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字音的记录和 语音对应规律的 ... -...

57
汉语方言字音的记录和 语音对应规律的探求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Feb-2020

5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汉语方言字音的记录和语音对应规律的探求

方言调查字表

汉语是有文字的语言,汉字是音节文字。每一个汉字在方言中总与一个由声韵调三要素构成的音节相对应。汉字的这种性质给汉语方音调查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只需记录字音,而无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语流中切分音节和语素。汉字虽有数万个,但其中有许多音节完全相同的同音字和某些声、韵、调音类相同的同类字,要了解一个方言的语音系统,只需将不同的音节和音类记录下来加以归

纳即可。因此,只需选取少量汉字就可以求出一个方言的音系。

但是,对不同的方言来说,哪些字同音,哪些字同类,情况各不相同,从共时出发选取适用于各方言的音系代表字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然而,现代方音是从中古音发展而来的,我们可以从历时着眼去寻求音系代表字。幸运的是,古代音韵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韵书。其中,隋唐时代的《切韵》、《广韵》系韵书反映了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现代汉语方音大都与《切韵》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对应关系。从这一认识出发,依据《切韵》系韵书,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设计出了《方音调查表格》,使用效果良好。1955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对《方音调查表格》加以修订,删去不必要的罗马字注音和一些不常用的字,改正了一些字的音韵地位,增加了一些常用字,编成《方言调查字表》,于1964和1983年作了两次小的修订,从50年代全国方言普查使用至今,已

经成为 常用的汉语方音调查表格。

严式记音和音系归纳用《方言调查字表》记录字音分两步。第一步是对前三页的400多个音系基础

字进行严式记音。严式记音是音素性记音,要利用附加符号尽可能地将细小的语音差异记录下来,而不必考虑字义有无对立。例如,北京话“安、烟、弯、渊”的严式记音是:[an]、[in]、[uan]、[yuæn]。严式记音的目的是获取建立方言音系的准确材料,然后根据这些材料分别整理、归纳出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归纳音系要运用音位学原理,一是反复比较字音,辨析出具有辨义功能的音类;二是确定音类的音值,声母和韵母的音值可根据严式记音加以取舍,声调的调值则要根据五度制框架反复比较并确定其调型曲线上关键音高点的相对音高值。

音类归纳完成后,还可以进一步归纳音位系统。汉语的声调就是字调,是能区别意义的 小的超音段语音单位,因此,调类与调位一一对应。声母是能区别意义的辅音音素,现代汉语又没有复辅音,因此,每个声类都是辅音音位,但辅音音位并不一定都是声母。韵母不是 小的辨义单位,它可以分析为韵头、韵腹、韵尾等更小的辨义单位,而韵尾并不限于元音,因此,一个韵类既可能是一个元音音位,也可能是几个音位的组合,包括元音音位与辅音音位的组合。音位归纳出来以后,可以用一套简明的宽式音标符号来代替严式记音。例如,北京话“安、烟、弯、渊”的韵腹归纳成音位/a/,宽式记音分别为[an]、[ian]、[uan]、[yan]。 .

上述工作完成后,要将声韵调系统分别列成一目了然的矩阵,选配例字,并对音值、音位和音系特点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声调的严式记音和调类归纳

严式记音以《方言调查字表》正表之前的3页(简称前三页)所收录的467个音系基础字为对象。前三页的第一页为声调代表字,共241个字,排成8个矩阵,其中第一矩阵对审辨调类调值 为重要,其它7个矩阵都是验证字。第一矩阵中又以第一列(或第三列)的8个字为声调基本字。记音就从这8个字开始。审辨声调的第一步只记调型,暂不记调值、声母和韵母。 .

苏州方言8个声调基本字的调型

诗 时 使 是 试 事 识 石

— \ ᄾ ᄾ梯 题 体 弟 替 第 滴 笛

苏州方言调类的归并

8个声调基本字共记出6种调型,其中,平调和升降调各有2个。2个平调一舒一促,能区别字音,不能归并。2个升降调经进一步对比,完全相同,不能区别字音(是=事),应该归并。由此可知,苏州方言共有 7 个 调 类 。 .

苏州方言调名的确定

共时调名: 1 2 3 4 5 (4) 6 7

诗 时 使 是 试 事 识 石中古来历: 清平 浊平 清上 浊上 清去 浊去 清入 浊入

历时调名: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去 阴去 (阳上去) 阴入 阳入

阴调 阳调

阴平(诗梯) 阳平(时题)舒调 阴上(使体) 阳上去(是事弟第)

阴去(试替)促调 阴入(识滴) 阳入(石食笛)

苏州方言调值的确定

在“诗、识、使、试”四字中确定 高点。后三字为5,“诗”为4。则阴平调值为44,阴入

为5。在“使是试”三字中确定 低点。“是”字的终点

低,为1度。“使、试”次低,为2度。则阳上去调值为231,阴上为52,阴去为523。剩余两个调,阳平为223,阳入为23。

苏州方言调类矩阵及其说明

阴调 阳调

阴平 44 (诗梯) 阳平 223 (时题)舒调 阴上 52 (使体) 阳上去 231 (是事弟第)

阴去 523 (试替)促调 阴入 5 (识滴) 阳入 23 (石食笛)

说明:

(1)阳平以升为主,也可以处理为23;阳上去以降为主,

也可以处理为31。(2)阴调调值较高,阳调调值较低。

(3)中古次浊声母字今读有的为阳调,有的为阴调。

(4)有的字声调不稳,可以读出两个声调。

关于阳上去调的讨论

过去一般将阳上去调称为阳去,这是按照官话的“浊上归去”来认同的。实际上苏州方言的情况与官话不同。官话的次浊上归上不归去,与全浊上是分道扬镳的,苏州方言的次浊上与全浊上则始终并驾齐驱,可统称“浊上”。浊上与浊去虽然合为一调,从共时音系内部却无法确定归并的方向,也没有历史文献的确凿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苏州郊区尚保留八个调类的方言点阳上和阳去的调值来推测。目前,郊区老年人尚保留阳上和阳去的对立,阳 上 与 市 区 相 同 , 阳 去 则 为 双 曲 调 , 调

值为[2312],例如:.

阳上:范[v231] 动[do231] 坐[zou231] 部[bu231] 柱[z231]阳去:饭[v2312]洞[do2312]座[zou2312]步[bu2312]住[z2312]

由此可见,231应是阳上调而非阳去调。也就是说,苏州方言不是 “浊上归去 ”,而是 “浊去归浊上 ”。 .

声母的严式记音和声类归纳

前三页的第二页为声母基础字,共115个字,排作10行。下面我们逐行用苏州话来发音并记音,一字两读的,先记白读音(用下划线表示),后记文读音(用红色字母代替双下划线表示)。每一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记录,已经归纳好的调类只需用发圈法作宽式记音。 .

声母严式记音(1)

布-步 别 怕 盘 门-闻 飞-灰 冯-红 符-胡pu bu bi po bø mnmn fihu voo vu u

vn

(p b p m v f h )

声母严式记音(2)

到-道 夺 太 同 难-兰 怒-路 女-吕 连-年-严tædæ d t d o n l nu lu y ly li i √

( t d t n l )

声母严式记音(3)

贵-跪 杰 开 葵 岸-案 化-话 围-危-微 午-武tydy dik u ø ø ho o jy u vi vu vukuu ø uuu u

( t k d k j)

声母严式记音(4)

精-经 节-结 秋-丘 齐-棋 修-休 税-费tin √ ti √ tsei tiø zi di sei iø s fi

tiø (i) iø vi

( ts t z s )

声母严式记音(5)

全-权 趣-去 旋-玄zidiø ty ti zi jiøi iø

声母严式记音(6)

糟-招-焦 仓-昌-枪 曹-巢-潮-桥 散-扇-线tsæ √tiæ ts √ ti zæ √ √ diæ s sø i

(ts)

声母严式记音(7)

祖-主-举 醋-处-去 从-虫-穷 苏-书-虚tsutsty tsuts ti zo √ dio su s y

声母严式记音(8)

增-争-蒸 僧-生-声 粗-初 锄-除 丝-师-诗tsnts tsn sns √ tsu √ z √ s √ √

tsn sn √

声母严式记音(9)

认-硬 绕-脑-袄 若-约 闰-运 而 日in iæ næ æ ziin jyn l i

zn z

声母严式记音(10)

延-言-然-缘-元 软-远ji √ zø iø iø ø jiø

jiø

苏州方言声母的归并

p b p m v f h t d t n l t k d k jts t z () s ts

苏州方言声母矩阵

p布 p怕 b别 m门 f飞 v冯

t 到 t太 d同 n难 l兰ts糟 ts仓 s散 z曹t精 t去 d旗 女 休 (齐)

k 贵 k开 葵 软 h灰

(案午袄,j约延围,红)

韵母严式记音(1)

资-支-知 耳 爬 河 蛇 第-地 架 姐ts √ √ i bo u zo di √ k ti

l

( i l o u i)

韵母严式记音(2)

故 花 过 野-以-雨 色 虚 靴ku ho ku i i y s y iø

(y iø)

韵母严式记音(3)

直 日 辣 舌 合 割 北 百z i l z k po p

z

( i o)

韵母严式记音(4)

急 接 夹 铁-踢 落 -鹿-绿ti √ k ti √ lo √ √

韵母严式记音(5)

木 出 刮 各-郭-国 活 确-缺 月-欲-药mo ts ku ko√ ku u tioty io i

ty y

(u u y io i )

韵母严式记音(6)

盖-介 倍 妹 饱-保 桃 斗-赌 丑 母

k ti b m pæ √ dæ tei tu tsei m

mu

( æ ei u m )

韵母严式记音(7)

怪-桂-贵 帅 条 流 烧 收kuku ty s diæ lei sæ sei

ku

(u u y iæ )

韵母严式记音(8)

短-胆-党 酸-三-桑 竿-间 含-衔 根-庚tø t t sø s s kø k ø kn k

ti kn

(ø n )

韵母严式记音(9)

减-检-紧-讲 连-林-邻-灵 心-心-星kti tink li lin √ √ in √ √

(i in)

韵母严式记音(10)

光-官-关 良-廉 魂-横-红 温-翁 东ku kø ku li li unu o un o to

(u i un o)

韵母严式记音(11)

权-船-床 圆-云 群-琼-穷 勋-胸diøzø z iø yn dyndio√ yn io

(iø yn io)

苏州方言韵母的归并

i y y ø æ o ui iø iæ io i u uu ei l m ()n in i u un o yn io o i io u u y

苏州方言韵母矩阵

开 尾 韵 鼻 尾 韵 塞 尾 韵 声

资主

æ

ø

o

ei

ou

n

o

o

齿

i

i

i

in

i

io

i

i

io

u

u

u

un

u

u

u

y

yn

y

l

m

n

作业(一)

题目:根据苏州方言(新派)音系代表字的严式记音,归纳出该方言的音类系统和音位系统,并加以必要的说明。

要求: 在排列音系表的基础上,说明以下几方面的情况:a)某些音类的音值描写。b)音系处理上的某些考虑。c)音位系统及其变体的分布条件。

时间:10天。

宽式记音

记录字音的第二步是用宽式音标对《方言调查字表》正文所收3700多个汉字逐个记音。宽式记音是音位性记音,此时只需将字音与宽式音标“对号入座”即可,一般不必再细究其语音上的细微差别。宽式记音的目的是快速获取方言的全部音节以及揭示古今语音对应规律所需的字音,以便对方言音系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分析,并为方言词汇和语法调查打下基础。

宽式记音要注意以下问题:

⑴要记单字音,避免用连读中发生了语流音变的音替换单字音。

⑵要避免口语中读不出单字音时硬性模仿普通话或权威方言的读音

和勉强类推出来的音。

⑶要剔除发音人误读的字音,误读即读白字。例如,北京话“尴尬”应该读作 [ k a n 5 5 k a 5 1 ] ,但有人却按照偏旁误读作 [ t i a n 5 5 t i 5 1 ] 。

⑷俗读和训读不同于误读,要记录下来,但不能用于音韵比较。俗读是不合语音规律但当地人普遍使用的字音,例如潮州话将本该与“人参”的“参”同韵的“渗”普遍误读为与“参加”的“参”同韵的[tsam33];北京话将本该为去声调的“糙”避讳读作阴平调的[tsau55]。训读是借用方言同义或近义字的读音,是一种 “借义填音之字 ”。如苏州话 “蕊 [iø 2 3 1 ] ”,读的是 “纽 ”字的音。

广韵

封面

大宋重修广韵

广韵

目录

广韵

平声卷第一

字音的记录

70 梗开二 梗开二:庚陌

平 上 去 入 庚 梗 映 陌

帮 滂 并 明

pn 烹 彭膨膨胀b√ 盲*虻(蝱)牛虻m√

猛m /mn

p√√ p

b/b 孟m

百柏伯迫p/p拍魄p 白帛b/bo 芸打陌陌生m√

端 透 定

打t

(娘) 来

冷l

精 清 从 心 邪

知 彻 澄

撐ts/tsn 澄/zn

z

1ts

锃锃光側塞ts

ts √ *拆(坼)开改皴

泽择泽彩,选择宅 照庄

穿初 床崇 审生

铛烙饼用具tsn

生牲笙甥

s √ 省省长省节省

z√

窄 z 封豆封子,破豆

照章

穿昌 床船 审书

s√sns sn√

日 kn ,k k k √ 见 溪 群 疑

更更换,五更粳粳米庚羹 坑k k k kn

哽骨哽在喉埂田埂

∟梗梗子,茎

k

更更加

kn 硬

2

格k/k 客k 额

晓 匣

亨h/hn 行行为衡

杏 行品行in

赫吓恐吓h h

影 喻云

喻以

in n

1 牚字广韵他猛切,今据集韵耻孟切列彻母。 2 硬字广韵在诤韵,据王韵列映(敬)韵,集韵也在映韵。

字音的整理——同音字表和音节表

字音全部记完后,要根据方言音系整理出同音字表和音节表。

同音字表就是将所记《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全部字音按方言的音系重新排列、登录。制作同音字表的过程也是检查、核对所记字音的过程。经过核对的同音字表是字音记录的 终成果,实际上就是该方言的一本简明韵书,可以用来研究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方言与中古音的对应规律。

音节表又称声韵调配合表,它可以反映声母、韵母、声调组合成音节的基本构造规则,犹如古代的韵图。制作音节表可以利用同音字表。同音字表的每一组同音字代表方言的一个音节,在同音字表的每一组同音字中各选一个代表字,将其分解成声韵调三部分排列成表就是音节表。除了音节表外,反映音节构造规则的还有声韵配合表和四呼配合表。比起音节表来,后两种表较为简略。

同音字表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p

p

m

f

t

t

n

l

t/t

t/t

/

k

k

h

音节表

p

p

m

f

t

t

n

l

t/t

t/t

/

k

k

h

一字多音的处理(一)汉字通常一字一音,但也有一字多音的。字义不同的一字多音是异字同形,不同的意义分别对应不同的读音。字义相同的一字多音是异读字,有以下几种类型,记音时应加以区别:又读:条件不明的异读。又读多为自由变读,例如绍兴话的“南”[ne]/[nø]。又如北京话“法”有上声和去声两读,“结”有阴平和阳平两读。又读有时似与不同的构词有关,例如,北京话“结果”的“结”既可读阴平又可读阳平,“结合”的“结”则只读阳平。新老派异读: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异读。例如苏州话的“西”,老派读作[si44],新派读作[i44];“吕”老派读作[li231],新派读作[ly231];“官”老派读作[kuø44],新派读作[kø44]。新老派异读通常是新派逐渐取代老派,也可能固定下来,成为新的文白层。城乡异读:市区和郊区的异读。例如福州话“早”字,市区读作[tsa33],郊区读作[tsia33];“退”字市区读作[thoy213],郊区读作[thuai213];“住”字市区读作[tiu242],郊区读作[teu242]。城乡异读看似空间分布不同,实际上也反映了历时演变速度的差异。

一字多音的处理(二)文白异读:这是 常见的异读。从共时角度看,文白异读是语用场合不同而发生的

异读,用于读书等比较文雅的场合的是“文读”,日常口语中使用的是“白读”。文白异读常常分佈在不同的词语中。例如,上海话的“亏”字在“幸亏”一词中为文读[kue54],在“亏得”中为白读[ty54]。从历时角度看,文白异读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音韵层次,常见的是方言固有的语音层与从共同语或其他方言借入的语音层叠置而并存的不同读音。语音层的叠置不是一两个字,而是具有相同音韵地位的一批字。例如,上海话与“亏”字音韵地位相同的中古止摄合口见系就有一批字有类似的文白异读,围:围[y13]巾/包围[ue13]、贵:[ty35]/[kue35]、跪:[dy13]/[ue13]、鬼:小鬼[ty55]/魔鬼[kue55]、龟:乌龟[ty54]/龟[kue54]甲。文白叠置可以分析为声韵调三种音类的叠置,这些音类可以单独叠置,也可以同时叠置,甚至还可以交叉组配。例如,上面所举的“围”就是韵类单独叠置,“贵跪鬼龟”都是声类和韵类同时叠置。厦门话的“知”有三种异读:[ti]/[ti]/[tsai],声母ts属文读层,t属白读层,韵母i属文读层,ai属白读层,tsai的读音就是文读声母和白读韵母的交叉组配。文白层的叠置反映了历史音变的过程,例如上海话同一音韵地位的另一些字目前已失去了白读音:归[kue54]、挥[hue54]、危[ue13]、葵[ue13]。这表明文读层已占主导地位, 终将完全取代白读层。有的方言还有多于两层的叠置,例如厦门话:糊[ h ] / [ k ] / [ k ]、暴 [ po ] / [ p k ] / [ pau ]、前 [ t s i n ] / [ t s ] / [ t s un ] / [ t s a i ]、盘[puan]/[puan]/[pua]/[pua]、平[p]/[p ia]/[pia]/[p i]/[pi]。再如,苏州哥韵字今韵母主要读ɔu ,少数非口语字也有读的(他那哪),前者为白读,后者为文读。但另外还有以下文白对应:ɔu/(大)、/ɔu(多拖)、i/ɔu(左)。以上三个语音形式可以分为四个文白层次:白1[]、白2[i]、白3[ɔu]、文[]。其中,三种白读是自身历史演变的结果:是滞古形式,ɔu是高化的 终结果, i则是在高化过程中衍生出介音后又脱落主元音的残留形式,文读的则是晚近从官话借入的叠置形式。

方言词的本字考证

调查方言词汇时用同音字或方框代替的不明字形之字,以及当地通用的方言俗字都需要进一步考证,有些字虽然与所记的方言词语义相符,但音韵地位是否相符还要进一步验证,这些工作叫做考本字。本字就是方言词本来的字形,是由字书、韵书收录的,在音和义两方面都与方言词有对应关系的字,由于字音、字义或字形都会发生历史演变,本字和方言词就有可能脱节,考本字就是要恢复方言词的音义与字形之间的本源关系。一般说来,词义的对应相对容易把握,字音的对应则复杂得多,因而容易被疏忽,因此,考本字必须从严格的语音对应出发。

苏州话“[bu231](小鸡)”本字考

苏州方言“孵小鸡”的“孵”读作[bu231],调类属阳上去,字形通常就写作“孵”。“孵”字《广韵》义为“卵化”,词义是相符的。再看字音:芳无切,音韵地位是遇摄平声虞韵敷母。虞韵对应苏州今韵母[u],如果不考虑声调,韵母是符合对应规律的;但反切下字“无”是平声,与今声调阳上去不符;此外,敷母应该对应今声母[f],这与实际读音[b]不符。[b]主要来自并母,以及保留上古重唇读音的少数奉母字。因此,从音来看,“孵”的声母和声调都不合对应规律,不能认定为本字。真正的本字应来自并母上声或去声,韵母则不限于虞韵,因为苏州音系的[u]韵母除了遇摄虞韵非组的来源外,还有遇摄模韵帮组和流摄尤韵非组两个来源。遍查《广韵》、《集韵》所收以上韵类的唇音字,只有“伏”字语义相符,其义为“鸟菢子”,比“孵”更贴切。“伏”的音韵地位是流摄去声宥韵奉母,符合语音对应规律,可以确定为本字。

广韵卷第一平声虞韵

广韵卷第四去声宥韵

书证

方言

卷八

书证

吴子

卷上

书证

夷白斋藁

苏州话“[tsi44](手)”本字考(1)

苏州方言“左手”读作[tsi44s21],其中“左”字的韵母似乎不符合语音对应规律,因此一般不敢确定“左”为本字。《广韵》“左”有“臧可、则箇、作可”三个反切,属果摄上声哿韵和去声箇韵,声母同为精母,声调不论上声还是去声,只要声母为清音,作为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前字都可变同阴平44调。因此,声母和声调均符合语音对应规律。歌、哿、哿韵所对应的今韵母,白读为,文读为u,都与i相去甚远。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一些吴语方言里,“左”字的韵母也有不合正常对应规律的另一种读音,如嘉兴[tsu]/[ti],温州[tsu]/[tsei],宁波[tsou]/[tia],绍兴[tso]/[tia]。将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考虑,“左”字的韵母似乎经历过一个后低元音前化、腭化、高化的音变历程:→ia→i→ei。

苏州话“[tsi44](手)”本字考(2)

以上推测后来得到了晋中方言的进一步证实,这些方言“左手”的“左”也不读正常韵母而读同“借”的韵母,如平遥、介休 [ t s u ] / [ t i ],太谷[ t suo ] / [ t i e ]、灵石 [ t su ] / [ t i e ]、娄烦[ts]/[ti]、文水[ts]/[ti]。孝义正常读作[ts],“左手”的“左”读作[ti],二者主要元音相同,正好反映了《广韵》“左”字分属上去两韵的情形,“左手”的“左”来自去声韵。更重要的是,晋中方言去声“左”的韵母今读还使上面推测的音变历程变得更加完整:→ia→i→ie→i→i。吴方言和晋中方言去声“左 ”的平行演变表明二者同源,本字就是 “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