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和艺术共融epaper.tianjinwe.com/tjrb/resfile/2020-05-19/20/20.pdf2020/05/19  ·...

1
我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 女,没有文化,心地善良,易于满足。 2000 年农历八月十六,是全家人终 生难忘的日子。 那天中午,妹夫驾驶 农用三轮车载着我的两个妹妹从市 场上回来, 在村前的道口与一辆交 叉驶过的轿车迎头相撞。 车祸现场 十分惨烈, 原本方方正正的车棚被 撞得支离破碎几乎成铁片状, 后面 车斗里的货物在国道上散落一地, 用来盛煮玉米的铝锅也被撞得变形 飞出去老远…… 母亲闻讯赶到现场, 只知道她 的三个孩子被好心的过路司机送去 医院生死未卜, 公路上留下的两滩 血迹令人触目惊心, 母亲见状一下 子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所有看到 车祸现场的人都会以为三个人肯定 会凶多吉少, 他们其中无论是谁都 是母亲的心头肉, 谁有一点闪失都 让她无法承受。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那样 一场惨重的车祸, 被撞的三个人除 了一个有轻微的脑震荡, 全都奇迹 般的得以保全。 母亲喜极而泣, 满眼含泪地跟 我们说了一件往事。 从那时起,我们 才从母亲的嘴里得知尘封于她心底 的那件往事, 我们才感受到母亲平 凡中的伟大和救不图报答可贵品格那是 1976 年大地震后的一 风雨之夜, 母亲一样好一家的活计赶到村头搭建震棚里去探望曾经患 伤寒离的亲。 震棚是村 号召人们一用砖石瓦搭建 而成, 用于安置身体虚弱行动不 便的村风刮大, 与此同倾盆雨直泄而下。 而我的母亲不仅 身高力大而且更胆量过人,样的 风雨完不能阻挠她的前母亲快要接近防震棚的时隐约听处传样的声音不由站住脚步立风雨仔细辨 ,原来紧挨父亲的棚子隔壁,有一 震棚刚刚倒塌,几个大人被在里面动弹不得,只能发出一声声绝 呼救。 那样大的风雨如果了肯定出人的。 母亲如果 凭借己之力要救人肯定无法现。 那一,母亲顾不得去管父亲,忘了自己是个身怀六甲孕妇,只是 撒开脚丫往村上母亲脚浅脚冒风雨进 了村, 接连敲 了村口好几家的大 都没有回风雨之夜叫醒 中人比登! 情急之母亲直奔村中的乡卫生院去,那 里是的传达室每上都会有值班 的人。 那一, 母亲拼尽力喊醒传 达室值班员后心急火燎几个 壮小伙 风雨 赶去 人。 他们风险费九牛二虎之 , 终于从坍塌墙体出了被 的村了三个人的。 那一 炽热汗水和污浊泥水伴冰凉雨水顺着母亲的脸颊流淌勾勒出了母亲心灵之美。她的果敢她的坚强,她的无,她的大,在 一件 突发 事件中 发挥 的无 暇可 淋漓尽致…… 而,母亲从不表白自己,她像蜡烛燃烧自己果不2000 年的那一场车祸,母亲 有感而发提年的善行义举,那 风雨救人的往事早已被人们渐渐 忘。 善良的母亲 宛晴 散文会, 我能体现一个作者的文笔功借此会, 我自己在散文创作中的尝试会与各位进行散文,我喜散文,其喜欢洋溢诗意的散文。 散文是 是离不开用说那记叙事为事散 文了, 更应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真实事件。 印象印象变形活做象式反映诗歌一样用表达烈的情和深意境散文更自由思维更活丰富更自如更和。只 是在结构上, 诗歌是以 “线”抒,散文是以 ”反映,散文大都 有时空长度,有线索;诗歌 以无需线索篇幅或 长或短常常作者燃烧的那一点辐射来, 而绪则形成读者的心入诗境界。 散文选取题材的一个一个点,而典型点, 是说用题材最的一分,来 反映题材的全部内涵散文的现 语言有一定的、丰富性和不 感含量和美感含大。 散 文为文,语言求简洁洒脱多一些娓娓 清作者情之的来便更细间、段间衔语言尽量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联结意象其是往往是似断实连留下多的 供读者白美以说散文是严、标准更高语言艺术。驾字、培 掘主题本的文学素养散文的语言? 何寻求散文内容? 方面的研究必将反 用于散文的取材反映想感感是定一散文的好定散文取什么材、 什么 东西、什么角度作者文化素养的支是散文 浓厚感去反映事物。 培育思感, 是一个好散文的问题复杂平凡的生掘新好事物, 尖锐的眼光、独到的深刻感,才主题思酝酿、艺术、言语字运用上得心。 散文仅要求字字精取宏段段天,还要 诗歌节奏诗歌特有的语言于散文创作表达, 我想有以下几点1. 的心的散文是者对世对人生自然理性思考,是人生到的现,是在闪现的意念追求具备认识能力和,以善的人生理念,用的心去,感 受生理解反映,在阴暗阳光,在丑恶善。 的事物现,是用什么现,用 什么去面。一,大雾弥漫混沌 世界后来阳光出现了, 雾霾散去了, 生了想,于是有了 《雾中的 思索》 。一我看到下唱歌嬉戏的农尽管他们他们没有现, 为他们用汗水实自己,农工内深处了我的创作,于是有了 语》 是的,,也是一样西,也是一个目 ,也是一多的时,一,现每刻 都有的闪让人感的生点。 的是作者进行情作者读者间产共鸣2.要写散文时, 选材意就表达美善的 人生感,也人人都有,仔细思考过, 或思考能力语言或 表达出来, 作者通过散文的形出来后,自然读者共鸣。 有一回, 说一位军嫂为了夫的思念自己思念家, 子,只在心底里 默默思念道,操持替丈夫支着家,好心军嫂让我散文的有了发表在天周刊温柔的月有一回, 位摄影师说, 他下到一 农村老人,想让他给拍张照片,里没了胶卷为了老人,老人了一下, 闪一闪老人心满 足了,摄影师心里很不滋味过几天老人送片, 其是想老人 拍照,以遗憾老人时,老人在几天前去了,影师事让我现了 西发挥和散文的头, 于是有了发表在天 周刊《清落日 我想, 追求,除了具备在平凡的生 能力更要具备宣扬能力3. 环境烘托。 在散文创作 中, 环境进行烘托。我在创作《 温柔的月时, 就选在一个月夜晚,让人公在 温馨浪世界比如 《清落日 西半天少河坠下去, 于是湛蓝一下子 颜色,远西天,满目黄金乎那腥味也有了子的成分。 ”《 荷花 涟漪着,烘托起一片盛的绿色景肥叶左摇右摆,在烈的翩翩裙袂自然如水流淌灵如鸿羽飘旋散落 的点点嫩红在其中,纤纤素手玉天 成,面,濯弄起一池碧涟漪环境没有用多的文长短结,有对称,有呼应烘托出一个适合4. 语言修饰的散文最准确最尽可能少的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想感韵律感, 让散文中有意境、 韵律,有生面,感受到的 客观事物的神韵读者。 在散文创作 中, 我自己语言清新自然洗练比如 看那着的云彩成片, ,相 互绞缠忽聚忽散,定, 现, 青烟袅娜缭绕海涛跌宕舒展风情句式长短形,是用了意追求语 、节奏自然语言作为散 衣裳散文不像写诗歌 那样凝练、浓缩,也没有诗歌韵律散文想,随意驰骋渲染以轻淡写使华丽并非堆砌辞藻, 而是艺术玩弄技巧的文游戏。 散文 语言押韵,让人 起来感到意境远,回读者 留出想象空间5.结构展结构愉悦一个人穿合衣服戴合适子,涂脂抹粉。也如同要 座房子,规划准备 有所华丽端庄别致形,更要丰富内部构 , 从形内容形成一个完美使人在的时愉悦感。 所以散文的结构需作者有所,下意识进行计和布局的散文在生中,散文的自己 心里。 散文创作要有美的追求 杨伯良 我的好姐妹 头顶繁星走 脚踏月光归 把家当成了驿站 只接收疲惫 父母的牵挂 爱人的抚慰 还有孩子委屈的眼神里 那一抹酸楚的滋味 酸楚的滋味 称奉献太大 说高尚惭愧 一心只为咱病人好 无怨更无悔 一袭白衣俏 一双俊眼美 手脚麻利技艺精 赢多少敬佩 人到微笑到 护理细入微 知冷知热的贴心话 让病痛随风吹 病痛随风吹 说实话太忙 讲实情真累 再忙再累也替百姓想 美哉好姐妹 我的好姐妹 英雄归来 春暖花开 心潮澎湃 抗疫的亲人凯旋归 静海大地乐开怀 一条条横幅拉起来 一面面国旗举起来 一双双脚尖踮起来 一张张笑脸扬起来 一辆辆铁骑开过来 一位位英雄走过来 一曲曲舞蹈跳起来 一首首赞歌唱起来 父老乡亲多自豪 你们为静海添光彩 冬去春来 太多感慨 大获全胜见亲人 豪情万丈云天外 一个个日夜挺过来 一场场战役打下来 一道道山川跨过来 一股股暖流涌上来 一列列队伍排起来 一捧捧鲜花迎上来 一声声呼唤响起来 一串串热泪流下来 华夏母亲已无恙 我们和祖国同在 父老乡亲多骄傲 祖国建设更豪团泊湖 2020 5 19 日 星期二 编辑:刘洪奇 20 · 静海文汇 通讯地址:天津市静海区东方红路 96 邮政编码:3016投递质量咨询:28943619 津静海籍著名岑先是我的老艺术家,也是我崇拜的前 是我骄傲同乡。 多年来,我与老感情深成为忘年几年我们交往,他有心一时与我创作与我分16 年前在落成的天宾馆持设计完成,之自己在天收藏所以经常陪朋到天成奇园参 。我见到老的奇石写一震,一种内心的畏油生,作构思磅礴难以 ,一块块头,在生的剔透充满生生用法, 点, 头的现的韵味十足,使 沉浸其中。 老的创作题材涉猎广泛内容丰 ,无论是人物,都发挥得那自如、洒满着活力有时印记 是他的蒙古草、新疆戈传统艺术典, 学者不绝口。 在那一年,老为天建卫 600 创作卫图倾尽了他的心血,画卷现的筑布局、造型令研究 专业士膜拜该作法,全式构,生现了 的地娴熟、线笔墨清式中的亭台楼阁庙宇庑廊其分惟妙惟肖环境交相趣横生,相得人以身临的感想而 知,如果作者没有过一番呕地大量写透彻研究度、韵律、质如此均衡一, 使我们在欣赏绘时,受到中国艺术深和 卓越地喜老的国,他受市政府委,为天宾馆宾馆创作丽河 》《 乾坤》《 胡杨驼 势磅礴使人震。 在我们 作《 我市坛名锡武创作成。 还不吝笔墨”题了一个大的 ”字艺术殿堂增辉。 我也下的松树,一幅幅作构自然天成,其笔墨意境感受到作者创作和灵正是十年一日 素、阳光、艺术真实写老的为人,的大漠胡杨,那样,那样生,其,交凛凛苍劲虬枝抗干旱理念也是的与时奉献伊始, 一场突如其来的冠肺 炎疫打乱了人的正家的日子里, 我里的天人,感情防控期的所见所闻,不自创作了一于全抗疫题诗准备老支 。正手机击号时,老的 话抢先打了过来, 未及插图之 事,他便告诉我,为创作了一组绘已经完 40 。我又敬86 的老人,然还如此 创作情和追求;地是,我的也有了创作96 抗疫题材作 编辑》准 付梓。 我是 筑设艺术没有更不敢论,只是年来与 老的真情感,让我有几分底答应 为他做这件事, 自己荣幸欣赏老的中的人物内容 让人老用自己写白描技法,以,为时,为人,为历史存证,用不同角度、 不同面, 真实的场 感人的,了一幅幅英雄 ,为场没有战争了一与其说是岑先生在全 抗疫责任担不如说是一艺术家用一生的积淀家国情怀 奉献的一心。 仔细品其中的幅作姿完美一在一起,中有中有都有事,事都有在的发和惟妙惟肖处处体现着热爱诠释着生上。 些作现了老艺术家的高风同呼追求,点 满着人会的正能量活和满着热情 尽管老人年近九他的艺术 春依盛, 他对艺术追求着。 我们相对艺术他会自己,我们位神采奕奕艺术家, 创作好的品力 奉献于人于时附: 沁园春·《庚子战疫情》组画观后 子春迟,雾锁江城,户“宅”有白衣天使,胸藏爱,悬壶妙龟蛇。 杰襟怀英雄本色,步履匆匆不 得暇。 凝处,看明公画稿,笔底生真情寄兴清嘉,似不苍松映晚霞。 记舟临峡谷,雨中观瀑;漠,风里 听笳。 墨洒青峰,缣飞碧浪,润染胡杨绿 沙。 长卷展,羡暮年逐梦,不负韶五一咏怀 抗疫初捷转战忙工防控两肩扛。 村抢种不停步,企业加班亦紧海上巨轮堪易货,空中飞燕经商。 举国上下齐发奋,复产除瘟写锦章。 赞巾帼英雄甘如意 疫情肆虐郁胸堂,急踏归程斗志昂。 经坎坷,千回耳聆使命身舍,脑记初胆魄强。 华夏同声歌勇士,英雄如意甘如意,武汉江夏金口中心卫生 院年仅 24 岁的检验师。 她在家中休假 时,听说武汉疫情严重,急需医护人员, 立即自行终止休假,骑单车行走 300 里四天三夜赶回单位投入抗疫工作,她 的感人事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赞下沉干部 沉干部基层,放哨抗疫情穿梭严检测,员往返查征。 不分昼晨昏转,岂管阴晴雨雪中。 驱除富泰,寸聊表尽贞诚。 母亲颂 总将伟大敬萱堂,岁悠悠阅历长。 苦读荻作笔,示儿清正脏。 择邻佳秋颂刺字世芳追忆先贤皆圣感天章。 律诗四首 郑玉桥 致敬护士 —— 献给 5 12日国际护士节 周晓东 让情感和艺术共融 —写在杜明岑画集《庚子战疫情》付梓之际 刘存发 歌词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Aug-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让情感和艺术共融epaper.tianjinwe.com/tjrb/resfile/2020-05-19/20/20.pdf2020/05/19  · 位农村老人,想让他给拍一张照片,可惜相 机里没了胶卷,但为了安慰老人,就用空相

我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心地善良,易于满足。2000 年农历八月十六,是全家人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中午,妹夫驾驶农用三轮车载着我的两个妹妹从市场上回来, 在村前的道口与一辆交叉驶过的轿车迎头相撞。 车祸现场十分惨烈, 原本方方正正的车棚被撞得支离破碎几乎成铁片状, 后面车斗里的货物在国道上散落一地,用来盛煮玉米的铝锅也被撞得变形飞出去老远……

母亲闻讯赶到现场, 只知道她的三个孩子被好心的过路司机送去医院生死未卜, 公路上留下的两滩血迹令人触目惊心, 母亲见状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所有看到车祸现场的人都会以为三个人肯定会凶多吉少, 他们其中无论是谁都是母亲的心头肉, 谁有一点闪失都让她无法承受。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那样一场惨重的车祸, 被撞的三个人除了一个有轻微的脑震荡, 全都奇迹般的得以保全。

母亲喜极而泣, 满眼含泪地跟我们说了一件往事。从那时起,我们才从母亲的嘴里得知尘封于她心底的那件往事, 我们才感受到母亲平凡中的伟大和救人危难不图报答的可贵品格。

那是 1976 年大地震后的一个风雨之夜, 母亲像往常一样安置好一家的活计, 要赶到村头临时搭建的防震棚里去探望曾经患伤寒被隔离的父亲。 防震棚是村上号召人们统一用砖石破瓦搭建而成, 用于安置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的村民。

那夜的风刮得很大, 与此同时

倾盆大雨直泄而下。 而我的母亲不仅身高力大而且更是胆量过人,这样的风雨完全不能阻挠她的前行。

当母亲快要接近防震棚的时候,她隐约听到不远处传出异样的声音,不由得站住脚步立在风雨里仔细辨别,原来紧挨父亲的棚子隔壁,有一个防震棚刚刚倒塌,几个大男人被埋在里面动弹不得,只能发出一声声绝望的呼救。 那样大的风雨里如果被埋压得久了肯定要出人命的。 母亲如果凭借一己之力想要救人肯定无法实现。 那一刻,母亲顾不得去管父亲,更忘了自己是个身怀六甲的孕妇,只是拼了命地撒开脚丫往村上跑。

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冒着风雨进了村, 接连敲了村口好几家的大门, 但都没有回应, 风雨之夜叫醒梦中人真是比登天还难! 情急之下母亲直奔村中的乡卫生院跑去,那里是的传达室每天晚上都会有值班的人。

那一夜, 母亲拼尽全力喊醒传达室的值班员, 然后心急火燎地带领几个壮小伙子冒着风雨赶去救人。 他们冒着风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终于从坍塌的墙体下救出了被困的村民, 救了三个人的命。 那一夜, 炽热的汗水和污浊的泥水伴着冰凉的雨水顺着母亲的脸颊流淌,勾勒出了母亲心灵之美。她的果敢,她的坚强,她的无私,她的大爱,在这一件突发事件中发挥的无暇可击,淋漓尽致……

然而,母亲从不表白自己,她做人做事总是像蜡烛,燃烧着自己。 如果不是 2000 年的那一场车祸,母亲有感而发提起当年的善行义举,那件风雨救人的往事早已被人们渐渐淡忘。

善良的母亲宛晴

有关散文写作的体会, 我觉得这种文体最能体现一个作者的文笔功力。 借此机会, 我将自己在散文创作中的粗浅尝试和点滴体会与各位文友同道进行交流。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我喜欢散文,尤其喜欢洋溢着诗意美的散文。 抒情散文是抒写心灵或情绪,但却总是离不开纪实,更不用说那些以记叙真人真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了, 更应该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 抒写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不过这印象可以“变形”,可以对现实生活做想象式的反映。 可以像诗歌一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浓烈的情和深远意境。 但散文比诗歌表现更自由,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谐。只是在结构上, 诗歌是以

“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有线索;诗歌则可以无需线索, 篇幅或长或短, 常常是作者从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 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 进入诗的境界。 散文则可以选取题材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点,而且是最典型最本质的侧面和点,也就是说用题材最小最本质的一部分,来反映题材的全部内涵。

散文写作在语体上应该是叙事性的现实语言,应该有一定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 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便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语言尽量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 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可以说散文是要求更严、标准更高的语言艺术。驾驭文字、培育情感、发掘主题是作家基本的文学素养。散文的语言如何? 如何寻求散文诗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必将反作用于散文的取材和反映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最终决定一篇散文的好坏和成败的关键。 决定散文取什么材、写什么东西、从什么角度写、如何写都要受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的支配, 特别是散文

要通过浓厚的思想情感去反映事物。 如何培育思想情感, 是一个如何写好散文的根本问题, 要从复杂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新生的美好事物,获得尖锐的眼光、独到的思想、深刻的情感,才能在主题思想酝酿、艺术表现手法、言语文字运用上得心应手。 散文不仅要求字字用精取宏,段段别有洞天,还要有诗歌的节奏,造成诗歌特有的语言美。

关于散文创作中美的表达, 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点:

1.用美的心态发现美。 美的散文是作者对人世对人生对自然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体悟,是对生活对人生独到的发现,是在瞬间闪现的意念感悟。 追求美就要具备一种

发现美,认识美,表现美的能力和心态,以美善的人生理念,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反映生活,在阴暗里发现阳光,在丑恶里发现美善。 美的事物随时随地可以发现,关键是用什么眼光去发现,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一次早晨,大雾弥漫,混沌了世界,但后来阳光出现了,雾霾散去了,引发我产生了很多联想,于是就有了《雾中的思索》。 一次我看到下班后唱歌嬉戏的农民工,尽管他们很累很苦,但他们却很乐观,丝毫没有愁苦的表现, 因为他们用汗水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农民工内心深处的美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于是就有了《无语之语》。是的,美,也许是一样东西,也许是一个目标,也许是一次比较,更多的时候,美,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美的闪光点和让人感动的生活亮点。重要的是作者如何用真诚美善进行情感宣泄,如何让美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

2.用美的立意表现美。 当确定要写一篇散文时, 选材立意就要明确表达美善的人生感悟,也许这感觉人人都有,但没认真仔细思考过, 或思考过但没能力用语言或

文字表达出来, 当作者通过散文的形式说出来后,自然就会引起读者共鸣。 有一回,我听说一位军嫂为了减轻对丈夫的思念,不让丈夫因为自己的思念而恋家, 每天写五六封信,但却都装进了箱子,只在心底里默默地宣泄着爱意和思念,尽孝道,抚养女儿,操持生活,替丈夫支撑着家,这个拥有美好心灵的军嫂让我肃然起敬, 顿时就有了写一篇散文的冲动, 就有了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温柔的月亮》。还有一回,我听一位摄影师说, 他下乡采风时遇到一位农村老人,想让他给拍一张照片,可惜相机里没了胶卷,但为了安慰老人,就用空相机给老人拍了一下, 闪光灯一闪老人心满

意足了,摄影师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主动许诺过几天给老人送照片, 其实是想给老人重新拍照,以弥补心灵的遗憾,当他再次去找那位老人时,老人却在几天前去世了,摄影师内心非常纠结。 这个故事让我发现了很多美的东西可以发挥和挖掘, 就动了要写一篇散文的念头, 于是就有了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清河落日》。因此我想,要追求美,表现美,除了要具备在平凡的生活里发现美的能力,更要具备如何挖掘美、宣扬美的能力。

3. 用美的环境烘托美。 在散文创作中, 应该用具体优美的环境描写对文章的美感进行烘托。我在创作《温柔的月亮》时,就选在一个月光如银的夜晚, 让主人公在这样温馨浪漫情境下展现内心美的世界。再比如《清河落日》中“西半天少云,太阳从容地朝清河坠下去, 于是湛蓝的水一下子改了颜色,远望西天,满目黄金,似乎那带着腥味的空气也有了金子的成分。 ”《荷花坑》中“浪漫的涟漪起伏着,烘托起一片繁盛的绿色景象。 肥叶如扇,左摇右摆,憨态可掬,在夏天热烈的风中翩翩起舞,裙袂飞

扬,自然如泉水流淌,空灵如鸿羽飘旋散落的点点嫩红隐在其中,如纤纤素手,美玉天成,擎出水面,濯弄起一池碧波涟漪。 ”这些环境描写没有用太多的文字,但注意了动静搭配,长短结合,有对称,有呼应,通过这些描写烘托出一个适合文章需要的美的情境。

4.用美的语言修饰美。 精美的散文应该用最准确最恰当而又尽可能少的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炼句铸字,写出韵律的美感, 让散文中有诗的意境、有歌的韵律,有生动的画面,把感受到的客观事物的神韵展现给读者。 在散文创作实践中, 我努力让自己的语言清新自然,优美洗练。 比如《喜欢看流云》中“看那翻

滚着的云彩, 或成团,或成片, 浓淡相间,相互绞缠, 忽聚忽散,飘移不定, 若隐若现, 如青烟般袅娜,如雾霭般缭绕, 如海涛般跌宕,可谓轻缓舒展,潇洒飘逸,风情万种。 ”注意了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特别是用了比较多的比喻,并刻意追求语

言的音调、节奏,尤其注意朗读的效果,努力把自然、流畅、真挚、形象的语言作为散文优美的衣裳。 诚然,写散文不像写诗歌那样凝练、浓缩,也没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但散文可以放开思想,随意驰骋,可以尽意渲染,可以轻描淡写。 使用华丽的语言也并非堆砌辞藻, 而是精巧的艺术加工,不是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戏。 散文的语言虽不押韵,但也要平仄起伏,让人读起来感到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给读者留出想象空间。

5.用美的结构展示美。 美的结构可以给人愉悦, 就像一个人要穿合身的衣服,要戴合适的帽子,要涂脂抹粉。 也如同要建造一座房子,要有预想和规划,要准备材料,要有所取舍,要有或华丽或端庄或别致或流俗的外形,更要有丰富的内部构造, 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能够使人在观赏的时候,产生美的愉悦和快感。 所以散文的结构需要作者有所经营,下意识进行设计和布局。

美的散文在生活中,散文的美在自己心里。

散文创作要有美的追求杨伯良

我的好姐妹头顶繁星走脚踏月光归把家当成了驿站只接收疲惫父母的牵挂爱人的抚慰还有孩子委屈的眼神里那一抹酸楚的滋味酸楚的滋味称奉献太大说高尚惭愧一心只为咱病人好无怨更无悔

一袭白衣俏一双俊眼美手脚麻利技艺精赢多少敬佩人到微笑到护理细入微知冷知热的贴心话让病痛随风吹病痛随风吹说实话太忙讲实情真累再忙再累也替百姓想美哉好姐妹我的好姐妹

英雄归来春暖花开

心潮澎湃抗疫的亲人凯旋归静海大地乐开怀一条条横幅拉起来一面面国旗举起来一双双脚尖踮起来一张张笑脸扬起来一辆辆铁骑开过来一位位英雄走过来一曲曲舞蹈跳起来一首首赞歌唱起来父老乡亲多自豪你们为静海添光彩

冬去春来太多感慨大获全胜见亲人豪情万丈云天外一个个日夜挺过来一场场战役打下来一道道山川跨过来一股股暖流涌上来一列列队伍排起来一捧捧鲜花迎上来一声声呼唤响起来一串串热泪流下来华夏母亲已无恙我们和祖国同在父老乡亲多骄傲祖国建设更豪迈

团泊湖2020 年 5 月 19 日 星期二 编辑:刘洪奇

20 ·静海文汇

通讯地址:天津市静海区东方红路 96 号 邮政编码:301600 投递质量咨询:28943619

天津静海籍著名画家杜明岑先生是我敬仰的老艺术家,也是我崇拜的前辈,更是我骄傲的同乡。 多年来,我与杜老感情深厚成为忘年挚友,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彼此交往甚密,他每有心仪之作,总会第一时间与我沟通,把创作的喜悦与我分享。

我初见杜老画作是 16 年前在津南新落成的天津宝成宾馆,因为这个项目是由我主持设计完成,加之自己在天津奇石收藏界也算是小有资质的爱好者,所以经常陪朋友到天津宝成奇石园参观。 我第一次见到杜老的奇石写生集,心灵为之一震,一种内心的敬畏油然而生,画作构思之奇妙,气势之磅礴难以言表,一块块平常的石头,在先生的笔下显得鲜活剔透充满生机,先生用高超的技法,或劈或皴,或擦或点,或勾或泼, 把石头的灵性表现的韵味十足,使人沉浸其中。

杜老的创作题材涉猎广泛,内容丰富,无论是速写、国画、连环画,还是山水、人物,都发挥得那么自如、洒脱、妩媚、奔放,充满着活力,富有时代的印记和生活的气息, 特别是他的长江三峡、内蒙古草原、新疆戈壁沙滩、灵璧奇石等系列作品, 堪称传统绘画艺术经典,令业界名家学者赞不绝口。

就在那一年,杜老为天津建卫 600周年创作的百米长卷《寒秋津卫图》更

是倾尽了他的情感和心血,画卷里呈现的建筑布局、造型令很多毕生研究建筑的专业人士膜拜。 该作品采用白描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地再现了清末民初天津的地理风貌、 市井民俗,画工技法娴熟、线条流畅、笔墨自然,或轻或淡,或虚或实,或露或藏,把清式建筑中的亭台楼阁、 庙宇、牌坊、庑廊都描绘得恰如其分、浑然天成、惟妙惟肖,并能与环境中舟车、人马、风光交相辉映,逸趣横生,相得益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想而知,如果作者没有经过一番呕心沥血地大量写生和透彻脑洞的考察研究,其比例、尺度、韵律、质感及光影怎会做到如此的均衡统一, 精致适宜,怎会使我们在欣赏绘画的同时,又能从中享受到中国古建艺术博大精深和卓越。

我特别地喜爱杜老的国画,他曾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为天津宾馆、天津迎宾馆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壮丽河山》《万里乾坤万里春》《丝路胡杨驼铃声》,气势磅礴,使人震撼。 在我们集团的“万和堂”大堂内高悬的巨幅丈八巨作《和平富贵长春》,就是由杜老和我市画坛名家张锡武、孙长康联袂创作完成。 杜老还不吝笔墨挥毫为“万和堂”题写了一个很大的“和”字,为艺术殿堂提色增辉。 我也特别喜爱

杜老笔下的松树, 一幅幅佳作构图巧妙,自然生动,浑然天成,其笔墨意境让观者透过画面能够感受到作者创作的思想和灵魂,这正是杜老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自信、正直朴素、向往阳光、永葆艺术之树长青的真实写照。

我敬重杜老的为人,更敬仰他笔下的大漠胡杨,那样独立,那样丛生,其构图大气,技法细腻,交错回应,凛凛风骨,苍劲虬枝,向观者传递一种抗风沙、抗干旱、抗严寒、忠诚守望家园的理念,这也是杜老坚守的与时俱进、 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今年伊始,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宅”在家的日子里, 我作为实业体系里的天津诗人,感念疫情防控期间的所见所闻,情不自禁地创作了一组关于全民抗疫的主题诗词,因为需要插图,准备请求杜老支持。正当我拿起手机点击号码时,杜老的电话抢先打了过来, 未等我提及插图之事,他便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为助力全民抗击疫情创作了一组绘画作品, 已经完成 40多幅。 我当时又敬佩又喜悦,敬佩他这位 86岁高龄的老人,竟然还有如此高的创作激情和追求;高兴地是,我的作品也有了精美的插图。

杜老精心创作的 96 幅抗疫题材作品,已编辑成集命名为《庚子战疫情》准备付梓出版,并委托我执笔作序。 我是

职业的建筑设计师, 对书画艺术没有研究,更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这些年来与杜老的纯真情感,让我有几分底气答应为他做这件事, 自己也倍感荣幸之至。欣赏了杜老的作品,画中的人物和内容鲜活生动、让人赞佩。 杜老用自己擅长的速写白描技法,以纪实形式,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着墨,为历史存证,用画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真实的场景和感人的画面,塑造了一幅幅的英雄谱,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抒写了一曲曲时代的赞歌。

这部画册与其说是杜明岑先生在全民抗疫时期的责任担当, 不如说是一位老艺术家用一生的积淀和对家国情怀深沉的爱恋,奉献的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仔细品读其中的每一幅作品,动与静,整体与局部,姿态与风骨都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笔中有墨,墨中有笔,每幅作品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内在的情感迸发和惟妙惟肖的刻画, 既传神,又达意,处处体现着昂扬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诠释着生命的舒张、勃发、向上。这些作品也体现了老艺术家的高风亮节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追求,点画之间都充满着人情的温暖, 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杜老对生活和社会始终充满着热情和挚爱,尽管老人年近九秩,但他的艺术青春依然旺盛, 他对艺术的追求依然执着。 我们相信,因对艺术的痴情他会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们期待着这位神采奕奕的艺术家, 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无愧于时代。附:

沁园春·《庚子战疫情》组画观后庚子春迟,雾锁江城,万户“宅”家。

有白衣天使,胸藏大爱,悬壶妙手,心系龟蛇。 俊杰襟怀,英雄本色,步履匆匆不得暇。 凝神处,看明公画稿,笔底生花。

真情寄兴清嘉,似不老苍松映晚霞。记舟临峡谷,雨中观瀑;骑行大漠,风里听笳。 墨洒青峰,缣飞碧浪,润染胡杨绿护沙。 长卷展,羡暮年逐梦,不负韶华。

五一咏怀

抗疫初捷转战忙,开工防控两肩扛。乡村抢种不停步,企业加班亦紧张。海上巨轮堪易货,空中飞燕为经商。举国上下齐发奋,复产除瘟写锦章。

赞巾帼英雄甘如意

疫情肆虐郁胸堂,急踏归程斗志昂。三夜四天经坎坷,千回百转更匆忙。耳聆使命身家舍,脑记初心胆魄强。华夏同声歌勇士,英雄如意万民扬。

注:甘如意,武汉江夏金口中心卫生院年仅 24岁的检验师。 她在家中休假时,听说武汉疫情严重,急需医护人员,

立即自行终止休假,骑单车行走 300 公里四天三夜赶回单位投入抗疫工作,她的感人事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赞下沉干部

下沉干部到基层,放哨站岗抗疫情。车辆穿梭严检测,人员往返更查征。不分昼夜晨昏转,岂管阴晴雨雪中。瘟疫驱除国富泰,寸心聊表尽贞诚。

母亲颂

总将伟大敬萱堂,岁月悠悠阅历长。教子苦读荻作笔,示儿清正鲊为脏。择邻佳话千秋颂,刺字美篇百世芳。追忆先贤皆圣母,感天动地谱华章。

律诗四首郑玉桥

致敬护士———献给 5月 12日国际护士节

周晓东

让情感和艺术共融——写在杜明岑画集《庚子战疫情》付梓之际

刘存发

歌词

杜明岑作

胡杨雄风图︵国画︶

创建文明城区

建设美丽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