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華佗捏脊法

17
1 症症症症症

Upload: -chenyichang

Post on 24-Jul-2015

1.046 views

Category:

Self Improvement


3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TCM】華佗捏脊法

1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華佗捏脊法

Page 2: 【TCM】華佗捏脊法

2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 華陀夾脊穴”在中醫屬於經外奇穴,沿著脊椎從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在脊椎棘突下旁開5 分,左右共三十四個穴,貫穿整個後背。上半部可治上肢及胸部疾病,下半部則可治下肢及腹部疾病,除了針灸效果好之外,用手指捏拿也可達到很好的療效。

“ 華陀捏脊法”即是徒手沿著脊椎兩旁由下往上捏拿,通經活血,調和五臟六腑,對治局部的肩、頸、背、腰疼痛更是效果顯著。

尤其此法簡單易學,立即見效,不必任何道具(當然必須要有手指),以現代人養尊處優,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痛的情况看來,光是這一招就可走天下了!

Page 3: 【TCM】華佗捏脊法

3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捏脊是在脊背部運用捏拿的手法達到調養的目的。

中醫經絡學說認為,人體背部屬陽,脊在背部的正中,是經絡中的督脈所在,督脈可以統帥全身的陽氣,又可聯絡全身的陰氣;脊柱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這條經脈上有許多能調理臟腑的俞穴。

Page 4: 【TCM】華佗捏脊法

4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動作分解及說明: 一、先用雙手拇指及食指夾起腰椎兩旁的皮下

組織(也可從尾椎開始),食指及中指在前導引,拇指下壓並往前推,一鬆一緊,由腰部開始往肩頸部有規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間斷,讓“氣”能上下貫通,不致堵在某處。

二、到頸部時,手順著脊椎滑下來,把氣由上導到下,再重覆第一步,由腰或尾椎往上捏脊,至少做三次,之後再針對患處局部加強。若力道掌握得宜,三次後背部便鬆了,會有通體舒暢之感。症狀較嚴重者在捏完後的幾天內,背部還會有疼痛感,但會越來越輕鬆,不必擔心!

Page 5: 【TCM】華佗捏脊法

5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動作分解及說明: 三、遇到肌肉僵硬、阻塞嚴重的情况,被捏者

可能會疼痛難忍,此時動作可放緩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開),讓對方可喘口氣、放鬆一下,免得事後翻臉或飛拳相向。還有手指甲不宜過長,免得刮傷被捏者。

四、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嬰兒則建議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兩旁按摩即可。

五、捏脊時間不拘,但飯後不要馬上趴著做,以免因壓迫反造成腸胃不適。

Page 6: 【TCM】華佗捏脊法

6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分解圖一: 從尾椎開始拇指往下壓,食指、中指在上

每捏 3 次提一下

Page 7: 【TCM】華佗捏脊法

7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分解圖二: 往肩頸部方向,拇指不可離開背部

每捏 3 次提一下

Page 8: 【TCM】華佗捏脊法

8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分解圖三: 至肩頸部時,手順著脊椎滑下來

每捏 3 次提一下

Page 9: 【TCM】華佗捏脊法

9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小兒捏脊 捏脊療法是連續捏拿脊柱部肌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病症,所以又稱“捏積療法”,屬於小兒推拿術的一

種。

Page 10: 【TCM】華佗捏脊法

10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晋代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

” 的描述,是目前見諸文獻的最早記錄。經後世醫家不斷的臨床實踐,逐漸發展成為捏脊療法。

Page 11: 【TCM】華佗捏脊法

11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1、捏脊的部位為脊背的正中綫,從尾骨部起至第七頸椎。即沿著督脈的循行路綫,從長強穴直至大椎穴。 如頭面部症狀明顯 (目紅赤、癢澀羞明、鼻腔紅赤、牙齒鬆動、牙齦潰爛、面黃肌瘦、唇紅煩渴、面紅煩急、驚悸咬牙等 )者,可捏至風府穴。捏拿完畢,再按腎俞穴。

2、施術時患者的體位以俯臥位或半俯臥位為宜,務使臥平、臥正,以背部平坦鬆弛為目的。

Page 12: 【TCM】華佗捏脊法

12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3 、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 3 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 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4、施術時可根據臟腑辨證,在相應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挾提,以加強針對性治療作用。如 厭食:提大腸俞、胃俞、脾俞; 嘔吐:提胃俞、肝俞、膈俞; 腹瀉:提大腸俞、脾俞、三焦俞; 便秘:提大腸俞、胃俞、肝俞; 多汗:提腎俞、照明俞、肺俞; 尿頻:提膀肮俞、腎俞、肺俞; 煩躁:提肝俞、厥陰俞、心俞; 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陰俞; 失眠:提腎俞、脾俞、肝俞; 呼吸系統病症:提腎俞、肺俞、風門等。

Page 13: 【TCM】華佗捏脊法

13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操作方法 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地挾提肌膚,邊捏邊向

前推進,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 ( 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 ) 。 重複 3 ~ 5 遍後,再按揉腎俞穴 2 ~ 3 次。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 1 次, 6 次為一個療程。 慢性疾病在一個療程後可休息 1 周,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捏脊的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 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 拈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 移。

另一種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 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後。然後拇指向後 拈動,食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 移。

上述兩種方法可根據術者的習慣和使用方便而選用。

Page 14: 【TCM】華佗捏脊法

14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適應證】 本療法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 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 力等作用。

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為有效。 臨床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 消化不良、厭食、

腹瀉、嘔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 此外,也可作為自 我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Page 15: 【TCM】華佗捏脊法

15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禁忌症】 脊拄部皮膚破損,或 患有癤腫、皮膚病者,不可使用本療法。

伴有高熱、心臟病或有 出血傾向者慎用。 【注意事項】

1、本療法一般在空腹時進行,飯後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 2小時後再進行。

2、施術時室內溫度要適中 ,手法宜輕柔。 3、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不宜過多,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以 3-5分鐘為宜。

4、在應用此法時,可 配合刺四縫、開四關、藥物、針刺、敷臍等療法,以提 高療效。

Page 16: 【TCM】華佗捏脊法

16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按語】 捏脊療法通過捏提等法作用於背部的 督脈、足太陽膀胱經。

由於督脈總督諸陽,背部 足太陽膀胱第一側綫分布區又為臟腑背俞穴所在,“ 迫藏近背”,與臟腑 密切相關,所以捏脊療法在 振奮陽氣、調整臟腑 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較突出。

近年來的實驗觀察證實,捏脊能提 高患兒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血清澱粉酶指數,加強小腸的吸收功能。

Page 17: 【TCM】華佗捏脊法

17時感欠安,皆由於平常疏忽;現在康泰,不意味來日都是;隨時保養,才能夠永保健康。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我對佛說:讓我所有朋友永遠健康快樂 ~! 佛說:只能四天 ~!

我說 :好 ,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說:三天。 我說:好,昨天、今天、明天。

佛說:不行,兩天。

我說:好,白天、黑天。 佛說:不行,就一天 ~!

我說:好 ~!

佛茫然問到:哪一天?我說:在我所有朋友活著的每一天 ~! ?

佛笑了……說:以後你所有朋友將天天健康快樂 ~

~看到此信息的人轉發給朋友 ~~祝你的朋友們都是快樂健康 ~