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四 子題 一 :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 計畫審議及投資組合決策 。...

23
子題主辦機關:科技部 子題協辦機關:經濟部、衛福部、農委會、科技會報辦公室 議題 四 子題():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報告:科技部 本資料內容僅供說明會徵詢意見用,後續將 由相關部會滾動修正。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Dec-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子題主辦機關:科技部子題協辦機關:經濟部、衛福部、農委會、科技會報辦公室

    議題四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報告:科技部

    本資料內容僅供說明會徵詢意見用,後續將由相關部會滾動修正。

  • 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2

    簡報大綱

    現況與趨勢分析(一)

    (二) 目標

    (三) 策略、措施

  • 現況說明_我國科技決策支援系統現況問題檢視

    3

    科技管理及評估機制需使科技政策與社會經濟需求相扣合並創造應用價值我國目前科技決策支援系統所面臨問題:1.科技前瞻機制仍有加強空間 2.科技計畫成效評估及治理機制仍可加強,以支援資源分配決策並扣合社會需求

    政策循環階段

    政策研議

    階段重點

    -願景形成、議程設定(Agenda Setting)-利益關係人/專家諮詢- 策略規劃

    方法與工具

    -前瞻☒-事前技術評估□- 重大科技政策研擬■

    治理組織

    - 全國科技會議■- 院層級科技決策會議(科技會報等) ■

    計畫規劃-預算分配-科技計畫審議與優先排序

    - 事前效益評估☒- 計畫最佳化評估☒- 高風險投資組合管理及風險評估□

    - 院層級科技決策會議(科技會報等)■

    -科技部會機關■-計畫管理專業組織☒

    計畫執行 -計畫組合管理與協調(跨部會/跨機構)

    -計畫監測☒-期中評估(相關性/效率/有效性)☒

    -中央層級計畫管理專業組織☒

    - 各部會計畫管理專業組織☒

    計畫評估-計畫改良與課責-效益擴散與網絡建立-溝通與對話

    -事後效益評估☒- 中央層級計畫管理專業組織☒

    - 各部會計畫管理專業組織☒

    完備程度:■有,□無,☒待加強。資料來源:科政中心

  • 現況說明_科技決策支援機制待加強,以充份扣合社會需求並創造應用價值

    4

    科技前瞻已有願景、重要議題與策略規劃之成果,未來需建立前瞻與政策研議之連結機制。重大政策議題之盤點需界定可測量目標,以進行計畫規劃之相關性評估。

    應有計畫管理專業組織可針對大型計畫進行技術評估,以預先評估技術的社會障礙。大型科技計畫的事前效益評估及技術研發趨勢及政府介入需求之量化分析仍須優化,以充份輔助科技計畫審議及投資組合決策。

    現行科技計畫之相關性、效率、有效性評估,需有評估指引供審查專家依循,並有實證依據。

    大型科技計畫需有計畫管理專業組織以針對研發投資組合,進行技術進展監測、評估、科技風險及財務風險管理。

    大型科技計畫之事後效益評估需更完整,以進行跨領域跨計畫執行成效檢討,並將評估結果回饋至下一階段計畫規劃及資源分配決策。

    部會評估能量仍可加強,制定評估指引,及建構適當指標 (短期結果指標及中介效益指標 )之能量,以配合評估作業。 5.計畫執行

    監測與協調

    6.事後效益評估

    1.前瞻社會需求進行政策研擬

    4.投資組合管理及風險評估

    3.完善計畫相關性及績效評估

    2.以事前事後評估支援計畫審議

    支援科技決策之政策循環

    資料來源:科政中心

  • 現況說明_應強化前瞻活動與政策研議之連結

    5資料來源:科政中心

    資訊蒐集

    研究分析

    議題設定

    策略規劃

    科技計畫推動

    科技前瞻活動範疇

    願景設立

    科技前瞻活動透過系統性的方法,建立社會發展願景,並協助擬定實現願景之策略方向

    我國在尋找社經需求與關鍵技術上,已累積足夠之前瞻活動經驗,但尚需建立前瞻活動與政策研究之連結機制

    過去科技前瞻活動所涵蓋的構面,無法滿足研議國家層級科技政策之需求

  • 6

    現況說明_未能以完善事前事後評估支援計畫審議重大科技計畫(以政策額度計畫為例)缺乏妥善事前評估,期中監測、事後效益評估與回饋機制亦有待進一步完善

    政策額度(政策額度計畫)

    自主/基本額度/國家型

    政策審議(科技會報)

    技術審議(科技部)

    科技計畫

    計畫書內容:一、基本資料二、計畫概述• 本案於機關科技施政定位• 政策意涵(政策依據、政策目的、規劃內容、預期效益)

    • 以科技經費支持之必要性• 替代方案分析

    審查重點:一. 計畫推動之政策依據及與科

    技之關聯性二. 是否扣合部會整體科技施政

    布局三. 對國家安全、經濟發展、民

    生福祉、環境永續或學術成就等面向之貢獻及影響

    審查重點:總體額度配置

    計畫書內容:第一部分壹、基本資料表及概述表貳、人力配置及經費需求參、儀器設備需求肆、自評結果第二部分壹、總目標及說明貳、分析方法參、預期效益、主要績效指標及目標值肆、計畫內容說明伍、其他補充資料

    審查重點:一. 過去年度相關計畫績效評估審查(執

    行成效…)二. 過去計畫已獲得之主要成果與成果

    滿意度,及目前計畫主要成就之價值與貢獻度

    三. 過去計畫之跨部會協調或與相關計畫配合程度,後續工作重點妥適度

    四. 計畫目標、架構與內容之合理性與可行性

    五. 計畫之預期主要績效指標及目標值六. 計畫內容是否與其他計畫相關七. 計畫資源投入之合理性

    技術層面可行性及預算合理性

    政策連結性及預算配置

    • 重大科技計畫• 配合國家發展重要之科技政策所擬定之科技計畫

    •計畫審議之事前效益估計、風險、影響等事前評估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政策審通過後,後續管考評估回歸一般科技計畫模式,應考量重大科技計畫之政策意涵與特殊性而規劃更嚴謹的監測與評估機制

    資料來源:科政中心

  • 現況說明_現行科技計畫審議之相關性及績效評估機制難以扣合成果目標

    7

    執行之內容與原計畫目標符合程度(20%)

    已獲得之主要成就與成果滿意度(25%)

    評估主要成就及成果之價值與貢獻度(30%)

    跨部會協調或與相關計畫之配合程度(10%)

    計畫經費及人力運用之妥適度(10%)

    後續工作構想及重點之妥適(5%)

    相關性評估

    有效性/效率評估

    問題1:需設立有效性評估指引

    現行科技計畫計畫書審查,未明確界定質化/量化的計畫績效評分之原理。現行量化指標系統未能具體引導審查專家依據特定績效評估原理,將量化指標轉化為評等。

    現行計畫書審查中的成效評等未能呈現績效(效率及有效性)構面間的相互關係,及評估之時間架構,例如:短期效率與長期效率之取捨。

    問題1:需設立相關性評估指引

    現行計畫書在「政策依據」項目下,由計畫執行者自行列舉其計畫所依據之政策來源。審查專家自行主觀認定計畫內容與政策目標之相關性,無須憑藉實證。

    問題2:需設定計畫協調之架構

    相關聯計畫之界定流於主觀且不一致,無法系統性地進行科技計畫間及其與非科技計畫間的共同結果目標設定及執行協調。

    問題3:事前需求評估可更完善

    未能針對目標客群之現況需求進行實證導向的事前評估,以確認計畫介入之必要性並建立成效測量之Baseline,同時有助於確認計畫組成或計畫活動確實符合目標客群之需求。

    問題4:應以替代途徑引導計畫最佳化

    現行計畫未在相關性及成效評分時,針對現行計畫與替代途徑之間的經濟效率進行比較,以引導計畫進行更有效、更有效率之計畫規劃、評估及計畫改良。

  • 趨勢分析_科技決策支援之完整機制

    8資料來源:Kuhlmann et. al., 1999

    促進科技創新生態系統之跨領域、跨部門、跨部會整合,確保我國科技政策之落實推動可有效回應社會需求

    其他評估作法之投入

    評估(Evaluation)

    前瞻(Foresight)

    技術評估(Technology Assessment)

    評估(Evaluation)

    •標竿比較以發掘潛在科技發展

    •增加策略性面向之事前評估

    •了解過程以評估外部性及對廣義利害關係人之效果

    •使評估之價值議題(如:生技)更為明確

    前瞻(Foresight)

    •將現有能量與未來發展進行標竿比較以進行SWOT分析

    •前瞻實作之評估以提升前瞻之未來運用使前瞻貼近政策之目標客群

    •以 預 見(ProspectiveOutlook)增加對社會議題之認知

    •預見社會障礙(Social Barrier)避免狹隘願景

    技術評估(Technology Assessment)

    •呈現科技計畫因計畫初期缺乏技術評估所產生之問題

    •評估(Evaluation)之方法論 (程序及技巧因果關連 )可提升技術評估分析

    •拓展技術脈絡(避免狹隘願景)強化未來前景

    •呈現科技基礎環境之優缺點

    •呈現各種利害關係人之使用者需求

    科技前瞻係系統性地試圖預見較長期的科技經濟社會之未來,以找出策略性研發領域及新興通用技術以強化具潛力之科技 發展項目。

    技術評估藉由預先評估技術的社會影響、預見社會障礙、增加對相關社會議題之認知,以降低社會成本。

    評估則在研發創新系統中扮演協商及管理的策略提供者及中介。

  • 科技前瞻活動,以多元參與模式,建構未來社會樣貌與民眾需求

    9

    •提升國民生活水準(包含經濟與社會層面)

    回應社會、經濟需求

    •了解科技國力、繪製技術發展藍圖

    技術調查、預測

    •資訊的整合及消化,將國家整體知識水平拉齊

    •願景形塑及進行宣導、擴散以達目標一致性

    •知識轉化,形成政策建議

    多元參與、共識凝聚

    趨勢分析_以科技前瞻回應社會長期需求

  • 10

    趨勢分析_因應社經轉型發展科技前瞻議題

    資料來源:科政中心

    篩選原則

    綠能科技

    生技醫藥

    國防產業

    亞洲矽谷

    智慧機械

    循環經濟

    新 農 業

    食品安全

    社區照護

    安心住宅

    治安維護

    年金永續

  • 趨勢分析_以科技前瞻引導科技施政之策略性決策

    11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

    發展策略 配套措施 資源配置

    組織 策略 投資

    全國科技會議

    科技推動單位

    共識凝聚多元參與之願

    景設立科技施政意圖

    描繪科技發展藍圖

    資料來源:科政中心

    國力盤點協助策略規劃

    技術預測協助資源配置

  • 趨勢分析_確保科技計畫落實之成效導向評估機制

    12

    歐盟、美國、加拿大等國在科技計畫評估通常在計畫的事前/ 期中/事後由「有效性」及「效率」兩個面向評估其「績效」以進行「計畫最佳化」 ,並進行事前/事後影響(效益)及技術評估(Technology Assessment)。

    資料來源: European Commission (2006)

    有效性Effectiveness

    相關性Relevance

    效率Efficiency

    結果Outcome

    影響Impact

    Society 社會Economy 經濟Environment 環境

    Programme 計畫

    Evaluation 評估

    Outputs產出

    Inputs投入

    Relevance相關性 Efficiency效率

    Effectiveness有效性

    Needs problem / issues問題/需求描述

    Objective目標

    Impact影響/效益

    Outcome/Results結果/成果

  • 趨勢分析_ 由計畫經理主導高風險研發投資計畫之目標管理並機動進行投資組合之策略性決策

    13

    DARPA由計畫經理主導技術風險管理與目標管理機制之範例

    A B C

    用戶需求與技術機會

    概念修訂 技術開發 系統開發及示範 生產與部署 作戰與支援

    概念決定 關鍵設計審查全速生產決定審查

    計畫啟動

    系統採購前期 系統採購

    Milestone A

    維運

    此一流程可由PM依據計畫的技術成熟度客製化地決定階段、工作項目及決策點的數目。

    Milestone B Milestone C

    使用者需求與技術機會探索:其目的在於提供使用者革命性的戰勝能力,並降低有潛力技術導入武器採購系統前的相關技術風險。

    概念決定:須在Initial Capability Document(ICD)中定義想要的能力,以引導可負擔系統之開發並經進行替代方案分析(Analysis of Alternative, AoA)後完成驗證,方可進入概念修訂。

    概念修訂:修訂 Initial Concept 並 發 展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TDS) ,由 Milestone DecisionAuthority(MDA) 修訂AoA中所挑選的initial concept、核准AoA規劃,並建立Milestone A的日期。

    Milestone:Milestone A須批准TDS,技術開發階段意在降低技術風險,並決定將整合唯一完整系統的一組技術。使用者須準備Capability Development Document以支援後續的計畫啟動。 Milestone B 完成關鍵設計審查(Critical Design Review)後才能進入系統開發與示範階段。Milestone C:須經全速生產決策審查後,符合可接受開發績效、測試及評估、製造風險評估、可接受可交互操作等要件後才可進入生產及部署階段。

  • 趨勢分析_以實證導向之績效(有效性/效率)、相關性評估確保計畫規劃扣合成效目標

    14

    計畫是否滿足目標客群之需求?

    計畫組成是否符合計畫效益目標?

    評估計畫規劃所代表之政府介入角色相對於其他公私部門行動者所扮演角色是否適當。

    評估計畫內容與預定目標是否符合政府重大政策及機關之策略目標。

    比較計畫所規劃之計畫組成與替代途徑之計畫組成兩者之相關性。

    評估計畫組成對於其Outcome的達成程度。評估每個計畫組成是否有正面或負面之非預期Outcome。

    有效性評估 效率評估

    評估計畫之投資效率及過程效率。

    相關性評估

    績效評估

    每個問題之回應皆須提供實證

    計畫內容是否符合政府重大政策及機關策略目標所欲達成之效益目標?

    資料來源:科政中心

  • 趨勢分析_計畫經理主導之計畫評估管理專責機關

    15

    在專業科技治理機制方面,各國在中央層級多設有主管科技計畫管理及協調的決策支援機構,以進行科技計畫執行監測與評估。在部會或機關層級,則多有專業補助機關(如:NSF、DARPA、NIST等),負責進行計畫規劃、篩選與投資風險組合管理。

    在建立評估能量方面,英國、瑞士、日本、荷蘭、丹麥、挪威、中國等國,皆擬訂評估標準、指引、架構;美國、瑞士、澳洲、比利時、挪威、丹麥、芬蘭、西班牙等國針對科技指標進行整合及修訂;美國、日本、韓國則著手建立科技政策資料基礎環境;美國致力於建立評估及效益評估社群。

  • 法規強制

    建立誘因

    趨勢分析_各國強化部會及中介組織之評估能量所採用之政策工具

    16

    以法規強制或建立評估指引供自主遵循要求評估,可創造各部會科技計畫評估需求,並促進專業評估及管理人員(計畫經理)建立專業職涯及專業社群。

    在提升評估需求面向,英國、瑞士、日本、荷蘭、丹麥、挪威等國,皆擬訂評估標準、指引、架構。

    在評估能量發展面向,美國、瑞士、澳洲、比利時、挪威、丹麥、芬蘭、西班牙等國針對科技指標進行整合及修訂;美國、日本、韓國則著手建立科技政策資料基礎環境;美國則致力於強化科技社群(如:美國SciSIP計畫和SOSP委員會致力於強化實務社群,成立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跨機關小組以舉辦關於科技政策執行的重要年度國際研討會,並建立Listserv以交流觀念及資訊)。。

  • 現況與趨勢分析小結

    17

    1

    2

    目前在科技政策研擬階段,各部會層級已具備科技前瞻之執行經驗,未來若能進行國家層級之科技前瞻活動,將可強化科技政策及科技計畫規劃,因應未來社經結構轉型下的科技研發趨勢,以促進突破式創新。

    重點政策科技計畫在現有事前評估機制之基礎上,仍須經由計畫管理專業組織之設置以執行可輔助計畫規劃及審議程序之效益評估及技術評估等,並配合科技部會的科技計畫評估能量及實務之發展,加強科技計畫成效評估以扣合社會需求。

  • 目標

    18

    01 以系統性方法掌握趨勢變化,透過多元參與擴大溝通,形成科技發展共識。建立重點政策科技計畫之評估決策支援機制,強化研發技術風險評估與目標管理機制,及強化科技機關之科技計畫管理評估能量與治理機制之發展。

    02

  • 19

    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三)策略、措施(含主協辦分工)

    策略 措施 主辦 協辦

    1.以「科技前瞻」完善科技政策規劃

    (1)藉由科技前瞻活動形成我國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願景,聚焦推動關鍵議題 科技部

    經濟部衛福部農委會

    (2)推動重點領域之策略規劃

    2.透過重點政策科技計畫管理機制,強化問題需求、資源分配與計畫成效間之鏈結

    (1)盤點國家重大議題與需求

    科技部 科技會報辦公室(2)革新重點政策科技計畫之形成規劃與審議機制,以產業或社會效益為績效評估基準,並回饋科研資源分配

  • 20

    以跨領域專家、公民團體形成專家網絡與科技政策規劃支援系統。

    善用群體智慧擬訂整體推動策略,找出適宜我國之重點科技領域發展方向。

    建立系統性觀測分析模式,掌握國內外科技發展趨勢與社會動向。

    以多元溝通模式,形成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願景,聚焦重點科技領域。

    透過科技前瞻活動成果擴散,形塑我國未來科技之發展樣貌。

    措施(2) 推動重點領域之策略規劃

    措施(1) 藉由科技前瞻活動形成我國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願景,聚焦推動關鍵議題

    策略1:以「科技前瞻」完善科技政策規劃

    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 21

    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以量化分析工具進行技術研發投入需求之盤點分析:運用量化分析工具檢視技術研發現況、趨勢及不足之處,以支援科技計畫規劃之研發投資組合決策,並協助部會規劃技術研發計畫之選題方向及進行計畫篩選(project selection),以強化科技計畫技術研發目標與社會需求之扣合。

    依據前瞻及其他科技發展需要,盤點國家重點科技政策並界定其目標,以建立重大科技政策目標與科技計畫規劃之間的相關性對應系統:試行盤點國家重大科技政策之關鍵策略目標並界定其反映社會需求之目標,進一步依據關鍵策略目標,進行實證導向之計畫政策依據的相關性評估,以建立重大科技政策與科技計畫間的對應架構,同時作為計畫事前事後評估與審議之依據,期使計畫規劃更能聚焦目標客群之需求。

    措施(1)盤點國家重大議題與需求

    策略2:透過重點政策科技計畫管理機制,強化問題需求、資源分配與計畫成效間之鏈結(1/3)

  • 策略2:透過大型科技計畫管理機制,強化問題需求、資源分配與計畫成效間之鏈結(2/3)

    22

    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設置具研發計畫管理專業、組織扁平化之計畫管理辦公室,以支援重點政策科技計畫事前事後效益評估、技術評估及研發投資組合管理:培育計畫經理並賦予彈性調整科研投資組合之權限,並執行事前事後效益及技術評估,以支援科技計畫規劃之計畫最佳化,並支援計畫審議之優先排序。措施(2)革新重點政策

    科技計畫之形成規劃與審議機制,以產業或社會效益為績效評估基準,並回饋科研資源分配

    研擬科技計畫管理之共通性準則並改良計畫書成效報告架構:擬定科技計畫規劃之計畫邏輯模式、實證導向相關性與績效評估原理之採用等計畫規劃與評估規範,供部會依循。

    鼓勵並引導科技機關發展專業評估方法與能量:以預算資源提供或專業支援等誘因,引導科技部會依據所執行科技計畫屬性及部會任務,發展成效指標、邏輯模式(Logic Model) 、事前及事後效益評估能量。同時藉由全國科技機關科技計畫管理人員所共同參與的研討會、教育訓練課程、交流論壇、專業出版等措施,強化科技計畫管理及評估社群之專業能量發展、最佳實務交流學習及相關議程設定。

    22

  • 23

    投影片編號 1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 現況說明_我國科技決策支援系統現況問題檢視 現況說明_科技決策支援機制待加強,以充份扣合社� 會需求並創造應用價值現況說明_應強化前瞻活動與政策研議之連結投影片編號 6現況說明_現行科技計畫審議之相關性及績效評估機� 制難以扣合成果目標 趨勢分析_科技決策支援之完整機制投影片編號 9投影片編號 10趨勢分析_以科技前瞻引導科技施政之策略性決策趨勢分析_確保科技計畫落實之成效導向評估機制趨勢分析_ 由計畫經理主導高風險研發投資計畫之目� 標管理並機動進行投資組合之策略性決策趨勢分析_以實證導向之績效(有效性/效率)、相關性� 評估確保計畫規劃扣合成效目標趨勢分析_計畫經理主導之計畫評估管理專責機關趨勢分析_各國強化部會及中介組織之評估能量所採 � 用之政策工具現況與趨勢分析小結目標子題(一):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投影片編號 20策略2:透過重點政策科技計畫管理機制,強化問題需求、資源分配與計畫成效間之鏈結(1/3)策略2:透過大型科技計畫管理機制,強化問題需求、資源分配與計畫成效間之鏈結(2/3)投影片編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