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kc.fudan.edu.cn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58/8c/43b63c3e... · web view, zhang yd:...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May-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

 

 

申请学校 复旦大学 是否部属 是

是否已获市级精品课程 否 获奖年度

课 程 名 称 细胞生物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细胞生物学

课程负责人 李瑶

申报日期 2007-5-14

 

 

 

填 写 要 求

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5、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李瑶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9-26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51262137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博士生导师

传 真

51262137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生科院遗传所(200433)

研究方向

肿瘤细胞的分子发生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主要课程

1 “细胞生物学”(三年级本科生基础课)2001-2007年七年中学生总数1019人,主讲人之一;

2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生物技术基地班和医学院、医大一、二年级本科生基础课,三年来医学院、医大学生700人,生技班40人,共740人。周学时3,主讲人之一;

以下研究生课程:

3 “疾病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研究生选修课程,2006年新开,学生14名。

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人数为5名

教学表彰/奖励

2004 细胞生物学获校级精品课奖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十五”863计划生物和农业技术领域生物芯片重大专项课题《基因、蛋白和组织芯片的研究与开发》(编号:2002AA2Z2002)的子课题《人高覆盖率cDNA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应用cDNA表达谱和Array-CGH技术研究前列腺癌雄激素敏感和耐受的转变机制。课题编号:30371422 为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编号:30260116 合作方负责人

4.上海市科委西部开发项目“广西壮汉族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研究”,编号:034958041 2003- 2005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迄今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发表35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共计约70分。

代表文章:

1. DNA repair gene XRCC3 polymorphisms and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of 48 case-control studies. Eur J Hum Genet. 2006; 14(10):1136-44. (通讯作者)

2. Scree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using multiplex-PCR coupled with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Biosens Bioelectron. 2006,22(1):71-7. (通讯作者)

3. Comparison of hybridization behavior between double and single strand of targe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symmetric PCR targets in cDNA microarray.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4, 37(4):439~444(通讯作者)

4. Han SZ, Zhang SH, Li R, Zhang WY, Li Y, The common -318C/T polymorphism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CTLA4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ophthalmopathy in Chinese Graves' patients. Int J Immunogenet. 2006 Aug;33(4):281-7. (通讯作者)

5. Li Y, Li Y, Tang R, Xu H, Qiu M, Chen Q, Chen J, Fu Z, Ying K, Xie Y, Mao Y. Discovery and analy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enes using cDNA microarrays.J Cancer Res Clin Oncol.128(7):369-79. Epub 2002.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出版著作:

高新技术科普丛书《基因芯片技术——解码生命》,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主编。

《基因芯片与功能基因组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主编。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与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主编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编委

《现代实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 编委。

主要获奖情况:

“基因芯片技术及产品的应用研究与开发” 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完成人

2002年被评为杨浦区第5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03年获上海市总工会颁发的“上海市第五届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

200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第六完成人

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沈大棱

性别

出生年月

1941-12-21

最终学历

大学

职 称

教授

电 话

65643331

学 位

学士

职 务

博士生导师

传 真

65648376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生科院遗传所505室 (200433)

研究方向

利用共生菌的植病生物防治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主要课程

1 “细胞生物学”(三年级本科生基础课)2001-2006年五年中学生总数1019人

2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生物技术基地班和医学院、医大一二年级本科生基础

课,5年来医学院、医大学生700人,生技班40人,共740人 周学时3

以下研究生课程:

3 “分子细胞生物学“上师大生物系硕士课程,01-05年,学生90名

4 “分子细胞生物学进展“博士生学位课程,5年来约70余名

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人数为10名

教学表彰/奖励

1 “细胞生物学名词”编写工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02-2003年,编写

细胞遗传部分约180多条目

2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98年获市优级教材三等奖,市教育局,第三名

3 2004 获上海市育才奖

4 2004 细胞生物学获校级精品课奖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科研课题:

1 “改造共生菌防治虫传植物病菌病”国际合作:美国M氏基金 1996-2004

中方主持人之一

2 “耐盐番茄细胞生物技术育种” 海洋863分课题 2001-2005 分课题负责

3 “杂交粳稻亲本细胞培养提纯和鉴定” 上海市重点攻关 2000-2003 主持人之一

4 “城市生态与绿化优良树种-宝山香柚的生物技术选育与开发”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科技攻关项目 2002-2005 主持人之一

学术论文:

5年来有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 25篇 *通讯作者

1. Qingyu Cao, Zhicai Qu, Daleng Shen*. Cloning of the Promoter Elements from Bacillus pumilus and Application in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in E. coli. Current Microbiology (2001) 43(4): 244-248

2. Fengwei Bai, Jian Yan, Zhicai Qu, Hongwei Zhang, Jia Xu, Mingming Ye, Daleng Shen*.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a dwarfing disease on different cereal crops in China is due to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 (2002) Virus Genes 25(2): 201-206

3. Fengwei Bai, Hongwei Zhang, Jian Yan, Zhicai Qu, Jia Xu, Jianguo Wen, Mingming Ye, Daleng Shen*. Selection of phage-display peptides that specifically bind to the outer side coat protein of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2002) Acta Virologica 46:85-90

4. Hongwei Zhang, Zhicai Qu, Xiangning Zhang, Fengwei Zhang, Minghua Shao, Mingming Ye, Daleng Shen. Selection and Expression of Pepetides which can change the conformation of P20 Protein of Rice Stripe Virus. (2002) Acta Virologica 46:11-17

5. Xiaoning Zhang, Zhicai Qu, Youzhong Wan, Hongwei Zhang and Daleng Shen*. Application of suppression subs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to Clon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DNA in Dunaliella salina (Chlorophyta) under Hyperosmotic Shock. (2002)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20: 1-9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01 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第3完成人

2004 复旦生科院院长奖

2006 上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第1完成人

2006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第4完成人

2006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第7完成人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明凤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

最终学历

博士后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55665397

学 位

博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生科院遗传所5010室 (200433)

研究方向

植物的逆境生理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数

届数

学生人数

细胞生物学

基础课

3

4

304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基础课

4

1

78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基础课

3

5

707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10 名本学生进行毕业课题设计;指导君政学者3名和望道学者1名

协助指导博士生6名与硕士研究生3名

教学研究课题

2004年7月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高校基础课任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资助。

教学相关论文

明凤, 乔守怡, 沈大棱. 开展研究型教学-《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 中国大学教育 投稿中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4年 《细胞生物学》获评复旦大学2003年度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之一

2005年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获评复旦大学2004年度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之一

2006年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获评上海市2005年度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之一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蝴蝶兰快速繁殖、周年催花与花质的遗传改良研究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2001-2004 主持

城市生态与绿化优良树种-宝山香柚的生物技术选育与开发 上海科技攻关项目2002-2005 主持

短小芽孢杆菌生物防治基础研究 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项目2002-2005 主持

水稻编码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 主持

水稻柠檬酸合酶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2008 主持

发表的学术论文 * 通讯作者

1. Yingying Han, Feng Ming*, Wei Wang, Jingwen Wang, Mingming Ye, Daleng Shen.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chalcone synthase super-family from Phalaenopsis Orchid. Genetica. 2006, 128:429-438

2. Yingying Han , Feng Ming*, Jingwen Wang, Mingming Ye, Daleng Shen.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novel chalcone synthase gene from Phalaenopsis Orchid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 Mol Biol Rep. 2005, 23(2): 193-193

3. Jingwen Wang, Feng Ming*, Jon Pittman, Yingying Han, Jing Hu, Bin Guo, Daleng Shen. Characterization of a rice (Oryza sativa L.) gene encoding a temperature-dependent chloroplast ω-3 fatty acid desaturas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 2006,340:1209-1216

4. Jingwen Wang, Feng Ming*, Yingying Han and Daleng Shen. Flavonoid –3’5’-hydroxylase from Phalaenopsis: cDNA cloning, endogenous expression and molecular modeling.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6, 28:327-334

5. Feng Ming*, Qun Lu, Wei Wang, Shanshan Zhang, Bin Guo,Daleng Shen. Cloning,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phosphate transporter encoded gene in Oryza sativa(L).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2006,49(5): 409-413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02年复旦大学第三届校“世纪之星”科研领域突出成果奖;

2005年 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

2005年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2006年 上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第二排名;

2006年 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吴超群

性别

出生年月

1945-11-24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65643331

学 位

硕士

职 务

硕士生导师

传 真

65648376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生科院遗传所202室 (200433)

研究方向

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主要课程

1 “细胞生物学”(医大二年级留学生班基础课)2002-2003年80人

2 “生命科学交叉前沿”(三年级本科生基础课),2002-2005年240人

以下研究生课程:

3.“分子细胞生物学” (上海水产大学博士生学位课程),2006,37人

4.“研究生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专业英语” (博士硕士生学位课程)2002-2006年,

650人

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人数为13名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科研课题:

主要从事细胞分化及其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包括:

1. 肿瘤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及其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表达调控。

2. 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和移植耐受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表达调控。

3. 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基因的转录调控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4.细胞内信号转导模型筛选天然药物有效成分。

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活性氧对肿瘤细胞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通路调控作用》(编号:国自科30130100,2001-2004年),155万,分课题负责人(30万)。

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编号:ZD0007,《中药成分诱导造血相关基因表达谱》,2001-2004), 25万,第二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牙鲆仔鱼右眼移位变态过程中基因表达》(编号:国自科2002-2003年),6万,第二负责人。

4、 参与承担国家“863”课题“ 新基因在肝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和“十五211工程二期”“人类重大疾病基因组呀研究”, 获得基金约40万。

学术论文:

5年来有科研论文27篇,其中SCI 22篇

1.Zhen Zhang, Chaoqun Wu, Shu Wang, Wei Huang, ZongXiang Zhou, Kang Ying, Yi Xie, YuMin Mao.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RHGAP12, a novel human rhoGAP ge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2002, 34(4): 325-31

2.Zhen Zhang, Chaoqun Wu, Wei Huang, Shu Wang, Yi Xie, YuMin Mao. A novel human gene whose product shares homologue with bovine brain-specific protein p25 is expressed in fetal brain but not in adult brai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2, 47(5): 266-268

4.Liu SL, Lin X, Shi DY, Cheng J, Wu CQ, Zhang Y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timulated human hepatoma cell proliferation via cross-talk between PI3-K/PKB and JNK signaling pathways. Arch Biochem Biophys. 2002, 406(2):173-82

5.Qi ZY, Li Y, Ying K, Wu CQ, Tang R, Zhou ZX, Chen ZP, Hui GZ, Xie Y: Isolation of novel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related to human glioma using cDNA microarray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novel full-length genes. J Neurooncol. 2002, 56(3):197-208

6. Yang H, Wu Chaoqun, Zhao S, Guo J.: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8C, a novel domain present in liver-specific LZP, uromodulin and glycoprotein 2, mutated in familial juvenile hyperuricaemic nephropathy. FEBS Lett. 2004, 578(3):236-8.

7. Wang BL, Xu Y, Wu CQ, Xu YM, Wang HH, Cloning, expression, and refolding of a secretory protein ESAT-6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rotein Expr Purif. 2005, 39(2): 184-188.

8. Guo JH, Huang Q, Studholme DJ, Wu CQ, Zhao Z.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support the similarity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brain and testis in human as well as mouse. Cytogenet Genome Res. 2005, 111(2):107-109

9. Huan Fang, Wei Huang, Yingying Xu, Shen Zonghou and Chaoqun Wu: Blocking of 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V Induces Cellular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12 in Hepatocarcinoma 7721 cells. Cell Res. 2006, 16(1): 82-92

10. Yu Kang, Cong-Jian Xu, Chao-Qun Wu, Xi-Shi Liu, Cui-Ping Zhong, Xin-Hua Zhang, Shou-Yi Qiao, Jian-Ren Gu: A novel strategy to compensate the disadvantages of live vaccine using suicide-gene system and provide better antitumor immunity. Vaccine, 2006,

HYPERLINK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IssueURL&_tockey=%23TOC%235188%232006%23999759987%23617190%23FLA%23&_auth=y&view=c&_acct=C000050221&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10&md5=8521e0df2f4b274884afd2b6dfec9427" 24(12): 2141-2150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03年 教育部二等奖(第二作者)

抗氧化干预和活性氧对肝癌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

2002 年 上海市科技成果认证(第二作者)

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和移植耐受中的作用

2001年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二作者)

人参皂甙治疗难治血液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2⑷-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黄青山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7-25

最终学历

博士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65642814

学 位

博士

职 务

硕士生导师

传 真

65642814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生科院遗传所236室 (200433)

研究方向

自主性细小病毒抗肿瘤的机理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主要课程

1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平台基础课)周学时--3,2001-2006年5年中学生总数1230人

2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院、医大一二年级本科生基础课,200人。

以下研究生课程:

3 “肿瘤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01-03年,学生8名

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人数为4名

教学表彰/奖励

1 2004年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获校级精品课奖。

2 2005年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获上海市精品课奖。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科研课题:

1 大肠杆菌外分泌表达溶葡萄球菌酶的研究 上海市重点攻关 2005-2007 课题负责人

2 一类中药陀螺银屑胶囊III期临床研究 863课题 2003-2005 课题负责人

3 抗菌肽parasinI的改造和应用研究 上海市二次专利开发 2003-2005 课题负责人

4 应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基因 复旦Bio-X基金

2001-2003 课题负责人

5 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 课题负责人

学术论文及专利:

5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通讯作者

[1]宋磊,李国栋,周旭东,黄青山*. 复方盐酸罂粟碱-甲磺酸酚妥拉明凝胶剂的HPLC测定,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2):126-127

[2]Huang Qingshan,Zhang Ji-en,Wu Hong-yu,Mo yun-jie.Detection of recombinant Lysostaphin by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adorbent assay (ELISA).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7,23(1):117-121

[3]Xinyi Yang, Congran Li, Renhui Lou, Yueming Wang ,Weixin Zhang, Huizhen Chen, Qingshan Huang, Yanxing Han, Jiandong Jiang, Xuefu You. In vitro activity of recombinant lysostaphin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s from hospitals in Beijing, China.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07,56:71-76

[4]杨信怡,游学甫,娄人慧,张伟新,陈慧贞,李聪然,黄青山,蒋建东.重组溶葡球菌酶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4):2107-2111

[5]袁伟,吴宏宇,黄青山*. 25 株SIV/HIV的进化分析及意义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3):303-308

[6]李国栋,钱承军,黄青山*.一组人工合成抗菌肽的研究.微生物学报,2006,46(3):169-172

5年来作为发明人共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4项,国际PCT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共有8项专利获得授权

专利号ZL02136366.8 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空气过滤网及制备方法

专利号ZL02136766.3 发明名称 一组合成抗菌肽

专利号ZL02137243.8 发明名称 一种杀菌制剂和杀菌湿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02160800.8 发明名称 一组新的合成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申请号PCT/CN03/00522 发明名称 一组合成抗菌肽

专利申请号PCT/2006/001640 发明名称 一种大肠杆菌高效外分泌表达溶葡萄球菌酶的方法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04 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

2005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第2完成人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⑸

2⑷-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郭滨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5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电 话

65643298

学 位

博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生科院遗传所(200433)

研究方向

 花发育的基因调控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主要课程

1 “细胞生物学实验”(三年级本科生基础课)学生总数180人,主讲人;

2 “基工程实验”(一年级研究生),学生总人数22,主讲人。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代表文章:

1.郭滨,陈东红,戴薇,魏星,明凤。蝴蝶兰花发育相关基因pPI9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复旦学报, 2006。

2.郭滨,明凤,陈东红,张田,沈大棱。 申请专利 蝴蝶兰PhPI15编码序列及其应用 申请号:200510029510.2

3. Bin Guo, Feng Mi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a PI-like MADS-box genes in Phalaenopsis orchid. Plant cell report. Submitted.

4. Bin Guo, Feng Ming et 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I-like MADS-box gene in Phalaenopsis orchid. PMBR submitted.

5.Bin Liang, Teng-Giong Yu, Bin Guo et 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rulence gene (arp3) from Xanthomonas oryzae pv. oyzae. DNA Sequence,Vol.15(2),pp.110-117

6.Ming Feng, Guo Bin, Shen Da-ling.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PTW-J, a possible gene encoding high affinity phosphate transporter in rice (Oryza sativa L.) .复旦学报, 2003,42:546-549.

7.梁斌,郭滨,杨晨等。水稻白叶枯病LuxR同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复旦学报, 2005,44:540-543

8.梁斌,张鑫军,杨晨,郭滨。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新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复旦学报, 2005,44:534-539

9.韩颖颖,明凤,王敬文,梁斌,郭滨,沈大棱。蝴蝶兰查尔酮合酶基因cDNA的克隆、分析鉴定及其原核表达 复旦学报, 2004,43(2):235-239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李瑶

1965

教授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主讲

明凤

 1971

 副教授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部分主讲,topic专题

黄青山

1956

副教授

细胞生物学

主讲

郭滨

1971

讲师

细胞生物学

实验课主讲

沈大棱

1941

教授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主讲,编写教材课件

吴超群

1945

教授

细胞生物学

主编教材,课件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学历结构:本课小组原负责人沈大棱老师和吴超群老师分别是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均为复旦大学教授;现负责人李瑶老师和黄青山老师均为博士学历;青年教师明凤老师和郭滨老师也都为博士学历。从学历上来看,本课小组是一个高学历的小组。并且从事本门课程教学有20多年历史,比较深刻的理解本课程影响学生介绍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同时负责人和教学队伍成员非常注意收集国际上著名教科书的新版和网上查阅学科最新进展的内容用于改造和充实我们的教案与课件,从基础到前沿的知识均能在教学中得到反映。

年龄结构:原负责人沈大棱老师和吴超群老师现主要作为技术顾问。现负责人李瑶老师和黄青山老师属中年教师,明凤老师和郭滨老师均属青年教师。教师梯队年龄结构合理。

学缘结构:沈大棱国外访问学者经历;李瑶为国外获得的博士后;明凤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黄青山在复旦获得博士学位。

师资配置情况:细胞生物学基础课程,配置助教两名,进行批改作业与发布消息等。 每学期视情况而定,最少学期学生与教师比例在60:4,最多可达220:5。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教学改革:

1. 自2001年以来,编写PPT课件,每年改写一次;2003开始双语教学,PPT内容英语比例增加,2006年PPT全为英文,期末考卷英文占50%。

2. 2004年和2005年编写双语细胞生物学讲义,作为学生教材人手1册。3. 2005-2006年期间,由本课小组主持并邀请国内外综合,师范,农学,医学院校十多名教授专家和美国科学院院士一起研讨分工编写双语教材。2006年正式出版双语教材“Cell Biology”,并配合教材编写了中英文两套ppt课件。本双语教材受到采用学校师生的普遍欢迎,第一版3000本已在2006年售完,目前已经印制第二版,共5500本。已知将被十多所综合,师范,农学,和医学院校采用作为本科,外国留学生班,或研究生班的教材。

4. 2004年开展“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的研究型教学。拓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接触科学进展前沿,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改成果:

1. ppt课件的质量与内容,得到不断的提高,增加动画,使一些生物学的过程或机制更形象生动。

2. 授课质量不断提高,授课形式多样。除基础理论教学以外,增加了“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活动,丰富了教学的形式。

3. 授课的ppt课件全部采用英文,教材采用自编的双语版,考卷内由英文表述的试题占50%以上。

4. 本课小组主编并有复旦大学出版的细胞生物学英文版“Cell Biology”,现作为学生的教材,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细胞生物学英文教材,印刷数量目前已达5500本。目前已被复旦大学,上海师大,同济大学,扬州大学医学院,天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山东农大,山东曲阜师大,苏州大学,温州医学院等十几所院校所采用。

2006年11月参加了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的分会报告-汇报 “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的成效,得到全国院校相关老师的好评。又作为我校研究型教学典型参加本校研讨性课程会议专题报告,进行汇报与总结经验。12月份,获得校研究型教学改革奖励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教师培养实施:

2003年12月23日~2005年12月30日 明凤 全国理科基地“细胞生物学”教师培训学习与研讨主要章节讲授经验,听取名师讲课。获优秀成绩,专家高度评价。

2004年7月5日~2004年7月19日 明凤 中山大学主办的《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培训 学习名师讲课风范、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与细胞生物学试验的设定等等

2005年8月5日~2005年12月19日 明凤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Teach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English Programme training Course:Molecular Cell Biology 双语教学培训 国家留学委基金资助

培养计划:

1. 组成老中青结合教学队伍

2. 中青年教师参加教材课件编写

3. 中青年教师主讲学时逐年增加

4. 青年教师听取有经验老师的讲授课程,吸取教学经验

4. 让中青年教师多参加相关课程培训,学习国内外教学经验与授课艺术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按时间先后次序进行

1、 本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我校生物系率先作为本科生选修课程开设的,名称为“细胞学”(Cytology)项维先生主讲,教材是参照当时国际上著名学者戴罗伯底斯的普通细胞学译编的。1963年,项维等将戴氏第三版全译成中文,并编写了“细胞遗传名词”对全国细胞生物学教学有重要的影响。

2、 77年恢复高考以来,由于当时国外大学生物系和医学院均把“细胞生物学“作为必修课程。我们根据教育部大纲,将“细胞学”改为“细胞生物学”,先用自编讲义,后用郑国锠(负责人第一完成人沈大棱参加过郑国锠的教材“细胞生物学”第一版审稿工作)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为教材,教学内容上突出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介绍细胞结构功能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沈大棱参加过全国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教师训练班(厦门大学)学习,于1980年开设本校细胞生物学实验。

3、 80年以来,随着细胞科学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国外大学纷纷将本课程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国内也出版了由韩贻仁先生主编“分子细胞生物学”教材。本课题组采用了该教材,并开始注意研究基础国外著名教材,如:Alberts的“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和Darnell的“Cell Molecular Biology”每一新版内容的变化。95-96年编写了配套“细胞生物学实验”。96-99年使用自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讲义为教材。93-96年本科成被学校列为校重点建设课程。

4、 93年初以来,几所医学院校将学生基础课放到综合性大学开设,由于医学院学生是大学一二年级没有生化、有机化学等基础,经研究后采用了二医大陈仁彪教授主编(沈大棱为副主编)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作为教材,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 2000年以后,由于高校出版社出版了由北大翟中和院士等主编“细胞生物学”面向21世纪教材,我们采用了此教材做本科三年级学生教学用书,并请该书主编之一王喜中教授作教学示范,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并开始注重多媒体教学。注重多媒体教学,编课件上网教学材料等工作。

6、 近五年间,注意研究和跟踪多种国外新教材。已开展了双语教学,PPT与考卷的英文所占比例超过50%。主讲教师之一明凤已参加过多次近期全国主课教师训练班活动和2005年的双语教学培训(曼彻斯特大学),再加上其他主讲教师几乎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这些都可保证本课双语教学的良好有效的开展。

7、 2003~2005年期间,本课小组主编细胞生物学的英文讲义,用于教学。05~06年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和教授参与英文版细胞生物学的编写,现已第二次印刷,并被本校和其他十多个院校采用。见附件。

8、 2004开始,受益于中山大学细胞生物学主讲教师,全国名师-王金发教授在本科基础授课中穿插“科学讨论”的启迪,我们也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开展了“科学讨论”的活动。但形式与内容完全不同于中山大学,开辟了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专题讨论。四年来得到学生热情的参与与好评。详细内容见附件。

9、 在教学内容方面,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教授一些新的内容,如一些新实验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迅猛发展的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有关细胞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石,本课程的目的是使本科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程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深入学习生命科学各科类奠定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起源与进化、细胞结构和功能、各细胞器亚微与分子结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能量利用和物质代谢、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基因组和细胞遗传、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内容。限于上课时间仅为4节课,每章用3-4节时间学习。把有关“研究方法”一章结合实验课进行学习。各章讲课着重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通过每课后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在复习时,较好理解掌握知识。由于学生对象不同,医学院和现生物技术基地班学生是一、二年级没有生化等基础,所以选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为教材,让学生先补生物化学与分子基础等方面知识,简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本学科为我院的基础课,所以为了提高学生接受程度与掌握程度,我们开展了《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研究型教学。让学生大量查阅科研论文,进行书报讨论,即丰富了理论的先进知识,同时又增强了学生了解科研设计与学习科研精神,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本着这样的思想,我们希望此基础课在传授理论知识之上,而增强了科研精神的培养与树立特点,使得本课程具有了一定的教学新意。同时,我们邀请国内细胞生物学专家前来授课,共同学习,互通有无。目标是使本门课程的讲授水平能够不断发展,达到上海市乃至国家的先进水平。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 绪论:介绍本学科研究范围内容前沿,趋势; 3学时

2. 细胞研究方法; 3学时

3. 细胞结构,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18学时

4. 细胞各种重大生命活动,物质运输,讯息传递,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免疫,衰老和凋亡; 24学时

5. 教学互动,学生主动选题,作专题报告,即《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研究型教学;6学时 并利用一些课外时间

6.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共54学时,覆盖了显微成像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染色技术、分子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技术等,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技能。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重大的生命活动。

难点: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知识面广,内容更新快,国外原版每套3-4年改版一次;如何把握课程的基础和适当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在54学时中完成本门课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

解决方法:采用PPT上课,投影幻灯片可省大量板书时间,增加知识量。及时收集和研究国外几套著名教材的最新版本,和有关科学杂志,重要科学论文。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PPT内容每年改写一次。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总是依赖于技术和实验手段的进步,所以学习细胞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至关重要。细胞生物学实验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细胞生物学实验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本课程由验证性,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学习自行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工作作风,为以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本课程教学采用教师指导,研究生辅助教学与学生自主动手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讲授为辅,教给学生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原理,数据和图象处理,结果分析,仪器使用等,使学生不仅受到某些细胞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和验证某些细胞生命现象和规律的训练,还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阅读教材和仪器说明书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良好作风和工作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胞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探索未知热情。学生上课前预习实验指导;指导教师简要讲解实验内容并演示部分实验的方法,并针对部分重点,难点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过程进行操作,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受到学生的好评。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的使用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使用情况

98年以前有关内容已在4-1中叙述,此处不在重复。

99年以来,学校教学条件由较大的改善,在原来电化教室基础上,普遍有多媒体教室,另有上网教学条件,为了更好利用这些条件,我们提供如下的参考书目。

1、 采用新编教材,99年为自己编写“分子细胞生物学”讲义,其中部分内容是反应新版国外教材内容。2000年采用由高教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新教材“细胞生物学”,作为三年级本科生教学用书。

2、 作为副主编参加新教材“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编写,此教材用于低年级尚无生化基础的本科生学习,由于先补充分子基础知识,使低年级学生同样达到学习目的。

3、 为了开展“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我们曾先后尝试过直接选用国外原版教材、选编原版教材部分章节、自编英语讲义等方法,但总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国外原版教材篇幅太大,不适合国内教学要求与学时安排,且价格不菲,很难做到学生人手一册;选编原版部分章节有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的问题;自编英语讲义则由于印刷条件所限,图文不够清晰,同时内容上也受到教师个人专长范围的限制。所以,深感有必要联合各个高校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编写一部适合国内教学要求的双语教材。经过几年的筹划,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Cell Biology》教材.为了适用生命科学包括理工、医农、师范本科 “细胞生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本教材分为14部分,第1~13章全用英语编写,Glossary是英汉对照细胞生物学术语,各词条均加以汉语解释,以方便初学者查阅。作为一门基础课教材,我们力求内容上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既能反映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实验技术,又能反映学科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发展方向。在完成初稿后,特邀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莱纳研究所原所长(Lerner Research Institute ,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Cleveland, Ohio, USA),复旦大学荣誉教授,著名分子细胞生物学家G. R. Stark教授对本教材各章进行严格仔细的审阅和修改。目前已第二次印刷,2006年已售5500本。

4、 编写课件,吸收国外新版教材新内容,用于课堂教学并上网供学生复习,由助教网上联系学生的提问和答辩。

5、 介绍适合本科生阅读的国外教材,作为部分学生扩充性学习资料。如Garp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Alberts 等的《Essential Cell Biology-An Intruction to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实践性教材的建设与环境

配套试验教学,由殷基崇,林娟副教授和郭滨博士负责自编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已经多次改编和不断更新,重点突出了阐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学生和校内外同行均给予很高评价,并且认为实验设备和教学效果是国内一流的。

网络教学环境

近几年复旦大学建立与发展了虚拟课堂,任课老师可以将课件上传,同时提供相关的网址便于同学拓展知识面。通过虚拟网进行发布通知、布置作业以及回答同学问题等等,使得师生交流便捷。另可通过BBS,我院上传中转ftp地址发布即时消息以及上传课件录像等等。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 作为一门基础课,注意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由教师主讲课程内容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但教师注意突出重点,深入浅出,举一些感兴趣的例子,适当提问或以问题形式引出新的课堂内容。

2、 多媒体技术使用,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使用多媒体放映幻灯课件,已是本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大量原版书的图片、流程图、表格、图解、动画等均用放映课件形式出现,节约时间和充实授课的基础知识内容。

3、 利用虚拟课堂,上传课件。发布通知、布置习题作业、回答学生提出问题等等。与学生保持联系,快速便捷沟通有序。

4、 任课老师适当介绍自己科研成果,让学生参观实验室,安排课后辅导时间等多种教学手段。

5、 为活跃课程讲授气氛与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我们采用一些生动的人性化的语言来阐述一些细胞器的功能。与细胞生物学相关的报纸如“科学时报”“中国科学”进行剪报收集材料。同时查阅科学网址,增加一些最新的进展(以tips;cutting edge形式展示)。使得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就学到了最新进展的报道以及专业外语词汇和概念。

6、 为便于学生更多知识的获得,提供一些本课程有关方法理论等研究进展的网址,拓展有兴趣学生的知识面。

7、 为启发学生认识与分析的能力,做到在每节课提问2~3次。并给予一定的讨论机会,启发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 为提高学生查找文献,阅读文献及合作精神的培养,更好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从2004年起已经先后开展了“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每个同学都参与这个seminar中,学生自己提出topic,进行组队,分组报告。通过汇报研究背景内容与进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感想,在连续四年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具体的详细内容请见附件!

9、 每学期除大部分课时用于讲课与课堂提问、讨论之外,安排两次课外作业(期中、期末),批改后,作课堂解释。学期考试之前,集中2-4个半天答疑。

10、 考试:期中作业相当于一次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10%,《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报告和评比相当于一次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70%。

11、 规模:学生上课总数每年有200人左右,其中生物科学班学生达160-170人/年,而生物技术班30-40人/年,医学院(二军大)来源学生30-40人/年。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教学效果优良,历年来教学评价优良,曾获一学期各课评价中最高评价的成绩。

校内同事教学评估小组的周得庆教授认为本课课堂教学逻辑性强,概念清楚,效果好。

校内生命科学院教学副院长乔守怡教授认为本门课的特点突出,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英文细胞生物学教材,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内容新颖,还创造性的安排了科学专题讨论课,以配合教学,提高师生的互动性。

近三年的评价,达到院专业基础课A级水平。

校外,上海师大杨仲南教授,认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是生命科学本科学生必备的知识,基础全面,重点突出,上课效果好,本门课程对上海师大同类基础课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上海交大农学院副院长陈火英教授认为本课程内容新颖,既能反映基础,又反映本学科最前沿的进展。也是全国第一本细胞生物学的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文字简明易懂,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专业词汇的掌握。

同济大学生命技术学院细胞生物学主讲老师刘志学教授认为本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和篇幅都很适用于中国的学生学习,而且还配有中英文两种教学课件,适合于双语教学,刘教授说他们今年已选用这本书作为教学参考书,明年打算使用这本书作为教材。

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好,这里选择几例。

(1)通过本学期对细胞生物学的学习,能够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的了解生物体,另有细胞生物学范畴的科学讨论给了我们深入了解,关注前沿研究的机会,同时增强了同学之间合作的意识和默契。此外,细胞生物学采用双语教学,既可以没有障碍的顺利学习知识,又可以提高我们本学科的专业英语能力,为阅读和查阅英文原版文献奠定了初步的基础。(0570091 卫书娟)

(2)细胞生物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学院专业课程之一,秉承了学院一贯“宽口径、强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并且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由我们自己编撰的这本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双语教材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范。

此外细胞科学讨论这个新兴形式,作为一个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辅助与延伸,不仅让每个同学通过科学讨论这种新颖的方式进一步学习掌握课程本身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也让同学们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参与科学讨论,锻炼大家的一种做课题做讨论的科研能力。同时它也培养了大家的协同合作能力并让同学们从中获得乐趣。(0570012 翁敏杰)

(3)细胞生物学是院内少有的双语教学课程之一,课程形式丰富,内容详实。在了解许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同学们对于前沿科学的认识。老师的教学也很细致到位,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属于微观生物领域的全新天地!( 0570069 谢寅)

(4)细胞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几位老师的精彩讲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有序的细胞世界。作为一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英语水平。科学讨论则为我们接触细胞生物学前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老师们的精心设计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受益匪浅。(0570047卜中元)

(5)总体而言细胞生物学这门课上课形式是比较新颖的,上课采用双语教学,由于生命科学是前沿科学,需要直接摄取大量的最新信息,因此采用双语教学十分必要;同时这门课还有科学讨论的环节,使学生对科学前沿有自主性的认识。(0570111吴捷)

(6)上课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授课老师讲解时思路清晰,并能通过穿插前沿成果激发我们的兴趣。老师认真备课,并带病上课的敬业精神更使我们难忘。(041019012 莫文娟)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李瑶老师视频内容:癌细胞

癌细胞的类型,基本特点,发展阶段;癌的起因,肿瘤发生遗传学,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癌发生的关系,p53概述和功能等

沈大棱老师视频内容:细胞衰老和凋亡

衰老内容包括:细胞衰老和端粒的关系,衰老和活性氧基团的关系,衰老的表观调控,衰老有关的信号通路等。

凋亡内容包括:凋亡和坏死的关系,凋亡和信号系统的关系,DNA损伤引起的凋亡,Caspases 信号通路,凋亡的抑制因子等。

明凤老师视频内容: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

学生可根据本课程理论内容感兴趣的主题,所选主题与相关的内容应反映前沿学术研究。通过专题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领悟科研精神内涵,锻炼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可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了解前沿的学术研究,学会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制作讲演稿并讲演、讨论。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 因材施教,教学目的清楚,根据不同对象准备有关教学内容如不同年级,不同的院系,是否学过相关课程,选用不同教材,编写不同教案、课件。

2、 教学内容更新快,ppt每年改进一次,及时补充最近进展(引用图片、数据和表格)。既做到传授基础知识,又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3、 2004年以来,自编了双语讲义;06年正式出版了英语教材,课堂使用英语教学的内容不断增加。

4、 基础知识与科学讨论(Seminar)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全体学生根据选定的相关课题分组,报告与评分。使同学提高了整理科研论文的能力,深刻理解了相关的科学内容和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1 本课程的教授与学生掌握程度在国内同类课程处于中上水平。我们力争三年间达到国家良好水平。

2 本课程历来重视国外同类教材最新版的研究,如美国主要教材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Alberts等),Molecular Cell Biology (Lodish等)和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Karp 等)。把每次改版后更新的内容反映到我们自编的教材和课件中。

3 2006年2月已出版了自编的反映基础内容和部分本学科发展前沿的英文版cell biology,目前已被十余家院校所采用。其内容达到国际同类课程水平。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 学科知识面广,发展快,但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不易把握好时间和内容的冲突。

2. 双语教学中,因学生英语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对双语(英语)教材利用率不高,为此我们制作出中英文对照PPT课件,以解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3. 大班课学生人数多,课堂上仅能提问少数学生。每次下课后答疑达1小时,但仅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

4. 本课程理论讲授不断反映新内容,但学生自选课题开展实践研究没有跟上来,这是本学科应该完善并且开展的目标。

5. 国外出版的参考教材院校资料室配置不全,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建设目标与步骤:

把本课程建成教学内容适合当前生命科学本科生学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课程。

第一步建设目标:2005-2006年正式编写并出版了适用于生命科学(理医农师)各学科使用的双语教材cell biology;2006.2出版“Cell Biology”在上海市和其他省市院校得以推广使用(第2次印刷,共5500本)。配合本教材的中英文PPT已交付出版,3月下旬即可供相关院校师生使用。使我们主编的双语教材达到省市级优秀教材的标准。并且使本课程在本年度达到省市级精品课的要求。

进一步建设目标:增加中青年教师主讲课程内容的分量,本年度开始,主讲均由中青年教师承担。创造中青年教师更多培训的机会,提高讲授水平。争取在2~3年内使本课程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的要求。使我们主编的教材达到国家优秀教材的标准。

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每年开课,同时每上完一章,课件上网。近三年上网时间

2003.9——2004.1

2004.9——2005.1

2005.3——2005.7

2006.3——2006.7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上网资源包含内容:课件(ppt);录像;通知;考卷与答案;讨论;回答问题;个别交流以email进行.

1)ftp://10.23.1.1/上传中转/教学/cell biology 中为PPT课件

2)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fudan.edu.cn,用户名:psjs,密码:psjs089,细胞生物学课的学习资源中有录像。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fudan.edu.cn,用户名:psjs,密码:psjs089,进入细胞生物学课的作业。

7. 学校的政策措施

7-1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

复旦大学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1、经费上的保证

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对校级精品课程给予2万—4万元经费支持;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荣誉,追加至5万元经费支持;获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追加至10万元经费支持。

2、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为了统一管理精品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所有上海市和国家精品课程向全市和全国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3、设置网上教学资源目录

在此基础上,教务处根据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国家精品课程申请表的栏目,设置了复旦大学网上教学资源的12个目录:

1.教学队伍(课程负责人、课程其他任课教师的个人及教学、科研情况介绍)

2.课程介绍(课程内容、组织安排、实践教学方面的情况介绍)

3.课程大纲或教学大纲

4.教材及参考文献

5.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及网络教学情况介绍)

6.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

7.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

8.课程评价(校内外专家评价和声誉、学生评价意见)

9.教学互动

10.作业习题

11.教学视频

12.相关网站链接

使教师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向相关栏目上传教学资源以及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此外,本校通过不断引进原版教材、吸纳海外学者来引领本科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通过开发虚拟校园网络课堂、更新多媒体教学设施来激励教师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学骨干赴境外作专项课程研修来强化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协议书形式明确课程负责人、课程所在院系及学校三方职责来确保课程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通过校党政领导检查性听课制度、校教学督导员巡视听课制度、学生网上课程评估制度、期中本科教学检查制度以及年终本科教学考核制度来全程监控课程质量,持之以恒地推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本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者。

对于精品课程所属的院系,学校在年度的教学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对于精品课程的负责老师和参与建设的老师,学校在教学名师的评选中给予倾斜政策。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首先,学校将根据政策追加专项建设经费,为本课程的硬软件建设提供资助,并由校教务处具体落实对本课程的全方位跟踪服务。

其次,就本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专门空间,遵照上海市教委的要求,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上网内容的年度更新比例不低于10%,由校信息办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维护。

再次,立足学校现已投资30多万元建成的全自动视频摄录教室,为本课程拍摄全程授课视频,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2至3年内达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的要求。

此外,对精品课程辅助课题从各个渠道给予资金支持。

同时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指标,对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网上教学资源不足的方方面面提出改进的要求,希望老师像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那样来建设上海市和学校精品课程,以提升复旦大学整体课程建设水平,力促“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实现,把本课程培育成优秀教学成果,在全校和全市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8. 说明栏

附件的细胞生物学科学讨论内容形式以及topic列表等,内容尚未发表。由于为本课程小组机密,请专家小组给予保密,不进行广泛宣传。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