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8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氧化鋁/氮化鈦奈米複合材料之機械性質與磨耗研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216-E-168-005-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計畫主持人: 劉見成 計畫參與人員: 呂飛龍、王建堂、李正合、張政宏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30 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Nov-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氧化鋁/氮化鈦奈米複合材料之機械性質與磨耗研究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216-E-168-005-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計畫主持人:劉見成

    計畫參與人員:呂飛龍、王建堂、李正合、張政宏

    報告類型: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30 日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氧化鋁添加奈米氮化鈦複合材料之機械性質研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93-2216-E-168-005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劉見成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系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呂飛龍、王建堂、李正和、張政宏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崑山科技大學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 氧化鋁添加奈米氮化鈦複合材料之機械性質研究

    計畫編號:NSC- 93-2216-E-168-005

    執行期限:93 年8 月1 日至94 年7 月31 日

    主持人:劉見成 教授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系

    計畫參與人員:呂飛龍、王建堂、李正和、張政宏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系

    摘要 氧化鋁基陶瓷複合材料有很高吸引力,因為氧化鋁具有很好機械性質,例如高硬度、化

    學穩定性及熱抵抗性能。本文研究於氧化鋁基材中添加奈米氮化鈦作為第二相製成氧化鋁

    基陶瓷複合材料,第二相的添加顯示可以提升硬度及磨耗抵抗性能,而TEM分析結果顯示,奈米氮化鈦顆粒分散在氧化鋁基材晶粒與晶界上。而添加第二相奈米氮化鈦的氧化鋁基陶

    瓷複合材料對AISI-52100軸承鋼球作乾式往復磨耗分析,顯示氧化鋁基陶瓷複合材料具有

    較低的摩擦係數與磨耗係數。

    關鍵詞: 氧化鋁、摩擦係數 Alumina-based ceramic composit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strength, hardness, chemical stability and heat resistance. In this study, addition of nano-TiN particles can increase th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TEM image shows that nanometer-sized TiN particles are dispersed in the matrix as well as on the boundary. Th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Al2O3-nano TiN composites against AISI-52100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disc-on-ball mode.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eramic components exhibited rather low friction and wear coefficients. Keywords: Al2O3, Friction 1.前言 氧化鋁(Al2O3)陶瓷具有高的機械強度、耐熱性、絕熱性、高硬度性、耐磨耗性

    及無氧化的顧慮等種種的機能,是工業上應

    用最廣的陶瓷材料之一。而氧化鋁切削工具

    的使用壽命比超硬合金工具來的長,且可高

    速切削。但因缺乏韌性與其他結構陶瓷材料

    類似,破壞韌性無法較大提昇,使陶瓷材料

    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為了提昇氧化鋁結構

    陶瓷的韌性,是目前研究者正在投入研究項

    目之一。

    要提升韌性的方法,可藉由陶瓷材料內部結構的相變化或添加強化的第二相;如纖

    維(fiber)、鬚晶(whisker)、板狀(platelets)晶粒與顆粒(particles)狀晶粒等,成為一複合體而且具有良好性質的陶瓷基複合材

    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以提昇韌性【1-4】。利用纖維強化的複合材料雖然已成功的應用在實例上,然而這些性能的改善

    只侷限在較低溫的範圍內。在高溫的環境

    下,因纖維的再結晶作用,將造成強度明顯

  • 下降。考慮到纖維強化的瓶頸後,選用鬚晶

    強化似乎是合乎材料發展理念及經濟效益

    的直接方法。但鬚晶強化雖可以明顯提升材

    料的強度、韌性及耐熱衝擊性,隨著鬚晶對

    於人體有致癌威脅研究報告發表後,此複合

    材料的熱潮及被迅速的冷卻,而板狀晶有取

    代的趨勢。但其機械性能遠不如鬚晶複合材

    料。於是採用顆粒強化相的研究便成為發展

    重點,然而利用陶瓷顆粒強化相之複合材料

    的韌性效果則偏低,但其複合材料燒結後遠

    比鬚晶或板狀晶強化相來的緻密。 添加奈米級顆粒以強化陶瓷基(如碳化

    矽)複合材料的研究,可分為幾種作法:(1)添加高溫熱解聚矽氮烷合成之 SiCN 粉末,Niihara【5】的研究,反應生成奈米級的碳化矽,均勻的散佈在氮化矽晶界上,以抑制

    氮化矽長柱狀晶的成長,可提升氮化矽陶瓷

    的室溫與高溫的強度及破壞韌性值。(2)以濕式球磨法分散奈米顆粒,在經熱壓燒結成

    奈米複合材料,Kaiser【6】所提出報告指出,奈米氮化矽複合材料其硬度與高溫潛變均

    較單一氮化矽提高許多。 K.Niihara【8】於 1989 年提出細微陶瓷複合材料(Ceramic Nano-Composites)的構想,圖.1 所示,M.P.Harme 於三年後【9】證實說明製程參數將嚴重影響細微陶瓷複

    合材料的性能。此構想主要藉由微結構的改

    良而明顯強化基材。對傳統的陶瓷製程來

    說,將次微米的顆粒散佈在基材中,並控制

    燒結參數以達到緻密化,以提升機械性質。

    並依強化相分佈於基材的型態分為;晶內型

    (intragranular),如圖 1(a)所示,強化相主要分布於基材的晶粒內,對於此種分佈的複合材料於破斷時將會呈現穿晶破斷模式而得

    到高強度的性能。晶界上型(intergranular),如圖 1 (b)所示,強化相的分布集中於基材的晶界上。對於此種分佈的複合材料於破壞時

    將會呈現沿晶破斷模式,因為破斷路徑的增

    加而得到韌性較佳的材料。晶內及晶界混合

    型,如圖 1(c)所示,強化相同時分佈於基材的晶粒內與晶界上。此時複合材料的強度與

    韌性介於上述兩型態之間。奈米型(Nono/ Nono),如圖 1(d)所示,強化相與基材的大小

    趨近一致,皆在次微米或奈米級,因組織細

    微而具有超塑性的性質。

    Fig.1 細微陶瓷複合材料的構想圖

    本研究使用奈米氮化鈦顆粒作為第二

    相添加在氧化鋁基材,常壓燒結 1600°C 持溫 1 小時,然後於爐中冷卻至常溫,以探討奈米複合材料之微結構性質及磨耗性能。

    2.實驗方法

    氧化鋁起始粉末的配置,將Al2O3與 6wt%MgO的粉末比例混合,並添加 10wt%奈米氮化鈦粉末,採用濕式球磨方式進行粉末的

    混合,並添加聚乙烯亞胺(PEI,Tokyo Kasei Kogyo Co.,Japan)分子式為CH2CH2NH作為分散劑,於滾鍊機進行球磨 24 小時,其目的是使粉末微細化並能夠混合的更均勻。真

    空旋轉蒸餾,同時進行抽真空、加熱 ,經過真空乾燥的粉末置於烘箱內保持溫度

    110°C,將粉末烘乾 24 小時使溶劑完全蒸發。將乾燥後的粉末進行過篩,使用

    100mech的篩網以得到粒度較均勻的粉末。將過篩完成後的複合材料粉末以微量天秤

    秤重,其每支試片的重量為 2.5g,秤重完後將粉末到入成型鋼模內,再以 1.5Mpa的壓力將試片預壓成型。成形生胚置於石墨坩堝

    中,並加氮化硼和氧化鋁混合,作為粉末

    床,燒結溫度升溫速率為 15°C,並通入 1atm 的氮氣,升溫至 1600°C 持溫一小時,然後於爐中冷卻至常溫。

  • 本研究為探討添加添加奈米氮化鈦第

    二相的氧化鋁基陶瓷複合材料之磨耗性能

    及磨耗破壞機制,磨耗機構設計以往復式滑

    動 磨 耗 (Oscillation Friction Wear, SRV, Optimal Germany)方式進行,詳細磨耗實驗機制如圖 2 所示,上試件圓球為軸承鋼珠作滑動件,下試件圓盤為氧化鋁基陶瓷複合材

    料作固定件不動,實驗過程的摩擦係數、負

    荷、衝程及溫度等數據由類比/數位轉換卡(Analog/digital converter card),將其存入 PC個人電腦。

    Fig. 2 A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ball-on-disc wear testing apparatus.

    微結構之觀察,係用 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來觀察晶粒與晶粒間的分佈。試片製作,將試

    片切成直徑 3mm 的薄片經研磨拋光試片至100μm 以下的厚度後,並 dimpler 至 30μm厚度,再利用離子薄化機打穿試片,再利用

    鍍碳機鍍碳 10-15 秒。磨耗面以 AFM 觀察其表面破壞情形

    4.結果與討論

    4.1TEM 顯微觀察

    圖 3.(a)、(b)所示為添加 10wt%奈米氮化 鈦 的 氧 化 鋁 基 陶 瓷 複 合 材 料 經 過

    1600℃、1 小時的氮氣常壓燒結的 TEM 顯微結構,圖中散佈於周圍黑色點晶粒為奈米

    氮化鈦。由圖中發現奈米氮化鈦經 1600℃熱壓燒結後,其晶粒大小還維持在 80nm 以

    內,並且發現奈米粉末分佈於氧化鋁晶粒內

    及晶界上。圖 4. (a)、(b)分別為明視野(Bright

    field image)和暗視野(Dark field image)圖形,顯示第二相奈米氮化鈦分散於三晶粒接

    點上。圖 5.為奈米氮化鈦晶粒在薄區破裂面的形貌,由此圖可觀察出氮化鈦在此陶瓷

    內,各觀察部位的分佈情形,箭頭部位為氮

    化鈦在薄區邊緣破裂情形。

    (a) (b)

    圖 3.(a)(b)為奈米氮化鈦分佈於氧化鋁晶

    粒內

    (a)

  • (b) 圖 4. (a)、(b)分別為明視野和暗視野圖形 圖 5. 為一氮化鈦晶粒在薄區破裂面的圖形。箭頭部位為氮化鈦。 4.2SEM 表面型態觀察

    SEM 表面破斷面型態的觀察,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來觀察氧化鋁/奈米氮化鈦複合陶瓷表面破斷面型態。圖 6 顯示破壞型態為穿晶破壞和部分延晶破壞。根據 Gogotsi [11]等研究結果,氧化鋁添加氮化鈦陶瓷複合材料可以提升破壞韌性值,由於熱膨脹係

    數的不同,燒結後殘留應力之影響,使裂縫

    發生偏移效果。

    (a)

    (b)

    TiN

    圖 6 為氧化鋁/氮化鈦複合陶瓷表面破斷面SEM 圖(a)5000 倍(b)15000 倍。 4.3 往復滑動磨耗試驗

    圖 7 為氧化鋁基陶瓷複合材料對AISI-52100 軸承鋼球作乾式往復滑動磨耗試驗結果,圖中所示為摩擦係數與滑動時間

    作圖,顯示氧化鋁基陶瓷複合材料對鋼球的

    摩擦行為,開始滑動時之摩擦係數為 0.48,在滑動時間 100 秒後快速振盪降至 0.55,其 摩擦係數值維持在較低狀態,隨後經過 400秒保持在 0.5,整個摩擦係數平均值為0.51。圖 8 所示為氧化鋁陶瓷對 AISI-52100軸承鋼球作乾式往復滑動磨耗試驗結果,顯

    示氧化鋁陶瓷對鋼球的摩擦行為,開始滑動

    時之摩擦係數約為 0.61,隨之摩擦係數值維持在 0.72 左右,在 400 秒之後些微下降,但單一相氧化鋁陶瓷對 AISI-52100 軸承鋼球作乾式往復滑動磨耗試驗結果摩擦係數

    值平均值為 0.7 左右。根據 Bordji[10] 等研究指出,氧化鋁陶瓷廣泛被應用在生醫材料

    上而添加氮化鈦作為第二相時明顯可以改

  • 進氧化鋁的機械性質,模擬人體性質溶液磨

    耗結果,實驗證實可以降低接觸磨耗率。

    0 400 800 1200TIME ( SEC. )

    0

    0.2

    0.4

    0.6

    0.8

    1

    CO

    EFF

    ICIE

    NT

    OF

    FRIC

    TIO

    N

    AVERAGE F=0.697783Al2O3

    0 400 800 1200TIME ( SEC. )

    0

    0.2

    0.4

    0.6

    CO

    EFF

    ICIE

    NT

    OF

    FRIC

    TIO

    N

    AVERAGE F=0.51

    10wt%nanoTiN/Al2O3

    4.4 往復滑動磨耗後 AFM 表面觀察 圖 9(a)顯示為氧化鋁/氮化鈦複合材料

    陶瓷表面對 AISI-52100 鋼球往復滑動磨耗後之 AFM 表面形貌,(a)圖中明顯可以發現表面磨耗之破壞型態,擷取量測單位面積

    為:100μm×100μm,區域中心線平均粗糙度(Area Ra)值為:142.08987nm,顯示表面破壞發生微犁溝的破壞機制。(b)圖為磨耗面邊緣之量測結果,擷取量測單位面積為:100μm×100μm,區域中心線平均粗糙度(Area Ra)值為:201.7789nm,顯示磨屑有部分推積在陶瓷表面

    Fig. 7 Friction coefficient versus sliding time of Al2O3-10wt%nanoTiN composites against AISI-52100 steel ball pairs in dry sliding tests.

    (a)

    (b) Fig. 9 AFM image of Al2O3nanaoTiN of

    (a) slide surface; and (b) edge image after in dry sliding against AISI-52100 steel ball pairs.

    Fig. 8 Friction coefficient versus sliding time of Al2O3 against AISI-52100 steel ball pairs in dry sliding tests.

  • 結論 1. 奈米氮化鈦/氧化鋁複合材料經 1600℃

    常壓燒結後,其晶粒大小還維持在 80nm

    以內,TEM 分析結果發現奈米顆粒分佈於氧化鋁晶粒內及晶界上。

    2. 氧化鋁添加奈米氮化鈦陶瓷複合材料對AISI-52100 鋼球的摩擦係數平均值為0.5,相對單一相氧化鋁陶瓷的摩擦係數0.7 小 40%左右。

    3. AFM 分析氧化鋁/氮化鈦複合材料陶瓷表面對 AISI-52100 鋼球往復滑動磨耗,表面的破壞型態發生犁溝(ploughing)情形,產生犁溝現象可能由於剝落層磨料

    推擠鋼球或剝落層磨料顆粒將材料犁向

    溝槽的兩側之結果。

    參考文獻

    1. R. W. RICE , W. R. GRACE, and CO. CONN: Ceram. Eng. Sci. Proc., 1990, 11,(7- 8), 667-694.

    2. B. Y. SHEW, and J. L. HUA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992, A159, 127-133.

    3. R. LUNDBERG, L. KAHLMAN, R. POMPE, and R, CARLSSON: Am. Ceram. Soc. Bull., 1987, 66, (2), 330-333.

    4. Y. YASUTOMI and M. SOBUE: Ceram. Eng. Sci. Proc. 1990, 11, (7-8), 857-867.

    5. K. NIIHARA, J. Ceramic. J. Mater. Soc. Lett., 1990, 9, 598-599.

    6. A. KAISER, et al,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1997, 8 (4), 489-497.

    7. 汪建民 博士 陶瓷技術手冊(下) 全華出版社 民國88年

    8. Hiihara,K.,“New design concept of structural ceramics :ceramic nano-composites.”J.Ceram.Soc.Jpn.,99,974-982(1989)

    9. L.C.Stearns et al., “Processing and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Al2O3-SiC

    nano composite”,J. Euro. Ceram. Soc., 10,473-477(1992)

    10. K. Bordji, D. Mainard, “Al2O3 and Al2O3-TiN wear resistance in a simulated biological environment,” J. Mater. Sci, 33(1998)2837-2843.

    11. Y. G. Gogotsi, and F. Porz, J. Am. Ceram. Soc. 75[8], 2251-59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