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北官话的词调及其与 单字调 连读调的关系...

16
中国语文2〇19年第1期(总第388期) 论西北官话的词调及其与 连读调的关系 # 邢向东马梦玲 提要 “词调”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 调子。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是单字调和连读调,其中单字调、连读调属于语音层面,词调属于词 汇、语法层面。词调具有以下5 个特点:有限性,模式化,声调高/低与音节的长/短、轻/重相 协调,首音节统摄,层次早于单字调和连读调。在调查研究实践中,可以采用正向确认法和反 向确认法区分词调与连读调。面对单字调简化、连调复杂、词调发达的情况,建议对西北方言 的调查步骤作适当调整。 关键词 西北官话词调单字调连读调关系 邢 向 东 (2 0 04)提 出 并 讨 论 了 晋 语 、西 北 方 言 中 的 “调 位 中 和 ”问 题 。此 后 吴 媛 (2008)据 此 提出“中和调”,并 描 写 了 岐 山 方 言 的 中 和 调 模 式 。经 过 多 年 来 对 西 北 方 言 的 调 查 、观察与思 考 ,现 在 ,我们拟在西北方言的调查研究中提出“词调 ”的 概 念 ,并 讨 论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词调的 关 系 。文中将连读调、词 调 合 称 时 ,用 “连 调 、连调式”的概念。 1. “词调”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1什么是词调 “词调 ”( lexical tone)从字面上讲,可以理解为一个普通的概念,, “词的声调”,包含各种 类型的词的调子。但本文 所 说 的 “词 调 ”是 一 个 特 定 概 念 ,指 “西 北 方 言 中 双 音 节 以 上 的 词 语 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提出词调的概念,是为了解决西北方言 中一系列有关声调问题的理论难题,降低西北方言中声调调查的难度,考察西北方言中语音、 词汇、语法调查中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 1.2词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单字调;连读调。 单字调 (citation tone ) :指一个字(一 个 音 节 ,可 能 是 单 音 词 或 单 音 节 语 素 ,乃至一个非语 素的音节)单独出现时的声调。 连读调 tone sandhi):或称“组合调”。指单字组合起来以后,由于单字调之间的互相影 响而读出的调子。它既包括一般所说的“连读变调”,也包括单字调组合以后不发生变化的调* * 项目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106)。本文曾在第二届中 法语言学论坛(武汉湖北大学,2017年 1 0 月 )上 报 告 ,蒙 柯 理 思 、齐 卡 佳 、方 梅 、沈 明 、唐 正 大 先生进行讨论并 提出宝贵意见;夏俐萍、高峰博士看过初稿后,也贡献了很好的意见;韩夏老师协助完成语音实验;匿名审稿人 提出了精到的修改意见。作者对以上各位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26 ■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Sep-2019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中国语文2〇19年第1期(总第388期)

论 西 北 官 话 的 词 调 及 其 与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的 关 系 #

邢 向 东 马 梦 玲

提 要 “词调”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

调子。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是单字调和连读调,其中单字调、连读调属于语音层面,词调属于词

汇、语法层面。词调具有以下5 个特点:有限性,模式化,声调高/低与音节的长/短、轻/重相

协调,首音节统摄,层次早于单字调和连读调。在调查研究实践中,可以采用正向确认法和反

向确认法区分词调与连读调。面对单字调简化、连调复杂、词调发达的情况,建议对西北方言

的调查步骤作适当调整。

关 键 词 西 北 官 话 词 调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关 系

邢向东(2004)提出并讨论了晋语、西北方言中的“调位中和”问题。此后吴媛(2008)据此

提出“中和调”,并描写了岐山方言的中和调模式。经过多年来对西北方言的调查、观察与思

考,现在,我们拟在西北方言的调查研究中提出“词调”的概念,并讨论单字调、连读调、词调的

关系。文中将连读调、词调合称时,用“连调、连调式”的概念。

1. “词调”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1什么是词调

“词调 ” (lexical tone)从字面上讲,可以理解为一个普通的概念,,卩“词的声调”,包含各种

类型的词的调子。但本文所说的“词调”是一个特定概念,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

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提出词调的概念,是为了解决西北方言

中一系列有关声调问题的理论难题,降低西北方言中声调调查的难度,考察西北方言中语音、

词汇、语法调查中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

1.2词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单字调;连读调。

单字调(citation tone) :指一个字(一个音节,可能是单音词或单音节语素,乃至一个非语

素的音节)单独出现时的声调。

连读调(tone sandhi):或称“组合调”。指单字组合起来以后,由于单字调之间的互相影

响而读出的调子。它既包括一般所说的“连读变调”,也包括单字调组合以后不发生变化的调 *

* 项目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106)。本文曾在第二届中

法语言学论坛(武汉湖北大学,2017年 10月)上报告,蒙柯理思、齐卡佳、方梅、沈明、唐正大先生进行讨论并

提出宝贵意见;夏俐萍、高峰博士看过初稿后,也贡献了很好的意见;韩夏老师协助完成语音实验;匿名审稿人

提出了精到的修改意见。作者对以上各位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 26 ■ 中 国 语 文

子 。也 就 是 有 变 调 的 ,有 不 变 调 的 ,因此叫“连读调”比较符合语言实际。

从 所 处 的 语 言 层 次 和 出 发 点 来 看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都 是 以 字 (音 节 )为 单 位 提 出 的 概 念 。

指 的 是 单 字 (大多数是独立的词或语素)在 单 独 出 现 或 组 合 以 后 所 说 (读 )的 调 子 ,是 “单字本

位 ”的声调观的体现,如 “两字组连读调”,就是指两个字组合以后的连调式。而 “词 调 ”则是从

词 汇 、语 法 的 层 面 上 提 出 的 ,是以多音节词为单位提出的概念。

关 于 词 调 ,此 前 已 经 有 不 少 相 关 的 说 法 ,如 “轻 声 及 不 轻 的 轻 声 ”“词 汇 语 法 变 调 ” “连调

乙” “零 调 ”“虚 化 调 ” “中和调”等 。这 些 概 念 的 提 出 ,都 是 为 了 解 决 单 字 调 、连读调与 词 调 的

关 系 问 题 。不 过 ,它 们 绝 大 部 分 是 以 单 字 进 人 组 合 以 后 的 “连 读 变 调 ”作 为 基 本 框 架 ,仍然是

在单字的基础上考察它们在连读中、在 词 和 短 语 中 的 互 相 影 响 及 其 变 化 ,以 及 涉 及 轻 声 、儿化

和其他小称形式的声调变化。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以单字调为核心的框架,仍 然 处 于语音层面。

同 时 ,它们的具体范围也与本文所说的词调不尽相同。

词 调 的 内 涵 和 范 围 ,与“词 汇 语 法 变 调 ”“中和 调 ”最 接 近 ,但 它 的 出 发 点 不 同 。它是以词

甚至比词大的单位作为出发点,在 词 汇 、语 法 层 面 上 考 察 一 部 分 词 的 声 调 问 题 。描 写 词 调 时 ,

要 以 单 字 调 为 基 础 ,但 它 并 不 机 械 地 寻 找 词 调 与 单 字 调 之 间 的 对 应 关 系 。词调与连读调之间

也 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关系,乃 至 范 围 的 纠 葛 ,但 它 显 然 不 是 指 “单字调和单字 调 组 合 以 后 形 成

的连读变化”,而是在一些词内结构(涉 及 构 词 法 )、句 法 结 构 (涉 及 句 法 )比较特殊的词语中形

成 的 ,它的基本单位是词语。

词调与轻声及包含轻声的连调模式有关系,包 括 后 者 ,但 又 不完全等同于后者。因为在西

北 方 言 中 ,那 些 “不 轻的轻声”是 很 难 用 轻 声 的 框 架 来 描 写 的 ,而 且 它 所 包 含 的 内 容 大 大 超 出

了与北京话的轻声相对应的语音现象。“不轻的轻声”所 存 在 的 问 题 ,不仅仅是理论上难以自

圆 其 说 ,更 重 要 的 是 ,“轻 声 ” (neutral tone)是 以 读 轻 声 的 字 为 对 象 的 ,而 包 含 轻 声 的 词 语 ,整

体上已经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连调模式,这 些 模 式 在 轻 声 的 框 架 内 难 以 得 到 充 分 的 描 写 。只有

突破轻声 (字 音 的 弱 化 )的 框 架 ,站 在 更 高 的 层 次 上 ,才 能 充 分 地 描 写 和 认 识 这 类 词 语 中 的 连

“词 调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相 当 于 吴 语 的 “广 用 式 ”连 调 (五 臺 ,1986 ) ,或 中 宁 话 的 “连 调 乙 ”

(李 倩 ,2001 )。但 它 的 包 容 性 更 强 ,内涵和外延更清晰,它的层次和出发点也与这两个概念有

彭 泽 润 (2006)考 察 了 汉 语 方 言 中 的 “词 调 模 式 化 ”问 题 。这 是 方 言 学 界 第 一 次 使 用 “词

调 ”一 词 。彭 文 指 出 :“ ‘词 调 模 式 化 ’是 一 个 词 的 全 部 音 节 、部 分 音 节 的 声 调 固 定 地 读 成 一 个

高 、低 或 者 弱 的 声 调 ,没有语流语音条件 地 形 成 一 种 高 低 、强 弱 模 式 的 语 音 现 象 。这个声调被

模 式 化 的 语 素 不 管 它 被 单 独指称或者在其他词中表现的声调是什么,也 不 管 它 前 后 的 语 音 条

件 是 否 相 同 。”(彭 泽 润 ,200 6 :9 9 - 100)彭 文 中 讨 论 的 现 象 ,与 本 文 考 察 的 内 容 有 较 大 的 共 同

点 ,同时在四个关键问题上,我们与 彭 文 不 同 :第 一 ,彭 文 没 有 给 词 调 下 定 义 ,没有确定词调的

界 限 ,也没有区分词调与“非 词 调 ”,而 是 举 例 讨 论 方 言 的 词 调 模 式 化 问 题 。第 二 ,他强调从词

的整体出发来观察其中语素的变调,我们表示赞同;但是文中讨论的模式化大部分是局部模式

化 ,即 词 中某一音节 (语素)的声调固化为一个调值,本 文 则 强 调 观 察 整 个 词 的 调 式 。第 三 ,他

的模式化包括强弱、高 低 两 种 类 型 ,而 就 西 北 方 言 来 看 ,词 语 中 音 节 的 强 、弱 非 常 复 杂 ,难以用

模 式 化 的手段来描写(详 见 下 文 )。第 四 ,我们不赞成为了证明“模 式 化 ”而强行归并连调式中

某一调值的做法。彭文涉及吴语、湘 语 、晋 语 、客 家 话 、官 话 等 ,本 文 首 先 集 中 精 力 讨 论 西 北 方

2019年第 1期 • 27 •

言 中 的 词 调 ,以求考察能尽可能地深人一些,理论上的说服力能更强一些。

1 . 3词调概念的价值

以前人们倍感西北方言中连调问题的复杂、纠 结 与 调查的困难,语言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固

然 是 主 要 因 素 ,但同时也与我们没有给连调式分层,而是将所有现象放到同一个平面上来描写

的处理有关。

有 了 词 调 的 概 念 ,建 立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 词 调 ”的 两 层 三 类 调 类 系 统 ,既 有 理 论 价 值 ,又

具 实 践 意 义 。理 论 上 ,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西北方言调类系统的本质和复杂性,考察西北方

言中复杂的连调式形成的动因及其与语言接触的关系(徐 丹 ,2014 )。理 解 汉 语 单 字 (语 素 )与

词 、短 语 的 生 成 关 系 ,深刻认识语音与词汇、语法之间 的 关 系 。从 方 言 研 究 实 践 看 ,有利于调查

和描写西北方言的声调系统,降低分析西北方言声调问题的复杂程度,有利于进一步考察西北

方言中词调逐渐代替字调(包 括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的 具 体 过 程 。在 此 基 础 上 ,形 成 一 种 新 的 声

调 研 究 范 式 。

2 . 词调的范围与特点

2 . 1 词调同词语的结构

西 北 方 言 中 的 词 调 ,大致涉及双音节词、三 音 节 词 、四音节词或短语,与特定的词语及其结

构 密 切 相 关 ,所 以 并不涵盖所有词语。方 言 中 大 量 复合词的声调,仍 然 是 连 读 调 ,而 不 是 词 调 。

其 中 典 型 的 如 动 宾 结 构 的 复 合 词 ,就 很 少 使 用 词 调 ,陈 述 式 、补 充 式 读 词 调 的 也 比 较 少 ,偏正

式 、联合式读词调的比较多。从 功 能 和 风 格 上 看 ,读 词 调 的 词 语 ,一般是地道的方言词语。

词调的形成基础是特定的构词形式、句法形式和语义。如下面一些词汇、语法成分常读词调。

1) 一 些 音 节 与 音 节 、语 素 与 语 素 之 间 结 合 紧 密 甚 至 不 可 分 析 的 双 音 词 ,如 双 音 节 单 纯

词 :轱 辘 、蛐蟮,-丨、玫 瑰 、蚂 蚁 、葡 萄 。

2 ) 重 叠 式 (加 后 缀 )名 词 (A A 式 、A A 儿 式 、A A 子 式 )、量 词 (A A 式 ):蛛蛛①,刀 刀 ,盆 盆 ,

双 双 成 西 ;瓶 瓶 儿 ,底 底 儿 ,棍 棍 儿 ;瓶 瓶 子 ,棍棍子;反反子反0 ,瞎瞎子坏0 ②。 (一')对 对 ,

(一 )串串。

3 ) 状 态 形 容 词 (多 带 重 叠 后 缀 ,A B B 式 、A 格 B B 式 、A 忽 B B 式 、A 不 B B 式 、A 不 BC

式 ):红 丹 丹 ,白生生,绿 莹 莹 ;红 格 丹 丹 ,白格生生,绿 格 莹 莹 ;轻 忽 缭 缭 ,薄 忽 扇 扇 ;臭 不 腾 腾 ,

水不 叽 叽 ;水 不 拉 叽 ,黄不拉 叽 。

4 ) 形容词 重 叠 式 (A A 式 、A A 儿 式 、A A B B 式 ):碎 碎 (的 ),尕 尕 (的 );高 高 儿 (的 ),脆脆

儿 (的 );热 热 闹 闹 (的 ),牺 牺 惶 惶 (的 )。

5 ) 象声词 重 叠 式 (A A 式 、A A A 式 、A A B B 式 、A 里 B C 式 ):唰 唰 ,噔 噔 ;唰 唰 唰 ,噔噔噔③;

① 一般认为“蛛蛛、蛐蛐”等是单纯词,应该叫“叠音词”。本文不区分叠音词与重叠词。

② 西北方言中多有此类“重叠+子”格式的词。

③ 在不同的方言中,象声词重叠式往往读不同的词调,如关中方言“唰唰唰、噔噔噔”一般采取“阴平+

阴平+阴平”的词调,同时根据阴平相连的规则变调,与北京话相同,如西安话三叠式象声词的词调是[21+24 +

21]。陕北神木话则采取“去声+去声+去声”的词调,为[53+53+53]。象声词重叠式的词调也与语用关系密

切,如陕北吴堡话:吴堡话象声词重叠以后有阳平、去声两种声调。不论两叠式还是三叠式,声调不同,它所

模拟声音的急促程度也有所差异。当 A 读阳平时,模拟的声音不太急促,当 A 读去声时,则模拟的声音比较

急促。”(见邢向东、王兆富,2014:331-332)

■ 28 ■ 中 国 语 文

嘁 嘁 嚓 嚓 ,呢 呢 囔 囔 ,哩哩啦啦 ;噼里啪啦,嘁 里 嚓 啦 ,克 里 马 嚓 。

6 ) 后 字 在 语 法 、语 义 功 能 上 “虚 ”的词语或短语,如 “子 ”尾 词 、“儿 ”尾 词 、“的”尾 词 、“着 ”

尾 词 、“了”尾 词 等 。有 些 方 言 有 伴 随 儿 尾 、儿 化 的 变 调 ,这 种 变 调 模 式 也 属 于 词 调 。因 此 ,词

调不仅有双音节、多 音 节 的 ,在 儿 化 词 中 ,还可能是单音节的声调。

2 . 2 词调的特点

1 ) 有 限 性 :某 一 方 言 中 的 词 调 是 十 分 有 限 的 ,往 往 是 几 种 固 定 的 调 子 。如 关 中 岐 山 话

(秦 陇 片 )有 4 个 单 字 调 :阴 平 3 1,阳 平 2 4,上 声 5 3,去 声 44。A A 式 重 叠 名 词 的 词 调 有 3 种 ,见

表 1 引 自 吴 媛 ,2008:146):

表 1 岐山话A A 式名词词调表

重叠词的单字调 词调 例词

阴平重叠 53+21 珠珠宿宿麻雀

阳平重叠 31+53 n n 盒盒一Ti 一Ti mt. mt.上声/去声重叠 44+21 铲 铲 爪 爪 / 蛋 蛋 线 线

A A 子 式 名 词 的 词 调 与 A A 式 密 切 相 关 ,也 有 3 种 ,见 表 2 (引 自 吴 媛 ,200 8 :147) :

表 2 岐山话A A 子式名词词调表

重叠词的单字调 词调 例词

阴平重叠+子 53+21+1 天天子短工

阳平重叠+子 31+44+1 帘帘子小孩围嘴

上声/去声重叠+子 44+21+1 片片子纸屑碎片/罩罩子

2 ) 模式化 :词调是以词语为基本单位形成的,已 形 成 一 些 固 定 的 模 式 。以青海贵德河阴

镇 话 A A 儿式名 词 为 例 。河 阴 镇 话 有 2 个 单 字 调 :

阴 平 上 55 东通灯天懂统九草有百拍六麦

阳 平 去 214 门铜动冻洞罪半去乱毒白盒罚

河阴镇话的“儿 ”缀 自 成 音 节 ,其 A A 儿 式 名 词 以 A A 式 重 叠 名词的词调(共 6 种 :?55+55

珠 珠 、沫 沫 、络络;@ 5 5 + 5 2 包 包 、角 角 、桌 桌 ;© 2 1 + 5 2 盆 盆 、盒 盒 、面 面 、棍 棍 ;© 2 1 + 3 5 馍 馍 、

娃娃 ;© 5 5 + 3 5 眼眼、本 本 、颗 颗 ;@ 5 5 + 2 1 粉 粉 )为 基 础 ,形成了 3 种 词 调 ,模 式 化 程 度 很 高 。

用 高 低 来 表 示 ,是 H H L、H L H 、L H L 三 种 模 式 。列 举 如 下 (阴 平 、上 声 单 字 调 合 流 ,连 读 调 、词调

有 别 ,故 分 为 两 组 ):

阴平重叠+儿 :5 5 + 5 5 + 2 1 杆 杆 儿 汤 汤 儿 刀 刀 儿 摊 摊 儿

上 声重 叠 +儿 :5 5 + 2 1 + 3 5 管 管 儿 板 板 儿 眼 眼 儿 口 口 儿

阳平去重叠 +儿 :2 1 + 5 5 + 2 1 苗 苗 儿 毛 毛 儿 盘 盘 儿 /盖 盖 儿 串 串 儿 罐 罐 儿

3 ) 声调高/低与音节的长/短 、轻/重 相 协 调 :从 实 验 结 果 看 ,双 音 节 词 调 中 ,H H 、H L 型的

词 ,前后 音 节 长 短 、轻重的差异均不显著 ;L H 、L L 型 则 后 音 节 显 著 长 于 、响于前音节 ;词调的韵

律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高低、低 高 搭 配 ,前 短 后 长 ,前轻后重④。这 说 明 词 调 是 一 种 音 高 与 音 长 、

④从实验和听感来看,词调不仅仅是词语的高低变化问题,而且同两个以上音节的轻重、长短及其变化

模式密切关联,本文集中讨论高低问题,暂不涉及轻重、长短。有关问题将另文详论。此外,连读调与词调在

高低、长短、轻重等方面的异同,也需要单独讨论。

2019年第 1期 • 29 •

音强同时发挥区别性作用的特殊韵律形式,如 贵 德 刘 屯 话 (崔 )⑤。

4 ) 首 音 节 统 摄 :这 一 特 点 可 以 涵 盖 双 音 节 词 、三 音 节 词 的 词 调 。 比 如 ,双 音 节 词 词 调 的

声 调 曲 线 甚 至 调 值 ,往往由首音节的调类与调值决定。这反映了词调与单字调的关系,即词调

是在单字调基础上—— 尤 其 是 首 字 的 单 字 调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因 此 ,观 察 和 描 写 词 调 离 不 开 单

獉 獉 。如 宁夏中宁话的连调乙,实际上就是双音节词的词调,基本上 X 由首獉. 獉獉獉獉词獉

观观法。见 表 3 (引 自 李 倩 ,2〇〇1:1〇7 ):

表 3 宁夏中宁话词调表

后字前字

阴平44,阳平51,去声 113

阴 平 44 44 3 声 音 收 成 端 午 干 净 中 国

阳 平 5151 3 婆 家 油 坊 黄 米 谋 算 粮 食 (前 字 古 浊 平 )

1 5 3 讲 究 斗 篷 口 子 五 号 补 药 (前字古上声)

去 声 113

11 4 4 下 家 骆 驼 大 腿 大 豆 四 个 (前字中古无尾韵)

11 3 5 菜 瓜 定 钱 背 斗 动 静 认 识 (前 字 中 古 有 尾 韵 )

学 生 核 桃 日 本 抹 布 六 十

不 过 ,这 一 点 是 相 对 的 ,并 不 是 所 有 方 言 的 所 有 词 调 都 表 现 为 首 音 节 统 摄 。如 果 是 那 样 ,

西北方言的词调问题就太简单了。

5 ) 层次早于单字调和连读调 :相对于单字调和连读调,词 调 往 往 能 够 透 露 早 期 的 调 类 分

合 关 系 ,或者反映在早期调类基础上形成的连读调。因 此 ,西 北 方 言 中 一 些 单 字 调 已 经 合 流 ,

连 读 调中也没有区别,但在词调中仍然能够相互区分。所以词调早于现在的连读调。

如 宁 夏 中 宁 话 ,单字调只 有 阴 平 、阳平、去 声 3 个 ,词 调 则 反 映 该 方 言 早 期 有 4 个 调 类 (见

表 3 );贵 德 河 阴 镇 话 2 个 单 字 调 ,双 音 节 词 调 则 反 映 有 4 个 早 期 调 类 (见 第 2 )点 )。换句 话

说 ,词调是早期的连读调。

词 调 早于连读调的情况,可以举两例。一是青海民和川口镇回民话,川 口 回 民 话 有 3 个单

字 调 :平 声 52,上 声 55,去 声 13,单 字 调 不 分 阴 阳 平 。“平 声 +平 声 ”的 连 读 调 只 有 一 个 [55 +

5 2 ],也不 分 阴 阳 平 。但 词 调 则 有 [55+21 ]、[ 5 2 + 2 1 ]、[21 + 3 5 ]、[ 2 1 + 5 2 ]四 个 调 ,其 中前两个

调 是阴平作前字的词调,后两个是阳平作前字的词调,在连读调中没有区分的阴平、阳 平 ,在词

调中 划 然 有 别 (详 见 表 5 、表 6 ) 。再 如 ,甘肃临夏话 的 清 人 、次池人与平声的关系。临 夏 话 有 3

个 单 字 调 :平 声 13,上 声 44 2,去 声 5 3,单 字 调 不 分 阴 阳 平 ,古 人 声字一律归人平声。“平 声 +平

声 ”的 连 读 调 有 [13+24]、[44+24]两 式 (覆 盖 古 平 声 、人 声 字 );词 调 则 有 [44 + 2 1 ]、[ 2 1 + 5 3 ]、

[ 1 3 + 5 3 ]、[44+ 5 2 ]四 式 ,其 中 读 [44 + 21 ]调 的 ,前 字 均 来 自 古 清 人 (铁 丝 、铁 锨 )、次 浊 人 (热

情 ),反映了古人声字与平声字合流前的连调模式,层次早于今临夏话的连读调(见表 7、表 8 )。

3 . 西北方言中单字调、连读调与词调的关系

3 . 1 西北方言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词调的复杂局面

西 北 方 言 中 ,单字调简 化 的 趋 势 特 别 明 显 和 强 烈 ,声 调 数 目 减 少 到 四 个 、三 个 、两 个 ,有学

⑤刘屯话分为两种口音,内部差异颇大。一种主要分布在上刘屯村一、五、七队,下刘屯三队,是最早来

刘屯戍守的四十八家的方言,发音人崔玉录,本文简称“刘屯话(崔)”一种以上刘屯三队为代表,反映后来陆

续迁移来的甘肃移民的方言(大致以河州人为主)发音人陶学范,本文简称“刘屯话(陶)”。刘屯话(崔)的

语音实验结果见文末附录。

■ 30 ■ 中 国 语 文

者 甚 至举出一个单字调,如甘 肃 唐 汪 话 (徐 丹 ,201 4 :9 9 )⑥。近 年 来 的 调 查 发 现 ,甘青一带分布

着不少只有两个单字调的方言,如 甘 肃 兰 州 红 古 话 ,永 靖 红 泉 话 (张 建 军 ,2009 ) ,洮河下游的

三 甲 集 话 (莫 超 、朱 富 林 ,20 0 9 ),笔 者 2 0 1 7年调查的青海贵德河阴镇话、刘 屯 话 (崔 )。调查中

发 现 ,由于单字调的合并和连读调、词 调 的 干 扰 ,不 少 字 难 以 确 定 单 字 调 。发 音 人 往往依违于

不同的双音节词、多音节词中不同的“字 调 ”之 间 ,颇 为 纠 结 ,有 的 发 音 人 在 读 出 单 字 调 之 前 ,

总要琢磨一下它所在的双音节词、多 音 节 词 ,实际上是在寻找单字在词中实现的调子。与此相

应 的 是 ,单字和单字组合以后的连调变化十分复杂,单字调与连调式之间往往形成多向对应关

系 ,构 成 一 对 多 (有 的 方 言 多 至 一 个 单 字 调 在 连 调 中 能 读 出 七 八 个 调 值 )的 关 系 ,总结出来的

“连调规律”不 胜 其 烦 ,难 得 要 领 。

比如,民和川口镇回民话单字调不分阴阳平,如 果 将 “平 声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看 它 的 连 调 式 ,

仅 “平 声 +平 声 ”就 有 [55+52 ]、[ 55+21 ]、[ 52+21 ]、[ 21 + 35 ]、[ 2 1 + 5 2 ]五 种 连 调 式 ,平声在连

读 中 有 [55/52/35/21]四种读 法 ,总结规律难度很大。将 所 有 连 调 式 不 加 区 分 放 到 一 起 ,局面

就显得非常复杂。川 口 镇 回 民 话 连 调 情 况 见 表 4。

表 4 民和川口镇回民话连调表

\ ^ 后 字

前字

平 声 52上 声 55 去 声 13

阴平 阳平

平声52

阴平

〇55+52开窗

@ 5 5 + 2 1 医生

© 5 2 + 2 1渣渣儿

55+52开门

52+21今年蜻蜓

© 5 2 + 5 5浇水

© 2 1 + 5 5经理

@ 5 2 + 3 5开市

© 2 1 + 3 5公路

52 +2 1安静

阳平

55+52磨刀

21 +3 5梅花

© 2 1 + 5 2年轻

55+52抬头

21+3 5厨房盆盆儿

52 + 5 5防火

21 +5 5长短

52+35还账

© 4 5 + 3 5 流汗

52 +2 1迟到房上房顶

上 声 55

55+52

5 5 +21祖宗走之儿

55+52

5 5 +21好人

® 5 5 + 5 5 打水

52 +5 5厂长

55 +2 1处理桶桶儿

® 5 5 + 3 5改造

55 +2 1板凳手绢儿

去 声 13

55+52 士兵

21 +5 5旱灾

21 +5 2被窝儿

55+52毒蛇

21+5 5外行

21+52拜年剃头

45+ 3 5跳舞

21 +5 5紊手命苦

45+ 3 5上课

55 +3 5种树

21 +5 5动作

2 1 + 5 2面片儿棍棍儿

那 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复杂局面呢?我 们 的 考察结论是,因为单字调同时对应了语音层

面的连读调和词汇、语 法 层 面 的 词 调 ,其中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一 对 多 的 关 系 ,其间的关系难

以从单字调与连调式之间互相映射的关系归纳和总结出来。换 句 话 说 ,面 对 复杂的词调和连

读 调 ,单字调已经应付不过来了。

如果将词调与连读调加以区分,那 么 ,关 于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词调之间关系的描写和说明就

会 简 化 许 多 。如民和 川 口 镇 回 民 话 ,把 表 4 中的连读调和词调分别析出,就 得 到 表 5 、表 6 。

当我们把单字调、连 读 调 、词 调 分 而 治 之 时 ,就 会 发 现 它 的 连 读 调 、词 调 其 实 都 相 对 简 单 、

整 齐 :1 1 种 连 调 式 ,连 读 调 占 8 种 (2 种与 词 调 共 享 ),词 调 占 5 种 。

⑥ 徐 丹 (2014:99、101)指出:唐汪话回民汉语的单字基本无声调。只有重音调,基本只有两个模式,

即中高平降和中低升降,调值约是442和 242。” “唐汪回民话平不分阴阳,平上去基本合流。”

2019年第 1期 • 31 •

表 5 民和川口镇回民话连读调表

后字

前字

平 声 52上 声 55 去 声 13

阴平 阳平

平声52

阴平 © 5 5 + 5 2开窗 55+52开门 © 5 2 + 5 5浇水 © 5 2 + 3 5开市

阳平55+52磨刀 55+52抬头 52 + 5 5防火 52+35还账

© 4 5 + 3 5流汗

上 声 555 5 + 5 2打开 55+ 5 2打拳 © 5 5 + 5 5打水

52 +5 5厂长

@ 5 5 + 3 5改造

去 声 1355+52 士兵 55+52毒蛇

© 2 1 + 5 2拜年剃头

45+3 5跳舞

© 2 1 + 5 5紊手命苦

55+35种树

4 5 + 3 5上课

表 6 民和川口镇回民话词调表

\ ^ 后 字

前字

平 声 52上 声 55 去 声 13

阴平 阳平

平声52

阴平© 5 5 + 2 1医生

@ 5 2 + 2 1渣渣儿

52+21今年蜻蜓 © 2 1 + 5 5经理 52+21安静

© 2 1 + 3 5公路

阳平21+35梅花

© 2 1 + 5 2 白天年轻

21+35厨房盆盆儿 21+55长短 52+21迟到房上

上 声 55 55+21祖宗走之儿 55+21好人 55+21处理桶桶儿 55+21板凳手绢儿

去 声 1321+ 5 5旱灾

21+5 2被窝儿

21+55外行⑦ 21+55动作

2 1 + 5 2面片儿棍棍儿

总 之 ,联系民和回民话以及贵德河阴镇话、贵 德 刘 屯 话 (崔 )等 方 言 来 看 ,如果在描写声调

时 ,把 单 字 调 、连 读 调 、词 调 区 分 开 来 ,它 们 各 自 的 系 统 都 是 很 有 规 律 的 ,并 不 像表面上呈现的

那样复杂⑧。

3 . 2 单 字 调 、连读调与词调的联系与区别

3.2.1连读调与单字调之间存在比较显性的联系(见 表 5 ) ,同 时 ,连 读调可能反映较早的

声 调 层 次 ,有的已经合 流 的 单 字 调 ,在连读调中又有所区分。

以甘肃临夏话为例。临 夏 话 有 3 个 单 字 调 ,平 声 13,上 声 44 2,去 声 5 3。临夏话连读调见

表 7 。

临 夏 话 3 个 单 字 调 相 交 叉 ,共 形 成 6 种 连 读 调 :[13 + 2 4 ]、[ 44 + 24 ]、[ 21 +53 ]、[ 21 +24 ]、

[ 1 3 + 5 3 ]、[ 4 4 + 5 3 ],连 读 调 中 出 现 3 个 新 调 值 [ 2 4 ] (对 应 平 声 13 )、[ 4 4 ] (对 应 上 声 44 2 )、

[ 2 1 ],是单字调 /13/— [2 4 ]、/442/— [44]在 连 读 中 的 变 体 ,[21]调 也 是 平 声 调 /13/的 一 个 变

体 ,只是其调型由升变降了。

⑦ 审稿人问:“以表5 表 6 为例,同样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有的是连读调,如‘毒蛇' 有的是词调,如‘外

行’,这种‘介于之间’的现象,有规律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李倩(2001)几乎穷尽式地观察过宁夏

中宁话中词语的结构、风格等与“连调乙”的相关性。根据她的考察和笔者对其他西北方言的观察,在偏正式

复合词中,地道的方言口语词倾向于读词调,书面语色彩浓的或从普通话引人的词倾向于读连读调。但这只

是一种倾向,还没有形成严整的规律。这个问题需要在对方言词汇进行深人调查、获得大样本方言语料以后,

作更细致、深人的考察。

⑧ 笔者基本赞同陈保亚、张婷(2018)的观点,认为应当以语素(音节)在连调式中表现出的声调来计算

调类的数目,不过同时主张将单字调、连读调、词调分开加以描写。

■ 32 ■ 中 国 语 文

表 7 临夏话连读调表

\ ^ 后 字

前字

平 声 13上 声 442 去 声 53

阴平 阳平

平声13

阴平

© 1 3 + 2 4搬家吃亏

落脚立约 @ 4 4 + 2 4花生八百

月薪

13+24刷漆出血

出纳44+ 2 4吃食木楼

© 2 1 + 5 3 出丑烧火 © 2 1 + 2 4 吃饭开会

月亮立夏

阳平

13+24人中提亲

十天44+24

13+24扬场拔麦

独食集合

@ 1 3 + 5 3骑马白马

石板十九

21+53植树棉裤

21+2 4还愿白菜

实话学费

上 声 4424 4 + 2 4赶车眼睛

古今水烟

44+2 4锁门口粮

女人酒瓶

@ 4 4 + 5 3孔雀

21 +5 3铲草

44 + 5 3写字韭菜

板凳瓦罐

去 声 53

4 4 + 2 4冒烟费力

放心看书 44 + 5 3正经战争

44+24剃头放羊

拜年

44+5 3上火半碗 44+5 3下蛋半夜

临 夏 话 的 单 字 调 平 声 不 分 阴 阳 ,但 连 读 中 阴 平 (含 古 清 平 、清 人 、次 浊 人 )、阳 平 (含古浊

平 、全 浊 人 )有 相 分 趋 势 ,如 作 为 前 字 ,在 上 声 前 ,“阴平+上 声 ”读 [21 +53 ] ,“阳平+上 声 ”读 [13

+ 5 3 ],前 字 调 值 不 同 ,同 时 ,“阳平+去 声 ”有 [21+53]调 (植 树 、棉 裤 ),但 “阴平 +去 声 ”则 没 有 。

作 为 后 字 ,“去 声 +阴平”有 [44+24 ]、44+53 ]两 式 ,“去 声 + 阳平”则 只 有 [44+24 ] —式 。

上 声 、去声单 字 调 调 型 一 致 ,调 值 不 同 ,但 连 读 调 有 相 混 的 趋 势 (张 建 军 ,20 1 5 )。如 上 声 、

去 声 作 为 前 字 ,后 字 为 平 声 字 时 ,除了 “去 声 + 阴平”的 [44+53 ]之 外 ,其余全部相 同 ;后 字 为 上

声 、去 声 字 时 ,除了“上 声 +上 声 ”的 [21 +53 ]之 外 ,其 余 全 部 相 同 。但 作 为 后 字 ,在 阴 平 、阳平

后 的 连 调 行 为 不 同 ,上 声 以 读 [ 3 ] 为 主 ,去 声 以 读 [24]为 主 。

连 读 调 中 ,字 与 字的结合比较松散,其中的例词都包含动宾结构。尽管临夏话不同声调组

合 的 连读调相同的很多,但连读调的变化与单字调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3.2.2词调在语音上的显著特点是大多形成了“高低/低 高 ”搭 配 模 式 ,同时伴有“重轻/轻

重 ”和 “长短/短 长 ”的不同。词调与连读调在词汇、语 法 层 面 的 区 别 更 为 显 著 。如动宾结构很

少 读 词 调 ,A A 式 重 叠 名 词 、后 附 “子/儿/ 的 /了”的词一般都会读词调。临 夏 话 的 词 调 见 表 8 :

表 8 临夏话词调表

后字 平 声 13上 声 442 去 声 53

前字 \ 阴平 阳平

平声13

阴平

© 4 4 + 2 1铁丝铁锨

@ 2 1 + 5 3腊月墨汁

根根盅 - © 1 3 + 5 3朱砂日月

尖尖圈圈 © 4 4 + 5 3包包

44 + 2 1热情

2 1 + 5 3边墙猪毛

今年

44+2 1甘草风水

牲口谷雨

21+5 3福气尺寸

阳平13 + 5 3良心学生 13+53羊 毛 绵 羊壶壶娃娃

21+ 5 3桥桥台台

13+53门板长短

上 声 442@44+24⑨ 44+24 4 4 + 2 4铲铲桶桶

眼眼捆捆

去 声 534 4 + 2 1大家教师 44+ 2 1价钱算盘 44+2 1对手露水 44 + 2 1笑话蛋蛋

柜柜帽帽

⑨ [44+24]属于连读调、词调共享的连调模式。

2019年第 1期 • 33 ■

如 表 8 所 示 ,临 夏 话 双 音 词 只 有 5 种 词 调 ,比连读调简单。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平声字与

平 声字相连构成的词上,其中部分词调反映古人声字与平声字合流前的连调,见 上 文 。

连 读 调 比 词 调 的 模 式 化 程 度 低 ,如 临 夏 话 连 读 调 中 ,属 于 连 读 调 的 [13 + 2 4 ] 、[ 21 + 24 ]、

[13+53 ]、[44 + 5 3 ]四 种 连 调 式 (见 表 7 ) ,基本是单字调的组合或组合后的变调,而词调的五个

连 调 式 中 ,[44+21 ]、44+24 ]、 21 +53 ]的模式化程度较高,基 本 上 是 以 首 字 为 统 领 ,形成了高

低 、低高的搭 配 模 式 。有 趣 的 是 ,从 词 调 的 音 高 曲 线 变 化 来 看 ,[44+21 ]是 降 调 ,[4 4 + 2 4 ]是降

升 调 ,[13+53]是 升 降 调 ,[21+ 5 3 ]是 双 曲 调 (西 北 方 言 中 最 普 遍 的 双 曲 形 式 ),连调调型居然

没 有 重 复 !

3.2.3连读调与词调可以共享某些连调模式。如 临 夏话上声字作前字,构 成 [4 4 + 2 4 ]的连

调 式 ,这个连调式在连读调和词调中是相同的 ;而“上 声 +去声 /去 声 +上 声 ”中 [4 4 + 5 3 ]属于连

读 调 ,“阴平+ 阴平”的 [44+53 ]却 只 能 认 定 为 词 调 。以 上 两 个 调 子 当 属 连 读 调 、词调共享的连

调 式 。共享可以分为“同组共享”与 “异组共享”两 类 。

词调可能在某些声调组合中空缺。其原因是某些首字的声调对整个词语缺乏统摄力。具

体 来 看 ,可能是前字的单字调属“弱势调”或 后 字 过 于 强 势 ®。如 临 夏 话 “阳平 +去 声 ” “上 声 +

去 声 ”没 有 词 调 ,反 映 去 声 字 比 较 强 势 ,抗 拒 中 和 的 力 量 比 较 强 大 ,属 于 我 们 所 说 的 强 势 调 。

贵德河阴镇话“阴平+上 声 ” “阴平+去 声 ”也 没 有 词 调 ,则 反 映 该 方 言 的 阴 平 调 是 个 弱 势 调 ,对

后字的统摄力较弱(邢 向 东 ,2004)。事 实 上 ,河 阴 镇 话 除 了 阴 平 为 首 字 的 词 语 之 外 ,都形成了

统 一 的 词 调 。

3 . 3 词 调 、连读调对单字调的影响

西北方言中的词调和连读调,对 单 字 调 产 生 了 深 刻 的 影 响 。不 少 西 北 方 言 单 字 调 之 间 发

生 窜 调 乃 至 合 流 ,恐 怕 都 与 词 调 有 关 。

窜 调 :如关中岐山话,上 声 (5 3 )、去 声 (44)单 字 调 不 同 ,但 由 于 “上声和去声在连读中互有

交 叉 ,部分去声字在阳平后变读 [53 ] ,在 中 和 调 中 ,前 字 上 声 多 变 读 [44 ]调 ,前字去声 也 有 变

读 [53]调 的 。因 此 ,上 声 字 和去声字的纠葛颇为复杂,主 要 表 现 为 本 该 读 去 声 的 字 读 成 上 声 。

在我们 的 调 查 结 果 中 ,有 1 1 8 个按规律应读去声的字读为上声……这些不合规律的例外字可

能反映了共时音变对历时音变的影响。”(引 自 吴 媛 ,200 8 :151)

再 如 临 夏 话 ,上 声 (442)、去 声 (5 3 )单 字 调 类 有 别 ,调 值 接 近 。在 记 音 过 程 中 ,许多字发音

人 在 上 声 、去声之 间 摇 摆 。张建军 用 《方 言 调 查 字 表 》调 查 ,最 后 确 认 能 够 区 分 的 上 、去 声 字 ,

上声字窜人去声的有 21.8 5 % ,反 过 来 ,去 声 (含 古 全 浊 上 )窜 人 上 声 的 有 6 . 2 8 %。可 见 ,临夏话

正在 发 生 上 声 、去 声 合 流 的 过 程 ,演变方向主要是上声窜人去声瑏。

临夏话上声、去 声 窜 调 的 原 因 ,一方面可能与单字调调值接近有关 ;另一方面,当与连读调

中 ,两 者 用 作 前 字 和 后 字 时 多 数 情 况 下 调 值 相 同 有 关 。青 海 贵 德 河 阴 镇 、刘 屯 话 都有这种情

⑩ “强势调”指在连读中作前字用时对后字有较强中和力、对组合具有较强统摄力,作后字用时对前字

的中和具有较强抗拒力的声调, 弱势调”指作前字用时对后字缺乏中和力、作后字用时容易被中和的声调。

强势调、弱势调只能在某一个音系中观察,在词调中体现得比较明显。至于它们与调类、调值的关系,还需更

系统地考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高降调比较强势,低凹调比较弱势。例见正文(参看邢向东,2004)。

⑪ 2014年,笔者曾经到临夏与张建军专门调查上声、去声的区别以及连调问题。在单字调部分,一开

始发音人和我们都比较清醒,能够比较清楚地区分上声、去声,但到了大片读字的阶段,发音人开始糊涂了,尤

其不能反复读,一反复就窜调。可是,发音人念词调的时候,却完全不含糊。

■ 34 ■ 中 国 语 文

况 。西北许多方言“买 、卖 ”不 分 ,也是窜调 的 结 果 (邢 向 东 、张 双 庆 ,2011) 。

合 流 :不 少 西 北 方 言 只 有 2 、 个 单 字 调 ,其实是比较晚期的单字调合流的结果。据徐丹介

绍 ,19 8 5年 陈 元 龙 报 道 的 唐 汪 话 还 有 4 个 单 字 调 (徐 丹 ,2014) 。但 是 到 徐 丹 调 查 时 ,“唐汪话

回民汉语的单字基本无声调。只 有 重 音 调 ,基 本 只 有 两 个 模 式 ,即 中 高 平 降 和 中 低 升 降 ,调值

约 是 4 4 2 和 242。”(引 自 徐 丹 ,2014 :9 9 )可 见 ,西北方言的词调如果继续扩展,其结果可能是越

来越多的方言难以调查到单字调。

单字调的合流可能与连读调、词 调 都 有 关 :如 果 处 于 双 音 节 词 、多 音节词某一位置的不同

单 字 调 ,调 位 中 和 ,调 值 相 同 ,在 人 们 的 语 言 意 识 中 ,这 些 字 声 调 相 同 的 印 象 会 越 来 越 稳 固 ,反

过来影 响 单 字 调 趋 同 ,造成单字调合流。

因 此 ,如 果 仅 仅 从 今 天 的 单 字 调 出 发 去 寻 找 它 与 连 调 (尤 其 是 词 调 )的 关 系 ,就会发现某

个 单 字 调 可 能有好几种变调,难以总结出规律。

4 . 词调的确认及其与连读调的区分

连读调与词调在概念上容易区分,但调查实践中如何辨识呢? 由于词调与词语的结构、语

义 紧 密 相 关 ,所 以 ,在 双 音 节 词 范 围 内 确 定 词 调 并 将 它 同 连 读 调 相 区 别 的 时 候 ,可以运用两条

方 法 、三 个 步 骤 。

4 . 1 区分词调与连读调的方法

在 双 音 节 词 中 ,区 分 词 调 与 连 读 调 的 要 诀 在 于 掌 握 两 端 :一 是 什 么 类 型 的 词 必 定 采 用 词

调 ;二是什么类型的词一般不采用词调。根 据 这 两 个 要 点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加以辨识。

1 ) 正向确认法 :用重叠式名词(A A 式 )、 子/ JL/ 的/着/ 了”尾 词 等 结 构 特 殊 的 词 (短 语 )

来 验 证 。凡是与这几种特殊格式的连调式相同的调子,一般可以确认为词调。

2 ) 反向确认法 :利用动宾结构的连调式来排除词调。一 般 情 况 下 ,动 宾 结构的连调式都

属 于 连 读 调 。与动宾结构的连调式相同的调子基本上可以排除出词调。这一方法不能排除例

外 ,但 不 会出现太多的例外。

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的,就要 根 据 语 义 、结 构 、声 调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加 以 辨 识 。

4 . 2 区分词调与连读调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 :调查《方言调查字表》前面 的 “声 调 ”,列出该方言的单字调。

步 骤 二 :调查两字组连调,做 一 个 综 合 表 ,将 在 调 查 中 获 得 的 所 有 连 调 式 填 进 去 。表中要

有 词 例 ,表端和表头注明单字调。

这 一 步 骤 须 注 意 :如 果 单 字 调 中 存 在 多 数 官 话 方 言 中 独 立 的 单 字 调 已 经 合 流 (如 西北方

言中常见的阴平、阳 平合流,阴平、上 声 合 流 ,阳 平 、上 声 合 流 ,上 声 、去 声 合 流 )的 情 况 ,可以预

先将合流的两个单字调分在两栏(紧 挨 着 )排 列 。如 果 列 出 的 连 调 式 表 明 其 连 读 调 、词调也完

全 一 致 ,再 加 以 合 并 。

步 骤 三 :利用 正 向 确 认 、反 向 确 认 ,判断某一种连调模式可能属于词调还是连读调,分别移

人两 张 不 同 的 表 (连 读 调 表 、词 调 表 )中。

这一步骤须注意 :一般情况下词调由首字的声调统领的情况比较多 ;重叠式名词和后字为

“子/ JL/ 的/着/了 ”的连调式可能一致,也 可 能 不 一 致 ,但 都 属 于 词 调 。反 之 ,动宾结构的连调

式 一 般 属 于 连 读 调 ,主 谓 式 、补充式的词也多读连读调。不过要注 意 区 分 “同形异构”“同形异

类 ”的 情 况 ,前者如民和川口回民话“擀 面 、扯 面 ”,作 动 宾 短 语 时 读 连 读 调 [55+35 ] ,作名词时

2019年第 1期 • 35 •

为 偏 正 式 ,读 词 调 [55+21 ]。后 者 如 主 谓 结 构 的 “心 疼 ”,作 动 词 时 读 连 读 调 [55+52 ]调 ,作形

容词 表 “(姑 娘 、小 孩 )好 看 ”时 读 词 调 [55+21 ]。因 此 ,对 于 从 词 的 结 构 出 发 来 判 断 不 能 一 概

而 论 。

步 骤 四 :综合分析移走后剩余的连调模式,并 再 次 分 析 分 别 列 人 上 述 两 个 表 的 连 调 式 ,根

据 其 词 汇 、语 法 、风 格 特 性 等 ,确定它们应当归于词调还是连读调。

这一步骤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词 调 与 连 读 调 可 能 共 享 某 一 连 调 式 ,应 当 分 别 在 两 个 表

中填人共享调。第 二 ,词 调 表 可 能 有 空 格 ,这 属 于 正 常 现 象 。不 要 试 图 将 所 有 空 格 填 满 。第

三 ,不论是连读 调 还 是 词 调 ,都 可 能 存 在 一 个 交 点 上 叠 置 两 种 以 上 的 调 子 ,这是西北方言声调

的常态。越是 语 言 接 触 、方 言 接 触 复 杂 的 地 区 ,这 种 情 况 越 普 遍 。 比 如 ,回民汉语比汉民汉语

存在较多的连调式叠置的情况。

5 . 词调观下西北方言调查模式的改进

如同前人在吴语方言的调查中所经历的,在 西 北 方 言 调 查 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单字无法归

调 的 情 况 ,这 是 在 单字调简化、词 调 发 达 、连 调 复 杂 的 状 况 下 必 然 会 出 现 的 情 形 。鉴于这种情

况 ,我们对西北方言中单点方言系统调查的顺序提出一点改进,并 在 调 查 实 践 中 进 行 了 实 验 。

主要是改变以往必须记完《方言调查字表》再 作 系 统 的 连 读 变 调 、词 汇 调 查 的 顺 序 。具体步骤

步骤一 :利用《方言调查字表》调 查 音 系 ,掌 握 声 母 、韵 母 、单 字 调 的 大 致 情 况 。并建立声

母 表 、韵 母 表 、单 字 调 表 (简 表 )。

步 骤 二 :记 录 500— 10 0 0个 常 用 单 字 音 。2 0 1 4年 调 查 民 和 川 口 回 民 话 ,用 《方 言 调 查 字

表》记 单 字 音 ,用 时 整 整 一 周 ,大 约有三、四 百 个 单字调存疑。发 音 人 马 老 师 说 ,在回民的语言

意 识 中 ,对于单字的声调的认知是很弱的。我们问一些单字的调值时,只好用下面的办法启发

他 :“学 生 问 您 :‘这个字怎么读?’您怎么回答 ?”这实在是没有 办 法 的 办 法 ,也只有对当教师的

发音人勉强有效。到 连 调 、词 汇 调 查 时 ,发 音 人 已 十 分 疲 惫 。2 0 1 7年 调 查 贵 德 河 阴 镇 话 、刘屯

话 ,用《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单 字 表 ( 5 0 0字 ),用 时 1-1.5天 ,为 后 面 的 调 查 腾 出 了 时 间 。

就 目前的语保工程实践看,《中 国 语 言 资 源 调 查 手 册 • 汉 语 方 言 》的 单 字 表 ,可 以 作 为 常 用 字

调 查 的 基 础 。

步骤三 :两字组连调调查,并进 行 连 读 调 、词 调 的 初 步 分 析 、归 纳 。连调调查表应当包括 :

按照中古调类排列的普通双字组(我 们 的 调 查 表 中 每 种 组 合 都 将 动 宾 结 构 与 其 他 词 语 隔 开 );

重叠名词 ;“子 ”尾 词 、“儿 ”尾 词 (“儿 ”化 词 )、“的”尾 词 (“的”字 短 语 )、“着 ”尾 词 、“了 ”尾词

等⑫ 。 比如,我 们 最 近 在 民 和 、贵 德 、天 水 的 调 查 ,在 两 字 组 连 调 调 查 后 ,都要专门讨论如何在

纷乱复杂的连调式中区分连读调和词调,接下来的过程就比较顺利。如果没有这个分析、归纳

步 骤 ,三字组连调的调查根本没有办法进行。

步 骤四 :词汇、语 法 调 查 。使 用 《方言调查词汇表》《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语法调查研究

手册》等 调 查 工 具 ,以及自制的各种针对性较强的语法调查表,详 细 调 查 该 方 言 的 词 汇 、语 法 , * •

⑫ 最近的西北方言调查项目中,李蓝先生主持的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重点方言区域示范性

调查研究•甘肃方言调查》、邢向东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的连调调

查表中,都有这几项内容。

• 36 • 中 国 语 文

同时注意修正、补 充 词 调 表 。

步 骤 五 :连 读 调 、词调的进一步调查、分 析 。词调不 仅 涵 盖 双 字 组 ,而且涵盖该方言常见的

三 字以上、结构特殊的词汇和句法组合。更 深 人 的 调 查 ,应 当 包 含 三 字 组 连 调 调 查 表 ,尤其是

“A A 子 、A A 儿 、A B B、A A B”等格 式 的 名 词 、形 容 词 等 ,需 根 据 不 同 方 言 的 具 体 情 况 而 定 。笔者

使用的是根据西北方言的特点改编的《汉 语 方 言 连 调 调 查 表 》,其 中 包 括 大 量 结 构 特 殊 的 “盆

盆 、盆 盆 子 、盆 盆 儿 、酒 瓶 子 、酒 瓶 瓶 、瓶 瓶 酒 、红 (格 )丹 丹 、牺牺惶惶”等 词 语 。

步 骤 六 :单字音的进一步调查。利 用 《方 言 调 查 字 表 》,调 查 所 有 单 字 ,补 充 词 汇 、语法调

查 中 的 字 ,归 纳 “同音字表”。这 一 步 骤 须 注 意 :归 纳 同 音 字 表 时 ,会 遇 到 只 能 读 轻 声 的 字 。建

议在字表 的 声 调 列 表 中 ,加 人 [轻 声 ]一 栏 。实 在 无 法 纳 人 某 一 单 字 调 的 ,可 以 在 同 音 字 表 后

单 独 列 一 表 ,将这部分字穷尽列举出来。

以上对调查程序的调整,其核心是将单字的全面调查后移,提升连调式调查的地位。以免

出现调查中强行推导单字调的主观做法,更 加 客观地观察单字调、连 读 调 、词调 及 其 关 系 。

就 目 前 的 实 践 看 ,当我们以词调作为语音与词汇、语 法 相 衔 接 的 重 要 阶 段 ,把词 调 放 到 方

言语音的重要地位上时,采 取 上 述 调 查 步 骤 ,既 有 实践上的方便之处,也有理论上的坚实根据。

6 . 余论 :西北方言词调的一致性

西北方言分属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关中片、秦 陇 片 、陇 中 片 、河 州 片 、南 疆 片 ,各方言单字调

的调类和调值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连 读 调 也 千 差 万 别 。但 有 趣 的 是 ,当 我 们 聚 焦 于 词 调 时 ,却

发现这些方言的词调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下面罗列本文所涉几个方言的双音词词调,见 表 9 。为 方 便 比 较 ,调整了词调 的 次 序 。

表 9 西北方言双音词词调比较表

方言点 词 调

岐山(秦陇片) 44+21 31+53 53+21 31+21©

中宁(兰银官话) 44+31 11+53 11+35 11+44 51+31

临夏(河州片) 44+21 21+53 44+53 44+24 13+53

河阴(秦陇片) 55+21 21+52 21+35 55+52

刘屯(崔)(河州片) 55+21 21+53 21+24 21+55

民和(秦陇片) 55+21 21+52 21+35 21+55 52+21

上 述 六 个 方 言 中 ,如果不 考 虑 调 值 的 一 些 细 节 ,词 调 的 前 2 列 完 全 一 致 ,第 3 列 有 4 组相

同 ,其 后 3 列同与不同比较参差。从 方 言 出 发 看 ,中宁、民和两地的词调完全相同,河 阴 、岐 山 、

刘 屯 (崔 )也与它们极其相似。我们可以通 过 更 多 数 据 的 比 较 ,排列出西北方言词调调型的等

级 序 列 。

西北方言中词调的高度一致性,说 明 词 调 的 存 在 是 客 观 事 实 ,在 双 音 词 以 上 的 词 汇 、语法

结 构 中 ,正在形成连读调、词调平分秋色的局面。在 一 些 单 字 调 严 重 合 流 的 方 言 中 ,词调的势

力可能还在不断地扩张。

钱 曾 怡 (200 0 :1 )指 出 :“汉 语 声 调 发 展 的 大趋势是单字调的作用逐渐减弱,有的甚至减弱

到不起区别性作用。”西北方言的词调及其扩散,正是这一大趋势的反映。

⑬ 分别引自吴媛、韩宝育(2016:50),吴媛(2008:146)。

2019年第 1期 • 37 ■

时 认 为 ,西 北 方言的词调的类型和形成,应 当 从 语言接触的 ,从西北汉 语 与 藏

语 、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历史与现实的接触中寻找根源(邢 向 东 ,2004;徐 丹 ,201 4 )。

附 录

刘屯话(崔)有 2 个单字调,平声 13,去声55。平声不分阴阳,上声与平声合流。

刘屯话(崔)共有4 种双音节词调,〇21+24(<阴平/上声+乂),©21 + 55(<阴平/上声/阳平(全部)+X ),

©55+21(< 去声+X ),©21+53(< 非去声+了)。

( i ) 词 :刘屯话(崔)共有4 种词调模式,如下图所示:

( i i ) 时长:对刘屯4 种词调的前后字时长进行统计,如下图所示:

刘屯:连调前后字时长U.236

0.221

0,71

ililil ll■ 前 字 ■后字

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后字时长均大于前字。再经过各连调值的前后字配对样本t 检验(双尾),可见总体上

后字与前字有显著性差异,后字显著长于前字。具体各连调值的检验结果见表10。

表 1 0 刘屯话4 种词调的时长差异比较表

55+21 21+24 21+53 21+55 总

著性值 0.121 0.000 0.000 0.000 0•000

备注 异不显著

( i i i) 响度:对刘屯4 种词调的前后字平均响度进行统计,如下图所示:

• 38 • 中 国 语 文

再经过各连调值的前后字配对样本 t 检验(双尾),可见总体上后字与前字有显著性差异,后字响度显著

高于前字。见表 11。

表 1 1 刘屯话4 种词调的响度差异比较表

55+21 21+24 21+53 21+55 总体

著性值 0.875 0.000 0.000 0.000 0•000

备注 异很 著

参考文献

陈 保 亚 张 婷 2 0 1 8 《对立的充分性和最大对立环境》,《中国语文》第 2 期。

李 倩 2 0 0 1 《中宁方言两字组的两种连调模式》,《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四辑,商务印书馆。

刘 俐 李 1 9 8 9 《回民乌鲁木齐语言志》,新疆大学出版社。

刘 俐 李 1 9 9 3 《焉耆汉语方言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

马 梦 玲 赵 君 闵 斌 乔 婕 2 0 1 6 《贵德县上刘屯话音系记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第 3 期。

莫 超 朱 富 林 2 0 0 9 《洮河流域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方言》第 3 期。

彭 泽 润 2 0 0 6 《论“词调模式化”》,《当代语言学》第 2 期。

钱 曾 怡 2 0 0 0 《从汉语方言看汉语声调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王 洪 君 2 2 0 0 《汉语的韵律词与韵律短语》,《中国语文》第 6 期。

吴 2 2 0 8 《《 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及中和调的模式》,《南开语言学刊》第 2 期。

吴 韩 宝 育 2 0 1 6 《《 言 研究》,中 。

五 臺 1 8 6 《关于“连读变调”的再认识》,《语言研究》第 1期。

邢 向 东 2 0 0 4 《论西北方言和晋语重轻式语音词的调位中和模式》,《南开语言学刊》第 1期。

邢 向 东 张 双 庆 2 0 1 1 《关中方言例外上声字探究》,《陕西师大学报》第 2 期。

王兆 2 0 1 4 《吴堡方言 研究》,中 。

徐 2 0 1 4 《唐汪话研究》,民族出版社。

张 洪 明 2 0 1 4 《韵律音系学与汉语韵律研究中的 问题》,《当代语言学》第 3 期。

张 建 军 2 0 0 9 《甘肃河州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 建 军 2 0 1 5 《临夏方言声调不稳定现象初探》,《中国社会科学报》9 月 1 0日第008版。

邢向东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xingxd@ snnu.edu.cn;马梦玲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zouny@ 1 2 6 .com

2019年第 1期 • 39 •

ZHONGGUO YUWEN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January, 2019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ZHAO Tong, Types of sound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addition to the two types of sound change supported

respectively by the Neogrammarians and the theory of lexical diffusion, i.e ., phonetically gradual but

lexicaHy abrupt change, and phonetically abrupt but lexically gradual change, two more types are

attested, that is, gradual change on both phonetic and lexical level, and abrupt change on both

phonetic and lexical leve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ound changes, it is believed that pure split is

usually phonetically gradual while merger is probably phonetically abrupt. Near-merger is probably the

transition from phonetically gradual change to merger.

Key Word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ound change, gradual change, abrupt change, split,

merger

AKITANI Hiroyuki, NOHARA Masaki, The rounded-vowel hypothesis in Old Chinese and Min

dialectsThe rounded-vowel hypothesis, first proposed by Sergej Jaxontov ( I960), is one of the basic

studie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ix-vowel system in Old Chinese. Modern Min dialects still preserv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unrounded vowels and rounded vowel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words ‘ qudn

泉 ’ , ‘/ 加 反 / / 加 飯 ’ , ‘/^ 發 //& 髪 ’ and ‘ gzU 過/gzU 裹 , Ae’ 禾 ’ in Min dialects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and shows that the most archaic phonological stratum of Min dialects possibly dates back to

the period as early as the 3rd century BCE.

Key Words: Old Chinese, rounded-vowel hypothesis, Min dialects, phonological stratum

XING Xiangdong, MA Mengling, Lexical tone of Northwest Mandarin and its relation withcitation tone and tone sandhi

Lexical tone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tone which occurs in the words or phrases of two or more

syllables, and which cannot be inferred from the sandhi of citation tones in Northwestern Chinese

dialects. Lexical ton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itation tone and the tone sandhi; however, the

latter two are on the phonological level, while lexical tone is related to morpholog and syntax. Five

features of lexical tone are illustrated, including that it has limited types, presents fixed forms,

exhibits conformity between high/low pitch and lo n g short or s t r e s s d unstressed syllables, shows initial

syllable controlling, and has earlier stratum than its corresponding citation tones and tone sandhi. Two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concepts above. On account of the situation in Northwest

• 126 • 中 国 语 文

Mandarin where the citation tone is simplified, the tone sandhi is complex and the lexical tone is

advanced,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certain adjustment be made to the investigating procedures on the

dialect.

Key Words: Northwestern Mandarin, lexical tone, citation tone, tone sandhi

YUAN Dan, The origin and sound change of aspirated fricatives sh- /ph- in the Tongjingsubgroup of the South-Wan Wu dialect: A case study of the Xinbo dialect

From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aspirated fricative is a rare phonetic typ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Xinbo (新博) dialect, the special initials deriving from the groups of cozig ( 从 ) , he

(邪), ( 澄), ( 崇),c/itrn ( 禅),c/izitrn ( 船 ) , gzm ( 群), ( 厘 ) of middle Chinese are

esentially aspirated fricatives sh- /p h-. These aspirated fricatives are resulted from the sound change of

* z-> sh/ and the aspiration should be from the devoicing of the breathy vowel,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Shanghai dialect. As aspirated fricatives in the Tongjing subgroup are rather

unstable, two predictions are given on their further sound change.

Key Words: South-Wan Wu dialect, Tongjing subgroup, aspirated fricatives, experimental analysis

WEN Changyan, The phonetic origin of possessive singular personal pronoun in Hakk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any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possessive

singular personal pronoun in Hakka dialects, and claims that: a. possessives of singular personal

pronouns in Hakka should be outcomes of sound merger; b. except for those in the Liancheng dialect,

these possessives were initially formed by merging with the prefix “a-阿” in kinship terms and later

developed into general attributives; c. in some dialects, they may have underwent a second or third

phase of merger with the particle “ e 个 (的)’’; d. the sound of possessives tends to resemble that of

their counterpart in nominative and accusative.

Key Words: Hakka, possessives, origin of sound change, sound merger, “a-”, “ e 个 ( 的) ’

ZHU Qingxiang, On the counterfactual reading o f j / n奴似’ (应该 ) 0 办 (的)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yinggai ( should’ 应 该 ) 0 de (PART 的 ) can have

counterfactual reading and non-factual reading when describing specific events, and it may also have

factual reading or express long effective obligation which is irrelevant with counterfactuality. Thus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nggai 0 de is dependent on two factors: long-term effectiveness and obligation.

Besides,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de at the end is better considered to indicate confirmative emphasis

rather than counterfactuality or non-futurity.

Key Words: de 的, counterfactual,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bligation

ZHANG Huili, PAN Haihua, 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 a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event

structureIn Henan dialects, systematic verb inflection, named as 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 is widely

applied for the indication of grammatical meaning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vent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examines the hypothesis that 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 can denote perfective aspect. It is

2019 年第 1 期 • 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