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7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指导性案例透视 TM 熊美英博士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创办人、总监 张敏敏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副执行编辑 叶里依、李思晴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编辑 指导案例 32 号:CGCP 注解 2016 4 30 日版本 * * 此文的引用是:熊美英、张敏敏、叶里依、李思晴,指导案例 32 号:CGCP 注解,斯坦福法学院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指导性案例 透视 TM 2016 4 30 日,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 cases/guiding-case-32/指导性案例透视 TM 为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独创的系列产品,旨在提供最高人民法院所遴选的指导 性案例之原裁判文书,审视原裁判文书如何被转化为指导性案例,并探讨指导性案例在后续案件中的适用 情形。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an-2020

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TM

指导性案例透视TM

熊美英博士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创办人、总监

张敏敏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副执行编辑

叶里依、李思晴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编辑

指导案例 32号:CGCP注解

2016 年 4 月 30 日版本*

* 此文的引用是:熊美英、张敏敏、叶里依、李思晴,指导案例 32 号:CGCP 注解,斯坦福法学院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指导性案例透视TM,2016 年 4 月 30 日,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

cases/guiding-case-32/。

指导性案例透视TM为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独创的系列产品,旨在提供最高人民法院所遴选的指导

性案例之原裁判文书,审视原裁判文书如何被转化为指导性案例,并探讨指导性案例在后续案件中的适用

情形。

Page 2: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2016.04.30 版本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2

一、 指导案例 32 号的入选过程

《张某某、金某危险驾驶案》(指导案例 32 号)是最高人民法院于 2014 年 12

月 18日发布的第八批指导性案例的其中一起案例。1 其原审判决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

民法院作出的(2012)浦刑初字第 4245号刑事判决。2

此案是通过以下的程序入选为指导性案例(见图一):3

1. 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报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

院审判委员会认为本案有典型性,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推

荐成为备选指导性案例。

2.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经研究讨论后,将本案送刑一庭、刑五庭,

以及公安部法制局、交管局征求意见,他们都同意将本案作为指导性案例。

2014年 11月 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同意确定其为指导性案例,并

于 12月 18日发布。

图一:指导案例 32号的入选过程

1 《张某某、金某危险驾驶案》,斯坦福法学院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中文指导性案例(CGC32),

2015年 1月 7日(最终版本),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cases/guiding-case-32。

2 《张某某、金某危险驾驶案》(2012)津高民三终字第 3号,斯坦福法学院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

指 导 性 案 例 透 视 TM, 指 导 案 例 32 号 原 一 审 判 决 书 ,2016 年 4 月 30 日 ,

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cases/guiding-case-32/。

3 见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指导案例 32号《张某某、金某危险驾驶案》的理解与参

照,《人民司法·案例》,2015年第 18期。

关于挑选指导性案例的程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2010 年 11 月 15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2010年 11月 26日公布和施行,斯坦福法学院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

中文指导性案例规则,2010 年 11 月 26 日(最终版本),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cases-

rules/20101126-chinese/。

Page 3: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2016.04.30 版本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3

二、 指导案例 32号与原判决书之比较

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指导案例 32号 原一审判决书

1

2012年 2月 3日 20时 20分许,被告人张某某、金

某相约驾驶摩托车出去享受大功率摩托车的刺激

感,约定“陆家浜路、河南南路路口是目的地,谁

先到谁就等谁”。

基本一样。

2

随后,由张某某驾驶无牌的本田大功率二轮摩托车

(经过改装),金某驾驶套牌的雅马哈大功率二轮摩

托车(经过改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乐园路 99 号

车行出发,行至杨高路、巨峰路路口掉头沿杨高路

由北向南行驶,经南浦大桥到陆家浜路下桥,后沿

河南南路经复兴东路隧道、张杨路回到张某某住

所。全程 28.5 公里,沿途经过多个公交站点、居民

小区、学校和大型超市。

基本一样。

3

在行驶途中,二被告人驾车在密集车流中反复并

线、曲折穿插、多次闯红灯、大幅度超速行驶。当

行驶至陆家浜路、河南南路路口时,张某某、金某

遇执勤民警检查,遂驾车沿河南南路经复兴东路隧

道、张杨路逃离。其中,在杨高南路浦建路立交

(限速 60km/h)张某某行驶速度 115km/h、金某行

驶速度 98km/h;在南浦大桥桥面(限速 60km/h)

张 某 某 行 驶 速 度 108km/h、 金 某 行 驶 速 度

108km/h;在南浦大桥陆家浜路引桥下匝道(限速

40km/h)张某某行驶速度大于 59km/h、金某行驶速

度大于 68km/h;在复兴东路隧道(限速 60km/h)

张某某行驶速度 102km/h、金某行驶速度 99km/h。

基本一样。

4

2012年 2月 5日 21时许,被告人张某某被抓获到案

后,如实供述上述事实,并向公安机关提供被告人

金某的手机号码。金某接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后于 2

月 6日 21时许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上述事实。

基本一样。

整体而言,指导案例 32号“基本案情”的表述是从原一审判决书中提炼而成。

4 《张某某、金某危险驾驶案》,斯坦福法学院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指导性案例透视

TM,指导

案例 32号加亮版本,2016年 4月 30日,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cases/guiding-case-32/。

Page 4: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2016.04.30 版本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4

2、裁判理由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

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被告人金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

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宣判后,二被告人均未上诉,判决

已发生法律效力。

对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裁判理由,指导案例 32号基本上已清楚表述,

但两者仍有不同之处。以指导案例 32号“裁判理由”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

关内容的比较,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指导案例 32号 原一审判决书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第一款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

恶劣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规定的“追逐竞

驶”,一般指行为人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或者

其他动机,二人或二人以上分别驾驶机动车,违反

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在道路上快速追赶行驶的行

为。

基本一样,但在“本院认为”部分仅提及

“根据法律规定”,而没有明确提及《刑

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法律依据部

分有提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判决如下:”,但没

有任何说明 。

2

本案中,从主观驾驶心态上看,二被告人张某某、

金某到案后先后供述“心里面想找点享乐和刺激”

“在道路上穿插、超车、得到心理满足”;在面临红

灯时,“刹车不舒服、逢车必超”“前方有车就变道

曲折行驶再超越”。二被告人上述供述与相关视听资

料相互印证,可以反映出其追求刺激、炫耀驾驶技

能的竞技心理。从客观行为上看,二被告人驾驶超

标大功率的改装摩托车,为追求速度,多次随意变

道、闯红灯、大幅超速等严重违章。从行驶路线

看,二被告人共同自浦东新区乐园路 99号出发,至

陆家浜路、河南南路路口接人,约定了竞相行驶的

起点和终点。综上,可以认定二被告人的行为属于

危险驾驶罪中的“追逐竞驶”。

基本一样。

3

关于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恶劣”,应从

其追逐竞驶行为的具体表现、危害程度、造成的危

害后果等方面,综合分析其对道路交通秩序、不特

定多人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的程度是否“恶劣”。

基本一样,但没有把参考因素归纳为三

种。指导案例 32 号指出“应从其追逐竞

驶行为的具体表现、危害程度、造成的危

害后果等方面”参考,但原判决书只提出

了不同的、松散的因素作参考。

4

本案中,二被告人追逐竞驶行为,虽未造成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但从以下情形分析,属于危险驾驶

罪中的“情节恶劣”:第一,从驾驶的车辆看,二被

告人驾驶的系无牌和套牌的大功率改装摩托车;第

二,从行驶速度看,总体驾驶速度很快,多处路段

超速达 50%以上;第三,从驾驶方式看,反复并

线、穿插前车、多次闯红灯行驶;第四,从对待执

基本一样。

Page 5: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2016.04.30 版本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5

指导案例 32号 原一审判决书

法的态度看,二被告人在民警盘查时驾车逃离;第

五,从行驶路段看,途经的杨高路、张杨路、南浦

大桥、复兴东路隧道等均系城市主干道,沿途还有

多处学校、公交和地铁站点、居民小区、大型超市

等路段,交通流量较大,行驶距离较长,在高速驾

驶的刺激心态下和躲避民警盘查的紧张心态下,极

易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上述行为,给公共交通

安全造成一定危险,足以威胁他人生命、财产安

全,故可以认定二被告人追逐竞驶的行为属于危险

驾驶罪中的“情节恶劣”。

5

被告人张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依法可以

从轻处罚。被告人金某投案自首,依法亦可以从轻

处罚。鉴于二被告人在庭审中均已认识到行为的违

法性及社会危害性,保证不再实施危险驾驶行为,

并多次表示认罪悔罪,且其行为尚未造成他人人

身、财产损害后果,故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基本一样,但只提及“其行为未造成实际

危害后果”;相比之下,指导案例 32 号的

表述较具体,该表述为:“且其行为尚未

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后果”。

整体而言,指导案例 32号“裁判理由”的表述跟原一审判决书有一定的差异,

而当中的分析涉及以下讨论的指导案例 32号入选的原因。

三、 指导案例 32号入选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八次修正时,于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

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5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

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强

调后加)

此次修正首次将追逐竞驶定为犯罪, 但对“追逐竞驶”和 “情节恶劣”并无明

确的界定。这就造成了即便此类行为颇普遍,但入罪的案件却很少,不能有效打击此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 2月 25日通过和公布,2011年 5月 1日施行,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1-02/25/content_1625679.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九次修正时,对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作出修改,但关于“追逐竞

驶”的内容保持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 8月 29日通过和公布,2015年 11

月 1 日施行,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08/30/c_1116414724.htm。《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79年 7月 1日通过,1979年 7月 6日公布,1980年 1月 1日施行,经九次修改,最新修改于 2015年

8月 29日,2015年 11月 1日施行,http://pkulaw.cn/bzk/LawDetails.aspx?lawid=256346。

Page 6: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2016.04.30 版本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6

类犯罪。6 通过指导案例 32号,最高人民法院对以上问题作出回应,该案的裁判要点

是:

1. 机动车驾驶人员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或者其他动机,在道

路上曲折穿行、快速追赶行驶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

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追逐竞驶”。

2. 追逐竞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但综合考虑超过限速、

闯红灯、强行超车、抗拒交通执法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足以威胁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属于危险驾驶罪中“情节恶劣”的情

形。

换言之,在界定“追逐竞驶”行为时,需要结合“行为人主观状态和客观行为”,综合

考虑,达到“主客观统一”的原则。7 对于“情节恶劣”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

导工作办公室解释:

危险驾驶罪是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一个新增罪名,

其侵害的客体主要是道路交通秩序,同时也威胁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

财产安全。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的‘情节恶劣’,是评价追逐竞驶行为

应否入罪的重要条件,一般需要结合追逐竞驶行为的具体表现及所造成

危害的程度、后果等方面,分析其对道路交通秩序、不特定多人生命、

财产安全威胁的程度是否达到恶劣来判定。8

因为指导案例 32 号明确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追逐竞驶”

和“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有利于打击遏制此类行为,可促进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

故其被选为指导性案例。9

四、 简评

针对指导案例 32号与原判决书之异同和其入选为指导性案例的原因,笔者有以

下几点观察。

1、指导案例 32号“裁判要点”的范围较本案的案情广

指导案例的“裁判要点”均是最高人民法院在草拟指导性案例内容时添加的。

6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注释 3,第 4 页。见杨维宇,浅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

及 认 定 , 《 四 川 省 高 级 人 民 法 院 审 判 实 务 研 究 》, 2013 年 9 月 30 日 ,

http://www.sccourt.gov.cn/trial_practice/201111/5446.html。

7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注释 3,第 5 页。

8 同上。

9 见同上,第 4 页。

Page 7: Guiding Cases in Perspective TM - Stanford Law...1、基本案情 以指导案例 32 号“基本案情”为基础,通过与原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的比较,4 两者在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异同:

2016.04.30 版本

Copyright 2016 by Stanford University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实施细则》)10 第九条规定:

各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在基本案情和法律适用方面,与最高人

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相类似的,应当参照相关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

点作出裁判。

可见,“裁判要点”有其重要性,其范围应紧靠该指导案例的重要案情(material facts)。

关于那些不是重要案情而因此不需要在“裁判要点”中提及,指导案例 32号作

出了示范。本案中,二行为人属于同向行驶,且设定了一个共同驾驶目的地。指导案

例 32号“裁判要点”第一项的表述“机动车驾驶人员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

或者其他动机,在道路上曲折穿行、快速追赶行驶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追逐竞驶”并没有提及机动车驾驶人员的人数、其

是否设定了一个共同驾驶目的地等内容。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解

释,这是由于在实践中,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可能还存在其他的行为表

现形态, 并写道:11

机动车驾驶人员不论有几人,不论是否设定了行驶的起点和终点,也不

论是同向而行抑或是反向行驶的,只要具有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曲折穿

行、快速追赶行驶的情形,就可以认定为追逐竞驶行为。

笔者认为,机动车驾驶人员的人数、是否同向行驶、有否设定一个共同驾驶目的地都

非此案的重要案情,所以“裁判要点”不需对此有任何表述。

2、指导案例 32号对于“追逐竞驶”的定义不清楚

指导案例 32号“裁判理由”中指出:

刑法规定的‘追逐竞驶’,一般指行为人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或者

其他动机,二人或二人以上分别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

在道路上快速追赶行驶的行为。

但指导案例 32号“裁判要点”将“追逐竞驶”表述为“机动车驾驶人员出于竞技、追

求刺激、斗气或者其他动机,在道路上曲折穿行、快速追赶行驶”,并无提及“违反道

路交通安全规定”。在后续案件中,如果机动车驾驶人员“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

或者其他动机,在道路上曲折穿行、快速追赶行驶”,但没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

定”,这是否仍然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追逐竞驶行为?由于指导案例 32 号没有说明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是否认定“追逐竞驶”条件之一,这对之后的司法判决造

成一定困难。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2015 年 4 月 27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

判委员会通过,2015年 5月 13公布和施行,斯坦福法学院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中文指导性案例规则,

2015年 6月 12日(最终版本),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cases-rules/20150513-chinese/。

11 见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注释 3,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