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 archi central - archsd.gov.hk · 作為一個公共空間最重要的元素是甚麼?...

32
Living Archi Central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May-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Living Archi Central

4 旗杆屋

7 中區警署建築群

10 甘棠第

13 立法會大樓

19 大會堂

22 第三至四節課 ﹣活化再利用

2 第一至二節課 ﹣中環的故事

26 第五至六節課 ﹣圓桌討論

16 皇后像廣場及和平紀念碑

第一至二節課

2

學習目的

‧ 了解中環的地區規劃。

‧ 透過認識六座地標式建築及四條海岸線,了解中環的蛻變。

‧ 概覽香港早期的殖民地歷史,並觀察香港的身分地位如何隨年月而演變。

‧ 認識建築物在功能上的改變和原因。

‧ 鑒別地標式建築及其設計元素如何反映並影響當時人民的生活素質。

‧ 學習社會不同方面(例如軍事、法治與紀律、文化等)如何互相影響,以促成中環和香港的發展歷

程,並給予同學一個宏觀角度去研究建築與社會的關係。

單元:

2. 今日香港學習主題:

1. 身分和身分認同 2. 生活素質

3

自英國人於1840年代進駐香港後,中環在本地史上扮演着一個重要角色。中環由一個只有六千人的村落發展成世界級城市,其僅一百七十年間之演變

讓人讚嘆不已。

中環擁有多個「香港第一」,包括首個軍事據點、首個法治中心-政府總

部和立法會大樓、在洋人聚居的太平山上首座華人大宅、首間最高法院、

首個文化匯點等,多不勝數。只要隨便於中環街頭閒逛,已可找到它的歲

月痕跡。

至於中環如何演變成今日面貌的故事,與中環本身同樣引人入勝。讓我們

透過六座地標式建築和四條不同的海岸線,回顧中環的發展軌跡,窺探一下

這個香港的奇蹟。

旗杆屋

4

| 1844 | 1860s | 1981 | 1994 |

1842年,英國人正式進駐香港。英國政府逐步建立香港殖民地,而其中一項首要任務便是建立其軍基地。1846年,駐港三軍總司令的辦事處及官邸在維多利亞港落成,官邸又名為「旗杆屋」。英軍亦在

「旗杆屋」附近設立軍營。

1846年的旗杆屋

茶具文物館外貌

軍事勢力

‧策略性地點

‧功能性建設

活化再利用

‧功能性建設

‧游廊

茶具文物館

要點!

5

2. 旗杆屋這些年來的用途經歷了哪些轉變?請逐點列出其演變歷程。

3. 游廊有何功能?能否列舉其他設有游廊的建築物?

1.! 香港為何需要旗杆屋? 英國軍方為何需要在港建立軍事基地?

游廊

問題 - 同學須完成第二節課後練習表

旗杆屋

6

4. 旗杆屋的選址經過精密考慮,以讓英國軍官可監察維多利亞港進行的活動。

請指出現時旗杆屋的哪一部份仍有這樣的景觀。

5. [實地考察之用] 單憑觀望旗杆屋現時的外觀,你能否看到大樓曾經所作的改建及重修部份?你認為這些建築元素為甚麼會被加上或移走?

7

在香港殖民地初期,維持社會治安與執法的任務主要由英國軍方擔

任。香港首間監獄「域多利監獄」於1841年建成,囚禁了各類罪犯、三合會人士和海盜。其後香港警隊於1844年始成立,取代軍方負責維持治安與執法。查理士·梅理(Charles May)於1845年獲委任為首位警察總長。

警隊於期後二十年間迅速發展。期後,「中區警署建築群」,成為了香

港首個法律與紀律機關。

| 1841 | 1860s | 1980-1913 | 1914 | 1994 | 1925-2004 |

2007 |

營房和操場

早期的執法系統

建築群的發展

‧法治中心

‧策略性地點

‧易於集中管理的綜合性建築

‧活化再利用

建築細節

‧警察總部大樓的天井

‧營房大樓三樓

‧從模式手冊抄來的正門設計

‧(樓高)四層與兩層的對比

建築群的未來

要點!

中區警署建築群

8

1. 請按年月順序列出中區警署建築群的發展史,包括其建築物及功能、佔用單位及成立年期。

成立年期 建築物 功能 佔用單位

總部大樓北面的繪圖總部大樓南面的繪圖

2. 為何警察總部大樓的兩面分別有不同層數?請提出理由。請舉出其他例子。

問題 - 同學須完成第二節課後練習表

9

5. [實地考察之用] 請列舉五項你最感興趣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建築元素。請解釋為何有這選擇。

4. 警隊是香港五個主要紀律部隊其中之一,其餘四個是甚麼?請概括指出其功能。

3. 現時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未來用途是甚麼?

甘棠第

10

雖然香港於十九世紀末曾訂立法例禁止非歐洲人居住於洋人聚居的

太平山上,但凡事總有例外。何氏家族便是當年獲准居於中半山的首

個華人家庭。何氏家族成員包括著名的何東爵士。何氏家族無論在

金融和政治界均財雄勢大,社會地位超然,因而獲得如此優待。

1914年,何東爵士胞弟何甘棠在中環半山興建了一座雄偉大宅「甘棠第」。大宅無論選料、建築風格及位處的地點,均盡顯何氏的財力和

社會地位。

| 1894 | 1914 | 1960 | 2002 | 2006 |

孫中山紀念館:左邊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社會種族隔離的歷史簡介

何氏家族是本港居於太平山上的首個華人家族

甘棠第的建築

‧選材

‧規劃

‧階級觀念

活化再利用

‧香港政府對歷史文物保育的做法與態度上的

轉變,以迎合公眾的素求(例如,在公眾反對

下,政府首次購入歷史建築,對原貌作最低限

度改動並開放給市民參觀。)

要點!

11

1. 請概括解釋為何華人於1930年前普遍不獲准於太平山上居住。

3. 甘棠第本是一所民居,它與其毗鄰的住宅建築有何不同之處?請舉出三例。

2. 甘棠第在歷史上有何重要性?是甚麼令何氏家族得以成為居於半山的首個華人家族?

問題 - 同學須完成第二節課後練習表

甘棠第

12

4. 請列舉五個能反映大宅擁有者生活方式的甘棠第建築元素。請解釋你的選擇。

5. [實地考察之用] 從甘棠第房間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其主人生活的甚麼端倪?如與旗杆屋相比,有甚麼不同?

13

早期的港督是英國派駐之全權大使,意謂被賦予全面統治權力的遠

東地區外交人員,並由一位輔政司協助處理法律事務。

香港首位港督為亨利.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他於1843年就職。雖然任期只有短短一年,但砵甸乍爵士在任內成立了行政與立法兩局,分別專門負責議論政事及制訂法規。不過,當年

兩會並非經常召集會議,砵甸乍爵士仍於政策決定上操縱大權。

立法會直至若干年後始真正擁有實權。

| 1912 | 1985 | 2011 |

以中區為背景的建議中的新中區政府合署(中)及新立法會大樓(左)

立法會

‧日漸增加的重要性

‧簡史及功能

立法會大樓

‧被用作最高法院的歷史

‧建築特色

‧用途的改變

立法會大樓的未來

要點!

立法會大樓

14

3. 請列出哪一個建築特色突顯立法會大樓的法律權威。2. 請列出三個融入了立法會大樓的本地建築元素。

1. 隨時代演變,立法會的角色和功能如何作出改變?

問題 - 同學須完成第二節課後練習表

15

5. [實地考察之用] 請列出五個可見於立法會大樓外部的幾何形狀。

4. 立法會的主要功能是為香港市民服務。作為大眾市民之一,你可以如何接觸立法會? (例如,選舉立法會議員,旁聽會議,或發動遊行表達意見。)你想你的立法會議員如何為你服務?

立法會大樓

皇后像廣場及和平紀念碑

16

中環皇后像廣場於1903年由私人投資興建,是中環首個、亦是唯一一個公民空間。廣場內除了矗立着多個紀念像之外,亦提供寬敞的戶

外空間,讓市民進行各類活動。自落成至今,皇后像廣場多年來的地

位均很重要,且一直是香港很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間。

1923年,政府為紀念英國軍隊在戰事上的犧牲,在廣場北面加建一座「和平紀念碑」。紀念碑外型仿照英國當時大行其道的同類型紀

念碑。自此,「和平紀念碑」成為紀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內的戰

事犧牲者的地點。每年甚至每星期都有紀念儀式在這裏舉行,直至

1997年香港回歸。

| 1903 | 1923 | 1980s | 2011 |

和平紀念碑及作為背景的大會堂高座

皇后像廣場歷史

‧設立空間的原意

‧使用者

‧公共空間的功能與重要性

和平紀念碑

‧歷史

‧結構

‧重要性

皇后像廣場未來將保留為公共空間

要點!

17

1. 請列出五項在皇后像廣場常見的活動。

2. 魯欣斯爵士設計的紀念碑被廣泛複製並遍佈英國及其他等地。請找出其他三個複製品,並列出其名字、所在地和相片。請概括並解釋它們與香港「和平紀念碑」的不同之處。

問題 - 同學須完成第二節課後練習表

皇后像廣場及和平紀念碑

18

3. 作為一個公共空間最重要的元素是甚麼?哪個地方是你最喜愛的公共空間?為甚麼?

4. 你期望皇后像廣場作為公共空間,可以提供何種活動(例如嘉年華、跳蚤市場)?為甚麼?

5. [實地考察之用] 皇后像廣場的四周圍繞着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建築。請列舉。

19

| 1860s | 1950s | 1960s | 1990s |

英國人於香港植根約二十年間,有感香港缺乏舉行社區活動、娛樂、

藝術及文化活動場地。故此,香港首座大會堂於1860年代由公眾捐獻下興建(位處現時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大廈及舊中國銀行大廈的所

在地)。當時,大會堂成為外籍人士和社會名流的文化交流中心,惟

普羅大眾則被拒諸這類活動門外。

隨着中環的金融中心角色發展一日千里,為配合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大廈及舊中國銀行大廈之興建,當時的大會堂須被拆卸,自此香港

便有一段時間沒有了大會堂。直至1950年代,由於城中文化活動的衝擊,帶動一座全新的大會堂落成。

香港同時於1950年代展開其第三期填海計劃,再一次將海岸線向外推。新的香港大會堂於1962年在新填海地落成,並旋即成為香港的藝術文化樞紐。以往,文藝節目只提供上流人士享用,新大會堂的落成將

文化藝術推廣至普羅大眾。這座新的香港大會堂擁有劇院、展覽廳、

圖書館及博物館,公眾不單可在此欣賞藝術,更可進行藝術創作。

香港大會堂一直保持其香港藝術文化中樞的地位,其地位至1980年代才逐漸為香港文化中心所取代。然而,大會堂的藝術文化地位在

香港歷史上是無可置疑的。

大會堂

‧歷史 (新、舊大會堂)

‧建築

‧香港藝術文化發展的角色

‧大會堂如何提升人民生活素質

要點!

大會堂

20

1. 我們為何需要大會堂?請列舉三個大會堂的功能。

3. 請指出你家附近的文娛中心、社區會堂或其他表演場地。它們在功能上跟香港大會堂有何不同?看一看你所列舉的地點現時舉行的節目,並與大會堂的節目比較一下,兩者有何不同?為甚麼?

2. 香港大會堂如何改善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

問題 - 同學須完成第二節課後練習表

21

4. 你認為香港大會堂的名字能否代表香港? 請提供理由。

5. [實地考察之用] 你能否指出香港大會堂具國際風格的建築元素包括甚麼?

攝於1950年代的香港大會堂

22

學習目的

有關中環六座建築的工作紙:

‧ 讓同學對中環六座建築有更深入認識,包括建築物的功能、角色和對香港及中環的重要性(工作

紙的內容會就這三項學習主題深入探討)。

‧ 簡介在建築學上的意念和設計元素,讓同學更加理解何謂建築,更加懂得欣賞建築美學。

第三及四節課:

‧ 領略何謂活化再利用建築物。

‧ 激發同學去思考政府在活化再利用個別建築物時為何會有該個別決策,並從這些決策上反思香

港的身份和身份認同。

‧ 更深入理解一座建築物對不同持份者的不同意義,以及這座建築物如何影響該等持份者的生活

素質,以及如何在社會及政治上作出參與。

‧ 讓同學準備資料作最終的圓桌討論。

如課程架構為「六日循環周」,

而六日的課堂以3-3劃分的話,第三節課可與第一及二節課併合,

第四節課可與第五及六節課併合。

單元:

2. 今日香港學習主題:

1. 身分和身分認同 2.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3. 生活素質

23第三至四節課

活動一(於保育意念簡介前或簡介中完成)

‧ 按年月順序列出該六座中環建築物從落成至今天,它們的功能有何改變 ﹣

觀察建築物的功能如何變更。

‧ 討論以上改變的原因,包括優劣之處。

24

首先,從下列名單中挑選一個角色:

1. 建築師2. 藝術工作者3. 城市規劃者4. 企業家5. 菲籍/外籍家庭傭工

你的角色名稱:_________________ 你屬於的持份者類別: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以下幾點協助你為你的角色建立形象:

‧ 年齡

‧ 身體狀況(例如:男性、健康、中等身材或身體殘障等)

‧ 教育背景

‧ 職業

範例:

我是一個年屆廿五歲的美籍華裔遊客,自幼在美國長大。我現時在一所投資銀行裏工作,並於最近獲

派駐香港工作一年。我對父母及祖父母稱為家鄉的香港相當感興趣,並很想對這個城市認識更多。

我身體有殘障,需以輪椅代步。這並沒有對我的工作構成影響,不過,我對出入香港的大廈有時感到

困難,尤其是一些舊有建築不一定設有無障礙通道。

根據你的角色形象,有系統闡述出你對六座建築物的意見:

‧ 你喜歡該建築物的哪一方面?

‧ 你不喜歡該建築物的哪一方面?

‧ 你認為它們的建築是否能夠做到建築物的用途和使用者的需要?

(例如:現時的立法會大樓,其空間已不足夠令市民表達他們的意見,或舉行示威集會。)

‧ 你曾否使用這座建築物?如有,作何用途?如沒有,為甚麼?

‧ 假如這座建築物已不能再作現時的同途,你想它應當改變為甚麼?

範例:

六座中環建築物之中,我最喜愛「甘棠第」,因為我發現這座大宅的建築相當獨特,而有關孫中山先

生的展覽內容亦很詳盡。此外,我很滿意大宅的修葺效果,尤其是保存了大宅裏很多原有建築元素的

做法,以及維持大宅獨有風味的復修手法。而大宅裏安裝了電梯,亦方便了我出入不同樓層。

我最不喜愛「中區警署建築群」,因為當參觀那裏時,我只能踏足建築物的地下樓層。我的朋友已盡

力推着我走上樓梯到達其他樓層,但是力不從心。我認為如建築群加裝一些幫助殘障人士到達各樓

層的設施會更好。

我個人熱愛研究中國歷史,因此我期望香港可建立一間中國歷史博物館。未知如現時的立法會大樓

空置後,能否被改建成這樣一所博物館?

同學的角色形象將會繼續使用於往後的圓桌討論活動中。

11. 警員12. 退休人士13. 中學生14. 遊客

6. 歷史學家7. 傳媒工作者8. 土地發展商9. 立法者10. 殘障人士

活動二《當歷史建築的持份者》(於課堂上或第五及六節課前完成)

‧ 嗜好

‧ 職業需求

‧ 個人需求

25第三至四節課

26

學習目的

同學須於此課堂前完成工作紙:

‧ 協助同學為圓桌討論活動準備其扮演的角色形象。

第五及六節課:

‧ 讓同學加強他們之前學得的知識,並能將之好好運用和表達。

‧ 使同學投入於圓桌討論,形式仿傚民主社會的運作,以建築物的活化再利用為題,讓同學挑選一

座建築物作討論焦點。同學提出論點時須有具體證據與其他同學辯論,最後由全班投票以大多數

意見作為最後決議。

圓桌討論

以下是同學準備圓桌討論時,需要為你的演說準備的資料:

‧ 該建築物對香港的重要性(例如,該建築物有何獨特之處?)

‧ 社會的發展需要(例如,社會是否需要現時倡議的計劃?)

‧ 私人物業的業權(例如,現時倡議的計劃有否牽涉任何私人物業之業權?如有的話,業權該如何處理?)

‧ 財政預算方面的考慮(例如,現時倡議的計劃在財政上是否可行及合理?)

‧ 跨界別的合作(例如,其他合作夥伴能否參與其中?)

‧ 計劃的優劣之處(例如,計劃的好處是甚麼?潛在的問題是甚麼?)

‧ 涉及各持份者和公眾的參與(例如,本港大部份人口能否受惠於這個計劃?)

‧ 可持續發展的建築(例如,建築物是否在建築結構上,適宜如計劃所提出的活化再利用?)

‧ 當您準備您的計劃時,可以考慮一些有關建築的細節。例如,對於翻新建築,您可以考慮在出入口

加入斜坡道,為視障人士安裝發聲設施,甚至評估所需的升降機數目和位置等。這些考慮將令您的

計劃更完善。

單元:

2. 今日香港學習主題:

1. 身分和身分認同 2.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3. 生活素質

如課程架構為「六日循環周」,

而六日的課堂以3-3劃分的話,第三節課可與第一及二節課併合,

第四節課可與第五及六節課併合。

27第五至六節課

28

29Lesson 5-6

鳴謝

圖片來源﹙以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古物古蹟辦事處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行政署

由鍾宏亮教授帶領的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團隊

香港茶具文物館

香港藝術館藏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

政府新聞處

立法會秘書處

謝天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