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懷觀境—王育真的窗景創作論述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0759/2/oca102125.pdf澄懷觀境—王育真的窗景創作論述...

89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欽賢 博士 澄懷觀境—王育真的窗景創作論述 Purification and ContemplationYu-Jen Wangs Discourse of her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of Frame Scenery 研究生:王育真 撰 中華民國一0五年八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欽賢 博士

    澄懷觀境—王育真的窗景創作論述 Purification and Contemplation-Yu-Jen Wang’s

    Discourse of her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of

    Frame Scenery

    研究生:王育真 撰

    中華民國一0五年八月

  •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Purification and Contemplation-

    Yu-Jen Wang’s Discourse of her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of FrameScenery

    澄懷觀境—王育真的窗景創作論述

    Student: Yu-Jen Wang

    Advisor: Professor Chin-Hsien Lin,Ph.D.

    August,2016

  • 澄懷觀境—王育真的窗景創作論述

    Purification and Contemplation-

    Yu-Jen Wang’s Discourse of her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of

    Frame Scenery

    by

    Yu-Jen Wang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美 術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of Fulfillm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Master of Arts of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The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ugust,2016

    Thesis Supervisor:Professor Chin-Hsien Lin, Ph D

    中華民國 105年 8月

  • i

    澄懷觀境—王育真的窗景創作論述

    研究生:王育真 指導教授:林欽賢 博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摘 要

    『澄懷觀境』一詞是借用自晉宋年間畫家和美學家宗炳所言:「老病俱至,名山

    恐難遍睹。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1期藉由自然環境的觀察將客觀的自然情境與

    主觀的生命哲學交融之後,以繪畫傳達個人對生命的省思,最後提升到內在本質的探

    討。筆者以框景為創作主題,中介「窗裡」、「窗外」兩個不同的空間場域,跨越框界

    看見內在真實得自我,詮釋生命找到寧靜與未來。

    第一章緒論說明探尋最初創作研究動機。第二章創作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包括「限

    制中的自由選擇」與「時空之外的齊物逍遙」兩部分。先就儒家先賢言論,認清生命的

    限制與生命意義;再引述存在主義學說,發現人的自由選擇,使存在不只是存在而能超

    越存在;再就心理學與現象學觀點,突破時間與空間的有限性;最後則在莊子齊物逍遙

    思想中,尋獲生命的自由與人格的平等。第三章創作理念說明筆者此次創作即是結合窗

    框與記憶、自然與情感、重組與再現、形式與技法的過程。再現空間是將記憶中的窗轉

    化為內在意象。將風景山水,當成人生行旅中對於客觀現實的意象投影,也是人生處遇

    與情懷個性的表現。最後以西方油畫寫實技法,融入東方虛靜美學創作系列窗框風景作

    品。第四章針對筆者作品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分析,延伸上述各主題的論述。第五章則

    以創作省思與展望未來,闡述個人在此創作歷程獲得的想法及經驗,期許自我開創新的

    繪畫語彙與新的視野。

    關鍵詞: 窗景 澄懷 再現空間 虛靜

    1 凌繼堯著,<美學 15 課>,(臺北市: 五南圖書,2007)頁 45

  • ii

    Purification and Contemplation-

    Yu-Jen Wang’s Discourse of her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of Frame Scenery

    Student: Yu-Jen Wang Advisor: Professor Chin-Hsien Lin, Ph D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

    The term of “purifying one’s mind to contemplate the circumstances” is borrowed

    from painter and aesthetician Zong Bing of the Jin-Song Dynasties. As Zong said, “Aged and

    ill, I am afraid that I can no longer visit all the famous mountains. Now, I can only purify my

    mind and contemplate the way to yovage among them as I recline.” Through an observ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above concept aims at mixing objective natural circumstances

    with subjective life philosophy, and then deliver a personal review of life through paiting,

    which leads to the search for the essence within eventually.The researcher takes “frame

    scenery” as a subject of creation serving a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two space field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window. Crossing the boundary and one can see the true self within, and

    express oneself just to find peace and perspective.

    Chapter 1 introduces the initial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he creation. Chapter 2 presents

    the theoretical base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ing two sections: free choices within

    limitations and without beyond time and space. After gain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trictions and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 Confucian scholars, it cites

    Existentialism on people’s free choices, finding that existence is more than existence and goes

    beyond. Next, it breaks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from the aspect of psychology and

    that of phenomenology. Last, with Zhuangzi’s concept of all things are equal and free, one can

    find freedom in life and equality in dignity.Chapter 3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creation,

    illustrating the researcher’s artworks this time as a combination of frame and memory, nature

    and emotion, reconstr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s well as form and technique. The

    re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forms the frame in one’s memory into inner images, taking such

    landscapes as a reflection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in life’s journey, and a display of

    circumstances and personality. It’s a fusion of the realistic technique of oil paiting in the West

    and the frame view of “emptiness-tranquility” in the East.Chapter 4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expression of the researcher’s artworks, offering an extension of discussion of the

    various themes above. Chapter 5 features a self-reflection and a future prospect, elaborating

    my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acquired from the creation process. Hopefully, I can develop a

    painting language with a new vision!

    Keyword: frame scenery、purification、representational space、tranquility

  • iii

    謝 致

    藝術創作是豐富人生的法門,在美術系研究所求學的三年期間,對我來說就是人生

    豐收的寶貴階段。除了藝術創作形式與技巧的學習之外,更透過書籍與資料研讀,接觸

    哲學思想與藝術創作心境。工作多年的雜事繁亂,經由重拾學生身分的專注,方能再度

    點燃對創作的熱情。在這三年過程中,真心感謝師長、夥伴及家人的支持與包容,才能

    順利完成創作。

    今日所完成的一切,首先感謝指導教授林欽賢老師的用心指導,從最初論文方向的

    引導、文獻理論的補遺、論文撰寫的建議以及作品創作的教導,讓我能以寬廣視野清楚

    掌握方向,突破舊有創作技法,進而順利完成論文與作品。亦要感謝黃嘉勝老師、游守

    中老師,兩位教授對論文及創作細心審視,並給予細緻且誠摯建議,使筆者能在論文過

    程中不斷檢討修正,達成論文論述完整性。三年多來承教於系上多位老師的指導與磨練,

    也一併在此致上感謝敬意。

    再者,感謝所有研究所同學的協助與包容。暑假酷熱氣溫下,大家仍能以幽默熱情

    的方式,互相協助合作完成課業要求。當課堂需要特殊繪畫材料時,大家跑遍中部各地

    幫忙購買的情誼,真的令人感動。特別是昔日大學同窗,彥劭、志偉,還有學弟佳新,

    有緣昔日同窗且今日同學並進,實為人生莫大緣分。

    最後要感謝支持我的家人,家人的體貼與體諒是我內心最深的幸福。每逢暑假的學

    習時間,忙於課程與創作忽略照顧家庭,真心謝謝家人的諒解,也希望未來人生路可以

    一路幸福攜手走下去!

    王育真 謹誌於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進修專班

    中華民國一 0 五年八月

  • iv

    目 錄 頁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 i

    謝 誌 …………………………………………………………………………… i i i

    目 錄…………………………………………………………………………… iv

    圖 目 錄……………………………………………………………………………v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作研究方法與步驟……………………………………… …… 5

    第三節 創作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9

    第二章 創作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限制中的自由……………………………………………………1 1

    第二節 跨越時空的齊物逍遙……………………………………………1 5

    第三節 窗框中的內在風景………………………………………………1 9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分析…………………………………………31

    第一節 窗與空間的連結………………………………………………………… 31

    第二節 視覺化的靜謐美學………………………………………………3 5

    第三節 空間表現技法探究………………………………………………3 7

    第四章 作品內容分析與詮釋…………………………………………44

    第一節 澄懷系列………………………………………………………… 4 4

    第二節 遇境系列…………………………………………………………5 8

    第五章 結論………………………………………………………………7 3

    參考資料…………………………………… ……………………………… 7 6

  • v

    圖 目 錄 頁次

    圖 1 研 究 步 驟 架 構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圖 2 大 衛 . 菲 特烈 《 旅 者 靜 觀 雲 海》 … … … … … … … … … … … … … … … … … … 2 0

    圖 3 大 衛 . 菲 特 烈 《 凝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0

    圖 4 大 衛 . 菲 特 烈 《 窗 前 女 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圖 5 大衛 . 菲特烈《畫室裡的菲特烈》 … … … … … … … … … … … … … … … … … 2 2

    圖 6 波 納 爾 《 早 餐 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圖 7 波 納 爾 《 鄉 下 餐 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圖 8 波 納 爾 《 餐 桌 與 庭 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圖 9 波 納 爾 《 開 著 的 窗 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圖 1 0 馬諦斯《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 》 … … … … … … … … … … … … … … … 2 7

    圖 1 1 馬 諦 斯 《 舞 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圖 1 2 馬諦斯《紅 色的和諧》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8

    圖 1 3 馬 諦 斯 《 有 小 提 琴 的 室 內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

    圖 1 4 馬 諦 斯 《 埃 及 窗 簾 的 室 內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

    圖 1 5 磚 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圖 1 6 《 淡 然 - 素 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圖 1 7 《 呼 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圖 1 8 《 秋 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圖 1 9 《 安 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圖 2 0 《 淡 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圖 2 1 《 靜 謐 之 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圖 2 2 《 幽 微 之 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圖 2 3 《 轉 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圖 2 4 《 安 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圖 2 5 《 隨 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

    圖 2 6 《 幽 微 之 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0

    圖 2 7 《 淡 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圖 2 8 《 淡 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 vi

    圖 2 9 《 跨 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圖 3 0 《 自 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圖 3 1 《 如 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9

    圖 3 2 《 呼 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

    圖 3 3 《 轉 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

    圖 3 4 《 秋 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5

    圖 3 5 《 映 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7

    圖 3 6 《 靜 謐 之 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9

    圖 3 7 《 實 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 - 1 -

    第一章 緒 論

    南北朝時美術理論家宗炳(375 年-443 年南朝宋畫家)在《畫山水敘》

    提到:「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至於山水,質有而趣靈」2。其中聖人是

    深識天人合一之道的人、賢者則是內心澄懷、不受外物執著的人。當他們投身大

    自然時能看到山水是「質有而趣靈」,是物體外在性質依舊存在,而內在趣味正

    盎然呈現。

    對筆者而言藝術創作是一種內在語言的象徵,筆者以自己的口音語言敘說

    生命穿越時空的人生故事與沿途風景,藉由創作題材與自我內在對話,探索置身

    其中的世界對自我生存的價值,從創作過程中尋求生命實相與存在的意義。將覺

    性融入生活與創作中,與客觀對象相通相合,覺知映象與表象交織的本質,藉由回

    歸自性的凝視,再現看見之景物,用傾聽內在的語言的言說,使靈魂意象趨向於

    完整。

    第一節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創作研究動機

    前幾年在生命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死別一一接踵而來。最早從生命宴席中離開

    的是高齡的外公、外婆和阿嬤,儘管心中充滿不捨卻也明白這是人生最後的盡頭。

    人生本是如此。然而,去年中秋過後,一個突如其來的內臟動脈破裂,短短 5

    個小時,死神無情的帶走公公,這個時間離婆婆往生不到半年……….。死亡無

    預警的降臨在一貫平凡的日子裡,著實的令人不知所措。

    「生命就是如此長長的劫數的甬道,我們在暗處行走遙遙的盡頭有個亮光,

    依稀地照著暗路,可是我們永遠無法企及那盡頭,當我們抵達時正是我們

    2 同註 1,頁 45

  • - 2 -

    閉眼離世之際。」3

    親人驟逝翻覆起之前老人家走的種種情緒,原來那個「人生本是如此」只是一種

    逃避的想法。充滿劫數的甬道無時無刻存在生命之中,我們即使行走的小心翼翼,

    命定卻是躲不開該來的劫數。該如何看待無法回頭只能依直往前的人生呢?這樣

    的思緒與恐懼在心中油然而生。

    人為什麼活,該怎麼樣活?該怎樣面對死亡?從何處來是「生」,到何處去

    是「死」。這是人生的哲學拷問。生命在時空中穿梭,在有限的生命時間中,生

    命的意蘊最深沉的思考應是找到生存的意義。生命,就是不斷的在時間縫隙中流

    變,生生滅滅,剎那剎那之間,分秒之間,前後不同。「我們的存在是無始無明無

    終的狀態;在世,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剎那」4身處無始無明無終的狀態,

    卻必須深深刻刻體驗著在世的悲歡離合,因為我們自身存在這世 界。

    猶記的在公公喪禮結束,家中一切回復到原來平靜的狀態。我站在老家廚房

    的窗前望向外面。外頭陽光絢爛一切景物依舊,卻人事已非,家屋仍在,但離去

    的人卻永遠不會再出現在這個空間。筆者不自主地拍下廚房窗景,回家整理時驟

    然發現,是因為窗內的暗處才得以望見窗外風景。親人的生離死別、人、事、物

    的變動與不確定性隱藏在生命幽暗處,它們隨時緊跟在旁,這就是生命存在的必

    然。壓力、焦慮、傷痛、悲苦如窗框一般桎梏著心靈,心境似乎不知不覺被安處

    的現實限制住。但生命不應如此,人生即使站在幽暗的窗內,即使身處生命泥濘

    中,只要願意改變心念,離開自己熟悉的位置,跨越固有的思維,站在彼端看待生

    命中的必然,就會發現,人可以行走的軌跡﹐絕對不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表象而

    已。

    人生充滿許多有形無形的限制,身體限制在客觀環境中,生命限制於不可逆

    的無常裡。但心卻是自由的,即使被限制在既定的人生框架內,一樣能藉由靜心

    觀照,看見自身的真性。將心念意識過濾到最純粹的層次來觀看身處的「世界」,

    透過整個身體的感官感知生命的全部,「洞見」(insight)心中所見的風景。於是,

    窗系列的構思便以此起始。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沿著生命起始的軌跡,從自然中體悟生命意蘊。人之存有

    3 余德慧著,《生命史學》(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3)頁 13

    4 余德慧著,《生死無盡》,(臺北市:張老師,1997),頁 71

  • - 3 -

    者透過閱讀自然,可以產生出某種感受,這種感受並非只是一種同情共感,而是

    串聯起人與自然事物之間的某種關係的心理反應,是一種存有的提昇,也就是「情

    感的昇華」。

    筆者的生命起點的足跡始於那片一望無際的嘉南平原上,以平原為起點,一

    步步地行走臺灣這片土地,拼接成一幅叫「人生」的地圖。童年記憶是連結在結

    伴穿梭稻穗田埂之間,冰涼田土的觸感是與自然相觸的最深回憶。那一幕幕融入

    生命歷程的大自然景象,一點一點從身體五感中滲入記憶的海馬迴之中,再進入

    意識裡,成為生命的源頭。

    生命源頭的家屋是我們生存活動與體驗的發源地。童年自然景物的呼喚,驅

    使我們找到自身曾經的存在。「我們終其一生都會在白日夢(daydream)裡回到

    這個角落」5故鄉的景象色彩,無論身處何處,總是在時間的裂縫中傳來一道道

    真實而響亮的鈴聲。在鈴聲迴盪中重回深邃記憶的某處,重新體驗安居其中的靜

    謐感。

    「迴盪是一種人直接在現場,想著不在現場的事----透過眼前地看著遙遠的

    過去,回到眼前的現場,重新迴響。」6

    自然景象昇華成為自身心靈棲息之地。生命旅程行走在四時的輪替中,行旅之中,

    回憶會突然以影像停格的畫面,在腦海中形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充滿我們曾經

    的生活經驗,它是一個充滿回憶與生命軌跡的空間,而我們從這停格的空間畫面

    找尋到自身存在之意義。

    將人生體悟敞開在走過的風景之中,留下存在的足跡。人生經驗凝聚自然之

    中,歷經多少春夏季節遞嬗,日月交替。當年歲漸長,時至中年,當一步一步走

    過悲喜離合,體悟到人生種種,便漸漸理解到,人真是自然宇宙流轉中的小小一

    芥。朝霞、晨霧、微風、暮靄環繞其中的平凡景象,反而是心底歸依的幸福之地,

    生命感知,總是在細微之處。身處自然宇宙間,習古人「心閒境隨勝,眼靜山增奇」

    7,歷緣對境,藉事練心,靜觀環境的變化,也靜觀自己心靈的轉化。於是風景意

    5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

    (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3)頁 70 6 余德慧 著《生命史學》,(臺北市:心靈工坊,2003 )頁 135

    7 段克己《二妙集》 引自 章利國 《中國古代繪畫美學中的靜氣 》

  • - 4 -

    象成為這次創作研究動機。

    藝術創作是一種生活之道,生命存在世間的經驗是最好的題材。生命意蘊就

    體現在平凡的、普通的、日常的生活中。凌繼堯在美學的 15 堂課中提及:

    「人生感喟和對生命的思索是具體的、切實的、可以觸摸的。然而這不是簡

    單的情感宣洩,它是對命本體的嗟嘆和回味。它不是生理的,而是審美的,

    對人的精神世界起著一種洗滌與淨化。」8

    美學的源始形式,是使篇生命本質充分呈現。感受在於心,「人何以知『道』﹖

    曰﹕『心』」 《荀子.解蔽》9,心無旁鶩、不假思索地「觀察著」人生點滴,關

    鍵在於「不用心智做分析」。只在全然的感受,不涉及思維,此即佛教中的「內

    觀」。直接洞見真相,洞見生命中歷經的風景意象。生命與生活是一體兩面,從

    生活經驗的縫隙中瞥見生命本質,當我們以某種興味凝視流轉身邊的某些事物,

    專注體驗生活清清楚楚的相貌,新的體悟湧然而生,藝術的生命因其潤澤得以愈

    發熟練燦爛。

    二、 創作研究目的

    本論文研究在於透過視覺藝術的創作與書寫,尋找人生歷程的記憶與生命

    形式在時空中的變意及存在意義,呈現體悟生命本質與外在自然景物相互碰撞凝

    聚後的意境,發展出更具深厚意蘊、更寬廣的藝術創作可能性,驥望經由此創作

    研究,達成以下目的:

    (一) 透過實際創作研究,以寫實形式表現出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深入形物

    的觀察與風格形式的呈現,探究媒材在畫面空間呈現的技法表現,此空

    間凝聚詩意與內涵。

    (二)以西方藝術理念,吸取採納東方繪畫觀念,並進行交錯的整合與匯

    以西畫寫實畫技法表現繪畫的精神本質,藉由東西方藝術精髓的串聯,

    表現內在清明澄懷之內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a5290010102vg.html 擷取日期:2015.7 8 同註 2,頁 301

    9 錢新祖著 ,《中國思想史講義》,(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3)頁 9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a5290010102vg.html

  • - 5 -

    (三)以文字或圖像記錄創作過程,使日後能清楚明確的反芻當時創作的心

    念﹐延續此次的創作經驗與反思,鑽研更精進的寫實技法,並更多元題

    材之創作喚起畫家與觀者視覺記憶中的連結與認同,使個人的創作歷程

    與作品發展呈現更為清晰完整。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論文研究的最終目標乃在於作為藝術創作的實踐,期望透過觀照冥思的自

    我鍛鍊及理論的鑽研再和實際創作互相整合。是故文獻的收集整理,資料的統整

    歸納分析,皆以趨向視覺藝術創作為主要依歸,故本創作以靜心觀照之心境鍛鍊、

    文獻探討、創作實踐等方法達成研究目的獲致創作成果。

    (一)觀照冥思

    透過「澄懷靜心」,進而明心見性,跳脫習慣的思考束縛,放下我執,

    不同視角與思維中瞭解生命事物蘊含的本質,透過本質的觀照,覺知敞開於現

    實世界中自身的存在,新的力量與思辯得以在藝術想像中開展,與生俱備的能

    量即是創作的原動力。

    (二)文獻探討

    針對研究主題進行藝術的文獻蒐集與探討,是此次專題研究的第一步。

    透過大量閱讀藝術史、東西方哲學、美學、心理學、心靈修習方面的論著,歸

    納其學理與論點,思考藝術哲學與美學層面上的意涵及以之為創作的理論基礎。

    在文獻探討上以儒家「知命行義」、存在主義的「自由選擇」為中心思想闡述

    生命的坎陷與突破。再以梅洛龐帝《身體置入》與莊子的《齊物逍遙》為脈絡

    探究時空限制的超越,切入物我合一之創作主軸。再藉由分析不同的美學觀點,

    並以感悟與體驗為仲介,透過創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期達成理論與創作

    之整合。

  • - 6 -

    (三)創作實踐

    唯有實際表達,才能將虛空意象轉為真實。此次創作研究以大自然為主體,

    心神領略其生生不息之景象,再以客觀之眼融入主觀心境,凝聚有所感悟題材,

    結合東方虛靜意境之精神,藉由創作予以呈現,以實際的創作活動將個人意象

    內涵轉化為視覺形象。

    二、研究步驟

    (一)生活體驗:1 .觀照自我:以呼吸帶動靜定放鬆,保持對事物的敏覺,

    以冥想、靜坐活動,沉濾心緒,懷著信任靜待內在智者為

    我傳來合適的意象或視域,讓被觸動的心靈的空間自由馳

    騁。

    2. 紀錄靈光與體悟:柏格森認為必須藉由內省,讓才能直

    覺回到內在狀態的自我,此乃為內在生命,即是內在意識

    狀態。10 專注個體的直覺體驗與自性心靈的照見,將生

    中每一個當下的片刻乍現的靈光或即席的感知紀錄書

    寫。

    (二)實踐並思考理論:思考藝術創作與生命實相的啟發。將創作及思維

    中涉及的議題加以整理、統合。

    (三)資料的蒐集與整理:閱讀相關之哲學、美學、心理學等理論文章,

    從中學習先人、學者的智慧、學識或觀點,運用於創作中,

    進而探究創作與理論思維的關聯性。

    (四)創作理念的形成與實踐:從行旅中畫面的資料收集,草圖製作繪

    製,寫實技法鑽研與媒材實驗嘗試至完整創作的實現。

    10

    鄺芷人著,《生命之河:生命與生命哲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10)頁 206

  • - 7 -

    用心體驗生活

    觀照自我與紀錄體悟

    確定研究主題

    蒐集文獻資料

    理論學理探究

    論文撰寫

    創作研究試驗

    作品創作

    理論與創作相互印證

    回饋與修正

    完成論文與創作

    論文與創作發表

    (圖 1):研究步驟架構圖

  • - 8 -

    第三節 創作研究範圍

    創作的初始往往只是一個直覺的衝動或意念,創造者表現的深層心理的探

    求絕非在完整理論闡述之後才予以進行。對於創作者來說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

    每一個即逝的畫面,都能隱含許多可供創作的訊息。當創作者隨時保持著一種對

    生活中一切事物的敏銳度與觀察力,將直覺轉化為情感,並從直覺的宰制中解放,

    透過不斷將內容與形式不分彼此的相互融合, 以合適的外化方式,表達哲理與內

    在意蘊的追求。藉此不斷增長自我知識自我能力,使創作活動能長期持續進行,

    藉由創作過程引導思想更具深度。

    一、 內容範圍

    內容是藝術創作之重要元素之一,「內容」是形而上的,作品所表達的意蘊

    與內涵必須間接從畫面或作品呈現,藝術的內容意指藝術的主題。此次創作研究

    以自然景象為其範疇,觀察自然萬物在大氣能量中色彩的幻化。創作內容以窗為

    媒介,結合行旅中邂逅之自然景象,形成一個再造的自然景觀。畫作猶如一扇窗,

    啟窗觀看,心象的世界悠然其中。再藉由寫實的描繪表象,轉化成個人主觀的心

    靈感受,表達心境體悟其中的自然景色作品。此乃界定時間從二 0 一三年至二○

    一六年,就讀暑期進修研究所四年間創作的作品為主。

    二、 形式範圍

    直觀的感悟需要將其對象的輪廓以確立創作形式與結構明確表達出來,將

    抽象的感覺予以賦形,再以色彩、線條等必要元素使其具體化。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說:

    「藝術的形式(form)是美的實現,其創意要從其「觀念」中尋找,觀念之

    完成就是其內容的體現,同時也就是形式的完成……每一特定的形狀,也

    即是每一觀念內容所賦予作品本身的特定形式,應該是永遠要適合其內容。」

  • - 9 -

    11

    在此次創作研究筆者以寫實具象的形式表現內在觀景之體悟,在表象的寫實描

    寫下慢慢地轉換成個人對畫面的觀照感悟。將時間空間融合成光影色彩,整合

    外在風景意境與內在心象世界。

    三、 技巧範圍

    以古典油畫技法為主軸,透過寫實事物的形式,藉以物體與光線達到其所

    能表達的非寫實之境界。嘗試在平滑水性基底層中, 實驗不同色彩之透明度在

    疊色之後透過底色的混色效果,再覆以細膩的心理筆觸,呈現寫實兼寫意之創

    作內涵。深入油畫特質的鑽研,利用油畫材料特性,以乾擦、敷染、留白、厚

    塗等方式形塑題材之再現,呈現出極具個人化的油彩質地。再佐以空氣遠近法

    與色調對比表現出畫境深遠空間,建構自身的寫實風格。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 澄懷

    為靜心,清心之意。「澄懷」出自六朝山水畫家宗炳:

    「宗炳一生"棲丘飲壑,三十余年",好山水、愛遠遊,歸來將所見景物

    繪于壁上,臥以遊之,謂"澄懷觀道"」12。

    此語所言是文人的心靈境界,即以達至澄澈的空明的心境來看待世事,潛心創

    作,愉情於純淨的創作當中。並將之擴及日常的行走坐臥間,透過靜心冥想、

    沈思的精神生活模式,蕩滌心靈,得以在面對外境瞬息無常的變化時,重獲平

    靜的精神自由。

    11

    劉思量著,《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9)頁 26 12

    同註 10,頁 45

  • - 10 -

    二、 觀

    觀(梵文:vipaśyanā,巴利語:Vipassanā),又譯為內觀,佛教術語,

    意為以智慧來觀察,是修行方法之一。字面上的意義是往「內」去「觀」察身

    心的實相。13觀是專注的意識,觀當下,觀進入身體感官中種種外在實相,卻

    能不帶任何主觀評價。從「身體」「感受」,藉由觀照呼吸返回自己內在,以自

    性的澄靜培育敏銳及全然的覺知能力。

    三、 境

    此處之「境」指的是「境界」,「境」非但指景物而言,亦兼內心之感情

    而言。是一種直指內心的本然覺悟與感受,是一種超越功利是非的審美直觀。

    客觀的景透過藝術之眼凝觀感悟,繼而啟發與豐厚深層的內在生命觀審。

    1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7%80_(%E4%BD%9B%E6%95%99)擷取日期 2015.8.25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7%80_(%E4%BD%9B%E6%95%99)

  • - 11 -

    第二章 創作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本創作研究之理論基礎分為二節闡述,第一節「限制中的自由選擇」,是就

    儒家與存在主義哲學觀點看清生命本質,並體悟藝術創作在生命中的意義與重要。

    第二節「時空之外的齊物逍遙」,是要進入風景畫家創作的內在心靈思想,了解

    時間入流與空間體驗的觀念,並在莊子齊物逍遙思想中進入時空之外,達到物我

    合一之境。茲分析如下:

    第一節 限制中的自由選擇

    生命存在的限制也就是所謂「命限」。孔子及儒家先賢提出「立命行義」的

    觀點來突破生命限制,內在的天命並非人力所能掌控,但命也代表使命和天賦,

    善用天命就是突破命限。「義」就是「宜」,是外在的合適行為,外在的行為是個

    人可以選擇的。「行義」如同存在主義的自由選擇思維,在選擇之後創作者透過

    對自然風景的重組與詮釋,在作品的窗架中,視線雖被侷限在四方之間;看似限

    制卻更能聚焦窗框之景,在窗框內外皆經由藝術之眼,選擇感動自己的人生風景,

    讓意識穿越時空無限延昇,達到更高境界的意識自由。

    一、 命限—人的生命限制

    人生存在諸多限制,最大的限制就是時間與個人能力的有限性!在有限生命

    中人生經過悲歡離合的淬鍊,使人對生命意義乃至所有事物的存在產生疑問,虛

    無便在此刻悄然現身,終將成為我們的命限。

    生命是福禍相依的循環過程。一方面是生命的耗散和事物的無常,用以營造

    人生的理性、邏輯、規劃,往往在無常突如其來的造訪後,散落一地,令人無力

    拾起。另一方面是要尋找生命的方向,讓生命可以重新復位。人一切經驗、思想、

    情緒、意志、價值,都唯有其限制才能凸顯出意義。

  • - 12 -

    「我們必須從生命過程中瞭解人性;當遭遇破裂、逼迫、焦慮的煎熬,輾轉

    哀歎;生命不再向外耗散而回歸於己,在此深探的主觀悲情中,始會停止外

    在的發問,停止左右而言它,獨自面對生命的解決問題。所以,人性必經

    痛苦的提煉、淨化。」14

    二、 知命行義—人的生命意義

    對於生命的限制問題,在中國哲學史裡,最核心也最重要的看法大概是「命」。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日》

    孔子將「命」解釋為每一個人的「天命」,是「每一個人都能從超自然、超現實

    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應當執行的使命。」15孔子「知天命」之說,是從人生的

    種種限定來加以認取,藉此觀照人生安頓生命。生命時間雖然有限,但每個人因

    為有自己的使命將讓生命產生意義。再者與「命」互相配合的思想是「性」,是

    每一個人天生的稟賦。

    「每一個有一種稟賦,這個稟賦是人性在個人身上的表現,而人性是天生

    的,是上天給人類的使命。」16

    在這個解釋之下生命的限制將不再是限制,時間限制的危機將化為使命追尋的無

    限。“知天命”在本質上可以看作是對於個人的內在精神生命與浩瀚宇宙之間找

    到一種內在的和諧與貫通。

    儒家思想對於生命本質的闡述,除了「命」與「性」的相互配合外,對於「義」

    的闡述是另一重點。勞思光先生曾用「義命分立」來概括孔子對生命本質的看法。

    簡單地說,「義命分立」的意思是:

    「義是內在的,可為人主宰的,屬應然的領域;命則是外在的,不為人主宰

    的,屬實然範圍。人應該行義,但行義的結果是好是壞則屬命,不為人所

    14

    陶國璋 著,《生命坎限》,(臺北:書林﹐1995)頁 4 15

    許倬雲 著,《萬古江河》,(臺北:漢聲,2006)頁 66 16

    同註 17,頁 67

  • - 13 -

    支配。」17

    人的行為是在各種限制之中,選擇自己的應為與可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

    生命限制而呈現出有限的自由,雖然身體是被限制在時間與空間中,但人的意識

    卻能擁有無限的自由,讓思想可以自由馳騁。

    人生的積極意義是要把握人的本質,晝分自然與人文意義的自我生命,體認

    到有限的生命雖是短暫,但人生的意義卻是永恆,它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距離、

    成就的大小,而是在當下我們怎樣去看待自己。創作雖是一條辛苦道路,但藝術

    家在旅程中將天賦化為畫面,使生命點滴灑落作品中,讓命限轉化成為藝術的立

    命,這就是價值。童年雨中巷弄的木窗、村落頹圮舊屋的老窗、傳統閩南廳堂的

    開闔窗……,這些生命過往原為生命的失去與時間的限制,藉由藝術的重組與再

    現,皆能賦予全新意義。是圍離也是保護、是限制也是聚焦,人世間的意義常是

    由「看待」來決定。

    生命時間的限制就像是無可避免的人生框架,而這樣的人生框架在生命中是

    形影不離的。當它現身時,創作者可以做的應是認清個人天性稟賦;唯有「知命」,

    才能將「天命」的不可知與「人生」的可知相互融合為一,以此認知,通過沉思

    默想和心靈回歸,發現上天賦予的使命,使人生在此連續無間斷的使命中,能自

    我實現。

    三、 超越存在—人的自由選擇

    (一) 選擇決定存在

    人一直生活在各式的框架中,注定的命限無法讓我們選擇要落在哪個框架

    內,即使人生面臨種種限制,但個人仍能享有其獨特的經驗與與自己獨有的心

    路歷程。

    人生總是被許多負面情緒綑綁,總是無可逃脫置身於虛無的客觀世界中。

    人生雖如此,但同時也肯定人性之中選擇、自由、責任感與良心的重要性。在

    《實有與虛無中》存在主義學者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宣稱:「我

    17

    陳特 「知命」與「立命」的新儒學闡釋與啟示 file:///C:/Users/Jean/Downloads/20122.htm

    擷取日期:2015.7.14

    file:///C:/Users/Jean/Downloads/20122.htm

  • - 14 -

    命定是自由的」(I am condemned to be free )又謂「存在(真實的存在)就是

    自我選擇」(to be is to choose oneself)18人的選擇之所以自由,乃因除自己以外

    沒有現成的人性本質模式予以依據,一切只能憑藉己身意志,在人生中全然自

    決並經由選擇塑造出自己的人性本質與存在。

    「存在」的意思就是「站到…之外」,存在的目標就是站到現實之外,證

    明我存在的證據,就是「我」自己去感受我自己的具體生活並透過選擇體會「存

    在」。人要投身何處,在何種世界現身,是透過自己的選擇使自己完全生活在裡

    頭。人應突破所有外在侷限與封閉,而達成真實的「存在」。生命價值是經由選

    擇而得到實現的意義,人經由選擇造就自己成為真正的人,自己實踐自己的無

    限可能性的一種「存在」。 在此認知基礎下,要擺脫既定的人生軌跡,則個體

    必需先能自主。生命自主是個體對生命感到有意義的先決條件,與生命意義的

    感受有直接且必然的因果關聯。那所謂生命的依歸是要返還自性,回歸真我,

    讓生命產生高度圓融生化的運作,這才是生命真正的依歸。

    人是有限的存在,又被有限的環境包圍,當人從束縛中解脫後,展現真正自

    由的方式就是以其自有的方式展現自我,將自我在普遍性中開顯,自己即是內

    在的目的地。人生是此在的重要表現,是一種類似活在當下的灑脫,因為自我

    的存在將超越時間的限制,統一過去、未來與現在,使人超越時間限制達到完

    整的存在。

    (二) 藝術是個人存有的呈現

    在存在主義觀點中,藝術創作就是個人存有情境的呈現。梵谷畫筆下法國

    南部的田野、植物;陳澄波作品中嘉義的街景、公園,皆為人與存有情境互動

    的結果。創作是人與環境互動的交融,經由記憶圖像選擇,從腦海中解放,讓

    生命具象駐足。創作者創造作品同時,正是在創造個人存在空間的意義。換言

    之,作品是創作者生命選擇的累積與結晶,觀者透過藝術創作得以觸及創作者

    內在世界的真實感動與情感。台南白河池畔微風搖曳的夏荷、草屯烏溪河床綠

    意盎然的稻海;春日隨風飄落的雪白油桐、初夏陽光灑落的金黃阿勃勒。生命

    足跡化為記憶美好,重組重現於畫布上,藝術創作是藝術家對這個世界的選擇

    18

    同註 12,頁 124

  • - 15 -

    與意義,創作過程發現存在意義並留下記憶。

    第二節 時空之外的齊物逍遙

    借鏡東西方藝術前輩對風景繪畫的看法,看見風景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內在心

    靈思想。筆者也希望理念創作的過程,能在專注中進入「時間入流」,並在身體

    的「空間體驗」中,突破時空限制進入自然之心。藝術是內心感受的抒情,筆者

    走過台灣土地,運用五感置入自然,體驗自然境界,寄望習得莊子「心齋」「坐

    忘」的方法和「齊物」「逍遙」的精神,使作品達到天人合一、物與神遊的境界。

    一 、內在心靈的感悟

    人生於自然之中,對於自然有份特別感情,自然風景也早就是中西方藝術創

    作的題材。

    「中國人以農立國,對土地山川有濃厚的親切情感,加之以魏晉南北朝時,

    有山林文學的鼓吹,所以中國人情有獨鍾,特別拈出一個山水畫的專名」。

    19

    中國的文人畫家總是根據自己發展出來的一種理論作畫,並反映出畫家的個性---

    畫作的價值在於紀錄畫家對於自然領域的靈感和洞察力。20在繪畫過程表達對所

    處世界的看法,透過空間排列與技法呈現自己內心世界,並符合一個共同宇宙觀,

    那就是「道」。

    不同於中國風景畫起源較早,西方直到十九世紀受到回歸自然運動影響,對

    於真正的鄉間景致開始一種自覺且有意識的欣賞。西方浪漫派風景畫家透過觀察

    和研究自然,使風景畫達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就像康斯塔伯所主張的:

    「任何一位具有創意的畫家,必須由大自然本身汲取根本的來源。創出不朽

    19

    李霖燦著,《中國美術史稿》,(臺北市:雄獅,1987)頁 78 20 《世界藝術百科全書 下》,(臺北市:佳慶,1995)頁 40

  • - 16 -

    作品並從飛逝的時間,捕獲短暫的片刻。」21

    一個世界的產生與定義,和觀察者具有密不可分關係。對於浪漫派風景畫家

    而言:

    「知覺事實上就是一件創造的行為」,「風景畫家必須具有覺察能力來探究人

    與世界之間的關係,才能使想像力提升到具刺激性的境界。」22

    自然景色始終存在,創作者要能「紀錄畫家對於自然領域的靈感和洞察力」或「具

    有覺察能力來探究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就必須找到藝術心靈的澄淨方法,設

    法突破時空侷限,讓個人置身自然時能真正覺知自然,體悟自然。

    一、 時間入流與空間體驗

    (一) 靜止的時間

    時間與空間是生命中最大的限制,突破時間侷限,最受重視的是心理時間。

    心理時間為主觀時間,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互相滲透,人若是進入意識深處,

    心理時間才有意義。在此一刻,個人意念建構不依靠物質世界來衡量,而是由

    心靈感受來發現與評價,也因此具有無限可能和創造性。就像學者余德慧教授

    所描述

    「對瞬間頻臨的察覺,並非來自冥想或宗教膜拜,而是來自心境。瞬間的

    心境是黃昏日落,夜裡星空和睡夢。瞬起瞬滅裡,活著,意味著瞬間生

    命現出與滅亡。」23

    當創作者運用心理時間感受生命時,就是要學會感受當下的絕對性,在此當下,

    時間似乎是停止了,就如艾倫.華茲(Alan Watts)所說:

    21

    同註 11,頁 60 22

    張心龍著,《新古典浪漫之旅》,(臺北:雄獅,1998)頁 79

    23 同註 6,頁 71

  • - 17 -

    「人也因此從時間的桎梏中解脫出來。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入流」的當

    下。當一個人全心全意地投入手邊的某個工作時,就可以體會到所謂的

    入流經驗。當入流的時候,人們似乎會置身於時間之外,甚至自身之外。

    把自己徹底投入到正在進行的事情之中他的自我意識已經消失他的意

    識完全集中在自身之外。」24

    當藝術家進入「入流」狀態時,時間將不再是限制,而是跨越過去、現在、未

    來的意識連結。在創作時刻注意力專注當下,心無旁鶩,意識狀態緊密結合,體

    驗一個內在無限寬廣的綿延,在思想與思想之間的間隙裡,注入新的向度,創造

    一個新的空間。

    (二)覺知空間

    突破空間的侷限,法國現象學學者梅洛龐蒂的空間觀具有實用性。他主張

    以身體做為基礎所形成的「空間體驗」,所謂以「身體置入」為基礎的空間認

    知,是由本身的「經驗」型態與心緒投射而定,經由這種動態化和空間化的結

    果是形成了一個「主觀」的空間,此空間形成一個自我覺知的場域。依此基礎,

    可以導引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即「經驗」概念,所謂經驗必然是作為主體的「我」

    或是「意識」進入了對象內部與對象交融的過程。當我們以記憶形構空間,這

    個空間不只是過去時間所注視的空間,它亦在現在時間存在,空間存有召喚時

    間裡的記憶, 於是延展成一個身體與意識、經驗相容的場域空間。空間因經驗

    賦予的不同意義而被轉換到「可想」的論述空間。逝去的過往不再是時間的流

    逝,而是某一種「再思」(re-thinking),「記得」是當下的想像,是當下的編撰,

    是當下理解的變動,也是當下生命意味的再發現。25繪畫創作即是在空間藝術中

    嵌入時間的流動,在時間的裂縫中得以窺見生命的軌跡。

    時間和空間的有限性,本會限制人生與藝術發展。但當時間昇華為入流

    經驗,使時間超越剎那進入永恆;當空間與經驗相互交融,當空間體驗化為記

    24 勒范恩 勞勃(Robert Levine) 著,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

    民族對時間不同的解釋》,(臺北:臺灣商 務,1997)頁 183 25 同註 23,頁 150

  • - 18 -

    憶時,一個人的時空軌跡將在當下瞬間化為框架之內的永恆。人雖然存活於時

    空之間,但卻不需受限於過往的軌跡或框架,時間的入流經驗與空間的記憶體

    驗,是將藝術價值化為無限。創作者在創作過程全意投入並將作品嵌入時間的

    流動後,作品將不只是作品,而將在軌跡或框架之外,領悟到更多的生命力量。

    三、 莊子的齊物逍遙

    莊子的哲學思想強調「齊物」和「逍遙」。自我的真實,要從生命的自由生

    發出來,整體的和諧,要從人格的平等建立起來。<逍遙遊>追尋的是生命的自

    由,<齊物論>展現的是人格的平等。26

    莊子認為過度將注意力聚焦於自身之外的世界,人類觀念中的對立觀念如

    好惡、對錯、是非因此變得固著,將使人與外界環境的有限存在一起步進死胡同。

    「齊物」思想的起源,是將所有有限存在以絕對公平的方式重新認識,超越事物

    間的差別,避免使用相對立的主觀傾向看待外物,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精神限制,

    達到萬物齊一的境界。達到齊物的平等狀態,將有助於美感經驗的獲得,例如主

    客合一,物我合一,我即物,物即我。就像莊周夢蝶時,將物我泯然混一,感覺

    自己就像蝴蝶一樣自由自在,這樣的狀態就是深度美感體驗的狀態。

    當做到人格平等的「齊物」之時,個人便能追求真實自由的「逍遙」境界,

    「遊」,是心靈的自由解放,是無矛盾地生存於世界之中,一種真正的生命自由。

    逍遙的解放是主觀形態的解放,是指心靈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的狀態。這時,人們將拋棄外界環境的有限存在,將紛擾雜沓的心境轉化為虛空

    清明,自現實世界中徹底超脫。個人經由「心齋」、「坐忘」的解放過程,從實用

    與知識解放出來,而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把握人生本質、宇宙本質,以

    「心齋」「坐忘」作為通達逍遙人生的途徑,甚至達到主客兩忘的狀態,這就是道

    家的「美的關照」。27

    在藝術世界中,繪畫常是筆者在迷離紅塵中安頓身心的工具,透過畫筆追

    尋內心層面的齊物逍遙。雖然我們無法真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但經由一次次反

    省與解放,可以使創作者更能進入莊子「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

    26

    王邦雄著,《道家思想經典文論》,(新北市:立緒,2013)頁 100 27

    文潔華著,《藝術自然與人文》,(臺北市:允晨,1993) 頁 100

  • - 19 -

    本也」《天道篇》之境。28躺臥七星潭石礫海灘靜聽潮起潮落、漫步阿里山柳杉林

    間細數雲海開闔,莊子的「齊物」「逍遙」就在人與自然的交融之間隱然呈現。

    第三節 窗框中的內在風景

    藝術創作就是在特定場域中馳騁思緒,經由特定場域的中介功用,涵構心

    靈思維與表現形式。創作內容或主題往往與創作者之生命經驗、生活情感緊緊相

    扣,創作者的生命意識與觀念風格透露在畫家的內在風景中。

    每一個人都有上天賦予的天賦,唯有「知命」,才能將「天命」的不可知與

    「人生」的可知相互融合為一。藝術創作者即是展現本身的天賦於無限創意與生

    命軌跡中。浪漫風景大師大衛.菲特烈面對生命的悲劇限制,透過繪畫述說人生

    無常的挑戰與存在意義的轉化,在窗景之中顯現出濃厚的宗教情懷,在畫面中流

    露內在風景的靜謐。波納爾與馬諦斯則是掙脫生命軌道裡家人的期待,以藝術的

    天賦作為此生的選擇,在生命旅程中將天賦化為畫面,讓命限轉化成為藝術的立

    命。前者是色彩的魔術師,著重感情與記憶的表達,將感情滲入繪畫以光亮豐富

    的顏色不斷追憶失去的時光,中介窗景象徵打開視線、開闊視野,將窗景內外延

    伸融合透視日常生活縮影;後者追求超越事物外表的創作,秉持「簡化而寧靜」

    的藝術觀,使繪畫超越事物外觀表象,帶入情感與直覺的領域以怡然坦率的心境,

    透視窗景發現內心的天堂。

    一、 寧靜虔誠-大衛.菲特烈(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

    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大衛.菲特烈幼年時母親早逝,十三歲時,哥哥又因

    解救溺水的他,反倒失去性命。悲痛的成長經驗使他關注於死亡、愁思、自然等

    創作主題。寄情自然並經常漫步其中,故鄉波羅的海的白堊岩岸、多石海邊、山

    巒松林、孤挺枯木,都是繪畫常用素材。運用敏銳的觀察力探索自然風景,將強

    烈的情感傾注於風景油畫創作。作品著重片刻的表現,透過象徵手法傳達一種對

    自然世界的個人情感化風景。將風景繪畫,提升為具有強烈主觀風格的藝術創

    28

    朱榮智著,《莊子的美學思想》,教學與研究第 13 期 頁 13

  • - 20 -

    作。

    早年的悲慘經驗,並未使他變成偏激或失衡的感覺。他的畫作總帶有平靜、

    陰鬱的氛圍,呈現出一種無奈、彷彿沒有知覺的冷靜。雖然極少離開居住之地,

    但常使用在不同地方所畫的速寫素描,對自然風景素材進行重編再組,使他的風

    景畫具有超越現實的特性。作品常會出現與世隔絕杳無人煙的山脈,或是眺望無

    際的怒海和冰山。就像一般人面對人生重大挫折時,走入自然,親近大江深海、

    長河落日的寧靜,總能達到療癒的功效。但作品中象徵性或意涵性暗示,以荒涼

    味道呈現死亡迫近的主題,顯然生離死別的悲傷體悟仍在生命中常隨。

    (圖 2)

    大衛.菲特烈《旅者靜觀雲海》

    油畫,98.4×74.8cm,1818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wikiwand.com/zh-tw/2016.7

    (圖 3)

    大衛.菲特烈《凝月》

    油畫,35×44cm,1819-1820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wikiwand.com/zh-tw/2016.7

    http://www.wikiwand.com/zh-tw/2016.7

  • - 21 -

    他的畫作常將人物縮小,放在雲海迷霧(圖二)或樹間凝月(圖三)之前,面

    對浩瀚無垠的大自然表現人類的微小與有限,當人全神投注於冥想天地浩瀚的無

    限可能時、也將意識到自己的無能。同時畫中人幾乎都是背對著觀者(圖四),

    凝視著自然風景與宇宙未知,這個自然風景象徵無限的未來,人類只能不發一語

    孤單地置身其中,此時人類不是站在自然的對立面,而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物我

    兩忘。

    大衛.菲特烈的畫作,總能表現虔誠的宗教信仰與對祖國的熱愛。多石的

    道路象徵人生軌跡,月亮或遠方的光明象徵信仰和希望。關上的窗戶隔絕外景,

    利於想像內心世界,窗櫺狀似十字架高掛畫面上方(圖五),宛如向上祈禱的

    心願。藉由色彩強烈的明暗對比,顯現寧靜中微帶不安、孤寂中懷抱希望的心

    情,表現靜謐與追尋的精神狀態,繪畫成為與上帝溝通的途徑,將生命進化達

    到更高境界。訴說生命有限與人生無常的道理,但同時也在現實之外,發現生

    命更多可作可為之處。

    (圖 4)

    大衛.菲特烈《窗前女子》

    油畫,44×37cm,1822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youhuaaa.com/page/painting/

    show.php?id=47854,2016.7

    http://www.youhuaaa.com/page/painting/

  • - 22 -

    (圖 5)

    大衛.菲特烈《畫室裡的.菲特烈》

    油畫,51×40cm,1819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youhuaaa.com/page/painting/

    show.php?id=11324,2016.7

    英國浪漫詩人布雷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所言:「在一粒沙中看世界,

    在一朵花裡看天堂」,藝術創作者就是回歸自己的環境和現實,就如同佛列德利

    赫融入故鄉環境,畫出內心看見的東西,與自然合而為一,真正成為自己。在其

    中發覺真實,探知自己的內心感受,再以熟悉的創作方式來傳達精神內涵。沙中

    發現世界的真理,花裡感受天堂的美好,創作者找出代表自己內在精神性的工具,

    真誠面對當下的自我,就能感動自己也能感動他人。

    二、 色彩魔術師-波納爾(Pierre Bonnard,1867-1947)

    波納爾出生巴黎優裕中產階級子弟,二十歲時想成為藝術家的心願受到父

    親的反對轉而專攻讀法律。後來在公職考試時因未盡力而名落孫山,轉往藝術與

    鄉間尋求終身的寄託。事實上,藝術家的生活才是波納爾嚮往的理想生活方式,

    參加考試只是為了給父親一個交代而已。波納爾願意付出任何代價脫離單調的生

    活,過著藝術家盡情發揮自我的想像力,可以隨興過生活的自由。他一生追尋寧

    靜簡樸生活,經常獨自置身大自然,也喜歡到外國旅行欣賞異國風光,這些經驗

    http://www.youhuaaa.com/page/painting/

  • - 23 -

    都蛻化成他繪畫題材作品。

    波納爾受到印象派畫家影響,傳承印象派用色豐富與畫面活潑的客觀態度,

    畫作中展現光線與色彩的魅力。以自然觀察為基礎,捕捉生活中的材料,描述和

    日常生活有關的故事。最常見的創作題材,包括家人相處的溫馨情景,故大量以

    家中成員做為畫作對象;戶外的自然景致也是常用素材,窗景因此成為重要場景。

    坐在窗邊的女人、餐桌的水果、插花的玻璃瓶這些生活素材,都在橙黃翠綠的油

    畫筆觸層疊中烘托展現,發展出具有襯托裝飾的風格,而被冠上「印象派的最後

    一筆」的封號《早餐房》(圖六) 。

    (圖 6)

    波納爾《早餐房》

    油畫,159.3 x 113.8 cm,1930-31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ss.net.tw/list1.asp?PageTo=4&num=176,2016.7

    波納爾也深受象徵主義和日本浮世繪版畫影響。運用象徵主義對記憶與情

    感的表現方式,著重感情與記憶的表達。不斷追憶失去的時光將感情滲入繪畫,

    生活中接觸過的馬戲團女騎師、大街與包廂男女都在反映生活喜怒哀樂,永恆的

    意義就存在記憶中日復一日的行動。另外,學習浮世繪以平面方式處理畫面,並

    使用日本空間的留白效果處理畫面。運用色彩表現超越眼睛所見的實像,並在色

    http://www.ss.net.tw/list1.asp?PageTo=4&num=176http://www.ss.net.tw/page.asp?id=Bonnard039

  • - 24 -

    彩中蘊含更多個人情感。也推崇日本浮世繪版畫中,人生如夢需及時享樂的人生

    哲理影響,酷愛現實並追尋背後意義,認為人的一生短暫如曇花一現,但留下的

    回憶卻是永恆。

    波納爾有兩個具有特色的繪畫要素:鏡子和窗戶。當進入一間房間,我們的

    第一印象是什麼?我們看見了卻又好像沒有印象?慢慢地回憶,相同一間房間,

    也許會有完全不同的事情發生。波納爾的畫常是不斷追憶失去的時光,經由鏡子

    和窗戶擴大、延伸和加深繪畫的表現力,時間、空間和顏色成為繪畫重要元素。

    其中窗景象徵打開視線、開闊視野,能從內部看外部,也能從外部看內部。打開

    窗戶向畫布深處延伸,觀者就能透視日常生活縮影。例如畫作《鄉下餐廳》(圖

    七),窗戶將戶外陽光和綠意引入,與室內白色餐桌形成強烈顏色對比,洋溢一

    股慵懶的幸福感。畫作《餐桌與庭院》(圖八)中,投射進來的藍色光線照亮畫

    面正中間的餐桌,使人有如置身仲夏向晚時的神祕靜謐之中。至於《開著的窗戶》

    (圖九)更是直接將外界的景物放置到最重要的畫面,室內火紅的橙色與窗外明

    亮的藍綠色調相呼應,將觀者的心情隨之飛颺卻又不時回首輕瞥室內。

    (圖 7)

    波納爾《鄉 下 餐 廳》

    油畫, 164.5×205.9 ㎝ 1913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ss.net.tw/page.asp?id=Bonnard005

    2016.7

    http://www.ss.net.tw/page.asp?id=Bonnard005

  • - 25 -

    (圖 8)

    波納爾《餐桌與庭院》

    油畫,127×135.5 ㎝ 1935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ss.net.tw/page1.asp?id=Bonnard002

    2016.7

    (圖 9)

    波 納 爾 《 開 著 的 窗 戶 》

    油畫 118×96 ㎝ 1921

    圖片來源: http://www.ss.net.tw/page.asp?id=Bonnard046

    2016.7

    http://www.ss.net.tw/page1.asp?id=Bonnard002http://www.ss.net.tw/page.asp?id=Bonnard046

  • - 26 -

    三、 怡然坦率的靈魂-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 ~ 1954)

    馬諦斯生於 1869 年。長大後取得法學資格在公證人事務所擔任見習書記

    員,然而不久便感到煩躁。20 歲那年因盲腸手術而住院,一件人生中原本令人

    沮喪的事,卻成為改變其一生的契機, 一盒油畫顏料點燃馬諦斯心中燃燒著他整

    個生命的藝術火焰。馬諦斯放棄法律進入藝術殿堂-巴黎,於 1891 年就讀朱利

    安學院,開始他的創作生涯。雖然進入畫壇的時間較晚,但當時正是巴黎藝壇百

    家爭鳴各方豪傑薈集的時期,馬蒂斯致力於羅浮宮大師畫作臨摹,攝取眾多藝術

    流派的多元養分, 精闢研討藝術理論,思考繪畫觀念的形式與思維;積極實驗解決

    繪畫技巧層面的問題,這些內在的自我歷練與外在的藝術運動相結合,使其在藝

    術創作中的展現明快意境與風貌!

    作為野獸派的代表畫家,馬諦斯的畫作也受到日本浮世繪和伊斯蘭藝術的影

    響。用色粗獷大膽,甚至帶有驚世駭俗的叛逆。喜歡使用強勁的筆觸和色彩,強

    烈對比的色塊與線條使畫面更顯明亮(圖十)。馬諦斯認為將明亮的色彩並置就

    能產生光線放射的效果,經由色彩就能達成本身的亮度也能表現情感。如同他曾

    說過的

    「我對色彩的選擇是不依據科學理論的:它是由我對物的觀察、感覺及我

    的情感經驗來的。」29

    馬諦斯使用的顏色是獨一無二,他認為眼睛接觸日本浮世繪版畫的薰陶之

    後,才有能力接受真正的顏色將誘發出情感的事實。如同《舞蹈》(圖十一)一

    畫中,藍色背景是八月仲夏的地中海,是喜悅的象徵。綠色是青翠的松柏,人物

    的朱紅色則是地中海居民健康的膚色。狂野奔放的舞蹈,扭動變形的身軀與四肢,

    傳達一份跳耀的生命力直指人心。

    29馬諦斯著《馬諦斯畫語錄》,蘇美玉譯,(臺北市:藝術家,2002)頁 35。

  • - 27 -

    (圖 10)

    馬諦斯《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 》

    油彩‧畫布,40.5 x 325 cm,1905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ss.net.tw/page.asp?id=Matisse005,2016.7

    (圖 11)

    馬諦斯《舞蹈 》

    油彩‧畫布,260 x 391 cm,1909-1910

    圖片來源: http://blog.xuite.net/ivy881031/blog/57943634-2016.7

    馬諦斯的創作是追求靜謐、純粹而和諧的藝術,認為藝術必須是心靈的休憩

    之地, 應該是平靜、純真及讓人安歇的。他希望心靈疲倦困頓的人,能在他的作

    http://www.ss.net.tw/page.asp?id=Matisse005,2016.7http://blog.xuite.net/ivy881031/blog/57943634-2016.7

  • - 28 -

    品前享受到安寧和休息,不準確描摹外形,讓觀者領略超越形體的藝術,能因為

    接觸簡化後的創作形體而擁有寧靜。直接透過色彩淨化觀者的眼睛與心靈,使觀

    者經由畫作美感的傳遞消除身體與心靈的疲憊,進而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靈魂的

    平靜。

    馬諦斯的窗景創作,也是秉持「簡化而寧靜」的藝術觀,使繪畫超越事物外

    觀表象,帶入情感與直覺的領域。在《紅色的和諧》(圖十二)《有小提琴的室內

    景》(圖十三)《埃及窗簾的室內》(圖十四)多幅畫作中皆可發現。其中在《紅

    色的和諧》時期還是使用野獸派的紅藍綠色彩,但在《有小提琴的室內景》最顯

    著的變化就是使用大量黑色,將昏暗的黑色室內與窗外地中海的白光藍海形成強

    烈對比。至於馬諦斯於一九四八年創作的《埃及窗簾的室內》,則是馬諦斯重拾

    窗景創作主題。窗外的棕櫚葉如火花般發射黑色放射狀光線,大膽黑色塊面顏色

    表現內在能量綻放。

    (圖 12)

    馬諦斯《紅色的和諧》

    油彩‧畫布,180.5 x 221 cm,1908 年

    圖片來源: http://www.ss.net.tw/page.asp?id=Matisse009

    2016.7

    http://www.ss.net.tw/page.asp?id=Matisse009

  • - 29 -

    (圖 13)

    馬諦斯《有小提琴的室內》

    油 畫 116×89 ㎝ 1918 年

    圖片來源:http://life.fhl.net/Art/henri_matisse/pics/2/1918violinB. 2016.7

    (圖 14)

    馬諦斯《埃及窗簾的室內》

    油彩‧畫布,180.5 x 221 cm,1948

    圖片來源: http://hutong9.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2445,2016.7

  • - 30 -

    小結

    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一語道破人生真相,在藝術

    創作路上亦然。經由不斷省察,可以發見藝術的價值不僅於美感本身,將進而觸

    動更多生命意義,例如立命與行義、本質與存在、選擇與責任、固著與逍遙、無

    常與澄懷、時間與入流、空間與記憶、軌跡與框架、經驗與直觀。

    當今社會資訊充斥著大量知識,認知與判斷,理性思維的思考模式讓真正的

    自我總是被緊緊的包藏在分別心和排除異己的行為中,在功利理性價值的主導下,

    讓我們對生命感到迷惘,對生活感到焦慮,內心深處不斷的質疑:「生命只能如

    此嗎?」即使在世俗生活中用盡所有力氣過日子,內心仍無時的充滿虛無不安。

    這些無法安心的疑惑與焦慮失落的痛苦,成為一股想要出離這種表相生活的渴望,

    驅使我們往內在的存在去探索生命本質與真義,如榮格(1875--1961)所言「往

    外看的人做著夢,往內看的人醒著。」(Who looks outside, dreams; who looks inside,

    awakens.)30向內找到內心家園,能夠了悟「生命的本來樣貌」,尋求一方悠然南

    山下的心靈桃花園 。

    30 TREASURE & LEISURE, http://paradisedpi.blogspot.tw/2009/09/blog-post_20.html

    擷取日期:2015.7

    http://paradisedpi.blogspot.tw/2009/09/blog-post_20.html

  • - 31 -

    第三章、創作理念與實踐分析

    佇立窗前觀看,四季遞嬗、景物變遷、人事興替,感嘆人生如似水年華。人至中年,就成為所謂「轉化中的人」,「是處於轉化過程中的人」,「就像是尚未

    完成的作品,他們正在成為他們自己」 31。「澄懷觀境」就是一項人生中途的內

    在革命, 在無路可退的生命之河中,筆者透過窗的意象,藉由觀想沉思向內深

    探自我的生命本質,澄靜心緒向外無限延伸。以窗囗中介, 凝視和對象呈現互為

    主體,在向外觀看的同時,由對象向內返回自身, 意識到自身存在與窺視,找到了

    自己真實的參與,透過作品傳達出內部思維。以發現的眼光關注自然景象,使其

    迴盪於虛靜悠然的心境,時間凝聚情感;情感得以豐富時間。

    第一節 窗與空間的連結

    窗原本存在於牆壁等特定的圍護結構(enclosure)中,屬圍護結構部分開放

    空間,有著聯絡內與外的露出(disclosure)功能32。窗是區分裡外空間的中介,藉

    由窗口的開展,陽光登堂入室;風與熱悄然沁入;觀看窗外風景的人,由窗口向外

    延伸出去的視野。窗亦具有『內在、外在之心靈』的寓意;望向窗外是寬廣遼闊

    的無盡之地,可以遙想、緬懷,可以招喚記憶,是靈魂的自由飛翔的天地;窗內

    是自性蜷伏的私密隱蔽處,可以沉思、靜默,可以窺見內在自我的真實,是心靈

    招喚能量茁壯的空間。生命本就是在空間中不斷地轉換,心靈藉由窗內窗外的空

    間移動,我們得以跨越時空限制,享受意識跨界的自由。在走入/走出生命存有

    之過程,繪製出一張靈魂存在之中的田野地圖。

    「當我們現在存有之中,我們應該不斷努力走出去;當我們努力自外於存

    有時,我們又應該不斷努力走進它內部。就存有而言,所有的情況不過是

    31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著,《轉化之旅》,(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2001)頁 24 32

    東京工業大學 塚本由晴研究室編,《窗,光與風與人的對話》黃碧君譯,(臺北市:臉譜 城

    邦文化出版,2011)頁 24

  • - 32 -

    迂 迴反覆、巡迴不已、來來回回的迴圈…」33。

    「澄懷觀境」之創作就是結合窗框與記憶、自然與情感、重組與再現、形式

    與技法的過程,讓個人悠游於生命長河時,不論是在激流中奮力掙扎逆流而上;

    或是享受著順流而下如意暢行的喜悅,皆能感受存在的覺知,全然探索生命的紀

    錄與軌跡。

    一、 記憶中的窗意象

    生命並非一去不復返的流動,往往因偶遇事物、言語或畫面,就將影像再現

    重回腦海。生命裡某個情境現身,猶如一道火光直進而來照亮了記憶的通道,思

    緒與情念便沿著通道汩汩而現 。

    「有一位心理學家拜訪小時居住的地方,他站在門前的矮牆前,企圖尋回

    兒時的歡樂記憶,然而他始終無法憶起。他用手撫摸牆面,進而爬到牆上,

    熟悉的身體動作讓記憶排山倒海而來。他說記憶不再腦子裡,而在牆裡面。」

    34

    這個真實的記憶,一直在生命裡,一堵牆一面窗,回憶瞬間湧現;彷彿一把偶然

    的鑰匙打開了一片天空,那熟識已久而全然忘卻了的藍天馬上呈現眼前。

    窗在生活中是直接和必須使用之物件,在時空變異中的穿透,切切實實地紀

    錄記憶存在的生活,探視人們由窗的印象勾勒出家屋的記憶。窗框中不斷出現的

    景緻,飄送進出的微風、細雨和氣味參雜在生活中,承載著歲月與生命的歷程。

    古老傳統的木製窗框有著生命循環的多重意義,它總是框住筆者生命中歷經過的

    時光景象,小時候下雨天時,倚在窗內期盼窗外陽光露臉;生病時佇立窗前,無

    奈聆聽玩伴在窗外的笑聲;夜深苦讀時,窗外的蛙鳴蟲叫伴隨著青澀的聯考時光。

    老家景物喧鬧的故事透過窗的出口向外展延,傾注了內心情思的意念及回憶的交

    融,傳遞出內在駐留的情愫畫面。

    33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臺北市:張老師

    文化,2003) 頁 315 34

    畢恆達著,《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1)頁 4

  • - 33 -

    「窗」凝聚創作者的空間意象,空間是形式,回憶是內容,創作展現記憶

    的樣貌與事物的關係。出現在不同時間的窗呼喚回憶,回憶啟動想像,因而打開

    一種想像的記憶,超越對意象的單純體驗回到存有的領域,無數交疊的情感於是

    在彼處重新展開。藉由窗意象場所分析,來標示回憶中新的時空關係,賦予其厚

    度與生命力。透過這種「時間空間化」的操作,回憶不再只是漂浮的碎片,而是

    一種「瞬間」當下之呈現,回憶中的特殊時間,呈現在記憶中獨處的瞬間空間裡。

    為容納來自生命記憶的諸多意念,筆者取窗戶中單一框的元素取代現實的

    窗,消掉了特定時空之下的窗的個性,僅保留框架最基本的形式,轉化框的限制

    使意念與視線得以聚焦窗外。框,意謂著界域的開口, 透過它得以凝視外在的世

    界,藉著視覺上的跨界凝望,掙脫生活束縛羈絆,尋得清朗靜謐的內在空間。

    窗內窗外亦意謂著人之存在的自由選擇。面對人生無數的不可解時,人可選

    擇關起窗向後退回自己窩居,讓生命繼續蜷伏在虛無空虛之中;亦可大步向前推

    窗,視野與心境穿越生命侷限,看見的不再是窗內的幽暗,越過牆的隔堵,跨越

    窗框的限制,使其空間得以移動。

    如同筆者暑研習作「對話」(圖二)當作品成為磚牆上(圖一)虛擬壁畫時,

    場所之空間頓時轉換成一個新的意象空間,看似因界隔存在而對比的區分,因視

    覺的移動,而使得「界」亦隨之移動,或消失,現實與想像相連而衍生的視野,

    悄然醞釀而生。

    (圖 15) 《磚牆》 (圖 16)《淡然》

  • - 34 -

    二、 無盡的再現空間

    藝術創作是重組並重現浸潤在生命時間與記憶空間,展現成讓觀者融入其中

    的藝術作品。就如同法國思想家 雷福伯瑞(Henri Lefebvre 1901-1991) 描述「再

    現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就是:

    「直接從生活關連的意象與象徵中所獲得的空間。因而是『居住者』與『使

    用者』的空間,也是藝術家,一些作家,哲學家描述而且渴望超越描述的

    空間。這些空間被『外在現實』控制, 只能被動體驗, 因而想像力尋求

    加以改變並將其變成『自己的』專屬。」35

    再現空間透過相關意象和象徵而直接衍生,它與物理空間重疊,連繫著心靈的隱

    密面,透過藝術符碼與想像力塑形一個「自身所處的世界型態」,藝術的價值並

    非再現生活,而在於重組與重現中展現的想像與感動。

    「再現空間」一方面是以想像力重構客體世界被掌控的空間,人在想像活動

    中展現出其自身的存有狀態,想像力啟動創作動力,把一般與事物的知覺關係放

    進括弧,使知覺與記憶超越設定的意識狀態,而直觀事物的本質,在這個直觀的

    本質上,依純粹的可能條件,給出各種自由變異。這個過程就像現象學大師胡賽

    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1938)所倡導的「存而不論」,對任

    何外界環境不直接評斷,而是運用這種「直接直觀的能力」,回到事物本身36,使

    存在的事物能超越現實而與心靈的意識共存;也就是道家所重視主體的心靈境況

    與內在生命的真實景況,達到莊子追尋的「齊物」而後「逍遙」的境界。

    再現空間並不只是空間再現。筆者以特寫擴大的窗框,運用定點透視的聚焦

    空間方式,使閉鎖的框限轉化另一再現空間,凝聚視覺、色彩、意念,空間在框架

    內形塑成一個心靈處所,在此心靈空間中呈現實質的情感與對事物本質的究極追

    求。這樣的過程就像內心修煉的壯大過程,由近而遠、由外蕩而內斂、也由紛亂

    而虛靜。在修練過程之中,外圍的窗框線條顯現強化與保護的功能,幫助觀者凝

    聚自我的內隱力量,以專注無旁礙的心進入一種純粹的、虛靜的內觀境界。框架

    35

    簡政珍著「台灣都市詩的空間意象與隱喻」,《臺灣詩學學刊六號》,臺灣詩學季刊雜誌

    社, 2 0 0 5 . 1 1,頁 8 - 9。 36

    沈清松主編,《時代心靈之鑰》,(臺北市:正中書局)頁 10

  • - 35 -

    成為內心的國界,在這個框架的國度裡,可以體會深層原在的存有,與認識生命

    的真我面貌。

    窗框意象是視野的受限,卻也象徵視野的聚焦與心靈的無限延伸。原本單

    純的幾何學內外界線關係,逐漸顯現清晰無比的邊界,跨越邊界成為門檻,以創

    作為通道,打開疆界,踰越自身界限,串聯窗框內外空間的對立與展延、外在無

    限與內在經驗的交融,逐一構成窗景創作的精神內涵。

    如果生命是有莊嚴的使命必須成就,那筆者期盼的使命就如前段所述,必須

    完成天命稟賦所要求的經由「此有對自身存有的領會,通向了對『世界』的領會」。

    每個人的內在都存有神秘的小宇宙,祂與外在環境的大宇宙相融互通後,成就藝

    術作品的偉大。世界就是想像,遊走於內與外的「間隙」之間,透過間隙所保留

    的一種相互滲透的可能,供創作者在其中神遊並創造無盡的再現空間;每一次的

    出入,都是在通過這個間隙走向另一個夢想的空間。

    第二節 視覺化的靜謐美學

    人在自然中看見宇宙的真理!在波濤洄瀾間看見生命的輪迴,在靜夜落花中

    凝視時空的靜謐;偶遇鳥鳴山幽體會生活的確幸,尋覓秋意白芒感受節氣的遷移。

    為了體會內在精神內涵的萬種趣味,效法古代山水畫家取法聖人、賢者,通過山

    水行旅使自己的內在昇華,達到心的清靜,與宇宙之道會合,進而捕捉山水的「質

    有而趣靈」之味。

    一、 風景中的生命意象

    風景是筆者創作畫面元素之一,在創作中的風景非單純的直觀印象,而是

    經由心靈內化後呈現出來的內在觀照。透過「敏感的觀照」37過程,透視窗景所

    面對一片金黃稻田,投射在不同觀看者的情感將移情為故鄉回憶、孺慕親情、青

    春汗水,以及更豐富的生命點滴。人在時間裡行走,心在空間中穿梭,身體移動

    37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美學》 朱孟實譯 ,(臺北市:里人書局

    1993)頁.48

  • - 36 -

    得以與自然相遇,成為一幕幕悸動的畫面,生命點滴透過腦海中浮光掠影的影像

    交雜,其中似乎隱藏著一股令人回顧再三的情愫。生命行旅展現生命記憶的過往,

    也在行旅山水內拼聚出生命地圖的全貌。

    外在的世界(景像),正處於無時無刻流變的狀態樣貌,這種流變的狀態令

    人聚精凝神處在等待凝視的機會,等待每一個具有知覺感官與身體體驗,對當下

    的凝結氣蘊相互交流成為唯一當下世界的見證者。亞熱帶陽光下燦爛炫眼的陽光,

    帶來閃耀視神經的各種飽和色彩,蓊鬱的樹林,耀眼的葉片婆娑飄動在夏季的光

    亮中;黃金風鈴木的花瓣黃的晶瑩剔透,輕的沒有質地;台 11 線沿途深藏太平

    洋中的湛藍,種種屬於寶島的色彩一一挑逗著感官的悸動……經由個人與山水的

    相遇驚艷,牽動土地情懷與回憶種種情愫,將生命的苛刻考驗與無常幻化,暫時

    或長久回歸內在寧靜。如果人生實有緣分之說,那生命與山水的相遇將是一份祈

    禱與祝福的美麗,見證生命奇蹟與獨特。

    筆者之創作及是人生行旅中對於客觀現實的意象投影,更是筆者人生處遇與

    情懷個性的表現。

    「客觀景物只提共一種審美的可能,而不同的遊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

    同程度的實現。」38

    藝術創作絕非單純的表象描摹現實事物,而是追求藝術形式手法之美;從偏於

    再現的形神皆重,走向抒情寫意的靜謐意境。利用油畫媒材的透明特性,以多層

    次的薄塗罩染,油畫顏料稀薄、透明、不帶筆觸,融合手指揉染的技法,使畫面

    具有柔潤感和融合感,讓風景畫面在層疊色彩裡呈現水氣瀰漫其中的潤澤效果,

    天空與遠景融為一體,使溶溶遠山隱沒天際,以此呈現山水意境中「虛」。以一

    主色作為統一畫面的色彩,節制色彩的變化,運用單色調和、同類調和等方式呈

    現一統的色調,藉由純粹的色調傳達出畫面中的靜謐感。

    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就是藉由作品表現對於美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風景繪畫

    創作是一種具有個人獨特個性和內在情感共同激盪迴聲的精神活動,是自然景致

    與人類心靈輝映之後激發出來的情感流露。這種「回到自然本身」的體驗方式,

    38

    余秋雨 著,《人生風景》,(臺北市:時報文化,2007)頁 307

  • - 37 -

    投入想像的個別世界,浸潤到意象的深切感之中,以傾聽詩意道說中傳遞的宇宙

    消息和存在智慧,乃是一種詩意迴盪的非常體驗。39

    二、 凝觀的靜謐

    中國山水畫不只描繪自然空間,更是畫家內在精神空間的呈現。老子在《道

    德經》第十六章中提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在藝術創

    作中表達此一虛靜的人生哲理, 自然的山川、流水、樹林……等自然物的元素乃

    是中國的山水畫中的「符號」,畫家將符號在畫面上建構一個再造自然的空間,

    相融自我思索的「自然本質」與自我意念,藉由自然對內在的「呼喚」以澄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