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之關係探討 林惠雅 輔仁大學兒童 … ·...

43
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之關係探討 林惠雅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教授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父母婚姻關係、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聯。研究對 象為居住於大台北地區家有 5 6 歲學前兒童的父母,共計 744 對。研究結果有 幾項重要發現,首先在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的關聯方面,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 滿意度、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會溢出到支持教養聯盟。然而對於抵制教養聯 盟而言,母親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也確實會溢出到抵制教養聯 盟,但父親只有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會溢出至抵制教養聯盟,而婚姻滿意度 對於父親抵制教養聯盟卻未顯示顯著效果。至於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 方面,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衝突的負向消極策略會減少父母的親職參與。另外, 就父親而言,正向因應不僅直接增加親職參與,同時也會透過支持教養聯盟而增 加親職參與。不過,就母親而言,正向因應只由支持教養聯盟間接增加親職參與。 最後,有關婚姻滿意度方面,對父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有間接和整體 效果,但對母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只有間接效果。 關鍵詞彙: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親職參與、共親職、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因應 註:本文為初稿,請勿引用。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Sep-2019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之關係探討

    林惠雅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教授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父母婚姻關係、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聯。研究對

    象為居住於大台北地區家有 5 至 6 歲學前兒童的父母,共計 744 對。研究結果有

    幾項重要發現,首先在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的關聯方面,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

    滿意度、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會溢出到支持教養聯盟。然而對於抵制教養聯

    盟而言,母親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也確實會溢出到抵制教養聯

    盟,但父親只有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會溢出至抵制教養聯盟,而婚姻滿意度

    對於父親抵制教養聯盟卻未顯示顯著效果。至於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

    方面,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衝突的負向消極策略會減少父母的親職參與。另外,

    就父親而言,正向因應不僅直接增加親職參與,同時也會透過支持教養聯盟而增

    加親職參與。不過,就母親而言,正向因應只由支持教養聯盟間接增加親職參與。

    最後,有關婚姻滿意度方面,對父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有間接和整體

    效果,但對母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只有間接效果。

    關鍵詞彙: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親職參與、共親職、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因應

    註:本文為初稿,請勿引用。

  •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二十多年來,家庭理論與研究對於兒童社會化的研究重點已從親子關係擴

    展為共親職(coparenting)(McHale & Rasmussen, 1998;Schoppe, Mangelsdorf, &

    Frosch, 2001;Talbot & McHale, 2004)。在理論概念上,共親職被視為與親子關係

    有所差異,親子關係以照顧教養子女的相關議題為主,但只包含父親(或母親)

    和孩子的對偶關係;相對之下,共親職在意涵上包含教養聯盟(parenting alliance)

    和親職參與(parental involvement)二個面向(Feinberg, 2003),教養聯盟指的是父母

    支持或削弱配偶教養子女的努力(Gable, Crnic, & Belsky, 1995),親職參與指的是

    父母彼此所擔負照顧教養孩子的事務(Ehrenberg, Gearing-Small, Hunter, & Small,

    2001;McBride & Rane, 1998)。從上述共親職的意涵來看,共親職雖然也是以照

    顧教養子女相關議題為主,不過,共親職卻關聯到父親、母親、孩子的三元關係

    (Minuchin, 1985)。因此,共親職不僅在理論概念包含較為完整的面向,同時也可

    能比較符合生活中照顧教養子女的實際情境,若以家庭系統的觀點觀之,探討共

    親職可以使我們更完整的理解兒童社會化歷程與結果。

    當共親職理論概念受到重視之際,許多研究開始探討共親職的各種相關議

    題,而這些相關議題之一即是探討共親職的關聯因素。綜觀共親職關聯因素的

    相關研究,婚姻關係被視為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夫妻結婚形成婚姻關

    係,有了孩子之後,除了婚姻關係之外,夫妻同時還扮演父母的角色,擔負養

    兒育女的責任。過去研究結果發現夫妻在孩子出生之後,婚姻滿意度降低

  • (Belsky & Pensky, 1988;Cowan & Cowan, 1992),顯然父母角色責任會影響婚

    姻關係。但假如換另一個角度加以思考的話,婚姻關係是否也可能會影響父母

    的共親職,包括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例如夫妻關係良好,對婚姻感到滿意,

    面對婚姻衝突之際,以正向策略來因應,這些婚姻關係的正向感受和互動型

    態,一方面可能提供父母支持系統,另一方面,婚姻正向感受和互動也可能移

    轉到父母彼此之間在教養議題上的互動而形成支持的教養聯盟,並使父母更願

    意也更有信心參與照顧教養子女事務。相似的,夫妻關係不好,對婚姻感到不

    滿意,面對婚姻衝突之際,以負向或消極策略來因應,這些婚姻關係的負向感

    受和互動型態也可能移轉而使父母形成抵制的教養聯盟,並使父母減少親職參

    與。學者 Belsky(1984)的觀點即是如此,他認為婚姻關係是父母最主要的支持

    系統,因此他特別強調夫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的影響。另外,Katz 和 Gottman

    (1996)提出婚姻關係會因為「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而對教養聯盟產生有

    所影響,也就是說婚姻關係中的情感、態度、行為會溢出到教養聯盟,而使父

    母形成支持或抵制的聯盟。除此之外,過去一些研究結果發現婚姻衝突和兒童

    行為問題有關(Grych & Fincham, 1990;Holden & Richie, 1991;Jenkins & Smith,

    1991;Jouriles, Murphy, & O’Leary, 1989;Porter & O’Leary, 1980),不過學者認

    為上述的研究方向缺乏中介機制的探討,而共親職可能正是婚姻衝突和兒童發

    展關連的中介機制,顯示婚姻衝突和共親職有密切的關聯(Emery, 1982;Gable,

    Belsky, & Crnic, 1992)。

  • 基於以上觀點,國外探討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的研究為數不少,可是國外過

    去相關研究大都只研究共親職的一個面向,也就是探討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

    或者是探討婚姻關係和親職參與,比較缺少同時探討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親

    職參與的關係。還有,國外相關研究也很少涉及到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

    係。既然教養聯盟、親職參與均為共親職的面向,若能同時探究婚姻關係、教

    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係,則有助於更完整的理解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的關聯。

    在國外,共親職已成為近年來家庭理論與研究重要方向之一(Talbot &

    McHale, 2004),然而國內對共親職的研究才開始起步,而對於婚姻關係和共親

    職關聯的探討更是缺乏,僅只有呂翠夏(2002)探討學前幼兒父母的婚姻調適和

    教養聯盟的關係,以及陳富美和利翠珊(2004a)以幼兒父母為對象,探討不同

    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有鑑於國外研究缺少同時探討婚姻關係、

    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的關聯,有待從事研究加以進一步釐清,以及國內婚姻關

    係和共親職關聯的研究相當匱乏,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即是以大台北地區學前幼

    兒的父母為對象,探討父親和母親之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的關聯。

    本研究在研究對象涵蓋父親和母親,而婚姻關係又包含婚姻滿意度以及婚姻衝

    突因應,同時共親職也涵蓋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二個面向,因此本研究探究的

    範疇可謂相當完整,藉此對於共親職可有更完整深入的瞭解。

    二、文獻探討

    (一)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為家庭次系統

  • Minuchin(1985;1988)認為共親職是家庭系統中的一個次系統。從家庭系統

    的觀點來看,家庭其他次系統和共親職這個次系統應有其重要的關聯性,而婚姻

    關係是家庭系統中相當重要的次系統,因此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的關係應有其關

    聯。不過,婚姻關係和共親職雖然都屬於家庭次系統,可是家庭系統理論和研究

    者卻主張二者存在許多明顯的差異(McHale, Lauretti, Talbot, & Pouquette, 2002)。

    綜合學者的觀點(Gable, Belsky, & Grnic, 1992; Hayden, Schiller, Dickstein, Seifer,

    Sameroff, & Miller, 1998; Margolin, Gordis, & John, 2001; McHale, 1995;

    McHale , Lauretti, Talbot, & Pouquette, 2002),婚姻關係和共親職主要的差異在

    於,首先,二者關注的議題有所不同,婚姻關係是以婚姻相關議題為主,而共親

    職則是以照顧和教養孩子的相關議題為主,也由於關注的議題有所不同,其所包

    含的單位亦有所不同。婚姻關係只包含了夫與妻的對偶單位,而共親職牽涉到孩

    子,所以在意涵上,包含了父、母、孩子的三元單位。再者,由於婚姻關係和共

    親 職 關 注 的 議 題 有 所 不 同 , 因 此 二 者 各 自 有 其 發 展 軌 道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最明顯的是婚姻關係起始於夫妻結婚之際,而共親職則起始於懷孕

    之際、或孩子出生之際,而後二者因關注議題的差異而有各自的發展。最後,在

    核心家庭中,婚姻關係和共親職是互為互補而非相似,例如在婚姻中,先生可能

    因經濟優勢而掌握了控制權,但在共親職中,由於母親多半扮演主要照顧者的角

    色,因此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二)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的關聯

  • 如前所述,雖然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為不同的家庭次系統,但二者卻可能存在

    著相互的關聯性,於是許多研究者開始探討二者的關係。Belsky(1984)認為婚姻

    關係是父母最主要的支持系統,因此 Belsky 特別強調夫妻婚姻關係對父職參與

    的影響。在其過程架構的影響下,婚姻滿意度與教養聯盟、或婚姻滿意度與親職

    參與的關係成為主要的探討課題之一(McBride & Rane, 1998)。

    一些研究結果支持婚姻滿意度和教養聯盟、或親職參與有顯著關聯,Floyd

    和 Zmich(1991)探討婚姻滿意度和教養聯盟的關係,他們以 6 至 18 歲心智障礙與

    一般孩子的父母為對象,以問卷測量婚姻滿意度,以及父母知覺彼此相互尊重支

    持的親職聯盟(parenting alliance)、和知覺配偶批評其能力或行動(spouse criticism)

    的程度,研究發現婚姻滿意度越高,父母在親職聯盟的知覺程度均越高,而知覺

    配偶批評的程度都越低。另外,在婚姻滿意度和親職參與的關係方面,Feldman、

    Nash 和 Aschenbrenner(1983)以 30 位父親為對象,在母親懷孕最後 3 個月、及嬰

    兒出生後 6-8 個月時測量婚姻滿意度、對偶凝聚力、對偶共識、情感表達四個向

    度來反映婚姻關係品質,並以觀察方法蒐集父親的資料,包括參與照顧嬰兒事務

    (caretaking),如餵食、換尿布等,以及和嬰兒遊戲(playfulness),如和嬰兒玩、情

    感互動等,結果顯示高品質婚姻關係和父親參與照顧嬰兒事務有關。Levy-Shiff

    和 Israelashvili(1988)以 68 對以色列初為父親者為對象,在太太懷孕及嬰兒 9 個

    月大時加以測量,研究結果也發現婚姻滿意程度越高的父親,其參與照顧嬰兒的

    事務越多,且和嬰兒玩的行為也越多。雖然上述研究結果支持婚姻滿意度和教養

  • 聯盟、親職參與有所關聯,然而針對親職參與,一些研究卻發現婚姻滿意度和親

    職參與並未有顯著關聯(Belsky & Hsieh, 1998;Cowan & Cowan, 1987)。針對婚姻

    滿意度和親職參與的關聯在研究結果呈現不一致的情形,Katz 和 Gottman (1996)

    認為婚姻滿意度屬於較概括性的測量,在此情況下,研究結果較容易有不一致的

    現象,他們建議或許可進一步探討婚姻衝突中特定的動力歷程與共親職的關係。

    後續許多研究者則針對婚姻衝突和教養聯盟、親職參與的關聯予以探究。首

    先,有關婚姻衝突和教養聯盟方面,一些研究以嬰兒父母為對象,例如

    McHale(1995)針對 47 對 8 1/2 個月和 11 個月嬰兒父母為對象,觀察夫妻婚姻互

    動以及父母的教養聯盟行為,結果顯示婚姻衝突和敵意競爭教養聯盟有關。同樣

    以嬰兒父母為對象,Talbot 和 McHale(2004)觀察夫妻在互動中所表現之外顯衝突

    和問題解決二種行為,並以問題解決行為減去外顯衝突來反映婚姻品質,且觀察

    父母的教養聯盟行為,研究發現婚姻品質可以顯著的解釋和諧以及負向的教養聯

    盟行為。除此之外,一些研究以學前幼兒父母為對象,Katz 和 Gottman(1996)以

    56 對 5 歲幼兒父母為對象,觀察家庭互動中的婚姻衝突和教養聯盟行為,他們

    發現婚姻敵意和合作教養聯盟行為有顯著負相關,但和爭執教養聯盟有顯著正相

    關。Kitzman(2000)觀察 40 對 6 歲男孩的父母,他們以婚姻議題的討論為主軸,

    研究發現在愉快的討論裡,父母比較會運用共識來解決問題的情形較多,相對

    的,在衝突的討論裡,父母比較會用使導致支持教養聯盟分裂的行為。Margolin

    等人(2001)以幼兒和前青少年時期父母為對象,觀察夫妻在婚姻衝突討論中的行

  • 為,另以問卷調查父母對於配偶支持行為的知覺,並以此反映整體教養聯盟,研

    究結果顯示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衝突可以解釋父母整體教養聯盟。Belsky 和

    Hsieh(1998)則是探討夫妻婚姻關係在孩子 10、27、36、60 個月之期間的轉變型

    態,及其與教養聯盟的關係,他們發現婚姻關係變壞的夫妻比之婚姻關係維持良

    好的夫妻,其所表現實際不支持教養聯盟的行為較多。

    至於婚姻衝突和親職參與方面,Volling 和 Belsky(1991)探討婚姻和諧或衝突

    與父職參與的關係,結果顯示孩子 3 個月的時候,婚姻正向行為會增加父親照顧

    嬰兒的行為,孩子 9 個月的時候,婚姻負向行為會減少父親照顧嬰兒的行為。

    Belsky 等人(1991)以 3 歲幼兒父母為對象,發現假如在懷孕到孩子 3 歲之間,婚

    姻從彼此依附情感轉而彼此爭執、或對婚姻關係懷疑的話,父親對孩子有較多干

    預的行為,然而若是婚姻關係由衝突轉為正向、或維持良好的話,父親正向促進

    的行為則較多。

    對於上述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的關聯,Katz 和 Gottman (1996)提出「溢出效

    應」來加以解釋,所謂「溢出」指的是在一個場域中的心情、態度、行為移轉至

    另一個場域,而「溢出效應」則是包含在一個次系統中情感、行為的表達會在另

    一個次系統產生。以「溢出效應」來看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的話,快樂婚姻中,

    夫妻對於父母角色有正向的態度與行為,且在互動時表現較高的敏感度和溫暖,

    因此夫妻對彼此有所信任與感情,而這些正向的態度與行為使其在教養聯盟中傾

    向於合作教養聯盟;相對的,不快樂或衝突的婚姻,夫妻將對彼此負向的態度與

  • 行為移轉至教養聯盟中,顯現不支持或抵制的教養聯盟(Cowan, Cowan, Schulz, &

    Heming, 1994; Crouter & Crowley, 1990; Katz & Gottman, 1996; McHale,

    1995)。

    至於婚姻關係和親職參與的關係,一些學者(Crockenberg & Covey, 1992;

    Dickstein & Parke, 1988)以撤離(withdrawal)的觀點來解釋,不快樂的婚姻不僅會

    使父親從婚姻中撤離,也會使父親對孩子撤離,在此情況下,父親可能減少親職

    參與。而 Grych 和 Fincham(1990)、Erel 和 Burman(1995)也發現婚姻不快樂的母

    親也有撤離的現象。

    國內有關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的研究相當少數,呂翠夏(2002)研究學前幼兒家

    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研究發現婚姻調適最能預測教養聯盟的品質,尤其是

    以母親感受配偶的支持較為明顯。另外,陳富美和利翠珊 (2004a)以 309 對幼兒

    父母為對象,探討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在教養

    分工方面,你濃我濃型的先生教養分工程度最高,次高者為歡喜冤家型;在太太

    方面,你濃我濃型顯著高於矛盾怨懟型。而勞務分工方面,控制教養分工為共變

    的狀況下,不同情感組型的先生則未顯現差異;但對太太而言,你濃我濃型顯著

    高於相看兩厭及矛盾怨懟型,而一相情願型又比相看兩厭型來得高。上述陳富美

    和利翠珊(2004a)研究偏向情感組型,較非直接探討婚姻滿意度、或婚姻衝突與

    教養分工的關係。

    綜合以上國外研究文獻,研究發現是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與教養聯盟有

  • 關,而可能的原因是由於婚姻關係的情感、行為會溢出至教養聯盟。根據上述理

    論觀點與研究結果,筆者認為婚姻滿意度以及婚姻衝突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

    都屬於婚姻關係的情感和行為面向,在婚姻關係場域中的情感、行為會因「溢出

    效應」而移轉到教養聯盟場域,並對支持或抵制教養聯盟產生效果。所以本研究

    假設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正向因應會對支持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負向

    消極因應會對在支持教養聯盟則有直接且負向效果;相對的,婚姻滿意度、婚姻

    衝突正向因應會對抵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負向消極因應會對抵制教養

    聯盟有直接與正向效果。

    另外,研究也發現婚姻衝突與親職參與有關,可能的原因是不快樂的婚姻使

    父母從孩子中撤離,而筆者認為相對的,快樂的婚姻可能使父母對於父母角色有

    正向的態度而願意投入(engagement),並因此增加親職參與。由此推知,婚姻正

    向因應在性質上也許可使婚姻較為快樂,並使父母願意投入並增加親職參與,婚

    姻衝突負向消極因應在性質上較屬於不快樂婚姻,因此婚姻衝突負向消極因應會

    使父母從孩子中撤離而減少親職參與。所以本研究假設婚姻衝突正向因應對親職

    參與有直接且正向的效果,負向消極因應而對親職參與有直接且負向效果。

    至於婚姻滿意度和親職參與的研究結果目前雖尚未有一致性的結論,但筆者

    認為支持二者有關的研究也有不少,再者,婚姻滿意度可能也反映了快樂婚姻,

    而快樂婚姻會使父母投入親職。因此本研究仍假設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有直接

    且正向效果。

  • (三)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聯

    除了上述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和教養聯盟、親職參與的關聯之外,還有一

    個研究課題值得加以注意,這個研究課題就是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二者關係之探

    討。如前所述,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都是共親職的面向,雖然二者的性質有所不

    同,教養聯盟強調父母對配偶教養子女的支持或抵制,親職參與強調父母擔負照

    顧教養子女事務,不過,二者均屬於父母之間在照顧教養議題上的互動,理論上

    應有其關聯。有關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二者關係的研究較少,且較多偏向父職參

    與的探討。McBride 和 Rane (1998) 以教養聯盟和父職參與的關係為主題,研究

    結果顯示在控制母親工作時間後,教養聯盟和父親整體參與有顯著相關。除此之

    外,許多研究以離婚後的父親為對象,探討父親的教養聯盟,即父親所知覺前妻

    的支持與抵制,和父親參與和前妻共教養互動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父親知覺前

    妻的支持和共教養互動參與有顯著的關聯,代表父親知覺前妻的支持越多,越能

    增加其共教養互動(Abidin,1992; Emery & Tuer, 1993; Cohen & Weissman, 1984;

    Floyd & Zmich, 1991; Madden-Derdich & Leonard , 2000)。

    國內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相關研究也很少,林惠雅(2005)以學前幼兒父母

    為對象,研究發現父親感受母親的主動、被動支持越高,其參與育兒勞務、親子

    教養的程度越高;若父親感受母親的積極、消極抵制越高,其參與育兒勞務、親

    子教養的程度越低,而母親方面和父親的情形相似。

    基於以上國內外研究結果,本研究假設支持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有直接且正

  • 向效果,抵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有直接且負向效果。不僅如此,筆者認為婚姻

    關係亦可能藉由教養聯盟而對親職參與產生作用,因此本研究進而假設教養聯盟

    可能是婚姻關係和親職參與關聯的中介變項。有關這部分很少被探討,本研究企

    圖加以釐清,以增進我們更清楚婚姻關係和共親職不同面向之間的關聯。

    (四)婚姻關係與共親職的概念模式

    綜合以上文獻探討,筆者建構一個婚姻關係、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概念模

    式(見圖 1)。在此概念模式中,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

    應會直接對支持或抵制教養聯盟有正向或負向效果;再者,婚姻滿意度、婚姻衝

    突正向因應會因投入而增加親職參與,負向消極因應會因撤離而減少親職參與。

    三者,支持或抵制教養聯盟也會直接對親職參與有正向或負向效果。除了上述直

    接效果之外,筆者認為教養聯盟也可能是婚姻關係和親職參與的中介變項,亦即

    婚姻滿意度和婚姻衝突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也會經由支持或抵制教養聯盟而

    對親職參與有正向或負向效果。

    「圖 1 約至此處」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有 5-6 歲幼兒之未曾離婚或分居之父母為對象,進行叢

    集抽樣方法。首先以台北市 12 行政區和台北縣 10 市 15 鄉 4 鎮的 5-6 歲幼兒人

  • 口比例為考量基準,再由上述台北市各行政區及台北縣的各市鄉鎮之幼兒園中抽

    取大班幼兒之父親與母親,而後由問卷調查員分別和父親、母親聯絡填答問卷的

    時間和地點,問卷調查員於約定時間親自帶問卷前往約定地點供父親或母親填

    答,填答之後加以回收。本研究對象共計有 744 對父母,1488 人為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中,幼兒性別分別是男童 384 位,占 51.6%;女童 360 位,占 48.4% 。

    父親年齡層分佈以 36-40 歲者(佔 45.2%)、41 歲以上者(佔 30.1%)居多;母親年齡

    層分佈以 31-35 歲者(佔 32.7%)、36-40 歲者(佔 42.9%)居多。父親和母親的教育

    程度都是以高中職者居多(分別佔 33.2%、42.1%)。研究對象的詳細基本特徵請參

    考表 1。

    以學前兒童父母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是對父母來說,幼兒階段的孩子精力充

    沛,同時他們更需要父母提供經常性的保育和教育(陳若琳、李青松,2001;陳

    富美、利翠珊,2004b;McCubbin & Patterson, 1983),因此學前兒童父母面對更

    多親職參與和教養聯盟的挑戰。

    「表 1 約至此處」

    (二)研究工具與變項

    本研究工具共有 4 項,包括「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因應」、「教養聯盟」、

    及「親職參與」,依據本研究概念模式,以上述研究工具中的項目為研究變項,

    再依據結構方程模式方法學變項的形式,本研究之變項說明如下。

  • 1. 外衍變項

    (1) 婚姻滿意度

    婚姻滿意度以 3 個題項作為評估,這 3 個題項是「整體而言,您對您的配偶

    滿意嗎?」、「整體而言,您對您自己扮演一個配偶的角色滿意嗎?」、「整體而言,

    您對您的婚姻滿意嗎?」。本部分採 Likert 式 7 點量表計分,1 代表非常不滿意;

    2 代表不滿意;3 代表有一點不滿意;4 代表普通:5 代表有一點滿意;6 代表滿

    意;7 代表有非常滿意。而後再將 3 個題項的得分加總,並以此總分作為觀察變

    項來反映「婚姻滿意度」潛在變項。

    (2) 婚姻衝突因應

    婚姻衝突因應採用林亞寧(2003)所修訂編製之「婚姻因應量表」,該量表

    包含六種因應策略的概念,為「正向回應」、「尋求社會支持」、「爭執」、「自我

    責備」、「自我興趣」、「逃避」,採 Likert 式 5 點量表計分,1 代表從未如此;2

    代表偶而如此;3 代表有時如此;4 代表總是如此。「正向回應」是個人採取主

    動與伴侶身體接觸、對伴侶表達關懷與愛意、共同參加活動等因應策略;「尋

    求社會支持」是個人採取對他人抒發感受以及向專業人員、相同經驗者、親友

    等人諮詢解決方法等因應策略;「爭執」是個人採取與伴侶正面衝突、批評伴

    侶、對伴侶發怒等因應策略;「自我責備」是個人採取否定自我能力、自責等

    因應策略;「自我興趣」是個人採取獨自從事其他活動、發展個人興趣等因應

    策略;「逃避」是個人採取拒絕與伴侶討論該問題、以及壓抑心情感覺等因應

  • 策略。由於考量「尋求社會支持」較非屬於夫妻之間的直接因應策略,故本研

    究只測量「正向回應」、「爭執」、「自我責備」、「自我興趣」、「逃避」等五項因

    應策略。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84、.89、.86、.74、.74。經本研

    究樣本之信度分析,父親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86、.87、.88、.69、.76;

    母親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88、.87、.85、.72、.67。

    由於「正向回應」與其他策略性質較為不同,屬於正向的策略,故本研究

    將「正向回應」的得分作為觀察變項,用以反映「正向因應」潛在變項。另外,

    「爭執」、「自我責備」、「自我興趣」、「逃避」性質上屬於負向和消極的策略,

    故以「爭執」、「自我責備」、「自我興趣」、「逃避」的得分分別作為觀察變項,

    以反映「負向消極因應」潛在變項。

    2. 內衍變項

    (1) 中介變項:教養聯盟

    為瞭解父母教養聯盟,本研究採用陳富美和利翠珊(2004b)編製的「共親

    職量表」。該量表適用於 3 至 6 歲幼兒之父母,共有 20 題,採 Likert 式 5 點量

    表計分,1 代表完全沒有;2 代表偶而如此;3 代表有時如此;4 代表常常如此;

    5 代表總是如此。該量表包括四個因素,分別是「主動支持」、「被動支持」、「積

    極抵制」、「消極抵制」。「主動支持」包含促進、鼓勵或協助配偶與孩子之間的

    情感交流等行為;「被動支持」包含對配偶教養行為執行的協助與加強;「積極

    抵制」包含反對、爭辯、干涉、批評配偶的管教行為;「消極抵制」為在配偶

  • 執行教養行為時的不協助、及打岔行為。該量表之因素解釋量分別為 12.4%、

    17.2%、18.4%、11.3%;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76、.84、.85、.76。經本

    研究樣本之信度分析,父親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86、.87、.89、.79;

    母親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86、.88、.90、.77。

    由於「主動支持」和「被動支持」均屬於支持性的教養聯盟,故本研究將

    「主動支持」和「被動支持」的得分作為觀察變項來反映「支持教養聯盟」潛

    在變項。而「積極抵制」和「消極抵制」均屬於抵制性的教養聯盟,故將「積

    極抵制」和「消極抵制」的得分作為觀察變項來反映「抵制教養聯盟」潛在變

    項。

    (2) 結果變項:親職參與

    為瞭解親職參與,本研究採用陳富美和利翠珊(2004b)編製的「親職分工

    量表」,該量表共 20 題,採 Likert 式 5 點量表計分,1 代表完全不參與;2 代

    表很少參與;3 代表參與一些;4 代表參與很多;5 代表參與非常多。該量表

    含「育兒勞務」與「親子教養」兩部分的題項各 10 題。「育兒勞務」是為準備

    膳食、買孩子的日常生活用品、替孩子收拾整理等照顧子女之事務;「親子教

    養」是為協助建立孩子日常生活常規、處理孩子不當行為、關心並回應孩子的

    需求等教養子女之事務。該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96、.95。經本

    研究樣本之信度分析,父親部分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91、.95;母親

    部分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86、.94。

  • 本研究將「育兒勞務」與「親子教養」的得分作為觀察變項來反映「親職

    參與」潛在變項。

    (三)研究設計與假設

    以本研究的概念模式為基礎,轉換成結構方程模式方法學的路徑圖(見圖

    2)。本研究著重檢定結構模式之假設,依據概念模式,本研究有待驗證的結構模

    式假設有:假設 1、假設 2、假設 3 分別是「婚姻滿意度」對「支持教養聯盟」

    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對「抵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對「親職參與」有

    直接且正向效果;假設 4、假設 5、假設 6 分別是「正向因應」對「支持教養聯

    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對「抵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對「親職參與」

    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假設 7、假設 8、假設 9 分別是「負向消極因應」對「支持

    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對「抵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對「親

    職參與」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假設 10 是「支持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有直

    接且正向效果;假設 11 是「抵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有直接且負向效果。

    另外,本研究對象涵蓋學齡前兒童的父親和母親,雖然父親和母親的概念模

    式、以及由概念模式轉換成結構方程模式方法學的路徑圖均相同,且所欲檢定之

    結構模式的假設也相同,但為瞭解父親和母親各自的情形,因此分別檢定父親和

    母親之結構模式的假設。

    「圖 2 約至此處」

  • 四、結果

    (一)父親模式

    1. 模式評鑑

    首先,在違犯估計的檢驗方面,父親模式的結果顯示:一者,並未有負的誤

    差變異數存在,二者,誤差變異都達顯著水準,三者,標準化係數未超過或接近

    1,四者,因素負荷量均在.50-.95 之間,因此一般而言,模式無違犯估計的現

    象。另外,就整體模式適配度來說,在絕對適配指標方面,由於卡方值通常受樣

    本數影響很大,故此指標較不需考慮,而 GFI(.96)和 AGFI(.93)均大於.90。相對

    適配指標方面,NFI(.97)、CFI(.97)、NNFI(.96)均大於.95,簡效適配指標中,

    CN(250.79)大於 200。從上述結果顯示本模式大致可以被接受。

    2. 研究假設之檢定

    綜合圖 3 和表 2 的結果顯示,從父親模式之直接效果來看,γ1的標準化參

    數值為.30(t=7.14, p<.001),γ2的標準化參數值為-.02(t=-.54, p>.05),γ3的標準

    化參數值為.00(t=.07, p>.05),表示假設 1 被接受,而假設 2 和假設 3 被拒絕,

    即「婚姻滿意度」對「支持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但「婚姻滿意度」對

    「抵制教養聯盟」未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未有直

    接且正向效果。γ4的標準化參數值為.36(t=9.84, p<.001),γ5的標準化參數值為

    -.16(t=-4.18, p<.001),γ6的標準化參數值為.12(t=2.48, p<.05),表示假設 4、假

  • 設 5 和假設 6 被接受,即「正向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

    對「抵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對「親職參與」有直接且正向效果。γ

    7的標準化參數值為-.22(t=-5.41, p<.001),γ8的標準化參數值為.64(t=13.05, p

    <.001),γ9的標準化參數值為-.19(t=-2.84, p<.01),表示假設 7、假設 8 和假設

    9 被接受,即「負向消極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對「抵

    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對「親職參與」有直接且負向效果。β1的標

    準化參數值為.31(t=5.19, p<.001),表示假設 10 被接受,即「支持教養聯盟」對

    「親職參與」有直接且正向效果。β2的標準化參數值為.00(t=.02, p>.05),表示

    假設 11 被拒絕,即「抵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未有直接且負向效果。

    接著,從父親模式之的間接效果來看,由於「抵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

    未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因此婚姻關係各項乃是經由「支持教養聯盟」而對「親職

    參與」有間接效果。「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對「親職參與」的間接效果分

    別為.09 (t=4.18, p<.001)、.11 (t=4.22, p<.001),顯示「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

    對「親職參與」的效果可藉由「支持教養聯盟」達成。「負向消極因應」對「親

    職參與」的間接效果為-.07(t=-1.51, p>.05),表示「負向消極因應」對「親職參

    與」的效果未藉由「支持教養聯盟」達成。

    最後從整體效果觀之,「婚姻滿意度」對「支持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

    為.30(t=7.14, p<.001),對「抵制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02(t=-.54, p>.05),

    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10(t=2.00, p<.05),顯示「婚姻滿意度」對「支持

  • 教養聯盟」、「親職參與」具顯著整體效果,但對「抵制教養聯盟」未有顯著效果。

    「正向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36 (t=9.84, p<.001),對「抵制

    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16 (t=-4.18, p<.001),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23

    (t=5.50, p<.001),顯示「正向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抵制教養聯盟」和「親

    職參與」均具有顯著整體效果。「負向消極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的整體效

    果為-.22 (t=-5.41, p<.001),對「抵制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64(t=13.05, p

    <.001),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26(t=-5.52, p<.001),即「負向消極因應」

    對「支持教養聯盟」、「抵制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都具有顯著整體效果。「支

    持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31,達顯著水準(t=5.19, p<.001),「抵

    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00,未達顯著水準(t=.02, p>.05)。

    「圖 3 約至此處」

    「表 2 約至此處」

    (二)母親模式

    1. 模式評鑑

    首先,在違犯估計的檢驗方面,母親模式的結果顯示:一者,並未有負的誤

    差變異數存在,二者,誤差變異都達顯著水準,三者,標準化係數未超過或接近

    1,四者,因素負荷量均在.50-.95 之間,因此一般而言,模式無違犯估計的現

    象。另外,就整體模式適配度來說,在絕對適配指標方面,由於卡方值通常受樣

  • 本數影響很大,故此指標較不需考慮,而 GFI(.95)和 AGFI(.92)均大於.90。相對

    適配指標方面,NFI(.96)、CFI(.97)、NNFI(.95)均大於.95,簡效適配指標中,

    CN(222.36)大於 200。從上述結果顯示本模式大致可以被接受。

    2. 研究假設之檢定

    綜合圖 4 和表 2 的結果顯示,從母親模式之直接效果來看,γ1的標準化參

    數值為.31(t=7.73, p<.001),γ2的標準化參數值為-.15(t=-3.42, p<.001),γ3的標

    準化參數值為-.04(t=-.81, p>.05),表示假設 1、假設 2 被接受,而假設 3 被拒絕,

    即「婚姻滿意度」對「支持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對「抵制教養聯盟」

    有直接且負向效果;但「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未有直接且正向效果。γ

    4的標準化參數值為.40(t=11.21, p<.001),γ5的標準化參數值為-.11(t=-2.94, p

    <.01),γ6的標準化參數值為-.02(t=-.34, p>.05),表示假設 4 和假設 5 被接受,

    而假設 6 被拒絕,即「正向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對「抵

    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對「親職參與」未有直接且正向效果。γ7的

    標準化參數值為-.23(t=-5.89, p< .001),γ8的標準化參數值為 .58(t=11.95, p

    <.001),γ9的標準化參數值為-.28(t=-3.97, p<.001),表示假設 7、假設 8 和假設

    9 被接受,即「負向消極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對「抵

    制教養聯盟」有直接且正向效果;對「親職參與」有直接且負向效果。β1的標

    準化參數值為.36(t=5.41, p<.001),表示假設 10 被接受,即「支持教養聯盟」對

    「親職參與」有直接且正向效果。β2的標準化參數值為.09(t=1.30, p>.05),表示

  • 假設 11 被拒絕,即「抵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未有直接且負向效果。

    同樣的,從母親模式之的間接效果來看,由於「抵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

    與」未有直接且負向效果,因此婚姻關係各項乃是經由「支持教養聯盟」對「親

    職參與」有間接效果。「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對「親職參與」的間接效果

    分別為.10 (t=3.53, p<.001)、.13 (t=4.37, p<.001),顯示「婚姻滿意度」、「正向因

    應」對「親職參與」的效果可藉由「支持教養聯盟」達成。「負向消極因應」對

    「親職參與」的間接效果為-.03 (t=-.71, p>.05),顯示「負向消極因應」對「親

    職參與」的效果未藉由「支持教養聯盟」達成。

    最後從整體效果觀之,「婚姻滿意度」對「支持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31

    (t=7.73, p<.001),對「抵制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15 (t=-3.42, p<.001),對

    「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05 (t=1.04, p>.05),顯示「婚姻滿意度」對「支持教

    養聯盟」、「抵制教養聯盟」具有顯著整體效果,但對於「親職參與」未具顯著整

    體效果。「正向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40(t=11.21, p<.001),

    對「抵制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11 (t=-2.94, p<.01),對「親職參與」的整體

    效果為.11 (t=2.53, p<.05),結果顯示「正向因應策略」對「支持教養聯盟」、「抵

    制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具有顯著整體效果。「負向消極因應」對「支持教

    養聯盟」的整體效果為-.23 (t=-5.89, p<.001),對「抵制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

    為.58 (t=11.95, p<.001),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31 (t=-6.14, p<.001),

    即「負向消極因應」對「支持教養聯盟」、「抵制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都具

  • 有顯著整體效果力。「支持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36,達顯著

    水準(t=5.41, p<.001),「抵制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為.09,未達

    顯著水準(t=1.30, p>.05)。

    「圖 4 約至此處」

    五、討論

    (一)婚姻關係與教養聯盟:溢出效應

    綜合本研究婚姻關係與教養聯盟的結果發現,就支持教養聯盟而言,婚姻滿

    意度、婚姻衝突的正向回應和負向消極回應都是重要因素,且父親和母親都呈現

    相同的結果,也就是父母對婚姻感到滿意、採用正向策略來因應婚姻衝突,會增

    加父母感受到配偶對其教養子女的支持,但採用負向消極策略會減少父母感受到

    配偶對其教養子女的支持。就抵制教養聯盟而言,對父親和母親來說,有相同之

    處,也有不同之處。父母相同之處在於正向因應和負向消極因應對於抵制教養聯

    盟均為重要因素,父母採用正向策略來因應婚姻衝突會減少父母感受到配偶對其

    教養子女的抵制,採用負向消極策略會增加父母感受到配偶對其教養子女的抵

    制。父母不同之處在於婚姻滿意度這個因素,母親婚姻滿意會減少母親感受到配

    偶對其教養子女的抵制,但婚姻滿意度對於父親抵制教養聯盟卻無顯著效果。

    上述結果顯示一方面,並非所有的婚姻衝突均具有破壞力,重要的是配偶之

    間以何種策略來因應。即使在婚姻衝突中,若能以正向策略來因應的話,那麼父

  • 母在教養聯盟上也會受到激勵而增加感受到配偶的支持,不過如果是以爭執、自

    我責備、自我興趣和逃避等等策略來因應的話,那麼教養聯盟也連帶的會增加感

    受到配偶的抵制。另一方面,本研究結果和國外研究(Cowan, Cowan, Schulz, &

    Heming, 1994;Crouter & Crowley, 1990;Katz & Gottman, 1996;McHale, 1995)

    有相似的發現,即婚姻衝突正向和負向消極因應的確對支持和抵制教養聯盟均具

    有「溢出效應」,也就是說正向因應會激勵支持教養聯盟,調和抵制教養聯盟;

    而負向消極因應則會惡化抵制教養聯盟,削弱支持教養聯盟。至於父母在婚姻滿

    意度對抵制教養聯盟的效果所呈現的差異,原因可能是如同 Katz 和 Gottman

    (1996)所說婚姻滿意度屬於較概括性的測量,因此和婚姻衝突因應比較起來,婚

    姻滿意度可能是較為籠統的感受,對母親的抵制教養聯盟來說,即使是籠統的感

    受也是具有激勵的效果,所以母親婚姻滿意度會調和母親所感受到父親的抵制,

    但對於父親的抵制教養聯盟來說,或許婚姻籠統的感受不若婚姻衝突因應的實際

    作為所產生的效果,所以婚姻滿意度對於抵制教養聯盟沒有顯著影響。

    接著,再將婚姻關係各項對於支持和抵制教養聯盟的整體效果加以比較,研

    究結果或許可以協助我們更進一步釐清溢出效應原有的觀點。過去溢出效應的觀

    點和相關研究大都只強調正向婚姻關係對於支持教養聯盟的效應、或是衝突婚姻

    對於抵制教養聯盟的效應,那麼接下來值得繼續探究的問題是:正向婚姻面向對

    於抵制教養聯盟的效應為何?或是婚姻負向面向對於支持教養聯盟的效應為

    何?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對於父親和母親的支持教養聯盟而言,正

  • 向因應和婚姻滿意度比之負向消極因應具有較大的整體效果,相對的,對於父親

    和母親的抵制教養聯盟而言,負向消極因應比之正向因應和婚姻滿意度,則具有

    更顯著的整體效果。這個研究結果補充溢出效應的觀點,也就是一個場域的正向

    面向「激勵」另一個場域的正向面向的效果要大於「調和」另一個場域的負向面

    向的效果,同樣的,一個場域的負向面向「惡化」另一個場域的負向面向的效果

    要大於「削弱」另一個場域的正向面向的效果。

    (二)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投入與撤離

    綜合本研究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的研究結果,首先,如果從整體

    的情形來看,父親和母親有其相似之處,也有相異之處。父親和母親相似之處為

    支持教養聯盟、婚姻衝突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對親職參與都是重要因素且具

    有顯著的整體效果,但抵制教養聯盟卻對親職參與未有顯著效果。而父母相異之

    處為姻滿意度、婚姻衝突的正向因應對親職參與的效果作用途徑有部分不一致之

    處。

    針對上述父母相似和相異的整體情形,接下來我們就其各項效果進一步加以

    釐清和說明。在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係方面,支持教養聯盟對親職參與是為

    重要因素,但抵制教養聯盟卻對親職參與未有顯著效果。這個結果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父母感受到配偶對其親子教養的支持,而這樣的支持具有激勵與正向回饋的

    效果,因此使得父親或母親更樂意參與親職。但與支持教養聯盟不同的是,雖然

    感受配偶反對、爭辯、干涉、批評自己的管教行為、或配偶不協助自己執行教養

  • 行為等,但親子教養可能被父母認為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因此即使感受到配偶的

    抵制,父母可能仍然我行我素,而不左右其親職參與。

    至於婚姻關係各項和親職參與的關係,在婚姻衝突正向因應方面,就父親而

    言,正向因應不僅直接增加親職參與,同時也會透過支持教養聯盟而增加親職參

    與。不過,就母親而言,正向因應只由支持教養聯盟間接增加親職參與。上述結

    果或許和父母角色責任有關,一般而言,社會仍將照顧教養孩子歸之於母親的角

    色責任(Belsky, 1979),在照顧教養孩子比較不是屬於父親職責的情況下,父親是

    否參與照顧教養子女事務可能比較容易受到家庭其他系統的直接或間接的影

    響,因而婚姻衝突中的正向作為對父親具有激勵的作用而使父親更願意投入親

    職。相對的,由於親職參與仍被視為母親職責,既然是母親職責,婚姻衝突的正

    向因應對母親是否參與親職所產生的激勵作用就不是那麼明顯。不過,不論父親

    或母親,婚姻衝突的正向因應的激勵作用仍會因溢出效應而移轉到支持教養聯盟

    並進而增加父母的親職參與。

    在負向消極因應方面,父母的負向消極因應對於親職參與同樣的都具有顯著

    直接效果,負向消極因應的確會使父母直接撤離而減少父母的親職參與。國外研

    究(Crockenberg & Covey, 1992;Dickstein & Parke, 1988 ;Erel & Burman, 1995;

    Grych & Fincham,1990)發現婚姻不快樂的父母會對孩子撤離而減少親職參與,本

    研究結果呈現相符的情形。不過另一方面,負向消極因應卻未經由支持教養聯盟

    而減少父母的親職參與,這可能的原因或許可以從負向消極因應和支持教養聯盟

  • 的關係加以理解。在意涵上,負向消極因應為負向面向,而支持教養聯盟為正向

    面向,同時本研究結果也發現負向消極因應對抵制教養聯盟的效果要大於對支持

    教養聯盟的效果,在此情況下,負向面向的負向消極因應較難透過正向的支持教

    養聯盟來減少親職參與。

    最後,有關婚姻滿意度方面,對父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有間接和

    整體效果,但對母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只有間接效果。這個結果可能的原因是對

    父母來說,婚姻滿意度是籠統的感受,而此籠統的感受的激勵作用較無法直接反

    映在親職參與上,但婚姻滿意確實會溢出到支持聯盟而增加親職參與。

    若再從婚姻關係各項對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加以比較的話,包括父親和母

    親,支持教養聯盟在親職參與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比之婚姻滿意

    度、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支持教養聯盟對父親和母親親職參與的整體效果

    相對的較為顯著,同時,婚姻滿意度和正向因應亦會藉由支持教養聯盟而增加親

    職參與有所關聯,顯示支持教養聯盟是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二者和親職參與之

    關聯的中介變項。

    六、研究限制與結論

    本研究主要的限制在於研究對象只限於大台北地區,故只能描繪出大台北地

    區學前兒童父母之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的關係。再者,從測量模式來

    看,雖然婚姻衝突因應的自我責備、自我興趣的因素負荷量均超過.50,但此二

    者的因素負荷量仍然較低,這方面值得繼續探究。

  • 國外有關婚姻關係和共親職的相關研究雖然為數不少,但大都只偏向共親職

    的一個面向,同時缺少探討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聯。本研究在對象上包含了

    父親和母親,而研究目的不僅同時探討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親職參與的關係,

    也進一步釐清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係,因此本研究可說是涵蓋比較完整的面

    向。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確有一些相當有意義的發現。綜合本研究結果

    來看,首先,婚姻關係各項對於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效果有其共同和差異之

    處。共同之處是婚姻衝突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對於父親和母親的支持教養聯

    盟、抵制教養聯盟、親職參與是為重要的因素,具有顯著的整體效果。衝突正向

    因應激勵支持教養聯盟,調和抵制教養聯盟,增加親職參與;負向消極因應惡化

    抵制教養聯盟,削弱支持教養聯盟,減少親職參與。比較特別的是婚姻滿意度,

    婚姻滿意度對教養聯盟、親職參與的效果顯得較為複雜,且父親和母親也有些許

    不同。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滿意度會增加父母感受配偶對其教養子女的支持,

    但婚姻滿意度對父親抵制教養聯盟的效果不顯著,不過婚姻滿意度卻會減少母親

    感受配偶對其教養子女的抵制。至於婚姻滿意度和親職參與的關係,不論父親或

    母親,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沒有顯著的直接效果,但會藉由支持教養聯盟而增

    加親職參與,而且只有父親方面有顯著的整體效果。

    上述結果顯示婚姻衝突正向和負向消極因應會溢出到教養聯盟,換言之,婚

    姻衝突雖然是針對婚姻關係的婚姻議題,但如何面對因應婚姻衝突,確實會影響

  • 父母在面對教養議題時的支持或抵制的行為,而這二個家庭次系統的確有所關

    聯。另外,婚姻滿意度也會對父母支持教養聯盟產生溢出效應,然而和父親比起

    來,母親是否感受到配偶的抵制較易受到婚姻滿意度的影響。至於親職參與,婚

    姻衝突正向因應會使父親投入而增加親職參與,負向消極因應會使父親和母親撤

    離而減少親職參與。

    除此之外,對父親和母親來說,支持教養聯盟在親職參與上扮演了相當重要

    的角色,因為對於親職參與,支持教養聯盟不僅有相對較為顯著的直接效果,同

    時也是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對親職參與產生效果的重要中介變項。

    有關未來研究,或許有二個方向可以繼續發展,方向之一是目前本研究分開

    分析父親和母親的模式,如此的分析當然有助於我們更清楚父親和母親的模式,

    未來若能將父親和母親以對偶資料模式加以分析的話,則可以讓我們進一步釐清

    父親和母親彼此間的動力。方向之二,本研究的重點乃是探討婚姻關係和共親職

    的關係,其研究發現有其重要性。不過除了婚姻關係之外,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值

    得探究,如父母角色認同、或父母人格特徵、或實際教養情境等,未來研究似乎

    可以將共親職的影響因素作較有系統以及全面的檢視,如此才可以更完整的釐清

    共親職影響因素的作用。

    參考文獻

    呂翠夏(2002):〈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

  • 度〉。《台南師院學報》,36 卷,1-18。

    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雅(2005):〈教養聯盟、親職參與和親職感受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專題

    研究補助計畫結案報告。

    陳若琳、李青松 (2001):〈台北縣雙工作家庭父母親的親職喜悅與壓力之探討〉。

    《生活科學學報》,7,157-180。

    陳富美、利翠珊(2004a):〈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料

    的分析〉。《應用心理研究》,24,95-115。

    陳富美、利翠珊(2004b):〈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

    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Abidin, R. R. (1992).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sychology,

    21, 407-412.

    Belsky, J. (1979). The interrelation of parental and spousal behavior during infancy in

    traditional nuclear familie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1, 749-755.

    Belsky, J. (1984).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A process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55, 83-96.

  • Belsky, J. & Hsieh, K.H. (1998). 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during the early

    childhood years: Parent personality, coparenting, and division-of-labor

    correlat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4), 511-528.

    Belsky, J., & Pensky, E. (1988).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2, 133-156.

    Belsky, J., Youngblade, L., Rovine, M., & Volling, B. (1991). 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487-498.

    Cohen, R. S., & Weissman, S. H. (1984). The parenting alliance. In R. Choen, B.

    Cohler, & S. Weissman (Eds.), Parenthood: A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pp.

    33-49). NY: Guilford.

    Cowan, C. P., & Cowan, P. A. (1987). Men’s involvement in parenthood: Identifying

    the antecedents and understanding the barriers. In P. W. Berman & F. A.

    Pedersen (Eds.), Men’s transitions to parenthood: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early

    family experience (pp. 145-174). Hillsdale, NJ: Erlbaum.

    Cowan, C. P., & Cowan, P. A. (1992). When partners become parents. NY: Basic

    Books.

    Cowan, P.A., Cowan, C.P., Schulz, M., & Heming, T. (1994). Prebirth to preschool

  • family factors predicting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kindergarten. In R. Parke & S.

    Kellam (Eds.), Advances in family research. Vol.4, Exploring family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social contexts. Hillsdale, NJ: Erlbaum.

    Crockenberg, S., & Covey, S. (1992). Marital conflict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in

    children. In D. Cicchetti (Ed.), Rochester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Vol.3. Hills-dale, NJ: Erlbaum.

    Crouter, A. C., & Crowley, M. S. (1990). School-age children’s time alone with

    fathers in single- and dual-earner familie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0,

    296-312.

    Dickstein, S., & Parke, R. (1988). Social referencing in infancy: A glance at fathers

    and marriage. Child Development, 59,506-511.

    Ehrenberg, M. F., Gearing-Small, M., Hunter, M. A., & Small, B.J. (2001). Childcare

    task division and shared parenting attitudes in dual-earner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Family Relations, 50, 143-154.

    Emery, R.E. (1982).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the children of discord and divor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2, 310-330.

    Emery, S.D.S., & Tuer, R.E. (1993). Parental functioning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in

    families of divorce: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1(1), 119-134.

  • Erel, O., & Burman, B. (1995). Interrelatedness of marital relation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8, 108-132.

    Feinberg, M. E. (2003).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text of coparenting:

    A frame work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3,

    95-131.

    Feldman, S. S., Nash,S. C., & Aschenbrenner, B. G. (1983). Antecedents of fathering.

    Child Development, 54, 1628-1636.

    Floyd, F. J., & Zmich D. E. (1991). Marriage and the parenting partnership:

    Perceptions and interaction of parents with mentally retarded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2, 1434-1448.

    Gable, S., Belsky, J., & Crnic, K. (1992). Marriage,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5, 276-294.

    Gable, S., Belsky, J., & Crnic, K. (1995). Coparenting during the child’s 2nd year: A

    descriptive accou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7(3), 609-616.

    Grych, J., & Fincham, F. (1990).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267-290.

    Hayden, L. C., Schiller, M., Dickstein, S., Seifer, R., Sameroff, A. J., & Miller, I.

    (1998). Levels of family assessment: I. Family, marital,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 7-22.

  • Holden, G. W., & Ritchie, K.L. (1991). Linking extreme marital discord, child rearing,

    and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Evidence from battered women. Child

    Development, 62, 311-327.

    Jenkins, J.M., & Smith, M.A. (1991). Marital disharmony 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 Aspects of a poor marriage that affect children adversel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3, 793-810.

    Jouriles, E.N., Murphy, C.M., & O’Leary, K.D. (1989). Interspousal aggression,

    marital discord, and child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 453-455.

    Katz, L. F., & Gottman, J. M. (1996). Spillover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In search of

    parenting and coparenting mechanisms. In J. P. McHale & P. Cowan (Eds.),

    Understanding how family-level dynamics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wo-parent familie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vol.74)(pp. 57-76). NY: Jossey-Bass.

    Kitzmann, K. M. (2000).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on subsequent triadic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paren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 3-13.

    Levy-Shiff, R., & Israelashvili, R. (1988). Antecedents of fathering: Some further

    explor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434-440.

  • Madden-Derdich, D.A., & Leonard, S.A. (2000). Parental role identity and fathers’

    involvement in coparental interaction after divorce: Fathers’ perspectives.

    Family Relations, 49(3), 311-319.

    Margolin, G., Gordis, E. B., & John, R. S. (2001). Coparenting: A link between

    marital conflict and parenting in two-parent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 3-21.

    McBride, B. A. & Rane, T. R. (1998). Parenting alliance as a predictor father

    involve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y Relations, 47, 229-236.

    McCubbin, H. I., & Patterson, J. M. (1983). The family stress process: The double

    ABCX model of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6,

    7-37.

    McHale, J. P. (1995). Coparenting and triadic interactions during infancy: The roles of

    marital distress and child gend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6),985-996.

    McHale, J. P., Lauretti, A., Talbot, J. A., & Pouquette, C. (2002).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coparenting and family group process. In

    J. McHale & W. Grolinick (Ed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families (pp.127-165). Mahwah, NJ: Erlbaum.

    McHale, J., & Rasmussen, J. (1998). Coparental and family group-level dynamics

  • during infancy: Early family predictors of child and family functioning during

    preschool.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0, 39-58.

    Minuchin, P. (1985).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vocations from the

    field of family therapy. Child Development, 56, 289-302.

    Minuchin, P. (1988).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family: A systems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In R. A. Hinde & J. Stevenson-Hinde (Eds.), Relationships within

    families: Mutual influences (pp. 7-25). Oxford: Clarendon.

    Porter, B., & O’Leary, K.D. (1980). Marital discord and childhood behavior problem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8, 287-295.

    Schoppe, S.J., Mangelsdorf, S.C., & Frosch, C.A. (2001). Coparenting, family process,

    and family structure: Implications for preschooler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 526-545.

    Talbot, J. A., & McHale, J. P. (2004). Individual parental adjustment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and coparenting quality.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 3, 191-205.

    Volling, B., & Belsky, J. (1991). Multiple determinants of father involvement during

    infancy in dual-earner and single-earner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2), 461-474.

  • 婚姻滿意度

    婚姻衝突正向因應

    策略

    支持教養

    聯盟

    親職參與

    抵制教養

    聯盟

    婚姻衝突負向消極

    因應策略

    圖 1:本研究概念模式

  • 表 1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徵

    父親 母親

    人次數 百分比 人次數 百分比

    年齡

    30 歲以下 24 3.2 90 12.1

    31-35 歲 160 21.5 243 32.7

    36-40 歲 336 45.2 319 42.9

    41 歲以上 224 30.1 92 12.4

    合計 744 100.0 744 100.0

    教育程度

    國中及以下 61 8.2 43 5.8

    高中(職) 247 33.2 313 42.1

    專科 217 29.2 221 29.7

    大學 161 21.6 142 19.1

    研究所 58 7.8 25 3.4

    合計 744 100.0 744 100.0

    職業

    自營農林魚牧 4 .5 2 .3

    自營工商服務 193 25.9 71 9.5

    受雇工商服務 407 54.7 297 39.9

    軍公教 100 13.4 141 19.0

    其他 33 4.4 60 8.1

    無工作 2 .3 56 7.5

    未填答者 5 .7 117 15.7

    合計 744 100.0 744 100.0

    月收入

    3 萬及以下(含無收入) 48 6.5 264 35.5

    3 萬 1 元-6 萬之間 451 60.6 298 40.1

    6 萬 1 元-10 萬之間 189 25.4 56 7.5

    10 萬 1 元-20 萬之間 38 5.1 7 .9

    20 萬 1 元及以上 13 1.7 3 .4

    未填答者 5 .7 116 15.6

    合計 744 100.0 744 100.0

  • 12λ

    11λ

    10λ

    6γ5γ

    3γ2γ

    1φ 3φ

    2

    主動支持 婚姻

    滿意

    持婚姻滿意 被動支持

    積極抵制

    圖 2 本研究模式路徑圖

    δ 正向回應 消極抵制

    爭執 3δ

    育兒勞務 4δ 自我責備 負向

    消極

    與 親子教養 5δ 自我興趣

    6δ 逃避

  • 0.23

    0.40

    0.28

    0.37

    0.32

    0.19

    0.00

    0.31

    0.90

    0.83

    0.50

    0.79

    0.85

    0.53

    0.75

    0.78

    0.88

    -0.19

    0.64

    0.30

    -0.02

    -0.00

    0.36

    -0.16

    0.12

    -0.22

    -0.19

    0.48

    1.00

    0.85

    0.64

    0.54

    0.71

    1.00

    -0.49

    0.00

    0.00

    0.28

    0.59

    0.71

    0.49

    婚姻滿意

    正向回應

    爭執

    自我責備

    自我興趣

    逃避

    婚姻

    滿意

    負向

    消極

    主動支持

    被動支持

    積極抵制

    消極抵制

    育兒勞務

    親子教養

    圖 3:父親結構模式之標準化參數係數

  • 表 2 父親和母親結構模式各潛在變項之各項效果

    依變項(內衍潛在變項)

    父親 母親

    支持 抵制 參與 支持 抵制 參與

    自變項 效果 t 效果 t 效果 t 效果 t 效果 t 效果 t

    婚姻滿意

    直接效果 .30 7.14 -.02 -.54 .00 .07 .31 7.73 -.15 -3.42 -.04 -.81

    間接效果 -- -- .09 4.18 -- -- .10 3.53

    整體效果 .30 7.14 -.02 -.54 .10 2.00 .31 7.73 -.15 -3.42 .05 1.04

    正向

    直接效果 .36 9.84 -.16 -4.18 .12 2.48 .40 11.21 -.11 -2.94 -.02 -.34

    間接效果 -- -- .11 4.22 -- -- .13 4.37

    整體效果 .36 9.84 -.16 -4.18 .23 5.50 .40 11.21 -.11 -2.94 .11 2.53

    負向消極

    直接效果 -.22 -5.41 .64 13.05 -.19 -2.84 -.23 -5.89 . 58 11.95 -.28 -3.97

    間接效果 -- -- -.07 -1.51 -- -- -.03 -.71

    整體效果 -.22 -5.41 .64 13.05 -.26 -5.52 -.23 -5.89 . 58 11.95 -.31 -6.14

    支持 內

    衍 直接效果 .31 5.19 .36 5.41

  • 間接效果 -- --

    整體效果 .31 5.19 .36 5.41

    抵制 -- --

    直接效果 .00 .02 .09 1.30

    間接效果 -- --

    整體效果 .00 .02 .09 1.30

    註:t>1.96, p<.05;

    t>2.58, p<.01;

    t>3.29, p<.001

  • 0.48

    0.20

    0.38

    0.27

    0.38

    0.40

    0.27

    0.09

    0.36

    0.86

    0.77

    0.52

    0.78

    0.85

    0.49

    0.79

    0.79

    0.89

    -0.10

    0.58

    0.31

    -0.15

    -0.04

    0.40

    -0.11

    -0.02

    -0.23

    -0.28

    1.00

    0.80

    0.68

    0.51

    0.70

    1.00

    -0.44

    0.00

    0.00

    0.35

    0.54

    0.74

    0.52

    婚姻滿意

    正向回應

    爭執

    自我責備

    自我興趣

    逃避

    婚姻

    滿意

    負向

    消極

    主動支持

    被動支持

    積極抵制

    消極抵制

    育兒勞務

    親子教養

    圖 4:母親結構模式之標準化參數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