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9
地地 102 地地地 C44981012 學學學學學 - 學 一? Chris Bryant2002 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地 Bryant 地 地 地 ,一。-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學學 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一 ,( 地地地地 )。一,,- 地地 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 一;體。 「」 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 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 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 、,、;、、,。 地 地地地地地地 「」、、、。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學學學 一,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一,,。一,: 地地地地 地地 1993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1994 地地地地地 1995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2000地地 35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News98 地 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 《》 、 2003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2010 地地 『』- 地地 地地 1995 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地地地地地地 2003 地地地 ,, 『』 2005 地地地地 2005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 地地地地 地地地 2009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 、、、;,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 ,。 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 地地 地地 地地 地地 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 地地地地 ,; 一一 2011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21 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 ,,, 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體 2012 地地地地地 地 -地地 地地 、、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Sep-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學習心得二 -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Chris Bryant(2002)認為科學傳播乃是『科學文化與科學知識被更大社群文化吸納的過程』。將文化層面納入科學傳播的暗示性意涵是有其力量的,且 Bryant 的定義也提示科學傳播是連續性的活動,而不是一次偶發或線性的。」 - 擷取自關尚仁-科學傳播的呈現形式及訴求

前言 「科學」這個詞涵蓋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是指「致力於揭示自然真象,而對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觀察或研究(包括思想、實驗)。這一觀察,通常指可通過必要的方法進行的,或能通過科學方法-一套用以評價經驗知識的程序而進行的」;第二方面是說「通過這樣的研究而獲得的有組織體系的知識」。而「傳播」則是指「人們通過符號、信號,傳遞、接收與反饋信息的活動;是人們彼此交換意見、思想、情感,以達到相互了解和影響的過程。」故「科學傳播」就是研究如何將科學知識快速地、正確地、有效地、大規模地傳播出去。身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就是要研究如何傳播科學知識。「科學傳播旨在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 - 擷取自關尚仁-科學傳播的呈現形式及訴求

要成為一個偉人,就要常常看偉人傳記 換句話說,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科學傳播人,可以看看身邊有甚麼著名的人士,從中學習。一個成功的科學傳播人,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從是研究天文物理的孫維新教授:

「科學教育 孫維新在台灣以天文學普及及教育聞名。他在 1993 年主持的公共電視節目《航向宇宙深處》系列獲得 1994 年金帶獎和 1995 年李國鼎科技節目獎。他本人以該節目獲得 2000 年第35 屆金鐘獎『教科文節目主持人獎』。 - 上電視主持電視節目

曾擔任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掃描』節目中『讓我們看星去』單元的主講人;現在每隔兩周的週二,固定參與作家張大春主持的 News98 節目《張大春泡新聞》談天文科學等相關知識。 - 上廣博節目主持廣播節目 所著《孫維新談天》一書獲得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著作金籤獎、2003 年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2010 年科普閱讀年推薦『百大科普好書』。 - 著書 他於 1995 年起在台灣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等多所大學以遠距教學方式授課的『認識星空』通識課程廣受學生好評。 - 教課

Page 2: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任職於中央大學期間在位於車城後灣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頂樓建立墾丁天文台,每年高中和大學寒暑假期間辦理多梯次觀測研習營。 - 舉辦研習活動 2003 年春天起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支持下,孫維新負責辦理『展望』系列科學普及演講,並邀請各界專家演講介紹各領域科學發展。2005 年時配合 2005 世界物理年負責主辦『探索物理博覽會』。 - 舉辦演講他也是 2009 全球天文年台灣地區總召集人。 - 舉辦天文年活動 」 - 擷取自維基百科 他經常在舉辦研習活動、跟人介紹天文、邀請各領域的教授來講解各領域的精華、特色以及各式各樣的講題;也著書,上電視、廣博節目主持節目,辦活動。 當初會接觸到孫維新教授,也是因為高中老師推薦我們去看展望;展望涵蓋考古、天文、地質、海洋、物理、生物、化學。它每年都分成春季和秋季兩個系列的主題,每一次的主題都不太一樣。舉例來說:2011展望秋季系列演講以「神經、行為、腦、疾病—21世紀神經科學的新發展」為主軸,領域從生物物理、分子化學,和神經醫學的角度,探討人類和動物的行為表現,以及各項神經性疾病發生的本源;從動物幼年的行為,到成人生活中的壓力,再到身體的酸痛和老年失智。2012春季展望以「登峰造擊-科學的登峰」為主軸,領域涵蓋考古、天文、地質、海洋等議題。2012秋季展望則以「世界末日-浩劫與重生」為主軸,領域涵蓋天文、海洋、生物、環境等議題。 有看過的人,對整場的展望活動紛紛讚不絕口,當時我們才高中生,而那時參與展望的人除了國高中生、大學生,還有不少的社會人士,每場的展望都舉辦得非常成功,台上教授講解的口沫橫飛,台下觀眾給予掌聲和提問。每場的展望都是場成功的科學傳播。

Page 3: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同時,我參與過他所舉辦的墾丁天文營,白天的時候上課,教導一些天文常識、天文物理的基本概念、天文儀器的原理、觀測時的注意事項、天文攝影與攝影軟體的操作等,在利用晚上的時候進行觀測,拍下無數的照片後,再將照片合成一張張美麗的星空。最後一天,孫維新老師本來要過來幫我們上一堂課,但後來因時間、空間的因素,趕不到墾丁,最後用電話的形式,打電話到墾丁天文台,在電話中幫我們上了一堂跟天文儀器有關的課程。

Page 4: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孫維新曾經來課堂上演講過,演講的主題是:「科學傳播的本質與-談展示的設計與製作」。演講的內容先從 Osear Wide王爾德的 Lady Windermere’s Fan 溫夫人的扇子談起,他說:「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I can resist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誘惑。下來談到世界末日,2012 是世界末日年,他被一個電視談話節目邀去跟名嘴做訪談,名嘴說世界末日快到了,孫為新教授就指出一堆反例證明世界末日還沒到,途中談到核融合的效率,若有一千個氫要轉換成氦,生成的氦有九百九十三個,有七個氫會依照 E=MC2 的公式消失,轉換成能量,也問到二十四節慶中最重要的四個節慶是哪四個?答案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他接著問,冬至要做甚麼?大家都回答說要吃湯圓,他就笑著說,其實冬至是觀察天像最好的時間。然後他介紹微中子(中微子,neutrino)平時不存在,只有在原子核被破壞的時候才出現。我上網找了一下資料,發現:微中子是輕子的一種,所有微中子都不帶電荷,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和強交互作用,但參與弱交互作用。標準模型的假設裡微中子的靜止質量為零,但可以通過修改標準模型使微中子有非零的質量。有實驗表明,微中子確實有微小但並不為零的質量。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太陽黑子,太陽黑子的周期是十一年,但真正的周期是二十二年,因為太陽黑子會南北對掉,在北方的太陽黑子十一年後會出現在南方,二十二年後才會出現在原點。談到太陽黑子,他接著談冥王星,冥王星在 2006 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歸列為矮行星,又說地球的直徑需要被一下!是一萬五千公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 天文單位,1AU)是一億五千萬公里,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為 30 個天文單位,柯伊伯帶在距離太陽 30到 100 個天文單位之間,其形狀近乎圓盤。 而歐特雲在距太陽 50,000至 100,000 個天文單位,差不多等於一光年,其形狀為球殼狀。歐特雲(Oort cloud)與柯伊伯帶(Kuiper belt)是彗星的故鄉,當週期短於 200 年的彗星為短週期彗星,短週期彗星可能來自柯伊伯帶,而當週期長於 200 年的彗星為長週期彗星,長週期彗星可能來自歐特雲帶。當名嘴被反駁了兩次,孫為新教授說,電視台就再也沒找過他了! 後來,他開始介紹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新一期的特展: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特展、2012世界末日—浩劫與重生特展。並談到馬雅曆法,說到根據瑪雅人的長曆法(Long Count

Page 5: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Page 6: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Calendar,前後長達五千年),2012 年 12月 21日將是本次人類文明結束的日子。此後,人類將進入與本次文明毫無關係的一個全新的文明。所以真正的世界末日指的是馬雅人的長曆法到一個結束,接下來是新的紀元,並不是真的世界末日,像是人類滅絕、小行星碰撞到地球、疾病大爆發、火山爆發等世界災難。另外他也談到了羽蛇神(Feathered snake 或Plumed serpent)是一個在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祇,一般被描繪為一條長滿羽毛的蛇形象。也是馬雅金字塔上的一個倒影,只出現在春分正午時刻。最後就是談到近期、以經過期的展覽,像是代天巡狩-東港迎王特展,希望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介紹台灣三大民間信仰-土地公、王爺、媽祖。這吸引了很多平時不看展覽的阿公阿嬤去看展覽。 孫維新的演講跟以前聽科學概論的演講很不一樣。以前科學概論的演講都詳細的描述甚麼是科學?甚麼是傳播?並對科學傳播做一個很詳細的解釋、定義。然後提出很多我從來沒有聽過的理論,像是單向傳播(赤字模式、情境模式)變成雙向傳播(常民專家模式、公眾參與模式)等理論。但孫為新教授的演講就不一樣了,又是笑話,又是科學小故事,聽的觀眾哈哈大笑,又勇於發言。他很少談及科學傳播概論、很理論的東西,都是在談他自身的一些科學小故事,時不時要我們記下幾個科學重點、告訴我們幾個科學數據、或是反駁幾個科學謬論,他談到展覽有很多種,有靜態的、動態的、也有互動式的,而他就是用互動式的教學上課,他不時提到他在台大上課,台大的學生怎麼樣回答他的問題,這表示他也希望成大的學生也能夠在他上課時多笑幾聲,或是勇於發言、回答他的問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ppt 的最後幾頁 ppt,說科學就是一種生活態度、要在生活中找尋生活的趣味!這深切地影

Page 7: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響到他的講課方式,他的課總是充滿笑聲!他是以趣味科學為主,不斷的告訴我們有甚麼有趣的特展、展覽,講解途中不斷插入一些科學知識,當觀眾聽力疲倦時,就穿插一些笑話或是科學小故事。而這,也是一種傳播方式! 要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可以先將自身的學術知識鑽研至大學、研究所、或是碩士班、博士班,當個教授,然後將自己鑽研的研究領域投稿至期刊上,如 Nature、Science、科學人、牛頓;或是教導台下的學生、社會人士,甚麼是科學?科學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科學的應用可以用在哪一些方面?以及各種科學的常識、知識和知微末節等。或是當一個發起人,舉辦各種科學的活動、營隊、演講。

身為一個學生,我可以做甚麼? 說了那麼多名人教授的介紹,這些活動,像是舉辦活動、演講、邀請各大教授來演講、上電視、廣博節目主持節目,感覺都不是一般人能到的。接下來我想談一談:身為一個學生,我可以做甚麼?現階段我要如何去傳播科學?答案是多看科學文章、多跑活動、多參展。 我曾參加過一場孫維新所舉辦的,有關於天文、天文物理的展覽,它裡面的工讀生、講解者都是高中應屆畢業生、大學部,經過訓練、考試,確定他們的素質有到達一定的水準才放出來,跟聽眾做接觸。身為一個學生,可以參加類似的科學訓練營,增廣自己的科學知識,再跟人介紹有關於科學的知識。 另外我也可以定期瀏覽 fb 的科學知識,如科學人粉絲團所舉辦的活動、科學人在 fb 上的動態,再按讚、分享,以 fb 的形式分享給我身邊的親朋好友;或是定期收看科學人所寄的e-mail、廣告,並 e-mail給有興趣的親朋好友。 我很幸運的成為一個地球科學系的學生。地球科學,顧名思義,就是跟科學有關。而我可以多參與系上的活動:系展、大學博覽會,以達到科學傳播的目的。 所謂的系展,便是跟一般社會大眾、國高中生介紹甚麼是地球科學?地球科學在教甚麼?地球科學的範圍包括甚麼?就讀地球科學系以後出來可以做甚麼?地球科學的範圍包括礦物和岩石、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三個大領域;我們系的系展主要分成礦物組、自然災害組、博物館組、地球構造組、海洋組、衛星遙測組、野外組、古代生物組、二氧化碳封存組等。在開展之前,都會請大三的學長姐負責教課,大一大二的學弟妹在台下聽課,然後會要求學弟妹上台報告,分別有小驗、大驗等多次的研討會,小驗、大驗就是為了要檢驗學弟妹學到多少東西,是不是能夠流暢的、有組織的、深入簡出的說出大三學長姐教課的內容。到了展覽當天,大一大二的學弟妹就要負責跟參展的民眾解說展覽板上的資訊,大三的學長姐則退居幕後,當負責蓋章的人,當即滿所有組別的章,就可以收到精美小禮物一份!

大學博覽會也是做類似的介紹,但大學博覽會則偏重在地科的簡介、地科以後的出路和應用、就讀地球科學系以後出來可以做甚麼等,當一個學生從大學地科系畢業後,可以做甚麼。

Page 8: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成為一個科學人? 當一個科學傳播人,一定要成為一個科學人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科學的定義非常廣泛,尤其在這種資訊爆炸的時候,科學可以跟藝術、文學、音樂、建築、神學,以至於商業活動、工業發展、人的生活品質等各方面產生連結。 科學已經不在是以往狹義的物理、化學、數學研究,越來越多的應用可以被應用在人類所能想到的物品、發展上。

Page 9: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所以,不是科學人的人也可以成為科學傳播人。 舉例來說,我可以成為一個在系辦工作的小姐,而該系辦剛好為物理、化學、數學、化工、材料等系,或是跟科學有關連的系所;當有人來本系,希望能了解更多有關於本系的資訊時,我介紹我的系館、本系在做甚麼、本系未來的研究方向與發展等,我也是在做科學傳播。 因為我不只介紹了本系,也介紹了科學在做甚麼、科學的研究方向、科學以後可以做甚麼。科學傳播不再只是範圍侷限在某一小塊的科學領域。 當然,除了這樣鑽法律漏洞的思考,一個非科學人也可以當科學傳播人,例如:參與跟科學有關的活動,在課餘活動、上班時間外,閱讀跟科學有關的知識,並在閒暇時間參與推廣科學的相關活動。又或者將自身的工作跟科學做一些相關聯;如法律相關工作者,提供跟科學有關的法律常識,如智慧財產權法、著作權法、專利等;在故宮維修中國古器物的工作人員,教導故宮的工作人員該怎麼保養、維護各種文物,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對文物保養的重要性。 最好的例子便是關尚仁講解「科學傳播源流與發展」,關尚仁不是一個科學人,他是教育傳播出身的博士,但他也在做科學傳播,他在 10/3 的課堂上解講了「科學傳播源流與發展」,他仔細講解科學傳播的起源來自於十五與十六世紀時的博物展示,當時的展覽以實驗工具或儀器、珍禽異獸為主要內容,主要的參展對象為科學家與王公貴族等極少數階層;當時的目的並不是當純的展覽,而是炫耀跨國貿易、探險、田野研究、實驗成果等,為一種權力的展示,以及科學社群內的意見與資訊交流。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的啟蒙運動,不斷的質疑權威和傳統教條,引導世界走出充滿著傳統教義、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專制的一個時期。博物展示才對公眾開放;此時的目的為灌輸民眾科學知識。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科學專家主動辦理,扮演主導角色,科學工具與儀器對公眾展覽的角色,除更加顯著,功能亦趨多元。當時的傳播媒介為雜誌、書本等印刷工具。報紙、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是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出現,其中廣播、電視等媒介是傳播科學與科技重要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1934 年),科學普及的重點關懷在提高公民素質,亦即公民在現代科技社會中理性行動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39 年至 1945 年),科學與科技在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戰後各強國無不積極推動科學與科技發展,科學與科技對經濟與社會影響與日俱增。各國在加速科學與科技研發同時,為避免科學與普羅大眾之間產生知識鴻溝(knowledge gap),政府開始主動扮演推手,推動正式與非正式科學教育。二十世紀為國家力量介入主導大型科學計畫的世代,同時講求大眾科學普及。二十一世紀時,大眾傳播媒介成為針對社會大眾實施科學教育的主要載具與通道。科學傳播定位,是針對社會大眾的科學教育,與學校科學教育有別。政府扮演主導角色,研訂政策、法源,積極投入與整合資源,建構科學傳播體系。從「脈絡模式/擴散模式」邁入「常民專家模式」,重視社會大眾在科學傳播的角色、需求與特性。科學傳播針對目標閱聽眾,運用合宜的形式、載具、通路等,傳佈科學與科技,以社會大眾之 A.E.I.O.U.為目的,旨在育化及提昇全民「科學素養」。傳播模式是由單向傳播

Page 10: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赤字模式、情境模式)變成雙向傳播(常民專家模式、公眾參與模式)

該怎麼做? 科學傳播,顧名思義,便是將艱深難懂的科學語言轉化成平易近人的大眾語言。所以我可以培養我聽說讀寫的能力: 在聽方面,我可以先去聽名人的演講,或是專心聽科學傳播概論的課,從中學習。畢竟善於說話的人也善於聆聽,要成為一個善於說話的人,要先擅於聆聽。 說話是一門學問,要怎麼說才能將將艱深難懂的科學語言轉化成平易近人的大眾語言,怎麼說才能讓我的爺爺奶奶懂我地球科學是做甚麼的、在學甚麼,以後有甚麼工作可以做、工作的性質是甚麼,工作的內容又是甚麼?面對不同的年齡層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所使用的語句、字彙也不盡相同;面對年紀較小的學童,遣詞用字自然而然要跟著簡化;如果是成年人,則可以使用比較艱深的詞彙,甚至專有名詞。另外還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光顧著上課,指說專有名詞,很容易讓大腦趕到疲倦,久而久之,會專心聽的人也跟著減少,打瞌睡、聊天、發呆等狀況層不出窮。可以使用臨時點名、說笑話、關愛的眼神、說靈異事件、要學生一個個出來發表意見等,都是可以抓回注意力的方法。另外我也可以使用科學故事來加深民

Page 11: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地... · Web view第二次被電視台跟名嘴坐在一起訪談時,談到太陽黑子其實不會造成世界末日,再來就簡單

地科 102杜沛蓉

C44981012

眾對科學的印象,或用圖像來更清楚地表達我所談述的內容。 關於讀,是可以閱讀大量的科學文獻、傳播方面的文章,甚至是科學傳播的論文,在此推薦關尚仁所做的-科學傳播的呈現形式及訴求。它先說科學傳播的需求及重要性,也解釋了科學傳播的涵義和講解了科學傳播的目的;又來,談論科學傳播的源流及當代意義,除了描述歷史,也不時用社論的語氣,解釋十五、十六世紀,十七、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等,科學傳播的形式演變、當時的演變對後世的影響。再來,詳細談論科學傳播的呈現形式及訴求,並談論到科學傳播的行動者、科學傳播活動的類型(如圖),科學傳播依傳播的形式可以分成雙向和單向,依聽眾的種類可以分成專業人士和一般社會大眾,針對一般社會大眾的雙向傳播模式活動有營隊,針對專業人士的雙向傳播模式活動有研討會,針對專業人士的單向傳播模式活動有人才培訓,針對一般社會大眾的單向傳播模式活動有媒體;競賽、展示等為不分專業人士或一般社會大眾的雙向傳播模式,教材設計與教法研習、講座為不分一般社會大眾或專業人士的單向傳播模式。

最後的寫,是在閱讀眾多資料,聽過許多演講、專業人士的講評後出書。簡單一點的便是將打份報告、做份 ppt,將自身所學的詳細寫出來。如果野心大一點,可以出本書,或是將自己所寫的科學文章投到各大科學期刊、報紙上。 聽說讀寫,最枯燥的便是聽、寫,大量閱讀,除非是有高度興趣在這裡,不然很容易造成懶散;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說的動聽、如何寫的引人入勝。經過專業的科學或是社會科學的訓練,再經過說話課程、寫作課程的指導,我就是一個成功的科學傳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