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nter-lecture #1 網絡社會與信息化城市第一講

39
第第 一: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1/10)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heses on Network Society and Informational City) 第第

Upload: sun-quan-huang

Post on 14-Apr-2017

467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4 download

TRANSCRIPT

第一講:開幕即窺見魔鬼的容顏──網絡社會與信息化城市提綱(11/10)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heses on Network Society and

Informational City)

夏鑄九

1. Theories of Network Society and Informational City: A General Introduction網絡社會與信息化城市之理論──總導言二十一世紀剛拉開序幕,一個未知的全新世界正在挑戰我們。在破曉的微光裡,新社會輪廓初現,但是我們卻只能在有限的研究中知道它的趨勢,而我們的實踐要與這個新的社會互動。這個歷史時勢真像是摸著石頭過河。

然而此時,社會科學正面臨更新,新的範型轉移在進行,歷史再度殘酷地拋下不能調整自己認識角度的思想守舊者。安東尼.紀登斯說:現在應是社會科學更新的時候了。現代社會科學崛起於工業秩序創造的巨變中,它來自西歐封建社會的廢墟。

• 而今天,在全球化加速籠罩的壓力下巨變再度來臨。信息時代的特徵正在於網絡社會,它以全球經濟為力量,徹底穿透了以固定空間領域為基礎的國族國家( nation state)或所有組織的既有形式。• 我們曾經看過,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在啟蒙主義的光輝中聳立;而現在,現代性的神聖光環卻在影象與信息的全球流動中變換成為疑幻似真的符號。

面對前景晦暗不明的新世紀,我們確知不能再襲用過了時的昨日範疇來看待世界,不然,政策、方案、行動均將羈絆不前。可是,話說回來,此時“我們”本身,不也正是現實之表徵候嗎?破除華人社會自己既有歷史成見的關鍵在於學習掌握形勢所必須之知識。

我們試擬《網絡社會與信息城市》的分析性假說作為認識論的提綱。主要使用的教材來自前美國加州大學的社會學系、城市與區域規劃系的名譽教授,現南加大安尼柏格傳播學院華里士安尼柏格傳播與技術講座教授,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 2000 年版修訂的三卷鉅著,《信息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然後補充一點近年的新作。

• 這三本書提供了迄今為止,對這個所謂的全球信息化資本主義所結構的網絡社會,最全面與深刻的社會理論建構,也被有些社會學院視為信息社會學的知識奠基者。

• 第一卷《網絡社會之崛起》與第二卷《認同的力量》,作者分別分析了信息技術革命支持的互聯網與新經濟所推動的社會與經濟巨變。• 與全球經濟形構互動的新技術力量是信息技術範型(一群彼此相關的技術、組織、管理的創新)。這個

在 70 年代美國加州硅谷出現的資訊技術革命,包括了數位化的生物科技,並非單向地由社會決定的,而是由技術本身所引發的。然而,它一旦成為系統,其內容則為發展的歷史脈絡所決定。 1990 年後令人矚目的新經濟的主要特徵,就在於信息化、 網絡化與全球化。

• 70 年代的技術革命已被當作資本主義模型轉化的積極力量,新科技之高生產力也伴隨產生了彈性化的工作與不穩定的生產關係。以及,信息科技催動了網絡社會崛起。它不但顯示了組織網絡之重要性和勞動個體化的趨勢,將“發展”( development)重新定義為“信息發展”( info-development),也在轉化時間與空間。

• 跨國資本快速巨幅移動,流動空間( space of flows)正在轉化地方空間( space of places),電子多媒體也正在把我們分化為“互動的”,與“被互動的”兩種人口,前者能參與主動創新,後者則被動接受資訊。在歷史劇變之中,流動空間並非簡單地消滅了地方空間:轉化的過程才是關鍵。

• 簡言之,一方面,這個分析性假說試著檢視:• 企業的網絡組織、• 工作與就業的轉化、• 大 眾媒體的終結與真實虛擬的文化,• 以及,都市生活的空間與時間性質方面的深刻影響。

• 另一方面,這個面對網絡社會的假說提綱,也試著涵蓋全球化與集體認同之間相互衝突的趨勢,網絡社會中的社會運動,像最重要的環境運動與婦女運動,以及,國家角色的轉化與象徵政治所顯示的民主危機。

• 有些社會作用者們逐利,更加緊盯貨幣起伏的價值;有些卻更信賴對原初團體的認同,並藉以挖掘抵抗的戰壕。• 貪婪的投機與狂飆的抵抗讓賭徒與暴民成為同台演員,不勞而獲竟然明目張膽地成為政治經濟結合的戲碼。

• 然而,積極而深沈的社會行動者必須瞭解正在轉化中的社會並且認識新技術的強大力量。流動空間的草根化( grassrooting the space of flows)是歷史與技術的挑戰。

• 歷史與社會裡從來就沒有宿命論者發言的空間。這個全球轉化的過程是最值得我們探索的環節,歷史的結局仍未可知。

• 分析性假說中一以貫之的紅線正在於兩股力量的交會:資訊技術範型,以及,社會運動認同力量的拉扯。它們構成了新社會浮現的基本張力。可是,這種社區共同體的抵抗已不同於前個世代所相信的現代性經驗。社會運動仍在,然而我們看見運動的片斷化、地方化、單一議題、退縮於內在世界之中,或短暫發飆、糾纏在認同政治的內在情結之中……。• 這時,更需要對運動之分析而非教條認同。以此為基礎,計劃性的認同( project identity)才有機會提升抵抗性認同

( resistance identity),重新建構社會轉化所繫的主體性。歷史感無分進步與退步,在天堂與地獄之間,我們只有勇敢面對這個社會結構。我們看見歷史的尷尬,自由主義者取得的民主制度竟然使人充滿了失落感。國家主權與議會代表制度雙雙動搖。前者終為全球經濟所貫穿,而議會代表制所表現的間接民主制度已為大眾媒體所表現的象徵政治所扭曲,擴大了形式民主的內在弊病。

• 當票選總統如同像進入超級市場選購商品一般時,有些人以為終於可以選擇自己的總統了,但是,真實的決策卻比過往更加隱而不顯,暗自在更遙遠的精英手上進行。• 對經歷了漫漫長夜的第三世界的自由主義者言,這黎明的情景更是情何以堪。在信息流動中的後現代符號政治,嘲諷地對他們扮了一個歷史的鬼臉。

• 最後,基於全世界各地經驗研究的成果,第三卷《千禧年之終結》,• 由蘇聯的瓦解、• 急遽兩極化的世界與社會排除、• 全球犯罪經濟與異常的網絡,

• 以及,我們自身最關切的,思考國家與經濟全球化的關係,國家如何橫渡全球化的惡水?• 我們以政治經濟學理論角度,分析亞太區域的發展與危機。

• 新經濟與新技術正是深化技術依賴的核心。大部分的東亞經濟體,國家與企業,或有前有後,均不得不傾全力於技術升級,尤其是信息技術,提高生產力,試圖拉近與美日間技術依賴的差距。於是技術創新的能力將決定我們在這個世紀之命運,這又相當關係著我們如何能創造性地使用信息與傳播技術,將全球接合地方。

• 也在同時,作為新國際分工中的製造業基地,在東亞這種快速經濟發展所造就的“創造性破壞”的灰燼裡,伴隨著階級的兩極分化、環境意識抬頭、地域意識復興、與性別關係改變,新的社會動力浮現。• 過去冷戰時期的敵對關係也演變成更複雜的全球化下政經文化糾結關係。華人社會,包括近代歷史地散居天下的僑社,都被迫必須用新的範疇來面對不可測的未來,必須思考華人社會與區域在全球經濟中的經濟活動、文化特徵與政治轉變,甚至,想像可能的網絡社會所支持的特殊地景。• 同樣地,面對當前快速而多重向度的變遷和結構性的社會與歷史轉化,西方/東方、現代/傳統……的範疇已經失去分析現實的能力,我們需要知道歷史的時勢,因為歷史正在翻頁。• 我們需要有歷史感,因為除了我們的歷史感之外,別無歷史感。

• 此外,探究統一歐洲所摸索的網絡國家新形式,

• 當國族國家在信息化資本主義之全球化過程中歷史地轉化,國家仍然存在,然而,國家的新形式與社會的新形式也重新開始摸索。• 一方面,在全球經濟與科技競爭的壓力之下,在城市國家( city-state)與市民社會的歷史土壤之上,歐洲分享了統一的經濟體,跨過了歐洲原先國族國家既有的固定疆界,卻並未產生有國族國家意義的、完全的歐洲國家,它們有意避免複製世界上已有的聯邦國家的國家中心與中央政府權力。於是,浮現網絡國家( network state)之制度,而文化上的歐洲認同,被期望成為聯繫政治與經濟建構正當性之計劃。

• 另一方面,當區域經濟越發全球化,當都會區域連接了全球經濟,扣接了信息網絡,集中了世界的權力,但是全球都會區域卻必須承擔不均等發展的空間結果,它是空間的片斷( fragments),也是功能與社會的碎片與區段( segments) 所形成的的不連續體。

• 這也就是說,在進入網絡社會時,是什麼人進入迴路,有權力描繪地圖?面對全球化與推動它的新技術,確實需要更開闊的治理體系,而不只限於過去的政府( government)角色。• 因此,摸索領域治理體系重構之政治新視野,既需能結合區域發展與有自主性的社會活力(包括企業組織、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又要能調和既有的各國中央政府應變遲鈍與諸多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的缺失。

• 這樣,我們開始以下三講。

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radigm Constitution信息技術範型之建構

3. Understanding the New Economy認識新經濟

4.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 and Employm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Man to the Flexible Woman工作與就業之轉化──由組織(男)人到彈性(女)人

5. Social Exclusio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Its Regional Consequences社會排除──數字落差及其區域後果

6. The Culture of Real Virtuality: The End of Mass Media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Electronic Hypertext真實虛擬的文化──大眾媒體之終結與電子超文本之建構

7. New Spatial Form: Global Metropolitan Regions/Global City-Regions新空間形式──全球都會區域 /全球城市區域

8.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and Time: Space of Flows and Timeless Time空間與時間之轉化──流動空間與無時間之時間

9. Dialogue with the American New Urbanism Debates: Symbolic Crusade and Communitarian Trap與美國的新都市主義對話──象徵的十字軍與社區主義的陷阱

10. The New Meaning of Architecture: Cyber Space and Symbolic Expression建築的新意義─電腦空間與象徵表現

11. Globalization and the State in the East Asia東亞之全球化與國家

12. Social Movements,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the Internet Age互聯網年代之社會運動,市民參與,與地方治理

13. Inform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Network State信息化政治與網絡國家

14. Theoretical Debates and the New Avenues of Social Change理論的辯論與社會變動的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