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 2009/12 part 2

8
郵發代號/28-71 國內統一刊號/CN 32-1775/G0 國際標準號/ISSN 1673-8365/總第316期 ISSN 1673-8365

Upload: ron-lam

Post on 31-Mar-2016

2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The documentary of daily life of a Japanese Couple

TRANSCRIPT

Page 1: MING 2009/12 part 2

郵發

代號

/28-7

1 國

內統

一刊

號/C

N 3

2-1

775/G

0 國

際標

準號

/ISSN

1673-8

365/總

第316期

ISS

N 1

673-

8365

44mingcover-fin.indd 2 21/11/2009 22:41:21

Page 2: MING 2009/12 part 2

079078

撰文_林琪香 攝影_周耀恩

荒川區位于東京的東北面﹐因鄰近荒川而得名﹐這區在江戶時代曾是農耕地﹐後來由于荒川的水源充足﹐沿河一帶興建了不

少工廠﹐如今這一帶已成為只容得下寧靜小街與低矮樓房的住宅區。 “這一區由于偏離市中心﹐住宅售價及租金都較為便宜﹐

因此聚居了不少中國﹑韓國及印度等外籍人 。 ”身穿輕便家居服﹑趿著拖鞋的 Hiromi與我們站在工作室的天臺上﹐臉上容

光煥發輕鬆自在﹐一點也不像正為設計工作忙得天昏地暗。

“從這裏往新宿要花上一個小時呢 。 ”Hiromi 指著遠處的新宿區說 。 眼下那些熟悉不過的百貨公司﹑那些我們曾樂此不疲

地穿梭其中的商店街道﹑整夜閃耀不斷的霓虹燈和巨型電視﹐此時都被縮小成模型般安放在一角。 繁囂與車水馬龍都被隔

離﹐無緣涉足此地 。 不過他們每天總少不免要走進那模型中﹐或是購物﹐或是理髮﹐或是與朋友及客人會面﹐而每次總得花

上近一小時的車程。 “這就是居于這裏最不方便的地方﹐然而我們却很喜歡這一帶安逸的生活感。 ”

生於日本的 Mit su (朝倉充展)及 Hi rom i (朝倉洋美)兩夫婦均畢業於英國 Cent r a l

S a i nt Ma r t i n s C o l l eg e o f A r t a nd D e s i g n﹐並於 2002 年時組成設計團隊 Bob

Foundation﹐除了製作富有英倫特色的紙製品外﹐也擔任不少著名品牌如 Beams 的宣傳品

美術監督工作﹐空閒時候最愛四處訪尋美食 。

www.bobfoundation.com

我們很多時都是厭倦自己居住的城

市﹐而對其他地方懷著 “鄉愁”﹐但

我們思念的一定不是四處可見的連

鎖衣飾店或餐室﹐而可能是某個街

角的楓樹或某家不為人知的小店﹐

更重要的是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所

構成的力量 —— 一種僅僅屬於這城

市的﹑區域性的﹑未被全球化所掩

蓋的力量 。 從這一期開始我們會不

定期探訪身處世界各地的朋友們﹐

透過仔細地觀察他們在生活上的各

種選擇﹐感受最地道的生活﹐從而

嘗試探索一個城市教人充滿憧憬的

原因 。 今期走訪了居於東京荒川區

卻鍾愛香港的日本設計師 Mitsu 及

H i r om i 兩夫婦熱衷於享受生活每

個細節﹐他們會以有條不紊的輕盈

步伐告訴你﹐不管身處何地﹐life is

ful l of l it t le wonder。

:

44 Lifestyle_how do they live-fin.indd 78-79 18/11/2009 1:18:01

Page 3: MING 2009/12 part 2

079078

撰文_林琪香 攝影_周耀恩

荒川區位于東京的東北面﹐因鄰近荒川而得名﹐這區在江戶時代曾是農耕地﹐後來由于荒川的水源充足﹐沿河一帶興建了不

少工廠﹐如今這一帶已成為只容得下寧靜小街與低矮樓房的住宅區。 “這一區由于偏離市中心﹐住宅售價及租金都較為便宜﹐

因此聚居了不少中國﹑韓國及印度等外籍人 。 ”身穿輕便家居服﹑趿著拖鞋的 Hiromi與我們站在工作室的天臺上﹐臉上容

光煥發輕鬆自在﹐一點也不像正為設計工作忙得天昏地暗。

“從這裏往新宿要花上一個小時呢 。 ”Hiromi 指著遠處的新宿區說 。 眼下那些熟悉不過的百貨公司﹑那些我們曾樂此不疲

地穿梭其中的商店街道﹑整夜閃耀不斷的霓虹燈和巨型電視﹐此時都被縮小成模型般安放在一角。 繁囂與車水馬龍都被隔

離﹐無緣涉足此地 。 不過他們每天總少不免要走進那模型中﹐或是購物﹐或是理髮﹐或是與朋友及客人會面﹐而每次總得花

上近一小時的車程。 “這就是居于這裏最不方便的地方﹐然而我們却很喜歡這一帶安逸的生活感。 ”

生於日本的 Mit su (朝倉充展)及 Hi rom i (朝倉洋美)兩夫婦均畢業於英國 Cent r a l

S a i nt Ma r t i n s C o l l eg e o f A r t a nd D e s i g n﹐並於 2002 年時組成設計團隊 Bob

Foundation﹐除了製作富有英倫特色的紙製品外﹐也擔任不少著名品牌如 Beams 的宣傳品

美術監督工作﹐空閒時候最愛四處訪尋美食 。

www.bobfoundation.com

我們很多時都是厭倦自己居住的城

市﹐而對其他地方懷著 “鄉愁”﹐但

我們思念的一定不是四處可見的連

鎖衣飾店或餐室﹐而可能是某個街

角的楓樹或某家不為人知的小店﹐

更重要的是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所

構成的力量 —— 一種僅僅屬於這城

市的﹑區域性的﹑未被全球化所掩

蓋的力量 。 從這一期開始我們會不

定期探訪身處世界各地的朋友們﹐

透過仔細地觀察他們在生活上的各

種選擇﹐感受最地道的生活﹐從而

嘗試探索一個城市教人充滿憧憬的

原因 。 今期走訪了居於東京荒川區

卻鍾愛香港的日本設計師 Mitsu 及

H i r om i 兩夫婦熱衷於享受生活每

個細節﹐他們會以有條不紊的輕盈

步伐告訴你﹐不管身處何地﹐life is

ful l of l it t le wonder。

:

44 Lifestyle_how do they live-fin.indd 78-79 18/11/2009 1:18:01

Page 4: MING 2009/12 part 2

081080

工作室﹕見證二人經歷

01鐵造小橋﹕這道金鐵造的小橋是連接家居及

工作室的通道。

02二手沙發﹕這張二手的懷舊沙發是他們的朋

友Fabian Monheim留下的。 Fabian曾于東京

居住了一段時間﹐並在中目黑購得這張心愛的

沙發﹐他後來遷回德國﹐走前聲稱定再歸來﹐

于是請他們先行保管著﹐只是他一直都沒有回

來居住 。 沙發上的木手槍﹐是Mitsu的爸爸小

時候與祖父一同製作的玩具﹐現在Mitsu把它

放在工作室的當眼處。

03繩索及衣夾﹕Mitsu及Hiromi早前完成了一個

用絲網印刷製作的項目﹐製作了不少絲網印刷

的手提袋及衣物﹐如今工作室中仍系滿了用作

凉絲網用的繩索及衣夾﹐看來倒別具特色。

04鳥籠﹕二人每年都往香港旅行或公幹數次﹐走

遍了香港各個富有特色的地方﹐他們在“雀仔

街”閒逛時發現這個傳統的鳥籠。

05紙製品﹕他們設計紙品﹐也愛收集美麗的紙製

品﹐包括這些圖案膠紙﹐東京新國立美術館中

的Souvenir From Tokyo﹐便是他們常往選

購精品的地方。

06木地板﹕工作室本來是家中的雜物房﹐大約在

2002年時﹐他們想要設立自己的工作室﹐于

是便把這房間改建 。 這淺色木地板的位置本

來有一堵墻﹐把墻推倒後﹐他們隨意用木板把

地上的痕迹補上。

07陶瓷珍藏﹕二人喜歡收集陶瓷餐具﹐每次出國

都會在商店選購 。 而收藏陶瓷的櫃子本是商

店中的陳列櫃。

09假模特﹕這些假模特兒是他們在英國唸書時

收集回來的。

09-10作品﹕工作室中散布了他們的紙品作品。

11相機﹕這兩台120菲林相機﹐是他們於歐洲旅

行時購得的。

12來自英國的小物﹕Bob Foundation曾經赴笈

英國﹐在當地收集了不少小物﹐現在成為他們

工作室的有趣裝飾品。

夫婦二人現在與Mitsu的父母家人同住在一幢三層高的單幢房子中﹐而工作

室則位于相鄰房子的頂層﹐由于兩幢房子都是Mitsu家的物業﹐因此他們便

在天臺上築了一道鐵橋將它們連接﹐讓他們不出家門便能自由穿梭其中﹐也能

擁有獨立的工作空間。 每天早晨﹐在家中梳洗完畢用過早餐後﹐只要穿著家

居服﹐他們便可以攀上家中的天臺來到工作間﹐輕鬆地展開一天的工作。

Mitsu及Hiromi 一家人居住的是典型的日本式房子﹐地下設有兩個房間﹐一

個是開放式廚房及餐室﹐也是他們一家聚首一堂的地方﹐另一個則是 Mitsu

父母專用的起居室﹐平常他們很少踏足﹐讓它成為父母的私人天地﹐至於樓

上兩層﹐則是各人的寢室 。 整幢房子的家居布置就如同在日本電視劇集上

看到的傳統布置﹐以實木造的深木色傢具為主﹐大都是從鄰近的傢具店購得

的。 各式各樣的裝飾品﹑難以命名的擺設零零散散地放在家居的角落。玄關

處的狸貓擺設及金魚缸﹑樓梯轉角處的小矮人擺設﹐都是在他記憶之始便存

在﹐然而即使無法言明它們的出處﹐這些東西都盛載了他與家人的回憶及種

種生活細節。 要是說居室反映了他們與家人的關係﹐那麼工作室內的一事一

物﹐都是二人親自挑選的﹐自是他們個性的反映。

相連的居室與工作間﹕

造就自主生活

01

03

08

11

04

09

06

02

05

10

12

07

44 Lifestyle_how do they live-fin.indd 80-81 18/11/2009 1:19:09

Page 5: MING 2009/12 part 2

081080

工作室﹕見證二人經歷

01鐵造小橋﹕這道金鐵造的小橋是連接家居及

工作室的通道。

02二手沙發﹕這張二手的懷舊沙發是他們的朋

友Fabian Monheim留下的。 Fabian曾于東京

居住了一段時間﹐並在中目黑購得這張心愛的

沙發﹐他後來遷回德國﹐走前聲稱定再歸來﹐

于是請他們先行保管著﹐只是他一直都沒有回

來居住 。 沙發上的木手槍﹐是Mitsu的爸爸小

時候與祖父一同製作的玩具﹐現在Mitsu把它

放在工作室的當眼處。

03繩索及衣夾﹕Mitsu及Hiromi早前完成了一個

用絲網印刷製作的項目﹐製作了不少絲網印刷

的手提袋及衣物﹐如今工作室中仍系滿了用作

凉絲網用的繩索及衣夾﹐看來倒別具特色。

04鳥籠﹕二人每年都往香港旅行或公幹數次﹐走

遍了香港各個富有特色的地方﹐他們在“雀仔

街”閒逛時發現這個傳統的鳥籠。

05紙製品﹕他們設計紙品﹐也愛收集美麗的紙製

品﹐包括這些圖案膠紙﹐東京新國立美術館中

的Souvenir From Tokyo﹐便是他們常往選

購精品的地方。

06木地板﹕工作室本來是家中的雜物房﹐大約在

2002年時﹐他們想要設立自己的工作室﹐于

是便把這房間改建 。 這淺色木地板的位置本

來有一堵墻﹐把墻推倒後﹐他們隨意用木板把

地上的痕迹補上。

07陶瓷珍藏﹕二人喜歡收集陶瓷餐具﹐每次出國

都會在商店選購 。 而收藏陶瓷的櫃子本是商

店中的陳列櫃。

09假模特﹕這些假模特兒是他們在英國唸書時

收集回來的。

09-10作品﹕工作室中散布了他們的紙品作品。

11相機﹕這兩台120菲林相機﹐是他們於歐洲旅

行時購得的。

12來自英國的小物﹕Bob Foundation曾經赴笈

英國﹐在當地收集了不少小物﹐現在成為他們

工作室的有趣裝飾品。

夫婦二人現在與Mitsu的父母家人同住在一幢三層高的單幢房子中﹐而工作

室則位于相鄰房子的頂層﹐由于兩幢房子都是Mitsu家的物業﹐因此他們便

在天臺上築了一道鐵橋將它們連接﹐讓他們不出家門便能自由穿梭其中﹐也能

擁有獨立的工作空間。 每天早晨﹐在家中梳洗完畢用過早餐後﹐只要穿著家

居服﹐他們便可以攀上家中的天臺來到工作間﹐輕鬆地展開一天的工作。

Mitsu及Hiromi 一家人居住的是典型的日本式房子﹐地下設有兩個房間﹐一

個是開放式廚房及餐室﹐也是他們一家聚首一堂的地方﹐另一個則是 Mitsu

父母專用的起居室﹐平常他們很少踏足﹐讓它成為父母的私人天地﹐至於樓

上兩層﹐則是各人的寢室 。 整幢房子的家居布置就如同在日本電視劇集上

看到的傳統布置﹐以實木造的深木色傢具為主﹐大都是從鄰近的傢具店購得

的。 各式各樣的裝飾品﹑難以命名的擺設零零散散地放在家居的角落。玄關

處的狸貓擺設及金魚缸﹑樓梯轉角處的小矮人擺設﹐都是在他記憶之始便存

在﹐然而即使無法言明它們的出處﹐這些東西都盛載了他與家人的回憶及種

種生活細節。 要是說居室反映了他們與家人的關係﹐那麼工作室內的一事一

物﹐都是二人親自挑選的﹐自是他們個性的反映。

相連的居室與工作間﹕

造就自主生活

01

03

08

11

04

09

06

02

05

10

12

07

44 Lifestyle_how do they live-fin.indd 80-81 18/11/2009 1:19:09

Page 6: MING 2009/12 part 2

083082

商店街尾久町﹕日常購物之處

01尾久銀座﹕家附近的尾久銀座是他們經常前

往購買食材的地方。 “銀座”的意思泛指聚

滿各式商店的街道或地區﹐因為日本不少地

區都有一條以“銀座”命名的街道 。 Mitsu及

Hiromi平常會騎著脚踏車購物﹐今天則為方

便我們而一起徒步前往 。

02選菜策略﹕每周二人都會來到銀座中的超級

市場采購食材。Mitsu 通常都會一馬當先﹐提

著購物籃逕自來回于貨物架之間﹐在我們還

未來得及辨認眼前鮮見的菜蔬時﹐他已把數天

分量的食材收集好準備付款了。 M itsu 選購

蔬菜時有一特別的策略﹐每次均購買十款蔬

菜﹐其中五款與上次購買的相同﹐另外五款則

選購別的﹐這可减省了不少購物時間﹐同時令

每次的菜式帶點新意。

03家庭風味食店﹕尾久銀座中有不少售賣富家

庭風味的食物的商店﹐為這區增添了不少生活

感﹐其中包括這家漬物店﹐當中的漬物都是由

這位老婆婆親自泡製的 。 漬物是日本菜中不

可或缺的前菜﹐然而做法卻頗費工夫﹐因此﹐

Mitsu及Hiromi就成為了這店的常客。

04合時菜蔬﹕Mitsu認為合時的蔬菜最為美味﹐

訪問當天正值盛產蘆荀的季節﹐Mitsu于是决

定弄一道添上蘆荀的蔬菜沙拉。

05購物袋﹕日本一向注重環保﹐因此不少人到超

級市場購物時都會自備購物袋﹐Hiromi用的

是荷蘭設計師Susan Bijl的設計。

06-07簡便午餐﹕要是工作過于忙碌﹐沒時間自

己做飯的話﹐他們偶爾會在此家飯團店購

買午餐﹐或者在家附近的Mos Burger 吃

個美味的米飯漢堡。

08-10午間料理﹕午飯時﹐Mitsu會以簡單的菜色

為主﹐這天做的是雜菌意大利面。

11牛奶肥料﹕Hiromi在喝完的牛奶空盒子中注

水用來澆花﹐她說殘餘的牛奶正好當作植物

的營養劑。

12微小的生活樂趣﹕“看到豐富而新鮮當季的食

物﹐總教人心情愉快。 ”他們說。 懂得欣賞的

人自能從尋常生活中的微小事得到快樂﹐他們

就是最好的例子。

廚房﹕為享受美食調節日程

作為自由身設計師的好處是﹐時間可以任由自己安排﹐不需要定時定刻安坐在辦公室中隨時候命。 但要是不懂得從工作抽身﹐Home Studio有時會令人的生

活被工作佔領 。 Hiromi及Mitsu享受工作﹐更享受生活﹐他們自有特定的時間表﹐早上即使睡得再晚﹐也會在十時前起床﹐工作至午間後﹐在英國留學時曾當

過兼職厨師的 Mitsu 便親自動手做飯 。 要是上午剛巧需要前往市區與客戶會面的話﹐他們便會預先上網搜尋會面地點附近有否廣獲好評的餐廳﹐儘量讓午

休時間過得稱心。 飯後繼續工作至下午五時左右﹐然後到市場買菜準備與家人共享的晚餐﹐餐後再返回工作室﹐偶爾繁忙時會工作直到凌晨 。 這個時間表﹐

仿佛都是繞著飯餐與美食而安排的。 “很多人的心態是在工作中擠出一點時間來用餐﹐面對著計算機草草吃個麵包或飯盒便了事﹐我們的想法則是﹐為了要

吃頓舒適美味的﹐必須把工作時間安排得當。 ”Mitsu認為午飯除了為填滿肚子補充力量再次投入工作外﹐也順便紓緩緊張的神經﹐大部分人都明白此道理﹐

就是實踐不來 。

01

04

08

11

02

09

06

03

05

10

12

07

44 Lifestyle_how do they live-fin.indd 82-83 18/11/2009 1:20:26

Page 7: MING 2009/12 part 2

083082

商店街尾久町﹕日常購物之處

01尾久銀座﹕家附近的尾久銀座是他們經常前

往購買食材的地方。 “銀座”的意思泛指聚

滿各式商店的街道或地區﹐因為日本不少地

區都有一條以“銀座”命名的街道 。 Mitsu及

Hiromi平常會騎著脚踏車購物﹐今天則為方

便我們而一起徒步前往 。

02選菜策略﹕每周二人都會來到銀座中的超級

市場采購食材。Mitsu 通常都會一馬當先﹐提

著購物籃逕自來回于貨物架之間﹐在我們還

未來得及辨認眼前鮮見的菜蔬時﹐他已把數天

分量的食材收集好準備付款了。 M itsu 選購

蔬菜時有一特別的策略﹐每次均購買十款蔬

菜﹐其中五款與上次購買的相同﹐另外五款則

選購別的﹐這可减省了不少購物時間﹐同時令

每次的菜式帶點新意。

03家庭風味食店﹕尾久銀座中有不少售賣富家

庭風味的食物的商店﹐為這區增添了不少生活

感﹐其中包括這家漬物店﹐當中的漬物都是由

這位老婆婆親自泡製的 。 漬物是日本菜中不

可或缺的前菜﹐然而做法卻頗費工夫﹐因此﹐

Mitsu及Hiromi就成為了這店的常客。

04合時菜蔬﹕Mitsu認為合時的蔬菜最為美味﹐

訪問當天正值盛產蘆荀的季節﹐Mitsu于是决

定弄一道添上蘆荀的蔬菜沙拉。

05購物袋﹕日本一向注重環保﹐因此不少人到超

級市場購物時都會自備購物袋﹐Hiromi用的

是荷蘭設計師Susan Bijl的設計。

06-07簡便午餐﹕要是工作過于忙碌﹐沒時間自

己做飯的話﹐他們偶爾會在此家飯團店購

買午餐﹐或者在家附近的Mos Burger 吃

個美味的米飯漢堡。

08-10午間料理﹕午飯時﹐Mitsu會以簡單的菜色

為主﹐這天做的是雜菌意大利面。

11牛奶肥料﹕Hiromi在喝完的牛奶空盒子中注

水用來澆花﹐她說殘餘的牛奶正好當作植物

的營養劑。

12微小的生活樂趣﹕“看到豐富而新鮮當季的食

物﹐總教人心情愉快。 ”他們說。 懂得欣賞的

人自能從尋常生活中的微小事得到快樂﹐他們

就是最好的例子。

廚房﹕為享受美食調節日程

作為自由身設計師的好處是﹐時間可以任由自己安排﹐不需要定時定刻安坐在辦公室中隨時候命。 但要是不懂得從工作抽身﹐Home Studio有時會令人的生

活被工作佔領 。 Hiromi及Mitsu享受工作﹐更享受生活﹐他們自有特定的時間表﹐早上即使睡得再晚﹐也會在十時前起床﹐工作至午間後﹐在英國留學時曾當

過兼職厨師的 Mitsu 便親自動手做飯 。 要是上午剛巧需要前往市區與客戶會面的話﹐他們便會預先上網搜尋會面地點附近有否廣獲好評的餐廳﹐儘量讓午

休時間過得稱心。 飯後繼續工作至下午五時左右﹐然後到市場買菜準備與家人共享的晚餐﹐餐後再返回工作室﹐偶爾繁忙時會工作直到凌晨 。 這個時間表﹐

仿佛都是繞著飯餐與美食而安排的。 “很多人的心態是在工作中擠出一點時間來用餐﹐面對著計算機草草吃個麵包或飯盒便了事﹐我們的想法則是﹐為了要

吃頓舒適美味的﹐必須把工作時間安排得當。 ”Mitsu認為午飯除了為填滿肚子補充力量再次投入工作外﹐也順便紓緩緊張的神經﹐大部分人都明白此道理﹐

就是實踐不來 。

01

04

08

11

02

09

06

03

05

10

12

07

44 Lifestyle_how do they live-fin.indd 82-83 18/11/2009 1:20:26

Page 8: MING 2009/12 part 2

084

每天看的報紙﹕“ 《日本經濟新聞》;那其實是Mitsu

的父母訂閱的﹐老實說﹐我們並沒有很詳細地讀﹐

因為它主要是關于財經的。 ”

東京內最喜愛的餐廳﹕“青山區的Shimada;那是一

家氣氛像居酒屋的餐廳﹐我們最愛他的烏冬。”

最愛的購物地點﹕“銀座;比起購物﹐我們更喜歡在

銀座內閑逛﹐日本橋是我們最愛的地點﹐另外﹐也

常往高島屋及新光三越的食品部。 ”

每天最享受的時刻﹕“睡前的一刻。 ”

家中最喜歡的角落﹕“厨房。 ”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紀錄片﹐例如追踪名人生活的

《情熱大陸》。 ”

與朋友聚會時愛去的地方﹕“青山區。 ”

喜歡東京的原因﹕“方便 。 我們曾于倫敦居住過一

段頗長的時間﹐深明在家鄉以外的國家居住的難

處﹐一些小事情如繳費﹑修理洗手間等﹐都因為語言

問題而變得很複雜﹐而在東京居住當然沒這問題﹐

這就是方便之處 。 不過也由於太方便的關係﹐你會

變得很容易滿足﹐而忘卻挑戰困難 。但世界上實在

有太多出色的人了﹐我們必須緊記著並時刻鞭策自

己。 ”

iTune內播放率最高的三首歌﹕

“ 1 Unfinished Sympathy/Massive Attack

2 Twentieth Century/Pet Shop Boys

3 Tokyo Lights 2 ( 東京電燈其二)/LEO ima

Feat. Kenji Jammer”

最喜歡的日本傳統節目﹕“都喜歡﹐我們喜歡看廟會

及買零食。 ”

家庭日時最愛做什麼﹕“吃喝聊天。 ”

後記﹕

“生活在別處”

正當我們對東京充滿迷 思﹑對東洋的生活嚮往不已

的同時﹐Mitsu 與 Hi rom i 這對東京人也思念我們的城

市 —— 香港。 夫婦二人是香港痴﹐每天都會花時間閱讀香

港的娛樂新聞﹐因而對香港的娛樂信息倒背如流 。 他們

也愛搜集香港電影DVD﹐好些被港人認定是鬧劇的電影

都成為他們文化研究的素材﹐更令他們對香港入迷的﹐還

有此地多元化的美食。 只要時間許可﹐他們三不五時便到

香港跑一趟 。 最近一次來港﹐是因為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中

看到有關“頤和園醬油”的紀錄片﹐深受這以有機黃豆製

造﹑家庭式經營的醬油多年不變的理念所感動﹐于是托香

港的朋友聯繫﹐要求到他們的工廠參觀﹐想不到果真得到

批准﹐于是二人在兩位香港朋友陪同下來到位于新界元朗

區的醬油廠。

對他們來說﹐香港是一個充滿微小驚喜﹑從不會教他們感

到鬱悶的地方﹐只要生活或工作上遇上任何與香港相關

的事物﹐比方說﹐為時裝品牌作美術總監時發現模特是來

自香港﹐都會教他們興奮不已。 不過﹐即使說他們如大部

分人一樣﹐抱著法國詩人蘭波所言的“Zivot je Jinde (生

活在別處)”的心情﹐他們對“別處”的憧憬却從來只是

教他們更熱切地活于當下的動力。 ■

44 Lifestyle_how do they live-fin.indd 84 18/11/2009 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