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創傷之療癒- -...

30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鄔佩麗 博士 關係創傷之療癒- EMDR 運用於解離反應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陸怡安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六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鄔佩麗 博士

    關係創傷之療癒-

    EMDR 運用於解離反應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陸怡安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六月

  • i

    致謝詞

    期待這一天許久了,心裡一直醞釀著這說不盡的感謝,深怕遺漏了任何我想

    表達感謝之意的朋友,因為如果沒有你們,將不會有這篇論文的誕生。這篇歷時

    兩年的論文對我有特別的意義,因它是一條在心底與研究參與者及自己的故事交

    織對話的旅程。書寫的同時,我彷彿也跟著整理自己的生命,回頭思考許多過去

    的困惑與執著,驕傲與放縱。一開始對自己充滿的懷疑,也帶著許多我想從研究

    中了解的問題,因此時常感到在黑暗中摸索著方向。不管是本身對研究方法不熟

    悉,還是面對豐厚故事以及裡面無數的心情,而勾起許多情感與回憶,都使我深

    陷其中而覺得難以往前,也更加體認研究參與者踏上這條療癒之旅需要多麼大的

    勇氣。謝謝你們在過程中給我的協助與鼓勵,對我而言,如同旅程中的糧食彌足

    珍貴,使我有力量面對自身的不安與挫折感。

    在此我想一一感謝在這段時間曾帶給我力量的人們。首先要感謝品潔與馨儀,

    感謝你們的論文及在過程中的建議,都幫助我釐清自己的想法與研究的主軸。謝

    謝 EMDR 個案討論會的前輩,謝謝您們讓我一同參與,使我在書寫過程中迷失

    方向時,可以重新整理思緒,看見我所忽略的故事。謝謝 EMDR 學會給我機會,

    很感謝能跟著大家一同學習,認識這麼多優秀的治療師與各國的專業人員。謝謝

    EMDR 訓練師 Siggy 的鼓勵,您對助人的熱情渲染了我。謝謝馨儀,很幸運能跟

    著妳學習學會的業務,你的為人與處事態度都是我的典範。

    感謝我的研究所好同學們,濃、小珊、瀅瀅、亭尹,以及與眼哥、怡秀的合

    作小組;謝謝珊陪我出門透氣,提點我分析與研究的概念。謝謝筑筑、數、艾拉,

    見到你們總是能無所不談,能在畢業後看著彼此一點一滴的改變,很幸福。謝謝

    Mandy,我最令人安心的朋友。

    謝謝實習醫院的黃文弘醫師,您的穩重、對病人的用心及對後輩的鼓勵,是

    令人難忘的風範。感謝實習學校所有老師,尤其是吳郁芬老師,謝謝您這一年的

  • ii

    照顧與細膩地教導,獲益匪淺。謝謝最好的實習夥伴張婷和庭韶兒,一年的姊妹

    淘情誼相互扶持很難忘。感謝最後這半年有麗英學姊協助,使我最後一學期的課

    程得以順利完成,也謝謝體貼的好夥伴芷昀,讓同時寫論文又修課的過程不至手

    忙腳亂。謝謝育光老師課堂中對研究的說明,幫助我的概念與邏輯更加清晰。

    謝謝未遲,在我遇到分析困難時給我建議,使我能踏穩自己的腳步。謝謝甄

    容學姊,與妳討論 EMDR 實務、做研究的心情與生活點滴,總是如此療癒。感

    謝鄔老師所帶領的論文團隊所有學長姐、同學和學弟妹們,謝謝凱婷、琴葳、佩

    琪、姝君與詩涵的回饋與建議,謝謝建泓學長的提攜與照顧,在完整地閱讀文本

    後給予建議。

    謝謝阿倫,從回國到再度啟程的這段時間,分享閱讀心得、提供編排建議,

    更提醒我回到自身經驗當中才能更貼近受訪者的脈絡。謝謝喬喬願意與我及大家

    分享妳的故事,我深深為之感動,也謝謝 Mei 的祝福。謝謝怡秀、馥濃、姮戀

    在口試當天前來幫忙和為我加油,謝謝阿南的打氣與驚喜,謝謝琪琪和飛比我還

    早來到,幫我準備場地和招呼老師,有妳們在使我感到安心。也謝謝其它沒有辦

    法前來的朋友們,知道你們的心與我同在。

    謝謝劉美慧老師以及李政洋醫師,謝謝您們花了許多時間閱讀我的論文,並

    在口試當天給我很深刻的回饋與修改的建議,讓這篇論文可以更加完整。

    謝謝兔子,我最好的夥伴與朋友,謝謝你陪著我走完這趟旅程。論文中每個

    過程都有你的幫助,從訪談、分析、故事呈現到與口試練習,你的經驗分享與貼

    心鼓勵都讓我感到無比溫暖與珍惜。

    謝謝所有的家人,此刻更感謝我的父母把我帶到這個世界,給了我最好的

    教育和最大的空間,讓我得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有足夠的愛去付出。謝謝我的

    父親,您對生命的關懷與堅定不移的信念,是人生態度與價值的最佳示範,謝謝

    您一路的引導、鼓勵與信任,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

    在此感謝每一個在我找尋答案的旅途中,經歷低落與害怕時,在身旁鼓勵

  • iii

    我以及與我分享自身故事的你們;也謝謝一切在我生命中曾出現,給予我關愛或

    學習課題的人們,深深地祝福您們平安。在這裡我想引用一段張懸的話,來傳達

    此刻完成這份論文的心情:

    「這個世界上,許多事情是需要很多很多愛才能夠改變的。如果沒有很多很

    多的愛支撐著我們…我們其實不會走得太遠。…人一輩子最幸運的地方,其實是

    我們曾經有榮幸參與別人的生命,而別人也用他們的生命陪我們走了長長的一段,

    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有時候是好的,或壞的,有時候是眼前看來眼前悲傷,最

    後卻圓滿了我們的人生。」

    謝詞即將到尾聲,最要感謝的是我的諮商啟蒙老師與指導教授-鄔佩麗老師。

    謝謝您給了我最多的自由與鼓勵,讓我能做自己感興趣且有熱忱的題目;謝謝您

    抱持著藝術家的心情,給予學生最大的空間與祝福,使我有機會長出自己的想法

    與樣子,且始終如一;謝謝您對學生的相信與提攜,讓我能磨練自己與擴大視野。

    謝謝您,一切的一切及對助人與學習的熱忱,都用生命與行動教導著我。

    最後,我要將這份論文的殊榮歸獻給本篇研究的兩位研究參與者。沒有您們,

    就沒有這篇論文。謝謝您們對我的信任,願意敞開心與我分享這一段段深刻的經

    驗。這段時間裡不論面對生活或研究關卡,想到您們的故事會讓我也鼓起力量,

    對自己說一聲「加油!」。許多個書寫的夜晚,望著窗外漆黑台北城市中無數寧

    靜的光點,腦中浮現您們訪談時的笑容,那背後閃爍著、盼更多人們能得到所需

    幫助的願望,總讓我感到激動不已。期盼這篇論文與未來的我,能與您們共同成

    就這個夢想。

  • iv

  • v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 EMDR 運用於關係創傷之解離當事人之治療成效,採質

    性方法之多個案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為兩位出現解離人格部分,呈現情緒、行為

    和特質轉變並有控制困難之當事人。本研究之治療介入由一位 EMDR 治療師進

    行,依循 EMDR 標準治療程序,依相關研究建議做調整。研究者蒐集治療師之

    晤談紀錄、研究者觀察紀錄、訪談紀錄及當事人提供之相關文件等質性資料,進

    行當事人之生命故事、治療歷程與改變分析。

    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於 EMDR 治療後,解離部分皆有所融合與統整,過

    往創傷記憶帶來的情緒困擾已大幅降低,對自己有較正向觀點,於治療中找到自

    我安撫的能力,面對挫折的能力提升,並轉化創傷帶來之衝擊成為自我成長的養

    分,對未來生活更有信心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亦獲得改善。六個月後的追蹤訪談顯

    示結果仍持續。最後對未來研究及實務提出進一步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EMDR、關係創傷、解離

  • vi

  • vii

    The Healing of Relational Trauma

    -EMDR Case Study of Dissociation

    Yi-An L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icacy of EMDR

    with relational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Subjects were two clients who shows signs of

    dissociative part, having compulsive behavior and sudden shift of emotion, behavior

    and attitude. It’s a multiple case study expanding the current study of EMDR through

    the use of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treatment was administered by an EMDR

    therapist following the adaptive EMDR standard protocol. Description of the life story,

    related treatment procedures and changes were analyzed from clinical records,

    observer’s records, interview of the clients, and the documents provided by the clients

    during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e impact of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client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dissociative parts, the decreasing of emotional and compulsive

    behavior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disturbance, the self-concept turned more positive

    from negative, more easily to sooth themselves when feeling frustrated, more energy

    to release from the overwhelming past experience, standing firmer toward future life,

    and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other. Results maintained after 6 months follow-up.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further clinical and academic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words: EMDR Therapy, Relational Trauma, Dissociation.

  • viii

  • ix

    目次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i

    目次............................................................................................................................... ix

    表次............................................................................................................................... xi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關係創傷................................................................................................ 9

    第二節 解離現象.............................................................................................. 23

    第三節 EMDR 治療的理論與應用 ................................................................. 34

    第四節 EMDR 運用於關係創傷之解離反應 .................................................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設計.................................................................................. 5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0

    第五節 資料分析策略與步驟.......................................................................... 65

    第六節 研究之信效度考量.............................................................................. 7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74

  • x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7

    第一節 白龍的面具.......................................................................................... 77

    第二節 龍族的守護........................................................................................ 145

    第三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22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51

    第一節 結論.................................................................................................... 25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252

    參考文獻.................................................................................................................... 259

    中文部分............................................................................................................ 259

    英文部分............................................................................................................ 260

    附錄............................................................................................................................ 267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267

    附錄二 研究同意書........................................................................................ 268

    附錄三 治療紀錄引用同意書........................................................................ 269

    附錄四 訪談大綱............................................................................................ 270

    附錄五 「心理診斷初次會談」紀錄表........................................................ 272

    附錄六 「建構並促進平靜與安全的場所」練習單.................................... 274

    附錄七 EMDR 練習作業單 ........................................................................... 276

    附錄八 正負向認知範例................................................................................ 280

    附錄九 DES 量表 ........................................................................................... 282

  • xi

    表次

    表 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 58

    表 3-2 小杰時序劃分一覽表 ................................................................................... 69

    表 3-3 雅雅時序劃分一覽表 ................................................................................... 69

    表 3-4 個案研究設計品質準則 ............................................................................... 73

    表 4-1 小杰創傷記憶統整表 ................................................................................. 105

    表 4-2 小杰資源建置統整表 ................................................................................. 106

    表 4-3 小杰治療歷程階段與介入重點摘要表 ..................................................... 110

    表 4-4 小杰內在角色對照表 ................................................................................. 125

    表 4-5 小杰資源分類表 ......................................................................................... 141

    表 4-6 雅雅內在人格對照表 ................................................................................. 163

    表 4-7 雅雅資源建置統整表 ................................................................................. 173

    表 4-8 雅雅之治療歷程階段摘要表 ..................................................................... 178

    表 4-9 雅雅之治療主題與資源建置重點對照表 ................................................. 179

    表 4-10 雅雅之解離人格功能整理表 ................................................................... 219

    表 4-11 雅雅資源分類表 ....................................................................................... 222

    表 4-12 解離功能對照表 ....................................................................................... 230

    表 4-13 介入策略對照表 ....................................................................................... 232

    表 4-14 資源建置對照表 ....................................................................................... 233

    表 4-15 介入後改變對照表 ................................................................................... 239

  • xii

  • xiii

    圖次

    圖 2-1 壓力積累與無法承受狀態之惡性循環圖 ................................................... 26

    圖 2-2 解離反應光譜圖 ........................................................................................... 27

    圖 3-1 研究程序 ....................................................................................................... 65

    圖 4-1 黑龍 ............................................................................................................... 95

    圖 4-2 小杰被染黑後的形象 ................................................................................... 96

    圖 4-3 小杰治療流程圖 ......................................................................................... 102

    圖 4-4 小杰治療前後人格改變對照圖 ................................................................. 127

    圖 4-5 小杰治療前之內在人格關係圖 ................................................................. 139

    圖 4-6 小杰個人脈絡圖 ......................................................................................... 144

    圖 4-7 共同完成之週記片段,由上而下為將軍、24 歲青年與雅雅之字跡 .... 166

    圖 4-8 人格家庭圖:由左而右為三歲小孩、將軍、雅雅、24 歲青年與小狼 166

    圖 4-9 雅雅生病後未服用藥物所呈現之情形 ..................................................... 169

    圖 4-10 雅雅每天服用立普能,並於發作時服用安柏寧之狀態 ....................... 169

    圖 4-11 雅雅接受 EMDR 治療期間中斷服用立普能之情形 .............................. 169

    圖 4-12 雅雅創造的機器人 ................................................................................... 183

    圖 4-13 雅雅之保護性資源──龍.......................................................................... 186

    圖 4-14 雅雅對媽媽的感覺,如房間角落一顆孤單的小球 ............................... 187

    圖 4-15 第二十五次治療,發現帶刀的新人格,門關著 ................................... 187

    圖 4-16 心碎了(研究者修改版) ....................................................................... 188

    圖 4-17 毛茸茸的大龍貓 ....................................................................................... 188

    圖 4-18 看似完整,其實破掉的我 ....................................................................... 189

    圖 4-19 維京人 ....................................................................................................... 193

    圖 4-20 城堡中的會議室 ....................................................................................... 193

  • xiv

    圖 4-21 五歲時被保姆的家人趕出去,腦袋裡有防護層 ................................... 195

    圖 4-22 雷達 ........................................................................................................... 197

    圖 4-23 天使幫忙建立之充電站 ........................................................................... 198

    圖 4-24 雅雅內在人格關係圖(研究者修改版) ............................................... 219

    圖 4-25 雅雅個人脈絡圖 ....................................................................................... 226

    圖 4-26 「EMDR 治療介入關係創傷之解離反應」之整體邏輯模型圖 ........... 244

  •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諮商學習對自身的省思

    在學習諮商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回頭整理許多關係經驗;研究者回憶起

    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中,一直以來對母親冷漠地轉頭離去,始終耿耿於懷。當時的

    驚訝,也懷揣著許多憤怒與受傷。研究者一直不喜歡照片中的自己,那有著與母

    親相似的輪廓。好一段時間,以為不去愛母親,就不會感到受傷,後來才發現,

    感覺不到與母親的連結,是更深層的悲傷。不去記得過去痛苦的經驗,卻也難以

    回憶曾經有過的美好。彷如心降溫,甚至最後害怕關係中的溫度,害怕與人更靠

    近與親密。也曾經有段時間,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

    思緒飄浮著,甫即消散於空中。意識彷彿像顆氣球,我奮力抓住,深怕一不

    留神,意識飄走,自己也就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這樣的狀態維持過一段時間,也帶給研究者許多的困擾,例如:覺得和自己

    的內在距離很遙遠,有一種空虛無助感,感覺不到前進的方向,當需要介紹自己

    時,常困惑自己是誰。其中最辛苦的部分,是在於對自己的陌生與懷疑,覺得與

    自我很疏離,尤其連意識都無法捉住時,那種對失望與迷惘的感覺非常深刻。

    在碩士班創傷治療課堂上,研究者分享了這種彷彿「隔著雨後的玻璃窗看著

    這個世界」的感覺。也是在這堂課上,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一種「解離」反應。當

    人的心想逃離自己和世界時,這其實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二、實習所見

    在實習過程中,研究者漸漸發現解離並非原本想像中少見,其實有許多當事

    人經驗了程度或類型不一的解離狀態。許多學業表現優秀的學生,對於自己的情

    緒卻相當陌生,對多數人際關係難以信任。他們無法描述自己的情緒經驗,也難

  • 2

    以在悲傷、沮喪時安頓自己。

    學者認為,成人的支持與引導有助於孩子發展健康的自我概念及自我照顧能

    力。而缺乏滋養的孩子,則難以發展出安慰自己之能力(Allen, 2001; Fonagy &

    Target, 1997)。許多人難以做到自我照顧,深究其核心議題,往往與自覺不值得

    被愛有所關聯。在研究者實務工作過程中,發現許多當事人內心最深處、最難以

    開口的,往往是在關係中深深受傷的經驗。這些記憶即便過了數年、乃至數十年,

    他/她們在描述過程中仍感到無力與脆弱,而解離則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

    一位年輕女孩喬喬與研究者分享:「我一直以為我無法信任人是因為我爸爸

    外遇的關係,但我直到最近才發現,可能跟我媽媽有關,如果我的媽媽都不愛我

    了,還有誰會愛我?」小時候的她,看著媽媽以言語刺激著爸爸,爸爸以暴力回

    擊,幼小的她總是躲在一旁,想著這次該保護誰。她害怕媽媽受傷,也害怕看到

    爸爸落寞的神情。媽媽為了要懲罰爸爸,不讓孩子們與爸爸有所互動,而孩子們

    為了不讓媽媽傷心,都站在媽媽那一邊,無法接受爸爸因為怕孩子受到驚嚇而特

    地買回來的糖果。在爸爸因意外去世後,媽媽交新男朋友時,她頓時感到對母親

    難以抑制的憤怒,過往的失落翻湧而來,她覺得自己原來被母親欺騙了好久,母

    親從未顧慮到孩子希望與父親有情感連結的渴望,以及對無法支持父親的罪惡感,

    原來媽媽只是為了贏得婚姻戰爭中的勝利。她開始回憶有關於父親破碎的點滴記

    憶:「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愛我的爸爸,在他離開後,我每天給自己一個功

    課,要努力回想他的臉」。

    喬喬形容自己腦中有好多小格子,每天都會思考自己要進到哪個小格子中,

    那裏面有著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小時候,她有一個娃娃,從她意識到自己完全沒

    有人可以依靠那刻開始,她每天對著娃娃說話,將感情投注在這段關係中,而這

    個娃娃也陪伴了她好長一段時間。對她來說,娃娃就像有生命一般。她告訴研究

    者,或許她把娃娃當成了自己,給予自己期待卻未得到過的照顧。她說,她的生

    命似乎一直在尋找著什麼,但她也還不知道那是什麼。

  • 3

    由這些經驗與故事中,研究者發現,當這些當事人提及自己的解離症狀時,

    前後常會提到某些人或某段關係,故事中往往帶著許多傷痕與困惑。其中可能有

    著孤單的孩子,或是因承受著照顧家庭、工作的壓力而心力交瘁,或是同樣面對

    著自己生命中失落的悲傷父母們。他們可能無暇顧及孩子的內在心理需求,抑或

    因過去創傷而封閉起自己的情感,也或許是找不到方法拉近與孩子內心的距離;

    也可能因關係或生活的失落而對孩子抱持著矛盾情感。

    研究者在很多朋友與當事人的故事中看見,許多孩子因成長過程中承受許多

    來自家庭的責任與壓力,使他們無法真正做一個孩子。他們不僅要照顧與安撫父

    母的情緒、幫忙照顧其他手足,甚至要處理父母的債務問題。令研究者深感心疼

    但佩服的是,許多人會發展出不同的方式,給予自己情感上的連繫與撫慰。

    曾有一個朋友與研究者分享了一段很深刻的童年故事。她告訴研究者,由於

    弟弟身體狀況不好,她的童年歲月有許多時刻是在病房中度過的,而爸媽總是關

    注著弟弟。國小時,她有一個想像的好朋友,當她委屈的時候,這個想像的好朋

    友會和她對話,或是像個大人一樣地告訴她說:「因為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啊,

    所以你要幫媽媽的忙啊,這也沒有辦法」,她可以感覺到這位想像的朋友的年紀

    大她一些。

    在沒有人的時候,她喜歡玩一個遊戲,將自己用被單包裹住,想像自己生病

    了,全身纏著繃帶躺在病床上,而這位想像的好朋友會來探望。她會告訴這個朋

    友:「我因為…所以受傷了」。後來,這位好朋友漸漸消失了,她起初不知道為什

    麼,後來她覺得,或許是因為這位想像的好朋友心智年齡已不足以給予她協助,

    所以就沒有再出現。

    而在關係中,令她最感到安心的人是外婆,她分享:「外婆對待我的方式,

    讓我覺得可以是一個小孩子。可能是因為這樣,我才能覺得很放心,在外婆家的

    時候做一個小孩子,不需要像一個大人一樣…我要去看誰的臉色,或者是我一定

    要很成熟,不然我就是不懂事。所以,我每次覺得很難過的時候,就會想要回外

  • 4

    婆家。就是那種,我覺得最安心的感覺是,我真的可以是一個小孩子,就是你當

    一個小孩子也不會被責備。」

    她和研究者分享了一首晚安詩:「在我每晚就寢之前,在我熄掉所有的燈火

    之前,請讓我忘卻恐懼,擦乾眼淚(莊玉玫譯,2000)。」每天晚上睡前她都會

    在心裡輕聲地念七遍這首小詩,然後再緩緩睡去。她是一個自己長大的孩子,研

    究者卻從她身上看到了許多自我能量和照顧他人的溫柔。這讓研究者留意到,面

    對童年期的孤單與失落,孩子會發展出安慰自己以及自我對話的方式,藉此得到

    情感的連結與撫慰。這也讓研究者懂得,解離反應對於當事人來說,可能提供了

    重要功能,協助人們去面對當時無法承擔的痛苦或失落。

    這些孩子看似堅強,比同年齡的孩子更為早熟,但是在長大後,他們可能要

    花很大力氣回頭整理滿是傷痕的過去,或是對建立關係充滿恐懼。

    很多孩子長大後會陷入一種矛盾:「如果他們愛我,又怎麼會這樣對我?如

    果他們不愛我,我怎麼能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什麼是信任?什麼是愛?如何去信

    任,又如何去愛?我該怎麼如何看待我的爸爸、媽媽?又要怎麼看待這樣長大的

    自己?」。這些被迫早熟的孩子,長大後可能仍長期處於不安及無所適從的徬徨

    中,更有許多孩子難以擺脫過去的束縛,以致發展成憂鬱、焦慮、恐慌等症狀,

    著實讓人感到心疼。

    過往的關係在我們身上留下了許多東西,有好的、有不好的,這些關係中,

    有許多讓我們挫敗,也有許多成了我們前進的養分。研究者相當好奇「關係」對

    於人為何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而在面對關係中的挫折,可以如何療癒這份因渴

    望被愛所帶來的創傷,找到繼續相信的勇氣、依然相信愛,也更懂得如何去付出?

    而又有什麼方法,能陪伴著人們,尋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安穩?

    近十多年,開始有學者提出從發展性角度理解創傷反應,提出「關係創傷

    (Relational Trauma)」和「發展性創傷(Developmental Trauma)」的概念,強調

    重要關係中發生的創傷事件對心理的影響。漸漸的,更多學者開始注意到在關係

  • 5

    中的負向經驗,其影響力不比天然災害創傷來得小,更擴及人的心理各個層面

    (Van der Kolk, 2005)。而從 DSM-V(2013)對創傷的定義加入了「人際情境中

    的失落與傷害」,足以顯示關係創傷議題日益被看重。

    上述文獻研究讓研究者欲從發展觀點來理解出現解離反應當事人之生命故

    事。從相關文獻中可以理解,解離對治療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加上現今國

    內、外對於解離與關係創傷的專業訓練相當不足,專業人員感到棘手,也讓許多

    當事人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深感挫折,其中誤診則是普遍的情況,治療也常因

    此被延宕(Ross & Halpern, 2009)。而深受關係創傷所苦的當事人,對關係的恐

    懼也會反映在治療關係中,因而增加治療困難度。除此之外,許多學校老師與助

    人工作者認為這是精神科醫師的專業範疇,因而將個案轉介給醫院。然而單單服

    用精神藥物,對於解離當事人的情況卻難以有根本的轉變。

    三、對 EMDR 治療的認識與國內相關研究文獻不足

    創傷治療課程除了使研究者對解離有所認識,亦開啟了研究者與 EMDR 治

    療的緣分。在因緣際會下,研究者成為臺灣 EMDR 治療學會助理,協助辦理推

    廣與認證課程;帶著許多的好奇與疑問,在受訓過程中,看到短短的示範療程中,

    學員表情就有了很大的轉變,也在接案經驗中,看到當事人從低著頭無法說清楚

    自己經歷了什麼事情,到後來得以抬起頭、全身放鬆且開心的神情,也找到自己

    因應的方法,種種改變都讓研究者感到不可思議。

    能夠同時從身心兩方面協助當事人療癒創傷,可以說是EMDR治療的長處。

    其中迷人之處,在於其對人們與身俱有自我療癒能力的相信。EMDR 治療師在

    治療時對當事人產生的反應全然接納,他們不會告訴當事人下一步要怎麼走,而

    是接納當事人在療程中出現的想法、情緒、身體反應,進而透過身體雙側刺激

    (Bilateral Stimulation,簡稱 BLS),建立當事人安全感,帶動神經系統對於負向

    記憶的處理,同時透過適當引導,建立正向資源,促進當事人原本卡住的自我療

    癒能力可以再次啟動並順利運作。看見當事人得以運用自身力量,重新看待創傷

  • 6

    經驗並自我肯定,使研究者深受感動。

    而今,EMDR 治療創始人 Francine Shapiro 已將解離之評估納入治療標準程

    序中,並提出清楚之評估向度與介入原則,許多 EMDR 治療師與學者(Gonzalez

    & Mosquera, 2012;Van der Hart, Groenendijk, Gonzalez, Mosquera, & Solomon,

    2013)亦針對出現解離反應之當事人,提出調整 EMDR 治療標準操作程序之建

    議,然目前國內僅有一篇有關解離當事人之治療個案研究(朱品潔,2011),足

    見此議題長期被忽略之現況。

    由於目前國內對關係創傷與解離之相關實務研究相當有限,加上自身經歷以

    及對關係創傷與解離反應之興趣,研究者欲了解 EMDR 治療能如何發揮療癒功

    能、幫助那些因為關係創傷而出現解離反應之當事人,修復在關係中所受的創傷,

    並恢復自我功能,並期望對關係創傷與解離之理論與實務工作提出建議。

    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 EMDR 治療如何有效處理因關係創傷所引發之解離反應。

    二、探討關係創傷在 EMDR 治療過程中之改變。

    三、提供心理專業人員關係創傷與解離之相關實務工作建議。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延續第一節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EMDR 治療如何有效處理因關係創傷所引發之解離反應?

    二、EMDR 治療介入關係創傷之改變歷程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MDR)

    Francine Shapiro 博士於 1987 年提出「眼動減敏感療法」(Eye Movement

  • 7

    Desensitization,簡稱 EDM),用此協助當事人從混亂之心理狀態中穩定下來。

    而後,由於此療法內涵不再侷限於眼動,因而正名為「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簡稱 EMDR)(翟宗悌譯,

    2011)。

    而今,EMDR 已成為一個整合性之心理治療法,不僅以治療創傷為焦點,

    更得以協助廣大族群與議題,如: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恐懼症、飲食性疾

    患、早期依附創傷…等。操作形式除了眼動,亦可輔以觸覺或聽覺等多種雙側刺

    激(Bilateral Stimulation,簡稱 BLS)之方式進行,協助當事人重整負向經驗,

    邁向健康的生活。

    本研究之 EMDR 治療歷程,由美國 EMDR 總會訓練核可之治療師,同時為

    國內之合格諮商心理師實施,依據 EMDR 基本治療標準程序與相關學者對解離

    所提及之介入建議進行。

    二、關係創傷

    本研究綜合相關文獻並參考 Gomez-Perales(2015)之定義,將關係創傷

    (Relational Trauma)界定為「發生於關係脈絡中,造成信任關係被破壞之創傷

    經驗」。此創傷發生於對個體具重要性之關係情境中,形式可能包含肢體、性或

    情緒性虐待、忽視、拋棄、關係斷裂、失去依附對象,或是其他當事人期待而未

    發生的失落經驗,因而導致個體恐懼不安、痛苦及心理的脆弱性。

    三、解離

    Steinberg 與 Schnall 定義解離(Dissociation)為「面對龐大壓力或創傷的一

    種調適機制,特徵是失去記憶、感覺,與自身或周遭環境無法連結的情形」(張

    美惠譯,2004)。主要有五種不同的形式或稱「解離症狀」,包含:自我感喪失、

    現實感喪失、解離性失憶、身份認同轉換、身份認同混淆等(ISSTD, 2005b)。

    DSM-IV(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將解離性疾患之診斷分

    為: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自我感消失疾患、解離性身份疾患(DID)、

  • 8

    其他未註明之解離性疾患(DDNOS)等多項。Van der Hart、Nijenhuis 與 Steele

    (2006)進一步將解離後之人格結構分為顯性常態部分(Apparently Normal Part,

    ANP)以及情緒性部份(Emotional Part, EP),並將解離反應依據程度分為三個

    類型:依序是初級解離、次級解離及三級解離。

    本研究參考 Steinberg 與 Schnall 對解離之定義,界定解離為「面對龐大壓力

    或創傷的一種調適機制,特徵是失去記憶、感覺,與自身或周遭環境無法連結的

    心理狀態」,不僅涵蓋符合 DSM-IV 診斷之解離性疾患,亦包含各類型解離症狀。

    由於研究參與者並未得到精神科醫師之解離相關疾患診斷證明,研究中將不

    會特別說明研究參與者解離程度之類型,而對於不同內在部分或人格之稱呼,主

    要以 Van der Hart 等人(2013)所提及之「解離部分」或「解離人格」來稱呼,

    而為方便讀者閱讀並依據文中脈絡,有時使用「主人格」稱呼研究參與者。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藉由探討關係創傷與解離現象,並特別針對 EMDR 運用於關係創

    傷與解離反應之相關研究與實務經驗進行探究,作為分析治療歷程與當事人改變

    之指引。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呈現關係創傷之意義與影響,第二節說明解離之

    現象與心理機制,第三節介紹 EMDR 治療之理念與進行方式,第四節探討現今

    EMDR 治療對關係創傷與解離反應當事人之調整與介入策略的運用。

    第一節 關係創傷

    本節首先說明關係對個體發展之意義、關係創傷之概念,接著闡述早期依

    附關係創傷與複雜性創傷定義與影響層面,最後就相關文獻所提及之關係創傷修

    復策略進行說明。

    一、關係在發展中的意義

    依附關係可說是人們一輩子的羈絆,孩子從出生就註定與父母,尤其是母親

    建立起無法剪斷的心理連結(Forgash & Copeley, 2008; Van der Hart, Nijenhuis, &

    Steele, 2006)。Bowlby(1969)認為,孩子需要在一個安心的關係中成長,而這

    樣的關係稱為依附關係(attachment relationship)。這段關係不僅供給孩子生長所

    需,孩子也從中得到照顧、幫助與引導,並在經歷威脅、害怕,處於危險或覺得

    孤單、沮喪時能尋求撫慰(Bowlby, 1982)。

    Herman 認為,人的基本安全感或信賴感,自生命最初與他人連結的關係中

    形成(引自施宏達、陳文琪譯,2004)。安全的依附關係,對孩子而言就像提供

    了安全基地(Secure Base)和安全天堂(Safe Heaven)的功能,不僅能有足夠安

    全感及信任感去探索世界,並在遇到挫折時,可以放心地回到爸媽或主要照顧者

    的身邊(胡嘉琪,2014; Bowlby, 1982)。而這樣的安心感會延續到後來的生活,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

  • 10

    成為所有關係與信念系統之基礎,並建構出整體自我概念(施宏達、陳文琪譯,

    2004; Stosny, 1995)。

    相關研究證實,童年時期與其他人之互動會讓大腦發展出重要連結,不僅深

    深影響內在自我感,亦可以幫助個體發展情緒調節(Emotional Regulation)與建

    立人際親密感,提升心理健康、社會能力與認知功能,奠定發展所需的資源(Van

    der Kolk, 2014)。如同 Cozolino(2006)曾提到,早期人際與情緒溝通經驗是未

    來生命的資源庫,當面對脆弱、災難或失落時,人們會轉向彼此以得到安慰、重

    整與穩定,而當人們得以與互相在乎的關係有所連結時,幾乎有能力去面對任何

    事。由此可知,良好的早期關係使人們在強烈情緒困擾的情境下仍能感覺有價值,

    也是復原力的基礎(Gonzalez & Mosquera, 2012)。

    哈佛大學自 1938 年起,進行了一個長達 75 年的縱貫性深度研究,邀請 268

    位哈佛畢業生參與,評估智力水準、酒精使用、關係、收入等向度,以研究受訪

    者從青年到老年的生命歷程。研究結果發現──「愛」才是幸福人生的關鍵。研

    究也發現,生命早期關係確實對未來人生發展有所影響,如:與母親溫暖的幼年

    關係,較少發展出癡呆症,並有較多成功的工作經驗。不過,此研究同時呈現出

    在後來生命中改變的可能性,研究結果直接以五個字總結:「Happiness is love.

    Full stop(愛是幸福感的核心)」(Vaillant, 2012),顯示對大多數人的生命幸福感

    而言,有意義的關係與連結是最重要的元素。

    而長期關注於毒癮治療的 Hari(2016),推翻了長期以來醫學專業領域對於

    毒癮成因與戒治之認知,提出失去連結以及與他人隔離的痛苦,才是人們尋求毒

    癮慰藉的關鍵因素;而重新建立與人的連結,則是治療的根本策略。

    從上述文獻可知,人際關係連結對人類發展之重要性,以及早期關係對安全

    感、情緒調節、建立親密關係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研究者在閱讀相關文獻之過程中,注意到許多學者提出的創傷概念皆與關

    係有關,如:關係創傷(Relational Trauma)、依附關係創傷(Attachment Trauma)、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

  • 11

    人際創傷(Interpersonal Trauma)、發展性創傷(Developmental Trauma)以及複

    雜性 PTSD(Complex PTSD)等,以下分別闡述之。

    二、關係創傷之定義

    Bowlby 自 1969 年提出依附理論,從失落角度看待孩子與主要照顧者間存在

    的依附關係問題;認為當個體在非自願情境下,與情感連結之特定對象分離與感

    到失落時,會出現許多痛苦反應與情緒,在無法挽回時,則將經歷到無助與憂鬱。

    近十五年,心理學領域開始普遍認同以「創傷」角度理解關係中的負向經驗,

    強調重要關係中發生之事件對心理的影響性。Van der Kolk 與 Fisler(1995)曾

    將創傷定義為:「當人們必須去面對一個難以抗拒的壓力事件,而此事件擊潰一

    個人現有的因應機制」,如果將個體在關係情境中之主觀負向經驗亦納入創傷的

    範疇,則創傷將比一般人所認知的更普遍。

    關係創傷(Relational Trauma)一詞最早由 Schore(2001)提出;他關注嬰

    兒與依附關係對象的人際互動,因而定義關係創傷為早期依附創傷,以描述幼年

    有被虐待或忽視的當事人。他認為早期之人際環境所累積負向經驗與衍伸的社會

    壓力,比起來自物理環境的單一事件創傷可能更為強烈(Schore, 2013),此觀點

    突顯了早期依附關係中的負向經驗對心理的影響性。

    而更多學者認為關係創傷並不限於早期依附關係,如 Gomez-Perales(2015)

    將關係創傷定義為「發生於親近關係中,破壞信任與依附關係的創傷」,並認為

    照顧者不需要有虐待行為才會造成心理的危險感受。諸如照顧者的突然消失、失

    去,或是突然或持續情感無法獲得之情形,都可能造成孩子的恐懼。

    Parnell(2013)亦廣泛而詳細地將關係創傷定義為「發生在關係情境中的創

    傷」,例如:父母、手足、親戚、照顧者或其他重要關係,形式則可能包含肢體、

    性或情緒性虐待、忽視、拋棄、缺乏自我反省與調節能力、無意識中吸收了父母

    的創傷、早期失去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失落、從未有父母可供引導或是父母擁有

    精神或生理疾病及藥物酒精濫用等情形。其中也包含面對暴力情境時,如在亂倫

  • 12

    情境中,另一方之父母沒有做出反應保護的動作。

    在這樣的定義下,關係創傷並不局限於依附關係中,而包含所有對當事人具

    重要性之關係,也不一定是他人刻意做出傷害的舉動,當事人期待而未發生之失

    落經驗亦可能造成創傷,此定義涵蓋臨床上大部分之當事人。

    另一個與關係創傷相近的概念為人際創傷(Interpersonal Trauma)。Allen

    (2001)定義人際創傷為「一個在人際互動的脈絡下的蓄意威脅或傷害」,認為

    威脅事件不一定是會造成身體危險才會造成創傷,強調「人際關係」是重要的創

    傷範疇,而其中「蓄意」的本質是造成深度傷害之關鍵。

    也有學者將人際創傷定義為「在關係中,長期、重複地暴露在慢性、多重與

    不斷發生的虐待,而造成複雜性 PTSD 症狀(Complex PTSD Symptoms),通常

    由當事人所信任、依附或依賴的人所造成(Sanderson, 2010)」,此定義突顯關係

    中創傷對信任的破壞與對個體長期之影響。

    若要更有架構地區分關係創傷與其他創傷,可以參考 Allen(2001)所提之

    光譜概念,將創傷依「與人際因素相關性」做排列。光譜一端為非人際創傷

    (Impersonal Tauma),如地震和龍捲風;另一端則是與人際最高度相關之依附創

    傷(Attachment Trauma);中間則是陌生人造成的創傷,如犯罪攻擊或強暴。

    Allen(2001)認為,與人際因素牽扯是嚴重創傷之主要促成因素,其中又

    以依附創傷最為嚴重。而依附創傷可再分為「早期依附創傷」與「成年期依附創

    傷」,成年期依附關係創傷,包含肢體虐待(如家暴、親密伴侶間的暴力);性虐

    待(如親密關係中的性暴力);以及精神虐待。最後,他認為依附關係的觀點不

    只包含到成年期,亦延伸至老年期。如同 Bowlby(1982)強調依附在整個生命

    歷程中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對穩固依附之需求到成年期仍相當重要。

    雖然做了上述區分, Allen(2001)表示每個創傷究竟是屬於「非人際」還

    是「人際」層面,其實只是程度的差異,因臨床中的當事人往往會經歷到多重形

    式的創傷。而另一方面,在一般較接近非人際的創傷情境中,也可能包含關係意

  • 13

    義,如曾遭受性侵的婦女在由男醫師執行手術時,創傷症狀可能會突然加劇。在

    沒有矮化相關非人際創傷的情況下,他強調人際創傷是最有可能產生問題和造成

    大量嚴重心理疾患,因為其嚴重性在於,不僅僅是發生於人際互動情境,還含有

    蓄意之特性。

    從另一角度思考,所有創傷經驗中人們都可能感受到對失去連結的恐懼。

    Herman 曾指出,當恐怖事件發生時,人們會不自覺地向最初安全感的來源尋求

    安撫和保護,一旦這樣的求助沒有得到回應,基本的信賴感即開始破滅,感到被

    放棄與全然的孤獨,彷彿被賴以生存、由人神眷顧的世界逐出(引自施宏達、陳

    文琪譯,2004)。此呈現創傷經驗的核心,可能在於無助、孤單與被拋棄的感受。

    總結而言,當關係創傷發生於個人感到依附的重要關係情境中,並感知傷害

    是蓄意造成的,將破壞個體信任感與安全感,使得人們無法信任自己,也無法相

    信其他關係,並逃離自己的感覺,難以自我安撫與照顧,甚至可能自我傷害、對

    於生活以及對整個世界的信念產生很大的動搖與崩解。

    由於許多人際創傷形式,如心理虐待、忽略、與照顧者分離、創傷性失落、

    不適當之性行為等,並不符合 DSM-IV 對創傷事件的要求,Van der Kolk(2005)

    提出了「發展性創傷異常(Developmental Trauma Disorder)」的新診斷名稱。此

    概念指出多重人際創傷,例如拋棄、背叛、肢體或性的侵犯,或目睹家暴,都有

    可能造成持續且可預期之長久影響,如當事人會產生強烈情感反應、憤怒、被背

    叛感、害怕、順從、挫敗和羞愧,同時又得努力屏除這些情緒出現所產生的心理

    矛盾狀態,當事人也可能因為有強烈憤怒、性反應或行為像被凍結般,常會出現

    頭痛或胃痛等因應害怕與無助情緒之多重生理反應。

    發展性創傷異常概念的出現,企圖瓦解過去精神醫學之病理學角度,希望能

    用一個更發展性、理解性的觀點看待在早期關係經驗中受到的挫折,並從因應觀

    點看待當事人的自我心理保護機制。此概念不僅提供專業人員一個不同的治療切

    入觀點,也能減輕來自社會與專業病態標籤化對當事人所形成之壓力。而 DSM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

  • 14

    近兩個版本已將成因部分去除,僅作為症狀分類之診斷用途(Oyebode, 2008)。

    由前述文獻中知,早期依附關係創傷對個體具有特定發展性影響,以下就早

    期依附關係創傷常見議題,進行相關文獻整理。

    三、早期依附關係創傷之影響

    由於孩子成長中對關係的需要以及認知與情緒發展尚未成熟,加上尚未發展

    與建立起足夠的心理資源,使得他們在面對關係創傷時,較成人更為脆弱。James

    (1994)指出,孩子面臨挫折時的因應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年齡、口

    語能力、力氣、行動力、自由、過去經驗和是否能得到依附對象的回應與協助。

    從中可見,依附對象給予的支持是孩子因應創傷能力的關鍵因素,當創傷發生於

    依附關係中則可能對孩子帶來雙重衝擊。

    Alexander(2013)指出,依附關係創傷對孩子來說,最危險的不是事件本

    身,而是威脅到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連結。Allen(2001)也曾提到,依附創傷

    不僅使孩子失去了需要的保護,還身處於造成傷害的危險地方。

    現今研究已證實,以情緒、身體、性虐待及忽視造成的早期關係創傷,將塑

    造了大腦的架構與功能,並用一種負向的方式影響所有發展階段的社會、情緒、

    與智力發展,從各種層面影響個人功能(Cozolino, 2006)。James(1994)也認

    為,童年期的創傷,尤其是重複、慢性的經驗,會造成四個重要的影響,包含:

    持續處於恐懼狀態、記憶問題、情感失調、以及逃避親密。以下統整相關文獻,

    說明早期依附關係創傷之常見議題如下:

    (一)缺乏安全感

    孩子最主要安全感和因應能力的主要資源來自依附對象,因此當孩子面臨危

    險情境時,依附對象無在場提供協助或是缺席,或在場但是沒有提供保護與支持,

    會影響孩子對於「恐懼」的經驗(James, 1994)。失去對照顧者的信任以及能感

    到安全的信念,孩子會開始失去對於會被保護以及有所回應的期待(Van der Kolk,

    2005),而在心理上處於不安全與危險的狀態中。

  • 15

    (二)無法相信的愛恨矛盾(Hate-love Conflict)

    Cozolino(2006)指出依附關係創傷的困難在於,創造出一個內在兩難困境:

    同時想要親近以獲得支持,卻也想逃離以自我保護。當人們需要感受到連結中的

    療癒力量,同時又害怕去相信,這樣的趨避衝突使得在心理上感到動彈不得,

    Cozolino 稱之為「愛恨矛盾」(Hate-love Conflict)。

    這種矛盾讓許多人陷入一種持續循環:孤單→靠近→恐懼→逃避→孤單。他

    們會迫切地想建立一份關係以感受到滋養,但是心中的害怕卻淹沒了自己,以致

    於再度逃回安全但孤立的狀態。這樣的情形對成人來說已極不容易,而要同時愛

    又恨那使自己受傷的人對孩子來說更困難,因而這些情緒感受必須被分開,讓其

    可繼續維繫依附關係來生存(Ross & Halpern, 2009)。Ross 與 Halpern(2009)

    曾提到,許多人治療多年後,仍可能因害怕去相信他們的治療師,以致於難以坦

    誠地分享自己。

    (三)負向自我概念

    Stosny(1995)曾指出,有些情緒與依附連結的建立、維繫與恢復有關。而

    建立依附關係的情感獲得,是人類獲得的情感經驗中具有最高價值的,如:興趣、

    同理、信任和愛。當依附受到威脅時,隱含著漸漸失去興趣、失去同理、信任的

    減少,被「害怕」吞沒、逐漸消逝的愛。而這刺激了三個人類經驗中最痛苦的情

    緒:羞愧、罪惡感和拋棄焦慮。由此可見,害怕失去連結可能是依附關係創傷的

    核心。依附的分離也會引起許多個人的核心議題,如:自我感和自尊的傷害、被

    拋棄、不被愛、沒有價值(陳品皓、羅愔愔、曾孟頤、蔡佳縈譯,2014; Stosny,

    1995)。

    (四)難以自我安撫

    1. 情感調節(emotional regulation)之困難

    臨床治療上,實務工作者發現關係創傷當事人除了有創傷的反應之外,也有

    一個困難是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而安慰自己的能力受損也算是創傷症狀。創傷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9%99%B3%E5%93%81%E7%9A%93%2C%E7%BE%85%E6%84%94%E6%84%94%2C%E6%9B%BE%E5%AD%9F%E9%A0%A4%2C%E8%94%A1%E4%BD%B3%E7%B8%88&f=author

  • 16

    本會影響發展的路徑,而孩童時期的依附創傷則擁有更特定的破壞性影響,因為

    造就了雙重不利條件。不只是造成極度悲痛,更重要的是逐漸損害了人們可以用

    來調節這種痛苦的心智發展和人際能力(Allen, 2001; Fonagy & Target, 1997)。

    2. 自我照顧的困難

    孩子會從照顧者眼中了解自我特質來形成認同感,對孩子來說,當潛在創傷

    事件發生時,其內在經驗和憂傷能被照顧者充滿慈愛的眼神所注視相當重要。而

    孩子內化父母對待自己的觀點以發展自我控制及引導之能力,更是發展階段中一

    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然而,當孩子的需要和感覺都被視為不重要,或是被視為

    是可被利用的物品時,孩子的自我架構將被嚴重傷害;開始內化照顧者的嚴厲與

    懲罰觀點,長大後容易會視自己為不重要、對待自己缺乏同理心,無法照顧自己,

    或是理解自己的情緒與需要(Paulsen, 2009)。

    3. 失去自我之連結

    此外,當家庭對孩子的創傷是以拒絕、輕視、混亂或與不穩定來回應,或在

    家庭關係中經驗到虐待、恐懼或目睹衝突,孩子可能變得容易解離,將創傷相關

    元素被全部或部分從意識中移除,來涵容沒有被消化的情感以自我保護,因為這

    可能是其唯一可以取得之合理反應,卻也造成分裂的自我感和情感的空洞(王豐

    彬譯,2007; Forgash & Copeley, 2008; Gold, 2000; Liotti, 2006)。

    如 Parnell(2013)提到,許多當事人所經驗的真實感覺不被他人認可,為了

    取悅父母和得到父母的愛,他們使自己去符合父母或照顧者的需要,發展出

    Winnicott 所說的「假我」(false self),功能看似良好,但卻是空洞和缺乏活力。

    他們通常有憂鬱的問題或是在關係與工作上有困難,無法全然地感覺到真正的活

    著。因而有學者指出,除了明顯的創傷,負面的家庭依附模式是孩子與成人解離

    反應和失功能情感的主要預測因子(Gold, 2000; Liotti, 2006)。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7%8E%8B%E8%B1%90%E5%BD%AC&f=author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7%8E%8B%E8%B1%90%E5%BD%AC&f=author

  • 17

    (五)對愛的渴望

    Paulsen(2009)描述,當一個人感到不被愛時很自然地會渴求被滋養。當

    依附傷害發生了,尤其是對於多年嚴重、慢性、無法逃脫的創傷,當事人對於從

    安全照顧者獲得愛的需要會變得極端的強烈、痛苦和絕望。Paulsen 提醒,有時

    治療師可能會驚訝於當事人對於情感、依附有著迫切地需要,顯露出如嬰孩般飢

    渴、絕望或驚恐的感覺,這時就要考慮早期嚴重創傷或依附創傷的可能。

    由於早期依附關係創傷反之影響層面廣,綜合而言,早期依附關係創傷可以

    被視為「複雜性 PTSD」的典型。Schore(2013)更將複雜性 PTSD 定義為「發

    生於關鍵發展階段的重複的人際創傷」。Gomez-Perales(2015)則直接將複雜性

    PTSD 定義為「發生於主要依附關係或是關係中,包含慢性或多重創傷而造成痛

    苦」。由此可見兩者之關聯,以下就複雜性 PTSD 進行說明。

    四、複雜性創傷

    「複雜性 PTSD(Complex PTSD)」的概念最早由 Herman(1992)提出(引

    自施宏達、陳文琪譯,2004)。由於他在臨床上觀察到許多有長期、重複性孩童

    期創傷歷史的當事人,其所經歷到的是多重創傷事件,其症狀及反應都已經超過

    典型的 PTSD,認為這些創傷反應應該要從個人整體而不是單一心理失調來看。

    其中「Complex」一詞貼切地描述了當事人過去負向經歷的多重、複雜性的症狀

    及治療複雜度。

    也因為複雜性 PTSD 與關係創傷有強烈的關聯,Forgash 與 Copeley(2008)

    認為,評估時要貼近當事人被情緒淹沒的狀態,從其經驗脈絡去理解,並判斷其

    中是否包含人際創傷。例如了解「是否能得到所需要的支持與保護?」、「創傷是

    否是重複及常常發生的?」以及「這個創傷是否發生在家庭情境中?」。

    而 Luxenberg、Spinazzola 與 Van der Kolk(2001)針對複雜性創傷與 DESNOS

    (Complex Trauma and Disorders of Extreme Stress)提出之診斷標準類別,包含

    如下: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

  • 18

    (一)情感與衝動的調節

    A. 情感調節

    B. 憤怒調節

    C. 自我毀滅

    D. 自殺意念

    E. 高風險行為

    (二)注意力與意識狀態

    A. 失憶

    B. 瞬間解離片刻和去人格化

    (三)自我概念

    A. 無能的

    B. 永久性損傷

    C. 罪惡感和責任感

    D. 羞愧

    E. 沒有人能理解

    F. 最小化

    (四)與他人的關係

    A. 無法相信

    B. 重複受害

    C. 加害他人

    (五)身心症反應

    A. 消化系統

    B. 慢性疾病

    C. 心肺症狀

    D. 性化反應

  • 19

    (六)信念系統

    A. 絕望感和無希望感

    B. 先前的信念不再

    他們認為每一個被歸類到 DESNOS 中的疾患,在 DSM 中所呈現的症狀,其

    實都代表了當事人對早期難以承受不同的壓力的適應策略,並引導後續相關研究。

    其中,國際兒童創傷性壓力網絡組織(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簡稱 NCTSN)在 2002 年的「兒童及青少年複雜性創傷白皮書」,針對「複雜性

    創傷」的形式、影響和治療取向,做了一個全面性的調查報告,合計資料的樣本

    來自 1699 個孩童,跨越 25 個組織。報告呈現了複雜性創傷的普遍性與影響,其

    中詳細列出了複雜性創傷孩童受損傷的部分,包含:依附關係、生理、情感調節、

    解離、行為控制、認知、自我概念八個項目詳細說明。希望可以幫助受影響的孩

    子與他們的家人,能得到較為理解性的評估服務(Cook, Blaustein, Spinazzola, &

    Van der kolk, 2003)。

    從此等討論可以看到關係創傷造成之影響深遠,可見修復工作之重要性與困

    難程度。Forgash 與 Copely(2008)曾指出,與複雜性創傷當事人合作將面臨以

    下三個獨特的挑戰,分別是:(1)進入孤立的解離意識和破碎的記憶,(2)增進現

    在的安全感和現實感,以及(3)克服逃避性防衛。以下整理相關文獻對安全感建

    立之建議進行討論,而有關個體解離反應及逃避性防衛之治療,將於本章第二節

    進行討論。

    五、修復關係創傷

    綜合相關文獻,研究者整理出關係創傷之修復有兩個重要的方向。其一是重

    新建立安全感,第二則是進行失落與悲傷的哀悼,由於本研究之參與者皆於青少

    年階段發病,本節最後也將整理與青少年族群工作之建議。

    (一)重新建立安全基地

    Herman 指出,心理創傷之核心經驗是自主權的喪失和與他人聯結的中斷,

  • 20

    此時重建的唯一方法,就是最初形成的方法-建立與他人的連結關係。因此,治

    癒傷痛的基礎在於重建倖存者的自主權和創造新的人際聯結。他並認為復原僅能

    在患者擁有人際關係的情況下進行,在重建連結的過程中重新建立那些從人際關

    係中形成的能力與信念,如:基本的信任感、自由意志、主動性、能力、自我認

    同和親密感等(引自施宏達、陳文琪譯,2004)。

    Mary Main 認為,透過早期時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發展出來的人際互動模式,

    是可以透過後來生命中的適應性療癒關係被調整和改變的,這個過程稱為獲得新

    的安全基地(Earned Secure Based)(引自 Parnell, 2013)。

    Cozolino(2006)亦認為,童年時期經驗的影響力,可以透過後來的人際關

    係、心理治療以及自我覺察來調整。在意識層面處理壓力和創傷事件的能力,透

    過神經元的整合和成長,創造了正向改變的可能,因此,即使父母親在孩童時期

    有著負向的經驗,他們仍可能創造出安全依附連結給他們的孩子。

    (二)對悲傷與失落的哀悼

    Herman 認為如無法完成哀傷的正常過程,將使創傷反應永遠存在(引自施

    宏達、陳文琪譯,2004)。Ross 與 Halpern(2009)亦提醒,與關係創傷當事人

    工作,尤其是有早期依附創傷之當事人,於治療歷程中處理哀傷與進行哀悼是必

    要的。

    在化解和依附對象的愛恨矛盾與心結時,需協助當事人帶回先前以解離方式

    隔離的對依附對象的想法、感覺和記憶,並可以同時感覺他對依附對象的愛與恨,

    當事人需要感到悲傷與哀悼他從沒擁有的父母。當他/她不只是理智的了解,而

    是可以感覺到過去那個無力反抗、身為孩子的自己,開始可以更貼近、開始去了

    解內在對於曾想要擁有以及不可能擁有的父母的悲傷。諸如為失去的童年哀悼、

    為身為成人可能擁有的但失去的哀悼,如失去了時間、工作、經濟穩定、關係,

    以及可能擁有孩子的機會,或是因為曾經的自我傷害、藥物濫用、以及選擇具有

    毀滅性的關係(Ross & Halpern, 2009)。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

  • 21

    而其中之治療關鍵,在於消融愛與恨的矛盾並接受被否定的感覺。治療師要

    允許個案用自己的方式以及速度開展治療歷程,因這樣的矛盾往往在治療的後期

    才可能被化解。在治療工作中,治療師可能會注意到當事人在這個議題上不停地

    前進與後退,對此 Ross 與 Halpern(2009)建議,視整個治療為一個螺旋式的

    進展歷程,這可以幫助當事人減少沮喪、意志消沉和沒有進展的感覺。

    (三)青少年族群之工作

    Van der Kolk(2005)對於治療這些發展中遭遇嚴重或多重人際創傷的孩童

    與青少年,提出幾個重要的工作面向:(1)建立安全感與掌握感,如提供一種愉

    快和可以掌握的感覺。安全感、可預測以及好玩對孩子的治療來說是重要的,為

    了要處理他們的創傷經驗,這些孩子必須要發展一個安全的情境,是他們可以看

    著他們的創傷,而不是重複或者再次經驗;(2)處理重現的創傷反應,創傷的印

    記會從多層面造成影響,如害怕的反應,攻擊性和性化反應,逃避和無法控制的

    情緒反應等;(3)對身體的關注:統整與熟悉,一種在掌握、冷靜以及有能力去

    投入完成自己的目標的感覺。

    而有著「凍結」感覺的孩子,則需要幫忙來重新喚起他們對周圍環境的好奇

    心,他們可能會逃避投入活動,因為這些可能會不預期的轉為創傷的引發事件。

    中性、有趣的活動和肢體的遊戲可以提供他們感覺到什麼是放鬆以及感覺到對身

    體的掌握與熟悉。

    Van der Kolk(2005)表示,與受到嚴重驚嚇孩子合作的治療核心,在於幫

    助他們了解他們在重複早期的經驗,並幫助他們發展出新的因應方式,來創造自

    己的經驗、情緒、身體反應之間的連結。由此可見,發展性創傷缺乏了資源、沒

    有安全感,因此治療過程中安全感、當事人的掌握感,協助孩子統整自身經驗以

    及發展出因應情緒的能力是必要的。

    Adler-Tapia 與 Settle 則注意到,家庭和學校環境的穩定程度,會形成兒童接

    受 EMDR 的重要挑戰,而父母的情緒功能更常直接影響孩童的治療結果。當家

  • 22

    庭環境不穩定或者在危機發生時所呈現的功能不彰,孩童在治療中的進展就會受

    到阻礙或停止。為提高治療的成功率,他們建議治療師設法穩定家庭和學校環境,

    並將父母自身的焦慮和創傷史納入評估和處理。而對於關係創傷來源是家人,孩

    童的環境相對更不穩定,治療師則需花更多時間來與孩子及家庭合作(陳麗英、

    胡甄容、陳美秀、朱品潔譯,2013)。

    小結

    關係創傷發生於人們所重視並依靠的信任關係中,造成內心痛苦的情緒以及

    對自己的負向觀點、對關係的矛盾感受,而無法信任他人,乃至對世界形成負向

    觀感。其中,影響性最大之創傷發生於早期依附關係中。

    依附關係的連結是安全基地,可以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世界,也是安全天堂,

    讓孩子累了與受傷了可以回來休息。它是療癒的堡壘,透過父母親的照顧,孩子

    學會如何照顧自己,而受傷的早期依附關係,則無法提供孩子發展所需要養分,

    並造成發展上的雙重不利條件。除了痛苦感受,還損害了孩子學習調節情感的能

    力。因此,後來的發展階段將被早期的關係失功能所阻礙,使孩子的自我更為脆

    弱,也更易引發後續的創傷。沒有安全感、無法信任、對自我抱著負向觀點、難

    以做到自我照顧、解離以及渴望愛,都是早期關係創傷的影響。治療工作之重點,

    在於幫助當事人發展出安全感,修復與自我的關係,哀悼過去所失去的。

  • 23

    第二節 解離現象

    本節首先說明解離之定義與症狀,接著闡述解離之心理機制、人格結構及如

    何進行評估,最後就本研究參與者出現之類似解離現象-解離性身份認同疾患,

    進行成因討論。

    一、解離之定義

    最早從 18 世紀末開始有心理學家注意到解離(Dissociation)的現象,使用

    各種不同的名稱來描述,從「兩個靈魂」、「雙重自我」到「多重人格」(O’neil, 2008)。

    Janet(1988)指出,受創記憶被保存在一個不正常的狀態,並處於一般意識之外。

    由於對創傷事件的強烈情緒反應,導致記憶、知識、和情緒之間的正常連結遭到

    阻隔,他並以「分解」(Dissolving)作用稱呼這種使心智功能失去「統合」強烈

    情緒反應能力的心理運作(引自施宏達、陳文琪譯,2004)。

    隨著研究發展之關注,至今「解離」一詞已被廣泛運用,但其所指涉的內容

    也越趨模糊。有時用以一種描述創傷發展之過程,有時則指稱為人格疾患。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簡稱 ISSTD,2005b)指出,「解離」被用來描述一種原本有關連的

    事物,彼此失去或缺乏連結的狀態,並認為由於部分經驗無法整合進平常自我感

    中,而造成意識覺知無法連續,在心理治療領域被定義為「一種心理狀態的改

    變」。

    Steinberg 與 Schnall 定義解離為「面對龐大壓力或創傷的一種調適機制,特

    徵是失去記憶、感覺,與自身或周遭環境無法連結」(引自張美惠譯,2004,頁

    33)。Rosenbloom、Williams 與 Watkins(2010, pp. 37-38)等人則將解離定義為

    「一種當身體的逃離不可能時,以情緒與心理的逃離方式來因應過度強烈情緒」。

    並進一步說明,解離意味著不讓痛苦的情況進入意識層面,也可能意味著阻擋住

    情緒影響,隔絕創傷的情緒與心理衝擊。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6%96%BD%E5%AE%8F%E9%81%94%EF%BC%8E%E9%99%B3%E6%96%87%E7%90%AA%2F%E8%AD%AF&f=author

  • 24

    整體而言,解離有五種不同的形式,每一種形式包含某些形式的失連結經驗,

    從解離性失憶、自我感喪失、現實感喪失、身份認同混淆、到身份認同轉換等,

    又可稱為「解離症狀」(張美惠譯,2004;Gomez-Perales, 2015; ISSTD, 2005b),

    以下針對相關文獻將各種解離症狀進行簡要統整:

    (一)解離性失憶(dissociative amnesia)

    無法記起一段特定時間裡發生的事,可以想成是「斷裂」(gaps)、「失落的

    時間」(lost time)或是「記憶的黑洞」。無法回憶重要的個人訊息,並非由於一

    般性的遺忘造成的。通常失憶會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被遺忘,例如虐待、意外、時

    間的牆,被遺忘的時間可能從數分鐘到數年。有的人記不起對話的內容,有的人

    要很努力思考剛剛討論了些什麼,同時努力不讓對方發現自己不記得了。

    (二)自我感喪失(depersonalisation)

    一種與身體或情感分離的感覺,例如:感覺自己「不在」身體裡面,彷彿從

    自身抽離,也可能是與身體的某部分分開,或像局外人從遠處旁觀自己。有些人

    不僅感到對自己的身體陌生,甚至也無法認出在鏡子中的自己。

    (三)現實感喪失(derealization)

    一種覺得世界不真實的感覺,從周遭環境抽離或周遭環境變得不真實或陌生,

    通常包括原本熟悉的人在內,有人會稱世界看起來像假的、有霧的、很遙遠,或

    是透過一層紗,有的人描述看著世界像是與自己分開的,彷如在看電影。

    (四)身份認同混淆(identity confusion)

    對於自己是誰感到不確定、困惑或矛盾,可能感覺到內心不斷地對自我定義

    產生掙扎。有的人有時在人群中很投入,有時卻對此感到很厭惡。

    (五)身份認同轉換(identity alteration)

    不知道自己是誰,此可能伴隨性格或身分的轉變,或可觀察到的行為改變,

    如說話聲音不同或使用不同的名字,有時可能感到被內在某個人控制。此情形可

    能也造成當事人對世界觀感的改變,例如在討論到恐懼時,可能感到脆弱,並出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5%BC%B5%E7%BE%8E%E6%83%A0&f=author

  • 25

    現突然的轉換,轉為敵意與冷酷,大部分可透過音調、語言、與臉部表情觀察到。

    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將解離性疾患之診斷

    分為: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自我感消失疾患、解離性身份疾患(原多

    重人格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 簡稱 DID)、其他未註明之解離性疾

    患(DDNOS)等。

    Van der Hart、Groenendijk、Gonzalez、Mosquera 與 Solomon(2013)則廣泛

    的將解離視為一種「因為創傷相關失調的整合失敗」,為創傷和多種創傷相關疾

    患的主要特徵,因此不僅涵蓋 DSM-IV-TR 的解離性疾患,也包含所有創傷相關

    的疾患,從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到解離性人格疾患。

    二、解離之心理機制

    許多不同理論提出關於解離之成因,其中最常見的是從壓力與創傷因應之角

    度來理解。Steinberg 最初的研究結果發現,正常人即使在沒有面臨危險時,也常

    出現解離現象,這種現象通常是面對壓力時的反應(張美惠譯,2004)。

    而從創傷的角度來看,當人們面臨重大危險時,或是受到創傷壓力的當下,

    在心理上無法應對威脅,解離反應是常見的調適機制。例如:當一個人在面臨生

    死威脅時,如車禍或心跳停止,短暫的解離會很有幫助(胡嘉琪,2014;張美惠

    譯,2004)。

    理解解離反應、壓力及創傷之間的關聯,可以參考 Allen(2001)提出的「壓

    力積累與無法承受狀態之惡性循環圖」(圖 2-1)。Allen 認為,過去創傷經驗,例

    如:單獨與恐懼地面對創傷,造成個體敏感化的神經系統,導致當後來的生活中,

    再次遇到有關創傷的事物、生活事件或是生活型態時,而引發難以承受的痛苦感

    受,進而促使個體採取不同的策略因應,例如:退縮、自我毀滅行為、以及對外

    的毀滅性行為,而「退縮」可能以孤立自我、憂鬱或解離的方式展現,可見解離

    為個體因應痛苦的方式之一。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5%BC%B5%E7%BE%8E%E6%83%A0&f=author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5%BC%B5%E7%BE%8E%E6%83%A0&f=author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5%BC%B5%E7%BE%8E%E6%83%A0&f=author

  • 26

    圖 2-1 壓力積累與無法承受狀態之惡性循環圖

    翻譯自 Traumatic relationships and serious mental disorder (p. 18), by J. G. Allen,

    2001, London,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Copyright by John Wiley & Sons.

    Steinberg 與 Schnall 認為,輕微的解離並不是壞事,但過度就成為異常。當

    遭遇的創傷太嚴重,或是童年長期受虐,解離可能成為固定的直覺反應。而長期

    處於備戰或過度警覺的狀態會影響情緒的穩定,任何些微的創傷都可能引發過度

    反應,因而許多解離當事人常苦於無名的恐懼與焦慮,為了鈍化情感與平息焦慮

    又再陷入解離狀態,或是常見以酒精或藥物讓情感麻木、以自殘紓解焦慮,或陷

    入憂鬱症常見的悲傷與抑鬱(張美惠譯,2004)。Ebrinc 等人(2008)的研究亦

    提到,解離症患者自我傷害的比例高達 82%。

    退縮

    孤立

    解離反應

    憂鬱

    自我毀滅行為

    物質濫用

    飲食疾患

    蓄意自我傷害

    自殺行為

    毀滅性行為

    侵略行為

    暴力

    憤怒

    過去創傷經驗

    恐懼的&單獨地

    敏感化的神經系統

    目前壓力源

    有關創傷的事物、生活事件、生活方式

    難以承受的痛苦情緒狀態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5%BC%B5%E7%BE%8E%E6%83%A0&f=author

  • 27

    綜合上述,解離是多數人因應壓力或創傷的機制,但是評估解離反應維持的

    時間長度與程度是重要的,因為當創傷或是危機事件結束後,若個體的解離反應

    持續著,可能反過來造成許多生活中的困擾,需要特別之治療介入。

    而理解「解離反應」在程度上的差異,建議可以參考 Braun(1988)提出之

    光譜概念(圖 2-2)。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張美惠譯,2004/2001;Turkus, 1992)

    進行簡要說明:

    光譜最左端是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正常解離反應,持續的時間、

    頻率、痛苦與對生活的影響方面都屬輕微,常見的反應例如:「放空」、「發呆」、

    「做白日夢」等都是正常的反應。

    中間是中度症狀者,症狀發生的次數較頻繁、時間較長,有些人可能會感到

    痛苦或影響正常生活,有必要接受專業評估。許多人都接受過心理治療,但治療

    的診斷多半為憂鬱、恐懼症等。

    而最右端則是會干擾到每天正常功能運作的嚴重解離反應,即所謂的解離症

    患者。在嚴重解離的形式中,解離發生於原本整合的意識、記憶、認同感或是觀

    點上,例如,有人可能在想到一件巨大的失落事件時,卻沒有任何的感覺。

    正常解離反應 解離性失憶/Fugue PTSD DDNOS DID Poly-fragmented DID

    圖 2-2 解離反應光譜圖

    翻譯自“The Spectrum of Dissociative Disorders: An Overview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y Joan A. Turkus, M. D. 2016.1.17 取自

    http://www.fortea.us/english/psiquiatria/spectrum.htm

    由以上文獻討論可知,解離反應被視為人們保護自己的自然心理機制,但過

    度且長期處於解離狀況下,會使人們原本功能無法發揮,同時感到與自己、他人

    及世界的疏離,連帶衍生許多後續如工作、學習、人際關係、情感調節的問題。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E5%BC%B5%E7%BE%8E%E6%83%A0&f=authorhttp://www.fortea.us/english/psiquiatria/spectrum.htm

  • 28

    三、解離之人格結構

    (一)結構性解離人格理論

    Van der Hart、Nijenhuis 與 Steele(2006)提出結構性解離人格理論(Theory

    of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of Personality),認為個體的人格分裂是由創傷事件所

    造成,使個體無法整合人格中的信念系統與功能,並提出兩個概念來描述自我的

    內在架構,將解離後之人格結構分為「顯性常態部分」(Apparently Normal Part,

    ANP)以及「情緒性部分」(Emotional Part, EP),以下以簡稱進行說明(ISSTD,

    2011; Paulsen, 2009; Van der Hart et al., 2006; Van der Hart et al., 2013):

    1. 顯性常態部分(ANP)

    目的在於維持日常生活的正常運作,加上其在過去也學習到去忽略自身的感

    覺和需要,因此「不記得」創傷記憶是其中一個特徵。

    2. 情緒性部分(EP)

    EP 的特性是被固著於過去的創傷記憶中,包含當時的情緒、身體反應、性

    虐待、情緒忽略、其他害怕的事物。其目的在於防衛,使個體在面對生命威脅時

    得以生存。當 EP 的創傷經驗被 ANP 覺察時,會出現侵擾的症狀。

    Van der Hart 等人(2006)並將解離反應內在人格分裂的嚴重性,依據程度

    從輕到重,區分為三個類型,為初級解離、次級解離與三級解離:

    (1) 初級解離(Primary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初級解離」是指人們因無法將創傷記憶整合於自身經驗中,使得創傷記憶

    以片段形式儲存在其他記憶系統中,不時會以各種感官方式浮現,侵入個體的意

    識層面,使得當事人出現去人格化、失憶、創傷記憶重複出現等情形,人格分裂

    成一個 ANP 與一個 EP,以 PTSD 為代表性診斷。

    (2) 次級解離(Secondary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次級解離」指由於創傷的嚴重與複雜程度,導致當事人的人格進一步出現

    多個 EP 來涵融不同的記憶與情緒狀態,而形成一個 ANP 與多個 EP 的情形。常

  • 29

    見者為複雜性 PTSD、邊緣型人格疾患、自我感消失疾患、解離性失憶,以及解

    離性漫遊。

    (3) 三級解離(Tertiary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三級解離」指當事人出現了不同的認知、情緒與行為模式,也就是同時有多

    個 ANP 與多個 EP。形成解離光譜最右端的解離性人格疾患(DID),也就是過

    去所稱的「多重人格」,而不同的人格之間彼此不一定相識。

    此三級解離之劃分並非依照 DSM 對解離性疾患之診斷,因此其中可能包含

    了其他心理疾患,如:PTSD、複雜性 PTSD、DESNOS(Disorders of Extreme Stress

    Not Otherwise Specified)、其他心理創傷相關的人格疾患、以及解離性身障礙

    (DID)。

    (二)解離部分

    Van der Hart 等人(2013)以「解離部分」來稱呼不同的內在部分。並提及

    個體之解離部分有其獨特性與程度之差異。有的解離部分有不同的心理自主性,

    可能擁有自己的觀點,包含想法、感覺、情緒、行為反應等,有時也會用第一人

    稱「我」來自稱。在更複雜的案例中,解離部分可能擁有不同名字,有些可能與

    其他的解離部分有本質的不同,例如靈魂、惡魔、或是動物。

    出現解離人格時,有的人可能對於自己的情緒與觀點感到混淆,或是可能有

    困難記得他們剛剛說了什麼,即使他們可能沒有宣稱是不同的人或是不同的名字。

    即使有些當事人有能力證實身份認同的轉換,但大部分的情況是無法覺察到解離

    時的自我狀態(ISSTD, 2005b)。

    Grant(2013)以「ego states」稱呼解離部分,提及「ego states」可能各自

    處理不同情境與發揮不同功能,如:上學、工作、做家事、表現性感、承受虐待

    或是當虐待要進入主人格的意識時,努力讓主人格分心。並指出大部分的「ego

    states」不清楚彼此所帶著的創傷,而這也視解離的程度而有不同 。Grant(2013)

    亦提到有些「ego states」的出現是因為認同某些人或是動物,例如玩伴、寵物、

  • 30

    照顧者或是主要加害者 。

    而許多孩子在面對痛苦或創傷時,會發展出「想像的朋友」來保護自己,如

    同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中女主角小時候的想像玩伴「乒乓」。這些幻

    想的角色可能是幫助孩子因應孤單和其他痛苦的情緒,雖然可提供孩子陪伴和保

    護,但也可能會責怪自己的問題行為。通常在孩子平均年齡 2-6 歲間,是發展的

    正常現象,隨著孩子的自我概念逐漸發展,以及變得更有能力調節他的情緒,能

    轉換成平穩的狀態,這些內在陪伴角色會消失、整合成為完整的自我(Paulsen,

    2009)。 但 Putnam(1985)也提到,在某些面對嚴重、慢性、無法避免的創傷

    的孩子身上,這些幻想的玩伴可能不會消融,並被更加地依賴。

    四、解離之評估

    解離性疾患很少被診斷出來或是被忽略的原因,很可能與多數心理健康專業

    人員沒有受過解離反應或是創傷、虐待歷史評估的訓練有關。此外,也可能由於

    症狀困難描述,或因為記憶太破碎而無法回溯(張美惠譯,2004;Ross & Halpern,

    2009)。

    Van der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