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殺意念」 · web...

47
「」 高高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 社 社 社 社 社 社 社 社 社 ) 社社社社 104 社 8 社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Jan-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高自殺意念」之關懷、訪視流程及注意事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編製( 衛 生 福 利 部 委 託 計 畫 )

中華民國 104 年 8月

Page 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目錄一、前言……………………………………………………..……….....1

二、自殺意念的定義與重要性.........................................................1

三、自殺相關行為的流行病學資訊..................................................2

四、自殺之危險因子...............………………………………………..4

1. 主要精神疾病………………………………………….....4

2. 身體疾病.......................................................................7

3. 人口學資料....................................................................8

4. 生活壓力..................................................................... 9

5. 自殺企圖者.................................................................. 9

6. 青少年......................................................................... 9

7. 老年人.........................................................................10

五、自殺危險性評估......……………………………………………...12

Page 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1. 自殺危險性評估量表...................................................13

2. 自殺危險性的評估.......................................................15

六、自殺意念高危險群來源…………………………...…………......24

iii

Page 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七、訪視流程………………………………………………………....26

1. 關懷訪視作業程序………………………………………26

2. 自殺風險評估……………………………………………30

3. 關懷訪視方式……………………………………………31

4. 關懷訪視技巧……………………………………………31

5. 善用守門人技巧…………………………………………34

八、注意事項……………………………………………………….....39

九、建議成立關懷訪視員心理支持團體…………………………… 42

十、結語…………………………………………………………….....43

Page 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一、 前言自殺意念、自殺企圖和自殺死亡是世界性的重要健康問題

( van Spijker et al., 2010)。自殺的議題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個人在過去、現在,或者未來都可能會有自殺的想法。若人產生了自殺意念,可能會擬訂自殺計畫,而後著手行動,最後導致死亡。然而,一旦將自殺想法付諸於行動,為家屬及社會所帶來的衝擊非常大,根據研究,平均一個自殺事件會影響至少六位親屬。

Doka(1989)的研究顯示,比較自殺、意外及自然死亡對自殺者親友的影響,發現自殺者親友比意外及自然死亡者的親友承擔更多的責任感、罪惡感、羞恥感及污名感,他們會不斷的去尋找親友為何自殺的答案,因此容易產生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及缺乏正常哀悼的能力(Lukas,2001)。沒有任何一種類型的死亡,會像自殺這樣帶給親友們持續那麼長久的痛苦、羞恥、罪惡感及不解(Gallo & Pfeffer,

2003)。當遭遇所愛的人自殺,遺族在一年內有很高的死亡率。自殺會造成個人及親友嚴重的影響,故自殺防治為當代公共衛生以及心理衛生工作之重要課題。

1

Page 6: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從自殺意念至自殺行為的過程中,影響自殺的因素相當複雜,可能的影響因子包括有社會文化、精神狀態、生理、基因,以及社會壓力,這些因子的複雜交互作用,使得自殺往往沒有辦法用單一原因所解釋。對於自殺的多重原因,顯示自殺行為預防的困難度,如何釐清頭緒幫助自己或他人解除自殺危險,一直是防治的要項。

關懷訪視人員在進行訪視時除善加運用簡式健康量表,更須發揮守門人一問二應三轉介之精神,一問:主動傾聽個案想法,二應:適當回應與支持,三轉介:提供資源的轉介,並持續加以關懷,陪伴個案度過難關,消弭自殺想法。本報告主要針對「高自殺意念」之關懷、訪視流程及注意事項,經由專家學者及會議共同擬訂。期待透過本計畫,使關懷人員在高自殺意念者之關懷更加流暢,以降低其自殺行為發生之機率。

二、 自殺意念的定義與重要性針對自殺相關的研究,了解自殺相關行為之定義非常重要,相

關專業人員需有能力區分自殺意念(suicidal ideation)、自殺企圖(suicide attempts)及自殺身亡(completed suicide) (Kring et

al.,2010)。

2

Page 7: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自殺意念是指個人出現殺害自己的想法,但沒有執行自殺行為,部分的人可能會有自殺的計畫,自殺意念較自殺企圖更常見。自殺企圖涉及意圖造成死亡的行為,但沒有導致死亡。自殺身亡則是意圖造成死亡,實際上也身故死亡(Kring et al.,2010)。

自殺意念通常會在自殺的行為前出現,美國的大樣本研究中,34%具自殺意念的個案會發展出自殺計劃,26%具自殺意念的個案出現自殺的企圖;72%發展出自殺計劃的個案出現自殺企圖(Kessler et al.,2010)。也就是說,100 位具自殺意念的個案中就有25 位出現自殺企圖,數量相當驚人,故篩選出具自殺意念的個案,提供必要的關懷對自殺防治十分重要。許多自殺的個案不願告訴他人有自殺的意念,也不願尋求協助。

在美國,自殺死亡的個案有三分之二在自殺前一年並沒接受相關心理健康服務(Luoma et al., 2002)。Deane等人(2001)研究指出,自殺意念的程度與尋求協助行為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自殺意念程度越高的個案,反而越不會主動尋求協助。許多個案在首次自殺企圖即死亡(Suominen et al., 2004;

Cavanagh et al., 2003),而自殺未遂個案在 2 年內有 23%會再次嘗試自殺。自殺死亡、自殺企圖與自殺意念息息相關(Reinherz et

3

Page 8: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al., 2006),儘早篩選及辨認出高危險個案之自殺意念為預防首次自殺企圖的關鍵。因此,積極主動對疑似高風險個案進行篩選,以辨認出高自殺意念者,進行關懷並提供及轉介必要之資源,對預防自殺行為極為重要。

三、 自殺相關行為的流行病學資訊1. 自殺意念

在自殺相關行為中,自殺意念已成為許多的研究的焦點(Beck et al., 1999; Deane., 2001; Busch., 2003; De lee., 2005; Borges et al., 2008; Bajaj et al., 2008; Arria et al.,

2009; Chamberlain et al., 2009)。但由於研究所使用的自殺意念定義及母群都不同,故自殺意念的盛行率存在很大的差異(Burless & De Leo, 2001)。全球約 9%的人一生中至少出現一次自殺意念(Kring et

al.,2010),在歐洲,自殺意念的終生感行率為 7.8%(Bernal

et al.,2007)。Ten Have M等人(2006)指出荷蘭成人自殺意念的終生盛行率為 11%,Arria等人(2009)研究顯示約 6%美國大學新生存在自殺意念。在台灣,劉安真(1992)研究顯示23.49%的大學生存在自殺意念,陳文卿(1997)研究顯示 29.8

4

Page 9: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的青少年在近半中出現自殺意念,Wu等人(2015)整理一般母群一年內自殺意念盛行率為 2.3-14.6%,終生盛行率為 10-

14%。Lee等人(2010)研究顯示,台灣自殺意念一週盛行率為 2.84%,一年盛行率為 5.50%,終生盛行率為 18.49%。

2. 自殺企圖全球約 2.5%的人一生中至少出現一次自殺未遂(Nock &

Mendes, 2008),在歐洲,自殺企圖的終生盛行率為 1.3%

(Bernal et al.,2007)。在美國,一個十年的縱貫研究顯示,自殺企圖的發生率為 0.9%(Borges et al.,2008)。自殺死亡者在自殺前有 75%曾自殺未遂(Cohen, Motto, & Seiden, 1966),自殺企圖者中約有二十分之一最終死亡(Moscicki, 1995)。自殺企圖者在未來的 3 年內,有 20-40%會反覆企圖自殺 (Rygnestad, 1988; Brauns & Berzewski, 1988; Johnsson et

al., 1996),甚至在 10 年的追縱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Hall et

al., 1998)。由於自殺企圖者反覆嘗試自殺的比例甚高,故須針對自殺未遂者進行關懷,降低自殺行為發生率。

3. 自殺死亡Kring等人(2010)提出目前自殺死亡率的評估是有可能被

5

Page 10: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低估的,因為有些死亡是模糊的,有些看似意外的死亡可能涉及自殺意圖。儘管如此,美國平均每 20分鐘有一人自殺死亡(Arias et al.,2003)。根據世界健康組織指出自殺率每十萬人口大概為 0.6到 35.1間(Shirazi et al.,2007)。在荷蘭,每年將近 1500 人次死於死亡,佔所有死亡個案的 1%( van

Spijker et al., 2010)。自殺為世界死因的第 13 位,為 15歲組死亡原因的第 3 位(WHO, 2014)。每年自殺死亡率大於戰爭加上他殺的死亡率(Kessler et al., 2005)。

在台灣平均 2小時 3分鐘就有 1 人自殺身亡(李明濱等人,2006),而在 103 年的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 15.2 人,自殺相關行為的防治為目前全球最重要議題之一。

四、 自殺之危險因子自殺的危險性可以概念化為危險因子或前置因子、個人特質、

保護因子及急性誘發因素間的交互作用(Scocco & De Leo, 2002)。在評估個人自殺危險性時,應評估目前危險性、近期危險性及長期的危險性(Boudreaux et al., 2014)。

16.3%的一般民衆及 25%的一般醫療個案存有自殺意念及自殺企圖(Druss & Pincus, 2000),目前研究證實,常見的自殺危險因

6

Page 1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子包括:曾經有過自殺企圖、經濟損失、慢性疼痛、自殺家庭史、精神疾病、嚴重心理壓力,特別是情感疾患、焦慮疾患、物質使用疾患和思覺失調症(WHO,2014; Wu et al., 2015; Baxter &

Appleby, 1999)。精神疾病所呈現出來的憂鬱、焦慮及自殺意念在社區民衆及醫療領域的個體中同樣常見(Cheng, 1988; Hwu et al.,

1989; Lue et al., 1990; Liu et al., 2002),但只有少數高危險個案會尋求專業協助及被非精神科醫師辨認出來(De Leo et al., 2005;

McDermut et al., 2001; Lipkin, 2000; Ballard et al., 2014)。通常,危險因素叠加在一起會明顯增加個體自殺行為的易感性(WHO,2014)。故針對上述危險因子,主動偵測、發現、區辨存有早期自殺意念之個體十分重要(Wu et al., 2015)。

特定族群之自殺相關危險因子如下:1.主要精神疾病

1)憂鬱症憂鬱症在一般社區的盛行率頗高,有一半以上的憂鬱

症患者曾出現自殺念頭,且其自殺念頭與憂鬱症狀的嚴重度有很大的關係。自殺也是憂鬱症致死的最大原因,精神病患比一般人有更高的自殺傾向,尤其是罹患憂鬱症的病

7

Page 1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人,自殺傾向據統計大約是一般民眾的二十倍。住院治療的憂鬱症患者中,多達 15%最終會自殺身亡(Angst et al.,

2002)。研究者發現試圖自殺的人,有半數以上情緒狀態是憂鬱的(CDC, 2006)。回顧自殺死亡者生前的情緒狀態,顯示有三成到九成的個案處於憂鬱情形,曾經有過自殺企圖的族群中有三分之二的人罹患憂鬱症,以上的數據顯示憂鬱症與自殺的確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憂鬱症中最常見的預測自殺意念的因子包括:憂鬱情緒、無望感、無助感、罪惡感、沒興趣、低自尊,尤其無望感、無助感與自殺意念息息相關。自殺行為在憂鬱症的不同階段有所起伏,也跟同時罹患各種不同的精神疾病相關,例如思覺失調症、物質濫用、人格障礙、焦慮性疾患等,常常跟身體疾病共存,例如:心臟病、中風、癌症、愛滋病、以及嚴重的慢性疾病等,所以在臨床上因憂鬱症而自殺的症狀跟單純憂鬱症的表現有所不同。

有時報章雜誌或新聞台會渲染某名人自殺的新聞,並且連續播放,讓病人覺得心情更加鬱悶,所以適度的減少閱聽負面新聞,接近正面的人事物,會對憂鬱症與自殺行

8

Page 1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為的減少有所助益。2)人格疾患

一般正常人的性格到 18歲以上就漸趨穩定,但是某些人格障礙若已經到達病態的程度就容易因抗壓性低,而常發生焦躁不安、與情緒低落,甚至出現自傷與自殺的行為。人格違常疾患在一般人口中佔 10-15%,而一般精神科門診人格違常疾患佔 13-62%。年輕自殺者符合人格違常疾患的比率約 40-53%。而在 30歲以後的人口中,自殺者其人格違常疾患的診斷比較少。有人格違常疾患的個案具企圖自殺病史者,佔 40-90%。根據統計有容易衝動、攻擊性和經常情緒變化傾向的反社會及邊緣性人格,最常出現自殺行為(Linehan, 1997; Nock & Mendes, 2008)。

3)物質使用障礙症研究指出,物質使用障礙症的自殺行動的危險性較一

般人高(Linehan, 1997; Nock & Mendes, 2008)。酒精使用障礙症常見的危險因子有些跟一般人其實相當類似,舉例來說,像是很早就開始喝酒、嚴重酒癮、雙親也是酒癮個案等;而精神方面的危險因子則包括精神狀況不穩定、較

9

Page 1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為神經質、容易焦慮或恐慌、多疑且攻擊性高、社交退縮、反社會行為、嚴重憂鬱、較多精神狀況不穩定的家屬等;人口學方面的危險因子則包括未婚、離婚或分居、年紀尚輕、社會地位惡化退步等。酒癮個案後來真正自殺死亡者,有許多在先前亦曾發

生過自殺行為,因此有些危險因子是相當類似的。關於酒癮個案自殺死亡的危險因子,常見的是發生在酒癮末期、憂鬱、絕望感、過去較多自殺企圖、神經質、情感性疾病等,人口學的危險因子指標則包括老年、年輕且大量飲酒者、男性、已婚、有工作、經濟及婚姻狀況不佳、老么、來自破碎家庭、容易自責、與母親連結深、身體健康還不錯、被雙親以外的人帶大等。其他物質使用障礙症常見的危險因子像是精神疾病、

憂鬱症等,其實與一般人相當類似,至於其他常見的危險因子,在藥物使用型態方面像是口服方式濫用藥物、海洛因成癮併用吸膠或安非他命或鎮定劑、使用迷幻藥或古柯鹼、常發生用藥失憶、併用酒精、鎮靜劑戒斷、多重藥物濫用、嚴重成癮等;精神方面的危險因子則包括嚴重精神

10

Page 1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疾病、雙親有精神疾病、反社會特質、過動傾向、學習障礙、情緒不穩定、較為神經質與內向、憂鬱傾向高等;人口學方面的危險因子則包括來自破碎家庭、雙親失和、具有氣喘或其他疾病、女性、在收養家庭或孤兒院長大、遭父母肢體施暴等。

關於藥癮個案自殺死亡的危險因子方面,常見的包括較多親屬具有精神疾病、同時濫用酒精、非靜脈方式濫用藥物、以及多次犯罪入獄等。

4)思覺失調症根據北部某精神專科分析 60 位自殺身亡的思覺失調症

病人與另 60 位思覺失調症急性住院病人作比較,顯示跳樓為最常見的自殺方式。其自殺的危險因子為:發病較晚、多次自殺意念與企圖、住院時有自殺意念或重鬱症狀。住院思覺失調症病患之自殺行為分析顯示,曾有自殺

嘗試者之死亡危險性,是沒有自殺嘗試者之 4.3倍。10-

12%的思覺失調症住院個案最自殺身亡(Angst et al., 2002;

Roy, 1982)。追蹤後發現,過去曾有自殺企圖病史、出院後的初期、明顯憂鬱症狀及無業等狀況是其自殺身亡危險

11

Page 16: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因子;另外,憂鬱、罪惡感、激動、住院次數超過三次以上,是預測自殺行為最有效之變項,而憂鬱更是自殺行為最重要的徵兆。思覺失調症病患自殺危險因素包括:男性、單身、獨

居、失業、慢性化重複發病、頻繁住院、剛出院、自殺之家族史、過去有自殺行為與衝動行為、對治療抱負面態度、高智商與高教育水準、精神病與憂鬱症,若合併憂鬱症有30-50%的病人會重複自殺。妄想型思覺失調症也具比較高的自殺傾向。有研究顯

示剛住院與離院,尤其出院後前五天的自殺傾向高。所以剛出院的病人前一週要密切關心其心情的變化。

2.身體疾病1)神經系統疾病

(1)癲癇:癲癇病人常伴隨較高的衝動性、攻擊性和長期殘障,這些是導致其自殺行為增加的可能原因。而酒精和藥物的濫用亦有相關。

(2)脊髓或頭部損傷和中風:當損傷愈嚴重時,自殺的風險愈高。

2)癌症罹患絕症(如癌症)與較高的自殺率有關。下列情況

12

Page 17: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自殺風險更高:男性、診斷後的短時間內(前五年)、當病人正接受化學治療時。

3)愛滋病毒帶原/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由於被污名化、預後不佳和疾病本身的病程皆會導致

愛滋病毒帶原者有較高的自殺風險。病人在被診斷之後,而尚未接受諮詢之前,自殺的風險性較高。

4)慢性疾病(1) 糖尿病(2) 多發性硬化症(3) 慢性腎病、慢性肝病或其他慢性腸胃道疾病(4) 伴隨長期疼痛的骨關節疾病(5) 心血管和神經血管疾病(6) 性功能障礙

此外,在行動、視力、聽力方面有障礙的人也有較高的自殺風險。

3.人口學資料1)性別:男性自殺身亡者多於女性,而女性企圖自殺者多

於男性。2)年齡:自殺率最高前二名:壯年人(25~44歲)、老年人

(65歲以上)。年齡愈高,自殺死亡率愈高。3)婚姻狀態:離婚、鰥寡及單身相較於已婚的人自殺風險

較高。獨居及分居的人也是比較危險。4)失業:失去工作比無工作的人與自殺更有關聯。5)遷移:-從鄉村遷移到城市、遷移到不同區域或國家的人

自殺風險較高。4.生活壓力

13

Page 18: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離婚或喪偶的自殺率提升四至五倍。重大生活壓力事件亦會提升自殺率,大部分自殺身亡的人在自殺前三個月內會遭遇一些帶來壓力的生活事件,例如:1)人際關係問題:例如和配偶、家人、朋友或情人吵架。2)被排斥:例如和家人或朋友分離。3)失落:例如錢財損失、喪親。4)工作及經濟的問題:例如失業、退休、經濟困難。5)社會的改變:例如政治及經濟上的快速改變。6)其他壓力源:像是被羞辱、官司纏身等待判決擔心自己被判有罪。

因此,在社區及企業宣導,篩選出可能的高危族群,並適時轉介給醫療專業人員做妥當處置及積極關懷,相當重要。

5. 自殺企圖者多數研究都證實先前之自殺企圖為自殺死亡的重要預測

因子(Hall, O’Brien, Stark, Pelosi, & Smith, 1 ; Hawton et

al., 2003; Ostamo & Lönnqvist, 2001; Wilcox & Anthony,

2004),因此在防治之議題上,曾經有自殺企圖者為相當重要之族群(Beautrais, 2001)。根據過去研究(Buglass &

Horton, 1 4),曾自殺企圖者在往後一年之自殺身亡為 1%,是一般人口群的 100倍。之後的幾年,自殺率雖會下降,但仍較一般人口群為高,直到八年後才與一般人口群相當。故

14

Page 19: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針對高危險自殺企圖個案,積極強化追蹤關懷訪視,篩選辨認出高自殺意念個案進行關懷及轉介。

6.青少年青少年的自殺率在美國正急劇增加,但仍遠低於成人的

自殺率。一些估計指出,至少 40%的青少年,曾有過一次的自意念,因年輕人很少因其他原因死亡,故 103 年自殺被列為 15-24歲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根據本部 2014 年各年齡層主要死亡原因的統計資料分析,自殺位居 15-24歲的青年族群十大死因之第二位。顯見我國青少年族群的自殺防治工作更是刻不容緩。

晚近已有一些研究指出以簡短的篩檢工具檢視自殺危險因子(如憂鬱症狀、過去/現在的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等),有助於早期發現需要幫助的成年個案(如 40-64歲中年人),以利後續的憂鬱症處置及自殺防治(Oyama & Sakashita, 2014),這個做法對於某些年輕族群而言,亦可發揮極大的成效,以美國青少年為例,具有自殺意念且認真考慮自殺的青少年比例高達五分之一,曾經嘗試自我傷害或自殺的青少年占 5-

10% (Gould et al., 2003; Hawton et al., 2012),但青少年求

15

Page 20: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助的比例卻是極低,且大多數青少年求助的對象為朋友或父母,大約僅兩成的 16-24歲青少年願意求助於醫療協助(Biddle et al., 2004),然而,更多處在自殺危機中的青少年是潛藏在冰山一角下的危險族群,其生物、心理、家庭、學校、社會、文化層面交互作用之影響不容忽視。因此,在學校中選擇合適的時機與情境進行自殺危險性篩檢,可以主動發現一些具有高風險的青少年,篩選出高自殺意念的青少年,進一步給予關懷並建立同盟關係,後續須掌握可得資源,形成個人、家庭、學校間之連結網絡共同討論處置、照護和醫療介入之對策。

結合大學校園心理輔導資源與地方醫療單位,運用精神醫療資源整合的優勢,強化學校輔導資源的功能與敏感度,落實公共衛生三段五級的預防模式,期望能早期發現自殺高風險的學生,即時提供關懷與協助。

7.老年人老年人的自殺率上升。美國,自殺率最高的是 50歲以上

的男性白人。我國歷年老人自殺死亡率均高於其他年齡層,並從 84 年每十萬人口 25.6 人,上升到 95 年的最高峰每十萬

16

Page 2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人口 39.3 人,而後一路下降至 103 年的每十萬人口 31.3 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我國 65歲以上人口自殺率遠高於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在亞洲國家方面,亦高於日本、新加坡及澳洲,僅低於韓國。我國老人自殺問題的特性,包括自殺死亡率為各年齡層中最高;老人隨著年齡增加,自殺死亡率也升高。有研究顯示老人自殺的意願較年輕人強、男性老人自殺死亡率遠高於女性。歷年來,自殺身亡的老人有90%以上是殘障、久病或老衰。有超過 30%的自殺老人的配偶已經去世,且比例有逐年升高趨勢。我國社區老人的憂鬱症盛行率為 16 %到 25 %;住院或住在安養機構的老人,重度憂鬱症的比例可達 12%,而憂鬱症與自殺之危險性有相當之關聯性(江等,2006)。

對於老年人自殺相關行為個案的研究發現,此類個案較一般族群有較高的精神疾患共病率;其中以重度憂鬱症、老年期妄想症、器質性腦病變(特別是腦額葉疾患患者)、衝動性控制異常、酒精與物質濫用相關疾患等精神疾病,較易出現蓄意自傷的狀況。

根據一項 50 年代的研究發現,約有 75%的老年蓄意自

17

Page 2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傷個案具有較敏感、易焦慮、強迫性與依賴性人格特質,但是後續關於人格特質的研究卻較為缺乏。不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老年蓄意自傷的個案與年輕蓄意自傷的個案,相較人格疾患的共病性較少。而關於人格特質與蓄意自傷間的關係,仍有待未來的研究。

相較於其他因素,社會因素與老年蓄意自傷行為間關係的研究有較多的發現;其中,孤立的社交關係、未適當處理的悲慟反應、將被送入安養院的預期想法,研究發現是與老年蓄意自傷相關的社會因素。

許多研究對慢性疾患與老年蓄意自傷行為間關係的結果並不一致。但是許多蓄意自傷的老年個案的確有一些未接受治療的身體疾病。

綜合許多研究發現,社會關係較孤立或社會網絡資源較薄弱的老年人較易出現自殺行為;許多質性研究也發現,主觀的孤獨感與無助、無望感,常常與老年人的自殺行為緊密相連。但是,單一社會事件或壓力事件所引起的孤獨感與無助感,卻有極大的個別差異;即使如此,其他相關研究發現,配偶去世對男性老年人所引起的悲慟反應最為嚴重,尤其在

18

Page 2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女性配偶死亡一年內,男性老年人的自殺企圖與死亡率最高。退休常常讓老年人有失落感,並容易出現自尊降低或生

活目標頓失的情形,但退休並不一定讓自殺比率升高;更詳細的研究發現,經濟能力喪失與貧窮,及其可能的相關原因,如退休以及憂鬱症狀與身體疾病,可能是與自殺行為較主要相關的因素。

所以若在老年期出現與老年人的主觀或客觀的失落感有關的社會與經濟事件,例如喪偶、喪子、巨大的經濟困難等等,且這些事件引起老年人的孤獨感與無望及無助感時,都要注意老年人是否出現死亡或自殺意念,以標準化實徵量表進行高自殺意念之篩選與介入關懷。

五、 自殺危險性評估大部份自殺死亡個案都是有計劃的,且都是有跡可循的,據統

計自殺者當中三分之二曾表達過自殺意念,三分之一曾有明顯的自殺的企圖。

運用結構性工具進行自殺危險性篩檢(Suicide risk screening)

的防治策略對於未受過心理衛生專業訓練的臨床人員來說,提供了

19

Page 2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一個客觀且基本的臨床評估指標與架構,其結果亦為評定個案自殺風險層級的參考(Ellis, 2012)。篩檢工具對於自殺個案處置經驗不多的基層醫療與精神科醫護人員來說,可於短時間內提供有關個案自殺危險性的基本評估,作為處置上的參考。目前文獻對於自殺篩檢的成效尚無定論(Gaynes et al., 2004),但以風險篩檢的概念輔以簡短有效的工具,將有助於進行基層醫療體系中的高危險群個案辨識、追蹤及自殺防治工作(Bech et al., 2001; Lish et al., 1996)。

風險評估的主旨,在於早期篩檢找出具有相對高風險或處於心理困擾的個案,及時介入提供關懷並予轉介,以利安排合適的精神衛生與醫療處置,這樣的概念在社區、學校或對於一些重點族群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多數具有自殺企圖或自我傷害的個案並未進入醫療系統,願意就醫者只是冰山一角,一些個案可能具有高度自殺風險但尚未被外界所發現,倘若社會大眾或基層醫療人員能發揮自殺守門人的精神,進而經訓練可使用簡單的自殺危險性篩檢工具評估個案風險,主動發現、辨識、回應及轉介高危險個案至合適的精神醫療服務,將有助於早期發現心理健康問題、精神疾病或自殺風險,進一步降低自殺行為發生的可能性。1.自殺危險性評估量表

20

Page 2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BSRS-5 )自殺是多重原因及多面向的,但最終結局一定導致當

事人之精神困擾,因此精神症狀或心理困擾最重度的評量,往往是自殺風險評估的基礎架構。為幫助一般民眾迅即了解個人的心理照護需求,本部自 95 年起積極推動信效度良好之精神症狀篩檢表—「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BSRS-5 )」(Lee et al, 2003)。請見表一、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作為自殺危險性評估量表。

簡式健康量表(BSRS-5)(別名:心情溫度計)發展用以篩選區辨心理疾患與健康個體的工具(Lee et al., 2003),為符合時間或資源上的限制,BSRS-5只有五題,可用於廣大的族群,如:社區民衆,一般醫療個人和精神疾患。BSRS-5 包括五題症狀之題組,以高於或等於六分作為常見精神疾患(如失眠症、焦慮症與憂鬱症等)篩檢之切割點。任何身心疾患如未妥善處理也易導致無助無望及憂鬱症,甚者引發自殺行為。據研究報告指出,BSRS-5也同樣能有效評估病人的自殺風險(Lee et al., 2003)。

在我們關心他人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對方有情緒的困擾,卻不知他們困擾的程度,心情溫度計可幫助我們具體地了解對方的心情,同時也可幫助對方釐清他們情緒困擾的程度,並且可以根據得分結果做適當的處理。心情溫度計為一自填量表,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此量表了解自己的心情狀態,也可以用來關懷週遭的人。

表一、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

21

Page 26: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說明:簡式健康量表(BSRS-5)是由臺大李明濱教授等人所發展,能夠有效偵測個人的心理照護需求,主要在幫助個人快速瞭解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態。本量表所列舉的問題是為協助您瞭解您的身心適應狀況,請您仔細回想在最近一星期中(包括今天),這些問題使您感到困擾或苦惱的程度,然後圈選一個您認為最能代表您感覺的答案。

完全沒有

輕微

中等程度

厲害

非常厲害

1.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

0 1 2 3 4

2.感覺緊張不安 0 1 2 3 43.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 0 1 2 3 44.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0 1 2 3 45.覺得比不上別人 0 1 2 3 4★有自殺的想法 0 1 2 3 4

BSRS-5 每題評分為 0-4分,根據受訪者的個人狀態自我評量或經由訪談進行填寫,1-5 題總分為 0~20分,依據得分針對情緒困擾度可分為幾個等級:●5分以下-為一般正常範圍,表示身心適應狀況良好;●6到 9分-為輕度情緒困擾,建議找家人或朋友談談,抒發情緒;●10到 14分-為中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心理諮商或接受專業諮

22

Page 27: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詢;●15分以上-為重度情緒困擾,需高關懷,建議尋求專業輔導或精

神科治療,如各縣市精神醫療院所或心理衛生中心等。第六題為單項評分之附加題,若評分為 2分以上(中等程度)

時,宜考慮轉介至精神科治療或接受專業諮詢。

23

Page 28: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心情溫度計(BSRS-5)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心情狀態,也可以用此量表主動關懷週遭的人,建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習慣。只要對方的回應可以回覆原本的問題,便可將心情溫度計之敘述方式,換成自己的話來詢問,例如詢問『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的問題時,可以先問對方『最近睡眠的狀況好不好』,再根據對方回答的狀況判斷分數。雖然心情溫度計(BSRS-5)原設計為一自填量表,但也可經由電話訪談,因此對於認識中文字或聽懂中文發音者均能適用。

2.自殺危險性的評估1)自殺危險性評估原則

(1) 一般性原則a. 自殺危險性評估有其不確定性,應保守評估。b.要將所有自殺威脅視為是認真的。c. 要在支持性的氣氛下,以同理的技巧,探詢病人的自殺問

題。d. 家人或朋友的資料提供也是很重要的。

24

Page 29: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e. 在未評估清楚前,儘可能將病人作安全的安置,持續評估。f. 對長期憂鬱的病人突然恢復,仍要探詢其自殺問題;因可

能是計劃好自殺的前兆。(2) 特定性因素的評估可分為自殺行為前、自殺行為及自殺獲救後的因素進行討論:

a. 自殺行為前的因素: a)人口學因素: 年齡-年紀大的自殺危險性高,特別是老人。 性別-男性自殺致死危險性較高。 婚姻狀態-未婚或鰥寡者危險性高。 職業-無業者較高。 居住狀態- 獨居者較高。 b)之前有自殺行為者,危險性較高。 c)有嚴重的身體疾病者,如慢性無法治癒的疾病、末期病人等,

自殺危險性高。 d)有精神科疾病者,特別是憂鬱症、酒癮、物質濫用及思覺失

調症,其自殺危險性很高。

25

Page 30: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b. 對自殺行為的評估: 這方面的評估主要來自與病人及其親友的會談中,了解這次自殺行為的動機、計畫、行為及如何獲救等過程作綜合判斷。包括:a) 自殺意念的強弱(以 BSRS-5 進行評估)。b)選擇方法的致命性:選擇的方法越致命,危險性越高,但要考慮病人的主觀認定,例如從未用過安眠藥,不識字的老太太採用吃 10顆安眠藥自殺的方法,病人認定一定會自殺成功,與一個醫學知識豐富的醫學生採取同樣的方法,前者的自殺危險性不可輕忽。

c) 計畫的周詳性:可由病人如何動念要自殺,及準備自殺的過程來評估。

d) 自殺行為的衝動性:若為精神病的病人,自殺行為的發生越具衝動性,越不可預測,其自殺危險性越高。

e) 是否留有遺書:有留遺書的危險性較高。f ) 是否容易獲救:病人採取自殺行為的過程,是否容易為

人發現或刻意避開可能的獲救機會。

26

Page 3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g)無望感或無助感:對危機的無望感及無助感愈重,自殺的危險性愈高。

c. 自殺獲救後的評估因素:a)自殺的幻想:病人採取自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常存有

所謂對自殺的幻想,認為自殺可以解決一切,可以與死去的人團聚,可以報復所恨的人,可以不拖累別人,自己的過錯可以得到原諒,可以不讓自己的生命留下污點等非理性的想法。自殺獲救後,病人對此類想法的堅持度,是否有其他較合理的想法出現,是影響其再自殺的因素。

b)自殺所欲解決的問題是否有其他解決方式:個案經歷自殺過程後,對自己的危機是否有重新的看法,經過危機處理,社會支持系統重新驅動後,是否有新的解決方式。

c)自殺獲救後的精神狀態:是否仍處於激動狀態,嚴重的精神病狀態或憂鬱無望的狀態下,或是情緒得到平復,無望感得以紓解。

d)精神科疾病的嚴重性。e)是否有詳細的未來計畫。

27

Page 3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3)自殺病人的處置最重要的是危險性的評估,進行危機處理,進一步決定適

當的安置,例如住院與否、需不需要強制治療等決定。萬一已有自殺企圖,而卻不符合強制住院的標準,仍需更加以關懷同理的態度,強化溝通,讓個案瞭解並接受住院的重要性與意義。

2)特定族群自殺危險性評估(1)憂鬱疾患的自殺危險性評估

a.憂鬱疾患特定性因素的評估a) 憂鬱情緒b) 無望感c) 無助感d) 罪惡感e) 沒興趣f ) 低自尊g) 同時罹患各種不同的精神疾病h) 同時罹患身體疾病 i) 報章雜誌或新聞台會渲染某名人自殺的新聞

28

Page 3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b. 憂鬱疾患可能的自殺警訊如下:a) 語言方面-藉由話語、文章、日記等,表現出想死的念

頭、常以死亡為話題或表示告別等。b) 心情方面:情緒低落,覺得絕望、無助、孤寂等或突然情緒變化,例如嚴重憂鬱症者突然變為活潑開朗。

c) 想法方面: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沒有用、只要我消失,所有問題就會結束、沒有人能幫我。行為方面: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如立遺囑、放棄財產、由開朗變退縮、與家人或外界關係變的疏離、淡漠、常獨自在頂樓、海邊等危險地方徘徊。有些自殺會留下遺書,內容包括要求原諒、譴責別人。

d) 外表方面:睡眠與飲食狀況混亂、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有憂鬱的徵兆。

覺察出現這些警訊之憂鬱疾患,以標準化實徵量表進行高自殺意念之篩檢與介入關懷(如 BSRS-5 及 CMHC)。

(2) 人格違常的自殺危險性評估a. 人格違常特定性因素的評估:

29

Page 3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a) 負面的生活事件,例如最近失落、分離,在非意願下出院者;

b) 社會支持少,例如失業、獨居、家族有高的自殺率者。c) 其他例如:容易接觸到自殺管道者、高學歷、無助感、憂鬱情緒、身體健康差、物質濫用、犯罪行為、以前有自殺企圖、解雇、退休、多次住院者。

以上因素比較容易引發自殺行為。故仍需以標準化實徵量表進行高自殺意念之篩選與介入關懷。

(3)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自殺危險性評估a. 物質使用障礙症特定性因素的評估:

a) 曾發生過自殺行為b) 酒癮末期c) 憂鬱d) 絕望感e) 過去較多自殺企圖f) 神經質g) 情感性疾病

30

Page 3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h) 老年i) 年輕且大量飲酒者j) 男性k) 經濟及婚姻狀況不佳l) 來自破碎家庭m) 容易自責n) 與母親連結深o) 身體健康還不錯p) 被雙親以外的人帶大q) 較多親屬具有精神疾病r) 同時濫用酒精s) 非靜脈方式濫用藥物t) 以及多次犯罪入獄等

以上因素比較容易引發自殺行為。故以標準化實徵量表進行高自殺意念之篩選與介入關懷。

(4)思覺失調症疾患的自殺危險性評估a. 思覺失調症病患之特定性因素的評估:

31

Page 36: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a) 過去曾有自殺企圖病史b) 出院後的初期c) 明顯憂鬱症狀d) 無業狀況e) 罪惡感f) 激動g) 住院次數超過三次以上h) 男性i) 單身j) 獨居k) 慢性化重複發病l) 自殺之家族史m) 過去有衝動行為n) 對治療抱負面態度o) 高智商與高教育水準 針對具以上部分特質之思覺失調症患者,以標準化實徵量表進行高自殺意念之篩選與介入關懷。

32

Page 37: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5) 身體疾病的自殺危險性評估a. 身體疾病之特定性因素的評估:

a) 神經系統疾病(癲癇、脊髓或頭部損傷和中風)

b) 癌症c) 愛滋病毒帶原/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d) 慢性疾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慢性腎病、慢性肝病或其他慢性腸胃道疾病、伴隨長期疼痛的骨關節疾病、心血管和神經血管疾病、性功能障礙)

e) 行動、視力、聽力方面障礙(6)重大生活壓力者的自殺危險性評估

自殺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失業帶來的情緒失落,若無法及時排解,可能導致自殺意念的產生,此時,若合併有其他原因,可能造成自殺行為的發生,因此了解自殺的危險因子與自殺的危險信號,可以幫助我們免於自殺的威脅。

根據統計,身處在下列情境或狀況的人比一般人容易有自殺風險,若自身有相似境遇,也可每週使用心情溫度計量測情緒困擾程度,做好自我保護:

33

Page 38: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a. 與自殺相關的個人因子及社會因子:a) 精神疾病(憂鬱症、酒癮及人格疾患)

b) 生理疾病(慢性疾病末期、疼痛、AIDS)

c) 曾經嘗試自殺者d) 家族自殺史、酒癮史或精神病史e) 離婚、鰥寡或單身f) 獨居/社交孤立g) 無業或退休h) 童年經歷悲慟

b. 接受精神科治療後, 若有下列情形也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a) 剛從醫院出院,從一個無壓力空間,回歸現實環境,其b) 中的變化,可能影響身心狀況,再次提高自殺危險性c) 曾嘗試自殺未遂者

c. 大部份自殺身亡的人在自殺前三個月內會遭遇一些帶來壓力的生活事件,常見會增加自殺危險性的生活壓力事件有:a) 人際關係問題。例如:和配偶、家人、朋友或情人吵架b) 被重要的人拒絕

34

Page 39: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c) 婚姻觸礁、分居d) 工作或財務狀況出問題。例如:失去工作、退休、欠債e) 悲慟。例如:喪親f) 其他壓力源。例如:羞辱、擔心自己被發現是有罪的

(7)青少年的自殺危險性評估下列認知模式與人格特質,和企圖自殺或自殺身亡的風險

相關(通常合併精神疾病),但這些特點在一般青少年也是常見的特性,因此用這些特點來預測自殺的效果往往有其限度:a. 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易怒b. 憤怒或好鬥的行為c. 反社會行為d. 行動化(acting out)的行為e. 僵化的思考模式及調適方法f. 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佳g. 掌握現實有困難h. 有生活在幻想世界的傾向i. 崇高偉大的幻想交替著無價值感

35

Page 40: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j. 總是感到失望k. 焦慮,特別是關注在身體的病痛或輕微的失望l. 自以為是m.刻意表現出優越感來掩飾自己的自卑感及不確定感,摒除

或排斥來自同學、成人甚至是父母的關懷針對具以上部分特質之青少年,以標準化實徵量表進行高

自殺意念之篩選與介入關懷。(8)老人的自殺危險性評估

綜合許多研究,下列是常見的老年人自殺相關行為之高危險群:a. 精神疾患(重度憂鬱症、老年期妄想症、器質性腦病變、衝

動性控制異常、酒精與物質濫用相關疾患等精神疾病)

b. 人格疾患(較敏感、易焦慮、強迫性與依賴性人格特質)

c. 身體疾病 (慢性疾患)

d. 社會性因素(孤立的社交關係、未適當處理的悲慟反應、將被送入安養院的預期想法、退休、配偶死亡)

(9) 女性的自殺危險性評估 自殺危險性增加的因素包括:

36

Page 4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a. 男性自殺死亡者比女性多,但女性有較多自殺嘗試b. 離婚者>單身或鰥寡>已婚成人c. 無子女者>有子女者d. 近期有親人過世者e. 既往有自殺或自傷史者f. 喪偶g. 失業h. 罹患精神疾病者,物質濫用者i. 低社經地位j. 離群索居者k. 落寞與孤寂感增加l. 罹患絕症,例如:癌症、愛滋病等m. 久病不癒、受盡折磨者,疾病造成行動不便、外貌受損或

長期病痛n. 人格特質:衝動、無法預期、不穩定、易感挫折

自殺強度評估的內容包括:a. 自殺意念出現的頻率

37

Page 4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b. 出現自殺意念多久c. 曾尋求幫忙嗎?d. 自殺行為或計畫之致命性e. 自殺計畫之具體性,瞭解有關自殺的細節f. 耗時多久來預備自殺,是深思熟慮或是一時衝動而為g. 目前自殺計劃進行的程度及狀況h. 是否曾想到他人的感受i. 什麼是支持個案自殺的理由j. 想過用什麼方式自殺嗎?手槍?上吊?割腕?跳樓?服毒?開瓦斯? (逐一探詢)

k. 自殺前做了什麼事?(打電話、留遺書、交代後事、)

l. 為何沒有執行或終止自殺行為?m. 事後對自殺經驗的省思,勇敢或衝動;明智或愚蠢;解脫

或逃避?n. 經由與個案分擔苦痛的經驗,使個案能宣洩深深壓抑的感情。除非覺得已有清 楚的評估,否則絕不能因個案閃躲或轉移話題而輕言放棄,可多使用「還有呢?」、「說說

38

Page 4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看嘛!」等語句。(10)自殺危險信號 研究發現, 41 % 的自殺身亡者在其自殺之前, 會透露想要輕生的訊息, 而 69 % 的人在想要自殺的時候, 則是會發出求救信號,當我們感受到自身或親友的身心狀態產生以下變化,可以積極求助,尋求專業支持:

a. 憂鬱、 心情低落b. 退縮的行為,無法與家人及朋友相處c. 酗酒d. 異常緊張不安e. 出現易怒、悲觀、或無感情等的人格改變f. 飲食或睡眠的突然改變g. 自我憎恨,感到自責、無價值或羞愧h 強烈感受孤獨、無助或無望的感覺i. 突然想要收拾個人事物或立遺囑等j. 傳遞自殺意念的訊息、規劃自殺計劃k 曾嘗試自殺行為

39

Page 4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l. 反覆提到死亡或自殺六、 自殺意念高危險群來源

針對前文描述之自殺高危險群,執行自殺性評估,符合高自殺意念個案提供必要之關懷與追蹤或處置。目前就實務現況而言,此一高危險族群,可能來自於下面幾個場域:

1. 原自殺企圖者通報關懷個案:個案已有企圖,並通報在案。關訪員在未來訪視關懷中應持續評估自殺危險性。有高危險性,則依下文所提進行關懷與處置。

2. 非自殺企圖而有高自殺意念經通報至衛生單位在案之個案:其主要來源依目前現況,主要來自基層醫療單位醫師、處理家暴施暴之相關局處同仁之轉介與通報。

3. 精神科門診及日間復健病房:精神疾病患者發生自殺相關之行為的機率比一般民衆高,

住院治療的憂鬱疾患者中,多達 15%最終可能會自殺身亡(Angst et al., 2002)。研究者發現企圖自殺的人,半數以上在行動時是憂鬱的(CDC, 2006)。針對住院思覺失調症病患之

40

Page 4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自殺行為分析顯示,曾有自殺行為者之死亡危險性,是沒有自殺行為者之 4.3倍。10-12%的思覺失調症住院個案最終自殺身亡(Angst et al., 2002; Roy, 1982)。故相關專業人員需積極在精神科門診及日間照護單位等場域,篩選高自殺意念之精神疾病患者。

研究指出 BSRS-5 能有效運用在精神科門診及日間照護單位中,用以篩選高自殺意念者(Wu et al., 2015; Lung et al.,

2008)。4. 一般健康檢查及一般醫療機構:

在求助一般醫療機構的個案中,有 25%存有自殺意念及自殺未遂(Druss & Pincus, 2000),但少於一半的一般科醫師有接受自殺危險性評估訓練(Bajaj et al., 2008)。故應加強相關專業人員之訓練,在一般健康檢查及一般醫療機構中場域,篩選高自殺意念之個案。

研究者指出 BSRS-5 能有效運用在一般醫療機構中,用以篩選高自殺意念者(Wu et al., 2015; Lung et al., 2008)。

多數研究都證實先前之自殺未遂為自殺死亡的重要預測因子(Hall, O’Brien, Stark, Pelosi, & Smith, 1 ; Hawton et

41

Page 46: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al., 2003; Ostamo & Lönnqvist, 2001; Wilcox & Anthony,

2004),Chandrasekaran & Gnanaselane(2008)指出 2 年內 23%自殺未遂者重覆自殺。自殺未遂者在未來的 3 年內,有 20-40%會反覆嘗試自殺 (Rygnestad, 1988; Brauns &

Berzewski, 1988; Johnsson et al., 1996)。5. 校園學生健康篩檢:

針對大專院校學生,Arria等人(2009)研究顯示,有 6%

的大學新生存在自殺意念。我國大學生的自殺意念比例為23.49%(劉安直,1992)。針對國高中學生之心理健康篩檢,根據 2014 年本部統計

處報告顯示,自殺死亡為 15-24歲死亡主要原因的第 2 位,陳文卿(1997)研究顯示 29.8%的青少年在近半中出現自殺意念,顯見我國青少年族群的自殺防治工作更是刻不容緩。

6. 老人健檢及老人相關機構:歷年來,台灣老人自殺死亡率均高於其他年齡層。有研

究顯示老人自殺的意願較年輕人強、男性老人自殺死亡率遠高於女性。而自殺身亡的老人有 90%以上是殘障、久病或老衰。有超過 30%的自殺老人的配偶已經去世,且比例有逐年

42

Page 47: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升高趨勢(江等,2006)。故老人健檢及老人相關之醫療衛生機構中,針對就診老人,特別是合併多重慢性身體疾病及疼痛之病人,更應以相關量表進行自殺意念之篩檢、辨識可能之老人自殺危險因子,並適時轉介給醫療專業人員做妥當處置及積極關懷。

7. 企業職場及一般民衆:由於自殺意念與自殺未遂及自殺死亡息息相關,最理想

的情況是針對社會民衆進行大規模的篩選,Borge等人(2008)提出在 10 年追蹤中有 6.2%的一般大衆會出現自殺意念。Wu 等人(2015)提出 BSRS-5 能有效運用在一般民衆以篩選自殺意念。許多自殺的個案不願與他人分享其自殺的意念及尋求協助,在美國,三分之二自殺死亡的個案在自殺前一年並沒接受相關心理健康服務(Luoma et al.,

2002)。Deane等人(2001)研究指出,自殺意念程度與尋求協助行為為負相關,也就是說自殺意念程度越高的個案,反而越不會主動尋求協助。故積極在企業職場或其他相關場域,廣泛使用手機軟體,對疑似高危個案進行篩選,辨認出高自殺意念者,積極主動進行關懷,對預防自殺計畫及自殺行為

43

Page 48: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尤其重要。七、 訪視流程

1. 關懷訪視作業程序1) 察覺高自殺意念個案,主要透過 BSRS-5篩檢,篩選出

高危險群,如在精神科、一般健康檢查、學校新生入學檢查、企業職場健康檢查等,若發現高自殺意念個案,立即通報予關懷單位。

2) 在醫院精神科或是其他科別,也會有察覺自己非常憂鬱、有自殺想法,而主動求助之個案,在使用 BSRS-5檢測心情溫度後,視情況轉介予關懷單位。

3) 各級機關在通報前,須先評估個案是否符合自殺高風險個案轉介標準:個案需同時達到以下標 3 項標準,包括:(1)簡式健康量表(BSRS-5)總分達 15分以上;(2) 簡式健康量表附加題(自殺想法)達 2分以上;(3)符合高自殺風險個案條件任何 1 項。

4) 高自殺風險個案條件如下:(1)再自殺個案,(2)本次自殺方式為上吊、燒炭、汽車廢氣、開瓦斯、跳樓或喝農藥

44

Page 49: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者,(3)個案陳述有具體自殺計畫(包含明確的時間與自殺方式)以及(4)65歲以上獨居、無家庭、社會支持薄弱或久病不癒之老人。

5) 各縣市自殺企圖之通報關懷訪視員,在接到衛生局或其他相關單位之高自殺意念個案通報後,首先須於自殺防治通報系統建立個案資料,評估是否符合高自殺意念開案標準。若符合,即進行後續開案(由衛生局立即派予關懷訪視員進行個案關懷服務)。若未符合開案標準,即回覆通報單位。

6) 關懷訪視員在接獲通報的三天內要進行初次關懷-電訪,一週內完成開案,並寄出關懷信。在進行電話訪談時,若電話號碼錯誤或電話連續三天聯繫皆無人接聽(於上班時間不同時段連續 3次去電,且於非上班時間去電 2

次),請再次與通報單位確認個案電話及地址,以能聯繫到個案為原則。應於 7 個工作日內完成開案訪視及個案管理工作。

7) 若個案為再自殺且本次自殺方式為上吊、燒炭、汽車廢氣、開瓦斯、跳樓或喝農藥者,須於 24小時內進行初次

45

Page 50: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關懷。如遇個案具危險性及急迫性須緊急介入處遇,以及適逢連續假日,應另做合適安排及調整。

8) 自殺關懷訪視員提供關懷訪視服務時,需依規定利用簡式健康量表(BSRS-5)評估精神困擾程度,及進行自殺風險、心理需求評估( 近期壓力事件、支持系統等),並擬訂關懷處遇計畫,連結及轉介其他服務資源,針對高度風險需就醫者,須確認就醫情況,未就醫者,需促其就醫或必要時強制等。

9) 依照個案自殺風險及受訪意願評估訪視頻率及服務期限,進行服務。在事件發生後一至二週內聯絡對方,可寄送心理健康資源單張、提供手冊,讓個案隨時瀏覽,並提供電話表示隨時可聯繫關訪員;事件發生後一個月至三個月之間提供定期電話關懷及家庭訪視(每個月至少二次),有關個案分級及關懷訪視頻率,由於各縣市情形不同,資源相異,得落實行動在地化之策略,各縣市可因地制宜,擬定合適行動。

10) 個案列管及追蹤,結案定義應為行政上之終結案件,並非完全中止關懷,依個案穩定情況,將追蹤日期延長至

46

Page 5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某範圍期限,定期以電話進行關懷,確認個案狀況已非常穩定、未有任何再自殺之虞,可提供訪視員電話,讓個案若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聯絡。雖然結案,但關懷仍永遠延續。

47

Page 5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11)

高自殺意念關懷訪視流程

48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個案主動求助

Page 5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2. 自殺風險評估評估之過程,必須帶著體貼、關懷以及同理心來詢問所

有的問題。1)如何評估自殺風險

當關訪員懷疑有自殺行為的可能性時,需要評估下列危險因子:(1)當下的精神狀態以及關於死亡或自殺的想法。(2)當前的自殺計畫:個案準備到什麼程度、多快的時間內

會採取行動。(3)個案的支持系統(家庭、朋友等)。 發現個人是否有自殺想法的最好方法就是問他。和一般

想法相反的是,談論自殺並不會將自殺意念植入個人的腦海中。事實上,能夠開放地和他們談論這些讓他們正在苦苦掙扎的議題和疑問,他們會覺得非常感謝而且安心。

2)如何詢問?要詢問關於他或她的自殺意念是不容易的。循序漸入導入

49

通報關懷訪視單位,建立個案資料

進行關懷訪視服務,擬訂關懷訪視計畫

再次確認資料 連續三天聯繫

無人接聽

一個月至三個月追蹤每月至少二次電訪均以 BSRS-5 為評估量表

回覆原通報單位

個案列管及追蹤

7天內完成開案註 2

依個案需求連結相關單位,如醫療、社政、教育等資源

評估自殺風險篩檢達通報標準註1

註 1:符合自殺高風險個案轉介標準:個案需同時達到以下標 3 項標準,包括:(1)簡式健康量表(BSRS)總分達 15分以上;(2) 簡式健康量表自殺想法達 2分以上;(3)高自殺風險個案條件任何 1 項‧

註 2:若個案為再自殺且本次自殺方式為上吊、燒炭、汽車廢氣、開瓦斯、跳樓或喝農藥者,須於 24小

收案 未收案

自殺意念個案自殺未遂個案

Page 5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主題是有幫助的。一些有用的問句如:(1)你覺得悲傷嗎?(2)你是不是覺得沒有人關心你?(3)你是不是覺得已經不值得再活下去了?(4)你想要自殺嗎?

3)何時詢問?(1)當個案感覺到被了解時。(2)當個案覺得談論他或她自己的感受是舒服的。(3)當個案正在談論如孤獨、無助等負面的感受。

4)詢問什麼?(1)詢問個案是否有明確的自殺計畫:

-你有任何結束自己生命的計畫嗎? -你有想過如何進行自殺的想法嗎?(2)詢問個案是否持有執行自殺的工具:

-你有藥丸、手槍、殺蟲劑、農藥或其它可以用來自殺的工具嗎?

-你是否可以立即取得這些工具?

50

Page 5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3)詢問個案是否有確定的時間表: -你是否已決定在什麼時候結束你的生命? -你計畫什麼時候去做?

3. 關懷訪視方式個案關懷訪視方式主要分為二種:電話關懷追蹤(電

訪)及到宅居家訪視(家訪)。不論是電訪或家訪,第一步驟主要是與個案建立關係,傾聽並給予支持;第二步驟則是評估案主,暸解其情緒狀態及自殺危險性;第三步驟則是依案主情況需要,進行轉介,給予適切之資源。總而言之,關懷訪視員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連結現有的資源,提供必要的協助,而非以治療案主為目的。

個案在面對一位陌生的關懷人員時,難免會有擔心、害怕、焦慮等情緒反應,會質疑為什麼訪視員會知道他的資料等,所以會拒絕訪視,因此訪視員在關懷前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及心理調適。訪視時以關懷的角度出發,強烈表達關心之意而非例行公事,可能有助於個案的接納。

另,關懷訪視員在進行訪視時,應記錄每次訪談內容,

51

Page 56: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並依案主姓名分類做個案管理,並能依案主情形安排訪視順序或提供特殊協助。

4. 關懷訪視技巧1) 事前的準備

●心理調適:家訪時所要面對的狀況相當多且複雜,訪視員會面臨許多挑戰,因此會有心理上的緊張、害怕及焦慮等,故訪視員在事前若能有心理準備,可降低自己的挫折感。熟知高自殺意念個案之高危險因子及一般心理反應歷程與需求可明顯提昇訪視者的信心,以助降低焦慮。● 安全第一,關懷至上:若覺得有安全之風險,則先避之;也可尋求男性或其他工作人員共訪。高危險族群常合併明顯情緒症狀,特別是焦慮和憤怒,有可能會轉移到訪員,只要同理與接納,表現關懷,應可平緩氣氛。● 熟記個案的相關資料:包含姓名、重要生活事件或上次訪談內容等。● 約好訪視時間、安排家訪路線圖:事先與約定訪視時

52

Page 57: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間,並準備訪視路線圖。另也準備一份家訪時間表,註明對象姓名、地址及聯絡電話等,放於辦公室內,以便有急事可以聯絡。● 備妥相關單張:可攜帶工作服務證、名片、單位機構簡介單張及衛教單張等,便於識別及說明相關服務。● 整齊的服務儀容:適當的衣著打扮,有助於良好印象及關係的建立,切忌奇裝異服或過於暴露之打扮。● 其他準備物品:如手機、交通工具、開水等。

2) 訪視面談技巧面談過程不論時間長短,目的為何,一定包含四個階段︰

(1) 第一期︰起(寒喧)期︰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並注意真誠與尊重的態度,讓對方舒服為原則;打招呼的方式要注意到個案的年齡及社會背景。

(2) 第二期︰承(定義問題)期︰透過聆聽問候,聽取對方主要問題是什麼。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只注意一個問題,而要用一些開啟性問話技巧盡量讓對方講出個

53

Page 58: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人或家人所關心的主要問題。(3) 第三期︰轉(探索)期︰進一步釐清問題的性質及相

關的特點。(4) 第四期︰合(結束)期︰總結。當然,面談最重要的

是要給對象情感上的支持以及保證面談內容的守密性。在最後結束前,我們必需注意下列四點︰(1)問對方是否遺漏任何重要的訊息;(2)要做個簡要的總結;(3)是否還要約定下一次的面談,若是,目的為何?(4)最後應該讓對方有機會問問題,表達全面性的關懷。

總而言之,在面談時,最基本的是要有同理心以及傾聽,要能了解個案的想法,才能體會進而分擔他的感覺。而最常用的基本溝通技巧就是誘導與澄清,可多使用開放式問句,誘導對方講的更多,才能更了解他。另外,不要跟個案搶話題,並能尊重及接納個案不同的意見,不要嘗試教導或教訓對方自己認為對的觀念,也要有適時的回饋反應與情緒支持。良好的面談溝通,可從個案得到很多情緒困擾與自殺意念相

54

Page 59: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關之訊息,並增進關係,而得到良好的效果。3) 善用非言語溝通技巧

肢體語言︰包括面部表情、姿勢前傾、眼光接觸。(1) 空間、距離與環境擺設及氣氛︰空間宜隱密、安靜;距離適當,維持安詳之氣氛,保持溫馨與肅靜。人多吵雜,則不宜深談,以寒喧及關懷為主。

(2) 語助詞︰包括嗯、喔‥‥‥等語助詞;若能配合聲音強弱、聲調高低及長度,則可千變萬化,交織出各種口氣,而更能達成互動與誘導的目的,也可有更多機會聽取對方的心聲。

(3) 肢體接觸︰正確得宜的肢體接觸可以增進關係,譬如對嬰幼兒、兒童及老人或重病患者;肢體接觸的內容包含很廣,從簡單的握手致意、拍肩膀等;肢體接觸應注意患者之年齡、性別、習俗、身體部位;不當的身體接觸有可能帶給個案焦慮或特殊感覺而影響雙方關係或被譏為性騷擾,訪視員應妥善斟酌。簡言之,基本上交談時與個案以同樣或適度的音

55

Page 60: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量、速度來溝通;面談者需要注意非語言的表達方式,如肢體的反應及表情的變化等,像是凝視對方,表現關注的神情都是基本的非言語技巧。此外,也要留意個案非言語的表現,因為面談技巧最重要的即是重視「此時此刻」,隨時察言觀色,掌握個案的情緒變化進而誘導其講出主要問題之所在,亦是溝通的要素。

4) 結束訪視會談一般會談時間以三十分鐘至五十分鐘為宜。除了用時間長短來決定訪視結束的時機外,還可以下列幾種情況結束會談。● 對象的身心狀態無法負荷時。● 對象缺乏接受訪談的意願,原因來自於有其他重要的事物要辦理,或對問題的共識尚未達成。● 會談時間與對方的生活作息衝突,如正逢用餐時間或個案家中剛好有他人拜訪,皆不適合繼續會談。

5. 善用守門人技巧關懷訪視員在訪視高自殺意念個案時,主要是透過關懷

56

Page 6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提供必要的支持,訪員也需發揮生命守門人的角色與功能,透過 1 問 2應 3 轉介,協助個案走出生命的低潮。能夠在個案最需要關心的時候,暸解他所發出的訊息,能適時的給予鼓勵並提供資源協助,陪伴其走過死蔭的幽谷,迎接光明的未來。

自殺防治守門人可分為狹義及廣義的界定,狹義的定義是指「定期(固定地)接觸遭受痛苦、危難的個人或家庭之人,稱之為自殺防治守門人」;而廣義的自殺防治守門人可為「當個人接受訓練後,懂得如何辨認自殺行為,並對有自殺危險者作適當的回應或轉介者」,因此廣義的定義認為只要透過適當的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換句話說,守門人能夠看到對方所發出的求救訊息,也能夠在對方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並提供資源協助,陪伴他度過想要尋求死亡的低潮期,而「自殺防治守門人」就是擔任「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協助」的角色。

我們相信有一部份選擇自殺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是在無助無理的情況下,藉由「自殺」的行為或企圖來對外在世界表示一種「我需要幫助」、「我很痛苦」、「我需要關心」的訊息;但也可能有些人是生理或精神疾病的因素,像是憂鬱症、久病不癒等,也會讓人試圖以自殺的方法來尋求解脫。守門人扮演著「關懷、支持」的角色,能夠在對方最需要關心的時候看到他所發出的訊息,也能適時的給予鼓勵並提供資源協助,陪伴其走過死蔭的幽谷,走向光明的未來。守門人的主要步驟如下:

1) 一問: 「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自殺行為是從“ 想法” 到” 行動” 的漸進過程。

57

Page 6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但急性壓力反應引發自殺的期程會較短。在自殺行動出現之前, 個案會透露某一形式的線索或警訊,可能以口語或行為的方式表現,也可由其所處狀態進行判斷。因此, 當我們發現有自殺風險時, 應認真嚴肅地看待警訊, 並主動運用簡式健康量表 (BSRS–5),評估情緒困擾的程度,用心傾聽對方所遭遇的困境,一旦確認個案具有自殺意圖,立即真誠地深入了解自殺危險度高低。

◎ 一些關於" 詢問" 的注意事項如下:● 一感到懷疑個案仍有自殺意念,需立即詢問。● 要有這可能是唯一一次介入幫助的機會的認知。● 在隱密的地方談。● 讓個案放心自在的說,不要打斷他。● 如果個案不願接受幫助或不願談論,請在同理心的基礎上,堅持下去。

● 如何問是其次,重點是"你聽了,你問了"。 ◎ 如何" 詢問" ?

58

Page 6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建議本部份可與簡式健康量表共同使用,融入在與個案的談話中,暸解個案目前情緒狀態及自殺意念程度。間接問法● 你是否曾經希望睡一覺並且不要再醒來?● 你是否覺得活著沒意義,沒價值,也沒有人在乎?

直接問法● 你會不會有想不開的念頭?● 你是否有想到要自殺呢?不要這樣問● 你該不會想要自殺吧?● 不要跟我說你想自殺喔!

2) 二應: 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一旦自殺意圖變明確,關懷訪視員的任務隨即轉

變為說服當事人積極地延續生命,但不能流於形式上的道德勸說。此時,適當回應與提供陪伴,能夠減少個案覺得“被遺棄”的感覺,也是勸說成功的關鍵。

59

Page 6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同時,在回應的過程中,亦可評估自殺風險,以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地尋求專業協助。

當人們說「對生活厭倦」、「沒有活下去的意義」時,這些說法常常會被聽的人否決,或甚至告訴他們其他更悲慘的例子。事實上,最重要的原則是要有效的聆聽他們的想法。因為伸出援手或傾聽本身就能減少自殺者的絕望感。

◎ 如何勸說當事人繼續活下去並且接受幫助● 開放地討論失落、孤獨與無價值的感覺,使當事人情

緒起伏的程度減緩。● 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 “自殺”本身並不是問題,而是當事人用來解決他所遭遇困境的方法,因此可試著找出自殺以外的處理方式。

● 提供當事人任何形式的“希望”,並將焦點放在個人

60

Page 6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正面的力量。● 再接著詢問他:是否願意尋求協助?(你是否願意答應在找到任何協助之前,不要結束你的生命?)。

3) 三轉介: 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關懷訪視員的工作不只被動的阻止自殺,也要主

動積極的協助各項資源的轉介處理。當個案的問題已經超過你能處理的程度/範圍時,這時候你應該為他找尋適當的資源,進行資源的連結,轉介個案使他獲得有效的協助。且轉介後需持續的關懷個案,並再次評估個案的自殺危險性,直至結案為止。原則上有明顯的自殺意念與情緒困擾都應轉至精神醫療專業機構進行詳盡的評估與診斷處置,若個案已接受專業治療,關訪員的職務則強調個案的治療追蹤順從度。

◎ 若有以下的情形就可嘗試進行轉介● BSRS分數較高 (譬如大於 10分)。● 懷疑可能具有潛在的精神疾病。● 有自殺或自傷的身心問題。

61

Page 66: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 個案所表達的問題或遭遇的困境已超乎助人者(關訪員)的能力。

● 社會資源或支持不足夠。 ◎ 在協助個案進行轉介時, 有以下的建議

● 向個案保證隱私之安全與尊重個案的意願。● 向個案保證並非轉介後即不再理他。● 提供個案適切的資源或協助其轉介。● 自殺者通常認為自己無法得到任何的幫助,因此你必須要做得更多。

● 所轉介的單位或人員,力求明確,包括專業人員的姓名等;提供資源時可依個案特性提供,如為轉介至醫療院所,可評估個案平時就醫習慣,詢問是否有較習慣的就診醫療院所與固定的主治醫師。若原本已在精神科就醫,則建議繼續在原醫院治療。

● 無論是轉介至醫療院所或其他相關社福資源,最好的方式為由關懷訪視員先以電話或其他方式告知被轉介醫師或人員,有關個案的情況,以加速個案的轉

62

Page 67: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介與處理過程,並於事後向個案或受轉介對象暸解處理情況。

● 最佳轉介方式:直接帶領著當事人去得到幫助(機構、醫療院所、任何專業的協助)。

● 次佳的轉介方式:得到當事人的承諾,願意接受幫助,並協助安排或預約專業的協助。

● 再其次的轉介方式:提供關於諮詢或專業協助的資訊(機構名稱、電話…等),並試著得到當事人的承諾-不會企圖自殺,並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尋求協助。

4) 危機處理當案主有明顯自殺企圖或自殺行為正在發生,有

明顯傷害自己之虞,生命有立即性危險時,應即刻通知警察、消防單位前往救援,並告知警消人員個案地址及電話等聯絡方式,並切記自身安全為第一,勿貿然自行單獨前往處理。

八、 注意事項自殺關懷訪視工作,需要相當的熱忱與個案建立關係,並

63

Page 68: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基於珍愛生命之理念,及一問二應三轉介之技巧,聆聽個案困境,並協助個案獲得適當之醫療服務,發揮關懷訪視之效用。但很多訪員在訪視時會遇到蠻多困難,最常見的是拒訪,個案表示不需要,沒什麼好說的等等,或是不希望接受他人的關懷。另外,也可能所提供的資料有問題,聯絡不上個案,或是個案的情緒狀況不穩定,無法進行最有效的關懷。

訪員在訪視的過程中,一開始就與個案建立良好關係,對於未來的關懷過程是相當有幫助的,而同理個案感受、真誠的陪伴與傾聽,就是關懷訪視內涵中最重要的成份。以下列出訪員在訪視過程中之必要注意事項:

1. 訪員自我介紹:訪員在介紹自己時,須先表明身分,如:表示自己是衛生局的關懷員,並讓個案知道資訊一定保密。一開始電訪時,說話的口吻須堅定,不可吞吞吐吐或遲疑,須直接說明來意。

2. 拒絕訪視:拒訪個案的再自殺率特別高,建議採取家訪,以鍥而不捨態度持續訪視,並視情況調整與個案接觸的頻率和方式,如改以書信關懷、寄送關懷卡等,讓個案感受到關心,並於督導會議討論。安排家訪時,可介紹自身專業背景(心理諮商、護理、社工等),提高對方之接受度,進而達成訪視。也可用簡訊通知,表示衛生局要進行健康促進,請與我們連絡。不直接使用自殺等字眼,個案也許會主動聯繫訪員。

64

Page 69: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訪員可用溫和態度表達關心,或是關心個案身心健康,詢問是否需要心理或社會資源協助,並且留下衛教資料和連絡方式,並且讓個案家屬知道自己會在來家中關心。也可改以書信關懷、寄送關懷卡等,視情況調整與個案接觸的頻率和方式,或於督導會議討論關懷方式。

3. 拒絕電訪:對於不接電話、把訪員電話設定成拒接、到家中面訪結果不出來開門之個案,可送上關懷信、手工小卡片等,表示關心。並可善用通報單上的聯絡人,了解個案動態,建立聯繫方法,或尋求警方跟村里協助。

4. 電訪時間控制:訪視最難掌控的就是時間,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是已經決定好的。須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透過技巧來掌控時間,並學會針對不同類型的個案,該採取何種訪視技巧。

5. 家訪注意事項:家訪較能建立關係,但為了安全上考量,盡量採兩人結伴出訪,訪視時以同理方式溝通,深入個案內心。若訪視對象為家屬,可先由居家安全、藥品使用等層面切入,不直接講自殺,降低訪視情況中可能產生的衝突。可視情況請護理人員支援,提供不同資訊供個案參考。家訪時若是個案不在家中,可以詢問家人或附近鄰居,個案平時的動向和生活狀態,以初步了解個案的生活情形和何時可以進行家訪。

6. 情緒激動:建議採取低姿態訪視,並運用衛生所健康促進角度介入降低個案戒心(如:先問最近有沒有做乳攝?),定時定量訪視,但若情況十分嚴重,先停止訪視,與督導討論後,擇日再訪。

7. 遭遇謾罵:情緒化的個案可能會出言不遜,訪視員除訪視前應自我心理建設,訪視時可採低姿態或中立態度,撫平對方

65

Page 70: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情緒,或是轉介給心理衛生相關專業人員。8. 否認為自殺:個案否認自己是自殺者本人,偽裝成家屬等。

家屬也可能會否認個案自殺或拒絕透露真正的原因。否認自殺是人之常情。對於此類型個案,關訪員可先表示沒關係,之後再聯絡,慢慢進入訪視階段,個案較容易接受,衛生所護理師也可協同訪視。

9. 個案認為訪視幫助有限:很多重複自殺、年紀稍長或背景複雜之個案,較容易拒絕訪視,認為訪員無法了解、同理自身困境。訪視員在面對這類個案時,要對自己有自信,縱使面對的是年紀較長或是背景較複雜的個案。須強調關懷訪視的專業,建立專業形象和自尊心,才能有辦法達到關懷目的。也可視情況調整,根據個案特性更改關訪員之安排。

10. 校園個案:針對學生個案,關懷訪視人力調配及與學校如何整合值得討論。訪視學生個案可由校園輔導室、家屬著手,訪員可與學校輔導老師互相配合,共同關懷個案,並可與精神醫療資源連結。若家長擔心因通報,案件被公開,訪員在訪視時可先與家長建立關係,保證個資不外洩,聆聽家長的意見及想法,了解他的處境,而後再進行下一步。

11. 精神病患個案:若遇到精神病患個案之訪視過程有問題,可請督導或心理師陪同家訪,觀察訪視過程中哪部分需加強,配合醫師之協助,進行修正。並可請衛生局召開個案研討會,邀集心理師和醫師一同出席,針對個案討論因應策略。在訪

66

Page 71: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視員訓練中,可結合社區與居家治療,讓新進同仁到居家治療進行訓練,並由資深同仁陪同,到精神科門診、社區復健中心、急性病房進行課程訓練,讓訪員了解個案可能發生的狀況,做好心理準備,以便從容應對。

12. 具暴力傾向之個案:訪視前須先確定自身的安全,確定外界的物理環境(離開的通路)的安全性,並確定個案身上未攜帶傷害性的武器,以及有立即的人力支援。進行會談時仍要顯示關心同理的態度,設法建立治療關係,設定適當限制,避免情緒的刺激,若個案同時有妄想狀態,須避免與病人面質。

13. 譫妄個案:譫妄個案常需要精神科與其他科的聯合照護。其特點是精神狀態檢查顯示意識狀態不清、注意力不佳、定向力損害、認知功能有缺損。可能也會有幻覺或妄想,但多呈片斷性。因其意識不清,可能產生自傷、攻擊等行為,因此須維護個案的安全,協同醫療資源共同進行關懷。

14. 酒癮個案:酒癮個案常見的問題有酒精中毒及酒精戒斷。酒精中毒的病人可能有步伐失調、眼震、顫抖等小腦症狀、意識不清、呈現譫妄狀態,常可聞到濃厚的酒味,最確定而客

67

Page 72: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觀的檢查則是血中或呼氣酒精濃度測試。個案可能出現酒精戒斷性譫妄,此時病人意識不清,注意力、定向力、認知功能皆缺損,常情緒激動,可能有幻視、幻聽等現象,若病人戒斷症狀達到戒斷性譫妄的程度而未治療,其致死率約20%。個案可能因意識不清,產生自傷行為,務必協同醫療資源,如:精神科醫師,共同訪視。

15. 藥癮個案:藥癮可能引發身體疾病、譫妄狀態、急性精神病、戒斷症狀及自殺暴力行為。評估時要特別注意此類個案所報告的病史可信度不高,最好有其他的資料來源。藥癮個案可轉介戒治相關機構協同關懷。

16. 同理個案感受:訪員所需要做到的,最重要的是傾聽,讓個案適度的說出他們的感受,並且以不批判、不評價的態度,增加個案對訪員的信任。訪員也需隨時注意個案的情緒狀態,並且給予情緒上的支持,以避免個案陷入負面、激動的情緒,甚至產生危險行為。

17. 評估與轉介:訪員在訪視時可注意個案神色是否有異,是否有自我傷害或自殺的傾向,若發現前兆,立即轉介至醫療單位。在每一次訪視後,都需要評估個案在訪視之中的狀況,

68

Page 73: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首先評估該個案是否需要緊急的處遇,若是需要則盡速進行緊急的通報和轉介。若是個案的狀況尚可,則可以思考其需要何種資源,並且做適當的轉介。轉介時,除個案的接受外,如何告知重要的關係人共同落實轉介的措施也很重要。

18. 訪員的角色:關懷訪視單位主要進行資源的轉介,但其他單位可能認為,關懷訪視員須全盤負責使個案不要自殺。關訪員對自己職位描述及角色認知十分重要,希望在 1 問 2應 3

轉介的步驟上,能徹底落實轉介,成為團隊的樞紐。自殺防治絕對不只是關訪員的責任,而是人人有責,依賴跨專業或單位的協力合作方能順利完成。需要時,可與其他訪員共同訪視,或與督導討論。

九、 建議成立關懷訪視員心理支持團體訪員在服務過程中,會消耗自身能量,尤其是面對服務

中的個案自殺身亡時,對關訪員之心理更是一大衝擊。為避免工作上正向能量之耗損,甚至導致身心浩劫或已累積寶貴經驗的關懷訪視員流失,建議透過各縣市衛生局成立的追蹤關懷督導小組之專業督導,能透過教育與支持,協助支持訪員度過各項難關,或辦理關懷訪視員心理支持團體,預防關

69

Page 74: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訪員之情緒崩潰及提升留任率。十、 結語

自殺的成因與防治涉及生物、心理、社會、文化等層面,必須應用專業知識、實證資料以及關懷同理的技巧,來擬定防治策略與方案,並且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客觀評估其成效(Mann et al, 2005)。文獻證明 BSRS-5 能有效評估自殺意念,有效的評估高風險個案之自殺危險性及介入成效,提供相關專業人士用以篩選與辨認高自殺意念個案之用。

根據統計,自殺未遂個案中有接受過關懷訪視者,未來重複企圖自殺(自傷)的比率顯著低於未接受關懷訪視者,顯示關懷訪視在自殺防治上深具成效。在不同的場域,針對不同的族群,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進行篩選、辨認及危機處理,適時轉介自殺個案就醫或接受專業輔導,對於個案之自殺防治深具助益。

一般而言,有自殺意圖的個案在自殺前都有透露訊息給親友,若能多加注意,及時防範並適時阻止,必能降低自殺率。除此之外,更要加強全民教育,提供相關情緒支持,宣

70

Page 75: 「高自殺意念」 · Web view積極、專注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導自殺防治的重要性,使大眾不再以自殺為羞恥隱晦之事,而避之不談。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