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80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kpmg.com/cn 給未來的贈禮 可持續發展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a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kpmg.com/cn

給未來的贈禮可持續發展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當匱乏。我們和學生們一起做游戲,向他們講解簡單的國際貿易、經濟概念,普及水資源保護、廢物處理知識 — 這些都是平時課堂上學不到的。

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義務履行基本的社會責任 ,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 無論是捐款捐物還是付出時間,都能幫助那些貧困人群。為善最樂,相信你也一定會獲益良多!

畢馬威中國員工李子琪拍攝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主席寄語

畢馬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及多元文化事務總監寄語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概要

目錄

第三部分:畢馬威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

第二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

第一部分:全球性企業社會責任課題

第四部分:將社會責任植根於企業發展基因

再接再勵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主席寄語

在今天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我們是一群難得的幸運兒,享受着職業賦予我們的機遇與活力。這份職業,不僅使我們有幸服務客戶,也使我們能夠為自身所處的時代與社會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畢馬威始終相信,人人都有責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作為一家跨國商業機構,畢馬威的社會責任體現在號召員工和各利益相關方共同關心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的協調進步與持續發展貢獻才智和力量。

員工是畢馬威最寶貴的財富。

在最近一次畢馬威員工調查中,我們的員工明確表示贊同並欣賞公司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作出的承諾,這使我備感欣慰。目前,畢馬威正着手創建一個更加穩定和有效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平台,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回饋社會”的文化氛圍,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將 “社會責任”鑄刻在企業的核心理念中,從而使我們的員工能夠更加自覺自願、全心全意地運用知識和能力為社會服務。

我們從實際需要出發,通過畢馬威中國慈善基金會成功

地在教育、灌能和環境三個領域開展了諸多項目。近期我們又針對希望工程和社區中心推出新的資助舉措,這些項目不僅為員工提供了服務社會的實踐機會,也讓那些渴求幫助的人真正感受到人間無私的關愛與溫暖。

此外,我們的員工在四川、海地和日本地震災害以及近期東非飢荒中所表現出來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無國界的慷慨援助,不僅讓我深受感動,更令我引以為豪。

畢馬威將引領和推動社會責任事業視為己任。在2011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畢馬威非常榮幸地受邀成為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平台——“全球契約領導項目”的初始成員。

我們企盼這份報告既能讓我們的員工知悉公司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作出的各種努力與嘗試,同時也能讓員工、客戶乃至社會感受到,畢馬威對於最高標准的重視和堅持,對於客戶及社會責任承諾的信守與追求。

1 畢馬威中國主席寄語

“人人都有責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眾人同心,其利斷金。個人力量雖然渺小,但凝聚起來,就形成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畢馬威人一心期望為后代留下一筆有意義的財富。為此,我願與您攜手,共創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姚建華畢馬威中國主席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及多元文化事務總監寄語

畢馬威中國自2009年首次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來,已經歷兩個充滿挑戰但收獲頗豐的年頭。為了推動更多的利益相關方自覺踐行社會責任,畢馬威在2010至2011年度又作出一系列新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社會上有成千上萬的人渴求幫助,並且數量仍在不斷上升。我們相信,教育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本着這樣的信念,畢馬威中國資助為數眾多的青少年,力求幫助他們實現求學的夢想,從而逐漸擺脫貧困。

憑借畢馬威強大、穩固的企業社會責任平台,我們的員工不僅能為建立更加透明、負責和文明的社會貢獻才智和力量,同時亦能授人以漁,幫助非政府機構和弱勢群體逐步實現助人自助。

在環境保護方面,畢馬威仍在竭力降低碳排放量。我們企盼,通過畢馬威的表率作用,能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挺

身應對氣候變化這一日益嚴峻的挑戰。2010年,畢馬威中國全職(全時當量)員工人均碳排放量較2007年下降了19%,公司的下一個目標是,到2015年人均碳排放量再降低15%。

今天的消費者和年輕一代對企業寄予新的希望,他們期待企業熱心公益,熱心於維護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與環境。那些真誠投入並將 “社會責任” 融入核心文化的企業,將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和持續的增長前景,而且也能實實在在地為社會創造出新的價值。

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從商業角度,有利於展示企業在客戶、生產力、市場、競爭、管理和環保等方面的姿態與付出;從長遠看,這一做法有利於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主動給予”的氛圍。畢馬威力求發掘自身的人力與技能,推動更多的企業和利益相關方善用財富、改變未來。

3 毕畢馬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及多元文化事務總監寄語

“我們相信,教育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4

我們希望,這份報告能讓您了解畢馬威中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中作出的各種努力和嘗試,更重要的是希望您能夠獲得一些啟迪和借鑒,並積極參與其中。

徐丹畢馬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及多元文化事務總監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概要畢馬威認為,目前正值企業踐行責任、服務社會的良好時機。在這份社會責任報告中,我們不僅歸納了全球和地區范圍內最受關注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同時也呼吁企業界將“社會責任”融入核心戰略,主動承擔起應對這些挑戰的責任和使命。

雖然中國在2011年才首次被納入畢馬威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全球調查”,但有后來居上之勢,60%的中國100強都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畢馬威在2011年還與經濟學人信息部共同開展“2011年畢馬威國際企業可持續全球調查”,這兩份調查報告詳細剖析了企業社會責任被視為新的業務增長機會的成因,並着重介紹了畢馬威中國如何運用商業管理、人才規劃、社區活動及環境政策,幫助解決利益相關方關注的社會問題。

這份社會責任報告,展示了畢馬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核心價值和實踐方式,還包括一些企業、政府及民間互動協作的真實案例。此外,畢馬威在降低碳排放以及將環保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具體做法,亦具參考和借鑒價值。

更重要的是,您會讀到來自畢馬威中國志願者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通過他們的講述,我們看到一幕又一幕無私奉獻、令生命升華的動人情景。他們的付出,令受益人深深感動,也得到各個非政府機構合作伙伴的高度贊賞與肯定。長期以來,畢馬威視人才為最寶貴的財富。憑借豐富的人才儲備,畢馬威正致力於創建一個更加強大的企業社會責任平台,使得員工個人和公司整體都能更好地為社區發展和環境保護做出努力。

在報告最后章節,我們歸納了畢馬威中國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其中包括如何引入新的工作方式來應對科技的迅猛發展,如何調動新生代員工的工作熱情,滿足他們渴望對企業管理擁有更多發言權的強烈訴求。

從整體上提升經濟、社會與環境價值,絕非輕而易舉、一朝一夕的事。為了迎接下一波業務創新和增長浪潮,企業尚需在社會責任領域付出更多的努力。畢馬威正竭力為后代留下一份有意義的贈禮,希望您在閱讀時能體會到這一點。我們更加企盼的是,我們持之以恆的努力可以影響更多的利益相關方,與我們一起,共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真諦。

5 概要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第一部分 全球性企業社會責任課題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當今,經濟重心正在逐漸東移,而中國和印度更是兩個發展最快的經濟體。其他快速增長地區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投資者普遍擔憂西方發達國家的債務危機,認為新興市場國家具備更大的彈性與創新能力。 1

中國在過去二十年內已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支柱。盡管美國仍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中國正在奮起直追,彌補差距。隨着2011年8月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宣布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加之歐元區又深陷債務危機泥潭,市場普遍認為,應當從人民幣等堅挺貨幣中選擇新的儲備貨幣。

中國作為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其對重大全球性問題的處理,比如借鑒考慮國際環境保護政策,可有力地向世界表明其經濟發展得到良好的駕馭。 2

印度雖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制國家,但尚有一半以上人口仍未能達到基本的生活水平。 3 然而,若未來二十年內仍以目前的速度增長,那麼到2025年,印度不僅將成為全球第五大消費市場,而且其收入水平亦會提高近兩倍。可以想見,屆時將有數百萬人告別貧困,中產階級規模將擴大十倍,2,300萬印度人口亦將躋身富豪行列。4目前,這一切仍僅為猜測,若要夢想成真,印度還需在創造就業機會、振興房地產業以及建設和改造城市基礎設

施方面着實作出一番艱苦的努力。

在發展中世界,拉丁美洲一直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80%的年輕人口棲居於城市。若想銳意趕超其他城市化經濟體,拉丁美洲必須首先解決交通擁堵及住房短缺等一系列甚為棘手的實際問題。 5

非洲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投資風險過大。然而,漫長、綿延的海岸線以及與美洲和歐洲一水相隔的地理位置,或許將使其在亞洲主導的勞動密集型制造產業中分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6 如果這成為現實,則意味着全球貧困人口將會大幅度縮減。7

隨着全球局勢的改變,“企業社會責任” 與 ”價值創造” 的涵義也在進一步深化。公眾與企業員工社會意識日益增強、“地球村”的日益顯現以及自然資源的日益匱乏,這一切帶來的不僅是挑戰,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機遇。

全球经济預測

►截至2012年,新興經濟體將以超越成熟市場四個百分點的速度實現快速增長,並將於2013年末達到全球總產出的一半以上。8

►截至2050年,美國、中國、印度、日本、英國、法國、德國與韓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9

►截至2025年,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50個城市中,亞洲將佔據20個席位(2007年時僅入圍8個城市);曼谷、新德裡和武漢的市場地位將取代巴塞羅那、墨爾本等諸多國際都市。10

►與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大城市相比,人口在15萬至1,000萬的二線城市將以更快速度實現增長,並且在2025年前躋身世界600強的城市名單中,中國將佔據100個席位。有13個二線城市將躋身國際一線城市之列,其中中國將佔據7個席位。11

有分析表明,如果新興市場繼續以每年高於美國市場三個百分點的速度實現增長,那麼到2030年,新興經濟體將佔據全球總產出的三分之二。12 但從目前看,新興市場欲趕超成熟經濟體,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世紀的轉型

9 第一部分:全球性企業社會責任課題

1‘A Game of Catch-up’, John O’Sullivan, The Economist, 2011年9月24日2‘China – the emerging Green Dragon?’, Helen Luk, 香港會計師公會, A Plus, HKICPA, 2009年4月3‘India’s urban awakening: Building inclusive cities,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2010年4月4‘The “Bird of Gold”: The rise of India’s consumer market, Executive Summary’,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2007年5月5‘Building globally competitive cities: The key to Latin American growth’,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2011年8月6‘The case for investing in Africa’, Paul Collier, McKinsey Quarterly, 2010年6月7‘Can Africa continue to grow?’, McKinsey Quarterly, 2010年8月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10

8 ‘A Game of Catch-up’ by John O’Sullivan, The Economist, 2011年9月24日9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Michael A. Hitt, R. Duane Ireland, Robert E. Hoskiss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8年10‘Urban economic clout moves east’, Richard Dobbs, Jaana Remes与Sven Smit,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1年3月11‘Urban world: Mapping the economic power of cities’,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2011年3月12‘A Game of Catch-up’, John O’Sullivan, The Economist, 2011年9月24日13 United Nations, UNFPA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2011年14 Richard Heinber: Vision: Building a World That Can Run Without Fossil Fuels Will Be the Challenge of Our Lifetimes15 Julian Hunt和 Yuguo Li: Growing pains of megacities, Straits Times, 2011年10月 29日1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http://www.unesco.org/new/en/education/themes/education-building-blocks/literacy/

主要的全球性挑戰人口激增

根據聯合國預測,亞洲在21世紀仍將為人口最密集的地區。目前,在全球70億總人口中,亞洲佔據百分之六十。而這42億人口,亦將在2052年達到52億的峰值。預計到2030年,城市人口將達到50億;到本世紀中葉,總人口將達到93億。但在全球范圍內,年輕人和老齡人口比重都將呈現上升趨勢。13

環境影響 雖然化石燃料將現代社會變為現實,但是隨着能源逐漸枯竭,人類必須尋求新的替代能源來推動社會繼續前進。大量開採化石能源已使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目前,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僅引發氣候變化,而且導致海水也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酸化。

全球變暖將引發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農產量下降、海洋生物鏈失衡以及人類飢荒等眾多不良后果。人類應竭力尋找更好的辦法來供養如此龐大的人口,尤其要找尋一些無須開採化石能源、無須傷害表土層、無須耗用淡水資源的 ”生態友好型” 解決途徑。1415

教育平等、性別平等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字,全球共有超過7.96億不能讀寫的成年人(或五分之一成年人,其中三分之二為女性)和6,740萬失學兒童。此外,有6,700萬適齡兒童沒有上學,還有7,200萬適齡青少年因未能接受中學教育而即將成為新一代文盲。

在亞太地區,大多數成年文盲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國家。2005至2009年間,成年文盲數量超過1,000萬的國家分別為:印度(2.83億)、中國(6,500萬)、巴基斯坦(5,000萬)、孟加拉國(4,900萬)與印度尼西亞(1,300萬)。在過去二十年中,中國的成年文盲數量已縮減1.14億。掃盲是解決全球貧困問題的關鍵。16

企業社會責任標志着我們對於消費者、生產力、市場、競爭及經營管理的理解提升到新的水准。但是,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並非終點,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核心戰略、經營與信息溝通中,使其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推動企業有效管理風險、應對生存危機、實現全面盈利,這才是最重要的。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1年全球調查結果:企業社會責任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可持續發展”的涵義

”企業應當在兼顧現時和未來的基礎上制定經營戰略,既要考慮企業和利益相關方的現時需要,又不能忽視經營活動對人類和自然環境造成的潛在影響。” — 源自2011年與經濟學人信息部聯合開展的畢馬威國際企業可持續全球調查

全球調查結果顯示,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前進的內在動力正在發生改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承載着推動創新與增長的新型職能,而且是公眾評判企業是否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重要依據。

畢馬威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全球調查

此次畢馬威企業社會責任全球調查涉及34個國家,是規模最大、最為全面的企業報告趨勢調查之一。調查對象涵蓋了全球最大的250家企業(G250)(基於《財富》雜志全球500強排名)和所涉及國家的100強企業(N100)(國家100強)。其中,95%的G250和64%的N100都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較2008年全球調查對象數量分別上升了14%和11%。另外,此類調查首次將中國納入調查范圍。

11 第一部分:全球性企業社會責任課題

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已成為現實要求

95%

64%

83%

53%

64%

41%

45%

28%

12%18%

24%

35%

20111996 1999 2002 2005 20081993

G250

N100

N100:國家100強;G250:全球250強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各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現狀 以色列

印度

新西蘭 智利

希臘中國台灣

新加坡韓國

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澳大利亞俄羅斯

中国斯洛伐克

瑞士墨西哥

尼日利亞葡萄牙

德国

匈牙利瑞典

意大利加拿大

荷蘭美国

芬蘭西班牙

巴西丹麦法国

南非

日本

英国

0% 20% 40% 60% 80% 100%

2011

2008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12

信息來源:畢馬威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全球調查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觀點

►當今市場要求企業提供更為環保、更加安全的產品,因此產品的持續性效益將與價格、質量和效用共同成為品牌競爭的重要籌碼。

►與同時採用多種溝通媒介的企業相比,僅運用一種媒介的企業(即年度報告)將會發現,其所佔據的市場份額正在一點點被侵蝕。但對部分企業而言,建立和完善溝通渠道的系統和流程,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盡管企業在實踐中大多遵循聯合國契約《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指引》,但我們認為,用於衡量企業責任信息質量和量化企業責任業績的相關標准,亦會對全球范圍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有所裨益。

► 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報告的使用價值,畢馬威國際贊同採用綜合報告形式。隨著公司報告的標准日益提高,我們預計各類綜合報告形式將逐漸出現。

2011 年畢馬威與經濟學人信息部共同開展的國際企業可持續全球調查

13 第一部分:全球性企業社會責任課題

年收入逾10億美元的上市企業

年收入低於5億美元的私營企業

79%

49%

大型企業更傾向於制定可持續發展經營策略

畢馬威與經濟學人信息部針對全球378位高管人員共同開展的調查活動(2010年11月)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調查發現

►盡管企業都在竭力提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業績和能力,但是絕大多數受訪企業仍然僅把企業社會責任視為一項公關活動。

►現時的經濟環境是企業採取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大障礙。

►環境問題成為現時及未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

►除成本控制外,受訪企業亦將監管環境、品牌提升和風險管理列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導因素。

►難以獲取優質數據和相關標准已成為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主要障礙。

►部分企業表示,從目前情形看,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尚是一個盲點。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承諾在面對棘手的全球性問題時,企業不能熟視無睹,更不能置身事外。鑒於此,畢馬威國際基於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精心制定了畢馬威全球發展戰略(GDI)。聯合國成員國及眾多國際組織庄嚴承諾,將於2015年前攜手完成千年發展目標中約定的所有八項目標。

畢馬威全球發展戰略着重圍繞三個目標進行:消滅極端貧窮和飢餓,普及小學教育以及促進兩性平等。之所以選擇這三個目標,原因是畢馬威各個分所在這些領域中最能發揮影響。此外,畢馬威亦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並早在2007年就制定了畢馬威全球綠色計劃。

為實現畢馬威全球發展戰略,在嚴格遵守執業准則的前提下,我們充分利用專業知識和資源從根源上解決當前棘手的全球性問題,促進可持續發展,為最終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而貢獻綿薄之力。我們亦嘗試與利益相關方開展合作,希望通過表率作用帶動更多的企業來踐行社會責任。此外,為了響應聯合國開展國際合作的倡議,畢馬威還相繼與眾多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包括Millennium Promise、樂施會(Oxfam)、紅十字會、救助兒童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及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等等。

2002年,畢馬威加入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最具權威的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該組織的 “十項原則” 與畢馬威長期信守的核心價值觀高度一致,其宗旨在於推動全球經濟更趨於持續性和包容性。在當前嚴峻、復雜的世界環境中,它積極倡導各成員方運用自身的影響力,用實際行動將契約組織的精神傳送到全球的各個角落。

為推動變革,畢馬威國際還榮幸地成為《哥本哈根協議》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簽字方,以昭信守。

鑒於辦公能耗在畢馬威全部碳足跡中已佔比51%,因此聯同全球綠色計劃,全球42個國家的畢馬威成員所(在畢馬威全球網絡中佔比85%)承諾到2010年將碳排放總量在2007年的基礎上減少25%。畢馬威2011年6月實施的內部碳評估結果顯示,全職(全時當量)員工人均淨減排29%,總排放量減少了7%。

2011年4月,畢馬威正式成立畢馬威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全球卓越中心,從而在所有成員所之間實現研究報告、知識管理與客戶資源的共享與交換。卓越中心總部位於荷蘭,其專業人員行業經驗豐富,且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專業知識。

15 第一部分:全球性企業社會責任課題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1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照片由無國界醫生組織Sisay Zerihun拍攝©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我們的價值觀

上下一心,團隊精神

互敬互重,群策群力

人才是畢馬威最珍視的資源。作為一家網絡遍及全球的專業服務機構,畢馬威致力於幫助員工、客戶和社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並能夠在多變的環境中做到游刃有余、靈活應對,這不僅是我們維護聲譽的主要途徑,也是畢馬威作為一個品牌的價值與內涵。

以身作則,為人表率

17 第一部分:全球性企業社會責任課題

實事求是,

卓見精辟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熱心公益,

回饋社會

開誠布公,言行一致

誠信為本,

守正不移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18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第二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中國正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消除貧困方面已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如此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壓力和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消失。畢馬威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我們的優勢資源,其中包括資助,但主要還是運用我們的知識和技能,盡力扶持和滿足弱勢群體的需求。企業經營的成功,就意味着要承載更多的社會責任,也意味着收獲更多的成就和喜悅。”

Michael Hastings勛爵畢馬威國際企業公民和多元文化事務全球主管

21 第二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中國政府推出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新舉措 中國政府在第十二個 “五年計劃” 中鄭重承諾,在2020年末將單位GDP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下降40% 至 45%。

中國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宣傳和監督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完成情況。而且,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以及為提升能源效率而出台的財政措施,亦可大幅推動城市規劃、清潔發展機制與技術創新繼續向前邁進。能源效率、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已確定為未來三項重點投資領域(遴選自七個特殊行業)。符合內、外部利益相關方需求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也正日益成為企業創造價值和溝通的重要途徑。

機遇和挑戰

►到2015年,中國政府計劃將單位經濟產出的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降低16%和17%。這一目標與2020年前將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再繼續降低40%至45%的長遠目標保持一致。

►多數龍頭企業已經或正在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總體經營戰略。

►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舉措可以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

►盡管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已納入董事會議事議程,但多數企業在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方面還停留在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層面,普遍缺乏一個全面、系統的長遠規劃。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3 第二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

17 LRQA and CSR Asia: CSR IN ASIATHE REAL PICTURE18 LRQA and CSR Asia: CSR IN ASIATHE REAL PICTURE

面對持續升級的環境問題和經濟差異,中國政府日益重視和鼓勵企業推行一種可持續的經營模式。盡管企業和公眾普遍對安全和環境問題(以及環境惡化對健康造成的潛在影響)感到憂心忡忡,但是政策與行動之間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各種勞工與環保法規相繼出台,產品安全法規業已更新,鼓勵企業奉行綠色經營模式的相關政策也已進入規劃階段,但是由於地區差異和側重點不同,這些法律法規及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阻力。17

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目前,政府尚未針對這一問題出台相應的法規。因為沒有所在城市的戶口,多數農民工子女不能上公立學校;而大多數專為農民工子女開辦的學校又因為資金或師資等資源的短缺難以為繼,不得不草草關門。

公眾越來越通過新媒體(尤其是社交媒體)來發出自己的聲音。在互聯網上參與討論中國時政的3.4億網絡用戶中,有8,100萬已擁有自己的博客。愛德曼國際公關公司數據表明,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正以約40%的速度逐年遞增。 18在網絡力量推動下,普通民眾逐漸開始扮演監督者的角色,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踐行社會責任。

確保實現全民小康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4

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事業在企業層面也是由標杆企業和創新能力來推動的。廣大利益相關方也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順應這一需求,一些龍頭企業開始率先嘗試在報告中加入第三方意見。

同時,中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推動所有中央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以進一步提升它們的聲譽、競爭力和品牌價值,並起到表率作用。

為了響應政府號召,上海和深圳証券交易所也逐漸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們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的主要活動和社會影響,並鼓勵其通過增加第三方鑒証意見來提升報告質量。鑒於此,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國企業數量呈現出了逐年上升趨勢。

2001 2002 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

663

631

169

9832136321

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國企業數量呈現上升趨勢

信息來源: 《WTO經濟導刊》刊載的2010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展趨勢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規范與指導方針最新進展:重大裡程碑(2009至2011年) 2009年初 2009年12月 2010年3月

2010年5月 2010年12月 2011年3月 2011年5月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要求中央企業在三年內向社會公眾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第1.0版)

國資委出台《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行政責任認定規則(征求意見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第2.0版)

國資委高級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多次強調將推動央企進一步深化社會責任意識,動員所有的央企向社會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2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第三部分畢馬威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我們的願景與使命

29 第三部分:畢馬威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

在畢馬威中國,我們致力於幫助員工、客戶和社會發揮全部潛能,這不僅是我們維護聲譽的主要途徑,也是畢馬威作為一個品牌的價值與內涵。

我們運用自身的資源和能力,針對當前棘手的全球性問題,尤其是教育、灌能和環境方面的問題,貢獻出切實可行且注重長遠的解決方案。我們支持本地社區的發展舉措,並在全球范圍內為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

我們已將 “引領變革” 的使命注入企業基因,我們相信畢馬威能夠在某些世界性難題的解決進程中起到關鍵作用,也相信畢馬威不僅能促使各個組織發生積極的變化,亦能在更大范圍內推動社會的發展。

“負責任” 的企業風范正日益成為一個合格企業公民乃至一個良性社會的必備要素,我們認為真正勇於擔當的企業應當把視野放得更遠,而不應僅僅局限於應付眼前的挑戰。畢馬威努力將自己打造成為驅動變革的強勁力量,並竭力與利益相關方合作,群策群力,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31 第三部分:畢馬威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

畢馬威慈善基金於2008年2月正式注冊為慈善機構,負責管理畢馬威合伙人和員工的捐款;通過有條理和有組織的捐獻,策略性地分配善款,實現畢馬威的企業社會責任目標。

畢馬威慈善基金每年兩次在畢馬威管理委員會會議上審閱和批准撥款事項以及與非政府機構/慈善組織之間的合作項目,以結合員工、利益相關方和畢馬威品牌的力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畢馬威慈善基金旨在通過 “教育、灌能和環境”(3E關注點)項目,扶助中國的貧困和弱勢青少年。我們與利益相關方以及畢馬威中國13家辦公室的社會和環境關注行動組共同發掘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會,並以可持續的方式來踐行我們的責任。

畢馬威慈善基金關注的重點是以教育、灌能和環境為宗旨的非營利發展項目,以便幫助我們的員工更充分地利用知識和技能為社會服務。我們通常選擇在香港或大陸地區為非政府機構/慈善組織提供支持性服務,原因在於這些項目立竿見影、針對性強、富於新意、貼近社區,並且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與空間。

畢馬威慈善基金自成立以來,已累計向地方社區捐助港幣1,500余萬元。此外,我們的員工也通過畢馬威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平台,向國內外重點公益項目(包括救災)累計捐助人民幣400余萬元。

畢馬威慈善基金

磁峰鎮小學生眼中的城市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義務審計服務發揮我們的專業特長,協助民間社會機構提高它們的問責性、公信力,體現出畢馬威對社會的承諾。

在2009-2010財政年度,畢馬威中國總計投入11,000余小時,向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規模不一的非營利和非政府機構提供義務審計服務。詳細情況如下圖所示:

2009及2010年度義務審計服務工時

2010

財政

年度

2009

財政

年度

65家非政府組織

60家非政府組織

11,322個小時

11,486個小時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32

信息來源:畢馬威中國2009及2010年年度義務審計項目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3E關注點

教育:授人以漁

我們為貧困青少年提供教育資助,幫助他們發揮潛能、實現理想。我們參與籌款,以協助他們接受高等教育。除經濟資助外,我們的同事還參與多個非政府組織的志願工作,擔任師友,幫助農民工子女學習基本商業理論,邀請高中生體驗商業社會運作,以及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

真實案例

我們相信,教育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畢馬威中國通過新長城項目,已幫助540余名學生實現了大學夢想。在過去兩年內,共有120名學生通過新長城項目完成了學業。

畢馬威在甘肅援建的兩所小學和在雲南援建的一所小學已於2010年落成啟用,之后我們派出志願者到學校進行實地探訪,並向學生講授國際貿易、環境保護和社會價值觀這些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之后每年五月至六月及九月至十月,我們組織定期回訪,繼續為這些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

每年,畢馬威中國分四次派遣員工參加志願服務,並准予每名志願者五至七天帶薪假,支持他們從事志願工作。自2010年10月起,畢馬威中國已組織五次志願活動,累計有70余名員工參與。近期,我們又通過“苗圃行動”再一次向貧困中學生伸出援手。

灌能:助人自助

畢馬威中國的員工擁有不同的技能,在所有志願服務活動中,我們更關注和傾向於那些畢馬威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才干、優勢和影響力的領域。通過參與非政府組織項目,我們為學生創業、醫療服務、社區項目等提供資助。憑借我們的專業技能和優勢,我們改善了身邊其他人的生活,幫助他們實現自助。

真實案例

截至2008年5月,香港共有284個社會企業項目,其中既有為語言障礙人士提供就業的面點店,又有為初為人母的婦女提供的產后指導服務。這些人雖然來自不同群體,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普遍缺乏基本的經營技術和能力。

畢馬威企業社會責任團隊發動本公司專業人員設計出一套基本的通用財務和管理會計知識框架,並集中傳授。截至目前,我們已免費向50余家非政府組織和社會企業近300名人員提供了相關的技能培訓。

與此同時,部分畢馬威員工還報名參加了“社會天使計劃”,為香港社會企業家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他們認為此項活動不僅鞏固了專業知識,而且活動本身就是一段甚為寶貴的收獲。

“這些培訓讓我們有幸接觸和學習到了一些簡單、實用的會計知識,亦讓我們對業務經營有了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認識。”

陳佩珊香港東華三院社會企業(愛烘焙面包工房)負責人

環境: 持續發展

2008年4月,畢馬威國際作出承諾,要全力降低畢馬威所有成員所的碳排放量。此舉截至目前已取得有效的成果,2010年畢馬威中國碳排放量評估結果顯示,2010年畢馬威中國全職 (全時當量)員工人均碳排放量較2007年下降19%,公司的下一個目標是截至2015年將人均碳排放量再降低15%。

畢馬威已開展了倡導環保理念的 ”綠色生活” 項目。我們希望該項目既可顯著提升商務差旅、可持續IT和節能辦公的政策和標准,又可向利益相關方普及綠色教育和環保知識,激勵他們共行環保善舉。此外,我們還積極吸納和傳播環保方面的先進經驗和理念,並鼓勵公司合伙人共同營造最有利於環保的工作氛圍。

33 第三部分:畢馬威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真實案例

為了支持四川地震災區重建並促進當地社區的建設和發展,2008年11月28日,畢馬威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CCTF)達成協議,在四川省興建一座現代化的社區中心。這個活動中心坐落於地震重災區的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鎮。

該社區中心於2010年5月17日正式啟用,並已成為全球首例從當地採購環保性能建筑材料的大空間公共建筑。此外,這座具備抗震性能的建筑物,還採用了太陽能照明系統、LED節能燈和雙層節能木窗等先進技術和理念。該中心設計方案不僅在2009年榮獲“第六屆中國人居典范建筑規劃設計方案金獎”,而且還在2010年,作為可持續生活和環境保護的最佳范例之一,展出於上海世博會的零碳館內。

社區中心凝聚了多方的力量:企業的慷慨解囊、公眾的熱情參與以及公私通力合作。該中心已成為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和資源利用以及防震技術運用的示范工程,並有望成為中國農村地區建設教育、文化和娛樂社區中心的標杆。

這個項目得到近30家企業、非政府組織和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今后,畢馬威志願者仍將定期走訪社區中心,繼續發揮連接社區與外界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自項目實施以來,我們曾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個是建筑理念的革新,從過去的標准建筑模式過渡到智能、環保和可持續的現代建筑理念;另一個則是預算、工期、規格等這些實實在在的困難。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這兩個困難我們都克服了。”

彭柏輝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英國分支機構咨詢委員會委員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34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志願團隊— 社會和環境關注行動組畢馬威中國的13家辦公室均設有社會和環境關注行動組,行動組由熱心的員工志願者組成,並由一名合伙人領導。畢馬威企業社會責任部門的同事與行動組互相配合,收集意見,制定及落實當地的社區計劃。畢馬威還鼓勵行動組發掘資助機會和適合合作的社區組織,然后向畢馬威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提交方案。 通過行動組,我們可以將員工在信息技術、審計、咨詢、辦公室行政管理等各方面才能,有效地運用到各類公益項目中。

這個機制令員工更加積極地投身於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事業。同時,這也是各部門、各級別同事之間以及畢馬威中國與利益相關方之間進行深入交流的極佳平台。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3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社會和環境關注行動組成員”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 2011 KPMG, a Hong Kong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KPMG International”), a Swiss entity.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第四部分將社會責任植根於企業發展基因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具體舉措

39 將社會責任植根於企業發展基因

2010年,畢馬威國際就我們的利益相關方關注的企業社會責任議題開展了一項調研,並以此為畢馬威各成員所的社會責任工作打下基礎。

在畢馬威中國,我們通過各種途徑使利益相關方能夠參與到我們社會責任實踐中來。我們對各個利益相關方最為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並按輕重緩急予以回應。

內部利益相關方

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持續地向我們的員工及合伙人宣傳畢馬威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這些渠道包括合伙人年度會議、畢馬威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會議、員工關懷計劃、公司宣傳品、員工入職培訓、業務技能培訓、員工志願者活動、員工調查及公司的內部與外部網站等。

外部利益相關方

我們還借助業務咨詢、研討會、訪談與社區活動等形式,積極地與客戶、非政府組織和各類媒體廣泛、深入地進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交流與互動。

在畢馬威,我們將利益相關方最為關心的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溝通,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利益相關方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彼此之間的凝聚力,而且也有利於企業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贏得更多的競爭優勢。

高水平的審計服務

環境影響

供應鏈

負責任的稅務建議

社區投資

良好的公司治理

負責任的專業服務精神

員工待遇

執業道德

0 12108642

中國利益相關方關注的問題

畢馬威中國2010年度利益相關方調查報告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41 將社會責任植根於企業發展基因

我們的專業服務 隨着全球經濟的復雜度和依存度持續上升,畢馬威作為一個跨國商業機構,也在不斷地思考和探索企業未來應當承載的角色與價值。在全新的市場環境中,畢馬威會採取清晰、穩健的市場戰略,以確保我們的職業誠信、道德准則、獨立性與客觀性,並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專業服務質量。這一目標既有利於畢馬威的長遠發展,又完全吻合利益相關方的切身利益。

全球審計質量框架

畢馬威開發並推出了一套由畢馬威全球成員所執行的審計質量框架,以確保每一位合伙人及員工專注於專業技能和服務態度,持續地為客戶提供適當、穩妥、獨立的專業意見。

長期以來,畢馬威中國秉承一套科學、完善的全方位服務質量控制體系。它如同一道堅固的城牆,確保畢馬威能夠完全遵行法律法規及專業准則的各項要求,為客戶提供客觀、獨立的審計意見與咨詢建議。

我們的道德准則

畢馬威的全部培訓、流程、系統與控制均服務於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客觀、獨立的審計意見與咨詢建議。畢馬威制定的所有政策與流程也完全遵循適用的專業准則和相關法規及規范。

畢馬威制定了一套關於接納或維持客戶關系及決定是否承接特定業務的嚴格政策和流程。

我們要求,在任何情形下,畢馬威的合伙人及員工都必須秉持誠信、客觀的執業精神,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專業准則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雖然本所繼續堅持綜合服務理念,但不向審計客戶提供任何在實質或形式上可能損害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非審計服務,包括可能被視為代管理層行事或傾向偏袒被審計單位的服務。

另外,獨立會計監管機構及專業組織亦會對畢馬威中國的審計工作和相關流程進行定期審查,這些機構包括: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香港會計師公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及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

信息來源:畢馬威中國內部刊物 — 《提升你的審計質量—新審計質量框架簡介》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42

市場業績

憑借長期、緊密的客戶關系以及高質量專業服務,畢馬威中國的行業市場份額仍在穩步增長。

按市值計算的香港1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各自佔據的市場份額分布圖

畢馬威35.8%

普华永道31.8%

其他2.1%

安永19.5%

德勤10.8%

信息來源:香港交易所與彭博通訊社截至2011年3月31日數據資料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不僅努力維護市場競爭優勢,在人事政策上,我們也在不斷尋求新的方式去發掘出專業人才的全部潛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幫助他們超越自己並最終成長起來。

人員招聘與留任

截至2011年11月,畢馬威中國員工總人數已接近9,000名。人員的增長意味着我們需要在吸引、培養和保留人才方面做到最好。

►畢馬威十分重視校園招聘工作,不僅通過實習、校園宣講、義工活動及社交媒體等形式公開招聘大學畢業生,並且以 ”理想雇主” 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竭力為員工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和廣闊的發展舞台。

►畢馬威為每一位新員工提供全面、細致的入職培訓,以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全新的工作環境。

►畢馬威採用多種途徑促進員工的職業發展,例如:畢馬威商學院、全球及全國人才交流計劃、職業調配輪換計劃、管理層發展及培育計劃等等。

►畢馬威在激發員工工作熱忱的同時,亦倡導健康、協調的生活理念,幫助員工正確認識和處理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例如:myLife計劃、員工關懷計劃以及彈性工

作安排等。

2010至2011年期間:

►約70名畢馬威中國專業人員參與了全國人才交流計劃。

►逾150名畢馬威中國員工參與了本土和境外的調派計劃。

►約400名畢馬威中國專業人員參與了職業調配輪換計劃。

多元化與包容性 我們相信不論是業務發展,還是員工、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多元化都意味着機遇、變革與創新。我們要善於識別並充分發掘出每一個人身上所蘊含的獨特價值。

為了將畢馬威打造成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環境,也為了更好地配合國際多元化努力,畢馬威創建了 ”全球多元化團隊”。這支團隊的主要目標是在畢馬威各成員所內創造豐富多彩的多元化工作環境,不僅為女性員工(尤其是身兼母職的女同事)提供更加廣闊的成長空間,而且將持有適當才能的殘疾人士納入我們的招聘行列。作為理想雇主,畢馬威能夠辯証地看待差異,尊重差異,博採眾長,實現發展。

截至2011年11月,畢馬威中國的男性和女性員工分別佔約39%和61%;男性合伙人與女性合伙人的佔比為66%和34%。

畢馬威已將包容不同文化的能力作為企業的一項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在倡導員工追求全球化視野的同時,也鼓勵他們尊重和包容各國、各區域的差異與多樣性。

基於這種理念,畢馬威購入了GlobeSmart的全球使用權,這項以網絡為媒介的在線學習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的員工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憑借GlobeSmart,員工不僅可以熟悉各國商業文化的差異,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了解到如何編制出更具文化特色的業務建議書和宣傳品,如何組建跨境審計團隊以及如何成功地構筑跨境客戶關系網絡。

我們的員工

43 將社會責任植根於企業發展基因

毕马威中国男性与女性合伙人分别占比66%和34%

9,000 專業人員

畢馬威中國員工總人數:9,000名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44

畢馬威商學院

由畢馬威成員所創建並運作的 ”畢馬威商學院” ,致力於為員工提供一整套體現畢馬威文化和標准的專業課程。在畢馬威中國,畢馬威商學院以培養商業、專業技術和領導力三方面能力為主線,教學模式靈活多樣,涵蓋課堂培訓、虛擬教學、自控進度的網絡教學及互聯網自學模式等。課程選擇完全以員工和業務需要為導向,並由畢馬威中國的培訓及發展專業人員來研究開發並提供培訓。商學院的未來目標,就是要從整體上不斷提升教學內容的廣度和質量,既要強化和完善現有課程,亦要努力發掘新的專業發展項目。

概覽及統計資料

在2010/2011年度,畢馬威商學院總計向畢馬威中國員工提供:

►138,000 個培訓日

►每年為近3,500名員工提供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他們在香港注冊會計師、中國注冊會計師及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中,均得到高於平均合格率的成績

► 培訓課程兼顧新入職員工至合伙人等多層次的需求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我們的碳足跡畢馬威長期致力於降低自身的環境影響,並通過跨越國界的努力將其效果最大化。畢馬威早在2008年就宣布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其他環境挑戰的全球策略,是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首批制定此項戰略的事務所,今后我們還要再接再厲,鼓勵員工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開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 “綠色生活” 項目,認真研究了畢馬威的業務經營、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及辦公樓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減少用紙和商務差旅,節約能源,促進辦公室環保。為了提高全體員工的環保意識,畢馬威中國開設了“綠色”門戶網站,每隔一周的周一,“綠色”門戶都會張貼“綠色”生活竅門。我們還倡導自備午餐,並定期邀請環境專家來公司普及有關知識,加深員工對環保的理解。

畢馬威鼓勵員工和合伙人將 “綠色生活” 的理念帶出辦公室,與客戶和供應商一起減輕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

2010年,畢馬威的13家辦公室,共16座辦公樓,碳排放總量為15,295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名全職(全時當量)員工的碳排放總量為1.92噸二氧化碳當量。與2007年相比,我們實現了全職(全時當量)員工人均淨減排19%。

為達到畢馬威新的全球減排目標,以2010年為基准,我們力爭五年內再減排15%。為此,除了大力提倡使用Halo視頻會議和要求員工下班前關閉照明系統和電腦,畢馬

威中國仍在繼續努力增強員工的減排意識,改善大樓能效,採用可持續的信息技術,提高商務差旅的效率。

令人振奮的是,畢馬威香港新辦公室所在的希慎廣場,在全香港首家獲得了LEED綠色建筑認証。希慎廣場的全面效率,一定會幫助畢馬威中國更好地開展節能減排活動。

自2008年以來,畢馬威中國的13家辦公室一直支持世界自然基金會的 “地球一小時” 活動,在活動當天關閉辦公室所有非必要照明。此外,我們還贊助出版了一份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變化特別報告,其中包括對中國地區“地球一小時” 活動的個案分析。 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令我們的環境更清潔、更美好。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4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07年與2010年碳排放對比畢馬威中國2007年碳排放(基准)

2%

51%

47%

畢馬威中國2010年碳排放

2%

50%

48%

用電、供熱、制冷

商務用車

商務飛行

變動百分比

注:在2010年碳排放計量中,樓宇公共區域用電排放作為一項單獨的指標,考慮到比較基准的一致性,此處未計算在內。此外07-10年期間的商務飛行以平均法計算。

用紙量:2007-2010碳排放結果

CO2當

量噸

用紙碳排放總量

變動百分比(以2007年為基准)

CO2當

量噸

每名全職(全時當量)員工用紙碳排放量

變動百分比(以2007年為基准)

與2007年相

比,2010年總排放量

增加1.2%,但同期實

現了每名全職(全時

當量)員工淨減排

19%

“盡管畢馬威的核心業務是專業服務而不是環境保護,但作為一家全球性機構,畢馬威認識到企業並不能在真空中發展。為保護世界、促進核心業務,畢馬威懂得一定要盡可能使自身和所處的這個世界變得更綠。為實現這個目標,畢馬威積極查找症結,並嘗試着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其他企業也應該積極效仿。” 關德輝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首席執行官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46

信息來源:畢馬威中國2007-2010年內部碳評估總結

总排放量

10%

每名全職(全時當量)員工碳排放量

-28%20102010

1306 1136

760

1120

2007 201020092008

0.21 0.15

0.10

0.13

2007 201020092008

(除公用區域)

6368 7952 24.9%

15115 15295 1.2%

2.374 1.92

平均員工人數

碳排放總量(CO2當量噸)

全職(全時當量)員工人均排放量 (CO2當量噸)

2007年基准 2010年 变动

-19.0%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在畢馬威中國,人人都懷抱回報社會的熱忱。從教育、灌能、環境三個方面入手,畢馬威慈善基金以幫助全中國的貧困青少年為己任。

我們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為員工提供了一顯身手的廣闊空間。迄今為止,共有2,000余名畢馬威員工參加志願活動,貢獻了約12,000 工時。畢馬威國際制定的《行為准則》,不僅規范員工的職業道德標准,而且要求各分所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當地社區的發展。畢馬威中國嚴格遵守這些准則,與利益相關方加強互信,增強外界對於本所的信心。畢馬威人回報社會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論是為我們資助的希望小學授課、為 “微笑行動” 的患者家庭和大夫擔任翻譯、為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貧困兒童朗讀英文圖書,還是為慈善組織無償提供審計服務,畢馬威人個個身手不凡、熱情洋溢。

回報社會

47 將社會責任植根於企業發展基因

畢馬威的受益人組織主要包括: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香港紅十字會

•青年成就

•微笑行動

•賽扶•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

•苗圃行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獎項

Universum 2010及2011年全球最受歡迎雇主 — 畢馬威榮居全球第二及 ”四大” 之冠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畢業生網站 — ”應屆生求職網” (www.yingjiesheng.com)向畢馬威中國頒發了2010–2011年度“應屆生大學生最佳職業啟航獎”

畢馬威香港榮獲2009香港環保卓越計劃金融、保險及會計業界別卓越獎銅獎

畢馬威香港獲2002-2009年 ”商界展關懷” 獎

在GTI Media 2010年香港100家杰出畢業生雇主調查中,畢馬威榮列第3名

入圍上海美國商會2009企業社會責任獎

畢馬威香港在Universum2011年度 ”商科畢業生最受歡迎雇主” 排行榜高踞第6位,榮居 ”四大” 之首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48

2009年第五屆中國優秀企業公民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 2011 KPMG, a Hong Kong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KPMG International”), a Swiss entity. All rights reserved.© 2011 KPMG, a Hong Kong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KPMG International”), a Swiss entity.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樂善好施的足跡

中國項目

境外支援

51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中國項目

北京 成都 福州 甘肅

廣西 廣州 杭州 香港

澳門 南京 青島 青海

上海 沈陽 深圳 廈門

雲南

境外支援

澳大利亞 東非 海地 印度尼西亞

意大利 日本 緬甸 巴基斯坦

菲律賓 泰國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我參加新長城項目已有8年之久。在其資助下,我讀完了大學;畢業后,我有幸加入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如今,我代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再次參加新長城項目。能為新長城項目盡微薄之力,我感到無比榮幸。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新長城項目着實反映了其中的精神實質。時光荏苒,每個人的社會角色也在不斷變化,但拳拳感恩之情常駐於心。

除了灌能助人,新長城項目還傳遞着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仁者愛人的精神理念。我堅信,新長城項目的其他受益者也會像我一樣熱心成就他人的福祉!

李金金審計部助理經理

“多年以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始終在大力支持新長城項目。隨着捐款數目逐年增加,貧困學子的發展舞台和成長機會也在不斷拓寬。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正在通過培育未來的優秀人才,來兌現自身對於社會責任的承諾。”

陳紅濤中國扶貧基金會項目主任

【畢馬威的贈禮:教育篇 】 沖破障礙,把握機會

自2oo5年以來...

53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

“正是由於畢馬威會計

師事務所的經濟資助,

我才得以全身心投入學

業,再也不用為交學費

發愁了。更重要的是,

畢馬威幫助我消除自

卑、樹立自信,激勵我

將愛心施予那些和我一

樣身處困境的人。” 石梅華南師范大學新長城項目受益人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贈禮:自信篇】鍛煉領導力 — 不亦樂乎我參與了 “國際青年成就” 項目,本想鍛煉表達能力,后來卻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讓我和大學生們都受益匪淺。每周我都拿出五個小時的時間去學校與學生們分享我的工作和生活經驗,針對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和疑惑提出建議,激勵他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我也變得更加自信,站在講台上演講也更加得心應手。在此期間,我還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看到我受益匪淺,很多人也開始參與 “國際青年成就“ 項目。

參加一次活動很容易,而且令人興奮不已;但是長期堅持下去就需要一定的毅力,也正是如此,使我具備了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使我的內心更加充實。

張琛業務發展部助理經理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54

“上學期,我在就讀的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擔任 ‘職業見習日’的項目經理。進入 ‘四大‘ 工作,幾乎是所有財務專業畢業生的夢想;畢馬威顧問組織的 ‘職業見習日‘ 讓我領略到了畢馬威強大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 ‘職業見習日‘ 與同學們進行了多彩的互動,比如研討和模擬面試,幫助我們分析究竟什麼樣的職業最適合我們,並且指導我們找到理想的工作。”

李辰驊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國際青年成就參加者

“ ‘國際青年成就’ 中國部與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具有廣泛的合作關系,合作項目涵蓋了小學教學及為高中生和大學生開辦的 “職業見習日“ 和 “事業起航“。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志願者們從始至終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奉獻精神。他們為滿足學生需求,作出非凡的努力,不拘一格,給我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駱鶯青年成就中國項目和發展副主席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5月10-15日

【畢馬威的贈禮:潛能篇】呵護童心,潤物無聲

55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此行,那就是 “真心助人,其樂無窮”。我們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經濟支持,而且還拿出時間跟他們朝夕相處,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達到目標。

我們希望這些孩子充滿好奇心,無拘無束,大膽探索。希望他們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懷抱自己的夢想,將來有一天會實現夢想。

原想拓寬學生的視野,但沒想到自己的視野卻因之而擴大。孩子們踴躍求知,生氣勃勃,滿懷希望,就像別的孩子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願我們繼續幫孩子們激發潛能,向着他們的目標邁進。

譚一彪稅務部稅務顧問

“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什麼是污染,還知道了垃圾要分類回收利用。我學到了新知識,很開心。謝謝志願者老師們!”

劉慶仙放牛場畢馬威苗圃希望小學六年級學生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5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贈禮:知識篇】夢想成真,啟迪心靈做一名教師是我兒時的夢想,但長大后未能得償所願,而這次活動卻讓我夢想成真!我教孩子們學地理、歷史、政治,還時不時加上幾句法語,看到孩子們臉上興奮的表情,我高興極了。另外,我了解到,一所希望小學的重建費用並不算多,因此我呼吁更多的人來幫助災區人民,特別是參加類似的志願服務,為改善他們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穎清審計部助理經理

“我們之前的校舍在‘5.12汶川地震’中倒塌,畢馬威為我們捐贈了教學設施,幫助我們重建校舍,優化學校管理,為此,我代表全校師生向畢馬威深表感謝。同時,畢馬威志願者還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親自和學生們進行互動,孩子們的臉上都綻放出許久未見的燦爛笑容!”

姚斌張旗畢馬威苗圃希望小學校長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56

“長期以來,畢馬威對貧困地區兒童表現出的關懷與呵護有目共睹。除了通過我們捐贈和支援重建外,他們還定期探訪學校,組織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們拓寬視野。畢馬威的志願者積極地與孩子們進行零距離接觸,讓他們知道美好的生活原來並不是那麼遙遠。”

呂永安苗圃行動副主席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贈禮:生活課】老大哥為你指路

57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

與孩子們相處和做其他事情一樣,一定要有耐心,還要持之以恆、保持本色。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千萬不要小瞧孩子們的洞察力,你是什麼樣的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自從2005年加入畢馬威以來,我一直都在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做志願者。在那裡,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的老志願者,彼此之間常常互相鼓勵。那裡的孩子們大多都是移民,人生地不熟,而他們的父母由於生活壓力大,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教導和關愛。於是我扮演了“警察“的角色來維持紀律,指導他們分辨是非,孩子們都親切地稱我為 “老大哥“ 。雖然扮演 “警察“ 並不容易,但我真心希望教會他們必備的生存技能,以便今后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記得當時有一個家境困難的小女孩,對別人都充滿懷疑,隻信任我一個人,現在想起來我都感到自豪。

我志願服務的第一批孩子當時隻有十歲,可是現在都要上大學了,真是令人感慨萬千!至今我仍然跟他們當中許多人保持着聯系,呵呵,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嫌我啰嗦,因為我總是跟他們講起我旅行和工作中的一些瑣事。

我的初衷並非要為人楷模,我隻是想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希望他們從我這裡獲得一些生活的經驗教訓,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許必恆咨詢部投資和重組咨詢服務經理

“在過去八年中,畢馬威不懈努力為貧困兒童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 社協對此深表贊賞。孩子們因此廣開眼界,在多方面受益。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志願者們熱情洋溢、甘心付出,為孩子們帶來了無限樂趣,也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崇高的榜樣!“

何喜華, BBS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畢馬威的大哥哥大姐姐帶我們去海洋館,帶我們玩球,我和同學們都好喜歡這些活動,覺得特別新鮮,特別好玩兒。畢馬威的大哥哥大姐姐,我愛你們!“

郭永其中學二年級學生 (社協項目受

益人)

自2oo3年以來...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贈禮:技能篇】教學相長,樂在其中志願服務帶給我深深的滿足感。2009年,我有幸擔任企業社會責任社會和環境關注行動組的項目負責人,參與了賽扶比賽等活動。作為天津大學賽扶團隊的商業顧問,我負責指導大學生們為2009年全國比賽作准備。我和其他有經驗的同事一起為學生們提供建議,並且組織模擬面試,幫助學生們備戰。令人欣慰的是,這些活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擔任商業顧問期間,我也從大學生們身上學到了很多。賽扶比賽中,他們朝氣蓬勃,表現出出色的外語技能和奉獻社會的精神,激勵我更加努力把握自己的人生。

組織參加這些活動,豐富了我的業余生活,還令我結識了許多具有相同愛好和興趣的同事。我真的很感激畢馬威提供這些機會,也希望更多的同事去體驗志願服務的樂趣。

高聞培訓及專業發展部中國區營運經理

“畢馬威和賽扶在世界很多國家都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畢馬威員工擔任團隊導師、教練和賽扶比賽的裁判等,踴躍支持賽扶。毫無疑問,在中國,若沒有畢馬威志願者的協助,賽扶不可能拓展到目前160所大學的活動規模。而且,我們高度贊賞畢馬威多年來為多名參加賽扶項目的大學生提供了工作機會。”

葛諾仁賽扶中國理事會主席賽扶中國總裁

”天津大學賽扶團隊的畢馬威商業顧問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專業知識精湛,熱情有禮。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的團隊在全國賽扶比賽一百多個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贏得亞軍!”

史乃原天津大學四年級學生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58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贈禮:微笑篇】微笑行動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鄭州 “微笑行動“ 活動中見到的那個13歲女孩。她出生后因患有嚴重的心臟缺陷和腭裂,遭母遺棄。是祖父母東挪西借,好不容易湊足錢為她做了心臟手術,但腭裂修復實在是無能為力了。因腭裂影響說話,她上學比別的孩子晚。由於總是遭人戲弄,她很少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

幸運的是,祖父母聽說了“微笑行動“,攜她做了手術。盡管腭裂修复手術很成功,但是術后她一句話都不說。我說:“你願不願意和我在紙上寫字說話呢?“,她點頭,我像中了大獎一樣興奮!她寫道:“我不覺得痛,但是有點兒煩惱,因為我得不到XXX漫畫書。“我寫道:“隻要你答應做一個堅強的孩子,我就把書找來給你“。她寫了個大大的“好“字,我開心極了。

她回家以后,我寫信、寄文具給她。收到信和文具后她很興奮,回了一封長信。信中寫道,她非常感謝大家為她做手術,她一定會自信自強。

她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叔明超審計部助理經理

“在 ‘微笑行動’ 中,畢馬威志願者不僅成功地搭起語言橋梁,而且協助解決某些文化差異問題,促進手術安全進行,從而有效推動了慈善事業的發展。畢馬威連續多年為腭裂患者提供手術資金,讓微笑重返他們美麗的面孔,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

黃宗元微笑行動香港區總監

59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

“非常感謝您的禮物。是您

的關心和激勵讓我鼓起勇氣

戰勝困難,讓我也能夠為社

會作出貢獻。我一定會爭取

最好的成績來報答您!請把

我的祝福帶給為我做手術的

大夫和 ‘微笑行動’ 的所有成

員。”

許雪萍微笑行動受益人

自2oo4年以來...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義務審計工作讓我時時體驗到志願服務的喜悅。我在青年時代就是一個熱心的志願者,所以很珍惜這個機會。我甚至期待着能夠查閱慈善機構的月度會議紀要!

香港公益金項目是我做過的最大的義務審計項目。香港公益金是一家令人敬佩的慈善機構,也是香港最大的非營利組織之一。畢馬威與香港公益金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多年來,我目睹香港公益金向所屬的福利院分發資金,為老人、兒童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們施與愛心。對於畢馬威在業務忙季抽出時間完成義務審計,香港公益金也表示感激和贊賞。其實,能為慈善事業出力成為畢馬威之樂事。今年,畢馬威再次榮獲香港公益金頒發的杰出服務獎。

其他畢馬威人也躍躍欲試想要參加義務審計項目,因為在此類項目中審計師可以全程參與由募捐到派發的整個過程。除審計外,我們的工作人員也參與香港公益金每年舉行的“社區公益金”電視慈善活動和其他籌款活動。憑借從各類志願服務中積累的實踐經驗,畢馬威人將會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義務服務!

吳浩雲審計合伙人

”除捐款外,畢馬威還為我們提供無償的專業會計咨詢和審計服務,香港公益金對此高度贊賞。畢馬威的支持和付出,使我們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公眾宣傳我們的工作、成果和挑戰,也令我們成為香港首選的慈善機構之一。香港公益金期待與畢馬威開展長期合作,持續地為香港210萬困難人群謀求福祉。”

梁高美懿香港公益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畢馬威的贈禮:倚重篇】 義務審計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60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的贈禮:合作篇】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畢馬威中國13家分支機構的 “綠色團隊“ 正在積極推進各項綠色行動和內部碳評估。我們通過走訪辦公樓管理部門、檢查電表和耗紙量、統計航空裡程,為碳評估收集數據。根據2010年內部碳評估結果,人均碳排放大幅降低;我們將更上一層樓,力爭達到公司制定的2015年減排目標。

環保意識的增強、雙面打印的引入、2011年eAudit的上線已使公司的耗紙量大幅降低。此外,為建設 “綠色“辦公室,公司一直以來都採用最高能效的辦公產品,而且還實行了鋁罐回收。

我們還嘗試各種新思路、新點子,如安裝照明裝置動作感應器、LED燈泡,使用較少熒光燈管的新型平板燈,安裝雙層玻璃窗以達到更好的絕緣效果等等。

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低碳環保行動,同心協力建設更加 “綠色“的工作環境,讓公司和每個員工都能受益。

盧雅士行政經理特別項目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我曾經是一名商業飛行員,現在成為畢馬威的一名IT員工,正盡我所能促進公司的環保事業。現在看來,自己的碳足跡確在減少!

現在市場上的硬件產品大多符合國際環保標准,因此我們很容易採購到綠色電子產品。我們新購進的筆記本電腦和小型服務器有害材料含量更低、更省電。哪怕是設置電腦屏保或休眠模式這樣的小事,如果人人自覺去做,也能發揮出“拯救世界”的作用!

我們新裝的雙面打印機更節能,而且能夠跟蹤紙張用量,因此公司的耗紙量大大降低。

身處我們的香港、北京和上海分所的HALO視頻會議工作室,千裡之遙,如對目前。此外,員工已可以在辦公室內使用Skype,因此商務旅行也大為減少。

信息技術服務部將繼續關注環保產品,並及時更新節能政策。我相信,在節能環保、綠色工作中,信息技術大有可為!

何澤成信息技術經理

【畢馬威的贈禮:新技術篇】一點一擊救世界【畢馬威的贈禮:新技術篇】一點一擊救世界我曾經是一名商業飛行員,現在成為畢馬威的一名IT員工,正盡我所能促進公司的環保事業。現在看來,自己的碳足跡確在減少!

現在市場上的硬件產品大多符合國際環保標準,因此我們很容易採購到綠色電子產品。我們新購進的筆記本電腦和小型服務器有害材料含量更低、更省電。哪怕是設置電腦屏保或休眠模式這樣的小事,如果人人自覺去做,也能發揮出 “拯救世界“ 的作用!

我們新裝的雙面打印機更節能,而且能夠跟蹤紙張用量,因此公司的耗紙量大大降低。

身處我們的香港、北京和上海分所的HALO視頻會議工作室,千裡之遙,如對目前。此外,員工已可以在辦公室內使用Skype,因此商務旅行也大為減少。

信息技術服務部將繼續關注環保產品,並及時更新節能政策。我相信,在節能環保、綠色工作中,信息技術大有可為!

何澤成信息技術經理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跨越了三個世紀的歷史,是世界一流的審計、稅務和咨詢服務組織,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服務。同時,畢馬威一直以來都在孜孜不倦地支持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新長城項目、緊急救災等公益活動,履行其對社會的承諾。“王行最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畢馬威的贈禮:重新起步篇】患難見真情2008年5月的一個星期一,我像往常一樣坐在辦公桌前工作,突然間感覺辦公樓在搖晃,汶川大地震發生了。大家紛紛往樓下沖,我也跟着一起沖下去,當我終於看到樓梯盡頭的光亮時,內心的輕鬆真是無以言表。

災后,畢馬威迅速組織志願者前往災區與非營利組織共同賑災。此外,畢馬威全體員工緊急捐款,畢馬威慈善基金承諾,員工每捐出一元錢,畢馬威慈善基金也相應捐出一元錢,最后籌得善款720萬元人民幣。這筆錢用於購買急需的食品、水、藥品、衣物、帳篷和過渡板房。

畢馬威還承諾在甘肅重建兩所學校及在四川彭州市磁峰鎮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區中心。2010年5月該社區中心舉辦了啟用儀式,雖然我參與了它的建設,但在啟用儀式上仍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它是30多個參建單位團結一致、抗震救災的見証,一定會豐富當地人民的生活,也一定會令他們重建信心。

最近,該中心啟動了青年成就計劃,教授環保和經濟課程。畢馬威員工齊心協力救人於水火的精神實在是令人敬佩。

鄢晏人力資源部助理經理

“我特別喜歡聽畢馬威志願者老師講的課,他們不僅鼓勵我們追逐夢想,和我們分享自己的經驗教訓,而且幫助我們去實現夢想。放學后,我和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去社區中心打乒乓球、跳舞、讀書、上網,非常開心。我還參加了社區中心舉辦的夏令營活動。我喜歡這裡的一切!”

羅雯磁峰中遠學校初一年級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64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香港有數百個中小型社會企業 - 私人公司或帶有慈善宗旨的非政府組織。然而,我接觸過的眾多社會企業家都受到一個問題的困擾,即經營技能不足,尤其是缺乏財務管理和會計知識。

我們與畢馬威企業社會責任團隊及超過20名畢馬威中國各級各部門的志願者共同為社會企業家提供財務和管理會計知識培訓。截至目前,已經有來自50多個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企業的300名企業家接受了免費培訓。

在幫助社會企業家改善會計核算和財務技能的過程中,我們自身的公眾演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些志願者作為 “社會天使“ 一對一輔導香港的社會企業家。總之,志願服務也讓我們獲益頗豐。

高嘉欣咨詢部經理©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畢馬威的贈禮:專業能力篇】以專業優勢助力社會發展

65 第五部分:回報社會 從我做起

“我們非常感謝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天使’,他們專門抽出時間,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多家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企業不斷完善自身,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感謝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在協助建設更加高效的社會部門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方敏生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6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66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再接再勵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1: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2: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基於當前的能源和工業模式,中國經濟繼續保持8%或9%的年增長率並不容易。為了整個世界,持續增長的同時必須尊重我們這個星球的承載能力。“

Yvo de Boer畢馬威國際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特別全球顧問

FSG是一家全球性社會影響咨詢公司,其創始人 Michael E. Porter教授和Mark R. Kramer認為,雖然企業是解決當今緊迫問題的主要力量,但大部分企業仍深陷於過時的價值創造理念。近年來,社會普遍認為,企業的成功是以犧牲更大范圍群體的利益為代價的。

創造共享價值將形成對生產力更深層次的認識。如果創造廣泛的社會效益被納入核心經營理念,企業將會形成一整套全新的最佳慣例。反過來,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所帶來的各種創新方法也可用於滿足新的需要,配置價值鏈,提高效率,實現差異化並擴大產品市場。

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要創造共享價值,首先需確定社會需求,弄清楚其產品或服務能夠為社會產生哪些推動作用、帶來哪些挑戰。接下來,企業需要分析社會各個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和亟待改善之處,比如物流、供應與分銷渠道、培訓、市場結構和教育等。然后,企業要找出束縛自身生產力發展的最大障礙,從而識別其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影響的領域。這是企業創造共享價值或承擔社會責任的最佳方式。

如果能夠將企業社會責任視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而不僅是象征性地應付外部壓力,那麼企業將會在應對社會挑戰方面取得質的突破。然而,對企業社會責任變革力量的認可尚處於初級階段,我們還缺乏一個全面、透明的指導框架。

實現共享價值需要領導者和管理者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例如,他們需要更加深入地洞察和理解社會需求以及企業生產力的真正基礎,其中包括資源、核心競爭力和超越營利/非營利范疇進行協作的能力。此外,政府亦需思考如何通過調控來使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共享價值。

在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浪潮中,隨着企業日益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平台與利益相關方開展合作並為更多的人創造共享價值,企業社會責任將成為推動下一波全球創新和生產率增長的強大動力。

69 再接再勵

19 Porter, M.E. & Kramer, M.R., Creating Shared Value, Th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1年1-2月

創造共享價值,開啟下一波創新增長之門19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3: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4: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工作環境在變化

71 再接再勵

全球化和先進技術

IT革命開啟了一個以廉價快捷通信和信息傳輸為標志的全球化新時代。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性質將發生改變,高素質勞動力也將成為推動生產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勞動者自身的技能,特別是對科技發展和千變萬化的產品需求的適應能力,將變得至關重要。隨着知識型工作地位日漸提高,勞動者也必須具備更強大的認知技能,如抽象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溝通與協作能力。

可以預見,伴隨科技的發展,某些行業會出現更加靈活、甚至非常規的勞動關系(如自主創業)和工作安排(如遠程辦公)。這將會對那些重視工作和家庭雙向平衡的勞動者,以及諸如殘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類型勞動者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新型員工 Y世代(千禧年一代/ “理所應當“ 一代)為我們帶來新的思路、價值觀和獨特的工作理念。他們雄心勃勃、高度

自信,積極應對挑戰,勇於提出問題。

與前幾代人不同的是,Y世代是為了生活而工作,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和朋友。他們崇尚科技,願意使用智能手機和網絡平台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但更重要的是,Y世代對企業社會責任事業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熱心公益,並把企業社會責任工作機會視為選擇雇主的重要標准。Y世代是充滿活力的一代,他們將自己視為全球公民,願意並竭力去幫助本社區之外的人群。

對於精力充沛並富於責任感的Y世代,畢馬威為其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和發揮無限潛能的廣闊天地。

平衡工作與生活

今天,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根據 “2010年香港工作與生活平衡調查“,近40%的受訪者會因為工作與生活失衡而辭職。工作與生活保持健康的平衡關系會增強員工的滿足感,從而減輕壓力,降低

員工傾向危險行為的幾率。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 (57.3%)認為,彈性工作制是他們選擇雇主或願意長期服務於某一個雇主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受歡迎的彈性工作制包括彈性工作時間(27.3%)、無薪/部分帶薪事假或公休假(19.4%)、在家辦公或遠程辦公 (14.3%)。此外,壓縮工作周則受到了80后員工的特別青睞。20

20 Winnie Ng, The State of Work-life Balance in Hong Kong Survey 2010, Community Business, 2010年10月21 Hong Kong Business: Women are taking over Asia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5: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女性賦權

女性的經濟賦權是過去五十年中最引人注目的變革之一。數以百萬的女性,擺脫經濟依賴,逐步掌控了自己的命運。現在,某些企業中女性員工的佔比甚至高於男性員工。

在全球前500名億萬富豪中,女性佔據14名。而在這14名女性富豪中,有一半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且香港上市公司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位列榜首。21

據TNS市場研究公司最新的富人研究報告,在香港和中國大陸,有近乎一半的決策者為女性。

畢馬威中國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72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6: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畢馬威走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前列

73 再接再勵

畢馬威將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歸納為兩個方面 - 當前的問題和未來的問題。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企業要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專長來節約能源,並且為解決緊迫的社會難題獻策獻力。對於未來的問題,企業需要學習駕馭不確定性,不懈創新,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追蹤並捕獲來自新興經濟體的市場機遇,並相應地調整其產品和服務結構。

二十一世紀,隨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劇、大規模人口流動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一個聯系日益緊密的世界來臨了。畢馬威能夠並願意協助企業了解環境變化對於業務的影響,同時在貧困、氣候變化、污染等緊迫性全球問題的解決進程中尋找機遇。畢馬威已經做好准備,盡一切可能改善我們周圍及更大范圍的人群的生活,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然而,建設新型的二十一世紀經濟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新的領導力、新的思路、更高的透明度、密切的合作與長遠的投資。發揮想象力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握其權柄。請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迎接挑戰、把握機遇。

我們的明天更重要。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7: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8: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感謝香港社協孩子們創作的圖片

參考資料John O‘ Sullivan, The Economist: ‘A Game of Catch-up‘, 2011年9月24日

Helen Luk, Hong Kong Society of Accountants, A Plus, HKICPA: ‘China – the emerging Green Dragon?‘, 2009年4月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India‘s urban awakening: Building inclusive cities,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2010年4月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The “Bird of Gold”: The rise of India‘s consumer market, Executive Summary’, 2007年5月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Building globally competitive cities: The key to Latin American growth‘, 2011年8月

Paul Collier, McKinsey Quarterly: ‘The case for investing in Africa‘, 2010年6月

McKinsey Quarterly: ‘Can Africa continue to grow?‘, 2010年8月

Michael A. Hitt, R. Duane Ireland, Robert E. Hoskiss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 2008年

Richard Dobbs, Jaana Remes, and Sven Smit,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 ‘Urban economic clout moves east‘ , 2011年3月

McKinsey Consumer Demand and Demographics: ‘Urban world: Mapping the economic power of cities‘, 2011年3月

LRQA and CSR Asia: CSR IN ASIATHE REAL PICTUREPorter, M.E. & Kramer, M.R., Creating Shared Value, Th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1年1-2月

Community Business, ‘Bringing out the best in Asian talent‘, 2011年3月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80後受軟唔受硬‘, 2011年6月3日

Peterson, K., ‘Examining the Product (RED) campaign: Millennials’ self-identity and perception of the cause-branding initiative‘, M.S. dissertation,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ProQuest毕 Dissertations & Theses, http://gradworks.umi.com

Winnie Ng, The State of Work-life Balance in Hong Kong Survey 2010, Community Business, 2010年10月

The Economist, 2011年8月20日

KPMG International &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 progress report‘, 2011年

Julian Hunt and Yuguo Li: Growing pains of megacities, Straits Times, 2011年10月29日

Richard Heinber: Vision: Building a World That Can Run Without Fossil Fuels Will Be the Challenge of Our Lifetimes

Reuters: Rise in billionaires tests China‘s rich-poor divide

Hong Kong Business: Women are taking over Asia

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to Grow 50% in Next Five Years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79: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CDM 清潔發展機制CCTF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CR 企業報告CSR 企業社會責任FTE 全職(全時當量)員工G250 全球250強 (基於財富500強排名) GDI 全球發展戰略Gen Ys Y世代/千禧年一代/“理所應當”一代GRI 全球報告項目JA 青年成就MDGs 千年發展目標 NGO 非政府組織NGW 新長城項目N100 國內100強 SASAC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EAT 社會和環境關注行動組SoCO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SOEs 國有企業 UNESC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 聯合國

縮略語

This publication is printed on “Magno”, made of 20% pre-consumer waste, using fibre from a sustainable forest. 100% acid and chlorine free. Printed us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y ink.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Page 80: 可持续发展给未来的赠礼 - 毕马威中国2011年企业社 …...封面圖片 2011年5月,我帶領11名公司志願者前往畢馬威中國援 建的雲南放牛場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偏遠,當地資源相

北京中國北京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東2座8層郵政編碼:100738電話:+86(10)8508 5000傳真:+86(10)8518 5111

青島中國青島東海西路15號英德隆大廈4層郵政編碼:266071電話:+86(532)8907 1688傳真:+86(532)8907 1689

沉陽中國沉陽北化工路59號財富中心E座27層郵政編碼:110013電話:+86(24)3128 3888傳真:+86(24)3128 3899

上海中國上海南京西路1266號恆隆廣場50樓郵政編碼:200040電話:+86(21)2212 2888傳真:+86(21)6288 1889

成都中國成都順城大街8號中環廣場1座18樓郵政編碼:610016電話:+86(28)8673 3888傳真:+86(28)8673 3838

杭州中國杭州杭大路9號聚龍大廈西樓8樓郵政編碼:310007電話:+86(571)2803 8000傳真:+86(571)2803 8111

廣州中國廣州市天河路208號粵海天河城大廈38樓郵政編碼:510620電話:+86(20)3813 8000傳真:+86(20)3813 7000

澳門澳門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中國銀行 - 大廈24樓BC室電話:+853 2878 1092傳真:+853 2878 1096

福州中國福州五四路136號福建中銀大廈25樓郵政編碼:350003電話:+86(591)8833 1000傳真:+86(591)8833 1188

深圳中國深圳深南東路5001號華潤大廈9樓郵政編碼:518001電話:+86(755)2547 1000傳真:+86(755)8266 8930

香港香港中環遮打道10號太子大廈8樓電話:+852 2522 6022傳真:+852 2845 2588

南京中國南京珠江路1號珠江1號大廈46樓郵政編碼:210008電話:+86(25)8691 2888傳真:+86(25)8691 2828

廈門中國廈門鷺江道8號國際銀行大廈12樓郵政編碼:361001電話:+86(592)2150 888傳真:+86(592)2150 999

本刊物所載資料僅供一般參考用,並非針對任何個人或團體的個別情況而提供。雖然本所已致力提供准確和及時的資料,但本所不能保証這些資料在閣下收取時或日后仍然准確。任何人士不應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的情況及獲取適當的專業意見下依據所載資料行事。

©2012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 (“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香港印刷。

畢馬威的名稱、標識和“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均屬於畢馬威國際的註冊商標。

刊物編號: HK-CSR11-0001c

二零一二年四月印刷

本中文譯本初稿須經由本所負責本項目的專業人員審閱,以確保其中涉及專業領域的內容適當和准確。如中、英文本有歧義,概以英文本為准。

kpm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