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35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指導教授:莊翰華 組員:莊駿勝、賴易承、羅培儒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Sep-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指導教授:莊翰華 組員:莊駿勝、賴易承、羅培儒

Page 2: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簡報大綱

•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

1-2研究目的

1-3名詞解釋

1-4研究範圍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民間團體所進行的環境教育

2-2環境知識之相關討論

Page 3: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2-3環境態度理論及相關研究

2-4環境行為理論及相關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與討論

3-1環境知識分析

3-2環境態度分析

3-3環境行為分析

3-4環境行為意向分析

3-5環境知識、態度、行為與行為意向之相關性分析

•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2建議

Page 4: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第一章 緒論

• 1-1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

環境教育要落實於學校,必須考量許多因素。對於大專學生而言,由於大學中的科系往往屬於專才教育,只對專門的科目鑽研而忽視了其他領域的知識或常識。所以,僅有修習專業環境課程的學生較有機會接觸關於環境方面的教學,但對於其他大學課程的學生就較為缺少機會。而根據近年研究指出,台灣的學校環境教育內容大部分放在環境知識層面土。

近年來,有許多民間團體在推行環境教育,期望譜由其教育訓練,實際參與,能助於民眾對台灣的環境生態與議題有更深入的暸解、正確的態度與積桂的行動,而民間團體除致力推廣環境保育相關理念外,也舉辦不少環境教育活動。

Page 5: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1-2研究目的

一、暸解荒青義工的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現況。

二、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對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影響。

三、探討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相關性。

四、歸納研究結果,提出適合荒青日作為後績之推動義工環境教育之建議,並作為社會環境教育後續研究之參考。

• 1-3名詞解釋

荒野青年團:荒野青年團(簡稱荒青)為荒野台北總會的一個義工次團體,由輔導員成員,以及每年招募的訓練員所組成: 包含了大專院校的學生,以及協會的義工和相關專職人員。這些人員除了參與輔導員訓練課程和銜接訓練之外,也於暑假在台北籌備、舉辦數個梯次的弱勢家庭兒童營隊。

Page 6: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義工:指義工為一群不支薪的人,基於對社會的關懷、不受酬的精神,而在自願、不求回報及善用餘暇的理念之下,以助人、利他、採取個別或是集體的行動方式來提供服務,以表達對社會的積極關懷。

環境知識:指與環境有關的知識。在本研究指的是荒青義工在研究者所編製的「環境知識量表」中填答的總分。量表包括:「環境生態」與「環境保育」兩個構面,得分越高表示環境知識越好。

環境態度:「環境態度」是個人對整體環境的價值觀以及對人類在環境中存在的責任和角色的看法,因而產生對於某些與環境有關的事務持贊同或反對、喜愛或不喜歡的情戚傾向。

環境行為:環境行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環境問題時,個人願意以自身的行動來解決環境問題。

Page 7: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環境行為意向:環境行為意向是指個人採取環境行為之意圖(傾向),或採取某種環境行動之可能性。

• 1-4研究範圍

究呈現荒青義工的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相關情形,研究對象為荒青義工。研究係以文獻探討之結果,加以擬定出研究架構。而研究範圍僅限於研究架構中之各項變項做探討,研究變項包含有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院、過去戶外經驗等)及其對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與環境行為意向變項問之相互關係,所測得之環境相關情形僅限於研究工具所渴蓋之範園。因此,對研究結果做解釋及推論時,僅適用於荒青。

Page 8: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2-1民間團體所進行的環境教育

義工與志願服務的意義:

聯合國將志願服務人員定義為「凡是有組織、有目的、有方法的在調整與增進個人對環境的適應之工作,稱為社會服務,參與者個人因志趣而不計較酬勞收入者稱為志願服務工作人員」。

而志願服務是指個人本著自由意志、發自己願、利他情操,經由選擇且不被強迫的服務工作。志願工作者可說是一群不支薪的人、他們基於對社會的關懷、不受酬的精神,而在自願、不求回報及善用餘暇的理念下,以助人、採取個別或集體的行動方式提供服務,以表達對社會的積極關懷而志願工作者也簡稱志工,亦即一般人所稱之義工。

Page 9: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民間團體的意義與介紹:

民間團體中的「民間」很明顯是指一般人民,而「團體」則為多數人民組合而成的社會組織。由此來看,民間團體所指的是由多數人民組合而成的社會組織另一方面,民間團體又稱之為非政府組織,也就是NGO,任何與政府機構無行政隸屬關條、獨立行使其功能,由民間自發組成設置的團體,不管其名稱是基金會、協會、學會等,均屬於NGO。

• 民間團體在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即進行方式:

近幾年來,許多社會學者觀察到台灣出現不少以服務社會為目的的NGO,他們以積極的態度來參與、推廣與環境保護、教育相關的活動,並將其理念加以推廣,籍以喚起大眾對環境的愛而NGO 之所以在環境教育的發展推動上有時比政府單位來的積極與具有成效,或許和民間團體具備自發性和草根性的特質以及彈性運作的策略有其相關。

Page 10: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另外,也正由於民間團體成員來自民眾,關切點又以環境為起點,所以毫無疑問的,在推動與落實環境教育土責無旁貸且具部分影響力。

而環境教育具有跨學斜的特性,是學科整合的最佳工具。除了學科外,應透過非正規課程(如、校外機構所舉辦的活動)和非正式課程(課外活動)推行環境教育。所以,在學校教師需要外界支援以實施,環境教育的情形下,民間環保團體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合作資源,而同時學校環境教育工作的推動也變成了民間團體的經常性工作之一。

• 2-2環境知識與相關討論

環境知識的重要性:環境教育定義為一種透過教育的過程,教導人類認識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品質所需之倫理、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進而致力於維護生態平衡及環境品質,以達到資源永續利用,人類永續發展的目標。

Page 11: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影響環境知識的因素:國內外有關環境知識的相關研究,已有多面向的探討,而在環境知識的探討方面,多以人口學變項為探討依歸。在環境知識高低程度土,不同的人口學變項中,有不同的結果,彼此之間或多或少存在差異。根據的研究,歸納出各類獨立變項如:性別、教育程度、年級、年齡、主修、家庭收入、居住地區、學校類別、社團成員、種族別、環境教育活動經驗及環境教育課程訓練等因素等。

• 2-3環境態度理論及相關研究

「態度」被視為影響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發展環境教育課程時,基本上多從學生的環境態度著手,以期能改變學生的環境行為。

環境態度的意義與內涵:環境態度是指人類依據過去學習的舊經驗,或在自然環境活動中所經歷過的接觸或體驗,針對環境中一殼、特定或特殊情況的人、事、物等對象,所產生的心理反應與表現。

Page 12: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影響環境態度的因素與相關研究:環境態度是指一個個體對於環境問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性以及一致性的心理覺知、感覺評價或是行動的意念、傾向。另外,綜合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環境態度的因素可能與性別、學院、居住地以及有無參加環境活動等變項有關。

• 2-4環境行為理論及相關研究

環境行為意義:環境教育強調解決環境問題,公民在具備知識、態度和技能後,採取行動參與在環境問題的解決。這種行為稱為「環境行動」、「環境行為」、「負責任環境行為」、「公民參與」。這種行動參與在名稱土雖有不同,但都強調民主參與在環境問題的解決或防範土。

Page 13: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環境行為模式:

(一)知識一態度一行為模式

教育界傳統的想法,就是認為傳授學生有關環境的知識,就可改變學生的行為。由於知識的增加,可導致形成適當的態度,進而產生行動,以改變環境的品質,並可以下列模式表示:

知識

環境行為 態度

Page 14: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二)理性行動論

這個模式顯示採取行動是受採取行動的意向所操控的。而行為意向的預期變項有:

1. 對某一特別行動的態度干」而這態度為其他兩個變項所決定,即個人對行動結:呆的信念及對這些結果的評價。

2. 個人對行動的主觀規範:這變項受對行動合於規範的期望及接受規範所影響。

Page 15: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預期行動結果

評估結果

對行為規範的期望

接受期望

態度及規範的相對重要性

對行為的態度

行為的主觀規範

行為意向 採取行動

Page 16: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三)資源保育行為模式

在這模式中支持資源保育的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有需求變項、社經狀況、了解問題的緊急性、機動性渴望、知覺個人的效能和問題解決性的評估等六個變項,可解釋全部變異的25% 。在這六個變項中,以需求的辨認為中心,所謂需求的辨認就是等待解決問題的存在,它能直接產生支持資源的行為, 亦可經百暸解問題的緊急性(嚴重性)、知覺個人的效能和問題解決的評估,而產生行動。

Page 17: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Page 18: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四)環境素養模式

在這模式中含有八個變項,其中屬認知性的變項有:環境問題的知識、生態學概念的知識,及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在這模式中態度性質的變項有態度、價值觀、信念和環境的敏成度。另一種類型的變項是控握觀,這與人格有關,認為個人是否有能力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外在環境狀況。構成環境素養的八個變項之間,具有互動關緣。

Page 19: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Page 20: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環境行為因素與研究

環境行為表現情形,依不同人口學變項有不同的結果,彼此之間或多或少有些許差異。以性別、年級、料別、居住地、父母職業、環境活動等六類為最多文獻探討。在探討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意向與環境行為之關係,蒐集相關資料後發現關於環境態度的研究土,國內外有關環境態度的相關研究,並有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的探討。

多數研究認為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間有相闕,也認同加強培養建立正向積極的環境態度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同的人針對不同類別的環境問題,所表現出的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明確界定所針對的環境問題向度以及環境問題與當事者的切身關係,才能進一步探討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相關性。

Page 21: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第三章 研究與討論

第一節主要描述與分析環境知識之表現與差異,第二節主要描述與分析環境態度之表現與差異,第三節主要描述與分析環境行為之表現與差異,第四節主要環境行為意向之分析,第五節主要分析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情形。

• 3-1環境知識分析

環境知識強調人們對於環境生態、環境保育以及整體環境知識的認知,以下就各個因素來討論其已關聯性。

(一)性別

不同性別在部分環境知識有顯著差異,男女性別不同會影響其他環境知識與價值觀的看法,普遍研究顯示女生在整體環境知識高於男性,但也有研究指出並無顯著差異,這表示如當青年加入志願團體,性別差異因而淡化。

Page 22: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二)學院

大專院校各學院、學系也會影響環境知識,經過研究調查比較後發現,生物資源及農學院學生在環境知識高於建築與景觀系學生,其次為文學管理學院學生,最後為理學院學生,而就「環境保育」概念上,生物及農學院顯著高於其它學院,表示環境知識與學生所學科系有相當大的關聯。

(三)參與社團

學生參與社團與環境知識觀念較無關聯性,透過研究調查一般社團通常會有戶外活動性質,因此增加了環境知識的概念,與荒青社團主要的荒野知識或探討生物概念多為相關,因此在知識上並無顯著差異。

Page 23: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四)戶外活動頻率

學生戶外活動頻率數值與環境知識水準有明顯的關聯性,戶外活動少的學生在環境知識上較缺乏,但戶外活動頻繁的學生,在環境知識上純粹就「環境生態」面較多,而「環境保育」面則較少,不同於荒青的是,荒青著重於環境總體認知,因此生態及保育知識會透過課程一併提升。

• 3-2環境態度分析

環境態度強調人對於環境變遷的感受,如外來品種入侵影響、全球暖化、垃圾噪音空氣汙染、人為過度開等等。

(一)性別

環境態度就性別而言,女性高於男性,研究調查顯示可能應為天性所關,女性先天較男性細膩,更容易對環境有比較直接感受,但也不能否認男性在這方面的弱勢。

Page 24: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二)學院

研究顯示理工學院環境態度略高於其它學院,但整體上並無關聯性,而生物資源及農學院態度較正向,理由可能為其課程多為與自然接觸,自然產生喜歡感,並懂得尊重自然,認為各生物只是環境中一份子,應和諧共處。

(三)社團

參加社團與環境態度並無多大相關,但參與社團者略低於沒參與社團,原因可能是其參與社團,雖然有戶外活動,但卻未提及環境態度概念,因此並無法增加之類相關感受,但荒青社團在此例外。

(四)戶外活動頻率

學生戶外活動頻率與環境態度有顯著的相關性,理由可能為學生在戶外活動的同時,增加對自然意識的觀感,因而增強其對環境態度的感受。

Page 25: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3-3環境行為分析

環境行為包含,力行行動、勸說行動、教育行動、經濟行動、市民行動,以下就各個因素探討與環境行為相關性。

(一)性別

環境行為與性別並無相關性,但就「市民行動」概念上,男性普遍高於女性,這表示男性在參與社會行為比女性還高,這可能受到中國傳統觀念影響。

(二)學院

學院與學生環境行為並無明顯相關,原因應為環境行為強調個人,與後天學習並無關聯。

Page 26: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三)社團

環境行為與參與社團並無相關性,但研究顯示沒參與環境相關社團的義工在經濟行動之環境行為有較好的表現。

(四)戶外活動頻率

戶外活動頻率與環境行為有顯著的相關性,原因為多從事戶外活動的人,自然產生與環境互動的行為,其記憶中的生命經驗仍對現在實際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表示會越為積極,以對待別人或自己在環境保護的行為上。因此多參與戶外活動有助於提升正向的環境保護行為。

Page 27: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3-4環境行為意向分析

環境行為意象為環境行為之衍生價值觀探討,其包括行動意向、勸說行動教育意向、教育行動意向、經濟行動意向、市民行動意向,其探討價值觀例如:看見美麗花草時是否會隨意攀折、外食時是否會使用環保餐具等。

(一)性別

女性在環境行為意向高於男性,但與整體並無相關性,其原因可能為女性較男性細膩,行為較保守等。

(二)學院

學院與環境行為意向並無相關性,因此不討論。

Page 28: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三)社團

參與社團的學生較沒參與社團的學生環境行為意向較好,其原因應為透過社團的課外知識學習,有助於增加學生產生更多環境行為,同時也增加其對環境行為的意向正面性。

(四)戶外活動頻率

可由環境行為來觀看,其相關性有顯著影響,多參與戶外活動的人,即代表多參與公共行動,因此在五點中各方面均有提升,同時多參與戶外活動可能也因外在因素而直接影響,例如:廣告文宣、媒體等,改變原有的環境型為意象認知,但這其實為較主觀的看法,也是為大眾約定成俗的觀感。

Page 29: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3-5環境知識、態度、行為與行為意向之相關性分析

本節探討以上所討論的四種環境議題之關聯性。

由前幾節討論可以歸納出,環境知識與其他三者並無顯著影響,但環境知識高者,其環境態度普遍較好,其原因應為環境知識為認知居多,而環境態度強調人對於環境改變的看法,因此若無先有知識基礎,應而直接減少對環境的態度以及感受。

而環境行為與環境行為意向有很大的相關性,其原因在於先有環境行為,才衍生出環境行為意向,但不能完全肯定環境行為就一定影響環境行為意向,因為環境行為意向,又考慮到主觀看法以及人們自身的個性等等,所以若不考慮個人主要價值觀而言,行為與意象應有高度相聯性。

Page 30: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 4-1結論

根據前述第四章的研究結果,並對應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暸解荒青義工的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現況」、「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對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影響」與「探討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相關性」將研究結論分成「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環境行為意向」以及「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相關性」等五個主軸,分別論述如下。

Page 31: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一)環境知識部分

1.不同學院、是否參加戶外活動經驗在整體環境知識觀念有顯著差異。

2.女性、過去經常有戶外活動經驗、生物資源及農學院、有參與環境相關社團、修過環境相關課程者,其得分較高。

(二)環境態度部分

1.女性、理工學院、過去經常參與戶外活動、有參與環境相關社團者,其環境態度較正向。

2.有修過環境相關課程與整體環境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

3.環境態度好壞多半與自身是否參與戶外活動而來,並影響對環境態度的好壞。

Page 32: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 4.荒青義工之環境敏成度中問題切身關係程度最高為「全球目是化」,最低者為「入侵外來種破壞環境」。整體評比分數很高,顯示研究對象對於環境問題嚴重程度抱持著嚴重的看法。

(三)環境行為部分

1.女性、理工學院、參加環境相關社團者,其環境行為較正向。

2.過去經常戶外活動與整體環境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

3.荒青義工之環境行為仍有加強空間。環境行為中表現的最為正向為「力行行動」,其次為「教育行動」,其他依序為「勸說行動」、「經濟行動」及「市民行動」。

Page 33: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四)環境行為意向部分

1.女性、理工學院、參加環境相關社團加者,其環境行為意向較正向。

2.過去經常戶外活動與整體環境行為意向呈現顯著正相關。

3.荒青義工。在環境行為意向量表中,表現最正向的是「力行行動意向」,其次為「教育行動意向」,其他依序為「勸說行動意向」、「經濟行動意向」及「市民行動意向」。

(五)相關性分析

1.荒青義工的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環境行為意向呈夢之正相關,即環境態度愈正向,愈會表現出負責任之環境行為﹔環境態度愈正向,其環境行為意向也愈是正向正向。因此,在環境教育方面應著重於環境態度的培養,以及採取行動的意向,導引義工更為環保的環境行為。

Page 34: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2.荒青義工之環境行為與環境行為意向亦呈現顯著之正相關。亦即,環境行為意向欲趨向正向者,愈會表現出負責任之環境行為。

3.荒青義工之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環境行為意向之間並無顯著相關,甚至環境知識與環境行為之間呈現低度負相關。這顯示,研究對象的環境知識高者,其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意向會比較正向。

• 4-2建議

對荒青學生未來推廣環境教育

1.多增加戶外活動課程及垮訓課程轉型。

2.安排進修課程結合公民教育,以提升研究對象的環境行為能力。

3.鼓勵義工提出對環境現況或現象的質疑,利用管道表達自己對環境的看法。

Page 35: 荒野青年圈義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 環境問題,暸解並關切資源、與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