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認證基 -...

29
1 全國認證基金會 前瞻技術認證制度規劃及推廣 「能源產品之驗證需求調查及建立認驗證制度之 可行性評估」期末報告 執行單位:全國認證基金會 執行人員:申永順 副教授 陳孟宗 執行期間:中華民國 九十七 十二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Feb-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全國認證基金會

    前瞻技術認證制度規劃及推廣

    「能源產品之驗證需求調查及建立認驗證制度之 可行性評估」期末報告

    執行單位:全國認證基金會

    執行人員:申永順 副教授 及 陳孟宗

    執行期間: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二 月 至 十二 月

  • 2

    目 錄

    第一節 計畫執行過程、成果與效益

    1-1 計畫背景、目的與研究方法

    1-2 新興節能減碳產業之市場發展潛力

    1-3 國內因應節能減碳之政策推動現況

    1-4 能源產生產品驗證標準與規範之分類與範圍

    1-5 國內產業界推動再生能源驗證之動態

    1-6 歷次會議會專家意見與建言

    1-7 再生能源驗證實務專家針對國內認證市場發展之看法

    1-8 主要工作成果與效益

    第二節 主要成果之價值與貢獻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成果運用與檢討

  • 3

    第一節 計畫執行過程、成果與效益

    1-1 計畫背景、目的與研究方法

    國際間目前尚無能源產品之共識性定義,依據應用之目的可分為二大

    類:(1)與能源效率相關之產品,(2)與能源產生相關之產品。國內目前與第(1)項「與能源效率相關產品」已有「能源之星」與「節能標章」兩類之驗證活動。此兩項驗證均係自願性之驗證計畫,指導單位分別為行政院環境

    保護署及經濟部能源局,執行單位(驗證機構)各僅指定一家,採取封閉式之運作模式,多年來均由政府權責機關長期之補助與推動,且廠商申請驗

    證費用均是免費的,因此尚無驗證與認證市場的積極誘因存在。

    至於「與能源產生相關」類之能源產品的發展與新興能源科技息息相

    關,目前與製造及品質相關之國際標準亦正處於發展階段,而與此類能源

    產品之效能標準和驗證/認證相關之規範與標誌制度的發展進度雖較綠色產品為慢,但在國際公約與環境議題持續在國際間擴散的進程中,亦將陸

    續建構完整之能源產品認驗證標準與認驗證制度。

    本計畫之主要工作目的,包括以下三項:

    1. 以「與能源產生相關」類之能源產品為主要探討對象,規劃蒐集能源產品相關之國際標準或知名廠商標準與認驗證制度等最新資料。

    2. 針對「與能源效率相關」類之能源產品,在未來政府單位補助制度逐步退場後,評估後續政府政策與產業界整體之市場需求,以及蒐集國外認

    驗證活動之相關資訊。

    3. 分析國內之認驗證需求並評估建立認驗證制度之可行性與方式,提升國內能源產品之認驗證制度運作水平,俾利與國際接軌及健全市場,進而

    提高國內相關產業之國際市場競爭力。

    本計畫之主要研究方法,係用以下三種方式進行:

    1.文獻與資料之收集與研析

    主要針對新興節能減碳產業之市場發展潛力、國內因應節能減碳之政策推動現況、能源產品驗證標準與規範之分類與範圍,以及國內產

  • 4

    業界推動再生能源驗證之動態等資訊進行蒐集分析,作為評估未來可

    能之認證/驗證制度規劃之參採依據。

    2.專家會議之討論與分析

    邀請政府單位、產業界、顧問界、驗證界及學界代表,針對能源產生產品之定義與範疇,及其認證制度發展之可行性等議題,進行討論與分析。

    3.驗證實務專家之訪談與歸納

    實際採訪再生能源驗證機構與法人機構之專家,就其實際執行與觀察所見,請教其對能源產生產品之國內推行現況,及其對國內認證制度發展

    之可行性等之看法。

    1-2 新興節能減碳產業之市場發展潛力

    由於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各項人為因素,使得全球碳循環遭到破

    壞,造成近年來全球暖化現象及其對氣候的影響愈來愈顯著。據粗估未

    來每年需投入全球暖化減緩與調適之經費約為總生產毛額的 1%以上,如以全球而言,未來因應地球溫暖化需要約 5,000億美元以上的投入,在這可觀金額背後的意涵,除了說明各國政府與產業界將須投入資源以努力

    減除溫室效應的壓力外,並隱現著龐大的新商機。

    為減緩氣候變遷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涉及能源、產業及環保等部

    門之政策課題,理想上,完整的能源政策至少必須能實現下列三項目標:

    (一)穩定能源供給(Energy Security),確保能源結構的安全,使用潔淨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二)促進經濟成長(Economic Growth),改善產業結構與產業效率,在相同投入下有較高的產出;(三)注重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考量環境負荷的承載限值,有效管理有限之環境容受力。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以及面對全球能源新挑戰,國際能源科技發展趨勢已有

    大幅變動,全球能源需求將持續成長、到2030年仍仰賴化石能源供應、全球能源安全的威脅逐步擴張大,石油供需與價格不穩、以及備受全球關切

    之能源環境影響等課題,各國政府均檢討如何加強能源政策,以改變能源

    和排放的趨勢,近年來八國高峰會議(G8)各國領袖集會時,亦承諾透過能源科技之發展,達成以「清潔、方便適用、又有競爭力」的能源前景為目

  • 5

    標的“替代政策",研討的政策主要包括:(一)提高能源生產和使用面之能源效率;(二)發展替代化石燃料之新能源;(三)發展再生能源;(四)重新考量核能發展;(五)開發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歐盟(European Union, EU)於2007年3月於布魯賽爾市舉行之會員國會議決議,歐盟各國承諾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為至2020年降至1990年水準之20%,擬採取之積極政策措施有:(一)至2020年再生能源之目標為占歐盟總能源需求20%以上。(二)生質燃料之目標為占歐盟運輸汽柴油10%以上。(三) 節約能源目標為20%。(四)加強能源科技研發,包括:高效率發電技術與清潔化石燃料技術,以及碳捕獲與封存技術,2020年前應用於新化石燃料電廠。(五)2015年前完成商業化化石燃料發電示範廠12座。

    Climate Capital Network™(CCN)積極投資創辦全球氣候變遷市場,藉由國際網路平台提供投資者、公司、捐贈者、專家以及各國政府一個全球

    性的氣候變遷交易市場,並提供相關訊息、諮詢以及籌款等服務,以加速

    資金的流動。根據Climate Capital Network所發表的新聞稿指出,未來Climate Capital Network將提供一個免費的登錄平台連結投資者和企業公司,以各項因應氣候變遷方法(如再生能源、清潔製程技術、能源效益、回收循環、CDM、JI、CCS、地表工程、造林等),催生低碳經濟的發展,根據各機構所彙整統計的全球氣候變遷相關市場之估計如表1所示。

    根據經建會於2008年之委託執行專案報告,盱衡國際間因應全球暖化所推動的相關政策及措施,目前國際間因應地球暖化之商機所在主要集中

    於綠色能源發展、低碳節能產業、碳交易市場、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四大

    方向,其中與本計畫研究主題「能源產生產品」相關者為「綠色能源發展」

    與「碳交易市場」二項,而後者有與能源產生產品之認證與驗證管理有關,

    需求亦相當龐大。

    此外,許多聯合國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面對2012年議定書截止期限之迫近,對於清潔發展機制(CDM)與排放交易活動(ETS)之參與非常積極,截至2007年底,在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中至少已有24億噸CO2及236億歐元之交易量,未來還將以倍數成長,其中主要的CDM計畫項目是以再生能源為主(UNFCCC/CDM, 2008),其中所牽涉到再生能源之產品與相關設備的品質與安規標準,其驗證需求將會日漸重要,而範圍亦將逐漸擴大,對於

    積極推動能源國家型政策計畫的我國,亦應及早思考與規劃。

  • 6

    表1 全球氣候變遷相關市場之估計(Climate Capital Network 2008;經建會,2008)

    資料整理機構 全球商機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根據估計每年需投資1700億美元,用於提昇能源生產率及效率以減少全球二分之ㄧ的能源

    需求。

    美國銀行(Morgan Stanley) 根據美國銀行估計,美國的清潔能源市場(如風能、太陽能、地熱和生質能)至2030年將會達到1兆美元。

    The Stern Review 每年需付出1%GDP的代價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減量。

    UNFCCC 每年將耗費 2000億美元或是全球GDP的0.3%,用於減緩氣候變遷。

    國際能源署 全球基礎設施之能源供應到2030年累積需求量將會超過15兆美元。

    挪威碳市場研究和諮詢公

    司(Point Carbon) 在過去一年碳交易市場的資金流動已經成長

    了三倍以上。 澳洲生態系交流中心

    (Katoomba) 自願性減碳市場在過去一年成長了兩倍,目前

    的價值已超過1億美元。

    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調查全球二千多家企業在揭露與減緩二氧化

    碳排放的現況與策略,綜合製成的「碳揭露指

    數」,是機構投資人未來決定投資的重要參考

    之一。 英國合作社銀行

    (Co-Operative Bank) 消費者購買低碳商品的意識將會逐漸提高。

    市場研究公司New Energy Finance

    在過去一年有超過1500億美金投入低污染技術(clean technology)的研發。

    1-3 國內因應節能減碳之政策推動現況

    隨著人類近百年來快速的發展,溫室氣體所造成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的效應已經日益明顯,激烈天氣衝擊對生命安全、生態環境、社會經濟、

    衛生防疫或糧食安全等方面都構成了全面性、跨國性的重大衝擊。因此,

    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已經是當今國際上最為關注的重大議題,也是地球村

    上每一份子須共同承擔的後果。台灣是一個海洋國家,海洋帶來的威脅和

  • 7

    衝擊是最為直接和嚴重的,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無疑是政府和全民刻

    不容緩的要務。我國雖因國際地位特殊,無法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

    約與京都議定書,然就經濟層面而言,我國屬於外銷型經濟,與國際連動

    關係強烈,相關國際環保公約與各國環保政策制定對我國的影響均相當顯

    著,長期則可能須承擔國際賦予發展中國家的實質減量責任。故我國應及

    早面對並採取行動,積極執行調適策略減少氣候變遷造成衝擊,並分階段

    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策略,將低減量成本及對企業之衝擊。

    我國目前之國家溫室氣體減量之政策目標為: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之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及於2050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的50%。前述政策或宣示所設定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值,將影響產業未來之減量責任與發展方向。根據政院環保署2006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以及能源局所公布的資料得知,2006年我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產業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為265.2百萬噸及159.1百萬噸,產業部門(含能源部門及工業部門)所排放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量的

    60%,因此調整能源使用結構以及推動節能減碳,勢必成為我國目前主要減緩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策略。

    能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投入要素之一,而經濟發展型態亦會影響

    能源供需的結構。台灣過去50年來經濟成長迅速,穩定且充分的能源供應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與生活水準提高,台灣能源供應成長

    快速,各階段經濟發展特性,帶來不同能源需求,為了達到提高能源效率、

    發展潔淨能源以及確保能源供應穩定等主要目標,行政院院會,於2008年6月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此綱領將由能源供應面的「淨源」與能源

    需求面的「節流」做起。在該綱領-「淨源節流」乙節中,政府並宣示將積極發展無碳再生能源,有效運用再生能源開發潛力,於2025年占發電系統的8%,並以以風力發電、太陽光電、生質能為主要推動項目,致力技術研發降低成本及提高設置誘因,並輔以推動其他再生能源發電如地熱、海洋

    能、氫能等,全面有效運用再生資源,以達目標。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的落實與執行,有賴四項法案的立法與修訂:

    「溫室氣體減量法」(建構溫室氣體減量能力並進行 實質減量);「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發展潔淨能源);「能源稅條例」(反應能源外部成本);「能

    源管理法」(有效推動節能措施)。在部門別的節能減碳措施上,針對產業

  • 8

    部門,該綱領提出的政策方向如下:

    1.單位產值碳排放密集度於2025年下降30%以上。 2.核配企業碳排放額度,賦予減碳責任,促使企業加強推動節能減碳產銷系統。

    3.輔導中小企業提高節能減碳能力,建立誘因措施及管理機制,鼓勵清潔生產應用。

    4.獎勵推廣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等綠色能源產業,創造新的能源經濟。

    在配套措施中,並且提出:規劃碳權交易及設置減碳基金,輔導產業

    以「造林植草」或其他減碳節能方案取得減量額度;推動參與國際減碳機

    制,透過國際合作加強我國減量能量。

    1-4 能源產生產品驗證標準與規範之分類與範圍

    如前所述,國際間對於能源產生產品尚未有一定之定義與範疇,本研

    究經搜尋國內外相關文獻後,依據各類規範之屬性,將其分為以下三大

    類:(1)再生能源技術標準與規範類,(2)應用再生能源進行GHG減量之驗證規範類,(3)能源管理系統類。第一類為以再生能源相關技術設備為主體者,後二類則以與能源產品與系統相關之服務系統(亦可定亦為廣義的產品),茲分述如下:

    一、再生能源技術標準與規範類

    此類規範主要是與再生能源技術相關硬體設備與元件之性能與安全

    規範,以下將分別針對國內發展較為積極之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二大

    類,依技術概況與對應之標準規範說明之。

    1.風力發電

    (1)技術概要

    風力是屬於中介性且可預期的天然資源,好的風力發電廠址,平均年

    風速必須在 6.0公尺/秒以上,此為評估風力發電計畫具可行性與否的關鍵

  • 9

    性參數。風力發電為一模組化技術,且能夠很快速的興建。商業上最常見

    的類型,是平均發電容量為 600kW之風力發電渦輪機,但風力渦輪機之尺寸,近年來已有很大的改變,使其操作效率與與成本都有大幅的改善。離

    岸(offshore)風力發電為寄來最新的發展與推動趨勢。

    風力發電渦輪機可靠度很高,其可利用率(availability)可大於 95%,風力發電廠平均裝置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s)為 20%,在最好的場址可高於40%。自 1980 年至 2005 年,全球風力發電之裝置容量已增加了 500倍以上,如圖 1所示(World Bank, 2008)。風力發電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包括視覺景觀、土地使用、鳥擊及噪音等,建廠前必須環暨影響評估。相較於傳

    統的發電技術,風力發電在成本上仍高,有競爭壓力,一般在 OECD國家中多以政府補助方式推動之。

    圖 1 1980 年至 2005 年全球風力發電之裝置容量變化情形

    資料來源:

    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TOPICS/EXTENERGY/EXTRETOOLKIT/0,,contentMDK:20751041~isCURL:Y~menuPK:2069918~pagePK:64168445~piPK:64168309~theSitePK:1040428,00.html

  • 10

    (2)標準與驗證

    風力發電機組之設計,必須要確保其能以性能良好且安全的方式運

    作,有關風力發電的設計標準的發展,在近年中已有相當的發展,相關的

    國際標準已經發展並公告,以符合最低的安全要求。

    風力發電渦輪機的國際標準主要是由國際電工協會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第 88號技術委員會(TC-88)負責制定,主要的標準如下,其他標準可自美國風能協會 (American Wind Energy Association, AWEA,為美國參與 TC-88 標準制定的主要產業代表)網頁查詢:.

    • IEC 61400-1 Wind Turbine Safety and Design • IEC 61400-1 Ed2 Wind Turbine Safety and Design Revision • IEC 61400-2 Small Wind Turbine Safety • IEC 61400-11 Noise Measurement • IEC 61400-12 Power Performance • IEC 61400-13 Mechanical Load Measurements • IEC 61400-21 Power Quality • IEC 61400-22 Wind Turbine Certification • IEC 61400-23 Blade Structural Testing • IEC 61400-24 Lightening Protection

    IEC、IEEE及 AWEA仍在發展許多新的風力發電標準,而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已針對上述標準制定許多實用性的指引,提供產業界使用。這些標準能夠有效運作的

    關鍵,在於能否提供足夠的消費者與安全保護,以避免產生市場與經濟上

    的障礙。目前在歐洲與美國已建立了許多驗證制度,如在美國 NREL已與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UL)建立風力發電肢驗證制度,而 IEC的標準,亦在此驗證制度中被引用。在歐洲,DNV Wind Turbine Certification已針對岸上與離岸二種風力渦輪機等類型提供驗證服務。DNV所提供的驗證遍及全球,並已獲得相當多國家的認證。

    雖然目前風力發電相關的標準已多有研訂,並取得許多共識,待在歐

    洲仍然制定了「歐洲風力渦輪機驗證指引 (European wind turbine certification, EWTC guidelines)」,針對風力渦輪機之技術與安全要求,提

  • 11

    供不同的闡釋。。此指引亦與 IEC標準與其他驗證規定被驗證機構共同使用,最終之目的是希望在歐洲能統一為一致性的標準。 2.太陽能光電

    (1)產業發展趨勢與規模

    據一獨立太陽能研究機構 Solarbuzz(2008)的調查顯示,在過去二十年內,太陽能光電的需求呈現向上發展的趨勢。若從太陽能光電系統安裝量

    來看,全球的安裝量自 2001 年至 2006 年,已從 340MW攀升至 1,744MW,5 年之間的成長逾 4 倍,每年平均增幅約 39%,這當中又以併聯輸電網 (Grid Connected)的應用為主。

    由於德國及日本在政府實施貸款計劃和電力回購等鼓勵政策下,已成

    為全球兩大主要太陽能光電市場,2006 年其安裝量分別佔全球市場 55% (960MW) 及 17% (300MW)。不過,以成長率來看,較之 2005 年,德日兩國已漸緩慢,德國成長率為 16%,日本則為零成長。

    反觀全球能源消耗大國的美國,隨著「加州太陽能計劃」的推行,2006年安裝量為 140MW,快速成長了 33%,佔全球市場 8%,成為第三大太陽能光電應用市場。為鼓勵該產業的發展,目前加州、紐澤西州、賓夕凡

    尼亞州、亞里桑那州等更承諾在未來 15 年內撥款資助安裝太陽能光電系統,總安裝量目標為 7GW。美國在州政府的積極推動政策下,發展潛力亦不可小覷。

    Solarbuzz 預測 2011 年的市場需求分佈,在能源平衡的情況下,德國安裝量的全球比率將下降至 31%;而在生產主導的情況下,美國的需求量會快速飆升,在全球市場的比重將上升至 23%。其他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計有西班牙、義大利、巴西、南韓、中國、印度及澳洲等。

    從太陽能光電產品的供應面來看,2006 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產量已達2,083MW;整體產業營收(包括太陽能光電模組、相關的零件及系統安裝) 約 106 億美元。Solarbuzz估計,2011 年全球太陽能光電整體產業營收將介於 186億到 315億美元之間(Solarbuzz, 2008) 。

  • 12

    鑒於市場規模具有可觀的發展空間,加上世界各國,尤其是先進國家,

    皆在致力發展其太陽能光電產業,此舉將會吸引愈來愈多製造商投入本產

    業。

    就電池及模組產業而言,根據 Greenpeace 及歐洲太陽能光電產業協會的研究報告顯示,2006 年至少約有 42 家晶片、電池及模組製造商會加入競爭行列,促使產能逾 10MW 的製造商數目成長至 150 家以上,預計同行競爭將會更加白熱化。因此,掌握製造先機,拓展具潛力市場、並

    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將是太陽能光電產品製造商的成功關鍵。

    (2)太陽能光電產品驗證

    太陽能發電系統的主要零組件包括太陽能模組及模板(Photovoltaic Module & Panel)、接線盒 (Junction Box)、變流器及電源轉換器等。這些產品由於長期在戶外使用,因此歐美各國對在其境內銷售的太陽能產品均訂

    有嚴格的安全和性能要求,UL 及 IEC 針對太陽能光電零組件的主要標準規範參閱表 2。

    國內業者已具備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能力,但要進軍美國市場,除強

    調產品性能外,產品的安全性是另一考量重點。以太陽能模組標準來看,

    美規標準 UL1703相較於歐規標準 IEC61215,有更為嚴苛的安全性要求,也成為業者欲進軍美國市場面臨的首要關卡(鄭雅倫,2008)。

    由於太陽能電池,多數處於日曬雨淋酷暑寒冬的使用環境,因此其可

    靠度與安全性不容忽視。UL1703 標準即以更嚴格的角度,要求產品必須通過如防火測試及老化測試等,以確認這些材料能長期承受戶外惡劣的使

    用環境,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

    UL1703在 1986 年發展制定的,為針對平板型太陽光電模組與面板的安全標準,有別於一般熟知的 IEC61215 標準是以太陽光電模組之電與熱性能測試。它強調涵蓋太陽能電池的性能測試、安全測試和長期可靠度測

    試之三大驗證重點。另外在太陽光電系統週邊設備方面,UL 則制定了UL873和 UL1741標準來規範系統設備、電源和整流器等相關設備。

  • 13

    表 2 UL 及 IEC 針對太陽能光電零組件的主要標準規範

    太陽能模組及模板

    標準編號 標準描述

    UL 1703 平板型太陽能組件安全認證標準 (Flat-Plate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Panels)

    IEC 61215 陸地用晶體矽太陽能組性能測試標準 (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IEC 61646 陸地用薄膜型太陽能組性能測試標準 (Thin-film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IEC 61730 太陽能組件安全及性能測試標準 (Photovoltaic Module Safety Qualification)

    太陽能光電系統主要配件

    標準編號 標準描述

    UL 1741 太陽能發電系統用變流器、電源轉換器、控制器及連接設備至供電系統安全認證標準 (Inverters, Converters, Controllers and Interconnection System Equipment for Use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UL 4703 太陽能光電用電線安全標準 (Outline for Photovoltaic Wire)

    資料來源:(吳登峻等人,2007)

    至於與建築物整合的太陽能產品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Products, BIPV),如欲在美國行銷,除需符合 UL 1703標準外,還要視產品欲取代的物料或所使用的位置,另依據相關的標準進行額外的評估(參閱表 3)。

    其他尚在草擬階段的太陽能光電產品標準包括:IEC 62109 太陽能發電系統用電力轉換器之安全標準(Safety of Power Converters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及 IEC 62108聚光太陽能接收器和零件之評估標準 (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 (CPV) Modules and Assembli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 14

    UL亦已向美國政府提議,將 IEC 61730標準採納為美國國家標準,雖然有關提議的通過尚需時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安全和性能的雙重認證是

    太陽能光電產品認證的必然趨勢。

    表 3 BIPV產品另需符合的評估要求/標準

    太陽能模組及模板

    BIPV 產品 額外評估要求/標準

    • 取代建造屋頂物料 • 取代建造屋頂物料

    • 用作建築物外牆或建築物玻璃

    • ANSIZ97.1-1984

    • 取代傳統上採用安全玻璃的位置,包括建築物外牆、天窗

    及日光浴室的頂部

    • 安裝及佈線方法需與太陽能零件一起接受耐衝擊測試,並必須符合美國國家電氣規範 (NEC) Article 690 Part IV 的要求

    資料來源:(吳登峻等人,2007)

    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在國際間積極的推動太陽能產業發展,日前邀集德國矽晶圓廠 Wacker Chemie、德國太陽能電池設備廠Centrotherm、Sharp、美國矽晶圓廠 MEMC,以及台灣茂迪與新日光等全球太陽能產業代表,組成「SEMI 全球太陽能產業促進委員會」,並成立第一個專注於太陽能材料、設備和製造的全球性太陽能產業組織 SEMI PV Group。

    SEMI PV Group是由 SEMI太陽能領域的會員、SEMI 全球太陽能產業促進委員會,以及 SEMI 在歐洲、北美、台灣、日本、大陸、韓國和新加坡,等太陽能產業促進委員會或工作小組所組成。據統計,全球太陽能

    (Photovoltaic)市場規模將從目前的 130 億美元成長到 2012 年的 400 億美元,技術發展、成本降低、公共政策推動和產業合作,是促成太陽能產業

    永續成長的重要驅動力。有鑑於此,SEMI 目前已經和包括歐洲太陽能工業協會(EPIA)、日本太陽光發電協會(JPEA)及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等,各國太陽能產業組織合作,致力推動全球的太陽能產業發展。

  • 15

    SEMI 在 2008 年規劃一系列太陽能光電相關的活動,包括技術研討會、產業策略論壇和產業經理人論壇、7 月分在日本舉行的太陽能產業專業展覽 PV Japan 2008、9月分 SEMICON Taiwan中的「太陽能光電主題館」等相關研討會,以及搭配全球 SEMICON展覽在上海、美國、歐洲等地區,展出太陽能相關主題並規劃商業趨勢與技術研討會。此外,SEMI 也發表PV Group網站(www.pvgroup.org)爲太陽能光電產業,提供太陽能製造相關的環境衛生安全(EHS)規範與相關新聞資訊,催生國際產業標準來降低製造成本,並爲會員創造商機。

    (3)太陽能光電產品驗證案例:UL - 站式太陽能光電產品認證服務

    UL早在 80 年代初期,即已開始從事太陽能光電產品的標準研究,除制定 UL標準外,更積極協助發展 IEC 標準、以及推動 UL與 IEC標準的調和。目前,UL 已是太陽能光電產品認證領域具舉足輕重地位的標準制定者暨第三方驗證機構。

    太陽能模組製造商更可採用「UL + CB 太陽能產品認證服務」,將UL 1703與 IEC 61215 / IEC 61646 兩套測試方案整合,製造商只需透過一次的測試,便可同時取得美規和歐規的相關證書。如此一來,產品進入市

    場的時程縮短,而認證成本也將大幅減少(吳登峻等人,2007)。

    申請 UL太陽能光電產品認證一般可分為兩個步驟:結構審核和列名評估。

    • 結構審核

    結構審核主要是檢查產品的結構、零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標準的要

    求。UL 在完成審核後,會提供一份信件形式的報告,詳細說明不符合標準的材料以及結構等問題,以便製造商在未來提出列名評估申請前,可針

    對報告裡的不符合項目進行修正。

    如果製造商對所有不符合項目作出修改說明,在列名評估前便不需要

    進行第二次結構審核。若日後製造商提出進行列名評估的產品,在結構和

    材料上有重大的改變(如由不同的太陽能電池,EVA和背板改用了未經評估的塑料等),那麼 UL 便須在列名評估開始前,針對修改的結構進行較小

  • 16

    範圍的審核。

    結構審核的目的是希望及早為製造商找出潛在的產品問題,以免在產

    品列名評估的階段,因結構或材料未符合標準而導致認證失敗。因此製造

    商應儘量在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提出結構審核申請。

    • 列名評估

    當產品開發接近完成階段時,製造商便可向 UL提出列名評估申請。UL 會依據適用的標準進行工程評估及測試,在確定產品符合要求,以及完成首次工廠檢查後(只適用於從未生產獲 UL 認證之太陽能光電產品的工廠),將向製造商發出使用 UL標誌的授權通知 (Notice of Authorization, NoA) 。

    二、應用再生能源進行 GHG減量之驗證規範類

    再生能源驗證交易為發展再生能源市場的重要因素,不僅能夠增加

    市場效率,也同時對於開發更多的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創造財務獎勵。為

    因應氣候變遷對於產品和服務的影響,例如澳洲政府支持溫室友善計畫

    (Greenhouse Friendly Programme),從事溫室氣體減量計畫並訂定目標如下:(1)促使消費者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2)擴大溫室氣體減量的投資基礎;(3)提供企業界之產品或服務獲得政府驗證之減量交易標誌的機會;(4)給予消費者做正確選擇和可靠資訊之信賴。溫室友善計畫從事企業和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透過排放減量活動,對於抵銷溫室

    氣體排放的所有產品和服務之結合提供驗證,所有的減量在計畫中為獨

    立進行驗證。獲得驗證之公司可以將其取得之溫室友善驗證標誌標示於

    產品或服務,以證明其確實性。計畫中被驗證之減量,可售予其他溫室

    友善會員。從計畫成員和產品的深入性,預估未來溫室友善計畫將減少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超過250萬噸,且此數量將隨新的參與單位加入而成長。

    歐盟在綠色驗證系統中,驗證服務的功能相當於對再生能源資源所

    生產的電力作成評估,並由驗證系統解釋是否滿足需求。其次,透過綠

    色驗證的建立,以區隔整體電力在原有的市場中與具有再生能源特徵的

  • 17

    電力。再生能源電力之綠色驗證系統,已在荷蘭實行,係由電力部門提

    議而成立。然而,新的電業法(亦出現於新天然氣法中有關問題的建議書)於2000年導入認證再生能源資源電力的義務。丹麥於1999年3月3日通過新修正「電業法」,宣告市場用戶的綠色驗證義務。至2003年12月31日需擔負的義務為20%,相當於分擔目前所生產電力的10%。由風力渦輪、生質能、太陽電池、地熱電廠、小型水力電廠(

  • 18

    ‧是一項調和標準,將有利於大型企業對於分公司的能源管理。 ‧提供一致性的方法準則,並建立適用於不斷提升能源效率的目

    標。 ‧協助組織能更有效的控制能源使用,達到降低成本。 ‧提供指導、量測、記錄報告之基準,有效管理溫室氣體排放。 ‧創造一個透明、互通的能源管理辦法,促進能源管理最佳化。 ‧協助實施新的能源技術。 ‧建立一個框架系統,促進能源效率落實於整個供應鏈。

    除 ISO 標準外,英國標準協會亦正制定另一個能源管理系統標準,編號與名稱為:”BS EN 16001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其目的在於協助產業界提升能源效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及生產成本,其標準架構類似 ISO 14001,預計約於 2009 年公告。

    綜合以上之介紹與說明,茲將前述三大類能源產生產品規範之屬性,依據其範疇大小與發展成熟度,繪製並示意於圖 2所示。

    圖 2 三大類能源產生產品規範之範疇大小與發展成熟度示意圖

    由圖 2可知,「再生能源技術標準與規範類」之範疇相對較小,但發展相對較成熟,而「應用再生能源進行 GHG減量之驗證規範類」次之,「能源管理系統類」之範疇相對較大,但發展相對較晚,後二者對目前

  • 19

    國內節能減碳之工作關聯性甚大,且有具體應用性,建議全國認證基金

    會可同時併行針對上述三種標準與規範進行研析。

    1-5 國內產業界推動再生能源驗證之動態

    一、風力發電

    國內自民國 94 年起至 97 年止,每年均由經濟部工業局委託金屬工業中心與台灣風力發電設備產業聯誼會,執行風力發電設備驗證機制之

    相關研討會,邀請國內具零組件開發實績與潛力業者,分別就發電機、

    塔架、葉片等關鍵元件之測試驗證作知識訊息交流與經驗分享。並曾於

    95 年 8 月日籌組「風力發電 CNS 國家標準草案審查委員會」,收集各方建議使國家標準制定過程能儘量符合台灣環境及產業所需,並針對(1)風力發電機組詞彙;(2)風力發電機組第 1部:安全要求;(3)風力發電機組第 2 部:小型風力發電機安全要求,等三項風力發電國家標準規範,進行草案制定。

    目前國內已提供風力發電相關產品驗證服務者如 TUV NORD Asia Pacific Ltd. Taiwan Branch 香港商漢德技術監督服務亞太有限公司(為德國驗證單, 係經德國主管機關 DAR認可等)。德國 DAR性質同等於 TAF,TAF 主要驗證其實驗室人員是否具備測試能力及檢驗設備,產品驗證是由 BSMI台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認可。

    目前國內針對風力發電機的產品驗證,BSMI尚未有一套完整的檢驗方法,但是已委託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MIRDC)及台灣大電力中心(TERTEC),參考國際標準來制訂相關標準,同時與國際接軌。唯經查詢,目前國內尚未有任一有關風力發電之 CNS標準公告。 二、太陽能發電

    近年由工研院太陽能光電中心與台灣德國萊因公司舉辦太陽能光電模

    組驗證相關實務與標準介紹。據瞭解,國內太陽能光電模組驗證市場,係

    由外商德國萊因 TÜV及 Intertek全國公證檢驗公司等驗證機構取得先機,至目前為止,台灣已有多家模組業者先後通過上述驗證機構之驗證。

  • 20

    據觀察,美國太陽能市場需求龐大,為協助台灣業者儘速了解美國市

    場對太陽光電的認證規範,及早掌握市場先機,德國萊因 TÜV 曾邀請美國總部太陽光電產品認證專家來台,舉辦公開研討會,針對美國市場的認

    證要求、測試項目、認證流程等進行深度說明,並說明台灣業者前進美國

    市場的關鍵要素。

    本研究小組已收集 UL 及 IEC 針對太陽能光電零組件的主要標準規範,如陸地用薄膜型太陽能組性能測試標準(IEC 61646)及太陽能組件安全及性能測試標準(IEC 61730)等,經查太陽能光電相關之 CNS標準至少已有32項公告;經評估,其太陽能光電驗證市場潛力應較風力發電設備為大。

    1-6 歷次會議會專家意見與建言

    本研究為收集更多有關能源產生產品相關標準與建立國內認證制度之可行性,共計舉辦二次工作小組會議,廣徵建言,茲分述如下。

    一、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

    時間:97 年 4月 11日(週四)15:00~16:30時 地點:八樓會議室 主席:張滿惠執行長 申永順副教授 出席:

    全國認證基金會 范姜正廷 主辦稽核 全國認證基金會 陳孟宗 副處長 LRQA驗證公司 黃國寶 總經理 DNV驗證公司 張仁榮 首席顧問 DNV驗證公司 郭祥亭 經理 環科工程顧問公司 許淑麗 經理

    決議事項:

    1. 能源產生產品之標的類別,應以對台灣未來能源供應有實質貢獻與發展潛力之項目為優先,以切合實際需求。

  • 21

    2. 能源產生產品之驗證需求部份,調查對象宜以定義範疇內之產業或公會代表,以及國內能源服務公司為主群體,並輔以相關規範標準

    制定、審定等政府相關專家代表為原則。

    3. 簡報所提之四類規範範圍,宜再聚焦探討重點,或逐年規劃階段性研究目標、主題與期程,以提升專案研究成效。

    4.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若能順利通過,依該法令第十二條規定須訂定溫室氣體效能標準,未來將有可能擴及能源產品或相關設備元件

    之能源效率要求,因此要求將更嚴謹明確,而衍生出認驗證需求;

    惟對於是否會因政府介入而造成封閉式之驗證市場,仍有待進一步

    觀察。

    5. 建議可先蒐集目前相關標準之訂定與發展現況,以協助釐清未來可與建議或研究之方向,並可避免資源重複投入。

    6. 中國大陸已有之能效標準、能源管理體系、百大行業節能指標等之執行經驗,應可供我國推動相關工作之借鏡。

    7. 針對本次會議之會前問卷內容經整理如附件簡報檔內容,請各位小組成員卓參,如有進一步意見,請逕提供給召集人申永順副教授。

    8. 有關產業界可供洽詢或問卷調查之名單,煩請黃國寶總經理提供。

    9. 本小組未來將分別於 6/11舉辦研討會、8月中旬舉辦第二次工作小組會議,並於 11 月完成結案;為利於本計畫推動,擬將小組成員分組,進行相關標準、規範等資料蒐集:小組成員請酌量個人時間,

    協助蒐集提供資料即可,彙整與分析則由召集人申永順副教授負

    責,本計畫將視情形提供各位小組成員資料收集與諮詢費用。

    10. DNV 於歐洲已有下列相關清潔能源驗證之規範,可供參考:Off-shore win farm certification, Tidal & wave energy converts certification, Off-shore new-technology qualification & certification, CO2 capture service.

    二、能源產品驗證認證發展策略座談會

  • 22

    時間:97 年 6月 11日(週四)15:00~16:30時

    地點: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 IB202會議室

    主席:張滿惠執行長 申永順副教授

    出席: 全國認證基金會 陳孟宗 副處長 BSI驗證公司 黃雪娟 協理 財團法人綠基會 張仁榮 首席顧問 DNV驗證公司 郭祥亭 經理

    本次座談會邀集產、官、學、研各界與會,共有包括主管機關、政府

    機關與相關部門、國營相關事業、各驗證系統之驗證機構及申請認證中

    與預期申請之驗證機構、本會認證評審員、審議委員、受驗證之組織(公

    司)、民間機構等 38家參加,出席人數達 74人。

    座談會中除探討「與能源產生相關」產品之認驗證體制發展外,為引

    導更多工程相關領域人士及相關科系專家學者未來能夠跨入能源與溫室

    氣體認驗證管理領域,於會議中安排專門議題,研討擴大國內認驗證管

    理人才需求來源,以根深方式建立國內節能減碳認驗證產業之健全市場。

    討論議題包含:

    1、能源產生產品之定義與範疇

    2、國際間能源產生產品之相關認證與驗證標準發展現況

    3、國內與能源產生產品之相關法令與標準發展現況

    4、國內能源使用與產生產品之驗證需求調查與研究結果

    5、建立我國能源使用與產生產品認驗證制度之策略及做法建議

  • 23

    「能源產生相關產品」與「能源效率相關產品」之議題,國際間已蓄勢

    待發參與研商,雖然國內已有「能源之星」與「節能標章」兩類之驗證

    活動,但均由政府權責機關長期補助與推動,因此國內並無認驗證機制

    的誘因。經由本次座談會之討論,顯然國內對於此項議題亦深感興趣,

    日後本會將廣泛收集相關民間企業、國營事業及其它團體之意見及經

    驗,不定期召開工作小組會議,並與國內主管機關保持密切連繫溝通。

    本會並於 97年 6 月 6 日與「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共同簽署合作

    備忘錄,為共同規劃及建構國內能源及環境相關認證領域之能量與發

    展,積極宣導國內現行能源相關產品之認驗證體制,本會將不遺餘力,

    確實建立該產業之認驗證體制並與國際接軌。

    三、第二次工作小組會議

    時間:97 年 9月 15日(週一)09:30~11:30時 地點:八樓會議室 主席:申永順副教授 出席:

    全國認證基金會 范姜正廷 主辦稽核 全國認證基金會 陳孟宗 副處長 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李正義 經理 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節能中心 趙宏耀 經理 DNV驗證公司 郭祥亭 經理 環科工程顧問公司 鄭智仁 副理

    討論重點摘要:

    1. 確認能源產生產品認驗證標準與認驗證規範之分類與範圍,依發展成熟度與範疇大小依序為:設備元件功能標準類、再生能源技術標準與

  • 24

    規範類、再生能源驗證規範類,以及能源管理系統類等四大類。目前

    市場較具迫切性者之順序亦如上所述。

    2. 國內自民國 94 年起至 97 年止,每年均由經濟部工業局委託金屬工業中心與台灣風力發電設備產業聯誼會,執行風力發電設備驗證機制之

    相關研討會,邀請國內具零組件開發實績與潛力業者,分別就發電機、

    塔架、葉片等關鍵元件之測試驗證作知識訊息交流與經驗分享。曾於

    95 年 8 月日籌組「風力發電 CNS 國家標準草案審查委員會」,收集各方建議使國家標準制定過程能儘量符合台灣環境及產業所需,並針

    對(1) 風力發電機組詞彙;(2) 風力發電機組第 1 部:安全要求;(3) 風力發電機組第 2 部:小型風力發電機安全要求,等三項風力發電國家標準規範,進行草案制定。唯經本研究小組查詢 CNS標準網站,迄今尚未發現有風力發電 CNS標準公告,可能 CNS標準制定進度仍在進行中。

    3. 風力發電之驗證市場目前以中小型風力機較受矚目,據 IEC61400 規範其定義為葉片掃掠面積在 200m2 以下者稱之,發電量約為 60kW左右,而依照應用領域之不同,中小型風力機可適合於偏遠地區或離島

    之非併網獨立發電,或者結合綠建築使用。中小型風力機所需投入研

    發設備資金,相較於大型風力機,簡易許多,因此在市場需求下,國

    內已有不少業者紛紛投入開發,且已有具體成果出現,但對於產品性

    能驗證卻無測試標準可供依循參考,對後續市場行銷推廣,已形成阻

    力,相對而言,其具有市場潛力。

    4. 在太陽光電性能驗證方面,經調查國內業者已具備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能力,唯欲進軍國際市場,除同時符合產品性能與安全性驗證。以

    太陽能模組標準而言,國際間可分為美規標準之 UL1703 與歐規標準IEC61215,由於 UL1703 涵蓋太陽能電池的性能測試、安全測試和長期可靠度測試之三大驗證重點,其安全性要求之嚴格程度較 IEC61215高,此亦成為我國業者欲進軍美國市場面臨的首要關卡。此外,在太

    陽光電系統週邊設備方面,UL 亦已制定 UL873 和 UL1741 標準來規範系統設備、電源和整流器等相關設備。

    5. 本小組已收集 UL 及 IEC 針對太陽能光電零組件的主要標準規範清單,如陸地用薄膜型太陽能組性能測試標準(IEC 61646)及太陽能組件

  • 25

    安全及性能測試標準(IEC 61730)等,經查太陽能光電相關之 CNS標準至少已有 32項公告;經評估,市場潛力應較風力發電設備的驗證市場為大。

    6. 隨著全球再生能源的需求遽增,各國致力於訂定再生能源獎勵政策的同時,太陽能光電模組市場規模及成長率均相當看好,通過產品品質

    驗證已成為業界取得訂單的重要保證。據調查,國內太陽能光電模組

    驗證市場,係由外商德國萊因 TÜV取得先機,至目前為止,台灣已有多家模組業者先後通過德國萊因驗證。相關廠商於取得驗證之過程

    中,目前產業界對於相關驗證標準與程序之觀念仍待釐清,以解日後

    加測項目等疑惑。

    7. 經由與會委員建議,未來於本年度結案前工作方向與方法之研究方法,可以專家訪查方式進行,預計將聯繫進行訪談之專家包括:金屬

    工業中心與德國萊因 TÜV等機構之相關領域先進。

    茲將上述會議與座談會之專家意見,以議題形式彙整意見與結論如下:

    1.「與能源產生相關」類能源產品之定義與範疇

    任何產生能源的產品, 如使用各種燃料的發電設備, 能源再利用設備。

    與能源生產相關之設施,如新能源之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或傳統性能源之發電鍋爐、汽渦輪機、氣渦輪機、柴油發電機等。

    2.國內「與能源效率相關」類之能源產品,在未來政府單位補助制度(如「能源之星」與「節能標章」等驗證活動)逐步退場後,發展為具經濟規模之驗證市場之可能性。

    應有此市場,唯影響因素如下:

    (1)政策配合:須有政府法令或命令要求與配套。產品驗證的部份具有潛力,系統驗證的部份有待配套的辦法。

    (2)供需議題:強化消費者環保意識與購買動機,始能發展具規模的驗證市場。

  • 26

    (3)認證管理:驗證公司須具公信力,且具備市場競爭價格,及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3.國內能源產品(包括「與能源效率相關」及「與能源產生相關」二大類)之認驗證制度運作水平,及與國際接軌及健全市場議題。

    「與能源效率相關」產品為政府主導之封閉式管理方式,尚無正式之認證管理制度。

    目前「與能源產生相關」產品之測試與驗證均在國外進行,尚無驗證市場與認證管理制度之需求。

    4.未來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法」如順利通過後,針對法規中產品、設備或製程等之溫室氣體效能標準的要求,發展為具經濟規模之驗證市場之

    可能性。

    目前不確定性仍很高,國外此方面先行經驗尚缺乏,不易評定。 與國際接軌為最重要的因素,工作初期可由政府政策積極支持。

    1-7 再生能源驗證實務專家針對國內認證市場發展之看法

    本研究計訪問二位國際知名再生能源(風力與太陽能光電)發電之在台驗證公司與工研院實務專家與專業人士,請教其國內認證市場發展與

    TAF 在國內建立能源產生產品認證與驗證制度之看法,茲將採訪重點摘錄如下:

    一、國際知名風力發電之在台驗證公司-專案經理

    國內風力發電設施之驗證市場尚不大,以政府標案為主。 國內專業人員尚不足,多由國外總公司支援專家人力。 已在總公司地主國取得認證,無國內認證需求

    二、國際知名太陽能光電之在台驗證公司-專案工程師

    太陽能光電驗證檢測領域,國內已有檢測與驗證機構可提供服務。 國內專業人員尚不足,多由國外總公司支援專家人力。

  • 27

    已在總公司地主國取得認證,無國內認證需求

    三、工研院專家

    因目前主要再生能源相關設備以進口為主,以及國內技術發展水準與國外先進國家落差相對較大,短期內國內風力與太陽能光電

    相關設備與系統之驗證與檢測市場仍將由國外驗證機構主導。

    短期內國內應無本土性認證市場需求。

    1-8 主要工作成果與效益

    一、 蒐整新興節能減碳產業之市場發展潛力與國內因應節能減碳之政

    策推動現況,可瞭解國內政府各單位之整體因應做法與成果。

    二、 蒐集國際間以風能與太陽能光電為主之標準與規範,可瞭解國際間

    整體之發展趨勢。

    三、 完成工作小組會議二次,彙整國內專家對於能源產生產品認證與驗

    證市場發展與 TAF在國內建立認證與驗證制度之看法。

    四、 舉辦成果說明會一次,與各界溝通本計畫研究產出,討論相當熱

    烈,初步建立國內在此領域之溝通機會。

    第二節 主要成果之價值與貢獻

    能源產生產品認證與驗證市場發展之議題,在國內為相當新進的議

    題,甚具前瞻性,本研究所蒐整之新興節能減碳產業市場發展潛力、國內

    因應節能減碳之政策推動現況,及國際間以風能與太陽能光電為主之標準

    與規範,除可協助讀者瞭解國際間整體之發展趨勢外,並對 TAF未來評估在國內建立認證與驗證制度之規劃,應有相當助益。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 28

    1. 能源產生產品之發展與推動,應以對台灣未來能源供應有實質貢獻與發展潛力之項目為優先,以切合實際需求,風力發電與太陽能光電模

    組應為台灣積極推動之項目。

    2. 隨著全球再生能源的需求遽增,各國致力於訂定再生能源獎勵政策的同時,風力發電與太陽能光電模組市場規模及成長率均相當看好。經

    本研究評估,國內太陽能光電模組之驗證市場潛力應較風力發電設備

    的驗證市場為大。

    3. 國內能源產生產品之驗證需求將隨政府政策之推動,而會日漸增高,唯因設備技術層次與驗證水平限制等因素,驗證市場仍將由國際驗證

    機構主導,短期內應無認證市場需求,建議國內相關法人單位可與國

    際驗證機構合作,逐步引進驗證與檢測技術,未來 TAF 再視推廣情形,評估是否針對國內驗證機構建立認證管理制度。

    第四節 成果運用與檢討

    建議可將本計畫研究成果適度公告,並規劃與驗證機構進行後續可能之意見交流與溝通機制,以擴大本研究成果之效益。

    參考資料

    ISO網站(http://www.iso.org/iso/pressrelease.htm?refid=Ref1122),產

    Solarbuzz, 網路資訊,http://www.solarbuzz.com/(2008)。

    鄭雅倫,網路資訊,http://www.ul.com.tw/,UL台灣環保驗證技術研發中

    心 (2008)

    World Bank, 網路資訊,www.worldbank.org (2008)。

    經濟建設委員會,「因應地球溫暖化相關新產業發展趨勢及國際案例探討」

    專案計畫期末報告,執行單位: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2008)。

    吳登峻、宋獎喜、吳鴻森,太陽光電模組驗證技術與國際標準,量測資訊

  • 29

    117期,pp.5-7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