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54
深圳市 2013 年软科学研究项目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承担单位: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完成时间:2014 5 9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Sep-2020

3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深圳市 2013年软科学研究项目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承担单位: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完成时间:2014 年 5月 9日

Page 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深圳市 2013 年软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RKX20130422163028636

项目文件号:深科技创新【2013】185 号

承担单位: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完成时间:2014 年 5 月 9 日

Page 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

目 录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1

(一)科技发展呈现体系化创新趋势……………………………………………………..1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发展……………………………….………………………..….1

(三)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加剧……………………………………………………..….2

二、国外典型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分析………………………………………..3

(一)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文化研究……………………………….……….3

(二)日本、韩国创新集群分析……………………………………………………….……5

(三)台湾新竹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7

(四)英国剑桥产学研模式研究………………………………………………………..….8

(五)印度班加罗尔承接产业转移及软件产业特色发展研究……………………9

(六)爱尔兰软件人才聚集机制研究…………………………………………………..10

三、国内重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11

(一)北京中关村………………………………………………………………………..……12

(二)上海张江高新区…………………………………………………………………….…14

(三)天津滨海新区………………………………………………………………………..…16

(四)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

第二章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19

一、深圳高新产业发展概况…………………………………………………………….…..19

(一)总体规模………………………………………………………………………………….19

(二)行业构成………………………………………………………………………………….20

(三)创新水平………………………………………………………………………..……....22

(四)人才资源………………………………………………………………………..…..…..26

(五)经济实力…………………………………………………………………..…………....27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28

(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28

Page 4: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不足………………….…..……...31

第三章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3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3

(一)指导思想………………………………………………………………………………...33

(二)基本原则…………………………………………………………………………………33

二、战略目标……………………………………………………………………………….……34

(一)建设世界领先的产业体系…………………………………………………………34

(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35

(三)建成多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35

(四)创建功能完善科技基础设施…………………………………………………..…35

(五)造就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与文化环境……………………………………….…..36

第四章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思路…………………………………...37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37

二、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37

三、改革和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38

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源头创新支持力度………………….……39

五、大力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39

六、积极推进科技金融结合…………………………………………….………………...40

七、努力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文化环境…………………………………………...40

八、深入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40

第五章 关于促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政策和措施…….42

一、加强基础创新研究与应用引导,扩张源头创新支持………..…………....42

二、强化人才聚集…………………………………………………………………………...43

三、调整产业链导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44

四、大力推行创新空间聚集发展…………………………………………..……………..45

五、完善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政策和措施………………………………..….……45

六、优化创业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和措施……………………………………….……47

七、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47

Page 5: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正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伴随

科技发展呈现体系化创新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发展及国际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加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快速变化态势。

(一)科技发展呈现体系化创新趋势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是通过研究和利用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

达到有效、便捷、低能耗、高产出等特定目的的方法和手段。二十世纪中叶以

来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

断涌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发明和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学科交叉和技术

融合加快,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速。如今信息、能源、

材料、生物等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相关科技的一项或几项重大

创新就可以带动发展并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这种体系化创新已经成为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必须适应和面对的新趋势。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

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根据 2002 年 7 月国家统计局印发

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空

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

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共五类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具有

与一般产业不同的特性。首先,新的观念变革、新的技术突破及重大领域之间

的综合性创新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早在 19 世纪中叶,人类

知识总量翻一番需要 50 年,到 20 世纪中期只需要 10 年,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

Page 6: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

人类知识总量翻一番已逐步由 5 年接近 3 年时间。1其次,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

不断加快。19 世纪,电的发明到应用时隔 282 年,电磁波通信时隔 26 年。20

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 7 年的时间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 1 年。221

世纪,用手机通过空间网络(包括卫星)自动控制各种家用电器,从提出思路

到商业化应用仅仅半年左右时间。第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与收益逐渐一体

化。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一般来讲,

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发展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一般为 5%-15%,比一般产业

高 2-8 倍,不过它具有更高于一般产业的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投入、

高回报已经被广泛证实。有关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在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方面

都不断注入资金,并注重创造优良科研工作环境,不断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费

用的投入,其回报也是明显的, 2000 年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信息产业创造

的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0%以上。3

(三)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加剧

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汹涌浪潮和诱人的经济收益,无论是国外典

型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国内重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激烈

的竞争。为了在 21 世纪保持领先地位,许多国家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

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各种措施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比较

鲜明的做法有加大科研投入、建设领先全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这种状况

更加剧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度。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状况来看,主要

强国都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视为 21 世纪的强国法宝。美国为保持在世界经济

中心的领导地位,在所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全面发展;日本 20 世纪 90 年代后

“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互动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已初见成效;欧盟

各主要成员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德国、英国、法国的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韩国在 21 世纪科学技术革新规划中确立了世界

[1] 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与河南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http://www.doc88.com/p-142665411938.html [2] 孙登高,刘春燕.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 .中国科技成果,2004 年第 2 期 [3] 王瑞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2005 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Page 7: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

第七科技强国的目标等等。4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己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

指标,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知识时代的支柱产业。

二、国外典型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分析

目前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比较典型地体现是部分国家和地区

所建设的领先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美国硅谷有着先进的创新创业文

化,是现代风险投资的发源地,引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潮流;英国剑桥

科技园以独特的产学研模式,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业,成为欧洲高新技术产

业研发中心;日本、韩国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创新集群发展为特色,依托人才聚

集、研发中心聚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台湾新竹科学工

业园是世界杰出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和制造中心,有着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形

成机制;印度班加罗尔是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它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

构建了全球知名完整软件产业链;爱尔兰以有效软件人才聚集机制支撑软件产

业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大软件集聚地。

(一)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文化研究

如上所述,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从事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的企业集合,这

充分体现了技术创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重大作用。然而,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

险活动,同时它也伴随着巨大的收益,这就是高新技术企业自愿投入资金所在。

尤其是技术创新初期和科研成果走向市场,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缺乏。一般

而论,银行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更注重风险的大小,因此,银行宁愿将资金贷

给那些具有稳定收益、风险较小的企业。5对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以高风险和高

收益为投资对象的风险投资更为合适,可以说风险投资是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出现

而诞生的,它更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或“催化剂”(如图1所示)。

[4] 李拓晨.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5] 陶永勇, 熊波.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4, 23(4): 70-74.

Page 8: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

图1: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流程

美国硅谷有着先进的创新创业文化,是现代风险投资的发源地,引领世界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潮流。硅谷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短短几十年的高速成长首

先离不开其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在这里聚集了惠普公司的惠利

特、普卡德,英特尔公司的诺斯、摩尔,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沃兹尼亚克,甲骨

文公司的埃里森,网景公司的克拉克,雅虎公司的杨致远等等,这些企业家和高

科技人员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无限渴望和不懈追

求使集成电路、个人电脑、互联网、航天飞机、激光技术等得以实现和发展。据

统计,2001年,美国硅谷地区共获得了6800多项专利。硅谷连绵不断的技术创新

一方面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生根、发芽和成长,另一方面浓郁了创新氛围,尤其

是产学互动的创新组织模式的开展为硅谷的壮大输送大量创新人才和技术。可以

说正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组织的紧密联系推动了硅谷的高速成长。6

硅谷骄人的成绩还得益于风险投资机制。硅谷是美国风险资本活动的主要中

心,一方面风险投资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使大批的高科技公司在硅谷得以

成长,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掀起了竞争和创新的浪潮,对硅谷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创

新文化的形成、深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创新、投资、创业,再创新、

再投资、再创业的良性循环,成为美国硅谷创新文化最富活力的体现。美国政府

基于风险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对国家未来的影响,在宏观政策和法律制度

对风险投资进行鼓励,对风险投资采取了税收优惠、提供补贴、信用担保、信息

[6] 高浏琛. 美国硅谷的创新文化 (下)[J]. 中外企业文化, 2004 (5): 26-27.

Page 9: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5

服务、放宽行政管理、预签订货合同等一系列扶植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二)日本、韩国创新集群分析

创新集群由企业、研发机构、协调支援机构等要素构成,是通过各个要素间

的分工合作,创造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实现竞争优势的组织网络。它包含“集

群”和“创新”两个层面的涵义。7集群具有丰富的产业层面的内涵,其发展过

程经历单纯集聚、产业集群两个阶段。一般来说,如果集群扎堆不具有集群式创

新优势,就产生不了自我增强的成长机制,那么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如美国新

英格兰地区高尔夫器材的企业集群。然而,日本、韩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却以创新

集群发展为特色,依托人才聚集、研发中心聚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

产业集群。

日本从 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腾飞到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经济

强国,实行的立国战略从早期的贸易立国到产业立国,但 20 世纪 90 年代后,

日本经济出现连续衰退现象,于是科技立国成为日本政界、企业、学界的共识,

时至今日,“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互动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在

日本已见成效。8比较典型的是日本九州半导体创新集群的发展,由图 2 可知,

九州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具备了创新集群所必需的各项要素,以政府为主导,将

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人才培养、创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并重视各创新要素间的

联系和合作。时至今日,日本推动区域创新集群发展的主体由政府部门转向行

业协会;并在整合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

构等的基础上,创建了包含成员组织及其运行机制在内的创新平台;已形成了

学习型区域和社会网络;还利用领先公司及其技术权利作用,区域内技术外散、

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 促进创新协同。9

[7] 康青松. 日本创新集群的发展及启示——以九州半导体创新集群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3):

57-60. [8] 王建刚, 于英川.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4, 23(1): 92-95. [9] 倪外, 曾刚, 滕堂伟. 区域创新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以日本创新集群为例[J]. 地域

研究与开发, 2010, 29(2): 1-6.

Page 10: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6

图 2:日本九州半导体创新集群

韩国 2005 年启动创新集群项目,并且产业主导的集群创新取得了斐然成

绩,2011 年和 2005 年公司产出相比,生产力增加了 74.1%,出口增加了 79.7%,

而雇员人数仅增加了 19.1%。10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以政府规划为

主导,制定和完善有关科学技术的法律和制度,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据统计,

韩国对研究开发的投资已有 50多年,政府 R&D 经费预算规模超出 10万亿韩元,

2010 年和 2011 年分别达到 14 万亿韩元和 15 万韩元,2012 年更是达到 65 万

亿韩元以上;2、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韩国作为科

技发展的后发国家,自主研发能力差,因此韩国选择了一条引进技术,扩大生

产的科技发展模式,并在引进的过程中加以研发和创新,数据表明,1962—1994

年间,韩国企业引进技术总计 9196 件,其中 70、80 年代引进的件数达到 64%,

至今,韩国已掌握诸如 IT、汽车、半导体等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在一些领域

可以与发达国家竞争;3、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

培养,韩国主要采取自主培养、出国研修和引进人才三种途径提升科技人才结

构,过去 30 年中,R&D 人力资源的数量增加了 93 倍;4、产、学、研相结合,

着重以企业等技术需求者为中心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在发展创新产业集群

时,韩国不仅与本土的产业集群合作,还和其他国家联合发展,如与中国开博

览会、学术会议,和日本举办技术研讨会等,2008 年韩国《产业技术白皮书》

[10] 创新集群增强企业产业竞争力 http://www.tetimes.com/content/2012-11/21/content_7415419.htm

Page 1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7

显示,在共 26773件研发项目中,产学研的合作研究项目为 12995件,占 48.5%,

产学研合作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 56.7%。

(三)台湾新竹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越来

越起主导作用。受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影响,台湾当局决定实施以“科技升

级”带动“工业升级”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新竹科学

工业园区就是在此背景下设立的,被公认为是亚洲三个主要科学园区(另两个为

日本筑波、韩国大德)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素有“台湾硅谷”的美誉。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这一时期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一系列优惠

政策吸引高科技公司到园区内投资建厂;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

高科技产品标准化生产主导阶段,这一阶段园区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企业数量

增长迅速,跨国公司在园区内占有重要地位;三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

期的定位调整阶段,这一时期民间资本大举进入,政府失去先进技术资源和主要

资本的主导地位,独立研发的起步使得跨国公司的地位同时受到削弱;四是21

世纪以来的研发活动为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土地瓶颈问题(园区开始向新

竹外部扩张,例如建设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并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导向侧重于

研发设计。目前新竹科学园区已形成集成电路产业、光电产业、电脑及周边产业、

通讯产业、精密机械产业及生物技术产业六大特色产业集群。11

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形成机制可以看出,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生产要素状况固然是取决于集群是否成功的相

互作用因素,然而,机遇和政府也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台湾当局正是

认识到了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因而为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金

融支持和制度安排,实现了科技园与教育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以及政策引导发

展和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良好互动,符合波特的集群六要素钻石模型(如图3所

[11] 高雪莲, 翟启江. 基于钻石模型的集群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张江, 新竹与筑波的案例[J]. 中国科技

论坛, 2009, 11: 142.

Page 1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8

示)。

图3:波特集群六要素钻石模型

(四)英国剑桥产学研模式研究

产学研合作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要素效率等方面作用重大,是

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英国是较早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成

功的国家。到 19 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剑桥大学首先与工业建立了联系,其中

达尔文 1881 年创办的剑桥科学仪器公司可以说是英国产学研合作的先驱。到

20 世纪 70 年代,围绕剑桥大学逐步形成了科技工业园区,短短几年间在剑桥

市及其周边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高技术公司,这就是所谓的“剑桥现象”。12其

后,“剑桥现象”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到 2008 年,剑桥地区已经出现了 1400

多家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并同时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了欧洲最

为先进的高科技创新集群。

英国剑桥产学研合作模式尤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剑桥作为国际著名的大

学城,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尤其是在物理、计算机和生物

科学等方面极具优势,它更容易吸引全球的高素质人才来此学习、创业或工作,

据统计,剑桥地区高技术公司占有 1/3 的大学生雇员 70%来自剑桥大学,许多

[12] 祝东伟. 国外产学研合作典型模式的研究与启示[J]. 中国科技产业, 2007 (12): 78-81.

Page 1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9

高技术小公司如激光扫描公司、西普数据公司、分光小系统公司等就是从剑桥

大学各院系衍生出来的。其次,剑桥大学一直与产业界保持广泛的联系,同相

关企业合作,建立研究所、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例如与美国微软合作建立“微

软研究实验室”,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建立“日立剑桥”等。再者,剑桥大学注

重创造一种与工业联系的环境,比如允许教研人员在工作之余为产业提供咨询

服务、讲学或参加企业的专家委员会。这种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和技

术咨询机构三大创新主体的独特产学研合作网络是剑桥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剑桥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被称为剑桥地区的“技术提供

者”。13

(五)印度班加罗尔承接产业转移及软件产业特色发展研究

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城市的代表,印度班加罗尔承接了产业转移的重任。班

加罗尔的传统产业是以丝绸纺织为主的轻工业,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城

市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20世纪90年代就以“印

度硅谷”闻名于世。如今,以软件技术为代表的IT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班加罗尔

成为世界信息科技中心,甚至在某些领域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

力。14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班加罗尔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

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与印度其他城市乃至世界主要城市相联系;二

是学术资源丰富,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科学之城,聚集了10所大学、70所技术院校

以及28个国家级和联邦级的研究机构,每年向软件产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

软件产业的腾飞准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三是政府积极的政策支持,确定了优先

发展软件的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尤其重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

四是廉价的劳动力,班加罗尔利用时差优势和语言优势承揽了大量业务,正是因

为印度丰富且又相对廉价的信息技术人员,使得国际市场的开拓才成为可能。15

[13] 世界八大科技园区扫描 http://www.doc88.com/p-915952575199.html [14] 夏海力, 廖瑛. 印度班加罗尔的经验对苏州市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6(3):

44-47. [15] 王伟, 章胜晖.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投融资环境及模式研究[J]. 浦东开发, 2012 (7): 58-59.

Page 14: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0

印度班加罗尔不仅抓住了产业转移趋势,成为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也有

侧重地发展软件产业。自从1991年印度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班加罗尔

软件产业科技园成立以来,园区以软件组件和维修服务为主要业务,1995年—

2000年以电子商务、ERP为主要业务,2001年—2004年转以系统整合、软件外包、

BPO为主要业务;近年来转向以IT顾问、IT委外服务为主,业务范围和客户数量

不断扩大。班加罗尔已有高科技企业5000多家,全球软件开发评级CMM的最高

等级是五级,印度拥有58家,其中33家就在班加罗尔,可以说印度班加罗尔构建

了全球知名完整软件产业链。

(六)爱尔兰软件人才聚集机制研究

科技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技术创新,

发展的关键是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爱尔兰软件产业取

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密不可分。16

30 多年前,爱尔兰政府已经认识到世界将进入信息时代,于是决定在著名

的“三一学院”创建计算机系,并在各地建立了 12 个技术研究院,以培养适

应未来发展的信息技术人才。随着学历教育地发展,爱尔兰对本国学生实行免

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并且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

程序语言等实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软件专业第三学年一整年都在生产第一线

学习,第四学年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独立设计,由此可见爱尔兰与信息技术相关

的学位技术含量非常高。此外,针对国外人才占爱尔兰软件人才半壁江山的状

况,爱尔兰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外软件人才,如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以来,为所有欧盟成员国学生提供免费高等教育。17

除学历教育外,政府也很重视专业机构的职业培训,尤其是市场急需的初

级技术人才和中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爱尔兰采取以发展使用技能教育为主的分

流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政府为专科院校放宽政策,是

大部分学生都能进入技术学院学习各类使用技术;在今年通过工作许可系统和

[16] 刘喜丽. 爱尔兰多措并举推动软件产业发展[J].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2 (1): 25-28. [17] 韩国爱尔兰以色列三国科技园研究

http://www.innofund.gov.cn/gxq/gjjy/201312/ff0f3f1eb29f439083f3244f323fcdf1.shtml

Page 15: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1

教育系统改革,为其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增加 2000 名专业人才等等。这种贴近

社会需求的教育结构,使其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爱尔兰

培养的信息技术人才,被认为比美国的更加训练有素,也更具创造力。

此外,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也起到重要作用。爱尔兰政府为企业提供多种

财政补助,主要包括资本补助、就业补助、研发补助与培训补助,使得企业自

主建立培训机构成为可能。对于爱尔兰本土大型软件公司和微软、英特尔等国

际信息技术公司而言,不仅可以对公司内部的开发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进行

前沿技术培训,它们完全有能力提供大量资金与爱尔兰联合办学,以培养适时、

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

由此可见,爱尔兰非常重视教育,数据表明,爱尔兰教育支出占公共支出

的 14%左右,在欧洲位居前列,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

爱尔兰被评为欧洲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爱尔兰这种国家、企业、私人并举,

产、学、研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聚集了

多层次软件人才,爱尔兰已迅速成长为软件产业大国。18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如今爱尔兰已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软件设计开发、电子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人

员,使之成为世人瞩目的 IT 产业大国。

三、国内重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在之后的 1995 年到 2005 年的 10 年期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了 8 倍有余,产业规模由 4098 亿元增长到 34429 亿元;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经

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 105 个高新区的总收

入已经超过了 16 万亿元,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 13.6%。

2013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2293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8%;当年研究

[18]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暨优秀企业 CEO 代表团爱尔兰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ba993010124ft.html

Page 16: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2

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119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6%,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 2.09%;其中,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光伏太阳能等产业应用规模和产

业竞争力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占经济结构比

重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支撑,而且是提升中国

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深圳之外,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等还发展成为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一)北京中关村

1.发展历史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早是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

电子一条街”。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国务院先后 5 次对中关村的

发展和建设做出重要决定和调整:1988 年 5 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

业开发试验区,由此中关村便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在 1999 年 6 月,

国务院又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2005 年 8 月,国务院更一步做出关于

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策;2009 年 3 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

主创新示范区,明确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即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 2011 年 1 月 26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

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2012 年 11 月 13 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规模和布局,此举成为

中关村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19

2.产业形态

中关村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规划建设,已经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产业为优

势,以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和新能源四大潜力产业为代表

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聚集了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

新技术企业近 2 万家,并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发展成为

首都跨行政区的高水平产业功能区。

3.技术创新

中关村不仅拥有全国最顶尖最优秀的科技研发资源,而且具有全国领先的

[19]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http://www.zgc.gov.cn/

Page 17: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3

创新基础条件。大批的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在这里涌现,为

航天、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创新

成果有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此外,

中关村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过 50 项,承接的“863 项目”占全国的

四分之一,“973 项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创制了 TD-SCDMA、McWill、闪联

等 86 项重要国际标准,798 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中关村技术交易额达到

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 8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

4.人才资源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 41 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

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 206 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67 个,国家工程研

究中心 27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8 个;大学科技园 26 家,留学人员创

业园 34 家。中关村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

新创业基地”,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 1.5 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 6000 家,是

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目前,北京市共有中央“千人计

划”人才 770 人,其中 80%在中关村地区。“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 368

名人才,80%聚集在中关村地区。成长出以联想的柳传志、百度的李彦宏、博

奥生物的程京、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科兴生物的尹卫东、碧水源的文剑平、

神雾热能的吴道洪、创新工场的李开复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新老企

业家。

2011 年 3 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 15 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

《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加快建设

人才特区。为更好的吸引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和

北京科技大学于 2012 年合作共建了“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自 2012 年 5

月 3 日开业以来,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已入驻企业达 70 家。其中,通过

评审批准入驻的高端人才创业企业 22 家,入驻企业中“千人计划”入选者创

办的研发机构及创业企业 9 家、“高聚工程”入选者创办的创业企业 4 家、“海

聚工程”入选者创办的创业企业 1 家、金种子企业 2 家、“瞪羚企业”2 家,有

5 名入驻企业领军人物申报并成功当选“2012 年度首批高聚工程”。

5.经济指标

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展,拉动经济增长效应显著。2012 年

Page 18: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4

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 2.5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

值超过 3600 亿元,占北京市 GDP 比重达到 20%,比上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企业实缴税费达到 1500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60%;企业利润总额 1730 亿元,

同比增长 13%;实现出口 230 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总额近四成;企业科技活

动经费支出超过 900 亿元,同比增长 25%。

(二)上海张江高新区

1.发展状况

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基地。1999 年上海

市实施“聚焦张江”战略,张江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张

江园区”作为国内自主创新的主要承载地、中国高科技园区的重要名片,其品牌

影响力也快速提升。2006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

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 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张江高新区

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园区被列为核心园,规划面积扩大至 75.9 平方

公里,包括原张江高科技园区、康桥工业区、国际医学园等区域。[20]

2.主导产业

经过 20 年的开发,上海张江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技术密集、

布局合理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张江高新区培育了一大批具备自主

创新能力的企业,初步构建了以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为主

导,新能源、光电子、新材料、民用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新兴

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了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在内的完整

产业链,共有146家企业,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 200亿元,同比增长 55.5%,

占全国的 20%,占全球份额超过 1%。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的明星企业,如芯片

制造的中芯国际、芯片设计的展讯和材料装备的微电子。

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从新药探索、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

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的完整创新链,聚集了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

科研院所及配套服务机构 400 多家,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专业 CRO 机构

集聚度最高、承接研发外包业务最活跃和国内创新药物研发数量最多的区域,

还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的明星企业,如微创医疗、复旦张江等。

软件及文化创意产业以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影视制作为重点,累

[20] 张江高科技园区 http://www.zjpark.com/Default.aspx

Page 19: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5

计引进 300 余家文化类企业,包括盛大网络、第九城市、网易。其中,经认定

的文化创意、数字出版企业达到 250 余家。2010 年,文化产业及软件营业收入

553.58 亿元,同比增长 38.3%。

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物燃料、水处理、生物脱硫、环

保设备、环保服务等细分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集聚了如凯能、林洋电

子、理想能源和益科博等新能源企业。

3.创新要素

张江高新区在创新方面极具优势,其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资本要素、创

新创业人才等各要素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水平发展[21]。

研发机构集聚。园区内集聚了 9 所高等院校,经认定的研发机构 168 家(其

中,国家级 10 家,市级 21 家,区级 137 家),公共服务平台 42 个。

科技成果集聚。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16 个重大专项中的

5 项。其中,国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专项 44 个项目中,张

江占 7 项;国家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专项,张江占 22 项;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张江获得支持的项目 99 项,占全国 10.2%。参与国家

重大课题 216 项,其中 863 计划 129 项、973 计划 17 项、科技支撑计划 35 项、

国家自然基金 31 项、国际合作 4 项。园区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历年累计达 22215

件。

资本要素集聚。园区各类创业投资机构累计 189 家,管理的基金总数达 423

亿,累计投资园区企业 126 家。累计已上市企业 21 家、已与券商签约新三板

的企业 8 家、已改制的股份公司 43 家;张江担保中心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达

25 亿元,在保余额 14 亿元;与上海银行合作开展的“千人计划”绿色通道,

已放款 4 家企业,贷款担保项目近 5000 万元;首笔 10 家企业参与发行的用于

产业化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募集资金 7 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企业数最多、

同期成本最低的集合票据。

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截止 2010年,园区从业人数约 17万,其中,博士 4183,

硕士 2.7 万人,占从业人员约 20%;国家级专家 215 人,其中,两院院士 18 人。

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1 人,占全国约 2%,占全市 1/8 强,占浦东新区约 1/2,

其中创业类 18 人,占全市创业类的 60%,占全国创业类近 7%。通过大学科技

园和孵化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吸收上海和长

[21] 沈开艳,徐美芳.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集群模式特征及主要政策[J].社会科学.2010.6.

Page 20: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6

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基地。中组部在全国批准了 67 各引进海外高层次

人才的基地,6 个在张江高新区内;已批准的 700 多位海外高层次人才,94 名

在张江高新区内工作。

4.经济发展

自 1999 年“聚焦张江”以来,张江高科技园区经济飞跃发展,其经营总收入

的年均增长在 40%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 30%以上。2008 年底,园区进

驻企业达 1540 家,园区工业总产值 421.4 亿元;经营总收入 839.7 亿元;固定

资产投资 98.3 亿元。2010 年底,园区累计注册企业 7169 家,资产总额 3290

亿元,吸引合同资 133 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240 亿元;实现经营总收

入 1557 亿元,同比增长 36%,其中工业总产值 577 亿元,同比增长 33.6%;经

济总量占浦东的 10%,占全市的 3%;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333 家,占全市的

11%,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97 家,占全市的 44%。2012 年底,园区累

计注册企业 9164 家,实现经营总收入 4200 亿元,同比增长 13.5%;工业总产

值 2084 亿元,同比增长 19.75%;固定资产投资 206 亿元,同比增长 1.93%;

税收收入 189.15 亿元,同比增长 10.6%。张江高新区已成为浦东发展的重要增

长极。

(三)天津滨海新区

1.新区状况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 1988 年建立,1991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

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 97.96 平方公里,包括华苑科技

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六部分。

[22]

2001 年,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先进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2005 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全国首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

园区”,核心区华苑科技园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创建 ISO14000

国家示范区;2006 年,核心区滨海科技园成为科技部和天津市共建的全国第一

个国家高新区;2009 年,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科技部首批创

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2.发展特点

[22]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http://www.thip.gov.cn/

Page 2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7

天津滨海新区以双轮驱动的路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以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以大乙烯为核的现代石化,以大机车、新能源汽车和现

代冶金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白手起家谋划新兴

产业,滨海新区以大项目为抓手、高起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航空航天与超

级计算机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随着新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涌

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绿色能源、软件及高端

信息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五个具有较强竞争

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参与产业高端分工、创新浪潮持续涌现、骨干

企业规模带动、配套企业链条不断延伸的产业创新集群。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已具备了建设高水平自主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基础

和条件。[23]

3.经济成果

建区以来,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主

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 30%以上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滨海高新区经济规

模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05 年到 2010 年间,滨海高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达到 35.3%。近几年,滨海高新区经济运行良好,高新区产业规模快速做大,

经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2012 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68 亿元,在全

市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占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5.19%;工业总产值

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提前完成了 2012 年初赶超路线图制定的目标;产业结构

出现明显转型,高技术服务业强劲增长,2012 年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占高新

区销售收入比重达到 19.5%。

(四)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园区概况

1990 年 11 月,苏州高新区在“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精神下开

始开发建设;1992 年 11 月,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7 年被确定为首批向 APEC 成员开放的亚太科技工业园;1999 年,苏州高新

区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内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0 年,外经贸部

和科技部将新区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2001

[23] 马红瀚,周立群. 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 年第 11 期

Page 2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8

年,新区被批准建设国内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2003 年 3 月,国务

院批准其成立出口加工区,并在 2003 年 12 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首批国

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13 年,在省发改委和省商务厅的帮助下,苏州高新区

下属苏州科技城与高邮经济开发区实现南北共建园区。[24]

2012 年苏州高新区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获批全

国首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高新区建设 20 周年先进集体。

区内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企业和专业管理公司共近百家,资本规模达到 100 亿

元。累计获批各类科技领军人才 308 人次,其中姑苏领军人才 50 人,省“双

创”人才 31 人,集聚国家“千人计划”28 人,省创新团队 4 家。

2.生态优先

苏州高新区开发伊始,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在

开发过程中以环保规划为龙头,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积极治理区域老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在 1999 年 9 月新区就被国家环

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家 ISO14000 国家示范区,2001 年 2 月又被国家环境总局

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环保高新技术园,到 2003 年 12 月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

业示范区建设规划通过论证。高新区把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

园区作为全区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国家生态工业园建设工作作为"二次

开发"、提升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的抓手。目前,苏州高新区基本建设成为城市园

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的现代化新城区。

3.经济效益

2012 年,苏州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30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2 亿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90 亿元,工业总产值 2575 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

额 350 亿美元,其中出口 217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10 亿美元,新增注册内

资 225 亿元。2013 年 1-9 月份的 GDP 达 633 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 460 亿元。

全区 GDP 增长速度保持稳定增长,呈现出逐季提高的态势,2013 年第一季度

增长 8.5%,第二季度增长 9.2%,第三季度增长 9.5%。

[24] 苏州高新区 http://www.snd.gov.cn/snd/

Page 2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19

第二章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深圳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使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渐成长

为深圳市支柱产业。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曾创造了十年年

均增长速度超过 50%的神话。目前,深圳的高技术优势产业主要是通信产业、

数字视听产业、计算机及外设产业、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软件与服

务外包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其中,新一代移动通信、超材料、基因测序和基

因组分析等技术全球领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还拥有华为、中兴、腾讯、比亚

迪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

一、深圳高新产业发展概况

(一)总体规模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高新技

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其产业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不断上升,支柱作用日益

显现,逐渐成长为深圳市第一支柱产业。2013 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14133.00 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8649.00 亿元。近

10 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取得了惊人成绩,表 1 和图

4 所反映的就是 2005-2013 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情况。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亿元

年份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具有知识产权的高

新技术产品产值

Page 24: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0

图 4: 2005—2013 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表 1: 2005—2013 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情况

年份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亿元)

具有知识产权的高新

技术产品产值(亿元) 占比

2005 4885.26 2824.17 57.81%

2006 6309.66 3653.29 57.90%

2007 7598.76 4454.39 58.62%

2008 8710.95 5148.17 59.10%

2009 8507.81 5062.1 59.50%

2010 10176.19 6115.89 60.10%

2011 11875.6 7220.36 60.80%

2012 12938.82 7888.41 60.97%

2013 14133 8649 61.20%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网址: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nj/)

(二)行业构成

深圳市高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及新

能源、环保及其他产业。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从 2001

年起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 90%左右;此外,

新能源及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也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表 2 为近

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中各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情况。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地位不断增强,生物

技术和新能源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特点。2010 到 2012 两年间,电

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 26.74%,新能源及新材料增速 30.44%,光电

一体化增长 27.49%,生物技术增长 32.56%。

表 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单位:亿元)

年份 电子信息产业 新能源及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生物技术 环保及其他

Page 25: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1

2012 11360.2 722.5 625.7 134.1 89.3

2011 10451.08 650.9 574.62 119.88 79.13

2010 8963.26 553.88 490.78 101.16 67.11

数据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网址:http://www.szsti.gov.cn/info/data)

近年来,深圳市重点扶持和发展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

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对

深圳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日益增强,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2013 年全年深圳战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 5002.50 亿元,增长 20.5%,比我市经济平均增速高 10.0

个百分点;占全市 GDP 比重达 34.5%,比上年提高 4.6 个百分点。2013 年深圳

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值中六大产业比重构成情况如图 5 所示,其中,生物产

业、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三大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产值增加值见表 3。

表 3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年份 生物产业 互联网产业 新能源产业

2013 228.28 590.59 335.97

2012 205.03 356.91 325.26

2011 174.96 1380.72 254.1

2010 141.1 1160.98 182.38

数据来源: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网址:http://www.szjmxxw.gov.cn/Index5.shtml)

Page 26: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2

图 5: 深圳市 2013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构成

(三)创新水平

深圳市专利申请逐年增加,专利授权高速增长。2012 年,深圳每百万人国

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2946 件;同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强企业中,

深圳占 5 席,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734 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727

件)、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1099 件)位列前三。截止 2012 年底,

深圳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 52768 件,专利密度为 50 件/万人,远远高出国

家“十二五”规划 2015 年每万人 3.3 件的目标,高居全国榜首。表 4 为 2006-2012

年深圳市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表 4 深圳市 2006-2012 年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年份 专利申请总量(件) 同比增长 专利授权总量(件) 同比增长

2006 29728 41.97% 11494 28.00%

2007 35808 20.45% 15552 35.31%

2008 36249 1.23% 18805 20.92%

2009 42279 16.63% 25894 37.70%

2010 49430 16.91% 34951 34.98%

生物产业

4% 互联网产业

12%

新能源产业

7%

新材料产业

6%

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

44%

文化创意产业

27%

Page 27: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3

2011 63522 28.51% 39363 12.62%

2012 73130 15.13% 48662 23.62%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网址: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nj/)

图 6: 深圳 2006-2012 年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深圳 PCT 申请持续领先全国。2013 年,深圳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

利申请量持续十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 48.09%。在 2012 年,深圳 PCT 国

际专利申请量 8024 件,其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

(3906 件)继 2011年之后再度蝉联全球冠军,领先第二的松下电器公司(2961

件)近千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 1801 件位列全球第四;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

究院专利申请量占全球超材料领域的 85%以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

股份有限公司在 LTE技术领域的基本专利占全球的 1/5。

表 5 2006-2013年深圳 PCT(国际专利)增长情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深圳 PCT 1661 2170 2709 3800 5584 7933 8024 10049

全国 PCT 3910 5456 6089 8000 12337 17474 19926 20897

深圳占全

国比例 42.48% 39.77% 44.49% 47.50% 45.26% 45.40% 40.27% 48.09%

38.66%

43.43%

51.88%

61.25%

70.71%

61.97% 66.54%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比率 件数

年份

专利申请总量

专利授权总量

专利授权量占专

利申请量比率

Page 28: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4

数据来源:深圳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网址:http://www.szscjg.gov.cn/?channelid=0)

图 7: 深圳市 2006-2013 年 PCT 国际专利申请情况

深圳市企业科技人员和经费支出数量持续大幅增长,社会研发投入水平持

续领先。2012 年,深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逾 25 万人,较 2011 年

增长 17%,科技活动人员规模稳步增长;企业科技活动项目经费总额逾 530 亿

元,同比增长 14.1%。表 6 为 2006-2012 年深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

况。2013 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 500 亿元,占 GDP 比重提高到 4%,居

全国领先水平。近年来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见表 7。

表 6: 2006-2012 年深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

(万人)

10.1 11.6 16.2 16.2 22.6 21.9 25.7

#R&D 人员 8.3 9.2 11.4 11.4 15.1 14.5 18.3

科技项目经费内部

支出(亿元)

147.4 183.6 243.7 309.7 395.4 464.6 530.1

#R&D 经费支出 131.8 156.5 197.2 240.3 301.5 372.6 439.0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网址: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nj/)

42.48% 39.77%

44.49% 47.50%

45.26% 45.40%

40.27%

48.09%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比率 件数

年份

深圳PCT数量

深圳PCT量占

全国PCT比例

Page 29: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5

表 7: 2008-2013 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全社会 R&D 投入(亿元) 260.39 296.56 333.83 430 493 580

占 GDP 比重 3.33% 3.60% 3.40% 3.66% 3.81% 4%

数据来源:深圳政府在线(网址:http://www.sz.gov.cn/cn/)

图 8: 2008-2013 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

深圳技术发明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持续增长。2013 年,深圳在继获国家技

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10 个奖项之后,又有 9 项科研成果获国家

科技大奖;腾讯、比亚迪等公司 4 项发明获中国专利金奖,占全国 1/5;第四

代移动通信 TD-LTE 技术国际领先,深圳企业获得 LTE 商用合同数全球第一。

2011 年登记合同的企业 958 个,增长 10.5%,其中,14 家企业登记合同数超过

100 个、增长 4 家,单个企业登记合同数最多达 721 个,并有 18 家企业核定技

术交易金额超过 1 亿元、最高达 4.3 亿元。表 8 为深圳市 2006-2011 年技术合

同登记情况。

表 8 深圳市技术合同登记情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3.33% 3.60%

3.40% 3.66%

3.81% 4%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比重 亿元

年份

全社会R&D投入

R&D占GDP比重

Page 30: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6

核定技术交易额(亿元) 42.2 42.5 64.3 76.9 85.2 98.2

合同数量 2754 3733 4630 5557 6914 9127

登记合同企业数 471 534 620 727 867 958

数据来源:深圳年鉴。(网址:http://www.sz.gov.cn/cn/zjsz/sznj/201306/t20130605_2155818.htm)

(四)人才资源

深圳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有相当规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圳引进人才学

历结构逐渐优化,人才素质不断提高。2010 年,深圳市通过调干及接受毕业生

引进人才 81506 人,同比增加 29.97%,其中,硕士和博士 12974 人、本科 55789

人、大专 12658 人。2011 年深圳引进人才 84748 人,其中硕士及博士学历人才

占 17.43%,本科学历占比 63.7%,大专学历占比 18.78%。深圳 2011 年引进人

才的学历结构如图 9 所示。

图 9: 深圳市 2011年人才引进学历结构

近年来,深圳市专业技术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如表 9 所

示)。2013 年末深圳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21.63 万人,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

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39.21 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5.2%和 4.2%。

表 9: 深圳市专业技术人才状况(单位:万人)

其它 0.09%

大专

18.78%

本科

63.70%

硕士及博士

17.43% 其它

大专

本科

硕士及博士

Page 3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94.01 98.58 103.12 108.79 115.66 121.63

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上 33.14 34.38 35.47 36.66 37.63 39.21

数据来源:深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网址: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gb/)

高层次人才在深圳正加速聚集。深圳市持续集聚产业高层次人才,2011 年

全年共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 289 人,其中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

域人才占认定总数的 35%,到 2013 年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 3033 人。2013

年深圳新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 10 个,累计引进 45 个团队,引进“海归”

人才接近 5 万人,76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深圳市高层次

人才状况如表 10 所示。

表 10: 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状况

累计认定高层

次专业人才 杰出人才

国家级领

军人才

地方级领

军人才

后备级人

2011 2060 4 132 996 928

2012 2414 7 159 1148 1100

2013 3033 9 185 1333 1484

数据来源: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公报。(网址:http://www.szhrss.gov.cn/xxgk/tjsj/zxtjxx/)

(五)经济实力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效益表现较好。2013 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14133.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9.3%,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8649.00 亿元,增长 9.6%。2013 年深圳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增

加值 228.2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3%;互联网产业增加值 590.59 亿元,增长

28.2%;新能源产业增加值 335.97 亿元,增长 14.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

加值 2180.30 亿元,增长 23.6%;新材料产业增加值 310.36 亿元,增长 11.9%;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 1357.00 亿元,增长 18.0%。2012 年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

值 12931.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9%,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产值 7888.41 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61.0%,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在

Page 3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8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电子信息产业 11360.20 亿元,增长 8.7%;新材料及新

能源 722.50 亿元,增长 11.0%;光机电一体化 625.70 亿元,增长 8.9%;生物

技术 134.10 亿元,增长 11.8%;环保及其他 89.30 亿元,增长 12.9%。可见,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经济贡献突出。

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也快于全市出口增速。2010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 1087.3 亿美元、增长 27.88%,高于全市外贸出口增幅 1.82 个百分点,

占全市出口总值的 5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为

30.9%)。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998.19 亿美元、增长 28.58%,

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 91.8%;光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 35.1 亿美元,增长 38.10%;新材料技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69 亿美元,

增长 42.42%。2012 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 52.0%,同比提高 1.2

个百分点。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经过 20 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深圳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速度、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等指标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这里通过分析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为深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

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一些研究探讨。

(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

1. 领先全国的产业发展规模

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内地其它城市相比具有规模优势。深圳高新技术产

业经过 20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具备相对规模,形成看以电子信息产业为

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全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在 2010

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就高达 1750 家,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比例从上

年的4%提升至6%,占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比例从上年的 31%提升至47%、

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认定机构中位居前列。截至 2011 年

底,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超过 3 万家,累计认定国家级高

Page 3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29

新技术企业 2113 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899 家。其中:740 家企业高新技术产

品产值超过 1 亿元,215 家企业超过 5 亿元,83 家企业超过 10 亿元,1 家企业

超过 1000 亿元。在 2013 年,深圳又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91 家。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在 2013 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 591 家,累计超过 3000 家。2010 年通过专家评审的深圳高新技术企业

中,上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已经有 129 家,近 3 年研发投入比例超过 10%的

企业 245 家、超过 5%的 581 家;近 3 年获得发明专利 479 项、实用新型专利

2315 项、软件著作权 2610 件、外观设计专利 815 项。处于行业领军地位、国

际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不断涌现,超千亿元企业 2 家、超百亿元企业 13 家,

华为、中兴公司跻身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 4 强,比亚迪公司成为全球新能源汽

车领跑者,腾讯公司跨入国际互联网产业第一方阵。2013 年,深圳新增重点实

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载体 176 家,累计 955 家。2013 年深圳

继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10 个奖项之后,又有 9 项科研

成果获国家科技大奖。目前深圳的 4G 技术、基因测序分析、超材料、新能源

汽车、3D 显示等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2.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创新体系和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

和发展,深圳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全国高等院校和科

研院所为依托的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四个 90%

以上”为主的特色研发模式和体制优势,即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

职务发明中的专利出自于企业。[25]同时,深圳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

系,帮助培育出一批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大族激光为代表的高新技

术产业的民族骨干企业。

3. 居全国前列核心专利与知识产权

深圳的技术竞争力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几年,深圳市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例都超过了 50%,并

且呈上升趋势。2011 年,深圳市专利申请量增长 28%,达到 63500 件,居全国

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 20%,申请量居全国第一。同时,2011 年深圳

[25] 宿慧爽,李春好.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集群培育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 年第

12 期

Page 34: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0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榜首,其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CT 申请量

为 2826 件, 名列当年全球第一。2012 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中,中国深圳中兴

通讯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为 3906件,继续保持全球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的

佳绩,当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 1801 件位列全球第四。截止 2013年底,中兴

通讯共有超过 5.2 万件专利资产,其中已经授权专利超过 1.6 万年,LTE 基本

专利数量全球占比 13%。2011、2012年中兴通讯 PCT申请量蝉联全球第一,2013

年全球第二。2012年,深圳市荣获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2013

年,深圳获 4项中国专利金奖,居各城市前列。

4. 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地位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迅速

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创新能力,深圳的战略新兴产业都具有很好的优势。

近年来深圳市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崛起,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增速为经济增速两倍以上,占本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25%,使深圳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深

圳拥有腾讯、比亚迪、海普瑞、迈瑞等在战略新兴产业各自领域都处于龙头地

位的一批“明星”企业,并有望成为继中兴、华为之后诞生于深圳的又一批国

家自主创新型跨国企业。深圳是国内城市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9年

深圳互联网产业规模约占全国 12%,已经有腾讯、迅雷、A8、芒果网等一批知

名本土企业,深圳华为、中兴已经成为覆盖了整个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全领域

的制造企业,阿里巴巴、百度在深圳建立区域中心。这些企业正在深圳形成产

业集群效应,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多个增长极。

5. 科技金融结合成效明显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较为发达,金融体系较为完善的城市,深圳在促进科技

与金融结合方面较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在 2007 年,深圳高

新区服务中心为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需要,成立的“深圳高新区创业投资

服务广场”聚集了国内外 80多家创业投融资机构,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多层次、

立体化的融资服务。到 2011年底,创投广场各机构拥有资金近 300 亿元,已投

资 50 多亿元,投资企业 126家,新三板改制 12家,担保融资 1709 家,银行中

小企业灵活贷款 82 家。2012 年,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

是深圳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迈出的重要步伐。“中心”一直发挥其资源优势和

成功经验,紧紧围绕服务企业这一核心,不断创新投融资服务,帮助企业拓宽

Page 35: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1

融资渠道,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打造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投融资服务平

台。

6. 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机遇

深圳市正努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可能给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

发展带来政策机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定位是先进创新区域的典型代表,担

负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使命。深圳经济特区

作为国内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有利于发挥深圳在

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创新环境方面的独特优势,率先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形

成国际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率先建立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通过全面激发创

新活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

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最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要求积

极优化产业组织形态、不断拓展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空间,这为深圳抢抓

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机遇。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很多方面有着领先全国的成就,但也存在有明显

不足。有关深圳高新技术发展现状及态势的深入分析表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

存在核心技术创新相对缺乏、人才竞争日趋严峻、产值增速相对下滑等影响到

高新产业发展前景的问题和不足。

1. 核心技术创新相对缺乏

虽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素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 50%,但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中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和前沿

技术的企业还比较少。比如,占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三分之二的计算机产业,

其核心前沿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几大跨国公司手中;IC 产业大多数企业从事的只

是封装工序,而对硬件核心起决定作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却掌

握在国外企业手中。由于缺乏自己的成熟完善的操作系统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的支持,深圳的计算机产业长期处于依赖国外的被动局面。毫无疑问,高新技

术产业如果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不仅利于本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不利于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

Page 36: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2

2. 基础研究实力不强,源头创新能力不足

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中,有科研活动机构的企业比例少,科技活动人员比重

小,R&D费用投入强度并不是很高。同时,深圳的技术环境优势不明显,在一流

高校、国家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方面比较欠缺。根据深圳市第二次全国R&D

资源清查公报数据可知,深圳市R&D 经费主要源自企业(占94.2%),政府资金

(占4.7%)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并且有限的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一样都明显向

试验发展(占98.7%)倾斜,基础研究(占0.2%)和应用研究(占1.1%)没有

得到足够的重视。深圳既缺乏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也缺乏参与或承接

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重点工程,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能力薄弱。忽视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直接结果就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源头创新不足,进而

导致深圳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26]

3. 人才竞争优势面临严峻挑战

深圳市第二次全国 R&D资源清查公报数据表明,深圳 R&D人员 14.59 万人,

比北京 R&D 人员少 10.71 万人,比上海少 2.46 万人。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推

出人才引进新政策,加大引才力度,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的争

夺战日趋激烈。约四分之一的留学人员选择在上海创业,在这方面深圳与北京、

上海相比并没有优势。与此同时,深圳的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廉租房经济适

用房等政策措施覆盖面窄、实施力度不足,也不利于企业留住年轻的技术人员。

在前所未有的内外双重压力下,深圳人才洼地优势被进一步削弱,不同层次的

科技人才都出现了紧缺现象。

4. 产值增速出现相对下降势头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呈现持续发展趋势,但金融危机以来增速下降较快[27]。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高,金融危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要高于其他一般

制造业,因此金融危机以来高新技术产值增速受的影响大。2006年深圳高新技

术产品产值 6309.66亿元,同比增长 29%;2007年此数据为 7598.76 亿元,同

比增长 20%。但金融危机以后增速下降较快,同比增速由 2010 年的 19.61% 下

降到 2013 年的 9.23%,并且,2012年的同比增速仅为 8.95% 。虽然这中间有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门槛提高的因素,但整体上仍然是不容

忽视的问题。

[26] 周轶昆.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与推进战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 年第 7 期

[27] 刘照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 年 12 月第 6 期第 25

Page 37: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3

第三章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

话精神,发挥经济特区敢闯敢试、开放创新的优势,以创造“深圳质量”为核

心理念,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把创新环境作为集聚优势科技资源

的第一吸引力,突出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着力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全面实施

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探索中国特色的创

新驱动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1.深化改革

发挥深圳改革先锋的机制优势,坚持以改革促创新。顺应世界科技革命新

趋势和创新创意创造新特点,敢闯敢试,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

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 创新驱动

创新是实现深圳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主创新已成为促进深

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当前深圳正面临着科技发展的攻坚期,要实施创新驱

动战略,瞄准前沿、突出重点,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努力推进集成

创新、协同创新,着力提升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实

现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提升深圳

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竞争力,努力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 人才为本

坚持人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突出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

Page 38: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4

地位与核心作用,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注重人才自主培养与外

部引进相结合,集聚各类优秀人才,造就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多

层次人才队伍,打造人才宜居城市。

4. 优势优先

面向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优先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生物、新

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挥信息技术融合渗透力强的特性,不断强化电子信息

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培育和发展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努

力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新路。

5. 全球视野

把握科技、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全球视野谋划研发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遵循技术和产业演进规律,拓宽全球创新资源吸纳渠道,努力构建区域和

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努力建设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战略目标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拥有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体系。逐步建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融合、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支撑有

力、结构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率先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

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要使深

圳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科

技体制改革创新“试验田”、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型企业孵化中心、

开放创新与合作的国际枢纽,逐步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

中心,基本形成一个拥有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一)建设世界领先的产业体系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为目标,大力开展产业核

Page 39: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5

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构建世界领先的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包括新

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

优势;全面落实未来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培育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生命健

康等产业。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

竞争力的企业。

(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

围绕构建开放型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目标,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区

域和国际科技合作,强化军民科技合作,以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

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

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产

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推进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和

科技基础平台、科技园区的建设,加强前沿技术与基础研究,突破产业关键共

性技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幅提升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建成多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切实落实深圳人才强市战略,面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科技

服务,在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培养引进领军人

才、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核心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打造

优质人才梯队,建设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卓越的科技人才队伍,筑就科

技创新人才高地。

(四)创建功能完善科技基础设施

着力建设若干具有世界水平的研发机构和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建成一

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形成充分完善的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服

务体系。推进大学城片区重点实验室群建设,加强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

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

Page 40: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6

技术中心建设,组织推荐有实力的实验室(中心)提升发展成为国家级和省级

实验室(中心)。构建集成电路和软件、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信息网络、生

物医药等领域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五)造就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与文化环境

推动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商务模式创新各方面相结合,形成

综合创新体系。 “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得

到进一步强化,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促使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和创

新潜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Page 4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7

第四章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思路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

重要意义。深圳要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支

柱性产业。继续大力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生命健康、海

洋、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不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度,努力突破一批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在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集中力量进

行攻关,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更为厚实基础。

二、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人才是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要坚定不移地把人才队伍建设放

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人才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第一要素的作用,积极培养

和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为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跃

升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

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

制,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造就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

技人才队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加强科技领军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

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注重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

发展高新产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争取更多高端人才入选中央“千

人计划”。

以引进和培育深圳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投

入,完善吸引、培养、使用、激励、服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政策体系,为其营

造安心生活、称心工作、专心发展、潜心提升的良好环境。

Page 4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8

三、改革和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以开放创新、精简高效、行为规范为

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科技公共服务,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

务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探索建立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市区联动的“大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科

技计划管理,促进政府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改革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增强

财政投入对全社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引入创投机制,发挥财政资

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全社会研发创新领域中来。

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把深化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

作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完善市科技研发计划,突出对原始创新和源

头创新的支持;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方式,改进评审程序与组织方式。根

据科研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科研经费的过程监管,改进科研经费使用的绩

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深化科技经费绩效和科技计划项目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按照“目标导向、

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建立健全科技经费绩效评价制度。

针对科技计划、机构、人员等不同对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

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内容和标准。继续开展科技

计划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坚持科研评价的创新和质量导向,避免频繁考核、过

度量化,使科研人员专注于科研活动。继续开展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推动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标准化评价。发展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指导和支持社会

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评价。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和公众参与

机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

奖励在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和创新模式、激励和表彰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科研学术环境,加强科技人

员学术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监督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惩戒。建立健全科

技经费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科技计划项目信用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Page 4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39

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源头创新支持力度

源头创新、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

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础研究和前沿技

术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长远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

和创新的源泉。深圳要加大对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方向、对未来新兴产业的形

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技术的前瞻部署和研发力度,积极抢占前沿技术

发展的制高点。财政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重大关

键共性技术的支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力争在若干科学前沿,突

破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形成一批重大产品和技术

系统。

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完善科技项目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扶持体系,创立

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加大科技

投入,为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激励企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促进

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研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

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五、大力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大力加强构建中小微企业孵化培育生态链。建立差异化服务的孵化培育体

系,实施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相结合的大孵化器战略,形成全过程、全

要素的孵化培育中小微企业生态链。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孵化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培训、辅导、咨询、法律、

会计、风险投资以及研发、试制、经营场地和共享设施,并加大对现有孵化器

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

兴办孵化器,为小型微利企业、创新团队和个人等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

预孵化等创新创业服务。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资

本化。

Page 44: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0

六、积极推进科技金融结合

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建立多渠道科技融资体系。着力利用财政资金

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加大科技投入,为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融

资环境。

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股权投资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高

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等场外市

场挂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加快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积极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融

资方式。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扶持股权

投资基金发展,落实我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

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引导国内外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

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努力营造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环境。通过利用我市股权投资基金政策,建设

股权投资服务中心,构建“一站式”综合型服务平台。同时,鼓励企业孵化器、

科技园区通过天使投资俱乐部、创业投资俱乐部等多种形式,汇聚创业投资资

源。

七、努力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文化环境

努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创

新跨界融合,促进创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合作。努力营造宽松、

宽容、宽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切实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让文化的力量熔铸

在全社会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弘扬

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

才、鼓励创新和敢于创新的社会风尚和企业家精神。

八、深入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扩大科技开放、加强合作交流是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深化改革开放

Page 45: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1

的重要内容。注意研究制定深圳市科技发展国际化战略,以全球视野搭建合作

创新平台,营造开放创新环境,充分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提升高

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有利于双边或

多边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积极与世界一流城市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

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

支持国外高水平科学家来深开展合作研究,支持深圳优秀科研人员到国外

开展合作研究与接受培训。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设立境外研发机构。支持国际

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在深建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积极推动民间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持续开展国际科技交

流活动,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形成分享世界最新研究成果、联合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机制与平台。

加大与港澳台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深入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形

成更加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支持有关方面与港澳地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

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推动研发平台和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互相开

放共享。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加强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对东盟、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的科技输出与合作,贯彻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深圳市与以

色列产业研发合作协议》,与以色列海法 HICENTER 签署的《技术转移合作框架

协议》,切实构建合作机制。进一步开拓新的合作国家和地区,推进与澳大利亚

UNIQUEST 签署的《技术转移合作框架备忘录》、与美国麻省理工合作备忘录的

后续工作。

Page 46: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2

第五章 关于促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政策

和措施

一、加强基础创新研究与应用引导,扩张源头创新支持

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强基础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

加大对科技基础条件和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科研机构运行机制和财

政投入体系,支持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重大工程、重要基地的建设。加强基

础研究指导、管理与服务工作,培育基础研究优秀项目,培养优秀青年科研人

员,争取更多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落户深圳。着力引进一批国家重点实

验室、工程中心、检测机构等国家级平台建立分支机构,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区

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继续提升各种研发平台服务产业

发展的能力,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发平台;以重大创新平

台为载体,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海内外创新团队在深圳开展创新创业和成果转移

转化活动。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基础工程,着力加强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了

深圳市源头创新能力。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建设充满

创新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例如光启研究院累计已

经申请专利 2150 件,占超材料领域全球专利申请的 85%以上。加快重大源头

创新成果产业化,加速在 3D 显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培育创新

型产业集群。

紧紧围绕深圳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快组建产学研创

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创新联盟组织化和制度化。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共性技术

创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联合攻关,加快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

创新联盟。继续组织联盟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订工作,以引领产业发展为

目标,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力争获取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进一步探索联盟的运行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

有条件的联盟向实体化运营模式转变,鼓励联盟成员以衍生公司、项目实体运

Page 47: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3

营、合资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引入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共同发展、长效合作的新机制。积极发展纵向型联盟,通过上下游结合,

吸引更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二、强化人才聚集

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系列政策和措施。重视高层次创新型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更多的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业人才、科技创

新团队,加强世界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高层次创新型

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吸纳青年

人才直接参与重大技术研发,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适合青年科技

人才成长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机制和制度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筹建

10 所特色学院。加大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力度,支持拔尖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到

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接受培训或开展合作研究,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

视野的中青年科学研究人才和后备力量。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在实施创

新人才推进计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引导和支持。支持

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重点依托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扶持和鼓励科技人

员的创新创业活动。积极为创业人才提供服务,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企业家和高

级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创业者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深圳市从 2010 年开始组织实施海

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以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为重点,吸引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和研发

团队来深创业创新。

改革和完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开阔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思路,提高人才政

策的针对性,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机制,建立覆盖

人才引进培养全过程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制定和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优

惠政策,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项目孵化、财政资助、融资担保、创业辅导等定

向促进服务及其他“一站式”便捷服务,搭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人

Page 48: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4

才发展环境,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深创业。将高端科技金融人才引进纳入我

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支持在深圳高等院校开展科技金融人才培训。探索建

立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科技保险经纪人、科技融资租赁经纪人等制度。

着力落实市人才安居工程和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改善科研机构人才居住条

件。落实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出入境便利、落户、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

保险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人才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

优化人才聚集发展环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多元化需求的特点,发挥深圳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优势,创造高品质的生

活休闲条件,开辟有效的人生价值实现通道,创新激发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

营造出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宜聚宜居宜创的人才环境。

三、调整产业链导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

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需要,围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

产业链跃升,一方面以突破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

在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共性技

术攻关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落实未来

产业专项扶持计划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

航天等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生命信息、健康管理、海洋电子信息、

海洋生物、航空航天电子、微小卫星等重点领域发展,创造未来发展新的竞争

优势。另一方面,加快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促进高新

技术产业化,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注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先进制造业。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

要坚持市场主导,但并不排斥政府的必要扶持。为此,深圳市政府需要继续以

适当的财税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有效地促进产业

技术创新,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Page 49: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5

四、大力推行创新空间聚集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调整力度,制定推进创新空间聚集发展的政策

和措施。依据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进一步调整完善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布局。

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创新基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取得良性发展。建设若干

专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推进莲塘互联网产

业集聚区、深圳国际生物谷等产业基地集聚区开发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网络、

生物基因及高端生物医学工程等重点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加快国家战略性新兴

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建设步伐。努力打造一批产业链关联效应明显的集聚区,

加快留仙洞、大沙河创新走廊等产业基地集聚区开发建设。

五、完善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政策和措施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围

绕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技术创

新载体提升工程,形成高水平、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创

新载体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1.培育创新型企业

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宏观引导,激励大企业加

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吸引高端人才,加快发展具有高成长性

与特色优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建立企业主导技术

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为核心,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在科

技项目安排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强化评价对企业创新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导向作

用。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牵头组织实施国家、

省、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承担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

程中心等建设任务。大力推进骨干企业科技创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高等院

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平台和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核心技术、共

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加大引进和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建

立健全企业总部引进、支持和服务体系,努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

Page 50: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6

力的创新型总部企业。加快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税收收入多的重大

科技产业集团。

2.深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完善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更具弹性和活力的组织形式,

建设一批产学研资用联盟。围绕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

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组织制定并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攻克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提升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

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建设发展质量,推进超材料工业技术、下

一代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高通量基因测序及组学技术等国家级创新载体建

设。

3.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室体系、

各类知识创新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形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服

务系统,加强面向重点产业和区域创新的公共科技服务。围绕关系高新技术产

业体系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

台。积极探索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健全产业公共创新平台体系;继

续加强各级工程中心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机制科学的技术创新平

台网络。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开放运行、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

公共技术平台对创新的支撑作用。

强化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加快建立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

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大力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关键共

性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管

理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

业共建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究,探索建设各类新型科研机构。

Page 5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7

六、优化创业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和措施

创新财政资金资助方式。在市科技研发资金设立科技和金融结合计划,通

过股权投资、再担保、联保贷款、集合债、银政企合作梯级贴息、委托无息借

款等方式,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通过发挥市区政府创业投资引导

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期、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领域企业。

进一步扶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落实深圳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有

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实施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创业

投资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等方式增强投资能力。进一步落实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

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

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2 年以上,可以按照其对中小高新技术

企业投资额的 70%,在股权持有满 2 年的当年依法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

税所得额。

七、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以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为目标,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鼓励各

行业、区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强专利信息开发利用,支持知识产权国

际化。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和行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保护知识

产权宣传活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水平。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池建设、专利申报、基础性专利研究与分析、专

利预警报告发布等,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要给予倾斜性支持,有重点支持

相关企事业单位申报相应领域的国内外发明专利。健全专利奖励、专业代理及

知识产权质押、孵化、成长、加速发展的产业化支持体系,重点引进和培育高

端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检测检验技术平台。

进一步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标准研制中的重要作

用。搭建标准创制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

导或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领域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

积极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形成具

Page 5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8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引导产学研各方联合推进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

制定和采用,支持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标准联盟。深圳市标准化专项资金

要进一步发挥资金引导和保障作用。

重视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

产权战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在注重

知识产权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力争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生

命信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

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国内技术标准,培育一批拥有核心

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注重打造深圳标准与树立深圳品牌的战略结合。以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标

杆,全面提升深圳产品食品质量标准,以更高的国际国内标准来创品牌、树信

誉、拓市场,增强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

Page 5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49

参考文献:

[1] 孙登高,刘春燕.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 .中国科技成果,2004

年第 2期

[2] 王瑞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2005 天津大学硕士

论文.

[3] 陈文玲. 全球现代流通发展趋势[J]. 商业时代, 2004 (20): 22-24.

[4] 李拓晨.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5] 田夫. 跨国公司与全球战略[J]. 科技潮, 1994, 9: 021.

[6] 陶永勇, 熊波.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4, 23(4): 70-74.

[7] 高浏琛. 美国硅谷的创新文化 (下)[J]. 中外企业文化, 2004 (5): 26-27.

[8] 康青松. 日本创新集群的发展及启示——以九州半导体创新集群为例[J]. 科技

进步与对策, 2012, 29(3): 57-60.

[9] 王建刚, 于英川.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4,

23(1): 92-95.

[10] 倪外, 曾刚, 滕堂伟. 区域创新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以日

本创新集群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2): 1-6.

[11] 王伟, 章胜晖. 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投融资环境与模式[J]. 财政监督: 财

会版, 2011 (002): 71-72.

[12] 高雪莲, 翟启江. 基于钻石模型的集群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张江, 新竹与筑

波的案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11: 142.

[13] 祝东伟. 国外产学研合作典型模式的研究与启示[J]. 中国科技产业, 2007

(12): 78-81.

[14] 世界八大科技园区扫描 http://www.doc88.com/p-915952575199.html

[15] 夏海力, 廖瑛. 印度班加罗尔的经验对苏州市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启示[J]. 科

技管理研究, 2006, 26(3): 44-47.

[16] 王伟, 章胜晖.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投融资环境及模式研究[J]. 浦东开发,

2012 (7): 58-59.

Page 54: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szstic.sz.gov.cn/kjfw/rkx/rkxcgsjk/201711/P...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本态势研究

50

[17] 刘喜丽. 爱尔兰多措并举推动软件产业发展[J].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2 (1):

25-28.

[18] 沈开艳,徐美芳.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集群模式特征及主要政策[J].社会科

学.2010.6.

[19] 马红瀚,周立群. 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 年第

11期

[20] 曾国屏,刘字濠.创新集群视角对中关村、张江和深圳高新区的比较[J].科学与

管理.2012年第 3期

[21] 宿慧爽,李春好.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集群培育研究[J].中国行政管

理.2012年第 12期

[22] 周轶昆.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与推进战略研究[J].科技创业月

刊.2012年第 7期

[23] 刘照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 年 12 月

第 6 期第 25 卷

[24]洪源.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03

[25]蒋媛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江苏经验借鉴[J].上海经济研究.2010 年第

11期.

[26]施勇峰,吕克斐,黄宏瞻,周恺秉.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通报 2013

年 1月,第 29卷第 1期.

[27]任海玲,孙兴莲,邵笑冰,袁波,李凯,孟明锐,陈小平.试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现

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