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 2010/02

52
郵發代號/28-71 國內統一刊號/CN 32-1775/G0 國際標準號/ISSN 1673-8365/總第318期 ISSN 1673-8365

Upload: ron-lam

Post on 06-Mar-2016

23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Hong Kong issue

TRANSCRIPT

Page 1: MING 2010/02

郵發

代號

/28-7

1 國

內統

一刊

號/C

N 3

2-1

775/G

0 國

際標

準號

/ISSN

1673-8

365/總

第318期

ISS

N 1

673-

8365

46mingcover-fin output.indd 2 24/1/2010 17:49:14

Page 2: MING 2010/02

F e a t u r e

H o n g K o n g I n s i d e O u t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a.indd 25 24/1/2010 17:12:54

Page 3: MING 2010/02

026 027

一個城市可以令人一再探訪﹐當然因為她本身擁有某些

特質﹐可以讓人層層深入﹐步步發掘﹐繼而反覆回味 。 

香港小城﹐也許正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太平山下的維港夜景以外﹐主題公園以外﹐無盡的購物

和美食以外﹐還可以怎樣游香港﹖經歷了逾150年殖民

管治的小城﹐見證了新與舊的交替﹐東與西的融合﹐遂出

落成一副別樣的風情氣質。 這七百多萬人賴以生存的彈

丸空間﹐原來隱藏著許多深深淺淺的層次﹐若果只從外

邊或高處遠望﹐扁平的視野委實不足以讓我們了解深層

的香港風格。 那些只願意花三天兩夜甚至一天半日匆匆

掠過的血拼族﹐當然更加不會看得清楚。 

這一次﹐我們邀來形形色色的“Hong  Kong  Ins iders”

擔任導游﹐帶我們再一次游覽香港﹐發現香港 。 而在這

個雜種混血的城市裏﹐所謂的“ins ide r s”亦不限於本

地人 —— 只要以香港為家﹐或者對這個地方有探索精

神的﹐進而發掘出香港那些不容易為人了解或熟悉的一

面﹐都可以被歸入“ins iders”之列。 他們當中既有居港

逾數十年的老外﹐也有由內地移居變成香港人的﹔有醉

心鑽研本土歷史變化的學者﹐也有對離島情有獨鐘的年

輕跨媒體創作人﹔有人閒來最愛溜達市中心舊區內各式

商店﹐品味數十年不變的世故人情﹐卻有人最愛往山上

或海邊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城市生活。 

香港雖是小城﹐在有限的平方公尺內﹐卻是多元文化﹑有

容乃大——以華人為主卻又巧妙地廣納來自世界各地的

人﹐混雜出不中不西的特色﹔數十年來雖然發展成人口

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然而一舉頭看﹐高聳的摩天樓旁

邊﹐處處山頭卻分佈了寧靜無人的郊野﹐城市與野外﹐就

在那麼一點的咫尺之間﹐而彼此的界線又是分明﹐又

是融和﹐連野生雀鳥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鬧市之

間 。 每個人﹐無論本地或者外來﹐都可以在這個擠得不

能再擠的地方找到一點點歸屬的時間和空間﹐這份高度

密集﹐所指的又豈止於那大片大片形成密林狀般的摩廈

高樓﹖

“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的那個階段漸漸遠去了﹐這

個香港傳奇﹐還沒有完。 

香港﹕裏裏﹐外外

H o n g K o n g I n s i d e O u t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a.indd 26-27 24/1/2010 17:13:07

Page 4: MING 2010/02

026 027

一個城市可以令人一再探訪﹐當然因為她本身擁有某些

特質﹐可以讓人層層深入﹐步步發掘﹐繼而反覆回味 。 

香港小城﹐也許正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太平山下的維港夜景以外﹐主題公園以外﹐無盡的購物

和美食以外﹐還可以怎樣游香港﹖經歷了逾150年殖民

管治的小城﹐見證了新與舊的交替﹐東與西的融合﹐遂出

落成一副別樣的風情氣質。 這七百多萬人賴以生存的彈

丸空間﹐原來隱藏著許多深深淺淺的層次﹐若果只從外

邊或高處遠望﹐扁平的視野委實不足以讓我們了解深層

的香港風格。 那些只願意花三天兩夜甚至一天半日匆匆

掠過的血拼族﹐當然更加不會看得清楚。 

這一次﹐我們邀來形形色色的“Hong  Kong  Ins iders”

擔任導游﹐帶我們再一次游覽香港﹐發現香港 。 而在這

個雜種混血的城市裏﹐所謂的“ins ide r s”亦不限於本

地人 —— 只要以香港為家﹐或者對這個地方有探索精

神的﹐進而發掘出香港那些不容易為人了解或熟悉的一

面﹐都可以被歸入“ins iders”之列。 他們當中既有居港

逾數十年的老外﹐也有由內地移居變成香港人的﹔有醉

心鑽研本土歷史變化的學者﹐也有對離島情有獨鐘的年

輕跨媒體創作人﹔有人閒來最愛溜達市中心舊區內各式

商店﹐品味數十年不變的世故人情﹐卻有人最愛往山上

或海邊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城市生活。 

香港雖是小城﹐在有限的平方公尺內﹐卻是多元文化﹑有

容乃大——以華人為主卻又巧妙地廣納來自世界各地的

人﹐混雜出不中不西的特色﹔數十年來雖然發展成人口

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然而一舉頭看﹐高聳的摩天樓旁

邊﹐處處山頭卻分佈了寧靜無人的郊野﹐城市與野外﹐就

在那麼一點的咫尺之間﹐而彼此的界線又是分明﹐又

是融和﹐連野生雀鳥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鬧市之

間 。 每個人﹐無論本地或者外來﹐都可以在這個擠得不

能再擠的地方找到一點點歸屬的時間和空間﹐這份高度

密集﹐所指的又豈止於那大片大片形成密林狀般的摩廈

高樓﹖

“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的那個階段漸漸遠去了﹐這

個香港傳奇﹐還沒有完。 

香港﹕裏裏﹐外外

H o n g K o n g I n s i d e O u t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a.indd 26-27 24/1/2010 17:13:07

Page 5: MING 2010/02

起點

終點

上 環 文 娛中 心

卜 公花 園

西 港 城

干 諾 道 中

德 輔 道 中

皇 后 大 道 中

歌賦

百子

里 三

家里

士 丹 頓 街

鴨巴

甸街

文 咸 西 街

普 慶 坊

磅巷

皇后

12

3

45

6

7a

7c

7b

7d

荷 李 活 道

水坑口街

撰文_韓多妮 攝影_周耀恩﹑謝浩然

028 029

“香港是全世界保存華南嶺南文化最完整的地方﹐而作為華人社區商業發源地的上環﹐曾是

香港的商業中心和經濟命脈﹐所留下來的歷史遺跡相對較多﹐固然也是今天從歷史角度看香

港的重要地點 。 ”——高添強

Hong K

ong Walkers

上環﹕本地華人社區的起點

高添強

高添強﹐香港本地歷史專家﹐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幹事。 對

歷史有著濃烈興趣的他﹐從1990年代起開始為日本﹑英國等

報刊雜誌撰寫有關香港人文﹑歷史﹑時政方面的文章。 同時也

為政府部門及研究機構做圖片搜集和撰寫專題報告﹐是香港

本土歷史研究屈指可數的重要學者﹐著有《歸程熹願 —— 香

港走過的道路》﹑《香港今昔》等書籍﹐為拯救和推動香港本土

文化做出重要貢獻。 目前正在著手研究“從墳場看香港歷史”

的課題。

歷史﹐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靈魂。 在繁華的香港市區﹐隱藏著許多代表香港記憶的古跡﹐不經意間的路過可能就與百年前的歲月擦肩而過。 近幾十年來隨著本

港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寸土寸金的彈丸小島﹐每一塊土地都蘊含著無限商機﹐古跡亦逐漸淪為商業須要的絆腳石和城市發展的犧牲品﹐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的

高樓大廈。 一直致力於保護香港歷史遺跡的高添強強調說﹕“香港其實是全世界保存華南嶺南文化最完整的地方。 內地由於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禮﹐很多傳

統都慘遭切斷。 然而﹐香港卻是未曾斷過。 ”這次他帶我們散步的地點選擇在屈指可數的歷史建築集中區域之一——上環。

上環東鄰眾所周知的中環﹐北靠維多利亞港﹐是香港開埠後最早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 早年港府實施洋華分區﹐外國人集中居住在中環一帶﹐上環則是華

人的聚集地﹐亦是華人社區商業的發源地 。 1850 年代開始﹐有著優越地理位置的上環已成為香港轉口貿易的集中地﹐聚集了大量的糧食批發中心和海產

品﹑中藥商鋪﹐直至二戰前該地區都是香港的經濟命脈。 作為從前維多利亞城的中心﹐如今的上環大部分地方卻已被各種商務樓宇和高層公寓層層包圍﹐但

這一帶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仍然相對較多﹐是歷史散步的首選地。 上環也是港島少有的清淨地帶﹐絕不像中環那樣車水馬龍﹑人多吵雜 。 由於它南靠半山

區﹐許多道路和巷子中都砌有樓梯階﹐以便行人行走在斜坡之上﹐不僅限制了車輛﹐更成為獨一無二的香港階梯風景。 漫步於高低起伏的坡路之間﹐聽著高

添強對沿途各種老式建築和古跡背景的講解﹐不禁對香港重新有了一番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

01

04

02

03

01 西港城建于1906年﹐是少有的英國愛德華式風格建築﹐原為船

政署的舊址﹐後改為上環街市的擴充部分。 1980年代末期﹐經

翻修改建成以售賣中國傳統手工藝品為主的商城﹐目前亦有不少

特色餐廳和店鋪進駐。

02-03 建于1847年的文武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 “文

武廟的可貴之處在于百年以來廟裏的裝潢和擺設變化都很

小﹐依舊能够體會到早年人們在這裏祭拜的情景。 ”

04 位于普慶坊一旁的卜公花園﹐昔日曾是華人聚居之地﹐但在1894

年鼠疫爆發期間這裏成為慘不忍睹的重灾區﹐後來被政府全面

清拆整頓﹐改建為公園﹐現為露天球場。

(圖片由高添強提供)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b.indd 28-29 24/1/2010 17:08:43

Page 6: MING 2010/02

起點

終點

上 環 文 娛中 心

卜 公花 園

西 港 城

干 諾 道 中

德 輔 道 中

皇 后 大 道 中

歌賦

百子

里 三

家里

士 丹 頓 街

鴨巴

甸街

文 咸 西 街

普 慶 坊

磅巷

皇后

12

3

45

6

7a

7c

7b

7d

荷 李 活 道

水坑口街

撰文_韓多妮 攝影_周耀恩﹑謝浩然

028 029

“香港是全世界保存華南嶺南文化最完整的地方﹐而作為華人社區商業發源地的上環﹐曾是

香港的商業中心和經濟命脈﹐所留下來的歷史遺跡相對較多﹐固然也是今天從歷史角度看香

港的重要地點 。 ”——高添強

Hong K

ong Walkers

上環﹕本地華人社區的起點

高添強

高添強﹐香港本地歷史專家﹐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幹事。 對

歷史有著濃烈興趣的他﹐從1990年代起開始為日本﹑英國等

報刊雜誌撰寫有關香港人文﹑歷史﹑時政方面的文章。 同時也

為政府部門及研究機構做圖片搜集和撰寫專題報告﹐是香港

本土歷史研究屈指可數的重要學者﹐著有《歸程熹願 —— 香

港走過的道路》﹑《香港今昔》等書籍﹐為拯救和推動香港本土

文化做出重要貢獻。 目前正在著手研究“從墳場看香港歷史”

的課題。

歷史﹐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靈魂。 在繁華的香港市區﹐隱藏著許多代表香港記憶的古跡﹐不經意間的路過可能就與百年前的歲月擦肩而過。 近幾十年來隨著本

港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寸土寸金的彈丸小島﹐每一塊土地都蘊含著無限商機﹐古跡亦逐漸淪為商業須要的絆腳石和城市發展的犧牲品﹐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的

高樓大廈。 一直致力於保護香港歷史遺跡的高添強強調說﹕“香港其實是全世界保存華南嶺南文化最完整的地方。 內地由於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禮﹐很多傳

統都慘遭切斷。 然而﹐香港卻是未曾斷過。 ”這次他帶我們散步的地點選擇在屈指可數的歷史建築集中區域之一——上環。

上環東鄰眾所周知的中環﹐北靠維多利亞港﹐是香港開埠後最早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 早年港府實施洋華分區﹐外國人集中居住在中環一帶﹐上環則是華

人的聚集地﹐亦是華人社區商業的發源地 。 1850 年代開始﹐有著優越地理位置的上環已成為香港轉口貿易的集中地﹐聚集了大量的糧食批發中心和海產

品﹑中藥商鋪﹐直至二戰前該地區都是香港的經濟命脈。 作為從前維多利亞城的中心﹐如今的上環大部分地方卻已被各種商務樓宇和高層公寓層層包圍﹐但

這一帶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仍然相對較多﹐是歷史散步的首選地。 上環也是港島少有的清淨地帶﹐絕不像中環那樣車水馬龍﹑人多吵雜 。 由於它南靠半山

區﹐許多道路和巷子中都砌有樓梯階﹐以便行人行走在斜坡之上﹐不僅限制了車輛﹐更成為獨一無二的香港階梯風景。 漫步於高低起伏的坡路之間﹐聽著高

添強對沿途各種老式建築和古跡背景的講解﹐不禁對香港重新有了一番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

01

04

02

03

01 西港城建于1906年﹐是少有的英國愛德華式風格建築﹐原為船

政署的舊址﹐後改為上環街市的擴充部分。 1980年代末期﹐經

翻修改建成以售賣中國傳統手工藝品為主的商城﹐目前亦有不少

特色餐廳和店鋪進駐。

02-03 建于1847年的文武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 “文

武廟的可貴之處在于百年以來廟裏的裝潢和擺設變化都很

小﹐依舊能够體會到早年人們在這裏祭拜的情景。 ”

04 位于普慶坊一旁的卜公花園﹐昔日曾是華人聚居之地﹐但在1894

年鼠疫爆發期間這裏成為慘不忍睹的重灾區﹐後來被政府全面

清拆整頓﹐改建為公園﹐現為露天球場。

(圖片由高添強提供)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b.indd 28-29 24/1/2010 17:08:43

Page 7: MING 2010/02

030 031

02 南北行街

在地圖上並不會找到南北行這個街名﹐它是香港的

一種舊商號﹐主要集中在上環的永樂街和文鹹西

街 。 早年上環一帶集中了來自廣州等地的華商﹐批

發經營國內各省及東南亞各地的藥材﹑海味﹐貨

物﹐貫通南北﹐固稱之為“南北行”。 這兩條街也成

為香港重要的轉口貿易基地 。 生意興隆時期﹐許多

商戶都備有自己的倉庫和船隻﹐甚至還有客棧 。 今

天的南北行街上依然有許多批發商戶﹐其中不乏許

多百年老店﹐雖然批量大不如從前﹐但仍是不少香

港市民購買貨真價實的新鮮海味之首選地 。 在農曆

年前﹐更是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03 水坑口街

這條街之所以叫水坑口﹐是因為在19世紀時在路中

央有一處大坑口﹐坑水直接流入維多利亞港灣﹐出

海捕海鮮的村民完工後便會來到坑口清洗身上的污

垢。 另外﹐此處也是港島理想的登陸點。 1841年1

月26日﹐英軍也選擇在此處登陸香港﹐並在小山丘

上插上英國國旗﹐宣佈佔領香港島﹐此處也因此被

命名為“Possession Point”(佔領角)。 之後隨著城

市的不斷發展﹐坑口被填平改建為道路﹐故此水坑

口街的英文名稱為Possession Street﹐中英文街名

各代表不同的歷史背景。

04 廣福義祠(百姓廟)

地址﹕太平山街40號

19世紀許多外來華人來香港務工﹐由於當時醫療條件較差﹐甚至沒有專門的華人醫院和太平間﹐不幸客死他鄉的

貧民百姓﹐死後連屍體都無處安放。 1851年由十多位行業代表和商人向政府申請撥地建立義祠﹐提供空間暫且放

置無親無故的華人的屍體﹐並為他們設置牌位﹐待有親友來認領時﹐可將牌位帶走移至故鄉。 義祠中設有小型中醫

診所﹐吸引了許多處於社會低層的華人前來投醫﹐所以也被稱為“百姓廟”。 由於前來看病的人數和屍體停放的數

量越來越多﹐義祠常常人滿為患﹐衛生條件越來越惡劣﹐被人形容為“人間地獄”。 這種令人難以想象的糟糕情況

引起了當時總督的注意﹐最後政府決定接手義祠﹐改善它的環境。

05 東華醫院

地址:普仁街12號

由香港華商共同組建的東華醫院建于1872年﹐是本港第一家中醫醫院﹐負責接手廣福義祠的病人和屍體收容事

宜﹐服務專案不僅包括為窮苦大眾看病施藥﹐最讓廣大本地及海外僑民敬佩的是﹐他們還會幫助客死异鄉者將其

尸骨送回原籍安葬。 聲望極高的東華備受華人愛戴﹐每屆醫院的總理都是華人社區的領袖﹐東華也逐漸成為華人的

權力中心。 當時華人之間的許多紛爭和事務都不是直接向政府反映﹐而是選擇讓東華總理出面調解﹐殖民地政府對

東華亦因此非常顧忌。 今天院內許多老建築早已被更新換代﹐但到此處依然能看到正門上方已有140年歷史的牌

匾﹐上面“東華醫院”四字出自于當時著名的書法家陳璞之手﹐被視為無價之寶。

01 十王殿

從上環西港城東邊的摩利臣街向南走到轉角處﹐便

能看到地面砌有漂亮的幾何圖案﹐周圍坐著許多歇

脚的行人 。 高添强走到這裏﹐嘆了一口氣說道“別

看今天是這番美麗的光景﹐在19世紀時﹐這裡可是

一處血腥之地﹐被稱為‘十王殿’。 當時監獄警察會

將華人罪犯拖到此地鞭撻示眾 。 早期的華人生活十

分悲慘﹐備受殖民地法律條規的歧視 。 其中最荒謬

的是 1857 年實施的一條法律﹕規定華人夜晚走在

街上一定要帶著在警察局申請的‘夜行紙’以及必

須手持燈籠﹐否則就會被抓去坐牢﹐只有‘夜行紙’

才能證明你是良民 。 事實上﹐這已經推翻了英國的

法制觀念 。 ”今天這塊小空地沒有名字﹐只是街口

轉角而已﹐早被人們遺忘。

上環雖是香港舊區﹐但也凝聚是不少年青的創作力量﹐像掀起了抓拍潮流的Lomography的香港總部便設於此地。

(圖片由Lomography提供)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b.indd 30-31 24/1/2010 17:10:26

Page 8: MING 2010/02

030 031

02 南北行街

在地圖上並不會找到南北行這個街名﹐它是香港的

一種舊商號﹐主要集中在上環的永樂街和文鹹西

街 。 早年上環一帶集中了來自廣州等地的華商﹐批

發經營國內各省及東南亞各地的藥材﹑海味﹐貨

物﹐貫通南北﹐固稱之為“南北行”。 這兩條街也成

為香港重要的轉口貿易基地 。 生意興隆時期﹐許多

商戶都備有自己的倉庫和船隻﹐甚至還有客棧 。 今

天的南北行街上依然有許多批發商戶﹐其中不乏許

多百年老店﹐雖然批量大不如從前﹐但仍是不少香

港市民購買貨真價實的新鮮海味之首選地 。 在農曆

年前﹐更是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03 水坑口街

這條街之所以叫水坑口﹐是因為在19世紀時在路中

央有一處大坑口﹐坑水直接流入維多利亞港灣﹐出

海捕海鮮的村民完工後便會來到坑口清洗身上的污

垢。 另外﹐此處也是港島理想的登陸點。 1841年1

月26日﹐英軍也選擇在此處登陸香港﹐並在小山丘

上插上英國國旗﹐宣佈佔領香港島﹐此處也因此被

命名為“Possession Point”(佔領角)。 之後隨著城

市的不斷發展﹐坑口被填平改建為道路﹐故此水坑

口街的英文名稱為Possession Street﹐中英文街名

各代表不同的歷史背景。

04 廣福義祠(百姓廟)

地址﹕太平山街40號

19世紀許多外來華人來香港務工﹐由於當時醫療條件較差﹐甚至沒有專門的華人醫院和太平間﹐不幸客死他鄉的

貧民百姓﹐死後連屍體都無處安放。 1851年由十多位行業代表和商人向政府申請撥地建立義祠﹐提供空間暫且放

置無親無故的華人的屍體﹐並為他們設置牌位﹐待有親友來認領時﹐可將牌位帶走移至故鄉。 義祠中設有小型中醫

診所﹐吸引了許多處於社會低層的華人前來投醫﹐所以也被稱為“百姓廟”。 由於前來看病的人數和屍體停放的數

量越來越多﹐義祠常常人滿為患﹐衛生條件越來越惡劣﹐被人形容為“人間地獄”。 這種令人難以想象的糟糕情況

引起了當時總督的注意﹐最後政府決定接手義祠﹐改善它的環境。

05 東華醫院

地址:普仁街12號

由香港華商共同組建的東華醫院建于1872年﹐是本港第一家中醫醫院﹐負責接手廣福義祠的病人和屍體收容事

宜﹐服務專案不僅包括為窮苦大眾看病施藥﹐最讓廣大本地及海外僑民敬佩的是﹐他們還會幫助客死异鄉者將其

尸骨送回原籍安葬。 聲望極高的東華備受華人愛戴﹐每屆醫院的總理都是華人社區的領袖﹐東華也逐漸成為華人的

權力中心。 當時華人之間的許多紛爭和事務都不是直接向政府反映﹐而是選擇讓東華總理出面調解﹐殖民地政府對

東華亦因此非常顧忌。 今天院內許多老建築早已被更新換代﹐但到此處依然能看到正門上方已有140年歷史的牌

匾﹐上面“東華醫院”四字出自于當時著名的書法家陳璞之手﹐被視為無價之寶。

01 十王殿

從上環西港城東邊的摩利臣街向南走到轉角處﹐便

能看到地面砌有漂亮的幾何圖案﹐周圍坐著許多歇

脚的行人 。 高添强走到這裏﹐嘆了一口氣說道“別

看今天是這番美麗的光景﹐在19世紀時﹐這裡可是

一處血腥之地﹐被稱為‘十王殿’。 當時監獄警察會

將華人罪犯拖到此地鞭撻示眾 。 早期的華人生活十

分悲慘﹐備受殖民地法律條規的歧視 。 其中最荒謬

的是 1857 年實施的一條法律﹕規定華人夜晚走在

街上一定要帶著在警察局申請的‘夜行紙’以及必

須手持燈籠﹐否則就會被抓去坐牢﹐只有‘夜行紙’

才能證明你是良民 。 事實上﹐這已經推翻了英國的

法制觀念 。 ”今天這塊小空地沒有名字﹐只是街口

轉角而已﹐早被人們遺忘。

上環雖是香港舊區﹐但也凝聚是不少年青的創作力量﹐像掀起了抓拍潮流的Lomography的香港總部便設於此地。

(圖片由Lomography提供)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b.indd 30-31 24/1/2010 17:10:26

Page 9: MING 2010/02

032 033

07 孫中山的足跡﹕

從醫學博物館下來﹐徘徊于堅巷正對面的小路﹐高添强說道﹕“過去不少學者對孫中山這位革命先驅的論述大多集

中在他於海外的活動﹐但其實孫中山在香港也度過了一段重要的歲月﹐今天仍然可以在漫步上環時尋踪訪跡。 ”

a 皇仁書院

孫中山先生於1883年冬天抵達香港﹐在九龍的拔萃書室讀過一年書後﹐1884年4月15日以孫帝象之名登記進

入位于歌賦街 44 號的中央書院 。 書院於 1889 年遷至上環荷李活道和鴨巴甸街交界處西邊﹐並更名為“皇仁書

院”﹐孫中山出席了新校舍的奠基儀式。 皇仁書院的新校舍是當時香港最大的校舍﹐但在1941年日軍襲港﹐書院建

築被炮火摧毀。 戰後皇仁書院再次搬遷至銅鑼灣高士威道﹐至今仍是香港重點學校之一﹐而荷李活道上的舊址亦改

建成已婚警員宿舍。

b 西醫書院

沿著荷李活道往東走至鴨巴甸街的交叉路口處﹐便能看到一棟並不起眼的白色小洋樓﹐改建前這裏是香港西醫書

院。 孫中山先生在中央書院讀完兩年書後﹐於1887年轉校來這裏就讀。 1892年孫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西醫學

院首屆畢業生。 1911年西醫學院並入剛剛建立的香港大學﹐現易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c 同盟會招待所舊址 - 普慶坊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同年年底在香港創立分會﹐並在香港多處為起義失敗逃亡來港的革

命同志提供住所。 位於卜公花園對面的普慶坊和居賢坊上便是當年的兩處避難場所。 目前遺址已被改建﹐無跡可

尋﹐只有路旁豎立著的“孫中山史跡徑” 路線圖﹐記載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事。

d 輔仁文社

地址﹕結志街百子里1號

沿著鴨巴甸街向東北方向走﹐便會經過一條隱蔽在樓宇間的小巷——三家里﹐從這裡進入再走10米左右﹐巷子的

名稱則變為百子里。 百子里1號2樓曾是清末愛國進步團體輔仁文社的總部﹐1892年由楊衢雲﹑謝纘泰等17人成

立。 文社提倡學習西方﹐愛國維新﹐社員常集中在此地開會議事﹐亦曾進行過多次秘密的革命活動。 1895年輔仁

文社加入孫中山的興中會。

e 歌賦街

從百子裏巷子出來﹐繼續沿著鴨巴甸街向下走就會來到這條當年孫中山先生常常穿梭的街道——歌賦街。 首先﹐孫

中山就是在這裏完成了他在中央書院的教育。 後來﹐他與童年好友楊鶴齡結成革命夥伴﹐並與陳少白﹑尤列一起常

在位于歌賦街上的楊家祖傳商鋪楊耀記內進行密談﹐策劃反清革命。 1980年楊耀記舊址被拆﹐改建為七層高的新

樓。 今天的歌賦街因臨近中環蘭桂坊及蘇豪區變成黃金地段﹐街上開滿了各種特色小店和餐館﹐最有名的當數九記

牛腩店。 ■

06 醫學博物館

地址﹕半山區堅巷2號

從東華醫院沿著普慶坊向東走﹐進入一條名為堅巷的小巷子﹐一座漂亮的愛德華式建築映入眼簾。 這是1906年香

港鼠疫爆發後的產物——細菌學檢驗所﹐也是香港第一所專為醫學化驗而設計的建築物﹐現改為向市民普及本港醫

學歷史知識的博物館。 建築內部裝修十分典雅精緻﹐特別是黑亮的柚木樓梯﹐扶手上巧奪天工的雕花功夫更令人

歎為觀止﹐還可以看到現在已難能一見的真正的壁爐。 90年代香港各界興建各種主題博物館﹐醫學博物館成立於

1996年﹐詳細地介紹了本港昔日各種疾病(例如鼠疫﹑SARS等)的歷史﹐包括人們在探索醫病方法時所面臨的

種種挑戰和困境。

07a

07b

07c

07e07d

01

02

03

01 昔日的卜公花園已改建為球場。

02 每日來百姓廟上香的人絡繹不絕﹐若

想將塔香懸掛至屋頂更需排隊等侯。

03 香港 Lomography 總部及藝術組織

Para/Site均位於上環普仁街﹐旁邊

便是東華醫院。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b.indd 32-33 24/1/2010 17:11:42

Page 10: MING 2010/02

032 033

07 孫中山的足跡﹕

從醫學博物館下來﹐徘徊于堅巷正對面的小路﹐高添强說道﹕“過去不少學者對孫中山這位革命先驅的論述大多集

中在他於海外的活動﹐但其實孫中山在香港也度過了一段重要的歲月﹐今天仍然可以在漫步上環時尋踪訪跡。 ”

a 皇仁書院

孫中山先生於1883年冬天抵達香港﹐在九龍的拔萃書室讀過一年書後﹐1884年4月15日以孫帝象之名登記進

入位于歌賦街 44 號的中央書院 。 書院於 1889 年遷至上環荷李活道和鴨巴甸街交界處西邊﹐並更名為“皇仁書

院”﹐孫中山出席了新校舍的奠基儀式。 皇仁書院的新校舍是當時香港最大的校舍﹐但在1941年日軍襲港﹐書院建

築被炮火摧毀。 戰後皇仁書院再次搬遷至銅鑼灣高士威道﹐至今仍是香港重點學校之一﹐而荷李活道上的舊址亦改

建成已婚警員宿舍。

b 西醫書院

沿著荷李活道往東走至鴨巴甸街的交叉路口處﹐便能看到一棟並不起眼的白色小洋樓﹐改建前這裏是香港西醫書

院。 孫中山先生在中央書院讀完兩年書後﹐於1887年轉校來這裏就讀。 1892年孫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西醫學

院首屆畢業生。 1911年西醫學院並入剛剛建立的香港大學﹐現易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c 同盟會招待所舊址 - 普慶坊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同年年底在香港創立分會﹐並在香港多處為起義失敗逃亡來港的革

命同志提供住所。 位於卜公花園對面的普慶坊和居賢坊上便是當年的兩處避難場所。 目前遺址已被改建﹐無跡可

尋﹐只有路旁豎立著的“孫中山史跡徑” 路線圖﹐記載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事。

d 輔仁文社

地址﹕結志街百子里1號

沿著鴨巴甸街向東北方向走﹐便會經過一條隱蔽在樓宇間的小巷——三家里﹐從這裡進入再走10米左右﹐巷子的

名稱則變為百子里。 百子里1號2樓曾是清末愛國進步團體輔仁文社的總部﹐1892年由楊衢雲﹑謝纘泰等17人成

立。 文社提倡學習西方﹐愛國維新﹐社員常集中在此地開會議事﹐亦曾進行過多次秘密的革命活動。 1895年輔仁

文社加入孫中山的興中會。

e 歌賦街

從百子裏巷子出來﹐繼續沿著鴨巴甸街向下走就會來到這條當年孫中山先生常常穿梭的街道——歌賦街。 首先﹐孫

中山就是在這裏完成了他在中央書院的教育。 後來﹐他與童年好友楊鶴齡結成革命夥伴﹐並與陳少白﹑尤列一起常

在位于歌賦街上的楊家祖傳商鋪楊耀記內進行密談﹐策劃反清革命。 1980年楊耀記舊址被拆﹐改建為七層高的新

樓。 今天的歌賦街因臨近中環蘭桂坊及蘇豪區變成黃金地段﹐街上開滿了各種特色小店和餐館﹐最有名的當數九記

牛腩店。 ■

06 醫學博物館

地址﹕半山區堅巷2號

從東華醫院沿著普慶坊向東走﹐進入一條名為堅巷的小巷子﹐一座漂亮的愛德華式建築映入眼簾。 這是1906年香

港鼠疫爆發後的產物——細菌學檢驗所﹐也是香港第一所專為醫學化驗而設計的建築物﹐現改為向市民普及本港醫

學歷史知識的博物館。 建築內部裝修十分典雅精緻﹐特別是黑亮的柚木樓梯﹐扶手上巧奪天工的雕花功夫更令人

歎為觀止﹐還可以看到現在已難能一見的真正的壁爐。 90年代香港各界興建各種主題博物館﹐醫學博物館成立於

1996年﹐詳細地介紹了本港昔日各種疾病(例如鼠疫﹑SARS等)的歷史﹐包括人們在探索醫病方法時所面臨的

種種挑戰和困境。

07a

07b

07c

07e07d

01

02

03

01 昔日的卜公花園已改建為球場。

02 每日來百姓廟上香的人絡繹不絕﹐若

想將塔香懸掛至屋頂更需排隊等侯。

03 香港 Lomography 總部及藝術組織

Para/Site均位於上環普仁街﹐旁邊

便是東華醫院。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b.indd 32-33 24/1/2010 17:11:42

Page 11: MING 2010/02

甘肅街

加士居街

北海街

西貢街

波街上海街

廟街

新填地街

吳松街

白加士街

炮台街

彌敦街

天后廟

玉器

市場

起點

終點

54

32

1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加上新聞記者對社會特有的敏感度﹐吳文正坦言﹐在所有香港的大街小巷

中﹐最喜歡的是人情味濃厚的上海街﹐特別是位于油麻地區天後廟附近的一段。 六七十年代他曾在那

裏就讀小學﹐每天上學的路上必然會經過熱鬧的上海街﹐耳聞目睹著街區內充滿溫情的鄰裏關係﹐家

家戶戶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有情有義。 30多年過去了﹐帶有“國際金融都市”烙印的香港到處都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大厦猶如雨後春笋般拔地而起﹐刻有港人深刻回憶的皇后碼頭﹑喜帖街

都被逐個拆遷﹐香港最傳統的文化也在逐漸流失中﹐但此時的上海街無論是唐樓建築﹑商鋪招牌還是

生意模式都依然留有當年的風貌。 它與高層洋樓雲集的彌敦道平行﹐步行僅須一分鐘﹐却恍若進入兩

個世界。 

Hong K

ong Walkers

上海街﹕香港傳統集結地

吳文正

“上海街﹐是目前在香港能够集中找回六七十

年代生活痕迹的地方﹐仍然保留著香港最傳

統的特色 。 在這裏﹐不僅能買到許多地道的

獨家本土商品﹐最重要的是能體味到香港人

真實生活和閑聊中流露的濃鬱人情味 。 ” 

——吳文正

吳文正是香港一名資深攝影師﹐曾在香港多家媒體從事攝影

記者工作近20年﹐平日最喜歡徜徉于香港舊區街道﹐特別關

注底層居民的生活狀况﹐并通過系列攝影報道探討富裕社會

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 1990年代起舉辦過多次攝影展﹐相片

中凸顯底層居民在窮困生活中的生命尊嚴﹐對老區的一事一

物都存有難解的情感。 2004年創辦“文化葫蘆”公司﹐竭力

為香港地道文化貢獻一分力量。

034 035

撰文_韓多妮      攝影_周耀恩﹑譚志榮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c.indd 34-35 24/1/2010 17:04:17

Page 12: MING 2010/02

甘肅街

加士居街

北海街

西貢街

波街上海街

廟街

新填地街

吳松街

白加士街

炮台街

彌敦街

天后廟

玉器

市場

起點

終點

54

32

1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加上新聞記者對社會特有的敏感度﹐吳文正坦言﹐在所有香港的大街小巷

中﹐最喜歡的是人情味濃厚的上海街﹐特別是位于油麻地區天後廟附近的一段。 六七十年代他曾在那

裏就讀小學﹐每天上學的路上必然會經過熱鬧的上海街﹐耳聞目睹著街區內充滿溫情的鄰裏關係﹐家

家戶戶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有情有義。 30多年過去了﹐帶有“國際金融都市”烙印的香港到處都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大厦猶如雨後春笋般拔地而起﹐刻有港人深刻回憶的皇后碼頭﹑喜帖街

都被逐個拆遷﹐香港最傳統的文化也在逐漸流失中﹐但此時的上海街無論是唐樓建築﹑商鋪招牌還是

生意模式都依然留有當年的風貌。 它與高層洋樓雲集的彌敦道平行﹐步行僅須一分鐘﹐却恍若進入兩

個世界。 

Hong K

ong Walkers

上海街﹕香港傳統集結地

吳文正

“上海街﹐是目前在香港能够集中找回六七十

年代生活痕迹的地方﹐仍然保留著香港最傳

統的特色 。 在這裏﹐不僅能買到許多地道的

獨家本土商品﹐最重要的是能體味到香港人

真實生活和閑聊中流露的濃鬱人情味 。 ” 

——吳文正

吳文正是香港一名資深攝影師﹐曾在香港多家媒體從事攝影

記者工作近20年﹐平日最喜歡徜徉于香港舊區街道﹐特別關

注底層居民的生活狀况﹐并通過系列攝影報道探討富裕社會

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 1990年代起舉辦過多次攝影展﹐相片

中凸顯底層居民在窮困生活中的生命尊嚴﹐對老區的一事一

物都存有難解的情感。 2004年創辦“文化葫蘆”公司﹐竭力

為香港地道文化貢獻一分力量。

034 035

撰文_韓多妮      攝影_周耀恩﹑譚志榮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c.indd 34-35 24/1/2010 17:04:17

Page 13: MING 2010/02

吳文正 油麻地上海街 , 2007

吳文正 油麻地上海街 , 2008 -2009

036 037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c.indd 36-37 24/1/2010 17:04:32

Page 14: MING 2010/02

吳文正 油麻地上海街 , 2007

吳文正 油麻地上海街 , 2008 -2009

036 037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c.indd 36-37 24/1/2010 17:04:32

Page 15: MING 2010/02

038 039

上海街位于九龍油尖旺區﹐南北走向縱貫油

麻地和旺角﹐建于1887年﹐是香港最早的

一條商業街。 初建時街道的交叉口處設有油

麻地警署﹐因此曾被命名為差館街(Station 

Street)﹐直到1909年為避免與香港島的差館

上街發生混淆﹐政府才决定將它更名為上海

街。 雖然街道命名成其他城市的名字﹐但事

實上它是一個典型的廣東人區域。 從上1920

到 60年代﹐上海街是九龍的商業中心﹐十

分繁華﹐當時的彌敦道還沒有像今天這樣發

展起來﹐住在九龍的居民及附近水上人家

都會來上海街購物。 回想起舊時歲月﹐吳文

正說道﹕“那時的上海街雲集了各種類型的

店鋪﹐但開得最多的是金行﹑雜貨鋪和船隻

用品店。 到了 70年代﹐香港大興土木發展

一旁的彌敦道﹐而上海街則作為行駛巴士的

道路﹐發展相比其他地方滯後一些﹐所以目

前還保留著香港傳統的特色﹐特別是六七十

年代的生活痕迹現在都還能在這裏集中找

到﹐這也是整條街最吸引人的地方。 ”

就這樣﹐上海街的時間仿佛一直定格在老香

港的六七十年代﹐富有濃厚的歷史感。 在這

裏你聽不到排成行的車輛發出吵人的喇叭

聲﹐只見剛買過菜滿載而歸的大伯騎著自行

車慢悠悠地行駛在道路中央﹑三世同堂的店

主精心擺弄著自家歷代販賣的貨品﹑年過七

旬的老人携同兒孫來到年輕時便經常光顧的

金店挑選首飾﹔這裏也不是游客常會光顧的

地帶﹐在那些看起來并不起眼却有百年歷史

的老鋪子裏﹐店家依舊使用著幾十年前老

式櫃檯﹐雜貨的擺放形式只依據自己的喜

好﹐極具實用性﹐沒有任何當今所謂的“設

計色彩”﹐但美感和個性却自然地流露其

中。 “逛上海街不僅能買到許多地道的獨家本

土商品 ﹐最重要的是能體味到香港人真實

生活和閑聊中流露的濃鬱人情味。 在這些老

一輩的香港小店﹐誠信待客﹑脚踏實地是他

們經營的根本和哲學﹐這在金錢至上﹑急功

近利的現代社會顯得是那麼的珍貴。 ”2004

年﹐喜愛收集民間舊物的吳文正創辦了宣揚

本土文化精神的“文化葫蘆”公司﹐專門搜

羅在快速前進的社會中被人遺忘的故事和對

象﹐歷經幾年時間做深入采訪和研究﹐再以

意味深刻的圖像和文字出版成書。 近期他出版

的攝影集《街坊 老店》﹐當中一些老店就是

來自上海街。 在尋寶的過程中﹐為了可以深入

拍攝到店鋪﹐吳文正早早便嘗試跟老闆打好

關係﹐從無人理會到閑談兩句﹐現在他已是

不少老闆和夥計的好友﹐自己也好像變成了

上海街的街坊。  這次﹐吳文正便帶我們從廟

街上的天後廟出發﹐一起重溫他始終最難以

釋懷的上海街香港老店。

02 馮滿記

地址﹕上海街203號

馮滿記是上海街的百年老店之一﹐專賣嗎枕﹑藤席﹑金絲褂裙﹑龍鳳被面﹑珠羅蚊帳等舊式傳統的家居用品。 馮

滿記的總行位于新加坡﹐香港這間為分店。 店內的擺設十分簡潔﹐當年手工縫製的傳統新娘服陳列在最前方﹐兩

旁的玻璃櫃被厚厚的棉被和真絲床罩填滿。 有百年歷史的紅底金字馮滿記大招牌懸挂在頂梁柱上方﹐只是單純

地看著這塊沉重的招牌便會發思古幽情。 年過古稀的黃伯是馮滿記的老伙計﹐看見我們進來便放下手中的針線

活前來招呼。 他說﹐現在店裏已經不再手工製作傳統新娘服﹐畢竟穿的人也少了﹐手藝也會慢慢流失。 但龍鳳被

面﹑藤席還是賣得很好﹐有些要給子女張羅婚事的長輩依然會來買這些喜慶的花色。 黃伯又指了指一旁的陳舊的

玻璃櫃子﹐說道﹐店裏賣的最好的就是馮滿記自家出產的各種藥油﹐包括治療肌肉疼痛﹑跌打損傷的黑鬼油﹑紅

花油﹑白花油等﹐種類十分齊全﹐香港僅此一家有賣﹐就連包裝也是百年前的原本設計。 買下他們的藥油後﹐黃

伯也會用歷史感十足的馮滿記紅印包裝紙親自為顧客包裝﹐十分貼心周到。

01 永康藥行

地址﹕上海街212號

在香港中藥鋪子遍布大街小巷﹐但能像永康藥行這樣將上個世紀中期古舊簡樸的傳統裝修風格保存如此完好的確

是不多見。 進入藥行便被一面墻的木制傳統百子櫃所吸引﹐加上窄小的走道擺放的木板凳﹑變得發黃的大挂鐘﹑切

藥材用的側刀﹑後厨的水火爐煲藥罐都是歷史的見證。 吳文正說﹐自己是這裏的老顧客﹐每次來都感覺仿佛時光

倒流。 藥行最初是由聞名港澳的中醫師梁利三于1946年創辦﹐後由其子梁森炎接手﹐專給上海街一帶的居民把脉

醫病﹐藥行堅持以最公道的價錢賣上好的藥材﹐備受街坊鄰裏的信賴﹐每天都門庭若市﹐時常排長龍到街口。 近些

年梁老醫師因年邁漸漸隱退﹐雖後人無意接手﹐但幸好找到現任店主劉先生照顧鋪子﹐更由愛徒塗醫師為出診醫

師﹐堅持梁家祖訓和傳統經驗的同時亦不斷鑽研現代手法﹐發揚中醫精神。 當然﹐來永康藥行除了看病買藥﹐到鋪

子裏參觀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04 祥盛檀香公司

地址﹕上海街185號

從前祥盛是一家專門賣手工檀香扇的商鋪﹐自設工廠聘請專門的師傅精心製作﹐也是少數派專人到南亞采購沉香

的香鋪。 精湛的雕刻技術加上上乘的檀香木使盛祥出產的檀香扇顯得格外的精緻﹐扇動起來飄逸著清新的檀香芬

芳。 製作檀香剩下的材料便用來做成供香和室內使用的熏香﹐但後來由于年輕一輩有意學手工雕刻檀香扇技術的

少之又少﹐手藝便逐漸失傳﹐店鋪也轉為賣供香﹑熏香為主。 在香港許多店鋪或家中都擺有神台及敬奉祖先的牌

位﹐人們每天早晚會上香祈福﹐所以香店的生意當然會有保障。 而至于獨家製作的檀香扇﹐老闆羅先生小心翼翼地

從櫃檯下面拿出來幾把展示給我們看﹐他說﹐目前店裏最後的存貨只剩下幾十把﹐雖然很無奈﹐但也希望能遇上識

貨的買家﹐售價為每把880元港幣。 另外﹐店裏出售的香灰﹑香爐及檀香木屑也是目前最好賣的商品﹐老闆還會逐

步教你如何將檀香木燃出最好的味道﹐愛好熏香的吳文正正是這家店的忠實顧客。 

05 文華洋服

地址﹕上海街176號

文華洋服的老闆李先生是上海街知名的裁縫﹐從1954年入行至今﹐仍堅持親自為顧客量身定做西裝。 回想起半個

世紀前當學徒的經歷﹐他笑著說﹐以前當學徒時須要打點店裏的一切﹐包括洗廁所﹑倒茶水等雜活﹐同時也要十分

留意師父的手藝﹐因為師父是不會手把手地教學徒﹐也不會讓他們動手裁衣﹐靠的就是天分﹐得閑時便拿來廢報紙

練習﹐才練就一身好手藝。 他于1960年獨自開店﹐來光顧的顧客多數是附近運輸公司的白領﹐每年兩季都會找文

華做兩三套西裝。 特別是在新年等高峰時期店內須雇用十幾個人幫忙﹐從早做到晚。 當60年代還沒有很多國際大

品牌進駐時﹐許多人都會花大價錢到洋服店做一套體面的西裝﹐當時一套西裝平均價錢為120元港幣﹐是一名普通

文員一月約三分之一的工資。 今天到文華洋服做一套西裝約2﹐000元﹐雖然現在店裏的生意大不如從前﹐但店裏的

一幫老伙計依然跟隨著他﹐做出來的衣服自然有情有義。                                                                        ■

03 胡和盛珠寶金行

地址﹕上海街201號

始創于1892年的胡和盛珠寶金行緊挨著馮滿記﹐絕對是上海街上屈指一數的老字號金行。 所賣的金飾雖然看來或

許不及周大福這些專賣店的時尚新穎﹐但與之不同的是﹐胡和盛一直沿用祖輩傳下來的老手工技術﹐自家亦有開

設工廠專門製作首飾。 店裏買的金飾中不乏許多傳統款式﹐包括含義鮮明的金猪項鏈﹐雖然如今戴它的人已經不

多﹐但始終象徵著美好祝願﹐而最好賣的當屬龍鳳手鐲﹐是新婚佳人不可少的嫁妝。 胡和盛的總管是今年已經78

歲的張泉海老先生﹐每天他都會十分勤力地來照顧店面﹐幫忙招呼客人。 40年代中他剛到胡和盛工作時﹐金行已

由胡家第二代接手﹐後來傳給了胡的妹夫﹐近年便由他代之管理。  據張總管介紹﹐來店裏光顧的客人多數是這裏

的本地人﹐特別是老一輩﹐記得幾十年前曾是他老顧客的許多年輕婦女﹐如今已經帶著孫兒來挑選結婚金飾﹐還會

堅持選擇胡和盛。 說著他感嘆道時間的飛逝﹐但仍有幸見證了幾代人的歷史。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c.indd 38-39 24/1/2010 17:06:35

Page 16: MING 2010/02

038 039

上海街位于九龍油尖旺區﹐南北走向縱貫油

麻地和旺角﹐建于1887年﹐是香港最早的

一條商業街。 初建時街道的交叉口處設有油

麻地警署﹐因此曾被命名為差館街(Station 

Street)﹐直到1909年為避免與香港島的差館

上街發生混淆﹐政府才决定將它更名為上海

街。 雖然街道命名成其他城市的名字﹐但事

實上它是一個典型的廣東人區域。 從上1920

到 60年代﹐上海街是九龍的商業中心﹐十

分繁華﹐當時的彌敦道還沒有像今天這樣發

展起來﹐住在九龍的居民及附近水上人家

都會來上海街購物。 回想起舊時歲月﹐吳文

正說道﹕“那時的上海街雲集了各種類型的

店鋪﹐但開得最多的是金行﹑雜貨鋪和船隻

用品店。 到了 70年代﹐香港大興土木發展

一旁的彌敦道﹐而上海街則作為行駛巴士的

道路﹐發展相比其他地方滯後一些﹐所以目

前還保留著香港傳統的特色﹐特別是六七十

年代的生活痕迹現在都還能在這裏集中找

到﹐這也是整條街最吸引人的地方。 ”

就這樣﹐上海街的時間仿佛一直定格在老香

港的六七十年代﹐富有濃厚的歷史感。 在這

裏你聽不到排成行的車輛發出吵人的喇叭

聲﹐只見剛買過菜滿載而歸的大伯騎著自行

車慢悠悠地行駛在道路中央﹑三世同堂的店

主精心擺弄著自家歷代販賣的貨品﹑年過七

旬的老人携同兒孫來到年輕時便經常光顧的

金店挑選首飾﹔這裏也不是游客常會光顧的

地帶﹐在那些看起來并不起眼却有百年歷史

的老鋪子裏﹐店家依舊使用著幾十年前老

式櫃檯﹐雜貨的擺放形式只依據自己的喜

好﹐極具實用性﹐沒有任何當今所謂的“設

計色彩”﹐但美感和個性却自然地流露其

中。 “逛上海街不僅能買到許多地道的獨家本

土商品 ﹐最重要的是能體味到香港人真實

生活和閑聊中流露的濃鬱人情味。 在這些老

一輩的香港小店﹐誠信待客﹑脚踏實地是他

們經營的根本和哲學﹐這在金錢至上﹑急功

近利的現代社會顯得是那麼的珍貴。 ”2004

年﹐喜愛收集民間舊物的吳文正創辦了宣揚

本土文化精神的“文化葫蘆”公司﹐專門搜

羅在快速前進的社會中被人遺忘的故事和對

象﹐歷經幾年時間做深入采訪和研究﹐再以

意味深刻的圖像和文字出版成書。 近期他出版

的攝影集《街坊 老店》﹐當中一些老店就是

來自上海街。 在尋寶的過程中﹐為了可以深入

拍攝到店鋪﹐吳文正早早便嘗試跟老闆打好

關係﹐從無人理會到閑談兩句﹐現在他已是

不少老闆和夥計的好友﹐自己也好像變成了

上海街的街坊。  這次﹐吳文正便帶我們從廟

街上的天後廟出發﹐一起重溫他始終最難以

釋懷的上海街香港老店。

02 馮滿記

地址﹕上海街203號

馮滿記是上海街的百年老店之一﹐專賣嗎枕﹑藤席﹑金絲褂裙﹑龍鳳被面﹑珠羅蚊帳等舊式傳統的家居用品。 馮

滿記的總行位于新加坡﹐香港這間為分店。 店內的擺設十分簡潔﹐當年手工縫製的傳統新娘服陳列在最前方﹐兩

旁的玻璃櫃被厚厚的棉被和真絲床罩填滿。 有百年歷史的紅底金字馮滿記大招牌懸挂在頂梁柱上方﹐只是單純

地看著這塊沉重的招牌便會發思古幽情。 年過古稀的黃伯是馮滿記的老伙計﹐看見我們進來便放下手中的針線

活前來招呼。 他說﹐現在店裏已經不再手工製作傳統新娘服﹐畢竟穿的人也少了﹐手藝也會慢慢流失。 但龍鳳被

面﹑藤席還是賣得很好﹐有些要給子女張羅婚事的長輩依然會來買這些喜慶的花色。 黃伯又指了指一旁的陳舊的

玻璃櫃子﹐說道﹐店裏賣的最好的就是馮滿記自家出產的各種藥油﹐包括治療肌肉疼痛﹑跌打損傷的黑鬼油﹑紅

花油﹑白花油等﹐種類十分齊全﹐香港僅此一家有賣﹐就連包裝也是百年前的原本設計。 買下他們的藥油後﹐黃

伯也會用歷史感十足的馮滿記紅印包裝紙親自為顧客包裝﹐十分貼心周到。

01 永康藥行

地址﹕上海街212號

在香港中藥鋪子遍布大街小巷﹐但能像永康藥行這樣將上個世紀中期古舊簡樸的傳統裝修風格保存如此完好的確

是不多見。 進入藥行便被一面墻的木制傳統百子櫃所吸引﹐加上窄小的走道擺放的木板凳﹑變得發黃的大挂鐘﹑切

藥材用的側刀﹑後厨的水火爐煲藥罐都是歷史的見證。 吳文正說﹐自己是這裏的老顧客﹐每次來都感覺仿佛時光

倒流。 藥行最初是由聞名港澳的中醫師梁利三于1946年創辦﹐後由其子梁森炎接手﹐專給上海街一帶的居民把脉

醫病﹐藥行堅持以最公道的價錢賣上好的藥材﹐備受街坊鄰裏的信賴﹐每天都門庭若市﹐時常排長龍到街口。 近些

年梁老醫師因年邁漸漸隱退﹐雖後人無意接手﹐但幸好找到現任店主劉先生照顧鋪子﹐更由愛徒塗醫師為出診醫

師﹐堅持梁家祖訓和傳統經驗的同時亦不斷鑽研現代手法﹐發揚中醫精神。 當然﹐來永康藥行除了看病買藥﹐到鋪

子裏參觀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04 祥盛檀香公司

地址﹕上海街185號

從前祥盛是一家專門賣手工檀香扇的商鋪﹐自設工廠聘請專門的師傅精心製作﹐也是少數派專人到南亞采購沉香

的香鋪。 精湛的雕刻技術加上上乘的檀香木使盛祥出產的檀香扇顯得格外的精緻﹐扇動起來飄逸著清新的檀香芬

芳。 製作檀香剩下的材料便用來做成供香和室內使用的熏香﹐但後來由于年輕一輩有意學手工雕刻檀香扇技術的

少之又少﹐手藝便逐漸失傳﹐店鋪也轉為賣供香﹑熏香為主。 在香港許多店鋪或家中都擺有神台及敬奉祖先的牌

位﹐人們每天早晚會上香祈福﹐所以香店的生意當然會有保障。 而至于獨家製作的檀香扇﹐老闆羅先生小心翼翼地

從櫃檯下面拿出來幾把展示給我們看﹐他說﹐目前店裏最後的存貨只剩下幾十把﹐雖然很無奈﹐但也希望能遇上識

貨的買家﹐售價為每把880元港幣。 另外﹐店裏出售的香灰﹑香爐及檀香木屑也是目前最好賣的商品﹐老闆還會逐

步教你如何將檀香木燃出最好的味道﹐愛好熏香的吳文正正是這家店的忠實顧客。 

05 文華洋服

地址﹕上海街176號

文華洋服的老闆李先生是上海街知名的裁縫﹐從1954年入行至今﹐仍堅持親自為顧客量身定做西裝。 回想起半個

世紀前當學徒的經歷﹐他笑著說﹐以前當學徒時須要打點店裏的一切﹐包括洗廁所﹑倒茶水等雜活﹐同時也要十分

留意師父的手藝﹐因為師父是不會手把手地教學徒﹐也不會讓他們動手裁衣﹐靠的就是天分﹐得閑時便拿來廢報紙

練習﹐才練就一身好手藝。 他于1960年獨自開店﹐來光顧的顧客多數是附近運輸公司的白領﹐每年兩季都會找文

華做兩三套西裝。 特別是在新年等高峰時期店內須雇用十幾個人幫忙﹐從早做到晚。 當60年代還沒有很多國際大

品牌進駐時﹐許多人都會花大價錢到洋服店做一套體面的西裝﹐當時一套西裝平均價錢為120元港幣﹐是一名普通

文員一月約三分之一的工資。 今天到文華洋服做一套西裝約2﹐000元﹐雖然現在店裏的生意大不如從前﹐但店裏的

一幫老伙計依然跟隨著他﹐做出來的衣服自然有情有義。                                                                        ■

03 胡和盛珠寶金行

地址﹕上海街201號

始創于1892年的胡和盛珠寶金行緊挨著馮滿記﹐絕對是上海街上屈指一數的老字號金行。 所賣的金飾雖然看來或

許不及周大福這些專賣店的時尚新穎﹐但與之不同的是﹐胡和盛一直沿用祖輩傳下來的老手工技術﹐自家亦有開

設工廠專門製作首飾。 店裏買的金飾中不乏許多傳統款式﹐包括含義鮮明的金猪項鏈﹐雖然如今戴它的人已經不

多﹐但始終象徵著美好祝願﹐而最好賣的當屬龍鳳手鐲﹐是新婚佳人不可少的嫁妝。 胡和盛的總管是今年已經78

歲的張泉海老先生﹐每天他都會十分勤力地來照顧店面﹐幫忙招呼客人。 40年代中他剛到胡和盛工作時﹐金行已

由胡家第二代接手﹐後來傳給了胡的妹夫﹐近年便由他代之管理。  據張總管介紹﹐來店裏光顧的客人多數是這裏

的本地人﹐特別是老一輩﹐記得幾十年前曾是他老顧客的許多年輕婦女﹐如今已經帶著孫兒來挑選結婚金飾﹐還會

堅持選擇胡和盛。 說著他感嘆道時間的飛逝﹐但仍有幸見證了幾代人的歷史。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1c.indd 38-39 24/1/2010 17:06:35

Page 17: MING 2010/02

041

香港﹐是一座移民之都﹐它的自由﹑開放﹑中西文化的交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移居到這片土

地。 John Batten曾經環游世界﹐却只視香港為第二故鄉。 17年前﹐深愛東方文化的他追隨心愛的人

從澳大利亞來到蕞爾小島﹐愛情過去﹐自由是他定居在這裏的唯一理由。 John Batten和許多白人一

樣都住在中環一帶﹐但他坦言﹐自己更喜歡漫步在北角這種更真實反映現實生活的區域﹐在這裏抬頭

便能看到許多具有香港特色却逐漸在消失的漂亮建築﹐也可以駐足欣賞老式粵劇院布告欄上的字體設

計﹐轉個彎再到隱藏于高樓底層的地下城一探究竟。 總之﹐逛北角須要好好地仔細觀察﹐從細節中體

會它的存在。  

Hong K

ong Walkers

北角﹕香港現實生活的反映

Joh

n B

atte

n

“我喜歡漫步在北角這種更真實反映現實生

活的區域﹐從每一個細節中感受香港文化 。 ” 

——John Batten

經常活躍在香港及亞洲舉行的各類藝術展覽及文化活動中

的John Batten﹐1992年從澳大利亞移居香港。 愛好當代藝

術﹑攝影和陶瓷的他曾為《南華早報》﹑  《Asian Art  News》

等多份海內外報刊雜志撰寫藝術文化及政策等課題的評

論。 1997年創辦約翰百德畫廊﹐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

會會員﹑香港藝術文獻庫及la space顧問等職位﹐並大力推行

香港文化的保育活動。 

撰文_韓多妮      攝影_周耀恩﹑謝浩然

英皇道 起點

書局街

糖水道

渣華道

和富街

東區走廊

油街藝術村  

( 已關閉 )

終點

電氣道

大強街

1

23

4

5

北角英皇道上密集地林立的大廈。 

北角區砲台山地鐵站外的登山樓梯。(圖片由John Batten提供) 

040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0-41 24/1/2010 16:56:07

Page 18: MING 2010/02

041

香港﹐是一座移民之都﹐它的自由﹑開放﹑中西文化的交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移居到這片土

地。 John Batten曾經環游世界﹐却只視香港為第二故鄉。 17年前﹐深愛東方文化的他追隨心愛的人

從澳大利亞來到蕞爾小島﹐愛情過去﹐自由是他定居在這裏的唯一理由。 John Batten和許多白人一

樣都住在中環一帶﹐但他坦言﹐自己更喜歡漫步在北角這種更真實反映現實生活的區域﹐在這裏抬頭

便能看到許多具有香港特色却逐漸在消失的漂亮建築﹐也可以駐足欣賞老式粵劇院布告欄上的字體設

計﹐轉個彎再到隱藏于高樓底層的地下城一探究竟。 總之﹐逛北角須要好好地仔細觀察﹐從細節中體

會它的存在。  

Hong K

ong Walkers

北角﹕香港現實生活的反映

Joh

n B

atte

n

“我喜歡漫步在北角這種更真實反映現實生

活的區域﹐從每一個細節中感受香港文化 。 ” 

——John Batten

經常活躍在香港及亞洲舉行的各類藝術展覽及文化活動中

的John Batten﹐1992年從澳大利亞移居香港。 愛好當代藝

術﹑攝影和陶瓷的他曾為《南華早報》﹑  《Asian Art  News》

等多份海內外報刊雜志撰寫藝術文化及政策等課題的評

論。 1997年創辦約翰百德畫廊﹐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

會會員﹑香港藝術文獻庫及la space顧問等職位﹐並大力推行

香港文化的保育活動。 

撰文_韓多妮      攝影_周耀恩﹑謝浩然

英皇道 起點

書局街

糖水道

渣華道

和富街

東區走廊

油街藝術村  

( 已關閉 )

終點

電氣道

大強街

1

23

4

5

北角英皇道上密集地林立的大廈。 

北角區砲台山地鐵站外的登山樓梯。(圖片由John Batten提供) 

040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0-41 24/1/2010 16:56:07

Page 19: MING 2010/02

042 043

02 德興隆

地址﹕馬寶道1號N

從新光戲院東邊書局街走上去左邊的第一條街是馬

寶道﹐John帶我們穿過一條賣服裝的街市後﹐來

到隱藏于一片防雨棚之下的德興隆豆漿豆花店﹐這

也是他一次不經意間路過時發現的老店﹐已有50

多年的歷史。 除了賣豆制產品外﹐還有售各種上海

糕點﹐想必半個多世紀前這裏的顧客大多都是上海

的新移民。 店面並不起眼﹐店內許多擺設和幾十年

前並無兩樣。 John點了一碗豆花﹐“我最喜歡將擺

在桌面的黃糖撒在豆花上﹐簡單又美味。 ”德興隆

是一家廣東移民的家族生意﹐由老闆廖先生的爺爺

傳下來。 與其他豆漿店不同的是﹐廖老闆一直沿用

老方法製作豆腐—— 用石磨磨黃豆﹐並用火水煮豆

漿—— 而不是現代的高效率手法。 每天他都親自來

做﹐忙到連說話的工夫都沒有。 老闆說﹐雖然現在

周邊已經開了很多同類店鋪﹐競爭力也很大﹐但多

虧周邊一直光顧的老鄰居才能讓祖輩傳下來的手藝

得以延續。 

01 新光戲院

地址﹕英皇道432號

新光戲院是香港僅存的少數粵劇殿堂﹐成立于

1972年。 在北角地鐵B1出口﹐便可看到戲院的大

招牌懸挂于斜對面樓宇間。 戲院的裝修很具老香港

傳統風格﹐特別是房頂相互連接的圓形吊燈和依舊

用燈泡照亮的花牌﹐在今天的各地戲院中已不多

見。 John在一次路過時發現﹐劇院布告欄上“不

日”的這兩個字的設計別具一格﹐玻璃質地並帶有

細小的三個條紋﹐從6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和現

時街上遍布的計算機設計字體有很大的反差﹐好像

有一種溫暖的情感滲透其中。 就在幾個月前戲院還

堅持在黑板上用人工手寫當日放映的劇目﹐現在換

上了海報﹐這種習慣的消失也讓John覺得有點可

惜。 近年開業近40年的戲院飽受到加租的困擾﹐最

近一次簽約是在去年2月﹐續約僅為3年﹐之後何

去何從仍是未知數。 

北角﹐位于港島東區﹐西起興發街及屈臣

道﹐東至英皇道和民新街的交界處。 這個北

臨維多利亞港灣的海角﹐可以說是香港的一

個“移民角”﹐從無人問津的濱海荒地變成了

超凡脫俗的“小上海”﹐後來又被人稱為“小

福建” ﹐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外來人的步伐。 上

個世紀初期﹐北角人烟稀少﹐只有輪渡公司

和貨倉碼頭﹐直至被那場翻天覆地的省港大

罷工嚴重影響後﹐才開始在春秧街一帶興建

住宅區。 二戰過後﹐大批上海新移民涌入香

港﹐也帶來了他們的海派文化和生活習慣。 上

海人聚集在北角渣華道﹑春秧街和馬寶道等

地﹐多數都住在高級公寓裏。 或許老一輩人

還記得50年代初期﹐由皇都戲院到北角電

車總站的一段英皇道突然拔地而起了許多新

樓﹐因此北角當時也成了“南來新貴的地

頭”。 到了80年代﹐這裏又開始大面積建立廉

價屋邨﹐來自福建的新移民和本地人隨之遷

入﹐從那時起北角便總是被人們冠以“小福

建”的稱號。  

近十幾年在北角建起許多高級酒店﹐這一帶

也聚集了不少來自八方的游客﹐但大部分人

都只把北角視為“酒店所在地”﹐更願意搭

地鐵往西坐兩站到銅鑼灣或者中環逛街﹐殊

不知夜晚歸來所入住的區域才是用心體會

特色香港的地方 。 John與我們約在北角地

鐵站B1出口見面﹐還隨身帶著他的便携式

相機。 他說﹐來香港十幾年﹐深刻體會到它

的包容力﹐許多文化在這裏都能得到肯定和

共融﹐無論你是上海人﹑福建人還是外國

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所以﹐儘管他

逛過無數次北角﹐但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發

現。 這次的北角漫步﹐John會帶我看看那些

過去連本地人都未必會留意到的地方﹐他也

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J ohn B a t t e n 北角 , 2009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2-43 24/1/2010 16:58:15

Page 20: MING 2010/02

042 043

02 德興隆

地址﹕馬寶道1號N

從新光戲院東邊書局街走上去左邊的第一條街是馬

寶道﹐John帶我們穿過一條賣服裝的街市後﹐來

到隱藏于一片防雨棚之下的德興隆豆漿豆花店﹐這

也是他一次不經意間路過時發現的老店﹐已有50

多年的歷史。 除了賣豆制產品外﹐還有售各種上海

糕點﹐想必半個多世紀前這裏的顧客大多都是上海

的新移民。 店面並不起眼﹐店內許多擺設和幾十年

前並無兩樣。 John點了一碗豆花﹐“我最喜歡將擺

在桌面的黃糖撒在豆花上﹐簡單又美味。 ”德興隆

是一家廣東移民的家族生意﹐由老闆廖先生的爺爺

傳下來。 與其他豆漿店不同的是﹐廖老闆一直沿用

老方法製作豆腐—— 用石磨磨黃豆﹐並用火水煮豆

漿—— 而不是現代的高效率手法。 每天他都親自來

做﹐忙到連說話的工夫都沒有。 老闆說﹐雖然現在

周邊已經開了很多同類店鋪﹐競爭力也很大﹐但多

虧周邊一直光顧的老鄰居才能讓祖輩傳下來的手藝

得以延續。 

01 新光戲院

地址﹕英皇道432號

新光戲院是香港僅存的少數粵劇殿堂﹐成立于

1972年。 在北角地鐵B1出口﹐便可看到戲院的大

招牌懸挂于斜對面樓宇間。 戲院的裝修很具老香港

傳統風格﹐特別是房頂相互連接的圓形吊燈和依舊

用燈泡照亮的花牌﹐在今天的各地戲院中已不多

見。 John在一次路過時發現﹐劇院布告欄上“不

日”的這兩個字的設計別具一格﹐玻璃質地並帶有

細小的三個條紋﹐從6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和現

時街上遍布的計算機設計字體有很大的反差﹐好像

有一種溫暖的情感滲透其中。 就在幾個月前戲院還

堅持在黑板上用人工手寫當日放映的劇目﹐現在換

上了海報﹐這種習慣的消失也讓John覺得有點可

惜。 近年開業近40年的戲院飽受到加租的困擾﹐最

近一次簽約是在去年2月﹐續約僅為3年﹐之後何

去何從仍是未知數。 

北角﹐位于港島東區﹐西起興發街及屈臣

道﹐東至英皇道和民新街的交界處。 這個北

臨維多利亞港灣的海角﹐可以說是香港的一

個“移民角”﹐從無人問津的濱海荒地變成了

超凡脫俗的“小上海”﹐後來又被人稱為“小

福建” ﹐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外來人的步伐。 上

個世紀初期﹐北角人烟稀少﹐只有輪渡公司

和貨倉碼頭﹐直至被那場翻天覆地的省港大

罷工嚴重影響後﹐才開始在春秧街一帶興建

住宅區。 二戰過後﹐大批上海新移民涌入香

港﹐也帶來了他們的海派文化和生活習慣。 上

海人聚集在北角渣華道﹑春秧街和馬寶道等

地﹐多數都住在高級公寓裏。 或許老一輩人

還記得50年代初期﹐由皇都戲院到北角電

車總站的一段英皇道突然拔地而起了許多新

樓﹐因此北角當時也成了“南來新貴的地

頭”。 到了80年代﹐這裏又開始大面積建立廉

價屋邨﹐來自福建的新移民和本地人隨之遷

入﹐從那時起北角便總是被人們冠以“小福

建”的稱號。  

近十幾年在北角建起許多高級酒店﹐這一帶

也聚集了不少來自八方的游客﹐但大部分人

都只把北角視為“酒店所在地”﹐更願意搭

地鐵往西坐兩站到銅鑼灣或者中環逛街﹐殊

不知夜晚歸來所入住的區域才是用心體會

特色香港的地方 。 John與我們約在北角地

鐵站B1出口見面﹐還隨身帶著他的便携式

相機。 他說﹐來香港十幾年﹐深刻體會到它

的包容力﹐許多文化在這裏都能得到肯定和

共融﹐無論你是上海人﹑福建人還是外國

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所以﹐儘管他

逛過無數次北角﹐但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發

現。 這次的北角漫步﹐John會帶我看看那些

過去連本地人都未必會留意到的地方﹐他也

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J ohn B a t t e n 北角 , 2009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2-43 24/1/2010 16:58:15

Page 21: MING 2010/02

044 045

03 春秧街街市

從馬寶道穿過糖水道上天橋﹐我們來到從前上海人的聚集地之一—— 春秧街。 這是一條多變的街道﹐從單純的一條

街變成一條電車道﹐然後又演變成了街市。 沿途可以見到各種類型的攤販﹐水果攤﹑肉鋪﹑服裝攤混雜在一起﹐叫

賣聲更是此起彼落。 從前這些攤位占據的道路兩旁﹐後來為了紓緩擁擠的空間﹐一邊的商戶被遷走﹐另一邊仍留

在原地。 極力推行文化保育運動的John對這種改變給予了肯定﹐“雖然遷走了一邊﹐但街道的整個風貌沒有被破

壞。 ”在這裏你還能看到香港生活最樸實的一面﹕路兩旁建有舊式的矮層公寓﹐各家各戶的窗戶外晾滿了衣服﹐還

有臘肉。 因為附近建有北角電車總站﹐所以這條街也是緩緩前進的電車必經之路﹐電車軌道占據了道路中央﹐却並

不影響穿梭于商鋪之間的老街坊的步伐﹐伴隨著身後電車叮叮咚咚路過的聲音﹐他們盡情地在街邊的攤位上挑選衣

衫﹐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老香港街市風光。

05 北角地下城

“地下城”是寸土寸金的香港的一種“特色商城”﹐主要聚集在北角﹑尖沙咀﹑旺角等人口密度高的地區。 從街邊走

過﹐如果不仔細尋找﹐你幾乎不會想到轉身從一幢公寓的小門進入﹐裏面却別有洞天。 由于在建房時地下層留有許

多空間﹐商家們利用這些地方﹐商戶多了便形成了商場﹐在北角的英皇道上每隔幾步就能找到一家這樣的“地下

城”。

John這次帶我們去一間他十分喜愛的“猫書店”﹐位于英皇道193-241號的地下(英皇中心商場)﹐由森記圖書公

司和鐵道館二手書店兩間組成。 進到店中﹐與你打招呼的不是老闆﹐而是上躥下跳的24只猫﹐它們全是由店長所

收養﹐占據了書櫃﹑書堆間﹑椅子下等各個角落。 每天早上夥計開門﹐第一件事便是整理猫窩和猫沙﹐猫咪們大步

流星地漫步于兩家店鋪之間。 John打趣說道﹐ “這些猫一定很聰明﹐因為它們住在書店呀﹗”正在給小猫喂奶的夥

計說﹐書店收養流浪猫已有十多年﹐也歡迎顧客來領養﹐但只限2-3個月的幼猫﹐因為大一些的已經熟悉了書店的

環境便會繼續照顧下去﹐領養前他們會負責地對領養者的起居習慣和家庭情况做一個基本的調查﹐符合條件的方可

辦理領養手續。                                                                                                                            ■

04 電車總站食堂

這是電車司機食堂﹐設于北角電車總站站臺正中間的一個房間﹐電車進站後司機下車只須兩步便可以吃上熱呼呼的

飯菜。 食堂雖有些簡陋﹐但伸頭仔細觀察裏面的餐牌和餐桌便能感覺出它的歲月痕迹。 John曾經好奇地扣門詢問是

否可以賣他一份﹐可惜遭到拒絕﹐職員對他說食堂只對內部員工開放。 

從香港中環天星碼頭往長洲的船分兩種——快船及慢船﹐乘搭快船需時約35分鐘﹐早上出發的

話﹐在船上慢條斯理地用過早餐便到達。 “我比較喜歡乘慢船﹐其實也不過是多花15分鐘。 小時候在

市區上學﹐黃昏放學時在船上多會看到日落﹐由於長洲在香港的西南方﹐船隻自中環往西行﹐仿彿追

逐著夕陽﹐景色很美。 ”長洲為劉智聰帶來很多美好的記憶﹐這不過是其中一幕。 

Hong K

ong Walkers

長洲

小島上的緩慢時光

劉智聰

“很多人都說香港很小﹐沒多少地方可以

去﹐但其實不過是因為大家只會到某些區域而

已。 正如長洲﹐大部分旅客只會在碼頭附近的

大街溜達﹐卻不知道島上還有很多有趣的地

方。 ” —— 劉智聰

多年來從事電視廣告製作美術指導的劉智聰﹐現職多媒體

製作總監。 於英國修讀室內設計﹐然而喜愛的卻是電影﹑攝

影﹑拾荒及旅行。 1994年﹐劉智聰以中環荒廢了的高街鬼屋

作為攝影題材﹐並於2000年開始重拾廢墟這題材進行攝影創

作﹐其他創作媒介包括獨立電影﹑錄像及拾荒裝置藝術創作

等。 生長於長洲的他﹐曾一度遷到市區居住﹐未幾又再重回島

上。 對他來說﹐這個寧靜的小島不單只體現了老社區的鄰里生

活文化﹐同時也象徵著他個人的身份認同。 

撰文_林琪香      攝影_周耀恩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4-45 24/1/2010 16:59:51

Page 22: MING 2010/02

044 045

03 春秧街街市

從馬寶道穿過糖水道上天橋﹐我們來到從前上海人的聚集地之一—— 春秧街。 這是一條多變的街道﹐從單純的一條

街變成一條電車道﹐然後又演變成了街市。 沿途可以見到各種類型的攤販﹐水果攤﹑肉鋪﹑服裝攤混雜在一起﹐叫

賣聲更是此起彼落。 從前這些攤位占據的道路兩旁﹐後來為了紓緩擁擠的空間﹐一邊的商戶被遷走﹐另一邊仍留

在原地。 極力推行文化保育運動的John對這種改變給予了肯定﹐“雖然遷走了一邊﹐但街道的整個風貌沒有被破

壞。 ”在這裏你還能看到香港生活最樸實的一面﹕路兩旁建有舊式的矮層公寓﹐各家各戶的窗戶外晾滿了衣服﹐還

有臘肉。 因為附近建有北角電車總站﹐所以這條街也是緩緩前進的電車必經之路﹐電車軌道占據了道路中央﹐却並

不影響穿梭于商鋪之間的老街坊的步伐﹐伴隨著身後電車叮叮咚咚路過的聲音﹐他們盡情地在街邊的攤位上挑選衣

衫﹐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老香港街市風光。

05 北角地下城

“地下城”是寸土寸金的香港的一種“特色商城”﹐主要聚集在北角﹑尖沙咀﹑旺角等人口密度高的地區。 從街邊走

過﹐如果不仔細尋找﹐你幾乎不會想到轉身從一幢公寓的小門進入﹐裏面却別有洞天。 由于在建房時地下層留有許

多空間﹐商家們利用這些地方﹐商戶多了便形成了商場﹐在北角的英皇道上每隔幾步就能找到一家這樣的“地下

城”。

John這次帶我們去一間他十分喜愛的“猫書店”﹐位于英皇道193-241號的地下(英皇中心商場)﹐由森記圖書公

司和鐵道館二手書店兩間組成。 進到店中﹐與你打招呼的不是老闆﹐而是上躥下跳的24只猫﹐它們全是由店長所

收養﹐占據了書櫃﹑書堆間﹑椅子下等各個角落。 每天早上夥計開門﹐第一件事便是整理猫窩和猫沙﹐猫咪們大步

流星地漫步于兩家店鋪之間。 John打趣說道﹐ “這些猫一定很聰明﹐因為它們住在書店呀﹗”正在給小猫喂奶的夥

計說﹐書店收養流浪猫已有十多年﹐也歡迎顧客來領養﹐但只限2-3個月的幼猫﹐因為大一些的已經熟悉了書店的

環境便會繼續照顧下去﹐領養前他們會負責地對領養者的起居習慣和家庭情况做一個基本的調查﹐符合條件的方可

辦理領養手續。                                                                                                                            ■

04 電車總站食堂

這是電車司機食堂﹐設于北角電車總站站臺正中間的一個房間﹐電車進站後司機下車只須兩步便可以吃上熱呼呼的

飯菜。 食堂雖有些簡陋﹐但伸頭仔細觀察裏面的餐牌和餐桌便能感覺出它的歲月痕迹。 John曾經好奇地扣門詢問是

否可以賣他一份﹐可惜遭到拒絕﹐職員對他說食堂只對內部員工開放。 

從香港中環天星碼頭往長洲的船分兩種——快船及慢船﹐乘搭快船需時約35分鐘﹐早上出發的

話﹐在船上慢條斯理地用過早餐便到達。 “我比較喜歡乘慢船﹐其實也不過是多花15分鐘。 小時候在

市區上學﹐黃昏放學時在船上多會看到日落﹐由於長洲在香港的西南方﹐船隻自中環往西行﹐仿彿追

逐著夕陽﹐景色很美。 ”長洲為劉智聰帶來很多美好的記憶﹐這不過是其中一幕。 

Hong K

ong Walkers

長洲

小島上的緩慢時光

劉智聰

“很多人都說香港很小﹐沒多少地方可以

去﹐但其實不過是因為大家只會到某些區域而

已。 正如長洲﹐大部分旅客只會在碼頭附近的

大街溜達﹐卻不知道島上還有很多有趣的地

方。 ” —— 劉智聰

多年來從事電視廣告製作美術指導的劉智聰﹐現職多媒體

製作總監。 於英國修讀室內設計﹐然而喜愛的卻是電影﹑攝

影﹑拾荒及旅行。 1994年﹐劉智聰以中環荒廢了的高街鬼屋

作為攝影題材﹐並於2000年開始重拾廢墟這題材進行攝影創

作﹐其他創作媒介包括獨立電影﹑錄像及拾荒裝置藝術創作

等。 生長於長洲的他﹐曾一度遷到市區居住﹐未幾又再重回島

上。 對他來說﹐這個寧靜的小島不單只體現了老社區的鄰里生

活文化﹐同時也象徵著他個人的身份認同。 

撰文_林琪香      攝影_周耀恩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4-45 24/1/2010 16:59:51

Page 23: MING 2010/02

新興街

海旁街

關公  

忠義亭

花屏路

警署徑

長洲渡輪碼頭

大新後街

大新街

東灣海灘

南氹灘

南氹灣路

起點

終點

觀音廟

觀音灣

1

2

34

5

046 047

01  碼頭附近的告示廣告板是長洲的特色之一﹐在

彩色噴畫廣告盛行的年代﹐這些廣告板仍只採

用簡單的手寫字。 島民只須給予數百塊錢便能進

行數天的告示﹐藍白的告示多是關於喪禮﹐另

外還有紅色的告示則多是島上餐廳的廣告﹐而

這種大型竹牌通常與街坊會有關。 

對於旅客或居於市區的港人來說﹐長洲最聞

名的大概是鹹魚﹑蝦膏﹑張保仔洞以及奧運

風帆金牌得主李麗珊。 這個人口不足三萬的

小島於假日時格外熱鬧﹐碼頭附近新興海傍

街的手信店﹑海鮮店聚滿度假的人們﹐旅客

聚集在碼頭外出租度假屋的攤檔前﹐單車

三三兩兩地穿行於大街小巷中﹐夏季時著名

的東灣海灘上更是一片人山人海。 不過﹐對

於在長洲成長的劉智聰來說﹐要先抱著冒險

精神放任自己的腳步﹐離開大街﹐於島上穿

山越嶺﹐踏遍每一條小街與山徑﹐方能發掘

到鮮為人知卻最能傳達這小島獨有社區氣息

的場所。 “在長洲﹐除了小型的救護車及安

老院用以接載老人的小車外﹐幾乎沒有汽車

行駛﹐即使是小學生也可以安全地在島上自

由活動。 ”劉智聰小時候最愛與朋友結伴在

島上“歷險”﹐走進每家殘破不堪的廢棄大

宅﹐後來﹐“廢墟”更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重點

之一。 “在市區中的廢墟多是重門深鎖的﹐但

在長洲上你卻能找到好些可以自由出入的荒

廢樓房。 我不大清楚它們的歷史﹐然而身處其

中時立時會想象連翩﹐幻想曾生活在這裡的

人們是何許模樣﹐那些破落的牆壁﹑失修的

噴泉原來的樣子又是如何……”

長洲的時間流動得特別慢﹐當市區急速發

展﹐數年便變一變臉的時候﹐劉智聰說長洲

的模樣仍與他兒時的沒太大差別。 長洲仍保

留著舊社區獨有的鄰里關係﹐老人們在店舖

前聚首﹐過路的人相互問好﹐島民們守望相

助﹐造就了島上濃厚的親和氣氛。 回憶植根在

土地上﹐沒有被連根拔起﹐這次劉智聰便帶

領我們游歷幾處滿載回憶的地方。 

01

劉智聰 長洲 , 2000 -2010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6-47 24/1/2010 17:00:31

Page 24: MING 2010/02

新興街

海旁街

關公  

忠義亭

花屏路

警署徑

長洲渡輪碼頭

大新後街

大新街

東灣海灘

南氹灘

南氹灣路

起點

終點

觀音廟

觀音灣

1

2

34

5

046 047

01  碼頭附近的告示廣告板是長洲的特色之一﹐在

彩色噴畫廣告盛行的年代﹐這些廣告板仍只採

用簡單的手寫字。 島民只須給予數百塊錢便能進

行數天的告示﹐藍白的告示多是關於喪禮﹐另

外還有紅色的告示則多是島上餐廳的廣告﹐而

這種大型竹牌通常與街坊會有關。 

對於旅客或居於市區的港人來說﹐長洲最聞

名的大概是鹹魚﹑蝦膏﹑張保仔洞以及奧運

風帆金牌得主李麗珊。 這個人口不足三萬的

小島於假日時格外熱鬧﹐碼頭附近新興海傍

街的手信店﹑海鮮店聚滿度假的人們﹐旅客

聚集在碼頭外出租度假屋的攤檔前﹐單車

三三兩兩地穿行於大街小巷中﹐夏季時著名

的東灣海灘上更是一片人山人海。 不過﹐對

於在長洲成長的劉智聰來說﹐要先抱著冒險

精神放任自己的腳步﹐離開大街﹐於島上穿

山越嶺﹐踏遍每一條小街與山徑﹐方能發掘

到鮮為人知卻最能傳達這小島獨有社區氣息

的場所。 “在長洲﹐除了小型的救護車及安

老院用以接載老人的小車外﹐幾乎沒有汽車

行駛﹐即使是小學生也可以安全地在島上自

由活動。 ”劉智聰小時候最愛與朋友結伴在

島上“歷險”﹐走進每家殘破不堪的廢棄大

宅﹐後來﹐“廢墟”更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重點

之一。 “在市區中的廢墟多是重門深鎖的﹐但

在長洲上你卻能找到好些可以自由出入的荒

廢樓房。 我不大清楚它們的歷史﹐然而身處其

中時立時會想象連翩﹐幻想曾生活在這裡的

人們是何許模樣﹐那些破落的牆壁﹑失修的

噴泉原來的樣子又是如何……”

長洲的時間流動得特別慢﹐當市區急速發

展﹐數年便變一變臉的時候﹐劉智聰說長洲

的模樣仍與他兒時的沒太大差別。 長洲仍保

留著舊社區獨有的鄰里關係﹐老人們在店舖

前聚首﹐過路的人相互問好﹐島民們守望相

助﹐造就了島上濃厚的親和氣氛。 回憶植根在

土地上﹐沒有被連根拔起﹐這次劉智聰便帶

領我們游歷幾處滿載回憶的地方。 

01

劉智聰 長洲 , 2000 -2010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6-47 24/1/2010 17:00:31

Page 25: MING 2010/02

048 049

05 通記茶餐廳

通記茶餐廳在長洲碼頭旁的小食里中﹐專售湯粉

麵﹐而其中最聞名的是新鮮魷魚。 已經營了20多年

的通記﹐由於與長洲的漁民相熟﹐一早便能夠拿到

第一手的海鮮﹐率先挑選最新鮮的魷魚﹐因此品質

特別優秀。 然而﹐若趕上颱風或魚穫不佳﹐當天便

沒有魷魚供應。 通記的魷魚極受食客歡迎﹐劉智聰

以往常目睹主婦們疾步走來﹐向店員大聲詢問有否

魷魚。 由於被問得煩﹐店主便在店內設置燈箱﹐寫

著“今日有鮮魷”﹐其中的“有”字是可撕下的﹐撕

下後便成“冇”(沒有的意思)﹐自此食客一進店便

知道當天能否吃到魷魚了。 劉智聰不吃魷魚﹐卻經

常光顧通記﹐冬季時他愛吃其沙爹肥牛﹐而夏季時

則愛其鹹瘦肉﹐這兩種食材都是在市區的粉麵店甚

少見到的。   ■

01 長洲戲院

以往長洲內有兩家戲院﹐一家是已經清拆改建為住

宅的金龍戲院﹐另一家則是已荒廢的長洲戲院。 當

年金龍戲院放的電影較為多元化﹐除了粵劇﹑港

產片及西片外﹐更有一家影院專放色情電影﹐而於

1931年開業的長洲戲院則獨放港產片﹐但都不是最

新的影片﹐而是二輪電影。 劉智聰憶述﹐在他小時

候港產電影仍興盛﹐每星期他都會相約居於長洲的

鄰居朋友到長洲戲院看電影﹐當時的戲票只需港幣

9元﹐後來加價了也不過是12元。 90年代時由於戲

院生意大減而結業﹐而創辦人的後人亦無意繼續持

有戲院相連的地皮﹐卻一直未能售出。 荒廢了的戲

院鮮有修葺﹐如今這座富有中式折衷風格的戰前建

築物已破破落落﹐屋頂上蓋更已倒塌﹐從鎖上的鐵

閘往內望仍看得到一排排綠色的金屬座椅。 

02 觀音灣

到長洲度假的泳客大多選擇東灣﹐因而假日時人

潮擁擁﹐而相鄰的﹑面積較小的觀音灣則較為安

靜。 觀音灣上有兩個小茶座﹐其中一家是由李麗珊

的舅舅及滑浪風帆啟蒙者黎根所開設﹐這裡也提供

滑浪風帆器材出租﹐並設有風帆速成班。 劉智聰較

常到的是另一家名為“興記”的茶座﹐夏天的早上

時常來此看海用早餐﹐他說正如港人會對家附近

某家茶餐廳情有獨鍾一樣﹐他喜歡興記不因為食

物﹐而是它的人情味。 冬季時這些茶座大多只於周

六及周日營業﹐而周末晚上﹐興記的老主顧及店主

常會在店外喝酒彈吉他唱歌﹐也歡迎游客參與﹐悠

閒自得。 

03 紅梅

在長洲的山上有不少荒廢了的樓房﹐對小孩子來說

這些房子就是尋幽探秘的游樂場﹐而對成人長者或

行山人士來說﹐則是稍歇休息大侃天南地北的聚集

地。 劉智聰認為這些場所看似被廢棄了﹐然而居民

們自有一套與之相處方式﹐將之由私人地方化為

公共空間﹐而透過居民的活動也把它活化起來。 名

為“紅梅”的荒廢大宅位於花屏路上﹑歸元精舍附

近。 劉智聰小時常與朋友們滿山跑﹐在一次“歷險”

游戲中發現了這有趣的廢墟。 “紅梅”不像大部分荒

廢大宅般重門深鎖﹐而是中門大開讓人可以自由出

入。 劉智聰除以它作為廢墟攝影作品系列中的對象

外﹐更曾在此舉辦為期僅一天的展覽會﹐展出用廢

物拼湊而成的裝置。 

04 長洲方便醫院

位於長洲大新街泰興隆木廠背後的長洲方便醫院前身是建於1873年的棲流所﹐當時的長洲已是重要的貿易港

口﹐很多商人經海路來港經商﹐由於颱風吹襲﹐意外頻生﹐不少商人及船員遭遇海難﹐屍體被沖上岸﹐情況慘不忍

睹﹐於是當時的街坊總理建立了此棲流所﹐收容海難生還者﹐同時也為無人認領的屍首進行殮葬。 1915年時﹐棲

流所擴建﹐並易名為“方便醫院”﹐為居民贈醫施藥﹐至1988年方停用。 劉智聰說兒時聽長輩說這裡收容的多是

瀕死的病人﹐而且由於院內設有殮房﹐小孩子都被父母長輩告之禁止走近。 方便醫院已被香港政府列為三級歷史建

築﹐然而卻由於日久失修而只見一片頹垣敗瓦﹐庭園內雜草叢生﹐在周邊茂盛的樹木與攀藤植物的遮蔽下﹐建築物

的正門更見隱蔽。 

 南氹灣位處長洲天后廟前﹐由於並無泳灘﹐也偏離中心地帶﹐因此人跡罕至。 劉智聰自小便帶著食物來此野餐﹐兒時更會與朋友相伴攀爬至海中的大岩石上。 

長洲的景觀沒有如市區般急速轉變﹐不少店鋪仍保留著老模樣。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8-49 24/1/2010 17:02:09

Page 26: MING 2010/02

048 049

05 通記茶餐廳

通記茶餐廳在長洲碼頭旁的小食里中﹐專售湯粉

麵﹐而其中最聞名的是新鮮魷魚。 已經營了20多年

的通記﹐由於與長洲的漁民相熟﹐一早便能夠拿到

第一手的海鮮﹐率先挑選最新鮮的魷魚﹐因此品質

特別優秀。 然而﹐若趕上颱風或魚穫不佳﹐當天便

沒有魷魚供應。 通記的魷魚極受食客歡迎﹐劉智聰

以往常目睹主婦們疾步走來﹐向店員大聲詢問有否

魷魚。 由於被問得煩﹐店主便在店內設置燈箱﹐寫

著“今日有鮮魷”﹐其中的“有”字是可撕下的﹐撕

下後便成“冇”(沒有的意思)﹐自此食客一進店便

知道當天能否吃到魷魚了。 劉智聰不吃魷魚﹐卻經

常光顧通記﹐冬季時他愛吃其沙爹肥牛﹐而夏季時

則愛其鹹瘦肉﹐這兩種食材都是在市區的粉麵店甚

少見到的。   ■

01 長洲戲院

以往長洲內有兩家戲院﹐一家是已經清拆改建為住

宅的金龍戲院﹐另一家則是已荒廢的長洲戲院。 當

年金龍戲院放的電影較為多元化﹐除了粵劇﹑港

產片及西片外﹐更有一家影院專放色情電影﹐而於

1931年開業的長洲戲院則獨放港產片﹐但都不是最

新的影片﹐而是二輪電影。 劉智聰憶述﹐在他小時

候港產電影仍興盛﹐每星期他都會相約居於長洲的

鄰居朋友到長洲戲院看電影﹐當時的戲票只需港幣

9元﹐後來加價了也不過是12元。 90年代時由於戲

院生意大減而結業﹐而創辦人的後人亦無意繼續持

有戲院相連的地皮﹐卻一直未能售出。 荒廢了的戲

院鮮有修葺﹐如今這座富有中式折衷風格的戰前建

築物已破破落落﹐屋頂上蓋更已倒塌﹐從鎖上的鐵

閘往內望仍看得到一排排綠色的金屬座椅。 

02 觀音灣

到長洲度假的泳客大多選擇東灣﹐因而假日時人

潮擁擁﹐而相鄰的﹑面積較小的觀音灣則較為安

靜。 觀音灣上有兩個小茶座﹐其中一家是由李麗珊

的舅舅及滑浪風帆啟蒙者黎根所開設﹐這裡也提供

滑浪風帆器材出租﹐並設有風帆速成班。 劉智聰較

常到的是另一家名為“興記”的茶座﹐夏天的早上

時常來此看海用早餐﹐他說正如港人會對家附近

某家茶餐廳情有獨鍾一樣﹐他喜歡興記不因為食

物﹐而是它的人情味。 冬季時這些茶座大多只於周

六及周日營業﹐而周末晚上﹐興記的老主顧及店主

常會在店外喝酒彈吉他唱歌﹐也歡迎游客參與﹐悠

閒自得。 

03 紅梅

在長洲的山上有不少荒廢了的樓房﹐對小孩子來說

這些房子就是尋幽探秘的游樂場﹐而對成人長者或

行山人士來說﹐則是稍歇休息大侃天南地北的聚集

地。 劉智聰認為這些場所看似被廢棄了﹐然而居民

們自有一套與之相處方式﹐將之由私人地方化為

公共空間﹐而透過居民的活動也把它活化起來。 名

為“紅梅”的荒廢大宅位於花屏路上﹑歸元精舍附

近。 劉智聰小時常與朋友們滿山跑﹐在一次“歷險”

游戲中發現了這有趣的廢墟。 “紅梅”不像大部分荒

廢大宅般重門深鎖﹐而是中門大開讓人可以自由出

入。 劉智聰除以它作為廢墟攝影作品系列中的對象

外﹐更曾在此舉辦為期僅一天的展覽會﹐展出用廢

物拼湊而成的裝置。 

04 長洲方便醫院

位於長洲大新街泰興隆木廠背後的長洲方便醫院前身是建於1873年的棲流所﹐當時的長洲已是重要的貿易港

口﹐很多商人經海路來港經商﹐由於颱風吹襲﹐意外頻生﹐不少商人及船員遭遇海難﹐屍體被沖上岸﹐情況慘不忍

睹﹐於是當時的街坊總理建立了此棲流所﹐收容海難生還者﹐同時也為無人認領的屍首進行殮葬。 1915年時﹐棲

流所擴建﹐並易名為“方便醫院”﹐為居民贈醫施藥﹐至1988年方停用。 劉智聰說兒時聽長輩說這裡收容的多是

瀕死的病人﹐而且由於院內設有殮房﹐小孩子都被父母長輩告之禁止走近。 方便醫院已被香港政府列為三級歷史建

築﹐然而卻由於日久失修而只見一片頹垣敗瓦﹐庭園內雜草叢生﹐在周邊茂盛的樹木與攀藤植物的遮蔽下﹐建築物

的正門更見隱蔽。 

 南氹灣位處長洲天后廟前﹐由於並無泳灘﹐也偏離中心地帶﹐因此人跡罕至。 劉智聰自小便帶著食物來此野餐﹐兒時更會與朋友相伴攀爬至海中的大岩石上。 

長洲的景觀沒有如市區般急速轉變﹐不少店鋪仍保留著老模樣。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2.indd 48-49 24/1/2010 17:02:09

Page 27: MING 2010/02

056 057

撰文_三三﹑林琪香     攝影_謝浩然﹑L

H K T o u r8 種方式﹐深度游香港

01 紫羅蘭山徑古道散步

山巒處處的香港﹐無論是港島﹑九龍還是新界﹐都分佈了不少風景優美的郊野公園及行山路徑﹐吸引了本地人以至海外游客到此享受爬山樂。 其中兩條

著名的﹑貫通港九的爬山徑﹐更分別以港督麥理浩和衛奕信命名﹐後者更是出名的爬山愛好者。 登上山之後﹐眼下所見的香港亦別有一番嫵媚。 

位於港島的紫羅蘭山徑﹐雖然並不很長﹐也不算崎嶇難走(絕大部分是平路﹐唯下山到淺水灣紫崗橋的一段有少許難度)﹐沿路卻有著獨一無二的景

致。 加上來往市區之間亦十分方便﹐十分值得在港旅行時花三小時走一趟。 

游紫羅蘭山徑﹐可於中環乘公車或直接乘計程車上山﹐到達陽明山附近的黃泥涌水塘公園﹐作為起點。 黃泥涌水塘是香港第三個落成的水庫﹐早在1899

年已完工﹐旁邊有一堵以古老的磚石砌成的﹑高15米﹑長約87米的水壩﹐早被列為法定古蹟。 在日軍攻打香港之前﹐英國人早意識到威脅所在﹐因此

在這裏築起防御工事﹐但後來日軍佔領水庫﹐斷絕了港島的供水﹐英軍失守﹐香港亦開始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代。 到了1978年﹐由於儲水量小﹐維修

費高昂﹐水庫終於停用﹐並在1986年變成香港首個水上公園﹐其中還置有划艇及水上單車設施。 當你在綠波粼粼﹑寧靜悠閒的山中水庫裏泛舟﹐周邊除

了環繞水庫的叢林雀鳥外﹐還有高聳的豪華住宅﹐景致委實有點超現實﹐但亦是它最吸引之處。 

在水壩旁邊﹐可沿著引水道旁的小徑一直走﹐並以淺水灣畔的紫崗橋為終點﹐約需步行一個半小時。 沿路的風景一路變化﹐由聳立著海洋公園的南塱

山﹐至於深水灣﹑淺水灣等名勝﹐都 一一收進眼底。 山上豐饒的樹木物種固然可觀﹐聳立在海邊的各式住宅亦儼如在腳下﹐但跟前這即便在冬天也仍然茂

密的灌木叢林﹐以及漫山開遍的野山茶花﹐竟覺更為親近大自然﹐同時又未有遠離市區。也唯有在這樣一個細小而密集﹑依山傍海的城市﹐方可尋得。 

逛街購物以外﹐換另一種方式游香港﹐便會發現這個密集的小城所擁有的多元性。

前往方法﹕ 由中環交易廣場坐城巴6號線﹐在黃泥涌峽道油站下車。

前往方法﹕在荃灣川龍街乘80號綠色專線小巴﹐可直達終站川龍村。 

端記茶樓地址﹕ 荃灣荃錦公路川龍村57-58號﹔電話﹕+852 2490 5246

      (營業時間﹕早上六時至下午二時)

03 大帽山上的村落早茶

高957米的大帽山是香港最高聳的山峰﹐山麓下則分佈了不少傳統村落。 從前的村內農民基本上以種植為生﹐除了稻米和蔬菜﹐還會在較高處的山坡開墾

梯田﹐種植綠茶﹐但在城市不斷發展下﹐農田早就消失﹐而剩下來的傳統村落亦不多見﹐其中川龍村是仍然保持舊式風味的一處﹐內裏還保留著村民所建

的曾氏家祠﹐但對於外人來說﹐川龍則是一個飲茶的勝地﹐因為山谷有清澈的山水流經﹐村內的茶樓便以這些香港難得的甘冽山水泡茶。 村內人更以溪澗

裏甘美的水去培植西洋菜﹐從高處眺望﹐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西洋菜田﹐這些本地出產的有機西洋菜味道乾淨清鮮﹐非一般外間街市所買的同類貨色可

比﹔村婦不但會將這些親自栽種的有機西洋菜供應給當地茶樓﹐更歡迎路過的人選購﹐她更會即席在水田間將蔬菜收割﹐確保新鮮﹐難怪即使價錢比外間

貴﹐仍然不斷有熟客特意登山前來﹐一袋袋地買回家去。 

更獨特而引人入勝者﹐乃是村內最著名的端記茶樓。 每天早上六時許這裏便會開始預備廣東點心﹐除了附近的村民外﹐特地前來的還包括一眾本地的養

雀人家。 他們或駕車或乘交通工具而來﹐但不約而同地都會帶同自己心愛的鳥兒和鳥籠﹐每天早上前來聚會。 

從前香港的茶樓都可以讓“雀友”帶著鳥籠前來﹐邊飲早茶邊玩賞雀鳥﹐交換心得﹔但隨著舊茶樓逐漸式微﹐加上禽流感的疑雲﹐雀友的活動空間愈漸

縮小。 端記茶樓的老闆本人亦是資深雀友﹐每天早上五時半開始﹐一直至中午﹐他都會帶上心愛的畫眉鳥來茶樓閒坐﹐更將茶樓開放給一眾雀友作為聚

會地方。 平日﹐這裏會聚集數十雀友﹐周末及周日更可多至百人﹐一時間你只會聽到鳥籠處處﹐雀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亦可體會到愛雀人士的閒情

雅趣。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3.indd 56-57 24/1/2010 16:50:39

Page 28: MING 2010/02

056 057

撰文_三三﹑林琪香     攝影_謝浩然﹑L

H K T o u r8 種方式﹐深度游香港

01 紫羅蘭山徑古道散步

山巒處處的香港﹐無論是港島﹑九龍還是新界﹐都分佈了不少風景優美的郊野公園及行山路徑﹐吸引了本地人以至海外游客到此享受爬山樂。 其中兩條

著名的﹑貫通港九的爬山徑﹐更分別以港督麥理浩和衛奕信命名﹐後者更是出名的爬山愛好者。 登上山之後﹐眼下所見的香港亦別有一番嫵媚。 

位於港島的紫羅蘭山徑﹐雖然並不很長﹐也不算崎嶇難走(絕大部分是平路﹐唯下山到淺水灣紫崗橋的一段有少許難度)﹐沿路卻有著獨一無二的景

致。 加上來往市區之間亦十分方便﹐十分值得在港旅行時花三小時走一趟。 

游紫羅蘭山徑﹐可於中環乘公車或直接乘計程車上山﹐到達陽明山附近的黃泥涌水塘公園﹐作為起點。 黃泥涌水塘是香港第三個落成的水庫﹐早在1899

年已完工﹐旁邊有一堵以古老的磚石砌成的﹑高15米﹑長約87米的水壩﹐早被列為法定古蹟。 在日軍攻打香港之前﹐英國人早意識到威脅所在﹐因此

在這裏築起防御工事﹐但後來日軍佔領水庫﹐斷絕了港島的供水﹐英軍失守﹐香港亦開始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代。 到了1978年﹐由於儲水量小﹐維修

費高昂﹐水庫終於停用﹐並在1986年變成香港首個水上公園﹐其中還置有划艇及水上單車設施。 當你在綠波粼粼﹑寧靜悠閒的山中水庫裏泛舟﹐周邊除

了環繞水庫的叢林雀鳥外﹐還有高聳的豪華住宅﹐景致委實有點超現實﹐但亦是它最吸引之處。 

在水壩旁邊﹐可沿著引水道旁的小徑一直走﹐並以淺水灣畔的紫崗橋為終點﹐約需步行一個半小時。 沿路的風景一路變化﹐由聳立著海洋公園的南塱

山﹐至於深水灣﹑淺水灣等名勝﹐都 一一收進眼底。 山上豐饒的樹木物種固然可觀﹐聳立在海邊的各式住宅亦儼如在腳下﹐但跟前這即便在冬天也仍然茂

密的灌木叢林﹐以及漫山開遍的野山茶花﹐竟覺更為親近大自然﹐同時又未有遠離市區。也唯有在這樣一個細小而密集﹑依山傍海的城市﹐方可尋得。 

逛街購物以外﹐換另一種方式游香港﹐便會發現這個密集的小城所擁有的多元性。

前往方法﹕ 由中環交易廣場坐城巴6號線﹐在黃泥涌峽道油站下車。

前往方法﹕在荃灣川龍街乘80號綠色專線小巴﹐可直達終站川龍村。 

端記茶樓地址﹕ 荃灣荃錦公路川龍村57-58號﹔電話﹕+852 2490 5246

      (營業時間﹕早上六時至下午二時)

03 大帽山上的村落早茶

高957米的大帽山是香港最高聳的山峰﹐山麓下則分佈了不少傳統村落。 從前的村內農民基本上以種植為生﹐除了稻米和蔬菜﹐還會在較高處的山坡開墾

梯田﹐種植綠茶﹐但在城市不斷發展下﹐農田早就消失﹐而剩下來的傳統村落亦不多見﹐其中川龍村是仍然保持舊式風味的一處﹐內裏還保留著村民所建

的曾氏家祠﹐但對於外人來說﹐川龍則是一個飲茶的勝地﹐因為山谷有清澈的山水流經﹐村內的茶樓便以這些香港難得的甘冽山水泡茶。 村內人更以溪澗

裏甘美的水去培植西洋菜﹐從高處眺望﹐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西洋菜田﹐這些本地出產的有機西洋菜味道乾淨清鮮﹐非一般外間街市所買的同類貨色可

比﹔村婦不但會將這些親自栽種的有機西洋菜供應給當地茶樓﹐更歡迎路過的人選購﹐她更會即席在水田間將蔬菜收割﹐確保新鮮﹐難怪即使價錢比外間

貴﹐仍然不斷有熟客特意登山前來﹐一袋袋地買回家去。 

更獨特而引人入勝者﹐乃是村內最著名的端記茶樓。 每天早上六時許這裏便會開始預備廣東點心﹐除了附近的村民外﹐特地前來的還包括一眾本地的養

雀人家。 他們或駕車或乘交通工具而來﹐但不約而同地都會帶同自己心愛的鳥兒和鳥籠﹐每天早上前來聚會。 

從前香港的茶樓都可以讓“雀友”帶著鳥籠前來﹐邊飲早茶邊玩賞雀鳥﹐交換心得﹔但隨著舊茶樓逐漸式微﹐加上禽流感的疑雲﹐雀友的活動空間愈漸

縮小。 端記茶樓的老闆本人亦是資深雀友﹐每天早上五時半開始﹐一直至中午﹐他都會帶上心愛的畫眉鳥來茶樓閒坐﹐更將茶樓開放給一眾雀友作為聚

會地方。 平日﹐這裏會聚集數十雀友﹐周末及周日更可多至百人﹐一時間你只會聽到鳥籠處處﹐雀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亦可體會到愛雀人士的閒情

雅趣。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3.indd 56-57 24/1/2010 16:50:39

Page 29: MING 2010/02

059

05 高空鳥瞰香港—— 直升機之旅

密密麻麻的高樓﹐高速公路在樓宇間穿來插往﹐汽車有點像蟻行穿梭於隧道中﹔這邊是中環區玻璃混凝土造成的樓宇森林﹐背後便是翠綠的高山﹐稍微拐個彎﹐未

動工的西九龍填海工地就在腳下。 乘坐直升機俯瞰﹐香港的地貌一目了然﹐景物有如精致的模型般﹐你將會為自己熟悉的景觀的新奇面目感到驚歎不已。 每輛直升機

約可容納五位乘客﹐收費由$1,750港元起﹐乘客除了可依循直昇機公司的建議路線外﹐也可以要求機師飛往指定地點。  

查詢﹕Heliservice  www.heliservices.com.hk 

04 歷史建築內旁觀港人治港

位於中環心臟地區的立法會大樓﹐屬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於1900年開始動工﹐至1912年才完成﹐整幢大樓用的都是上等花崗岩石﹐十分堅固(建築期長逾十年的

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欠缺優質花崗岩)。 大樓雖然呈現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四周有17米高的愛奧尼式圓柱﹐但亦糅合了部分中國建築的特色﹐四坡屋頂均鋪上了雙層

中式瓦片﹐屋簷又用上雕刻了祥雲圖案的中式柚木托架。 大樓外圍則有拱廊﹐適應香港濕熱的氣候。 

初始﹐大樓乃是最高法院的所在。 到1980年代才改成當時的立法局議事廳﹐可說是香港代議政制的具體象徵﹐回歸後則是港人治港的見證。 立法會在會期內通常於

每星期三上午在大樓的會議廳舉行會議﹐讓議員進行辯論﹐除了議員和記者﹐行政長官亦會不定期出席會議﹐而所有會議都屬公開﹐公眾亦可以入內旁聽。 主要會議

廳內的裝潢仍流露著殖民時代的西式風格﹐而隨著新的政府總部大樓將於2010年於金鐘添馬艦落成﹐立法會亦會遷徙其開會地點。 

地址﹕ 中環昃臣道8號﹐皇后像廣場旁邊(旁聽需要預先留座﹐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52 2869 9399﹐先

到先得。 席上提供即時傳譯服務。 )

前往方式﹕乘地鐵至中環站

03 鬧市中觀賞野生雀鳥—— 尖沙咀九龍公園

位處亞熱帶的香港﹐可以觀賞到的野鳥種類多達490種﹐數量竟佔全中國的三分

之一﹐及全球的二十分之一﹐這是因為每年九月至翌年五月間﹐上萬的野鳥於西

伯利亞和澳大利亞之間往返﹐新界的米埔濕地及后海灣等地﹐成為候鳥棲息的地

方﹔即使是鬧市中心﹐同時間竟然亦是雀鳥天堂﹐可以觀賞到不少野生雀鳥自由

自在地翱翔飛躍。 

位於尖沙咀的九龍公園﹐建於1970年代﹐佔地約13.47公頃﹐雖然四周都被高樓

大廈包圍﹐但園中仍不乏歷史悠久的樹木茂林﹐成為不少雀鳥的棲息地。 在公園內

出現過的野生雀鳥為數接近一百種﹐有留居的林鳥﹐亦有不同季節過境的候鳥。 在

每個星期五的清晨七時半﹐本地一群熱心的觀鳥發燒友(他們以長高聳的黑色冠

羽的鳥類紅耳鵯命名﹐當中大部分屬退休人士)﹐會為有興趣的人舉辦免費觀鳥導

賞﹐風雨不改。 他們會帶齊觀鳥的裝備——主要是望遠鏡﹐發現有野生雀鳥時﹐便

會將單筒望遠鏡瞄準牠們﹐然後讓隨團人士細心觀賞雀鳥的形態﹐並分享他們對雀

鳥的專業知識。 外形類近鴿子﹐但頸部滿佈白色珠狀圓斑的珠頸斑鳩﹔喜歡成群聚

居﹑頸部有明顯黑色頸圈的黑領椋鳥﹑麻鷹﹑夜鷺﹑俗稱豬屎渣的鵲鴝﹑還有嬌艷

的鸚鵡和較罕見的翡翠等等﹐都不時在公園中自由穿梭﹐目光銳利﹑經驗豐富的觀

鳥者﹐往往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蹤影。 即使本身沒有豐富的雀鳥知識﹐觀鳥時那種專

心矢志所帶來的樂趣﹐亦可以平衡日常緊張的情緒﹐自有天地。 

這清晨時分的市區公園﹐不單異常寧靜清新﹐更傳來陣陣嘹亮的鳥叫聲﹐且只有

晨運人士在這裏活動﹐跟平時游人來往﹑外界車聲不絕於耳的繁囂截然不同﹐讓

你感受到香港的另一副面貌。 參加辦法﹕ 每逢周五早上七時半至九時半﹐於九龍公園泳池門外集合。 (同類活動亦於每周三於金鐘

香港公園舉行)。 最好自備望遠鏡。 

查詢﹕ www.hkbws.org.hk (香港觀鳥會)﹔www.lcsd.gov.hk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058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3.indd 58-59 24/1/2010 16:52:28

Page 30: MING 2010/02

059

05 高空鳥瞰香港—— 直升機之旅

密密麻麻的高樓﹐高速公路在樓宇間穿來插往﹐汽車有點像蟻行穿梭於隧道中﹔這邊是中環區玻璃混凝土造成的樓宇森林﹐背後便是翠綠的高山﹐稍微拐個彎﹐未

動工的西九龍填海工地就在腳下。 乘坐直升機俯瞰﹐香港的地貌一目了然﹐景物有如精致的模型般﹐你將會為自己熟悉的景觀的新奇面目感到驚歎不已。 每輛直升機

約可容納五位乘客﹐收費由$1,750港元起﹐乘客除了可依循直昇機公司的建議路線外﹐也可以要求機師飛往指定地點。  

查詢﹕Heliservice  www.heliservices.com.hk 

04 歷史建築內旁觀港人治港

位於中環心臟地區的立法會大樓﹐屬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於1900年開始動工﹐至1912年才完成﹐整幢大樓用的都是上等花崗岩石﹐十分堅固(建築期長逾十年的

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欠缺優質花崗岩)。 大樓雖然呈現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四周有17米高的愛奧尼式圓柱﹐但亦糅合了部分中國建築的特色﹐四坡屋頂均鋪上了雙層

中式瓦片﹐屋簷又用上雕刻了祥雲圖案的中式柚木托架。 大樓外圍則有拱廊﹐適應香港濕熱的氣候。 

初始﹐大樓乃是最高法院的所在。 到1980年代才改成當時的立法局議事廳﹐可說是香港代議政制的具體象徵﹐回歸後則是港人治港的見證。 立法會在會期內通常於

每星期三上午在大樓的會議廳舉行會議﹐讓議員進行辯論﹐除了議員和記者﹐行政長官亦會不定期出席會議﹐而所有會議都屬公開﹐公眾亦可以入內旁聽。 主要會議

廳內的裝潢仍流露著殖民時代的西式風格﹐而隨著新的政府總部大樓將於2010年於金鐘添馬艦落成﹐立法會亦會遷徙其開會地點。 

地址﹕ 中環昃臣道8號﹐皇后像廣場旁邊(旁聽需要預先留座﹐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52 2869 9399﹐先

到先得。 席上提供即時傳譯服務。 )

前往方式﹕乘地鐵至中環站

03 鬧市中觀賞野生雀鳥—— 尖沙咀九龍公園

位處亞熱帶的香港﹐可以觀賞到的野鳥種類多達490種﹐數量竟佔全中國的三分

之一﹐及全球的二十分之一﹐這是因為每年九月至翌年五月間﹐上萬的野鳥於西

伯利亞和澳大利亞之間往返﹐新界的米埔濕地及后海灣等地﹐成為候鳥棲息的地

方﹔即使是鬧市中心﹐同時間竟然亦是雀鳥天堂﹐可以觀賞到不少野生雀鳥自由

自在地翱翔飛躍。 

位於尖沙咀的九龍公園﹐建於1970年代﹐佔地約13.47公頃﹐雖然四周都被高樓

大廈包圍﹐但園中仍不乏歷史悠久的樹木茂林﹐成為不少雀鳥的棲息地。 在公園內

出現過的野生雀鳥為數接近一百種﹐有留居的林鳥﹐亦有不同季節過境的候鳥。 在

每個星期五的清晨七時半﹐本地一群熱心的觀鳥發燒友(他們以長高聳的黑色冠

羽的鳥類紅耳鵯命名﹐當中大部分屬退休人士)﹐會為有興趣的人舉辦免費觀鳥導

賞﹐風雨不改。 他們會帶齊觀鳥的裝備——主要是望遠鏡﹐發現有野生雀鳥時﹐便

會將單筒望遠鏡瞄準牠們﹐然後讓隨團人士細心觀賞雀鳥的形態﹐並分享他們對雀

鳥的專業知識。 外形類近鴿子﹐但頸部滿佈白色珠狀圓斑的珠頸斑鳩﹔喜歡成群聚

居﹑頸部有明顯黑色頸圈的黑領椋鳥﹑麻鷹﹑夜鷺﹑俗稱豬屎渣的鵲鴝﹑還有嬌艷

的鸚鵡和較罕見的翡翠等等﹐都不時在公園中自由穿梭﹐目光銳利﹑經驗豐富的觀

鳥者﹐往往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蹤影。 即使本身沒有豐富的雀鳥知識﹐觀鳥時那種專

心矢志所帶來的樂趣﹐亦可以平衡日常緊張的情緒﹐自有天地。 

這清晨時分的市區公園﹐不單異常寧靜清新﹐更傳來陣陣嘹亮的鳥叫聲﹐且只有

晨運人士在這裏活動﹐跟平時游人來往﹑外界車聲不絕於耳的繁囂截然不同﹐讓

你感受到香港的另一副面貌。 參加辦法﹕ 每逢周五早上七時半至九時半﹐於九龍公園泳池門外集合。 (同類活動亦於每周三於金鐘

香港公園舉行)。 最好自備望遠鏡。 

查詢﹕ www.hkbws.org.hk (香港觀鳥會)﹔www.lcsd.gov.hk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058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3.indd 58-59 24/1/2010 16:52:28

Page 31: MING 2010/02

060 061

08 飛鵝山上遠眺香港全景

所有游人前來香港都不會錯過到太平山上觀看香港夜景﹐但在維多利亞港的對岸——九龍區最高的山峰﹕飛鵝山上觀看夜景﹐卻會看到另一幅完全不同

的香港城市景致。 

高620米的飛鵝山橫跨九龍的黃大仙﹑觀塘﹐新界的西貢及沙田等地區。 入口為清水灣道﹐駕車會路經彩虹地鐵站往西貢上斜方向﹐經過彩雲邨後略為

前行便可抵飛鵝山路口﹐再經過一列平房豪宅後﹐便會轉入較狹窄夜間亦完全漆黑沒有路燈的蜿蜒曲折山路。 沿路上山﹐會發現國父孫中山先生母親的

墓穴所在地﹐就在山腰的百花林內。 大約10分鐘路程後﹐登上山頂﹐一邊可以眺望到九龍東一帶依山而建起的連綿高層住宅﹐獅子山下﹑萬家燈火的璀

璨﹔山下則是維港及舊啟德機場的所在﹐從前還可以清楚看到飛機在跑道上的升降。 在山的另一邊(從觀景台眺望)﹐還可以遠眺西貢等的全貌。 這邊的

夜景雖然不像太平山一般接近市區﹐但景致卻延綿悠遠﹐十分開揚﹐富於變化。 

雖然毗鄰市區﹐因為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山上可說是人跡罕至﹐只有少數人士會間中開車到山上享受寧靜的景致﹐亦吸引了行山人士或者情侶。 也因

為景致出色﹐亦有不少本地音樂MV或電視劇在這裏取景。 但要留意因為山上經常吹起疾風﹐氣溫與山腳相差頗大﹐有時候更會被濃霧籠罩﹐能見度極

低﹐登山前應了解天氣狀況。     ■

前往方式﹕ 可乘地鐵到達彩虹站﹐下車轉乘的士上山﹐但因為山路屬單方向單程﹐亦沒有其他交通工

具前往﹐最好是叫計程車等候﹐看過夜景後隨即由另一邊下山回到彩虹。 

前往方式﹕由中環可乘10號公車﹐在錫克教廟對面下車。 

06 百年錫克教廟品嘗地道印度咖喱

香港是一個宗教上完全自由包容的城市﹐各式各類廟宇的林立﹑混雜﹐自是理所當然的現象。 位於港島灣仔司徒拔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的錫克教廟宇是其中

一間有趣的佼佼者。 除錫克教徒外﹐寺內亦歡迎游人參觀﹐你甚至可以在這裏免費品嘗到他們每天炮製的地道咖喱餐。 

錫克教是在印度教的虔信派毗濕奴城派和伊斯蘭教蘇菲派的共同基礎上產生﹐跟印度教最大的分別是沒有種姓隔離的限制﹐人人天生平等﹐亦不歧視婦

女。 全球的錫克教徒人數約有九百多萬﹐其中八成以上居於印度旁遮普邦﹐但亦有不少分散定居在各個前英聯邦地區﹐因為在英國統治印度期間﹐錫克教徒

普遍不受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所器重﹐驍勇善戰的他們轉而為英國軍隊服役﹐並被派駐各個英聯邦地區。 除了香港﹐當時英國在上海租界的巡騎亦由錫克教徒

出任﹐他們的後代也有不少選擇留在移居地繼續生活。 因為錫克教徒都以鮮紅長頭巾將頭部完全包裹﹐所以十分容易被辨別出來。 

外表髹上悅目粉彩藍色的灣仔錫克教廟始建於1901年﹐是香港為數約八千名錫克教徒進行禱告的地方﹐每個周末會有崇拜聚會(連續48小時不停)﹐同時

也是他們的社區中心﹐內裏既有圖書館﹐又有幼兒學校﹐且不時有教徒在這裏舉行傳統婚禮﹐每天更有不少老人家在寺內聚集閒談﹐打發悠長的時光。 

每天清晨六時起﹐義工們便會在寺內的大廚房以各式各樣的巨型厨具﹐開始烹調混有茴香籽的印度奶茶﹐還有夾雜香草的印式麵包﹐免費供應早餐﹔到了中

午﹐則會加上素咖喱﹑香滑的牛奶米粥等﹐作為午餐。 每個來到錫克廟的人﹐即使不是教徒﹐他們都會以十分友善的態度招呼你﹐與其他信徒在地下的用餐

區席地坐下來﹐然後為你 送上食物。 食物雖然簡單卻地道﹐以純小麥製成的麵包那份天然的香氣口感尤其令人難忘﹐原來是每天都有熱心的義工(包括一把

年紀的婦女或者年輕人都有)在廚房裏即席搓麵粉糰﹐然後壓成麵餅﹐隨即烤成新鮮柔軟的印度麵包。 遇上有信徒舉行婚禮﹐更有婦女會在這裏炮製傳統禮

餅。 即使你是異教徒或陌生人﹐他們都歡迎參觀。 但入廟時要入鄉隨俗﹐無論男女﹐一律要帶上頭巾﹐亦要除去鞋襪。

07 墓園內上一堂香港歷史課—— 跑馬地香港墳場游

香港區跑馬地的英文名字是“Happy  Valley”﹐不少人都誤以為名字的來由是因為此地設有馬場﹐馬場是賭博尋樂之地﹐當然就是快活谷了。 但事實

上﹐“Happy Valley”這名字早於馬場興建之前已存在﹐真正的源起是“跑馬地香港墳場”。 往生者超脫人世苦難﹐遠離凡塵俗事﹐長眠於“極樂之地”﹐因

而得名。  

中國人大都篤信鬼神之說﹐對墳場不免有所忌諱﹐但墳場也喚作墓園﹐有庭園之意﹐外國更有不少墓園均被視為旅游勝地﹐如巴黎拉謝茲神父墓園

(Cimetiere du Pere Lachaise)及蒙帕納斯墓園(Cimetiere du Montparnasse)等﹐都因為安葬了名人如Jim Morrison﹑王爾德﹑西蒙波娃﹑杜哈斯等﹐成

為旅客必到的熱點。 歷史悠久的墓園﹐甚至成為歷史﹑地質﹑文史及考古學家考察的勝地﹐而開設於1845年的香港墳場也是其中之一。  

香港墳場鄰近銅鑼灣及灣仔﹐位於跑馬地馬場對面﹐一條馬路相隔﹐氣氛卻有天壤之別。 馬場內鬧哄哄﹐而這滿園綠蔭的庭園卻安靜和平﹐不時見到幾

只紅耳鵯於墳間追逐嬉戲﹐春季時這裡還開滿杜鵑﹐為亡靈棲息之所注滿生氣。 國外的墓園多具宗教限制﹐香港墳場於初期也稱為基督教墳場﹐專為基

督教徒而設﹐後來易名殖民地墳場﹐曾經更一度被稱作紅毛墳場。 易名後由於變更為公眾墳場﹐故安葬了懷抱著不同宗教信念的不同人種﹐其中包括鴉

片戰爭時死於疫症的英兵﹑為逃難而東來的猶太人及錫克教徒﹑革命烈士﹑開埠初年的香港政府要員﹑為傳教而留居異鄉的牧師﹐還有不少名人富商

等﹐當中包括為人所熟知的楊衢雲﹑洪全福﹑何東﹑首推香港維港填海工程的Catchick Paul Chater (香港中環的遮打道及遮打花園﹐以及堅尼地城的吉

席街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香港墳場有如一本優美的﹑與香港息息相關的歷史書﹐閱讀此書也正好是暫且自繁囂鬧市中逃逸的好時機。  

( 特別鳴謝﹕鄒頌華小姐 )

前往方式﹕ 乘電車於跑馬地總站下車﹐向灣仔方向步行約15分鐘。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3.indd 60-61 24/1/2010 16:53:54

Page 32: MING 2010/02

060 061

08 飛鵝山上遠眺香港全景

所有游人前來香港都不會錯過到太平山上觀看香港夜景﹐但在維多利亞港的對岸——九龍區最高的山峰﹕飛鵝山上觀看夜景﹐卻會看到另一幅完全不同

的香港城市景致。 

高620米的飛鵝山橫跨九龍的黃大仙﹑觀塘﹐新界的西貢及沙田等地區。 入口為清水灣道﹐駕車會路經彩虹地鐵站往西貢上斜方向﹐經過彩雲邨後略為

前行便可抵飛鵝山路口﹐再經過一列平房豪宅後﹐便會轉入較狹窄夜間亦完全漆黑沒有路燈的蜿蜒曲折山路。 沿路上山﹐會發現國父孫中山先生母親的

墓穴所在地﹐就在山腰的百花林內。 大約10分鐘路程後﹐登上山頂﹐一邊可以眺望到九龍東一帶依山而建起的連綿高層住宅﹐獅子山下﹑萬家燈火的璀

璨﹔山下則是維港及舊啟德機場的所在﹐從前還可以清楚看到飛機在跑道上的升降。 在山的另一邊(從觀景台眺望)﹐還可以遠眺西貢等的全貌。 這邊的

夜景雖然不像太平山一般接近市區﹐但景致卻延綿悠遠﹐十分開揚﹐富於變化。 

雖然毗鄰市區﹐因為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山上可說是人跡罕至﹐只有少數人士會間中開車到山上享受寧靜的景致﹐亦吸引了行山人士或者情侶。 也因

為景致出色﹐亦有不少本地音樂MV或電視劇在這裏取景。 但要留意因為山上經常吹起疾風﹐氣溫與山腳相差頗大﹐有時候更會被濃霧籠罩﹐能見度極

低﹐登山前應了解天氣狀況。     ■

前往方式﹕ 可乘地鐵到達彩虹站﹐下車轉乘的士上山﹐但因為山路屬單方向單程﹐亦沒有其他交通工

具前往﹐最好是叫計程車等候﹐看過夜景後隨即由另一邊下山回到彩虹。 

前往方式﹕由中環可乘10號公車﹐在錫克教廟對面下車。 

06 百年錫克教廟品嘗地道印度咖喱

香港是一個宗教上完全自由包容的城市﹐各式各類廟宇的林立﹑混雜﹐自是理所當然的現象。 位於港島灣仔司徒拔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的錫克教廟宇是其中

一間有趣的佼佼者。 除錫克教徒外﹐寺內亦歡迎游人參觀﹐你甚至可以在這裏免費品嘗到他們每天炮製的地道咖喱餐。 

錫克教是在印度教的虔信派毗濕奴城派和伊斯蘭教蘇菲派的共同基礎上產生﹐跟印度教最大的分別是沒有種姓隔離的限制﹐人人天生平等﹐亦不歧視婦

女。 全球的錫克教徒人數約有九百多萬﹐其中八成以上居於印度旁遮普邦﹐但亦有不少分散定居在各個前英聯邦地區﹐因為在英國統治印度期間﹐錫克教徒

普遍不受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所器重﹐驍勇善戰的他們轉而為英國軍隊服役﹐並被派駐各個英聯邦地區。 除了香港﹐當時英國在上海租界的巡騎亦由錫克教徒

出任﹐他們的後代也有不少選擇留在移居地繼續生活。 因為錫克教徒都以鮮紅長頭巾將頭部完全包裹﹐所以十分容易被辨別出來。 

外表髹上悅目粉彩藍色的灣仔錫克教廟始建於1901年﹐是香港為數約八千名錫克教徒進行禱告的地方﹐每個周末會有崇拜聚會(連續48小時不停)﹐同時

也是他們的社區中心﹐內裏既有圖書館﹐又有幼兒學校﹐且不時有教徒在這裏舉行傳統婚禮﹐每天更有不少老人家在寺內聚集閒談﹐打發悠長的時光。 

每天清晨六時起﹐義工們便會在寺內的大廚房以各式各樣的巨型厨具﹐開始烹調混有茴香籽的印度奶茶﹐還有夾雜香草的印式麵包﹐免費供應早餐﹔到了中

午﹐則會加上素咖喱﹑香滑的牛奶米粥等﹐作為午餐。 每個來到錫克廟的人﹐即使不是教徒﹐他們都會以十分友善的態度招呼你﹐與其他信徒在地下的用餐

區席地坐下來﹐然後為你 送上食物。 食物雖然簡單卻地道﹐以純小麥製成的麵包那份天然的香氣口感尤其令人難忘﹐原來是每天都有熱心的義工(包括一把

年紀的婦女或者年輕人都有)在廚房裏即席搓麵粉糰﹐然後壓成麵餅﹐隨即烤成新鮮柔軟的印度麵包。 遇上有信徒舉行婚禮﹐更有婦女會在這裏炮製傳統禮

餅。 即使你是異教徒或陌生人﹐他們都歡迎參觀。 但入廟時要入鄉隨俗﹐無論男女﹐一律要帶上頭巾﹐亦要除去鞋襪。

07 墓園內上一堂香港歷史課—— 跑馬地香港墳場游

香港區跑馬地的英文名字是“Happy  Valley”﹐不少人都誤以為名字的來由是因為此地設有馬場﹐馬場是賭博尋樂之地﹐當然就是快活谷了。 但事實

上﹐“Happy Valley”這名字早於馬場興建之前已存在﹐真正的源起是“跑馬地香港墳場”。 往生者超脫人世苦難﹐遠離凡塵俗事﹐長眠於“極樂之地”﹐因

而得名。  

中國人大都篤信鬼神之說﹐對墳場不免有所忌諱﹐但墳場也喚作墓園﹐有庭園之意﹐外國更有不少墓園均被視為旅游勝地﹐如巴黎拉謝茲神父墓園

(Cimetiere du Pere Lachaise)及蒙帕納斯墓園(Cimetiere du Montparnasse)等﹐都因為安葬了名人如Jim Morrison﹑王爾德﹑西蒙波娃﹑杜哈斯等﹐成

為旅客必到的熱點。 歷史悠久的墓園﹐甚至成為歷史﹑地質﹑文史及考古學家考察的勝地﹐而開設於1845年的香港墳場也是其中之一。  

香港墳場鄰近銅鑼灣及灣仔﹐位於跑馬地馬場對面﹐一條馬路相隔﹐氣氛卻有天壤之別。 馬場內鬧哄哄﹐而這滿園綠蔭的庭園卻安靜和平﹐不時見到幾

只紅耳鵯於墳間追逐嬉戲﹐春季時這裡還開滿杜鵑﹐為亡靈棲息之所注滿生氣。 國外的墓園多具宗教限制﹐香港墳場於初期也稱為基督教墳場﹐專為基

督教徒而設﹐後來易名殖民地墳場﹐曾經更一度被稱作紅毛墳場。 易名後由於變更為公眾墳場﹐故安葬了懷抱著不同宗教信念的不同人種﹐其中包括鴉

片戰爭時死於疫症的英兵﹑為逃難而東來的猶太人及錫克教徒﹑革命烈士﹑開埠初年的香港政府要員﹑為傳教而留居異鄉的牧師﹐還有不少名人富商

等﹐當中包括為人所熟知的楊衢雲﹑洪全福﹑何東﹑首推香港維港填海工程的Catchick Paul Chater (香港中環的遮打道及遮打花園﹐以及堅尼地城的吉

席街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香港墳場有如一本優美的﹑與香港息息相關的歷史書﹐閱讀此書也正好是暫且自繁囂鬧市中逃逸的好時機。  

( 特別鳴謝﹕鄒頌華小姐 )

前往方式﹕ 乘電車於跑馬地總站下車﹐向灣仔方向步行約15分鐘。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3.indd 60-61 24/1/2010 16:53:54

Page 33: MING 2010/02

062 063

J ohn Choy 牛頭角下邨 , 2008

小城面貌每時每刻都在轉變﹐今天所見所珍視的﹐明天或許已物是人非。透過攝影師的眼睛﹐我們來

一窺已消失的或仍存在的香港。

E y e s O n H K

第三隻 眼看香港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2-63 24/1/2010 16:48:35

Page 34: MING 2010/02

062 063

J ohn Choy 牛頭角下邨 , 2008

小城面貌每時每刻都在轉變﹐今天所見所珍視的﹐明天或許已物是人非。透過攝影師的眼睛﹐我們來

一窺已消失的或仍存在的香港。

E y e s O n H K

第三隻 眼看香港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2-63 24/1/2010 16:48:35

Page 35: MING 2010/02

064 065

Ga l e n T s e 土瓜灣﹑長沙灣 , 2007﹑2009

Du s t i n Shum 觀塘順安邨 , 2009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4-65 24/1/2010 16:48:51

Page 36: MING 2010/02

064 065

Ga l e n T s e 土瓜灣﹑長沙灣 , 2007﹑2009

Du s t i n Shum 觀塘順安邨 , 2009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4-65 24/1/2010 16:48:51

Page 37: MING 2010/02

V in c e n t Yu 鶴咀 , 2009

Mad e l e i n e Ma r i e S l a v i c k 大坑 , 2009

066 067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6-67 24/1/2010 16:48:56

Page 38: MING 2010/02

V in c e n t Yu 鶴咀 , 2009

Mad e l e i n e Ma r i e S l a v i c k 大坑 , 2009

066 067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6-67 24/1/2010 16:48:56

Page 39: MING 2010/02

068 069

S t an l e y Wong 又一山人 R ev i s i t HK

葉漢華 街貓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8-69 24/1/2010 16:50:20

Page 40: MING 2010/02

068 069

S t an l e y Wong 又一山人 R ev i s i t HK

葉漢華 街貓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68-69 24/1/2010 16:50:20

Page 41: MING 2010/02

Lau Ch i Chung 古洞﹑橋咀島 , 2006﹑2004 Ts e Ho Y i n 中環 , 2010

070 071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0-71 24/1/2010 16:50:45

Page 42: MING 2010/02

Lau Ch i Chung 古洞﹑橋咀島 , 2006﹑2004 Ts e Ho Y i n 中環 , 2010

070 071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0-71 24/1/2010 16:50:45

Page 43: MING 2010/02

Ng Man Ch i ng 油麻地上海街 , 2007

撰文﹑攝影_田川

混雜﹑橫豎的混雜

我夢見了香港﹐彌漫著鴉片的香氣和令人頭疼的廟宇供香味﹔水上的人

在做交易﹐說著客家話﹔背景是像霧一般飄渺入雲的樓宇﹔手拈鮮花的

印度人跪在滿是苔痕的青石板上﹔信拜火教的波斯人在維多利亞灣駕駛

著小巧老氣的火輪船﹔那是湘軍首領林文義在1862年于長江上所見的

“迅如奔馬”的怪物﹐現在只有到香港去尋它蹤影了﹔還有飛馳的叮叮

車﹕一個鬼佬在二層支起雨傘﹐擋住窗外刮入的風雨﹔舊監獄﹑警員宿

舍﹑九龍公園裏的英式建築﹔銀行裏的羅馬式柱子……

這並不是一個奇怪的夢。 在香港﹐我都能找到它的神經。 

一位香港朋友說﹐這裏是一個鬼地方﹕內地好﹐香港就糟﹔內地糟﹐香

港就好。 表面看確實如此﹐從太平天國之亂到辛亥革命﹐從抗戰到內

戰﹐從60年代饑荒到文革……站在香港街頭﹐我就喜歡看人﹕猜測

他們的祖上是以上哪個時期逃難而來的﹖正是他們﹐締造了今天的繁

榮……然而﹐不可否認﹐對平靜﹑幸福生活的渴望更是動力﹔香港就如

中國內地與世界的臍帶﹐一個尋找新生的起點——當然﹐有時也不幸成

為歸宿。 

謝肅芳先生(香港知識產權署署長)來自英國﹐他談到自己第一次來香

港的印象時說﹕“香港的街頭﹐每天都像足球比賽剛散場。 ”

這代表了那些“外來者”的觀點。 中國社會是不太容易接受“外來者”

的﹐香港是個例外﹐每個人幾乎都是“外來者”﹔被迫的也好﹐主動的也

好﹐如今都成了現實。 

談到來香港的動機﹐謝肅芳說﹐青年時﹐他在愛丁堡大學學中文﹐他的

中文老師告訴他﹕“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如果你沒話可說﹐學一門語言也

沒什麼用。 ”於是﹐謝肅芳跑到香港來“找話說”﹐從他今天漢語水準判

斷﹐他這一輩子可真沒少說話。 

我的同事小林是福建客家人﹐她在新界碰到一個香港老先生﹐也是客

家人﹐兩人竟然語言相通。 老先生問小林﹕“你何時來的香港﹖”小林

說﹕“三天前﹐你呢﹖”老先生答﹕“100年前 。 ”這種對話太后現代

了﹐在我看來﹐客家話好像是一種密碼。 

外來者紮下根﹐也必定會帶著自己的成長背景﹐香港於是很“複雜”﹐廣

東人﹑福建人﹑上海人﹑東北人﹑英國人﹑印度人﹑波斯人……杜可風

在採訪中對我說﹐他來香港的動力是對中文女老師美貌的傾慕﹐讓他留

下來的動力正是這種“雜”。 

沈蔚蘭長著一副精緻的印度面孔﹐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光聽她說

話﹐你肯定想象不出她的面容。 沈蔚蘭祖輩來自印度次大陸﹐她的母親

就已經是一個老香港了。 她回憶50年代的香港﹕在樓上聽到叫賣聲﹐可

以將錢放在籃子裏﹐用繩子從窗外順下樓去﹐小販會將小吃放在籃子

裏……她很遺憾﹐這麼詩意的服務今天已經消失了。 

對我來說﹐以上人物代表的是香港人與文化的“混雜”。 我把它歸類為

“橫的混雜”。 還有“豎的混雜”﹐那便是歷史。 

在這方面﹐香港有些像印度﹐每個時代的標記它都完好的保存著﹐因為

總有一些人要為自己的身份立一個紀念碑。 天星碼頭的事件不就是如此

嗎﹖“集體回憶”﹑“身份認同”這些詞﹐內地人聽著都奇怪﹕我們的“身

份”很明確﹕不是幹部就是群眾﹐根本不需要認同﹔我們也沒什麼需要

“集體”一起回憶的﹐要回憶﹐全是慘劇和鬧劇﹐我們光有“集體學習”

就夠了。 

我永遠記得鄭寶鴻先生在上環的那五平米的小鋪子﹐他的牆上的每一寸

立方都是香港的一種記憶﹐那些印著女王頭像的郵票上維多利亞式的舊

072 073

三年前﹐為了紀念香港回歸10周年﹐我來港拍攝《新香港故事》﹐我的劇組在寶馬山上住了整整三個月—— 算上前期調研﹐工作了半年——那是一段難忘的時

光﹐雖然我們的節目播出時更像一個《舊香港故事》﹐但我們每個人都很滿意﹔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工作﹐我至今仍聽得見寶馬山宿舍樓道裏的笑聲﹔有幾

個多愁善感的人離開時流下了眼淚。 是啊﹐香港再不是一個和我們毫無關係的﹑祖國南海的一顆“珠子”了﹐更不再是一個吃喝玩了的購物天堂—— 就像對

內地一般游客一樣—— 她﹐真的已經成了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這是《新香港故事》的策劃者——   我所始料不及的。 

做一個世界人

—— 香港的點滴回憶

H K O b s e r v e r s

觀察香港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2-73 24/1/2010 16:50:50

Page 44: MING 2010/02

Ng Man Ch i ng 油麻地上海街 , 2007

撰文﹑攝影_田川

混雜﹑橫豎的混雜

我夢見了香港﹐彌漫著鴉片的香氣和令人頭疼的廟宇供香味﹔水上的人

在做交易﹐說著客家話﹔背景是像霧一般飄渺入雲的樓宇﹔手拈鮮花的

印度人跪在滿是苔痕的青石板上﹔信拜火教的波斯人在維多利亞灣駕駛

著小巧老氣的火輪船﹔那是湘軍首領林文義在1862年于長江上所見的

“迅如奔馬”的怪物﹐現在只有到香港去尋它蹤影了﹔還有飛馳的叮叮

車﹕一個鬼佬在二層支起雨傘﹐擋住窗外刮入的風雨﹔舊監獄﹑警員宿

舍﹑九龍公園裏的英式建築﹔銀行裏的羅馬式柱子……

這並不是一個奇怪的夢。 在香港﹐我都能找到它的神經。 

一位香港朋友說﹐這裏是一個鬼地方﹕內地好﹐香港就糟﹔內地糟﹐香

港就好。 表面看確實如此﹐從太平天國之亂到辛亥革命﹐從抗戰到內

戰﹐從60年代饑荒到文革……站在香港街頭﹐我就喜歡看人﹕猜測

他們的祖上是以上哪個時期逃難而來的﹖正是他們﹐締造了今天的繁

榮……然而﹐不可否認﹐對平靜﹑幸福生活的渴望更是動力﹔香港就如

中國內地與世界的臍帶﹐一個尋找新生的起點——當然﹐有時也不幸成

為歸宿。 

謝肅芳先生(香港知識產權署署長)來自英國﹐他談到自己第一次來香

港的印象時說﹕“香港的街頭﹐每天都像足球比賽剛散場。 ”

這代表了那些“外來者”的觀點。 中國社會是不太容易接受“外來者”

的﹐香港是個例外﹐每個人幾乎都是“外來者”﹔被迫的也好﹐主動的也

好﹐如今都成了現實。 

談到來香港的動機﹐謝肅芳說﹐青年時﹐他在愛丁堡大學學中文﹐他的

中文老師告訴他﹕“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如果你沒話可說﹐學一門語言也

沒什麼用。 ”於是﹐謝肅芳跑到香港來“找話說”﹐從他今天漢語水準判

斷﹐他這一輩子可真沒少說話。 

我的同事小林是福建客家人﹐她在新界碰到一個香港老先生﹐也是客

家人﹐兩人竟然語言相通。 老先生問小林﹕“你何時來的香港﹖”小林

說﹕“三天前﹐你呢﹖”老先生答﹕“100年前 。 ”這種對話太后現代

了﹐在我看來﹐客家話好像是一種密碼。 

外來者紮下根﹐也必定會帶著自己的成長背景﹐香港於是很“複雜”﹐廣

東人﹑福建人﹑上海人﹑東北人﹑英國人﹑印度人﹑波斯人……杜可風

在採訪中對我說﹐他來香港的動力是對中文女老師美貌的傾慕﹐讓他留

下來的動力正是這種“雜”。 

沈蔚蘭長著一副精緻的印度面孔﹐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光聽她說

話﹐你肯定想象不出她的面容。 沈蔚蘭祖輩來自印度次大陸﹐她的母親

就已經是一個老香港了。 她回憶50年代的香港﹕在樓上聽到叫賣聲﹐可

以將錢放在籃子裏﹐用繩子從窗外順下樓去﹐小販會將小吃放在籃子

裏……她很遺憾﹐這麼詩意的服務今天已經消失了。 

對我來說﹐以上人物代表的是香港人與文化的“混雜”。 我把它歸類為

“橫的混雜”。 還有“豎的混雜”﹐那便是歷史。 

在這方面﹐香港有些像印度﹐每個時代的標記它都完好的保存著﹐因為

總有一些人要為自己的身份立一個紀念碑。 天星碼頭的事件不就是如此

嗎﹖“集體回憶”﹑“身份認同”這些詞﹐內地人聽著都奇怪﹕我們的“身

份”很明確﹕不是幹部就是群眾﹐根本不需要認同﹔我們也沒什麼需要

“集體”一起回憶的﹐要回憶﹐全是慘劇和鬧劇﹐我們光有“集體學習”

就夠了。 

我永遠記得鄭寶鴻先生在上環的那五平米的小鋪子﹐他的牆上的每一寸

立方都是香港的一種記憶﹐那些印著女王頭像的郵票上維多利亞式的舊

072 073

三年前﹐為了紀念香港回歸10周年﹐我來港拍攝《新香港故事》﹐我的劇組在寶馬山上住了整整三個月—— 算上前期調研﹐工作了半年——那是一段難忘的時

光﹐雖然我們的節目播出時更像一個《舊香港故事》﹐但我們每個人都很滿意﹔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工作﹐我至今仍聽得見寶馬山宿舍樓道裏的笑聲﹔有幾

個多愁善感的人離開時流下了眼淚。 是啊﹐香港再不是一個和我們毫無關係的﹑祖國南海的一顆“珠子”了﹐更不再是一個吃喝玩了的購物天堂—— 就像對

內地一般游客一樣—— 她﹐真的已經成了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這是《新香港故事》的策劃者——   我所始料不及的。 

做一個世界人

—— 香港的點滴回憶

H K O b s e r v e r s

觀察香港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2-73 24/1/2010 16:50:50

Page 45: MING 2010/02

房子真美啊﹗女王真年輕﹗我問鄭先生﹐這些東西有人要嗎﹖他說﹐每

天都有人問。 鄭先生是一部活字典﹐他幾乎知道每條街道的歷史﹐不知道

他儲備的這些知識夠不夠提供給“身份認同狂們”每日所需的﹖

香港現在還流行“集體回憶”嗎﹖或者也已經開始熱衷“集體學習”

了﹖

單色﹑中國式的單色

我離開香港前的最後幾天﹐和兩個同事一起﹐每天爬香港島的山。 我們

三個都是第二次來香港拍攝紀錄片﹐爬山是我們對香港時光的最好紀

念。 “山中香港”是另一種景象﹕到處能看見海﹐到處能看見鷹﹐如此的

寧靜﹑如此的美。 她仿佛還原到了她還是一個孤島的時代。 我們在山上

日本兵留下的灶台處小憩﹐我們和山頂上跑步的人閒聊﹐我們給自己留

影。 香港如果不是香港﹐我們會站在這裏嗎﹖

我自己有一本很喜歡的舊書﹐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很小的時候﹐我

就迷戀他寫的那些香港植物。 在香港島的山上我又想起了那本書。 香港如

果不是香港﹐它就是一幅中國南海的水墨畫。 

我喜歡新界的盆菜﹐我喜歡貓街(指摩羅街)那些碑文上的古老稱

謂﹐我喜歡文武廟的盤香﹐我喜歡北角新光戲院的黑社會故事。 他們都那

樣的“中國”﹐甚至比我生活的北京還感到親切﹑親近。 

有一次﹐我在蓮香茶樓拍攝﹐無意中在鏡頭裏看見了鄭寶鴻先生坐在

一群人中喝茶﹐他的姿勢是那樣優雅﹐那樣舒服。 我突然覺得﹐他真的

很“中國”。 蓮香茶樓的老闆說自己因為沒出息﹐所以既沒有轉行也沒

有裝修﹐因此一切還是幾十年前的樣子。 我們真的應該感謝他的“沒出

息”。 我們太“快”了﹐也不知道要到哪去。 

麥家碧是個香港“異數”﹐她沒見過豬﹐卻用豬來隱喻自己和香港﹐她說

自己如果不是遇到謝立文﹐真不知道怎麼辦﹐可能會餓死 —— 她說自己

太傻了﹐除了畫畫什麼都不會。 謝立文很木訥﹐普通話不會﹐專門迷戀

粵語。 他很個性﹐從不接受採訪﹐只同意閒談。 導演趙良駿說他看上去傻

傻的﹐其實是大智慧﹔他的“武器”是溫柔﹐這也是香港的“武器”﹐包

容﹐以不變應萬變。 

趙良駿也很怪﹐除了堅持用那極其原始﹑極其破舊的諾基亞手機﹐還建

議我注意香港的鷂鷹。 我還記得他在鷹君中心前用手機拍鷹的樣子﹕一

個現代人怎麼會天天想著那些鷹﹖好像一個當年的滿族惡少一樣﹔但

他又不像﹐他建議我拍銅鑼灣的人行橫道﹐他說那是香港的生命力的

象徵﹔他還提示我﹐舊時用的紅藍白的麻布袋代表著一代香港人的精

神﹐這些意象簡直太棒了。 

麥家碧﹑謝立文和趙良駿是我認識的新香港﹐他們也非常“中國”。 

在香港﹐我很愛看內地游客﹐無疑他們是最“中國”的。 可惜﹐他們眼中

的香港並不存在﹐那是海市蜃樓﹐那是浮漂在水面的倒影﹐那是專門編

制給他們﹐讓他們成為其中一道風景用的。 

074 075

對於我來說﹐香港是文化中國。 香港是一本彌漫著霉氣的舊書﹐留白處注

釋極多﹐我喜歡那些注釋。 

對於我來說﹐香港是一種喃喃的禱告﹐一種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對待自

己﹑如何與逝去者交流﹑如何奔赴未來的神秘禱告。 

做個世界人 —— 我的香港觀

來香港工作之前﹐我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一聽“辱華”的

事﹐血就往頭上噴﹐來過香港後我發誓要做世界人。 

我曾去日本留學﹐那種生活給我留下的是一種莫名的悲憤之情。 留學生活

與外界的接觸是狹窄的﹐缺少交流便會橫生枝節。 最要命的是我從小就受

的“仇視”教育﹐這種仇視倒不是針對某國人﹐而是針對所有的強者和

富人﹑富國﹑富裕地區。 當一種“宗教”告訴你﹐你是弱者﹐你就會隨時

準備好抗爭﹐不問你自己的作為﹐不問周圍的環境和動因。 這種情緒很容

易被利用。  

我對香港的情緒也曾經如此——不止是我﹐是我們那一代人——記得

1985年北京的“519事件”﹐香港足球隊在世界盃週邊賽淘汰了中國隊

引發了球迷鬧事事件﹐那是我們永遠的傷﹔在我們的理解中﹐香港人簡

直就是英帝國主義的走狗﹔改革開放之初﹐內地影視作品中的香港人不

都是如此嗎﹖拜金狂﹑被殖民心態﹑優越感﹑色情狂﹐這就是我們對香

港人的全部定義﹐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電影《夕照街》看看。 

來到香港工作後﹐我發現香港人不是這樣。 我在時代廣場打車﹐隨意鑽進

一輛計程車﹐司機讓我下車﹐他說﹕“你沒看見計程車在排隊嗎﹖請你坐

前面的車。 ”我鑽進前面的車﹐司機說﹕“去南洋酒店走路就可以﹐我告

訴你怎麼走。 ”這就是我們說的拜金者嗎﹖那是無與倫比的震撼﹐如果在

內地﹐10輛車裏11輛都會踩油門的﹐但在香港不會。 這不但不是拜金而

且是童叟無欺的社會。 

原諒我的無知﹐來香港工作前我不知道香港賽馬會的公益性質﹐而在我

有限的經驗中﹐所有的公益都是半官方背景的攬錢機構﹐而香港賽馬會

的運作﹐香港民間慈善機構的工作﹐香港義工的服務真的讓我知道了什

麼是“社會”﹐我才明白﹐世界上有“互惠”兩個字﹐世界上有“寬容”

這個詞。 我一直生活在“叢林”中﹐當然內心充滿了仇恨﹐隨時準備戰

鬥了。 

來過香港﹐我才開始認真關注西方的政治理念和運作模式﹐才開始用另

一種眼光重新看待歷史﹐看待現代﹐看待我自己。     ■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4-75 24/1/2010 16:51:15

Page 46: MING 2010/02

房子真美啊﹗女王真年輕﹗我問鄭先生﹐這些東西有人要嗎﹖他說﹐每

天都有人問。 鄭先生是一部活字典﹐他幾乎知道每條街道的歷史﹐不知道

他儲備的這些知識夠不夠提供給“身份認同狂們”每日所需的﹖

香港現在還流行“集體回憶”嗎﹖或者也已經開始熱衷“集體學習”

了﹖

單色﹑中國式的單色

我離開香港前的最後幾天﹐和兩個同事一起﹐每天爬香港島的山。 我們

三個都是第二次來香港拍攝紀錄片﹐爬山是我們對香港時光的最好紀

念。 “山中香港”是另一種景象﹕到處能看見海﹐到處能看見鷹﹐如此的

寧靜﹑如此的美。 她仿佛還原到了她還是一個孤島的時代。 我們在山上

日本兵留下的灶台處小憩﹐我們和山頂上跑步的人閒聊﹐我們給自己留

影。 香港如果不是香港﹐我們會站在這裏嗎﹖

我自己有一本很喜歡的舊書﹐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很小的時候﹐我

就迷戀他寫的那些香港植物。 在香港島的山上我又想起了那本書。 香港如

果不是香港﹐它就是一幅中國南海的水墨畫。 

我喜歡新界的盆菜﹐我喜歡貓街(指摩羅街)那些碑文上的古老稱

謂﹐我喜歡文武廟的盤香﹐我喜歡北角新光戲院的黑社會故事。 他們都那

樣的“中國”﹐甚至比我生活的北京還感到親切﹑親近。 

有一次﹐我在蓮香茶樓拍攝﹐無意中在鏡頭裏看見了鄭寶鴻先生坐在

一群人中喝茶﹐他的姿勢是那樣優雅﹐那樣舒服。 我突然覺得﹐他真的

很“中國”。 蓮香茶樓的老闆說自己因為沒出息﹐所以既沒有轉行也沒

有裝修﹐因此一切還是幾十年前的樣子。 我們真的應該感謝他的“沒出

息”。 我們太“快”了﹐也不知道要到哪去。 

麥家碧是個香港“異數”﹐她沒見過豬﹐卻用豬來隱喻自己和香港﹐她說

自己如果不是遇到謝立文﹐真不知道怎麼辦﹐可能會餓死 —— 她說自己

太傻了﹐除了畫畫什麼都不會。 謝立文很木訥﹐普通話不會﹐專門迷戀

粵語。 他很個性﹐從不接受採訪﹐只同意閒談。 導演趙良駿說他看上去傻

傻的﹐其實是大智慧﹔他的“武器”是溫柔﹐這也是香港的“武器”﹐包

容﹐以不變應萬變。 

趙良駿也很怪﹐除了堅持用那極其原始﹑極其破舊的諾基亞手機﹐還建

議我注意香港的鷂鷹。 我還記得他在鷹君中心前用手機拍鷹的樣子﹕一

個現代人怎麼會天天想著那些鷹﹖好像一個當年的滿族惡少一樣﹔但

他又不像﹐他建議我拍銅鑼灣的人行橫道﹐他說那是香港的生命力的

象徵﹔他還提示我﹐舊時用的紅藍白的麻布袋代表著一代香港人的精

神﹐這些意象簡直太棒了。 

麥家碧﹑謝立文和趙良駿是我認識的新香港﹐他們也非常“中國”。 

在香港﹐我很愛看內地游客﹐無疑他們是最“中國”的。 可惜﹐他們眼中

的香港並不存在﹐那是海市蜃樓﹐那是浮漂在水面的倒影﹐那是專門編

制給他們﹐讓他們成為其中一道風景用的。 

074 075

對於我來說﹐香港是文化中國。 香港是一本彌漫著霉氣的舊書﹐留白處注

釋極多﹐我喜歡那些注釋。 

對於我來說﹐香港是一種喃喃的禱告﹐一種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對待自

己﹑如何與逝去者交流﹑如何奔赴未來的神秘禱告。 

做個世界人 —— 我的香港觀

來香港工作之前﹐我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一聽“辱華”的

事﹐血就往頭上噴﹐來過香港後我發誓要做世界人。 

我曾去日本留學﹐那種生活給我留下的是一種莫名的悲憤之情。 留學生活

與外界的接觸是狹窄的﹐缺少交流便會橫生枝節。 最要命的是我從小就受

的“仇視”教育﹐這種仇視倒不是針對某國人﹐而是針對所有的強者和

富人﹑富國﹑富裕地區。 當一種“宗教”告訴你﹐你是弱者﹐你就會隨時

準備好抗爭﹐不問你自己的作為﹐不問周圍的環境和動因。 這種情緒很容

易被利用。  

我對香港的情緒也曾經如此——不止是我﹐是我們那一代人——記得

1985年北京的“519事件”﹐香港足球隊在世界盃週邊賽淘汰了中國隊

引發了球迷鬧事事件﹐那是我們永遠的傷﹔在我們的理解中﹐香港人簡

直就是英帝國主義的走狗﹔改革開放之初﹐內地影視作品中的香港人不

都是如此嗎﹖拜金狂﹑被殖民心態﹑優越感﹑色情狂﹐這就是我們對香

港人的全部定義﹐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電影《夕照街》看看。 

來到香港工作後﹐我發現香港人不是這樣。 我在時代廣場打車﹐隨意鑽進

一輛計程車﹐司機讓我下車﹐他說﹕“你沒看見計程車在排隊嗎﹖請你坐

前面的車。 ”我鑽進前面的車﹐司機說﹕“去南洋酒店走路就可以﹐我告

訴你怎麼走。 ”這就是我們說的拜金者嗎﹖那是無與倫比的震撼﹐如果在

內地﹐10輛車裏11輛都會踩油門的﹐但在香港不會。 這不但不是拜金而

且是童叟無欺的社會。 

原諒我的無知﹐來香港工作前我不知道香港賽馬會的公益性質﹐而在我

有限的經驗中﹐所有的公益都是半官方背景的攬錢機構﹐而香港賽馬會

的運作﹐香港民間慈善機構的工作﹐香港義工的服務真的讓我知道了什

麼是“社會”﹐我才明白﹐世界上有“互惠”兩個字﹐世界上有“寬容”

這個詞。 我一直生活在“叢林”中﹐當然內心充滿了仇恨﹐隨時準備戰

鬥了。 

來過香港﹐我才開始認真關注西方的政治理念和運作模式﹐才開始用另

一種眼光重新看待歷史﹐看待現代﹐看待我自己。     ■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4-75 24/1/2010 16:51:15

Page 47: MING 2010/02

不是說﹐香港失去了魅力—— 恰恰相反﹐我從不覺得香港會有一天被內地

城市取代﹐因為它的獨特﹐並非金錢可以複製—— 只是﹐空氣中彌漫著失

落的味道﹐the old good time.

雨夜搭的士回家﹐收音機裏主持人和嘉賓﹐一唱一和﹕“你看看內地城市

現在的LV店﹐款式那麼多﹐進新貨還比香港快……”“很多內地富人不

來香港買啦……”兩個低沉的中年男聲﹐伴雨打窗櫺﹐竟生淒苦。 

一個朋友說﹐多年前來香港﹐通街後生仔盡著黑白灰﹐低調內斂﹐品味

十足。 而今香港人著裝也花綠起來。 變化雖於毫末﹐風貌卻是懸殊。 

現在內地每出臺一項具國際競爭力的項目﹐第一時間例牌聲明“不會對

香港構成威脅” ——  越是捍衛什麼﹐越顯出它脆弱。 

“香港﹐香港﹐為什麼那麼香﹖”長住香港之前﹐我不曾踏足這裏。 未思

量﹐就揣著艾敬的憧憬﹐一腳跨進來。 當港人哀怨的時候﹐初到者的心

情﹐依然載欣載奔﹐發現香港仍然值得欣喜的地方。 

香港很“大”﹖

到香港的第一個星期﹐住酒店求租房。 夜眺港島擠擠挨挨密密麻麻的燈

火﹐心生絕望 ——  這不是價錢很貴的“兔子窩”嗎﹖

先安家﹐後居心。 漸漸﹐竟品味出香港之“大”。 

第一次有此體驗﹐是在劇場看《華嚴經》。 搞建築的香港人胡恩威﹐嘗

試做舞臺。 他說﹐在羅馬一個教堂﹐看到穹頂上一束光射下﹐打在雕像

上﹐產生無可言傳的莊嚴 ——  這是建築呢﹐還是舞臺呢。 於是﹐他在劇中

用各種聲光表現佛對我們傳遞的資訊。 他本身信奉天主教﹐但執著篤信的

精神﹐各教相通。 

中國工筆劃特效﹐加之歐洲殿堂的儀式感﹐毫無造作﹐亦不粗糙。 那

晚﹐我眼前舞臺上的大字是“華藏世界海”。 胡恩威打破了界限﹐融合了

東西﹐令人興歎﹐小小一個香港﹐縱有傳統﹐橫向世界。 

香港人常自憐﹐此地非創意之都﹐只擅長拷貝東京巴黎。 如今“四張”

(即四十歲)的香港時尚ICON黎堅惠說﹐自己成長的年代﹐“香港難得之

處﹐在於真正的自由﹐見怪不怪的國際風範﹐不像今天由八卦週刊孕育

出來的小家小眉小眼。 ”自由之氣﹐令香港在“蝸居”中亦吐納百川。 

香港之“大”﹐也在於尊重公共空間。

落腳找房子時﹐悟到香港人際關係兩大基石﹕金錢﹐以及建立在金錢基

礎上的信用。 但這並不妨礙彼此互惠。 

島上天氣多變﹐香港卻是個恒溫社會 。 無論進到哪座樓宇﹐哪間餐

廳﹐門口都有塑膠傘套﹐還分長柄與短柄。 有次去“大家樂”速食﹐我打

的是折叠傘﹐但沒有短柄傘套了﹐服務員拿過長柄傘套﹐一邊幫我一邊

連聲抱歉。 

因著香港的經驗﹐一次去北京趕上下雨﹐沒有自備塑膠袋。 計程車司機

倒是大方﹐不介意我濕著傘往裏坐﹕  “這下雨天嘛﹐上來吧﹐沒辦法的。 ”

內地多以“不在乎”寬厚“不規範”。 

初到香港﹐看到港人排隊坐公車﹐心頭都會一熱。 每個人都為其他人想一

點﹐營造起看得見摸得著的“公共空間”﹐這意識挺感人。 

而營造公共空間﹐根本上體現了社會身份平等。 寸土寸金的尖沙咀﹑港

島﹐中心位置都有大片免費公園。 億萬富翁﹐還是底層一族﹐都有權享受

鬧市取靜﹐正如紐約中央公園﹑巴黎路易十六花園。 於是﹐斗室之外﹐天

地開闊。 

大陸香港“不同文”﹖

誰說我們用同樣的中文﹖

到移民局辦身份證。 申請表上白紙黑字印著﹕“你曾否通常居於香港連

續七年或以上﹖”每個字都認識﹐我愣是不解其意﹐讀下面的英文才

懂﹕  “Have you been ordinarily  resident  in Hong Kong  for a continuous 

period of not  less than 7 years?  ” 應該是“你是否曾在正常情況下﹐居

於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難怪董橋對香港中文生氣﹐靠糾錯開專

欄﹐還搜集成書《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 

差異﹐不止於字面。 

一天有關部門發佈會稱﹐某條公路“基本”暢通。 我手裏剛好收到前方記

者發回的稿件﹐同樣講這條公路﹐措辭是“部分地段仍然擁堵”。 我的香

港同事David頓時糊塗了﹐到底是“暢通”﹐還是“擁堵”﹖我用一秒鐘想

明白﹐再用十幾分鐘向他解釋﹐兩句話不矛盾﹐一個意思。 

David最後用港式普通話說﹐不喜歡你們“基本”這個詞。 

“什麼是‘基本’﹖就是沒有完成嘛。 ”他總結。 

“香港人從來不說‘基本’﹖”我對這個詞熟悉到麻木。 

“香港有服務承諾制﹐比如消防局承諾10分鐘趕到現場﹐年終報告時會

說‘我們98%準時到場’﹐這個數字是從每一次事發當時統計來的﹐可以

核實的。 ”

“噢﹐”我盯了他兩秒鐘說﹐“原來香港基本不用‘基本’”。 

不同文的背後﹐是思維習慣﹑行事準則不同。 

跟香港同事接觸多了﹐得出一個結論﹕同港人合作﹐要從“NO”開

始。 只要你提出一點點計劃之外的變更﹐他們第一反應是“做不到”。 然

後﹐在說服理解中﹐循序推進。 首先要贊港人的專業精神﹐不逾規矩﹐專

心分內。 但有時也令我一念忿忿﹐香港人是方的﹗中規中矩﹐四角90

度﹐沒有偏差﹐也少了變通﹐更難有突破。 

還有一層顯而易見的“不同文”﹐香港保留了方言。 

內地各地傳媒﹑影視禁用方言﹐香港卻遍地粵語。 打總機電話﹐一定等到

“3”﹐才是“普通話”﹐前兩位是廣東話和英語。 

方言充滿密碼﹐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共用某種價值觀的密碼。 譬如﹐你去

逛“住好啲”﹐不懂廣東話﹐就不明白把印有“Delay no more”的T恤衫

穿在身上有什麼好玩。 

香港“不拜金”?

都說香港是個物欲都市﹐仿佛咽下鮑魚﹐挽上LV﹐港人就滿足了。 

誠然﹐香港“犬儒的吃喝玩樂”盛行。 但愛吃愛玩愛名牌﹐也包含著宣洩

壓力的原始衝動﹐虛榮﹐倒在其次。 

在這個“為食忙”的城市﹐香港同事說﹐港人焦慮異常﹐直接影響如廁

品質﹐還稱這是最多港人之疾。 

從“千歲憂”中來的﹐卻是一股謙恭自省的精神。 港媒針砭時弊﹐自我批

評毫不留情。 胡恩威近作名為《香港的敵人是香港自己》。 電臺Call-in節目

裏﹐小民向政府大倒苦水﹐議會大廳裏﹐“長毛”向特首扔香蕉。 日落之

後﹐數數便利店門口報欄﹐哪份報紙剩得最少﹐就知道民意傾向。 

所謂“不拜金”﹐還指港人亦追求物質之外的精神。 近日請命停建高鐵的

“80後”隊伍中﹐很多年輕人並不住在鐵路沿線﹐只是為了能夠保住面臨

消失的老宅舊市。 皇后碼頭拆除時﹐保育人士激烈抗爭﹐無論政治正確在

哪一邊﹐可貴的是﹐他們尋求在“小我”之外﹐為歷史立注腳。 

記得當時﹐一名參加抗議的朋友﹐面對“幻彩詠香江”炫目的燈柱﹐面

對漸漸逼近的填海沙船﹐對我說﹐“拆不拆的結果其實我們都明白﹐只是

想稍微阻擋一下經濟的步伐。 ”

國際金融中心裏的人們﹐並沒有徹底淪為經濟動物。    ■

076 077

撰文_周軼君

香港驚奇

我來香港的時候﹐正值回歸十周年。 有種莫名的直覺﹐退潮了。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6-77 24/1/2010 16:51:15

Page 48: MING 2010/02

不是說﹐香港失去了魅力—— 恰恰相反﹐我從不覺得香港會有一天被內地

城市取代﹐因為它的獨特﹐並非金錢可以複製—— 只是﹐空氣中彌漫著失

落的味道﹐the old good time.

雨夜搭的士回家﹐收音機裏主持人和嘉賓﹐一唱一和﹕“你看看內地城市

現在的LV店﹐款式那麼多﹐進新貨還比香港快……”“很多內地富人不

來香港買啦……”兩個低沉的中年男聲﹐伴雨打窗櫺﹐竟生淒苦。 

一個朋友說﹐多年前來香港﹐通街後生仔盡著黑白灰﹐低調內斂﹐品味

十足。 而今香港人著裝也花綠起來。 變化雖於毫末﹐風貌卻是懸殊。 

現在內地每出臺一項具國際競爭力的項目﹐第一時間例牌聲明“不會對

香港構成威脅” ——  越是捍衛什麼﹐越顯出它脆弱。 

“香港﹐香港﹐為什麼那麼香﹖”長住香港之前﹐我不曾踏足這裏。 未思

量﹐就揣著艾敬的憧憬﹐一腳跨進來。 當港人哀怨的時候﹐初到者的心

情﹐依然載欣載奔﹐發現香港仍然值得欣喜的地方。 

香港很“大”﹖

到香港的第一個星期﹐住酒店求租房。 夜眺港島擠擠挨挨密密麻麻的燈

火﹐心生絕望 ——  這不是價錢很貴的“兔子窩”嗎﹖

先安家﹐後居心。 漸漸﹐竟品味出香港之“大”。 

第一次有此體驗﹐是在劇場看《華嚴經》。 搞建築的香港人胡恩威﹐嘗

試做舞臺。 他說﹐在羅馬一個教堂﹐看到穹頂上一束光射下﹐打在雕像

上﹐產生無可言傳的莊嚴 ——  這是建築呢﹐還是舞臺呢。 於是﹐他在劇中

用各種聲光表現佛對我們傳遞的資訊。 他本身信奉天主教﹐但執著篤信的

精神﹐各教相通。 

中國工筆劃特效﹐加之歐洲殿堂的儀式感﹐毫無造作﹐亦不粗糙。 那

晚﹐我眼前舞臺上的大字是“華藏世界海”。 胡恩威打破了界限﹐融合了

東西﹐令人興歎﹐小小一個香港﹐縱有傳統﹐橫向世界。 

香港人常自憐﹐此地非創意之都﹐只擅長拷貝東京巴黎。 如今“四張”

(即四十歲)的香港時尚ICON黎堅惠說﹐自己成長的年代﹐“香港難得之

處﹐在於真正的自由﹐見怪不怪的國際風範﹐不像今天由八卦週刊孕育

出來的小家小眉小眼。 ”自由之氣﹐令香港在“蝸居”中亦吐納百川。 

香港之“大”﹐也在於尊重公共空間。

落腳找房子時﹐悟到香港人際關係兩大基石﹕金錢﹐以及建立在金錢基

礎上的信用。 但這並不妨礙彼此互惠。 

島上天氣多變﹐香港卻是個恒溫社會 。 無論進到哪座樓宇﹐哪間餐

廳﹐門口都有塑膠傘套﹐還分長柄與短柄。 有次去“大家樂”速食﹐我打

的是折叠傘﹐但沒有短柄傘套了﹐服務員拿過長柄傘套﹐一邊幫我一邊

連聲抱歉。 

因著香港的經驗﹐一次去北京趕上下雨﹐沒有自備塑膠袋。 計程車司機

倒是大方﹐不介意我濕著傘往裏坐﹕  “這下雨天嘛﹐上來吧﹐沒辦法的。 ”

內地多以“不在乎”寬厚“不規範”。 

初到香港﹐看到港人排隊坐公車﹐心頭都會一熱。 每個人都為其他人想一

點﹐營造起看得見摸得著的“公共空間”﹐這意識挺感人。 

而營造公共空間﹐根本上體現了社會身份平等。 寸土寸金的尖沙咀﹑港

島﹐中心位置都有大片免費公園。 億萬富翁﹐還是底層一族﹐都有權享受

鬧市取靜﹐正如紐約中央公園﹑巴黎路易十六花園。 於是﹐斗室之外﹐天

地開闊。 

大陸香港“不同文”﹖

誰說我們用同樣的中文﹖

到移民局辦身份證。 申請表上白紙黑字印著﹕“你曾否通常居於香港連

續七年或以上﹖”每個字都認識﹐我愣是不解其意﹐讀下面的英文才

懂﹕  “Have you been ordinarily  resident  in Hong Kong  for a continuous 

period of not  less than 7 years?  ” 應該是“你是否曾在正常情況下﹐居

於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難怪董橋對香港中文生氣﹐靠糾錯開專

欄﹐還搜集成書《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 

差異﹐不止於字面。 

一天有關部門發佈會稱﹐某條公路“基本”暢通。 我手裏剛好收到前方記

者發回的稿件﹐同樣講這條公路﹐措辭是“部分地段仍然擁堵”。 我的香

港同事David頓時糊塗了﹐到底是“暢通”﹐還是“擁堵”﹖我用一秒鐘想

明白﹐再用十幾分鐘向他解釋﹐兩句話不矛盾﹐一個意思。 

David最後用港式普通話說﹐不喜歡你們“基本”這個詞。 

“什麼是‘基本’﹖就是沒有完成嘛。 ”他總結。 

“香港人從來不說‘基本’﹖”我對這個詞熟悉到麻木。 

“香港有服務承諾制﹐比如消防局承諾10分鐘趕到現場﹐年終報告時會

說‘我們98%準時到場’﹐這個數字是從每一次事發當時統計來的﹐可以

核實的。 ”

“噢﹐”我盯了他兩秒鐘說﹐“原來香港基本不用‘基本’”。 

不同文的背後﹐是思維習慣﹑行事準則不同。 

跟香港同事接觸多了﹐得出一個結論﹕同港人合作﹐要從“NO”開

始。 只要你提出一點點計劃之外的變更﹐他們第一反應是“做不到”。 然

後﹐在說服理解中﹐循序推進。 首先要贊港人的專業精神﹐不逾規矩﹐專

心分內。 但有時也令我一念忿忿﹐香港人是方的﹗中規中矩﹐四角90

度﹐沒有偏差﹐也少了變通﹐更難有突破。 

還有一層顯而易見的“不同文”﹐香港保留了方言。 

內地各地傳媒﹑影視禁用方言﹐香港卻遍地粵語。 打總機電話﹐一定等到

“3”﹐才是“普通話”﹐前兩位是廣東話和英語。 

方言充滿密碼﹐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共用某種價值觀的密碼。 譬如﹐你去

逛“住好啲”﹐不懂廣東話﹐就不明白把印有“Delay no more”的T恤衫

穿在身上有什麼好玩。 

香港“不拜金”?

都說香港是個物欲都市﹐仿佛咽下鮑魚﹐挽上LV﹐港人就滿足了。 

誠然﹐香港“犬儒的吃喝玩樂”盛行。 但愛吃愛玩愛名牌﹐也包含著宣洩

壓力的原始衝動﹐虛榮﹐倒在其次。 

在這個“為食忙”的城市﹐香港同事說﹐港人焦慮異常﹐直接影響如廁

品質﹐還稱這是最多港人之疾。 

從“千歲憂”中來的﹐卻是一股謙恭自省的精神。 港媒針砭時弊﹐自我批

評毫不留情。 胡恩威近作名為《香港的敵人是香港自己》。 電臺Call-in節目

裏﹐小民向政府大倒苦水﹐議會大廳裏﹐“長毛”向特首扔香蕉。 日落之

後﹐數數便利店門口報欄﹐哪份報紙剩得最少﹐就知道民意傾向。 

所謂“不拜金”﹐還指港人亦追求物質之外的精神。 近日請命停建高鐵的

“80後”隊伍中﹐很多年輕人並不住在鐵路沿線﹐只是為了能夠保住面臨

消失的老宅舊市。 皇后碼頭拆除時﹐保育人士激烈抗爭﹐無論政治正確在

哪一邊﹐可貴的是﹐他們尋求在“小我”之外﹐為歷史立注腳。 

記得當時﹐一名參加抗議的朋友﹐面對“幻彩詠香江”炫目的燈柱﹐面

對漸漸逼近的填海沙船﹐對我說﹐“拆不拆的結果其實我們都明白﹐只是

想稍微阻擋一下經濟的步伐。 ”

國際金融中心裏的人們﹐並沒有徹底淪為經濟動物。    ■

076 077

撰文_周軼君

香港驚奇

我來香港的時候﹐正值回歸十周年。 有種莫名的直覺﹐退潮了。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6-77 24/1/2010 16:51:15

Page 49: MING 2010/02

078 079

撰文﹑攝影_廖偉棠

被隱蔽的幽靈香港

1997年的7月﹐香港回歸沒有幾天﹐我正式成為了香港居民 。 那一年﹐正如陳果的電影名稱﹕《去年煙花特別多》﹐我住在九龍的老區紅磡北拱街某公寓25

樓﹐小窗遠眺﹐恰能越過維多利亞港窺見港島上空一角﹐時有煙火璀璨 。 當時既失業﹐又懷念故鄉﹐心中甚是寂寥﹐看著那遠處的煙花和霓虹﹐只覺得那個香

港並非我的香港。 

但是很快﹐我就“融入”了香港生活﹐我去到一家二樓

書店工作﹐雖然還在熟悉的書籍包圍中﹐但一箭以外就

是旺角的鼎沸鬧市﹐資訊和現實的迅速更新帶來我的社

會觀念更新﹐我終於體會到非知識分子生活的種種﹐我

的思想從出世轉向入世﹐對左翼書籍的閱讀從盧卡契直

接跳到切格瓦拉﹐我的詩歌趣味也從現代主義的“純詩”

轉向美國當代更強調現實﹑經驗和行動的開放詩歌﹐推

波助瀾的還有Bob Dylan等60年代民謠詩人。 我暢快地

呼吸著一切混雜的空氣﹐大聲聽音﹐大聲說話﹐一切

逆反於我的也成為了我的營養。 作為一個詩人﹐一切挑

戰都是好的﹐都有助於詩藝的進步﹐後來﹐我發表作

品﹑得獎﹑出版詩文集……直至數年後全職以寫作為

生﹐我幾乎忘記了我剛剛來香港時﹐最初的寂寞甚至

困頓——  那是存在於每一個新移民身上的遭遇﹐豈我獨

無﹖

前年﹐在我來香港定居十年之後﹐我接觸到香港的一個

特殊群體—— 准來港婦女﹐她們即使在新移民當中也是

最困難的一群。 因為替一本書《是她也是你和我—— 准來

港女性訪談錄》(曹疏影﹑鄧小樺編)拍攝紀實照片﹐我

走進了她們的生活﹐繼而得以重返一個我們都已忘記的

香港﹕那裏﹐人們胼手胝足﹑捉襟見肘地生活﹐在金權

世界的漠視下竭力維持自己的尊嚴﹔同時那裏的主流話

語又在處心積慮地抹黑她們﹑隱蔽她們的困境。 在拍攝

的同時﹐我寫下了一系列的詩﹐這些詩和我一貫意象濃

密﹑隱喻豐富的實驗詩歌不同﹐它們是赤裸﹑素樸的現

實﹐但在平靜得近乎虛無的那個香港下﹐潛藏著驚駭之

浪—— 我想這也是“社會深層矛盾”之一種吧。 

後來我編輯我的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游》的時

候﹐赫然覺出這一組關於准來港女性以及其他類似的寫

香港底層邊緣人生活的詩﹐亦是關於幽靈的詩﹐她們

是被主流香港社會強力隱蔽掉的人﹐被迫成了不存在

的幽靈。 我想把這些詩的一部分和當時所攝照片收錄於

此﹐也算提醒我們毋忘這另一個香港。 這幅由公屋和中

轉屋構成的香港地圖﹐希望也能揭示人造環境與主流社

會對一個悲劇的共謀。 

觀塘﹐翠屏村

——  給一個新來港女性﹐平平﹐她因為沒有取得結婚證﹐六年前冒險偷渡

來港生小孩﹐今天終於取得香港身份證﹐加入低收入人士大軍。 

仍有鴿群﹐歇息在公屋屋簷上

仍有憑欄人﹐頭髮花白或者燙卷

仍有迷宮般﹑殘舊的烏托邦

把人作為白老鼠放置其間然後不管

雲過去﹐水池裏也沒有影。 

地名在地方中消失了

只余人造景觀的架構﹐沒有心

公屋層叠﹐雨驟然下﹐風驟然起

在這裏的人仍在﹐過客也必然過去

世界破了還是重修﹐都不屬於你。 

都屬於你。 未來如閃閃細雨

我們在高速橋下暫避

旋即邁步向世界走去

走過翠屏道﹐香港歷史檔案館

已經暫時關閉。 

那裏面是誰的歷史﹖

反正不是你我﹐不記載

七十年代偷渡﹑抵壘﹐零零年代

仍要偷渡﹑抵壘 ——  這一記好球

誰替你喝彩﹖

我繼續在屋村裏走

走過勝利了的你﹐仍看不清面目

走過無數靜坐如我父親的老者

走過抬頭看天如我母親的清潔工人

在以為有路的地方沒有了路。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8-79 24/1/2010 16:51:18

Page 50: MING 2010/02

078 079

撰文﹑攝影_廖偉棠

被隱蔽的幽靈香港

1997年的7月﹐香港回歸沒有幾天﹐我正式成為了香港居民 。 那一年﹐正如陳果的電影名稱﹕《去年煙花特別多》﹐我住在九龍的老區紅磡北拱街某公寓25

樓﹐小窗遠眺﹐恰能越過維多利亞港窺見港島上空一角﹐時有煙火璀璨 。 當時既失業﹐又懷念故鄉﹐心中甚是寂寥﹐看著那遠處的煙花和霓虹﹐只覺得那個香

港並非我的香港。 

但是很快﹐我就“融入”了香港生活﹐我去到一家二樓

書店工作﹐雖然還在熟悉的書籍包圍中﹐但一箭以外就

是旺角的鼎沸鬧市﹐資訊和現實的迅速更新帶來我的社

會觀念更新﹐我終於體會到非知識分子生活的種種﹐我

的思想從出世轉向入世﹐對左翼書籍的閱讀從盧卡契直

接跳到切格瓦拉﹐我的詩歌趣味也從現代主義的“純詩”

轉向美國當代更強調現實﹑經驗和行動的開放詩歌﹐推

波助瀾的還有Bob Dylan等60年代民謠詩人。 我暢快地

呼吸著一切混雜的空氣﹐大聲聽音﹐大聲說話﹐一切

逆反於我的也成為了我的營養。 作為一個詩人﹐一切挑

戰都是好的﹐都有助於詩藝的進步﹐後來﹐我發表作

品﹑得獎﹑出版詩文集……直至數年後全職以寫作為

生﹐我幾乎忘記了我剛剛來香港時﹐最初的寂寞甚至

困頓——  那是存在於每一個新移民身上的遭遇﹐豈我獨

無﹖

前年﹐在我來香港定居十年之後﹐我接觸到香港的一個

特殊群體—— 准來港婦女﹐她們即使在新移民當中也是

最困難的一群。 因為替一本書《是她也是你和我—— 准來

港女性訪談錄》(曹疏影﹑鄧小樺編)拍攝紀實照片﹐我

走進了她們的生活﹐繼而得以重返一個我們都已忘記的

香港﹕那裏﹐人們胼手胝足﹑捉襟見肘地生活﹐在金權

世界的漠視下竭力維持自己的尊嚴﹔同時那裏的主流話

語又在處心積慮地抹黑她們﹑隱蔽她們的困境。 在拍攝

的同時﹐我寫下了一系列的詩﹐這些詩和我一貫意象濃

密﹑隱喻豐富的實驗詩歌不同﹐它們是赤裸﹑素樸的現

實﹐但在平靜得近乎虛無的那個香港下﹐潛藏著驚駭之

浪—— 我想這也是“社會深層矛盾”之一種吧。 

後來我編輯我的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游》的時

候﹐赫然覺出這一組關於准來港女性以及其他類似的寫

香港底層邊緣人生活的詩﹐亦是關於幽靈的詩﹐她們

是被主流香港社會強力隱蔽掉的人﹐被迫成了不存在

的幽靈。 我想把這些詩的一部分和當時所攝照片收錄於

此﹐也算提醒我們毋忘這另一個香港。 這幅由公屋和中

轉屋構成的香港地圖﹐希望也能揭示人造環境與主流社

會對一個悲劇的共謀。 

觀塘﹐翠屏村

——  給一個新來港女性﹐平平﹐她因為沒有取得結婚證﹐六年前冒險偷渡

來港生小孩﹐今天終於取得香港身份證﹐加入低收入人士大軍。 

仍有鴿群﹐歇息在公屋屋簷上

仍有憑欄人﹐頭髮花白或者燙卷

仍有迷宮般﹑殘舊的烏托邦

把人作為白老鼠放置其間然後不管

雲過去﹐水池裏也沒有影。 

地名在地方中消失了

只余人造景觀的架構﹐沒有心

公屋層叠﹐雨驟然下﹐風驟然起

在這裏的人仍在﹐過客也必然過去

世界破了還是重修﹐都不屬於你。 

都屬於你。 未來如閃閃細雨

我們在高速橋下暫避

旋即邁步向世界走去

走過翠屏道﹐香港歷史檔案館

已經暫時關閉。 

那裏面是誰的歷史﹖

反正不是你我﹐不記載

七十年代偷渡﹑抵壘﹐零零年代

仍要偷渡﹑抵壘 ——  這一記好球

誰替你喝彩﹖

我繼續在屋村裏走

走過勝利了的你﹐仍看不清面目

走過無數靜坐如我父親的老者

走過抬頭看天如我母親的清潔工人

在以為有路的地方沒有了路。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78-79 24/1/2010 16:51:18

Page 51: MING 2010/02

080 081

荃灣﹐石圍角村

—— 為一個香港人的媽媽而作﹐在她未獲單程證來港期間﹐她的丈夫去世

了﹐荒謬的法律使她不能申請來港照顧年幼無依的兒子。 

出了大窩口地鐵站﹐就是高架橋

小公園在橋墩下隱藏。 

另一面﹐是城門穀游泳館﹐游泳館後面

是石圍角村﹐石圍角村﹐有個不存在的女人。 

她的丈夫比她大三十歲﹐結婚三年後死去﹔

她的兒子已經三歲﹐每個月綜援一千五百港幣﹔

她是不存在的﹐沒有身份證﹑工作﹐也沒有此可能﹐

她每天把石圍角公屋的鎖擦得嶄亮。 

她把牆上的婚紗照擦得嶄亮﹐紫紅的婚紗高懸著

渺不可及的好時光﹐照耀如今

公屋裏另一段向魔鬼借來的時光 —— 

灰塵在狹促的人世跳舞﹐魔鬼說不﹗不﹗不﹗

石圍角村寂靜至極﹐老人們點頭說笑依舊﹐

不存在的女人鼓起了空氣﹐空氣粗糲

足以傷害一切 ——   首先傷害自身。 

現在是丈夫的幽靈仍然為她向空氣申請……

申請一把火﹑一片好柴﹑一張舊報上

滿載的升平。 重型卡車一輛接一輛壓過

窗外高架橋﹐撞向大海﹔大海﹐浩浩蕩蕩 —— 

當她行走﹐大海凝止在她的左腳﹐在右腳結晶。 

她依舊每三個月回去一次四川辦理雙程證﹐

證明不存在的雙城。 中間一個她

雙手抱緊兒子﹐兒子的所有證明都背在身上﹕

准生證﹑來港證﹑綜援證﹑求情信……如大海上浮冰。 

魔鬼緊貼著海浪吞噬著飛沫﹐絡繹不絕。 

社會福利處的魔鬼向她咆哮﹕你沒有權利跟我說話﹗

入境事務處的魔鬼向她咆哮﹕你還不帶上兒子滾回鄉下﹗

公安局的魔鬼哄哄她﹕交上十萬一切好辦啦。 

當她行走﹐大海凝止在她的左腳﹐在右腳結晶。 

當她微笑﹐大海潰散﹐陽光也羞得無地自容。 

當她沉默﹐石圍角村響起了陣陣雷聲……

當她不存在﹐魔鬼磨刀﹑秣馬﹑準備了十億噸重的黑夜。 

出了大窩口地鐵站﹐就是高架橋

小公園在橋墩下隱藏。 

另一面﹐是城門穀游泳館﹐游泳館後面

是石圍角村﹐石圍角村﹐生活靜好﹐離黑夜遙遠。                         ■

屯門﹐寶田中轉屋

—— 寫給阿杏﹐她的丈夫懷疑她有外遇﹐趁她睡著拿大盆開水潑燙她﹐然

後喝腐蝕性液體自殺﹐阿杏竟被指謀殺丈夫﹐帶傷被囚四個月﹐終被判無

罪。 但香港已經沒有她立足之地﹐被毀容的她只好回老家。 

公共汽車緩緩駛近山邊

屯門區的邊緣﹐數棟臨時安置公屋

與一個簡單的市場相依為命。 

這裏常常成為報紙上的頭條﹐恐怖或者悲傷。 

這些頭條的主人翁原來就生活在這﹐

白熾的陽光順著山腳的芭蕉滾流﹐

嚴令禁止晾衣的鐵絲網上還是掛滿了衣服﹐

孕婦推著嬰車﹐哼著搖籃曲﹐恍惚微笑。 

我無法想象你在八呎浴室裏的幽閉﹐

無法想象他們說的﹕“如果你是孕婦

你恐怕不能轉身”﹐我無法為你回憶最後一餐

他買回來的﹐比平日稍稍豐盛的飯菜。 

這一切都在最後一夜被押走﹐

包括為了省電﹐被刻意調暗的燈光。 

沒有殺人﹐荊棘拿在手上﹐手還是不能換的﹐

孩子們跑過停車場﹐公共汽車又駛進 —— 

一堆遠離大都會的水泥板塊

被用作中轉地﹐已經被車輪和砂石磨花。 

死生本來是契闊﹐現在卻因貼得太緊而融合﹐

它吞掉你的容顏﹑你生活卑微的憑證。 

如今你不需要憑證了﹐只撇下黑暗中的寶田﹐

我在那裏走過來走過去﹐小心地

告訴每片樹葉﹐旁人並不理解的﹕

陽光﹐曾是理所當然。 

2008.6.19.

藍田﹐啟田村

—— 給慧芳﹐她四十歲來港﹐語言不通﹐工作不許﹐沒有福利﹐兩夫婦困

在啟田村單身公屋﹐還要再困幾年才能取得身份證。 

在藍田我碰見好幾個你﹐

有挺著肚子到李兆強小學接小孩放學的﹐

拎著惠康膠袋在啟田商場歎冷氣的﹐

在藍田巴士總站迷路的—— 

你依靠在“藍天”壁畫下擦汗﹐

巨大的停車場旋即吞吃了些微的汗水。 

我也迷了路﹐

困於心中一團火升起的煙霧﹐

穿過掌聲雷動的領匯商鋪﹐我認准了

那個穿著80年代套裙的過馬路女子就是你﹐

因為她的背影很美﹐她和我去的是同一目的﹕

一個1967年興建的舊水庫﹐

上面有公屋和居屋包圍的唯一一塊空地。 

雨斷斷續續又下起來了﹐

我知道你其實仍在200呎公屋的窗後看雨……

在穿過藍田地鐵站那麼寂寞的人潮之後﹑

又穿過那麼多熄火的鐵皮雙層巴士﹑

又穿過那麼多級迴圈的上山電梯﹐

你累了﹐放風的時限也到了。 

她們卻不用走那麼遠﹐世界近在咫尺。 

她們在匯景花園就把我攔住﹐

推銷保險﹑信用卡﹑寬頻上網大優惠……

這都是你沒有的﹐你只能在冷氣中走走走。 

我也不打算有﹐我只是坐在水庫上的球場

看男孩們把足球踢來踢去﹐

雨獨獨落在我的身上﹐

落在那麼多球門中間一個足球身上﹐

成為這世界給它唯一的安慰。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80-81 24/1/2010 16:51:28

Page 52: MING 2010/02

080 081

荃灣﹐石圍角村

—— 為一個香港人的媽媽而作﹐在她未獲單程證來港期間﹐她的丈夫去世

了﹐荒謬的法律使她不能申請來港照顧年幼無依的兒子。 

出了大窩口地鐵站﹐就是高架橋

小公園在橋墩下隱藏。 

另一面﹐是城門穀游泳館﹐游泳館後面

是石圍角村﹐石圍角村﹐有個不存在的女人。 

她的丈夫比她大三十歲﹐結婚三年後死去﹔

她的兒子已經三歲﹐每個月綜援一千五百港幣﹔

她是不存在的﹐沒有身份證﹑工作﹐也沒有此可能﹐

她每天把石圍角公屋的鎖擦得嶄亮。 

她把牆上的婚紗照擦得嶄亮﹐紫紅的婚紗高懸著

渺不可及的好時光﹐照耀如今

公屋裏另一段向魔鬼借來的時光 —— 

灰塵在狹促的人世跳舞﹐魔鬼說不﹗不﹗不﹗

石圍角村寂靜至極﹐老人們點頭說笑依舊﹐

不存在的女人鼓起了空氣﹐空氣粗糲

足以傷害一切 ——   首先傷害自身。 

現在是丈夫的幽靈仍然為她向空氣申請……

申請一把火﹑一片好柴﹑一張舊報上

滿載的升平。 重型卡車一輛接一輛壓過

窗外高架橋﹐撞向大海﹔大海﹐浩浩蕩蕩 —— 

當她行走﹐大海凝止在她的左腳﹐在右腳結晶。 

她依舊每三個月回去一次四川辦理雙程證﹐

證明不存在的雙城。 中間一個她

雙手抱緊兒子﹐兒子的所有證明都背在身上﹕

准生證﹑來港證﹑綜援證﹑求情信……如大海上浮冰。 

魔鬼緊貼著海浪吞噬著飛沫﹐絡繹不絕。 

社會福利處的魔鬼向她咆哮﹕你沒有權利跟我說話﹗

入境事務處的魔鬼向她咆哮﹕你還不帶上兒子滾回鄉下﹗

公安局的魔鬼哄哄她﹕交上十萬一切好辦啦。 

當她行走﹐大海凝止在她的左腳﹐在右腳結晶。 

當她微笑﹐大海潰散﹐陽光也羞得無地自容。 

當她沉默﹐石圍角村響起了陣陣雷聲……

當她不存在﹐魔鬼磨刀﹑秣馬﹑準備了十億噸重的黑夜。 

出了大窩口地鐵站﹐就是高架橋

小公園在橋墩下隱藏。 

另一面﹐是城門穀游泳館﹐游泳館後面

是石圍角村﹐石圍角村﹐生活靜好﹐離黑夜遙遠。                         ■

屯門﹐寶田中轉屋

—— 寫給阿杏﹐她的丈夫懷疑她有外遇﹐趁她睡著拿大盆開水潑燙她﹐然

後喝腐蝕性液體自殺﹐阿杏竟被指謀殺丈夫﹐帶傷被囚四個月﹐終被判無

罪。 但香港已經沒有她立足之地﹐被毀容的她只好回老家。 

公共汽車緩緩駛近山邊

屯門區的邊緣﹐數棟臨時安置公屋

與一個簡單的市場相依為命。 

這裏常常成為報紙上的頭條﹐恐怖或者悲傷。 

這些頭條的主人翁原來就生活在這﹐

白熾的陽光順著山腳的芭蕉滾流﹐

嚴令禁止晾衣的鐵絲網上還是掛滿了衣服﹐

孕婦推著嬰車﹐哼著搖籃曲﹐恍惚微笑。 

我無法想象你在八呎浴室裏的幽閉﹐

無法想象他們說的﹕“如果你是孕婦

你恐怕不能轉身”﹐我無法為你回憶最後一餐

他買回來的﹐比平日稍稍豐盛的飯菜。 

這一切都在最後一夜被押走﹐

包括為了省電﹐被刻意調暗的燈光。 

沒有殺人﹐荊棘拿在手上﹐手還是不能換的﹐

孩子們跑過停車場﹐公共汽車又駛進 —— 

一堆遠離大都會的水泥板塊

被用作中轉地﹐已經被車輪和砂石磨花。 

死生本來是契闊﹐現在卻因貼得太緊而融合﹐

它吞掉你的容顏﹑你生活卑微的憑證。 

如今你不需要憑證了﹐只撇下黑暗中的寶田﹐

我在那裏走過來走過去﹐小心地

告訴每片樹葉﹐旁人並不理解的﹕

陽光﹐曾是理所當然。 

2008.6.19.

藍田﹐啟田村

—— 給慧芳﹐她四十歲來港﹐語言不通﹐工作不許﹐沒有福利﹐兩夫婦困

在啟田村單身公屋﹐還要再困幾年才能取得身份證。 

在藍田我碰見好幾個你﹐

有挺著肚子到李兆強小學接小孩放學的﹐

拎著惠康膠袋在啟田商場歎冷氣的﹐

在藍田巴士總站迷路的—— 

你依靠在“藍天”壁畫下擦汗﹐

巨大的停車場旋即吞吃了些微的汗水。 

我也迷了路﹐

困於心中一團火升起的煙霧﹐

穿過掌聲雷動的領匯商鋪﹐我認准了

那個穿著80年代套裙的過馬路女子就是你﹐

因為她的背影很美﹐她和我去的是同一目的﹕

一個1967年興建的舊水庫﹐

上面有公屋和居屋包圍的唯一一塊空地。 

雨斷斷續續又下起來了﹐

我知道你其實仍在200呎公屋的窗後看雨……

在穿過藍田地鐵站那麼寂寞的人潮之後﹑

又穿過那麼多熄火的鐵皮雙層巴士﹑

又穿過那麼多級迴圈的上山電梯﹐

你累了﹐放風的時限也到了。 

她們卻不用走那麼遠﹐世界近在咫尺。 

她們在匯景花園就把我攔住﹐

推銷保險﹑信用卡﹑寬頻上網大優惠……

這都是你沒有的﹐你只能在冷氣中走走走。 

我也不打算有﹐我只是坐在水庫上的球場

看男孩們把足球踢來踢去﹐

雨獨獨落在我的身上﹐

落在那麼多球門中間一個足球身上﹐

成為這世界給它唯一的安慰。 

46 feature_HK feature-finA 4.indd 80-81 24/1/2010 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