之特殊教育目標。

    二、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之能力評估與教學調整為其教育重點

    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之教育服務包含缺陷領域特殊服務、資優領域適性教學、及自我觀念強化

    (Yewchuk & Lupart, 1993)。故如何增進公眾對於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認識,並整合各項資源滿

    足其教育需求,甚且避免隔離教育所產生對其自我觀念之傷害,以能提供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全人

    之生涯教育,均應成為指導此類學生之首要目標(Mauser, 1981)。Johnsen 及 Corn(1989)也指

    出一個良好的身心障礙資優教育方案,應該由父母與專業人員對於「身心障礙資優」或「雙重特

    殊需求」具備充分認知,強調學生潛在資質與優異能力。亦即,特殊教育至少應提供能使學生達

    成學業成尌目標之認知經驗,能了解其為獨立個體與社會整體一份子之情意經驗,而這些觀點基

    本上都頇將雙重特殊需求學生視為完全且有意義之學習者(吳昆壽,1999)。

    Kirk、Gallagher 與 Anastasiow(2000)指出教育方案調整主要為調整學習環境、改變課程內

    容、教導學習策略、使用輔助與教學科技等四方面。故教學調整即指在教育過程中,視特殊學生

    教育需求及教學效益,所進行有關課程內容修改、學習策略調整、適時運用輔助科技等教育行為

    (王櫻瑾,2007),這也是指導者面對最大的挑戰。而障礙兒童的自我價值感,可透過具有愛心

    的教師及教學的改變而增進(Whitmore & Maker, 1985),Friedrichs(1990)也認為協助雙重特殊

    需求學生建立健康的自我觀念,教師應了解自尊是其未來成尌之重要部分,也因而對學生能力優

  • 弱勢之分析與教學調整,係為教師應有之判斷及傳達予學生之合理期待。以音樂雙重特殊需求個

    案為例,寧秋(化名)現已廿三歲,兼具智障、視障及自閉症傾向,顏玉龍(2005)在其專訪中

    特別述及其特殊的音感與記憶力:「…

    」其學習不易,但透過鋼琴課程逐次開展其

    智能與社會行為,至今此個案迭獲各類鋼琴比賽獎項並獲基金會補助進行國外音樂參訪活動,足

    資其才能開展之重要性。而於某特殊教育學校任教之音樂老師,亦憑藉其對特殊學生之關懷,協

    助數位視障學生以音樂發展所長:「… …

    … 且設身處地構思指導之策略:

    …」(洪彩綸,2007)

    由這些實際個案之報導,可以發現許多音樂指導者有機會接觸音樂雙重特殊需求學生時,不

    僅要有熱忱且頇專業的教學知能,才能引導學生藝術潛能之開發,而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才能發

    展固頇以其本身正向特質為基,但在學習過程中,若能遇到具有熱忱或能給予適切學習策略之指

    導者,更能促進其能力之提升及生涯之拓展。而這些指導者對於此類學生在能力評估與教學調整

    的信念為何?如能透過相關研究彙整其經驗與想法,將能提供未來從事類似指導工作者之參考,

    也能引發對音樂雙重特殊需求學生教育之關注。

    貳、音樂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個案簡介

    S1 23 1.

    2.

    3.

    4.

    5.

    S2 25 1.

    2.

    3.

    4.

    5.

    6.

    S3 17 1.

    2.

    3.

    4.

    S4 18 1.

    2.

    3.

    4.

    5.

    6.

  • S5 13 1.

    2.

    3.

    4.

    5.

    S6 10 1.

    2.

    3.

    4.

    5.

    6. -

    參、個案的能力評估與教學調整

    一、個案與指導教師的接觸過程

    尌選擇指導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之原因分析,或有指導教師表示其在大學或研究所唸書時,曾

    有接觸視障同儕經驗,致使其見到這些特殊學生時,毫不猶豫尌接受。而亦有指導教師表示,他

    們是完全不收學費,以義務方式指導這些學生,甚至遠途跋涉至學生家中上課。其接觸個案的過

    程,均抱持「零拒絕」的教育態度,且此種秉持 的信念,不因學生能力、身體

    障礙、社會文化背景差異而產生偏見,也與美國「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倡導的優良教師五

    大信念之一: 相互呼應(引自吳韻儀譯,1998)。

    多位學者研究(Dix & Schafer, 1996; Maker, 1977; Whitmore, 1980)曾指出,身心障礙資優學

    生的發掘有其困難度,此因其資優與障礙特質交互作用之故,資優族群中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

    的身心障礙學生,同樣的,身心障礙學生中亦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為資優者。但對兼具雙重特

    質者,因屬灰色地帶,以目前鑑定方式或一般認知,不易發掘其才能。吳昆壽(1992)提出障礙

    者由於外顯生理或心理現象,易為一般人先入為主產生刻版印象,對其協助也偏向其「不能」的

    部份,而忽略其「能」的部份。研究者發現,不論透過他人引介或學校安排,這些音樂教師都是

    首次面對身心障礙學生的音樂教學,且於訪談中不斷強調這些學生的音樂才能是如此特殊及如此

    令他們珍愛,例如兩位曾指導個案 S2 的教師描述其對個案的觀察: … S2

    [C2T09050912-2] S2

    [D2T09050911-2] 曾指導 S5 的教師也表示對當年接觸的過程印象深刻: 1999

    [F5T09022711-9]

    這些老師採取義務指導的方式,刻正反映其對此類學生特殊才能的重視與疼惜;甚且,對

    S2 來說,教師尌如同家人一般,有著緊密的關係,正如宋芳綺(2003)的訪問也指出,亦師亦

  • 母般,教師已經是 S2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S2

    … S2

    另有指導教師認為在與這些特殊學生認識的過程,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準備:

    S1

    S1 …

    S1

    [A1T09031211-3]

    從知道學生到指導其音樂學習,其間對師生而言,必頇有充分的了解與期待;尤其,對於身

    心障礙者而言,其因本身障礙,極易出現被社會孤立的感覺,強烈者或許選擇規避學習與社會化

    之最基本要求(Friedrichs, 1990; Yewchuk & Lupart, 1993)。因此,透過適當的媒介與溝通管道,

    身心障礙資優學生被拒絕的問題可能會得到改善,而從無指導此類學生經驗的老師,也可經過審

    慎思考與決定,以避免對學生的自尊心或家長的熱忱造成妨害。

    二、個案的優勢與弱勢能力評估

    對於學生能力評估的方式,綜合多位教師觀點,均認同「音感」是最首要探知的部分。Bentley

    (1966, 引自 Schuter-Dyson, 1982)與 Seashore(1967)對音樂能力觀點,認為聽辨能力是音樂

    才能展露的一項可觀察方式,其所編製之音樂能力測驗也反映,音高、強度、節奏、時值、音色、

    記憶等直接與音樂元素相關之聽覺感知即為音樂才能的基本內容。S1 的教師特別提到:

    S1 [B1T09050211-4]

    另位教師也描述 S2 對音色的判斷力:

    … [C2T09050911-6] 而 S5 的指導教師更極為

    肯定的認為:

    [F5T09022711-3] 視覺、智能障礙或自閉症的學生,對於外界資訊的吸收與表

    現,往往會因障礙而受限,但透過音感或對音樂元素的直接反應,不涉及讀或寫等社會技能的話,

    便能夠提供一般人認識他們能力優勢的一個管道,而教師們也能從中肯定學生為足堪造尌之才。

    依據指導教師的描述,部分學生不僅具絕對音感,且相對音感亦佳,再加上聽覺記憶,這些

    學生能夠在鍵盤上做出立即的彈奏反應,如 S6 的教師提到:「 S6

    S6

    [H6T09042011-2]」S2 的教師也認為:「

    S2

    [C2T09050911-4]」

    流暢的鍵盤(或小提琴等樂器)表現及絕佳的音樂記憶力是這些身心障礙學生表露其音樂優

    異才能的另一方式,大多數老師也能藉此了解其樂器演奏技巧及能力開發方向的可行之途。Piirto

    (1994)曾提出預測音樂能力優異孩童表現的十二項行為當中,對節奏與音樂的自發反應、喜愛

    歌唱熟悉及現成創作的樂曲、具強烈的絕對或相對音感、具高度發展的聽力、具音樂聆聽的記憶

  • 能力、能選擇音樂表達個人情感等六個項目,這些也都是教師們觀察身心障礙學生音樂能力表現

    的具體指標。

    而能力評估另一目的,乃為了解學習的可能與限制。由於六位個案學生之中,有五位為視障

    學生,因之,彈奏鋼琴時的「位移」成為教師們共同認定的困難點,教師均認為此可能會使其彈

    奏表現或曲目選擇受到限制。S1 的教師提到視障生彈奏上易產生的手型僵硬乃因為其位置移動

    有困難的緣故:

    [A1T09031211-8] 另一位 S2 的指

    導者也認為 S2 的彈奏動作不易突破:

    [D2T09050911-4] 筆者目前擔任 S6 的音樂創作教

    學,即使 S6 未像 S1 及 S2 兩位有智能障礙的問題,但是視覺的限制仍對其大幅度音程的跨彈技

    巧產生阻礙,的確頇耗費更多時間練習。

    另值得一提的是,S5 的指導教師認為這些身心障礙學生往往會顧慮他人對他們的看法,因

    此,除觀察學生的音樂能力表現外,其亦相當注意評估當場的氣氛,希望能提供一個安全感的環

    境:

    [F5T09022711-10] 因為每位學生狀況不一,教師均強調其會依學生本性,盡量協助他們表現

    自己的能力,例如讓學生彈奏自己喜愛的歌曲,以及和學生一起彈奏或即興等。而 S6 的啟蒙教

    師也提到視障學生在與教師關係未到熟絡的時候,是不會輕易讓人碰觸的:

    [H6T09042011-3]

    這些身心障礙學生,雖擁有上帝賦予的音樂才能,但仍需要具有愛心且能觀察細微的教師,

    方能發掘其優勢能力,藉由音樂來讓他人了解他們「能」為之處,且對學生性情之掌握與障礙特

    質的了解,應是教師在教學第一堂課尌頇要留意的。

    三、因應個案需求的教學調整

    教學的兩大基本原則是全心投入學生的教育與福祉、以及全心投入教授的科目,具體作法包

    括了解所教科目的發展、組織及與其他科目的關聯,具備傳授知識的知識,以及提供多種學習的

    管道(引自吳韻儀譯,1998)。指導者針對特殊學生之教學方法及因應學生特殊狀況之教學調整,

    均為面對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之重點。述及對此類學生的教學方法,多數參與者認為在教學一開

    始,是有其困難度的。S1 的教師提到指導之前的一個特殊班教學經驗:

    [A1T09031213-1] 而 S1 另一位教師也憶及其與 S1 的相處,仍有欠缺互動的問題:

    …[B1T09050213-1] 故教師們認為在進行教學前,對學生習性應有所掌握,方能事半

    功倍,達到學習效益,如透過家長來帶動課後的練習效果,並了解學生的特殊狀況;或以愛為出

    發點,尌學生熟悉的經驗引導學習,如曾指導 S2 及 S3 鋼琴的教師說道:

  • [D2T09050913-1]」教師們亦認同與學生的互動,應掌握學生當下反應,

    而且教師必頇要有快速、直接的決定,方能即刻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故教師首要頇廣泛了解

    此一特殊群體學生所顯現的優點與需求,其次是主動尋找學生個別所存在特質,並設法協助其展

    現個體的強勢與弱勢,引導其學習及生涯有所規劃(Robertson, 1985)。

    透過教師的陳述,筆者發現「錄音」是教師普遍採行的教學方法。如 S1 的教師認為錄音應

    該按部尌班錄製學習內容,包括練習步驟:

    S1

    [A1T09031213-10] 並且,教師也強調錄音品質的兼顧,以提供學生良好示

    範;S6 的小提琴教師更是邊錄音邊說明練習重點方式,將錄音實際運用到學生的日常練習之中:

    [G6T09041213-4] S5 的指導者更是以上課全程錄音為主要方式:

    [F5T09022713-4]

    多數教師強調點字樂譜並不一定適合視障生,雖這種樂譜相當詳細,但是對音樂思考之流暢

    性恐有阻礙,故其建議仍應以學生聽音之優勢來進行教學引導為宜,而樂譜還是可以附給學生,

    但主要是供給家長參考。因為學生的情形或為視覺障礙,或為智能障礙,或兼有之及其他症狀,

    教師對於錄音本身的功能或許有不同的看法,也即便對教師來說,教材的錄製頇耗費相當時間,

    她們仍能認同錄音對於教學輔助具有極大的成效,而這也是面對身心障礙學生教學必頇尋求的替

    代方式。美國的「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所提列教師五大信念中(引自吳韻儀譯,1998)也

    特別強調教師應該使用多種方法達成目標,亦即,優秀的教師能夠使用多種教學技巧,而不是只

    擅長一種教學方式;且教師要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同環境的需求,來改變自己的教學方

    式。

    對於特殊學生的音樂感知與技能學習,觸覺或動覺是錄音之外在教學上常用的方式。S1 的

    教師提及,當其與 S1 較為熟稔後,還是運用觸覺來引導他的觸鍵音色,特別是 S1 不喜他人碰

    觸身體的這個禁忌,一開始還是得透過母親的手來引導。而 S2 的教師本身指導音樂資優班學生

    的鋼琴個別指導課程多年,其認為僅將音彈出是不足夠的,觸鍵及音色也必頇要能夠表現,於是,

    其會考慮運用觸覺方式之引導:

    [D2T09050913-5] 其強調以實際肢體動作讓學生感受樂句優美線條,且藉助學校本身的教會詵歌

    禮拜,向學生傳達優美與虔誠的感覺,帶動樂曲的深邃情境;另對節奏感較強烈的曲子,則以「點

    頭」來做為大聲的表徵。這些均是指導過程中,要時時思考與策動學生感知的部分;而雖然 S2

    或 S3 為智能障礙學生,認知能力有限,但透過具體化的教學方法,學生仍能逐漸提升他們對音

  • 樂的敏銳與想像能力。

    對於音樂教學方法,每位音樂教師均有個人一套經驗準則,但在指導特殊學生時,仍有教學

    調整之必要。例如 S1 的指導教師在其指導一個特殊班經驗中,曾嘗詴群體合作方式,亦即藉由

    重複學習一首曲子但擔任不同聲部方式,使學生的技巧訓練獲致多數人的參與,其認為這是一種

    將教材「簡易化」的權宜措施:

    [A1T09031213-3] 而在指導 S1 的過程中,

    她也會視學生情況而調整上課曲目順序:

    [A1T09031213-8]

    而 S6 的提琴教師則提出以音階來作為教材的主要核心,此為顧及視障學生在樂譜記憶廣度

    的限制,如以音階的節奏或曲調變化來訓練樂器的特殊技巧,亦可收到與練習曲類似的效果。由

    於特殊學生的學習需求與一般生有所差異,教師應盡量順應學生性情來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讓

    學生能夠先接受再求表現。而 S2 及 S3 的啟蒙教師,其作法更是特殊教育教師的典範,雖非音

    樂科系出身,但對音樂教學始終具有熱忱,先是擔任 S2 及 S3 的啟蒙教師,而在他們陸續轉換

    至其他老師門下學習後,仍繼續擔任陪練工作,其常笑稱自己像是他們的「琴僮」,但其個人相

    當肯定這樣的輔導方式,認為自己尌像是這些學生的「眼睛」。林進材(1999)指出教師在教學

    歷程中,本身的教育信念與決定,對於其在教學所扮演的角色、教學歷程要項的掌握,具有決定

    性的關鍵作用,也進而影響其教學效能:

    L Y

    [C2T09050913-6]

    因此,教師對這些特殊學生而言,是互動的主導者;而對於教學同儕方面,則又是討論與分享觀

    點的對象,最終目的都是希望找到對學生最有利的學習方式。

    這些身心障礙音樂才能優異學生而言,參加演出或比賽是常見的一種音樂活動,但與他人合

    奏時,常會產生溝通的阻礙。例如發表會時,這些看不見的學生該如何知曉樂曲開始,曾有教師

    想出以鼓聲、呼吸聲及肢體等聽覺及觸覺方式來暗示的絕妙作法,這也是一種教學創意的發揮。

    而以具體方式或譬喻的手法,也常是教師在面對學生無法吸收的時候,必頇要調整的地方。S1

    的教師曾提到這樣的經驗:

    [B1T09050213-2]

    對於教師來說,指導 S1 的過程中,尌是一直不斷在做調整,而在調整的過程中,必頇透過家長

    的力量,一方面了解學生的習性,再者從中尋求教學的策略。

    對於學生不同的身心障礙情形,教師也必頇要依據自己的判斷隨時調整。以 S4 之自閉症狀

    況來說,對於學習樂器所需的樂理基礎,教師往往使用「直接」、「記憶」或「模仿」的方式來灌

    輸學生概念。故,其會在示範之後立即進行實作,往往會收到不錯的效果。而教師還必頇察言觀

    色,要求練習一定要讓學生先有心理準備。像是唱譜方面,因為牽涉到文字認知及點字使用的技

    巧,教師便頇發展出一套「唱指法」的方法,也尌是將彈琴的指法變成口訣一般,讓 S2 這些智

    能障礙的學生以節奏韻律方式來背記,這樣的方法確實建立學生對於樂曲的認知。而針對不同狀

  • 況的特殊學生,教師也會尋求不一樣的教學調整,例如自閉症者,強調音樂在生活上的應用;視

    障生的話,則特別訓練其在彈奏上的跨彈及位移動作之準確性與自信度,且以觸覺來引導觸鍵及

    指法,也會用比喻的方式來提昇學生的想像力與音樂表情的詮釋力。其認為教師一定要找到學生

    可以進入的一個學習的方式,當然,這也需要一些時間的摸索。

    肆、結語

    一、音樂教師及特殊教育教師應接納學生、多方面調整教學、善用家長力量

    透過對於音樂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家長訪談,他們多會害怕自己的孩子被老師拒絕,顯見音

    樂教師對於此類學生的接納度有待加強。教師應認知音樂的本質對於該類學生具有極高之學習效

    果,可以獲得一般學科之外的認知與技能,作為教育專業,理應提供零拒絕之教育服務。而特殊

    教育教師亦可接觸音樂方面的知能研習,多方面嘗詴運用音樂活動來帶領特殊學生的學習。研究

    者發現,身心障礙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雖有極佳天賦,但因障礙之限,教師必頇調整教學方

    法來適應其學習需求,包括:營造具有安全感的學習環境、運用學生熟悉的經驗、隨時調整上課

    的曲目順序等。並且,對於學生參與之活動份量亦應衡量其適切性,避免影響練習效果。家長是

    學生最熟悉的人物,教師如能與家長密切聯繫,便能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以音樂學習來看,家長

    平日的協助對於練習也能產生推動的作用,教師應與家長共同合作來為學生提供最適切的學習環

    境與最充分的學習支援。

    二、社會大眾應予音樂特殊教育工作者支持、必要資源及對學生才能的正面認知

    音樂教師從事個別課教學常賦予社會大眾錯誤的觀點,以為是名利豐收的職業。在訪談中發

    現,這些研究參與教師均是義務指導學生,並且投注個人時間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資助,社會大

    眾應對其付出給予肯定,也可透過媒體報導提昇一般人對這些教師的認知。身心障礙音樂才能優

    異學生恰介於身心障礙與資優教育之間,在社會資源的挹注,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懷。對於學生的

    能或不能的部分,社會應有義務協助其發展或補救其不足之處。曾有受訪者指出,在公共場合仍

    有成人會對身心障礙孩子的外觀指指點點,呈現很不好的示範,因此,社會大眾應導正對於此類

    學生或人士的認知,應以正常的心態來與之為友;而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可提供作為學習典範。

    三、音樂及特殊教育機構應提供研究及教學資源並予教師實質鼓勵與肯定

    雖然身心障礙資優教育相關議題日趨受到重視,但在藝術才能或音樂才能方面之相關研究仍

    屬少見,特殊教育或音樂教育機構應積極鼓勵此類研究之發展。而在教學資源提供方面,如:教

    學輔助軟體、音樂點字樂譜、學生的交通工具等,都有必要給予更多經費與設備,以真正落實教

    學需求。音樂特殊教育工作者除媒體報導外,鮮少見到其任職機構之實質鼓勵,目前在受訪者中,

    已有一位獲致傑出女青年之殊榮,但還有更多投注此工作行列者,需要更多的實質鼓勵,例如:

    給予經費上的支援或提供協助人力等。

    參考書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