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13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曾守正 林乃樹林的古名。林中有路。這些路多半突然然斷絕 在杳無人迹處。 這些路叫做林中路。 每條路各自延展,但卻在同一林中。常常看來彷彿 彼此相類。然而只是看來彷彿如此而已。 林業工和護林人認識這些路。他們懂得什麼叫做在 林中路上。 海德格爾(1889-1976):《林中路》 1 一、問題所在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清廷正式開館編纂《四庫全書》 2 ,伴隨《四 庫全書》編纂,館臣也展開詳悉考證各書大旨、著作源流的工作,並編寫 《四庫全書總目》 3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總目》初稿完成,但歷經許多波 折,直至乾隆六十年(1795)十一月《總目》竣工 4 本文初稿曾做為香港教育學院語文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舉辦「中國文學批評研究工 作坊」的發言附件,會中承蒙張少康、陳國球、張宏生、汪春泓、張健諸位教授惠予寶貴意 見,使我在論文修改上獲得許多助益,在此向主辦單位暨上述諸君致謝。又本文經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97-2410-H-004-138-MY3)完成,一併致謝。 1 【德】馬丁.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4) 2 見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大學士劉統勳等奏議定校核《永樂大典》條例並請撥房添 員等事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7), 頁 58-60。 3 見乾隆三十八年閏三月十一日〈辦理四庫全書處奏遵旨酌議排纂四庫全書應行事宜摺〉,同 前揭書,頁 74-78。 4 見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原戶部尚書曹文埴奏刊刻《四庫全書總目》竣工刷印裝潢呈 74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Sep-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曾守正

林乃樹林的古名。林中有路。這些路多半突然然斷絕

在杳無人迹處。

這些路叫做林中路。

每條路各自延展,但卻在同一林中。常常看來彷彿

彼此相類。然而只是看來彷彿如此而已。

林業工和護林人認識這些路。他們懂得什麼叫做在

林中路上。

海德格爾(1889-1976):《林中路》1

一、問題所在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清廷正式開館編纂《四庫全書》2,伴隨《四

庫全書》編纂,館臣也展開詳悉考證各書大旨、著作源流的工作,並編寫

《四庫全書總目》3,乾隆四十六年二月《總目》初稿完成,但歷經許多波

折,直至乾隆六十年(1795)十一月《總目》竣工4。

*本文初稿曾做為香港教育學院語文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舉辦「中國文學批評研究工

作坊」的發言附件,會中承蒙張少康、陳國球、張宏生、汪春泓、張健諸位教授惠予寶貴意

見,使我在論文修改上獲得許多助益,在此向主辦單位暨上述諸君致謝。又本文經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97-2410-H-004-138-MY3)完成,一併致謝。 1 【德】馬丁.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4) 2 見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大學士劉統勳等奏議定校核《永樂大典》條例並請撥房添

員等事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7),

頁 58-60。 3見乾隆三十八年閏三月十一日〈辦理四庫全書處奏遵旨酌議排纂四庫全書應行事宜摺〉,同

前揭書,頁 74-78。 4 見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原戶部尚書曹文埴奏刊刻《四庫全書總目》竣工刷印裝潢呈

74

Page 2: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總目》代表十八世紀後期官方學術的總成。時入清末明初,知識份

子對於《四庫全書》、〈提要〉或相關館臣(尤其是總纂官),持有不同

態度。章太炎(1869-1936)論訂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時,針對清

朝校讎家的功過有所評論,其謂:「清修《四庫》,本藉此以禁明代書籍,

為其有所刺譏也。史部、集部、筆記皆有。 觀違禁書目所載,有令毀者,

則《四庫》不載矣;有抽毀者,則《四庫》亦加以刪改矣。今且未論《四

庫》定本,即自違禁之諭一出,而民間刻書亦多依以刪改。今所傳《日知

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之流,已非真本。此則編纂《四庫》者之罪也。

紀昀之類,亟宜刪去。」1章太炎對於《四庫》部分書集和紀昀個人,多有

負面評價。梁啟超(1873-1929)〈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云:「其

時以大人先生而鼓吹左右茲學(曾案:漢學)最有力者,約紀曉嵐昀、阮

芸臺元、畢秋帆沅,然皆不能自名其家,其著述或多假於食客之手,於學

界殆不足道。而紀氏以佞幸處向、歆之地位,茍媚時主,微詞尖語,顛倒

黑白,於人心風俗所影響,固不細也。」2對於紀昀提出嚴厲批評。 孟森

說:「《四庫全書》乃高宗愚天下之書,不得云學者求知識之書也。」3

其批評亦屬激烈。

另一方面,張之洞(1837-1909)在〈輶軒語〉說:「今為諸生指一良

師,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讀一過,即略知學問門競徑矣。」4在中國近

代教育發展過程,〈奏定京師大學堂章程〉(光緒 29 年 11 月 26 日 1904

覽摺〉,前揭書,頁 2374-2375。至於纂修過程,可參見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

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第十二章〈《四庫全書總目》(上)〉,頁 296-311;

李常慶:《「四庫全書」出版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3),第二章〈《四庫

全書總目提要》的編纂〉,頁 43-73。 1 支偉成纂述:《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10),〈章太炎先生論訂

書〉,頁 3-4。 2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見氏著:《飲冰室專集(九)》,(臺北:臺灣

中華書局,1948.4),頁 94。 3孟森:〈選刻四庫全書評議〉,見氏著:《明清史論著集刊(下)》,(北京:中華書局,

2006.4),頁 682-685。魯迅也說:「清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個,尤其是後兩個皇帝,對

於『文藝政策』或說得較大一點的『文化統制』,卻真盡了很大的努力的。文字獄不過是消

極的一方面,積極的一面,則如欽定四庫全書,於漢人的著作,無不加以取捨,所取的書,

凡有涉及金元之處者,又大抵加以修改,作為定本。此外,對於《七經》,《二十四史》,

《通鑒》,文士的詩文,和尚的語錄,也都不肯放過,不是鑒定,便是評選,文苑中實在沒

有不被蹂躪的處所了。」見氏著:〈買《小學大全》記〉,《且介亭雜文》,《魯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第 6卷,頁 57。 4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8),卷二百零四,語文一「讀書

宜有門徑」條,頁 3766。

75

Page 3: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年 1月 13日)1規畫京師大學堂內籌設八科。第一科「經學科」下設有「周

易學門科目」,其主課之一有「欽定四庫全書提要經部易類」,同科下「理

學門科目」補助課之一有「〈四庫經部提要〉」。第三科「文學科」下設

有「中國史學門科目」,其有補助課〈四庫史部提要〉,同科下「中國文

學門科目」有補助課〈四庫集部提要〉。1923 年胡適(1891-1962)曾為

清華學校開列〈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書目〉「工具之部」中出

現《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附存目錄》一書2。可見在 20 世紀前期,教育界對

於《四庫全書總目》的態度,亦有正面對待者。

知識圈、教育界或容有不同的看法,但後起學者的研究,卻不絕如縷。

簡單地說,研究成果約可分為兩路3:其一為文獻考據取向,其包括《總目》

內容的辨證、補撰、刊誤、續修。以胡玉縉(1859-1940)《四庫全書總目

提要補正》、余嘉錫(1884-1955)《四庫提要辨證》為代表4。其二為文

獻詮釋取向,包括自學術思想、史學、文學諸視域出發,詮釋《總目》隱

含的觀念,或考《總目》察編纂歷程。錢穆(1895-1990)在 1935 年發表

的〈四庫提要與漢宋門戶〉乃從學術史角度予以討論,可謂先聲;後起的

楊家駱(1911-1991)在 1946 年發表的《四庫全書學典》,則從東、西學

典的知識架構與內容,總述《四庫全書》的相關問題,皆屬此類。5至於《總

目》編纂歷程研究,黃愛平(1955-)、司馬朝軍的成果頗為豐碩6。整來

1 見陳元暉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

頁 350、358、363。 2 胡適:《胡適文存二集》,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

1989.10)第一編、第九十四冊,卷二,頁 165-185。 3近年觀察《四庫全書總目》研究現象的論著頗多,諸作中以陳曉華:《「四庫總目學」史研

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10)一書最為詳盡,值得參考,本文僅做概括說明。 4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收入楊家駱:《四庫大辭典附四庫提要補證》(臺北:

中國辭典館復館籌備處,1967.4)、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4.11)。 1980 以後重要著作則有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0)、

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北京:中華書局,2005.9)、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等書。此外,日本學者筧文生、野村鮎子著《四庫提要北宋五

十家研究 》(東京:汲古書院,2000.2)、《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東京:汲古書

院,2006.2 )兩部著作,其雖為語譯、注釋形式,同時也有版本考察。 5楊家駱的四庫學貢獻,請參閱胡楚生:〈楊家駱教授對於「四庫學」的貢獻〉,收入淡江大

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

局,1998.9),頁 375-391。 6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2);司馬朝軍:《《四

庫全書總目》編纂考》(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1)、《《四庫全書總目》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12)。

76

Page 4: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說來,第二種研究取向至 1980 後方見轉盛,其中周積明(1949-)在 1991

年出版的《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1一書,深具突破性與影響力。

在文學研究上,朱東潤(1896-1988)曾說:「曉嵐論析詩文源流正偽,

語極精,今見於《四庫全書提要》,自古論者對於批評用力之勤,蓋無過

於紀氏者」2,朱自清(1898-1948)指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

各條,從一方面看,也不失為系統的文學批評」3,兩者都已從文學批評(史)

的角度來肯定《總目》價值,只是聲音微弱。郭紹虞(1893-1984)在 1939

年發表《宋詩話輯佚》同時,也展開宋詩話的考述工作,並陸續發表單篇

文章,1979 年勒為專書《宋詩話考》4。《宋詩話考》多以《總目》記載

為討論材料,或引述闡發、或駁議修正,雖非《總目》研究成果,但通過

《總目》重考宋代詩話的做法,足見《總目》的參考價值。

《總目》成書已歷兩百年,其做為官方意識的巨大聲響,卻在中國古

典文學研究裏顯得靜謐。其文學觀念內容為何?其文學觀念何以形成?其

文學觀念在中國文學批評史有何意義與地位?其與後世古典文學研究有何

關係?上述諸多問題,引發我的研究興趣。

二、從歷史敘解到自我暸解

簡潔地說,《總目》是一部館臣面對、理解、詮釋、評價歷代典籍的

著作。如此,館臣書寫〈提要〉的行為,乃是一種面對歷史人物(作者)、

物件(典籍)以及相關事件的活動,其中充滿館臣對於歷史的認知與理解,

並進一步產發為詮釋與評價。這些結晶一旦形諸文字、化為文本,就成為

篇篇〈提要〉。至於〈提要〉的形式,以典籍、作者為對象,採單一、逐

筆的簡要記錄;每篇體例不外記錄辨訂作者爵里、本書得失、文字增刪、

篇帙分合等等。5《總目》共有 200 卷,全書分經、史、子、集 4 部,44

1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10) 2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頁 323。 3朱自清:〈詩文評的發展〉,收入氏著:《朱自清全集》第三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9.3),頁 27。 4 參見董乃斌:〈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的成就與貢獻〉,收入王瑤主編:《中國文學

研究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頁 277-312。 5 〈凡例〉第九條:「今於所列諸書,各撰爲提要,分之則散弁諸編,合之則共爲《總目》。

每書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論世知人;次考本書之得失,權衆說之異同,以及文字增删,篇帙

分合,皆詳爲訂辨,巨細不遺。而人品學術之醇疵,國紀朝章之法戒,亦未嘗不各昭彰癉,

用著勸懲。其體例悉承聖斷,亦古來之所未有也。」【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

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2),卷首三「凡例」,頁 1(冊)-36-37。以下所引

77

Page 5: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小類,69子目,收「著錄書」3,461 部,79,309 卷,「存目書」6,793 部,

93,551 卷,共 10,254 部,172,860 卷。我們或可援用海德格爾《林中路》

扉頁題詞為譬:《總目》猶如一座蓊鬱盛茂的樹林,做為傳統目錄學的接

續者,其「提要」形式造成了知識系統的零散化,「提要」體例造成了表

達內容的細瑣化,凡此種種恰似曲隱於茂林之間的小徑,在林外之人看來,

〈提要〉文本的理路「多半突然斷絕在杳無人迹處」。而館臣們是林業工

或護林人(當然,也是造林人),他們「懂得什麼叫作林中路上」。於是,

我嘗試從《總目》的歷史(文學史、文學評史)敘述、歷史解釋出發,尋

跡敘解內容,以及敘解的驅力──自我嘹解,敘解的目的──形塑遠景(締

造公論、用見聖朝1),以勾畫曲折隱藏於《總目》茂林間的小徑地圖,還

有館臣那洞悉小徑的心靈世界。

所謂「歷史敘述」,乃指將以往曾經發生的事件,不憚繁瑣地敘述出

來;所謂「歷史解釋」,乃為闡發歷史發展軌跡及其意義的說明。2後現代

史學認為「歷史敘述」與「歷史解釋」是不可分開的。美國阿瑟.丹圖(Arthur

C.Danto,1924-)、法國保羅.利科(Paul Ricoeur ,1913-2005)指出

「歷史解釋的邏輯,就是通過對對象是如何的敘述,而達到對其為何如此

的解釋」「敘述在歷史中具有其它解釋方法所不能取代的優先地位。換言

之,一切歷史解釋首先和必然是敘述的」3因此,「歷史敘述」就是一種歷

史的「敘解模式」(Historical Narrative Model),在敘事的底層仍具

有強烈的解釋意義;「歷史解釋」得先預設某種敘述之存在,並通過某程

度敘述而完成。德國史學家宙恩‧呂森(Jörn Rüse,1938-)認為的:「通

過敘述的方法,人的大腦掌握了偶然性。它賦予了發生在人類社會變化中

的事件的時間序列某種意義。這樣,人類就可以在文化方面受到人類世界

該著,悉以此版為據,並簡稱為《總目》。 1 〈凡例〉第十六條「文章德行,自孔門旣已分科,兩擅厥長,代不一二。今所錄者,如龔

詡、楊繼盛之文集,周宗建、黃道周之經解,則論人而不論其書;耿南仲之說《易》、吳幵

之評詩,則論書而不論其人。凡兹之類,畧示變通,一則表章之公,一則節取之義也。至於

姚廣孝之《逃虛子集》、嚴嵩之《鈐山堂詩》,雖詞華之美,足以方軌文壇,而廣孝則助逆

興兵,嵩則怙權蠧國,繩以名義,非止微瑕。凡兹之流,並著其見斥之由,附存其目,用見

聖朝彰善癉惡,悉凖千秋之公論焉。」《總目》,卷首三、〈凡例〉,頁 1(冊)-38-39。 2 請參見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9.3),第十三章〈歷史敘事與歷

史解釋〉,頁 211-213。 3參見周建漳:〈當代西方哲學關於『歷史解釋』的方法論思考〉,《廈門大學學報》(哲社

版),1994 年第 2期,頁 10-11。

78

Page 6: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和人類自身的時間連續性觀念指導。」1據此可以說明:「歷史敘述」與「歷

史解釋」,並非出於單純外物(過往的歷史事件)與自我(敘解歷史事件

者)的斷裂關係,反而是相攝互涵的關係,因為在敘述與解釋的過程,個

別事件在時間的偶然性中,得到序列化,並被賦予某種意義。此外,敘述

既從客觀世界選擇事件、編纂事件而成,那麼敘述本身亦是一種解釋,職

是,就語言表層來說是敘述,就語言底層來看卻是解釋。其實上述見解,

在與中國史學傳統中,亦有相通者。如孟子曾指出:《春秋》乃為「其事

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之著作,其文字

表層為齊桓公、晉文公的故事,其整體樣貌稱為「史」,所述「事」之「史」

飽含史家對於「義」的探尋與表達。2

具體舉例來說,〈御選唐宋詩醇提要〉3謂:

乾隆十五年御定。詩至唐而極其盛,至宋而極其變。盛極或伏其衰,變

爲極或失其正。亦惟兩代之詩最 總雜,於其中通評甲乙,要當以此六家

爲 岀 爲大宗。蓋李白源 〈離騷〉,而才華超妙, 唐人第一;杜甫源出於

眞 爲國風、二雅,而性情 摰,亦 唐人第一。自是以外,平易而最近乎情

剏者,無過白居易;奇 而不詭於理者,無過韓愈。錄此四集,已足包括

衆長。至於北宋之詩,蘇、黃並騖;南宋之詩,范、陸齊名。然江西宗

旣派,實變化於杜、韓之間, 錄杜、韓,可無庸複見。《石湖集》篇什

無多,才力識解亦均 岀 劔 旣 槪不能 《 南集》上。 舉白以 元,自當存陸而

爲刪范。權衡至當,洵千古之定評矣。考國朝諸家選本,惟王士禎書最

學者所傳。其《古詩選》,五言不錄杜甫、白居易、韓愈、蘇軾、陸游,

爲七言不錄白居易,已自 一家之言。至《唐賢三昧集》,非惟白居易、

卽韓愈皆所不載, 李白、杜甫亦一字不登。蓋明詩摹擬之弊極於太倉、

爲歷城,纖佻之弊極於公安、竟陵。物窮則變,故國初多以宋詩 宗。宋

1宙恩‧呂森撰,張永華、姜凡譯:〈賦與時間意義——以歷史意識為概念基礎的普遍分類學〉,

《史學理論研究》,2002 年 01 期,頁 12。 2【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7),頁 574。蔣年豐曾以《詩經》

學的「興」,討論中國《春秋》學的微言大義,頗有新歷史主義認為「歷史為虛構的文學文

本」的況味,但新歷史主義始終對歷史真相採取保留態度,這又與中國史學有所不同。參蔣

年豐:〈「興」的精神現象論「春秋」經傳的解釋學基礎〉,《清華學報》22 卷 1期,1992.3,

頁 27-63。本書亦收入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

圖書公司,2000 年),頁 99-149。或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

正中書局,1996 年),頁 85-134。。 3 《總目》,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總集類五,頁 5(冊)-99-100。

79

Page 7: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爲詩又弊,士禎乃持嚴羽餘論,倡神韻之說以救之。故其推 極軌者,惟

王、孟、韋、柳諸家。

這篇〈提要〉闡述《御選唐宋詩醇》(乾隆 15 年,1750 年御定)選取唐

六大家的原因,並以典範人物為據,建構唐朝至清初的文學史圖像。首先,

館臣指出唐為「極盛」、宋為「極變」的時代。唐、宋兩朝代表詩人分別

為李、杜、韓、白、蘇、陸。其中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李、杜皆為唐

人第一,他們的重要性不限於創新,同時也具有繼承《詩》〈騷〉傳統的

重要意義。又,館臣對於李、杜的評量,乃自才華性情等主觀面予以檢視。

第二、唐代另兩位重要作家,分別為白居易與韓愈。白詩語言平易而情感

真切,韓詩語言新創但不悖於理。就此看來,作品語言可以平易或奇創,

但其表現終需受到主觀情志或客觀事理的節制。第三、北宋以蘇軾、黃庭

堅並列,南宋以范成大、陸游為代表。黃庭堅變化於杜、韓之間,故《詩

醇》既收杜、韓,也就不必再錄黃庭堅;范成大無論在詩歌數量或質量上,

都遜於陸游,所以存陸去范,例同以白居易概括元稹。因此,詩人在前後

古今、當世並代的雙重較量下,堪為代表的僅有六人。第四、〈提要〉闡

發《御選唐宋詩醇》選錄六人作品的原因後,接著指出王士禛(1634-1711)

選編的詩集《古詩選》(康熙 22年、1683 年輯成)、《唐賢三昧集》(康

熙 27年,1688 年告竣)1,對於這六位詩人、作品,未能全部收錄。第五、

復由王士禛為起點,以回溯時間的方式,指陳國初宋詩派的起源。再由宋

詩派逆推至明代詩派,完成歷史發展的基本架構:【明】七子→公安、竟

陵→【清】宋詩派→神韻派。此一方面解釋神韻派的從出理由(包括歷史

發生層次與學說內部層次),另一方面也將唐宋詩在明清影響、消長現象,

做一簡筆勾勒。

上述前四項為館臣闡釋《御選唐宋詩醇》選擇六大詩宗的標準。事實

上,乾隆御選此六家的目的在於「以見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風雅之正

則也」〈御選唐宋詩醇序〉)2,「見二代盛衰之大凡」意謂著對文學流變

1 成書時間乃據蔣寅:《王漁洋事迹徵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10),頁 285、

341。 2 《御選唐宋詩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3),〈御

選唐宋詩醇序〉,頁 1448(冊)-1。又,〈序〉存有重唐詩輕宋詩的觀念,〈序〉云:「宋

之文足可以匹唐,而詩則實不足以匹唐也。既不足以匹而必為是選者,則以《唐宋文醇》之

例,有《文醇》不可無《詩醇》。」這觀念雖未直接出現在〈御選唐宋詩醇提要〉上,但館

臣對於唐宋詩及其發展的整體觀念,仍待進一步考察。

80

Page 8: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的掌握,「示千秋風雅之正則」意謂著對崇高價值的貞定;又「見」具有

回顧前代之義,「示」具有昭明來世之義。此正呈顯文學史認知與文學價

值認知二者,雙向滲透並且相互建構,即批評標準隱含了歷史敘述,歷史

敘述強化了批評標準。館臣亦循此脈絡進行〈提要〉書寫,所以也就自然

地在後段文字中,出現明清詩歌流變的歷史敘述了。1在明清詩史的顯性敘

述裏,館臣採取前後詩派相互救治的線性思維,此實與〈提要〉前段唐、

宋詩史的隱性敘述一樣,都省略了許多細節,形成單向、架構式的說明。

在這些歷史敘述下,實隱含著某種歷史解釋。

三、從自我瞭解朝向形塑遠景

吳光明(1933-)曾說:「中國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歷史與歷史意識的文

化,這項事實說明了,中國文化的『自我瞭解』,是透過具有歷史意識的

自我詮釋而進行的。」2 至於「自我瞭解」的活動與目的為:「中國人在

歷史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詮釋』而將中國的社會結構內在化,而成為中

國人共同的心理結構。『自我詮釋』正是透過歷史性的思考來進行的。」

「瞭解一個生命就是解釋他的『自我』,由此瞭解而解釋存在,我們回溯

以往而領悟了這層道理,這種歷史性的瞭解是存在本身的自我顯示——通

過人的存在,而這人的存在等於他的『自我解釋』」3因此,我們可以說:

館臣面對的述評對象,正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文本;而述評本身就是「自我

詮釋」的活動。所以,當館臣將心力投向外在的歷史文本,並進行詮釋時,

他們也正進行內在的「自我瞭解」。經過反思後的歷史經驗,將會回饋並

成為自我的心理結構,構成所謂的「自我」。

《總目》所呈現的「自我」,又具有「二重性」4,即做為館臣身份的

自我,與做為國族身份的自我二重性。具有館臣身份的自我,將一切典籍

1 余寶琳:〈詩歌定位:早期中國文學選集與經典〉曾指出:「選集,就如經典自身,不僅

被視為文化範例的儲藏,甚至更具體地被視為歷史的作品。……如袁枚(1716-1798)在給沈

德潛(1673-1769)的信中所云:『選詩之道,與作史同』,實際上,充滿生氣的歷史著作與

選集體現了早期文學史的兩種主要來源並共享著類同的方法。」余文即說明了中國文學選集

具有建構文學史的事實與效果。收入於樂黛雲、陳玨編選:《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

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5),頁 259。 2吳光明:《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9),頁 123。 3吳光明:《歷史與思考》,頁 122-123。 4在吳光明的說法中,「自我瞭解」乃就人類對歷史的思考而言,亦即歷史思考乃為「自我瞭

解」的活動,未如本文以職務、時代做為「自我」概念的條件因素。本文如此說明,乃欲對

「自我」再做細部解析,以方便說明館臣的具體心理。

81

Page 9: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對象視為有待詮釋的前行者、他者;具有國族身份的自我,又從全部的前

行者、他者中,簡別出親疏遠近,並且更關注於同我族類(〈提要〉用語

中的「國朝」、「我(皇上)」)的文化表現。此從〈提要〉原本論說《御

選唐宋詩醇》六家的文學特質與地位後,突然轉移視角,聚焦於至少已經

辭世六十餘年的王士禛身上。伴隨被擴大而逐漸清晰的王士禛身影,令讀

者進入了明清詩歌演變的時間洪流。若以清朝為時間起點,那〈提要〉敘

述便成為:【今】乾隆御選詩集→【昔】集中六家特質與發展→【今】王

士禛選詩集與神韻說→【今】國初宋詩派→【昔】明清詩歌演變發展與內

在規律。今昔交錯,正出於館臣強烈關懷國族的心理1。

做為國族身份的自我,批評了國朝兩個詩學流派:宋詩派與神韻派。

其中對於神韻的批評又多於宋詩派。館臣就歷史發生層次(「救宋詩之弊」)

與學說內部層次(「以王、孟、韋、柳為極軌」)討論神韻說,下文亦循

此展開說明。

就歷史發生層次來看,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證》指出:「《然

鐙記聞》載士禛云:『吾蓋疾夫世之依附盛唐者,但知學為「九天閶闔、

萬國衣冠」2之語,而自命高華,自矜為壯麗,按之其中,毫無生氣,故有

《三昧集》之選,要在剔出盛唐真面目,與世人看,以見盛唐之詩原非空

殼子、大帽子話、其中蘊藉風流,包含萬物,自足以兼前後諸公之長』云

云,〈提要〉所謂矯折而入宋之弊,亦失其旨。」3王士禛認為時人雖學盛

唐詩,卻無法領略盛唐詩的真蘊,欣賞、依附的是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

明宫之作〉「九天閶闔開宫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句子。王士禛認為此

1如《總目》卷首〈凡例〉第十五條:「漢唐諸儒,謹守師說而已。自南宋至明,凡說經、講

學、論文,皆各立門戶,大抵數名人為之主,而依草附木者囂然助之。朋黨一分,千秋吳越,

漸流漸遠,并其本師之宗旨亦失其傳。而讎隙相尋,操戈不已。名為爭是非,而實則爭勝負

也。人心世道之害,莫甚於斯。……我國家文教昌明,崇真黜偽,翔陽赫耀,陰翳潛消,已

盡滌前朝之敝俗。然防微杜漸,不能不慮遠思深,故甄別遺編,皆一本至公,剷除畛域,以

預消芽蘗之萌。至詩社之標榜聲名,地志之矜誇人物,浮辭塗飾,不可盡憑,亦併詳為考訂,

務核其真,庶幾公道大彰,俾尚論者知所勸戒。」其中「防微杜漸」即瞻望於未來。此類關

懷實多,見於《總目》〈凡例〉、〈序〉等,不一一贅述。《總目》,頁 1(冊)-38。 2原詩為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

開宫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纔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衮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珮聲歸向

鳳池頭。」

見【唐】王維著、【清】趙殿成注:《王右丞集箋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十,

頁 1071(冊)—129。 3 同註 10所揭書,卷五十八,頁 408-409。

82

Page 10: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句是「自命高華」「自矜為壯麗」,而「華麗」實非盛唐詩的真面目。就

此看來,神韻說並非起於對治宗宋之弊,反而來自宗唐派缺失。

何承璂《然鐙紀聞》所載,原為李鑑湖請益王士禛關於學詩之事。李

氏謂學詩者當學盛唐或中唐詩?王士禛回答書:「『初』『盛』有『初』

『盛』之真精神、真面目,『中』『晚』有『中』『晚』真精神、真面目。

學者從其性之所近,伐毛洗髓,務得其神,而不襲其貌,則無論『初』『盛』

『中』『晚』,皆可名家。不然,學『中』『晚』而止得其尖新,學『初』

『盛』而止得其膚廓,則又無論『初』『盛』『中』『晚』,均之無當也。」1何承璂接著就《唐賢三昧集》選詩不及初、中、晚三唐,演繹出士禛應該

是期待時人只學盛唐詩,如此一來,正與回答李鑑湖的內容有所出入了。

王士禛於是發覆了胡玉縉徵引的意見,以釋何氏疑惑。就《然鐙紀聞》而

論,《唐賢三昧集》係為學唐詩而發,非為救宗宋之弊。

就學說內部層次來看,館臣認為神韻說在選詩意識上,表現出以「王、

孟、韋、柳」為「極軌」的現象。張寅彭研究發現:《唐賢三昧集》共錄

44位作家,450 首詩。其中王維詩共 112首,數量最多;其次為孟浩然 48

首,岑參 38首、李頎 36首、王昌齡 33首;再其次為高適 18首,裴迪、

常建、儲光羲、祖詠、崔顥、劉窅虛、崔國輔、賈至等皆 10首上下;最後

是其餘作家。就此名單看來,《三眛集》存在著「王維中心」的選編意識,

同時又存在「亞杜甫」的意識。2張寅彭的發現,實與黃香石《唐賢三昧集.

跋》內容有著相通之處。黃香石云:「漁池(曾案:當作「洋」)他日因

論畫發明論詩之旨,以為古澹閒遠而中實沉著痛快,此非流俗所能知也。

又云沉著痛快,非惟李、杜、昌黎有之,乃陶、謝、王、孟而下,莫不有

之。讀此集者,當知此意。」3從表面看,王、孟、韋、柳詩是「古澹閒遠」,

李、杜、韓詩為「沉著痛快」,兩者有所區別。但兩者區別又非涇渭分明,

因為「古澹閒遠而中實沉著痛快」。暫不論「古澹閒遠而中實沉著痛快」

1【清】何承璂:《然鐙紀聞》,見丁福保:《清詩話》,頁 103-104。據蔣寅先生考證,《然

鐙紀聞》應作於康熙三十二年,見氏著:《王漁洋事迹徵略》,頁 393-394。唯蔣氏於《清

詩話考》另作康熙三十一年,疑誤,頁 276。 2 張寅彭曾分析《唐賢三昧集》作家與作品,認為有「王維中心」、「亞杜甫」的現象。見

氏著:〈《唐詩三昧集》與詩、禪的分合關係〉,《文學遺產》,2001 年。 3【清】王阮亭撰、吳退庵等輯註:《唐賢三昧集箋註》,(臺北:廣文出版社,1968.11),

〈原序〉

後附文,頁 1左。又黃香石所述,可見於【清】王士禛著、【清】張宗柟纂集、戴鴻森校點:

《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1),卷三,頁 86、87。

83

Page 11: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為何指?至少王士禛不排斥「沉著痛快」的風格。1因此,「極軌說」雖然

把握了神韻的主要觀念(「古澹閒遠」),卻也簡化了神韻觀念的複雜程

度(「古澹閒遠而中實沉著痛快」)。

《總目》分纂官翁方綱(1733-1818;乾隆 39年至 43年任館職)對於

王士禛的詩學主張,則另有見地。其〈漁洋先生精華錄序〉2云:

先生之詩,自《漁洋》前、後集,以訖《南海》、《雍益》、《蠶尾》

諸集,可謂富矣。今約取之,而目曰《精華》,其果先生「精華」所

在耶?且先生詩之「精華」,當於何處覓之?在當時,有謂先生祧唐

祖宋者,固非矣;其謂專主盛唐者,亦有所未盡也。謂先生師韋、柳

者,似矣,顧何以選《三昧集》而不及韋、柳?又謂具體右丞,似矣,

然又何以鈔五言詩不及右丞?是皆未足以盡之也。

翁方綱對於漁洋詩作與主張,雖未做出最後判斷,但其認為「祧唐祖宋」、

「專主盛唐」二說,都無法賅括漁洋原意。從此可知,清代館臣對於神韻

說的內容,也有理解上的岐異。

宙恩.呂森曾說:「歷史與將來有著根本關聯,這是我堅信不移的。

我們考察過去之鏡,是為了展望將來。今天,我們與過去之間的歷史性關

聯,主要是以對未來遠景進行批判的形式中造就的。……我認為,在過去

之中有著許許多多開放著的將來,值得我們去開啟。」3過去、現在與未來

雖然聯繫為一,但「現在」企圖知解「過去」,為的是要開啟更多豐富的

「未來」,而非被動地等待「過去」以決定的力量,鑄造已被預先定型的

「未來」。這可以在〈御選唐宋詩醇提要〉4下半篇得到證明:

1館臣在〈詩品提要〉曾歸結王士禛取《詩品》「纖穠」品「采采流水,蓬蓬遠春」,「含蓄」

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極則。暫不細論《詩品》可能之原意為何,館臣殆以「采采流

水,蓬蓬遠春」謂神韻說之「範水模山,批風抹月」(〈精華錄提要〉)。而「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的「不著」,至少與「沉著」對反。分見《總目》,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

詩文評類一,頁 5(冊)-219-220;卷一百七十三、集部二十六、別集類二十六,頁 4(冊)

-584-585。。 2【清】王士禛著,李毓芙、牟通、李茂肅整理:《漁洋精華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9.12),下冊,頁 1979。 3 見埃娃.多曼斯卡編、彭剛譯:〈耶爾恩.呂森〉,氏著:《邂逅:後現代主義之后的歷

史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2),頁 194-195。 4 《總目》,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總集類五,頁 5(冊)-99-100。

84

Page 12: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然《詩》三百篇,尼山所定,其論詩一則謂歸於溫柔敦厚,一則謂可

以興觀羣怨,原非以品題泉石、摹繪烟霞。洎乎畸士逸人,各標幽賞,

乃別為山水清音。實詩之一體,不足以盡詩之全也。宋人惟不解溫柔

敦厚之義,故意言並盡,流而為鈍根。士禎又不究興觀羣怨之原,故

光景流連,變而為虛響。各明一義,遂各倚一偏。論甘忌辛,是丹非

素,其斯之謂歟?茲逢我皇上聖學高深,精研六義,以孔門刪定之旨,

品評作者,定此六家,乃共識風雅之正軌。臣等循環雒誦,實深為詩

教幸,不但為六家幸也。

〈提要〉在述說王士禛相關事件後,轉而提出孔子論《詩》的兩大要點:

溫柔敦厚和興觀群怨。事實上,館臣對於溫柔敦厚與興觀群怨的理解,乃

順從傳統「詩言志」觀念而下,即人的真性情在詩歌的世界中感發興起,

化為文字的情感與語言,並非張揚顯露、肆意漫衍,而是溫煦柔和、篤實

寬厚。有了真性情的詩歌世界,就能產生興、觀、群、怨的教化力量,維

繫社會和諧發展1。因此,以「品題泉石、摹繪烟霞」為題材,以「山水清

音」為風格的詩歌,雖仍為詩歌國度中的一種表現向度,但在價值上,它

已歧出於言志傳統之外,不具有維繫社會秩序的力量,故既不能籠罩詩歌

全幅精神,更不能發皇儒家詩教價值。此外,宋詩雖不離「言志」的大傳

統,可是「意言並盡」的表達方式,亦未能闡發一份細微感發的詩教力量,

故仍有缺陷。

我們整體看來,館臣「唐詩極盛,宋詩極變」的說法,雖是現象界的

描述,但接著所說的「盛極或伏其衰,變極或失其正。」又透顯出價值取

向(尤其「正」一字)。循此而說,《御選唐宋詩醇》中典範詩人所構成

的文學史敘述,乃是進入儒家價值視域的一套文學發展史。館臣認同並闡

揚此一歷史敘述,並將儒家價值內化為自我結構,以館臣身份批評國族中

的宋詩派、神韻派,進而重新打造回歸詩教的未來遠景。

1 歷朝對於興觀群怨的解釋頗多,也有紛雜之處,但其攸關政治教化一說,應為普遍共識。

至於詩教從實用層次考慮文學問題,這是否阻遏了文學的生機,尚有討論空間。張亨將興觀

群怨的詩教目標,依實用程度重新排列為「群、怨→觀→興」,並主張「興」兼為人類內在

的道德經驗與美感經驗,非「實用」一語可以涵蓋。參見張亨:〈《論語》論詩〉,氏著《思

文之際──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11 月),

頁 66-100。我接受當代新儒家的這類觀點,本文此處文學涉外目的之說法,僅為概括式的粗

略說明而已。

85

Page 13: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1/papers/6.pdf · 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86

四、結語

《總目》文學思想的研究,尚待開拓的議題約有:

1、重構《總目》文學思想。

2、掌握《總目》文學思想的基本模式與表達方法。

3、評價《總目》文學思想的內容、模式與表達方法。

4、考察《總目》文學思想的形成(包括各種提要的比較。諸如分纂

稿與《總目》〈提要〉、《總目》〈提要〉與書前〈提要〉、《總目》〈提

要〉與《簡目》〈提要〉等等)。

5、《總目》文學觀念與現、當代古典文學研究論述的關係。

總之,本文回顧《四庫全書總目》的研究概況,並嘗試提出《總目》

研究的可能進路,以做為瞻望《四庫》學、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

發展的基礎。下列簡圖為本文思考間架,並附誌於末。敬祈 方家指正。

【過去】 【現在】 【未來】 ┌歷史敘解 ┌締造公論

歷代典籍─ │ ── 館臣── │ └自我瞭解 └用見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