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自二零零一至零二年始,本校將增設十五個功能小組(見圖表一),隸屬於七...

122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Jan-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目 錄

    序言 …………………………………………………………………. P.1

    第一章 辦學使命及目標 P.1

    1.1 辦學使命 ………………………………………………. P.2

    1.2 辦學目標 ………………………………………………. P.2

    第二章 管理及組織 P.3

    2.1 領導能力 P.3

    2.1.1 專業能力 ………………………………………… P.3

    2.1.2 與教職員的關係 ………………………………… P.3 – 4

    2.2 策劃及行政 P.5

    2.2.1 一般行政 ………………………………………… P.5

    2.2.2 管理架構 ………………………………………… P.5 –7

    2.2.3 學校政策 …………………………………………. P.8 – 10

    2.2.4 各行政小組工作 P.11

    校務組 ……………………………………………. P.11 – 14

    教務組 ……………………………………………. P.15 – 21

    學術組 ……………………………………………. P.22 – 27

    訓育組 ……………………………………………. P.28 – 32

    活動組 ……………………………………………. P.33 – 36

    事務組 ……………………………………………. P.37 – 40

    總務組 ……………………………………………. P.41 – 44

    學生輔導組 ………………………………………. P.45 – 48

  • 2.3 教職員管理 P.49

    2.3.1 教職員人手與工作分配 …………………………. P.49 – 51

    2.3.2 教職員的協調與聯繫 ……………………………. P.52 – 54

    2.3.3 教職員的培訓及考績 ……………………………. P.55 – 57

    2.4 財政管理 ………………………………………………… P.58

    2.5 資源調配 ………………………………………………… P.59 – 60

    第三章 教與學 P.61

    3.1 全日制上課模式 ………………………………………… P.62

    3.2 課程內容 ( 正規與非正規 ) …………………………… P.63 – 64

    3.3 各科教學計劃 P.65

    中文科 ……………………………………………. P.65 – 68

    英文科 ……………………………………………. P.69 – 73

    數學科 ……………………………………………. P.74 – 77

    常識科 ……………………………………………. P.78 – 80

    美勞科 ……………………………………………. P.81 – 85

    音樂科 ……………………………………………. P.86 – 88

    體育科 ……………………………………………. P.89 – 92

    宗教科 …………………………………………….. P.93 – 95

    普通話科 …………………………………………. P.96 – 98

    資訊科技科 ………………………………………. P.99 – 103

    圖書組 ……………………………………………. P.104 – 106

  • 第四章 校風及對學生的支援 P.107

    4.1 本校學生在個人、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發展 …………… P.107 – 108

    4.2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 / 財政困難的學生提供的支援 ….. P.108 – 109

    4.3 與家長和社會的聯繫 …………………………………… P.110 – 111

    4.4 校風 ……………………………………………………… P.112 – 114

    第五章 學生的表現 P.115

    5.1 態度和情意發展 ………………………………………… P.115 – 116

    5.2 學業表現 ………………………...……………………… P.116 – 118

    5.3 學業以外的表現 ………………………………………… P.118 – 121

  •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

    三年(2001至 2004)發展計劃書

    序言: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原為「聖公會主風小學上午校」亦為聖公會監理委員

    會屬下 57 所小學之一,秉承聖公會小學之校訓「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積極培

    養學生效法主耶穌愛人的精神,勇於服務,樂於助人。

    一九七六年,主風小學在沙田瀝源邨創立,迄今已有 25 年,為該區兒童提供

    優質教育服務,深得家長們愛戴。二零零零年九月本校上午班更獲教育署分配位

    於馬鞍山寧泰路之「千禧年新校舍」,定名為「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首年開

    設 26班,學生約 900人,教職員共 56人,推行全日制上課模式。一年級至三年

    級採用活動教學,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及態度水平。除推行靈活而多元化課程

    讓學生作全方位學習,又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培養學生具備應變、創新、

    分析、判斷、自學、與人溝通及合作的能力,使其能面對社會急劇的轉變,為未

    來的成長奠下良好的基礎。

    本校制定三年發展計劃,以期確立發展方向,作為本校發展之基礎。此一發

    展方向以「愉快教學,愉快學習」,令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獲得均

    衡發展為總目標;同時務求配合近年教育改革的各項要點,提高學生掌握運用兩

    文三語和資訊科技的能力,使他們養成自學的精神,達至「樂於學習、善於溝通、

    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理想。

  • 第一章 辦學使命及目標

    校 訓

    非 以 役 人

    乃 役 於 人

    1.1 辦 學 使 命

    本校為香港聖公會辦學團體之一,將秉承耶穌基督訓諭,肩負「非以役人,乃役

    於人」使命,興辦教育。培育兒童養成基督化人格,認識基督教信仰並使他們在

    德、智、體、群、美、靈六育均有平衡發展,以達成全人教育之理想,使其一生

    能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有充分的自信,合群的精神,願意為社

    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

    1.2 辦學目標

    愉快教學、愉快學習

    樂於學習

    善於溝通

    勇於承擔

    敢於創新

    本校致力提供學生一個愉快而優質的學習環境,使能發展潛能、各展所長,又培

    養學生有充足的信心,懂得自愛及用愛心關懷別人,為他們的成長及未來奠下良

    好的基礎,使其對社會有責任感,能服務社群。

  • 第二章 管理及組織

    2.1 領導能力

    2.1.1專業能力

    本校採用行政主導措施,主任同工們組成行政會,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教

    務主任、學術主任、訓育主任、活動主任、事務主任、總務組主任及學生輔導主

    任,定期舉行會議,商議及推行校務。

    本校的行政人員已悉數接受大學教育,故本校的行政人員掌握了基本的行政、

    訓導及輔導知識,對本校的管理工作有肯定的幫助。

    此外,各行政主任所考獲之專業資格和曾接受的學術訓練,均與其所管核的工

    作範疇相關,如本校的現任訓育主任,曾於浸會大學修讀訓導課程;英文科主任

    曾於澳洲修讀英語培訓課程;帶領游泳班的主任導師也是考獲了專業資格的游泳

    教練。

    為貫徹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上述行政人員在近年和不久的將來,將不斷進

    修,充實個人的專業知識,為更好領導本校的工作而努力。

    2.1.2與教職員的關係

    本校訂定「愉快教學,愉快學習」為整體發展方向,乃基於本校有一群相處

    融洽、樂於互助的教師,為學校營造了一個歡愉的教與學的氣氛。而校長、主任、

    教職員與非教職員之間,除常互相幫助外,更能分享工作的苦與樂,彼此互諒互

  • 讓,互相尊重,互相照顧。因此,本校像一個大家庭,校長與各老師和職員雙方

    面努力建立一長期工作伙伴的關係;而各老師亦本於自發的精神,盡心盡力為學

    校工作,不以教學為一份餬口工作或職業,而視教學工作為個人生活的一部份,

    對學校很有歸屬感。

    二零零零年八月,本校由沙田瀝源邨的舊址遷到馬鞍山的千禧新校舍,在很

    短的時間內安排一切,順利喬遷。新學年各項工作能得以推行,正是本校上下一

    心的團隊精神的證明。

    融洽的關係、和諧的氣氛,已成為本校一項特點,這是許多學生家長的感受

    和欣賞;而這種氣氛亦使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經常臉掛笑容,不容易急躁

    生氣,教導學生時更具耐性與愛心;這不但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良性的影響,同時

    對學校整體運作的流暢性具正面的作用。本校在此互相感染的歡愉氣氛中,努力

    實現「愉快教學,愉快學習」的教學目標。

  • 2.2策劃及行政

    2.2.1一般行政:

    本校各科務及行政範疇,包括校務組、教務組、事務組、訓輔組、學術組、

    總務組及活動組,均依學校發展的基本政策制定各項具體工作,加以實踐;並在

    每年的工作計劃中詳列周年目標、具體施行計劃及評估方法,在學期末時進行檢

    討及評估,作為未來發展的依據。

    本校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檔案儲存系統,存放與一般行政有關的文件,方便

    有關人士隨時查閱及更新資料。除了校方儲存一套備用外,各主任及小組負責人

    亦印備一套與其工作範疇相關的文件及指引,方便隨時參閱。

    此外,本校自今年始設立危機處理小組,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訓育主任、

    輔導主任及教師,並制訂了防火演習、緊急疏散、學童自殺等應變程序。

    校方定期進行防火演習,提高學生的警覺性,並存檔備查。校內的安全設備

    如防火系統、保安系統及升降機均作定期檢查及維修,並存有紀錄備查。

    2.2.2管理架構

    本校為聖公會其中一間屬校,聖公會設有小學監理委員會,其規章中清楚闡

    述校董會成員的角色、職責及任務,以管理轄下的職員,並設有完善的諮詢和溝

    通機制,確保各級負責教學或非教學工作的職員有表達意見的渠道,以期達到結

    合眾人的智慧,發揮團隊精神的果效。

  • 自二零零一至零二年始,本校將增設十五個功能小組(見圖表一),隸屬於七

    個行政小組之下,期望整間學校的各項工作,各有所歸,分工明確。

    在本校管理架構內的各層組織會定期舉行會議,商討校政,簡述如下:

    A. 學校管理委員會:為落實校本管理的理念,本校設有學校管理委員會,每年舉

    行至少兩次例會。於學年始審議全年工作計劃,審批校務年報及工作計劃、財

    政預算;學年末檢討過往一年的工作。此外,委員亦隨時因應實際需要,召開

    特別會議,處理突發事件。

    B. 行政會議:隔每週舉行行政會議,讓行政人員全面參與校政。

    C. 全體教師會議:每年八月、一月及六月召開全體教師會議,以檢討各項校政和

    商議學校的發展方向。另每年撥出三天作教師發展日,兩天作退修會。

    D. 教師評核:本校採取雙向評核方法(教師之自我評核和校方評核)來評估教師

    之工作表現,在積極尋求改進的同時,增加相互的了解。

    E.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行會員大會,遴選教師和家長出任委員,任期兩年。並舉

    行若干次小組或工作會議,處理有關家教會之活動及會務。

  • 本校行政架構可見於下表:

    校董教師諮議會

    校務組

    教務組

    學術組

    訓輔組

    活動組

    事務組

    學校管理委員會

    校長、副校長

    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

    總務組

    *

    功能小組

    家長

    全體教職員

    家長教師會

    (圖表一:學校管理架構圖)

    * 功能小組: 為使學校之運作更具透明度,並且可以使學校之工作在集體負責

    與監督下,更臻完善。故設立功能小組,組別如財政小組、危機

    小組、活動教學小組、群集學校計劃小組、刊物出版小組、家教

    會小組、午膳後活動小組、課餘興趣小組委員會、校車及校服委

    員會、公民教育委員會、食物部委員會、書簿委員會、服務承諾

    小組、教師聯誼組及午膳委員會。

  • 2.2.3學校政策

    在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下,香港的學校教育必須實踐相應的措施,以配合全球

    的社經發展。本校未來的辦學方針,將一方面配合香港近年的教育改革,另一方

    面秉承聖公會的辦學宗旨及過去廿五年已營造的良好校風,訂定各層面的學校政

    策。

    A.學生方面: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本校在推行「學生為本」的教育政策方面,期望達到以

    下兩項目標:

    1. 本校將積極傳揚福音的訊息,帶領學生認識耶穌基督,效法其無私愛人的精

    神,勇於服務、樂於助人,使學生懂得自愛及關懷別人,向完美的人格趨附,

    健康成長,止於至善。

    2. 配合教育改革,為學生提供優質全人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

    靈各方面有均衡發展。同時致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

    樂於學習,發展潛能,各展所長,並期望每個學生能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的

    基本能力(包括運用兩文三語、基本的數學概念與運算、以及資訊科技的能

    力),為他們奠定終身學習的良好基礎。

  • B.教師方面:

    教師是最前線的教育工作者,一切教學政策之成敗,教師扮演著舉足輕重的

    角色。為求能貫徹本校的辦學理念,校方期望教師能達到以下三項目標:

    1. 認識本校的政策,並與輔導主任衷誠合作,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建立良好校

    風。

    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3. 鼓勵教師更有效地運用時間與資源來創造空間,進行課程剪裁和參與校本培

    訓,並作教學交流及反思。

    C.家長方面:

    除學校教育外,學生的成長與家長的教導有莫大的關係,因此,本校的教育

    政策涵蓋學生家長的層面,並期望達到以下四項目標:

    1. 讓家長了解本校的政策,協助子女適應學校生活。

    2. 鼓勵家長與教師緊密聯繫,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改進學生的品德。

    3. 增強家長與校方之協作,使學校的人力資源更形充實。

    4. 多作溝通培訓,使家長更能認清其角色與責任,對教育改革更為了解。

  • D.社區方面:

    善於運用社區資源,教學成效將事半功倍。所以本校將努力與所屬社區內有

    關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期望達到以下三項目標:

    1. 在所屬社區內,為本校樹立良好形象;

    2. 善用社區資源,發展校本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3. 教導學生多關注社會事務,培養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從而引導他們建立正

    確的價值觀,成為良好的公民。

    結合上述四個方面的校政目標,本校期望能在「愉快教學,愉快學習」的總

    目標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和鞏固學生的知識,提升整體學校的教學效

    能。

  • 2.2.4 各行政小組工作

    校務組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Ⅰ. 目的

    1. 行政方面

    a. 協助建立完善的行政架構,協調各行政組的工作,衷誠推廣校務,以

    達優質教育的理想。

    b. 配合教育署政策推行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SAMS),使校務工作系統電

    腦化。

    c. 統籌及推動資訊科技教育,運用多媒體電腦作教與學的工具。

    2. 教師方面

    a. 協調及加強校方與教師之間的聯繫和溝通。

    b. 編配主任、教師工作崗位和時間表,勞逸均衡;提供工作指引及備忘,

    以便有系統地推行校務。

    c. 協助安排教師在職訓練和進修,鼓勵教師參予有關教學的課程、座談

    會等,以提升教師質素和專業地位。

    d. 提供入職教師的指引和輔助,使其儘快適應本校的工作環境和氣氛。

    3. 家長方面

    a. 維繫校方與家長之間聯絡和溝通,以達學校的教育理想。

    b. 統籌及組織學校的家長日、開放日等,加強家長對學校的認識,促進

    相互的合作,教導及扶助學童的成長。

    c. 協助「家長教師會」的事宜,加強校方與家長的聯繫。

    4. 學生方面

    a. 鼓勵教師主動關懷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以身作則,樹立良

    好的榜樣。

    b. 協助各行政組發揮功能,與教師、家長衷誠合作,培養學生完美的人格和積極學習的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Ⅱ. 現況分析

    1. 優點

    a. 校方與教師予以衷誠的支持和合作,共同推廣校務。

    b. 教師的工作態度積極、認真,同事之間有和諧的工作氣氛。

  • c. 教師積極進取,不斷進修,對教育趨勢觸覺敏銳,有助全方位

    學習的的推行。

    d. 家長對學校的行政積極支持,提供意見;而良好的家長與教師

    關係亦有助推行校務,幫助學童的成長。

    e. 樂於接納合理和建設性的意見,維繫正確或公允的原則,建立

    積極的工作風氣。

    f. 本校有良好的校風

    g. 學生的質素頗佳,有助達到優質教育的理想。

    2. 弱點

    a. 教師工作繁瑣,雖全心全意致力於教學工作,惜未能各展所長。

    b. 教師工作繁重,未能專注在教師發展方面仍有不足之處。

    c. 有小部分的家長與子女欠缺溝通,因而對學校的政策和方針有誤解。

    Ⅲ. 目標

    1. 行政方面

    a. 平均編配及維繫主任和教師的工作,以配合學校的政策。

    b. 編配校內全日制時間表上的更改,以使教學工作更順暢。

    c. 為配合教育署政策,推行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SAMS),使校務工作

    系統電腦化。

    d. 利用寬頻上網,以便老師在互聯網上尋找適當的教學資料。

    e. 為本校的網頁內容不斷作出更新的資料,以能提供最新的活動資訊。

    2. 教師方面

    a. 鼓勵教師積極進修和參加課程,尤其是有關資訊科技教育的培訓。

    b. 充分利用「額外資源為教師創造空間」的撥款推行學校的計劃,為

    教師創造空間。

    c. 統籌及策劃「教師發展日」之工作。

    3. 家長方面

    a. 利用互聯網作為維繫校方與家長之間聯絡和溝通的渠道。

    b. 協助「家長教師會」活動的推行,加強校方、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

    繫和溝通。

    c. 統籌「家長日」的工作,加強家長對學校政策的認識。

    4. 學生方面

    a. 統籌新生訓練日的工作,加強新生及插班生對學校的了解。

  • Ⅳ. 施行計劃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1. 計劃在三年內開設為一所二十八班的全日制學校。

    2. 增加兩位助理教席(主任)以分擔行政的工作,故校務

    組會協助校長將行政小組進行改組的工作。

    3. 編配校內全日制時間表上的更改: * 資訊科技科改為隔週連堂兩節上課的形式。 * 體育科改為下連堂上課的形式。 * 輔導課不在綜合課時間進行,改為上午課外時間進行。

    4. 協助校內設施的增加,如禮堂的音響及語言室的設備。

    5. 加強學校的保安,如在副校長室和電腦室加裝密碼鎖。

    6. 配合教育署推行 WEB-SAMS 的計劃,更新學校行政及管理

    系統(SAMS)。

    7. 運用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SAMS)製作學生成績表。

    8. 不斷更新本校網頁的內容,如將學生的佳作(作文、數

    學遊戲、美勞作品)放在網頁上。

    9. 增聘一位「資訊科技支援員」,以負責製作校內多媒體教

    學的教材。

    10. 聘請「助理書記」分擔教師的文書的工作,如:學生書

    簿費的收據、電腦編寫試卷等。

    11. 聘請「代課老師」協助因進修或病假的同工,減少本校

    教師的工作量。

    12. 聘請專人協助校內活動的推行,如:外籍教師協助推行

    英語活動。

    13. 開辦資訊科技教師培訓校本課程─中級班

    14. 透過互聯網上本校網頁的內容,幫助家長尋找本校最新

    的活動資料。

    15. 透過互聯網上教師的電郵地址,協助家長與老師聯繫,

    增強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渠道。

  • Ⅴ. 評估方法

    1. 透過校務行政小組會議,討論和檢討各項政策的施行情況和效果。

    2. 依據教育署政策,評核 SAMS 系統的運作。

    3. 觀察教師的教學表現和工作態度,關注教師運用多媒體電腦作教材的情

    況。

    4. 以問卷調查,收集教師對校務組工作推行的意見。

    5. 透過日常與家長晤談和家長日的問卷調查,確定學校政策的施行情況。

    Ⅵ. 工作小組成員

    楊錦達副校長、歐陽兆樑主任、黃永輝老師、葉耀堂老師、朱志堅老師、

    林妙芝老師、杜慕彤老師

  • 教務組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Ⅰ.目的:

    1. 訂定周詳的教學工作計劃, 以便有系統地推行教學工作。

    2. 積極培養學生有「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的完人發展。

    3. 令學生建立自律精神, 勇於面對挑戰, 積極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提高自我

    的學業水平。

    4.幫助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擴闊學習層面,使有終身學習的精神。

    5.訓練學生能於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並能與人有效地進行溝通。

    6. 認識及關心所屬社區, 提高公民意識。

    Ⅱ. 現況分析:

    1.優點:

    a. 本校校譽優良, 深受區內人士之支持及讚賞。

    b. 本校師資優良,曾接受師資訓練之老師達 95%以上,具有大學學位之老師

    達 55%以上。

    c. 本校去年遷入「千禧年校舍」,校舍面積寬闊,佔地萬餘平方米,環境優美,

    設備完善,全校課室、特別室及禮堂均有空調設備,為一理想之學習場所。

    d. 本校自去學年轉為全日制小學,學生有更全面的學習生活。

    e. 校方能配合教師的教學經驗及專業知識編配任教科目,使教師能發揮所

    長。

  • f. 校長能按各同工所長委任各科科組長推行本科工作。

    g. 教務小組定期檢討本組各項工作計劃,群策群力 ,令計劃更臻完美。

    h. 定期舉行各科會議、分級會議及檢討會以集思廣益,去蕪存菁,令教學更

    有成效。

    i. 校長、主任及教師經常向教務組提供意見及指導,使教務組在推行計劃時

    獲得不少的支持與協助。

    j. 本校施行均衡的課程, 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有良

    好的發展。

    k. 教師們工作勤奮, 相處融洽, 關係良好,能發揮團隊精神。

    l. 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們大部分經驗豐富,能以專業態度檢討教學政策、學

    生及自己的表現。

    m. 教師們不斷進修, 對教育趨勢的觸覺特別敏銳, 有助政策及計劃的推行。

    n. 校務處職員辦事能力強,令教務組工作能依計劃順暢地進行。

    o. 有嚴謹的出卷制度,令考試卷質素良好。

    p. 設立多種獎勵制度及積極推動學生參加校外各項比賽,以激勵學生努力

    學習,發揮潛能。

    q. 學生大多性情溫馴,樂於學習,求知慾強,學習風氣良好。

    r. 大部分家長均能與校方合作, 並支持學校所訂之教育政策。

  • 2. 弱點:

    a. 教師工作繁重, 未能有足夠的時間作課程的重整及教學的策劃, 以致

    未能發揮更好之教學效果。

    b. 教育的趨勢千變萬化, 教師在教學及策劃上未能及時適應,以配合現

    今課程瞬息萬變的發展趨勢。

    c. 部分家長工作忙碌,疏於督導子弟,或對子女欠缺足夠的理解及溝通,

    未能及時解決及紓緩子女在學習及情緒上的問題,致令子弟學業成績

    未如理想。

    d. 部分家長對本校的教育政策欠缺了解, 以致損害了與校方間之伙伴

    關係。

    e. 大多數學生家居遠離學校,學生放學後須趕乘校車回家,未能善用學

    校各項完善的設施(如圖書館、電腦室)。

    f. 行政主任辦公地點(地面)與教員休息室(七樓)相距甚遠,因而溝通

    不大暢順,費時失事。

    g. 部份學生較被動。

    Ⅲ. 目標:

    1. 培養學生有獨立性、邏輯性的思維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

    力。

    2. 以「愉快學習,愉快教學」為理念,作校本課程設計之方向。

  • 3. 推行「全方位教學」,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機會。

    4. 積極推行「兩文三語」的教育,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俾學生能靈活地運用,

    與人溝通。

    5. 推廣學生的閱讀風氣。

    6. 協助兒童發展學習能力,透過情境教學與活動教學,積極培養學生有良好的

    學習興趣與態度,進一步訓練學生有終身學習的精神。

    7. 積極推行優質兒童的教學計劃,訓練學生多思考、多創意。

    8. 協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自信、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

    9. 積極發展電腦資訊設備,俾學生能有系統地掌握電腦的操作及知識,培養自

    學的精神,以適應社會科技的發展。

    10. 除注重充實學生知識訓練技巧及鍛鍊體格外,更注重培養學生有優良品

    格、高尚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講求「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並重。

    11. 提升老師專業知識,加強彼此間經驗的交流。

    12. 配合本校學生程度,檢討中、英、數各級課程內容,作適當的剪裁。

  • Ⅳ.施行計劃:

    執行年 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1 科主任於教學計劃內列出具體教學目標及

    計劃

    2 老師加強課業習作內容的思考性及創意性,

    除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學習興趣外,

    尚需兼顧訓練學生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創

    造能力

    3 科主任負責剪裁課程,以便騰出時間及空

    間,俾老師有更大彈性達成所定的教學目標

    及計劃

    4 推廣閱讀風氣

    5 檢討學業獎勵制度

    6 檢討升留級制度

    7 增強教師資源室設備

    8 添置電腦教學軟件

    9 培訓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

    10 以電腦編印成績表

    11 改善輔導教學形式

  • 12 檢討現行擬考試卷的分配方式

    13 分析學科測驗成績

    14 檢討升中成績

    15 檢討校內考試成績

    16 檢討中、英、數輔導組及加強輔導教學成效

    17 檢討活動教學成效

    18 鼓勵各科舉辦趣味性的學藝活動

    19 鼓勵學生多參與各項校內及校外學藝活動

    20 鼓勵老師利用資訊科技教學

    21 協助學生透過資訊科技學習

    22 查閱學生簿冊

    Ⅴ. 評估:

    1.老師的教學表現及工作態度-----(校長負責)

    2.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務組負責)

    3. 學生閱讀圖書數量/借書量(圖書主任負責)

    4. 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中、英文科主任/中、英文科老師負責)

    5. 學生參與校內及校外學藝活動人數及獲取獎項人數(教務組、學術組、活

    動組負責)

    6.學生校內考試成績表現-----(教務組負責)

  • 7.學生校外考試成績表現-----(教務組負責)

    a. 入讀英文中學人數及百分比

    b. 獲派第一志願人數及百分比

    c. 獲派第二志願人數及百分比

    d. 獲派第三志願人數及百分比

    Ⅵ. 工作小組成員:

    文惠珍主任 、 黃秀嫻主任, 吳婷婷老師、 鄭慧蘭老師、

    馮玉蓮老師、 趙淑兒老師

  • 學術組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I. 目的

    1. 貫徹「以兒童為中心,從活動中學習」的精神,務使學生的身心均能有全

    面的發展。

    2. 採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及有意義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愉快地

    學習。

    3. 推行「全方位教學」,讓學生獲得「課室以外」及多元化的學習經驗。

    4. 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與人相處的技能和正確的公民意識,建立學生

    的自信和培養參與社會的能力。

    5. 加強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讓學生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能力及進度學習。

    6. 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7. 使學生在課室內外的學習,能與日常生活配合。

    8. 為所有學生在各學習階段擬定共同學習目標,使施教、學習都有明確的依

    據。

    9. 有系統及有方向地發掘和培養資質優異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教育機

    會,使他們能夠在富彈性的教材下,充分發揮個別潛能。

  • II. 現況分析

    1. 優點

    a. 新校校舍寬敞,可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進行各類型教學活動。

    b.轉為全日制後,老師和學生留校的時間增長,可加強彼此間的了解。

    c.人手增多,設施先進,資源充足,活動教學教具齊備,有助老師教學。

    d.校長的支持,主任及老師合作無間,不斷地為學生設計理想的學習環境。

    e.教師積極進修以求吸取最新的教學資訊及教學技巧,提高專業資歷。

    f.大部份學生主動學習性強,積極參與教師提供的教學活動。

    g.每年因應不同情況而編製教學課程,設有專題教學,務使學習能與生活

    配合。

    h.家長能積極協助活動進行。

    i.學校聲譽良好,深得家長信賴,教育署推許。

    2. 弱點

    a.教學課程繁多,未能有足夠時間去進行更多的學術活動。

    b.教學時間緊迫,未能充分利用所有教學資源。

    c.教師工作繁重,未能有足夠的時間作課程的重整及教學的策劃,以

    致未能發揮更好之教學效果。

  • III. 目標

    1. 發展以學校為本位的資優教學模式,全面照顧學生的學習基本需要。

    2. 重新編訂部份一至六年級中、英、數的課程,加入一些趣味及富創意的素

    材,增強學生的語文及思考能力。

    3. 組識本校學術委員會,集思廣益,為學生訂定一些有效能的教學方法及設

    計教學素材。

    4. 利用資訊科技教授課文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5. 在各學習階段擬定共同學習目標、教學方法。

    6. 在各學習單元製定教材套及教學資源。

    7. 致力建立團隊精神,加強教師間的互助溝通,令教師能愉快地教學。

    8. 配合教育新趨勢,以「目標為本課程」去改善活動教學的教材套,以切合

    學生的學習需要,增強教學效果。

    9. 配合各科進度,訂定專題設計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

    成效。

    10.舉辦各類型有趣味性的學科活動,使知識與生活配合。

    11.設綜合課,使同學能儘量在校內完成功課,能騰出時間參加課餘有益的

    活動。

    12.善用學校的資源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以及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13.設加強輔導服務,照顧個別差異較大的學生,務使他們在學業上

    重拾自信。

    14.加強學生各科基礎之訓綀,輔導課以學生真實的程度分組。

    15.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提高學業水平及成績。

    16.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及創作思維的能力,以爭取理想的成績。

    17.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

    18.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讓學生能親身體驗環保的生活。

    19.加強學生兩文三語之訓練,從而增強他們日後在社會上競爭的能力。

    20.培養學生多元智能,讓學生透過多元化、富連貫性的教學活動,發

    展潛能。

    IV. 施行計劃

    執行年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1 -從基本開始,將一些資優教學元素,如高層次思維技巧、個人及社交能力等加入中、英、數及常識四科

    中作為培養資優兒童的基礎。

    2 一至六年級設有[趣味中文]及[趣味英文]兩科,每週上課一節,教材由老師編製,內容包羅萬有,主

    要是加強學生在聆聽及說話方面的訓練。

    3 為了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及對數學的興趣,數學科老師會定期為同學進行速算練習及擬定智力數學工作

    紙。

    4 學術委員會定期舉行會議,檢討及訂定各學科的教學計劃及教材。

    5 集體備課使教師有時間和空間討論教學設計、學與教的策略及評估模式,並提供機會讓教師互相交流。

    (中、英)

    (中、英、

    常)

    (中、英、

    常及數)

  • 6 老師透過互相觀課,交流教學心得,分享教學經驗,促進協作文化,提高教學果效。

    7 計劃增設多媒體教學室,一至六年級部份課堂會在此處教授,由電腦輔助員從旁協助。

    8 計劃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增設語言室,加強學生兩文三語之訓練。

    9 透過科務及分級會議,共同商討及訂定教學方法及選取合適的教材。

    10 各科活動教學班設立教材套,存放各科參考資料。 11 各級老師合力製作教學材料。 12 用電腦磁碟貯存進度表及工作紙,省略來年度老師編

    寫之時間。

    13 中、英、數及常識科設立級代表,作為該級該科與科組長之間的聯絡。

    14 善用 TOC 版的教科書及課業,學習「目標為本課程」的理念及取向,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針對

    學生不同程度,施行適當的教學計劃。

    15 採用專題教學,以跨學科形式進行,為學生提供靈活而多元化的學習方法。

    16 綜合課的內容廣泛,有體育項目訓練、導修及其他活動等,為學生在學科以外,提供一些更有趣味的課餘

    活動。

    17 對於在個別學科上表現不佳的同學,有專職受訓的老師按照他們的程度、能力及興趣編製特別教材,冀使

    同學能儘快追及同儕,融入學習。

    18 老師根據個別同學上學年學科測驗成績,從而評估他們在中、英及數學科的程度,將成績不達標準的,分

    配到不同的輔導班別,由老師編製特別教材,為他們

    「保底」。

    19 設立獎勵制度(龍虎榜、學業優異獎等),以鼓勵學生積極地學習。

    20 和中文組合作,把學生優秀的文章齊集,編印成刊物,以鼓勵學生更多、更好的創作。

    21 透過各類型的閱讀計劃,培養學生有良好旳閱讀習慣和自學能力。

  • 22 學術組會同常識科合作舉辦[無污染旅行]、[綠色聖誕派對]、[綠化校園計劃]及[清潔課室計劃]等活

    動,讓學生能親身體驗環保的生活。

    23 為達致加強學生兩文三語之訓練,未來各級的英文科每週上課節數,均比上學年增加一節;而全校各級均

    設有普通話課,每週上課兩節。

    24 透過長期活動小組或興趣小組的訓練,如中、英文集誦、合唱團、游泳、乒乓球、話劇及趣味數學組等,

    發展學生多元智能。

    V. 評估

    1.教學過程中,教師因應需要,以評估課業、練習及專題活動學習作評估依據。

    2.以校內考試進行評估。

    3.透過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

    4.與家長接觸,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

    5.透過課堂學習,觀察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信心的表現及與人相處的態度。

    6.透過家長對學生的觀察及鼓勵,使學生的正確態度得以逐漸培養。

    VI. 工作小組成員

    鄺麗珠主任、馮桂英主任、李淑鈿主任、吳秀音主任、李文英老師及

    沈家庸老師

  • 訓育組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I. 目的 1. 學生方面

    a. 積極培養學生效法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愛人精神,勇於服

    務,樂於助人。

    b. 使學生備受關懷和愛護,並能具備勇敢、忠信和喜樂的人生。

    c. 培訓學生學習待人寬容、忍讓、合群的態度;處事要認真、負責、進

    取的精神。

    d. 培育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應付成長中遇到的壓力,以及面對各類的

    影響和轉變。

    e. 發展存疑、探究精神及道德判斷能力,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

    價值觀,提升高層次的辨析能力,內化道德觀念,並能付諸實行。

    2. 教師方面

    a. 清楚認識本校的訓育政策,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建立良好校風。

    b.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能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c. 與輔導主任衷誠合作,達致訓輔合一。

    3. 家長方面

    a. 讓家長了解本校的訓育政策,協助子女適應學校生活。

    b. 鼓勵家長與教師緊密聯繫,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改進學生的品德。

    4. 社區方面

    a. 與社區有關機構合作,了解本區學生的情況,樹立本校良好形象。

    b. 善用社區資源,發展校本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c. 透過關注社會事務,促進學生判辨是非的能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以成為良好的公民。

  • II. 現況分析 1.優點 a. 本校校風良好,學生知禮守規。

    b. 本校有一套完善的學生守則、獎懲制度及品德教育課程。

    c. 教師們工作勤奮,能發揮團隊精神,並視培育學生優良德行為己任。

    d. 校長、主任及教師們經常向訓育組提供意見及指引,使訓育組在推行

    工作時獲得很大的支持和鼓勵。

    e. 大部分家長均能與校方合作,並支持學校所訂的訓育政策。

    f. 訓育組與輔導主任合作無間。

    g. 大部分學生在外溫文有禮,深受社區人士的讚賞。

    h. 本校校舍寬敞,設備日趨完善。

    2. 弱點 a. 本校轉全日制後,學生情緒上或秩序上更需老師關注及照顧。

    b. 部分家長對子女關心不足或過份溺愛,造成管教不當,亦有因家庭糾紛

    致令學生行為有所偏差。

    c. 部分家長對本校的訓育政策欠缺了解,致損害了彼此間的伙伴關係。

    d. 教師工作繁重,對推行德育,以及處理班內學生問題所花的時間未感足

    夠。

    e. 部分風紀未能認真地執行任務及樹立好榜樣。

    f. 部分學生受社會風氣或物質誘惑,導致行為及態度上有所偏差。

    III. 目標

    1. 學生方面

    a. 加強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和抗逆能力。

    b. 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觀。

    c. 培訓學生處事要認真、負責。

    d. 加強學生注重校外的言行舉止。

    2. 教師方面

    a. 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培育全校學生達至優良德行。

    3. 家長方面

    a. 了解本校的訓育政策,協助子女適應本校的生活。

    d. 加強家長與校方的聯繫。

    4. 社區方面

    a. 透過關注社會新聞,促進學生判辨是非的能力。

  • IV. 施行計劃 執行年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a. 加強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和抗逆能力

    ---學生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主

    辦之「全才學生」計劃,加強對道

    德的認識和抗逆能力。

    ---設立「成長課」加強學生對該方

    面的認識。

    b. 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觀

    ---利用早會、週會向學生講解。

    ---與輔導主任合作,發展校本活

    動,舉辦「做個好主人」班際及

    個人比賽和各項鞏固活動。

    c. 培訓學生處事要有認真、負責的精

    ---與校外培訓組織合作,加強風紀

    培訓,傳授執勤技巧及盡責精

    神。

    ---舉辦「最受欣賞」風紀選舉,

    給與鼓勵。

    ---班主任/訓育小組培訓及監管班

    長、行長、搬簿生等服務生。

    ---利用早會、週會向學生講解。

    ---使用「學生行為紀錄冊」,紀錄學

    生全年的行為。

    ---老師給予積極盡責的服務生及參

    予課外活動者 (如朗誦、音樂

    節、游泳等)記優點(或小功)。

    1 學

    d. 加強學生注重校外的言行舉止

    ---利用早會、週會向學生講解。

    ---訓育組到校外巡察。

  • 2 教

    a. 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培育全校學生

    達至優良德行

    ---向全體教師傳遞此訊息。

    ---邀請全校老師作週訓講者:

    全校老師每年主持一次、 形式自

    定,內容與訓育組商討免重覆。

    --- 強化訓育小組老師工作,共同處

    理學生問題。

    3 家

    a. 清楚了解本校的訓育政策,協助子

    女適應本校的生活

    ---小一家長日向小一家長簡介本

    校的訓育政策。

    ---各級家長閱讀學生手冊內各規

    則,並簽署之。

    --- 利用「嘉許信」予品行優異/行

    為改進的學生,以資鼓勵,並作

    榜樣。

    --- 設立「缺點終審制度」,給予因

    犯事肯改進的學生一重生機會。

    b. 加強家長與校方的聯繫

    ---邀請家長加入「義工團」,協助

    照顧學生上落校車秩序。

    4 社

    a. 透過關注社會新聞,促進學生判辨

    是非的能力

    --- 遇有合適新聞,班主任可向學生

    講解及討論。

    --- 遇有合適新聞,早會主持者利用

    早會與學生共同分享及討論。

  • V. 評估 1. 查閱全學年獎懲紀錄、遲到紀錄等,以分析學生行為上的改變。 2. 觀察風紀的工作表現。

    3. 查詢班主任對班長、行長、搬簿生等服務生的工作表現。

    4. 以問卷形式,收集教師對訓育組的工作表現。

    5. 藉訓育小組會議,檢討各項政策的成效。

    6. 透過日常與家長交談的機會,收集家長對訓育組的意見。

    VI.工作小組成員

    唐秀嫻主任、謝玉翠主任、容祝霞老師、吳敏儀老師、伍潔文老師及

    丘洋老師

  • 事務組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Ⅰ. 目的

    1. 使校內各員生能在安全、衛生及舒適的環境中工作或學習;

    並能有效地管理、發展及運用學校資源。

    2. 為本校學生提供多元化服務及爭取福利。

    Ⅱ. 現況分析

    1. 優點

    a. 校長權力下放,使本組在工作上有很大自由度。

    b. 獲校務處協助,減輕本組部份工作量。

    c. 本組得到校方的支持及老師的衷心合作。

    d. 因本組辦事積極認真,遇有難題亦能妥善處理。

    e. 負責本組的老師態度開放和樂於接受意見。

    f. 新校地方寬敞,存放地方充足。

    2. 弱點

    a. 人手不足,工作不論大小,皆由統籌一人承擔,工作量大。

    b. 校園面積寬大,工友人手少,在管理上深感困難。

    c. 對內對外聯絡工作頗多,費時也極多。

    d. 新校設備多,地方大。故物料安排上頗費心思。

  • e. 新校交收時,部份設備未能完善,仍須不斷跟進及改善。

    f. 要維持校舍經常保持整潔,故須大量清潔用具,消費較大。

    Ⅲ. 目標

    1. 負責校舍、水電、校具的維修及記錄。

    2. 負責電視機、錄影機維修及保養。

    3. 製訂書簿單、用書表、訂購及分發書簿。

    4. 幫助學生申請書簿津貼及車船津貼的事宜。

    5. 辨理學生健康服務、學童牙科保健計劃的申請。

    6. 處理學生參加預防疫苗注射事宜。

    7. 監管學校小食部的運作。

    8. 負責救傷、衛生及防火設備的檢查與更換。

    9. 安排實習教師座位、書籍及用品分配。

    10. 統籌全校校具、物資的存放及記錄。

    11. 負責教具之申請選購、放置、登記、管理及推介、製訂教具表。

    12. 負責整理、儲存和購買各科教學用品及參考資料。

    13. 統籌購買各項物料(清潔用品、藥品、獎品等)。

    14. 提供舒適、理想的環境,讓校內成員愉快地工作和學習。

    15. 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培養學生愛護校舍的良好習慣。

    16. 跟進校舍建校工程未完善的地方。

  • Ⅳ. 施行計劃

    執行年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1 負責校舍、水電、校具的維修及記錄。

    2 負責電視機、錄影機維修及保養。

    3 製訂書簿單、用書表、訂購及分發書簿。

    4 幫助學生申請書簿津貼及車船津貼的事

    宜。

    5 辦理學生健康服務、學童牙科保健計劃的

    申請。

    6 處理學生參加預防疫苗注射事宜。

    7 監管學校小食部的運作。

    8 負責救傷、衛生及防火設備的檢查與更

    換。

    9 安排實習教師座位、書籍及用品分配。

    10 統籌全校校具、物資存放及記錄。

    11 負責教具之申請選購、放置、登記、管理

    及推介、製訂教具表。

    12 負責整理、儲存和購買各科教學用品及參

    考資料。

    13 統籌購買各項物料(清潔用品、藥品、獎

    品等)。

    14 提供舒適、理想的環境,讓校內成員愉快

    地工作和學習。

    15 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培養學生愛護校舍的

    良好習慣。

    16 跟進校舍建校工程未完善的地方。

  • Ⅴ. 評估

    1. 以問卷形式,收集教師對事務組工作表現的意見。

    2. 藉事務小組會議,檢討各項工作的成效。

    Ⅵ. 工作小組成員

    鍾肖珍主任、余雪文主任、鄧燕芬老師、馮淑蘭老師、倪樺老師及

    李恆生老師

  • 總務組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I. 目的

    1 . 使校內各員生能在安全、衛生及舒適的環境中工作或學習。

    2 . 能有效地管理、發展及運用學校資源。

    II. 現況分析

    3. 優點

    a. 學校的校舍設計先進、設施完備、資源充足。

    b. 本校有一套完善的校工工作分配計劃 , 確保校舍環境清潔衛生。

    c. 校工大部份為新聘員工 , 工作積極投入 , 守規且有責任感。

    d. 校內各同工願意提供意見 , 發現問題時亦樂意提出。

    e. 學校內設總務室、潔具室 , 令執行工作時更暢順。

    f. 家長信賴及支持校方的政策。

    g. 校內男工各擅所長 , 校內設施及教具能妥善獲得保養。

    h. 校舍大 , 可供活動空間充裕。

    i. 教員休息室可提供消閒設施, 改善員工福利。

    j. 圖書館地方寬闊 , 環境優美。

  • 2.弱點

    a. 校舍面積大 , 房間多 , 恐出現管理人手不足的問題。

    b. 新校舍用料先進 , 恐因清潔程序不當而有所損耗。

    c. 學校位處屋邨隔鄰 , 環境較嘈雜及骯髒。

    d. 學生保持環境清潔的意識較低。

    e. 學生準時還書的意識低。

    III. 目標

    1. 美化校園環境

    2. 保養學校設備

    3. 協調學校場地安排及資源運用

    4. 保障學生及教職員獲高質素的午餐

    5. 加強教師對學校之歸屬感

    6. 善用人力資源 , 提高工友工作效率

    IV. 施行計劃

    執行年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1 定期將植物除蟲、施肥、澆水及修剪

    2 校工每日放學後清潔課室、各特別室、

    走廊、廁所、梯間。

    3 每月定期清潔禮堂、體育室、陰雨操

    場、多用途空間。

  • 執行年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4 設立「校舍清潔檢查紀錄簿」

    5 編排適合的場地 , 供學生考試、集會

    及活動之用。

    6 與圖書組緊密聯繫,為學生提供舒適、

    整潔的閱讀環境。

    7 透過設立學科壁報及課室內壁報內容

    的編排,展示學習成果。

    8 設立資料貯存櫃,將畢業禮、畢業生、

    水運會、結業禮、各頒獎禮的相片及錄

    影帶妥善保存。

    9 成立午膳服務管理委員會 , 監控供應

    商提供的午膳服務。

    10 定期發出問卷調查 , 確保服務能不斷

    得到改善及定期向供應商回饋教職員

    及學生的意見。

    11 透過諮議會 , 將教師的意見反映予校

    董會。

    12 透過與聯誼組合作 , 舉辦一些教師感

    興趣的活動, 如:參觀、船河、旅行⋯⋯

    13 加強校工對清潔知識及如何保養各類

    設施的培訓。

    14 通過總務小組收集更多意見,給予校工

    適當的指引及協助。

    15 透過與校工作定期會議,了解其崗位所

    遇到的困難。

    16 透過管理 , 加強校工間的合作精神。

    17 由校長及總務主任填寫「工友考績表」,

    以作考績之根據及紀錄。

    18 定期向教師收集對校工態度、工作之意

    見。

  • V. 評估

    1. 透過問卷, 徵集全體師生的意見

    2. 透過行政小組工作會議 , 收集意見

    VI. 工作小組成員

    霍以薇主任、陳慕慈主任、莫婉衡老師、張成美老師、何惠芳老師及

    蔡雅華老師

  • 學生輔導組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I. 目的

    1. 學生方面

    a. 發展學生的長處及潛能,並能透過自我實踐,提昇學生的自尊感,從而培養學生成為能有價值、自覺奮發的人。

    b. 透過推展學校本位輔導活動,培養學生對學校的責任感及歸屬感;增強學生間的聯繫感,學習與同儕相處,培訓學生愛己愛人的精神。

    c. 協助學生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並建立健康正確的自我形象,鼓勵學生在學業上、成績上及品德上,都能盡己所能,做到最好。

    d. 培育學生忠信待人,勇敢面對困難的態度,使學生能健康、喜樂地成長。 e. 培養學生獨立、個人作抉擇的能力,使學生在生活課題上,逐漸認識和發展基本的概念。

    2. 教師方面

    a. 讓教師了解本校的輔導方式及工作,促進彼此間的諒解與合作,共同營造一個積極、互相幫助、關懷的學校環境。

    b.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加強校內各人的溝通及團結,在互相分享和支持下,提昇輔導效果。

    c. 與訓導主任衷誠合作,達致訓輔合一的精神。

    3.家長方面 a. 讓家長認識管教子女的正確技巧,協助子女適應學校生活。 b. 鼓勵家長多與子女溝通,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c. 加強家長與教師聯繫,建立彼此信任、尊重的關係。

    4. 社區方面 a. 與社區有關機構緊密聯繫,了解社區的發展,以配合學校發展的需要。 b. 與社區有關機構衷誠合作,善用社區的資源,為本校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

    c. 透過社區與社區間的聯繫,為本校建立一個全面性的社區支援網 絡。 d. 與聖公會教區緊密聯繫,以加強本校的支援網絡。

  • II. 現況分析 1. 優點

    a. 本校在馬鞍山開校只一年,已在區內建立良好的校譽更深受家長歡迎。 b. 校內大部份的家長教育水平高,注重家庭教育,學生品學兼優。 c. 校長及老師熱心教育,對推行輔導積極投入,校內有愉快的學習氣氛。 d. 教師們工作勤奮,對學校有歸屬感,教師流失率低,能保留學校的傳統性,亦有助推行長遠的校政及輔導計劃。

    e. 家長教師會發展成熟,家校合作無間,委員及會員對校方積極支持,有助推行家庭教育。

    f. 校本活動推行多年,教師學生積極投入,校內有良好的輔導氣氛。 g. 輔導主任與訓導組合作多年,訓導主任經常對輔導組提供意見,有效地貫徹訓輔合一的精神。

    2. 缺點

    a. 部份家長因忙於工作,與子女溝通不足,致令親子關係緊張,學生出現偏差行為。

    b. 部份家長對子女缺乏適當的管教技巧,令學生在學業上或行為上出現不同的問題。

    c. 部份家長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不了解,影響了彼此的良好關係。 d. 由於經濟或家庭因素影響,家長在內地工作及單親家庭的數目有增加趨勢,部份學生面對的壓力及問題較以前複雜。

    e. 教師工作繁重,對處理學生日益複雜的問題時感力不從心。 e. 教師在辨識學生問題及輔導方面資源不足,影響學生輔導工作的推行。 g. 部份家長對學校推行的政策未能有效配合,態度欠積極,影響彼此 的合作關係。

    h. 輔導主任駐校時間不足,影響輔導工作的推行及果效。 III. 目標

    1. 使學生愉快地學習。 2. 主動接觸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合適的輔導服務。 3. 鼓勵學生欣賞自己,欣賞別人。 4. 培養學生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 5. 鼓勵學生發展潛能,自我增值。 6. 加強推行性教育及情緒教育。 7. 設立遊戲室,鼓勵學生透過各種的遊戲互相溝通。

  • 8. 加強家長與學校的聯繫,發揮家校合作的精神。 9. 建立輔導資源角,協助有需要的教師選取合適的輔導資源。 10.加強教師對學生輔導的專業訓練。 11.鼓勵學生參予社會服務,關心社會事務。 12.發掘社會資源協助學校發展。

    IV. 施行計劃

    執行年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1 個案輔導工作 2 書包減肥 3 小一適應講座 4 校本輔導活動-做個好主人 5 品德故事時間 6 成長課(P1-P6) 7 成長的喜悅 8 升中講座 9 性教育活動 10 齊來玩遊戲 11 有效的管與教 12 苗圃(資源角) 13 開心便服日 14 舊衣回收 15 學生飢饉活動 16 我最欣賞的老師、同學及人物選舉 17 食得有營大行動 18 健體計劃 19 自我挑戰獎勵計劃 20 小領袖計劃 21 教師培訓 22 探訪活動

  • V. 評估

    1. 從學期末教師問卷之回應,評估每年重點計劃的推行成效。

    2. 從訓育行政小組定期會議評估工作進度。

    3. 從成長課學生的反應評估成效。

    4. 從各項活動的評估問卷,評估家長及學生對活動的支持程度。

    5. 從個案紀錄評估個案的進展情況。

    6. 從校長、副校長及訓育主任的定期會議評估輔導工作的推行成效。

    VI. 工作小組成員

    謝玉翠主任、唐秀嫻主任、吳敏儀主任、容祝霞老師、伍潔文老師

    及丘洋老師

  • 2.3教職員管理

    2.3.1教職員人手與工作分配

    本校於二零零一至零二年聘請全校教職員共 56人,職位分佈如下:

    一級校長

    助理教席︵學位︶

    助理小學學位教師

    助理教席

    文憑教師

    學生輔導教師

    為教師創造空間撥

    款聘請教師

    優質教育基金撥款

    聘請教師

    二級學校書記

    助理書記

    工友

    職位

    HMI PSM APSM AM CM SGT CEG QEF ACO CA WMII

    總數

    人數 1 4 5 5 25 1 2 1 1 2 9 56

    (圖表二:全校各級教職員數目表)

    本校所有教職員,無論教學人員或非教學人員,其工作均以公平、公正及公

    開為分配原則,各人在上任前,均對個人的職權及職責有清晰的了解。

    A.教師人手:

    目前,本校的教師當中,曾接受正規師資訓練的教師高達 95.12%,其中具備

    學士學位者佔 53.66%,現正修讀學位課程者佔 4.88%;而具備小學學位的教師佔

    24.39%。

    尚未取得學位的教師,校方積極鼓勵他們繼續進修,期望他們能與時並進,

    貫徹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 本校大部份教師均任教曾接受專業訓練的科目。校方每年均推薦教師報讀教

    育學院語文進修課程(中文、英文及普通話),接受任教學科的專業訓練。同時,

    校方也積極推薦負責加強輔導班教師接受有關訓練。

    B.教師工作分配:

    本校在安排教師的教學及非教學工作時,必考慮教師的學歷、經驗及專業知

    識。大部份教師均被委派任教曾受專業訓練的科目。

    本校的主任和科任老師均須負責行政工作。主任需兼顧的行政工作較多,故

    每週教節較一般教師為少。此外,五、六年級的班主任,需處理的學生事務及問

    題相對地較其他級別為多,故課節亦相對較少。

    本校設加強輔導班,聘請受專業培訓的老師任教,幫助在學習能力和學業表

    現上較一般學童為差的學生。加強輔導班的學生需接受貼身的照顧和密集的訓

    練,故班中學生人數通常維持在八至十人之間,比一般班別為少,亦因此,負責

    加強輔導班的教師的課節較其他教師略多。

    此外,本校新設圖書館主任一職,負責一切與本校圖書館相關的事宜。除圖

    書主任帶領各班學生上圖書課外,兼負購買圖書、管理及發展圖書館的責任。

    校方每年視該年度的情況,檢討上述教師人力和工作的分配是否有增刪或調

    動的需要,而作出更適當的安排。

  • 自 2000 年度開始,教育署每年撥款 55 萬作為「為教師創造空間」之用。故

    本校增聘合約教師多名,負責協助老師教學、活動及文書等工作。此津貼的發放

    將由 2000 年度起至 2002 年度止。

    C.非教學人員的人手及分工:

    本校非教學人員共十二名,包括三名書記和九名工友。

    本校的二級書記(ACO)負責會計,主要工作為處理本校財務出納及帳務文件

    等;兩名助理書記中,一名負責安排考試卷印刷、影印及庶務等;另一名負責接

    待外界,為學校購物、出差、處理通告等。三名書記直接隸屬校長與副校長,並

    協助其他主任處理各項行政工作,讓各主任可順暢地支援校長與副校長,推動學

    校的日常運作。

    本校工友的工作由總務主任督導與安排。九名工友各有才藝,上至處理禮堂

    的燈光照明、維修校內的電器或為校園進行裝修工程,下至處理各種雜務,如收

    發點名簿、安排學生午膳、油印各科工作紙或試卷、打掃和清潔校舍及留宿駐校

    等工作,都竭力完成。對學校的日常運作,貢獻甚大。每當學校有特別活動,如

    獻校禮、家長日、開放日等等,各工友同心合力,佈置校舍,每能讓校園以最整

    潔美觀的面貌,迎接各界嘉賓及家長。

  • 2.3.2教職員的協調與聯繫

    A. 教師溝通渠道及科組間團隊協作

    本校一直以來均致力於協調教師間的協作,為教師提供健全的溝通渠道,以

    推動團隊的合作精神。在鼓勵教師互相溝通,交流經驗及分享教學心得方面,學

    校設有多種雙向的溝通機制和渠道:

    1. 校務會議:校方一直與教師有緊密的溝通,每年召開三次校務會議(通常為

    八月[暑假]、一月、六月[考試期間]),讓全體教師參與,檢討和商議學校各項

    政策,謀求達至發展學校的共識。

    2. 學科會議:中、英、數、常各科每年均定期舉行分級會議,讓科任老師檢討

    教學進度,擬定測驗、考試範圍及重點;試後召開檢討會,檢討學生成績。

    分級會議紀錄須提交予科主任,科主任因應各級情況,制定科務工作計劃,

    致力增強教學效能,提高學生成績。每年學期初和學期終結時,各科須舉行

    科務會議,除規劃及檢討教學成效外,同科老師亦可藉此互相交流,共商善

    策,以處理各種教學問題。

    3. 行政會議:本校有七個各有職轄的行政小組(參考第二章「管理架構」2.3節)。

    各小組內,有數名具備相關專業技能的老師,協助行政小組聯繫其他同事,

    推行相關政策和工作。各小組每年開會四次,小組內的老師可以在會中向行

    政小組負責人提供意見,改善相關的工作素質。校長隔週與各小組負責人會

    舉行行政會議,討論各小組的問題,讓行政人員可以全面參與校政。

  • 4. 諮詢機制:學校推行每項教學政策前,採取完善的諮詢機制,確保行政小組

    與各老師之間有足夠的溝通渠道和表達意見的機會。下圖為本校政策訂定、

    執行、檢討及修訂的流程圖:

    行政小組會議 ↓

    訂定學校政策 ↓

    在教師工作例會中諮詢教師意見 ↓

    在校務會議中通過 ↓

    全校合力推行相關政策 ↓

    政策檢討(方法:檢討會議和問卷調查) ↓

    收集、分析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

    政策修訂:同事欣賞之處加以保留,未完善之處加以改良。

    (圖表三:學校政策、執行、檢討及修訂、訂定流程圖)

    5. 例會:學校每月初舉行全體教師簡短會議。由校長主持,向教師交待校方立

    場,並就上月校內各種事宜作簡短報告和諮詢,歡迎教師即場提問或提出意

    見。

    6. 面談:校長每年個別會見老師一到兩次,一方面商談他們的工作情況和遇到

    的教學困難等等,讓老師有機會直接向校方提供意見;另一方面,也可以讓

    校長直接向老師們詮釋學校訂定各種政策的目的和用意,讓校政的制訂者與

    執行者有充份的溝通機會,這樣可以減少誤解,獲得共識,達到愉快教學的

    目的,提高整體學校行政的效能。

  • 7. 諮議會:本校每年舉行兩次諮議會議,一次由教師代表與分區教育署開會;

    另一次為教師代表與聖公會學校管理委員會開會。諮議會議讓教師的意見可

    上達教育署和管理委員會。雙方除藉此商談與教師權益相關的事宜外,也可

    促進上下層的溝通機會,增進彼此的了解。一直以來,本校教師與學校管理

    委員會的關係良好,教師都樂於在本校工作。

    上述各溝通渠道給教師們有充份表達意見和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團隊精神得

    以發揮,達到互相協調,愉快教學的目的。

    B.非教學人員溝通渠道

    校方亦很重視與非教學人員的溝通。校長每年與工友開會三次;總務主任每

    月與工友開會一次,商談管理校舍和處理日常學校運作的各種事宜。遇有特別情

    況時,將會召開特別會議以處理和安排相關的工作如「獻校禮」、「家長日」、外界

    嘉賓蒞臨本校參觀等事項。

    此外,本校書記也按工作需要,隨時與非教學人員召開小組會議,以使校內

    日常事務可流暢運作。

    本校未來仍會依據上述構通模式與非教學人員溝通,並為他們分配工作。

  • 2.3.3教職員的培訓及考績

    A.培訓效能

    校方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培訓,期望教師能緊貼目前教育改革的脈搏,了

    解當前教改的需要。

    1. 複修課程:校方每年設有六個名額,上、下學期各佔三名,讓符合申請資格

    的教師參加五星期的語文複修課程。此外,校方每年另設三個名額,讓老師

    申請參加十六星期的培訓課程,以更新和鞏固個人的專業知識。

    2. 基準培訓:校方鼓勵任教英文科和普通話科的老師儘量爭取接受專業培訓。

    每名參加培訓的教師可獲得政府資助;英文科老師可得港幣$13,000.00,普通

    話科老師可得港幣$10,000.00。

    3. 教育研討會:遇有與行政主任相關的教育研討會,各行政主任必須參加,以

    了解與其工作相關的範疇內,本地教育發展的現況。而各主任曾參加之研討

    會次數,由一名行政主任負責紀錄存檔。

    4. 校本 IT培訓:配合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簡稱 IT)應用全球化的

    趨勢,本校積極加強教師在這方面的培訓,設有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種程度

    的校本資訊科技培訓計劃,聘請不同的電腦專科老師到校授課程,讓全校教

    師參加,加強教師在資訊科技方面的裝備,迎接廿一世紀資訊教育的挑戰。

    本校所有教師已於二零零零至零一學年,完成基礎資訊科技(BIT: Ba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課程。在二零零一至零二學年內,本校將進行中級資

  • 訊科技課程培訓,並計劃於零二至零三學年內推行相關的高級培訓課程。

    5. 教師發展日:本校每年預留三個工作天,作為教師發展日,讓教師接受對個

    人教師專業發展有所裨益的培訓。每次教師發展日的主題均徵求教師意見後

    訂定,冀能照顧到教師的需要。在過去一年,本校先後舉行了以「群集教育

    工作坊」、「團隊精神」和「情的教育」為主題的培訓。每個教師發展日舉行

    後,校方都會透過意見調查問卷,收取教師的意見。基本上,本校教師對於

    在教師發展日所接受的培訓均感滿意。

    上述各類培訓,讓本校教師能與時並進,除加強個人的專業知識外,同時發

    揮更大的教學效能。

    B.考績效能

    本校以開放及公平公正的原則監察教職員的工作,並設有完善的考績制度,

    紀錄及反映教師工作的優點和未完善之處。

    1. 考績表:聖公會設有劃一的考績表,從教學表現、育人表現、專業表現、課外

    活動表現、職務表現、突出表現及儀容態度七個範圍(dimensions)來評核教

    師的工作表現。考績表採用互動評分的設計,讓教師個人和校方就上述七個範

    圍作出評核。校長並與各教師面談,交待和審定考績表上各個項目的評分。

    2. 簿冊查閱:本校每年查閱教師批改的習作簿一次,以確定教師盡心批改學生的

    習作,做好教師的本份。

  • 3. 觀課:本校設有同科老師互相觀課的機制,校長每年也會用若干時間向教師進

    行觀課。對於新任教師,觀課機制可以協助他們適應教學工作,匡正他們在課

    堂教學方面未臻完善的地方。本校現正籌備進一步發展校內的觀課文化,期望

    建立教師間互相交流,互補不足的教學文化,令學生在課堂學習方面,能獲得

    最大的益處。

    4. 家長意見:隨著家長參與教育文化(parentocracy)的普及,本校除設有家長

    教師會外,也與區內家長有密切的聯繫和溝通,讓家長發揮監察學校運作和教

    師教學的特殊功能。本校特別重視與家長的溝通,遇有稱揚或投訴,校方除慎

    重處理外,也鼓勵教師與家長直接溝通,討論教學上的問題,冀使教師和家長

    能互相了解,建立友好關係。

    校方將結合上述各項考績方法,同時參考教師平日工作的表現,作為考慮升

    遷的準繩。

    對於非教學人員,本校設有校工管工制,由管工靈活調配人手,安排各工友

    的工作;同時設有工作記錄冊。由校長和總務主任查看以監察各工友的工作。此

    外,總務主任每月與工友開會一次以了解工作情況,力求發揮「層層問責」的功

    效。

  • 2.4 財務管理

    A. 財務預算的制訂

    為配合教育署實施校本管理,自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起,政府各類津貼之款

    項均直接撥入學校獨立銀行戶口。而學校日常收支款項,亦依據聖公會小學監理

    委員會之財政指引及教育署每年發放之文件、通告及指引,作出適當之財政安排。

    本校財政預算之制訂,是依據上學年年終之實際收支數據、各組的財玫結餘

    及超支情況以及各科工作小組在擬定來年工作計劃之財政資源分配,綜合各方面

    的資料制訂來年之財政預算。本校依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指示,成立「財政工

    作小組」,制定財政預算,並在「財政工作小組」會議中討論及通過,再經學校管

    理委員會討論、審批,按緩急、優先次序調節各組財政預算。

    B. 監察及評估

    校監、校長負責監察學校財政運作,本校書記則負責管理學校全盤帳目。每月

    學校均需呈交現金簿、收支月報表等文件副本予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會計部審

    核及儲存檔案。學期終之周年帳目報告須呈交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審批,再經

    核數師審核後呈交教育署核數組。

    每年教育署核數組亦會派員到校查核學校帳目及日常財政運作,確保學校能

    適當地運用各項資源。此外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亦會聘請核數師來校查核學校

    全盤帳目。

    在三年內,本校之財政運作原則是盡量確保各組財政收支平衡。

  • 2.5 資源調配

    A. 資源提供

    每學年的開始,校方與行政組別負責人、各科組長討論及會談。從質、量、

    類別和逼切性,為教師及學生提供足夠的資源。

    遷入新校後,教育署為學校提供開辦費,為新校舍添置標準傢俬及教具,由

    各位行政人員負責設計訂購並作記錄。行政主任亦將各組別所需之教學資源,包

    括教具、參考書籍、教材套及活動所用物料等輯錄成冊,分發各組行政人員及各

    教員參考及備用。新學年開始校方就周年計劃中各組別擬定所需之教學資源,因

    應緩急作出調配,至學年結束再作檢討,務使提供足夠數量的器材及人力支援;

    並因應需要,增加新的資源,以提高教學效率。

    學校環境之整潔;校具之存放、保養和排列能符合安全指標,儲存貴重物品

    之課室,如電腦室、校務處等安裝保安設備,以策萬全。

    各教職員清楚知道在使用資訊及資源時,須注意知識產權法和個人資料私隱

    權等守則,並留意使用安全措施指引。

    B. 校舍的安排及使用

    新校啟用後,校方將重新整理學校資源並作記錄,供各教職員查閱及取用。

    此外,校方為教職員使用校舍場地定出優先次序,更設計校舍場地使用紀錄表,

    方便各教師參閱。

    本校為全港最新型之校舍,樓高八層,地下為校務處、校長室、副校長室、

    行政主任室、家教會會議室、工友休息室、陰雨操場、食物部、籃球場及停車場。

  • 一樓至六樓共有課室三十個、輔導室六個、禮堂一個、中央圖書館一個、另設特

    別室十六個,包括語言室、多用途室、學生活動中心、美勞室、常識室、電腦室

    等。七樓為教員休息室、教員室、會議室、宿舍及籃球場。

    本校空間廣濶,環境優美,設備完善,全校均有空調設備,為學生提供更舒

    適、更先進的學習環境。

    C. 資訊資源

    全校學生及教職員之個人資料存放於學校管理系統內,定期作出更新。本校

    並計劃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增添學校資源,使設備更臻完善。

  • 第三章 教與學

    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與學的範式都有所轉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

    以學生為中心,協助他們發展學習能力;學生則不光聆聽而轉為主動學習者。教

    學過程由被動轉為雙向互動,學生以全方位學習,建立正確的態度和自學的能力。

    教師們要改變行之已久的教學模式,非朝夕可行;近年教育署在政策上創立

    了許多有利條件,提供資源及校本自主空間,為教師們創造自我充實的機會。

    本校遷校後,不只為新校在教學設備上,配套上做好準備,配合全日制之教

    學模式復在已有的教學基礎上努力扎根:

    1. 中文科增強創意寫作及高效能識字教學

    2. 1-6 年級推行普通話教學及資訊科技教學

    3. 加強 3文 2語的應用

    4. 與教育署合作,進行群集學校計劃,發展學生潛能

    5. 推廣閱讀風氣

    6. 剪裁課程,使教與學更有系統

    7. 為英文、資訊科技教學購買服務,讓本校教師能透過與外籍教師及專業

    電腦教師之協作,達到自我提升的實效並為日後的教學作好裝備。

  • 3.1 全日制上課模式

    小學全日制是一種正常的學習生活。學生在轉制後,對學校有較強的歸屬感,而

    全日制更有助師生建立較長遠及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有助學生全面的成長。

    1. 落實均衡教育的課堂設計

    星期一至星期四為學生預留一堂綜合課,可讓老師輔導及跟進學生的學習。

    每天最少有兩節的術科類課程( 包括美勞、音樂、體育、資訊科技等);

    星期五安排課外活動課,使課堂設計能落實均衡教育的理念。

    2. 靈活的課堂和課程設計

    本校著重連堂安排以方便教師彈性運用教學時間;亦盡量將學科類課程安排

    在上午教授,術科類課程安排在中午以後上課,使學生能更專注學習。每課節授

    課 35 分鐘,以便老師有足夠時間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3. 善用午膳時間,增進師生溝通

    午膳時的課室氣氛能促進師生溝通。校方更利用午膳時間播放輕音樂,學生

    可在輕鬆舒適的環境下用餐;午膳後,學生可籍參與多項活動以善用餘暇,如閱

    讀圖書和下棋等。

    4. 家課

    本校按照以往校方的家課政策,減少抄寫,鼓勵學生多閱讀及寫作;不希望

    學生放學回家後以做家課來填滿餘下時間。

  • 3.2 課程內容(正規與非正規)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本校透過正規與非正規課程,以

    達致上述目標。在未來的教學上,我們會鼓勵學生多閱讀及運用資訊科技學

    習,從而提高他們自學的能力。本校更計划有系統及有方向地發掘和培養資

    質優異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教育機會,使教師們能夠在富彈性的教材

    下,全力推行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及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充分發

    揮個別潛能。

    1. 鼓勵學生閱讀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使學生的知識迅速增長,為了營造理想的閱讀環境,

    提高閱讀風氣,本校的中央圖書館已投入服務,為學生提供一處舒適的

    閱書地方。除中央圖書館外,每班均設有課室圖書館,方便同學每天借

    閱圖書。一至六年級均有不同的中、英文閱讀計劃、親子閱讀計劃,鼓

    勵學生多閱課外書。

    2. 運用資訊科技學習

    教師因應各科課題所需,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與學,以提高學習成效;

    學生亦透過掌握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從而進行自學,以增加他們將來

    在社會的競爭力。

  • 3. 培養資質優異的學生

    各科注重培養學生創意思考的能力,從基本開始,將一些資優教學元素,如

    高層次思維技巧、個人及社交能力等加入中、英、數及常識四科中作為培養

    資優兒童的基礎,期望學生將來能運用此種能力解決疑難。

    4. 進行專題研習

    為了幫助學生探究及思考,本校一至三年級每年均策劃專題教學活動以增強

    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效。專題教學以跨學科形式進行,為學生提供靈

    活而多元化的學習方法。學生在蒐集資料、整理資料及綜合資料的過程中,

    將知識融匯貫通,增加學習效益。

    多元化的教學可透過正規與非正規的課程進行。正規的課程可通過課堂傳

    授,非正規的課程則從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朗誦、合唱、舞蹈、體操、

    書法、英語會話、乒乓球、小型網球、武術班等來增強自信心及成功感進而

    提升自我形象。

  • 3.3 各科教學計劃

    中文科

    三年計劃書(2001-2004)

    VII. 目的

    1 .增強學生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等語文能力及思維能力,並培養自學能

    力。

    2. 豐富學生知識,尤其著重增進本科的語文知識,以及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3. 提高學生對本科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啟發思想,

    培養品德,並加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A. 現況分析

    優點

    a. 本科有整體而系統化的教學計劃,並印備本科工作備忘。

    b. 學生對中國文化尚有興趣,語文能力及水平亦屬理想。

    c. 學生學習態度大多積極、認真。

    d. 學生大多純良受教,肯服從老師指導,師生相處融洽,方便教學。

    e. 學生對閱讀課外書籍有興趣。

    f. 學校有獨立圖書館,將陸續添置圖書,可使學生有更多接觸中國語文的

    機會,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

  • g. 教師教學態度認真、積極、有耐性及愛心;課餘參加相關的研討會和工

    作坊,以提升本科的教學素質。

    h. 學校設備完善,教學資源充足,置有教具及參考書籍,供教師參考及使

    用。

    i. 能配合其他科舉辦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程度。

    j. 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各項和語文學習有關的活動。

    2.弱點

    a. 學生相當被動,常倚賴老師,自學能力較低。

    b. 學生的書面語及說話能力弱,思維能力較差。

    c. 學生的語文程度參差。

    d. 學生生活經驗層面較窄,觀察能力弱,寫作材料貧乏。

    e. 課程緊迫,以致教學時間不足,未能設計更多的課堂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

    習興趣。

    f. 部分家長對學生照顧不足。

    g. 部分學生沒有閱讀書報的習慣。

    III. 目標

    1. 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基本知識,增強閱讀語體文的能力,培養審美情趣。

    2. 培養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及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態度,進而提高

    自學的精神。

    3. 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愉快學習。

  • 4. 提高學生寫作及創新思考的能力。

    5. 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6. 提高學生聆聽和說話的能力,並養成良好的聆聽和說話的態度。

    VIII. 施行計劃

    執行年份 工作項目 01/02 02/03 03/04

    1. 在讀文教學中,加入全方位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 利用圖書課介紹圖書,由老師或同學講述故事以引起閱讀興趣。

    3. 與圖書館合作,推行閱讀獎勵計劃。 4. 學生全學年至少閱讀課外書籍十本,並須寫閱讀紀錄。

    5. 一至六年級每星期利用一課節教「趣味中文」,增加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6. 鼓勵運用各種寫作教學模式,推行創意寫作教學,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7. 五、六年級的學生每學年至少寫一篇讀書報告。

    8. 鼓勵高年級學生寫週記或雙週記。

    9. 鼓勵學生投稿,參加徵文比賽。 J5-6 J4-6 J3-6

    10. 提供作品發表機會,影印佳作給同級欣賞,在班上誦讀、張貼佳作,並存於「佳作欣賞」文件夾內,供同學觀摩。

    11. 收集優秀作品輯成文集,供同學觀摩。 J3-6 J1-6 J1-6

    12. 在圖書櫃存放中文字典,以便學生在作文課或平日有需要時使用。

    13. 擬計劃替三年級學生訂購一本字典,幫助學生懂得應用工具書。

    14. 增購有關寫作教學的工具書。

    15. 舉辦班際作文比賽。

  • 16. 備有「作文扣分準則」及「免謄」印章,提高教學質素及鼓勵學生用心寫作。

    17. 二年級下學期至四年級,在作文進度中,應有一至兩次聽寫作文。

    18. 鼓勵及訓練學生參加「校際朗誦節」。

    19. 在中文默書加入「親親中文---自學詞語」,提高學生自學語文的興趣。

    20. 利用教科書及其他適合的聆聽及說話教材,進行聽說能力訓練。

    21. 本校鼓勵並代學生訂閱報紙、雜誌,以便學生從中學習書面語的句子和字詞。

    22. 鼓勵老師參加各類教學研討會和有關課程。

    V.評估

    1.通過批改學生平日的功課、分析校內考試成績,評估學生的程度及學習表現。

    2.通過老師的觀察,評估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3.通過參加各類活動的人數、成績等,評估學生的表現。

    VI.工作小組成員:

    各級中文科老師

  • ENGLISH

    3-year Program Plan ( 2001-2004 ) I. Aims

    1. Helping students learn more effectively and happily a. to devise and select ways suitable to students’ need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b.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better resources to learn English c.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English skills they have acquired d. to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confidence in learning and using English

    2. Enabling teachers to offer quality teaching

    a.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take courses to upgrad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b.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opportunities to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t c. to facilitate the inter-flow of ideas and experiences among teachers t

    hrough meetings, collaborative work and teaching observation d.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good resources to upgrade their teaching

    II. Situational Analysis

    1. Strengths

    a. Our teachers are hard working, experienced and co-operative. We have shown good teamwork in preparing supplementary exercises and worksheets. Some teachers are willing to devote extra time to helping students.

    b. Most of our pupils are well disciplined

  • c. We have most of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teaching and we have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keeping resources and filing past papers, minutes and so on.

    d. On the whole, the school authority gives good support to teachers.

    2. Weaknesses a. Some pupils are still passive in learning and using English. b. Although some pupils have shown better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in

    speaking English, there are only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practise the language in school and at home.

    c. Pupils’ reading interest and reading habit have yet to be enhanced. d. Pupils are still limited in their ability to write. They need more

    guidance and practice. e. The workload of teachers is heavy. f. There is insufficient support from most parents.

    g. Although all teachers work hard, the ethos of sharing idea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has yet to be promoted. III. Objectives

    1. To develop a love and confidence in learning and using English 2. To develop pupils’ reading interest and habit. 3. To encourage pupils to listen to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