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tra field 德經白話淺釋 78 - 1-kuan-tao.org.t · 經典篇 sutra field 陳德陽前人...

3
Sutra Field 經典篇 陳德陽前人 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 整理 德經 白話淺釋 2015 年 5 月 3 (接上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彌:愈也,更加也。 道在本身,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世俗之人以為出遠戶以求博學多 聞,豈知見聞越廣,自性越迷。此何故?這是因為涉獵之見聞,形形色色愈多, 離心性就愈遠。所以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走遍天下,迷於身外之見,反 而更迷失自己的本性,所以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因為心思愈雜,情塵就 愈厚,以致利令智昏,則心愈暗,真知反被蔽塞了。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 少」。故修道是反求諸己,迴光返照,而非外鑠的。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不行而知:不出戶而知天下事。 不見而名:不窺牖,見天道。 名:明也。 聖人之盡性,即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天道靜而動之,則萬物生生不息。 聖人體而用之,則不出戶而能知天下萬事萬物,故曰「不行而知」。聖人是以一 理觀天下,便可了悟萬物自然之理,又因為聖人能淡然無慾,寂然不動,感而遂 通,故聖人不見而名也。聖人道備於己,渾然一體;理與天下,同然一用;德被 群生,不語而化;無為而為,自能有成,故曰「不為而成」。 本章最重要的就是先分清「知天下」和「見天道」,因為知道與見道並不同 於世間之一般學問,並不以物質之文明為目標,而以精神文明之道作為目的。世 人之多知與多見,到今日似乎已很了不起,可是若以老子之道來衡量,還是幼稚 很多。就像人之身體,雖經解剖研究至今,但其生理與病理到現在尚有很多未知 未見的;連自己的生命現象都無法掌控,更遑論其他,怎能以驕人的知見自炫?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Dec-2019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Sutra Field 德經白話淺釋 78 - 1-kuan-tao.org.t · 經典篇 Sutra Field 陳德陽前人 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 整理 道德經白話淺釋 經典篇 2015年5月 3 78 (接上期)

Sutra Field經 典 篇

陳德陽前人 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 整理

德經道 白話淺釋

Sutra Field經 典 篇經 典 篇經 典 篇經 典 篇

陳德陽前人 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 整理

德經道 白話淺釋

2015 年 5 月 3

78

(接上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❶彌:愈也,更加也。

道在本身,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世俗之人以為出遠戶以求博學多

聞,豈知見聞越廣,自性越迷。此何故?這是因為涉獵之見聞,形形色色愈多,

離心性就愈遠。所以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走遍天下,迷於身外之見,反

而更迷失自己的本性,所以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因為心思愈雜,情塵就

愈厚,以致利令智昏,則心愈暗,真知反被蔽塞了。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

少」。故修道是反求諸己,迴光返照,而非外鑠的。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❶不行而知:不出戶而知天下事。

❷不見而名:不窺牖,見天道。

❸名:明也。

聖人之盡性,即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天道靜而動之,則萬物生生不息。

聖人體而用之,則不出戶而能知天下萬事萬物,故曰「不行而知」。聖人是以一

理觀天下,便可了悟萬物自然之理,又因為聖人能淡然無慾,寂然不動,感而遂

通,故聖人不見而名也。聖人道備於己,渾然一體;理與天下,同然一用;德被

群生,不語而化;無為而為,自能有成,故曰「不為而成」。

本章最重要的就是先分清「知天下」和「見天道」,因為知道與見道並不同

於世間之一般學問,並不以物質之文明為目標,而以精神文明之道作為目的。世

人之多知與多見,到今日似乎已很了不起,可是若以老子之道來衡量,還是幼稚

很多。就像人之身體,雖經解剖研究至今,但其生理與病理到現在尚有很多未知

未見的;連自己的生命現象都無法掌控,更遑論其他,怎能以驕人的知見自炫?

Page 2: Sutra Field 德經白話淺釋 78 - 1-kuan-tao.org.t · 經典篇 Sutra Field 陳德陽前人 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 整理 道德經白話淺釋 經典篇 2015年5月 3 78 (接上期)

4 基礎雜誌 317 期

Sutra Field經典篇

4 基礎雜誌 317 期

Sutra Field經典篇

現今科技發達,在天文地理上確有些小發現,但若等到盡知盡見之時,恐怕

已將近世界末日了。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等於一粒微塵之地球,和處於世界中,

等於一根草芥之人身,尚且如此不易盡知盡見,整個宇宙之萬事萬物,又如何能

只憑耳目見聞去研究其「有」?因此,執一兼萬是無法理解宇宙真相,如不能以

簡馭繁,從根柢之「無」入手時,不論怎樣求知求見,結果仍然是只知其當然而

不知所以然的。故我們讀了此章以後,對「不出門」、「不窺牖」而能盡知盡見

的道理,是應當覺悟深思的。

因為,以出戶去觀天下者,這是事物末梢之知,故為知之下。以不出戶而在

自身中悟及天下者,這是事物本體之知,故為知之上。

以窺牖見天道者,是見天道運行之跡象,故為見之下。以不窺牖而在自身中

察及天道者,是見天道運行之樞機,故為見之上。有形有象之知見,終不及無形

無象之徹悟;故明道者必須棄象破氣而入理,這才是真知真見之根本也。

日損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

無不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此章說明無為之德,由日損之功而至也。為學者,增長知見,

故曰「益」。為道者,克去情欲,窮形泯智,故曰「損」。初以智

去情,可謂損矣。情忘則智亦泯,故又損。如此則心境兩忘,私欲

淨盡,可至於無為。由無為而後可以大有為,故無不為。無事,則

無欲。若夫有事則有欲,有欲則民擾,民擾則人心失。此所以有事

不足以攝取天下也。

Page 3: Sutra Field 德經白話淺釋 78 - 1-kuan-tao.org.t · 經典篇 Sutra Field 陳德陽前人 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 整理 道德經白話淺釋 經典篇 2015年5月 3 78 (接上期)

52015 年 5 月 5

52015 年 5 月 5

人生在世,不能離開「學」,可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你要學什麼?是學損或

是學益?美國的大教育家約翰‧杜威說:「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要教育自己,

這個教育方向的對錯,你定位在那裡?就成為聖凡的分野。

所以為學之事可分為二個方向:一個是形而下之學,這是一種入世的,也就

是所謂的為生存而學;由於生活所需,學來用於謀生、求職、就業,作為立身之

基礎,這是人生之常情,因為我們要借假來修真,故本沒有非議之餘地。可是若

以「道」來說時,這種學來的智識,不是為了求名就是為了圖利,或者是貪圖享

受,因此這就有商榷的必要了。因這種學識本是為了生存,可是在生活之所需足

夠以後,就當知足知止。同時我們如果能不貪不妄,就可利用短暫的生命和有限

的光陰,多做些君子上達的大事,才不致於醉生夢死,枉費一生。

另一個為學之事,就是形而上之學,也就是明道之學。這與生活環境無關,

也與貧富貴賤、賢與不肖無關,只要是有志者,皆可光大致遠。本來這心性道德

之學,是不學而知的,是與生俱有的,但因人的積習,自無始劫以來累積已深

(註),再加上歷劫以來的因果牽纏等,因其迷失已久,所以仍要經過學習之階

段方可。

形而上之學與形而下之學,其不同處就是形而下之學是向外吸收、求取;形

而上之學則是向內返觀,反求諸己的,故不但不應外物,而且更要去掉自性中所

沒有的,也就是去其本無,這樣才能恢復本性之光明。這一章主要就是在講我們

一輩子都離不開教育,但是教育的方向,你要學損或是學益?不可不慎。

註:《雜阿含經‧卷 33》:佛告訴四十比丘:「眾生無始劫來輪轉生死,皆為無明覆蓋,

愛欲繫頸,因而長夜輪轉生死,不知苦之根本。……」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